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管理方法范例6篇

市值管理方法

市值管理方法范文1

对市值管理创新作了一个简略的归纳,提出了推进市值管理4个行动方案,建议上市公司应从科学评估市值、合理规划市值、有效提升市值、恰当维护市值等四个维度形成预案并积极实施推进。并根据多年的操盘经验,提出了两种有较好实战价值的方法,建议重视仓位管理,并提出笔者独创的三高三低法。

关键词:

市值管理;资本运作;金字塔加减仓;三高三低法

市值规模成为企业未来竞争的制空权,不管资本市场怎样发展下去,市值管理才是王道。市值大小成为上市公司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是上市公司的名片。福建省目前在A股市场上有100多支股票。对这些公司进行市值管理意义重大。

一、市值管理内涵

市值管理是指上市公司运用价值经营手段,达到公司价值创造的最大化、价值实现和价值经营的最优化的战略管理行为与战术运作,不断追求价值最大化,为股东创造价值,通过与资本市场保持准确、及时的信息交互传导,维持各关联方之间关系的相对动态平衡,使公司股票价格服务于公司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市值管理可分为主动管理策略和被动管理策略两种,主动管理是指上市公司以及大股东进行主动的市值管理;被动管理是指持有上市公司的参股小股东及散户在合法合规项下进行的增减持行为与高抛低吸的仓位管理活动,如表1.

二、市值管理理念

市值管理的核心就是要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即维护全体股东的合法权益,保持股东与管理层的利益一致,建立长期的发展战略,依法运用各种资本工具来支持长期发展,创造内在价值,使市值反映公司真实内在价值的所有的行为。市值管理的目的是实现价值创造最大化、价值经营碎片化,价值实现最优化,股东价值最大化,以夯实市值做大做强的基础。市值是决定上市公司融资成本高低、决定上市公司收购与反收购能力强弱的一个新标杆。当股本不变的情形下,市值越大股价自动就高起来,再融资时原有股东以较小的股本稀释让渡就可以获得相对更大的资金;同时,市值高的上市公司偿债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就会变得更强起来,更容易得到更高的资信评级,这样融资成本和资金利率可以获得最优价格。管理目标其实就是要实现在二级市场有质量地做大市值。加强对能够影响利润整合和市盈率的因素进行内因和外因的管理。内因管理就是上市公司价值管理,首先抓住公司自身的经营管理,创造公司内在的投资价值,这是市值管理的核心内容。外因管理就是通过投资者关系管理,积极打造公司平台,推进市值管理战略,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等手段,将公司创造的价值充分表现在股市上,达到社会公众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充分了解,做好信息披露工作,有序地向市场公众揭示公司价值,最大限度取消信息不对称。

三、实现市值管理3种重要工具

在经济转型期间,传统行业都存在产能过剩、去产能、去杠杆的新常态下,资本运作与重组并购已是市值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并购实现公司的外延扩大,实现业绩和估值的双重提高。资本运作的核心就是不断买卖企业,企业不是做大,而是买大的,通过外延扩张做大规模,实现业务转型和产业布局。我们知道,产品经营是做加法,是爬楼梯,需要几代人的努力,而资本运作是做乘法,相当于坐电梯,几天就能快速完成。资本运作是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股权变动来实现市值做大;公司治理是最重要的管理与决策,必须加强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优化;外部协调恰恰成为市值管理的外生变量。三者协同运行与平衡,才可形成“三位一体”的资本工具与财务手段,推进市值管理的良好成长。

四、市值管理价值体现在4个行动方案

市值管理可以从科学评估市值、合理规划市值、有效提升市值、恰当维护市值四个方面来积极展开,旨在强化市值管理的内在质量与结构优化,科学找到市值管理环节当中最为关键的要点。

(一)科学评估市值

对上市公司评估市值,一定要通过对上市公司的市值水平、影响市值大小的关键因素进行全面而又细致的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和重大瑕疵,同时按照评估结果去积极而又稳妥地进行有效改善。如何去清晰估计公司市值和各类因素,其实就是在市值管理的实践活动中,必须要建立一个公正客观、实用有效的市值评估体系:运用定量模型,分析评价公司市值水平,通过对成长评价、收益评价、溢价与折价因素评价等的多重考量,对影响市值波动的因素加以深度研究,对涉及市场波动趋势、行业波动趋势、投资者偏好等宏观与中观变量,要加强专业地精准对接,以获取市值的合理规模,至少要与发展阶段相匹配;在评估时,要将发展前景、核心竞争力、管理效率、盈利能力等核心要素,进行多维度科学评估,实现合理市值管理规模,求得合理市值区间。

(二)合理规划市值

上市公司规划市值必须根据内外部条件,制定科学、合理的市值可持续增长方案,其中包括市值管理理念、市值管理目标、市值管理策略等内容,要全面把握行业机遇和时代机遇,明确发展路径。由于上市公司的主体不同、阶段不同、行业不同,对于市值规划的重点要求各有侧重:对于上市公司属于集团公司下属机构,集团公司作为实际控制人,其市值规划需要在行业分布、资产布局等多层面体现;如果上市公司无上级机构,其市值规划就要更偏重于盈利模式创新、业务扩张、资本运营、投资者关系管理等方面。市值如果规划得合理,企业就会变得相对轻松,实业与资本运作,就会相得益彰。

(三)有效提升市值

上市公司提升市值,必须要做到模式创新,使得业务经营系统和股份经营系统相辅相成。在实际提升时,业务经营系统是基础,股份经营系统成为重要支柱。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品牌创新、推高精细化管理水平,以期提高业务盈利能力。紧紧围绕主营业务优化投资组合、开展并购重组,实现资金和项目的轮转,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盈利规模,增强公司对投资者的回报,公司就能获得市场和各类投资者的认可,市值稳定而又健康地增长下去。

(四)恰当维护市值

上市公司维护市值是指在规划市值的项下,开展常规性的、可持续的市值维护措施,它被分为直接维护和间接维护两种方法。直接维护是上市公司根据内在市值进行自我评估,旨在分析出自身绝对价值,以及价值与价格之间的匹配度,区分出绝对价值和相对价值来。在公司认为股价出现低估情况时,就相应地采取公司回购、管理层增持等多种市值维护措施,来支持股价稳定。而间接维护则是指公司必须建立起完善的财经公关体系,如危机公关、信息披露、投资者关系等,在大多数时候,危机公关处理得当,可以事半功倍;而处理不当,则会满盘皆输。所以搞好投资者关系,加强信息披露,是市值维护的重要剂,它使得公司的正当价值体现为市场的合理价格,价格不会出现大起大落,有助于实现公司稳健经营的品牌来。

五、两种有较好实战价值的方法

市值管理方法中最核心、最灵活的高级技法就是炒股方法,在捕捉股价波动中有较好实战价值的方法,包括5321仓位管理法和三高三低法,二者相辅相成。就市值管理核心来看,形成市值、提升市值、实现市值、利用市值、关注市值的诸多手段与方法,最后均会集中于股价的稳健提升,才是关键。所以,利用好市值管理方法,在增发、配股、并购重组等方面改变市值预期成为重要的因素。就价格与数量(P*Q),价格上升与数量增减,成为股票高抛低吸的重要因素。股票的载体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成为股价高启的内在因素,而有效的股票增减持方法,成为股票市值与价值的重要体现。在实战中,股票投资与价值体现就是高抛低吸,总体原则:一是业绩非常好的股票,下跌,就是给你机会;二是持仓一定要讲究立体性,投资和投机结合,短线和中长线相结合等。

(一)重视5321仓位管理法

我们在股市长久生存的核心法则就是股价越低仓位越重,股价越高仓位必须越轻。股票真正赚到钱80%是由恰当的仓位管理创造的,而赚不到钱的最大原因就是没有高度重视和运用合适的仓位管理。不管是基本面、技术面、还是趋势分析、行情分析,均只对股票行情进行了单方面的分析,即只分析涨跌方向。但可悲的是,许多投资者将行情分析当作炒股的全部,似乎只要判断对了涨跌的方向就可以决定胜负了。实际上行情分析和判断涨跌方向只是投资过程中一个最基础的工作。从长期来看,真正决定胜负的正是仓位管理工作,即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等。此处给出一个最简单易学的方法:金字塔仓位管理模型的运用5:3:2:1买卖法。比如第一次买入500股,每上涨一段合适距离就增加少于500股的仓位,比如首次加仓300股,第二次加仓200股,第三次加仓100股。如果资金多的话,可同比例放大。

(二)三高三低法

市值管理方法范文2

随着我国现代公司制度的完善和资本市场的规范,股东价值越来越引起董事会和企业高层管理者的重视,股东价值最大化成为诸多企业制定战略决策的重要目标。已有的理论和实践表明,市场营销是企业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的重要战略环节之一。成功的市场营销能够有效地影响企业总体战略并为企业和股东带来可观的效益。但多年来,市场营销在国内企业总体战略决策中的地位一直饱受争议,很多管理者认为市场营销对企业总体战略的作用十分有限,其与股东价值之间也并无特别联系。但事实上,市场营销和股东价值密切相关,尤其是股东价值中心法的科学运用,将使市场营销在企业总体战略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股东价值中心法概述

股东价值中心法的基本观点是,公司由股东所有,经理是股东的受托人,其首要任务和主要职责就是为股东创造价值并确保股东利益最大化[1]。股东价值中心法主要应用于上市公司,但同样适用于非上市公司。衡量股东价值的途径有很多种,一般说来主要包括可流通的现金流、股东的价值增加、经济价值的增加、市场价值的增加、投资回报的现金流以及现金评估的增加。尽管每种途径互不相同且各有利弊,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均十分关注公司预期现金流的现值。这也是股东价值分析的本质所在,因为现金流决定了股东的收益。因此,管理者可以有多种会计方法来评估股东价值,主要包括总收益、每股收益、股价收益比率、投资回报和权益回报等。一般而言,大多数管理者认为收益增长能够导致市场上公司股票价值的增长。但很多时候,管理者总是固执地认为只要提高每股的收益、价格收益比率、投资回报和权益回报,股价就会自然而然地上升。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股东价值的评估方法中,帐面收益法并不是一个很好的经营状况衡量工具,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和股东价值不同,会计帐面收益可以任意更改并很容易被管理者所操纵;②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一个在营运资本和固定资本上投入巨大的成长性公司;③帐面收益忽视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因此在股东价值分析中必须用贴现步骤来说明资金的时间价值;④从战略的角度来看,收益法的最大缺点是它造成了战略的短期性,帐面收益的增加很容易掩盖股东价值的实际降低,因为它会忽略一些在未来执行活动的费用,尤其是市场营销活动。

三、股东价值中心法在市场营销管理中的应用

股东价值中心法应用于市场营销管理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创造和利用营销资产以保证企业未来现金流具有正的净现值,即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市场营销管理的根本目标[2]。股东价值中心法在市场营销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五个层面,且每个层面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但在此之前我们必须将营销目标和股东价值最大化原则统一起来,并对营销资产概念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从而使营销人员对财务和股东价值更为了解,否则股东价值中心法就不可能真正应用于市场营销管理和总体战略决策中[3]。只有确立了营销资产的重要性,才有可能使营销预算不会因为要满足短期利润最大化而削减。也只有在营销预算得以保证的条件下,市场营销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才能突显在企业总体战略的形成过程中。

1、股东价值中心法帮助市场营销管理确立目标

传统的市场营销目标往往忽视营销活动对股东价值的财务动力,营销部门仅负责某种特定职能工作,而非企业均衡发展与生俱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目标通常包括销售、市场份额增长和顾客满意度提高,但它们很难和利润直接挂钩,甚至对企业营运产生误导。因为无论市场份额最大化目标还是顾客满意度最大化目标,都必须通过提供比竞争者更低的价格、更好的质量、更高的服务水准或更多的功能来实现,企业将为之付出更高的营销成本,从而大幅度降低其边际利润。因此,传统的市场营销目标容易和企业总体战略目标发生冲突,并导致营销管理部门在企业战略决策中的边缘化和营销活动的短视性。股东价值中心法在市场营销管理中的应用,改变了营销管理原有的目标设定模式,明确了市场营销目标必须与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保持一致,即通过综合运用多种营销手段,确保企业及时获取持续而无风险的现金流,并最终提升营销管理在企业总体战略决策中的影响力。

2、股东价值中心法为营销活动提供明确的效用评估手段

股东价值中心法目前已普遍应用于企业总体战略和管理者能力评估中,它遵循财务原则,十分强调财务驱动的重要性,和股东的经济回报产生直接关联,即获得分红和公司股价的上扬[4]。股东价值中心法能为市场营销活动提供一个被全面理解、普遍适用且目标清晰的方法,它用会计衡量方式,以股东权益为标准,向股东展现市场营销能够带来的经济回报。股东价值中心法主要依靠四个基本的财务驱动力,即预测现金流的水平、时间、持续性和附带的风险。市场营销活动的效用也可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评估,且它们的贡献可直接与其它职能部门进行比较。股东价值中心法还允许董事会和高层管理者像评估投资项目一样,来评估市场营销活动,从而为营销部门获取资金投入提供了大好机会。但这就要求营销管理者必须具备灵活运用恰当语言和表现能力,以向董事会和高层管理者说明营销投资的正确性,以及该营销投资能为他们带来乐观的现金流。

3、股东价值中心法给予营销部门展示营销资产重要性的机会

营销资产在很大程度上是无形的,股东价值中心法则能区别有形和无形资产,并且以它们能否为企业带来现金流的增加来评估。一旦市场营销管理采用了股东价值中心法,就能更好地解释营销资产的本质,并展示其重要性和意义。通常用会计的方法是很难衡量无形资产的,如果只用以会计为基础的方式来评估市场营销,其战略地位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并导致董事会和企业高层管理者对营销资产的忽视,这种现象在企业中十分普遍。事实表明,采用股东价值中心法的企业在长期范畴内对营销无形资产的重要性有足够认识,它们更能接受营销资产是公司成长战略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5]。股东价值中心法提供了一套能够展示这些资产所带来利益的分析机制。一般而言,营销资产可分成以专业能力为基础和以关系为基础两种。其中以专业能力为基础的营销资产涉及丰富的营销知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营销能力和营销系统,以及通过识别市场机会和设计营销策略获得拥有竞争优势的信息;以关系为基础的营销资产涉及品牌、战略伙伴关系、以及顾客的忠诚度等。后者与股东价值间的关系尤其重要,因为顾客忠诚度可以使本企业产品比竞争对手更能引起顾客的关注,降低对价格的敏感度,增加产品的购买量,并带来更多的新顾客,可以说没有顾客忠诚度也就没有股东价值。此外,渠道伙伴之间形成的网络还能够为企业带来销售的增长,打开进入新市场的门户,并允许以此来协调平衡企业其它战略领域。营销资产和企业其它有形资产在增加股东价值方面的作用是一致的,其区别仅在于它带来的是将来的现金流,事实上营销资产很大程度上要比企业的有形资产更有价值。

4、股东价值中心法能保证营销预算不受短期利润最大化决策的影响

股东价值中心法可以防止决策者为快速提高企业短期利润而削减营销预算,从而保证市场营销对企业总体战略的积极影响不会减弱。股东价值中心法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提供这样的保证:一是不顾及长期利益而寻求短期的解决方案;二是如前所述的通过对长期利益的关注和确认,在资金投入中有意识地提高营销资产的比重。很多企业往往把营销费用看成纯粹的成本支出,因而总是成为管理者首先想到要削减的对象,如广告、营业推广等费用。虽然短期内该类营销费用的减少不会对销售产生很大的影响,并能使利润显著上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做法会给企业带来明显的不良后果。如果企业决策者不继续支持对市场营销的资金投入,产品的销售和企业的边际利润将会在长期内不断减少。事实上大多数营销投资的效果具有滞后性,营销支出的获利一般会在长期中得到充分实现,如在品牌建设上的资金投入将对未来销售产生长期的积极影响。因此,在企业运营资金投入决策中,股东价值中心法能确保营销预算不受短期利润最大化导向的影响。

5、股东价值中心法为市场营销管理赋予重要战略角色

企业的市场价值主要基于对其能力的评定而产生的竞争优势,并以此在市场上获得利润的增长。投资者一般基于能否创造股东价值来衡量企业总体战略的有效性,公司股价反映出投资者对现有战略能否在未来创造出价值的估计。所以如果市场营销管理要成为企业总体战略中的重要部分,采用股东价值中心法是一个有效的手段。在竞争性市场中,股东价值主要来源于企业的竞争优势,即企业获得的投资回报大于资产成本时所创造的经济价值,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或产品优势。而在竞争优势创造上,市场营销管理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常营销管理者仅被认为是顾客、渠道和分析竞争对手领域的专家,但在应用了股东价值中心法之后,他们还可以从专业角度去分析市场营销管理如何为股东带来价值。通过对竞争状况、顾客需求和顾客忠诚度的科学评估,市场营销管理为企业业务增长发掘潜在的市场机会,从而使其在企业总体战略形成过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但就目前而言,市场营销管理在企业总体战略决策中的重要地位并没有被广泛认同,很多企业往往片面地依赖降低成本、组织重构、业务缩减、兼并或规模调整等非营销管理途径去获取市场竞争优势。但在顾客需求和竞争状况瞬息万变的市场背景下,运用此类方法无疑就是饮鸩止渴。

四、股东价值中心法应用于市场营销管理的若干问题

1、股东价值中心法应用于市场营销管理的前提条件

需要强调的是虽然在文中呈现了一些营销管理者能将他们的想法变成资本的可能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市场营销部门在企业中地位的改变,或是对总体战略决策过程中的影响会出现奇迹般的变化。因为股东价值中心法应用于市场营销管理存在一定的前提条件,即只有在总体战略决策中很大程度地应用了股东价值中心法的企业中,市场营销管理才有可能发挥重要作用。虽然很多时候,企业对外承诺的核心任务是保证股东价值,但事实上并没有从长远的角度来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而短期利益却往往成为它们的第一选择。由于缺少以战略的眼光建立长期的竞争优势和发展理念,企业的财务总监总是过度依赖于那些他们能够直接控制的手段,如大幅度地减少市场营销管理的很多环节,以获得更多财务上的即时利润,并由此导致在企业总体战略中缺失了股东价值的核心意义。在这种状况下,营销部门所面对的挑战变成了如何使企业务必采用股东价值中心法。因为只有企业采用了这样的方法和模式,市场营销管理才能拥有解释其目标、计划,并说明其重要性的机会,市场营销部门的地位也才有可能因此而获得提升。

2、保持营销管理目标和企业总体战略的一致性

由于股东价值涉及两个重要方面:一是管理者必须承担的尽可能使企业股东的投资回报最大化义务;二是他们必须了解公司股票的市场价值是投资者对公司赢利能力期望的真实反映。因此,保持市场营销管理目标与公司总体战略一致性是股东价值中心法应用于市场营销管理的关键点,即如何给企业带来正的经济回报,使企业现金流达到最大化,并拥有一个获得市场和企业共同认同的竞争优势,以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并保持持续增长。这就要求企业通过资源配置、绩效考核等手段,对营销目标进行重新评价,并形成以营销资产为基础的管理和发展路径。

3、市场营销管理对股东价值中心法的积极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市场营销管理能够反过来对股东价值中心法施加积极的作用,并或多或少地弥补了股东价值中心法存在的部分缺陷。尤其是在战略筹划阶段,利用市场营销职能可以对未来的现金流量做出相对正确的预测和判断。营销人员在分析市场机会和评价它们的潜能方面非常专业,他们在对诸如销售增长估计的精确度也在不断提高。此外,由于市场营销管理始终是以市场为导向的,所以营销人员对潜在和处于萌芽阶段的需求非常敏感,因而也就能够更好地对市场发展方向做出合理的评价。与此同时,也只有通过市场营销管理,才能够真正实现通过股东价值中心法,来确定并实施以股东价值增长为导向,并能加速业务发展、增加企业利润、提高投资效率的总体战略举措。

4、应用股东价值中心法的主要障碍

如何正确地评估股东价值是应用股东价值中心法面临的主要障碍,因为它需要管理者能够正确预测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销售增长和经营边际利润,但在实践中这是非常困难的。对股东价值的评估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即在战略筹划阶段的现金流现值和它的终值,后者是指战略实施及之后阶段的现金流现值。将两部分区分开来的主要原因是管理者一般很难预测五年或之后的企业经营状况,在不同的假设条件下就会出现不同的股东价值评估结果,如管理者对风险的规避态度差异就会导致完全不同的评估结果。与此同时,由于存在很多种各有利弊的企业股东价值评估方法,对同一个企业分别运用不同的评估方法,就会导致完全不同的股东价值评估结果。此外还应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股东价值中心法本身并不会形成企业总体战略,它无法帮助董事会和企业高层管理者识别和开发促进战略价值增值的原驱动力。

5、对股东价值的忽视可能带来的后果

在股东价值中心法的具体应用过程中,往往会面临企业本身、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甚至营销人员自身并不重视股东价值问题。这种问题的存在会直接影响股东价值中心法应用于市场营销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当企业和营销部门都对股东价值非常重视,则股价价值中心法在市场营销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最好;当企业对股东价值非常关注,但营销人员没有对股东价值给予足够的重视时,股东价值中心法虽然给市场营销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但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当营销人员具有股东价值意识但整个企业没有,股东价值中心法的效果也是不佳的;当无论企业还是营销部门都没有重视股东价值,则股东价值中心法根本不可能在市场营销管理中得到实际应用。

五、结论

股东价值中心法和市场营销管理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尤其是对于市场营销管理来说,采用股东价值中心法可以更好地将自身的意义和重要性传达给董事会和企业高层管理者。一旦市场营销管理采用了股东价值中心法,市场营销管理部门就会从一个仅拥有营销专业知识的职能部门变成了企业整个管理流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但就目前而言,国内大多数企业的营销人员依然处于以获得短期利润为目的的陷阱里,市场营销管理事实上也一直没有跨出自己的局限。因此,企业和营销管理部门应共同努力,将股东价值中心法广泛应用于企业总体战略决策和市场营销绩效评估中。就董事会与企业高层管理者而言,应改变对营销管理的传统衡量方法,努力实现从单一的会计评估到以股东价值为中心的财务评估的转变。就营销管理部门和营销人员而言,应尽快掌握财务计划方面的知识和技巧,不断加强对股东价值中心法的研究和实践,在市场营销管理中积极推广股东价值中心法,同时努力增进董事会与企业高层管理对股东价值中心法的了解和兴趣,并使他们真正认识到市场营销管理在企业总体战略决策上的重要地位。唯有如此,市场营销管理才能真正确立股东价值持续最大化的战略目标,并为企业长期利润增长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心合.公司价值取向及其演进趋势[J].财经研究,2004,10:132-144.

[2] 陆宇建等.从可持续增长到可持续价值创造[J].当代财经,2004,7:65-68.

[3] Black A, Wright P, Davis J., Search of shareholder value: managing the drivers of performance. 2nd ed London: Prentice Hall; 2001.

市值管理方法范文3

“套期保值”,是从英文“Hedging”翻译过来的,也有译作“对冲”,是金融市场的一种风险转移机制.其一般定义是:企业为了规避风险,通过使用套期工具,预期抵消被套期项目价格变动风险的一种交易活动.本质是:企业通过期货与现货两个市场,有效的安排,对冲风险,使经营活动避免遭受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保护资产价值.上世纪中期,Keynes和Hicks最早提出套期保值的目的不是为了在期货市场上通过它来获利,而是为了规避因现货市场的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随着对套期保值使用和认识的深入,人们发现用Markowitz的资产组合理论来阐述套期保值的概念有着很好的效果,套期保值,就是将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上的资产进行投资组合.为了使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达到最大或预期收益风险达到最小,又引入了最小二乘法(OLS),通过线性回归,计算期货与现货价格的最小方差拟合,其斜率即套期保值比率.上世纪末,Ghosh运用误差修正模型(ECM)来研究套期保值,发现在预期收益风险最小时,考虑期货与现货价格的协整关系能使结论更为精确.近年来,随着风险价值模型的发展,研究者们在计算最优套期保值比率时尝试引入VaR方法.相比于其他的理论,VaR的优势在于,通过预计一段时间内套期保值的结果,使企业有相对充分的时间对风险做出反应.国内现阶段关于套期保值理论的研究,主要基于国际上现有的研究成果,将这些研究成果在我国的期货市场上简单应用.周松(2011)首次定性地分析了企业风险管理与套期保值会计的关系.综合来看,国内外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管理这一块已有了较深厚的理论基础,能够对套期保值风险管理的研究给予帮助.

2企业风险管理理论

从企业角度来看,风险是指一定环境、一定期限下,由不确定性事件的发生给企业经营目标造成不利影响的可能,是独立于企业意志之外的客观存在.风险管理的理论倾向,经历了从风险回避到风险转移,再到风险管理的过程.2004年,COSO委员会了《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其中对企业风险管理给出了如下定义:“企业风险管理,是由企业各级成员一起参与,共同实施的,通过制订战略,覆盖企业整体,识别那些可能对企业产生影响的潜在事项,对风险进行管理,将其控制在企业的风险容量内,保障企业目标的完成.”风险管理的主要流程,大致可分为:①目标设定,设定了目标后,管理者才能判断潜在事项是否会对目标造成影响.②事项识别,识别企业的内部事项和外部事项,根据其对目标的影响判断风险.③风险评估,分析风险的概率和可能带来的影响,基于此进行规划.④风险应对,通过风险规避、风险接受、风险降低、风险分担,把风险控制在企业的风险容量内.⑤控制活动,帮助风险应对方案有效执行.

3套期保值理论

套期保值理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①传统套期保值理论;②基差逐利型套期保值理论;③现资组合保值理论.

3.1传统套期保值理论

上世纪早期,英国经济学家Keynes和Hicks提出:企业进行套期保值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利润,而是为了规避风险.套期保值具有保险功能,又被称为价格和信用保险.

3.2基差逐利型套期保值理论

现实市场环境中,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的价格波动是不同步的,因此基差并非固定不变.Working提出,套期保值并不能做到将风险完全转移,只是用基差波动相对小的风险替换了现货价格波动大的风险.基差的存在,使人们开始根据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的价格变化或预期基差和实际基差来寻求套利机会,寻求利润是该理论与传统套期保值理论的本质区别.

3.3现资组合保值理论

现代套期保值理论,其基础是Markowitz的资产组合理论.Johnson等通过资产组合理论来阐释套期保值:套期保值就是把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上的商品进行投资组合,预计组合可能的收益和方差,从减小方差或使效用函数最大化的角度来确定期货市场的保值比率.

4套期保值的基本操作原则

1、交易方向相反原则

只有当企业在期货和现货两个市场中交易商品的方向相反时,才可以在市场出现价格波动的情况下将两者的盈利和亏损相抵消,达到利用套期保值规避价格波动风险的目的.

2、商品种类相同原则

企业在选择期货合约的标的物时,应选择与在现货市场上交易的商品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的商品.只有这样套期保值交易才具备规避价格风险的条件.

3、商品数量相等原则

企业在期货和现货市场上进行交易的商品数量应相等,这样当市场发生盈亏时才能大致相等,从而规避风险.

4、期限相同或相近原则

套期保值选用的期货合约月份最好与现货市场上买卖商品的时间相同或相近.因为价格变动影响着两个市场,只有选择交割月份与现货市场实际买进或卖出商品的时间相同或相近的期货合约,才能紧密联系两个市场的价格,从而实现套期保值效果.

5套期保值的风险管理

套期保值作为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其核心在于通过操作控制风险.投资者通过风险对冲来实现风险转嫁,将风险转移给有意愿的参与者来承担.投资者在期货市场上建立与现货市场相反的头寸,从而达到规避现货市场风险的目的.当基础资产的价格发生变动时,两个市场的盈利损失可以相互弥补.其依据是市场的两种经济现象的反应:第一种是同种商品期货和现货的价格走势在长期上大致相同,当某一阶段因为其他因素的影响时,两类价格会出现偏差,或因涨跌幅度的不同而产生差异.第二种是因为市场存在着套利机制,期货与现货市场的价格随着合约到期会逐渐趋于一致,不然就存在着无风险套期的机会.但套期保值在规避风险的同时也可能产生新的风险.套期保值的风险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通过套期保值控制企业经营的风险,即自有风险.另一类是管理套期保值操作时的风险,即外在风险.自有风险包括:套期保值比率风险、基差风险、信用风险.套期保值比率风险,当企业的套期保值比率选择不恰当时,套期保值就有可能带来损失而无法达到原来的目标.基差风险,是被保商品和套保工具价格的波动不一致所产生的风险.根据有效市场假说,市场参与者可以迅速地对市场包含的信息做出反应.但在实际操作时,市场非完全有效市场,因此现货和期货市场价格存在随机扰动现象.信用风险,是指交易方在套期保值交易中违约、无法履约时产生的风险.在合约到期日,交易对方拒绝付款的,会造成违约.在合约到期前,交易对方因各种原因遭受重大损失而失去支付能力的,会造成无法履约.外在风险包括:决策风险、财务风险、管理体制风险.决策风险,是指由于管理者的决策失误,企业制定的套期保值方案有缺陷.财务风险,主要体现为企业保证金不足.当短期内期货价格发生剧烈变化,并朝着不利于套期保值者的方向变化时,企业被迫需要追加保证金,如果追加不利就会被强制平仓.管理体制风险,是指由于我国套期保值管理体制的不足导致企业套期保值交易发生亏损的可能性.由此可以看出,企业对套期保值操作前的风险分析具有重要地位,开展套期保值活动时需要风险管理的保驾护航.

6套期保值风险管理方法

企业开展套期保值活动时,风险控制必然伴随始终,因此有必要建立相应的风险控制体系.本文引用COSO风险管理框架,围绕套期保值风险控制要素来讨论套期保值的风险管理措施.

6.1目标设置

企业在进行套期保值时,应设定正确可行的目标,同时,识别相关的风险,评估这些风险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合理设定企业的风险容量.

6.2事项识别

企业需要识别可能影响套期保值效果的潜在事项,判断这些事项带来的是有利影响还是不利影响.风险识别,就是分析各种因素对套期保值效果的影响程度.在对套期保值活动进行风险识别时,企业需要对整个套期保值流程进行梳理,分析识别所有可能存在的风险.

6.3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就是量化,估算,预测某一事件可能造成的损失及影响.对企业套期保值的风险评估可采用定量与定性两种方法.定量方法主要是通过数学模型和技术手段来评估风险,如风险价值模型(VaR)、压力测试等.通过定量方法得到的结论往往较为精确,使企业能够直观地获取套期保值风险的信息,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而当企业在风险模型失灵,无法取得足够可靠的数据等情况下,可采用定性方法.定性方法主要基于风险管理者的经验对套期保值风险进行评估,常用的方法有风险与控制自我评估法(RCSA).在运用RCSA方法对套期保值风险点进行评估时,既要评估该风险点的固有风险,还要评估在现有的控制活动和拟采取的控制活动中该风险点的剩余风险,评估内容包括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危险程度.

6.险应对

在应对套期保值风险的过程中,企业可制定套期保值风险管理策略,把影响企业经营目标的风险控制在企业的风险偏好和风险容量之内,保证其经营目标的实现.企业进行风险应对的方法有:风险规避、风险接受、风险降低、风险分担.判断风险是否处于风险偏好和风险容量之内,若处于风险容量内则选择风险接受,否则选择风险规避、降低或分担.

6.5控制活动

套期保值的控制活动是其风险管理策略能够顺利实施的保证,是针对识别和评估的风险所釆取的具体措施.包括事前授权、职责分离等.开展控制活动时,应考虑活动与目标、风险应对的相关性和适应性.同时,对于活动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建立起应急处理机制,对暴露出来的风险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防止造成更大的损失.包括:①基础设施发生故障时的防范和处理.②日常业务活动的应急措施.

6.6信息与沟通

套期保值风险随着套期保值交易的更新发展而不断变化,而诡变多端的市场又要求企业能迅速地对风险做出反应.因此,面对市场上繁多的信息,如何从中准确及时发现与风险相关的信息?企业有必要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对套期保值风险相关的信息进行收集和传递.通过系统实时收集市场与企业内部的信息,筛选出与风险相关的,及时传递.同时,在套期保值风险管理中,企业应构建一个有效的沟通平台,鼓励员工对风险问题进行交流,塑造积极的沟通环境.

6.7监控

套期保值风险管理的监控,是围绕其风险管理目标,对风险管理整体过程进行监督,发现缺陷并持续改进.风险预警系统和风险监控系统是企业风险管理有效运行的保障.

7总结

市值管理方法范文4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 企业盈余管理

2006年2月新的会计准则的颁布,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会计有用消息的理念。新会计制度的在2007年1月在上市公司的开始实施,适应了市场化改革的需要,适应了中国经济国际化的需耍。同时,企业利用会计制度和准则的相关条款进行盈余管理大量存在。

一、盈余管理的涵义和特征

(一)盈余管理的涵义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有选择会计政策和变更会计估计的自由时,选择其自身效用最大化或是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一种行为。盈余管理是借助于会计政策的选择和会计估计的变更来实现的,盈余管理的目的是得到一种令企业管理当局满意的财务会计结果,而会计盈余是决定财务成果是否满意的重要参数。因此,企业管理当局通过选择会计政策和变更会计估计来多计或少计收益、少计或多计费用与成本来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盈余管理不同于会计造假。会计造假是企业管理当局蓄意的欺诈行为,而盈余管理则是一种合法行为。正因为如此,盈余管理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已成为世界各大公司财务经理们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二)盈余管理的特征

盈余管理只是改变会计利润在各会计期间的分布。盈余管理必然会同时涉及经济收益及会计收益和会计数据的信号作用问题。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盈余管理的客体是公认会计准则、会计方法和会计估计。盈余管理的目的既明确又复杂。

二、新会计准则中有关企业盈余管理的主要变革

新《企业会计准则》在充分考虑我国当前的经济环境和会计环境的基础上,在内容上着重修订了若干业务核算准则。具体来讲,与企业盈余管理相关的会计准则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重大调整中:

(一)存货管理计价方法的变革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十四条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即新会计准则在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中取消了后进先出法。上市公司利用变更存货计价方法来调节当期利润水平的手段不能再被使用,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二)公允价值的应用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四十二条规定,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五种。其中,公允价值的应用实现了我国会计准则的新突破。由于考虑到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善,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公平交易目前难以实现,新会计准则体系对公允价值的运用还比较慎重,规定公允价值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易等方面应用。在有关具体准则中,对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都有明确规定的限制条件。

(三)债务重组方法的变化

《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中规定,将因债权人让步而导致的豁免或者少偿还的负债确认为债务人利得,计入当期损益,即计入“营业外收入”,不再计入资本公积。而且明确了只有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才可以对获得的债务的让步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这个前提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新准则滥用及不恰当确认债务重组利得,债务重组带来的利润计入营业外收入,属于非经常性损益。

(四)资产减值准备转回方面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冲回曾经是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常用手段。原来的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转回没有特别的限制,只是规定如果有迹象表明以前期间据以计提减值的各种因素发生变化,使得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大于其账面价值,则以前期间已计提的减值损失应当转回。但是,从2007年开始,《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第十七条明确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内不得转回”。即“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计提后不得在以后会计期间内转回,而只能在处置相关资产后,再进行会计处理。

(五)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明确

《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第一章第十条规定,母公司应当将其全部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新合并财务报表会计准则对合并范围的确定更关注实质性控制,母公司对所有能控制的子公司均应纳入合并范围。

三、新会计准则变革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

(一)新会计准则变革对企业盈余管理的积极影响

新企业会计准则充分考虑了我国上市公司特殊的经济环境和会计环境,在若干具体准则中,较多地压缩了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的选择项目,限定了上市公司利润调节的空间范围,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有效遏制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存货方法的改变,使利用存货调节利润的手段失灵,新企业会计准则取消了“后进先出法”,一律采用“先进先出法”。这一核算办法的变动,将使企业利用变更存货计价方法来调节当期利润水平的惯用手段不能再被使用,使所有企业的当期存货耗费,都是以实际的历史成本计价,而没有人为调节因素,便于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分析和比较,提高了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

(2)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不可转回,封死了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一条主通道——资产减值损失转回。《企业企业准则第号——资产减值》对资产减值明确规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八项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不得冲回。该规定封死了减值冲回这一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主通道。

(3)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放弃使用公允价值,可以避免利润操纵。《企业会计准则第号——企业合并准则》规定,合并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应当按照合并日在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计算,合并方取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合并对价与账面价值或发行股份面值总额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企业盈余管理行为,避免了利润操纵,提高了上市公司利润的可信度。

(二)新会计准则变革对企业盈余管理的消极影响

新企业会计准则全面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并且给予了公司更大的自来调整其会计政策,有关资产减值准备等准则虽然降低了利润操纵空间,但有关公允价值计量、债务重组、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开发费用处理、借款费用资本化等准则却扩大了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公司仍然可能依据新企业会计准则运用新的手段来对公司盈余进行管理。

参考文献:

[1]王晓凤.浅析新会计准则下企业盈余管理问题[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7).

市值管理方法范文5

关键词:企业价值 主观价值 客观价值 市场价值

管理层收购的理论依据

众所周知,由于企业规模的扩大使得各种生产要素的专业分工不可避免,各种生产要素通过一定的契约自愿组合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企业。在“经济人”假设下,契约双方都各自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就资金与劳动者两种传统生产要素而言,劳动这种要素与其拥有者之间的不可分性使得它在作用过程中具有更大的主动性和可塑性,因而更难以受到有效监督,由于经营者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因此对企业的运行状况和结果了如指掌,而资本所有者却只能对企业有大致了解,也就是说双方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在这种不对称的信息结构下,由于双方的目标函数不尽一致,经营者难免会“损人利己”,此即人们常说的问题,由此而产生的委托人经济利益的损失被称之为“成本”。简言之,生产要素专业分工所带来的生产效率提高所不可避免的副产品便是成本的产生。

管理层收购之所以会在西方国家盛行,是因为其迎合了企业不同利益相关者的不同要求:从所有者考虑,通过管理层收购减少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程度,从而促使双方的目标函数趋于一致,进而减少成本;从管理者角度考虑,有助于管理者当局保住现有职位,20 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敌意接管事件增多,一旦发生敌意收购,公司管理层将受到更换,这种外在压力促生了管理层收购;从企业角度考虑,由于管理层收购大都采用杠杆收购的形式,因而企业可享受税收效应。从资本市场来看,管理层收购为企业提供了“入市” 与“出市”的机动选择。而管理层收购价格究竟如何确定,以及收购价格将确定什么是不同市场地位的利益相关者不断博弈的结果。

信息结构与企业价格确定

关于价值,有两种基本的观点即客观价值说与主观价值说,前者认为价值是一种客观存在,不会因为评价主体不同而有差异;后者认为价值是一种主观感受,因评价主体而异。事实上,在企业价值的评价中二者共同发挥作用而不是截然分开的,即使客观基础很接近的企业,由于交易的时间不同、目的不同、交易者不同,对目标企业的未来经济利益估计上会有很大差异。就购买方而言,有的是为了发挥协同效应,有的为形成规模效益、有的则是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由于购买意图的差异,使得不同交易者对目标企业产生了不同的预期,有时开始预期很好的企业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不确定事项渐渐明朗,可能会使预期变得很糟糕,即使对同一件事项由于交易者的职业判断差异,也会大有出入。这些预期正是交易者主观价值形成的依据,这一主观价值也是购买方交易价格的上限。对出售方而言,也会依据对未来的预测估计一个价格,正常情况下,这个预计的成交价高于其成本,换言之,当价格处于买方的主观评价与卖方的成本之间时,交易才可能发生。

价格的形成则是双方讨价还价的结果,而双方讨价还价能力的大小又取决于双方的信息分布情况。在交易中交易双方对于企业价值都会有自己的评价,并且也会猜度对方的评价,如果卖方知道了买方的购买意图并且也做出了相应的评价,就有可能故意抬高售价,换言之,在卖方完全信息的情况下,买卖双方博弈的结果指向买方的主观价值,卖方的剩余会被买方侵占,并且趋近于零,由此也可以看出价值的主观依存性。而在买方信息完全而卖方不知道买方的购买意图的情况下,就无法估计其主观价值,这时的交易价格就会指向卖方的价格低限,卖方的剩余被买方侵占,并趋近于零。

因此,为了减少决策失误的风险,信息就会起关键作用,但是“我们所运用的各种情势的知识,从来就不是以一种集合的且整合的形式存在,而仅仅是作为所有彼此独立的个人所掌握的不完全的而且还常常是相互矛盾的分散知识而存在。”(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如果,卖方对于目标企业占有的信息是充分的,就会得出一个比较准确的评价,反之则可能造成决策失误。为了避免自己的剩余被对方侵占并且尽可能多的侵占对方的剩余,交易双方就会尽量的搜集对方的信息同时隐瞒自己的信息,但是,由于成本所限,交易双方都不可能搜集到对方的完全信息,也不可能使对方寻觅不到自己的蛛丝马迹,因此,交易双方会在买方的主观价值与卖方的价格底线之间成交。从一个较长时期来看,由于大量的同类交易或具有某些共性重复发生的交易,人们会形成一个共同的看法,也就是分散在不同个体身上的共性会逐渐显露出来,形成一个抽象的人的价值观,实际上也就是市场所共同指向的客观价值。

在资本市场成熟的国家,决策个体分散的知识经过了市场的整合,市场自动的完成从“个体人”到“一般人”的抽象,并通过股票价值体现出来,也就是人们决策直接依据的客观价值;在资本市场不发达的国家,虽然不存在一个明确的可资借鉴的市场价格,但并不排除人们对某一事项的共同价值观,因此,客观价值仍然是存在的,但是,由于未经整合,这一客观价值分散在每一个个体中,会像主观价值一样难以把握。对于一个理性决策人而言通过相关信息的搜集,会得到一个接近客观价值的价值信息,也就是他是通过每一个决策个体自身去完成从“个体人”到“一般人”的抽象,从而在决策时将其融入主观价值中。

(1)主观价值〉客观价值〉价格〉成本

(2)客观价值〉主观价值〉价格〉成本

(3)主观价值〉价格〉客观价值〉成本

(4)客观价值〉价格〉主观价值〉成本

(5)价格〉主观价值〉客观价值〉成本

(6)价格〉客观价值〉主观价值〉成本

在1、2的情形下,交易是容易达成的;在3、4的情形下,由于主观价值与客观价值较为接近,卖方的购买意图―主观价值将起决定性作用,交易是可能发生的,但买方可能承担较大的决策风险;在5、6的情形下,交易是不会发生的。在企业的交易中,我们试图找到一个体现市场公平的客观价值为交易者提供一个有用的参考。

我国管理层收购中的企业价格决定

管理层收购引入我国始于1999年的粤美的,其后先后有深方大、洞庭水殖等数十家上市公司或母公司进行了管理层收购。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是,我国的管理层收购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后提出国有资本“国退民进”,学术界建议引进MBO,意在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国有企业的产权不明晰以及由此引发的公司治理结构问题,可见与西方国家“产权先于交易”不同的是,我国企图通过交易明晰产权,可谓“交易先于产权”。换言之,我国的管理层收购除了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之外,还存在交易主体不明的问题,两种因素共同决定了管理层收购价格的指向。

我国《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规定,收购非流通股的价格不得低于每股净资产值,并且当收购人持有、控制一个企业的股份达到该公司已发行股份的30 %时,如继续增加股份或控制则必须采用要约收购。由此可见,该规定明确表示出售方的价格底线为其成本,其价值评价方法是基于产权基础,但在价格上又采用了资产基础,不得低于每股净资产用意在于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已经实施了MBO的上市公司,都规避了法规关于要约收购的方式比例界限,采用了协议收购的方式,并且收购价格对于收购方而言是相当合算的,有的甚至以低于每股净资产的价格取得了企业控制权。也就是按照成本价-卖方的价格底线成交,卖方的全部剩余被买方侵占。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不符合市场规律的结果,其一是在管理层收购时,由于其经营者的特殊身份,对目标企业拥有完全的信息,而另一方面作为出售方代表的地方政府对企业的经营信息缺乏了解,因而购买方具备了较强的讨价还价能力,使得交易的结果指向了最有利于购买方的成本价格,出售方的剩余完全被收购方占有。其二是我国的证券市场不具备发达国家强式市场效应,因此,股票价格不能反映公司价值,也就是企业的产权市场上的股票价格不适合于作为客观价值的依据,这种市场状况为购买方认为干预收购价格提供了可能,购买方有意回避具有市场运作特征的要约收购方式,而采用公开性较差的协议收购方式,因为要约收购意味着市场的竞争性加强而垄断性降低,在多个买方的情况下,管理层压价的可能性降低,其剩余必然会大大减小。

所有的管理层收购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协议收购,最终以成本价甚至低于成本价成交。而交易结果的深层原因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买方是具有明确的经济利益的主体,而卖方由于历史原因造成所有者缺位,其代表方-地方政府由于经济利益关系不直接,因而监督缺乏动力,加之信息不对称,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交易中的剩余不是按照供求规则瓜分而是按照权力规则瓜分。

与成熟市场国家的股票价格这一客观标准相比,市场的公平性无法体现,也许是我国股份制改造的无奈之选,但这种做法不仅不符合市场交易按质论价的基本规律,采用历史价值作标准,也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价值是一个历史范畴的说法,同时,由于国有股和法人股都是不可流通股,以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购买产权因此也就意味着对于流通股而言市场是不公平的,实际上等于侵犯了其他股东的权利。由于管理层收购一般采用杠杆收购,因此,在巨大的还款压力下,管理层就有可能将企业的优质资产高价拍卖,从而实现对国有资产的合法转移,可见在这种收购方式下,管理层就成了倒卖企业的“二道贩子”,难免会侵害其他中小股东的利益,加剧了市场的不公正性。

而政府之所以默许了这种收购办法,是由于这样一种说法:长期以来我国的国有上市公司经营者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薪酬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却低得多,因此,管理层低价收购也可以说是对管理层历史贡献的一种补偿,但是,对于一个有几十年历史的国有企业或国有上市公司而言,其财富的积累绝不是现任管理层一个群体的功劳,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诸如此类的原因,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合法流失,因此,政府于2003年4月叫停管理层收购。鉴于此,尽快建立健全市场化机制,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机制来完成股份制改造是必然之选。

参考文献:

1.王洋.中国管理层收购的定价问题研究.商业研究,2005.06

2.刘邦次,马乐.我国管理层收购的问题与对策.商业研究,2005.06

3.韩雪飞,陈纪南.对上市公司MBO的实证分析.商业研究,2005.06

市值管理方法范文6

关键词:

      2010年我国城镇五项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2.4万亿元。国家今年物价涨幅控制目标为4%,实际经济运行的CPI可能超过5%,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收益率长期只有2%左右,面临巨大的贬值风险。2011年7月1日实施的社会保险法规定:社会保险基金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按照国务院规定投资运营实现保值增值。用行政化还是市场化的办法进行投资管理?这是摆在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面前方向性的选择题。

此前,我国的社会保险基金的保障安全和效益所采取的办法是行政化的投资管理办法。自1999年以来,我国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制度执行的是由财政部与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从该制度规定可以看出:其一,基金管理办法是行政化的管理办法。基金纳入单独的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现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款专用,自求平衡。其二,基金的投资保值工具是行政化的工具: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相抵后的期末余额即基金结余除根据财政和劳动保障部门商定的、最高不超过国家规定预留的支付费用外,全部用于购买国家发行的特种定向债券和其他种类的国家债券。任何地区、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动用基金结余进行其他任何形式的直接或间接投资。其三,其投资管理主体是行政主体:财政部门应根据劳动保障部门提出的意见,在双方共同协商的基础上,及时将基金按规定用于购买国家债券或转存定期存款。十多年来,社会保险行政化投资管理的结果是实现了基金的票面保值,而基金的购买力不但没有实现保值,而是长期处于贬值状态。从投资工具上来看,存款和国债的收益率在长期里都不能战胜通货膨胀。从投资管理主体来看,行政主体的投资管理本质上没有保值增值的动力。从管理的适应性来看,行政化的管理适应基金收支基本平衡或收不抵支的状态,并不适应基金出现大规模结余状态。行政化管理并不能适应我国应对老龄化挑战。目前,我国五项社会保险法定缴费之和相当于职工工资水平的40%,有的地方甚至高达50%,超过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同时,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老龄化、“未富先老”、“4-2-1”特殊的家庭人口结构问题,社会保险基金面临巨大的长期的未来支付压力。到2035年我国将出现三个劳动人口抚养一个65岁以上老龄人口的局面。世界银行2005年测算,2001-2075年我国养老金缺口高达9.15万亿元。

与行政化投资管理相对应的是市场化的投资管理。目前及未来,社会保险基金必须而且可以通过市场化投资实现保值增值。

一方面,社会保险基金必须通过市场化的投资实现保值增值。从法律要求来看,社会保险法要求基金通过投资运营实现保值增值。从社会保险基金的性质来看,基金是社会的“稳定器”,为社会提供保障首先必须为自身保值。另一方面,从市场条件来看,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市场经济体系,金融市场包括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已经发育成熟而且容量巨大。从基金状态来看,社会保险基金不是支付压力过大而是结余基金规模过大。从投资工具来看,金融市场已经开发出各种类型的权益类、固定收益类、货币市场类投资工具,足以实现社会保险基金投资分散化和安全基础上的良好收益。2001-2009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历年几何平均投资收益率达到了9.75%,超越了同期的通货膨胀率从而实现了基金的保值增值。2006-2009年,采取市场化管理的企业年金年平均收益率为10.5%,也实现了保值增值的目标。全国社保基金和企业年金的之所以实现了投资的保值增值,依据了信托法赋予的通过资产信托给市场专业机构进行运营、实行了信托和托管机制保证基金资产的安全和独立、采取了分散投资从而分散投资风险、建立了受托机构与投资管理机构和托管机构之间的分权制衡机制保障资产安全、综合运用了投资组合保险和保本投资策略、开拓了固定收益类和权益类投资工具。理论和实践都证明,我国目前的经济金融环境,都为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通过了充分的机制、方法、工具。

社会保险基金保值的责任主体是谁呢?目前我国社会保险只有少数省市实现了省级统筹。社会保险基金主要分布在2000多个县市级统筹单位,五项社会保险分属不同的管理机构并相互独立核算管理,基金在全国事实上被分割成上万个独立管理的基本单位。投资管理层次绝大部分以县市级为主,缺乏完善的投资治理结构和投资专业机构及专业人才。在如此“碎片化”的属地化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体制下,不可能具备实行市场化投资的基本条件。而且,国家目前的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制度规定,基金只能投资低利率的不能战胜通货膨胀的银行存款和国债。所以,目前的体制下,社会保险基金贬值的问题,不能问责地方政府尤其是市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