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范例6篇

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

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范文1

关键词:健康教育 整体护理 传染病 效果评价

传染病是临床殊的病种,传染病患者护理对于传染病的治疗和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健康教育作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中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已成为传染病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有效手段,它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取得的显著效果,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与认可。笔者以肠道传染病患者护理中开展健康教育为例,探讨健康教育在传染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本院2008年9月-2009年9月期间住院的肠道传染病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4例,女46例,平均年龄30、25岁。肠道传染病判断以常规诊断标准为参考,大多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有些伴有发热、头痛、肢体酸痛、全身中毒症状。

1.2 研究方法

以本院2008年9月-2009年9月期间住院的肠道传染病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在护理中开展全面的肠道传染病健康教育,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考察教育结果,分析比较患者在教育前后的相关知识知晓率以及患者对于健康教育的评价。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作为数据录入软件,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行统计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健康教育前后肠道传染病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比较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开展健康教育之前,患者对于肠道传染病的健康保健知识知晓率很低,尤其对于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了解不清。在开展健康教育之后,知晓率明显提高.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1>0.05)。详见表1。

2.2 患者对于健康教育的评价

患者对于健康教育的综合满意率达到80.17%,在开展健康教育的同时开展健康教育质量评价,以百分制为标准,评价内容包括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及时性、趣味性以及全面性。趣味性得分较低,评分结果详见表2。

3 讨论

此次肠道传染病健康教育主要内容包括:肠道传染病是“粪一口”传播,夏季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期肠道传染病可经苍蝇传播,饭前便后洗手可减少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在外用餐应选择干净卫生的餐厅生、熟食物要分开存放剩余食品、隔餐食品要彻底再加热后食。用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食物,家中常备“泻立停”等应急药物,肠道病菌会随手、食物、饮用水等经口而感染等,与肠道传染病相关的知识。健康教育后的知晓率明显提高,提示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本次研究中,健康教育的趣味性评分较低,相关人员可以采取各种方式,综合使用文字、图画、视频等媒介增强健康教育的趣味性,从而使患者更加容易理解记忆相关知识。

在传染病防治中,健康教育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第一,有利于传染病的管理。健康教育在开展中,突出传染病的特点,教育人群以预防为主,做好消毒隔离。鼓励相关人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增强病人的法纪观念、道德意识及社会责任感。使患者既要学会保护自己,也学会对他人负责。

第二,有利于病人预防保健意识的增强。相关研究表明,98.21%的患者关心自己的病是否传染,96.80%的患者不了解传播途径,而且大多数病人及亲属不知道消毒隔离方法及隔离时间.又恐惧患了传染病。医院已经转向了医疗、预防、保健相结合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模式。有计划、有目的地对患者及亲属进行预防疾病知识的教育,可以增强病人自我预防和保健的意识,消除恐惧心理,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第三,有利于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健康教育的传播手段和技巧的使用,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后护理质量。整体护理中,主管护士应该针对病人的心理特点,制订相应的健康教育计划,开展健康教育,从而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范文2

今年以来,全国传染病疫情总体平稳,但手足口病仍处于较高发病水平,部分地区还暴发了肠道埃可病毒30型引起的病毒性脑炎疫情。目前已进入盛夏季节,霍乱、伤寒、痢疾等肠道传染病进入高发期,防控形势不容乐观。此外,近期德国等国家发生了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疫情,由于我国对外交流人员往来频繁,存在输入性疫情发生的风险。为进一步做好肠道传染病防控工作,切实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加强对肠道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领导

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在当地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根据本地区肠道传染病流行特点,周密部署,精心安排,抓好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和重点疾病防治工作。特别是针对近期德国等国家发生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疫情,要积极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印发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04:H4感染防控方案(试行)》要求,认真做好疫情监测及防控工作,防范该病输入和传播。

二、进一步加强疫情监测与报告

各级疾控机构要重点强化对托幼机构、学校、流动人口聚居区、建筑工地、饮食服务从业人员等地区和人群的疫情监测和管理;认真做好对海、水产品和养殖场所的标本采集和监测工作;进一步加强病原学监测,切实做好霍乱、手足口病及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04:H4感染等肠道传染病的实验室检测。中国疾控中心要加强对各地的支持和指导,及时帮助解决遇到的技术问题。

三、加强疫情的调查与处置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加强感染性疾病科(或肠道门诊)建设,完善预检分诊制度,做好腹泻病人的登记、筛检和报告,切实作到“逢泻必登、逢疑必检”。一旦发现霍乱及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04:H4感染疑似病例,当地疾控机构要立即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切实落实传染来源追踪、密切接触者管理及疫点、疫区的消毒处理等措施。特别是要做好暴发疫情的调查处置,有效控制疫情的扩散和蔓延。疫情一旦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当按照相关法规和预案,做好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四、加强医疗救治和院内感染控制工作

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改善危重病人救治的设备、设施条件。必要时,可指定医疗条件好、技术水平高的医疗机构作为定点救治机构,进行重点肠道传染病重症病例的集中收治,最大限度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切实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实施标准预防,做好病例的隔离治疗,科学掌握出院标准,防止疫情扩散。

五、加强疫情的联防联控

各地卫生部门要加强与宣传、教育、农业、质监、工商、检验检疫及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建立健全联防联控机制。配合教育等部门,加强对辖区托幼机构和学校的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指导和检查,督促落实晨检、巡查、缺勤登记、病例报告、消毒、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和健康教育等防控工作。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防控工作的指导,要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做好健康教育和轻症病例的随访等工作,指导患者家庭和相关人员做好防护,减少疫情传播。

六、加强传染病防控监督检查工作

各级卫生监督机构要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部署,加大中小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和公共场所传染病防控措施及饮用水卫生管控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防止食源性、介水性传染病和学校群体性肠道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通报教育等相关部门。各地卫生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将食品中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04:H4纳入地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依法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做好食品安全事件处置工作。

七、加强环境卫生的整治力度

各地要发动全社会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通过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清理卫生死角,清除暴露垃圾和污水坑塘,消除蚊蝇孳生地,做好改水改厕和粪便无害化处理,搞好家庭、居民区以及中小学校、托幼机构环境卫生,切断肠道传染病传播途径。

八、做好技术和物资准备

各地要不断强化对医疗机构及疾控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医务人员救治能力和疾控机构专业人员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等方面的技术水平。早安排、早部署,作好相关药品、试剂、疫苗等应急物资准备。

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范文3

[关键词] 健康教育;有效控制;肠道线虫

肠道线虫病在我国感染率很高,主要包括钩虫感染、蛔虫感染、蛲虫及鞭虫感染等。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随着社会的发展,通过我国卫生建设的不断提高,此类疾病已有了很大的改观,这与人民的知识水平的提高和生活卫生条件的改善是分不开的。但由于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很多地区还是十分贫困,还有很多群众对肠道感染性疾病的认识不够,所以,此类疾病还是需要我们认真的对待。健康教育是指通过系统、有计划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使患者自觉的采纳一些对健康生活更有益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做好对待患者的健康教育,不仅是帮助患者康复的关键,也是防治患者复发的关键[1]。本文通过对42例肠道线虫病的治疗过程中的健康教育指导,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现进行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期间肠道线虫病患者42例,其中25名女性,17名男性。年龄最大的45岁,最小的6岁,平均年龄14岁。均确诊均为肠道线虫病感染者。其中钩虫病20名,蛔虫病10名,蛲虫8名,混合型感染4名。患者均出现体重下降、贫血、腹泻等肠道线虫病感染症状。

1.2治疗方法

针对各个患者的肠道线虫病进行个性化的药物治疗,同时对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系统的肠道线虫病的健康教育指导。出院1年后进行复查,检查是否有复发感染现象。

1.2.1常规治疗

一般采用:口服甲苯咪唑,每次1片(100毫克),在第两周或者第四周再次重服1片;[2]外用氧化锌油膏(10%)直接涂抹在口,以减少自身的再次感染并起到止痒的效果。根据不同的患者的各自情况也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六神丸塞肛治疗等方法。

1.2.2健康教育

通过问诊了解,42例病患感染肠道线虫病的主要共同点有:1、加多住在农村,卫生条件都比较差。2、平时不太注意个人卫生,爱咬指甲和不经常洗手等不良习惯。3、对肠道感染线虫病的知识不过了解。4、吃过没有经过检疫的猪肉等鲜活食物。根据以上情况对患者进行逐一的指导和纠正,对患者及家属也进行讲座式健康教育指导。课程安排有:1、肠道线虫病的症状。2、肠道线虫病的致病原因。3、肠道线虫病的种类和主要用药指导。4、肠道线虫病患者的康复和恢复中的注意事项等课程。帮助患者改正自身的不良卫生习惯,提高肠道线虫病方面的知识积累,和积极地培养、习惯好的生活习惯。

1.3疗效评价

通过健康教育的指导,以问答题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患入院前后对待肠道线虫病的认识调查。均由同一个护士做出入院前后的患者对病情的了解和自身习惯的改变情况的负责任的评估。

1.3.1患者及家属对肠道线虫知识的了解情况的评价

在对患者和其家属在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前后分别回答同一套试卷,试卷内容涵盖了肠道线虫病的发病原因,如何感染,常见的临床表现等问题。每道问题都有相应的分数,100分满分。做答结束后计算分数,等待整体的结果分析。

1.3.2患者自身的不良卫生习惯的改善分析评价

在进行健康教育前由患者本人进行填写自身不良卫生习惯的调查表。内容包括是否勤洗手、是否爱咬手指[3]、家庭的卫生情况的好坏、饮食习惯是否健康等,每项按自己的平时习惯做出打分(表现很好5分表现良好4分表现一般3分表现不好2分表现十分不好1分),100分满分,在进行过健康教育后,根据各个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并让家属、护士起到监督的作用,在出院后再次填写此调查表,算出两次成绩,等待总体分析。

1.4统计学方法本组数据经卡方软件V1.61检验,以P

2 结果

通过本院的健康教育,病人出院后本人及家属对肠道线虫的防护感染常识情况明显好于入院前,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低于入院治疗、教育前,55例患者在出院后1年内复发2例,复发率(3.6%),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一)

经过药物治疗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均在短时间内恢复了健康,粪便常规检查无异常。55例患者在出院后1年内复发2例,复发率(3.6%)。

3 讨论

肠道线虫病的复发率很高,很多都是由于患者本身不注意个人卫生而造成的再次感染。所以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就成为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现已有地区通过大规模的健康教育控制了肠道线虫的发生率,使感染率逐年下降[4]。更需要注意的是儿童是肠道线虫病的高发人群,儿童由于对自身的保护意识不强,所以更需要我们的干预和指导。

虽然肠道线虫病可以用一些药物进行治疗,但由于此类疾病如不认真对待就会造成复发,会形成对患者的二次伤害,所以我们应积极地通过健康知识的普及,和改变患者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起到对此类疾病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此次研究更加增添了本院对治疗肠道线虫病的信心,也从中认识到不仅要积极传播应对疾病的方法,更应该帮助患者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不良嗜好,避免患者由于自己的生活方式造成不必要的病情反复。

从本文的探讨中我们可以深刻的体会到在健康教育前后肠道线虫病患者及其家属对此疾病的认识产生了极大的变化。由于正确的指导和积极地干预也减少了患者病情的再次发生。所以作为医护工作者要更加注意治疗与预防的同时进行,避免不正确的生活习惯引起患者的再次感染,对于健康教育在控制肠道线虫病上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我们更应该加大宣传,细致的、耐心的普及肠道传染性疾病的常识,让更多的病人早日恢复健康,不再遭受肠道线虫病带来的痛苦。

参考文献:

[1]方小群.健康教育在儿童铅中毒整体护理中的运用[J].实用临床医学,2011,12(7):96―97.

[2]朱涛.丹阳市肠道线虫病监测[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8,20(6):430―434.

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范文4

当前,O157感染已成为全球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人们生活的肠道传染病之一,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1987年,我国徐州市首先从出血性肠炎患者的粪便中分离到O157,之后,山东、浙江、辽宁、福建、北京、新疆、重庆等地也从腹泻患者、动物粪便、市售猪肉及进口的牛杂烩中检获O157,说明此种致病菌在我国也广泛存在,构成严重威胁。O157感染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6~9月为流行高峰季节。盛夏之际,了解O157的有关基本知识,提高防病能力,预防本病的发生或爆发流行很有必要。

O157是一种什么样的细菌?O157是一种可以引起腹泻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它的性状与人体肠道内存在的正常的大肠杆菌几乎一样,不同之处在于它能产生外毒素――斐乐(vero)毒素,对人体细胞的破坏力很强。这种细菌毒力强,一次只要有100~1000个细菌经口进入就可致病。O157具有较强的耐酸性,能够抵抗胃酸的破坏,故能在胃内存活多天。另一方面,此菌耐低温不耐高温,可在自然界的水中生存数周至数月,在冰箱中可以长期存活,然而加温至75℃,1分钟即可被杀死。

O157通过什么途径引起传染?O157感染的传播途径与霍乱、伤寒、痢疾等肠道传染病一样,主要是经粪-口途径,即通过不洁饮食、饮水和日常生活密切接触引起传播的。(1)经食物传播:与生食或半生食有关。O157可寄宿于牛、羊、猪、鸡等的肠道内,并从肠道排出,如进食被此菌污染的食物,如牛排、鸡块、火腿、汉堡包、生菜、水果、腊肉及生奶等就可引起感染。此种传播方式多见于北美、欧洲等国家。(2)经水传播:一旦饮用被O157污染的水源,或在污染的水中游泳及沐浴均有可能引起本病的爆发流行。此种传播方式在南非、美国和日本均已有报道。

O157感染有哪些临床表现?轻者可以没有症状,成为带菌者或仅有轻度的非血性腹泻,大多数患者表现为出血性结肠炎。重者可以引起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严重并发症。

通常,感染O157后,经过1~8天(平均3天)的潜伏期后,约有一半患者发生典型的出血性结肠炎,以腹部痉挛性疼痛,大量的血性腹泻和无发热或低热为特征。腹痛往往突然发生,不久出现水样腹泻,经1~2天后转为血性腹泻,从大便带血到排出全血不等,持续2~5天。由于大多数患者没有发热(30%有低热),临床上常被误诊为肠套叠、缺血性肠炎或因腹部压痛明显而误诊为阑尾炎,应引起重视。本病经5~7天后,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恢复,但也有5%的患者可以发展为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溶血性尿毒综合征一般在腹泻后1周出现,以溶血性贫血、肾功能损害和血小板减少三大症状为临床特征。多见于老年人和5岁以下的儿童,病死率高达30%~50%。存活者中约30%可遗留慢性肾衰、高血压或癫痫、瘫痪等神经系统并发症。

血小板减少性贫血,主要见于30岁左右的成年人。疾病进展极快,临床上可出现五联症。除溶血性贫血、肾功能损害和血小板减少三大症状外,还具有发热和神经系统并发症,约75%的患者于发病90天内死亡。

O157感染的诊断。O157感染的确诊有赖于在粪便中找到病原菌,鉴定编码斐乐(vero)毒素的基因或血清学特异性抗指多糖抗体测定等。常用的方法有(1)山梨醇-麦康凯琼脂检测O157;(2)免疫磁珠法检测O157;(3)核酸分子探针检测vero毒素;(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vero毒素等。对临床疑似的O157感染者,应及时采取粪便标本送疾病控制中心和有关医疗单位检测鉴定。

O157感染的防治要点。本病的预防与控制,与伤寒、痢疾、食物中毒等肠道传染病相似,重点是管理好传染源(病人及带菌者)、食品、水源及粪便,消灭苍蝇,有效切断本病的传播途径。由于本病尚无菌苗可供预防接种,因此普及肠道传染病的卫生防病知识,做到饭前便后洗手,把好“病从口入”关是十分重要的。

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范文5

〖HJ1.5mm〗手足口病(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肠道病毒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隐性感染率高,预防控制难度大,易引起暴发流行[1]。消毒隔离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最基本手段,能否有效防止与控制取决于消毒隔离工作质量。为防止该病在医院内的感染流行,我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效控制了手足口病病区医院感染的发生,现将本院预防、控制手足口病医院感染情况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2年7月-2013年6月医院共收治手足口病住院患儿98例,其中男61例、女37例,年龄1~10岁,平均2.98岁。经病原学证实为肠道病毒71型感染。本组均符合手足口病诊断标准[2].

2 医院感染的控制

2.1.病房隔离:设立手足口病隔离病房,实施肠道隔离措施,标志醒目,切断粪-口传播途径。病房内配备使用方便、数量足够的肘式水龙头和快速手消毒剂、擦手纸等。同种患儿可以安置在同一病房,恢复期患儿与新入院者分开住,病床按丙类传染病要求设置,床间距>1 m,通风良好。重症及有并发症的患儿单独隔离治疗,同一病房内不应收治其他非肠道病毒感染的患儿。

2.2 消毒措施

2.2.1 病房环境消毒:病房每天定时用空气消毒机消毒2次,消毒后开窗通风半小时。

2.2.2 医疗用品消毒:接触患儿的非一次性物品,用后应用500 mg/L含氯消毒液擦拭。体温计置于有盖盒内,用500 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 min,清水冲净擦干备用,遇重症手足口病病区的一般诊疗器械如听诊器、体温计等实行专人专用。氧气、吸痰管道严格消毒处理,预防医院感染发生。一次性用品在使用后按医疗废物进行处理。

2.2.3 地面及物体表面消毒:用500 mg/L含氯消毒液拖擦地面2次/d,保持地面清洁、干净。对患儿使用过的病床及桌椅等设施应消毒后才能使用,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应用500 mg/L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时间30 min。使用过的抹布、拖把采用2000 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 min后,清水清洗,晾干备用。每日用一次性扫床巾浸湿消毒液清扫床单,用消毒巾擦拭床头柜1次,各病房拖把禁止交义使用。

2.2.4 排泄物、呕吐物与废弃物的消毒:本院有完善的污水消毒处理系统,可以将患儿的排泄物、呕吐物直接弃入卫生问。盛放呕吐物、排泄物的容器用2000 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 min,被患儿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污染的地面、墙面等用2000 mg/L含氯消毒液喷洒于污染面至湿润,30 min后再擦拭或拖地。有粪便等排泄物污染地面时,漂白粉覆盖,作用60 min后清理[3]。手足口病患儿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均视为医疗废弃物进行处理,要求用专用标识的黄色医疗废弃物包装袋分类收集,每天由专人收至医疗废物暂存点,并做好交接登记。

2.2.5 餐(饮)具的消毒:餐(饮)具煮沸消毒15~20 min,也可用250 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 min后清水洗净备用,奶具应充分清洗煮沸消毒后使用。

2.2.6 衣物、被服的消毒:接触过病人的被服回收时贴上特殊标记,送洗衣房先用500 mg/ L含氯消毒剂浸泡30 min,再常规洗涤。医务人员污染的工作服可用500 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 min后清洗或煮沸消毒[3]。

2.2.7 终末消毒:患儿出院、转院、死亡后,用过的被单、床单、枕套等必须全部更换,经消毒后再清洗,患儿污染的环境必须作终末消毒处理。

2.3 加强医务人员防护及手卫生:医护人员进入手足口病隔离病房诊查和护理患儿前要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医院为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提供了便捷的洗手条件,在每个病房、每个病床的床头、每个治疗车均配备快速手消毒剂。必要时戴一次性手套,一人一用,脱手套后立即用快速消毒液消毒双手。EV71对乙醇类消毒剂不敏感,多使用含氯或含碘类消毒剂。手足口病普通病区各种诊疗器械在检查每一位患儿后,立即用5OOmg/ L含氯消毒棉球擦洗消毒,再进行下一位患儿的诊疗操作。医务人员在诊疗和护理每位患者后,尤其是给患儿换尿布,处理患者粪便或直接接触患者分泌物、血液、皮疹疤疹等危险操作后[3],均应认真洗手和手消毒。

2.4 重视家属陪护和探视管理:陪护人员要给患儿勤洗手,并教育指导患儿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陪护人员接触患儿前,替幼儿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餐具及毛巾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不要让患儿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串床接触患儿。严格控制探视人员,减少交义感染。

2.5 加强全员培训及健康宣教:组织医务人员学习手足口病的流行病知识和重症病例的抢救要点,呼吸机的使用,消毒隔离知识等。学习《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卫生部颁发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肠道病毒(EV71)感染诊疗指南》和《医疗机构手足口病诊疗技术指南》(试行)。做好家属的健康宣教工作,在病区走廊上张贴生动形象的手足口病知识宣传教育画片,对入院患儿及陪护人员加强消毒隔离措施的宣传教育,指导患儿和陪护勤洗手;患儿住院期问限制在病房内活动,减少同病房患儿间的密切接触,控制陪护人员频繁外出和坐其他患儿病床;严禁将患儿带到其他场所,严禁将健康的婴幼儿和儿童带入病房。

3 讨论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肠道病毒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2]。其传染源主要是感染者的鼻咽分泌物或粪便,在发病的第1周传染性最强。传染途径主要是咽部分泌物通过咳嗽、喷嚏、谈话等经呼吸道直接传播,亦可通过粪便污染的手、玩具、日用品等经消化道间接传播,医疗器械的交义使用亦可传染。若医院感染控制不严亦容易造成本病的医院内传播。我院在收治手足口病患儿的诊疗护理过程中,通过制定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并认真实施,严格实行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和手卫生管理,对患儿和陪护人员加强疾病知识和消毒隔离知识宣传教育,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98例手足口病患儿均治愈出院。无1例工作人员和患儿家属发生医院感染,杜绝了手足口病医院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李星,蔡水仙,林慧卿.手足口病的医院感染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9(7):1401-140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M] 2008:96.

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范文6

加强肠道传染病的防控工作,严防霍乱、手足口病等急性肠道传染病暴发事件的发生。为做好我市霍乱防制工作,根据上级业务部门有关要求和《市2021年霍乱防治工作计划》等相关工作计划,切实加强疫情监测、疫点疫区处理和饮水、饮食卫生管理,全面落实各项综合性防制措施。同时完善急性肠道传染病的各项应急预案,做好应急演练工作,提升应急机动队的应急处置能力。

对手足口病的防控要按《省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方案(2014年版)》的要求继续开展手足口病的监测工作,做好学校和幼托机构的健康教育和防治知识的培训工作,做到病例的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防止手足口病的暴发流行。

继续做好疟疾的监测工作,我市已达到消除疟疾标准,多年无本地病例出现,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工作重点是建立规范和完善的疟疾防治与监测网络系统,积极开展消除疟疾监测,及时发现和管理疟疾病例,尤其是输入性病例的发现和管理,清除可能存在的传染源,阻断疟疾传播。同时做好疟疾的宣传教育工作,尤其是对到东南亚、非洲等疟疾流行地区的归国人员的健康教育工作。

上一篇房屋结构设计

下一篇赠别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