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规划分析范例6篇

居住区规划分析

居住区规划分析范文1

关键词:城市居住区; 整体规划; 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城市居住区的基本构成单元

从城市居住区的整体规划情况来看,目前的城市居住区是分为四个构成单元的,这四个单元构成了城市居住区的四个层次,按照由底层到上层的原则划分,主要分为:邻里单元、邻里单位、城市基本组织单元、城市居住中心。这四个构成单元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邻里单元的特点

在城市居住区的整体规划中,邻里单元是最小的居住划分单位。通常邻里单元均有上百家的住宅组合而成,这些住宅的特点是从地理位置上集中在一起,并且属于一个住宅小区。邻里单元属于构成城市居住区的基本要素,是组成城市居住区的基础。

2、邻里单位的特点

邻里单位是由几个邻里单元组成的,通常是围绕小学的学区组成和建立的,根据现在的城市居住区的概念来讲,就是属于一个学区内的邻里单元所组成的居住区域。邻里单位在整个居住区的划分中属于第二层次,从面积和人口上来说要高于邻里单元。

3、城市基本组织单元的特点

在城市居住区规划中,若干个邻里单位组成了一个多个学区的居住区域,在这个区域内,居住设施齐全,居住人口众多,并且都具有共同点,所有这些邻里单位组成了城市基本组织单元。从城市居住整体规划来讲,城市基本组织单元具备了城市居住区的所有特征。

4、城市居住中心的特点

在城市中,城市基本组织单元构成了城市居住中心。城市居住中心是在对城市居住区进行规划之后,而形成的独立的居住区域,其功能相对完善,满足了居民居住的要求,在目前对城市结构中,城市居住中心成为了实现居住功能的主要区域。

二、我国目前城市居住区的发展状况

关于我国的城市居住区的整体规划工作,早在城市建立之初就开始进行了,最初的城市居住区的规划模式就是以原始的邻里单位建立的,发展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后,受到苏联城市居住区规划的影响,我国开始构建居住街坊模式,并对原有的邻里单位进行改造和升级。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发展,我国城市居住区的整体规划已经初具模型,最突出的表现是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我国已经建立了城市居住区整体规划的理念,并在先进理念的指导下,学习了国外先进的城市规划经验,致力于建设国家试点小区,希望通过试点小区的成功,带动全国城市居住区整体规划的全面发展。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国家试点小区的建设取得了成功,我国城市居住区的整体规划朝着“小区-组团-院落”的方向发展,并在原有居住区的街坊模式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改造和升级,形成了具有完善功能的“小区-院落”的二级组织机构。在这种模式下,本质上还是属于邻里单位的模式,但是在表现形式和组织方式上发生了变化,有效利用了小学的数量来限定居住区域的人数和规模,发挥了公共设施服务半径的限定作用,使城市居住区的功能性更加明确。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居住区的整体规划正朝着小区模式发展,在目前开发商新建的居住区内,除了居住功能之外,还完整的规划了学校、医院、商业区、休闲娱乐区等配套设施,形成了有效的居住小区模式。

三、我国城市居住区整体规划取得的积极成果

通过对我国城市居住区整体规划工作的深入了解发现,我国的城市居住区整体规划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在每个发展阶段内都有效借鉴了国内外的先进发展经验,形成了我国独有的适合我国国情发展的城市居住规划体系。从目前的城市居住区整体规划来看,整体规划工作所取得的积极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居住区通过整体规划,形成了居住小区的规模化

通过城市居住区的整体规划,改变了以往居住区零散建设的弊端,使居住区的功能和设施日趋完善,使居住区的档次得到提升,使居住小区成为了集居住、教育、休闲娱乐、商业于一体的综合居住区,使居住小区的规模得以扩大,满足了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居住需求。

2、城市居住区通过整体规划,形成了完善的居住小区组织结构

城市居住区通过成体规划,在居住区内根据居住人数,配备了完善的学校、医院、休闲娱乐以及商业设施,使配套设施能够满足居住区内居民的需要,使得居住小区的组织结构更加完善,使居住区成为了推动城市发展的一个积极因素。

3、城市居住区通过整体规划,引入了多种规划模式

城市居住区在整体规划的过程中,注重了吸收国内外先进的规划经验,在规划模式上没有搞一刀切,而是对国外的经验采取兼收并蓄的方式,并且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不同的整体规划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使城市居住区的整体规划更加完善,更加符合要求。

四、对我国城市居住区进行整体规划的必要性分析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了解到了对我国城市居住区进行整体规划的必要性。就我国目前的城市建设情况而言,建设速度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计,为了达到保证城市建设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我们就要在城市建设和扩张的过程中,做好整体规划工作,特别是对于城市居住区,要通过整体规划的方式,既实现其功能性,又要使城市居住区成为带动城市发展的主体,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对我国城市居住区进行整体规划是十分必要的,其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我国城市居住区进行整体规划,符合城市整体建设的需要

从目前的形势来讲,随着我国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为了保证城市居住区满足城市建设的需要,对我国城市居住区进行整体规划成为了城市建设的必要需要,我们必须发挥整体规划的积极作用,保证城市整体建设合理快速发展。

2、对我国城市居住区进行整体规划,可以保证居住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城市居住区要想实现其居住功能和配套功能,就要进行整体规划,否则,零散建设的居住区不但满足不了城市建设的需要,还增加了后续建立配套设施的成本,所以,从保证居住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的角度而言,对我国城市居住区进行整体规划是极其必要的。

3、对我国城市居住区进行整体规划,能够加快我国的城市建设进程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建设进程逐步加快的今天,要想实现城市化进程的目标,就必须对城市居住区进行整体规划,通过整体规划保证居住区的功能,使城市居住区既满足功能性要求,又能促进城市发展。

参考文献:

居住区规划分析范文2

关键词:规划;设计;技术经济

1建筑设计方案技术经济分析的意义

现代社会的建筑工程设计总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约束下进行的,只有技术上先进可靠、经济上合理可行的建筑产品才能被社会所接受。据有关资料分析,投资决策和初步设计阶段对投资的影响程度为 90%左右,技术设计阶段对投资的影响程度为 75%左右,施工图设计阶段对投资的影响程度为35% 左右,而过去人们所看重的施工阶段对投资的影响程度则为 10%左右。很显然,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在于施工前的投资和设计阶段,工程项目的工艺、流程、方案一经确定,则该项目的工程造价也就基本确定了,因此,在工程设计阶段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是一项很重要,而且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2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评价方法

2.1单指标评价方法 所谓单指标法是用单一的指标作为选择方案优劣的标准,单一指标可以是效益性指标,也可以是费用性指标。单一指标的作用在于,如果面临着不同方案之间其他指标比较接近,或者某个指标非常重要时,可以用单一指标来评价,然后选择方案。而在这其中,,单指标评价中使用最普遍的评价指标是费用指标,因为包括两种不同的方法,在造价或者投资上,是可以在项目初期时计算一次费用;而在这个方案实施过程中,在项目初期的投资,工程交付后日常使用的开支,项目使用期满后对于拆除报废等费用,我们称之为方案全寿命期的费用,是费用指标另一种方法,更加全面以及系统。因为全寿命期费用是比较合理的评价指标,包括的内容更为全面和具体。但是有些设计的方案因为和在建成后,在日常中使用的用费没有太大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费用指标无法评估时,可以采取投资这种直接明了的方法来比较优劣。

2.2除了单指标评价方法,还有更为具体,更为详细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在方案设计中可以使用多指标评价,就是在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包括各个部分、阶段和层次,从而达到设计方案的整体优化。而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也是包括有评分法和指数法两种方法,但与单指标评价方法不同的是,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需要解决问题,而不是如单指标评价方法计算费用。而解决的问题一是要解决,两种方案在进行对比时候所需要的必要条件,第二种便是要评价指标分为主要指标和辅助指标,都对于方案设计有着不同的作用。而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在设计方案竞选和设计招标中对方案设计有着重要的选择作用。

2.3价值分析法 价值分析法以及价值工程法,在管理分析上面起着有效的作用。如果要求最低的寿命周期的费用,那么在发生费用的地方可以运用方案的比选。这种方法不仅能求得最低的寿命周期的费用,而且能可靠的实现产品的必要功能,锁在工程设计领域的运用,价值分析法应用的非常广泛。不仅在费用和充分发挥产品功能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在单独的设计方案中,更能对原来的计划方案进行改进和优化。因此价值分析法在管理分析中,可以发挥充分的作用。

3居住区规划的技术经济分析

3.1做好总平面设计,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

《住宅设计规范》指出住宅小区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选用环境条件优越的地段布置住宅,其布置应合理紧凑。在居住区规划与设计阶段,就应十分重视节地,应大力提倡在保证日照、通风、绿化率及其它居住区居住功能的前提下,尽量提高容积率,即既要搞好居住环境又要节约用地,充分发挥土地潜力,达到土地的充分利用。当前有人认为容积率越低,居住环境越好,其实这是个误区,有时甚至适得其反,现实情况是:一些新的居住区大多远离市区中心,基础设施配套不够完善,居民出行又很不方便,更由于其它种种条件的制约,入住率低,小区人气长期难于形成,如果再加上偏低的容积率的影响,使这种情况更加明显,难以形成一定人口规模,公建配套的建设、物业管理等也就长期处于难以到位的状态,反过来又影响了住户的生活质量,最终影响后续居住区项目的开发销售,形成恶性循环,经济效益和居住环境都得不到保证,因此在保证居住功能的情况下,合理的提高容积率是规划设计时降低造价的关键。采用小而宽大进深的单体平面设计,建筑物顶层北向退台及采用坡屋顶形式,多层住宅采用六层跃七层的复式单兀设计等这些都能充分利用土地潜力,显著提高住宅小区容积率。

3.2合理确定户型布局及住宅的层数

《住宅设计规范》把住宅按层数划分如下:1、低层住宅为1至3层。2、多层住宅为3至6层。3、中高层住宅为7层至9层。4、高层住宅为10层及以上。低层和多层住宅具有单体工程建安费低的优点,但用地浪费、容积率偏低,对于整个住宅小区,经济效益难以保证。同时户型布局通常分为板式、塔式、点式等,板式户型不但通风采光好,容易赢得市场,而且建安费相对塔式及点式低。所以中小城市居住区宜为7一11层的“板式小高层”,这在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是值得提倡,“板式小高层”住宅能表现宜人的尺度和较高的档次,在创造“环境”上也有很大的优势,可为建设高品质小区创造许多有利条件,它可使住户减轻爬高之苦。但是当住宅层数超过12层时,每单元设置的电梯不应少于两台,这不仅增加电梯造价且又增大公摊而积,而且随着层数加高,要经受较大的风力荷载,需要改变结构形式,提高结构强度,使工程造价大幅上升。但大城市因受城市用地限制,可沿主要街道建设一部分中高层和高层住宅,以合理利用空间,美化市容。

3.3结合项目情况适当预留或设计部分机械停车库以提高项目经济效益

机械停车库相对普通地下车库建造成本较高,但却能充分有效的利用空间,在下面几种情况下:(1)在前期业主对车位需求不足、规划同意分期实施机械停车设备时,应考虑地下机械式停车,这样可以推迟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2)用地紧张;(3)受地上建筑布局限制致使单车位面积过大,且设计单层车位不能满足要求时;在上述几种情况下居住区规划设计中适当采用机械停车库可显著提高项目经济效益。

3.4利学利用地形地貌,降低景观工程造价

在当前的住宅小区建设中,景观工程费占全部工程造价的比例不断提高,我国山地多,江河湖泊多,在小区开发中,如何更利学有效地利用坡地、山地、水面、植被,亦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在规划设计中应重视对自然环境地段个性的研究,注意对自然景观的利用,对建设地段上的水面、山坡甚至一草一木都应尽量给予保留,并精心地将其纳入到统一的建筑空间中去,尤其是小区中心绿化广场更应充分利用自然景观,小区中心绿化广场大都面积较大,以公园形式集中了绿化、水面、坡地等景观。利用自然景物建小区中心绿化广场,可使小区园林化,组团化、村落化更易于生动体现,而且还可以产生强烈的环境艺术效果,为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生态环境及植被又都可获得更好保护和利用。

总之,在实施居住区建设项目全过程的技术经济分析中,重点加强规划设计阶段的技术经济分析,强化决策层及技术人员的重视投资决策估算及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意识,逐步实现以提高工程经济效益为目的,把控制工程造价的观念渗透到各项设计技术措施中,处处精心设计、精打细算,把居住区规划设计及工程造价控制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里程碑。

参考文献:

[1]. 王增强. 浅析建筑施工中的成本控制问题[J]. 科技风. 2011.(08)

居住区规划分析范文3

【关键词】居住区;规划设计;环境

1 城市设计要素

城市设计的构成要素:

1)建筑及组合形态。建筑是城市空间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城市设计除了要考虑建筑物的体量、高度、容积率、立面、风格、材质以外,还要考虑建筑空间组合关系以及建筑群体同自然地理、历史文脉的相互依存和传承。

2)开敞空间。是指城市公共外部空间,包括自然风景、硬质景观、公园、休闲广场等等, 它是人们认知城市空间的主要对象,是城市设计研究的重要客体。

3)交通停车。是指道路、街道、停车设施的特征,如道路的宽窄、线型、便捷程度、方位感等,也包括停车位置、停车方式。

4)标识。标识是形成有生气活力的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包括广告、店招、雕塑、标志建筑等,好的标识能引起人们的认知和归属感。

此外,城市设计的构成要素还包括土地使用、步行街区、人行活动和城市空间的相互关系等。

居住区城市设计的重点在于居住区的总体布局和空间结构、道路系统与交通设施、环境景观规划与设计、住宅建筑组台及其风格,处理好这些要素的关系是居住区城市设计的关键。

2 居住区城市设计的指导性原则

1)规划布局中应赋予小区空间更强的个性,建筑高度尽量适合人的尺度,并赋予住宅明显的特征及统一的细部处理。

2)设计中注意结合地形及多层面的屋顶、平面和城市立体交 通系统,构成高低错落、富有层次和变化的立体空间环境。

3)应用喷泉、小雕塑等景观性设施。水体应自由灵活,小品尺度应宜人,注重小区的绿化种植设计,以达到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

4)重视地面的处理,用不同质感、图案的材料铺地,通过色彩的运用增加环境的效果。

3 居住区城市设计特色营造

3.1规划布局

居住区规划布局、空间结构是城市设计的基础。通过住宅建筑群体、道路系统、绿化景观系统的组织来实现。比较典型的为大家广为使用的布局方式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态:

1)集中绿化型。住宅建筑群体共同围合一个较大的绿化开敞空间,为居住区服务的商业、物业集中布局于小区入口。这种布局方式的特点是在小区中部布置集中景观绿化空间,视觉效果比较好。如湖州的“东白鱼潭小区”、上海的“名都城”。

2)轴线对称型。在用地较为狭长的情况下往往采取轴线对称形式,建筑沿中轴线对称布局,轴线可直可曲、可松可紧,中轴线上则建造绿化、步道、休闲小广场、喷泉、小品景观等,该布局特点是将城市步行街的设计方法应用于居住区规划中,通过轴线的变化和延伸使人产生步移景异的视觉效果,居民到中心绿化的可达性也比较强。如上海的“春申苑”、“嘉茵苑”、重庆的“竞地花园”。

3)自由布局型。这类居住区往往是结合地形山水,因地制宜。强调道路线型的柔和流畅和建筑布局的自由活泼,将人行活动路线和绿化景观有机地揉和在一起,使规划平面生动自然,建筑布置高低错落,环境景观富于变化。

3.2交通停车

居住区交通设计要更新观念,着重解决道路和停车两方面的问题。

1)道路。居住区道路可以按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按组织交通的方式可分为人车分流型和人车混流型,人车分流型道路剖面一般为“机动车道+人行道”,有的道路为“两块板”中间以绿化隔离带对称布置,还有的道路人行道单侧布置;人车混流型道路则无人行道,也可以绿化带隔离对称布置。按道路性质可分为居住区干路、小区干路、区间路,这种分类主要是为了构造居住区布局框架和限制机动车的行驶。按道路材质可分为混凝土道路、沥青路、卵石块石汀步等,有的居住区将人行交通与休闲广场结合。在道路设计上,很多设计师在道路线型、铺装、路灯上做文章。使得道路本身也成为居住区的景观,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停车。居住区停车设施按停车方式可分为几种形式。住宅底层停车是较常见的方法,将住宅底层南面的大开间用以停放小汽车,北面小开间则用以停放自行车和摩托车。露天停车即在道路旁或边角地辟出一块停车场,主要用于机动车短时停放。为了不妨碍观瞻,停车场往往使用植草砖或石材拼花进行铺装。集中停车适用于规模较大的居住区,采用地下停车或多层停车方式。居住区道路及停车设施应尽量做到人车分流,并保证居民能较为方便地停取车辆。

3.3景观环境

居住区规划中环境设计的引入使居住区的空间富于变化和特色, 提升了整个居住区的品质,营造富有特色的景观环境成了开发商的共识,也成了居住区规划设计的重点。居住区环境设计须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同整个居住区风格协调原则。居住区建筑风格奠定了全区环境风格的基础,西方造园手法同中国造园手法有很大不同,西式园林追求恢宏的气势,构图工整。装饰小品多为西洋古典柱式以及喷泉雕塑;中式园林追求自然朴实。构图自由、装饰小品多为假山石以及亭台楼榭。目前居住区规划中纯西式或中式园林并不多,大部分都是以一种风格为主综合运用两种造园方法。但是在特定的小区如苏州古城街坊中则不宜建造西式园林。居住区环境还须满足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倾向。

2)充分利用自然的原则。自然环境是景观绿化的基础,在居住区规划中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地貌、山水环境、气候特征,对地势的利用、水系的改造、树木的保留要因势利导,创造具有特色的环境空间。如昆山“香樟园”小区保留了基地中原有的数十棵香樟树,营造了小区绿化环境的主题。

3)整体和精细设计的原则。居住区环境要有整体设计的理念,既要有点线面结合的景观结构,又要有不断变化的空间序列。同时对居住区环境细部要有精细设计,现代景观环境不但可以借鉴传统的一些东西,更可以将现代社会才有的声、光、电、喷泉、不锈钢材质、玻璃、彩色涂料等综合运用在环境设计中,对环境中的细部如河道驳岸、桥梁、扶手、踏步、花坛、儿童游戏场、灯具、坐椅、指示牌、信报箱、垃圾桶等都要有整体的设计策划,以求创造富有现代设计感的居住区环境。

3.4建筑风格

住宅建筑是居住区环境的主体,不同于写字楼、商场等其他建筑,造型的难度较大,风格容易流于单调、机械。居住区整体环境中的建筑设计要树立如下几方面思想:

1)形式服务于功能。住宅是给人居住的建筑,要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住宅设计中当以户型和为人服务的功能设计为首要考虑因素,住宅外观立面要力争和户型完美地结合。

2)住宅风格多元化。对世界上各种优秀的住宅模式都可以加以借鉴,关键的是要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创作出具有我国多元化文化地域风格的住宅样式。其次,居住区住宅建筑必须处理好与周边街区建筑的关系,新老建筑风格、色彩、韵律等要对比协调。

总之,我国居住区正在进入大规模建设时期,居住区规划设计方面需要探索的问题还有很多。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使得人们对住宅的功能需求不断发生变化,这就促使设计者一方面要关注生活,不断创新,另一方面要积极拓宽居住区规划中城市设计的思路和方法,创造出更富中国特色的人居环境。

结束语

居住区规划设计目标是在“以人为核心”的指导原则下建立居住区各功能同步运转的正常秩序,谋求居住区整体水平的提高,使居住生活环境达到方便、舒适、安全、优美的要求,以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需求,并达到社会、经济、环境三者统一的综合效益与持续发展。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被城市道路或自然界线所围合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生活聚居地,它为居民提供生活居住空间的各类服务设施,以满足居民日常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求。因此,研究、完善居住区布局规划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美]刘易斯.曼弗德.城市的形式与功能,国外城市科学文选[C].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 .

[2]黄亚平.城市规划与城市社会发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

居住区规划分析范文4

关键词:小区道路;规划;安全防灾

中图分类号:TU985.18文献标识码: A

住宅小区内逐年增长的汽车数量给小区安全埋下了重要隐患。分析看来,这些问题的产生都与居住小区道路交通系统的规划有着较强的联系,通过道路交通系统的合理规划和设计,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的。下进一步分析。

一、我国居住小区道路交通系统安全问题分析

1、建设现状问题分析

(l)小区的紧急通道受阻的主要原因是小区内停车位不足,占用通道。虽然从表面上看来,这些事故的发生主要源于小区的管理失责,导致规划中按要求设置的消防通道在紧急时刻派不上用场。但从规划的角度分析,小区内停车设施的不足是由于在规划中对小汽车发展的趋势预计不足,道路设施的规划建设无法满足小汽车日益增长的需求。此外,规划中对停车设施的设置方式也缺乏从防灾方面的考虑。应分析不同停车设置方式对小区居民的各种安全影响,确定合理的规划方式。

(2)小区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主要是车辆行驶速度过快。小区道路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交往的重要场所,不同于城市道路,其行车速度应有所限制。规划应针对这一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从小区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的各个方面采取措施,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小区内车流对居住空间的分割和破坏,车流过多造成的交通环境混杂,是造成居住小区环境质量下降,小区安全感丧失的主要因素。应在道路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中更多的考虑到人性需求,塑造人性化的道路交通环境,同时也可利用道路空间特殊的交通功能,结合道路以外的空间,从安全方面考虑空间环境的塑造,提高小区居民的安全感。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居住小区的道路交通规划在小区的安全防灾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小汽车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居住小区的安全问题也受到很大的挑战,居住小区的道路交通系统规划需要从各个方面综合考虑小区的安全问题。

2、规划现状问题分析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发现小区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在安全防灾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国现有居住小区防灾规划以《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为规划设计依据,经城市规划部门审批通过后进行建设。建设部颁布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作为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统一技术性规范,包含了防灾的相关内容。虽然在规划原则中强调了安全防灾的重要性,在具体的规定中从小区消防、救灾、疏散等的可靠性方面提出了一些要求,但内容过于宽泛,并没有针对小区防灾中的现实问题为居住区综合防灾规划设计提供解决办法和依据。如对交通安全的防治,设计规范中就没有明确的规定,仅在规划原则中提出要求,在实际的规划设计过程中也没有相应的导则提供指导。而对于空间环境对犯罪的防治也没有提及。同时我国的社区安全规划还刚刚起步,居住区规划中的综合防灾规划还没有形成体系,其防灾规划部分具有专项性,没有从整合的角度进行考虑。

同时,随着小汽车大量进入居住区,居住区交通环境质量急剧下降使居住区道路交通规划面临着许多更为复杂的问题。首先是许多居住区交通规划在规划理念上存在着偏差。居住区街道不同于城市道路,它不仅仅是连接两地的交通运输通道,更是居民日常生活交往的重要场所。居住区街道在邻里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一特点在注重邻里生活的我国传统居住文化中表现得更为明显。然而随着小汽车进入居住区,现代居住区对空间结构层次的处理和道路的设计上,更多考虑的是对居住区机动车交通的满足,而忽略了街道的生活空间的职能。致使传统的充满人性的居住区街道空间正逐渐消失,原有的居住区互邻里关系淡化。这不但使居住区街道环境质量下降,还增加了城市社会问题产生的可能性。这种规划理念的偏差导致了居住区交通规划设计在方法上的不足,如为了满足汽车交通的需要,一味的压缩居住区户外活动空间,用以拓宽道路,增加停车位,结果使汽车成为了居住区街道的主人,给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不便,并使居住区环境质量下降,甚至埋下了交通安全隐患。此外,对于居住小区的道路交通系统在小区的安全防灾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对其规划设计需要从安全防灾的角度进行改进。

二、安全防灾的小区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基本对策

根据安全防灾需求的分析可以发现需求之间既存在矛盾也有共同点,防灾减灾需求中对救援疏散交通的快速要求,与交通事故预防中对车流的限制存在着矛盾,防灾减灾需求中对道路的畅通和便捷要求与犯罪预防中对外界交通流的限制要求存在着矛盾。而在防灾减灾中也同时要考虑疏散救援的交通安全,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对外界交通流的抑制同时能够对交通安全和环境安全起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安全防灾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的基本要求就是要综合考虑居住小区安全防灾各方面的因素,消除不同需求之间的矛盾,满足减灾救灾、交通安全预防和犯罪预防各方面的要求,同时以日常的道路交通规划为基础,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但从现有规划来看,一般比较重视常态的道路交通系统规划,从安全防灾方面考虑的较少,同时规范中的规定也只是对其做了最基本的安全防灾要求和原则,在对现实中碰到的种种问题无法提供全面的指导。面对日益严重的城市灾害,我们要从道路交通系统的各个方面入手研究其在安全防灾方面的缺陷,对具体的规划方法从减灾救灾、交通安全预防和犯罪预防这三个方面综合考虑,提出道路交通系统的安全防灾规划基本对策。

(1)居住小区内道路系统,应构架清楚,功能明确,方便与外界的联系。

(2)配合道路网进行合理的交通组织,尽量减少人流和车流的相互干扰,保证区内人车安全和居住的安宁。

(3)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道路网形式,在满足日常交通需求的前提下,避免外部交通穿越和迂回交通,尽量减少机动车流量,并考虑减灾救灾交通的可达性和可靠性。

(4)合理组织道路网与小区住宅和院落环境的关系,减少车辆对住区环境的分割干扰,营造领域感较强的生活空间,提高交通安全性和环境安全度。

(5)在具体的道路设计中通过道路线性、断面的选择降低车速和限制车流,但应满足消防、救护等车辆的通行,道路宽度的设置应与其服务区内交通量相适应。

(6)居住区内的小汽车停车位,应充分预见未来发展趋势,为可能增加的停车需求预留用地,停车场地设置形式合位置应从安全防灾角度综合考虑。

(7)应合理选择居住小区出入口的数量,设置位置和方式,既要满通安全的需求,又要方便创造易于管理的小区环境,同时满足灾时小区疏散和救援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怀杰,赵福琴.城市道路小区、绿化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现代园艺,2013,(6)

[2]赵明岩.设置在居民小区狭窄道路上的夜间空中停车位[Z].CN202520025U: ,2012

居住区规划分析范文5

――Take Design of Jinshawan Residential Area as an Example

周彦国 黄炜ZHOU Yanguo HUANG Wei

摘 要:新城市主义思想对我国旧城改造及新区开发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它倡导回归市中心,重塑多样性、人性化、有社区感的城市生活氛围,提出了“反对蔓延、重整城市、建立真正社区”的新城市主义的主张。金沙湾居住小区是沈阳市经济适用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长白地区棚户区改造工程。小区规划从周边城市环境和自身特点出发,在设计过程中运用新城市主义的设计手法,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传统,构筑面向未来,适宜人居的新型住区。

关键词: 新城市主义;住区规划;经济适用房

Abstract:“New Urbanism”idea gives a direction both to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old c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ew area. It sparkplugs a city life characterized of going back to city center, remolding diversity and humanity, and community feeling.“Opposing overspread, reforming city and building a real community”is also proposed in this idea. Jinshawan residential area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in the economic-applicable Houses in Shenyang city, which is the project to rebuild shanty area, so, coming from its surrounding and characters, the designer of this area applied New urbanism, and insist on human-base idea, respecting tradition, facing to the future and building a new residential area fit to live.

Keywords:new urbanism; residential area design; economic-applicable houses

中图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9)02-0084-04

新城市主义起源于美国,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至20世纪90年代,美国城市的郊区化进程伴随着小汽车时代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几十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的充足,很多美国人的居住方式转变为居住在郊区,工作在城市中心。这种生活分离的郊区开发模式替代了传统社区开发模式,被称为“城市蔓延”或者称为“现代主义”。然而现代主义的生活方式特别是郊区运动的负面效果逐步显现,一些城市专家和规划师对此表示担忧,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主张,“新城市主义”(New Urbanism)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其中的代表是安德雷斯・杜安伊和伊丽沙白・普拉特夫妇提出的“传统邻里发展模式”和彼得・卡尔索尔普提出的“公交主导发展模式”。

新城市主义倡导回归市中心,重塑多样性、人性化、有社区感的城市生活氛围,提出了“反对蔓延、重整城市、建立真正社区”的新城市主义的主张。具体包括八个方面,即限制城市边界,建设紧凑型城市;继承传统,复兴传统开发;以人为本,建设充满人情味的新社区;尊重自然,回归自然;提高公众对城市规划的参与性;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回归传统习惯性的邻里关系;实现社会平等和公共福利的提高。新城市主义思想对我国旧城改造及新区开发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尤其在住区规划层面提出了五大原则,即功能复合原则;紧凑型原则;适宜步行原则;可支付原则;重视环境原则,这些原则对指导住区规划设计具有现实意义。

沈阳市长白地区金沙湾居住小区位于沈阳长白开发区,面积92900m2,现状为密集棚户区,属于沈阳市2007年经济适用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原选址方案在城市郊区,但是考虑到大多数居民的回迁愿望,决定原址回迁。

1周边设施与场地功能分析

功能复合原则是新城市主义住区规划的基本原则之一,金沙湾小区周边及内部功能配套设施是小区居民生活的组成部分,对配套功能的多样性与复合性要求很高,居民的日常活动大部分围绕配套的功能设施展开,通过这些配套功能设施提供的时间与空间的契合点,充分展示出小区生活的回归传统,以及人与人的和谐共生,富有人情味。

1.1周边设施功能分析

金沙湾小区东部地块为城市级公共设施用地,规划或已经建成有大型超市、宾馆、酒店、商场等,其服务半径为500m左右;南侧地块为市场设施用地,预计在2009年开工建设,主要批发和零售日用百货等商品,其服务半径为1000m左右。在西部地块,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有居住区级服务中心,包括一所中学和一所小学,一处3000m2的肉菜市场,其服务半径为500m以内。北侧为成熟住宅区。通过周边用地功能分析,充分说明规划地块周边主要功能设施齐全,通过步行方式,均具有较好的可达性(见图1)。

1.2地块内设施功能分析

为了达到建设功能完善型小区的目的,需要从小区的规模以及周边环境入手。小区所需的居住区级及部分小区级的配套公共设施在周边地块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根据小区规模,在地块内部还应该配套包括管理设施、商业设施、文化娱乐设施、医疗教育设施等。规划中将管理设施及文化娱乐设施布置在地块南侧会所内;将商业服务、医疗、邮政等布置在周边网点内;将托幼布置在地块北侧环境较好、日照充足的中心地带。详见表1。

2建筑布局与开发强度分析

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人多地少,可用于城市建设的土地非常紧张,再加上快速的城市化过程又大大加剧了这种紧张程度。新城市主义提出了紧凑型开发原则,即通过适当的容积率、紧凑度及人口密度来形成有活力的社区,并提高土地与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

2.1建筑布局

建筑布局采用多层与高层相互协调的紧凑型布局手法。整体布局可以概括为“强调中心、相互成组、平缓过渡”。地块中心部位规划点式高层住宅,以中间一组18层点式住宅为制高点,向南北两侧逐渐过渡,形成高低错落,张弛有度的高层住宅布局形式。北侧临街规划三栋板式高层住宅,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其余以多层住宅为主,与中部、北部高层住宅相互组合,形成内部开敞的建筑布局风格。在园区环境优良的中轴景观线上,场地开阔的北侧地块,阳光充足,规划托幼一所;在南侧结合高层住宅,规划两层裙楼,作为园区综合服务中心(见图2)。

2.2开发强度分析

由于属于政府经济适用房建设范畴,地块开发不以经济利益为目的,主要是满足回迁居民的安置要求,在采光、通风、景观环境等方面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该地块作为普通商品开发用地用途时,规划局给出的容积率要求为1.8,但是考虑到地块的经济适用房建设的特殊要求,经过规划调整,将地块容积率提高到2.3,以满足提高土地利用强度,建设紧凑型住区的基本要求。为了提高容积率,规划采取多样化的建筑选型,以板式高层、点式高层、多层相互组合,在提高开发强度的同时创造多样化的建筑空间。(见图3)

3居民生活感受分析

新城市主义思想中,对居民的内心生活感受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在环境景观、传统继承、可步行性生活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新的主张。

3.1环境景观分析

在新城市主义的社区建设中,尤其提倡必须将公共空间的重要性置于私人利益之上。环境景观是公共空间的重要载体,对外体现着小区整体品味,对内服务于住区居民,起着舒适、安全与陶冶性情的作用。在小区中心部位规划建设小区绿地景观核心区,围绕这个环境景观核心区,布置休闲健身、文化娱乐、水系景观三个功能区,以南侧园区主入口为起点,结合园区道路形成景观轴线,贯穿各个环境空间。空间上中心核心景观区向各个院落空间渗透,达到最优质的环境景观资源最大限度的使住区居民共享。给住区居民以回归自然,共享自然景观的生活感觉。(见图4)

3.2继承传统生活内涵

3.2.1住区居民传统生活习惯概述

长白地区金沙湾居住地块现状为棚户区,居住条件较差,居民具有普遍的改善住房条件的要求。对于政府组织统一原地回迁改造普遍给予支持。

目前居民生活中值得规划设计重点考虑的共同特点主要有:居民之间交流密切,关系融洽,习惯于互相串门走动或者在户外三五成群互相交流,人性化氛围浓;每户均有自己的仓房,便于储存生活用品,包括自行车等;生活上以住东北特有的暖土炕为主;太阳能热水器普及率很高。为了最大限度地延续这种传统的生活方式,规划设计人员必须充分给予重视,同时这也是新城市主义思想中,继承传统,复兴传统,建设充满人情味的新社区的课题要求。

3.2.2规划设计对传统的继承与塑造

为了满足居民对传统生活习惯的继承需求,规划主要从生活空间、功能配套等方面着重加以考虑。

从生活空间方面,分为室外空间与室内空间。室外空间是居民日常交流的主要场所,为了更好地解决居民日常交流的要求,规划分两个层次给居民提供场所,其一是院落空间,具体是在庭院内部布局亭、廊、小型广场等,给居民提供日常交流的场所;其二是在园区公共中心,布局广场、亲水平台、人行步道等,给居民提供团体交流活动的空间。室内空间主要布置在园区南部的综合服务中心,包括室、老年活动室、文化站、健身室等。

从功能配套方面,重点是在建筑设计时充分考虑居民生活习性要求,在住宅建筑底部或者结合庭院空间规划半地下室小型库房,保证回迁居民户均一套,每套建筑面积平均6.5m2;在住宅建筑顶部适当位置考虑设置太阳能热水器停放位置;在建筑采暖方式上,采用地热采暖的方式,使居民冬季感觉传统土炕的温暖。

3.3可步行性分析

适宜步行原则是新城市主义对住区规划的基本要求之一,步行对营造城市社会生活非常关键,应当将住宅中心点、各种公共活动空间和公共设施布局于适宜步行距离之内,通过对适宜步行的空间设计,减少对汽车的依赖,保护环境。

3.3.1住区居民对周边设施需求的可步行性分析

经过分析,住区居民步行至东部地块大型超市、宾馆、酒店、商场等,最远距离为500m左右,预计最快5分钟左右可到达;步行至南侧地块日用百货市场,最远距离为1000m,预计最快10分钟左右可到达;步行至西侧地块居住区级服务中心,包括一所中学一所小学,一处3000m2的肉菜市场,其服务半径为500m以内,预计最快5分钟左右可到达。分析结果表明,小区居民到达周边设施均有较好的可步行性。

3.3.2住区居民对住区内部设施需求的可步行性分析

适宜步行的住区内应该构建一个强大的社区公共空间,从而为居住在小区的居民提供交流的平台,满足小区居民日常生活的需求。

规划在住区内部中心部位设置公共空间核心,北有托幼所,南有综合服务中心,中间是开敞的中轴景观带。居住在住区内部的居民3分钟即可到达公共中心。另外在住区周边布局商业网点,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从小区不同方位的出入口均可通过步行的方式便捷地到达。

4道路系统分析

道路系统是新城市主义实现其各类主张的重要一环。无论是在对住区内部和外部设施的利用,满足住区居民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方面,还是在建设充满人情味的新社区、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回归传统习惯的邻里关系、减少对能源的消耗等等方面都需要高效率的人性化的道路系统作为支撑。

小区东侧临18m规划路、西侧临24m规划路、南侧临40m规划路、北侧临18m规划路。周边交通便捷。小区设4个出入口,其中3个以机动车出入为主,一个以人行出入为主。住区西侧布置两处出入口,便于小区居民与西侧地块居住区配套设施便捷联系,东侧设一处。由于地块南侧40m规划路是城市的主干道,也是小区居民出入小区的主要方向,同时也是小区形象的重要展示区,因此小区主出入口设在地块南侧,该出入口以人行出入为主,以保证出入小区居民的安全。

小区道路分三级,即小区级、组团级、宅前路。考虑到居民对原有棚户区道路狭窄的极度不满,希望新的小区中道路要宽敞的实际要求,本次小区规划设计中对小区道路宽度采取适当高于居住区规范中的相关标准,小区级道路设计为7m机动车道,两侧设计1.5m人行道;组团级道路为5m;宅前路 4m。小区级道路呈“X”字型,将小区一分为四;组团级道路将各个组团紧密联结,形成环路,可作为小区的 “健康步道”,以满足居民健身的要求。小区道路设计采用自由流线型的设计手法,人行其中,达到步移景易、悠然自得的效果。使道路不仅满通的流线要求,同时强调其视觉感知及人行活动的安全性、游憩性和文化性,结合环境设计,使主路和环路体现为集交通、活动、休息、观景于一体的绿带与绿环。停车场分为机动车停车场和自行车停车场。由于是经济适用房建设项目,从方便居民、沿袭居民生活习惯的角度出发,采用集中停车与分散停车相结合的停车方式。集中停车主要布置在小区和组团的出入口位置,另外在道路一侧采用分散停车的方式,解决机动车停放问题。自行车采用集中停放的方式,主要在宅前或宅侧布置规模适当的自行车停车棚。(见图5)

5结语

新城市主义思想起源于美国,它传入我国对我国的城市规划领域的影响正在逐步加深,由于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的过程当中,充分借鉴和吸收新城市主义的一些新思想,对我国的城市规划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在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过程当中,如何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是政府需要解决的主要民生问题之一,在经济适用房社区规划和建设的过程当中,结合新城市主义的思想和基本原则来进行规划设计,将有助于解决经济适用房建设中所面临的一些困惑,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经济适用房建设的任务,满足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

参考文献:

[1] CNU,新城市主义.1996.

居住区规划分析范文6

【关健词】理性回归;理念拓展;和谐居住社区;规划设计要点

居住社区是人们赖以栖身与生活的场所,与自然、与城市、与社会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仅仅依托内部要素和内部结构,而忽视社区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不可能正常地发挥社区的功能。规划设计人员必须全面关注社区的内外部结构构成,从多维的、立体的球形结构中,从社区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中寻找依据,用以指导社区内各要素与结构关系的调配与组合,营造良好的、宜居的居住社区。

1 住区规划与社区规划的比较分析

近年来,城市规划学科开始介入社区发展规划,通过对社区人口构成、分布特征、土地利用与现状、建筑及环境质量、设施配套水平、道路交通状况和社区管理水平等的调查与分析,提出规划目标和实施步骤、策略。规划着重在功能优化组合与提升、土地使用调整、交通优化与改善、公共设施配套、绿化环境和空间形态等方面提出对策,同时兼顾社区管理和社区文化、社区进步等方面提出相关实施意见。住区规划和社区规划不只是概念上不同,在规划编制主体、方法和成果上都有差异。住区规划以物质空间规划为核心,兼顾环境行为与社会心理因素,当前住宅市场运作背景下,委托方为开发商,由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审批,针对明确的地域范围,但并不指向明确的主体一社区居民,成果具有较强的直观性,以物质空间实体的质量为评价对象。社区规划相对较宽泛,不具有明确的强制性,着重关注社区组织、居民素质、社区工作等非物质因素,部分涉及社区设施配套和环境改善等物质因素。近年城市规划学科介入的社区规划加大了物质空间和设施环境方面的内容,但与市场化建设脱离的物质空间实施要求难以得到充分的保证。

2 从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的理念拓展

在构建和谐社区的过程中,城市规划设计人员是最重要的参与者之一。要构建和谐社区,规划设计人员首先必须从狭隘的住区规划理念中走出来,拓展视野,广泛关注与居住社区有关的各个领域,在全面审视当前住区建设存在问题的同时,全面把握和谐居住社区的内涵,实现理念的拓展。

2.1 从孤立的生活片段到连续的住居生活

当前的住区大多脱离城市的整体功能结构而孤立存在,住宅成了“睡眠的容器”、“自助式的家庭旅馆”,封闭的住区成为典型的“卧城”、“孤岛”,将本该在住区内解决的很多日常生活内容毫不负责地抛给城市,同时又无视城市的外部功能配套。在住区环境处理上,以安静的名义制造冷清,在行为研究与分析上,对居民生活与行为进行切片式的处理,忽视日常生活行为的完整性、连续性与复杂性。居住社区最根本的目的是为解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而建,居住社区规划建设首先必须回归主体、回归生活,以完整的日常生活为线索,确定社区的功能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功能分区、空间布局,让社区从单一的功能中走出来,先自上而下的分析生活、分析功能,再自下而上的创造功能、创造生活,有了便利性、连续性,才可能有舒适性、宜居性。

2.2 从单一的物质空间规划到物质空间社会文化统一体

虽然原有规划理论中明确了住区规划包括物质和非物质两个组成部分,但在广大规划设计人员的实践过程中,物质规划一直是住区规划的核心,大多对非物质层面的因素考虑较少,孤立地分析个体的普遍行为及其活动的场所,而非群体间的互动,造成住区规划“见物不见人”的普遍现象。另外,由于住宅演变成高门槛的市场消费品,住宅与住区的物质利益性被放大,使居民大多无法顾及本该有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催生了住区规划过程中的物质片面性思维。社区的主体是居民,社区既是居民物质生活的栖息地,又是精神的家园。首先作为个体的人,对社区不只是有满足生理、健康等的物质需求,人的主观能动性决定了对社区还有心理健康和精神归宿的需求。其次,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个体只有在与家庭之外的社会成员之间发生情感的交流与互动中才能实现全面发展。作为居民物质生活和社会活动场所的社区,必须具有物质与精神两种属性,这两种属性相互作用、对立统一,才能发挥完整的社区功能。所以,社会规划必须走出原本狭隘的物质空间领域,走向物质空间社会文化的统一体。

2.3 从封闭的内部结构到开放的球形结构

当前住区建设的土地通过市场行为提供,无论地块的区位、规模、形态与周边的城市地区和自然环境有着何种关系,都被一道围墙隔离,开发商自顾自地在封闭的围墙内打造各种形式与风格的住区,城市的统一管理显得软弱无力。规划设计人员在任务书之下,也仅仅局限于在封闭的地块内进行建筑、道路、绿化景观、设施等的组合与摆布,造成大量住区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

3 和谐居住社区规划设计要点

3.1 结构形态

3.1.1 规模。综合社区不得跨越城市主干道,基层社区不得跨越城市次干道,并不得跨越较大的自然分隔带。社区规模同时要保证能够形成一定规模的社区中心和适宜的步行半径。综合社区以20000~50000人为宜,基层社区以5000~8000 人为宜。

3.1.2 结构。采用综合社区一基层社区一基本居住单元( 街坊) 三级结构。基本居住单元( 街坊) 规模控制在I00~150m,超过150m 则失去良好的空间围合尺度,且不利于内部居民的相互熟悉与交往,低于100m 给住宅围合布局带来难度,同时对城市道路交叉口的交通造成影响。基本居住单元( 街坊)规模按100~150m 控制, 居住户数一般在150~300 户之间,在有效的邻里交往范围内,便于邻里互助。社区以基本居住单元( 街坊)为单位实行封闭式管理,有利于私密性和安全防卫,基本居民单元以外的区域宜采用半开放或开放式管理,便于广泛的社会交往以及设施的共享。

3.1.3 密度。在保证足够的公共绿地、公共空间以及充分的日照、采光、通风条件的前提下,达到足够的密度及容积率,以保证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避免土地浪费。

3.1.4 边界。社区边界明确,并区分不同的外部环境采用不同的功能配置与空间处理。临城市快速道路布置绿化隔离带,不宜布置商业和公共设施,避免设置出入口。临城市主干道以办公功能为主,避免设置出入口或做特殊处理。临城市次干道以商业、服务业和文化休闲设施为主。社区与社区之间的用地边界不宜形成封闭的消极空间,预留为街巷空间或公共步行绿化带。

3.2 道路交通

3.2.1 路网密度。城市次干道间距采用350~500m,采用高密度的支路系统,社区内支路间跟采用150~250m, 支路划分的街区规模为120~150m×200~250m 的长方形地块,城市中心高密度区可划分为边长100~150m 的地块。

3.2.2 道路性质。城市快速道路和主干道以“大道”、“路”命名,城市次干道以“街”命名,城市支路及社区内道路以“巷”、“弄”、“胡同”命名,

3.2.3 街道宽度。为了保证良好的街道空间尺度既标示出道路性质、等级与功能,又贴近传统街道文化和居民生活。,促进社会交往、回归良好的街道生活,城市次干道道路宽度宜控制在25m 以内,不得超过30m。城市支路和社区内道路宽度不小于8m,不大于15m,若大于15m,需设置绿化或休闲景观带。若交通负荷过大,则缩小道路间距,提高路网密度。

3.2.4 车速。城市次干道车速严格控制在40km/h 以内,支路及社区内道路机动车行驶速度控制在30km/h 以内,部分控制在15km/h。部分街道结合社区商业或公共绿带作为步行街或准步行街。限速街道落实限制车速的稳静化处理措施。

3.2.5 出入口。基层社区主出入口设在城市次干道上,并尽量靠近综合社区公共中心、公园和公交站点,基本居住单位( 街坊) 设两个出入口,分别靠近居民主导出行方向和社区中心。

3.2.6 步行道路。步行道路联系社区中心和各个基本居住单元( 街坊),并与社区外的城市公共绿带和公园等形成较便捷的联系。

3.2.7 停车。综合社区中心建设专门的社会公共停车场,基层社区中心和商业街道配建适当数量的停车位。基本居住单元( 街坊) 内除少量采用地面停车外,尽量采用地下方式,大中城市停车位配套不少于户均1 辆。

3.3 公共设施配套

居住社区公共设施配套应打破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机械的等级配置模式,在针对性的调查、分析基础上从社区发展规划层面进行综合调配,明确配套要求、规模、数量及位置,社区建设规划在发展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并采用开放式经营管理。既有利于形成真正贴近生活的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又有利于市场运营和资源有效利用,避免重复建设与浪费。形成明确的社区中心,综合社区中心在城市次干道交叉口一侧成片布置,并形成公共步行区,避免在交叉口周围采用“四大金刚”的模式,影响城市交通的同时打破步行空间的连续性。基层社区中心宜在社区中心地段布置,并与社区公共绿地相结合。公共设施的布点综合考虑适宜的步行半径和便捷的步行网络。

3.3.1 商业。沿城市次干道和社区街道两侧布置,重点放在基层社区中心通向综合社区中心或城市公园的街道两侧布置。

3.3.2 布局。充分分析社区居民主导的出行轨迹和出行方向,各项公共设施在主导出行轨迹沿线布局,点线面结合,形成连续的公共生活空间,保证足够的活力,促进不同活动人群的广泛交往。

3.3.3 混合功能。在社区中心、社区街道、社区入口附近,适度保证功能的混合使用,以不同功能的混合使用强化居民生活的便利性和社会交往的广泛性。

3.4 住宅与建筑布局

3.4.1 住宅形式。提供多样化住宅,在基层社区内以基本居住单元( 街坊) 为单位配置不同的住房标准,以满足不同收入、不同阶层居民的购房需求和混合居住,促进不同阶层之间的互动、交往与互助。

3.4.2 适应性。保证住宅室内空间灵活可变,满足不同家庭生活空间的个性化需求,同时为家庭人口结构变化提供合并、分解、重组、改造的可能,部分地段住宅适应将来改变建筑功能性质的需要。

3.4.3 住宅建筑布局。以基本的居住单元(街坊) 为单位,住宅尽量采用围合式布局,尽量减少高层板式住宅,避免点式高层住宅的板式拼接。

3.4.4 架空空间。靠近公共中心、社区公园、街坊公共绿地的地段,适当设置架空空间。

3.4.5 体量。建筑体量多样化,沿街住宅采用适宜的高宽比,创造丰富的建筑景观效果。

4 结束语

居住是公民最基本的需求和权利之一,住宅与社区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活。关注居住、关注社会,是城市规划师的基本责任。从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是一个不断丰富社会学内涵的过程,也是一个回归的过程,回归主体、回归生活、回归自然、回归城市和社会。要实现这样的回归,是一场规划理念的更新,也是一场规划设计技术的变革,对规划师的知识结构与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规划师作为规划设计的主体,只是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过程中广大参与者的一员,需要充分地深入社会、深入社区,与广大居民、参与者一起,在不同的领域和层面,进行广泛的协同和整合,才能实现和谐居住社区的理想目标。

参考文献:

[1]魏衡,魏清泉. 紧凑型住区的发展要求与调控措施[J]. 规划师,2008(4):9-11.

[2]赵蔚. 回顾与展望一中国1949 年以来城市住区建设与社区演进[J]. 时代建筑,2009(2):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