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区土地利用规划范例6篇

风景区土地利用规划

风景区土地利用规划范文1

关键词:后土庙广场,建筑风水学、寺观园林、传统城区发展,再利用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一个城市,每日都在写他的历史,今天的新建设,就是明日的历史;后之视今,亦然今之视昔,文化的延绵无尽,城市的蕴藏无穷。——吴良镛

1建筑景观风水解读

现在对于风水一词存在着多种解释和定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风水是住宅基地、坟地等地理形势,如地脉、山水的方向等。迷信的人认为风水的好坏可以影响其家族、子孙的盛衰吉凶。根据奥古斯丁.贝克尔,“风水将伦理观,尤其是对先人尊敬的伦理观植于景观之中”。并且风水视周围环境如人之躯体,万物之躯体,人与自然是同一的,风水所阐述的世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我们可以说历史上风水是中国人的一种“环境伦理”观。

现代人理解的风水是调节天、地、人之间的关系的认知,使之达到和谐的一种艺术。建筑风水将阴阳五行、干支生肖等因素糅合在了一起形成的一套理。本案依托道教文化、后土信仰设计广场及园林景观,在规划上融入农耕文明时期“黄天厚土”信仰、季节方位、五行元素等,将景观规划和后土庙建筑共同传递“天人合一”的文化传承。

根据风水中《天星卦序》所述:天地,宣八节之宫,四时之令。本案主广场规划所表达的是天(太阳)与地运转所产生的效果——“四季轮回,万物循环”与厚土庙建筑群共同展示农耕文明对华夏民族的思想的影响。

2寺观园林解读

寺庙园林,一般是指佛寺、道观、历史名人纪念性祠庙的园林,为中国园林的四种基本类型(自然园林、寺庙园林、皇家园林、私家园林)之一。寺庙园林实际范围包括寺观周围的自然环境,是寺庙建筑、宗教景物、人工山水和天然山水的综合体。

后土庙是中国全真派道教文化遗存,强调“天人同化,自在得逍遥”理论。因此,在园林风格上追求自然天成的审美观,体现道教信仰与自然园林的趣味性。广场景观东、西两侧景观规划均以寺庙园林自然天成设计方式,展现道教庙宇庄重、优雅、静谧的景观氛围,从而使来此参观者感悟人生,陶冶性情。

景观绿化原则:1.保留原有场地大乔木,自然种植,减少人工修剪痕迹,以符合道家天然自在的发展思想;2.从东到西植物品种选择浓缩了四季风貌,展现从春花到秋收的自然景致,赞美“黄天厚土”的天地造化。

3传统城区与街巷解读

建筑,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是文明的象征。本案所在地现存有经论证可保留的明清时代的传统民居数个,这些成为体现该时代物质和精神文明成就的载体。现存的老巷民居以一种无声的建筑语言,向世人展示昔日的辉煌和历史变迁。本案规划充分探讨了对于传统民居老巷的景观再利用形式,将带有岁月痕迹的砖墙,明清时代民居纹样,及听令巷的典故,带入整个景观规划格局中。通过设计再现唐代时期皇帝的大臣在街道两边,朝拜并听候旨意的场景。

一栋老宅,一座古镇,一颗古树,如果从功利的角度价值观考量,他们可能就是一些破旧的老古董,是发展的障碍,但从文化沉淀的视野看出去,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却是厚重丰润的。

4方案构架:

4.1概况

项目位于介休市后土庙历史街区。西临听令巷及政府办公区域,东、南侧紧挨后土庙文物博物馆。整个地块近似规整长方形,现状整体北高南底,有近2-3米的高差变化。场地90%以上是居住区,地块内有数个具有保存价值的古建院落及几十株名木古树,景观用地面积3.5万平方米。

整个地块以后土庙作为广场中轴,景观用地呈现“L”型围绕在古建筑群周边,设计结合了方位节气规划了整体景观,南部正广场为天时广场,西侧为地支广场。同时配有车位、服务区、展馆等配套设施。绿化景观由东向西顺序体现了由春季向秋季的自然变化,景观规划从种植组合上提炼选择典型的季相变化,以植物品种浓缩四季轮回特色。

4.2设计理念

结合介休城市发展定位,以“一巷、一庙、一轴”的形式打造后土庙、清明街的节点工程,广场规划以“古城、故影”为设计理念,以使用需求为设计框架,考虑庙会经济,旅游经济及当地居民的使用需求进行空间规划。

一巷——具有历史典故的听令巷

一庙——琉璃文化博物馆之称的后土庙

一轴——节气广场景观轴

4.3细节景观规划格局

东部规划——代表季节春分、谷雨,是万物发生,万物洁齐之时。

景观设计有游客服务区,四角琉璃正方亭的休憩区及保留民居成为后土文化小游园,游园内规划有龙形水溪,有龙行雨成谷雨之意。保留了原有街巷——庙底街支路的痕迹,对唤起当地居民的归属共鸣感起到很大作用。绿化考虑春季品种,有:垂柳、碧桃、迎春等一系列在春季绽放色彩的植物品种。

南部天时广场规划——代表季节夏至、大暑,是万物皆茂,万物致齐之时。

南为后土庙主广场,考虑未来旅游的人流量,广场以硬质铺装为主,能同时容纳2000人的大型城市广场,满足旅游旺季游客的到来。轴线两侧立有8颗5.9米高的节气主题柱,5.9米隐喻九五之尊,后土崇拜自明以来均由皇帝加封,享受帝王享配。顺时针排列顺序,每颗柱子对应一个季相主题,从24节气中甄选8个主要节点季节,分别为(春分、谷雨、夏至、大暑、秋分、霜降、冬至)代表季节轮回,以天时广场对应后土庙,规划布局体现“黄天、厚土”。广场绿化多采用浓荫型乔木,如:国槐、法桐等夏季遮阴树种。

西部地支广场规划——代表季节秋分,是万物悦成之时。西侧在卦象中位于兑位,释,泽地。为水与陆地相交之所。

景观规划巧妙利用场地近3米的高差,设计有秋季韵味浓厚的小果岭,在绿化与广场之间利用地形变化设有台地式跌水景观,最终汇集到典型道教符号太极池中,形成山水相交“泽”地。西侧作为外来游客游览路线之一,不仅规划有旅游服务站,在沿着后土庙古建群一侧规划有介绍后土文化信仰的大型壁画和四季琉璃廊,便于游客了解后土文化来源,吸引人群进入后土庙博物馆参观。

整个项目用地,根据清华大学规划文本建议说明,景观保留了3处民居作为旅游服务区及展馆使用,全部保留场地的大乔木,并结合了景观规划予以巧妙的造景使用。

5 结语

风景区土地利用规划范文2

【关键词】山区经济 旅游业 霍山县白马尖 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回暖,旅游经济也呈现出了持续高速发展的态势,旅游业对经济的拉动性、人民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良好促进作用日益体现。旅游业具有投入少、收入高和环境污染小的特殊优势,山区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业,不仅能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而且在提高人民收入和政府财政收入的同时兼顾环境保护,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选题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

1.县域经济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我国是一个多山地的国家,平原面积较少,山地面积较多,山地地形的区域能够比其它类型的地势多出一倍有余,山区国民数量也超过了全国总人口的一半,我国2300多个行政县有一半以上是山区县,同时贫困县也往往都在山区,由此可见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县域经济的发展的成功与否已经成为多方关注的焦点和重点。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等重大国家会议中多次提出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并在会上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决策和指导方案。县域经济发展是否成功直接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直接影响到“三农”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城镇化的步伐,由此可以看出县域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2.山区得天独厚的旅游优势分析

我国广大山区虽然存在经济发展起步迟,经济发展速度慢等不足,但是也正是这些不足使得这些山区反过来拥有资源优势,环境优势以及特产优势等发展旅游经济的众多基础。霍山县隶属于安徽省六安市,属于著名的革命老区,其境内拥有众多自然资源,森林覆盖率高达百分之七十多,当地的生态环境以及美丽风光享誉全国。霍山盛产药材,当地的特色药材断血流,茯苓以及霍山米斛十分珍贵,霍山还被称之为药材之乡,拥有大面积的药园种植基地。与此同时,也生产茶叶,霍山黄芽也全国范围内名头很响,早在唐朝就被用于宫廷茶,安徽三黄之一。这些独具特色的产品都可以加工成特产出售给旅游人群增加创收。霍山境内山地众多,因而水电很有名气,这里的水能资源非常丰富,光规模很大的水库就有三座,最有名的是佛子岭水电站,曾经就夸其为新中国第一坝,现已开发为集水利,旅游,发电为一体的水电站,每年接纳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上述叙述不难发现,霍山县旅游资源丰富,佛子岭、铜锣寨、白马尖以及文庙等等都是不可多得的风景区。适合发展旅游经济发展的情况在广大山区中具有共性。

3.旅游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旅游业拥有环境影响小、可持续性强、资源消耗少的优点,涉及人们的吃、住、行、游、购、娱等各个产业,旅游业的发展不但可以有效的吸纳当地人口就业,同时也有利于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以及人民收入大幅提高为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二、霍山县旅游产业的地位以及发展现状

1.霍山旅游产业的重要经济地位

2009年来霍山参观旅游的民众络绎不绝,主要原因还是得益于旅游景点的大力建设,值得一提的是,单单2009年霍山县一共创建了具有国家4A级资质的旅游景区达到了2个,省级最佳旅游乡镇1个,四星级旅游酒店2个,星级农家乐3个。以上这些成绩让霍山名声鹊起,全年接待旅游人次超过了105万人,成功地超越了百万人大关,旅游收入实现了4亿元的突破,在全县GDP中也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6%的占有比重堪称是一大奇迹。霍山已然成为了大别山旅游路线中不可缺少的旅游去处之一,这是毋庸置疑的。2010年,霍山县在旅游方面的作为更进一步,把南岳山、文庙、安徽红色区域中心纪念园合为一体进行宣传,对于已经成功成为国家4A级景区的大别山主峰景区以及佛子岭两大景区的硬件配套设施进行了大改造,使得硬件水平更上一层楼。单单佛子岭景区就新添加了23个建设项目,与此同时,大别山主峰景区也进一步开放了别山湖,打造精品龙井峡,二期建设顺利开启。在霍山县经济发展中,旅游行业的存在愈发不可或缺。

到2020年来霍旅游人数及旅游产业收入预测

2.霍山县旅游产业发展近况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霍山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较多,比如基础设施不健全,旅游定位和周围市县相似等等,这涉及到方方面面,在这里我们着重叙述的是景区土地规划方面的问题,所以其他方面就不一一叙述。现在,霍山县的旅游产业正在飞速发展,势头不减,旅游区的数量以及占地都在急速膨胀中,并且新建设的旅游景区一般都在乡村与城市边缘地带。因为当地旅游开发太随性,没有合理规划,创新较少,主要强调的是人造的景观,这样的发展方式就造成最主要的问题是土地的浪费与污染。

而且,由于缺少法律法规上的制约,政策上也没有激励,相关部门管理不善,很多旅游区的土地规划牵扯到农用土地,旅游开发多数利用以租的形式,还有的表面上看似为旅游开发,其实是在悄然占地,最后进行别墅、工业建设等方面的开发。

另外,霍山县景区旅游用地规划主要问题是,譬如:

(1)对于白马尖景区,因为景区土地利用的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特点,所以就直接造成了功能的过分重复,形成浪费的局面,并且一些不可缺少的关于土地价格的评价体系等都未能形成,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景区内的土地不管是出租也好,出让也罢,价格都不理想,于是就造成了景区没有科学投资,土地废置,利用率不尽如人意。

(2)部分旅游方面的规划显得过于草率,并没有旅游专家来进行专门的规划、设计和制定,有一些规划即使制定出来了,也未能顺利实施,这就让白马尖景区在建设布局与结构方面不够科学化与合理化,各个景点的建设过分追求城市化的特征,使得旅游资源遭到了严重的损害,也呈现出了不可回避的水土流失以及土地污染等关乎未来发展的环境问题。

(3)因为法律法规、政策、管理机制等方面显现出了各种不足,白马尖景区管理混乱不堪,使得多头管理,土地产权确定不下,彼此竞争的局面出现。

(4)村民点建设分散,且建筑品质不高,居住环境较差"村民自建房居多,当地 镇区道路没有形成完整的网络系统,主干道在景区旁,造成了景区土地硬化感"这对土地集约利用很不利。

(5)旅游区绿化环境杂乱,公共绿地缺乏,环境资源破坏较严重。

三、霍山县旅游区用地规划管理对策探讨

1.强化旅游区用地规划的复合功能

首先,对于当地景区已经实现开发式的旅游用地,其中包含全新开发的用地实行符合利用,将它的复合功能充分得到实现。对于旅游用地来说,除了具备旅游功能之外,而且还可以进行综合性质的使用,譬如进行花卉、药材等的种植,进行各种动物的养殖等等,再具体一些,可以在山地种植名贵的植物、药材、果树等等,还可以在有水域养殖鱼虾,或者鸭鹅等等。

其次,部分非旅游性质用地要朝着旅游用地方向转变,目的是要多功能利用这些土地。主要更多的利用是体现在工农林渔方面的参观旅游。例如,观光农业应该更多体现农事活动,在旅游观光基础上,给游客展现出农村的自然风貌、民俗、宗教等特点,再加上的涉及经济利益的产品销售,这绝对是一种理想的旅游与农业结合的形态。那么同理,涉及到的工业、林业等等也都是这种发展模式,靠拢旅游,彼此结合,相互展现,不但很好地利用起了土地,而且也让这些土地在第三产业也就是旅游业中呈现出价值。

2.充分开发未利用地的旅游功能,促使未利用地向旅游用地转化

旅游风景区里必须要有跟旅游相关的各种道路、活动区域等,这些都必须要充分地利用土地资源,因为在正常情况下,难以在其他的领域中可以利用到溶洞、溪流、荒漠、岩石等这些独特的自然景观,仅仅能够旅游产业中展现其真正的价值,所以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一定要对这些天然形成的景观进行探究,挖掘出其独特的旅游价值,从而更好地利用这些景观以达到达物尽其用。

3.加强旅游用地规划

旅游产业的规划应该跟城市将来的建设与规划息息相关,也要纳入到土地利用规划体系中,旅游、土地、城市三者的关系必须要捋顺,将城镇规划与旅游规划彼此间融合在一起来建设于发展,对于一些有开发价值的风景区周边的环境生态很好地保护起来,按部就班依照旅游风景区的规划来进行建设,确保建设不能违背总体的规划,参与建设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都不能任意去篡改规划。

4.加强旅游用地立法

当前,旅游用地的管理还很欠缺,做得有许多不足之处,例如,旅游用地的征用经常会出现缺少正规手续的情况;旅游用地方面目前缺少相应的法律法规;另外,在转让旅游资源经营权的时候,出现了土地使用权并没有强调这一问题。所以,首先应该建立起成型的法律法规,以法律作为武器彻底地保护自然环境,杜绝旅游过分开发,从而保障旅游用地能够实现飞速发展,以防这些土地被无限制地浪费,被破坏殆尽。

5.土地规划应当因地制宜

目前我国各类旅游区开发规划盲目跟风,模仿倾向严重,不但不能带动区域与城市旅游产业的良好的发展,反而还会造成各地旅游资源的浪费和当地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这种现象应当坚决地禁止并加以控制,那么合理地规划就是控制的第一步。在设计城郊旅游区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生态条件,充分挖掘区域优势资源,景观的设计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并且选取与所布局景观特征相关的土地利用方式。不同地方有不同的景观类型和乡土特色,有着自己的文化特征,规划必须以此为依据,并且充分利用当地物质景观环境,因地制宜设计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充分发挥地方文化特色,从而开发出独具当地特色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保持旅游区的独特吸引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四、结语

霍山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应当充分发挥其资源环境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通过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正确的政策指导,革新发展理念,做到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积极改变山区闭塞的不良状况,为当地带来丰富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并拉动当地相关企业和产业的发展,增加当地人民的收入,促进山区经济的发展和当地人民的生活的改善,以达到真正实现经济迈进与环境保护齐头并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西部民族地区县域旅游经济展研究――以凉山州普格县为例

[2]霍山县政府信息公开网

风景区土地利用规划范文3

[关键词]旅游;土地利用变化;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1-162-02

近十几年来,我国旅游发展突飞猛进,不仅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日显重要,而且在许多省、市、县成为当地的龙头产业、支相产业和新的经济增民点。作为旅游的客体――旅游资源是旅游经济活动得以开展的基础,是激发旅游动机的吸引物,是旅游供给的重要内容。在比较利益的驱动下,景区建设日益提到的各级政府和经济主体的议程。在各种类型的景区中,乡村地区自然生态景区是激发旅游者产生的主导资源之一,也是激发人类旅游的最早、最持久的资源。

一、国内研究进展

国内关于旅游与土地利用研究才刚刚起步,主要发端与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实践中存在的旅游发展与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土地利用规划的矛盾。为了解决旅游设施用地与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发展,旅游用地被作为一个问题提出与研究。目前有关硕士、博士论文数据库中能查到的最早的关于旅游与土地利用的文献为1988年,截止2007年,中国优秀硕(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涉及到旅游用地相关问题的论文达50余篇,硕士论文占绝大部分,博士论文不到10篇,充分反映了我国尚未对旅游与土地利用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从已发表的所以相关硕博论文和期刊可以看出,我国对旅游用地的研究起步较晚。就研究案例来看,主要集中在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度假区的用地研究方面,所占比例达50%以上,其他类型的旅游用地研究较少。就研究内容来说,主要集中在规划设计方面,所占比例为30%左右,其他内容较少。而把旅游资源开发作为影响土地利用的驱动力的研究还不是很多。涉及旅游资源开发和土地利用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旅游用地评价、旅游度假区的研究、旅游用地管理和持续利用、景观房地产、旅游与地价的关系、旅游用地的分区和结构,引景空间的研究、复垦与旅游。等方面。其中代表性成果有左冰、梁栋栋、陆林、吴必虎、李江敏、席娅、张凤英等人的研究论文。

左冰(2004)《土地利用变化的旅游驱动力研究》,该文从土地资源利用方式、形态及其价值变化剖析了旅游作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并根据区域旅游资源分布基础和旅游需求类型,总结了旅游用地的空间分布形态;梁栋栋、陆林《古村落型旅游地土地利用的初步研究》、《旅游用地的初步研究》、《贫困地区旅游开发的土地利用》、《山岳型宗教旅游地的土地利用分析》等,主要从旅游用地的特点、原则、土地利用结构发生的变化,指出了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吴必虎等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空间分布及动力机制研究》、《旅游吸引物空间结构分析》、《中国城市周边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模式与优化》、《北京环城游憩带旅游地类型与空间结构特征》、《大城市环城游憩带(ReBAM)研究》诸文,主要从土地利用特征和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指出了不同类型旅游地的空间分布规律。李江敏、张立明(2005)在《基于环城游憩带建设的城郊土地利用研究》一文中则分析了环城游憩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和城郊土地发展利用现状,指出了城郊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就环城游憩带建设对土地利用的要求,以实现环城游憩带建设与城郊土地利用两者良性互动为目的,提出了新的发展背景下城郊土地永续利用的途径。

二、国外研究进展

关于旅游资源开发与土地利用关系问题的研究,国外是于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1930年,美国学者麦克默里(McMurry)在《美国地理学者联合会年刊》(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上发表了旅游地理学的开世之作――《游憩活动与土地利用的关系》一文,首次讨论了土地利用与消遣娱乐的关系,明确指出旅游业是一种独特的、重要的土地利用形式。从此,与旅游业发展相关联的土地利用问题成为地理学者们关注的问题。20世纪60年代,克罗森等人(Clowson etal,1960)研究了户外娱乐休闲活动的分类方式,根据人们出游距离与休闲需求类型,确立了一种简单的土地资源利用模式。后来,Hammes(1994)研究了旅游度假村的开发与土地市场的关系,明确指出,随着旅游度假村的开发,当地的土地市场会受到影响而发生明显变化,土地级差地租的空间格局也随之变化。Wesley S.Roehl and Daniel R.Fesenmaier通过对美国旅游地土地利用改变与旅游地的居民态度进行研究,发现旅游地的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态度是消极的。Fache(1995)将北欧的度假村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同时根据设计思想不同,将度假村的空间模式划分为三种不同类型。“土地多样利用国际研究组”(ISGMUL,The international studyGroup on Multiple Use of land)的研究者们则描述了多目标乡村土地利用规划与旅游景观设计的新思路和新方法。D.Pearce(2001)从旅游交通的角度对旅游电车轨道的发展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Fossen&Lafferty(2001)以夏威夷与昆士兰作为对比案例来探讨不同的土地管制方式对旅游发展的影响,并分析在旅游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土地利用政策所导致的土地利用结果。Mccarthy(2004)在探讨马耳他的历史港口城市的旅游导向的滨水区开发时,发现历史港口城市新的旅游导向的土地利用形式的出现带来了自然、经济与社会福利的变化。Yalc inKuvan(2005)以土耳其Antalya-Belek作为案例调查以旅游为目的森林的使用情况。发现林地的使用与转化是旅游发展的重要内容。旅游发展在自然资源上的消极环境影响表现在土地利用的变化,土耳其迅速出现的大众旅游,在没有考虑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自然与文化资源的前提下,被地方政府积极鼓励与支持,由此造成了森林区域的严重环境问题。

三、总结

风景区土地利用规划范文4

关键词:风景园林;国家公园;英国;管理体系;风景名胜区

1 英国国家公园基本情况概述

英国国土面积小,人口密度大,并且拥有悠久的人类聚居历史,因此其国土范围内几乎没有完全的荒野地区,大部分景观都有着难以磨灭的人类印记。长期的居住、农耕和工业等人类活动不但给英国带来了许多美丽的景观区域,还使大部分英国人与其乡村区域始终维系着难以割断的情感联系。

19世纪早期英国田园诗歌的发展进一步激发了大众对乡村风光的向往,由于乡村土地私有,其后为使社会公众获得进入乡村的权利,很多非政府组织成立并与土地所有者进行权利抗争。1949年英国正式通过了《国家公园与乡村进入法(National Parks and Access to the Countryside Act)》,确立了包括国家公园在内的国家保护地体系,并于1951年指定了第一批国家公园。截至目前,英国已经拥有15处国家公园,涵盖了其最美丽的山地、草甸、高沼地、森林和湿地区域,其中英格兰有10个,威尔士有3个,苏格兰有2个。国家公园总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2.7 %,其中占英格兰国土面积的9.3 %,威尔士国土面积的19.9 %,苏格兰国土面积的7.2 %。每个国家公园均设有独立的公园管理局(National Park Authority,NPA)。大部分国家公园土地为私有,土地所有者为当地农户或国家信托(National Trust)等机构,以及住在村庄与城镇的数千居民。公园管理局有时也拥有部分土地,但多数情况则是管理局与国家公园内所有的土地所有者共同合作保护当地景观。

2 管理体系介绍

由于国家公园内仍延续原有的农耕畜牧业,同时其土地大部分是私人所有,所以英国的国家公园具有生产性和私有性,这与国家公园应当具有的自然性与公共性2个属性存在冲突。生产性与自然性、私有性与公共性这2组矛盾是英国国家公园管理始终面临的特有状况和现实问题。为此,国家公园的管理并非简单将土地收归国有,而是采取更温和的方式,在体系设置上也较复杂和灵活。

3 管理体系评述

总体来说,英国国家公园的管理体系温和而复杂,这种特征有几方面的优势:首先是可以在现有的政策和法令框架下生长,公众接受度较高;其次,可以在国家监督的前提下将保护国家公园的责任完全下放给居住在公园和使用乡村地区的人;最后,管理体系相对灵活,在不对法律做出根本变革的前提下可以较容易地改变控制或者奖励措施的强度,同时还为在不同的成员国采纳不同的方法提供可能性:因此,可以有效缓解英国国家公园面临的2个矛盾,即自然性与生产性、公共性与私有性。

4 对中国风景区管理的启示

中国的风景区与英国的国家公园存在明显差异,主要体现在土地所有制度、法律和规划体制、居民和游客规模、人文因素在风景资源形成过程中所占的比重等方面。然而2类保护地也存在相似之处。中国大多数风景区面积也在上百或者上千平方千米;目标同样包含资源保护与游憩欣赏;大多风景区的价值包含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风景区内除了包含风景资源,还存在社会、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因素等。

风景区土地利用规划范文5

时玉芹,陈东田,宋棣,钱兴华,高燕青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山东泰安271018)

摘要:以淄博聚相山农业园规划为例,通过对土地适应性的深入分析,将土地现状划分为低度、中低度、中高度、高度4 种不同程度的敏感区,并结合山地自然景观、农业生产景观、人文建设景观三大广域景观构成类型,提出针对山地农业园可持续发展的景观生态规划方案。第一,规划六大生态景点,构建良好的生态景点格局;第二,加强景观斑块互补,注重产业生态循环,建立良好的景观生态系统。规划中以土地适应性分析为切入点,以景点建设为落脚点,将景点与生态相结合,总结出生态景观的表达思路,以期为山地型农业园区的景观规划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山地农业园;土地适应性;景观生态规划;农业景观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cjas15010001

基金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低成本村镇基础设施与环境建设技术研究与示范”(2014BAL04B05)。

第一作者简介:时玉芹,女,1988 年出生,山东东营人,硕士,主要从事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研究。通信地址:271018 山东省泰安市岱宗大街61 号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E-mail:syq1988@163.com。

通讯作者:陈东田,男,1970 年出生,山东淄博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景观规划设计与旅游开发规划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通信地址:271018 山东省泰安市岱宗大街61号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E-mail:chdot@163.com。

收稿日期:2015-01-03,修回日期:2015-03-02。

0 引言

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山地农业资源得到逐步开发利用,由于山区地形地貌的特殊性,环境容量、生态承载能力有限,经济发展需求和生态功能分异定位的矛盾日益尖锐。大部分农业园区规划无法完全兼顾全园的生态功能,不能营造多层次的景观,更有甚者土地利用不当,造成农作物种植不妥,引起严重的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等问题[1-3]。山地农业园的规划涉及农村规划和景观建设的多个方面,目前学者主要对与农业园规划相关的景观生态学原理[4-6]、物质循环[7-8]和农业园分类[9]等进行了研究,对农业景观[10-11]、生态农业[12]和景观生态应用[13]也有一定的涉及,但是理论之间缺少联系,实践项目缺乏必要的土地适应性分析,并且针对于山地这一特殊地形的农业园景观生态规划的研究较少。如何在保证基本经济产业生产的同时,基于生态景观的构成类型和土地适应性的分析,探讨农业景观生态规划的模式方法,建立良好的山地农业园景观景点和生态系统格局成为当前山地农业园区规划的研究重点。因此,笔者进行了本研究。

1 聚相山农业园项目概况分析

1.1 现状分析

聚相山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龙泉镇韩庄村以东3 km,属于泰沂山区北麓中低山区。龙泉镇土地为富硒土壤,是山东省内唯一的“山东省天然适硒区域镇”。位于山东省四号旅游区齐文化旅游线上,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聚相山农业园区东西跨1810 m,南北长2210 m,实际可控制总规划用地面积200 hm2。三面环山,峪谷错综复杂,海拔差在300 m左右,最高山峰海拔为537.8 m。园区现状土地利用类型少,主要包括荒地、林地、设施建筑用地和道路用地,景观类型较单一,以自然景观为主,如图1 所示。

1.2 生态景观构成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对于聚相山农业园而言,其景观生态系统的结构差异受项目类型的控制和影响[14]。从不同项目功能的角度分析,可分为山地自然景观、农业生产景观和人文建设景观三大类。不同景观类型的影响因素有所不同,如表1 所示。山地地形海拔和生态因子的差异性也是其必要的影响因素,影响着各类广域景观构成和镶嵌景观类型,在表中并没有重复说明。

1.3 土地适应性分析

土地适应性是山地农业园景观规划的基础,是对环境敏感度的综合评价[15-16]。规划中结合景观构成的不同类型,通过对聚相山农业园不同海拔相应的生态因子的调查和研究,主要从地形、风速、温度和生物多样性进行综合分析,绘制出聚相山农业园土地适应性分析图,进而根据土地敏感的不同程度,得出景观生态规划模式表。如图2、表2 所示。

2 聚相山农业园景观生态规划

2.1 景观生态规划布局

聚相山农业园规划形成“二线连六区”的景观生态规划格局。“二线”分别是指特色种养景观线和人文旅游景观线。“六区”是指六大功能分区:分别是宗教文化区、民俗休闲区、生产加工区、特色养殖区、养生度假区、杂粮种植区。六大功能分区的布局,以民俗休闲区为核心,向宗教文化区和养生度假区辐射,形成贯穿园区南北的人文旅游景观线;由杂粮种植区、特种养殖区、生产加工区形成贯穿园区东西的特色种养景观线,为游客游览的辅助地带,主要以经济效益为主,形成核心区拉动放射点的整体格局,达到生态、景观和生产的统一,如图3 所示。

2.2 构建良好的生态景观景点格局

聚相山农业园意在打造以特色种养为主体,以生态农业文化为特色内涵,以观光游览和生态休闲为主要功能的综合性农业生态园,力图成为区域性的绿色生态走廊。根据生态景观构成类型的不同拟规划打造六大景点,分别是佛缘生辉、农家风情、烟林五色、菜园撷趣、聚相烟雨和浮岚暖翠,如图4 所示。

2.2.1 山地自然景观选择山体地形复杂、自然条件优越和空间形式多样的区域营造自然景观,在原有地形的基础上增加必要的乡土树种,建立全区基本的背景基调和天际线轮廓,增加空间的多样性和层次感。选择园区远眺可见的山峰,规划打造浮岚暖翠景点。保留部分自然植被,以侧柏林为主,加强树种规划。在最高点建设聚相阁,营造乡土文化气息,通过道路、树木和景观的结合,强化山体斑块和廊道,美化山体。

2.2.2 农业生产景观 农业生产景观的特质性表现在其复杂的生态、生产种养模式和植被的四季变化,蕴藏着深层次的历史、文化信息,是高层次的人工生态系统[17-18]。规划中结合山地生态因子的特殊性,改造荒地,开垦梯田,以“种植业出特色”为目标,突出农田景观,同时增设农事体验和科普教育区域,旅游与产业相结合,使产业景观化。主要包括菜园撷趣和烟林五色两大景点。

(1)菜园撷趣。由梯田种植打造的生产景观,利用层层大棚,种植层层不同种类的蔬菜。在蔬菜的成熟季节,春、夏、秋、冬皆有一番成熟的景象,是营造休闲摄影的好题材。同时,在部分梯田坡上种植晓裳黄菊、桔梗、金针菜等经济作物,间隔不同斑块,丰富景观组合形式。

(2)烟林五色。丰富沟峪生产景观建设,主要种植杂粮,以谷物、花生为主,采用间作和轮作的种植方式,力求经济最大化,兼顾景观生态化,在收获季节体现五谷丰登的场景。

2.2.3 人文建设景观 人文建设景观是以人的使用为中心而塑造的,它拥有着经济、环境、美学及文化层面的绩效,能够体现持续的发展动力[19-20]。开发人文景观,要从景观本身的可利用性出发,既不忽略其历史发展过程,也不破坏自然环境的潜能。考虑当地的民俗文化,建筑、景观的风格与之相对应,采用古朴特色的小青瓦和毛石,反映历史民居,同时,在传承文化中升华,加入部分现代元素,增强景观的可塑性。主要包括佛缘生辉、农家风情和聚相烟雨三大景点。

(1)佛缘生辉。宗教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佛缘堂的建设能够提升景观人文化,是景点的主体性建筑,场地适合大型宗教活动的举办。同时,珍味斋提供配套的餐饮服务保障。

(2)农家风情。规划建设一组具有管理功能兼具展示淄川乡村建筑艺术、民间艺术和乡村生活习俗等的文化展示馆和特色商品展销中心。挖掘宣传淄川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培育壮大民俗文化产业。另规划拓展训练基地、动物运动会等体验观赏类项目,增强园区的娱乐性。

(3)聚相烟雨。位于园区东南部,以养生度假为主题,生产和景观相结合。梯田种植中草药,打造中草药园,融入“五感”养生活动,体现经济和旅游价值。规划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和聚相人家,以农业服务、农业示范和科技推广为主,兼顾餐饮、居住和会议等服务,与山体自然生态结构融为一体。

2.3 建立良好的景观生态系统

2.3.1 加强景观斑块互补 景观斑块是各类物种的聚集地,也是景观内的生态流场所[21]。充分利用不同景观生态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互补,如耕地和园地的轮作和间作种植以及立体农业种养技术,都是重组斑块类型,对优化经济结构,稳定生态系统具有积极作用。

2.3.2 注重产业生态循环 全园建立以沼气为纽带的物质循环模式。该模式下园区的畜禽粪便、农作物的秸秆、旅游区人粪尿以及可利用的垃圾等可作为沼气生产原料,产生的沼气供给旅游业,沼液和沼渣提供给种植业[22-23]。养殖业、种植业、旅游业产业间相互循环,加强系统内部物质的有效利用,构建立体循环网络结构,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如图5 所示。

3 结论

本研究根据淄博聚相山农业园实践现状,首先进行生态景观类型和土地适应性的双重分析,得出三大广域景观和六大镶嵌景观,根据土地敏感度绘制景观生态规划模式表,为后期的景观景点建设提供依据。进而进行景观生态的项目规划,从三大景观类型入手,因地制宜。山体自然景观体现山脉走向及植被群落,易于规划山顶标志性景点;农业生产景观的建设要考虑梯田种植,打造农事田园景点;人文建设景观注重民俗文化,可开发体现当地文化的景点。在规划中注意将生态循环理念贯穿始终,最后得出一套山地农业园景观生态规划的实践方案,以期为以后的山地型或者其他类型的农业园建设提供思路和内容的借鉴。

4 讨论

(1)聚相山农业园景观生态规划方案涉及到生态、经济和人文三大方面,主要涵盖了农业产业,物质循环、景点构建等园区亟待解决的问题,探讨环境生态和景观的可持续性,注重发展农业和旅游业,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推广意义。但是,还需考虑城镇化进程、社会心理等因素,才能使山地农业园景观生态规划更加合理。

(2)本研究中景观类型和土地适应性的双重分析是规划强有力的后盾。规划方案考虑生态林、经济林、杂粮、蔬菜、养殖、休闲设施等对用地环境的不同需求条件,对生态景观景点进行有序分类和建设,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地域特色性。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规划中尽量减少大面积平整土地,保护环境。

(3)由于研究范围有限并受地理位置的控制,规划存在局限性,对生态规划指标体系[24-25]并没有系统研究。如果规划范围较大,以后的研究者可以根据指标体系进行规划前后景观格局的对比研究,将更有说服力。

参考文献

[1] 马立辉.基于生态流与适宜性分析的重庆山地农业景观的规划途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8-14.

[2] 徐欣.生态观光农业园可持续规划设计方法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9:10-14.

[3] 毛华松,张兴国.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山地小城镇建设规划——以重庆柳荫镇为例[J].山地学报,2009,27(5):612-617.

[4] 骆世明.生态农业的景观规划、循环设计及生物关系重建[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16(4):805-809.

[5] 王晓燕.基于微系统的景观生态化设计方法[J].城市问题,2012,11:22-27.

[6] 文友华,范俊芳.现代休闲农业园规划探讨——以长沙县金井水库休闲农庄规划为例[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4(4):454-457.

[7] 尹昌斌,周颖,刘利花.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践[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21(1):47-53.

[8] 刘嘉龙.旅游和谐发展与生态可循环模型研究[J].浙江学刊,2010,5:178-182.

[9] 杜姗姗,蔡建明,陈奕捷.北京市观光农业园发展类型的探讨[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2,17(1):167-175.

[10] 侯锦雄.应用生态面积因子在台湾云林县的永续农业景观规划[J].中国园林,2011,12:10-14.

[11] 朱金水,朱勇,杨金波.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业景观及其建设对策[J].南方农业,2008,6(2):37-40.

[12] 郑雅元.农业生态产业化中的绿色管理研究探析[J].生态经济,2012,10:102-103.

[13] 李玉梅,王玉,李琴,等.重庆市黔江区阿蓬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景观生态应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10(5):6-10.

[14] 李阳菊,王海洋,冯辉.重庆南岸区山地景观生态复合体的景观组成特点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2011,33(12):145-149.

[15] 钟学斌,喻光明,张敏,等.丘陵山区土地利用的景观空间格局与农业景观生态设计[J].山地学报,2008,26(4):473-480.

[16] 张勇荣,马士彬,谌洪星.基于格网的山区城市地域土地适宜性评价及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3):2170-2173.

[17] 梁发超,刘黎明,曲衍波.乡村尺度农业景观分类方法及其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的应用[J].农业工程学报,2011,27(11):330-336.

[18] 冯娴慧,戴光全.乡村旅游开发中农业景观特质性的保护研究[J].旅游学刊,2012,27(8):104-111.

[19] 谢奇,潘晓棠.宜居的人文景观保护和合理开发——城市边缘地带以及乡村地带景观建设[J].小城镇建设,2009,01:10-18.

[20] 杨劲松.基于北京朝阜路的我国历史街区旅游业发展探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2,19(8):49-53.

[21] 李艳秋,申瑞玲,高鹏.景观生态学在农业景观生态规划和设计中的应用[J].北方环境,2010.22(5):31-34.

[22] 王浩,李晓颖著. 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70-71.

[23] 周颖,尹昌斌,张继承.循环农业产业链的运行规律及动力机制研究[J].生态经济,2012(2):36-40,51.

风景区土地利用规划范文6

关键词:度假风景区 生态敏感性分析 生态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区域概况

规划区所在的全椒县位于安徽省东部,区位优越,交通便捷。规划区现状用地以原生态为主,村庄分布稀疏,生态环境良好,森林和水体景观优美;人文历史、动植物资源丰富,周边环境旅游资源丰富。

2 规划区生态敏感性分析

2.1 影响因子分析

本项目研究选取与规划区域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高程、坡度、土地利用类型、水资源保护和森林覆盖率等要素对区域的生态环境敏感度进行综合评价。评价中采用3级5分评定指数:5分为高度敏感,3分为中度敏感,1分为低度敏感。

图1 单因子敏感性分析图

2.1.1高程

不同高程的地区可承受开发的强度不同:分值为5分的高度敏感区,是指海拔高度范围为150―200的区域,多为山地区域,开发后环境很难加以恢复,且会给周边低海拔地区造成影响;分值为3分的中度敏感区,是指海拔高度范围为100―150的区域,一般为山地向河谷过渡地区,地形较缓;分值为1分的低度敏感区,是指海拔高度小于100的低海拔区域,开发对环境影响则相对较弱。

2.1.2坡度

地形坡度直接关系到区域开发的适宜性。坡度较大的地区开发建设会造成水土流失、山地滑坡或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植被不易恢复。根据国家建设用地竖向标准,坡度大于25%的地区不适宜进行开发,分值为5,通常作为森林保育用地或景观用地;坡度介于10%-25%的中度敏感区,分值为3,为二类建设用地,具有一定坡度,不宜密集开发;坡度小于10%的低敏感区,分值为1,为一类建设用地,地形平坦,适宜于开发建设。

2.1.3土地利用类型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拥有不同的生态价值,对区域开发的敏感程度也不同。自然特性很强的土地,如森林、水域等,一般具有很高的景观价值,开发后造成整体环境损失较大,应加以保护。分值为5的高度敏感区是指公益林和水域,具有高度观赏、游览价值,是区域内的主要特色资源;分值为3的中度敏感区是指林地、道路、耕地、园地等区域,与区域内居民生产生活关系密切;分值为1的低度敏感区是指村庄、其它未利用地等区域,开发对环境影响较小,同时有些区域处于待开发利用状态,能够用于开发。

2.1.4水资源

水资源是规划区域内的特色资源。规划区域内大面积集中的湖面和零星的水系,构成整个区域景观的骨架,在开发过程中需确保区域内水质不被污染,保护好水体的景观、生态效应。分值为5的高度敏感区是指王洼水库、兴集水库等水源水质保护核心区域;分值为3的中度敏感区是指王洼水库、兴集水库周边30米,其他小型水库、主要河沟周边30米水源保护缓冲区;分值为1的低度敏感区是指缓冲区地区,开发对水资源环境影响较小。

2.1.5森林覆盖率

森林覆盖率是确定森林经营和开发利用方针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应保护森林植被资源,维护森林生态体系和生态效应。分值为5的高度敏感区是指公益林,适宜建设成为森林公园,观赏、游览动物栖息地或林场;分值为3的中度敏感区是指一般林地,适宜于低密度开发,保持农田景观,建设独立别墅,公园等;分值为1的低度敏感区是指其他区域,适宜于小城镇开发,商业区,低密度住宅等。

2.2 综合生态敏感度分析

区域的综合生态敏感度由各项环境要素加权分析得出,本次的各要素的权重分别为海拔高度15%,坡度25%,土地利用15%,水资源20%,森林覆盖率25%。从区域生态敏感度分区可见具有较大开发潜力而不会过多影响生态环境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基地东部,而具有高度环境敏感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基地西北部山林库区。

图2 综合敏感性分析图

表1 综合敏感度评价表

3 规划区策略

3.1 发展策略

对应规划区敏感性分析与评价,秉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规划区提出合理的开发和保护策略,为规划区打造“农业生态科技旅游度假风景区”的形象定位。

对应的形象特色:以滁来全泛生态旅游区为依托,打造全椒精品生态旅游度假风景区,以“现代科技农业、儒林文化传播、原生态山林湖泊”三大王牌卖点为特色,创新提炼“产业、文化、生态”均衡发展的景区综合价值发展模式,将规划区建设成为一个集观光、休闲、度假、科技农业于一体的农业生态科技旅游度假风景区,成为滁来全区域生态文明、民生发展的区域发展典范。

图3 总平面布局图 图4 功能分区平面图

3.2 规划布局

规划区共分为五大功能景区:湖泊山林娱乐区、滨湖度假游览区、山林生态观赏区、科技农业园艺区、休疗康体宜居区。

根据规划区的综合敏感性分析评价,将高密度开发建设的区域集中规划区东部,形成科技农业园艺区、休疗康体宜居区两大以动为主的活动功能区。科技农业园艺区是一个包括现代农庄、花卉温室、田园阡陌、花果幽境、香草花田、桃源人家等农家乐、现代科技农业观光景点于一身的现代科技农业活动功能区。休疗康体宜居区是一个包括温泉度假、露天汤池、山地别墅、儒林风情会所、民俗水街、企业家俱乐部等景点的多功能复合型休闲娱乐开发建设区。

而规划区西部则是以低密度生态观光型开发为主的区域,包括湖泊山林娱乐区、滨湖度假游览区、山林生态观赏区等三个以静为主的游赏功能区。湖泊山林娱乐区是一个包括滨湖乐岛、百鸟丽岛、倒心会馆、山顶花园、野营天地、汽车旅馆、生态花桥等景点的山水休闲游赏区。滨湖度假游览区是一个包括牧龙山庄、观琼苑、流水别邺、湖滨揽胜、绿岛桥趣、临湖听水等景点的多功能低密度休闲娱乐开发建设区。山林生态观赏区是一个包括飞琼阁、清水溪谷、栾谷玉声、竹林幽径、溶洞仙境、森林氧吧等景点的纯生态游赏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