对新农村建设的看法范例6篇

对新农村建设的看法

对新农村建设的看法范文1

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队队长年终汇报会,主要是总结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完成情况,肯定成绩,分析存在问题和争取解决的办法、措施,部署工作。刚才,4个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队队长作了汇报总结发言,讲得很好,他们有许多好的做法和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希望大家相互学习和借鉴。

是我们应对危机、化危为机的关键一年,我们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工作来抓,全市选派1907名驻村指导员,按照市委的部署和要求,大胆探索,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使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我市实现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持发展良好势头”的目标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了总结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经验,更好地谋划工作,我讲两点意见。

一、工作回顾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坚持“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驻村”的联谊工作机制,以“党组织服务年”、“城乡联谊、三级联创”和“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等活动为载体,充分调动各涉农部门、群众和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通过以项目建设为支撑,整合资源,强化管理,创新工作方式,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极大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取得了“两突破、两增长”,实现“三增强”。截止去年年底,50个市领导联系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共522个,突破500个大关,较增长5%;总投资19863万元,突破1.9亿元大关,较增长53.2%。已竣工投入使用项目416个,完成投资17859万元,占计划总投资的89.9%,在建项目95个,占总计划的18.2%。其中联谊单位帮扶的项目达到118个,投入帮扶资金416万元。

在领导联系点的示范带动下,全市新农村建设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将更多公共资源投向农村,引导项目、资金等要素向农村聚集,加快解决农村饮水、行路、用电、教育等问题,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总额达10.8亿元,建成农村公路2800公里,修建饮水工程588处,解决24.71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建成沼气池21445座,建设农家书屋107个,改造、新建校舍1302间,新建、改建村委办公楼达5000多平方米,广大农民群众深受其益。主要经验有四点:

(一)完善工作机制,加大项目投入力度。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我市逐步形成和完善了“领导推动、上下联动,整合资源、合力攻坚”的“两动两合”高效运转工作机制。各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自觉承担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职责,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市、县(区)挂钩联系领导通过听取汇报、到点调研指导、协调破解难题,极大鼓舞了广大市、县(区)驻村指导员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斗志。在市领导的重视和推动下,市、县(区)、镇、村四级上下联动,涉农单位和包村后盾单位协调一致,整合资源,合力攻坚,取得了很多新的突破。从刚才通报的基础设施项目情况来看,有几个数字令人欣慰,最能说明我们这几年探索形成的工作机制在实际工作中的巨大作用:50个市领导联系点投资总额达2个亿,比上年增长超过65%;平均每个点投资400万元,比上年增长130%;150个市联谊包村单位为50个市领导联系挂点村筹集到位项目建设资金416万元,比增加256万元。在领导联系点的示范带动下,全市加快解决农村饮水、行路、用电、教育等问题,全市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总额超过10.8亿元,新农村项目建设呈现出项目数量多、投资总量大、布局更合理等特点,很不容易,很不简单。

通过整合资源,合力攻坚,突破资金不足、项目推进慢等难题,去年以来,各县区都有几个克难攻坚的村或项目,在整村推进方面,钦北区王岗村整合了水利、交通、教育、民政、扶贫、电信、水产等10多个部门项目资源,规划项目达个,投入资金达万元,并在规划建设新村方面创造了当年驻点、当年筹备、当年规划、当年建设、当年成规模的“王岗速度”,使县(区)该镇该村群众参加新农村建设的热情空前高涨。特别是特别是钦北区众仁村、屯宽村、淡渎村三个村铺设的水泥路均超过10公里以上,其中众仁村铺设水泥路达到14.5公里,是目前钦州最长一条村级水泥路,这些工程整合了约个部门资金,经过多方努力,得以修建,这个民心工程能够啃得下来很不容易,很难得,很受感动。

2、注重抓好规划,高标准规划建设新村。各县(区)抓住全市开展土地修编的机遇,结合本县(区)、本村实际,布局合理,规划建设了一批新村,成为继“水、电、路、校、池”五大工程之后,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新亮点。如钦南区实施“镇村规划”工程,沿南北二级公路规划建设那丽镇那丁新村、王茅山新村、东场镇六加新村、沙埠镇望埠新村,形成南北二级公路新村长廊;沿钦陆一级公路规划建设平新新村、新圩新村,培育钦南区北大门新亮点;沿钦州港北部湾大道规划大番坡镇茅 坡新村,将村委搬至新村,打造北部湾最具沿海风情的滨海新村。目前该区规划新村达13个,规划面积700多亩。钦北区大直镇王岗恒瑞新村实现了当年进点、当年规划、当年开工建设。据统计,全市规划建设新村达51处,涌现出一批类似钦北区大直镇王岗恒瑞新村、灵山县新圩镇漂塘村、浦北县北通镇清湖村等富有地方特色的新村,带动了周边新农村建设。

3、开展“回头看”活动,建立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为巩固成果,我们借鉴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落实后续工作的做法和开展第二批贫困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回头看”活动的的成功经验,去年11月份以来,我们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对50个市领导联系点的新农村建设项目开展“三查一看”的“回头看”活动,即:一查项目建设进展情况,是否存在“半拉子”工程;二查项目质量情况,是否存在“豆腐渣”工程;三查项目效益发挥情况,了解是否发挥了原设计作用。“一看”即看项目管理是否到位。通过开展“回头看”活动,达到了查漏补缺、整改落实、巩固完善、强化管理、锻炼干部的效果,真正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的目的,锻炼了指导员扎实工作作风,进一步巩固提高了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成果。如灵山县陆屋镇那檀村牵头单位和全体包村单位针对该村通村水泥路迟迟不能开工建设进行“回头看”,查找原因,调整思路,制定措施,经过多方努力,全长5.7公里、惠及群众6000人的村委至新坪路口水泥硬底化道路终于开12月初顺利开工;驻钦南区康熙岭镇板坪村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根据“回头看”工作小组提出的整改意见,开展宣传发动工作,几天时间,全村新增加建设沼气池13座、卫生改厕30座,一举完成了全年的目标任务;驻钦北区大直镇屯宽村工作组把回头看作为长效机制来抓,指导村级组织建立健全后续管理的制度和措施,并结合春节前的慰问工作,再来一次“回头看”,确保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通过“回头看”,我们主动请示汇报,积极争取为每个市领导联系点拨付了5000-10000元,有力地促进了各个联系点年终工作圆满完成。特别在“回头看”活动过程中,全市香蕉遇到销售难、蕉农增收骤减难题时,广大指导员急蕉农之所急,积极帮助蕉农寻销路、找买家,并主动带头购买“爱心香蕉”,指导员爱农、护农的感人事迹受到了广大蕉农和群众的一致好评。截至目前,通过开展“回头看”活动,50个市领导联系点新增开工项目71个,新增完工75项目61个。

4、抓好“农事村办”试点工作,积极构建便民服务平台。我市借鉴百色市田阳县“农事村办”的好经验和做法,把“农事村办”作为第三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主题实践活动推广开来。在实施“农事村办”工作中,各县(区)各有关部门紧紧围绕“六大服务”,即:生产服务、文化服务、卫生服务、法律服务、政务服务、党员服务,明确牵头单位,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我市共投入经费38.2万元用于建设“农事村办”服务站,落实并装修办公场地450平方米,配备电脑15台,订阅报刊21份,落实并培训“农事村办”工作人员49名。通过开展“农事村办”工作,进一步方便了广大群众办事,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截止12月,我市5个“农事村办”服务站共为群众办理证照464份,发放各种补贴34.1万元,调解矛盾纠纷40多起,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237条,组织技术培训1279人次,组织469吨农资下乡,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我们在肯定工作成绩的同时,也看到我们还存在一些不足和困难,主要表现:一是新农村建设发展不平衡。个别地方对加强新农村建设工作不够重视,谋划、争取项目不够主动,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不足,农村面貌变化不大。二是有些项目还未完成,一些项目未最后配套完善,就差这么一点点,致使项目发挥作用有限,甚至存在安全隐患,有些项目还没纳入新农村建设项目,如农村改厕。三是个别地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力度不够大,致使有些党组织党员队伍老化,女党员少,缺乏活力。四是少数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到点驻村天数较少,工作经验不足,工作方法不多,协调能力不强,工作有松劲现象。个别驻村指导员工作受原单位工作牵制过大,难以两头兼顾等。

二、工作要求

从我市几年来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经验来看,新农村建设必须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争取项目、实施项目是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的重要内容。按照市领导联系点“一定两年”和项目建设“两年一回合”要求,是抓项目年,是项目建设年。按照这个思路,今年我们要围绕科学发展新农村这个主题,抓住“水、电、路、校、池”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为重点,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调动各方面力量,实现项目建设在数量、投资、质量和效益方面的新突破。

(一)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把我市新农村建设工作不断引向深入。今年为我市新农村建设“项目建设年”,从现在开始就要着手谋划今年项目建设。按照“策划一批项目、申报一批项目、落实一批项目、建设一批项目”的“四个一”要求认真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策划、申报一批项目时要结合当时实际,围绕群众所思所盼,千方百计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在落实、建设一批项目时要围绕解决“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分步推进的办法,积极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建设,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动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根据我市实际,我们要重点抓好三类项目:第一类是解决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群众所思所盼且条件成熟的项目;第二类是按照贫困村整村推进验收标准需配套的项目;第三类是结合所驻村实际找准推动该村发展、农业增效和群众增收的项目。

(二)建立“回头看”工作长效机制,扎实有效地推动各项工作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回头看”活动是我市近两年来创出的一个工作亮点,是确保“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的一个法宝。实践证明,开展“回头看”活动使我们的工作更加扎实有效,我们要把“回头看”作为一种长效工作机制坚持好、落实好、发挥好,不断巩固提高我市农村建设的工作成果。当前我们开展项目建设“回头看”活动时,要求要实,要过细。如对铺设村级水泥路进行“回头看”时,要看项目质量如何?安全标示、路肩、排水等配套设施如何?交付使用后后续管理如何?对人饮工程,要看入户和发挥效益怎样,水的质量检测过了没有。规划建设的五保新村不要放到太偏僻的地方,要安排在人气旺的地方,并做好绿化甚至安排有菜地供老人使用,老人也是亲人嘛。

从工作总结和项目建设“回头看”情况来看,还有个项目正在建设,个项目未开工。对这些正在建设、未开工建设的项目或未配套完善的项目,要深入调研,认真分析,提出解决办法,并落实负责人跟踪督促落实,切实使项目真正落实到位、发挥作用、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特别对有些就差这么一点点就全面完成的项目,有剩余资金的要及时拨付到位,资金短缺的,要积极想办法筹措,尽快使项目通过验收交付使用。如有些进村水泥路修好了,还要及时抓好铺设路肩、设置安全指示牌、建立养护制度等扫尾工作。

(三)持之以恒,干劲不松,力度不减,做好岁未年初各项工作。岁未年初的工作,就要做到收好的“尾”、开好的“头”。当前要做好项目“回头看”工作、项目谋划申报工作、指导员选派工作、春节慰问工作、维稳工作、指导员安全工作、总结统计等工作。工作队长要加强督查,强化管理,发挥带头人作用,工作要持之以恒,特别是“回头看”工作,要一个一个项目过关,对查出来的问题,要认真解决好。市基层办、新农办全体人员要认真按自治区要求做好总结、考核、评比和表彰工作,做好调查研究,协助各级组织部门选派好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对要求留下来的老队员要根据项目建设情况适当考虑。要针对部分基层党组织党员队伍老化,女党员少,缺乏活力等问题。认真思考,群策群力,在新的一年里拿出得力措施,拟定工作进度表,下大力气,真抓实干,努力在党组织全覆盖、增强党组织活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发挥党组织、党员作用方面。

(四)以真干实干苦干的作风保稳定,确保农村社会的和谐安宁。农村的和谐稳定关系和谐社会建设大局。在当前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农村的稳定工作尤为重要。要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要积极排查和调处因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山林纠纷、计划生育等问题引发的各种矛盾纠纷,帮助农村基层组织健全治保、调解、队伍,督促和协助村干部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尽可能地把各种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要进村入户做好下访工作,多与农民群众谈心交心,注意了解掌握农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尽可能防患于未然。对可能引发大规模的情况信息,要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报告。

对新农村建设的看法范文2

新农村建设一周年来,在一些地方,新农村建设的氛围还不够浓,或停留在浅层次的表面文章未能深入,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还不甚了解,“上面热、下面冷”、政府热基层冷、“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局部存在,甚至还比较突出。

因为调研,记者有机会经常深入各地农村,不久前记者走访中部某省的一些村庄,有些农民对记者道出了疑惑:“我们村里搞新农村建设,要求粉刷墙壁,家家户户都要清洁美化。村里规划建设了新房,经济实力好些的都陆续建起了新房子。我们看着也羡慕。新农村到底是什么样子?我们的心里还不太清楚。但是如果光是这些,我们心里还不是很踏实。”

还有的农民说:“干部确实在忙里忙外,搞规划,拿着图纸在村里勘察。但似乎和我们关系不大,我们知道新农村建设是我们自己的事,可是我们该怎么做?没人告诉我。一来二去我们有置身事外的感觉。”

为什么原本是农民自己的家园建设,却“剃头挑子一头热”呢?是什么在作怪?在广大农村地区如火如荼开展的新农村建设,究竟存在什么样的情况呢?

“冷热两重天”,政绩工程在农村扰民

毋庸置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本来应是热火朝天的事,农民为什么“热”不起来?据记者调查,和一些地方普遍存在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不无关系。

贷款建洋房、厕所贴瓷砖、门前建喷泉……新农村建设一周年来,这些看似夸张的现象,却成为一些地方新农村建设追逐的样板。

据报道,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技示范区内建了5个别墅小区,农民住着贷款修建起的欧式豪华别墅,却在为一日三餐发愁。由于不能按照规定领到土地被统征后的生活补助费,许多住别墅的农民为了生计,不得不离开别墅,举家外出打工。

无独有偶,福建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西坑村号召农民建起了40多幢黄白相间的小别墅,成为当地政府大力宣传的明星“小康村”,但西坑村却因此欠下130多万元贷款,成为当地百姓沉重的负担和挥之不去的心病。

尽管这些只是关于新农村建设的零星报道,却无疑是“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在农村的“翻版”。或许其中有“好心”办了“坏事”,然而结果却一样,挫伤了农民主体的积极性。

来自农业部“百村调查报告”显示,一些地方干部对建设新农村存有模糊认识,希望立竿见影、早见实效,指望用两三年的工夫就建成新农村,因而索性提出全部拆除现有住房,实现村民的整体搬迁,而不顾做法的可行性以及农民的自愿与否。

农民有三怕:怕敛钱,怕强迫,怕折腾

针对新农村建设的“面子文章”,农民其实也有自己的想法:“搞新农村建设,我们盼改善生活,同时也有三怕,一怕敛钱,二怕强迫,三怕折腾。”

据报道,浙江省永康市一个被列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的村庄,不顾村民反对,拆迁旧屋占用良田,负债8000多万元,统一建造村民别墅工程。首批已封顶但尚未完工的111幢别墅,因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成了烂尾楼。

“我们并不是不想住别墅,而是住不起。”一位村民说,虽然一些村干部是私企老板,但村集体却没有这个实力,住别墅自己要掏更多的钱,眼下最迫切的是要解决失地后的生计问题。为此,在别墅动工之初,村民们便不断地联名举报,直到这批别墅工程出现墙体倒塌等质量问题成了烂尾楼。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这个1700多人口的村庄,已完成两期建设的“村民公墓”拥有2000座墓穴,看上去颇为壮观。据村民说,公墓建造之前,这里是茶园。

中部某县在搞小康样板村、文明村工程建设时,遭遇农民的不解和抵制。当地干部扒房子、扒墙推进工程建设,农民们气愤地称其为“两扒”工程……诸如此类的现象,不止是“上面热、下面冷”、“干部干、群众看”,而是让农民“心寒”了,农民主体的积极性怎么能充分调动起来呢?

东北某市城郊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除去豪华的别墅,并没有任何配套的产业项目。当地的村民们说,这种高档的别墅,对他们来说是可望不可及,更不会对他们有什么示范作用,只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只会往干部脸上“贴金”。“乡村干部在新农村建设的一些做法,显而易见是给上面看的‘面子文章’,和我们没有切身关系。”

据调查,农民对新农村的理解要简单、具体得多,农民更关注新农村建设的五项要求中的“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让钱袋子真正鼓起来,改善生活、生产条件。如政府和地方干部不考虑到这些,只热衷于表面文章,一来二去,农民的积极性自然“冷”了。

“农民热切盼望着旧农村变新农村。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中的很多人并没有发现自己的生活有多大变化,甚至有的地方借建设之名扰民、害民,又让农民对新农村建设失望起来。”

冷热症如何治理

新农村建设一周年来,为什么会出现“上面热、下面冷”、“干部干、群众看”的异常情况。症结何在?主要原因是忽视了群众经济收入的实力问题,强行大扒大建,农民背债住进了“小康房”或“小康楼”,有的家庭还过着抱柴取火的日子,有很多家庭连取暖费都支付不起,自来水和流水厕所成了摆设,诸如此类的“政绩工程”、“表面文章”,弄得群众怨声载道,只好在一旁观看干部折腾。农民对建设望而生畏,参与的热情自然低下。这样抱有“大干快上”、“急于求成”的思想,或把主要力量下在“刷墙壁、写标语、立标牌”上的村庄为数还不少。

专家指出,部分基层干部尽管在理性认知上瞄准了农民的迫切需求,但在实际行动中却出现了偏离,导致部分地方的新农村建设变成了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而影响基层干部行为选择的最重要因素,是资金投入上的困境和我国干部考核体制中存在的弊端。穷根究底,这应该是“一头热”最主要的原因。

有人由此总结说,如果只想着“立竿见影”,把“发展生产”理解成“推广几台农机”,把“生活宽裕”曲解为“修建几幢别墅”,把“乡风文明”误解成“制定几条乡规民约”,把“村容整洁” 换算为“种植几处城市草坪”,把“管理民主”等同于“设立村务公开栏”,一些地方“官员轮流换,目标跟着变,建设新农村,原地在打转”的怪现象就不难理解了。

当然,需要考虑的因素还有,对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得不够,发挥得不充分,一些农民还处于观望态度。甚至一些农民错误地以为国家要为农民盖洋楼、买家用电器、置办家具、装电话等等,因此产生了“等、靠、要”的思想。

对新农村建设的看法范文3

1、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对农村工作重视不够、认识不深,认为只需搞一些活动、抓一下教育、稳定一下人心就可以,农村改革发展了解和参与一下就够了。二是由于基层组织外部工作环境较差、干部兼职过多等主客观因素,服务经济无有效载体。三是部分盟员还存在认识上的模糊,认为农村改革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与民盟工作关系不大;习惯于用老眼光看待新事物、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面对与新农村建设不相适应的问题,存在畏难情绪、创新意识不强,使得服务新农村建设处于被动状态。

2、服务农民缺乏有效途径。一是在发挥作用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找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合理配置资源,发挥最大效益;还需要树立科学、全面、和谐发展的意识,找准影响和制约民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突出问题,提出有效办法,使民盟在服务“三农”工作中取得重点突破,并实现全面发展。二是服务手段单一。对农民急需的科技培训、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等缺乏实质性的帮扶措施,影响大、生命力强的品牌工作不多;三是服务机制僵化。深入农村、贴近农民不够,整合资源能力不强,社会化的服务机制还处于探索阶段。

3、组织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随着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转变,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和推进新农村建设方面,对民盟工作体制机制的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在服务“三农”方面,需要进一步健全区位联动、内外结合、优势互补的工作机制。在组织和支持盟员服务新农村建设方面,还缺乏长效机制;在发挥盟员作用方面,办法和措施不够多,不能完全满足他们迫切需要提高自身素质、参与农村改革实践和新农村建设的新期待。

三、对策与思考

如何根据农村改革发展需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实际,从农民生产、生活最紧迫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寻求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因地制宜、扎实有效推进民盟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取得实效,确实还有不少紧迫而现实的重大问题,是值得我们深入调查,认真研究,用心策划,狠抓落实的。

(一)提高认识,增强推进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深入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文化建设、 2、真心实意地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切实增强统一战线的凝聚力。采取多种形式,组织认真学习,加强舆论宣传,使广大盟员充分认识中央关于建设新农村战略部署的重大意义,不断增强为建设新农村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形成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良好氛围。要更好地发挥民盟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引导盟员立足本行本职,发挥自身特长,从各个方位、各个角度为新农村建设谋务实之策,拓发展之路。要为盟员发挥作用创造条件,积极引导他们投身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事业。要支持、帮助盟员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过程中,使自身的事业也获得应有的发展。

3、发挥民盟优势,群策群力,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合力。一是发挥人才智力优势。相当部分盟员本身处于农业经济建设的第一线。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组织广大盟员主动深入农村地区,开展决策咨询、人才开发、项目协调、投资推介等活动,为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如推广实施农业科技示范项目、培训农村实用型人才、引进资金、引进投资项目、组织科技下乡、科技咨询活动、发送农业实用科技资料。二是发挥广泛性和包容性优势,协调关系、化解矛盾。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以人为本的民本意识,全面协调处理好各类关系,推动新农村建设走入健康的发展轨道。三是发挥盟员与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及海外侨胞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为农村地区发展牵线搭桥,协助引进资金、技术、人才,是民盟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三)结合工作实际,针对性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当前农村改革发展、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严重不足,农业生产成本过大、农民增收乏力、村财薄弱,农村教育不公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以及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村民民主自治,农村社会的安定稳定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民盟服务新农村建设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1、积极协助党委政府,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的培训和指导。村级班子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是调动广大农民参与建设自己家园的关键所在,村级“两委”主要干部与班子成员的政治素质、为人品质、法律意识、工作能力以及带领致富能力是关键。针对当前农村基层政权功能、农村党的核心战斗堡垒作用有所弱化,农村宗族势力、黑恶势力有所抬头的,制约着农民生产发展、生活提高和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等问题,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盟可以在强化农村基层干部培训与指导,提高村级班子成员管理村务的素质能力,尤其是民族示范乡镇和示范村的村班子建设,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2、加强和推进农村文化建设,适应广大农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一是采取多种形式,切实改善农村文化工作者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充分发挥专业艺术人员的积极性。加强教育培训,培养一专多能的群众文化人才,逐步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作用,提高其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能力,巩固农村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二是支持农民自办文化,开展各种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文化经营活动,从事农村特色文化产品开发和文化服务,使农民群众逐步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三是加强对农村文化骨干培训辅导,努力在文化教育、政策宣传、提供娱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四是开展灵活、多样、方便的文化服务。以“三下乡”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共建联动活动。五是推进传统民间文化艺术发展,促进闽台两岸经贸文化交流,进一步增强台胞和海外华人对祖国和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六是积极倡导、引导社会力量捐助农村文化事业。重点捐助农村文化站、图书室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公益性文化实体和文化活动。

3、重视改革农村教育,提升农民素质,推进农村科技进步。农村教育严重滞后,农民文化、技能素质低,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新农村的主要制约因素。“建设新农村,根本要从农村教育改革入手,大力培养新型农民,培训劳力就业技能是当务之急。”教育制度设计不公平,农民教育权利受侵害,农民迫切要求尽快改革扭转这一不合理状况。要整合统一战线教育资源,着眼于服务农民成才增收,着眼于培训新型农民,着眼于增强村民法制意识,大力推进“双百工程”,努力培养符合新农村建设要求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守法制的新型农民;扎实推进农民素质提升,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扶持农民实现增收致富。

4、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积极引导和扶持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一是加强调研,摸清返乡农民工的就业现状,了解他们的就业创业需求。二是加大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培训。积极组织开展返乡农民工岗前引导性培训和就业技能培训,做好服务于我市主导产业发展的转移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三是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工开展多形式就业创业。积极有效引导以到工业园区就业创业为主的多形式就近就业创业活动。引导返乡创业农民工立足我市农业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有效推动包装储运、农资配送、信息咨询等农业产业化配套企业发展。引导返乡农民工在商贸、运输、餐饮、旅游、娱乐等领域发展个体私营企业,着力发展文化产业、现代物流、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四是切实加大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扶持力度,免费介绍和宣传用工信息,及时把劳动力市场的新情况提供给农民工,让农民工有明确的就业目标和方向。

5、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开展互助联动活动,带动农村产业延伸提升。支持企业开展重大农业产业技术的研究开发,加大先进技术引进、吸收力度。协助企业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强化科技创新,通过改造提升和延伸传统农业产业,力争在更大空间、更广领域上促进我市农业更好更快发展。支持企业与农村帮扶结对,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具体事务,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打造工业、农业双赢的态势,实现以工补农、富农目标。通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利用资金、技术、管理、营销和品牌等优势,扶助老少边穷地区发展经济,采取多种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对农产品等实行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系列化加工、企业化管理,带动当地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也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对新农村建设的看法范文4

今天上午,我们参观了xx镇的一些现场,刚才部分乡(镇)、村作了交流发言,xx同志对下一步我县新农村建设工作做了很好的安排,我都同意,请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关于为什么要开这个会的问题

今天开这个会,目的是促进大家进一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分析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寻找我县新农村建设与全国、全省、全市和兄弟县(市、区)以及各乡镇间的差距,通过比较差距进一步研究逐步解决的办法。从前一阶段新农村建设综合情况分析,我县新农村建设与其他各地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从全国的形势看,党中央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摆在“十一五”时期发展的十大方略之首,当前全国各地新农村建设都在逐步升温。前一段时间,我到北京参加了由中央举办的为期一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训班,通过专题讲座、经验介绍、交流体会等培训方式,感触很深,各地新农村建设力度现在都比较大,组织领导和工作措施都比较到位,办法也比较多,一些地方成效非常突出,许多地方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改善,我们应该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从省、市及周边县情况看,全省、全市各地制定了一系列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配套保障措施,新农村建设领导配备、班子组建、项目带动、经费投入、政策扶持、人才培养、抓点示范等方面都比较到位。周边兄弟县(市、区)新农村建设步伐也比较快,如xx市树立了榜样村、推出了精品村,在抓手、服务、机制等方面率先突破,新农村建设各方面进展走在全市前列;xx县在突出工业、培育新农村建设产业基础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泰x县从“最佳人居生态县”的发展定位入手,把“魅力名镇”效应放大到新农村建设中来,在规划的起点、档次和品位上先行一步。从本县的实际看,各乡(镇)总体有进展、有变化,但面上很一般。总体感觉是规划的多,行动的少;纸上的多,落实的少,进展很不平衡。xx等乡(镇)思路比较清晰,动作比较快,规划比较早,机制比较健全,项目建设的力度也比较大,新农村建设各方面工作抓得比较紧。全县大部分乡(镇)总体进度偏慢,还存在认识不够到位、领导不够重视、机制不够健全,精力、人力、物力方面投入还不足等问题。

造成我县新农村建设整体进度不快、力度不足、成效不明显和各乡(镇)新农村建设进展不平衡的主客观因素很多。从基础条件看,各乡(镇)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条件不一,经济、文化、社会、农民素质、基础环境等各方面条件不同,起跑线不一样,工作进展不平衡。从主观方面看,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全新事物,没有现成的经验和参考的模式,基层干部和农民对怎么建设新农村和建设什么样的新农村心中无数,一些乡(镇)、部门工作方法单一,结合实际不够,合理规划不够,科学安排不够。从组织领导看,一些领导和挂钩部门在具体的工作中没有真正体现出主导作用,没有把这项工作当作一项中心工作、重要任务放在心上、摆在位上、拿在手上。以上问题,就是要通过今天的现场会进行学习交流、讨论研究、借鉴发展来加以解决。希望大家回去后认真对照检查,再鼓干劲,扎实推进,使我县的新农村建设特别是试点村、整治村建设有一个大的突破。

二、关于开这个会要学什么的问题

这次全县新农村建设现场会之所以放在xx镇召开,主要是考虑xx镇作为全市新农村建设的试点镇,认识比较到位,起步较早、动作较快,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值得大家学习与借鉴。我认为,学习借鉴xx镇的做法应该有以下五个方面:

1、学习他们的认识。xx镇党委、政府在贯彻中央及省、市、县委关于新农村建设的重大部署上,认识比较到位,能够从领导力量、经费投入、精力上都予以高度重视,真正做到镇、村换届不放松,视机遇为挑战,变压力为动力,全面启动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镇建设工作。县委工作会议召开后,就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开始着手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4月中旬就完成全镇及各试点村、整治村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及当年计划。

2、学习他们的思路。xx镇能围绕新农村建设“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的问题,组织开展大讨论活动,确立了农村经济发展思路,即实施“项目兴镇、工贸富民”战略,着力打造以煤炭采掘为主的矿产资源开发基地,以旋窑水泥、粘土加工为主的建材生产基地,以xx水粉、豆腐皮和林产品出口创汇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基地等三大基地,力争2010年全镇社会总值突破12亿元,跻身xx市经济发展十强镇。同时,探索出了以制定规划为先、以项目策划为要、以环境整治为首、以创新机制为本,注重“组织保障、宣传引导、项目支撑”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思路。

3、学习他们的规划。他们率先完成了xx镇五年规划及xx、x京、梅x等村的五年规划,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能够坚持长、中、短相结合,既编制了总体规划,又制定了当年工作计划,从工农业生产、新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去挖掘策划项目,策划了盛泰工业项目区、“五通”工程续建、xx汽车客运站等十项新农村建设项目,落实挂包责任人、挂包单位以及相应的扶持单位(企业)。同时,每个试点村、整治村也相应策划了新农村建设项目,制定出分年度、分步骤实施的具体措施,包括每年完成几个建设项目、达到什么目标等,都十分具体。

4、学习他们的机制。他们注重从建立长效机制入手,制定较为完善的新农村建设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在领导机制上,坚持镇班子成员挂村驻点及派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助理员制度。在共建机制上,组织开展了“结对子”帮扶活动,形成镇企、村企合作机制。如xx村与x煤业公司xx分公司合作共建文明路,xxx水泥有限公司挂钩xxx、xx村协作共建汽车客运站,xx水泥厂挂包xx村,经济能人资助建设xx村路灯工程等。在主体机制上,组织各村成立了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建立村级卫生督导队,加强村级“六大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广大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在筹资机制上,形成了“村企共建出钱、经济能人捐钱、部门扶持济钱、镇村共同投钱”等新农村建设资金筹措办法。

5、学习他们的力度。他们能够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提出了“项目兴镇、工贸富民”发展战略,对产业布局进行了合理规划,制定出台了《鼓励客商进入xx镇投资兴业优惠政策暂行规定》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围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组织开展了“十佳”新型农民、平安家庭、计生模范户评选等活动;围绕管理民主,创新开展了“一个党员一盏灯”主题实践活动。在工作着力点方面,能立足当前,把集镇新村建设、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从河道治理、路灯亮化、环境整治等群众最关心、受益最直接的事做起,精心组织实施。组织成立了综合执法队,加大对集镇街道、农贸市场等场所环境、秩序整治力度。同时,在资金上舍得投入,他们除镇本级投入资金50万元作为试点镇建设启动资金外,还对各试点村、整治村每个村拨补2万元作为新农村建设启动资金,对集镇街道立面装修采取奖励补助办法,有效调动了农户的积极性。

三、关于会后要怎么做的问题

新农村建设既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又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针对我县实际,大家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更加突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一要扎实推进“五项工程”。“五项工程”是全面推进我县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抓手,必须紧抓不放,务求抓出成效。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县里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具体目标、工作方案和进度要求,逐条逐项抓好落实。二要认真组织实施试点村、整治村建设。根据县里确定的28个试点村、43个整治村,各挂钩领导、县直有关部门要按照半年初见成效、年底有明显进展的要求,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尽快拿出具体的工作方案、详细的进度安排,指导试点村、整治村按照目标要求全面开展工作。三要着力提升“六项服务”的水平。六项服务涉及发展规划、项目带动、科技信息、公共事业、金融信贷、社会保障各个方面,各相关责任部门要落实服务责任,责无旁贷地做好工作,尽职尽责为基层多办实事好事。

2、更加注重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生活宽裕,是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首先,要提高农民素质。从加强农民转移就业培训和农业技术培训两方面下功夫,让走出去的农民具备较强的务工经商技能,增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让留下来的农民掌握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挖掘农业内部增收的潜力,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其次,要转移农民。坚持统筹城乡就业的方针,强化就业服务。坚持公平对待,一视同仁,强化管理,完善服务,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第三,要保障农民。加快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民社会保障水平。建立和完善县镇村三级医疗卫生体系,加强疫病疫情监测控制,满足农民的基本卫生需求,努力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3、更加注重发挥政策效益。一是资金问题。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要有资金保障。今年县级财政拨出专款100万元用于新农村建设,各乡(镇)、村也要认真考虑,尽可能在财政上多予倾斜、支持。同时,要通过向上争取、部门扶持、社会资助、村民兴办等形式,多渠道多方面筹措建设资金,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要加强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确保专项经费能真正花在刀刃上、用在关键处。二是责任制和工作合力问题。各级各部门要把新农村建设切实摆上重要位置,各级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要拿出足够精力,明确工作目标,落实责任分工,制定考核办法,加强督促检查,强力推进这项工作,切实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责任部门合力抓,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要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工作每月一督查一通报,每季度一现场会交流评比,年终综合考评的工作制度。要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保证各项工作步步跟紧、环环相扣,对工作抓得紧,成效明显的,给予通报表扬,对领导不力、工作不到位,进展慢,成效不明显的,要说明原因并限期整改。

4、更加注重领导的带头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领导是关键,各级领导能否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至关重要。过去,在农村发展中没政策、没资金、没办法,现在有这么好的机遇,这么好的条件,这么好的政策,如果不能为群众办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怎么对得起广大农民群众对你的期盼。各级各部门党政一把手要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做到思想先到位、职责先履行、工作先落实,带头真抓实干、大胆运作,在搞活经济、做强产业、致富百姓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各方积极性,使新农村建设真正成为全党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各级领导班子成员不论分管什么工作,都要关心和研究新农村建设,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加强对联系乡(镇)和挂包村的指导和服务,真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同时,要将新农村建设列入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工作考核范围,把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对新农村建设的看法范文5

关键词:新时期新阶段;新农村建设;路径;探索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1-0024-03

当前处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逐渐步入新常态,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明确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经济发展中重要地位,的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表明中央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决心,主要包括一强、二富、三美、四改革、五法治等五个方面的内容。具体来说:第一部分谈农业,“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第二部分谈农民,“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第三部分谈农村,“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第四部分谈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把农村改革放在突出位置”;第五部分涉及法治建设,“农村是法治建设相对薄弱的领域,必须加快完善农业农村法律体系,同步推进城乡法治建设,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三农工作。”《意见》要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提出进一步挖掘粮食生产能力上的潜力,优化、探索和开辟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路、新途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增收,努力在新农村建设上迈出新步伐。为达到这些目标,中央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推动我国农村建设必须因地制宜,遵循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学习借鉴并吸取国外农业农村发展的经验教训,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农村发展道路。

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条件

各地开展新农村建设,应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规划先行、完善机制,突出重点、统筹协调,通过长期艰苦努力,全面提高当前农村落后的生产生活水平。我国的城乡差距,除了体现在收入之外,更明显的是反映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方面,这又主要体现在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公共设施、环境卫生等方面。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改变,垃圾围村、污水横流等问题成为很多乡村的隐忧。这种城乡面貌的鲜明反差,与全面小康的要求很不对称。对此,广大农民群众对生产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面对物质生活不断丰富与居住环境较差、精神生活相对匮乏之间形成强烈反差的现实状况,下大力气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国内外经验表明,发展县域经济是增加农村特别是农民财富的重要途径。推动新农村物质建设的根本在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以及落脚点在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生产上不去,基础不牢固,再壮美的蓝图也无法实现;经济不发展,农民收入上不去,新农村建设就会失去动力支持。农村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经济的落后,建设新农村,应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从实际情况来看,县域经济是城乡兼容、功能完备的综合经济体;县域联结城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战场。县域经济发展了,生产力水平提高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才有重要依托和牢固支撑。

水是生命之源,亦是农民生活、农业生产、农村发展的最基本条件。按照《意见》的要求,必须确保按期实现“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要求,提高农村饮用水质量,不断推动城镇供水网络向农村延伸,让农民群众与城镇居民一道喝上安全水、放心水。在此基础上,继续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保证用电高峰时电压稳定、不断电,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要致富,先修路。从县县通、乡乡通到村村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公路建设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农村“大交通”的格局初见雏形。路修好了,要做到科学养护管理,优化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资金投入,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建章立制,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设法治化。为了保障农民群众和学生的出行安全,要切实加强农村客运和农村校车安全管理,强化责任意识,绷紧安全这根弦,确保农村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住房安全始终是农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作为惠民工程,农村安居工程实施以来,地方各级政府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按照中央的要求统筹搞好农房抗震改造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农民群众总体上安居乐业,但是在自然灾害频发多发地区,迁居移民工作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和完善。为了让农民群众更多了解时政新闻,了解涉及农业生产生活的相关信息,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普及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农村广播电视、通信等村村通工程,满足农民群众多样化的信息需求。

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扎实的生活保障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知识改变命运。农村大繁荣,农民家庭的子女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就是接受良好的教育。继续实施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农村教育教学条件,逐步提高农村学校公用经费的保障水平。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力度,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大力度监管和规范农村学校收费,进一步减轻农民的教育负担。逐步改善农村义务教育的办学条件,提高农村学校教学质量,支持乡村两级公办以及民办幼儿园的建设,有计划地加快发展高中教育,并大力推进中等职业技能培训教育的普及和覆盖,并最终实现中等职业的免费教育。与此同时,要积极在农村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培养和塑造新一代的新型职业农民。进一步推动基础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逐步提高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普及程度。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落实好贫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贴政策,让乡村教师留得住,各项生活待遇有保障,有事业发展的成就感、实现感。国家教育资源要有针对性地向边疆地区、民族地区以及革命老区等地倾斜。推动建立完善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机制,提高人均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提高实际报销水平。全面普及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努力做到各级定点医疗机构与省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的联系和互通。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管理,建立救助制度,改进农村社会救助工作。落实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大力建设多种农村养老服务和文化体育设施,整合利用现有设施场地和资源,构建农村基层综合公共服务平台,满足不同层次农民群众的多样化、差异化需求,保证他们生活无忧愁,发展有机会,权利有保障。

三、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宜居环境

建设美丽中国,首先要建设美丽乡村。农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改善必不可少;农民的幸福感、安全感的提高,宜居善居势在必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承载了亿万农民的新期待,要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意愿,突出农村特色,弘扬传统文化,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是重要的路径选择。循环农业是针对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的农业经济增长新方式,其核心是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循环经济理论以及产业链延伸的思想理念,通过不断的农业技术的创新和组织方式的变革,推动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及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除此之外,延长产业链条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系统物质能量的循环利用效率,提高农业生物质能资源的利用率。此外,应严格控制投入使用外部的有害生产物质,降低农业废弃物的产生,以做到减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做好农村公共服务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加强和推进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意见》中进一步指出,要不断支持和推动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加快整治农村河塘,有计划地开展农村垃圾专项整治工作,不断提高村庄的卫生水平状况。基于对乡愁的留恋,应当完善传统村落名录和开展传统民居调查,落实传统村落和民居保护规划,同时要鼓励各地从实际出发开展美丽乡村创建示范。有序推进村庄整治,避免违背农民意愿的撤并村庄、或大拆大建,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四、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资金在新农村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设新农村需要大量投入,应当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农村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很多方面,都属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范畴。目前我国已逐步步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可以拿出更多的财力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让农民更好分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为了缓解国家财政的压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通过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在农村兴办各类事业,是重要选项。《意见》要求,对于政府主导、财政支持的农村公益性工程和项目,可采取购买服务、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引导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建设、管护和运营,保证社会资本投入后的收益。因地制宜,对于能够商业化运营的农村服务业,应当全面向社会资本开放。完善相关政策法律制度,研究制定财税、金融等支持政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探索建立乡镇政府职能转移机制,社会组织逐步承担起适合社会兴办的公共服务,政府发挥组织协调、政策支持、监督保障的作用。

五、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营造和谐健康、积极向善的浓厚氛围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建设须臾不能放松。弘扬主旋律、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针对农村特点,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创新教育形式,充分利用新媒体和新技术,广泛开展形势政策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凝聚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大精神力量。《意见》要求,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好家风好家训活动,继续开展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等评选表彰活动,开展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医生、村官等活动,凝聚起向上、崇善、爱美的强大正能量。倡导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创作富有乡土气息、讴歌农村时代变迁的优秀文艺作品,提供健康有益、喜闻乐见的文化服务。创新乡贤文化,弘扬善行义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传承乡村文明,让广大农村的亲情更浓烈、民风更淳朴、人际关系更和谐、村民素质更过硬、乡愁乡情更悠长。

六、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加强农村法治建设,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增强农民的法治观念,提高农民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妥善处理农村各种社会矛盾,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击‘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建设平安乡村,创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这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明确了任务,是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在此基础上,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新农村建设中如何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方向,要改善党的领导,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优化工作载体,加大普法经费投入力度,扎实工作,积极有为,大力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法律素质和全面提升农村事务法法治化管理水平。这些都始终离不开法治的有力保障,法治宣传教育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提高公民法律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这就要求必须继续在农村大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协调发展,用法治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

七、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组织保障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看干部什么?这就是干部作风。何谓干部作风?这就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反映党的本质特征和内在品格的整体精神风貌,它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在党员干部身上的重要体现,主要包括党的思想作风、学风、领导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等。《意见》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强化宗旨意识,强化责任意识,强化为民服务的意识。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深入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不断夯实党在农村基层执政的组织基础。与时俱进,创新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统筹协调,加强乡村两级党组织班子建设,认真选好管好用好带头人。严肃农村基层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严肃处理违规党纪的行为,坚决查处发生在农民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以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强化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建设,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为建设美丽乡村不懈努力。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东西南北农村差异巨大,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提出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必须符合当地实际、符合群众意愿。必须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做好顶层设计,科学规划、统筹安排,使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进程相协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相衔接,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全面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Z].2005-12-31.

[2]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2014-10-23.

[3] 龙菊.中国新农村建设资金配置效率评价及政策取向[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9).

[4] 翟坤,周庆元.新农村综合体的内涵特征、体系框架与建设策略――四川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的实践反思[D].成都: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5] 吉颖飞,古清,刘志强.美丽新农村规划建设技术导则[J].规划师,2015,(1).

对新农村建设的看法范文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的一项惠民举措,是重大而长期的历史任务,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处于新农村建设的前沿,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理应充分利用其监督职能,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加大监督力度,为新农村建设营造健康的发展环境

健康的发展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加大监督力度,努力为新农村建设创建健康的发展环境。一要加强对农业结构调整、实施产业化的监督,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结合农村的实际,将农村产业化结构调整,农业经济增效、增产、农民增收等作为调查、检查、视察和审议的重点,加大监督力度,保证国家支农资金的规范使用和管理;二要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监督,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方便。人大常委会要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对县、乡、村三级规划和建设情况进行视察,及时向政府提出意见和建议,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农民新村、农村公路、生产便道、田间便道和耕作便道的修建步伐,进一步方便群众生产和耕作,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加强对村屯附近江河以及小流域治理情况的监督,防止发生自然灾害;三要加强对农村乡村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制度改革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的监督,真正把给农民的实惠落到实处,使农民的负担不反弹,切实维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要重点对有关取消农村中小学学杂费,治理学校乱收费,治理非法侵占耕地和农民承包地、截留和挪用国家“直补”资金、拖欠占地补偿费、拖欠农民工工资等相关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顶风违纪的,要责成有关机关坚决查处;四要加强对农村扶贫救济工作的监督,切实帮助农民脱贫解困。要加强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监督,督促各级政府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动员社会力量帮助解决农村孤寡老人、伤残人员、长期患病人员以及因自然灾害造成生活极困家庭的实际困难,努力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弱势群体生活困难的问题。此外,还要加强对农村公共事业建设的监督,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子女入学难等突出问题。

二、认真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工作支持

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事项,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的一项重要职权,是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具体体现。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抓住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依照法定程序,适时作出决定,把党的主张变成国家意志。要对新农村规划、农村道路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以及农村各项改革等事关农村长远发展的重大事项依法行使决定权,保证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实施。同时,要强化调研、咨询、论证,广泛深入农村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为新农村建设凝聚人心、增添力量,努力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工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