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对健康的重要性范例6篇

肠道对健康的重要性

肠道对健康的重要性范文1

摘 要:肠道是最大的消化器官,也是最大的排毒器官。常说“病从口入”,大部分病菌的都是从嘴吃进去的,在通过肠道进入人体各处,所以肠道的健康水平决定动物的健康关系,对吸收消化营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肠道健康也需要日常营养物质来保证,二者相辅相成,近年,我国也开始就猪营养与肠道健康方面的问题展开研究。

关键词:猪营养;肠道健康

中图分类号:S828.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230117

猪的大肠是一个重要的消化器官,起着重要作用,经常被称为猪的第2个大脑。大肠作为消化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身体的其他部位比较,包含的细胞较多,而且也同时包括了代谢和免疫2个系统。猪的消化道里存在很多的细菌,细菌种类各异,有好有坏,要想肠道健康获取营养,消化道的有益细菌就要超过有害菌,保持应有的平衡。

1 猪肠道结构及新陈代谢

1.1 肠道结构

众所周知,猪是单胃动物,猪的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2部分组成。成年猪的小肠全长17~21m,各个部分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界限。大肠中有盲肠,结肠和直肠,前处连接回肠,后接,盲肠处于左腹部位置,和结肠之间没有明显界限,结肠呈螺旋状,成年的猪大肠全长5.4~7.5m。猪的食物消化吸收主要依靠猪的肠道进行,食糜中的营养物质在消化过程中分解成一个个小分子物质,通过肠道绒毛吸收到血液和淋巴,从而被机体各部分所利用。

1.2 新陈代谢

是指动物从外界获取的营养经过转化变成物质,又把有用物质转化为能量,将没有用的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像猪这样的单胃动物主要是化学性消化,胃肠中均有分布,盲肠中微生物比较多,主要帮助消化纤维性饲料。猪的新陈代谢包括蛋白质代谢,脂肪代谢,水,糖和无机盐代谢等。猪吸收的营养物质,在体内酶和其他因素的作用下,先分解成最简单的形式,然后被机体摄入进而转化为体内所需的物质,最后进行代谢,同时产生供机体使用的能量,将那些有害或者没有用的代谢产物排出体外。

2 肠道健康的重要性

肠道结构完整和功能正常发挥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猪的健康,并且也需要肠道内营养维持,经过探索研究可以看出营养物质的获取方式,日常的获取数量和日常食物中各种营养物质和含量都可能回影响猪肠道的功能和结构。肠道健康,有害菌便会因肠内有益菌对其抵抗作用,无法入侵血液与体液循环,而且还能很快的通过代谢过程排出体外。调理好了肠道,平衡了菌群,肠道的生理功能才可能有效发挥,猪才会真正处于健康状态。

近年来,初生猪仔的体重明显下降,这表明,小猪仔从一出生肠道就很脆弱,很不成熟,长期的运输,外界的温度,以及断奶和密度的影响,都有可能会使猪的肠道内微生物菌群失调,使消化率下降,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性能水平的发挥。猪的肠道不好容易引起食欲不振,营养不良等症状,不利于猪的健康生长,影响经济效益。因为猪体内与外界环境接触最密切的部位就是肠道,同时,肠道也是部分肠免疫细胞发育分化的微环境。所以保持肠道健康尤为重要。

3 猪营养与肠道健康

肠道与营养互为前提,相互影响。肠道是消化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营养物质从这里吸收进入机体,废物和毒素通过肠道排出。而营养合理的摄入也会促进肠胃的蠕动,提高健康水平。猪在成长过程中,养猪人员不注意猪仔的营养搭配,可是却不见猪仔成长,好像营养进入肚子以后都吃了“闭门羹”,长期得不到优质的营养供给,这样下去会导致猪仔营养不良。而任何优质的营养摄入身体后,都需要通过良好的消化和吸收,才能成为有益物质,促进猪仔的成长。养殖人员应定时定量的提供食物,最好要做到少食多餐,定时喂养猪仔,胃液的分泌和肠胃的蠕动便会有规律的增强,增加食欲,定量饲喂,是为了防止猪仔暴饮暴食,会增加胃的负担,造成消化不良。

猪肠道的微生物数量多,分布广泛,出现于肠道各处,数量最多的就是盲肠和结肠。但是肠道菌群这个生态系统又是对猪有益的,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微生物和宿主,菌群和菌群之间构成的比较稳定的微生态系统。在日常的猪饲料中,应适当的加入膳食纤维,益生菌等,对小猪仔和怀孕的猪来说尤为重要,对于生病的猪,也要合理用药,不要超量,长期使用抗生素也会破坏胃肠道菌群平衡,导致胃功能紊乱。

4 结束语

动物的肠道是其机体内防御的首道屏障,随着科技的进步,保护生态环境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着手研究健康和营养之间的关系。科学饲养,合理使用技术加工手段,确保猪的成长安全健康,加大执行力度,大大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的生产质量,促进社会发展。

肠道对健康的重要性范文2

好端端的怎么突然成了病人了?而且病得不轻:动脉硬化、高血脂、脑血栓、中风、老年痴呆、癌症……检查病因也是一笔糊涂账。不过现在人们终于有所觉醒:肠内污染可能是造成这些严重疾病的主要嫌犯之一。而且,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早衰、易疲劳、皮肤粗糙、老年斑等等这些恼人的问题,皆与肠内“吸毒”有关。这是一种不易知觉的体内污染。

按说,肠道是生命力的策源地,构成人体大厦的“一砖一瓦”都是从这里进入人体并被输送到人体各个组织、器官的。但是人们也发现,许多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也正是从这里“混入”人体内部的。

我们常常忧心于食品的化学污染――农药、化肥、添加剂等等,以及环境恶化、药物滥用等外源性毒素对健康的威胁,但其实,人体内的内源性毒素更为危险。而人体的内源性毒素,大部分便来自肠道。

内源性毒素,包括体内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废物,以及肠道废物经肠内细菌分解所产生的毒素。在健康的肠道中,粪便被迅速排出,不至于产生太多足以影响健康的内源性毒素。但是,当饮食不正常、运动不足、精神压力、疾病、药物等导致肠道健康失衡时,内源性毒素就会积累,而且运送至全身,破坏免疫系统,引发包括癌症、动脉硬化、老年痴呆、过敏症等多种病变。

肠道健康也与人体的老化息息相关。医学研究充分表明,老化从肠道开始,肠道的老化加速全身的老化。

由于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工作方式的改变,过多摄入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食品,运动量减少,生活压力增高,现代人的肠道健康问题已日益凸显出来。最足以显示现代人肠道健康迅速恶化趋势的,是结肠癌在恶性肿瘤死亡排名表上已经由10多年前的5~6位上升到第三位。在某些地区甚至上升到第二位。同样,与肠道健康密切相关的乳腺癌,也由第4~5位上升到第2~3位。

肠道是人体内最大的微生态环境,它的正常或失调,对人体的健康和寿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著名科学家梅契尼可夫认为,如果大肠内微生态环境失调,有害细菌产生的毒素被肠壁细胞吸收后会引起慢性中毒,导致人体的衰老。这便是“自身中毒”学说。

肠内疾病是万病之源,肠内健康是健康之本。

其实,我们的祖先对肠道健康的重要性很早就有精辟的论述,唐朝医圣孙思邈在其《千金要方》中记述:“便难之人,其面多晦。”汉朝大哲学家王充在《论衡》中写道:“欲得长生,肠中常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滓”。

肠道是人体免疫“长城”

肠道长约7~8米,好像人体防御的万里长城,蜿蜒崎岖,威武雄壮,顽强地抗击着有害细菌的攻击。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之一。全身淋巴结60%~70%分布在肠道内,肠道免疫系统所产生的免疫球蛋白,占人体所生产免疫球蛋白的60%。肠道免疫系统的精致度也超乎想像,它能够精确地排除病原菌,辨别有益菌及食物。

所以说人体内的免疫力70%集中在肠道内,主要由肠黏膜表面的一层上皮细胞及紧密相连的一层以“双歧杆菌”为主体的正常生理性细菌构成。正是这一层菌膜形成了人体内的第一道生物免疫屏障,它依靠粘附在肠黏膜细胞的有利位置,对大量进入肠道内的有害菌、致病菌进行生物阻抗,并分泌大量蛋白因子、多种生物酶及多种化学物质,直接或间接杀灭有害细菌及多种致病菌,并参与降解肠道内许多致癌物质,如亚硝胺、硫化氢、吲哚等毒性极强的致癌物质,同时牢牢地固守在阵地上,不让其他有害菌占位、生存。

医学研究指出,有益菌可以在肠内产生醋酸等有机酸和乳酸,造成肠内的酸性环境,有利于自身的成长,同时控制有害菌的生长。

一旦肠道菌群失衡,有害细菌占了上风,产生很多腐臭的毒素,就会严重破坏人的免疫功能。

成人的肠内存活着大约100种左右、共100兆个细菌。研究表明,成人身体的构成细胞数为60兆个,而细菌数量多达100兆个,其数量相当于全世界人口的几万倍!细菌数远远超过细胞数!据说将这些细菌排成一列的话,可以绕地球两周有余。

在正常情况下,肠道内有益菌群与有害菌群保持一个动态平衡的关系,有益菌以绝对的优势控制着致病菌,使其不得“兴风作浪”。如果这个平衡被破坏,有益菌处于劣势,就会发生疾病。

世界上最惨烈的“细菌战”

肠道内的细菌集团像草丛一样布满了我们的“九曲回肠”,我们称之为肠内菌群。主要的菌群包括能帮助我们维持健康的“有益菌群”如双歧杆菌、乳酸菌群,还有危害我们健康的“有害菌群”,比如大肠杆菌、魏尔希氏杆菌等腐败菌群。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厌氧菌群。在健康人体内,“有益菌群”和“有害菌群”在肠道内是平衡共生的。但是,当人体健康发生波动时,有害的细菌就会伺机繁殖,产生致癌物质和腐败物质;对这些物质和有害菌进行分解和抑制作用的是有益菌,有益菌和有害菌在肠内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旷日持久的大规模“战争”。

刚生下来的婴儿肠子里面是没有细菌的,他出生的那一刻,接触了外界的环境,立刻就有细菌进入到他的体内,有很多进入到肠道内,并在那里安家落户,不断繁殖。

这些最初进入身体的细菌有“好细菌”,也有“坏细菌”,它们在肠内以极快的速度繁殖,数量不断倍增,各自占领自己的地盘。只需24小时,细菌的总数就达到了100兆。

这时肠内布满了细菌,再没有地方可占,于是好细菌和坏细菌之间的战争开始了。在这场战争中,双方投入的总兵力大约是100兆,伴随着人的一生,持续几十甚至上百年。世界上任何一场战争的规模都不能与之相提并论。

在这场战争中,如果有益菌占压倒性的优势,肠内就能保持新鲜的状态,肠道运动就活跃。在此独领的是双歧杆菌。在许多有益菌中,双歧杆菌称得上战役主力军,是能将有害菌唏里哗啦打败的勇敢善战的骁将。所以,肠内是否生存有大量的双歧杆菌成为健康的关键。

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以高度密集的形式存活于小肠下端,在大肠尤其活跃,数量更多。这些有益菌能防范有害微生物存活于大肠,预防小肠受害菌侵袭。

那么,当人体免疫功能受到损伤时,如何修复人体的生物免疫屏障?20世纪90年代初,在

日本东京召开的国际双歧杆菌研讨会上,各国专家们一致认为应当把“双歧杆菌”的多少作为衡量一个人健康水平(免疫力强弱)的标准,并强调:每个人都应充分补充“双歧杆菌”。

“肠道年龄”警讯频传

肠道内微生态环境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于是,科学家提出了“肠道年龄”的新概念。所谓“肠道年龄”,实际上就是随着生理年龄的增长,肠道内菌群势力分布变化的阶段反映,并作为一种反映体质状况的健康指数。通过肠道菌群之间的平衡程度,人们就可以判断肠道是否有老化现象。

就人类而言,婴儿出生的第5天,肠内便充满了双歧杆菌等从事肠道清洁卫生的有益菌群。断奶以后,从转入成年人饮食开始,拟气杆菌等中性的厌氧菌逐渐增多,最终达到90%,而有益菌群则剧减至10%。此后,这种格局将贯穿整个成年期,不会有大的改变。但是,在步入老年期的55~60岁这一年龄段,有益菌群数量再度减少,致使那些荚膜杆菌、梭菌、大肠杆菌及腐败性细菌乘机大肆生长繁殖,兴风作浪,产生有害毒素,肠道内硫化氢、氨、酚、靛基质等有毒物质增多,被吸收入血液后,就会对心、脑、肝、肾等重要脏器造成危害,引发多种疾病,使人体过早衰老。

对中老年人来说,由于肠道的张力和推动力逐渐减退,牙齿缺损,咀嚼食物咬不烂,加上吃的过于精细,运动量小等原因,致使胃肠道的消化、蠕动功能差,极易引起便秘,粪便在肠道停留时间过长,大量毒素被人体吸收,同时菌群生态发生改变,有害菌群增殖而影响健康。如果经常吃高蛋白及高脂肪类食物过多,可促使胆囊向肠道排泄胆汁增加,某些细菌将部分胆汁转化为二次胆汁酸,这些胆汁酸是一种促癌物质,和其它致癌物质共同刺激肠壁,易引发大肠癌。另外,早已有研究表明,动辄便秘的女性最易患乳腺癌。同样是由于肠内“吸毒”导致的。

一个健康人的肠道年龄与其生理年龄相差不大,但现在许多养成了不良生活方式、不良生活习惯的人,他们的实际肠道年龄与生理年龄产生了很大差异。近年来,都市年轻人因“肠道年龄”老化引发的“未老先衰”趋势非常明显,甚至连10~20岁的年轻人肠道年龄也已呈明显老化趋势,而女孩子尤其是白领女性的情况尤其令人担忧。有些人虽然只有20岁,但按她们的肠道年龄推断,称其60岁也毫不为过。究其原因主要来自饮食中的偏食等不良习惯,比如不科学的减肥、节食、酗酒、抽烟、过度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一些中老年人,由于饮食失调,肉类摄食过多,加上抑郁情绪的影响,也会导致肠道内的菌群平衡失调。“肠道年龄”老化后常见的疾病包括急慢性腹泻、肠易激综合征、便秘等。长期便秘、腹泻及肠易激综合征会导致面色晦暗,皱纹增多,不知不觉中让人的面容呈现“老态”。许多正值花季本当是花容月貌的城市少女,脸上却布满了与她们的年龄极不相称的晦暗气色,其青春气息已远远不如面如芙蓉的农村少女。

据了解,在感冒、腹泻、便秘、消化溃疡、肝硬化等病人身上,均可发现其肠内的有益菌减少而有害菌却相对增加的现象。

30岁男人的肠道危机

一个忙碌的30岁男性白领的24小时通常是这样度过的――8~10个小时坐在电脑前;2个小时左右坐在沙发里看电视、报纸;3个小时左右在各种交际场合杯筹交错;剩余的时间本来已经不多,还要留出一大部分交给睡眠。吃得多,动得少,压力大,肠衰老。

久坐,高热饮食,缺乏运动……现代生活方式对男人的健康危害,已经构成巨大威胁。专家提醒:久坐不动和高脂肪饮食习惯联合导致了直肠癌的高发。

然而,许多男人一提起排毒,就是一脸的不屑,他们认为排毒是女人的专利,男人不用养颜也无须排毒。殊不知,男人,特别是中年以上的男人,恰恰是更需要排毒的一群人。

40岁的男人们正在经历着严峻的考验,记忆衰退、臃肿不适、精力不济、食欲不振、面色无华……这是身体代谢不畅、毒素积累的表现。一旦毒素积聚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堵塞你的血管,进入你的血液,损害你的器官,你的健康就会随之崩溃!要注意的是,这一情况还有日益年轻化的趋势。男人在三四十岁就因脑中风而入院的事随处可见。而年轻男性中由于工作的压力过大而患神经衰弱、便秘的人也比比皆是。

肠道毒素是美丽杀手

本来是可以“素面朝天”的妙龄少女却不得不靠脂粉来装点容颜。危害最大的“美丽杀手”其实也是肠道毒素。中医有“五脏六腑皆显现于面色”之说,枝繁叶茂才能开出美丽花朵,人体岂能例外?人体内部各个脏器的健康才可能造就赏心悦目的美丽面容。

健康的肠道是美丽容颜的根本。日本红十字医院对2000名19岁~26岁容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的“问题女性”做了调查,结果绝大多数女性的肠道年龄早已超过了实际年龄,其中一位22岁的妙龄姑娘的大肠早已衰老不堪,竟达65岁。这就好比一株木质层已经开始老化腐朽的植物,何言青春长驻的美丽容颜?

关注肠道健康也许是求美人群惟一可靠的求美手段。医学专家指出:现代人日益热衷的食物欧美化是残害大肠、损害容颜的“凶手”之一。长期单调的饮食方式也不容忽视。营养学家发现,在现代都市里,有相当大比例的人群为了应付目前快节奏的生活进程,多以高脂肪、多糖和高糖的肉制品及糕点为主要食谱,而蔬菜的比例则相对偏低。心理学家的研究则表明,在现代人群中,很大部分在心理、生理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压力,这种旷日持久的负压状况,对肠内菌群的平衡状态也大有杀伤力。这些都是摧残美丽容颜和健康的“杀手锏”。

肠道对健康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 健康宣教;胃肠息肉;内镜治疗;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10(c)-0164-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and effect of individualized health educ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polyps in perioperative period. Methods A convenient sample of January 2016 to June 2016 stay in our department, endoscopic treat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polyps in patients with 80 cases as the object of study, where patients from January to march for the control group, from April to June of patients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in each group were consists of 4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raditional health education propaganda,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personalized health education propaganda single.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the disease related knowledge awareness, patient satisfaction, satisfaction of doctors, nurses' satisfaction, intestinal preparation qualified rate, postoperative hemorrhage rate, postoperative hypoglycemia rate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after the use of individualized health education, disease related knowledge awareness rate (97.50%), patient satisfaction(100.00%) and physician satisfaction (95.00%), the eligible rate of 100.00% (95%) of satisfaction of nurses, intestinal preparation), postoperative hemorrhage incidence(0.00%), postoperative hypoglycemia rate(0.00%)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 Conclusion Gastrointestinal polyps Endoscopic Treatment of peri operative patients with individualized health education can increase disease related knowledge awareness rate,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doctors and nurses, and increase the qualified rate of bowel preparation and reduce postoperative bleeding and hypoglycemia incidence, is worth the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Health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 Gastrointestinal polyps; Endoscopic treatment; Perioperative nursing

胃肠道息肉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因容易癌变,所以一旦发现都需及时切除。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大多数胃肠道息肉都可以通过内镜治疗而治愈。内镜下息肉高频电凝电切除(PSD术)创伤小、痛苦小、具有可重复性,因此,内镜下息肉 PSD 术是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1]。这就要求临床护士做好胃肠息肉内镜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保证患者安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在围手术期护理中健康宣教很重要,传统的健康宣教法都是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口头宣教。在临床中我们发现这种方式没有做到精细化、形象化、具体化,患者对疾病的相关知识掌握不够,术前肠道准备不充分,术后饮食知晓不详,忘记术后注意事项,需要护士花很多时间反复宣教,而且还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导致肠道准备不合格率、术后出血发生率及低血糖发生率高,患者、医生及护士的满意度均不高。该科针对这种情况,开科会集体讨论,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循证,编写个性化健康宣教单的内容和流程,经过医疗和护理专家审核后于2016年4月份在临床试用,结果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已制定成册在临床常规发放运用。该文便利选取2016年1―6月入住该院行内镜治疗的胃肠息肉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便利选取入住该院行内镜治疗的胃肠息肉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3月的患者(对照组)40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结肠息肉例20,胃息肉20例,平均年龄55.13岁; 4―6月的患者(观察组)40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结肠息肉20例,胃息肉20例,平均年龄54.6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采用非随机历史对照的研究方法[2]。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宣教法。对患者的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进行口头宣教。观察组采用个性化健康宣教单严格按照制定的流程进行宣教。个性化宣教单的内容包括术前护理(术前注意事项、饮食指导具体到种类 量、肠道准备的方法具体到分钟内服用毫升数及要达到的效果图)、术后护理(术后注意事项具体到月份及运动项目的适用情况、具体饮食指导及并发症预防)、出院指导。将个性化健康宣教单发放给患者及家属严格按照流程进行宣教。

1.3 评定标准

①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采用信度良好的问卷调查,主要内容包括疾病知识、治疗用药、饮食、注意事项及出院指导5方面,共100分,得分≥60分为知晓。②患者满意度采用该院护理部使用的信度良好的住院病人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分为满意、较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5类,满意度=(满意人数+较满意人数)/总人数。③医生满意度采用信度良好的调查表,主要内容包括对护士工作、患者胃肠道准备、术后并发症控制及患者依从性4方面的评价,满意度调查表分为很满意、满意、一般和不满意4类,患者满意度=( 很满意人数+满意人数)/ 总人数。④护士满意度采用信度良好的调查表调查,主要内容包括优化流程、节约时间、沟通效果、患者依从性、提高护理质量5方面的评价,满意度调查表分为很满意、满意、一般和不满意4类,患者满意度=( 很满意人数+ 满意人数)/ 总人数。⑤肠道准备合格率通过内镜治疗报告获得,肠道清洁度分优、良、差3类,肠道合格率=(优+良)人数/总人数。⑥术后出血发生率=术后出血人数/总人数。⑦术后低血糖发生率=术后低血糖人数/总人数。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比较

观察组知晓率为97.5%,明显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疾病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100.00%,明显优于对照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医生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医生满意度为95.00%,明显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4 两组护士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士满意度为100.00%,明显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5 两组肠道准备合格率比较

观察组肠道准备合格率为100.00%,明显优于对照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6 两组患者术后出血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术后出血3例,术后出血发生率为7.50%;观察组无术后出血发生,术后出血发生率为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7 两组患者术后低血糖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低血糖5例,低血糖发生率为12.50%;观察组无术后低血糖发生,低血糖发生率为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护理工作是保证内镜治疗胃肠息肉成功的必要条件,在术前准备、术后心理和并发症护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3]。健康宣教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正确而有效的健康宣教不仅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而且能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4]。传统的健康宣教是将需要患者掌握的相关知识对患者进行讲解,缺乏针对性,患者和家属在听过之后往往掌握的并不多,甚至部分患者和家长没有听懂[5]。此外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工作主要由护理人员完成,在传统的健康宣教模式下,护理人员的经验和知识水平会对患者的健康教育的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6]。胃肠息肉患者在内镜手术治疗前后的健康教育非常重要,可以消除患者对内镜的紧张及恐惧心理,提高治疗的效果[7]。而目前临床上又缺乏跟胃肠息肉内镜治疗相匹配的规范化、个性化的护理宣教内容和流程。为了进一步完善护理工作,结合本科室实际情况,制定了个性化健康宣教单,实施个性化护理的同时实现了同质化护理,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根据调查分析,结合临床胃肠息肉内镜治疗的实际情况,通过集体讨论、循证、编写、专家审核、临床试用、修改而制定成的个性化健康宣教单,为患者及家属提供了科学的说明资料,图文并茂,针对性强,简单易懂,重点突出,内容具体、形象、细化,涵盖了胃肠息肉内镜治疗围手术期患者需要知晓的全部内容,包括了胃肠息肉内镜治疗围手术期饮食、肠道准备方法及效果图、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术后注意事项和出院指导等[8-9]。既方便了患者及家属反复翻阅、查询、记忆、掌握,有效保证了患者围手术期的安全;又规范了护理人员的宣教内容和方式,有效避免了宣教内容的遗漏,显著提高了健康宣教的效果,弥补了传统健康宣教方式的不足,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

根据该次的研究结果数据表明,观察组患者使用个性化健康宣教单后,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97.50%)、患者满意度(100.00%)、医生满意度(95.00%)、护士满意度(95.00%)、肠道准备合格率(100.00%)、术后出血发生率(0.00%)、术后低血糖发生率(0.00%)等方面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这也说明了采用个性化健康宣教单宣教,能明显提高胃肠息肉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提高患者肠道准备的合格率,降低术后出血和低血糖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升了护理内涵,推进了优质护理,提高了患者、医生和护士的满意度,受到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值得临床推广。而这一研究结果与潘玉升等[10]在《健康宣教标准操作程序在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里的研究结果大致相似,该研究表明对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健康宣教,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少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胃肠息肉内镜治疗围手术期的患者使用个性化健康宣教单,可以增加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提高患者、医生及护士的满意度,提高肠道准备的合格率,降低术后出血和低血糖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孙慧,曹燕.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结肠息肉的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5):57-58.

[2] 江薇,郑叶平.多元化阶段式宣教模式对ICU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J].护理杂志, 2016,33(4):73-76.

[3] 刘芳,邓华琼,张琼英.55例胃肠息肉内镜治疗相关护理的临床探讨[J].四川医学,2000,21(7):624-625.

[4] 王美仙,章凤彩,王淑卿.健康教育对心内科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35):147-153.

[5] 潘玉升,莫焱,罗捷,等. 健康宣教标准操作程序在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医学信息,2015,28(20):63-64.

[6] 杨会,宋亚华,赵红莉,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胃肠息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2):1403-1406.

[7] 任红芳.临床护理路径在胃肠道息肉高频电切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医学,2016,22(11):97-98.

[8] 陈蕊.内窥镜下高频电凝切除胃肠息肉的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11):143-144.

[9] 石兵,陈江,吕琳,等.胃肠息肉切除术后并发症相关性因素分析[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6,21(1):70-71.

肠道对健康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健康教育;结肠镜检查;门诊患者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828-01

Application of health education process in outpatients for electronic colonoscopy / Wang hui-min ,Wang jian-hui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applying health education process for outpatients accepting electronic colonoscopy. Methods A total of 467 outpatients accepting electronic colonoscopy were accepted systematic health education at appointment such as oral presentations,written material or telephone guidance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electronic colonoscopy respectively. Results Psychological guidance, diet,bowel preparation and inspection were applied in one group of patients before electronic colonoscopy. The success rate (reach to the ileocecal junction)is 98.5%. 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health education process before colonoscopy could reduce the psychological burden, reduce pain, improve the tolerance, the success rate,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rate of diagnosis.

【Key words】health education process; electronic colonoscopy; outpatients

目前结肠镜检查是诊断肠道病变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也是早期癌前病变筛检和取活体组织进行病理检验的首选方法。但由于此检查有一定的痛苦,大部分患者紧张,恐惧,难以耐受,不能配合,难以到达回盲部。影响确诊率。为了提高患者的耐受性,积极配合检查,提高成功率。我科于2009年6月-2011年12月对467例门诊结肠镜检查者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效果满意。

1 临床资料

门诊患者467例,男235例,女232例。年龄16-78岁,平均年龄42.63岁。就诊原因有便血、便秘、下腹部不适、腹泻、腹部肿块等。成功检查进镜至回盲部460例,成功率98.5%,(其中5例镜下发现癌肿浸润占据肠腔使镜身无法通过,2例因腹部手术后严重肠粘连进镜至升结肠,患者疼痛停止进镜)。

2 健康教育

2.1 检查前健康教育

2.1.1 检查前准备:嘱患者完成血及心电图检查。女性避开月经期,老年人需停用抗凝药物一周以上。

2.1.2 心理疏导:患者的心理反应是影响耐受力的主要因素,很多患者会感到一定程度的紧张、疑虑和因不了解检查知识而害怕[1]。告知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腹胀、腹痛,但一般患者都能耐受。解除患者恐惧心理,树立信心,更好的配合操作。

2.1.3 饮食准备:向患者解释饮食对结肠镜检查的重要性。嘱患者检查前三天开始进少渣易消化的食物,如烂面条、稀粥等,不能进食纤维高的食物和带皮有果籽的水果。因为这些食物残渣会滞留肠内,影响观察。在检查前1小时可进少量食物不会影响肠道的清洁效果,并对提高检查者的耐受性和痛阈,减少低血糖的发生有益[2]。

2.1.4 清洁肠道:我们采用口服硫酸镁。因此药廉价且较便宜,易于门诊患者接受。口服硫酸镁后不易吸收,使肠道内渗透压升高,阻止肠内水分的吸收,使肠道内保持大量水分,刺激肠蠕动增加,引起导泻作用[3]。我们采用口头讲解和书面指导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嘱患者每次的服药量、饮水量及间隔时间,使更好的达到清洁肠道目的。

2.1.5 电话指导:检查当日上午,电话询问每一位检查的患者是否按时口服泻药,有无疑问、服药后腹泻的次数和量、是否排清水样物、有无腹部不适等不良反应,针对患者不同的情况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通过电话指导,我们进一步了解受检者的信息,拉进了护患之间的距离与信任。

2.2 检查中健康教育:嘱患者深呼吸,腹部放松。与患者交谈,问一些与疾病无关的问题,分散患者注意力,使其情绪稳定,清除引起疼痛的心理因素,使患者心理、生理处于最佳状态[4]。,协助患者变换,告知目的是为了更好看见肠腔。

2.3 检查后健康教育:询问患者有无不适,轻微腹胀不必担心,经排气后症状会缓解。对诊断性结肠镜患者,可进易消化的普通饮食,对取活检者24小时内进少渣流质,减少剧烈活动。一般良性病变或阴性结果直接告诉患者以及取病理报告时间;对可疑的恶性病变,一定要先告诉家属或电话通知家属以及取病理报告时。嘱患者回家后若出现腹痛及便血,立即来院就诊。

3 体会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健康教育,能减轻患者不良反应,使患者积极地配合检查,提高检查的成功率和确诊率。我科在结肠镜检查前、中、后进行了健康知识的宣教,消除了患者的恐惧心理,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检查的过程中,是保证结肠镜检查顺利完成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 肖萍,内镜检查的心理护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9.18(2):188.

[2] 陈莺,舒适护理模式在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于体会.护理管理杂志.2009.9(1):55.

肠道对健康的重要性范文5

常言道病从口入,这种说法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它告诫我们一方面要注意食物里的成分,看它是不是符合健康的要求,另一方面就是不能忽视食物的卫生问题。当然,关于日常食物的卫生,无论我们如何讲究,也不可能做到绝对的洁净无菌,因为我们所处的就是一个庞大的微生物世界。说到微生物,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病毒,霉菌,细菌以及各种传染病。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人们就开始与周围环境里的微生物有了“亲密接触”。各种微生物开始借助空气、水以及食物进入人体。通过口腔,总有一些病菌病毒会进入到我们的消化系统,这岂不是很恐怖?别急,上帝早已作了安排,肠道对它们进行了阻击。

1 肠道,人体的免疫最前线

真金不怕火,真话不怕直说。尽管许多人可能一下子难以接受“肠道是一个很重要的免疫器官”的事实,但这是真的,而且肠道还是人体免疫的最前线。

人体从外界获取能量和营养,食物从口腔进入,经过食管和胃部,到达肠道,在肠道中分解和吸收。食物的有益成分被分解吸收是好事了,但那些尾随而来的代谢产物和有害毒素病菌呢,如果也在这里被吸收输送到全身,岂不会引起大麻烦,这个问题在上帝造人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了。人体内天生就有保护机制,既然肠道里聚集了大量的外来细菌病毒,那就在肠道的黏膜组织上,配置强大的免疫系统加以保护,在人体内形成一道厚厚的屏障。据科学家们测定,人体有大量的免疫细胞,如T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都集中在肠道。

2 肠道的功能状态影响人体健康

肠道既是重要的消化器官,也是重要的免疫器官,肠道的功能状态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是什么在左右肠道的健康呢?答案是肠道菌群平衡。肠道内生存着各种细菌,但我们大可不必谈“菌”色变。正常存在于人体肠道中的细菌,可分为益生菌、中性菌和有害菌三类。益生菌,顾名思义,就是对人体有益的有活性的微生物,就像我们提到过的人体消化道里的微生物。益生菌是很多不同微生物的总称。益生菌对人体有什么好处呢?答案是改善消化道功能,还有改善屏蔽功能、抑制有害菌繁殖、调节酸碱度、调节免疫功能等等。在健康的情况下,肠道益生菌居多,益生菌可以产生乳酸、醋酸等有机酸,抑制有害菌群繁殖,增强人体免疫力。当有害菌增加时,肠内环境不断恶化,进一步加速有害菌的繁殖,并使更多的中性菌变为有害菌,危害肠道健康,最终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因此,保持益生菌的优势地位,维持肠道的菌群平衡,对肠道免疫,乃至整个机体的免疫力都非常重要。

3 益生菌可以预防或者缩短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应用是益生菌配合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是全世界最常开出的处方药,而我们国人又特别爱滥用抗生素。需要注意的是,抗生素不仅会杀死“坏微生物”也会杀死“好微生物”而导致微生物群紊乱。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服用了抗生素大家会腹泻的原因。某些益生菌补充剂可以预防或者缩短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含益生菌的食物可以长期安全食用。适当补充含低聚果糖、蒜素的营养保健品,可平衡肠道菌群,增强肠道免疫力。

4 如何保持肠道健康

传统养生理论早就告诫人们:“欲无病,肠无渣。欲长寿,肠常清。”许多健康问题,追根溯源起来,都可以在人的肠道上找到最初的因果。这提示我们,想长命百岁,先“肠”命百岁。无论是已经步入衰老的肠道,还是依然健康的肠道,通过科学的保健方式,都可以让肠道健康得到更好的改善。

说到保健,会不会觉得很麻烦?其实,肠道保健很简单,关键就是保持肠道菌群平衡。人体的肠道菌群之间的比例关系并非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年龄增加,或饮食习惯的改变,缺乏运动等原因,都可以导致肠道内的菌群失调,应有意识地调整个人的生活习惯,保证肠道菌群平衡。试着从今天开始,做好以下这几样,看看会给你带来怎样惊喜的改变?

一、“肠”要这样

一日三餐的饮食应做到粗细、荤素合理搭配,尤其是要常吃谷类、薯类、豆类、蔬菜瓜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膳食纤维可增加粪便的体积,软化粪便,刺激结肠内的发酵,有益于肠道健康。这对保持身体健康、保持肠道正常功能,提高免疫力非常重要。

“肠”补充

低聚果糖(FOS)是一种可溶性膳食纤维,能为肠道益生菌群(如双歧杆菌)提供营养源,使益生菌迅速增殖并发酵,促使肠道pH值偏向酸性,从而抑制有害菌群的生长,减少肠道内致癌物质和有害代谢物的生长和沉积,促进肠道蠕动,防止便秘和腹泻,有益肠道健康。蒜素对大肠杆菌、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等均能有效杀灭或抑制,从而有利于肠道菌群的良性平衡。低聚果糖与蒜素配合使用,更加促进肠道菌群正向平衡与健康。

“肠”运动

日常可根据自己的体质状况来选择喜爱的运动项目并持之以恒,还可常做俯卧撑、揉摩腹部、腹式深呼吸等,都有助于增强腹肌,促进肠蠕动,加速粪便排出,这对于保持肠道内菌群平衡,防止肠道老化,增强身体免疫力大有裨益。

二、“肠”不要这样

暴饮暴食

平时一日三餐,定时定量,消化系统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规律,如果突然改变饮食习惯,摄入过多的食物或饮料,大量油腻食物停留在胃肠内,不能及时消化,会产生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刺激胃肠道,很可能引发急性胃肠炎,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滥用药物

抗生素不但会杀灭病灶的细菌,同时也会杀灭肠道内益生菌,致使疾病蜂起。药物不能滥用,尤其是一些抗生素和止泻药,用药不当不但不能治病,反而可能致病。肠道不舒服时,除非明确有细菌感染,否则慎用抗生素。

抽烟酗酒

烟酒中有害物质会刺激胃和肠粘膜,使之充血、水肿、糜烂甚至溃疡,影响肠道菌群,进而危害肠道健康。

不良情绪

过度紧张、焦虑、压抑、恼怒、忧愁等不良情绪,可导致胃肠道生理功能发生紊乱,引起肠道内微生态环境失衡。

吃什么才能补充益生菌?

益生菌可以帮助我们对抗有害菌,促进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为机体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因此,维护肠道菌群稳定的必要一环是补充益生菌。那么,平时应该吃什么,怎么吃呢?

第一,酸奶,奶酪

酸奶和奶酪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奶制品,因为其中富含益生菌,喝酸奶吃奶酪健肠的观念也是家喻户晓。但酸奶并不是进到肚里就行,要发挥功效是有讲究的。冰凉的酸奶会刺激肠胃,加热后饮用,又会破坏益生菌等宝贵的营养物质。其实,酸奶温热后饮用最佳。空腹时,积蓄的胃液使胃部呈很强的酸性,并不适合酸奶中益生菌的生长。饭后胃液被稀释导致PH值上升,这时喝酸奶对吸收其中的营养最有利。因此饭后半小时到2个小时之间饮用酸奶效果最佳。晚间是人体血钙含量最低的时候,机体的需求调节使得此时吸收钙的能力最强,因此,从补钙的角度看晚上喝酸奶最好。不过,酸奶中含有糖分和酸性物质,喝完后需要刷牙再入睡。

第二,香蕉,蜂蜜和麦片

众所周知,香蕉、蜂蜜和麦片都具有促进肠道蠕动、消化吸收、润肠通便的功效。但它们并不直接为机体提供益生菌,而是含有丰富的的“益生素”,能够让益生菌更好的生长和繁殖。此外,香蕉、蜂蜜中还含有维生素A、B、C、E及钾、锌、铁等矿物元素,麦片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看来,补充这些食物真是一举多得啊!

第三,红酒和红茶

小酌怡情,每天酌一杯红酒已然成为一种家庭风尚,红酒又能控制血脂,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功效,可谓是家庭晚餐的必备品。其实,适量的饮用红酒也能够促进胃肠道益生菌的生长,每天一杯红酒,四星期后肠道菌群中有益菌的数量会明显增加。从红茶制作过程来看,茶叶要经过发酵的过程,其中含有数量可观的酵母菌。在冲泡时,这些酵母菌崩解死去,他们便成为红茶有的“益生素”供给肠道益生菌,促进益生菌在菌群中保持优势地位。

肠道对健康的重要性范文6

一个人肠道中的微生物群与他的健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当益生菌处于弱势时,有害菌群就会占领主导地位,导致人生病。例如,在面对艰难梭菌入侵时,肠道微生物群失衡的人更加容易感染,并发生炎症,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甚至最终死亡。为了治疗艰难梭菌感染,医生会给病人使用抗生素,但这会让肠道里的益生菌也跟着遭殃,让肠道菌群进一步失衡,在面对以后的感染时更加脆弱无力。可以说,使用抗生素虽然能够解燃眉之急,但是从长远来说有害无益。

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必须重新建立健康的肠道微生物系统。现在看来,最有效的办法是排泄物移植。健康人的肠道和排泄物中都有健康的微生物群,借助于内视镜和软管,通过手术把处理后的健康人的排泄物移植到感染艰难梭菌患者的肠道内,就能够让患者的肠道微生物恢复到健康的状态。不过这种侵入性的治疗方法不仅让患者感到难受,而且价格还昂贵。

胶囊代替侵入式移植方式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感染性疾病专家Thomas Louie医生发明了一种更为简捷的排泄物移植法——患者只需要吃胶囊即可。首先,医生会挑选患者的一名健康亲属作为排泄物的捐献者;接着,在实验室中,医生会将捐献者排泄物中的食物残渣都去除,然后提取出细菌,并将其净化。最后,医生会将这些净化过的细菌装入三层包裹的特制胶囊中,以免胶囊在到达肠道之前就分解了。此时,患者服用的胶囊中,已经没有了任何排泄物,只剩下有益健康的微生物群,胶囊不存在任何异味。

不过,在服用特制胶囊之前,患者需要先接受抗生素治疗和灌肠。抗生素会杀死肠道中大量的艰难梭菌,灌肠是为了彻底清扫肠道,为之后移植的健康微生物生根驻扎扫清障碍。接着,患者需要服用24~34粒为他们特别定制的胶囊。这些胶囊到达了患者的结肠,并且释放出足够多数量和种类的细菌,让肠道重新拥有健康和平衡的菌群。

效果奇好但无法批量生产

Louie医生的27位患者都接受了这种“大便胶囊”治疗。在此之前,这些患者至少有过4次艰难梭菌感染而且经常复发,但服用胶囊之后,没有人再次感染。其中一位患者感染艰难梭菌长达两年,不论喝什么、吃什么都会腹泻,抗生素的治疗让情况越变越坏,最终患者哪里也去不了,只能待在家里。Louie用患者女儿的排泄物做成了胶囊,患者服用后再也没有出现过艰难梭菌感染的症状。

“大便胶囊”虽然对治疗艰难梭菌感染有奇效,但是却不能够大批量生产。因为每一位患者的胶囊必须是“独家定制”的,另外胶囊必须做出来后立即服用,否则它将在室温下分解。也有医生尝试低温保存胶囊,从而把胶囊运输到较远的地方,但是冷冻后的胶囊起不到杀死有害菌的作用。还有研究者希望找出到底是哪种细菌对于治疗艰难梭菌感染有奇效,这样就不用移植排泄物,而是只在实验室中培育所需的细菌。希望在将来,这种治疗方式能够替代抗生素大范围地治疗肠道感染。

TIPS

保护肠道内的益生菌

拥有健康的肠道微生物群,不仅能够提高人的免疫机能,抵御顽固的致病菌,还有助于预防高血压、高血脂和治疗乳糖不耐受。想要拥有健康的身体,就必须要维持肠道内微生物的平衡,一旦其遭到破坏,就很难重建。因此,平时就应该注意保护肠道内的益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