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发展研究报告范例6篇

物联网发展研究报告

物联网发展研究报告范文1

【关键词】理论模型 网购 行为特点 冲动消费

一、引言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移动互联网调查研究报告》的定义,移动互联网在广义上是指“用户使用手机、上网本、笔记本等移动终端,通过移动网络获取移动通信服务和互联网服务”;狭义上专指“用户使用手机终端,通过移动网络浏览互联网站和手机网站,获取多媒体、定制信息等其他数据服务和信息服务”。2016年4月1日,移动互联网第三方机构艾媒咨询了《2015~2016中国移动电商市场年度报告》。该报告指出,2015年中国移动购物用户规模达到3.64亿人,移动电商成交额首次超过PC端,预计到2018年中国移动电商消费者规模将接近5亿。可见,消费者的购物行为已受到移动互联网的深刻影响,企业管理应该紧跟时代步伐探索新的营销模式。

二、移动互联网消费行为特点

(一)消费者购物行为模式

一般来说,消费者购买行为分为五个阶段:购买动机、信息收集、商品评估、购买决策和后期评价。

购买动机,是指在网络购买活动中,能使网络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的某些内在的动力。购买动机分为需求动机和心理动机。其中需求动机由消费者工作生活产生的客观需求;心理动机由社交、归属、成就和荣誉等意念产生的主观需求。

信息收集,是消费者确定自身需求后为制定购买决策而主动收集产品信息。在这一过程中,消费者先从内部收集信息,包括回忆购买经验等;然后转向外部收集信息,如网络搜索商品信息,咨询客服特殊要求,以及询问他人购买经验等。

商品评估,即是消费者对已收集到的信息进行评估,这一阶段中消费者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理性和非理性层面的因素将在本文第三节进行分析。

购买决策,指消费者通过分析,确定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何种价格购买何种品牌商品等一系列复杂的购买决策内容。它是一个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包括购买时机、支付方式、方案实施、后期评价等环节。

后期评价,是消费者对所购买的产品进行评价和反馈。主要包括退换货原因分析、分享使用心得等内容,并且越来越倾向于将这种评价反馈在社交平台上。

(二)移动互联网消费行为特点

随着智能终端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民的网络消费行为明显区别于传统互联时代。奥菲传媒的《2015移动互联网人群行为分析报告》认为,被精确定位人群后投放的广告,反而更容易引起移动互联网用户的消费行为。艾媒咨询的《2015~2016年中国移动营销发展研究报告》指出,只有18.4%的社会化媒体用户仅使用PC端登录帐号,46.8%的用户同时使用PC端和移动端帐号,且跨屏用户的平均使用时长要高于仅在PC端或仅在移动端登录的用户。央视市场研究iCTR的《中国网络购物市场需求调研及投资定位分析报告(2014~2018)》显示,PC网民和移动网民日均上网次数分别为14次和41次,在线时长分别为46分钟和154分钟。笔者根据以上3个咨询机构的3份互联网报告,比对了传统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用户的消费行为特点,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移动互联网用户更为年轻,跨屏特征明显,影响购物的因素更加复杂。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影响移动互联网用户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

三、移动互联网消费行为理论分析

(一)移动互联网消费影响因素

一般来说,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用户的消费行为,会在理性和非理性两个层面上受到影响。

1.理性层面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认知经验、优惠折扣、消费习惯、财务状况、支付安全等。认知经验包括消费者自身的教育背景、学历认知和购买经验等因素,主要体现在年龄大小、性格情绪、兴趣爱好、教育程度、网购次数等方面,这些都是消费者网购行为的基本属性。

优惠折扣对于促进移动互联网用户消费的效果明显。艾媒咨询的数字显示,2015年移动互联网用户的购物应用软件中,手机淘宝以74.2%的占比遥遥领先。用户浏览移动购物(服务)应用的主要原因是有购物需求(57.3%)和有促销优惠(54.8%),可见在移动端网购的消费习惯正在形成。

网购消费习惯养成后,将降低冲动型消费比例。艾媒咨询的《2015中国电商“刷单”现象调查报告》指出,近五成受访网民表示网购时十分重视商品评价好坏,而仅有三成受访者表示十分重视商品销量。更多消费者倾向于花时间浏览商品评论内容,购买决策过程中形成的消费行为更趋于理性。

消费者财务状况直接影响着移动互联网用户的购买决策。学历认知水平较高的消费者能在掌握自身财务状况的前提下合理消费,如果涉及家庭开销时会对网购行为更加谨慎。

支付安全漏洞无处不在。在消费者支付价款的过程中,钓鱼软件、黑客攻击或者安全漏洞都有可能威胁到消费者的财产安全。一旦当社会上出现恶意软件入侵移动设备,或者公共WIFI被窃取用户信息等负面报道时,移动互联网用户都会在一定时期内减少网购行为。

2.非理性层面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心理学的刺激理论和情感理论,具体表现为冲动消费。刺激理论。行为心理学创始人Watson建立的“刺激一反应”理论指出,人类的复杂行为可以被分解为刺激和反应两部分。人的行为是受到刺激的反应,刺激来自两方面:身体内部的刺激和体外环境的刺激,而反应总是随着刺激而呈现的。如产品特性、销售场所、促销方式等都属于外部刺激。Stern(1962)认为冲动购买行为是由商品特性或者促销活动产生的外部刺激,诱发了潜在的新需求。Beatty(1998)认为浏览网页的便利、购买方式的简易与冲动消费之间是存在正相关的。Wells(2011)探讨了消费者的冲动购买特质与网站质量对冲动购买欲望的交互作用,结果证明冲动特质是影响网络冲动购买的一个关键变量。

情感理论。人在面对事物的时候会产生两种类型的反应过程,即情感和认知。Rook和Hock(1987)认为消费者冲动性购买的本质在于其购买过程中所经历的情感反应,他们提出冲动购买行为应包括五要素:突然的购买欲望、心理开始失衡、产生心理挣扎、认知评估能力降低、不再追求效用极大且不考虑购买后果,这是Rook等人提出的冲动性购买行为的情感理论核心。从情感理论来看,冲动性购买行为是感性战胜理性,是情感反应的结果,这与刺激理论的解释不同。国内学者岳海龙(2005)和李荣华(2008)在研究中国消费者冲动购买行为时,发现了愉快情感与冲动购买意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二)移动互联网消费行为模型

从上述内容可知,影响移动互联网用户消费行为的因素很多,需要从中找出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常用的方法是使用消费行为理论模型,然而,传统互联网的行为理论模型已不再适应新的互联网环境,因此需要构建新的消费行为理论模型。常见的行为理论有4种:理理论(TRA)、计划行为理论(TPB)、技术接受模型理论(TAM)和心理账户理论。Fishbein和Ajzen(1975)依据社会心理学对有意识的行为进行描述,发展出来理理论,主要通过行为态度与行为意向预测个人的实际行为。然而行为的执行不只是由个人动机所决定,于是Ajzen(1985)往TRA加入新要素“行为控制”,形成了计划行为理论。TPB认为人的行为会受到三种因素的影响:即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但是Davis(1986)认为主观规范来自于社会文化的影响,且不容易测量,所以舍弃主观规划并提出了技术接受模型,从个体对技术的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两个方面分析影响用户接受信息技术的过程。除此之外,Kahneman和Tversky(1981)运用Psychological Account理论,指出心理账户是人们在心理上对经济结果的分类记账、编码、估价和预算等过程。

目前移动互联网的消费行为研究大多使用了TAM模型,例如Wu和Wang(2005)利用技术接受TAM模型研究了台湾在移动银行、移动购物、移动投资以及其他在线服务行为,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感知风险、成本以及感知匹配度对移动商务的采纳行为有显著影响。Lu和Su(2009)用技术接受模型研究了基于移动购物网站的购买意愿影响因素,他们发现感知忧虑对移动购物意愿有负向的影响,而感知娱乐性,感知有用性、感知匹配对移动购物意愿有正向影响。Petina(2011)发现移动设备界面的感知易用对移动购物的感知娱乐性有正向的影响作用。笔记认为,通过合理的消费行为理论假设,可以精简影响消费行为的各种因素,再从中选择参数作为因变量、自变量和控制变量,以此建立回归方程,能拟合出较好的统计曲线。

四、企业营销对策

2016年1月22日,CNNIC?了《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为《报告》)。《报告》指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企业互联网使用比例达到89.0%,“互联网+”已经纳入每个企业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企业管理应做到理论结合实际,抓住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机遇。

(一)建立模型驱动经营计划

在TAM等理论模型的指导下,根据企业关心的参数制作问卷,通过移动平台调查用户需求,运用回归分析方法验证理论假设是否成立;然后,利用成立假设所对应的参数,作为企业营销的有效数据,建立多元统计分析模型,按照拟合曲线的分布规律,预测和控制商品库存。

(二)互动反馈提高沟通效率

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在于可以精准定位用户,提高商家与用户沟通的效率。《报告》指出,2015年34.0%的企业在基层设置了互联网专职岗位,在开展过移动营销的企业中,微信营销推广使用率达75.3%。企业不仅能获取更多有价值数据,还能及时应对负面消息进行危机公关。

(三)试水“视频电商”营销模式

《报告》指出,2015年手机网络视频使用率为65.4%,相比2014年增长9.2个百分点。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作为下一个风口,上线虚拟现实“视频电商”业务,可以给用户带来沉浸式的购物体验,从非理性层面刺激用户,实现边看边购,挖掘视频的电商价值和内容衍生价值。

(四)线上线下体验引导消费

新的信息时展要求实体零售商主动拥抱互联网,弥补线上线下购物的服务差距。网络电商可在实体门店开设自提服务,并制作虚拟门店购物体验场景,从不同角度引导各种消费人群进入线上和线下市场,提升客户购物体验。

五、结束语

现阶段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消费行为研究刚刚起步,有必要结合实际情况改进相关理论模型,实证研究影响用户网络购物的主要因素。本文将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互联网的消费行为特点进行对比,不仅分析了传统理论模型在企业中的适用性,还在理论模型、数据统计、技术前沿和发展趋势四个方面对企业营销提出了建议。

参考文献

[1]石景燕.消费者网络购物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时代金融,2016(1).

[2]吴威.基于TAM模型的消费者移动网络购物行为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5(13).

物联网发展研究报告范文2

江苏省卫生检验平台自2001年开始研发第一版以来,已经历了9年时间。面对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时代的不断进步和使用单位日益人性化的要求,对检验平台框架的重建、软件发展模式思路都提出了更高需求。为此对卫生检验平台进行了一系列新的建设构想。

1开况

1.1开发模式

1.1.1独立研制:①从基础理论研究到应用技术研究,再到产品开发研究的全部过程都由自己的力量独立完成;②利用已有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进行应用技术研究和软件产品的开发研究;③利用已有的应用技术研究成果,进行软件产品的开发。

1.1.2联合开发:将单位内外技术力量联合起来,组成各种形式的联合体,共同研究开发新的软件产品等。

1.1.3技术引进:与外商进行技术合作,向国外购买专利技术、关键设备等,引进比较先进和成熟的新技术。

1.1.4学习仿制:按照有关样品,学习仿制先进的新软件。

1.2开发方式江苏卫生检验平台采取的是省、市、县(区)共同调研,共享信息资源,采取联合软件公司在省疾控中心现场工作的方式,在省、市各检验部门专家的指导下开发研制出卫生检验软件,并由市、区级疾控中心实际应用验证通过。

2技术结构

江苏省内卫生检验平台的开发拓扑结构为B/S结构即浏览器/服务器结构。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结构的一种改进。在这种结构下,软件应用的业务逻辑完全在应用服务器端实现,用户表现完全在Web服务器实现,客户端只需要浏览器即可进行业务处理,是一种全新的软件系统构造技术。其开发语言是Java,Java是由SunMicrosystems公司于1995年5月推出的Java程序设计语言和Java平台的总称。是一种简单的、面向客户对象的、分布式的、解释型的、安全的、结构中立的、可移植的、性能优异、多线程的动态语言。开发数据库是Oracle,Oracle可在所有主流操作系统平台上运行。Oracle数据库采用开放的策略目标,它使得客户可以选择一种最适合他们特定需要的解决方案,客户可以利用很多第三方应用程序、工具。由于软件拓扑的关系,客户端只需拥有主流的Web浏览器就可以使用,不需要安装客户端,直接通过Web浏览器来使用,降低了成本,且可以使用多种操作系统。

3功能及特征

卫生检验平台主要有系统管理、检验流程控制、检验标准及检验标准项目管理、一般卫生检验受理、样品分发、样品交接、检验任务安排、检验数据录入、检验数据审核、报告编制、报告编制审核、评价报告编制及审核、主任报告签发、检验报告打印管理、检验数据修改管理及仪器管理、样品库存管理等部分加上一些辅助功能如消息管理(公共消息、系统消息、个人消息)等组成。它能够协同疾控中心多个检验相关科室,管理卫生检验过程,从样品受理到报告打印归档整个工作过程,实现卫生检验工作流程的快捷、准确和完整性。

卫生检验平台的生命力在于该平台整合局域网和互联网的资源加以利用,使其更具有网络连接、资源共享的能力,为今后检验平台的规范化、区域化、人性化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卫生检验平台的样品受理、批次及项目模板导入功能方面进行了改进。在样品受理和登记时,为了简化操作及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了模板导入功能。在模板中定义批次信息及批次相关联的检测项目信息,然后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完成模板的填充,通过导入完成批次及项目录入工作。模板采用了Excel,由于在实际中常用的项目组相对固定,可以方便快速的完成模板编制及填充模板。在数据录入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可操作性及工作效率,增加了分层次录入,可以按照批次→项目录入或项目→批次录入,在检验中其中的某一项目提前完成,则可以通过项目→批次来对完成的项目进行录入操作并提交。

检验报告形成是整个系统中的关键点,在检验报告模块中,为了降低成本、减少复杂度、提高效率,报告的生成为网页静态模式,检验平台的调整不影响已生成报告的格式,同时对每年的报告进行归档,形成可以查询和统计的年度报告库,其格式为PDF。在标准管理方面增加了停用、到期日期、标准复制、项目复制等实用功能,让标准管理更合理,同时在样品受理的时候只需要展示有效的标准就可以了,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选择错误标准的可能性。

物联网发展研究报告范文3

摘要:研究用户对移动智能终端不同使用方式的时间权重分析性别因素在移动互联情境下用户行为的差异。基于此,对网购过程的购前、购中、购后三个阶段以及其他方面移动手机的使用分析。研究发现(1)性别在网购三阶段有显著的差异(2)在社交、购物、新闻资讯应用的时间分配上,女性比男性在购物类应用时间权重更高,而男性则在新闻资讯应用上分配更多时间权重,性别在社交应用上无差异。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性别差异;用户行为

引言

据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1],截至2014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达到5.27亿人,手机使用率83.4%首次超过PC端使用率80.9%,手机成为第一大上网端口,男女网民比例为55.6:44.4,性别比例基本保持稳定。国内Talkingdata数据中心2015年1月的《2014移动互联网数据报告》[2]显示,2014年双11期间,主流移动电商在移动端的交易占比:天猫42.6%,京东40%,苏宁易购38.9%,占比均达40%左右并呈继续增长趋势,用户使用移动端进行购买行为已逐渐赶超PC端。

在移动互联高速发展的过程中,4G网络技术的实现,无线WIFI更广泛的覆盖,技术的发展使得用户随时随地可“联网”,信息获取更加便利,信息搜寻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用户花费在移动终端的时间越来越多,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时间是用户付出的主要成本。在这样的情境下,研究性别对不同应用的时间权重的差异可探究注意力资源的使用状况,而这对研究用户信息行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理论回顾

随着移动互联网近几年的发展,围绕移动互联网的研究有移动服务方面用户满意度、忠诚度研究[3],探究在新的消费情境下对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的形成或影响有何改变。对国内电商企业的发展给予指导,对如何引入流量、转化流量,建立忠诚顾客群,建立品牌提供宝贵意见。而对消费者行为研究,基于信息技术接受模型TAM研究用户采纳行为较多[4][5],在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基础上,对不同方面的应用进行采纳研究,研究出特定领域内用户的接受意愿。而对性别这一变量在不同应用的注意力资源使用是否存在差异并未有更多的研究。消费者在网购一系列行为中,“购前”会进行信息搜寻行为,“购中”会进行信息的分析评估以及购买决策,“购后”则会有评价反馈。

本文从性别差异出发,初步探究移动互联情境下,用户对不同功能应用的使用行为是否存在明显的差异。根据talkingdata统计的用户应用统计数据,本研究将消费者常用应用软件分为社交、购物、新闻资讯类,其他金融类,生活功能性应用不在本文考察范围。

二、假设提出

传统购物情境下,女性花费的时间平均比男性要多,相对男性,女性更喜欢体验购物的环境,即享受购物的过程。在移动互联网购物虽无法体验实体商店的氛围,但淘宝、京东等平台的交互设计日益丰富,店铺展示的信息量远远大于实体店,在搜寻成本极低的情况下,女性也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品类多样的界面上进行“逛街”行为,此外,移动端的无处不在的特征,时间资源的碎片化,“逛街”要比实体店或PC端更容易,因此在网购“购前-购中-购后”三阶段行为,本文假设:

H1:女性在网购三阶段,比男性更加偏好移动终端的使用在网络购物支付环节,传统PC支付在密码输入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开通快捷支付等更加快捷的方式,但仅限部分平台购物;而移动终端则更加便利,通过扫码、验证码等方式可更迅速的完成付款,其便利性是在不同平台购买都能实现扫码付款,兼容性和操作性更强。对一些网购次数多的女性用户,可能会更加注重快捷体验。因此,本文假设:

H2:在支付环节,女性比男性更加偏好使用移动终端。

移动终端与用户的生活随技术发展,各种娱乐消费、资讯等各种生活应用种类越来越多,本研究集中对购物类、社交类、新闻资讯类三方面应用探索。传统心理学研究认为男性思维偏理性,明确自身需求和足够信息即完成消费,而女性思维则偏感性,购物过程中偏向购物体验,喜好对比和购物环境。因此:

H3:在三种不同应用的时间分配上,男性和女性呈现显著差异

H3-1:女性花费在购物类应用的偏好与男性有显著差异,且高于男性

H3-2:性别差异在社交类应用偏好无显著差异

H3-3:性别差异在新闻资讯类应用偏好无显著差异

三、实证研究

本研究对样本的获取集中在移动终端用户。关于购物三阶段的使用偏好按照“电脑-手机”权重分配设计问卷,题项为“搜寻信息会选择使用手机-电脑”“分析产品商家信息会选择使用手机-电脑”“交易支付会选择使用手机-电脑”“购后评价会选择使用手机-电脑”。手机和电脑分数之和为100分。在购物-社交-新闻资讯应用的花费时间分配也采取总分100的权重题。通过网络、现场发放等方式收集问卷150份,有效问卷132份,有效率88%。 描述统计如表1

对性别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先对性别作为分组变量的假设进行检验

由表2和表3可见,性别在网购三阶段中,从信息搜寻到购后评价使用手机的权重得分上,性别存在显著的差异。而且,女性在四个维度的权重得分均值均高于男性,假设H1和H2成立。由此可见,女性在网购过程中比男性更加倾向使用移动终端。关于不同应用的分配权重上,性别呈现不同的权重分配,如表4和表5

从表4和表5看,假设H3成立。女性在产品购物应用上花费的时间权重要明显高于男性,H3-1成立;在社交上,两者也存在一定差异,且分配了较高的权重,H3-2成立;这说明移动互联网下,社交的便利性,用户对社交的投入也越多。而在新闻资讯类应用上,男性花费的时间要高于女性,体现在男性关注时事类新闻,H3-3成立。

四、结论

本研究进行了性别在移动设备使用的差异研究,发现女性在网购过程对移动设备的使用不仅在“手机-电脑”权重分配中,给手机分配了更多的权重,而且高于男性的权重分配。这说明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女性更倾向用手机进行网购行为。在不同应用平台使用上,男性投入在产品购物类应用上的时间大大低于女性,即在移动互联情境下,男性依然还是快速的进行决策购买行为,移动电商针对男性用户应提供更多简化决策的措施获得男性习惯性消费。而女性则愿意投入较多的时间和注意力资源,移动电商更应设计更多适合女性“逛街”的交互界面,使女性更多的停留在平台页面上,进行更多的搜寻行为,产生可能的购买行为。

本研究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对性别在网购和不同应用分配进行了研究,发现性别是重要的影响变量,但未指出影响这种差异的背后原因,这也是后续需要继续探索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J].互联网天地,2014,(7).

[2] 百度文库.2014年移动互联网数据报告[OL]. wenku.baidu.com/link?url=x-8axkKgpTGe75k3kFppKz6_

PBJQFU5yj0D0m0gkJ1KSy_klkHhTrnXV3M9IkaGRIA35Q1AAfvNiPZ3EKkVZ7LwI1BXibulR1fjQPG8eaU7.2015,(1).

[3] 陈秋英. 国外移动服务消费者行为研究综述[J].生态经济,2010,(4).

[4] 刘荣. 消费者移动互联网业务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13,34(3).

物联网发展研究报告范文4

为此,2009中国商业地产专业年会围绕业内关心的话题展开了一系列活动,主要包括2009中国商业地产TOPl00网络大海选、2009中国商业地产大师沙龙(2009中国商业地产实战主题论坛、中国零售地产发展论坛、美国房地产市场与交易报告会、中国城市商圈竟合博弈论坛)、2009中国商业地产找招会(找招会开幕+颁奖盛典、商业地产研究报告、中国商业地产大师巅峰论坛)、2009台湾商务考察及项目推介等等。

在3到5月份之间,2009中国商业地产专业年会相关活动已陆续开始,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楼市传媒作为活动承办方之一,独家为广大业内人士呈现此次年会的盛况。对于开发商和商家所关心的《中国商业地产研究报告》进展情况,也将独家呈现报告的最新进展和相关内容。

“网络海选+大师沙龙”掀起热潮

3月1日,“2009中国商业地产TOP100网络海选暨首届商业地产、品牌商家互评活动”在新浪乐居正式启动为期一个月的网友投票。网友可以通过新浪乐居、新浪乐居商业地产频道及房产论坛进行投票,还可通过推荐或自荐的方式,为此次票选增添新的参选者。经过认真筛选,目前进入投票阶段的商业地产项目与候选商家已逾百家。

伴随2009中国商业地产网络大海选活动的拉开,令人期待的“中国十大经典商业地产品牌项目、2009年度中国特色商业地产项目、2009年度中国最受关注商业地产新项目、2009年度中国商业地产行业影响力人物、2009年度中国商业地产实力品牌企业、2009年中国地产界热捧商业企业百强”将新鲜出炉。

据悉,此轮商业地产TOPl00网络海选只是“2009中国商业地产专业年会暨中国商业地产找招会”的第一站。此后,2009中国商业地产实战主题论坛、中国零售地产发展论坛、美国房地产市场与交易报告会陆续举办,在中国房地产界、商业界掀起一股商业地产的浪潮。

此次活动主题为“挑战造机遇,竟合促发展”,活动方将本着“交流合作、融合发展”的理念,围绕着挑战、创新的思想,紧跟时代步伐,把握商业地产运营规律,从专业角度深度透析城市商业地产的竞合关系。

根据组委会介绍,此次活动是在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中国商业联合会的指导下,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商业地产专业委员会、中国商业联合会购物中心专业委员会、新浪乐居联合主办,新浪乐居商业地产频道、《楼市》杂志承办,北京国华置业有限公司、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018都市之声特别协办。同时,此次活动还得到了中国房地产期刊联盟以及第一太平戴维斯、高纬环球、戴德梁行、SPACE、华夏柏欣、汉博顾问等专业机构的大力支持。

“2009中国商业地产专业年会是通过权威行业协会、知名地产开发商、网络媒体、专业媒体、专业机构强强联手,共同为商业地产从业人士打造的具有行业深度的盛会。”中房协商业地产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蔡云表示。同时,借用门户网站的强势宣传平台,借助专业媒体支持,使得宣传渠道多元化、宣传效果达到最大化。

值得期待的2009中国商业地产找招会将在4月份召开,从地产开发商和品牌商家的供求出发,构建“找铺”和“招商”对接交流平台,实现商家共赢目标。此次会议将邀请协会领导、专家学者、地产开发商、品牌商家代表、运营机构等近1000人共聚一堂,与会者将有众多机会广泛结识业界同仁,共同探讨行业发展趋势。其间,2009中国商业地产颁奖盛典、商业地产研究报告、商业地产大师巅峰论坛以及项目推介等活动将隆重举行。

解构《中国商业地产研究报告》

《中国商业地产研究报告》是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商业地产专业委员会发起,国际知名行共同倾力参与撰写,体现我国商业地产特性的研究报告。在2009中国商业地产找招会上,将首次正式对外。

本刊记者从中房协商业地产专业委员会获悉,目前《中国商业地产研究报告》前期撰写工作已基本完成,正处于后期成书阶段。通过对专业委员会领导和相关撰写人的采访,本刊记者独家获悉了该报告的相关内容。在报告正式对外之前,为业内人士诠释报告的主要构架和精髓所在。

从结构上看,《中国商业地产研究报告》主要分为中国商业地产发展研究报告、中国购物中心发展研究报告、中国重点城市商业地产市场对比分析及结论、中固十大代表性购物中心项目案例研究四大部分。其中在中国商业地产发展研究报告中,阐述了商业地产的界定与分类;商业地产发展历史与沿革;商业地产现状分析以及商业地产发展前景分析与预测。

“目前很多开发商对于商业地产的概念和历史还不是很清楚。《中国商业地产研究报告》的出现,能让开发商更深入了解商业地产的概念分类与内涵,从而避免在后续开发的不必要错误。”第一太平戴维斯项目策划部总经理徐伟成说道。他所在的第一太平戴维斯正是负责撰写该报告的单位之一。

商业地产的概念、分类和专有名词均在此报告中有详尽的解释。例如,商业地产的分类按存在形式可分为:大型综合购物中心、商业区、独立商厦、批发零售市场、连锁店、社区商业设施、物流园区、配送中心、宾馆酒店及餐饮娱乐项目、旅游观光景点、文化服务经营设施、体育经营设施、公用(设施转化)经营设施等。在存在形式上,按照一些标准还可以进行细分,按市场形式可分为:大型商厦、专业市场、小区商铺等;按建筑形式可分为:商业大厦、住宅区商铺、临街商铺、步行街商铺、地下商城等;按用途可分为:办公楼、批发及商贸中心、餐饮及美食广场等;按经营方式可分为:统一经营物业、分散经营物业、综合性经营物业、单一经营物业等。

此外,提到商业地产,就不能不提购物中心。近十年来,购物中心从无到有,从十年前的空白到今天的百余家,购物中心一直是近年来商业地产开发与关注的重点,在某种意义上,购物中心产业发展是中国商业地产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从中国第一个典型意义上的购物中心诞生计起,至令中国购物中心产业发展也有十年的历史了。但一直没有进行过系统的研究,甚至连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义都没有过。中国购物中心在学习国外经验的同时,也在努力地本地化。”北京汉博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王永表示。为了提升中国购物中心产业的发展水平,北

京汉博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特地撰写了《中国购物中心发展研究报告》,综合考虑中国购物中心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建议。

例如,根据“美国购物中心协会”的规模分类标准,一般购物中心的基本分类有四种,即小型购物中心(邻里型)、中型购物中心(社区型)、大型购物中心(地区型)、超大型购物中心(超地区型)。而中国大陆购物中心建议的分类方式是借鉴台湾同行的分类方式,采用叠加型分类方式,先用三个维度来区分购物中心的基本属性,这三个维度分别是:位置(及影响力)、建筑型态、商业主题。例如可以按照位置(影响力)、建筑形态、商业主题划分购物中心类别。

这样分类的好处在于上述三个维度基本上能准确描述一个购物中心的内在特点,同时三个维度结合起来基本能代表一种购物中心的类型,而这一类型同时对应着比较清晰的操作思路。按照这种三维度分类方式,北京西单大悦城可以定义为都市级、集中式、年轻时尚型购物中心;宁波万达广。场可以定义为区域级、集中式、生活配套型购物中心。此外,还总结了国内十大有代表性购物中心的类型及操作策略。

披露重点城市商业地产行情

2008年重点城市商业地产发展状况评价和2009年趋势预测成为《中困商业地产研究报告》的重中之重。对于开发商而言,详细了解某个城市的商业地产行情成为进驻的先决条件。北京、上海、天津、沈阳、杭州、广州、成都、重庆、宁波等城市在报告中被重点提到,具体从城市的宏观经济形势、商业现有供应存量、各主要商业区、城市发展规划与新增供应项目、城市重点商业项目等方面来进行分析。

以下以对于上海、广州两个城市的行情分析为例,通过专业的评断,为业内人士提供借鉴意义。通过对上海的宏观经济数据判断,上海市2007年国民经济生产总值是12001.16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已连续第1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从2003到2007年5年间均呈较快幅度上升,经济快速平稳发展。

上海新增商业地产面积(含商务地产)年均在250万平方米以上,增幅除2005年出现负增长以外,年平均增幅较大,即使在出现负值的2005年,新增商业面积也在199.23万平方米。

通过以下上海典型商圈的商业行情,便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上海的商业地产走势。首先,以徐家汇商圈为例,其位于上海西南部坐落于地铁一号线徐家汇站上,周围漕溪北路立交桥、中山南路内环线高架一同构筑了现代立体交通框架,是西南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徐家汇商圈目前已经构成融购、娱、赏、食、游为一体的综合消费布局,成为了区域特色鲜明的现代商业中心。徐家汇商业项目覆盖高中低三个档次几乎所有类别产品,东方商厦定位高档,太平洋百货定位潮流领导者,而第六百货则定位工薪阶层消费,港汇广场则以shopping mall的形式为顾客提供更加全而的品牌和全方位的服务。徐家汇商圈之前的发展思路是时尚百货,目前已成气候。而未来的发展方向是要“精致化经营”。

此外,作为中国南部最重要的经济核心城市,广州GDP全年涨幅达12.3%,增幅高于北京、上海、深圳等国内三大城市,经济总量在全国主要城市中位居第三。从2000年开始,广州主要商场供应均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增长态势,特别是2004至2006年达到了供应高峰。这一时间内供应的主要商场包括五月花广场、中怡时尚购物中心、动漫星城及广州商业“巨无霸”正佳广场等人体量商场。至2008年底,广州现有主要商场累计供应面积达149.1万平方米。

从商圈分布来看,广州商圈已经形成了多个地段、多种档次又齐全互相补充的格局,相继形成上下九商圈、北京路商圈和体育中心三个一级商圈及环市东商圈、中山路商圈、农林下路商圈、江南西商圈等二级商圈。

物联网发展研究报告范文5

国外金融危机引起的增长低迷还没有消退,但大量围绕电力、通信、交通、环境的智慧型基础设施依然加紧实施。基础性的关键技术研究不断进步,如美国加州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奥本大学、宾汉顿大学、克利夫兰大学等在极低功耗无线传感网络、自组织传感器网络、传感器网络系统的应用层设计、基于IP的移动网络和自组织网络方面、结合无线传感器网络等方面开展研究,新加坡国立大学在无线传感器网络方面进行研究,物联网标准也在加快研究。另外,RFID技术、GPS/GIS技术的应用持续升温,IPv6、M2M、3GPP等技术的研究渐趋成熟,近距离无线通讯、传感器网络、泛在网络等网络技术也随物联网技术应用而快速成长,这也显示了物联网技术研究的不断进步。国内最早于1999年启动传感网工程,由中科院对物联网技术工程项目进行专门研究。近年来有更多的科研院所参与了物联网的研究,在物联网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方面研究突出的有南京邮电大学的UbiCell系列节点、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GAINS系列节点、香港科技大学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软件及平台方面突出的有:南京邮电大学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中心开发的基于移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间件平台、南京邮电大学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集成开发平台MeshIDEMeshIDE、中国科学院宁波计算所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析与管理平台。在物联网理论研究方面提出许多具有创新性的想法的有,南京邮电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归纳总结上述研究不难看出,第一类属于基础性研究,如标准、节点、网络、平台等等,这类研究会对今后物联网应用提供支撑;第二类属于技术应用研究,如RFID、GPS/GIS、IPv6、M2M、3GPP等等,技术比较成熟,但更需要要研究整合应用;第三是理论方面研究,也有待于实践的验证。然而,上述三方面都不属于完整的物联网系统研究,该课题正好是要从一个完整的物联网出发去对物联网系统进行研究。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

课题的研究,是根据智慧实验室建设的环境对感知、控制的具体要求以及使用人的功能要求,研究设计在小规模试验的环境下建立一个可供体验、实训、研究的物联网技术支撑平台及网络架构。1.研究智慧实验室建设传感网网络架构,根据新校区智慧实验室建设,各智慧教室的空间分布情况及功能分布情况进行相关的研究设计,提出完整的传感网网络架构方案。2.物联网技术支撑平台,研究传感及控制系统集成模块、管理系统模块及智能处理模块三个部分集成为一个整体的物联网,构成物联网技术支撑平台方案。该课题研究的核心内容是由感知及控制系统集成模块、管理系统模块及智能处理模块三个部分集成后形成的物联网。该系统不仅将三个部分叠加到一起,还将三个部分有机的集成,特别是智能处理模块要达到智能化的功能,要随时访问另外两个模块的数据,并根据访问的数据分析处理做出准确的判断,输出控制信号到控制系统交给执行机构执行。因此,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构成由三个系统模块组成的有机集成系统——物联网。要突破的难点问题是如何按照智慧实验室建设环境下对感知、控制的具体要求及使用人的功能要求,设计出有机集成的三个系统模块方案,并使其达到功能要求的智能化。

三、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

物联网发展研究报告范文6

关键词:物联网;商业模式;盈利模式;创新与合作

2012(第三届)中国物联网大会日前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Intel副总裁中国研究院院长方之熙在大会上致辞。以下是文字实录。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女士们、先生们:

早上好。

首先感谢大会组织者中国电子学会给我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物联网时代的技术挑战与应对之策。

很多文章和报告里都提到,能够站在两个高峰上,一个是IT的技术发展,从PC,到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这样的潮流上,另外是中国正在发展的物联网。我们中国政府有很多非常好的政策导向。与此同时,跨国公司,包括Intel在内,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很多的阶段,从最早的完全销售,后来做成在中国制造,最近做很多研发,有很多的创新和研究。而怎么进行系统创新,是我们跨国公司下一步的考虑。

讲到物联网,可以用互联网做一个例子,我们可以通过参考一下互联网的发展过程,考虑一下物联网的发展方向。

互联网在1990年前后,它的标准化建立以后,我记得90年代后期,有两家公司做得非常好。我们提出一个问题,你们的商业模式怎么样,你们怎么跟互联网结合呢?当时他们是让大家免费上网,靠广告收费。这个方式一直延续到今天。像社交网站Facebook和阿里巴巴都是从公用互联网开始的。

今天来看,特别是物联网,和20年前的互联网相比,有很多类似的情况:发展很快,但是没有很大的玩家在里面,技术还不成熟。关于商业模式,特别是盈利模式,还很不清楚,这个时候是我们做研究的人进入的最好时候。Intel研究院在这个时候,要加强对物联网的研究力度。

对于物联网这样新兴的趋势,到底有哪些挑战?它的规模是非常大的,在终端,我们有很多终端的传感器,问题是这些传感器需要钱来维持它,但谁来买单?这涉及一个商业模式问题。传感器的数据传到数据中心,尽管我们有4G的无线网络,但是带宽还是有限制,带宽的成本直接影响到用户花在物联网上的开销,怎么优化网络的通信成本?这是大数据的管理。大数据的管理是很难做的事情。在物联网上,大数据的管理有很多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当然,在这个大数据上怎么找到一种服务,这个服务要有利于广大的群众和广大的老百姓,而能够有自信可营销的商业模式,到现在还不是很清晰。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终端有一定的要求。怎么建立好的系统,从系统架构来讲,使运算靠近终端的传感器,这有利于大数据的运行。这些东西是值得研究的课题。当然,新的应用和新的服务,在这些大数据,特别是关于物联网的大数据方面,更是研究的课题。每一个都需要好好研究。

安全问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包括我们现在很多软件,要消耗非常大的能量,这种情况在智能手机上问题就更大了,因为智能手机不像PC上所用的防病毒软件,充上电两个小时可能就没了,因此要求更高。所以从技术上来讲,还有很多困难的问题。

针对这样的挑战有什么办法,这个时代已经不是一个公司,一个国家,甚至一个地区可以解决的,必须全球大家一起努力,才能把这个事情做好。

这里想多讲几点,Intel作为一个高科技公司,在创新方面一直都很重视。Intel在这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进行了很多努力。我们需要合作,这是商业发展的需求。在PC发展的30多年中,很多不错的公司在PC上做了很好的研究和开发,现在都不能生存,原因就是不合作。无论做软件还是做硬件设备,都需要和大家在一起才能做出新的东西,才能生存。如果没有可靠的产品路线图,以及可靠生产线的合作,是不可能做成的,创新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合作甚至在我们的基因里,我们会问我们的合作伙伴,我们的产品对他们有什么影响。我们在研究院有一个项目,我们会问这个研究项目对我们合作伙伴有什么影响。

Intel在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方面,在技术上的创新大家听到很多。比如半导体方面,高端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Intel研究院做了很多工作,开发了很多工具。

在安全方面,大家知道,Intel花了大量的投资,合并了最大的做电脑安全的公司阿卡非,我们一起实现硬件的安全功能。对传统的PC市场和手机市场的安全性有很多研究,从全球的范围来做。另外,还有无线连接,将来很可能把无线的功能整合在一起。

这就是Intel在创新上的一些考虑。

合作方面,我们和Google合作,和很多大学进行合作,和很多企业合作。2006年,开始跟科技部一起和清华合作。2009年,我们和无锡市政府成立了一个数据中心。今年,我们和联想合作,在交换技术方面,帮助联想的智能手机做一个制止。在两周前,我们宣布中国Intel物联技术研究院成立,这是北京市政府和Intel联合成立的研究院。我们研究院的宗旨非常清楚,我们不做纯粹的研究,我们做的是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我们和北京市政府一起,北京市能够提供我们政府的政策导向和非常好的环境。这是和中关村物联网联盟。事实上,Intel研究院会进行很多方面的努力,和美国的大学以及世界各地的大学一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