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网景观设计概念范例6篇

风景园林网景观设计概念

风景园林网景观设计概念范文1

关键词:西方现代艺术;现代主义景观;发展历程;内在联系.

在20世纪上半叶这段历史时期中,西方最大的艺术思潮就是现代艺术的形成和发展。从塞尚的立体主义,未来主义发展到极简主义;从杜尚的达达艺术,波普艺术发展到概念艺术,20世纪西方的前卫艺术充满了实践性,它反映了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历史变革和这个时代的人们的极其复杂丰富的感情与极为深刻的哲思。艺术家们一直致力于在多方位和多层次上去自由地实践各种各样的观念、技法和材料运用的可能性,他们的孜孜以求使得现代艺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且对社会的其他行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现代园林景观正是在它的引导和影响下诞生和发展起来的。

1、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发展进程

在两次工业革命的产生之后的20世纪,人们的生产生活、社会意识和精神感情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同时,艺术也在变革,产生了以塞尚为代表的反传统的形式主义美学,并发展出一种独立于客观事物之外的纯抽象艺术,和以杜尚为代表的反艺术的概念主义美学,并发展出的一种跳出架上的实践概念艺术。这两者共同组成了20世纪上半叶的现代艺术这个整体。并且这两者分别沿着各自的道路向前发展,并最终殊途同归的走到了尽头。

1.1形式主义美学下的“为艺术的艺术”。

追求理性和艺术,主张“为艺术的艺术”的塞尚崇尚“用圆柱体、球体和圆锥体描绘对象”,从而开创了一条形式主义美学的道路。紧随其后的是野兽派、立体派,野兽派通过对人像、风景等传统自然母题物象的平面化处理,通过形体与色彩的经营,给人纯粹的视觉美感和愉悦,完成了色彩的解放,它是传统绘画从三维走向二维的嬗变。而立体派是通过对对象的分解,将同一物体从不同角度看到的不同侧面同时展现在一个画面中,完成了形体的解放,是将传统绘画从三维走向四维的嬗变。经过这些,客观事物被一步步的简化、分解和重构,传统性的绘画因素越来越少,最后导致抽象主义的诞生。

此后的抽象派逐渐分为两类,一类是从野兽派和表现主义演变而来的抒情抽象派,即:热抽象,它以康定斯基为代表,注重抽象形式的移情作用,其后发展出了抽象印象主义、抽象表现主义、非形式艺术、魔幻抽象主义、色域绘画、极少单色画等流派。另外一类是从立体派演变出来的几何抽象派,即:冷抽象,它是以蒙德里安为代表,注重数学性的几何抽象,其后发展出了新造型主义、至上主义、构成主义、光效应艺术、硬边绘画、极少主义等艺术流派。

1.2概念主义美学下的“反艺术的艺术”

追求非理性和自由,主张“反艺术的艺术”的杜尚认为艺术家不必画画,因为世界和生活就是艺术,人人就是艺术家,处处都是艺术,从而开创了一条概念主义美学的道路,沿着杜尚的这条道路,发展出了达达艺术、波普艺术、超现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集成艺术、装置艺术、大地艺术、偶发艺术、行为艺术等艺术流派。

1.3此起彼伏下的殊途同归

具有天人二分的二元论的世界观和极端主义思维方式的西方人,在文化艺术的创造和实践中也自然不会按照单一的方向发展,西方的理性主义科学精神和人类征服自然探索宇宙规律的的意志更使得20世纪的现代艺术朝着形式主义和概念主义两个方向发展。它们不仅顺着历史的发展方向齐头并进,而且各自又沿着各自的发展潮流此起彼伏,直到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极少主义和色域绘画的时候,标志着形式主义美学的现代主义走到了尽头,当出现取消文本的观念艺术的时候,标志着概念艺术美学的现代主义也走到了尽头。这时,极端抽象化和机械化的现代主义宣告终结。

2.艺术思潮影响下的现代园林景观

景观的现代主义感知的创作应该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在很大的程度上依赖于时代的精神信念,就像人类在历史的某段时期某种感情的宣泄和表现首先反映在艺术上,但是同时应该迅速的折射到其他的社会生活中去一样。然而,本应该紧紧跟随着当代人类生活的设计以及科学技术条件的发展而发展的现代景观却发展的十分缓慢,和其他学科比起来,它尤为滞后。就像景观设计师和批评家弗莱彻・斯蒂尔在1930年说的“每个人都在想象真正现代主义的景观作品,这里真正的原因是现在还没有出现这样的风格和形式。我们这些景观设计师们在接受新思潮的时候总是落后于别的艺术家们”。但即使是落后,现在主义景观还是从其他的艺术门类中汲取了灵感,尤其是对时代反应最为敏感的艺术思潮,并且它也取得了自己的发展,逐渐的去努力的赶上其他学科的发展步伐。

2.1现代园林景观的形成

20世纪初期,人们开始受到现代造园雕塑以及现代工业化的影响,园林景观设计开始出现一些新的思路,工艺美术思想和新艺术运动思想的运用出现了流线型和自然形式的园林。

工艺美术浪潮的影响使得园林的设计开始从古典主义中发生嬗变,受拉斯金和莫里斯的影响,年轻的设计师开始重新考虑设计的艺术、制作的工艺和使用者的便利,作为“愉悦、坚固、实用”三个古典原则的追随者,这些原则重新设定了设计理论,并且产生了所谓的“工艺美术”风格。而新艺术运动浪潮使得自由的流线和自然形式被运用到园林中,这种风格也被称为“现代主义”。这两次艺术浪潮虽不是始于园林,不是始于20世纪,但是指引和统领了20世纪初期对现代园林景观的探索。

2.2现代园林景观的发展

20世纪20年代~50年代,受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景观设计师们开始将抽象的现代艺术与历史上规则式或自然式的园林结合起来,建造一些现代园林景观。而现代园林景观跟随着现代艺术经历了产生、发展的过程,产生了第一批现代景观设计大师。并且它没有按照单一的模式来发展,而是不同的国家的景观设计师,根据本国的传统文化和现实发展状况来进行设计,并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流派。如:英国、美国、德国、丹麦、瑞典、巴西等。

2.2.1现代主义影响下的园林景观的起步

1925年在巴黎举办的现代工业和装饰艺术国际博览会(International Exposition of Modern Industrial And Decorative arts),简称装饰艺术运动(Art Deco)对法国也或者是全世界的景观设计发展是一次关键性的推动力量。那些小规模的设计作品正在试图将领域外部的美术和应用艺术的最新设计思路引进景观设计中来。其中影响最大的作品是盖佛瑞康的《水和光的花园》,此作品被限制在一块三角形的地形里,设计运用了这种三角形作为主要的思路,这种三角形被重复的运用到水池、玻璃、草坪等园林元素的规划形式中。这个作品反应的正是立体主义影响下的几何抽象派在景观中的尝试和应用。

2.2.2现代主义影响下的园林景观的发展

克里斯托佛・唐纳德和弗莱彻・斯蒂尔是现代景观发展理论的奠基者和重要推广者,唐纳德在1938年完成的《现代景观园林》(Gardens in Modern Landscape)中从理论上探讨了现代艺术影响下设计园林的方法,他提出了功能的、移情的、艺术的景观设计三方面。斯蒂尔是传统和现代景观设计风格见的过渡人物,也是欧洲和美国现代景观交流的关键人物,他将自己游历中得到的全新设计思想进行总结,并且应用到他自己熟悉的风格中,1938年的蓝色阶梯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其纤细的栏杆扶手和厚重的石材基础,规整的平台与乱植的白桦林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唐纳德于1939年加入哈佛大学,他的现代主义教学方式影响了一批学生,斯蒂尔的理论和实践也同样影响了这批学生:詹姆斯・罗斯、丹・凯利和盖瑞特・埃克博。

2.2.3现代主义影响下的第一代景观设计大师

托马斯.丘奇:他是20世纪从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转向现代园林形式和空间的设计大师,丘奇早期的作品虽然不是传统形式的复制,然而他的创作手法仍是非常的传统的。后在1937年,他通过对欧洲的考察,研究了建筑设计师柯布西埃、阿尔瓦・阿尔托和其他现代主义画家和雕塑家的作品,并在自己的设计中开始有意识的尝试一些新的形式。他为1939年旧金山金门世界博览会(Golden Gate International Exposition)设计的两个小的景观作品则成功地证明了他探索新的视觉形式发展存在的可能性,他追随着立体主义绘画,应用相关手法处理材质和色彩、空间和形式:在最终的作品中,曲线的形式运用,不同材质的表面和墙面,舒适的比例尺度感和全新的材料。丘奇的晚期作品中一样的在进行新的形式上的尝试:曲线的水池、锯齿形的线条等,因此,在他一生的设计中,注重引入立体主义的现代要素进行新的形式的探索。

盖瑞特・埃克博:哈佛革命的发起者之一,他反对巴黎美术学院的旧式传统美学,他认为景观设计同环境科学必须遵守的原则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的设计将会对地球的生态系统产生影响,他认为现代景观由四方面的关注组成:“空间概念”(the space concept)、“材质概念”(the materials concept)、“社会概念”(the social concept)和“气候地域主义”(climate regionalism)。空间概念强调把三维的空间形式作为设计的中间媒介。材质概念重视材质固有的特质以及作为定义空间媒介的状态。社会概念是要首先满足人的需求的观念来创造适宜的景观。气候地域主义是关注某地区特定的气候条件来设计符合地域特色的设计。他强调“生命的景观”和“人性化景观的有机形式”。他从结构主义艺术的角度去探究空间概念的维度,从立体主义艺术的角度去关注材质本身和其表现出来的特质,从现代主义的综合特性中去把握地域的特性,景观的特性,人和自然关系的特性。

丹・凯利:哈佛革命的发起者之一,凯利前期的作品主要是在追求自由的形式和非正交的构图,后期则是追求水平元素的使用和网格、非对称的构图。而他对景观设计的贡献体现在他后期的作品中对景观和建筑连接的几何形式的一系列探索。他前后期的变化受到了荷兰风格派的影响,荷兰风格派的美学特点最清晰的表现在蒙德里安的抽象画上,即一定的比例和尺度表现出的无限的秩序。从米勒花园的微型日本灌木创造的形式中,就可以看到荷兰派的影响,这个作品的灌木篱墙处于和巴塞罗那德国馆的墙体和柱网体系相类似的紫荆树干的方格网之间,凯利选择用相同的常绿植物作为所有的灌木篱墙,在削弱了空间的纯粹感的同时显示了一种比例尺度对无限秩序的表现和控制。,

詹姆斯・罗斯:哈佛革命的发起者之一,他的设计关注更多的是私家住宅庭院的设计,在1946年,他创造了一系列适合现代城市郊区“国际式”住宅的庭院模式。他的景观设计思想同凯利和埃克博一样受到了构成主义、立体主义艺术的影响,去关注景观设计的空间组织和平面布局。他认为“空间的有效组织依赖于高效的材料生产系统和基于此的快速设计方法”,“在创造有用的景观空间的经济性和效率性中发展出了三种主要的规划元素:维护、植物控制和地形控制”。他关注地形,认为大地是一种具有无限可能的可塑性材料。他关注石材,认为石材是景观和建筑构成的主体材料。他关注植物,认为植物是上帝的恩赐。他关注水,认为水的流动性和不确定性拥有无穷无尽的形式的可能性。

2.3现代园林景观的高潮和落幕

20世纪60年代之后,现代园林景观伴随着艺术发展思潮――后现代主义的出现,进入了一个“现代主义”之后的时期,一个反思和重新认识现代主义的时期,园林景观也变得具有包容性,并进入多元化发展的时期。此时期的现代园林景观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尤其是在美国,出现了大量的新式的园林绿地,得到了实践,并且推广开来,促进了其他地区园林景观的发展。至此,后现代主义逐渐取代了现代主义,成了园林景观发展的主流。

总结:纵观20世纪上半叶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历程和西方现代园林景观的发展状况,艺术和景观园林都是人类生活的某个方面,都是特定时期人类情感的表现,其中艺术这种方式更为直接,对感情的波动更为敏锐。而景观是人类特定时期审美观、价值观的经过人的综合提(下转第38页)(上接第34页)取后再创造,并显现在人类的生活中。20世纪上半叶的现代艺术作为本时期人类发展阶段的直接敏感反应,势必会对再现性的园林景观做出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设计思想的指导上,一种对人类和自然关系的重新思考,一种对园林设计因素的新的理解,一种新的空间处理形式等。所以,一个时代的艺术和景观设计之间是有必然的联系的,我们可以从艺术的创作思想和方法中寻找到指引设计的理论思想,也可以将艺术的创作元素引入到景观园林的创作中,作为一名设计师,关注本时代的艺术发展动向也是自身的必备修养之一。

参考文献:

[1]金・莱文[美]著,常宁生 邢莉 李宏编译,后现代的转型[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1-12.

[2]王端廷 著,从现代到后现代―西方艺术论说[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1-46.

[3]马克・特雷布[美]编,丁力扬 译,现代景观―一次批判性的回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20-77.191-235.252-283.

[4]TOM TURNER[英]著,林箐 南楠 等译,王向荣 审校,世界园林史[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308-337.

风景园林网景观设计概念范文2

1构成艺术的形式在实际设计中的运用

构成艺术在很早就被人们出自本能的在运用,比如构成中对称、分割等元素在传统的欧洲古典风景园林布局里就有所体现。法国园林均衡而和谐,凡尔赛宫的那份大气磅礴的简洁与开阔让人叹为观止,它的整体布局就是以十字形的人工运河为中轴对称的形式体现,这个刻意雕琢,视野开阔的人造园林,许多地方都是按照严格的几何块、面图形布局。圆形、方形、直线、曲线,都被设计营造成水池、草地、道路、甚至琳琳的植物都被修剪成整齐的几何体造型。绣花式花坛等造型,橘园中的四块草坪,图案形式的纹样进行着重复组合、排列分布,整体看上去都很具有构成艺术的形式美感,宛如一个用植物塑造的重复构成、近似构成纹样,很具有造型韵律。构成中抽象的概念元素———点、线、面、体的形态构成要素在风景园林中被运用及体现的比比皆是。这种构成元素在三度空间中以一种具象的可见实物,呈现在我们眼前时就已充分渗透、融入被置换到了风景园林的设计里。设计师伯纳德·屈米设计的法国巴黎拉·维列特公园,在结构上就是由点、线、面这种构成的形态要素,形成的叠加呈现了其相互的关联。屈米用点系统、线系统和面系统的彼此交叉、重叠把原有的南端科技工业城,中部偏北的多功能厅及北部的音乐城合理的组织了起来。30个红色构筑物,以点的形式安排在了网线交点上。这些钢结构构筑物的形态就其本身就很具有构成中立体构成的形式,其结构以立构的面材、块材等的体块元素的多样组合。而每一个红色的构筑物,对于整体的设计都是一个“点”的概念。公园中的空中步道、运河边带波浪形顶棚的长廊、林荫大道、曲径通幽的小径以及沙丘园中的波浪形的带状场地也是很具有构成艺术中“线”的形式美。分布在内大大小小的主题园、大片草坪、建筑铺地、水体都以“面”的形式在展现。构成艺术中形态构成要素———线的形式运用是多样化的。线在美国福特沃斯市的伯纳特公园就有很好的运用。设计师皮特·沃克在方形的场地上以几何网格的叠加手法设计了草坪、树林、水池、等场地。通过正交和斜交45°的线型网状道路,形成了米字型图案,使绿地的自然空间与公共场所的硬地空间,好比构成中的重复骨骼形式,展现在人们眼前。该路形成横向的网,与竖向排列的水池里,管状恰似烛光的小型喷泉灯,形成了纵横的对比,妙趣恒生。还有其设计的加州科斯塔梅萨广场入口处的设计独具匠心,很具线形发射构成艺术。双环水池形象地运用了发射构成的同心圆形式展现水电涟漪交错,为了模仿从中心点传出的涟漪,通过不锈钢材料构成了三圈满溢的同心圆水池,又连续用了三圈整齐的瓷砖步行路,划分了三圈修剪整齐的草地,强化了涟漪的同心圆图案效果。肌理是一种构成中的视觉表现形式,可以丰富视觉效果,涟漪的圆环中,大石块铺在清浅的水池底部,与满溢的水面、细密的草地,在不同角度下形成了丰富的肌理效果。设计师通过直线,曲线、肌理的运用加强了美感的层次。这种运用线构成及构成艺术形式进行的设计,还运用在了其他景观园林的设计里。如哈格里夫斯设计的辛辛那提校园鹦鹉螺广场运用的硬地铺装纹理。鹦鹉螺这一分型图形本身很具有分割构成的形式,分割构成可以以数列级数作为渐变分割的手法。本身很具线构成美感的设计里,还运用了大量的细小的鱼鳞纹填充在鹦鹉螺自相似的分形结构里,粗细、虚实的线充满了丰富的肌理构成效果。同样在辛辛那提校园里还有三条舞动的曲线与直线相交的道路,也充分展现了线的美感,为设计增添了律动的形式美。位于广州市工业大道的光大花园,虽然完工的实际效果跟设计效果图相比略有偏差,但设计者的设计理念还是相当程度的反映了出来,设计者运用了当地地域生长的榕树根作为元素,以线的形式作为体现,形成步行系统与景观系统的榕桥,这些飘然凌波的水廊、榕桥把线构成的形式很好地结合在设计里。形态构成要素———体的形式在哈普林设计的俄勒冈州伊拉·凯勒水景,就是很好的立体构成效果。每一个尺度举大的水墙、水台阶的块体结构瀑布,就是一个个立构的体块积聚体,及具韵律感,视觉上加强了水声轰鸣的心理效应。构成艺术的面构成、重复、近似构成在德国凯宾斯基酒店花园里有很好的运用。彼得·沃克设计里的植物、道路、修剪整齐的绿篱、草坪,就似融入了构成艺术的形式,对形态构成要素的点、线、面空间进行实体置换,完成的一幅植物景观的重复构成。灰色道路形成的垂直、水平的井字形形成了重复构成的骨格线。其间的每一个单位空间里,是一个个规则的基本形,通过黄杨绿篱进行了线性的围合,形成这个相对封闭的单元空间。以线形活泼形式呈现的贯穿其中的灰色步行道并没有对分这个单元空间,而是用对称与均衡的构成形式斜分了这个单元格,使左右空间形成倒置的面变化,巧妙处理了呆板的构图。这组斜切线也起到了构成艺术中行列移动的骨格变化形式,使看似呆板、重复的步行道以活泼灵动的形式呈现。三角形红色碎石地面和绿色草地形成了强烈的色彩对比的构成形式,修剪成立方体的紫杉篱成点的形式也灵活地分布在各个基本形空间里,重复地使用,使得较单调的重复构成更趋于灵活的近似构成表现形式。整个设计通过数个这样规整的正方形景观单位,进行了重复、近似、色彩对比等的构成艺术处理,使设计平淡的场地增添了活力。构成艺术中肌理构成、近似构成有很大的拓展空间,顺德美的总部大楼前的景观设计就具有一定的肌理和近似构成的形式美感。这个设计构思源于岭南地域特色的桑基鱼塘,设计者运用近似的手法将土地肌理延伸成水景,绿地,硬地铺装。通过道路、栈桥形成的网格,分割成近似构成似的几个基本形块面,每个近似形中分布了形态各异但又不同形式的水景,绿化种植区的绿地、硬质小广场的铺装、以及采光井。使得每个形态各异的区域带给人们丰富的肌理层次感受。

2结语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构成艺术的形式、理念,在现代风景园林中的运用是非常鲜明的,许多有名的风景园林设计就是融入了构成艺术语言呈现出来的,并在重视功能作用、空间多用途的同时也重视着美的作用。虽然在风景园林里一般不能直接看到,书本上纯粹的构成艺术,但却也能感受到这种构成艺术的存在,这说明构成艺术的手法实际已充斥在了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里,其理念不单被纳入到造景的元素里,同时也渗入到了整体的设计思维里。构成艺术的抽象视觉元素点、线、面、体纯粹而又基本,构成艺术的各种表现形式概括而又变化多样,这一切同时又蕴含着无限美的可能性。当它们被赋予现实的形态呈现时,其表现形式是可以无限多样的。现代园林设计应顺应着这一趋势,在保持实用性的同时也要更多关注美带给人们的精神氛围,辅助风景的作用性。通过构成艺术的启迪,将构成艺术的抽象概念转化成现实形态,使得表现形式可以无限多样,相应的设计将可以赋予多样的形式和生机,并将使得风景园林的设计主题,创意构景更加丰厚多彩。

作者:张晖 单位:广州市市政职业学校

风景园林网景观设计概念范文3

在20世纪80年代,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被正式提出。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虚拟现实技术也得以迅速发展。现如今,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渗透发展到各个领域,虚拟现实技术也挺进了设计的每个角落。风景园林设计虽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但是虚拟现实技术却在其中被大量地运用开来。例如,设计者如果想要对风景园林空间有一个全方位的、真实切身的体验,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多角度变化运动方位,便可轻松实现。另外,这种设计的运动变化模式正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其利用人们对运动模式数据的不同选择,便可以掌握受众的切身感受。虚拟现实技术在这一运用中具有很大的真实性,这是因为虚拟现实技术不但能够从各种细节上掌控园林设计,还可以做到美而有序。同时,还能够根据不同的季节变化、不同的节气色彩,做到时空的双重真实性。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一虚拟现实,在园林设计过程中可以引入人们的各种意见和建议,使设计又多了一层成功的保障。

2应用中的特点

2.1设计空间展示的全面性传统的表现形式只可以传输一种空间信息,而且无法做到完整性。虚拟现实技术利用三维立体的表现形式,可以完整地把每一个细节予以呈现,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不再只是看着图纸来想象,而是身临其境进行感受。

2.2浏览的快捷性

利用发达的计算机网络,设计者和施工单位可以联系的更为快捷。设计者的“想法”不必亲手送到施工单位,立体的设计样品利用远程浏览便可商榷,不但节省了时间,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浏览的快捷性还可以让大部分群众参与到决策中来,让群众在享受虚拟的园林设计活动中,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有助于施工单位和设计者的工作。

2.3设计趋于完美性

虚拟现实技术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设计者在整个风景园林的设计过程中能够随意进入任何一个设计阶段进行切身的体验,从而客观地审查自己的作品,如果发现不足,可及时进行修改。此外,在虚拟的现实环境中审视自己的作品,有利于提高设计者的水平。

2.4决策的准确性

风景园林设计的实施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因为风景园林设计与周遭环境氛围以及和大众审美趣味是息息相关的。人们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对园林设计的整体过程知晓的越来越多,越来越具体,就越能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及意见。简而言之,虚拟现实技术是连接大众和设计者的纽带。只有前期人们对园林设计进行了整体的了解,施工方的后期施工过程才能得到人们的宽容和见谅,此种人性化、大众化的园林设计才能获得双赢。

3应用的展望

3.1不断进行创新

首先要加快计算机技术的创新和革新,不断发展现代虚拟技术系统,制造出高性能、低成本的计算机设备,要在技术层面为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此外,在运用过程中,要根据风景园林设置的理念进行再创新,使其具备风景园林设计的特色。技术的创新是风景园林设计的内核动力,是虚拟现实技术进步发展的源泉。

3.2加强参与的大众化程度

要充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的自身优越性,让更多的人们参与到风景园林设计中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通过网络传播,利用各种网络、电视等新媒体进行更大、更广范围内的网络虚拟活动,使园林设计有更多的大众参与,这样将有助于决策者的科学准确决策,最终得出既科学准确而又人性化的风景园林设计方案。

3.3充分利用其他科学技术发展自身

例如,与环境和空间技术的结合,便能够应用到城市的规划、修复与重建、城市的绿化等各个方面,这不但可以使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更加科学化,而且更加人性化、更加环保。

4结语

风景园林网景观设计概念范文4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景观园林;应用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经常把某一时期的发展用当时最典型的工具或最先进的生产力代表来命名,如“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机器大工业时代”等等。而如今代表人类社会最先进生产力的,应属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当前社会与技术的发展中,电子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化媒体的兴起与普及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重要方面和主导特色,计算机技术改变了我们对未来生活的期望,给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施加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同时为新的生活方式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计算机与数字技术的发展不仅影响了建筑、绘画、视觉传达等艺术门类,同时也给当代的园林景观设计带来了一系列冲击,现有的园林景观设计是有许多局限性的,如:过于追求形式,装饰化的风景园林设计比比皆是;而在景观设计表现上,无论是一维文字符号、二维的图形图像,还是三维的模型沙盘、效果图和动画制作,都是一种静态媒介形式,不能去动态的演示园林景观本身固有的变化;同时由于景观设计的专业拓展空间越来越大,城乡与区域景观及生态规划、自然与文化保护地规划设计、旅游规划将成为设计的重点,而原有的过于定性设计必将要向定量设计进行转变。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借鉴其他学科如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等研究成果,拓展原有的景观园林设计思维方法,使景观园林学科继续发展。

1虚拟现实技术概念的提出

早在上个世纪末,威廉・米歇尔的“比特之城”和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就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数字化背景下未来城市和生活的乐观图景。而迈克尔・海姆提出的“虚拟现实的形而上学”则以哲学思辩对数字化技术与虚拟现实的本质进行了深层研究。虚拟现实技术和网络一样是20世纪末才兴起的一门综合性信息技术。它集成了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人工智能、多传感器、网络、并行处理等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虚拟现实技术实时的三维空间表现能力和人机交互的操作环境以及给人带来的“身临其境”的感觉,改变了过去人与计算机之间枯燥、生硬和被动的状况,为人类探索和研究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近几年来,国内外开始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了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等领域,以虚拟城市系统方向的研究为主,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虚拟现实技术应用较少,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

2虚拟现实技术作为研究工具

社会的发展变化对园林景观师来说应该是最敏感的事物之一,科技的发展使得设计师的创造力享有新的自由,园林景观学也面临新的突破。虚拟现实技术作为科技发展的产物正在不断为我们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提供有力的支持。它对园林景观设计对象―园林空间的描述是实时的、交互的、动态的、主动的,而完全不同于以往的设计方式:

(1)园林景观设计师可以在任意时间和设计的任意阶段“走进”园林,从任意角度、以任意视角,通过漫游来观察和体验自己的设计作品,身临其境地感受空间、尺度、材料、质感甚至声音……,这远比坐在屏幕前通过观看二维的设计图来发现设计中的问题和错误要容易得多。(2)园林景观设计师可以实时地对设计要素进行修改和完善,较好地保证了设计思维的连续性;(3)园林漫游使得园林景观设计师的设计体验不再是简单的线性片断,而是将其整合为多感知的、生动的、有机的整体,从而使设计体验更加真实;(4)沉浸在更加真实的设计体验中,园林景观设计师的思维、创造力和灵感将被极大地激发。因此,虚拟现实技术是可以应用到景观园林设计中去的,而且必将引发一种新的园林景观设计思维方式。

3虚拟现实技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特色

3.1设计过程中的互动和交流

(1)设计构思动态空间化。VR技术除了能使风景园林师抽象思维的表现更接近实际,其更重要的潜质在于它可以突破由于表现方法的限制而形成的某些习惯性的设计戒律,从而真正地使风景园林师在技术上有可能表现诗意的造型追求。现代风景园林的革命将人们的注意力从风景园林的表面引导到风景园林空间,空间风景园林模型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VR技术可使风景园林师摆脱二维表现的束缚和抽象思维的不确定性,使其构思得以在实时生成的三维世界中充分发展。使创造的风景园林空间的构思能有雕塑般的自由随意。(2)辅助设计贯彻全程。VR系统在风景园林设计的应用可贯穿整个过程,从开始阶段的可行性研究、基地条件分析,到概念设计、发展阶段的空间形体组合、风景园林细部推敲、与环境的融合……直到施工阶段的技术模拟,VR系统均能发挥其作用。

3.2表现过程中的真实和创新

(1)景园林表现的临场感。浸入式虚拟现实令观者感到犹如身处虚拟世界之中,通过飞行模式鸟瞰风景园林体形并观察风景园林与环境的关系;通过全比例正常视角对风景园林空间进行观察理解。在风景园林内外的实时漫游,能够帮助近距离观察细节,实地体会空间,甚至可以戴上数据手套去触摸风景园林表面的材料,让观者获得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觉。(2)风景园林体验的交互性。虚拟现实技术通过使用虚拟交互接口设备实现人类自然技能对虚拟环境对象的交互考察与操作,使得风景园林设计中的空间体验更具交互性,灵活性场所精神得到尽可能地表现,真实性也大大加强了。在虚拟现实中,可以自行决定观看的路线、观看的角度、观察的视点、停留的时间;对风景园林元素进行编辑;在重要节点,能够根据需要链接相关数据,获取更多信息。虚拟现实给了设计师和用户更多的自主性。(3)感知活动的创造性。虚拟现实技术的根本目的是:不仅能够在多维信息空间仿真建模,强调三维图形的立体现示,而且能够帮助人们获取知识和形成新的概念。虚拟现实系统具有功能强大的接口,支持多种感知程序和硬件。在虚拟风景园林空间的动态观察和多媒体多种形式感知,不断造成人体的感官反馈,激发设计者在头脑中产生新的构想。这正是设计者通过虚拟现实系统进行创意生成的至关重要之处。虚拟现实技术是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高级工具,是人类创意思维的辅助。虚拟现实提供的沉浸式的境界能使人产生如同身处世界一样的感觉。它完全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把图形界面淘汰掉,就像图形界面把单词的字符界面推下计算机界面的历史舞台一样。这样园林景观设计师就不会再处于严格的数理推断和创意思维之间的两难境地。利用虚拟现实系统的多维信息空间,风景景观设计者可以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展思路、开辟前所未有的创意新途径。

参考文献:

[1] 俞孔坚,李迪华.城市景观之路[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 刘祥.虚拟现实技术辅助建筑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

风景园林网景观设计概念范文5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园林景观;应用前景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2)0410018-01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帮助各个行业的新技术与新方法的出现。园林景观设计由于与计算机计算联系十分密切,设计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因此,伴随着计算机的更新,园林设计方法也获得了扩展。其中,虚拟现实技术就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所兴起的一门综合性技术[1]。虽然目前该技术在园林设计中应用的还不普遍,但相信随着技术的越来越成熟,其应用范围必将越来越广泛[2]。

1 虚拟现实技术

1.1 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3]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项综合集成技术,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包括传感技术、人机交互技术、显示技术、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CG)技术等,是一种由计算机技术辅助生成的高技术模拟系统。从狭义的上讲,虚拟现实技术的涵义为:利用计算机生成逼真的三维视、听、嗅觉等感觉,使使用者通过一定的装置,轻松地对虚拟世界进行体验,并且两者能够自然的进行交互作用。使用者进行位置移动时,电脑可以利用辅助工具立即进行感应,并通过复杂的运算,将精确的3D世界影像传回到使用者眼前,使其产生临场感。从广义上讲,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为:泛指在功能意义或者是物理意义上存在于世界上的任何事物或环境,它可以是实际上能够实现的,也可以是实际上难以实现的或根本无法实现的,如赛伯空间等。

1.2 虚拟现实技术的构成及分类

虚拟现实技术由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构成。其中计算机以及相关的设备等都属于硬件技术。当前在计算的输入输出硬件设备中,听觉和视觉设备研究相对较成熟,有关人类味觉、嗅觉以及力道大小的设备正在研制中。

虚拟现实技术依据其主要的技术特点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三维模型虚拟方式;另一类是全景图虚拟方式。根据交互和浸入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四类:桌面式VR系统(窗口中的VR)、沉浸式VR系统、分布式VR系统和叠加式VR系统(又称增强现实系统)。在四类虚拟系统中,桌面式虚拟系统成本最低,不需要大型的处理器及服务器,仅利用个人计算机就可以产生三维虚拟的空间场景。

1.3 虚拟现实技术的设计流程

运用虚拟技术辅助园林景观设计的流程主要分三个步骤[4],如图1所示。首先是绘制平面图,主要利用CAD等相关软件设计并绘制园林景观的平面布局。然后,基于绘制好的平面图,通过调查收集相关数据,构建虚拟场景模型。在场景模型中,包括多种小模型,如房屋模型、道路模型、水位模型等。在构建模型中,还要尽量多的收集相关图片,制作成纹理填图,以增加虚拟场景的效果。由于虚拟场景需要渲染,因此在场景构建中,不仅要达到效果上的要求,还要控制模型数据量。必要时需要对虚拟模型进行优化。最后,基于平台实现集成。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虚拟现实技术的实现也派生出多种不同的方法,现在较为流行的有JAVA3D、CUTE3D、VRML、VRMAP、VRP等方法,不同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其中,VRP和VRMAP是两款优秀的虚拟现实软件,应用较为普遍,在数字城市、遥感测绘、地质、石油化工等都有广泛的利用。

2 虚拟现实技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在国外,虚拟现实技术在景观设计中应用的时间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摩登·海里戈以美国的布鲁克林街道为背景,建立了一个模拟系统,被认为是提出并实践沉浸式虚拟环境的先驱者[5]。SRI研究中心1991年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对汽车驾驶过程和飞机飞行过程进行模拟,通过模拟仿真分析事故原因,减少驾驶及飞行过程中事故的发生。

相对于国外虚拟技术的发展,我国国内将该技术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的时间较短,与国外相比存在一定的不足。近几年来,部分科研院所和单位都陆续开展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景观设计研究,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开发的合成人类表情和唇动系统,浙江大学研制的建筑环境虚拟系统[6]等等。

3 虚拟现实技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展望

虚拟现实技术在用于园林景观设计时,需要结合自身的特点,研究并借鉴相关领域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虚拟现实技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迅速推广的突破点可以归结为一下几点:

1)设计更高质量、更快速度的计算机硬件及图形处理软件,研制成本更低,性能更加优良的计算机输入和输出设备。通过这些基础硬件和软件的突破,推动园林景观设计中虚拟技术的快速应用,提高模拟系统的设计质量。

2)注重将虚拟现实技术与其他技术的融合。可以尝试融合虚拟现实技术与3S技术。3S技术可实现对各种空间信息和环境信息的快速、机动、准确、可靠的收集、处理与更新。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3S技术的特点,实时了解设计场地的高程等信息,然后将信息传递给虚拟现实系统,使设计者或决策者能再第一时间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和解决措施。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如城市绿化、城市规划以及修复重建等各个方面[7]。

3)充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的特点,提高公众对景观设计的参与度。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结合实现网络虚拟,从而使更广大的公众通过网络能够看到、听到设计者的作品,了解设计师的意图,参与到园林规划设计中,辅助管理者进行决策。以供设计者制定更加科学的,人性化的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李国松,虚拟现实(VR)技术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

[2]苏同向,虚拟现实技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6.

[3]芦建国、苏同向,虚拟现实技术与风景园林设计[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1(6):139-141.

[4]范泽中、王艳安、曾峻峰,虚拟现实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2006,12(11):92-94.

[5]王晓丽、赵晓春、任红霞等,虚拟现实技术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山东林业科技,2007(2):88-90.

风景园林网景观设计概念范文6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园林设计要素;天文气象;西湖十景

1 园林设计要素研究现状

总体来说,对园林设计要素的研究不少,但研究的内容大多为地形、水体等能实实在在的要素。最具代表性就是诺曼K.布恩在《风景园林设计要素》一书中,详细的讲述了园林设计要素之地形、植物、建筑物、铺装、园林构筑物以及水体的设计方法[2]。

众所周知,中国古典园林之所以能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意境”二字。“意境”二字的体现,通常需要借助其他的一些元素。例如诗词、山水画甚至声音,如罗枫将“声景”这一概念引入园林中,尝试利用自然界美妙的声音带给人们听觉上的和美感[3]。本文所要探讨的“天文气象”,虽时时发生,但常被忽略,其实只要巧妙运用,也能为园林景观增添浓浓的一抹色彩。

2 中国古典园林中天文气象的运用

2.1 天文及气象的概念

天文,指的是宇宙中的各天体及天体的分布、运动等,如太阳、月亮、日出日落;气象,指的是大气层内各层大气运动的规律及对流层内发生的天气现象,简而言之,就是人们常见的云、雾、雨、雪等。

2.2 中国古典园林中天文气象的运用

中国古典园林中,不乏对天文气象运用十分成功的例子,如拙政园就有“听松风处”、“听雨轩”、“与谁同坐轩”等景点,它们融入了自然界中的风、雨、清风以及明月;网师园的“梯云室”取意“梯云取月”,留给游人无限遐想。明代计成在《园冶》中也提到“蓉蓉月色,瑟瑟风声”,这都证明,古代的造园者不但知道运用实在的山水风景,也懂得利用自然无价的明月清风,云气霞光,使之成为园林景观的点缀。

2.3 “西湖十景”中的“天文气象”

“西湖十景”是对天文气象这一要素成功运用的典范,其中绝大多数景点都与天文气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平湖秋月”展现的是皓月当空,湖天一碧的美景,尽管这一景点在很长时间内并未固定选址,但从观赏角度来看,观赏的重点都是月亮以及月亮在湖中的倒影,引发游人“一色湖光万顷秋”之感。“三潭印月”同样离不开月亮,作为西湖中最大的岛屿,在建造时恪守“一池三山”模式,空间处理巧妙非常,营造了“湖中湖”、“岛中岛”的景致。更有趣的是利用了月亮和石塔,形成了天上月、塔中月、水中月与游人心中的明月相互呼应的33个月亮的奇景。“雷峰夕照”中的雷峰塔俗称黄妃塔,因民间传说《白蛇传》带给这座塔几分神秘艺术色彩。“孤塔岿然独存,砖皆赤色,藤萝牵引,苍翠可爱,日光西照,亭台金碧,与山光倒映,如金镜初开,火珠将附。虽赤城枉霞不过是也。”从这样的描述中不难看出,若缺少了“夕阳”这一要素,这一景点必将失色不少[4] [5]。

另外,与天文气象相关的季节变迁,也是“西湖十景”一些景点不可缺少的设计要素。“苏堤春晓”乃西湖十景之首,苏堤与宋代文人坡有关,因此也叫苏公堤,堤上间桃间柳的植物配置,形成桃红柳绿、莺歌燕舞的醉人春色。对苏堤描述的诗文很多,“桃红柳绿竞春天、澹点烟波倚岸妍”、“湖柳湖波尽可怜,不只春在阿谁边”,从这些诗句不难发现,“苏堤春晓”的精髓便是一个“春”字,正如《西湖志》所言“咸谓四时皆宜,而春晓为最云” [6]。同样体现春季之美的还有“柳浪闻莺”,当春天来临柳树发芽,风摆成浪、啼莺争树,给人带来浓浓的春意。另外还有“曲院风荷”,这里原是南宋朝廷的酿酒坊,其中有一水池,池中栽植荷花,到了荷叶茂盛、荷花盛开的夏日,徐徐微风拂面,带来沁人心脾的酒香与荷香,令人不饮自醉。

再如“断桥残雪”中的冬雪、“双峰插云”中的蓝天白云等。综上所述,只要细心品味我们不难发现,“西湖十景”的许多美景与天文气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且这一要素也是营造如斯美景锦上添花的一笔。

3 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启示

从单纯考虑视觉上的美观,到注重视觉、听觉及嗅觉多种感观的感受,人们都在试图发现新的设计要素以丰富景观。天文与气象时时发生,却常常被忽略。其实蓝天白云、朝阳晚霞、春风冬雪等皆是大自然赐予我们很好的园林设计要素。烈日当空,园中绿荫翠盖;春雨朦朦,檐下兰香满盈;当轩雨滴蕉响,临池秋雨残荷……这种种引人遐思的景色都和天文气象密不可分,天文气象也是创造园林景观、营造园林意境时绝不可忽略的重要要素。中国古典园林中对天文气象应用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相信能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带来灵感与启示。

参考文献

1 诺曼 K.布恩.风景园林设计要素[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