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基本知识范例6篇

普洱茶基本知识

普洱茶基本知识范文1

很多人认识景迈山,是从普洱茶复兴之后开始的,随着普洱市政府不遗余力的推广普洱茶,宣传普洱茶文化,不少普洱茶客把目光投向了这里。比起其他普洱茶热门产区,景迈山的名气不算大,除本地茶商之外,更多的陌生面孔是珠三角一带的茶商和欧美国家的爱茶人,必须承认,在寻找收入可观的优质茶源,和感受自然原生态方面,这类人群比云南商人有着更加敏锐的眼光。当大部分人驾驶四驱越野车,开过狭窄又颠簸的土路与泥塘,寻求茶人精神高地的时候,很多蓝眼睛黄头发的爱茶人,漂洋过海地踏上了景迈山朝圣之旅,许多茶客开着小轿车奔向景迈山,飞驰在早些年前普洱市政府就投资建好宽阔平整的弹石路上。

普洱名山茶占多

走遍云南所有普洱茶产区,你会发现没有一个地区像普洱拥有如此广阔的古茶树资源,普洱的茶山,是普洱茶的根基,当你真正踏入普洱葱郁的山野就可体会到“普洱名山茶占多”这句话形容得有多贴切。普洱九县一区的范围内,每一个地方都有极为丰富的古茶树资源,普洱拥有的26座古茶山,大致可以分为南北两个片区:北部片区,大致位于哀牢山、无量山之间,南部片区绵延数百里,西与缅甸接壤,中部南连西双版纳州,东侧与老挝、越南接壤。

普洱茶在普洱地界占有的比重远超出大众想象,大中小型茶企、茶厂、茶叶初制所、私人加工坊遍地开花,各自砥砺耕耘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澜沧古茶、茶祖茶业、天士力帝泊洱、云南普洱茶集团、银生茶业、茶马司、昌云茶业、娜允红珍、祖祥高山茶园、原生庄园等普洱本土茶企业,有的年均创收过亿,有的畅销欧美,有的跨界营销把普洱茶推向世界文化舞台。或许正因为产量大,产区广,茶马古道历史厚重和丰富的古茶树资源为众多普洱本土茶企奠定下扎的基础,站在市场卖点的角度,少了些许云南的“神秘感”和“物以稀为贵”的炒作需求与小众属性。

景迈茶?真的假的?

“其实,普洱茶的品质与普洱茶的产量多少并无太大关系,茶树的生长环境,土壤、空气、水质、光照、工艺等综合因素才是决定一款普洱茶是否具有生命力和价值的关键。”在普洱市茶叶和咖啡产业局的办公室里,局长卢寒拿起一饼普洱茶说道。

景迈山是茶界公认的天然氧吧,拥有的美好不仅是2.8万亩古茶林和完整的生态链,也不仅是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更是所有原住民热爱自然,融入自然的生活方式。然而,诗意之外,还有现实,据普洱市茶叶和咖啡产业局的数据统计和大量调查,发现景迈山古树茶虽然目前年产量300吨左右,但大多数的古树茶都是以毛茶原料形式销售,加工成终端产品销售的不足10%,市场上打着“景迈山古树茶”,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等名头销售茶叶的数量远不止于此。“调查发现很多有景迈山古树茶标识的普洱茶价格低于茶山毛料收购价,茶叶成本摆在那里,低价景迈茶只有一种可能,商家以次充好,茶叶原料根本不出自景迈山,更别说是古树茶,既对普洱景迈山古树茶的声誉造成负面影响,也无法体现出景迈山古树茶的真正价值。”卢寒认真地说。

对于熟悉景迈茶的老茶客而言低价诱骗的把戏分分钟就能被揭穿,但饮用普洱茶的群体还属于发展阶段,茶叶市场良莠不齐,有很大一部分刚入门的普洱茶友摸不清楚情况,非常容易掉入价格与品质不成正比,制作工艺不达标的“景迈山”陷阱里,负面影响如同蝴蝶效应,不仅仅只是损失部分消费者那么简单。尽管景迈山上进驻不少正规普洱茶企业,但“景迈山”地域品牌没有集中发力,在庞大的市场竞争中没有体现出景迈山古树茶应有的地位与品牌价值。

稀缺资源正本清源

按照目前的市场规则,把年产只有10吨左右的古树茶归类于小众普洱茶,目前年产300吨的景迈山古树茶的确超过了这个小众属性,但景迈山是世界茶树的发源地之一,全世界只有这里拥有2.8万亩连片生长的栽培型古茶园,景迈山的唯一,无可取代与资源不可再生,难道就不属于独有小众的吗?景迈山原住民遵循自然法则,尊重山中所有生物,认定一切都有它们存在的道理,没有好与坏之分,万物共生,相生相克,茶中有林,林下有茶,敬畏自然的原住民,保留下古老的传统文化,也保护下了完整而宝贵的茶山生态系统,难道就不是稀缺小众的吗?看那些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的古茶树片区,高大的护荫树剥皮而死,成片枯死的古茶树和古茶林里花花绿绿的粘虫板,让人觉得被“大众”,何尝不是一种幸运。

“在每一次全省性的大会上,云南省委、省政府对普洱市、普洱茶产业给予的关心与重视,给了我们十足的信心和动力,结合普洱市委书记卫星提出的打造绿色生态大健康产业品牌,强化五个工作方面,落实抓品牌、抓标准、抓电子商务、抓新三板、抓庄园经济,制定实施高于国家标准的普洱茶地方标准,坚持从基地种植、生产加工、市场销售全产业链的标准化,从源头保障茶产品的质量安全。进一步加大茶产业标准化生产力度,建立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加快推进普洱地理标识设计、认证工作,用足用好‘普洱’这一金字招牌,依托龙头企业培育品牌,以景迈山古茶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契机,把小品牌集中起来打造‘景迈山’大品牌,进而推动26座古茶山品牌打造并逐步辐射延伸,进一步做大做强普洱茶产业。”卢寒翻开一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品牌建设工作推进情况报告介绍到。

针对景迈山古树茶的市场现状,普洱市茶叶和咖啡产业局调动全员多方调研,反复分析。终于在今年6月,普洱市正式启动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品牌建设工作,普洱市茶叶和咖啡产业局、普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普洱景迈山古茶园保护管理局、国家普洱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澜沧县政府,强强联手,各尽其职,全面发力共同打造正本清源的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品牌。

做一款有身份的茶

“为何联动四个重要部门打造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品牌?”我问,“我们需要建立属于自己的景迈山品牌和标准,只要消费者看普洱茶贴有‘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专用标志,就知道是可信任,有保障的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卢寒给我了一个肯定的回答。“我们的品牌用标准做支撑,做到‘四有四可’,有标识、有标准、有检测、有监控,可识别、可查询、可追溯、可信任”。

普洱市政府明确产区,只有在普洱景迈山古茶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范围,才属于普洱景迈山古茶树产地范围,生产加工车间需在此保护范围内,并拿到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普洱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有食品生产许可证等,条件具备的茶企业才能加入“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诚信联盟”,获得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专用标志使用权。

有标识,所谓标识是消费者很熟悉的国家质量总局制作的普洱茶地理标志保o产品专用标志的基础上,印有普洱市茶叶和咖啡产业局、普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普洱景迈山古茶园保护管理局、国家普洱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四家单位的名称,联合制作具有二维码扫描功能的“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专用标志”,方便消费者扫描辨认。

有标准,国家普洱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前往景迈山在界定的景迈山古茶林内对种植环境的空气进行了现场监测、对土壤、不同产地的茶叶进行了采样,并根据实际的检测结果,制定了严于国家标准《地理标准产品普洱茶GB/T22111》的联盟企业标准《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生茶)紧压茶》,农药残留项目增加到100余项目,并且要求不得检出污染物限量项目增加到8个项目。

有检测,有标准就要有检测,贴有‘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专用标志的普洱茶,每一批茶品压制之前,国家普洱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派专员到申请企业的包装车间对申请检验的产品进行现场抽样,确认产品数量并封存,等国家普洱茶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出具检测报告,全部项目符合联盟企业标准要求后方可面世。

有监控,在普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内建设监控系统,24小时监控加入“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诚信联盟”企业的生茶加工车间,用于对茶产品的现场抽样、封存、包装盒加贴专用标志等过程实行全程监控。取样,封存后的产品,生产企业不得再接触该批产品。

可识别可追溯可查询可信任

在做到“四有”的前提下,就有了“四可”。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的加工过程中会连续产生两次专用标志二维码,二维码由国家普洱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发放,并以内飞形式压制在茶品中。专用标志的发放数量以该批产品抽样时间的数量为准,生产企业必须在安装有监控的包装车间内完成产品包装盒加贴专用标志工作。标志贴完后,由国家普洱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将该批产品的检验数据等信息录入该中心的质量追溯系统供消费者扫描查询。同时,产品信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网,登陆便可查询到相关信息。

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信任背书,消费者可追溯,可查询从茶园到茶杯的生产流程等相关信息,做到消费者能明明白白消费一片来自普洱景迈山古茶林的普洱茶。

一个“专用标志”的故事

网络时代,一张贴纸,一个二维码,手机扫描几秒钟后便知真伪。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专用标志的出现,让消费者用最便捷的方式登陆权威平台,快速获得安心与信任,这种便捷的灵感来自于多年前的跨省交流。

2011年国际茶业大会在杭州举行,普洱市政府派出代表团参会。当时,普洱市政府正在筹建国家普洱茶检测中心,普洱代表团一行人参观杭州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时喝到一杯甘甜鲜爽的西湖龙井,比大家以往喝到的龙井茶都要好喝很多,茶中滋味截然不同。大家好奇地询问缘由,杭州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工作人员拿出装西湖龙井的茶叶罐子介绍到,这是杭州质量技术监督局监制出品的西湖龙井,在茶叶罐的下方加贴了西湖龙井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并有“西湖产区,杭州质量技术监督局监制”的字样,消费者只要看到这个标志就能放心购买喝到正宗的西湖龙井茶。

现任普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魏刚在此次代表团中,他与同事半信半疑到街上买了几罐没有加贴“西湖产区,杭州质量技术监督局监制”的西湖龙井茶,带回云南与同事一起对比着喝,没想到茶叶的口感天差地别。“正是因为我们没有喝到真正的龙井茶,不知道庐山真面目,喝到了正宗的西湖龙井茶才知道以前喝的龙井茶有很多‘水分’。”魏刚说。

普洱市委、市政府反复推敲西湖龙井茶的保护方式,通过调研发现西湖龙井也属于大概念,与普洱茶有许多相同之处。2008年5月13日,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对普洱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保护范围为云南省普洱市、西双版纳州、临沧市等11个州市所辖的75个县。保护区范围内符合条件的普洱茶生产企业,均可向国家质检总局申请使用普洱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这是大范围、大概念。市面上只要过了及格线的普洱茶就是普洱茶,标准不高,这仅仅只满足了一部分人的需求。

普洱坐拥如此丰富完整的景迈山古茶树资源,国际茶叶委员会早就授予普洱“世界茶源”称号,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普洱古茶园与文化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景迈山古茶林列入国家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申遗规划,普洱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的正本清源,要将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做成有价值的精品。为此,普洱市委书记卫星,普洱市市长杨照辉,普洱市市委副书记陆平、普洱市副市长杨卫东等领导提出很多创造性的思路和工作方法。

最终,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品牌保护方案横空出世,走一条普洱特色的茶叶品牌之路。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品牌由权威机构监制,消费者用手机扫描二维码便可看到这片茶的完整生产信息,消费者买得明白,喝得清楚,能记住景迈山古茶林的特征和古树茶的独特口感与韵味。

小目标大理想

五年磨一剑,眼下普洱市政府全力打造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品牌并不仅仅只是为了肃清景迈山普洱茶市场那么简单,对于普洱茶产业发展,普洱市政府有着更长远的规划与理想。普洱市委书记卫星提出“加快建设绿色普洱、畅通普洱、品牌普洱、效率普洱、幸福普洱,打响‘天赐普洱世界茶源’城市品牌。”

“卫星书记提出的这些要点,是我们正在努力的方向,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品牌建设意义重大,未来景迈山将形成标准示范区”。卢寒坚定地说。普洱地界古茶山资源众多,景迈山标准化古茶品牌建设成熟后,普洱市政府打算将此模式引用到普洱其他古茶山,计划用三至五时间,推广到普洱160万亩生态茶园中。

“一则普洱茶负面新闻所产生的连锁效应,足以影响普洱茶产业很多年。时至今日还有人在谈论猪圈普洱茶,普洱茶黄曲霉毒素等新闻事件。对于普洱茶市场的乱象我们必须率先做出可信任、有模、有门槛、有商业价值的普洱景迈古茶林普洱茶,让越来越多的企业统一到这个标准之中,逐步层层理清市场。借助申遗东风普洱市政府联动多部门全方位打造景迈山,打造属于普洱自己的茶品牌,奠定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的核心地位,同时为普洱茶产业脱贫致富过程中发挥更好的效益,满足市场和消费者对普洱茶的需求,增强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的价值,普洱市政府已经陆续启动景迈山茶旅,茶祖文化等系列项目。”从卢寒的语气中我读到了信心与希冀,毫无疑问景迈山的自然资源是每一位普洱人心中的骄傲。

普洱茶基本知识范文2

“再一次,改变世界”,就像苹果IDad的广告语一样,时代正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发生变化,变化更新的单位可能是“秒”。每个人不再只是信息的单一接受者和消费者,手机、电脑、互联网……随着流媒体、跨媒体的交互作用越来越强,我们都可能成为信息的者甚至制造者。由此,我们学习的方式方法也在随之发生改变。当有了疑问,你随时可以把疑问变成一个词语或一句话,借助网络找到答案。同时,你的答案会得到优选,这又可能成为其他人的搜索结果。疑问――学习――被更多的人学习,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变得多样,而且知识源不是单一的一对一,而是多对多。

如果你搞不懂什么是生茶什么是熟茶,如果你一听干仓湿仓就犯晕,如果你对什么是好的普洱茶毫无概念,如果你在普洱茶店不知道如何下手,那么,亲爱的菜鸟同学,如果你想快速进化成普洱达人,欢迎加入“普洱茶网络学院”,恶补一下普洱茶基本知识,而你很可能从普洱茶网络学院毕业,成为普洱茶网络学院的一名教育工作者。网络学院的好处是,不收学费,随到随学,学不好再学,活到老学到老,可潜水可冒泡可马甲……

旁听小组

在豆瓣里搜个普洱茶学习小组,不难,相关条目有270多个。有营养的普洱茶小组可以申请加入,如号称是“读书人醇香伴侣”的“普洱茶”小组,标榜是“普洱茶爱好者交流的地方”的“普洱茶爱好者”,都是不错的小组。小组讨论的都是普洱茶的入门知识,一般回复较多的,都是大家关心的问题,比如“新手喝普洱茶要买什么样的”、“摆一下大家信得过的普洱茶”等等。小组可加入,也可旁听。上面提到的两个小组成员多,气氛活跃。比如“五千万送给刚喝普洱茶的茶友”,一个非常标题党的帖子。“五干万”说的是:“千万别买包装盒精美华丽的不知名礼品茶、千万别买体形硕大的巨饼大瓜、雕龙画虎的工艺品茶、千万别买品牌茶厂未注明无绿色食品年份标示的农民茶(玩家推荐例外)、干万别买外包装破旧难辨认土头灰面的稀世老茶(除非有玩家带领)、千万别买包装上用字十分夸张如‘帝王’的惊世好茶。”对入门级茶友,“五干万”的提醒相当给力。

泡专门论坛

网络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普洱茶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普洱茶网站多得让人眼花缭乱,内容都差不多。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作为菜鸟,你可以花一点点时间对比一下,选一个你认为不错的网站,从普洱茶入门知识看起,或是根据你自己的情况学习知识要点,几天下来,定有收获。如果你不喜欢那种大而全的综合类网站,那么推荐看看页面清爽的三醉斋,它的人文味不错。三醉斋的“一人看茶”、“煎茶日记”、“南茗北茶”、“茶马古道”、“武夷岩茶”、“中国茶道”等特色精品栏目,日臻完善,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和知名度。其中,茶马古道即是专门交流普洱茶的版块。里面高人颇多,跟高手学习自然大有长进。

围观微博

不说“围观改变中国”这类宏大叙事,2010年,微博的确是互联网的一大奇迹,一条条140个字上限的微博,让我们的生活和阅读进入碎片化时代。在微博上,每个人都是“微生物”。信息在这里发酵,变成一股股推动事件进展和产生生活情趣的原动力。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一点在微博上仍然明显。普洱茶达人大有人在,活跃的茶人也有。你可以变成他们的粉丝,他们的新鲜言论即可出现在你的页面上,他们推荐的文章你也可随即点开阅读。长此以往,日积月累,你可以和各位达人轻松互动,在玩乐中学习。即便只是围观或转发一条微博,也可在点击鼠标中,分分秒秒获取知识。

加入QQ群

如果你觉得微博太琐碎太随机太不可预见,那么加入一个靠谱的QQ群,也是加入了一个更加互动的学习班。在百度里输入“普洱十QQ群”,或是在Q0群里搜索“普洱”,就可以找到N多的普洱茶QQ群。加入人气旺盛的群,听各位大侠高谈阔论,很快高下立判。你单独点开某位高人谦虚求教,爱喝茶的人人品都不赖,自然会得到满意答复。混熟了,你大可在群里发表体会。如果还有网下的品茗交流,那更是不错的学习机会。QQ群的好处是,人数相对固定,话题相对集中,可以群聊也可私聊,灵活度大。

浏览博客

博客式微,不过爱写博客的人仍在坚持写。在浩瀚的比特海里选择几个优质博客,你也可以成为“集大成”的普洱达人了。《普洱》杂志官方网站有一个博客栏目,里面就有推荐。他们对普洱茶有着更深的了解和体会,谈文化,讲历史,聊境界,穿插普洱茶的基本知识要点,美文妙文养眼之余,也深度了解了普洱茶。往高处喝,普洱茶是需要生活态度的,而每个普洱茶的资深博容也都是真实的生活家,在他们的自留地里,我们可以学习太多。当你也觉得手痒难耐,也想像他们那样写点什么,那么你已经入境了。

百度一下

互联网让每个人和这个世界只是一个键盘的距离,地球变成了一个村。有什么问题,百度一下,你就知道。在文字框里键入你想了解的问题,马上会跳出无数条目。五花八门的回答中,总有一条会令你满意。提问也是一种学习,而且更具针对性。也可搜索百度文库,查阅要找的文章。

看网络视频

普洱茶基本知识范文3

周海燕――荣宝斋茶文化(北京)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著名茶艺师,艺术品鉴定专家。古典、娇俏是我见到这位云南籍女子的第一印象。长发披肩,眉清目秀,若只看外表,谁能想到这位古典、温婉的女人,娇小的身体内拥有着一个强大、刚毅的内心世界,有着让她为之执着奋斗的人生信仰。

周海燕的家乡靠近普洱茶主产区西双版纳,耳濡目染,她对于普洱茶的树种、制作工艺、收藏品饮、贮存储藏、生产经营以及传统门店管理都有些了解。与普洱的情缘成就了周海燕,从而开启了她的普洱人生。

最初,周海燕用家乡特产普洱茶馈赠师友,一有机会就给同学们讲授普洱茶的知识;后又以普洱茶做本创业,以茶会友,教人们品鉴普洱茶优劣的诀窍,宣传普洱茶知识;到后来,她涉足拍卖行业,成为普洱茶拍卖第一人。无论是做人还是做茶,周海燕都不忘初心、始终如一的保持着高标准、严要求的生活态度。

普洱茶作为茶文化的代表,大概有两千年的历史了。但在以前,内地知道并了解普洱茶的人却很少。究其原因有很多:一是普洱茶原产于云南边陲,所产茶品一直通过茶马古道运往和东南亚等地区,部分茶叶经过长途跋涉进入内地也只能供皇亲国戚和达官贵人享用,普通百姓很难接触到;二是普洱茶一直产量不大,至今仍供不应求,绝大部分产品销到港、台、东南亚和广东一带,因此厂家也没有重视普洱茶的宣传推广;三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致使普通百姓把普洱茶与富商和皇亲国戚联系在一起,一提到普洱茶就感觉可望不可及,认为价格贵消费不起,这样在心理上与普洱茶形成了一定的距离;四是过去内地经济不发达,生活水平低,健康保健意识差;五是生活习惯和饮茶习惯不同,把喝茶单单作为解渴之用,没有把饮茶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养生休闲的一部分、社会交往的一部分。

不过现在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投资收藏普洱茶,但是收藏普洱茶一定要避免盲目性,要搞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藏茶。收藏目标会决定收藏的数量、品种、价格等。

云南作为世界茶树原产地中心,自然条件优越,制茶历史悠久,近几百年来,普洱茶更是嗤声海内外。历史上所指的普洱茶,是指用“传统工艺”加工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加工整理而成的各种云南茶叶的统称,即通常所说的“生普洱”。当然,“生普洱”的概念也是不准确的,用“生普洱”只是为了与采用“渥堆”工艺的制成的现代普洱茶(即熟茶)相区分、呼应而已,用“生普洱”容易给人们造成误解,以为“生茶”不能喝,熟茶才能喝。事实上,“生普洱”并非是生的不能喝,特别是传统工艺的普洱茶,过去准确的传统名称是“滇青茶”或“云南青茶”,而最古老的名字为“普茶”,这就是传统工艺的普洱茶。云南历史上生产了很多这样的茶,不止云南民间喝,藏区及海内外都大量消耗,目前剩余的老茶数量稀少,价值不菲也就这个道理。

随着北京“荣宝”拍卖普洱茶专场的深入,周海燕更加重视中国普洱茶文化、茶生活的普及、传播和推广。她不仅每年定期举办免费普洱茶文化讲座,品茶会、鉴茶会等,邀请各方人士就茶理、茶史、茶艺、茶道等进行研讨,还常年往返于东南亚、欧洲、美国等地数次,推广普洱茶文化,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做为《故宫普洱茶与宫廷收藏》撰稿人之一,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她对普洱文化的理解日渐加深。百年老号“荣宝斋”历来以书画闻名,秉承其三百年“以文会友,荣名为宝”的历史文化底蕴,周海燕提出创新想法,将茶文化与书画艺术结合起来,将荣宝斋传统书画强项与顶级古老普洱品种巧妙揉融――以茶入画,蕴聚翰墨情缘。她将荣宝斋珍藏经典的齐白石《双寿图》、徐悲鸿《奔马图》两款经典作品与顶级普洱臻品搭配,研究和打造荣宝斋专属系列普洱茶,推出了堪称经典的“荣宝斋百年茗品系列”,并配合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荣宝斋木板水印,既富有生活气息,又极具收藏价值,意趣殊深。

关于普洱茶收藏,周海燕认为,普洱茶在原料上有乔木和灌木之分,在年限上有新茶和老茶之分,在发酵转化上有生茶和熟茶之分,在口感上又有清香、樟香、荷香、枣香、参香、陈香之分,存储中有干仓和湿仓之分。这些区分使普洱茶的价格、口感、功效上各有不同。目前市场上普洱茶品种较多,良莠不齐,在选择时应加甄别。

老茶的评鉴是一门深奥的学问,作假老茶太多,判别不易。第一要看,通常好的普洱茶外形色泽呈褐红色,条索肥嫩,整齐紧结;第二靠闻,好的普洱茶透着一股清香,而陈年普洱茶有陈香,无异味;第三是品味,优质普洱茶的滋味醇和,爽滑,有回甘。不同于其他茶贵在“新”的特质,普洱茶往往贵在“陈”,即会随着时间而逐渐升值。

若是经验不足,难以辨别茶龄,周海燕建议,可以买一些适合收藏的新生(青)茶。收藏新生(青)茶要了解茶品在市场上的讯息及波动的评估,更重要的是具备了普洱茶的正确知识和概念,才不会在收藏茶时进入误区,减少买到低劣茶的情况发生。

假茶大多是在泰、越边境生产,冒充是名牌大厂出产的。这些还需要普洱爱好者从茶叶的形状颜色进行仔细辨认。另有一些则是用老茶冒充更老的茶,曾有人用60年茶龄的普洱去冒充百年老茶,这些则需要收藏者对号级茶、印级茶的茶标和包装有比较专业的认识才能辨别。

除了茶叶的品质,内行人大多通过普洱票来辨别古董茶。普洱票是当时的各大茶庄为了辨别真伪而做的商标。由于当时印刷术还不发达,年代越早的普洱茶其普洱票往往越简陋,最早的多是用印章盖下的标志。到了后来,开始出现印刷精美的普洱票。而出于防伪的需要,当时著名的茶庄都会定期改装,普洱票也就时有变化。掌握了这部分知识,也就更加容易辨别假茶。

有一个简单好记的“普洱好茶四字诀”:

质:即原料好,通俗的说法就是茶底好,这是任何优质茶的第一基本要素!很多卖茶的用年限来忽悠,其实如果茶底不好,放多少年也没有用的。其次是工艺,再次才是年份!

形:即茶叶的外形,普洱茶属大叶茶种,追求外形粗黑壮硕、黝黑朴素与秀润可人为上。不追求越细越嫩越好。

色:注意看饼面之色和茶汤之色。饼面之色,无论老新生熟,油润感好为上;茶汤之色,无论老新生熟,依然是通透明亮为上,不浑浊,有油润感为上。

香:无论是茶饼还是茶汤,杯盖还是杯底、冷香还是闻香,皆以含蓄清淡为上。好普洱之香,忌浮,忌腻,忌高。

普洱收藏最注重存放。作为一种可以喝的古董,普洱茶与其他藏品不同,对收藏条件要求很高,而且鉴赏普洱茶,不仅要会看,更重要的是要会喝。喝熟茶、品老茶、藏生茶。

在普洱的起源地云南,有"爷爷的茶,孙子卖"的俗语。这里所指的一般是生茶。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的老茶基本以青饼、生茶为主,即未经过人工发酵工序,把采来的茶青萎凋、晒干、蒸压成型后干燥而成的饼茶、散茶称为生茶。而通过加温渥堆技术在一定温度、一定湿度下使茶叶发酵做成的叫熟茶。渥堆技术是1973年由昆明茶厂实验成功,也就是说,1973年以前的熟茶都是假的。

普洱茶经一定时间的陈放才能转化出醇厚的味道,"越陈越香"是普洱茶区别于其他茶类的特征,是普洱茶品质的灵魂。生茶与空气接触后,经过自然变化后发酵,储存时间越长,茶质越醇。熟茶的发酵已经定性,储存时间长短不会改变茶质本身。因此,熟茶适宜日常饮用,而生茶则比熟茶的升值潜力大,适合热爱普洱的人士长久储藏,可以陈放在家中,年复一年看着生普洱叶子颜色的渐渐变深,香味越来越醇,就像人生履历的累计。

普洱茶基本知识范文4

一、普洱市大力发展普洱茶家庭农场的可能性研究

1多年来国家对普洱市的支持和投入,为普洱茶农庄(即普洱茶家庭农场)的发展储备了一定的劳动力资源发展茶农庄,主体是农民。现代茶农庄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文化会经营的综合素质较高新型农民。我们所讲的劳动者综合素质主要包括:身体素质、文化素养、思想素养、科技知识、参与市场能力、职业技能等。改革开放以来,普洱市劳动者的素质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一是身体素质不断提高,到2009年,我市人口死亡率下降至6.35‰,平均预期寿命提高到64.55岁;二是文化素质有所提高。到2009年,已经有各级各类学校1985所,涵盖了从学前教育到成人教育各个层面,2009年完成了“两基”的历史性任务,全市“普九”人口覆盖率达100%,农村劳动者文化素质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三是科技知识得到普及,随着“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各民族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认识,科技知识在农村得到了一定普及;四是经济意识有所增强,有一定的市场参与能力。改革开放三十余年,广大农民的经济意识不断增强,收入不断提高,2011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338元,较2010年增长18.8%。这些指标同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差距,但从纵向对比,已经是巨大进步,无疑为普洱茶农庄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劳动力资源基础。2普洱茶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创新,为普洱茶农庄的发展积淀了技术基础长期以来,普洱市把茶产业作为第一产业、第一支柱、第一品牌来打造,普洱茶在制茶机理、技术、机械研究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有了很多的新工艺与新技术专利,如:多功能双层保湿转动式普洱茶发酵罐(专利号ZL2009201116889)、普洱熟茶自动化发酵设备、普洱茶发酵车间测控系统、泡罩包装技术等,一些大型的茶厂在茶叶加工已初步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作业线的生产,使茶叶加工可控制技术及连续作业机械、名优茶加工成套设备等得到推广与应用。今后,普洱市将以绿色、生态、安全的理念和宽领域、深加工、大幅度的举措促进茶产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普洱茶产业正以昂扬的姿态迈入以数字化、标准化、功效化、品牌化、规模化、国际化为主要特征的“科学普洱”新阶段。3普洱茶品质优良、功效显著,为普洱茶农庄可持续发展增添强劲动力2013年“两会一节”期间,老挝副总理宋沙瓦·凌沙瓦在普洱市博物馆的贵宾留言册上挥笔写下“普洱茶历史悠久,普洱茶闻名于世”两行字,给予普洱茶高度评价与赞美。千百年来,普洱市茶山连绵,苍翠茂绿,生活在这块沃土上的各族人民从识茶、用茶、种茶、经营茶,到创造出驰名中外的普洱名茶,祖祖辈辈伴茶而生,随茶的兴盛而发展。时逢盛世,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普洱茶产业,2008年《普洱茶科学研究行动计划》被云南省列入重点科技攻关计划,百名以上国内外生物技术专家参加该计划,历经两年多的时间,普洱茶降血糖功能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此项重要发现全面揭示了茶对人体代谢综合调节作用的机理。“普洱茶降血糖功效”于2009年4月3日获云南省科技厅成果鉴定。普洱茶降血糖研究的相关发现和发明,已经申请国家发明和国际发明若干项。部分科研成果已经应用到生产中,使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更为可喜的是,在今年“两会一节”期间,盛军博士与大家分享了三大重要科学发现:茶多酚能够显著促进糖尿病伤口愈合;茶多酚、茶色素通过作用膜受体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喝茶预防神经性疾病。接着,2013年6月29日普洱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大会在普洱举行,标志着普洱市将加快建立以企业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集成共享技术创新资源,突破行业发展技术瓶颈,推进普洱茶产业优化升级,为普洱茶农庄可持续发展添足了动力。4普洱茶面积相对规模较大,“五世茶祖”同堂,为普洱茶农庄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云南普洱市茶叶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居云南之首,2012年,云南省有茶园总面积38.86万hm2,普洱市达21.71万hm2(详见2012年云南省和普洱市茶园总面积的对比图2);全市现有茶园面积9.7万hm2,占全省茶园总面积的24.7%;全市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为4.8hm2,良种率51.5%,在云南茶叶主产区中处于领先地位。2012年,全市茶叶总产值36.18亿元。茶叶面积覆盖全市10县(区)、103个乡(镇)、960个村,涉茶农29万户、113万人,茶农人均月收入1800元。宽叶木兰、中华木兰、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五世茶祖”同堂,景迈山古茶园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称号,被国家农业部授予“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称号。普洱市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是世界茶文化的摇篮,定将为普洱市茶农庄发展搭建广阔平台。

二、普洱市发展家庭农场要注意的问题

最近,普洱市市政府按照中央要求,着手研究培育发展家庭农场的基本原则和实现途径,对一部分具备家庭农场条件的生产大户进行了初步统计和分类。从总体看,普洱市普洱茶农庄数量还非常少,家庭农场的理念还比较模糊,支撑体系还很不完善,因此,推进家庭农场要注意:1认真领悟宣传政策,忌疑虑不前或盲目冒进邓小平说过:在生产关系上不能采取一种固定不变的形式,看用哪种形式能够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就采取哪种形式。“家庭农场”的概念在国外尤其在发达国家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而对中国老百姓尤其是普洱市百姓来说,对这一形式的经营还很陌生,我们要继续解放思想,勇于实践,只有打破旧的框框,才能探索新的路子,研究新的情况,总结新的经验。同时,我们要与时俱进,把一些政策讲清楚,从政策上消除老百姓的疑虑,比如举办家庭农场符合国家的现行政策。因为家庭农场经营的土地并没有改变家庭承包责任制,不管是直接承包还是通过租赁、转包等方式,都是集体所有的土地,并没有改变土地的基本属性。但土地使有权的合理流转和相对集中,也是国家的现行政策所鼓励的。同时,抓典型,通过以点带面,帮助好、宣传好一些正在进行有益探索的普洱茶农庄,如:柏联普洱茶庄园、普克庄园、祖祥有机茶文化养生庄园、澜沧古茶茶魂谷、迷帝普洱茶庄园、三国庄园等。通过示范效应,稳步推进普洱市普洱茶农庄规模。2建立各种支持性政策,既要“扶”更要“导”一是政府要做好政府该做的服务。建立各种支持性政策,包括制定优惠的融资政策和农资服务(农药、化肥、种子、种苗)、科技服务(良种培育技术、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解答各种技术难题)、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对经济作物保险费用给予补贴,实施税收优惠、农场用地支持、教育培训政策以及组建专门机构为发展家庭农场提供各方位服务。二是要注意培育农场主独立自主经营能力,克服依赖性。政府要帮助家庭农场加强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既要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帮扶,更要避免由于家庭农场在经济上的依赖,导致越扶越靠的循环圈,使家庭农场真正变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济实体,从而增加了压力感、责任感、危机感,自主经营的思想就会由“我给你干”变为“我给”。3要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方式,尽量避免经济纠纷家庭农场必要的土地流转要本着平等、协商、依法、自愿、有偿的流转原则,流转双方建议签订普洱市统一的土地承包经营流转合同,农民自愿将土地委托给村,农民的土地流转费每亩权衡当地情况综合得出一个参考价,由村发包给家庭农场经营,由乡、镇职能部门监督管理。这样,实践中就可避免两种情况的出现,一是土地租金过低,显失公平,造成损害农民利益的情况;二是农民瞻前顾后,使得土地租期短,甚至合同期内不想继续履行合同,引发土地纠纷。普洱市特殊的区位使土地文化交织着民族、宗教、边地的文化,土地的流转不仅是单一的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与他们内心深处获得土地的感情、自我价值观和对家庭生活的憧憬联系在一起。因此土地流转必须认真坚持慎重处理的原则。4兴办普洱茶家庭农场要考虑综合性发展目标普洱茶家庭农场发展内容十分丰富,不是单纯的增产,它要求落实到各个方面,而不是抽象的重视。这些目标包括:(1)提高普洱市农村收入、就业、教育、保健、饮食、住房和各种有关社会公共福利事业等的水平;(2)不断消除普洱市城乡之间在获得经济上的有利机会和收入方面的不平等现象;(3)普洱茶农庄要改变传统茶产业简单的耕作和大量运用化肥、农药,使茶叶质量受到破坏的不利局面。要通过加大在科研、工业化等方面的投入,延长产业链,推进普洱茶产业的标准化和工业化进程;(4)普洱茶农庄的经营要注意生态保护、旅游度假、文化传承、生活休闲、观赏休闲有益结合。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进行的,都是对一定的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普洱市是全国的唯一的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所有生产布局的筹划、规划都要以确保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基础。我们要牢固树立“生态立市、绿色发展”的理念,认真抓好普洱茶产业的发展,用绿色和世界对话,用绿色与世界相约。

作者:陶红梅单位:普洱学院成教处

普洱茶基本知识范文5

回望过去两届“普洱茶全球十大杰出人物”的评选,已经有20位对中国普洱荼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世界范围内颇具影响力的茶人分享了这一至高荣誉。也为这一奖项赢得了“中国茶届个人最高荣誉”的美誉。

本届评选有这样几个特点值得我们称赞:评委会委员均为中国茶行业的领导或代表人物,具胡非常商的权威性;评委会委员来自全国各地体现出了公平、公正性;参加评选的候选人人数创历届最高;候选人中出现了一批年轻人,他们是普洱茶未来发展的希望;候选人资格打破了地域、年龄和行业的限制,但凡为普洱荣书业做出了卓越

2009年11月18日,第九届中国普洱茶节开幕的第一天,大家正在翘首以待即将到来的大型文艺晚会,但我们都清楚今天真正的重头戏是什么:第三届全球普洱茶十大杰出人物评选。哪十个人可以从众多候选人中脱颖而出?

贡献的人,都得到了评委会的青睐。

经过一天紧张的工作,本届普洱茶十大杰出人物评选结果新鲜出炉。当选的十个人以姓氏笔画顺序,分别是:闫希军、李师程、张奇明、张国良、陈凯希、陈国昌,邹炳良、盛军、曹冬生、焦家良。作为普洱茶中心原产地的一份子,我们为心怀对普洱茶事业无限执着和追求的评委们不辞辛劳的工作由衷敬佩,更为刚刚当选的普洱茶十大杰出人物感到骄傲和自豪。

每一位当选的普洱茶全球十大杰出人物都拥有一座“茶马奖”奖杯。这是一匹用纯铜加纯金糟制而成,驮茶行进在茶马古道上的骏马。它包含着希望获奖者发扬茶马古道精神,继续弘扬普洱茶文化的殷切期望。

以下是对第三届全球普洱茶十大杰出八物的一个简要介绍:

闫希军:闫希军博士是现任天津天士力集团董事长,他长期致力于现代中药创新研究,主持参加过的国家科技项目30多项,获专利28项。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等荣誉称号,现为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人大代表。

闫希军博士领导天士力集团进入大健康产业中,把目标锁定在最具健康功效的普洱茶上,在普洱市注册了天士力帝自洱生物茶科技有限公司,购买土地7652亩,计划投资30个亿,建立近10万平方米的普洱茶生产基地,打造中国的“普洱茶硅谷”,提出了“中国茶引领世界,帝泊洱引领健康”的奋斗口号。现已开发出精制即溶普洱茶、普洱茶健康软饮料和普洱因子系列三大普洱茶深加工系列产品。

李师程:李师程教授生长于易武古镇,现任云南省民族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对普洱茶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始终孜孜不倦地为恢复、发展普洱茶产业,弘扬普洱茶文化而努力。在担任中共云南思茅地委书记期间,成功组织主办的第一、第二届中国普洱茶叶节,组织国内外专家考察并确定了千家寨野生古茶树、邦崴过渡型占茶树,为论证世界茶树原产地及古茶树资源保护提供了有力证据。

张奇明:张奇明先生创办了上海大可堂普洱茶会所,将云南普洱茶文化与江南传统茶道桕融合,以弘扬普洱茶文化为纲,经过三年多努力,其会所汇聚了大批喜爱普洱茶的人士,成为上海新海派文化的代表。张奇明先生多年来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收藏老茶,所藏茶品已基本形成系列,现展览于会所,共同展出的还有茶马古道、云南茶文化两个系列的数千件藏品,目前在上海和北京筹办“普洱茶博物馆”。为普洱茶在上海乃至艮三角地区的推广做出了突出贡献。

张国良:张国良先生是世界中文报业协会主席,中国茶文化国际交流协会剐会长、原香港文汇报社长、全国政协委员。他充分发挥自身在香港新闻界乃至世界中文报业界的影响力,不遗余力宣传云南普洱茶。近三年中在文汇报及系列海外版刊发普洱茶专题新闻报道66次之多,报道覆盖东南亚、北美重要华人区,为普洱茶在世界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贡献了力量。首届香港茶博会期间,张国良先生帮助普洱市政府、天士力集团成功举办了“科学普洱――帝泊洱之夜”、“柏联普洱茶香港上流社会品鉴会”等活动,为中国普洱茶树立了海外品牌,推动了普洱名茶与国际茶企业的交流合作。

陈凯希:陈凯希先生是马来西亚公民,吉隆坡交易所上市公司海鸥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中国云南省人民政府社会经济发展咨询团顾问。多年来陈凯希先生在马来西亚大力推广普洱茶成就卓越。2007年获选为马来西亚普洱茶协会顾问。他联合多个茶企业和商协会筹办了三届“东南亚普洱茶交易会”和“东盟茶文化博览会”,促进了云南普洱茶在马来西亚和东南亚市场的发展及流通。2007年率先设立海外第一家最具规模的普洱茶收藏交易中心。发展“大马仓”存茶概念,号召更多人系统的消赞和储存普洱茶,扩大了云茶的出口和普洱茶文化的影响力。

陈国昌:陈圉昌先生是广州市芳村南方茶叶市场有限公司董事长、南方茶叶商会会长。由他创建的广州芳村南方茶叶市场是全国最火的茶叶专业市场,有茶市晴雨表的美誉。2002年被国家农业部审定为茶叶“定点市场”。2003年获得中国市场指导委员会“全国最具竞争力市场百强企业”称号。2009年10月陈尉昌先生被国家农业部乡镇企业局授予“全国发展县经济突出贡献人物”光荣称号。

邹炳良:邹炳良先生是云南省海湾茶业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普洱茶生产工作。60年代参加过外贸部、商业部组织的分级红碎茶试制工作,编著了《红碎茶加工技术》,编写了《普洱茶速成发酵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80年代任勐海茶厂厂长,规划建设了巴达、布朗山两个万亩茶园基地,创建并注册了普洱茶“大益”牌商标。1999年和其他同志共同组建了安宁海湾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多规格、多花色的茶叶在国内畅销,也远销日本、欧、美港澳地区和台湾。

盛军:盛军博士是云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普洱市委常委、副市长。

2007年,盛军博士选调到普洱市担任市委常委、副市长,在普洱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致力于普洱茶基础研究和新产品开发,倾力推出普洱茶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为普洱茶产业科学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盛军博士提出了《普洱茶科学研究行动计划》,确定了6个研究领域,15个攻关课题及阶段目标,并被列入云南省重点科技攻关计划。《计划》实施两年来,其组织100多名国内外博士、专家以及吉林火学、清华人学、北京师范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天津天士力集团、美国马里兰大学、日本兵库医科大学等20家科研院所和企业参加了课题研究和开发,并在2009年4月与“日本中国留学生生命科学协会”和“美国华人科学家医药协会”联合,启动了“世界华人科学家普洱茶研究行动”,建立并创新出了没有围墙的科

学研究新模式。

两年以来,盛军博士主持倡导的科学普洱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和突破。组织开展了普洱茶调节人体综合代谢异常机理、普洱茶与微生物作用、普洱茶茶褐素氧化机理、普洱茶功效人体体验和副作用等研究。普洱茶降血糖、降血脂和抗肿瘤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其中《普洱茶降血糖功能研究》课题被云南省列为“州市一把手项目”。普洱茶功效的相关发现和发明申请了5项专利,年末还将申请15个国家发明专利和2项国际发明专利(PCT),2篇SCI论文。

盛军博士认真贯彻普洱市委、市政府意图,快速推进普洱茶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相关研究成果已由云南天士力生物茶科技有限公司转化,打造“帝泊洱”速溶茶珍品牌普洱茶系列产品,已开发出精制即溶普洱茶、普洱茶健康软饮料和普洱因子系列饮品三大普洱茶深加工系列产品。

普洱茶基本知识范文6

因为在他们的眼中、口中、观念中,普洱茶与习以为常的龙井、毛峰、碧螺春、大红袍、铁观音、茉莉花茶太不一样了。但渐渐地,在广州芳村、北京马连道、武汉香港路、成都五块石甚至于遥远边城的茶叶市场里,不放上一片普洱茶仿佛已不足以称其为一个茶店了,普洱茶俨然成为一只从云之南飞入的凤凰,强力跻身成为各地茶叶市场的主角;在以生活品质闻名的上海、杭州,襄阳南路和南山路出现了强调慢生活的普洱会馆,外来的普洱文化融入城市,披着时尚的外衣成为了当地品质生活的一个符号;在绿茶的腹地苏州,茶友沉沉觉得喝了多年的碧螺春越来越淡,而远在千里之外的沈阳,茶友普茶客某天忽然发现,喝了十多年的茉莉花茶再也入不了口了,只有味最酽的普洱才是自己的最爱。

这就是普洱?

这就是普洱。

普洱十年。如果说,这十年的头五个年头,普洱茶还是囿于珠三角蓄势待发,那么它只用了一两年时间就席卷整个中国,成为市场的新宠。虽然历经07、08年的低潮,但普洱茶还是以其自身的独特魅力,在绿茶、红茶、乌龙茶、茉莉花茶的根据地争夺到了庞大的拥趸。

众多茶龄只有四五年但自称“资深”的普洱茶友,深切体会到,普洱茶仿佛就是一剂“毒药”,喝上了就放不下,喝高了就下不来。那种存在于普洱茶骨子里、本质里的那种变化――神奇莫测的变化让他们欲罢不能。

那份情浓得化不了。于是,普洱茶改变了一些人的人生轨迹,他们把自己的命运、事业、幸福甚至于爱情和普洱茶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于是,普洱茶改变了大城小镇里一些人的生活状态,普洱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喝茶、找茶、识茶、论茶、藏茶、炫茶成为他们乐此不疲的行为,“香、甜、醇、厚、气”是他们辨论的焦点;班章、冰岛、昔归、麻黑、落水洞、刮风寨,这些深藏在澜沧江两岸的山寨名称成为他们口中的热词;为了探寻心中的好茶,他们疲惫而执著的身影,长途跋涉出现在各个名山名寨;于是,普洱还成为一种媒介,茶会、论坛、博客、微博、QQ群,无数的普洱客形成了无数的圈子,把身边的、把相隔千里之外的陌生人联通在一起。

普洱改变生活。

一杯茶一生活

“离开喧闹就那么几步,就听得见翠鸟的鸣叫、风竹的飘逸、鱼儿的游走,时间仿佛慢了下来……就安安静静地坐下来吧,让心回家。”这是杭州南山路一家普洱主题茶馆的自我表述,普洱和慢生活就这样被连接在了一起。

对于众多普洱茶迷而言,也的确如此。爱上普洱茶,就意味着将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和状态。心变得平静而不急躁,不少人告别了KTV、酒吧的灯红酒绿,夜晚在家里摆开了茶席细细地去品饮每一款收藏的茶,也品饮时间和文化,安静得甚至让老婆吃惊而欣喜;生活变得平和却不乏味,一群爱普洱的人总是心存念想,总是期待着结识下一位新茶友、发现下一款好茶,等待每周的那一次茶会。喝茶、找茶、存茶,周而复始。

茶是宁静的,心是狂热的;茶是平淡的,心是充实的。

茶友景云也许是广州数十万茶友中的普通一人,从喝第一口普洱到现在大概有了。从一片一片、一提一提再到如今一件一件地存茶,普洱茶几乎占据了原本宽敞的家的角角落落。除了找茶喝茶聊茶,他说,一年中还有那么两个特殊的日子是专属于普洱茶,谁也无权干预,那就是调仓日。每年的春秋两季,选择风和日丽之时,清新家中空气,拉上厚厚窗帘,开始了重要的调仓工作――检查半年的仓储状态,更关键的是让茶叶接触新鲜空气促进更好的陈化。在他的观念里,仓储和普洱茶的原料和制程同等重要。他仔细地将数十个仓储容器――大紫砂缸一一打开,取出每一片茶,根据当时的年份、树龄,按照自己的存茶记录做好排列并细细翻挪。每一批茶,都要拆开两至三片,抽样检查并开泡试喝,忐忑与惊喜并存,憧憬与自信相随。就这样,再重新安置好每一片茶之后,两天的时间就悄悄地过了,闻着满屋的茶香,细看茶的每一个转化,一年中只有在这一时候,心变得很细腻很愉悦。

他说,就是这样不起眼的一种茶,占据了他这几年大部分的休闲时光,也放弃更多的心爱之物,改变了他的生活状态却收获了别样的快意。

如果有人告诉你,喝普洱茶会提升幸福指数,信吗?其他人不一定,普洱茶迷一定信。

什么是幸福?普洱茶迷会告诉你,终于喝到梦想多年的宋聘号是一种幸福,终于找到无敌纯干仓的厚纸8582是一种幸福,终于品鉴出了易武刮风寨茶当场考试通过是一种幸福,终于等到了网络上的茶友却没有见光死是一种幸福,终于绕过了千百道山弯出现在老班章村买回了一公斤毛茶是一种幸福,终于懂得人茶俱老是一种幸福。小小的一点点收获都会极大提升自己的幸福感。喝普洱茶的人比别人更容易感受幸福、触摸幸福。

每年回到茶山,是昆明茶友岚茶香最幸福的事。从06年开始,每年去茶山收茶、做茶是她最坚定毅行的事,但她只是爱茶不卖茶。春天到了,她的记忆里就会散发出缕缕茶香,仿佛在呼唤着她。今年泼水节前,她又一践心约前往双江的一个荒山茶场。从双江县城出发两个小时的颠簸车程,车一次次地停下。她说,开车的大哥把桑塔那当成了越野车来开,停车、推车,弃车、行走,体力消耗殆尽。但茶树就在这里――在离天最近的地方快乐地生长;六十多岁阿公一直坚持做他的手工茶,一口比他的手更黑的大铁锅安放着他生命全部的忙碌,真正的美味就在那里。小口缸泡着舒展的茶叶,味觉在千年的时光上跳跃,顺着古茶气息抵达生命里最最奢侈的时光。就这样,就这样爱上普洱的前世和今生。

回到昆明后,岚茶香的茶就陆续出现在了朋友的桌上、杯里,这时候朋友的一句话就足以让所有的不易烟消云散:“岚兰,真是好茶啊!”这时候,分享就变成最大的快乐。

每年的茶山之行,仿佛是虔诚者的圣山之行,所有幸福都在这里。

上海,南京西路。高大郁葱的法国梧桐遮蔽着老弄堂沁园。小巷深处就是阮邻玉故居。茶友一梦轻步走向另一幢老洋房里的鹤所琴馆,一群年轻人这一天会有一场雅致的游戏――听音辨茶。古琴曲、普洱茶是游戏的主角。众人品一道普洱,主持者弹一段清音以暗合此茶的气韵香甜。

于是初抚仲尼,轻拍几个泛音,弹出来的是《梅花三弄》的“溪山晓月”,初探梅香,神清气爽;恰如茶一入口,清香高雅。三饮,取仲尼琴中正平和之声,暗合此茶气韵,对答的是《平沙落雁》;风静沙平,群雁此呼彼应,宛如茶气飞落。茶至六七饮,复置伏羲琴,气象顿时开阔,屋内醉像憨美,人得意忘言。十饮以上,汤色清澈,茶味转淡,却依旧不失细腻;再取小蕉叶琴作答,大珠小珠,其趣盎然。

茶琴兼修的一梦说,上海滩相当多的文化人爱喝普洱茶。她觉得外来的普洱文化能被广泛接受,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其内在的文化因子。普洱茶讲气韵,而气韵正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标识;而品鉴普洱茶是一个内修与外修的过程,这恰恰又吻合中国士文化的气质。琴茶相通,这正是这个游戏被欣赏的重要原因。

普洱风北渐,快速融入当地的城市主流文化,并与诸多其他传统艺术如诗、书、画、琴相兼相融,得益于各地文化人的推崇,如余秋雨先生就曾亲力亲为推广普洱茶;而普洱茶之所以为文化人所钟爱,就是其基于茶文化基础上的独特魅力。而普洱茶得到都市人追捧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重出江湖的时间点。当中国社会经过二十年的高速发展期,都市人感受到了快节奏的工作强度、水泥丛林的压抑,逐渐发现原本的诗意生活已不复存在,于是从内心出发呼唤慢-------慢食、慢走、慢喝、慢读,感受因为慢所以爱、所以美而带来的心灵安顿。也就在此时此刻,普洱茶恰如其分地出现而成为他们重归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

一杯茶一圈子

4月16日。江南草长莺飞。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并无特殊的意义,但对一些茶友而言却是心向往之。

这一天,正是一年一度的龙井季节;又恰是中国茶叶博物馆二十周年生日的大喜日子。中国茶界名流少长咸集之时,在中国茶叶博物馆曲径通幽、溪流娟娟的七居里,一群操着南腔北调的爱茶人自顾自地摆开了架势,在龙井茶核心产区的腹地,喝起了千里之外的佳茗――普洱茶。

“江南春已动,闲来喝杯茶”,被这一文雅的广告词吸引而来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60余位茶友,北京、济南、烟台、南京、江阴、上海、温州、广州,他们自费搭火车乘飞机赶到杭州,只为会一会友喝一口茶。他们有些素不相识,有些只熟悉网名,有些只在网上打得火热,因为这一天正是三醉茶友会、恒庐清茶馆、武林茶会QQ群,三个不同圈子的普洱茶友的一个共同的日子――钱塘春茶会。

普洱茶是一种大众文化,但也是圈子文化。

其实,很多茶友发现,从一开始喝普洱茶,不知不觉中会忽然发觉自己实际上已经进入了一个圈子。这个圈子可以帮助你快速提升普洱的知识、分享更多的收藏和口福,实际上又囿于这个圈子中。慢慢地你会发现,只有这个圈子和你的气息相投、兴趣一致,口味相同。

普洱茶,以它特有的文化特质,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它的传播和营销基本特征,就是圈子。普洱茶当红时在各地涌起的各类品牌的专卖店、清茶馆、会馆,就是以品牌、品饮为诱惑,吸引自己的终端顾客,并使之成为最忠实的茶友而获取市场份额。而随着从茶农到茶商、从茶友到茶商进程的加快,普洱江湖愈加纷乱,涌现出了更多的普洱品牌。而一些有些文化的普洱茶商开始以茶会、茶校等形式粘合顾客,并开始借助互联网的力量,以网站、论坛、博客、QQ群等手段营销自己的品牌,形成了更多辐射力更强的圈子。

如果我们设想,普洱茶将以Y型的态势――以品饮和以大众速溶产品两种模式发展,那么只要是以品饮为前提的消费理念依然作为一种主要方式存在,那么圈子文化仍然会风起水生。

而三醉斋、武林茶会QQ群和恒庐清茶馆,就是这种圈子文化中三个个例。

三醉斋是国内颇具影响力的茶文化论坛,而以普洱茶为主题的“茶马古道”又是其中最热闹的一个频道。五六年前,由于制造了N多个火爆的话题声名四播而拥有很大影响力,到如今已有超过14万注册用户。每天到三醉逛逛,对许多茶友而言是一个必须的生活内容,到三醉上“打酱油”、灌水、赚金币、了解茶讯、看精华贴、结识好友,近800万个贴子积累了无穷的知识、制造了无数的风波。有人因为三醉从菜鸟成为大虾,有人因为三醉而交恶,有人因为三醉而成为至交,有人成也三醉败也三醉。至今三醉斋许多版主和铁杆依然以三醉斋名行走江湖,具有相当的人脉和聚合力。“笔剑谁作主”就是其中一位颇具号召力的斋友。去年春天他以一已之力在三醉发起了钱塘春茶会而广受关注。而春茶会的成功和民间期待,又使之成为了一个可以延续不断的民间PARTY。

而“笔剑谁作主”又是他所生活的城市一个茶会的忠实茶友,在那儿,他的名字又变成了“流水听香”。作为杭州当地为数不多以普洱为主题的清茶馆,恒庐有一个在茶友间口碑相传的传统――那就是坚持了四年多的每周免费茶会――武林茶会。在这里,茶友们既炫茶也蹭茶,可以有缘喝到百年宋聘、双狮同庆、红印绿印、末代紧茶、砖;也可以盲喝麻黑、刮风、班章;更重要的是知识和信息的分享,使许多新茶友快速地确定对茶的标杆。

人来人往中,恒庐清茶馆的馆主姚琼也发现,外地茶友同样对每周的武林茶会同样感兴趣。于是她借助网络把武林茶会搬到了网上,建立了武林茶会qq群,使之成为一个24小时的虚拟茶会。虽然不能直接品鉴分享,但知识的分享和快乐的传递同样重要。很快,这个虚拟的茶会就拥有了170多会员。

于是,三个绝然不同圈子的茶友,以钱塘春茶会的名义聚集在了一起。喝茶,不需要借口,分享不需要理由。于是,一款款好茶出现在大家眼前,出茶、开泡、品鉴、评论,茶汤里没有商业的口味,只是因为我们是茶友。

一杯茶一辈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对于普洱也一样。品味派爱的是滋味酽厚、变化莫测;文化派喜欢的是其穿越时空的深邃厚重;健康派看好的是它抵御现代病的奇特神效:时尚派迷恋的是其骨子里的精神内核。他们将普洱茶融入生活,作为自己物质和精神需求的一部分。

他们乐于为普洱改变一切。

对于李贤华、徐厚国他们而言,爱上普洱茶,却并非只是改变了一些生活状态,而是彻底转变了人生轨迹。有的因为普洱把爱情留在了大山深处,开始了一种完全出乎自己预设的别样生活;有的则远离妻儿把另一个家安放在了茶山,只是为了能与自己心爱的普洱离得更近一些。

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

李贤华,吉林通化的朝鲜族姑娘。当她2001年第一次远离数千公里的家出现在云之南郁茂茶山时,还只是一个20多岁的女孩。她的身份是翻译,陪同作为茶商的韩国师傅来茶山收茶。由此结识了普洱茶、结识了大益、结识了王霞、结识了易武茶,结识了现在的丈夫老卫。

李贤华说,02年她为了一批销往广州的普洱茶再次与当时在勐腊县供销社工作的老卫取得联系,并只身来到当时还不为人熟悉的象明。勐腊县象明彝族乡是古普洱茶的重要产区,茶马古道就从象明横穿而过,而且享誉天下的古六大茶山在象明境内就有倚邦、蛮砖、革登、莽枝四山。但当时的象明交通不便,既没有客栈也没有通电,当她错过最后一趟班车后,只能客宿在老卫的蛮砖丰家大院的老宅中。夜深时,李贤华想去洗手间,但那时在象明,洗手间就是山民家中的茅房,离正房还有几十米远。李贤华走出房间,突然发现她一下子陷入无尽的黑夜,连天上的星星都不见,真正的伸手不见五指啊。深深的委屈一下子涌上心头,我为什么要来这里啊?但也是在这一笔生意成交后,她的韩国师傅忽然对她说,我觉得你们两人很合拍,你嫁给老卫算了。李贤华一时觉得不可接受。但师傅的这句话仿佛点破了窗户纸,两个人渐渐暗生情愫,最终老卫如愿抱得美人归。老卫人缘好,李贤华善销售,他们创办的象明古滇蛮茶厂成为当地最大的茶企,而他们与当地茶农结下的友情也被人所乐道。爱喝酒的老卫经常会笑地看着老婆,是啊没有普洱茶,一个大山里的彝族汉子怎么可能与鸭绿江边的朝鲜族女孩牵手姻缘呢?

如果说李贤华情定象明是一个现代版爱情童话,那么徐厚国隐居勐海就宛若当代隐士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