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程改革的思考范例6篇

对新课程改革的思考

对新课程改革的思考范文1

一、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方式的转变

课堂教学行为方式的改变首先是从教学观念的转变开始的,从以往的传授者、讲解者转变成了现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而更多的是引导、点拨式教学,而不是以往的一味地教师说,学生听的这么一种模式。从以往的以教师为主体到现在的学生为主体,我们成为了主导者。而我发觉确实有了质的变化。教师的观念不断更新,尤其是教学观念的转变,由过去的满堂灌、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到现在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被最大程度地调动起来了,热情高涨了,思维活跃了,高效课堂自然形成了。

其次是教师、学生的角色转变,想我们上学时,老师就是天老师的话、老师说的一切就是我们的最高行为准则。课堂上总是老师一个人在滔滔不绝的说,我们在下面认认真真的听。就是这种模式的传授占了绝大多数。老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天然的等阶之差,即老师就是老师,学生就是学生。而新课程改革中我们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再像传统一样。教师们都放下在自身的权威、架子,现在和学生们都成为了朋友。这样也必然会令学生更加的想与老师亲近,学生们不知不觉就能更加的参与到学习当中。

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学习方式的转变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传统的学习方式就是听老师讲。而现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再单调、死板。有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等不一而列。从最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学生的学习需求不再是以往的“师要他学”,而是成为了“他要学”。

这些都是我从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切身体会到新课程改革中的变化,当然这只是令我感到最大的变化之处。还有很多方面都取得了较为喜人的进步、也有了不小的收获。

三、新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思考

但既然是改革,那就没有一蹴而就的事情,都是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再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策略。从而形成较为系统的理论。因而总会有一些不足之处。

教育评价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教师评价是整个教育评价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当前,很多学校都进行了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其主要内容是学校内部实行校长负责制、教职工聘任制、校内结构工资制和工资总额包干。再加上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审工作已制度化,这些新问题的出现,促使了教师评价的工作必须走上科学化的轨道。如果没有对教师的比较客观、比较科学的评价,那么对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定及对教师的奖惩就会成为问题。

众所周知,新课程改革的三大主体是教师、学生、教材,而教师作为新课程改革中重要的一环;在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三大理念中的第二条:强调教师成长(依据新课程评价目标的要求,课堂教学评价要沿着促进教师成长的方向发展。其重点不在于鉴定教师的课堂教学结果,而是诊断教师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满足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

而在现在的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对于教师的成长一块缺乏足够的重视,或者说是很大程度上已经被忽略了。尤其是农村小学的教师,本来新课改之后农村教师的工作量加大,对教材的适应难度较大,而又普遍存在资源不足和缺乏师资培训的状况。导致课改工作在农村小学的推进中造成较大的困惑、难题。其中较大的问题就是教师的成长跟不上来。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的管理必须科学化。在学校诸多的管理工作中,对教师的管理是最为重要的环节。能够科学地、客观地评价教师的工作,应该是实现对教师管理科学化的最重要的标志。因此,随着学校科学管理水平的提高,学校管理者就愈加感到教师评价工作的重要。

就拿我个人来说,我参加工作已经六年了。对于新课程标准的组织学习培训也参加几次了,但是关于新课程改革的学多都是停留在新课程标准的理论学习上。而为数不多的专题(如:高效课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等)学习培训普及面又实在是太窄了。这就导致教师理论娴熟,但缺乏实践活动。在课堂教学中虽较以往的传统课堂教学有了更高的效率,也更注重三维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贯穿,但也仅仅是相对于传统教学有了不小的进步。但仅仅这样还远远不够。因此还需大大加强教师的培训以及农村小学资源配备的投入。

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对教师的考核、评价机制与我们的理想还有一段很大的差距。现在的现状就是:虽然有把教师的课堂教学作为其中的一个指标,但是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以教师的教学成绩来作评价标准教师的优秀与否。而这样的后果就是上级主管部门向学校要成绩,而学校向教师要成绩,而我们作为教师就会在课堂教学中更多的掺杂成绩观,成了教师就会向学生要成绩。而对于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就会缺乏足够的重视。毕竟绩效的着重点都在学生的成绩上。这样一来新课程改革在最后,虽然在过程中有了较大的转变,可在本质上却仍然与应试教育殊途同归了。最终目标只是需要学生的学业成绩好就可以了。

在新课程改革中既要重视我们对于学生的评价,更应要有与新课程改革相适配的教师评价、考核制度。这样才能让教师真正的成长,课改中有更积极向上,用心改革的实践者。

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下一步的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多一些实质的进步、收获。才能让我们的新课程改革在本质上与传统教学相较实现质的进步、飞跃。好在我们已经走在了改革的路上。

对新课程改革的思考范文2

一、新课改中课堂与考试的矛盾

“考试技术的有限性和教育追求的无限性”之间化解不开的矛盾是教学中的主要问题。课改之后,不可否认课堂更活跃了,学生更积极了,但一方面要增加新知识,一方面又要应对考试,于是老师和学生的实际压力更大了。

如何化解这种矛盾?其实,真正阻挡课程改革的不是考试本身,而是我们的观念,是建立符合时展要求的新课程观、教育观、学生发展观和教师观,而不是某种方法或技术。我们需要建立一种健康的考试文化:考试同样是为了促进发展而不应决定一切。只有超越了考试的功利性,才能更广博地获取知识,才能变被动为主动。

二、关于课改后,语文学科的任务和承载量问题

众所周知,语文课改是在一个双重背景下进行的:一是90年代后期出现了

一个全国上下讨伐语文的潮流。教育圈内外人士对语文的现状很不满意,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对语文的前途充满了忧虑。二是教育改革的推进步伐已经走到了包括语文在内的学科教学领域。于是,全面的语文课改也开始了。

文学是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如何把兴趣外化为成果,是我们需要认真探讨的一个问题,语文观念已经将“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在实践中也逐步将“人文教育”、“文学教育”、“生命教育”等过去被“应试教育”所忽视的个性化教育重视起来,但在当前的教学中还停留在表面,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构建一种多元、灵活的语文教育,是我们需要探讨的另一个问题,语文要承载的不仅是知识传授,还有传承文化和渗透德育的任务。所以语文的承载量大大超负荷,但从根本上来讲,语文不是也不应该是这样一个超任务学科,但当教育被纳入了社会体系,无论是教学、教师还是学生的个性就被弱化了。如果把整个教育比作一个车轮,那么,每个学科就是其中的一根车条,要想使教育均衡,必须是每根车条受力均衡,但现在大家人为的要语文承载超出它自身能力的重量,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这个车条必然断裂,连它自身的该承受的重量也承受不了了。

那么,语文该承载些什么呢?语文教育应该是一种什么教育呢?在这里我同意李镇西老师的观点:“语文首先是民主的教育,在民主中是充满自由精神的教育、充满宽容精神的教育、妥协精神的教育、充满创造精神的教育。”语文的课堂应该是享受式的氛围,享受争辩、享受心灵的震撼、享受文学的滋养,语文应该是自养和内养,强加和外补都是行不通的。

长春版教材在编写上,主要采用了文学史的编写方式,更强化了古典文学的概念,因此,语文最大的承载任务就是使学生感受文学和文化,对民族文化批判的继承,让学生具有批判和反思精神才能真正的学习语文。

三、 关于语文教育民族化的理解和实施问题

邓小平曾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什么没说面向民族?语文教育要不要面向民族?怎样面向民族?其实不止是语文教育民族化,而是整个教育都要民族化。“语文教育民族化”的内涵是什么?是走民族自己的道路,彰显民族特色,继承民族优秀文化。长春版教材就特别注重这一点,在篇目的编排上,更注重了传统文化的积累和传承,使学生的文化底蕴不断加深,更具特色的是教材中的“对联”的教学,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也很愿意学,应用起来也很顺畅。

大教育家陶行之说“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更开放,“兼容并包”,我们需要一种民族的胸怀去接纳或融入现代社会。在实际的教学中,就是首先让学生把文学和历史结合起来,用历史的发展观学习文学,才能使学生更深刻的了解民族文化。

四、 关于教学观和教法转变的问题

1、体现开放性,注重综合性学习和跨学科学习

当课程从“专制”走向民主,由粉笔走向开放,由专家研制走向教师开发,由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的时候,课程就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堂,而是主导着课堂的生成和创生。

传统语文教育把学生当作容器,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偏重于书本,培养出来的学生无独立思考能力。我们都知道,孔子有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就是“君子不器”。意思是: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不应该仅仅只是一种可供使用的器具,作为君子,无论是做学问还是从政,都应该博学且才能广泛。

当下的学科教育,往往是孤立的教学,各个学科之间缺少联系和影响力。

毫无疑问,这样的教学方式,当然是我们不需要的,需要的是“共享式”的课堂,能平等对话、各个学科交融为一体,享受真正的教育。

2、改变已有的评价机制

在课堂上什么是一个好的学生,一个好的老师,什么样的课算是一节好课?因为每个人的评价体系不同,因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是,我们的标准可否定格为,“学生在一节课中的真正收获”,哪怕是一节所谓“满堂灌”的课,只要学生思考了,入境了,就是一节好课。

综上所述,语文学科的新课改要走向纵深,必须摆脱流于形式、花里胡哨的不良倾向之外。语文的课程改革,最重要的脚踏实地地练内功,比如,自身的学养、课堂的机智与情感、课堂的引入与氛围营造等等。语文新课改才起步,很多学理上的疑问和实践中的困惑需要我们进一步谈论和探究。但总归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就语文而言,如果教学仍然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樊篱,没有自己的个性,那她的发展就会大大的受限制。

对新课程改革的思考范文3

    随着中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对经济类专业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弊端主要表现在重知识轻能力、重单一型轻复合型等方面。近几年来,各高校立足于21世纪发展的战略高度,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对经济类专业人才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将经济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在既要精经济又要懂法律的复合型人才。因此,高校经济类、管理类专业教学计划中的经济法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成为其课程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然而作为一门不同于经济系列课程的法律学科,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既保留经济法的特色和理论体系,又能与其他学科相互衔接,融为一体,让学生能够融会贯通,运用自如,是在教学中需要不断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一、目前经济法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培养既要精经济又要懂法律的复合型人才的角度看,目前在经济法教学过程中高校在教学内容、教学计划的安排、教学方法和考核制度等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有待改进。

    (一)不同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内容雷同

    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区分不同的授课对象因材施教,即使使用的教材相同,也应把握好不同的侧重点。而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往往忽视了这一点,相同的教案轮流适用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忽视了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这样教师就没有做到将学生最需要的知识传授给他们,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计划的安排脱节

    经济法的教学内容离不开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而目前高校都已经开设了《法律基础》课程为公共基础课,一般在一年级下学期开设。它对日后学生学习和理解经济法课程有很大的帮助,这两门课程应该有一个很好的衔接。而经济法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一般在三年级开设,时间至少间隔一年,这无形中破坏了这两门课程的继承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前后照应不上。

    (三)教学方法欠灵活

    经济法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法律课程,如果单靠教师一味的说教来讲解,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讲授经济法课程中,教师一方面需要用大量的案例作为辅助来帮助学生理解法律条文,调动其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我们还应该积极探索其他新的教学方法,比如组织模拟法庭,通过控辩双方的辩论,锻炼学生对法律条文的实际运用能力,提高教学水平。

    (四)考核方法有待合理化

    经济法课程在许多高校属于考查课,一些教师认为考查课就可以马马虎虎,写篇论文或留些作业题就可以结课。其实不然,考核也是一种培养学生个人能力的途径。例如:闭卷考试可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写论文可以多查资料,扩大知识面。为了督促学生学好经济法课程,教师应该综合运用多种考核方式,以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二、对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的认识与思考

    (一)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要因专业不同而异

    经济法课程涉及的法律、法规众多,在教学中不可能将全部的条文一一介绍清楚,因此教师必须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有选择、有重点的加以介绍。对于工商管理类学生应重点介绍各类市场主体、市场管理方面的法律;对于农林经济管理类学生应重点介绍自然资源管理方面的法律;对于市场营销类学生应重点介绍合同法方面的法律、法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的探索,不断的改革教学方法,对每一章节的内容都要进行精心的设计与安排,以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计划的安排要合理

    法律基础课程的开设为学生学习经济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经济法课程应开在《法律基础》课后,但不能间隔时间太长。同统计原理、会计原理等课程同步开设,以经济类专业的必修专业课为后续。此外对不同专业和不同的教学对象应开设不同学时数的经济法课程,如对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应开设58学时左右课时;对非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可开设40学时左右课时;对于函授和干部培训班的学生应在授课时数和内容方面有一定的灵活性,力求做到课时少,内容精,通俗易懂。

    (三)教材的选取要考虑到“先进性”和“适用性”

    能否使用优秀教材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先进性”和“适用性”是教材选用的基本原则。“先进性”是指教材内容要具有时代特色,能反映本学科国内外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的新知识、新成果,正确阐述本学科的科学理论知识,反映其相互联系及发展规律,既要有突出的学术特色,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适用性”指选用的教材要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教学的要求,取材合适,深度适宜,份量恰当,符合认知规律,富有启发性,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目前市场上经济法的版本众多,有为法学专业适用的经济法,有适用工商管理专业的经济法等,各种版本良莠不齐。因此,在选取教材时要考虑到经济类专业学生的特点,谨慎选择。

对新课程改革的思考范文4

【关键词】教学;评价;主体;合作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体现了时代的要求,提出了目标,其中,要求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可充分发挥教师自己的特色,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和促进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

一、新课堂教学评价的特点

课堂教学评价一般主要在于评价教师。而课堂教学评价方案特别重视了课堂教学对学生理解学科可能产生的影响的评价项目,从而将评价的目的从单纯对教师教学的评价,扩展到包括教学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促进“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学的有意义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案。评价要关注学生整体、全面的发展。依据对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内容和课堂文化的综合观察的结果,最后落脚在教学是否促进了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及应用学科知识能力的形成。

二、新课改的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

(一)发展性原则。课堂教学的评价应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发展水平,兼顾学生个体发展的评价,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实施分层教学,分层评价,给予多次评价的机会,促进对象的转变和发展。

(二)全面性原则:课堂教学应注重学生的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与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

(三)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在评价学生主体参与活动时既要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意识,又要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质量及参与活动的过程。

(四)可持续性原则:因为评价的过程是学生个性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评价中要促进个性的完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愉悦,使他们的思维水平和情感意志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三、教学评价方法和策略

(一)教师的基本素质:即教师是否转变旧的教育观念,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是否体现新的教育观念和新课程理念;是否做到尊重每一个学生以及他们个体的差异,对每一个学生的评价是否做到公平,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是否能做到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认真负责;教师的教学的基本功是否与学生交往互助,与现代教学共同发展。

(二)教师的教学行为: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的本质就是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效学习的过程,其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由重教师的“教”的表演向重学生的“学”的指导转变。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帮助学生决定适当。教学设计能否促进学生在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等方面的发展。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与转化中看教师是否根据新的课程体系,正确理解教材所表达的意图,并结合所教学生的特点,看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是否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获得广泛的教学活动经验。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训练中能否根据要求和本节的教学目标,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式有效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学会过程中达到会学,真正理解知识内容。教师进行自我评价,即明确评价内容与评价标准,有目的地收集、分析有关自己教学的资料,体现评价的导向作用。

(三)学生的学习表现:课堂上不应该仅仅是教师的“教”,重要的学生的“学”,只有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

1.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是否得到充分的发挥,可由情绪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和目标达成状态来判断。课堂上没有学生的情绪状态和交往状态,就无法激活课堂;若没有学生积极思维状态和良好的目标达成状态,课堂会成为“泡沫课堂”。只有全面深入了解学生,才能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的;有针对性地确定难点,合理地设计教学过程,有的放矢地进行新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

2.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新课堂倡导要参与、探究、合作。学生在学习时间、内容、方式等方面是否拥有较大的自主性,是否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想、验证与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学生是否通过探究问题获取知识、学习有关技能和科学研究的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推究问题的热情和兴趣如何。能否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长,组织开展合作学习,学生参与的热情、情感体验如何,是否形成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学生学习的效果。看学生是否掌握了课程标准要求的新知识,是否了解所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有关技能是否得到了有的训练和提高。在能力是否提高方面看学生能否结合具体情况发现并提出问题,能否尝试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能否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经验等。其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信心是否进一步提高,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愿望和求知欲是否增强,是否逐步形成各种良好的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师生是否更加融洽。

因此,课堂教学的评价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的变化和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参考文献:

[1]喻平.走进高中新课改[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

对新课程改革的思考范文5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思考

一、引导作用

新课程改革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这种教学模式并不是对学生放任自流,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仍旧要发挥自身良好的引导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在实行新课程改革教学的时候,大部分教师仅重视形式,并没有站在更深层次对其进行思考,教学不能够达到预期效果。例如,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教学,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进行自主讨论、研究,但教师并不重视积极引导学生,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事实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教师要放弃对学生的引导。当学生进行讨论学习的时候,教师需要对学生积极点拨,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积极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新课程教学形式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积极改进教学方式,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应用相应的教学设备辅助教学。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就是教学的手段、方式落后,教师在课堂环境中仅应用最基本的教学用具进行教学,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兴致不高,最终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行,多媒体教学手段逐渐进入到小学语文课堂环境之中,为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发展奠定了发展基础。另外,教师在应用这种教学手段的时候,需要依据教学实际,并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

三、创设情境教学,营造良好课堂教学氛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的方式,能够将学生带入学习氛围之中,促使学生增强对内容的理解,加强教师的教学效果。当然在进行情境创设的时候,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并有效整理相应的教学活动,积极围绕教学的要求进行,促使情境的创设能够符合学生的发展实际,这样的情境教学才是成功的。

总之,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改革的时候,不仅要有效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还需要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进行,纠正传统教学方式中存在的不足,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

对新课程改革的思考范文6

一、要优化新的教学方式

新课程标准指出“必须重视在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教学策略”,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的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的过程结合起来,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从教师“教会”向引导学生“会学”转变,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采用灵活、开放、实践性强的教学方式。在新课改实施的过程中,一些教师盲目地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认为只有讨论才叫课改、只有合作才叫转变观念,不考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和认知规律,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比如,有的问题讨论难度较大,学生无话可说;有的问题又太简单,学生不屑一顾;有的讨论时间不够,学生刚进入主题就被拖回来……虽然讨论得热热闹闹,但该讲的未讲清楚,该听的未听清楚,使课堂难以驾驭,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其实,采用合作讨论的学习方式关键在于是否符合实际,是否具有实效性。若是哗众取宠,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就难以形成。

我们对传统的教学观念要区别对待,如死记硬背、分数高就是素质高等的旧观念应摒弃、更新;有些观念如教学相长、因材施教等,经过千百年实践证明其仍有较强的生命力,只要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仍可继续发挥作用。教无定法,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并无固定模式。政治教学更是如此。因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立足改革,教学方法必然会更丰富新颖。

二、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改倡导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离开了学,教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因此必须确立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观念。教学评价标准也应当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主,要求教师更加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从课堂的主讲成为教学的促进者、参与者和引导者,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时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如何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现阶段教学改革的重要问题。其根本点在于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是否把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在重要位置。因为学生作为接收和加工信息的主体、认识客观规律的主体、不断改造自我并获得发展的主体,必须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动用其全部的身心力量进行充分的智力劳动。外界可以为学生主体的内在活动创造条件,但绝对无法代替。新课程改革既要真正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充分发挥好教师的引领作用,二者不可偏废。

三、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的教育理念呼唤政治学科教学要彻底改变学生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法,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这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其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的过程,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显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就政治课来讲,政治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政治学习任务过程时基本的学习行为和认知取向。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意味着在学习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意识、学习习惯、学习品质及评价标准。为此,政治教师必须更新观念,从重教师本位轻学生本位、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共性培养轻个性发展、重书本知识轻社会实践的教育误区中解放出来,注重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和批判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和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积极引导学生从事社会实践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新课程一个重要的改革要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融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多媒体技术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有利于设计、演示科学有趣的板书和素材,供学生复习和练习;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一些较抽象的概念、原理,帮助叙述、加深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效率。总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对于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有一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