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会心理学的理解范例6篇

对社会心理学的理解

对社会心理学的理解范文1

一、课程设计的思路

在课程设计上,我们坚持“专业教育与社会工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基层社会工作为导向,突出教与学为实际工作服务;注重让学生把知识转化成为能力、巩固专业知识,拓展综合素质,使社会心理学有助于学生对人们社会行为、社会事件进行理解、预测和控制,将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知识运用于解决社会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1.课程分析社会心理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学科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带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它将个体置于社会的背景下,系统地研究在社会情景中个体或群体心理现象产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2.教学对象分析社会心理学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开设的必修课,教学对象是通过全国统一高考正式录取的高职本科四年制学生。入学前多数学生已拥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拥有一定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教学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引导他们积极去拓展知识面,体会自己的心理感受,进而理解他人,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现象,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3.能力目标分析学生能比较系统的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构建社会心理学知识网络。学生能了解社会心理学典型的理论派别,并清楚每个理论派别的典型观点,并能将之与社会实践相联系。学生能进行一定的社会认知,掌握一些使自己表现更好地的心理学方法;明白在社会认知中存在偏差,知道对社会行为进行正确的归因。学生能理解遗传和环境是如何影响人的社会行为的,了解侵犯行为的影响因素,从而掌握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了解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从而知晓如何增加亲社会行为的方法。学生能理解态度的相关理论,能学会运用该理论解释社会事件;知道影响说服效果,产生态度改变的因素,从而知道如何提高说服效果。学生掌握人际吸引的原因,懂得如何增加自己的吸引力;掌握依恋的类型、亲子依恋关系的形成对成人亲密关系形成的影响;知道什么是爱情,自己是否有爱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懂得人际关系的处理原则,增加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学生掌握社会影响的表现及社会影响的作用及如何应对社会影响。学生了解团体心理与行为,掌握影响团体凝聚力的因素,掌握团体沟通的内容与技巧。学生掌握健康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掌握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如何鉴别心理异常,掌握心理应激的相关知识,懂得自己如何应对心理应激。

4.课程内容设计(见表1)

  5.教学设计该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在讲授过程中,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首先,对重点难点做到精读细讲,力求使学生准确掌握。其次,由于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之前并没有接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他们仅在一年级下学期设置了社会心理学课程,为后续的心理咨询与治疗课程垫定基础,故而在讲授过程中多举一些他们生活中的现实例子,以便更好地理解及运用所学心理学知识。再次,通过多媒体课件,放置大量的图片、表格、视频等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在讲授过程中,还应加入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合作学习、团体游戏等课堂活动,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加入一些心理测验和分享一些心理实验,让学生自己体会心理感受,更加了解自己。

二、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1.根据社会工作需要选择学习内容或增加部分学习内容因为授课的对象是高职社会工作专业学生,高职学生更加突出实践性,突出有用性,故而在授课时,尽量选择适合他们学的内容,实践性和操作性都较强的部分,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理论的讲授。另外,社会工作的对象是人,尤其是老人与孩子,所以在教学内容设计时,应考虑适当增加一些发展心理学的知识,或在教学过程上穿插发展心理学的知识。

2.突出教学实践,强化岗位工作的能力以“岗位职业素质+岗位工作过程”为人才培养主线,紧紧围绕专业人才应该具备的岗位能力和实践能力,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校内外紧密结合、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内容,摆脱理论说教,学生实践占绝大部分课时,以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活动、团体游戏等多种教学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3.注重对学生多方面能力、服务意识的培养在课堂中不仅教会学会书本上的知识,更要锻炼他们其他方面的能力,如表达能力、合作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等,如在课堂上给他们更多地发言机会,或其他的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从而达到锻炼的目的。在教学内容中,课程组还会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在这些情境中体验挫折,从而增加他们的耐挫折能力。另外,注重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如在课堂中加入培养学生奉献、爱心、合作的职业素质的教学内容等。

三、教学内容安排

对社会心理学的理解范文2

关键词 社区心理学 诞生与发展 学科概况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6.001

AbstractCommunity psychology is a new important branch of western applied psychology.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formul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psychology,and introduces the general viewpoint .

Key Wordscommunity psychology;formulation and development;general viewpoint

社区心理学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美国,是应用心理学研究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社区是小于城市的一个区域,是社会的基本共同体或群体生活场所,是以地缘关系为纽带的一个群体生活组织,它既包含着住宅、工厂、商店、街道,是居民的一个生活网络或生活系统,同时,它还是人与人之间互动,相互影响的文化群体概念。社区心理学研究社区背景中的个体,研究人类生存的社会环境及其对人的心理健康的影响[1]。

社区心理学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在社区的多重层面展开研究,强调社会系统和社区情境对人们的影响,以研究预防心理行为问题和促进社会能力的途径和措施为主要内容,并把重点放在探索和发掘个体和社区的力量及资源方面,其最终目标是促进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和幸福[2]。

社区心理学在国外已有40多年的发展历史,而在国内,有关社区心理学的研究仍然少见。文章从社区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学科概况等方面对社区心理学进行探讨。

社区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

社区心理学是社会现实和科学发展的产物。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的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等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导致美国心理卫生运动和民权运动的兴起,从而为社区心理学的产生提供了实践的土壤。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临床心理学的预防思想和心理学研究的生态学观点为社区心理学提供了分析的框架[3]。

1964年,临床心理学界提出了三种不同预防水平的理论。第一级预防理论指通过调查研究,找出引起社区流行病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消除产生心理障碍的环境因素,使社区中心理不健康现象或精神疾患的发生率降低。第二级预防理论针对尚未出现任何症状但已经确认处于危险之中的群体的预防。例如,可以把个体撤离那种造成身心伤害的恐怖区域,也可以采取措施提高个体自身的免疫能力。第三级预防理论针对社区中有心理障碍的病人,力争缩短症状的持续期,并降低疾病的破坏性,为病人创造良好的社会回归环境[4]。正是这种强调社区背景和群体治疗流行病的预防观点,在更好的水平上解决了一般医学和临床治疗所无法解决的问题,从而促进了社区心理学的诞生。

一般认为,社区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1965年5月在Massachusetts的Swampscott市举行的社区心理学会议。在斯维姆斯哥特会议上,产生了创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社区心理学的呼声。社区心理学关注“在复杂的交互做作用过程中,连接个体行为和社会系统的心理学过程” [5]。第二年美国心理学会成立了社区心理学分会(第27分会)。20世纪70年代早期,美国开始出版《美国社区心理学报》和《社区心理学报》,各种教科书也相继问世[6]。

真正标志美国的社区心理学在学科建设上取得独立地位的是1975年4月在美国德克萨斯州Austin市召开的学术研讨会。会议将预防与促进、社会行动与公平、尊重多样性作为主题,并讨论了社区心理学家的培训模式,促进了社区心理学同社区心理卫生领域的分离,使社区心理学真正走向学科独立和特色化发展[7]。

1987年,美国心理学会把社区心理学分会的名称改为“社区研究与行动学会”(SCRA),使美国的社区心理学走向多学科合作并更加重视行动研究的新阶段。

目前,社区心理学作为一个在社区公共生活与民主决策中具有重要渗透力的应用学科,对美国的社会生活正在发挥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欧洲社区心理学的出现比北美晚10年,英国于1976年和1986年相继出版了Bender M.的《社区心理学》和Koch H.的《社区临床心理学》,1991年创办了《社区和应用社会心理学报》[8]。在拉丁美洲,1975年波多黎各大学心理学系最早开设了名为社区心理学的课程,80年代之后拉丁美洲许多国家的社区心理学不断得到发展[9]。

社区心理学的学科概况

社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社区心理学关注的是个体与社区、社会的关系,关心的是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的理解,社区心理学家致力于应用基于这种理解的知识来改善和增进人的生活质量,目的是理解人和帮助人。社区心理学既是心理学的分支科学之一,又是一种助人的职业,社区心理学是力图在人们的真实背景和社会系统中理解和帮助人的学科及其实践。社区心理学的对象是人与社会背景的交界面,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格式塔,是情境人[10]。为了理解个体、社区和社会的联系,社区心理学进行了生态学水平分析。

社区心理学的基本观点:社区心理学服务和干预的重心是增进个人和社区现有的心理防御力,发展和提高人们的能力而不是治疗人们的病理和缺陷。以预防和早期干预为重点,可以大大减少要求给予心理及药物治疗的人数。因此,社区心理学家的工作应该聚焦于一级预防(预防心理问题出现)和二级预防(在心理症状的早期阶段进行干预),而不是三级预防(对官能障碍的治疗等)[11]。

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观是社区心理学家十分认同的观点。社区心理学者十分认同Lewin的行为公式B=f(P,E),即为人的行为是个人、环境及其相互作用的函数。西方心理学普遍存在着重视P成分而轻视E 成分的现象[12]。社区心理学主张把人的心理和行为与他们所处的社会背景以及社会系统联系起来,认同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从而力图消除个人主义的偏差[13]。社区心理学认为人们与他们所处的环境之间的关系多数是带有回报性的,人们与所处的环境之间构成了一种整体的、不可分割的、双向的影响。

社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社区心理学与其他学科、非专业人员的合作态度,决定了其研究方法的多样性。[14]参与观测法,指研究者“加入”社区,假设内部和外部视角,和成员一起生活、工作;个体定性访谈法,是以合作方法、开放式问题来消除参与者语言和经验的影响,集中于小样本研究;社区个案研究法,是一段时间研究单个组织或社区的方法;定量观测法,是从大样本中进行标准数据的测量和统计分析;随机区组实验法,则是通过控制组和标准化进行的社会革新[15]。

社区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比较:社区心理学与临床心理学的关系。社区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独立的学科,不能将其视为临床心理学的一个发展领域,甚至是一个分支。二者既区别,又联系。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①社区心理学强调社区环境和系统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而临床心理学强调对个体疾病的诊断、咨询与治疗。②社区心理学注重问题行为或心理失调的事先预防,带有主动性;而临床心理学注重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事后治疗,具有被动性。③社区心理学重视人的潜能,鼓励个体参与解决自己心理问题的方案中,专家和居民是平等的合作关系;而临床心理学把治疗焦点放在个体的缺陷上,忽视个体的潜能,专家与病患是医患关系。④社区心理学干预工作通常是由非心理学工作者或非专业工作者来完成;而临床心理学干预工作通常是由取得资格认定的临床心理学专家来完成。⑤社区心理学的研究以多重层面展开,强调跨学科间的合作;临床心理学虽然也强调多学科合作模式,但仅限于重视并综合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⑥社区心理学把基于社区合作的行动研究视为自己的活力所在;而临床心理学把临床实践看作本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核心问题。社区心理学与临床心理学存在着很多交叉和融合,两者都关注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具有许多共同的研究主题,在定量研究方法上也存在较多的交叉。

社区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关系。二者在以下方面存在区别:①在研究方法上,社区心理学把基于社区合作的行动研究视为自己的活力所在;社会心理学虽然也涉及行动研究,但它在发展历程中主要采用实验法。②社区心理学把预防问题行为、促进社会能力作为自己的研究主线,其应用与服务色彩较浓;社会心理学虽然也涉及心理学原理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但主要偏重一般原理和规律的探讨。③社区心理学注重从中观层次来解释和说明社会心理问题及其机制;社会心理学虽然理想目标是从宏观层次来解释和说明社会心理问题及其机制,但从其发展历史来看,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放大了的个体心理学”。④社区心理学同临床心理学中的心理健康服务存在较多交叉;社会心理学同社会学中的人际交往、社会变迁等领域存在较多交叉。社区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也是密切联系的。二者都关注人的社会能力发展及和谐社会建设问题,注重社会因素对个体心理行为的影响。另外,两者都十分重视本土化问题,因为两者都依附于具体国别的社会文化传统,都是为了处理及解释具体国别的社会问题和促进公民的健康发展[16]。

社区心理学有其可取之处:社区心理学试图克服西方心理学的个体主义的偏差,有意将个人还原到社会生活情境之中,主张情境人的理论观点,认为人的行为与他的背景和系统是不能够分离的、相互作用的关系,这一基本观点是符合实际的。社区心理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社区心理学带有西方主流价值观的烙印,他们主张的情境人、人与环境的互动理论等仍然是以个体为本位、以个人为出发点的,忽视或者是有意回避社会政治、经济等系统。

西方的心理健康系统经历了由专业医疗机构到社区咨询和治疗机构的转变,强调预防和培养人的适应能力。在社区建设中强调公民参与,社区构建和授权,强调理解和尊重人的多样性,倡导建设生态化的社区。这些理念对于中国心理健康系统的发展和完善,建设新型和谐社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心理学都有深刻的意义和重大的价值。社区心理学的参与观测,个体定性访谈等研究方法极大丰富了社区研究的方法,为客观、真实、有效的进行社区干预和预防,提高人的适应能力和胜任能力提供了有效的研究方法。在吸收和借鉴国外社区心理学的理念、方法的基础上,挖掘我国的文化传统,研究和发展出适应中国社区的理论和方法,可以丰富我国的心理学理论研究,同时为社区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车文博,主编.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2 3、16 刘盛敏,陈永胜.西方社区心理学若干理论问题探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9(5):16-22.

4 冯增俊.美国社区心理学概述[J].心理学动态,1989,2:45-55.

5 Bennett C.C.,Anderson L.S.,Cooper S.,et munity Psychology: A report of the Boston Conference on the Education of Psychologists for Community Mental Health.Boston: Boston University Press,1966.

6 Duffy K.G.,Wong F.Y.社区心理学[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

7 Dalton J.H.,Elias M.J.,Wandersman munity psychology: Linking individuals and community[M].Belmont:Wadsworth /Thomson Learning,2001.

8 佐斌.西方社区心理学的发展及述评[J].心理学动态,2001,9(1):71-76.

9 Montero R.H.Parallel Lives:Community Psychology in Latin America and the United States[J].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1996,24(5):589-605.

10 Orford munity Psychology:Theory and Practice[J].Chichester:Wiley,1992.

11 Glenwick munity Psychology Perspectives on Delinquency[J].Criminal Justice and Behavior,1988,15(3):276-285.

12 Tuner J.,Oakes P.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ocial identity concept for social psychology with reference to individualism,interactionism and social influence[J].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1986,25:237-25.

13 Heller K.The Return to Community[J].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1989,(17):1-16.

对社会心理学的理解范文3

关键词: 中职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实践

党的十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曾多次作出重要论述,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明确要求:“要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对于这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作为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的广大中职生群体,有别于“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不同于高中生,有自己的成长经历,有自己的思想见解。如何让中职生快速理解记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加强中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形成有积极的意义。

所谓中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教育主体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对中职生实施一系列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实践和教育,在中职生原有个人价值观的基础上,在各个教育主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实践,形成新的积极的价值观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中职学生中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职生快速理解记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单纯地利用书本记忆和背诵,而是通过实践研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修养,外化为日常言行。

本文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进行分析,运用文献查阅法、问卷调查法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广泛收集并分析中职生快速理解记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研究。中职生作为未来技术型人才的储备军,自身的价值观还未系统形成,快速理解记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一些中职生快速理解记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问题

1.一些中职生理解记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法单一,流于形式。

通过问卷调查和学生访谈,我们发现一些中职生快速理解记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存在教育方法单一、流于形式的问题。在中职学校开展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一些学校的教师总是在课堂上照本宣科,让学生死记硬背二十四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或是在德育课上简单地讲授。教学方式只是一味地讲课、背诵。更有甚者,学校只重视专业学科的教育,不重视价值观的培养,只考虑学生的就业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流于形式。某些中职学校,不注重效果,对中职学生的基本情况没有做前期调查研究,难以掌握中职学生实际价值观的真实情况。例如在此次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中职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及自身难以处理的困难等,社会、学校、家庭不能切实地站在中职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导致各方在沟通方面存在障碍,影响快速理解记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成效。

2.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重理论、轻实践。

现今中职学生普遍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他们在校园、家庭的时间最多。因此,快速理解记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共同努力。但一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重理论教育,轻学生实践。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活动中,某些中职学校通常采用自上而下的教育模式,习惯以领导行政指令、会议讲话、红头文件要求等形式要求中职学生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形式简单。某些学校举办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的启动仪式,或是简单地在宣传栏上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海报,往往是轰轰烈烈,看起来实践内容包罗万象,但活动形式简单,学生学习和实践活动常常浅尝辄止,活动呈现“虎头蛇尾”现象。没有深入中职学生群体充分调研分析学生的价值观动态,忽视当前中职学生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没有抓住中职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难以引起中职学生的共鸣,难以达到深度认同、主动践行的实践效果。同时,现行的价值观实践教育模式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对中职学生进行实践教育,忽视对学生实践教育效果的信度和效度评估,使得家庭和学校对价值观实践教育模式的产生效果不能及时地进行评价和反馈,难以对现在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实践的模式及时完善和修改,影响最终实践教育的效果。

3.新媒体及复杂多样的价值观带来的冲击。

如今的社会是信息化社会,中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然而,中职生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思想单纯张扬、善于思考,又处于青春叛逆期,是自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阶段,容易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近年来,手机微信、微博、QQ、BBS、MSN、等新媒体的蓬勃发展,校园到处可见“低头族”,他们喜欢刷微信朋友圈,对新媒体产生心理依赖,甚至沉迷和上瘾。新媒体具有全球性、开放性和共享性,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深入和网络新媒体的传播,在带来先进技术和先进思想的同时,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开放性”也带来负面影响,对中职学生快速理解记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舆论导向提出挑战。

4.中职生自身价值观差异,容易受外界思想的影响。

中职生普遍是16岁-18岁的青少年,他们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可塑性较强。但又处于青少年的叛逆期,他们的心理、行为特征与大学生和高中生群体存在较大的差异,情绪波动较大,意志品质较薄弱,思想和行为比较活跃,容易出现某些不良现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多元价值观不断碰撞、冲击、交融,部分中职学生难以分辨价值观的好坏和对自身的影响,容易受外来思想、价值观的影响,出现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英雄主义”“拜金主义”等落后的价值观念,导致学生价值观的偏差和扭曲。由于一些中职学生自身的不重视,导致他们难以快速理解记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不能确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体目标和方向,难以规范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二、中职生快速理解记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的措施

1.优化我国社会环境。

加强党风党纪建设,从严治党,实现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市场有序,社会稳定,有利于中职学生增强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让其进一步快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内涵。紧紧围绕“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在中职学生中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等教育。在社会范围内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信用教育等,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引导中职学生讲道德、守道德,营造良好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实践氛围,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实际生活,让中职学生在实践教育中感知它、领悟它、接受它,使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和生活化,最终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

2.加强学校对中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

对中职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教育,一是要引导学生结合他们的自身实际,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要充分发挥学校各学科及专业课程的德育功能,把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落到实处。教师们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对应的教学内容,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融入课程全过程,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整体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要求。二是要加强对中职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实践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习,在加强中职学生技能培养的同时,重视培养积极的价值观,开展有利于正确价值观形成的一系列的活动,以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充实学生的生活,充分发挥学生会、学生社团协会的积极作用,积极开展各类社团活动,让中职学生发现自我,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在活动中肯定自我、发展自我。例如,结合“学雷锋活动月”,对学生进行尊师爱校、团结友善的教育;鼓励学生多参加志愿者活动,培养乐于助人的实践精神;结合教师节、父亲节、母亲节等重要节日,开展忠孝和感恩教育。积极举办“读红色经典,谈人生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引导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知识、汲取营养,弘扬美德新风。三是构筑良好的校园文化和人文素养教育平台。应定期邀请名人名家走进校园做讲座,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加社会实践等。在中职学生中普遍开展教室文明、寝室文明、网络文明等活动,引导学生从小处着手、从细节着手,促进中职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积极将“大道理”转化为“小行为”,引导中职学生将远大理想转变成实际行动,实现知行合一。四是加强校园与社会互动,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渠道。中职学校师生要深入企业、社区、农村等地区,以技术服务、文艺演出等多样化的形式,主动吸纳企业文化、社区文化丰富的营养,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营造有利于职业素养形成的良好的职业氛围,有针对性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引入企业文化,引导学生在校期间就提前接触了解企业的特点、性质和岗位要求,为将来更快适应岗位要求打下基础。同时促进校园文化对地方的辐射,增强社会影响力。

3.正确利用新媒体信息,快速理解记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如校园网、校园BBS论坛等,以寓理于情、寓理于人、寓理于事的方式柔性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中职学生在不经意间得到智慧的启迪、心灵的洗涤、灵魂的碰撞。积极利用学生使用率较高的社会网络资源,如微信、微博、QQ等新媒体,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证明创新快速理解记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对提高实践教育实效有着重要意义。

4.中职生要加强自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实践。

中职学生自身具备了一定的人文理念和人文知识,才能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记忆。人文素养培育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眼界和视野,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能力,对影响学生的价值观起到重要的作用。中职学生要注重培养高度的爱国热情,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制度,遵守社会公德,自觉维护社会良好秩序,努力学习马列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社会实践,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Z].2012-11-08.

[2]刘奇葆.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03-05.

[3]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

对社会心理学的理解范文4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界定

传统上,人们谈论的健康主要指生理上的健康,即身体健康。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各种心理问题的显现,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上升到了心理的层次,即健康不仅指生理上的健康,更是一种心理上的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消除疾病,更应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完全幸福状态。”②这里强调了健康是一种状态,一种生理和心理上健康的幸福的社会状态。

那么,什么是心理健康呢?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义为“一种幸福状态,在这一状态下,个人能够实现他或她的能力,能够解决生活的一般压力,能够有生产力地和有成果地工作,能够为他或她所在的社区做出一份贡献。”③这里,也强调了心理健康是一种状态,一种幸福而高效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的基本心理活动过程内容完整,能与社会一致,能有效地完成自身基本的社会效能,能较好地和其他成员交流,能较好地适应社会。我们常说的心理健康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正面的心理健康。这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健康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能够有效地完成自身的效能,保持与社会同步的状态。另一种是指没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是指人因生理、心理或其他社会原因而导致的心理方面的异常。具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人往往不能较好地生活或与其他社会成员形成适当的交流,难以达到一种高效而满足的状态。这一维度是人们常常所说的心理健康所覆盖的层面。

大学生作为承载家庭和社会高度期望的群体,作为我国年轻未来社会的主要建设者,保持着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就显得非常重要。他们大多处于青少年阶段,生理刚刚或正在发育成熟,心理上还比较敏感脆弱,情绪上比较容易冲动,普遍具有叛逆的天性,社会阅历比较少,心理承受能力和调节能力还比较弱,因此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展相应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建立专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辅导机构对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十分重要。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当代大学生思想开放、个性化强,追求知识进步和自身价值的体现,他们胸怀博大、志向高远,能在学习和各项实践活动中不断得到锻炼和提升,这是大学生思想和心理状态的主流。但是,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加诸在大学生身上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而他们本身的社会阅历浅、心理承受能力还不强,相应地受到的心理上的冲击也比较大。同时,由于我国处于政治、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特别是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生活方式等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少大学生在这种思想多元化的社会中把握不了自己,在自由开放的大学环境中迷失了自己,怠慢了学业,心理上也出现了诸多不健康的问题。

大学是学生进入社会、走向独立生活的一个过渡阶段。由于社会、生活环境的改变,不少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现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第二,生活散漫,缺乏理想。第三,恋爱心理困惑。第四,人际关系不协调。

在我国的高校中,普遍存在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不尽如人意的状况,究其根本,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首先,社会和学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重视不够。在我国,学校主要是学习的场所,社会和学校最看重的是学生的成绩和社会实践能力,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关注比较少,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比较缺失。社会普遍认为只有那些具有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人才应该得到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和咨询,而忽略了大部分行为正常但其实心理健康状况并不尽如人意的那部分学生,也就是大多数“正常人”。因为并不是没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就是心理健康,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而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讲,显然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值得担忧的,而社会和学校还没有重视到这方面。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的缺乏,相关的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和专业咨询人员的缺乏。在我国高校的教育中,很少有学校专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大多只是将少量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理论知识附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而少数开设这门课程的学校也只是照本宣科地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并没有深刻的讲解和实际的操作,最终也并没有起到实际上的效果。另外,据调查显示,我国高校所设置的心理咨询辅导机构中有86%的没有发挥到应有的作用,而心理咨询机构中的心理辅导老师有34%的是非专业人员,44%的心理咨询辅导老师并没有扎实的心理咨询知识,相关的经验也不够。①许多高校心理咨询辅导机构的咨询人员都是由学校的辅导员或其他行政人员担任,并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质,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和解决方法也了解不够。这些都导致了学校的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对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作用并不大。

再次,大学生自身对心理健康问题认识不清。一方面,很多学生都认为只有那些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人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自身的心理是很健康的。因此,即使有些学生的心理健康并不是那么理想,他们也认识不清,并没有引起重视;另一方面,他们在遇到心理健康问题时,很少人会选择向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求助,专业心理咨询的求助比例比较低。据中国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在我国大学本科生在遇到心理问题时,总是先求助于自己,选择自己摸摸忍受的人高达22.3%。只有在自己解决不了的情况下,才诉诸于其他途径。而在向他人求助的人之中,一般也是通过网络等非正式渠道来解决问题,有接近65.8%的学生选择向朋友倾诉,有7.4%的人会选择向学校老师或领导求助,只有7.8%的学生在遇到严重的心理问题或失眠的情况下才会求助于正式的心理健康咨询机构。②

此外,家庭、社会环境也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不和谐的家庭环境会造成学生爱的缺失,转型期社会上犯罪等不良因素的增加以及整个社会对金钱、名利的狂热追求都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策略

众所周知,大学生是我国未来主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是我国年轻一代的领军人,因此,大学生的健康状况特别是心理健康状况应该受到高度重视。由于社会环境、家庭、学校、大学生本身都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应从不同方面采取措施以期促进大学生心理状态的良好发展。

首先,社会和学校应该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宣传和教育。从2001年起,教育部与卫生部以及团中央先后颁布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等多项文件,强调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心理状态良性发展的重要性。虽然国家出台了这方面的文件,但是具体的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并没有切实地展开,或者说工作开展的深度、广度、全面性还远远不够。我们不仅应关注那些有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的学生,更应该将关注的视角扩展到整个大学生群体中,也就是普遍的“多数人”;我们不仅应该出台相应的文件,更应该开展实质性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辅导机构,切实服务于普遍的大学生,促进其心理健康状态的良性发展。

其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宣传与教育应从“事后解决”转向“事先预防”,由“少数”转向“全面”。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机构主要是为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学生服务,而心理健康教育也主要是针对已然有心理障碍的群体,而普遍的面向整个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机构则寥寥无几。①但是,并不是只有那些具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人才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面向整个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咨询辅导机构也应该是为整个大学生群体服务的,这既是为了促进大学生对于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和对自身心理健康状态认识,也是对心理健康障碍和疾病的一种有效的预防。将心理健康的宣传与教育工作扩展到整个大学生群体,而不只是面向少数有心理障碍的群体,有助于大学生进一步加强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鼓励他们遇到问题主动咨询,更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障碍或疾病的一种有效预防。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需由“少数”转向“全面”,由“事后解决”转向“事先预防”。

对社会心理学的理解范文5

【关键词】社会支持 心理健康 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243-02

一、社会支持的理论内涵

社会支持,一般指社会组织或他人为个体提供的各种帮助,这些帮助可以分为客观物质支持和主观精神支持。前者指由家庭、朋友、同事或社会组织、社会团体等提供给个体的金钱、实物等有形物质支持和帮助。后者指由家庭、朋友、同事或社会组织、社会团体等提供给个体的人际互动、情感支持、思想反馈、行为指导等无形的精神支持。高职院校学生主观和客观社会支持的来源,主要是学校、家庭、恋人、同学、朋友、老师、社团组织等。专家认为,社会支持对于个体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障碍具有重要缓解作用,对于个体健康能起到积极的增进作用。因此,我们应努力构建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增强社会支持系统对学生的吸引力,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塑造其健全人格,培养其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特点

(1)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矛盾

学生在自我意识完善过程中,大多对未来有着美好的理想和憧憬。但进入高职院校后,学校的社会名气、各项软硬件建设等条件,使其产生巨大心理落差。又由于文化基础相对薄弱,自身定力比较差,容易受外界的影响等原因,产生失落、焦虑、浮躁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2)压力感与轻松感的矛盾

从高中进入高职院校后,学习目标由具体逐渐变得抽象,由短期逐渐变得长远,目标导向性明显降低,学习目标变得模糊,导致学习动机缺失,表现出学习散漫。目标的缺失使学生容易出现迷茫、焦虑、失落等心理问题。

(3)自尊心与自卑感的矛盾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在顺境中成长起来的,很少遭受挫折,从而具有很强的自尊心。面对全新的大学环境,不少学生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容易产生心理困惑; 部分学生不能妥善处理青春期交友、恋爱等关系;有些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甚至交不起学费,因此自卑,难以排解。这些学生在开始重新评估自己的过程中,过多地否定自己,导致出现孤独、嫉妒、忧郁、乖僻等心理问题。

(4)渴望交往和自我闭锁的矛盾

人际交往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完成学业、接触社会、发展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他们渴求理解和友谊,以寻找到显示自己才能的舞台和拓宽视野的路径,同时也盼望能有人一起分担痛苦,化解忧愁。然而,另一方面,他们在交往中存在较强的戒备心理,与他人总是有意地保持一定的距离,呈现出明显的自我闭锁的心理倾向。

三、从社会支持视角看我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

(1)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模糊重心偏移

高职院校大都实行重专业技能轻心理素质、重政治思想表现轻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的教育模式,将心理健康教育混同于德育,重障碍咨询、轻发展咨询。家长和学校教育工作者只关注到心理不健康的个体,社会支持都是针对已存在或易发生的心理问题和存在心理问题的个体进行的,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总是在做事后的补救工作,使社会支持陷入了被动和片面。社会支持目标的模糊与重心偏移,也导致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存在偏差,如许多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意识不到自身心理问题的存在,有些遭遇严重心理危机的学生,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放弃或拒绝社会支持。基于心理健康认知的偏差,社会支持的实效性和发展性都受到限制。

(2)心理健康教育人员资质混杂水平参差不齐

对于大学生而言,学校是社会支持的关键环节。但多数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专职人员与学生比例为1:3000-1:5000,这难以应付大学生中层出不穷的心理问题。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主要集中在辅导员、德育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及学生处工作人员。这只队伍中的大多数人并未受过专业的心理健康训练,很多是心理健康培训的短期速成者,缺少理论和科研依托。而且辅导员中年轻教师居多,年轻人在处理问题时,容易出现情绪失控、行为过激等现象,加之专业素质不高,工作量大,容易出现忙于事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了解不深、标准把握不准等弊端,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社会支持力度及成效。

(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贫乏形式单调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而在实际的教学内容上,却剥离了学生本体,而取代以问题为中心。课程内容大多是以心理问题为专题,学习的模式是先陈列出心理问题,然后举例说明如何克服问题,提出克服问题的有效方法,然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进行讨论。这样的教育模式使心理健康教育聚焦在处理心理问题上,以至于人们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就是由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构成,误将心理看成心理不健康或心理变态的代名词,将心理健康等同于没有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

四、我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改进建议

面对大学生日益增多的心理问题,我国高校社会支持的现实性和发展性难以得到有效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成效有限。因此,本文从社会支持视角切入,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改进提出如下意见: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职业化

针对高职院校缺乏大批高质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的状况,我们可以一方面加大在职专业教师的培训力度,另一方面建立严格的专业人员准入制度,对这一领域的人员进行学历水平、专业背景、职业道德的全面考核,并运用16PF等测量手段对其人格特征进行相应测试,以减少专业人员因人格障碍或缺陷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心理健康工作者的职业化,使社会支持中的教师在直接面对问题学生时可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防线力量,将关心、帮助学生的实际工作渗透到学生的思想层面和心灵深处,有效地改善因问题学生拖延心理救助时机而导致心理危机频发的现实困境。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综合化

针对教师学生提出的心理教育课程内容贫乏,无法让学生获得丰富的内心体验等问题,我们应注意课堂教学的形式,防止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搞成一种单纯的说教式教学。在课程内容上可以将人格发展教育、学习心理辅导、生活心理、择业心理辅导、创造潜能的开发等纳入课程体系,在教学方法上,把参与、体验、分享等作为授课方式最核心的因素,运用游戏活动、情景模拟、讨论沟通、行为训练、心理测试等授课方式,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加深、丰富学生的内心体验。

(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的多样化

中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支持往往局限于学校环境,而将家庭、社区等因素割裂开来。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服务,通过社会服务让学生走向社会,如募集资金、环境治理、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服务、慈善工作等活动,增加对社会和国情的了解,使学生对劳动的意义和价值的理解更加具体化,激发学生的内在激情,提高自我接纳能力,增加幸福感。还可以采取“朋辈心理互助”的方式进行学生自我心理保健,如朋辈心理咨询、朋辈伴读等。朋辈心理咨询是受训和督导过的学生向前来寻求帮助的学生提供倾听、支持或其他帮助。朋辈伴读是从高年级成绩优秀的学生中挑选出来的学生志愿者,受到一定的培训和督导后,为低年级、学习能力弱或身体残疾等特殊困难的学生提供学习技能、生活技巧和心理问题等方面的朋辈辅导。通过学生间的交流互助,让学生关注到个体和群体自我的积极面,从而激发起内在成长的积极动机,获得主观幸福感、满意度等良好的情绪体验。

(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范围的普及化

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支持途径方法较为单一,往往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与学生谈心、学生参与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方式进行。许多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未能得到实质性的解决。因此,我们应当努力拓宽服务领域,借助社会多方力量,实现校内外资源的整合,注重利用社区资源对学生进行干预。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学校诊所、社区服务的作用,建立多功能活动场所,如游戏室、阅览室、咨询室,为学生提供个别与团体辅导、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技能培训等服务;通过开办各类学术活动、校园活动及社区服务活动来加强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积极组织培训活动、开展团体研讨、建立心理健康图书馆,重视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并预防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

综上所述,本文从心理健康研究的社会支持视角切入,探讨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心理特点及现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工作改进意见,对于解决高职院校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与困惑,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等都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素云 《论大学生心理危机化解的“互构式”社会支持》[J] 教育评论 2011(6)

[2]高凤香 《职业院校学生常见的心理矛盾及其疏导》[J] 2011(5)

对社会心理学的理解范文6

关键词:对象化;社会心理需求;虚拟价值;信息颗粒;绝对财富标志;相对财富标志人

中图分类号:G30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9448(2011)04-0036-10

价值理论是经济学的核心。虚拟价值理论是广义虚拟经济这门学科的核心。随着广义虚拟经济这门学科的初步确立,各种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有些持有不同观点的文章和也时有刊出。这是一种可喜的现象,毕竟真理越辩越明。需要重视的是,那些不同观点的文章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根本的理论观点上持有不同意见,一种则是因为广义虚拟经济的一些研究者,在概念、范畴的使用上也是五花八门,不甚准确,给人们带来一些理解上的混乱,而造成的一些误解。这两种情况都与对虚拟价值理论的理解和认知不无联系。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应该扭住虚拟价值理论这条红线,准确表达虚拟价值理论的深刻内涵。

一、重温马克思对人类思维陷入物本窠臼的呐喊

理解广义虚拟经济基本理论的要害,在于破除物本思维,这是在哲学上叫本体论或世界观的问题,非常重要。综观对广义虚拟经济理论的各种不理解,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解决思维方式的问题,而解决经济理论上的认识问题,必须通过刨根问底,到哲学源头上寻找答案。广义虚拟经济的哲学源头,就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活动的对象化理论。

马克思对人类活动图式的解读,是他最伟大的理论贡献之一。这个图式简单地说,就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在马克思早期的文献中,他喜欢用“主体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概念,即作为主体的人把自己的力量运用到客体上去,从而形成自己的对象,这就构成人的全部活动的基本公式。马克思超越了旧唯物主义。在其重要哲学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他说:“从前的一切旧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成感性的人的活动去理解,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这段话可以视为马克思对人类思维陷入的物本窠臼的呐喊。他进而指出:“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可见,马克思不仅把物理学意义上的物质概念和哲学意义上的物质概念加以明确区分,而且对于机械唯物主义的庸俗化的物本思维进行了深入剖析。马克思的整个思想体系是把人的活动(客观的活动)作为研究的对象,而不是把物质客体作为对象;马克思理论的旨趣在于解读主观意识之外的打上人的烙印的外部世界的奥秘,这个奥秘就是人的活动的规律。他所理解的“外部世界”绝不是物理学意义上的冰冷的物质客体,而是哲学意义上的被人的主体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客观存在。他的外部世界观是生成的、动态的、属人的。(用研究广义虚拟经济理论的林左鸣教授的话说,人的活动是容介了信息介质的――笔者注)因而也只有他的理论实现了本体论、价值论、认识论和逻辑学的高度统一。这是他的理论超越前人的最大亮点所在。旧唯物主义常常使用的物质实体概念,恰恰是马克思所鄙弃的,物本思维也是马克思所鄙弃的。

我们今天来解读马克思的外部世界观,重要的在于破除僵化的物本思维。在笔者看来,马克思对人的活动和外部世界的理解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他把传统的哲学基本问题――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提升为主客体关系,更加着意于从能动的方面去理解人的类生活,理解人和人类社会。人的活动是客观的实践活动,但这个活动必须从主观、能动的方面去理解,这是他的核心思想所在。这个思想为走向生活对象化打开了广阔的前景。对象化改造了人类及人类社会,他甚至认为“主体的本质力量”也不是生而具有、亘古不变的,是人的活动本身造就的。“人的所有感官都是全部世界史的产物”。这就是说人的感官是动态的、生成的,是信息容介的,因而也是进化的。

以上思想就是前些年学术界曾热烈讨论的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今天,我们要研究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广义虚拟经济,首先要建立正确的哲学世界观,或者叫基本的思维方式,就是要回归到对这个“人的活动图式”的主体性理解上来。如果不是在这一点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就连费尔巴哈都难以超越,是不可能得出正确的学术成果的。广义虚拟经济的哲学思维方式并没有背离也没有超越马克思的人的活动的对象化理论,相反正是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超越物本思维试图对变化了的时代实践进行新的理论总结。而不能建立这样的思维方式,一切所谓有关广虚理论真伪的争论,只能是各说各话。

二、对象化理论的经济学意义

马克思对人的活动图式的解读,对于理解他的经济学有特别的意义。从能动方面来理解和解释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将得出一个特别重要但未被重视的理论,那就是生活对象化的价值理论。马克思摒弃了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走向了生活对象化的新价值论,可惜许多学者把他的价值论只作了古典化的理解。

在马克思那里,人的活动的图式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类生活的对象化”。对象化是人类区别于动物世界的根本特征。动物世界不借助对象进行交往,动物的活动不会成为它自己的对象,因而也就没有人类社会那样的社会性。只有人把自己的活动当成自己认识和观照的对象,并靠在活动中凝结成的对象进行交往。这个思想,在后人研究马克思的著作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解释。从青年马克思的诸多著作中可以看出,对象化像一条红线贯穿其中。从提法上讲,早期多使用“类生活的对象化”概念,后来常常使用“劳动对象化”的提法。在笔者看来,真正的关键词在“对象化”,这才是马克思思想宝库里的珍珠。马克思无论在解释精神劳动对象化,亦或是生产劳动对象化,还是生活(人的活动)对象化,都没有离开对象化这条红线。实际上,“对象化”道破了“社会性”的天机。如果精神劳动不能对象 我们没有理由不接纳出身于“信息颗粒”的价值“新贵”。因此,虚拟的“信息态”的发现在经济学领域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价值是主体对客体有用性的一种判断。虚拟价值就是满足人们心理需求的价值。我们对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做出划分,在价值论的意义上就是为了更方便地把有用性加以分类――即实物价值、虚拟价值。但这并不是为了把价值整体割裂开来。在现实世界中,确实找不出纯粹地只是满足人们心理需求而不满足生理需求的价值,也找不出纯粹地只是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而不满足心理需求的价值。生理和心理本来就是统一在人这个身心统一体中的,不能加以绝对的割裂。在人的感觉上区分二元价值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使身和心得到受用的价值,都是有用的,对这种有用性的严格区分十分困难。在交换领域,虚拟价值和实用价值也不是分置的。但是,分类并非没有意义。分类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事物,并不是把一个本来是整体的事物分开。分析的意义仅在于综合,这在认识论上很有意义。只有机械思维的人才会把整体割裂。所以,我认为“二元价值容介态”是一种很有意义的理论抽象。实质上,价值是一不是二,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并不是二元呈现的,是混沌状态的。容介一词用得好,它准确地把认识中被加以分类的价值概念又综合在一起了。本来是一,只是以不同的形式互相容介而已,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在自然宇宙世界,信息态对物质态的进化有着重要意义,信息态是物质态进化的源泉(基因的发现就是明证)。在自然科学领域,信息态和物质态的容介理论很可能是进化论的又一个里程碑。在经济学的视野里,对虚拟价值的抽象具有特别的意义,甚至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这种意义何在呢?虚拟价值进入交换领域,指的是社会心理需求度对商品价值的再造,这在解释价值现象和价值规律上有重大意义。由于虚拟价值的引入,人们求解价值源泉问题上的理论困境很大程度上被打破了。虚拟价值在是社会生活本身造就的,是社会心理对价值的发现和再造。这种价值再造现象是脱离生产劳动的。现实生活中,不增加劳动或没有经过劳动而再度生成大量价值的现象比比皆是。如果没有社会心理需求的再造,就无法说明价值的来源。可以说,社会心理需求是虚拟价值的源泉。通常情况下,劳动在完成之后,商品价值交由社会来再造,从而完成价值生成的全过程。而在有些情况下,那些并未经过任何生产劳动而进入交换领域的商品,也经由社会再造而价值倍增了。“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个论断,显然难以解释当今出现的新的价值现象。所以,引入虚拟价值,找到了价值的又一重要源泉,发现了价值的社会生活再造效应,特别是社会生活的主观方面的再造效应,一定程度上是解释价值现象和价值规律的新视野。虚拟价值并不是为了理论说明上的方便而假设的,而是在价值现象和价值规律中真实存在的,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它的存在规律如下所述。

四、价值规律的社会心理向度

在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教科书中(笔者不喜欢传统经济学的提法,倾向于使用经典一词。这正如经典物理学并不是错误的,而是在一个有限域中是完美无缺的,在更大的域中它的解释力就会打折扣,经典经济学也是这样。因此它并不传统却很经典。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即是如此。――笔者注),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即是价值规律的本质内涵。这里价值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市场供求关系两个变量。有以下几个重要的公式是明确的:

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交换价值=供求关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而在广义虚拟经济的视野中,价值取决于社会必要生活和社会心理需求度的波动。以下公式也是明确的:

社会心理需求=个体心理需求的集合

价值=对象化于其中的社会必要生活(指无差别的人类生活)

交换价值=社会心理需求度+社会必要生活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承认社会心理需求度在价值规律中的作用,这应该是广义虚拟经济的价值理论的一个重要内涵。同时,既然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合理的抽象,无差别的人类生活同样可以成为合理的抽象。只是,作为价值内核的社会必要生活是难以测量的,而社会心理需求度的上下波动对交换价值的制约,本质上是就是对社会必要生活(即价值)的发现机制。广义虚拟经济用无差别的人类生活指称价值,与马克思用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指称价值时所运用的理论工具一样的。实际上,正是由于广义虚拟经济引入社会心理需求度对社会必要生活的发现机制,使价值得以重见天日了。商品是社会必要生活的凝结,作为人类的对象,它具有物化和非物化的形式,即实物态和信息态特征。人类生活中“信息颗粒”的价值化已经司空见惯。走向社会必要生活的价值论(即生活价值论),许多理论困惑就迎刃而解了。比如,我们不好理解货币泛滥现象,但在虚拟价值理论之下,由于社会心理需求度对普遍存在的商品中“信息颗粒”的发现,以及对“信息颗粒”的价值评估,全社会的价值倍增了。作为标记价值符号的货币出现供应增加,一定程度上并不是滥发而造成的货币泛滥,而是具有必然性、合理性的。这是新的价值规律在起作用。如果我们不去从价值规律上找出深层次的原因,只会停留在无休止的慨叹中束手无策,而找不到切实可行的对策。所以,广义虚拟经济在理论工具上并没有偏离更没有超越马克思的方法,只是在对象化理论指导下对价值规律的描述进行补弃,补充其应有的虚拟价值内涵,从而完成价值生成机制全过程的理论描述。同时应该指出的是,社会心理需求并不是建立在沙漠上的海市蜃楼,它本身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它本身的客观性依据和存在规律是需要做进一步研究的。社会心理的波动规律,仍是人类认识面临的“必然王国”。也就是说,虚拟价值理论还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