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交媒体的态度范例6篇

对社交媒体的态度

对社交媒体的态度范文1

关键词:媒介整合 媒介生态 媒介组织 媒介市场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传统媒体生存发展、赢得未来的必由之路,也为传统媒体的改革、创新,实现再造与重生,建设新型主流媒体带来了新的机遇与希望。电视作为具有多重优势的传统媒体,在互联网时代遭遇了挑战,也最有可能在媒介融合中率先突围,在重新布局中建成新型主流媒体。

重新布局的主要依据

媒介融合是现实与趋势的召唤,技术创新的眼花缭乱使融合充满了想象空间,而电视台媒介融合的具体操作,则需要脚踏实地,认真分析。首要的问题是,新媒体到底改变了什么,还在改变什么。这是实施全新布局、介入与深化媒介融合的依据与着力点。理论总结刚刚兴起且十分丰富,归结起来,一个基本观点是新媒体的出现与崛起使传播生态、媒介产业、媒介组织、传播对象及其相关的各种传播模式与方式、媒介要素聚合与离散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革。一个显著的方面就是包括电视在内的传统媒体面临着舆论场收缩、影响力衰减、受众群瓦解、收入比下降等严重挑战。而循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我们发现,至少在关乎媒介生存发展的三个主要方面发生了革命性、本质性、结构性的牵动全局的变革。

一、媒介生态发生了根本变化。在影响媒介生态的诸多条件中,技术一直起着决定性作用。每一次媒介技术的变革和新媒体的出现,都或快或慢地改变着原有的媒介生态,从而改变着所有媒介的生存与发展方式。今天,以互联网为标志的全新“技术――社会”生态环境,无疑正在建构着全新的媒介生态。相对于前互联网时代的以大众传播媒介为核心建构的大众传播生态圈,新的媒介生态正在迅速生成。其主要特点,一是社交媒介迅猛发展,迅速崛起。以Facebook、Twitter、微博、微信、QQ、客户端、APP等为代表,形成了以私人圈、交友圈、粉丝圈、产品圈、营销圈等为特征的无数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上的社交圈,构筑了庞大的社交媒介圈,大有冲击、整合、吞噬一切媒介之势,成为新媒介生态的最鲜明特点。二是随着社交媒介圈的无限膨胀,传统的以大众传播媒介为核心的单一媒介生态,演变为由大众传媒与社交媒介双圈互动,新型的人际传播借助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平台,形成新的颠覆传统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跨大众――人际传播模式构成的复合媒介生态。三是复合媒介生态的主体相应由原来的大众传媒为主,演变为包括大众传媒在内的多元、多层、多维的泛主体、自主体、微主体等。四是新的媒介生态中,信息与新闻传播路线与方式发生了颠覆式的变化,由原来大众传媒的单向、一对多、体系内转载,变为互动、几何式转发、病毒式复制,信息的瞬间聚合离散能量与能力爆炸式扩散。五是媒介生产、传播、效果评估、评论等媒介综合评价方式方法与体系均呈现出重大变化,相比新的社交媒介,传统大众传媒的传播、生产、评估的盲目性、模糊性更强,针对性更弱。大数据、云计算将成为新型媒介生态中主要工具。

二、媒介组织发生了重大质变。传统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均以某项传播技术和某种编辑方针为核心和主业,展开新闻报道和媒介产业。具体的媒介组织形式表现为通讯社、报刊社、电台、电视台。近年来,媒体改革的着力点之一即是媒介组织再造,表现为报业集团、广电集团的成立,地方有线电视网络公司的全省一张网等。媒介组织的变革总是有原因的,在报业、广电改革为重点的媒介改革时期,改革出发点大多是为了做大做强、整合资源,甚至期望整合后由物理整合向化学反应升级。新媒介组织包括的资源大多是原有社刊资源,频率、频道资源量的增加与衍生的子报、电视剧、广电购物等传统资源的再放大,变革动力也大多是行政主导的外部推动。然而,当互联网时代到来后,传统媒体陆续开设了网站、网址。如果说此时只是媒介组织增加了一个部门,变化不大的话,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后,当某一版面、某一记者、某一栏目、某一频率频道发出自己的第一条微博、第一条微信,收获了第一条评点、第一个粉丝时,或者说,当这些林林总总的新型媒介的评论、粉丝、好友突破一千、一万、十万、百万乃至更多时,当人们的注意力更多地投入到这些变化不定的新媒介时,媒介组织实际上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主要表现,一是由传统的增加业务即增加部门,改变为全员向新媒介发力,而新媒介又呈现出个人化、个性化的明显特征。二是由此媒介管理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签发变为即发、快发、碎片发,媒介管理权限也不得不下移至最基层的编辑、记者、主持人,空间由媒介空间向现场空间转移。三是媒介采、写、拍、制、播的技术、管理和传播全流程发生了变化。四是媒介产品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传统的单一产品改变为同一信源多向多时多维分发,单一产品正变为复合式的“产品包”,包中的产品组合则根据多种终端的需求不断重新塑型、全新烹制、重新上架。五是就媒介拥有而言,所有的媒介组织都将变为拥有多种大众与社交等传统与新型的媒介集团,因而所有的媒介组织都面临着媒介组织再造,而再造的重点、方向还在探索之中。

三、媒介市场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在前互联网时代,媒介市场中报刊、广播、电视、有线电视分割着伴随经济发展而不断增长的广告投放。先是以都市报为标志的报业崛起,再是汽车时代到来的广播繁荣,而电视则依其一定时段内的技术优势持续保持增长势头。无论市场如何变化,只会发生结构固化的量变,传统媒介共享着经济持续增长推动的媒体发展。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到来,这一切被快速打破,媒介市场发生了颠覆性的结构性变化。主要表现:一是新媒介异军突起,作为新增板块进入媒介市场并快速增长,媒介市场原有结构被迅速打破。二是新媒介与传统媒介的快速结合甚至融合,使所有的传统媒体都兼营、兼容乃至融合新媒体,新媒体的理念、技术基因迅速植入传统媒体。媒介市场原有结构被迅速打散,不断重整、重组。三是新媒介本身的内涵伴随信息技术的不断变化而快速刷新,媒介市场传统的超稳定结构被打破,并将持续变动下去,呈现出结构变革的动态性特点。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授菲利普・迈耶的调查研究中,到2043年,日报的读者将归零,到那时,媒介市场又将呈现出全新结构。

重新布局的突围重点

实际上,依据上述三大变化,宏观上媒介融合的重新布局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端倪、方向与范畴。

一、在新的媒介生态中重新布局,建构全新的大众――社交媒介生态圈。在互联网时代,以电视为主的传统媒介面对的已经不是以大众传媒为核心建构的大众媒介生态圈,需要在巩固、维护、升华大众传媒生态圈的同时积极调整媒介自身生存发展的生态系统,建构以媒介价值和品牌为核心,以观众――用户为对象,以服务――参与为模型,以体验――收获为基础,以共享――共生为目标的开放型、成长型的全新媒介生态圈。

(一)大众传媒生态的重新布局。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是电视应当如何保持、提升自身的生态优势,如何通过改革创新,排除干扰和影响电视发展的机制、体制、资源环境中的诸多问题,只有更加明确了电视与具体电视台自身的优势与力量,才有可能进一步行动。对那些频道多、收入少的台来说,首要的就是按照宣传要求和成本核算,大力削减现有频道数量,以便优先保证新闻生产与传播,集中力量凸显自身优势。其次,要深化改革,把频道分为公益性与经营性资源,保证公益性频道的国家、公有属性,牢牢建构电视舆论格局,同时,大量释放市场性、经营性频道,不以行政区域划分频道资源,而以市场方式分配非新闻性频道资源,形成几个全国性、区域性强势电视集团。微观而言,电视台需要明确理清自身的价值、品牌、服务对象和成长方向,借鉴国企改革的方式,对收视、收入双低迷又没有成长价值的频道和栏目实行关停并转,打破小而全、大而全,有概念、难实施的办台模式和思想,集中优势资金、技术和人才办好一两个主要频道,有条件的可以通过制播分离运营本地或外地的频道和栏目,守好舆论主阵地和经营主战场,以改革的精神和方式开拓区域性、全国性和平台性的电视、视频市场。特别是在城市台中,许多弱势频道、边缘栏目的收视人口往往不及主持人的微博、微信的粉丝多,无论从舆论引导、服务观众、经营发展、成本核算等角度,都应该及早决断,关停止损,把有限的力量投送到更有影响力,更有前景的领域和方向中。目前,许多省市台已经实现电台、电视台合并,完全有条件在新的框架、基础上,重新布局区域性的大众媒介生态,突出重点,整合资源,做好加减法,形成主频道、主品牌、名主持、名记者构成的有影响力生态要件,形成精、奇、特、新的生态特点,把更多的力量向新的社交媒介生态转移。

(二)积极介入建设布局以电视媒介核心价值为内涵的社交媒介生态圈。在第一个布局后才能进入新的媒介生态中全新布局的第二个方面。有统计表明,中国拥有全球最活跃的社交媒体用户群,每两名中国网民中就有一人在超过一家社交媒体网站进行过注册。电视在社交媒介生态圈中要建构形成以自身品牌为核心的社交媒介生态,将大众传播力延伸融入社交媒介,并形成影响力。首先,要进行社交媒介战略布点,根据自身的实力、特长、目标,有选择、有重点地在不同社交媒体开设账号,建立客户端,可以媒体、频道、栏目、名编、名记、名主持人的多层次、多种类、多侧面的公共和个人账号,形成直接、间接、整合的社交媒体群,这也是多数国际国内媒体正在积极实践,并取得成效的普遍做法。问题是要突出重点,有所突破,不少媒体社交账号要么形同虚设反应不及时,要么进入瓶颈不知如何突破,反应一阵之后便是沉寂,沉寂之后便是放弃。这都不利于社交媒体的发展。其次,精心培养社交媒介的品牌大V、品牌大圈、大群。要从媒介整合的战略出发,重点培养人格化、标志化、品牌化的社交媒介标志性的有影响力的大V,并以大V为核心建构品牌大群、大圈、大客户端,在信息传递、新闻首发、重要评论等方面,有计划、有重点地支持品牌大V,不断提升他们在社交媒介生态圈中的影响力、引导力。第三,加强社交媒体的转发能力建设,在社交媒体战略布局中,划分层次、领域,研究媒介大V和公众大V的圈群成份和影响力边界,形成定向、定量、定时的社交媒体转发覆盖能力,确保以此强化舆论引导,保证社交媒介生态中导向正确,真消息、正能量占上风。第四,采取多种模式,建构媒介社交平台。有条件的新型媒介集团可以自建社交媒介平台,没有条件的电视媒体要依托现有社交媒介平台,建构自己的媒介社交平台。同时,要以社交媒介的思维方式运营好网站、微博、微信等社交账号,最大限度地发挥好新媒介、新媒体在新的社交媒介生态中的作用。第五,提高与社交平台合作的战略层次,要从电视媒体发展和媒体整合的战略高度主动提升与社交平台合作的战略层次,在开设账号的基础上,要与社交平台开展区域性或全局性的资源、宣传、技术等合作。一方面,电视媒体可以减少重复建设与投入,把视频云端、大数据与社交平台合作托管,进行再开发、版权合作等;另一方面,社交媒介也可以获得更充分的资源,推广、推介、植入电视媒介品牌,更好地满足电视媒介的整合需求与品牌成长,探索出整合的更多更好模式。最后,紧跟技术潮流,及时实现媒介升级与叠代。例如,不少电视台的网址受制于出口流量限制和内容质量与数量的限制,已经没有大的传播与市场价值,应该尽早通过叠代解决,实现台属网络媒体的重组。

实现了上述两个布局,只是总体布局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要同步开展在大众传媒圈和社交媒介圈的交互布局,这才是真正的在布局中融合,在融合中布局。重点通过技术手段不断整合这两个生态圈的媒介布点、媒介手段,最终形成一个后台、两圈呈现、多维分发,进而在实现技术交互的基础上,实现思维交互、组织交互、呈现交互,进而融合成一个媒介集团,拥有多种传播领域和传播阵地。因而,只考虑大众传媒生态布局,或只注重单纯社交媒介生态布局,都是不完全、不完善的。当然,这是一个技术、组织、战略运营的实践过程,但交互与融合的方向、思路与战略应当是基本的遵循。

二、在媒介组织再造中重新布局,建构生成全新的媒介融合组织。在新的传播技术出现之初,人们对媒介融合的关注大多停留在技术融合层面。实质上,技术的选择与应用、新旧技术的融合乃至扬弃只是媒介融合的最基础部分,技术融合提出并推进媒介融合,而作为传媒组织,媒介融合要求组织再造以适应――推动――提升媒体融合,最终生成新型媒介集团。因此,就媒介组织而言,媒介融合中的重要问题是媒介组织再造,这要求对互联网时代的媒介组织进行重新定义与定位。

从产业视角观察,传统的电视台是内容生产与渠道控制叠加的内容+渠道型的媒介组织,不同的台因内容生产与渠道运营的市场化程度差异而导致实力不同。应当承认,因上星政策、区域覆盖、区域经济的千差万别,中国的大多数电视台市场化程度不高,内容生产的广告转化率与版权价值也不高,传统播出渠道如无线覆盖已经基本无直接市场价值。有线网络则一方面因全省、全国一张网而日益进入集中化垄断化的产业经营,与台的关系远近不同;另一方面,三网融合与新的互联网电视平台与各种盒子极大地冲击着、消解着传统的有线电视,有线电视的价值处于波动之中。因此,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电视台的传统定位必须改变,要在技术融合、市场细分与价值链整合当中重新定位新型电视媒介组织。

(一)要注重内容生产,成为视频为主的内容提供商。首先是做好新闻等公益性内容,这是电视台的性质决定的。同时,充分利用已有和应有资源,做出适合不同新媒介的终端产品,发挥其最大的传播价值与市场价值。其次是向市场提供特内容。在媒介融合时代,传统的电视被视频的大海包围,也只有投入到视频的海洋中才可能形成自己的新价值体系。因而,一定要打破传统的自产自销式的内容生产,打破改版再改版的封闭的恶性循环。在所有的新节目中注入新媒介基因,注入超越本台的市场基因,绝不能再为了满足播出和填补时间做节目了。最后,要作好视频内容的版权管理与评价,不制作没有版权价值的节目,改变小而全的电视台频道与栏目结构,结合大众传播生态的结构变化,集中力量做好新闻与特,其他的内容生产力量全部面向市场,重新集结,为市场制作内容,使电视台从电视频道内容提供者向视频平台内容提供商转变。

(二)拓展传播渠道,成为渠道参与商。在前互联网时代,电视台控制了无线传输与有线传输两种主要的视频传输渠道,而在互联网时代,渠道呈现了多平台化、多通道化、多终端化的立体、网状、非线乃至量子与混沌的复杂结构,没有一种渠道可以被某一机构垄断,或者说,被垄断的渠道其价值日益衰微。因此,电视媒介融合必须把重点放在渠道拓展与利用上。首先是保持并增值传统频道。如保持并维护好公益性的无线传输,积极参与、控制区域性有线电视网络,在本区域实现台网一体,这既是确保舆论、导向之道,也是电视台内容分发增值的主要渠道。同时,积极参与控制有线电视网络的数字化、高清化、平台化、智能化,把有线电视网建设成为城市智慧化、家庭智能化的基础平台,实现多元增值。其次是以多种形式积极开拓多种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渠道。可以推送多种特色化的网络节目和APP,以产品开拓渠道;可以整合多个媒体,共同推出联合平台,如全国部分媒体共建的全国城市网络电视台CUTV;可以和网络、电信运营商合作,建设新的区域平台和渠道,有条件可以资本投入方式参与新渠道建设与运营;可以建立区域化的媒体网络联盟、新媒体网络联盟和社交媒体网络联盟,更要积极主动地参与运用现有的社会化平台与渠道,占领那些最热的社交平台。总之,要通过掌控主渠道,参与新渠道,借力社会渠道,合作多种渠道,形成自有内容产品的分发、分销、分享平台与渠道,实现有效的舆论引导与有利的内容产品增值渠道体系。

对社交媒体的态度范文2

【关键词】 社交媒体 大学生 学习生活

一、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现状

根据 E-Marketer 的最新报告, 2015年中国用户每天平均总用时为 6 小时。《2015 年微信平台数据研究报告》说明:近25%的微信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 30 次, 55.2%的微信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 10 次。新浪微博的 2015 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显示,截止四季度末,微博月活跃用户达到2.36 亿,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平台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

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使用有着敏捷的接受力和较强的使用能力,大学生逐渐成为社交媒体中活跃的主角并比其他群体在网络社交中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社交媒体的兴起改变了大学生们传统的学习生活模式,越来越多的连带影响也逐步地表现出来。[1] 在大学生眼里,社交媒体平台是他们张扬自我,索取最新资讯的窗口,但如果在信息传播内容和信息处理上把握不好的话,会扭曲社交媒体促进人际交往发展的最初定位,间接性也会影响正常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不合理的使用行为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学生们对网络社交媒体产生依赖,并影响其学习生活各个方面的发展。[2]

二、实证分析:临港大学城关于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和学习生活影响

2.1调查设计

本调查选择在上海市临港大学城进行,其大学城由四所高等院校组成,横向来看,四所高校其整体平均水平位于上海市高等院校中列,具有较为典型的代表意义。纵向来看,其四所学校所涵盖范围较全面。本次调查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展开,共发放及回收1205份,各学校及其各年级人数相仿,其中大一新生共242人,大二同学312人,大学三年级同学452人,大四毕业生199人,与预期人数近似相等。

2.2调查发现

本次调查意在探索研究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对分别为日常学习方面,创新实践方面和社交能力方面三个方面的影响,在自变量上,分别设置了每日使用社交媒体的总时长,每日课上和课下使用社交媒体分别的时长和每日社交媒体用于聊天和浏览动态的分别时长。在因变量上每个方面分别针对不同个子方面和小题,并根据权重来计分。

基于被调查的1205个样本,可以清晰地得出,其每日平均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上,频率最多出现在每日使用4-5个小时组,占到了总被测人数的29.13%。从整体上来看,7组数据在宏观上呈现正态分布,使用时间为小于1和大于6的都较少,分别为1.99%和4.98%。具体项目中,课上使用社交媒体的情况调查结果较为典型,使用时间为1-2的同学数量最多,占到了60.58%,是使用小于1小时和2-3小时的3倍左右。由于课堂时间较短和同学们基本上能遵守课上不频繁使用手机的规定,使用时间大于3的同学较少,共计只占总数的0.24%。

(1)社交媒体的使用对大学生学习方面的影响。每日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长短和W习板块总体得分的高低并没有显著的关联。可能原因为随着社交媒体的不断推广,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长总基数较大,故单因素已不再对学习方面构成明显影响;另一个角度来看,日使用时间即对学习进行占用造成消极影响,但反方向也给新型学习的模式提供平台从而积极推动学习进程,故总体看不出明显方向。根据Pearson相关性分析绘制表一可得每日课上使用社交媒体对课堂及时做笔记一项呈显著负相关,即课堂消耗在社交媒体上越多,直接影响课堂无法及时做笔记;同样地,每日使用社交媒体时间与能否巩固课堂内容成反比,其显著性较明显,为0.014,存在轻微相关性;针对能否坚持完成任务,每日使用社交媒体和每日用于聊天软件都与其有着显著负相关关系,其中,社交媒体用于聊天的时间与其相关性最大,达到-1.14,较为接近基数1。虽然大方向上看,使用社交媒体的用时和学习板块得分表现并未显著关系,但是易得出,在社交媒体上花费时间越长的同学,在学习任务上表现较为拖沓;而又由于学科的考核方式和方面日益趋向强灵活性,所以课堂使用社交媒体和学习表现的关系在日益淡化,使用社交媒体用时较长的同学也有机会在期末的考核中拿到好成绩。

(2)社交媒体的使用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方面的影响。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表现上来看,总体结果不如学习板块突出,其宏观层面上,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长短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方面依旧没有非常显著的关联性。其影响可能有两个方面制约,一个方面是使用社交媒体会锻炼刺激大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感知,进一步增强了同学科技创新的热度;但另一方面,使用社交媒体会占用大量时间,极大程度减少了其他渠道的知识获取以及会降低参与的效率。从表二可得,每日使用社交媒体时间较长的同学没有做到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大量科技创新读物,其呈现负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066;每日课下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与是否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的关系较前两者更为紧密,达到了-0.33,根据志愿者活动和社团活动相比,社团活动很大程度上为线上组织,故使用社交媒体的同学信息量掌握更多,其为可能性干扰因素之一。经常使用社交媒体聊天的同学在积极参加社团与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两个方面表现越好,与其预期相反,原因可能是随着社交媒体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活动选择在群聊中讨论,所以两者相互促进,参加各类活动的用时也要更加关注社交媒体的动态。

(3)社交媒体的使用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方面的影响。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长并不会给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带来显著的影响,传统的社交媒体形式和社交媒体理念会制约青少年人际交往的能力,越来越多的线上沟通会阻碍现实生活中社交的能力培养,但随着社交媒体不断新兴,多元化多方位的社交媒体软件被开发运行,使用社交媒体的同时也不断开发着使用者的社交能力,所以正反影响并存。基于对样本的统计分析,制成表三,对所涉及到不同因素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每日使用社交媒体聊天的频率越高,实质上对其有轻微积极推动作用的,可能原因在于越多越多种形式的聊天,同时,每日使用社交媒体聊天的频率越高,日常与老师交流的次数也逐步增多,随着社交媒体实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老师通过社交媒体与同学互动,擅于使用社交媒体的同学自然也有了更多的机会与老师联系;浏览动态越频繁的大学生,与年纪差异大的群体沟通越差,越关注动态的大学生朋友圈越窄,同龄的交往对象也相对密集,因此他们逐步减弱或排斥与年纪差异大的群体的沟通机会与能力。综上所述,使用社交媒体用于聊天和浏览动态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关系明显,前者促进大学生与更多的人流,后者培养大学生洞察与补获信息的能力。

四、总结与建议

4.1力于大学生社交媒体平台进行信息的推广

在高校层面,需掌握和了解在校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的总体情况,并在鼓励上课不用或少用社交媒体的同时,也培养大学生正确使用和利用新媒体平台的能力,创办校园各个方面轻平台,通过校园社交媒体网络的建成来促进学生的学习生活,而不是拘束于传统的管制体系与模式。 [3]

4.2引入多元化社交媒体应用于课堂教学

针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教学现代化程度―课堂内容紧密程度”矩形图分析,教学现代化程度的强弱和课堂内容紧密程度的强弱从理论上直接影响课堂效率和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吸收情况,在二者都相对较弱的情况下,课堂的效率较低和学生掌握情况较差,而相反,在二者都达到较高程度的时候,课堂效率高,学生掌握的能力也增强。如今的大学生更具有思想性,其对课堂的期望与需求也较以前更高,故在基本满足课堂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课本知识的同时,教师也应该不断引入新的教学方式,来提升课堂效率。[4]

4.3合理调整时间分配

在调查数据的分析中易得出,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消耗的时间越长,其处理其他事情的时间就会被缩减,其证明最大的使用社交媒体的负面影响是养成了拖沓的习惯。同时,大学校园生活又与高中初中有很明显的不同,更多自由时间可以支配,学校和老师对其的监管在不断减少,故培养合理时间分配的能力日益重要。

一方面,大学生可以自身强化时间利用率的概念,做到不浪费不延期,对每一项任务的完成都要实现较好的规划;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社交媒介的相应定时的软件,将要完成的事项进行安排与归纳,在制定的相应到期时间里完成并给予反馈。

由于社交媒体的丰富性与娱乐性,不建议在任务完成的间隔时间使用,即为了避免使用社交媒体的超时对下一个任务进度的影响,并且不能占据预定的休息睡眠等时间。同时,大学生可以借助社交媒体来提高效率,尽可能做到更快更好地完成相应的任务作业。

参 考 文 献

[1] 袁立庠、刘杨,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分析――基于安徽高校的调查 [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37

[2] 童刚钦,基于手机媒体的大学生日常化学习传统文化策略研究 [D].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7

对社交媒体的态度范文3

关键词:社交媒体;吉林农业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农业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课题;2015年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GH150219); 2016年长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成果。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5.053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社交媒体迅速崛起,目前已成为我国网民使用最多的互联网应用。CNNIC的调查显示,包括即时通信、微博论坛等交流沟通类应用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使用率均高于网民总体水平。作为大学生最受青睐的网络交流方式,社交媒体对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都产生了深刻而又复杂的影响,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机遇和挑战。该校作为典型的农业院校,在社交媒体的影响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迎来了机遇和挑战。

1社交媒体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移动互联网时代,以微信、微博、QQ等为代表的社交媒体迅速崛起,其带来的影响引发广泛关注。安东尼・梅菲尔德认为,社交媒体是具有参与性、公开性、交流性、对话性、社区性和连通性的在线媒体,能够给用户提供广阔的分享平台和空间。安德烈・开普勒认为社交媒体是以Web2.0为技术基础建立起来的网络应用,用户是该空间内容的创造者和传播者。[1]社交媒体是允许人们撰写、分享、评价、讨论和相互沟通的互联网应用程序,类型主要包括博客、图片分享、视频分享、论坛、社交网站和网络社区等,具体如微信、微博、百度贴吧、QQ空间等等。通过社交媒体,人们不仅可以随时随地了解朋友的动态,还可以获得新闻资讯、学习新知识、休闲娱乐等其他方面的服务内容。与此同时,社交媒体在媒体方面的属性愈发凸显,已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来源。这种以互联网、移动通讯和智能手机为基础的社交应用,让信息沟通变得即时、直观、便捷和广泛,让信息传播更加多元、丰富和个性,呈现出以下传播特点。

1.1传播主体的多元化

社交媒体中的传播主体非常多元化,主要有作为一般传播者和受众的普通用户,他们往往具有平民化、草根化的特点,其自身既可以创作内容,又可以传播内容,同时也是内容传播的受众。除此之外,社交媒体中的传播主体还有名人、机构、传统媒体等特殊的传播者与受众,此类特殊的用户更偏重于传播者的身份,当其作为受众时,则更多地是希望从普通社交媒体用户那里得到及时的信息反馈与互动。

1.2内容形式的多媒体化、碎片化

社交媒体依托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其信息具有多种多样的形态,包括文字、图片、声音、影像、动画等内容形式,以视频、广播、日志、转帖、状态、装饰空间、游戏等推送方式呈现,作用于用户的多种感官,灵活生动,吸引力强,往往能够对用户产生较大的粘性。推送的内容普遍比较简短,以微内容为主,冲击力较强,适应于以移动互联网为载体的手机传播,尤其是年轻大学生的需求,用户可以利用碎片时间进行阅读观赏,使社交媒体渗透进大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

1.3传播方式的交互化、多级化

社交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主要区别在于传播方式的交互化和多级化,社交媒体的传播主体与客体互为传播者和受众,沟通渠道便捷,用户参与性较强,可以进行及时的、多种形式的互动及分享,使用户能够更加深入的参与到传播过程中。增加用户粘性的同时,给予用户更好的使用体验。在整个传播过程中,社交媒体内容由用户生产,在小范围的传播中有明确指向,在大范围传播中呈网状发散,传播后受众的反馈比较迅速并且明显。用户可以利用社交媒体的分享功能对传播内容进行分享,产生扩散式的多级传播,可以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大的影响,形成较强的传播效果。

2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2.1社交媒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2.1.1搭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般以课堂讲授为主,教育手段比较单一。进入网络时代后,随着社交媒体的迅速发展,功能逐渐丰富,其在大学生中的影响也逐渐扩大,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选择。目前,吉林农业大学运行的校级微信公众号就近20个,内容涉及新闻资讯、校园活动、师生动态、就业信息、作品展示等等,共享资源丰富,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利于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接受调查的同学中,有超过2/3的学生都认为校园微信这一信息形式很好,会经常关注。社交媒体使信息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针对性强,使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延伸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角落,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方便。

2.1.2创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 社交媒体上的信息容量巨大,资源丰富,而且伴随新媒体交互技术的发展,社交媒体上的信息形态更加多元,常规的文字、图片、声音、影像、动画等元素均加以综合利用,交织成丰富多彩的信息形象冲击着大学生的多种体验。社交媒体对这N信息组合的推送方式不断创新、花样翻新,更能适应当代大学生的使用需求,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提供了天然的载体。以吉林农业大学为例,调查显示有超过三成的大学生认为本校校级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力很高,通过微信公众号了解学校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学校利用社交媒体多种形态的信息表现形式,生动地表达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使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更加乐于接受。

2.1.3增强了教育者与学生的交流互动 社交媒体具有较强的互动交流功能,信息传播的主体与受众在社交媒体中的地位较为平等,并且沟通互动渠道畅通、成本低廉,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参与对话和交流。一方面有利于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和情感互动,另一方面可以更加及时的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和具体需求。在吉林农业大学目前运行的校级微信公众号中,几乎都带有自助服务的互动功能,有近七成的同学会转发分享校级微信公众号的文章,其中有40.2%的人是想传播给更多的人阅读,也有16.38%的原因是想自己保存,方便以后阅读。利用社交媒体平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以往的教师单向传输变成师生双向互动,更容易产生思想的火花和情感的共鸣,实现更加有效的沟通,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

2.2社交媒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2.2.1不良信息带来的负面影响 社交媒体是信息传播的双刃剑,在其传播的海量信息中,不仅有丰富的有益资源,同时也裹挟了各种虚假信息、垃圾信息、低俗、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由于社交媒体以大量用户生成内容为主,传播范围更有针对性,这使不良信息传播更加隐蔽,更容易操控,产生的危害也更大,极易对那些喜欢新鲜、刺激而认知辨别能力较差的大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危害其身心健康,甚至导致其价值偏离和行为失范。不良信息的泛滥,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极大的挑战,如何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

2.2.2沉溺其中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社交媒体营造的丰富多彩的世界中,大学生很容易被吸引其中,形成对社交媒体的过度依赖,进而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负面影响。越来越多的“低头族”出现在大学校园甚至课堂上,这种对社交媒体的过度投入和沉迷,已经影响到大学生现实生活中真正的人际交往,甚至干扰到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培养产生不良影响。

2.2.3社交媒体的应用对教育者的挑战 社交媒体伴随网络技术、智能终端而不断发展,更新速度快,尤其是一些新的应用方式不断推陈出新,吸引大学生用户使用的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带来了使用压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般对传统的教育方式比较熟悉,对快速发展的社交媒体并不能熟练掌握,存在对社交媒体运行机制、传播模式不了解、对其中的话语表达不适应、对社交媒体的运用不熟练等问题,影响了社交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运用,使其难以发挥更大的功效。

3利用社交媒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3.1构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交媒体平台

面对大学生普遍使用社交媒体的实际,高校要积极创新,充分利用社交媒体,使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窗口和新载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部门应建立专门的社交媒体账号,定期益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内容。专业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可以开通社交媒体账号与学生互动交流,更好地了解学生思想动态,进而更好地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思想教育工作。

3.2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表现形式

社交媒体灵活多样的功能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选择,为信息内容的表现提供了多种形式。但目前高校的相关教育内容仍多以传统的文字、图片等形式呈现,形式较为单一。在吉林农业大学运行的校级微信公众号中,只有吉林农业大学官方微信、吉农艺术团、吉林农大乐影客三个校级微信公众号使用了除文字加图片以外的视频推送形式。相比于简单的文字和图片,声音、影像、动画等更吸引年轻人,也可以让内容更加立体和多元。选择合适的内容与多种表现形式巧妙结合,利用文章、热点新闻、观点讨论、比赛活动等契机进行推送,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3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媒介素养

和学生相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对社交媒体的了解和掌握程度较弱,尤其是年长的教师基本很少使用社交媒体。针对这种情况,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干部和教师在思想认识上,要提高对社交媒体平台的重视。积极学习相关知识,了解社交媒体的特性、功能及鞑ビ攀啤QЩ岚阉枷胝治教育和新媒体技术结合起来,解决新媒体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参考文献

[1]曹博林.社交媒体:概念、发展历程、特征与未来――兼谈当下对社交媒体认识的模糊之处[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3):68.

[2]谢婉若,邹姝玉. 2010-2013年社交媒体研究热点解析[J].新闻知识,2014,(04):3.

对社交媒体的态度范文4

[关键词]自媒体;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4)03-0078-03

互联网时代,基于信息技术与网络覆盖的兴盛,以微博、微信、博客为代表的自媒体已经广泛地深入到了社会公众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以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为主导的媒体格局正在悄然改变,时至今日,自媒体已经发展为不可忽视的对于传统媒体形成挑战的力量。早在2003年美国学者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就将自媒体定义为公众利用当时当地能够得到的简便传播工具打造自己的传播平台。同时,自媒体不仅以其个体化、个性化、主体性迅速被公众认同、接纳,而且因其交互性、传播性而成为社会及公众交互联通的中介,从而在塑造社会个性、多元性的同时,又将社会高度紧密地融筑于一体,使社会既高度分化又高度融合。所以,作为社会与公众信息传输、播散的载体,自媒体从一开始就注定摆脱不了社会性、公共性的秉性,就注定承载着社会与公众交流、沟通的功能,就注定要成为政治社会化的工具、成为政治传播的介质、成为施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媒体。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发挥,教育者的施教过程,受教育者的受教过程,内容的传播等环节都需要一定的介质,自媒体异于传统载体的展示、通讯、娱乐、社交、新闻二次功能、舆论推动和社会监督等独特功能恰好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需要,同时,自媒体又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具传播特质,所以自媒体可以被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所利用。

一、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自媒体审视

(一)思想政治教育为自媒体创新发展带来的机遇

1.思想政治教育为自媒体发展提供发展契机。自媒体作为传播信息的新载体,同时兼具信息传播功能、信息分享功能、娱乐功能、交友功能等等。而公众更喜欢将自媒体当做一种交友、分享心情的工具。只有将自媒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新载体,才能够丰富自媒体的传播内容,使其兼具上述功能的同时还具备社会教化、社会学习功能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这也为自媒体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2.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凸显自媒体特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覆盖面广、内容丰富、寓教于乐和教与学零距离性与自媒体的“去中心化”、“交互性强”、“信息量大”、“覆盖面广”、“传播迅速”等特点不谋而合。将自媒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可以向受教育者展示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的信息,能够以轻松、活跃的方式感染受教育者,真正的做到寓教于乐。此外,自媒体作为网络社会的一种新型表现形式,具有较强的虚拟性,这种虚拟性表现在自媒体匿名化,不仅拉近了教育者和受教者的心理距离,有助于教育者抓取到受教育者真实的反馈,还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3.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自媒体传播提供新平台。计算机的普及,手机3G技术的发展已经深入公众的物质文化生活,上到国家大事,小到生活信息,公众都可以通过自媒体获取信息,由此自媒体成为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社会主流信息、正面信息报道和生活信息通知等信息的传播新平台。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政治性和教育性为自媒体完善传播模式、拓展传播平台提供了机遇。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自媒体发展提出的挑战

1.思想政治教育主导者面临的挑战。当自媒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时,自媒体的传播主体首先要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但是,目前的实际情况是自媒体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还主要由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导者作为自媒体的注册用户承当。因此,这个意义上的自媒体主体就面临诸多挑战。

具有特殊化色彩的传播主体如何为公众所接收。自媒体中的受众“无拘无束”,喜欢趣味性强的内容,所以对于自媒体中具有较强政治色彩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者是否认同并且如何认同就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导者首先面临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主导者是否具有与其身份相符的意识和理念。自媒体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导者在传播中是否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是否彰显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否具有道德权威性、是否能根据受众特点制定教育计划都将成为主导者面临的课题,主导者是否足够了解受众。自媒体虚拟平台决定了主导者与受传者零距离的同时又是无法面对面交流,而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基于主导者对受传者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计划的制订、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都是基于这一点,所以如何加深自媒体中思想政治教育主导者对受众的了解是亟须解决的基础问题。

2.公众作为自媒体传播主体面临的挑战。传统的思政教育主体经过培训后具有较高政治、道德、科学素质。而自媒体的“去中心化”、“交互性”等特质模糊了主体与客体身份,以往的受众在自媒体传播平台上同时兼具主客体身份并一跃成为自媒体、思政教育的传播主体,这就给其带来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否具备传播社会正能量、社会主流意识的愿望和能力?是否具备一定的政治文化素质、道德素质与科学素质?同时,传统意义上的自媒体传播主体面对上述转变,以往的统治地位被撼动时,是否认同这种转变,以及是否认同自媒体传播客体转变为传播主体及至思政教育主体,都是有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能否解决,不仅关乎自媒体主体身份的重新构建,也关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开拓自媒体这一新领域,同时也关乎思政教育视角下新的更高层次的自媒体体系的构建。

3.自媒体面临突破传统传播模式的挑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模式优势突出,它可以在一个相对集中的时空内,完成有明确目标的教育活动,容易收到比较明显的教育效果。而自媒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型载体突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所受到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个平等自由的交流平台极大地激发了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主体意识,他们在尊重权威的同时绝不盲从,甚至本能的对高位的信息灌输持有抵制态度。于是,传统的“你讲我听”、“居高临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身份界限较为明显的传播模式,不仅不易被受教育者接受,甚至还有可能产生逆反心理。所以,自媒体面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需求改变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传播模式势在必行。

二、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自媒体功能创新对策

(一)开发自媒体引导和疏导功能

1.自媒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新载体,应发挥其正面引导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要想实现这一终极目的就需要正确的引导公众,而自媒体的“去中心化”和“覆盖面广”恰巧能够为其积极发挥引导功能做基础,同时,将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主流意识融入到自媒体传播内容中,提高自媒体传播者的科学素质、道德素质、政治素养都可以开发和强化自媒体的引导功能。

2.自媒体应疏导负面的社会情绪和社会矛盾。自媒体作为公共信息分享的传播平台,有好的声音也有坏的声音,自媒体传播者应该分清哪些是正面的社会情绪,哪些是负面的社会情绪。这就要求自媒体积极发挥疏导功能,面对社会情绪和社会矛盾,自媒体作为信息的载体,应理清矛盾、构建应对机制,营造轻松愉快的社会氛围的同时对社会舆情进行捕捉,并及时的加以疏导,使公众的负面社会情绪和社会矛盾能够得以消除。

(二)丰富自媒体的“非媒体”功能

1.利用自媒体应对公共事件和。自媒体信息传播还应精细化,设立即时信息、焦点关注、社会事实等栏目,面向全社会传递最新动态,引导社会主流思想走向。面对公共事件、自然灾害和,第一时间将信息传达给公众,并且提供自媒体援助服务。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结合自媒体互动性强的特点,认真分析和研究广大受众的心理需求,即时推出“微访谈”、“微话题”、“微展示”等互动活动,与受众面对面,提高处理事件的透明度和可信度,从容处理突发公共事件和。

2.利用自媒体处理公众日常管理事务,服务社会。将自媒体的即时传播应用到公众的日常生活管理中,推送正能量信息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使公众在潜移默化之中接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建立自媒体公共服务平台,将日常生活信息推送给受众。还可以利用自媒体平台推送就业信息,为未就业者拓宽获取就业信息渠道。

(三)完善官方自媒体主导功能

当前官方自媒体存在“技术控”倾向,重视平台建设和技术突破,却忽略了队伍建设和内容丰富。如何更好地发挥官方自媒体的主导功能,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官方自媒体应守住品质格调,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坚持体现国家意志的原则、坚持客观冷静报道原则,同时应体现出一个新兴网络媒体接地气的姿态、结合传统媒体负责态度、客观信息、理性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建设性能力,把“迎合”变成“结合”,把“不坚持”变成“不保守”,把“投机”变成“投入”。

2.官方自媒体应找准定位。官方自媒体初来乍到,首先应构建起自己的系统判断能力,基于所掌握的客观事实和自身的基本属性,来确定自己的立场和态度。不应顺着“网上此刻最大声音”说话,抛弃点击率,挨住骂声,也要确立官方自媒体的主导地位,更有力的打击非理性、误读和情绪化信息,净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3.自媒体有自己的表达方式、沟通习惯和文化特征。官方自媒体想在此立足,应改掉以往官方传播的一些习惯,同时不可一味追求小清新、小情怀、小等清纯口味,官方自媒体在自媒体的大世界里应放得下架子,要致力于传递更多的善意、责任感与建设性。

(四)发挥意见领袖引导功能

自媒体中具有主流意识形态的意见领袖应起到引领作用。而自媒体的内容多元化导致自媒体的意识形态治理面临困境。自媒体中的意识形态治理,应该认清如何对待新技术和如何对待公众两个本质问题。

1.治理自媒体意识形态,是要更好的倾听真实的民意,坚守依法治理的底线。面对自媒体中的谣言,政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公共领域的主导者应该规范网络秩序,把握自媒体发展规律,研究自媒体传播特性,提升管理自媒体本领。

2.培养主流意见领袖。主管自媒体意识形态的官员、专家要深入到自媒体中,既然自媒体具有社会性、公共性,那么意见领袖的确定就应该代表民意,就应该公开化。培养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要处理好社会主流意识与社会存在的矛盾,既要维护主流意识,又要正视现实,以平和的心态看待出现的不同看法。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3.

对社交媒体的态度范文5

【关键词】社交媒体 受众 媒介依赖 碎片化生存

对许多人而言,Facebook,Twitter,Yo-

uTube等社交媒体及SNS社交网络,正成为他们踏进互联网世界的新入口。社交媒体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空前的发展,消费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互动沟通的方式因社交媒体而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正通过社交媒体相互分享时事新闻,与他们身处地球另一端的亲朋好友保持沟通联络。

社交媒体(Social Media)指允许人们撰写、分享、评价、讨论、相互沟通的网站和技术平台。现阶段主要包括SNS(社交网站)、微博、论坛等。简而言之就是社会化媒体与社交网络的结合体。

纵观传播学发展史,从最初的拉斯维尔的5W理论到后来施拉姆提出大众传播模式,再到赖利夫妇的系统论,传播模式从线性模式到控制论再到社会系统模式,体现了信息传播过程的多样化,广泛性。信息必然会借助媒介进行传播,媒介的特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信息传播的影响程度。Web 2.0时代的到来为信息传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带来的是一场变革,影响的是这个世界未来的走向。社交媒体的诞生更是为“地球村”这一概念佐证,瞬间让整个世界缩小。

一、社交媒体在传播模式上的全新突破

从传播学最初的5W模来看:使用社交媒体的传播者与受众双方地位发生了改变,不再是以传播者为主导,受众逐渐掌握了话语权。web2.0时代的到来,技术上的创新,使信息的获取更加便捷,同时反馈也更加及时。社交媒体提供了一种基于社交关系的复杂的网络信息传播方式。从理论上说,社交媒体的信息传播模式仍属于大众传播的范畴,但其传播者、受众、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以及传播效果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1、传播媒介的改变

麦克卢汉认为:“任何媒介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①媒介即是讯息的观点表明媒介形态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信息内容,内容和载体是不可分离的。而真正具有影响力的是媒介的本身,媒介产生直接的后果是在实践中会形成新的标准和新的人类生活方式,这种标准和方式是不受媒介内容所决定的。

2、传播信息的改变

社交型媒体由于内容简短,不用经过大脑的深度思考,就可以直接将所见所闻以简短的信息及时制作出来。同时,信息可以通过网页、客户端、手机短信、手机客户端、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等方式来实时。所以,社交型媒体从信息生产到所用时间非常短,甚至可以说是即时播报。对受众来说,对即时信息的需要超过了对信息深度挖掘的需求,更注重新闻的连续性报道和滚动性报道,强调信息的更新速度。社交媒体的信息系统(如微博)由于容量有限,可以让信息者更注重信息的选择加工,让受众更容易在这短短的140字当中找到重要的信息,提要式的新闻越来越精炼,同时更加强调新闻价值。社交媒体信息言简意赅的特性,使人们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就能够在短时间内判断信息是否有价值,是否值得一读,从而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

3、传播方式的改变

Twitter、Facebook等社交型媒体的出现,让人际传播找到了和大众传播的结合点。其独特的“节点―广播”传播模式,开拓了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网络用户习惯以“短消息”的形式记录与分享观点,新鲜事,这种使用习惯的培育与形成,反过来也会对信息的表达方式产生影响,特别是促成从单向线性传播模式到节点互动模式的转变。这种理念也必将对今后的新闻产生进一步的影响。例如当前“短讯式新闻”和“交流式新闻”的产生表明了受众正在适应并创造了新的新闻生产和方式。

4、传播效果的改变

社交媒体的传播效果可以从两个维度来考察:微观上,定向传播效果显著,基于真实的好友身份进行信息传递,受众的反馈及时。社区群体的崛起,使这一个群体内部的粘性增强,在群体内部,一条信息传播速度会异常迅速。同时,社交媒体的人际交往更倾向于形成“弱链接”的人际关系。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提出“弱关系的强势”假设。他认为,弱关系倾向于连接与行动者本人具有较高异质性的人群,充当了沟通不同群体的“关系桥”,容易在不同的团体间传递非重复性的信息,拓展了信息的传递范围,能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宏观上,社交网络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平台,大量普通用户参与信息传播的方式正在改变媒体和社会舆论的形态。②

现如今,移动媒体的植入,让受众在接触社交媒体方面变得更加便捷,这又从无形中加大了社交媒体受众的粘性,使信息的传播更快速。如下图所示:

二、社交媒体对受众的表层影响――受众的媒介依附

1、社交媒体影响下的受众媒介依附症

对比传统媒体,社交媒体的互动性、个性化、即时性、智能化的特点决定了受众对它愈加青睐,从而也加剧了大众对它的依赖。

社交网络不仅改变着全球的互联网市场,还改变着消费者的生活方式。有数据表示,在中国,每天有45%以上的人有阅读BLOG的习惯,而33%的人群则坚持更新自己的blog。6年以来,中国网民的上网时间增加了一倍,不管是网络基础的应用,还是在获取信息这一功能上,都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

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的数据表明:“从各类媒体的消费者平均接触时间来看,除互联网外,其余媒体的周接触时间均在缓慢下降,其中电视的平均接触时间下降最厉害。例如,报纸的周接触时间由5.9小时下降到4.8小时;广播由10小时下降到8.4小时;电视从25.3小时跌至22.8小时;而消费者在网络上花的时间从10.2小时增长到16.4小时。”③

2、受众媒介依赖的原因

(1)信息方式加剧了受众对社交媒体的依赖。社交媒体基于群体和圈子的信息范围,再加上信息不受时空制约,在任何场合下都可以以“短消息”的形式来记录和,社交媒介更多地成为了社交工具平台上的信息工具,信息是为社交服务。显然,人际关系的稳定性会加剧受众对社交媒介的依赖。

(2)社交媒体的传播特性迎合了受众的媒介期待。社交媒体的优势显著:首先,社交媒体融合了所有媒介的传播优势,不仅可进行文字、图像、声音等传播,还可以随时随地下载、储存、交互沟通、发送信息。其次,传播形态由点对点或点对面转变为面对面,同时再反馈回受众本身。在这个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没有明确的身份定位。不论是互联网还是手机媒体,任何人都可以便捷地向受方传送信息。再次,容易形成二次或多次传播,形成新的信息源。

(3)社交媒体适应了现代受众的心理。“在原子化的社会关系中,社会生活和文化图景显得支离破碎,社会关系网络不足使得孤独感成为一种弥漫性的心理状态,孤立的个体遭遇前所未有的自我认同困惑和归属感的缺失。”④因此,受众会把内心复杂交错的恐惧感转化成对媒介的依赖,把媒介当作一个精神放松的舞台来缓解内心的压力。社交媒体的各种传播优势为受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虚拟空间,他们通过使用社交媒体获得信息,获得与人交流、社交的机会,获得娱乐消遣,获得话语权,提高了大众参与的主动性。受众通过社交媒体技术筑成的虚拟的堡垒,自由倘佯、释放烦忧。多方位地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渗透到他们心理之中,给他们提供了可寻求慰藉的精神家园,从而依赖并推崇。

三、社交媒体的深度影响――受众碎片化生存

随着Web2.0时代的发展,网络成为了社交的平台,社交媒体是根据受众现实的关系来构建的信息传播模式,它的诞生对传统的传播模式产生了改变,信息获取具有便捷性,媒体结合新的技术平台,再加之社交网络的关联性,助推了受众信息反馈的及时与媒介依赖程度。

信息传播模式的改变,以及受众对媒介的依赖程度加深造成了社交媒体对受众最本质的影响――生存空间的碎片化。比如说,知晓或描述一件事情并不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了,而是获取其中一个有趣的点,一个片段。在知识结构上,缺乏完整性,只获取受众自己觉得对其有用的部分。

很多人在不断描述我们这个碎片化的时代――人们的注意力很难持久,孩子们养成了超文本链接的浏览习惯,很难按照一个逻辑推演过程完整地看一本书。岂止是读书,足球这样的消遣也变得“碎片化”了,很少有人能耐心地看完90分钟的比赛。如下图所示。

通过对社交媒体的分析,我们看到了社交媒体对受众影响的多个层面。未来应该加强对社交媒介对受众影响的实证研究,关注社交媒体新的应用和新的技术平台对受众的影响。

参考文献

①薛可、余明阳:《人际传播学》[J].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②杜骏飞:《网络传播概论》[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③唐山居人,《传媒“碎片季”》[N].《中国经营报》,2010.1.30

④樊葵:《媒介崇拜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对社交媒体的态度范文6

首先要解决的一个理论问题在于辨析媒介与媒体概念以及厘清新媒体、多媒体等不同媒介形态之间的关系。

媒介的出现让有价值的信息能够方便、快捷、低成本地生产、复制和大规模传播。施拉姆指出,“媒介就是插入传播过程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送的工具。”作为传播渠道,媒介具有一种物质实体、工具或技术手段的概念,如广播。作为技术手段的传播媒介的发达程度决定着社会的传播速度、范围和效率。

媒体一般指媒介组织及媒介机构,是一种从事信息的搜集、整理、制作、传播的专门组织机构,如广播电台。作为组织机构的传播媒介的制度、所有制关系、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通常决定着社会传播的内容和倾向性。而且,一些重要的稀有公共传播资源,国家以某种制度方式委托给传媒组织专用(如下文提及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证券市场信息指定媒体披露制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大众传媒是传播特权的拥有者,它们所拥有的传播能力及权利远超作为个体的社会成员或其他一般社会群体。

笔者以为,对于媒体的概念界定和理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媒介形态发展的终极取向,而非止于现状的保守定义。所谓新媒体的概念是历史的、动态的,与时俱进的,是相对传统媒体而言的。新旧媒体共存构成了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的多媒体传播格局。

一方面,传媒产业日渐形成跨媒体生存、多媒体业务、全媒体发展的新态势;另一方面,理论地探讨“网络化传播”与“移动式传播”这一媒介传播业态发展的主题主线,具备了坚实的现实基础和必要的指导意义。对此,大致勾勒如下:

第Ⅰ象限为弱交互性、强弃取性,如传统报刊图书、手机报、电子书、手机电视、广播、移动硬盘、MP4等;

第Ⅱ象限为强交互性、强弃取性,如对讲机、智能手机、非智能手机、IPTV、NGB以及三屏融合与三网融合传播技术等;

第Ⅲ象限为弱交互性、弱弃取性,如HDTV、车站电视、楼宇电视、有线(闭路)电视、复印机、打印机、印刷机等;

第Ⅳ象限为强交互性、弱弃取性,如传真机、固定电话、各行业部门内部专用通信系统等。

多种传播渠道及接收终端的出现,表明信息的传播链条日益变长,参与者日渐增多,角色逐渐丰富。同时,在学术上也已经很难用单种模式来界定信息制作及传播方式了。

笔者绘制的这张基于二维坐标的媒介图谱,更多的是对空间物理意义上新媒体技术发展与变革的反映和关照。事实上,信息传播新格局无论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在实现史无前例的突破。

除了有形的物质维度之外,无形的媒介用户互动关系模式这一维度,对于完整、准确地理解“移动式传播”与“网络化传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点,虽隐匿在图谱背后,但与之同步演进并持续发酵。

从本质上讲,互联网媒体发展初期的新闻门户网站、电子邮件及搜索引擎等业态,无异于使用传统媒介的习惯。浏览新闻网页相当于读一张报纸、看一本杂志;收发电子邮件近似于收寄实物信件,即便抄送、群发也只是在短时间内完成一批电子数据信息的复制和发送任务;使用搜索引擎只是比去图书馆、档案馆查阅资料更便捷一些。Web1.0时期的特征就在于新媒体使用的空间上的延展性和时间上的经济性(诸如在阅听网络电视和在线广播时超越使用传统广电的非线性特色)。实质仍是受众被动地接收已被安排好的信息。

Web2.0时期的突破性成就,则在于赋予新媒体用户原创及社交功能。

每个人不仅仅作为受众有阅听的机会,也有独立自主地内容并广而告之的条件,如文字、照片、音乐、视频等内容。文字、声音、图像这人类传播史上的三元素(信息代码)亘古不变,但从这一时期开始则标志了传播权的大规模“去中心化”——即一次倾向普罗大众的再分配。这一点具有革命性意义。

除了新媒体被赋予自媒体的内涵之外,另一大特征在于其社交功能较好地满足了源自人类现实生活中的交际需求。具有即时通信功能的多媒体软件(如腾讯QQ、MSN、阿里旺旺、移动飞信、新浪微博即时通及人人桌面等)及社交网站便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笔者以为,在牢牢把握“移动式传播”与“网络化传播”这一主题主线的创新实践过程中,在不断厚植已往两个时期传播发展之基础上,新媒体的上述重要特征极大地催动其向更深层次挺进——媒介发展正在加速迎来Web3.0时代。

针对这一时期的总体特征,笔者将其描绘为“新媒体以深度参与的姿态嵌入到社会各产经行业的组织架构之中,并对社会公共事务既有的管治程序及习惯产生难以估量的深远影响。”

迄今为止的媒介发展史揭示了如下这一重要事实:新媒体造就新的用户体验,新的用户需求推动新媒体的进一步发展。

综观前文所绘的媒介图谱,其直接发展动力正是源自媒介用户对媒体的业务在时间、空间、内容及行为等四大维度上不断提出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新要求。

在上述这对逻辑而辩证的关系中,原本的“受众”概念拥有了新媒体经济属性的新内涵,而“用户”则是新媒体时代的新的产物。例如,“看电视”发展为“用电视”或“体验电视”、“数字电视+IPTV+移动”即为交互式媒体的一大代表。传统意义上的“电视观众”、“广播听众”或“报纸读者”等转型升级为媒体的“用户”(主观能动性),并同时具有“信息及娱乐的消费者”这一经济属性。

笔者以为,这是在新媒体时代条件下,突破原有受众观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①【美】威尔伯·施拉姆、波特著,陈亮译:《传播学概论》[M],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

②【美】沃纳·J·塞弗林、詹姆士·W·坦卡德著,郭镇之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