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管理理论范例6篇

市值管理理论

市值管理理论范文1

关键词:公司治理结构 市值管理

1 公司治理结构的组成

在大多数国家公司法的条款中,都规范了现代公司治理的组织结构,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高层经理人员等执行机构和监事会组成,主要包括股东和股东权利、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经理层。其中,股东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主体,股东作为公司的出资者,应当维护他们的合法利益。

2 市值管理

市值管理针对上市公司市场价值的管理,是上市公司基于公司市值信号,有意识地主动运用科学的、合规的经营方法和手段,并通过与资本市场保持准确、及时的信息沟通,从而实现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公司市值最优化的战略性管理行为。其中包括:价值创造最大化,即通过科学有效的产品经营、公司治理、资本结构优化和良好的资本运作等行为,努力提升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能力;价值实现最大化,即通过长期、及时、有效、主动的市场沟通行为和补充的信息披露,使其内在价值被投资者充分认识,从而使得市值与其内在价值相符合、匹配;价值经营最优化,即当市值与上市公司内在价值大幅背离时,上市公司主动地采取有效措施干预、经营市值。

3 公司治理结构与市值管理关系的相互作用机制

3.1 价值管理理论 价值管理理论(VBM,即基于价值的管理,在文中对两种概念不加区分)是基于价值理念发展而来的一种价值管理理论。价值管理是以价值导向作为公司战略制定、融资安排和公司治理的基础,通过指导管理者制定相关的经营战略做出战略决策以安排最优资本结构、设计激励方案从而最大化企业价值。西方主要沿着价值评估和价值创造两个方向研究价值管理,从发展看,两者互相融合而形成以价值评估为基础、价值创造为目标的综合管理理论体系,总体目标过程描述价值评价。

3.2 市值管理和公司治理与价值管理的关系 市值管理概念诞生于中国股权分置改革之后,它有其特殊的适应环境,即基于资本市场的弱势有效或次强势有效的市场环境。市值管理虽然不同于价值管理但又不能够脱离价值管理,具体而言,市值管理是内在价值和市场价值的综合管理,而价值管理是对企业内在价值的管理。两者都以增进现金流、提升企业价值为目标,以价值创造为核心,根据价值增长规律以探索价值创造的运行模式和管理技术。好的价值,从理论上来说,就会有一个好的价格,即好的市值表现;反之,没有好的价值,就难有好的价格、好的市值。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监管力度的加强,市值对企业价值的反映必然越来越有效。从长期看,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决定市值。因此,研究市值的基础就是企业的价值,市值管理作为我国资本市场走向成熟而未成熟的特色概念,建立在价值管理的基础上,是价值管理的延伸,其本质仍是价值管理。

公司治理机制是公司价值实现最大化的制度保证,公司治理机制在公司创造价值的过程中以及战略规划实施中都发挥着监督和控制的作用,为企业的战略管理活动提供了一种运行基础和制度保证,并通过绩效评估、薪酬规划等手段促使企业不断创造出新的价值。因此公司价值创造和公司治理是分不开的。而有关公司治理与企业价值的研究文献,从股权结构、董事会制度、监事会治理、经理层激励机制等多方面对公司治理和企业价值的关系作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表明,市值管理的核心是价值创造,而公司治理是价值创造的价值驱动因素,是价值创造的制度保障,因此他们之间必然存在着联系。研究市值管理和公司治理的相互关系,共同的入手点就是企业价值创造。

3.3 公司治理和市值管理的关系 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分析公司治理与市值管理的关系,从企业价值创造入手,分析得出公司治理结构是影响公司市值管理的效果的因素之一。

价值创造是市值管理的核心内容,影响企业价值创造的重要驱动因素就是公司治理,并且,公司治理也是企业价值创造的制度保障。由于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直接影响公司的管理水平、战略执行能力以及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从而直接影响公司对社会资本的吸纳能力。根据LLSV(2002)的实证研究,具有良好公司治理机制的上市公司,减少了内部人分流公司现金流行为的发生,从而降低了内部人与外部人在价值判断方面的差异,产生了更高的Tobin Q,能够获得一定程度的公司治理溢价。由于现代企业的经营权和所有权相分离,使得公司治理机制在企业经营决策中扮演重要角色。一方面,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可以有效降低管理层和股东之间存在的委托问题,有利于企业经营绩效的提升。另一方面,公司治理机制的引入带来了权力制衡和信息披露等要求,这些要求能够促使管理层经营管理信息,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问题,从而强化了股东的监督和经理人的自我约束,降低了成本从而提高了公司市值管理的效果。由此可见,公司治理作为企业的一种制度安排,能够使委托人和人的目标函数尽可能相似,使得经理人员能更好的维护股东的价值,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对市值管理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国芳,王华.2009年中国上市公司管理新特点[J].经济,2009(9).

[2]施光耀,刘国芳.市值管理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68.

[3]李心丹,肖斌卿,王树华,刘玉灿.中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评价指标及其应用研究[J].管理世界,2006,9.

市值管理理论范文2

漳泽电力作为一家生产性的上市公司,主业清晰单一,目前又处在一个新的快速成长期,资本运作(未来煤矿资产和电力资产注入)的潜力非常大。但需要清楚的是,生产性企业的市值管理及资本运作应当建立在生产经营上,偏离生产经营的资本运作都不是优秀的经营形式。因此,漳泽电力资本运作的思路应该是提高公司的资本效率和效益,使公司的资本得到增值。虽然资本运作及市值管理是以生产经营的方式存在的,而且与生产经营共进共退,但是应当清醒地意识到生产经营是资本运作及市值管理的基础,如果能够将二者结合在一起,不仅能扩大企业的规模,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公司的效益,体现在市场上,则是股价上涨,进而实现公司价值的最大化。根据上述思路,结合漳泽电力自身发展战略及所处发展阶段,可以得出第一、第三两种策略适合漳泽电力实施市值管理的策略。基于漳泽电力面临产能扩张的快速成长期,因此第三种策略比较适合目前及未来2~3年的市值管理策略;在快速成长期基本完成后,公司进入相对稳定发展期,则第一种策略更加适合。实施价值管理,要进行长期战略性的考虑。首先,需要建立基于企业长期真实价值最大化的分析模型,动态持续分析竞争格局演变和资本市场融资约束条件下的企业投资价值走势,连接、评价和指导业务战略、投融资、兼并收购、重组和经营行为。通过不断优化经营模式和盈利能力,提高经营效率和资本收益,强大核心业务。其次,在实施价值管理还需要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

二、漳泽电力实现公司溢价的主要途径溢价管理是市值管理的重要指标

也是市值管理的常态,公司股份低迷,不但直接减少股东财富,还会影响公司的市场形象,增加公司再融资的困难程度,提高融资成本,同时也会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形成较大的市场压力。从漳泽电力自身情况看,实现公司溢价有以下几种途径。

(一)突出而优异的主业溢价

漳泽电力具备这一溢价的条件:一是公司是山西省装机容量最大的电力生产企业,经营规模大;二是漳泽电力主业单一且具成长性,“煤电一体化”使公司竞争优势明显;三是地方政府的支持,区域市场优势突出,重组后发展潜力大;四是历史上股东回报高,市场形象好;五是设备先进,生产管理优秀;六是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改革,“大用户”供电的实现,具备一定议价权。上述条件使漳泽电力具备成长性蓝筹股的潜质。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业绩的持续提升,配合对投资者良好的回报,并坚持长期真实价值最大化战略,漳泽电力优异突出的主业溢价将会逐步体现。

(二)资本配置溢价

随着“十二五”同煤集团做强电力产业规划发展的逐步实现,漳泽电力经营规模和业绩得到不断提升后成为成长性蓝筹股,必将在资本市场的电力板块享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努力争取在2~3年进入特定样板指数成为指数成份股,从而实现资产配置溢价。以上两个途径是漳泽电力当前和未来实现溢价的根本途径

(三)合理利用市场周期提升

溢价市值管理必须充分考量和利用市场的运作特点,研究把握和利用上市公司股价同期性的变动规律,在合适的时机运用不同的策略服务于做大做强公司。在牛市中,可实现增发、配股等再融资,适当减持股权等主动措施;在股价低迷时,则适宜低价增持或回购公司股份,还可以收购兼并及趁股份低迷实施员工激励。合理利用市场周期提升溢价的实现,需要集团公司的政策支持。

(四)投资者偏好溢价投资者偏好溢价的实现,需要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根本是要完善公司的资本市场营销职能,即处理好三大关系。

1.媒体关系

关键是要把公司最新经营发展及资本运作的动态信号传递出去,做到与重要投资者交流,让媒体关注,通过媒体报到引起有影响的券商行业研究者的重视,得到监管者的支持。

2.研究者关系

主要是行业研究者,如果上市公司的资本运作及市值管理的能力较为强大,研究者关注度高,则投资者就会增加投资信心,这样对上市公司综合市值的提升将大有禆益。上市公司进行资本运作,是向研究者和投资者传递出了公司的发展信号,若得到投资者的认同,买入踊跃,公司的市值就会溢价。

3.监管者关系(政府监管部门)

市值管理理论范文3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管理主义;“经济人”假设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来临,传统公共行政理论整合下的公共行政出现了合法化的危机,人民普遍认为传统的公共行政已无法指导现实的政府管理,为了应付政府日益增长的财政危机和信任危机,政府的管理运作纷纷转向市场导向、积极应变的弹性管理的新公共管理治理模式。在20多年的公共管理实践中,这种模式对公共部门绩效的提高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很多学者认为这一模式存在先天性的不足(即内部缺陷),其是否存在严重的内部缺陷?或者说,其内部缺陷是否无法克服?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一、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

在讨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的逻辑及伦理合理性之前,对新公共管理模式的充分认识是非常必要的,而对它的认识又离不开其理论基础。

新公共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三大理论,即公共选择理论、委托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

(一)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贯彻“人首先是一个经济人”的经济学理论假设,并以此为基点,把政治舞台模拟为一个经济学意义上的市场,分析个人在政治市场对不同决策规则和集体制度的反应(即公共选择问题),以期阐明并构造一种真正能把个人的自利行为导向公共利益的政治秩序。公共选择理论实际上就是强调运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克服公共部门的弊端,对政府机构进行市场导向的改革,以市场竞争的力量来实现有效的公共管理。

(二)委托-理论

委托-理论就是在委托人和人的目标、利益不一致而信息又不对称的情况下,如何实现激励相容。而该理论的关键是“成本”问题,成本指对同一个管理者来说,当他对企业拥有部分所有权和拥有全部所有权时相比企业所实现价值之间的差额。委托-理论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使成本最小化。成本最小化关键在于委托人必须能够设计出一种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既能限制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又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来使委托人的利益最大化。

(三)交易费用理论

交易费用理论就是应用交易费用分析来节约交易成本。而交易费用分析运用不确定性、交易重复出现的频率和资产专用性三个维度来具体分析不同的组织或市场交易,这三个维度共同构成了交易费用理论对组织和市场中的契约关系。而“科斯定理”在交易费用、产权契约安排和资源培植效率之间建立起内在的联系,架起了沟通交易费用理论去产权理论的桥梁,并为新公共管理运动中的公共部门私有化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批评者眼中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内部“缺陷”

新公共管理模式从产生到发展至今,一直倍受争议,有些学者把他奉为解决政府缺陷的“灵丹妙药”,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这一模式存在先天的不足,并不是解决政府问题的有效方式,对此主要有以下观点:

(一)“经济人”假设对人性认识存在片面性

批评者认为新公共管理主义继承了新古典经济学对人性的假设,即理性行动者是由自利所激励;理性行动者是机会主义的、欺诈的、自我服务的、怠惰的和善于利用其他人的;并且基于这种假设理性行动者不能被信任。

他们认为新古典经济学关于“经济人”的假设会产生几个盲点:忽视了文化因素对人性的规制;就是当人们接受了“人性自私”理论假设时,就会逐渐接受“利己不损人”的生活态度,从而可能引发公共利益和公共伦理的危机。在这样的人性假设下,公务伦理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依据,而事实上,良好的公务伦理是十分重要的。

(二)管理主义的价值取向会误导公共行政的价值取向

一些学者认为公共行政的追求和要求是多元的,它本质上是以民主为基石,强调追求人民、公民权利、人性尊严、社会公平、公共利益、社会责任等多元价值。而新公共管理主义却强调对效率和工具理性的追求。他们担心这样会使公共行政无力反省公共行政及公共服务的根本价值和目的,而将其变成了一种执行和管理的工具,即在工具理性下的种种行动,将使行政工作越来越远离社会价值的体现,只是斤斤计较地减少行政成本,从而沦为公务产生过程中的工具,以致完全丧失作为行政体系行动本身的“道德系络”(moral content)。

(三)新公共管理主义所信奉的市场机制也存在缺陷

新公共管理主义是建立在“经济人”假设的方法论基础上的。对于政府,新公共管理主义者认为由于没有市场机制予以制衡,因而自利的官员专注于追求个人利益,造成政府效率低下。因此,公共财货与服务应交给更有效率的市场来提供,减少政府职能。但是很多学者并不支持这种观点,他们认为:新公共管理主义忽略了市场的缺陷,对政府的存在价值也缺乏相应的认识。关于市场的基本教义也忽略了公共部门竞争与完全竞争市场诱因结构的差异。公共部门实现市场化的两种主要途径――民营化和签外包,并不一定会产生期待中的高效用。

(四)公民的“顾客”含义不恰当

新公共管理主义认为顾客导向的理念由顾客选择提供服务者,排除了政治因素的不当干预;以顾客为导向的产出较能符合大众的需求,并且可以达到公平。

很多学者认为将公民转换成市场中的“顾客”角色不合适,理由如下:公民在民主治理中的角色比较复杂,它同时扮演着公共服务的接受者、公共服务的监督者和纳税义务的承担者等角色,公民的“顾客”含义无法全面理解公民的角色;在开放社会中人民要求政府服务的范围相当广泛,政府在有限资源下,从整体利益角度考虑,就很难满足每一位顾客的要求;政府不仅是服务的提供者,也是管制者,在许多情况下,政府必须抑制公民的某些需求,才足以满足公共利益的存在。

三、新公共管理理论内部缺陷的分析

(一)“经济人”假设对人性的认识有其客观性

关于“经济人”的假设一经提出就深受来自各方的批评,新公共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又是建构在其之上,因而也倍受争议。所谓“经济人”假设,学界一个较普遍的定义是指人都追求自身收益最大化的。目前最主要的争议就集中在“人是否是完全自私的人”这一点上,很多学者认为人并非每时每刻都自私,因此他们对“经济人”这一假设大加批判。

其实批判者对“经济人”假设的认识存在两点不足。首先,他们将“经济人”假设中的“自私”与社会伦理道德中的“自私”混为一谈。事实上,前者是对人的社会价值的评价,是中性的;而后者则带有明显的贬义和价值倾向。其次,他们认为“利他”行为与“经济人”假设中的“利己”或“自私”完全对立,事实并非如此,人们可以从利他行为中收获物质或者精神上的利益,从行为本质来看,“利他”行为其实也是一种“利己”或“自私”,所不同的是,它是一种以“利他”为目的的“利己”,而我们通常所说的“利己”或“自私”则是以损人为前提的。

(二)管理主义价值取向与公共行政的价值取向并不相悖

很多学者认为管理主义注重的是对效率、效能和工具理性的追求,而公共行政则强调人民、公民权利、人性尊严等多元价值,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价值差异,如果将管理主义引入到公共行政领域中来,那么就会误导公共行政的价值取向,使得公共行政也趋向一种对工具理性的追求。

其实二者间并不存在所谓冲突,第一,公共行政被赋予了其内在的价值取向,如果它背离了这一价值取向,那么就不能称为公共行政了,如果说管理主义价值取向取代了公共行政的价值取向,那么失去了核心价值,公共行政本身也就被取代了,所以不可能存在管理主义价值取向误导公共行政价值取向。第二,很多学者认为管理主义的价值取向是工具理性,那么它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核心的价值,如果把它放在私人部门里,就会带有明显的“趋利”性――追求私人利益的最大化,放在公共行政部门,它就会带有明显的“社会”性――追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事实上管理主义的价值取向并不能主导公共行政的价值取向,正好相反,后者能够主导前者。

(三)新公共管理的市场教义与实际情况相符

政府和市场均存在着失灵现象,所以很多学者都强调要市场与政府相互补充,但是对于市场和政府各自在社会资源配置中所应该拥有的权限却看法不一,事实上哪一方应该拥有更大的权限都不是绝对的,而是随着实际情况而变化的,在政府失灵情况相对严重的时候,就应该更多的强调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如果市场手段在调配社会资源感到吃力的时候,就应该适当补充政府在调配资源方面的作用。

新公共管理的市场教义就是为了重新分配市场与政府的领地,使市场和政府相互补充的作用趋于合理化,在全球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弥补市场缺陷的措施也日渐完善,政府弥补市场缺陷的作用实际上已经在不断减小,所以现在政府的权限在不断的缩减,原本属于市场的领域就应该归还于市场,政府的作用就应该是为市场服务,对市场进行必要的补充。

(四)公民的“顾客”比喻重在强调政府的服务职能

很多学者认为新公共管理主义者将公民比喻为“顾客”没有准确的解释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关系,错乱了公民的角色,其在理论上确实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但是这一比喻还是有其现实意义的,在西方国家“顾客就是上帝”,从中可以肯定的是“顾客”这一角色的地位是非常高的,是企业、商家的服务对象,新公共管理主义者将公民比喻为“顾客”并非不承认公民的主人地位,而是更注重于强调政府对公民的服务职能,强化政府官员对公民的服务的意识,在当今现实社会中,能够实现公民的“顾客”地位以及在政府官员中树立这种“服务顾客”的意识,就已经能够很大程度上实现政府的作用。

综上所述,其实很多学者所说的新公共管理模式的“内部缺陷”一些是并不存在的,因为看问题的角度的不同而造成了对新公共管理模式的不当的认识,还有一些“缺陷”也是可以克服的,任何一种理论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理论的作用在于其能更好的指导实践,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在于更好的指导公共领域的实践,虽然有其不够成熟的地方,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将其废弃,我们要不断的对它修葺和完善,让其对世界各国的政府改革具有更积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美)马丁・米诺格,大卫・休莫著;闻道译.超越新公共管理[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5).

2、梁建东.新公共管理的反思:一种积极意义上的批判[J].天府新论,2003(3).

3、张志斌.新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J].武汉大学学报,2004(1).

市值管理理论范文4

我国的保险市场正在进入竞争激烈的国外市场,在开放式的环境之下,我国的保险公司要努力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设计角度,将价值均衡理论应用于保险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之中,全面更新保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思路,借助于价值均衡理论的有效工具,为保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优化建议。

关键词:

价值均衡;保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设计

人力资源管理历经了不同的时展进程,它的发展阶段分为自然形态、古典管理理论阶段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阶段,在现代化的时代进程中,人力资源管理进入了崭新的跨越时期,它在网络的条件下实现了人力资源角色的转换,由单纯的业务处理转为合作企业的战略伙伴,显现出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角色和地位,成为了系统性、全局性的战略性事务。

一、价值均衡理论阐述

1.价值均衡模型理论的产生背景。在现代信息社会下,新型企业的内部架构和系统中的人力资源成为了与市场联结的关键性纽带,尤其是在当今国际化、开放式的保险公司内部,人力资源可以较大程度地改变保险公司的内部状况和市场边界范畴。这种现象可以从价值均衡理论加以解答,但是这种新理论体系的解答前提是要对企业的内在逻辑和理论研究有所了解,要分析企业内在的劳动、资本和知识三大逻辑的变化进程及其相互关联,在这三大逻辑的发展脉络之中,要以“价值”为要素,通过其价值因素的互补性拟合来确定企业内部逻辑之间的相互关系。

2.价值均衡理论的内涵界定。以价值为核心的企业理论发展研究,需要对其内涵进行明确的认定,企业是基于利益进行预期判断和考虑的,是寻求利益最大化和价值最大化的系统,它的内部由不同的要素之间的价值预期加以衔接,只有在各要素之间价值均衡的状态下,才能达成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稳定衔接。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均衡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2.1企业与内部各要素之间的价值均衡。企业是价值预期的需求方,要素是价值预期的供给方,双方存在价值预期之间的联系,只有当两者需求一致的条件下,才能保持稳定而高效的衔接。例如:企业与人力资源配置之间的联系,会出现人员被企业解聘的现象,这便说明企业与员工价值需求不均衡的问题,即:企业老板认为员工无法胜任现有岗位,或者员工认为现有岗位不能满足自己对待遇的需求,因而,这种情况下,便出现了价值均衡无法实现的矛盾。为此,需要企业自身调整组织岗位配置,并对岗位进行适宜的价值预期,从而寻求价值相均衡的员工来胜任这一工作。

2.2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价值均衡。企业与市场消费者之间的价值均衡状态是在企业提供价值预期与市场消费者购买价值预期来实现的,这也形成了交换价值。同时,企业与另一企业要实现价值均衡,需要进行价值预期的均衡,才能实现企业并购或重组,当然,并购或重组的前提是企业认为这是自身业务发展的需要而决定的,只有在双方认同的价值均衡状态下,才能实现全面而有效的联结。

二、在开放环境下的保险公司人力资源价值均衡管理设计

我国的保险公司在进入国外市场的情势之下,呈现开放、合作的态势,在接受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挑战和威胁,这种竞争状态的骤然加剧,使得保险公司的人才市场面临紧张局势,其人力资源管理状况无疑也成为了重要的行业竞争性关键指标。为了提高保险公司的人力资源核心竞争力,需要对其进行价值均衡理论引导下的管理设计:

1.人力招聘设计。为了实现保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均衡理论,要首先通过招聘加以实现,在保险企业人才需求与员工应聘的过程中,要进行相互需求之间的信息传递,要对招聘环节进行合理的设计,这样可以较好地使公司与员工的价值预期同步增加,各自的价值预期区间同步扩大,生成较为稳定的供需关系。另外,还要提升这些初入员工的岗位能力,随着员工的成长,他们的价值预期会提升,会扩大公司与员工之间的拟合空间,从而形成后续的、稳定的价值均衡供需关系。由此可见,人才招聘是促进人力资源管理价值均衡的基础前提,必须在透明、公开、平等的条件下,进行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信息传递,从而生成稳固的价值衔接。

2.人才培训设计。保险公司的人力资源培训可以由不同的途径生成,例如:MBA培训、专业培训等。例如:在MBA培训设计方式中,可以组织公司内部优秀员工干部深入学习MBA课程,并对核心课程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等进行详细的学习。专业培训则是针对普通员工的人力资源培训方式,它重点对保险公司的契约、理赔、客户服务等专项业务进行培训,学习相关的国家政策文件,组织员工学习新的保险政策和保险产品,在经济形势变幻的状态下进行适时的调整和学习。

3.人才激励设计。在保险公司的价值均衡理论指导下,要实现保险公司与员工之间的价值预期均衡,还需要采用人才激励的方式,采用绩效考评、薪酬奖励等方式对员工进行考评,可以引入先进的网络考评系统,对员工的工作和学习计划进行责任认定,并在网络年终考核标准中,进行工作总结和评价。公司可以采用关键业绩指标管理模式,这种绩效管理可以衡量员工目标完成的程度及手段,在定量化或行为化的关键指标体系之中,可以实现员工与企业管理者之间的沟通,从而促成企业与员工目标一致的增值效果。

4.用人管理设计。基于价值均衡理论,保险公司的用人管理之中对于高级领导采用任期轮换的制度,这在较大程度上杜绝了腐败和裙带关系的滋生,对于内部员工采用员工成长教练制度,充分开启员工的潜质,发挥员工之间的协同、互助的作用,组建人才成长团队,从而使企业与员工的价值预期区间同时增大,实现更宽层面的拟合,形成更为稳定的价值均衡关系。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价值均衡理论引导之下,保险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进行优化设计,要以市场竞争为驱动力,促进内部员工与企业之间的价值预期均衡,在更为广阔的层面实现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拟合状态,促进公司与员工的共同成长和进步,从人力资源管理的招聘、培训、激励、用人管理等各个要素入手,促进保险公司内部架构的稳定及进步。

参考文献:

[1]周亚忠.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J].科技资讯.2010(23).

[2]付东.中小企业薪酬激励体系的构建[J].中国国情国力.2010(08).

[3]李全胜,蔡玉洁.论我国民营企业管理中的员工激励问题[J].新疆社科论坛.2010(02).

市值管理理论范文5

伴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推进,中国资本市场在2006年进入了全流通的新时代,同时也宣告了市值管理时代的到来。“市值管理(Market Value Management)”这一概念迅速成为目前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个热门话题,对市值管理理论的研究和交流持续升温,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实践如火如荼。

什么是市值管理?

市值管理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个全新课题,已经成为中国所有上市公司的一门必修课,引起了各方的广泛关注。那么,到底什么是市值管理呢?

这一理念的萌生,显然与2005年5月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存在着必然联系。2005年9月16日,也就是在第二批40家公司宣布进入股改程序、标志股改全面推进之后的第四天,北京鹿苑天闻投资顾问公司董事长施光耀先生首次提出,“股改全面推进之后,需要研究后股改时代市场将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比如股改完成、市场进入全流通之后,上市公司需高度重视收购兼并、市值管理等,尤其是要从股东、股价和股本三个方面进行市值管理,以促进公司市值的持续和稳健的增长。”

此后,诸多学者对市值管理这一崭新课题进行了长达两年时间的论证,市值管理作为资本新标杆的理念得到市场广泛认同。虽然各人表述不同,但对于市值管理的研究方向却高度一致,即市值管理的目标是追求长期、持续、健康的真实资本价值最大化;进行市值管理要运用科学、合规的方法和手段;市值管理离不开投资者关系管理;市值管理要服从公司整体战略。从市场反馈来看,无论是媒体记者还是基金经理、无论是监管部门还是上市公司、无论是普通投资者还是投资机构,都已开始高度关注市值管理。市值管理已经与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2007年5月26日,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对市值管理这一行为作了更为精确的定义。市值管理,就是上市公司基于公司市值信号,综合运用多种科学与合规的价值经营方法和手段,以达到公司价值创造最大化、价值实现最优化的战略管理行为。

市值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但是在具体实现的过程中,不同的上市公司由于认识不同,所采取的方式也各种各样,而不同的管理方式令上市公司的市值表现也大相径庭。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上市公司为了迎合市场需求,盲目进行扩张,或者大比例派现,导致短期市值表现非常出色。但是长期来看,这部分上市公司所创造的利润远远跟不上股权价值稀释的速度,导致公司长期发展趋势失衡,市值缩水,公司一步步陷入困境。有的上市公司对市场需求置之不理,一味以自我为中心发展,忽视了市场投资者的参与热情。久而久之,上市公司市场形象受到严重影响,公司的融资计划得不到市场认可,最终同样会影响企业发展。另外,还有一部分上市公司对市值管理有了一些初步接触,对先进的市值管理方式也较为认可,但是由于没有认识到自身的实际情况,生搬硬套,顾此失彼,同样起不到较好的效果。

市值管理势在必行

股改完成后,上市公司进行市值管理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市值管理是上市公司在全流通时代客观环境下,顺应市场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其提升经营境界,增强产业竞争能力的必然要求。

全流通前,非流通股和流通股因价值衡量标准不一致而利益冲突,大股东利益不受股票交易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因而基本不关心市值变化。全流通时代到来后,全体股东价值衡量标准趋于一致,市值的意义和作用得到了空前的提升,因此,进行市值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市值管理是企业家贯通资本经营和产业经营思维,提高个人能力素质的必然选择;做好市值管理,是保障其职业声誉和职业安全的必然要求。

在全流通背景下,无论是国资委还是其他监管部门,抑或是资本市场投资者,都将依据市值最大化标准来评价企业家团队的经营能力。因而,市值已成为企业家经营能力和职业声誉的最高体现和综合指标。

市值管理是上市公司的必然选择,也是企业家个人的必然选择。实施市值管理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完善也具有重要意义:

1) 有利于促进监管和投资理念的转变;

2) 能够使股票价格更加真实地反映企业内在价值;

3) 改善和提高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能力;

4) 从根本上促进上市公司经营管理层主动改善公司治理和公司经营效率。

市值:资本市场的新标杆

全流通的实现赋予市值全新的意义,长期不被市场所重视的上市公司市值,开始获得了在成熟市场上所享有的地位,市值已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一个全新的标杆。

市值成为衡量上市公司实力大小的一个新标杆。全球第一大市值银行工商银行以及全球第一大市值保险公司中国人寿显示出中国上市公司的实力正倍受世界瞩目。

市值成为考核经理层绩效好坏的一个新标杆。国务院国资委在《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中国有股股权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要将市值纳入国资考核体系。

市值成为决定上市公司收购与反收购能力强弱的一个新标杆。市值越大,意味着并购其它企业的能力越强,产业整合的能力越强,抵抗其他企业恶意并购的能力也越强。

市值成为决定上市公司融资成本高低的一个新标杆。市值越大,在银行获得间接融资的门槛也就越低,获得间接融资的规模也越大。

市值成为决定投资者财富大小的一个新标杆。市值成为个人财富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再是纸上富贵,更代表个人身价的高低。

市值是衡量一个国家资本市场乃至经济实力的一个新标杆。中国经过一年以来的高速发展,目前证券化率也已突破了100%,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水平正逐步和世界接轨。

正因为市值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一个全新的标杆,市值管理也就应运而生,而且第一次客观地摆在了中国上市公司的面前。如何让市值合理反映公司价值、持续并稳健地增长,让所有股东分享公司利润增长的成果,让市值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公司的战略发展,成为上市公司的一个必修课题。

市值管理的主体是谁?

上市公司是市值管理最直接的操作者,是实施市值管理的最大、更是最重要的主体。一切市值管理行为都要通过上市公司付诸实施,它同时担任着市值管理的规划者和执行者双重身份。

上市公司股东是市值管理的最大受益者。无论从市值管理的主要目标还是常用手段来看,市值管理更多是上市公司股东最为关心的事情,因为公司的市值与他们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是进行市值管理的最主要目的。这其中大股东的责任更为重大,顺利推行市值管理计划将与大股东的理解和支持程度正相关。

上市公司经营层是市值管理的推进者。引入市值考核机制后,公司经营层的自身利益也与股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而他们也必然重视市值管理,将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公司经营业绩以期股价的上升。而适当的激励政策也将提高企业高管的绩效成绩。

监管部门是市值管理的引导者。市值不仅体现上市公司的实力大小,也是反映一个国家资本市场乃至经济实力的新标杆,各种监管部门也必须重视总市值管理,引导资本市场市值的可持续的稳健增长。

券商成为市值管理的受益者之一,同时也是市值管理的辅助执行者。一些券商认为,在全流通时代,市值管理也将成为券商经纪和投行业务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其中蕴含着多元化业务内容,券商可以为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提供股权价值的保值增值服务以及衍生服务,如融资融券、发行权证、定向私募、公开发行、兼并收购,股权置换等综合金融服务。这些业务的开展也会为他们带来可观的利润回报。因而证券公司成为市值管理最坚定的拥护者。

基金公司是市值管理成效的检验者。市值管理就是财富管理,基金管理公司的职责就是管理市值。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成效通过基金公司的参与更准确地在市场中反映出来。

实际上,市值管理与市场各方参与者都有着密切关系,共同推进市值管理,形成共赢是所有参与者的共同心愿。

市值管理的地位:企业经营行为的最高阶段

在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国有企业以“产值最大化”作为企业的经营目标,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计划的执行者,不需要考虑产品的销售与市场的需求,主要任务就是执行和完成国家下达的计划指标,对国有企业及其领导人业绩的考评均以产值计划完成情况为依据。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科技进步的推动作用,各种商品的产量迅速增加,市场逐步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开始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这种市场环境的变化决定了企业经营理念由产品观念向商品观念的转变。所谓的商品观念,就是企业的经营活动更加关注市场的需求,使产品在市场交换中为企业实现利润。

伴随着从产品观念向商品观念的转变,企业经营理念也不断地向前发展,各种企业管理思想以及经营实践活动使企业经营理念得以进一步丰富,并开始走向成熟。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的资本运营风潮正日益兴起,资本运营的规模不断扩大。在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这种已被西方企业广泛使用的企业经营理念,也越来越受到中国企业的高度关注。

资本运营不以特定产品为经营对象,而以企业拥有的一切有形的和无形的存量资产为经营对象,通过对资本的运作实现资本的增值。它能够使企业不拘泥于本企业的主导产品业务,而向各个领域发展,使资本得到最大利用。资本运营更强调使资本在流动中增值。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企业经营传统的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局限性也开始显现: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忽视企业的长远发展;不能反映企业的未来,忽视企业潜在的赢利能力;不能体现投资所承担的风险,忽略投资的资本成本。此时,以股东权益最大化为本的价值管理逐步成为企业经营活动的核心。

从产量最大化、利润最大化到资本增值最大化,都是向价值管理不断靠近。市值管理的提出正反应了中国上市公司经营哲学和经营理念的深刻转变,即企业经营目标由利润最大化转变为价值最大化,企业管理由利润导向转变为价值导向。这种以价值为导向,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管理,就是价值管理。市值管理和价值管理同样都追求股东价值的最大化,但除了价值创造,市值管理还强调价值实现和价值经营,即市值管理不仅要做好价值管理的工作,还要进行资本市场的管理。

因此可以说,市值管理源于价值管理,市值管理是价值管理的补充和发展,市值管理是企业经营行为的最高阶段。

尚处初级阶段,但标志成熟

股权分置改革使得股东利益趋于一致,令市值增长成为全体股东的一致需求。伴随着市值管理的推进,股东利益第一次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所有的公司经营活动都要为股东权益增值服务。股东利益至上成为资本市场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市值管理唤醒了市场对无差别股东权益的重视,并推进了股东权益进一步提升。在市值管理的发展战略中,股权成本的提出令长期以来被忽视的股东增值收益得到应有重视。股东在承担伴随企业增长带来的经营风险的同时,也应享有获取高于无风险收益的资本风险增值收益,这实际上是股东利益至上的基本要求。

此外,股东的所有权、收益权、知情权、表决权均在市值管理战略中一步步深化。上市公司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强化股东参与企业经营决策;规范信息披露,积极与中小股东定期沟通;完善表决机制,重视所有股东权益,引进股权激励,在改进股权结构的同时令股东权益增值得到更大动力。

率先推行市值管理战略的上市公司已取得明显的效果。据2007年中期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综合排名统计:通过增发补充流动资本、改善股权结构、借助资本市场加速自身发展的这种市值管理模式明显受到上市公司青睐,而股权激励带来多达20%的溢价也令上市公司趋之若鹜,纷纷效仿。此外,优质资产注入,积极配置股权投资,引进战略投资者,改善投资者关系都成为上市公司推行市值管理的重要方式。

但如果从更深入的角度来分析,多数上市公司的高管对市值管理还不是很了解,表现出的市值管理行为更多的是一种无意识的跟风,不少上市公司对市值管理还存在认识误区,短期行为较为普遍,资本成本意识淡漠,有的甚至采取一些违规的行为去操纵市值,如虚假信息披露、与庄家联手操控股价、做假利润等现象在证券市场上时有发生。可以认为,我国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虽然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总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的水平。

如果说股权分置改革给中国资本市场带来一系列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从股权制度、股东之间的利益关系,到企业的经营哲学、管理层激励机制,再到市场的投资理念,都在逐步走向规范和成熟。那么市值管理战略带给投资者的将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企业的经营管理升华到股东权益至上的高度,公司的资源也得到更为合理的分配。无论从国家利益,地方政府利益,上市公司利益还是普通投资者利益考虑,各方利益均实现了完美的结合,这股合力将推着上市公司步入更快更稳的发展轨道。

作者施光耀为北京鹿苑天闻投资顾问公司董事长。

附: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大事记

2005年5月,股权分置改革正式启动。2005年5月10日,“股改第一股”三一重工的股改方案首次亮相。

2005年5月,北京鹿苑天闻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施光耀首次提出了全流通后上市公司要注重市值管理,并对市值管理的内涵进行了界定。

2005年9月,国资委《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中国有股股权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将市值纳入国资控股上市公司的考核体系。

2005年11月,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提出,要研究制定关于将股票市值纳入国有企业经营绩效考核体系的相关规定。

2006年5月,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表示,要积极研究把上市公司市值纳入考核办法,不断增强中央企业负责人的股东回报意识,不断增强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

2006年8月,G鹏博士在其董事会公告中推出其首期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市值考核作为行权条件被首次引入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计划。

2006年12月,中国第一家专门从事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理论、规律、趋势和操作实务等研究的民间学术机构――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在北京成立。

2006年12月19日,宝钢股份公告了其“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将市值考核纳入其中,由此成为国资委公布《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以来,首家正式推出股权激励计划的央企上市公司。

2007年1月8日,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了国内资本市场第一份关于市值的专业研究报告《(2006)中国证券市场A股市值年度报告》。

2007年5月26日,第一届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明确提出市值已成为资本新标杆。

市值管理理论范文6

股权分置改革2005年启动后,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动公司兼并重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2010年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提出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坚持市场化运作、促进市场有效竞争、维护企业与社会和谐稳定等并购重组四项原则。同时,各部委也相继出台了配套文件。尤其是2014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又一次强调充分发挥企业在兼并重组中的主体作用,并确立了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更加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取得新成效等三个目标,《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更是明确地把强化资本市场产权定价和交易功能,拓宽并购融资渠道,丰富并购支付方式等作为资本市场改革的方向和目标[1]。同时,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也相继修订了《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及相关指导意见,鼓励通过并购重组推动上市公司战略转型。

从表1中可以看出,2005―2015年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并购数量累计达19 962家,累计投资总规模约33.8万亿元,其中2010年、2011年和2015年上市公司并购均达到2 000家以上。由此可见,并购活动已然成为上市公司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首要战略实现途径之一,也是提高其自身市场价值(Market value,MV)的有效工具之一。那么,笔者认为需要从并购视角研究上市公司市值管理(Market Value Management,MVM),进一步厘清上市公司并购所带来的战略价值与其市场价值之间的关联性,它与微观市值管理的逻辑关系是什么,这样才能将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与战略管理有效地结合起来,促进其市场价值与内含价值的相互匹配,从而实现上市公司市场价值长期、稳定、不断地增长。

一、并购重组、战略价值及市场价值的关系

(一)并购预期价值与战略价值

并购通常指兼并(Merger)和收购(Acquisition),其中兼并一般是优势企业通过吸收获得一家或者多家企业;收购是通过购买另一家企业的股票或者资产获得其全部资产或者部分资产的所有权,或取得企业控制权。另外,还有合并(Consolidation)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合并立为新企业,变成一个独立法人。[2]笔者认为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是财务战略,而财务战略与盈利模式又紧密相关,需要从财务、客户、管理和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寻找战略利润区。[3]上市公司并购带来预期价值往往与其自身战略管理利润区即未来可能实现战略价值密切相关,未来创造的战略价值主要体现在明确企业发展方向、提高企业资源整合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保持持续竞争优势、实现企业未来赢利目标、满足利益相关者需求等五个方面,具有长远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三个特征。其中,并购是外延型战略价值实现的重要实现途径之一,主要是通过并购利用外部资源达到企业价值增长的目标。[4]国内外众多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并购对我国上市公司价值的影响,例如:齐安甜、张维(2003)认为目标企业未来价值主要体现在协同价值、战略价值等方面[5];孙涛(2005)认为目标企业净资产价值和资产溢价之和为内在价值;增长期权溢价来自于其未来获利能力增长;协同溢价是整合,生产能力、管理水平、资本利用效率和获利能力等在并购之后高于原有内在价值所创造的价值决定于经营、管理和财务等协同效应。[6]罗斯(美,Stephen.A.Ross)(2009)认为并购后从协同的角度,将协同效应分为收入增强、成本削减、税收利得和减少资本投入四大类别,其中收入增强包括提高和改善先前无效的媒介节目和广告投入、现有的薄弱的分销渠道、不平衡的产品结构等营销收益,以及进入新产业等战略收益和市场垄断能力;成本削减包括规模经济、垂直整合效应、技术转移、资源互补、消除无效管理等;税收利得包括亏损避税、举债增加、利用剩余资金等,以及减少固定资产和营运资本等投资。[7]

由此可见,上市公司并购不仅是其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并购后获得预期战略价值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成熟有效的资本市场,无论上市公司并购基于何种目的,都应该能够给其带来未来企业价值的增长,并最终体现为市值的增加。

然而,在我国新兴加转轨资本市场前提下,尤其是股权分置改革前,上市公司并购的战略价值并不能完全体现。许多专家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一致结论,股权分置改革前,由于同股不同权等因素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并未给投资者带来战略价值的预期,并购市场有效性明显不足,对投资者来讲,不仅是一种零和博弈,其还会产生显著持续的财富损失。例如余光和杨荣[8](2000)、李善民和陈玉罡(2002)[9]、张新(2003)[10]通过实证研究认为并购方公司股东影响为负面且难以在并购中获利;李善民和朱涛(2005)[11]、王晓萌(2008)[12]通过并购事件和股权收购长期绩效的实证研究,得出并购方公司股东在并购后1~3年内遭受了显著且持续的财富损失的结论;杨安华(2006)[13]通过实证研究认为并购投机价值效应与市场指数正相关,并随投资者成熟度增加而减弱。但随着我国资本市场转轨过程中各项政策制度的逐步完善、监管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股权分置改革的逐步到位,上市公司并购的战略价值预期越来越明显,诸多专家学者也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例如李京真(2006)[14]对50家中小板解决了股权分置问题公司改革前后托宾Q值的统计计量分析后认为,股改显著提高了公司价值;田满文(2009)[15]、王玲玲和王志仁(2009)[16]等分别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及改进模型实证研究后认为,2001年以来我国并购市场效率在稳步提高,2005年以后更为显著;黄中文、李建良、曹丽(2012)[17]运用累计超额平均收益率CAR(Cumulative Average Abnormal return)实证研究后认为国家出台的财政、税收及产业政策等措施,尤其是股权分置改革,股市的圈钱功能不断减弱,股市越来越成为有效率的市场,并购公司协同效应明显提高。还有许多专家学者对我国医药、煤炭、钢铁等行业运用一定技术和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也得出基本相同的结论,本文不再赘述。因而,笔者认为上市公司并购事件给主并购方所带来的未来预期价值,就是并购后能够实现的战略价值,也是战略管理中预计未来可实现的战略利润区。随着我国资本市场有效性的不断提高,并购市场的效率也会逐步提高,而站在上市公司的角度,需要深入研究并购战略举措将会给未来企业价值带来预期影响并将之传导给资本市场,以确保市值长期、稳定增长。

(二)战略管理与市值管理

从资本市场投资者角度看,上市公司任何一项战略举措都会在市场上引起反应,而并购活动作为企业战略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也必然会引起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未来市场价值的预判,并直接反映为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涨跌以及市场价值的增减。战略管理(Strategic Management)是上市公司一定时期全局的、长远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政策及所做出的资源调配决策等[18]。从长远看,并购活动是上市公司战略举措的具体实施,不仅关乎其未来发展方向,也关乎投资者切身利益。斯蒂芬?P?罗宾斯(美,Stephen.P.Robbins)、玛丽?库尔特(美,Mary Coult)在其经典名著《管理学》[19]中认为并购是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之一。并购又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三种方式,其中横向并购是生产和销售相同或相似产品多个企业之间的并购,也称为水平并购;纵向并购是在经营环节、生产过程中密切联系、相互衔接的不同企业之间,或者具有纵向协作关系的专业化企业之间的并购,也称为垂直并购;多元化并购是并购双方互不相关,没有横向的联系,也没有纵向联系,各自处于不同的产业部门、不同的市场,也没有密切替代和显著投入产出关系,也称为混合并购。并购方式不同决定着上市公司不同的发展方向,其目的无非是战略或财务两个方面。其中战略并购是为了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出效率,达到产业一体化协同效应和资源互补效应,而财务并购则主要是受筹资动机驱动,为了改善目标公司业绩,拓宽融资渠道。现代企业估值理论认为满足持续经营条件企业价值等于未来利润折现后的现值,因而通过一定方式改变市场对于上市公司未来现金净流入的估计,就可实现企业价值的提升,也就是本文所讲的预期内含价值,它包含了并购完成后提高的上市公司产业价值链整合、生产规模扩张、多元化经营等价值创造能力所带来的企业价值。[20]目前大部分专家学者是从技术层面研究市值管理和并购的关系,例如:以冯贞、刘星(2009)[21]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前期提高市值管理溢价、中期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后期建立相应的市值管理模式等“三段论”管理模式;乔增(2013)[22]认为并购是上市公司成长的核心战略路径,其与市值管理的结合体现在两项工作的系统筹划、符合公司投资故事逻辑、做好信息披露和价值传播三个方面。这些理论研究均未从根本上解决市值管理与并购之间的逻辑起点问题,反而会本末倒置,加剧上市公司在我国资本市场“并购概念”的炒作和投资者的投机者行为,动摇了资本市场信心。同时,所谓的“PE+上市公司”并购基金市值管理模式更是推波助澜,公然违反“三公原则”,对我国建立有效资本市场造成无法修复的“内伤”。[23]而其他市值管理理论也仅把并购作为上市公司进行市值管理的一项策略或工具,也未深入研究上市公司内含价值与市场价值以及战略管理与市值管理存在的内在逻辑关系。

由上分析,笔者认为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分为现实内含价值、预期内含价值和资本品牌溢价三个层面,其中现实内含价值和预期内含价值的增长由上市公司基础管理所决定。而资本市场溢价则主要由不同资本市场定价机制所决定,虽然上市公司可以通过投资者关系管理提升资本品牌溢价,但不同资本市场由于受宏观经济、货币政策、监管环境、政策激励和约束等因素影响,对同一企业会有不同市场溢价。[24]所以,从上市公司管理的角度看,市值管理不应脱离原有的管理体系而自成一套体系,应当采取嵌入原有管理体系的方式建立起与三个层面价值管理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其中预期内含价值管理主要与企业传统的战略管理体系相衔接,因为预期内含价值的增长主要与公司战略发展方向以及带来的战略利润增长紧密相关,而决定上市公司未来发展方向的公司治理层级主要是控股股东或公司决策机构,只有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保证市值管理的长期性、稳定性和有效性,才能确保市场价值长期持续地不断增长。上市公司主并购方获取的预期内涵价值,主要来自于对目标公司的准确评估,决定着实现战略目标的成本[25]以及并购完成后自身实现战略价值目标的准确评估,决定着实现战略目标的价值增长两个方面的估值。只有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并购,才能带来上市公司预期净现金流入的增加,而往往成功并购活动都是战略并购,而非财务并购。

(三)并购事件价值的资本市场传导机理

上市公司战略管理中的并购事件是由一系列传导机制在资本市场上进行反映的,这些传导机制与上市公司自身的企业管理水平、未来盈利能力等密切相关,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并购事件的现实和预期内含价值与资本市场之间的传导机理。由于并购协同效应,并购事件发生后将很快给资本市场传递一种信息,即上市公司现实或预期内含价值将会有所增长,主要看是战略还是财务并购,而目前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事件很多还是在资本市场上体现为一种利好消息。例如:完成横向并购有可能改变现有市场的竞争格局,完善原先的产品结构及分销渠道,增加其对消费者的议价能力,降低相应的促销等营销投入,产生增加收入的正向经营协同效应;可能减少固定资产、营运资本投资、重复性的研发投入、增强其负债能力等,实现正向财务协同效应等,而若完成纵向并购,可能通过产业链整合降低生产成本,节约管理费用、营销费用等,实现削减成本的正向经营协同效应;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改变管理的有效性、促进技术转移、提升品牌商誉等无形资产的价值,产生管理协同效应;可能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了业务转移的协同效应。协同效应最主要体现在企业迅速扩张、快速实现企业战略转移,构造大企业等协同红利方面。并购案例的成败,需结合具体并购事件进行分析并长期跟踪,才能确定资本市场的认可度。若达到预期目标,则股票价格持续上升,市值不断增加;反之,股票价格持续回落,市值不断减少。不同类型并购事件产生的协同效应存在一定差异性,但是从长期最终结果来看,均会影响企业的未来获利能力,致使现实和预期内含价值增减的。

2. 并购事件的资本品牌溢价与资本市场之间的传导机理。由于受资本市场成熟度、证券市场监管水平、宏观经济形势等多重因素影响,不同时期不同国家资本市场对同一企业的估值水平存在很大差异。近年来,许多在国外上市的中概股由于避免价值被低估、遭遇集体做空、为获得正向溢出效应等多方面原因又通过私有化等方式回归我国A股市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26]因而,不同时期不同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并购活动的预期也具有差异性。衡量评价上市公司并购所产生的协同效应一直困扰着学术界和实务界,而投资者和上市公司管理层对协同效应的分析、判断和解读也会不尽相同,这些因素影响着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并购预期价值的认可程度和估算水平。现代行为金融学(1985)奠基人理查德?塞勒(Richard?Thaler)和 德邦特(Werner DeBondt)等经过多年实证研究,提出的“过度反应”假说认为投资者在实际投资活动中会对某些信息产生过度反应,造成股价波动被放大,然后再反向修正回归到合理价位,而投资者也仅是有限理性的。[27]近年来,我国许多专家学者对我国A股市场过度反应问题也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例如:葛志远和郝孟佳 (2011)[28]、张仪和高扬(2012)[29]、叶立勇(2013)[30]、沈莉(2013)[31]、苏震宇(2014)[32]等虽然各自所站角度各不相同,但经过大量实证研究却一致认为我国股市存在特殊的过度反应或反应不足的特征,需要不断提高市场透明度。事实上,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预案被披露之后,资本市场往往会过度解读,对协同效应产生过度反应,引起股价大幅波动,而且不同时期不同资本市场对同一企业的估值差异影响了上市公司的并购活动。例如:爱康国宾于2015年11月提出从纳斯达克私有化回归A股的计划,遭到竞争对手美年大健康的恶意收购。美年大健康凭借A股高估值的有利条件进行融资,收购相对被低估值的爱康国宾。由此可见,不同资本市场的估值差异是促使美年大健康启动收购计划的关键,而对于爱康国宾而言,启动相应的市值管理计划进行反收购同样十分重要。这一案例充分说明,不同资本市场给予两家上市公司不同的资本品牌溢价。两家企业无论被低估,拟或被高估,都需要通过这一并购事件对这一行为所可能带来的预期价值进行判断。收购和反收购实际都是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战略管理行为之一,也都是其运用特殊的市值管理工具和方法,改变自身在资本市场上竞争态势和市场相对地位的企业管理举措之一。由此可见,不同资本市场会给上市公司带来不同的资本品牌溢价。上市公司并购活动作为一种战略管理举措,必然会在资本市场上引起投资者的不同反应,而一旦实施了这一战略举措,就需要根据不同的资本市场环境对其可能带来的资本市场品牌溢价进行预判,同时由此可能会造成对市值增减的可能性进行判断,防止价值被低估或者高估。若被资本市场严重低估,则有可能被竞争者恶意收购,从而改变自身在商品或资本市场上的竞争地位。这也是笔者强调上市公司必须从自身管理角度对市值进行价值分层管理的要义所在。

3. 并购视角下的上市公司市场价值的分层管理。笔者强调的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从管理目标看,是确保上市公司市场价值长期的稳定的且与企业内含价值相匹配的增长,防止上市公司由于自身原因而造成股价大幅波动的市值管理;从公司角度看,是确保上市公司对市场价值进行积极的、主动的,且不以牺牲长远发展为目的又符合国家现有监管要求的市值管理。上市公司从事并购活动,无论从其目的还是结果看,实际上都是公司的一种战略选择。成功的并购可以为公司带来现实内含价值、预期内含价值以及品牌溢价的增加,而上述上市公司三个层面的价值提升,必然会通过资本市场的传导带来市场价值的提升,但也并非所有并购活动一定会带来三个层面的价值提升及市场价值提升,不同的战略选择会有不同的结果。有效与非有效资本市场的根本区别在于,上市公司内含价值与资本市场之间的传导路径是否畅通,也即之间的信息是否对称,抑或信息披露是否充分。并购无论从上市公司战略管理还是市值管理角度而言,实际都是一种行动的选项,不同的目的也会带来不同的结果。所以笔者认为,从上市公司市场价值分层管理的角度看,战略管理目标决定着并购方向。如果追求的战略目标仅是提高市场占有率、降低融资成本等,那么它一定会选择财务并购、横向兼并等并购手段;如果追求的战略目标是多元化、上下游产业链整合等,那么它一定会选择战略并购、纵向、横向或混合;如果追求目标彻底转型,那么它也一定会选择战略并购,或者跨市场并购。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监管水平不断提高,市场也越来越规范,作为上市公司战略管理和市值管理工具之一的并购活动,需要嵌入公司企业管理、投资者关系管理等制度体系中,并通过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等方式促进大股东或高管人员做好并购后的重组工作,实现“拟定战略目标―内含价值分层―开始并购行动―对应管理方法―达到市值目标”的市值管理循环圈。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做空做多等机制的逐步成熟,通过股价变动与并购活动发生之间的实证研究,即可验证并购活动的市值管理效果。

二、上市公司并购市值管理绩效实证研究

(一)研究总体思路

上市公司并购活动的市场价值分层管理,首先要解决并购活动未来预期价值应该体现在哪里,这也是上市公司未来的战略价值之目标,可运用战略地图等方法确定;其次,市值管理要求并购活动产生正向协同效应有哪些,可运用NPV法等折算;再次,如何将分层价值信息传导给资本市场并实现市值长期稳定增长,可运用市盈率等计算给投资者带来的收益。笔者认为,如果上市公司三层面的内含价值增加,企业价值就会越高,反映在资本市场的股价就会上涨,市值就会增加,投资者也就能获得高于市场平均回报的超额收益率。

因此,本文从2011―2015年3 000多家上市公司中运用系统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了50家参与并购活动的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期望通过分析并购前后其给投资者带来的价值效益,从而评价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在我国A股市场并购活动中的情况。

(二)理论依据和方法

1. 理论依据和思路。抽样方法可以在保证一定置信度的同时简化研究工作量,而事件研究法可通过研究一定时间内市场对与某项并购活动的反应来评价并购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这样的分析方法有一个假设前提:即资本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而且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完善,笔者也相信假设符合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趋势。

(4)假设检验。假设并购活动不能够为并购方企业带来价值创造,那么并购活动就同样不能为企业的股票带来超额收益。数理统计样本平均超额收益与累计超额收益的期望值也就为0。

利用样本数据进行假设检验,就可以在某一置信度下判断并购活动的价值创造效益,从而对企业通过并购进行市值管理的效益进行评价。

4. 实证研究。(1)样本抽取。本文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2011―2015年3 500家参与并购的上市公司中的50家,其公司名称及股票代码见表2。(2)AAR与CAAR计算。依据之前所述计算方法,计算180天内样本平均超额收益(AAR)以及累计平均超额收益,见表3。通过折线图1可以对其进行直观展示。

(3)显著性检验。根据AAR与CAAR的计算结果,需要对其进行统计显著性检验。在一定置信度保证下,若显著性检验的结果不显著,则可认为股价波动属于随机现象,并购活动不能显著提升企业价值,并购在市值管理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若统计结果为显著,那么可以认为并购业务确实提高了企业价值,并购作为市值管理的手段发挥了相应的作用。

根据统计学理论,可以假定:并购活动对提升公司价值没有显著影响时,AAR与CAAR服从均值为0的正态分布,并对其进行显著性统计检验。

查t统计量表,在0.95的置信度下,AAR与CAAR的t统计量显著高于临界值。因此可以拒绝原假设H0。

由以上的显著性检验可知,并购活动为企业带来的超额收益显著不为0。

(4)结果分析。从实证结果可以看出,并购前后90个交易日内上市公司累计超额收益均为正值,且并购日之后超额收益增量相对加大。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活动实现的超额收益为正值,与过去一些专家学者研究结果相近,这说明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活动价值创造功能已经显现。同时也反映出我国上市公司运用并购进行价值管理的能力有所提高,结论分析如下。

第一,本文的实证研究分析基于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假说,而且现阶段我国资本市场已逐步得到完善,多层次市场构建也取得一定的成效。随着国家金融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入,资本市场的价值发现等功能也会不断地凸显,这是本文实证结果具有较高可信度的基础。但与成熟有效的资本市场相比,尚有许多需要深化改革的方面,例如:股票期权市场不健全,当前仅有上证50ETF期权合约,做空有效机制匮乏;再如,机构投资者价值投资理念尚未成为A股市场的主流和主力,甚至部分投资机构已沦为投机性机构,这不仅助长了“打新股”“利好消息必涨”等不理性行为,而且也不利于我国建立有效的资本市场。虽然A股市场的非理性投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并购后的超额收益,但至少可以说明,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的并购活动具有一定敏感性,目前均为正向协同效应。在积极看待上市公司通过并购提升市值管理能力的同时,也要避免牺牲上市公司的长远发展目标,用更长时间段来衡量上市公司并购的长期协同效应。

第二,在成熟的资本市场,并购并非总能带来正向协同效应,有时甚至会带来负向协同效应,例如并购后由于文化相悖等方面难以融合,不仅不能提高经济效益,反而会背上沉重的包袱等。所以,上市公司应该谨慎认真地对待每一次并购活动,不能因一些资本市场的不理性行为带来短暂收益而未进行市场价值分层分析就采取行动,给公司长远发展带来困扰。同时,还要将市值管理嵌入公司高管薪酬、投资者关系等管理中。具体来说,管理层需要分析并购方案为上市公司带来的内含价值增长提出相应的市值管理方案,其中要重点明确各层次内含价值的现状、目标和管理预案。在制定或评价上市公司并购市值管理方案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并购标的公司自身价值和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协同价值以及给未来市值带来的可能变化,有效管理预期内含价值使其平稳增长,而且在投资者关系管理中,要增加追踪资本市场动向,对资本品牌溢价跟踪、分析和判断,对投资者行为学和心理学进行分析的内容,引导投资者正确合理地认知公司并购活动。

三、结论

上市公司并购活动作为一项战略行动,具有一定的目的性,需要达到一定的目标和实现一定战略价值,而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实际上也是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需根据现实资本市场环境,从现实内含价值、预期内含价值和资本品牌溢价三个方面入手管理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预期价值。本文的价值在于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了我国上市公司通过并购获取超额收益显著为正的结论。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成熟度不断增加,价值发现功能也得到逐步提升,上市公司也更加重视市值管理能力的提高。然而,这些并不足以说明,我国有效资本市场已经完全建立,深化改革的道路还很漫长,也不能充分说明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已经到位,还是需要结合具体的案例从更长的时间区间来评判。上市公司并购活动内含价值与市场价值之间的客观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尽量避免由于投资者结构不合理、追涨情绪高等非理性因素的干扰,这也是本文实证研究的局限之处。但本文提出市场价值与对应内含价值的分层管理理论,避免上市公司走入市值管理丛林,滥用市值管理概念,为疏通市值管理与战略管理、投资者关系管理等企业传统管理活动的逻辑路径、为建立起内含价值与市场价值之间的量化关系奠定了基础,对促进上市公司并购活动中重视资本市场反应以及提高核心竞争力等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作为资本市场参与主体的上市公司,若能够遵从该理论进行市值管理,不仅能够看清市值管理的着力点,避免市值管理泛化,而且对建立我国成熟有效的资本市场也将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