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发展趋势范例6篇

分子生物学发展趋势

分子生物学发展趋势范文1

化学工程技术涉及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对中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化学工程技术的研究就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应该得到十分的重视。分析研究当代化学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有利于不断提高化学工程的技术水平,从而让化学工程技术更好地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服务。

一、化学工程技术的产生及发展 20世纪60年代开始化学工程技术的应用领域进一步的扩展,已经从一些小型化工产品向着研究大型化工设备的方向前进,出现了许多能够生产大量化工产品的大型装置。60年代后,计算机开始应用到化学工程领域,极大地促进了化学工程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至此70年代以来各种高新的化学工程技术不断地出现,化工领域的变化也称得上是日新月异,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二、化学工程技术在新世纪的发展趋势

化学工程的迅速发展在中国已经成为一级工程学科,在新的世纪呈现与相关的学科交叉结合的趋势。

1.化学工程与相关学科的交叉

1.1与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的交叉。化学工程与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的交叉的学科工程就是所谓的材料化学工程。这一发展趋势是将工程化学原理应用到材料的制造过程中,把自然资源的粗材料加工成精细的化工材料。这一发展趋势的应用领域十分的广泛,如农业中用的薄膜以及各种新型纤维,汽车器材的制造。 1.3与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的交叉。化学工程与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的交叉学科就是精细化学工程。这一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是化肥的生产以及石化企业的石油精细化产品的加工生产。

1.4与环境学的交叉。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的保护也越来越得到重视,不断发展的化学工程技术也要注意到环境的发展,这就是环境化学工程。目前主要应用于一些无公害产品的生产,以及净化环境技术的研究。

1.5与物理、微电子学的交叉。化学工程技术与各种电子产品的生产技术的结合,有利于各种微电子产品如硅、线路板的生产发展。

2.化学工程与数学、物理学、基础化学进一步结合

2.1与数学的结合。当代化学的发展必须要掌握一定的数学工具,化学工程中非线性代数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表明化学工程技术与近代数学的进一步结合。

2.2与物理学的结合。化学工程技术与物理学的进一步结合体现在X光衍射、气相色谱程序以及电镜等高科技产品的研发和利用方面。

2.3与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的进一步结合。化学工程技术与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学的结合主要体现在人力学参数的预测和生物环境的治理上,通过与生物化学学技术的深层次结合,是这两项技术有了很大的进展。

三、促进化学工程技术发展的对策

1.着眼全局提高化学工程技术水平

化学工程科学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已经明显地呈现与多学科交叉的现象,要进一步促进化学工程技术的进步,就要从全局出发综合考虑与化学工程交叉的各个领域的情况。要统筹考虑各个领域的运用,做好整体的规划,协调各项科学的开发利用。并且统筹现有领域的同时积极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使各个学科领域相互促进,最后实现共同发展。

2.提高化学工程机械设备研究水平

机械设备是提高一项技术必须具备的,先进的机械设备能为更高水平的技术研究硬件支持。但是相对而言,目前化学工程技术方面的机械设备还比较落后,应该加强研究力度,向世界化学工程技术研究的机械水平靠近。有了这些高科技水平的机械设备,在化学工程技术领域赶超世界水平指日可待。

3.做好化学工程技术的教育工作

任何一项技术的发展都不能离开高水平的人才,所以要促进化学工程技术进一步发展需要加强化学工程领域的教育培训工作。不仅需要培养化学工程技术方面的知识,与其相关的学科的教育与培训也要加强。不仅仅培训理论知识,更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化学工程技术的发展储备人才。

4.积极开拓化学工程技术的应用市场

当今化学工程技术的应用领域已经很广泛,但是如果想要进一步的发展还要积极研究开发新的工艺、新的产品,寻找新的市场。市场是产品开发的动力,有了市场的需求才会带动产品的生产,也就会促进技术水平的提高。

分子生物学发展趋势范文2

关键词:农产品安全检测 仪器分析方法 未来趋势

农产品是人们懒以生存的必备食物,但是近年来由于农药残留等影响农产品安全问题的不断出现,使得农产品安全检测成为关注的焦点。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社会生产技术不断创新发展,在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从农作物的种子培育到栽种,再到生长发育,最后到农产品产出,每一个步骤都已经浸透了各种现代化的技术,这些现代化技术使得农产品生产过程简便,耗费劳动力少,产量增加,但是同时,也给农产品安全问题带来了未知或者已知的威胁。其中,过量化肥以及农药的使用是已知的影响农产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所以农产品安全检测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传统的人工检测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安全隐患检测需要,所以在目前农产品安全检测方法中,最为常用的仪器分析方法。本文主要探析农产品安全检测仪器分析方法及未来趋势。

一、仪器分析方法

在农产品安全检测中,仪器分析方法具有灵敏性强、检测速度快以及准确性高等特点,已经逐步取代传统的人工检测方法,成为最常用的农产品安全检测方法。目前,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经常将多种仪器以及多种仪器分析方法结合起来使用,以达到更精准更快速的检测目的。其中,常用的仪器分析方法主要有:光谱仪器分析方法(包括荧光仪器分析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法以及红外光谱仪器分析法等)、色谱仪器分析方法(包括色谱质谱仪器联用分析技术、气相色谱仪器分析方法以及高效液相色谱仪器分析方法等)、生物传感技术、高效毛细管电泳仪器分析法以及氨基酸自动仪器分析法等。

二、农产品安全检测仪器分析方法

本文主要探析几种常见的农产品安全检测仪器分析方法:包括色谱仪器分析方法以及光谱仪器分析方法。

1.光谱仪器分析方法

光谱仪器分析方法包括荧光仪器分析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法以及红外光谱仪器分析法等。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法:该方法是利用电子仪器使农产品产生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农产品在吸收电磁辐射波(波长要在两百纳米到七百五十纳米之间)后产生的光谱。该方法主要用于检测农产品中含有的铁、锌、铜以及铅金属矿物离子等是否超标。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法:是利用离子发射光谱仪发射等离子体,使用等离子体最为激光发射源,分析检测农产品的原子吸收光谱,检测其中含有的铜锌等金属离子,以及锗、锶以及硒等稀有元素。

红外光谱仪器分析法:该方法能够检测农产品中含有的水分、脂肪、蛋白质、纤维素、氨基酸以及灰分含量,还能够检测出农产品中含有的保鲜剂以及防腐剂成分,而且还能够检测农产品经过加工后的质量等。

荧光仪器分析法:该方法主要用于检测农产品中的铅离子。

2.色谱仪器分析方法

色谱仪器分析方法主要包括色谱质谱仪器联用分析方法、色谱核磁共振仪器联用分析方法、气相色谱仪器分析方法以及高效液相色谱仪器分析方法等。

色谱质谱仪器联用分析方法:质谱仪的原理是利用一束电子流攻击被检测物体,然后将形成的正离子碎片图谱记录下来,产生定量质谱图。该方法是利用质谱图对农产品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检测,在对农药残留的检测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色谱核磁共振仪器联用分析方法:核磁共振成像形成共振波谱,能够显示农产品中含有的不同类型氢原子的情况,这就可以从中看出农产品中含有影响安全的物质。

气相色谱仪器分析方法:是一定温度条件下,该方法可以将农产品中含有的部分化学物质气化、快速分离并检测出来,适用于检测农产品中含有的兽药残留、农药残留以及氨基酸等化学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仪器分析方法:该方法应用非常广泛,具有快速高效等特点,主要是利用液相色谱仪检测农产品中含有的营养成分、毒素、添加剂、污染物、农药残留以及兽药残留等。据了解,有约80%的化合物可以通过液相色谱仪进行分离检测。

三、农产品安全检测仪器分析方法的未来趋势探析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产品安全检测仪器分析方法也越来越先进,其未来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检测仪器更加灵敏,检测仪器体型更小、智能化加强,所需的检测环境趋近常态等。

检测仪器更加灵敏:据目前仪器分析方法中使用的检测仪器发展趋势来看,检测仪器将越来越精密、灵敏性越来越强,选择性将越来越高,并且可能将会不断推出具有特殊用途的检测仪器。

检测仪器体型更小、智能化加强:这是未来检测仪器的核心发展趋势,检测仪器将会趋向微型智能化发展,并且其使用程度也会越来越普及,方便携带、使用简单,技术化越来越强,越来越多的使用高新技术,非传统仪器技术(例如非破坏、非侵入、在线、多维、多参数、原位以及高通量等分析仪器)将被更广泛使用。

所需的检测环境趋近常态:目前仍存在一些检测仪器需要在一定温度或者一定压强的环境中才能发挥作用,但是同时人们也研制出了新的不需要特殊环境的检测仪器,在未来,能够在常温常压检测农产品安全是仪器分析方法发展的另一个方向。

四、结论

随着农产品安全问题的不断发生,安全监测仪器分析方法开始被广泛关注,本文主要探析了农产品安全检测仪器分析方法以及其未来趋势,农产品检测仪器分析方法主要包括:色谱仪器分析方法、光谱仪器分析方法以及其他仪器分析方法。其未来趋势主要包括:检测仪器更加灵敏,检测仪器体型更小、智能化加强,所需的检测环境趋近常态等。

参考文献

[1]李亮辉,叶健强,程勇,等.现代仪器分析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2,14:225.

分子生物学发展趋势范文3

关键词: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协调性分析;灰色协调度模型

中图分类号:F252;F224;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23-5888-04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4.23.068

如何调控生态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物质流动的方向和流量,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是经济学、环境学与管理学研究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国内外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提出了“物质流分析方法”,它主要针对区域的物质输入与输出进行分析。其基本观点是基于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环境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进入经济系统的自然资源和物质的数量与质量,以及从经济系统进入环境的废弃物质的数量与质量[1]。目前在国家和区域层面上有关物质输入输出量的研究已有报道[1-12],但对于区域层面上物质流量的内在关联报道较少。本研究以上海市闵行区为例,运用物质流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13]方法,尝试对物质输入与输出进行协调性分析,剖析区域物质流量的内部关系,以期为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1 研究区概况

闵行区位于上海市腹地、中心城区偏南,与徐汇、长宁、普陀、浦东、松江、青浦、奉贤、南汇等8个区相邻,区域面积37 168 hm2。闵行区坚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并重,不断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尽管闵行区在近几年的生态经济建设中,逐步引入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并正在逐渐形成循环经济体系,展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依然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2 资料与方法

2.1 物质类型划分

按照国际上通用的划分方法及调研资料[1,3,14],将进入闵行区生态经济系统的自然物质分为:①生物物质,包括林木、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等第一性、第二性生产量;②气体,包括人类生产、消费活动中所消耗的气体;③能源,包括矿石燃料和其他燃料等;④水,指从环境中提取的天然水。将排出生态经济系统的物质分为固体废弃物、废水、废气3类。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资料数据的限制,进出口物质资源和隐藏流未被纳入统计的范畴。

2.2 资料收集及数据统计

输入端的生物物质包括林木、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等,数据取自《闵行区统计年鉴》。水的输入量包括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等,能源包括天然气、原煤、原油、热力、电力和其他燃料等,数据均由《闵行开发区环境公报》换算得到。输入的气体主要包括氧气和二氧化碳,数据均由《闵行开发区环境公报》和《闵行区统计年鉴》换算得到,计算方法参照相关文献[1,3,15],在此不再赘述。

输出端固体废弃物部分包括工业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等,数据取自《闵行区统计年鉴》。废水包括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数据取自《闵行区统计年鉴》。废气主要是工业废气和二氧化碳,数据取自《闵行区统计年鉴》和《闵行开发区环境公报》。

2.3 数据分析方法

由于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具有高度开放性,受经济、资源和环境各种因素影响,内部要素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呈非线性结构,可认为它们之间存在灰色关系。因此,本研究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物质流量的协调程度。其中,区域物质流量协调意味着区域生态经济系统以合理的生产、生活关系为纽带,实现区域经济、资源和环境综合效益最大化[13]。

分析思路[13]具体如下:①为反映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物质流量的协调度,确定主导系统S协调发展的序参量dj=(dj1,dj2,…,djn)(n≥2)。②设定序参量dji在特定研究时段放入阈值aji,aji可以根据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趋势或规划目标选择未来某规划年的预测值或规划值。③应用灰色关联有序度计算方法:设dji=(dji1,dji2,…,djit)为系统在t时段(以起始年作为第1时期)的序参量实际系列,djix(1≤x≤t)为第x时期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子系统Sj的序参量dji的实际值,aji为t时段子系统Sj的序参量dji的阈值。依据灰色理论,首先按式(1)对系列dji和aji进行无量纲化,然后按式(2)计算两个系列中各对应值绝对差的最大和最小值:

d■■=■,a■■=■, 1≤x≤t (1)

?驻min=min{|d■■-a■■|},?驻max=max{|d■■-a■■|},1≤x≤t(2)

由灰色关联分析方法,djix和aji在t时段的灰色关联系数为:

f■=■,1≤x≤t (3)

式(3)中,?籽(0

应用熵值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w■,协调度系数f■表示为:

f■=■■f■w■ (4)

3 结果与分析

按照上述计算方法,对闵行区生态经济系统2007-2012年间的物质输入与输出进行计算。由于水输入量与输出量分别占物质输入总量与输出总量的95%以上,为了便于比较,分别讨论不包括水的物质系统和用水系统的协调性。

3.1 不包括水的物质系统协调性分析

应用公式(1)~(4)得到图1、图2。图1表明在不考虑水的情况下,物质系统协调度在2007-2012年间呈波动增长趋势,变化幅度为44.71%。协调度从2007年的0.691 1增加到2012年的1.000 0,说明闵行区不含水的物质系统总体上发展较为协调,但2010年协调度最低,说明在2010年闵行区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水平较低。

从物质输入的时间动态分析,能源输入量和气体输入量呈现单调增加趋势,且能源输入量的递增速率大于气体输入量的递增速率。其中,能源输入量以较高的速度增长,从2007年至2012年增长率为13.72%。虽然2007-2012年闵行区对能源的需求量呈上升趋势,且对能源的依赖性较强,但由于能源消费年增长率低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能源消费效率趋于上升。气体输入量呈现较为缓慢的增长趋势,从2007年至2012年增长率为7.29%。生物量在近年来变化较大,2007年至2009年呈增长趋势,增长率为30.70%,然后一直呈现递减趋势,递减率为7.44%。这可能与生物质为生产原料的产业发展较不稳定有关。综合以上情况,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物质输入量呈增长趋势,主要表现在能源保持着较快增长的势头,对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带来较大压力。闵行区延续目前的经济发展模式和速度,能源需求将持续增长,成为制约闵行区今后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物质输出的时间动态分析,固废排放总量呈下降趋势,即从2007年的305.9万t下降到2012年的225.8万t,下降幅度为26.19%。这与闵行区逐步具有一定规模的静脉企业有关,这些企业可以在该产业中起到示范作用,并且如果继续扩大这些企业的规模,有利于固废利用率提高。废气总量呈现增长趋势,年增长率为2.38%。虽然近年来闵行区不断提高环保准入门槛,加强污染源头控制,淘汰不符合产业发展导向的污染型建设项目,但废气排放总量的增长趋势与能源等物质输入变化趋势有关。综上可见,废气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3.2 用水系统的协调性分析

图2表明,区域用水子系统协调度在2007-2012年间呈波动增长趋势,从2007年的0.562 9增加到2009年的1.000 0,然后下降为2012年的0.895 2,整体增长幅度为39.75%,说明闵行区生态经济系统中用水子系统发展较为协调。

在量的变化上,水输入量在2007-2012年基本呈现增长趋势,增长率为8.69%。虽然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水资源需求日益增加,但由于水资源消费年增长率低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水资源消费效率也呈现上升态势。废水有序度呈递增趋势,是由于随着经济和市政建设的发展,闵行区污水收集系统的建设日益完善,目前已基本实现建成区污水收集管网的全覆盖。该区现有污水处理厂3座,其中,闵行水质净化厂处理能力5.0万t/日,闵行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4.5万t/日,程桥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0.5万t/日。

4 结论与建议

4.1 主要结论

区域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多项非线性系统,其行为较难预测,物质流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是研究此系统的新颖而简洁的研究手段。本研究通过对上海市闵行区2007-2012年间的物质流量协调性进行分析,得出以下初步结论:一是物质输入输出系统发展较为协调;二是能源消耗量与用水量呈现较快的增长态势,对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带来较大压力。闵行延续目前的经济发展模式和速度,能源需求与用水需求等均将持续增长,成为制约闵行区今后发展的重要因素。

4.2 政策建议

4.2.1 建立循环型产业体系 近期,闵行区主要依托重点项目、重点园区发展四大重点产业:一是依托航天科技工业园区建设,通过太阳能、GPS卫星定位系统等项目发展航天产业;二是依托莘庄工业区的上广电NEC液晶显示器项目等发展光电子产业;三是依托漕河泾开发区浦江高科技园以及紫竹科学园区一批高科技企业发展微电子产业;四是依托闵行市级工业基地、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四大金刚”、阿尔斯通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发展发电成套设备、轨道交通车辆为重点的现代装备产业。这些重点产业不仅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经济效益好、市场潜力可观,而且对环境的破坏比较小、对资源的消耗相对不大。

在循环经济建设过程中,闵行区应结合自身区位特点,积极发挥距离中心城区比较近、外来劳动力资源丰富、出口加工型产业发展基础比较好等优势,努力克服基础性资源少、土地资源有限、环境容量约束等特殊困难,进一步塑造区域特色,适当保留都市型传统制造业,向外转移无竞争优势和无规模经济的小工业,大力发展新兴高技术产业,真正使航天产业、光电子产业、微电子产业和轨道交通等现代装备部门成为闵行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此外,为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闵行区还应大力发展研发产业,并努力使之与上述4个先进制造业部门相互依托,逐步形成融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一体的特色产业链。在传统产业调整方面,闵行区应加紧对吴泾化工和电力生产基地的技术升级,加速绿色化工区和绿色电力基地的建设步伐。

闵行区的农业将向设施农业、都市特色农业和生态休闲农业的方向升级,并逐步成为生态涵养的空间;静脉产业也将适应循环经济建设的要求逐步成长。各产业相互耦合,共同促进循环经济建设目标的实现。

4.2.2 建设资源节约体系 在能源节约方面,首先要做好工业节能工作:一是优化产业结构,结合近郊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强制执行国家《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二是优化能源结构,推广洁净煤技术应用,积极发展清洁能源。三是加强能源管理,推广热电联产和分布式供能系统,加强电网改造和管理,鼓励企业开展合同能源管理。其次,要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建立健全建筑节能标准体系和建筑能耗标识制度,通过财政支持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办法推进节能改造,推广建筑节能技术。再次,应加强交通节能,建立低碳交通运输政策标准体系,加快低碳交通技术研发与推广,建立低碳交通运输服务体系。

在水资源节约方面,首先要做好农业节水:一是投资建设现代农业园区节水示范工程,将浦江生态农业区作为闵行区在农业领域水资源节约的示范工程,努力建设现代节水农业示范区;二是加强农业节水的宣传教育;三是研发和应用农业节水先进技术;四是发展集约化节水型养殖技术。其次,加强工业节水力度,建立工业节水投融资机制,建立循环经济建设财政补贴政策,加强用水定额管理为基础的工业用水全过程管理。再次,在生活节水方面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开展居民生活节水的宣传教育活动,实施农村地区居民生活集约化供水,开展居民小区节水基础设施改造项目,加强用水产品的市场监管。

参考文献:

[1] 黄和平,毕 军,李祥妹,等.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分析――以常州市武进区为例[J].生态学报,2006,26(8):2578-2586.

[2] BI J.Circular economy: an industrial ecology practice under the new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China. Poster for Gordon Research Conference 2004, Industrial Ecology: Major Technological Transition, Oxford, UK, August 1-6,2004.

[3] 陈效逑,赵婷婷,郭玉泉,等.中国经济系统物质输入与输出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9(4):538-547.

[4] BI J. Perspectives on green buildings: China experiences, workshop for nsf self-sustaining hish-rise building project.Rutgers University.New Brunswick,N J,USA,January 13-14,2005.

[5] CHEN X Q, QIAO L J. A preliminary material input analysis of China [J]. 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 2001, 23(1):117-126.

[6] 李 刚.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物质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 2004(11):11-18.

[7] 刘敬智,王 青,顾晓薇,等.中国经济的直接物质投入与物质减量分析[J].资源科学,2005,27(1):46-51.

[8] 徐 明,张天柱.中国经济系统中化石燃料的物质流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4(9):1166-1170.

[9] 陈 跃,邓南圣.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环境管理工程――物质与能量流动分析[J].重庆环境科学,2003,25(3):1-5.

[10] 徐 明,张天柱.中国经济系统的物质投入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05,25(3):324-328.

[11] 夏传勇.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研究述评[J].自然资源学报, 2005,20(3):415-421.

[12] 段 宁.城市物质代谢及其调控[J].环境科学研究,2004,17(5):75-77.

[13] 陈 静,杨 凯,张 勇,等.灰色协调度模型在产业用水系统分析中的应用[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17(5):694-698.

分子生物学发展趋势范文4

摘要:近年来,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也有效助长了我国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在此过程中,电子商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有利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培养更多的电子商务人才势在必行,但当前的许多院校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情况并不乐观,在电子商务教学中不能有效结合市场发展机制等,致使其教学质量相对滞后,亟待通过教学方面的现代化改革,来促进对我国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本文将从分析当前电子商务教学的现状出发,结合市场发展机制,对新时期的电子商务教学的发展趋势及对策进行积极探讨。

关键词 :电子商务教学;市场发展机制;现状;对策

新时期的发展条件下,电子购物正在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这种消费模式已然席卷了大街小巷,成为了当前人们工作生活等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就2014年的相关统计来看,全国网购市场规模达到了27600亿元,而对应的网购用户数量达到了史无前例的3.1亿人,这一经济发展趋势促生了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当前的职业院校,更应紧紧结合电子商务的发展特点和方向,在培养电子商务人才方面讲求从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趋势入手,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这对于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及我国经济的发展都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1、新时期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

综合当前的发展现状来看,淘宝商城是众多B2C电子商务企业中用户渗透率最高的,据2013年中国B2C购物网站交易规模市场份额调查统计显示,有57.7%的B2C网购用户选择使用了天猫,接下来是用户渗透率为16.4%的京东等等。在新时期电子商务发展中,市场竞争逐步加剧,由于受到物流配送不及时、存在资金短缺等众多风险,使得一些缺乏竞争的B2C电子商务企业面临淘汰,但这一现状并不会影响到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反而会有更多的商家进驻此行业,电子商务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也会加强电子商务企业市场资本化发展,此外,为了适应网购用户对日常工作等方面的需求,新时期的电子商务企业呈现出市场的百货化发展,增加了网购用户的黏度,使得对应的商品需求呈多元化发展,进而打造的百货化“网上百货商城”将使所在企业增加了更多的利润点,成为了当前发展的一大趋势[1]。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群体更加青睐C2C和B2C电子商务,这种购物方式成为了80、90后年轻消费群体的首选,但是C2C平台购物存在交易欺诈等诸多问题,且没有专门的接受投诉机构,使其电子商务信誉受损,制约了其发展,而B2C平台购物则具有制度方面的优势,如安全的支付保障、物流配送和退换货等较完善等,使其逐渐成为了当前网民较为认可的发展模式,进而渐渐发展成了主流的消费模式,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2、当前电子商务教学现状分析

结合电子商务行业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来看,其呈现出起步晚、发展快的特点,这一现状也导致了职业院校课程建设跟不上社会发展对此类人才的需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专业及课程设置方面不尽合理

作为近年来的一门热门专业,电子商务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继而我国的大多职业院校都开设了此门课程,也吸引了众多的学生来学习此专业,但从后续的课程开展来看,显然一些职业院校并不是非常了解电子商务行业,致使其在课程设置方面并没有与行业发展实际情况挂钩,一些院校使用的教材过于落后、陈旧,使其所教的知识已远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电子商务发展应用的现状,缺乏实际运用中的可操作性。此外,年轻教师成为了职业院校电子商务教师的主力军,基于其实践经验的缺乏等原因,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求,一些教师的授课过程中过于重视理论,而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教出的学生存在实践经验缺乏的现状,没有达到教学的实质性要求,加之一些学生对此专业了解较少,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使得学生对自己的就业等并没有明确规划,难以适应电子商务方面的工作,这势必将影响到此专业学生及此行业的快速发展。

2.2 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当前职业院校发展中,重视理论课程教学的现状并未由于素质教学的推行而得到彻底改变,很多职业院校在电子商务教学方面仍然沿用了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很少进行实训课程方面的学习,致使实践操作课程所占比例较少,长此以往必然导致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缺乏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教育职业院校自身条件的限制,在电子商务实训基地的设施建设方面并未投入充足的资金,这使得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受到了制约,在实习安排方面,更多地以简单了解电子商务操作流程为主,这种方式致使学生失去了实际的操作锻炼,使得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质量不能得到有效提高[2]。

3、市场发展机制下电子商务教学的发展对策

在新时期的发展大背景下,电子商务教学不应停留在重理论等方面,转而应当积极结合电子商务市场发展情况,优化改造教学内容,促进教学的职业院校的开展,为社会发展培养出真正有促进作用的电子商务人才。

3.1 优化设置电子商务教材内容

在当前的职业院校电子商务教学开展过程中,教材是基础,为了完善对它的优化设置,应将整个教学定位在理论逻辑起点的基础上,围绕物流、信息流以及资金流等进行课程知识体系的构建,全面阐述电子商务运营方面涉及到的管理、安全以及高效等问题,并讲求借助具体的方案、手段等对课程内容进行有效教授。在教材的组织过程中,应当结合对规范电子商务企业的组织系统的提炼,论述电子商务企业与企业的电子商务经营机制等内容,并阐述清楚资金流等与组织要素之间的关系,结合以往的案例,重点分析电子商务的经营、盈利模式等,最后有效地结合当前的发展形式,让学生明白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政策环境与安全问题,使得学生能从电子商务的新颖教材出发,去积极融入对电子商务运营的了解及运用中去。

3.2 明确电子商务教学目标

任何教学的开展都是有针对性的意义的,电子商务教学也不例外,应当将对电子商务原理、特点等的明确了解作为此教学的基础目标,也就是注重学生对电子商务基本知识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重点分析物流、信息流等与“认证机制”等的关系,使得学生建立起电子商务架构,并促使学生去根据此对电子商务的基本规律进行了解,此外,应当结合当前电子商务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对其经营规律、现状等进行了解,积极把握电子商务发展的趋势,使得学生做好毕业后投身电子商务工作的准备。

在基本规律认知教育的基础上,应当进行的便是电子商务应用教育,一是电子商务模式的虚拟经营方略,这部分的内容又包含了新时期电子商务企业的经营模式、网站信息维护等,其作用体现在虚拟经营感性与理性认识方面,结合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网商”意识,能够清晰了解此商业模式的流程与方法等。后续教学中,为完善学生对电子商务运营的了解,应当就信息流、物流等网站平台的组建技术等向学生教授,进而有效消除其对电子商务的神秘感等。

最后,应当进行环境安全管理教育,具体说来,此环节的教学任务涉及三个层次的内容,有网上支付与电子银行以及网络安全和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实施过程中,应当本着资源共享的教学理念,带领学生在学习了相关知识的前提下,积极进行上机实践,让学生能在模拟环境中更加深入地了解电子商务方面的知识及运用[3]。

3.3 坚持“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当前职业院校教学的大环境下,为了适应当前电子商务的发展大形势,培养出高素质的电子商务人才,首先应当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团队,结合以往的发展经验来看,“双师型”教师是当前职业院校教学的关键,基于此,应当遵循“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执行标准,重视对“双师型”电子商务教师的培养。具体实施中,首先学校应当运用具备的资源,结合当前电子商务领域发展的前景,为教师提供实训基地,定期邀请和选派成功人士或优秀教师实施培训,注重对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次,应当注重校企合作,选派教师去实训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全方位提高职业院校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为其实施高质量的电子商务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还应采取一些激励措施,让教师进行电子商务发展前景等方面的调研,使其能及时了解此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团队,为职业院校电子商务教学的有效开展打下基础。

3.4 建立电子商务实验室

新时期职业院校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中,为了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教学与学习平台,应当有效建立电子商务实验室,本着为教学服务的理念,将其运用在电子商务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分角色参与其中,并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具体实施过程中,职业院校应当在财政资金的规划上,结合当前发展的大环境,有意识地向电子商务专业倾斜,在相关软硬件设备的购买方面投入一定的资金,完善职业院校电子实验室的建立,继而组织学生根据教学需要设计和安排模拟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对参与其中的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为了促进电子实验室在当前电子商务教学中的高质量运用,应当在实施过程中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团队,并对应分配任务,讲求各个团队之间的相互配合,然后进行电子商务方面的交易,在完成一次交易的基础上,让参与的学生互换角色,体验整个行业的发展过程。经过多次交易后,对于各个业务岗位的基本需要,参与的学生都能进行大致的掌握,也渐渐熟练了这个实验室的运作流程,对其中涉及到的相关专业技能,学生也可以进行有效地掌握,利于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很快适应工作[4-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网络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了主流的经济发展模式,并且已经验证其在经济领域的成功,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基于此现状,培养出高素质的电子商务人才已成为了当前职业院校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当前电子教学存在的弊端的基础上,从建立电子银行模拟实验室、坚持“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等各个方面,为新时期的电子商务教学的高质量开展进行了积极探讨,以期能为新时期的电子商务行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何冰,陈建莉.市场发展趋势下的电子商务教学发展创新研究[J].电子商务,2014,09:68-69.

[2] 费佳艳.基于市场发展趋势看电子商务教学发展[J].青年与社会,2013,11:168-169.

[3] 杨学习.电子商务教学要贴近市场发展趋势[J].电子商务,2012,08:71+79.

[4] 徐越.网络生态视角下电子商务业态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4

分子生物学发展趋势范文5

【关键词】电子信息产业;云计算;物联网;核心技术;智能终端

回顾信息产业发展历程,结合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智能终端的迅速兴起,我们可以看到当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以及科学发展规律。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经济发展形势,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动力不足,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受到严重阻碍,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趋势是否会发生转变,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规律是否有影响呢?

一、当前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当前世界经济仍没有走出2008金融经济的影响,为了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都将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来抓,应对经济危机对国家经济的影响,尽管当前电子信息产业增长有所放缓,但是,就当前发展趋势来看,电子信息产业将迎来一个高速发展阶段。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积极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在工业和人们生活方面提供服务功能,促进信息产业和工业的一体化,以实现电子信息产业和工业之间的优势互补,开拓新的市场空间,这一点从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组建就可以看出。随着当前网络技术、芯片技术、传感器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等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电子信息产业之间相互融和,产业界限变得不再明显,各种先进技术逐渐走入我们的生活。具体来说,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存在着以下发展趋势。

(一)电子信息产业深度深入制造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渗入传统制造业,给制造业添加了新鲜的血液,促进当今的制造业向着以下三个发展方向不断进步,这三个发展方向分别是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服务制造:智能制造在制造设备中使用信息技术,比如嵌入芯片、对其进行数字化改造,使电子信息产品向着网络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使生产制造设备之间彼此能够交换信息,从而对设备进行系统综合,充分发挥设备的综合效应,提高设备的智能化水平和工作效率。同时为了满足未来经济对工业发展的要求,制造产业正向着节能减排的方向发展,实现资源的最回收和再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现在的电子信息产业在为制造业服务时,还有一个趋势就是,电子信息产业对制造业的服务,不仅限于对设备进行改造,而是为制造业提供网络平台、知识平台、支持平台等,向制造企业卖解决方案等服务转变。为了更好为制造企业服务,必须不断加大电子信息产业对制造业的渗透力度,促进信息产业迈向高端。

(二)终端设备的发展趋势

为了应对金融经济危机,各大电子产业设备制造商都对智能终端做成了调整,是智能终端行业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放方面,各企业间加快并购与强强联合,比如很多硬件企业联合软件企业进行产品联合生产,着一现象在手机制造行业尤其引人注目,在国外有诺基亚与微软的联合,google与摩托罗拉的联合,国内则是联合趋势是更加明显,阿里巴巴与天宇公司的联合,小米与联通、电信的联合等等。可以说让人眼花缭乱啊。尽管当前我国在电子硬件方面与国外仍有一些差距。但是已奋起直追,相信随着各电子信息企业之间上下游之间的合作不断加深,信息产业之间整体效益将不断得到发挥。另外一条值得注意的是,各电子信息产业公司之间逐渐重视电子信息产业运作模式的创新,意图创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三)云计算建设速度不断加快

云计算技术是最近几年来才兴起的一个新兴词汇,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他实现了计算能力的商品化,行业化和专业化,使传统的社会生产和社会服务得到了变革,二是它降低了企业的计算成本,实现了计算资源的积聚,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它对我国的经济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并将逐步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去,当前我国的云计算行业存在着以下发展趋势:

1.云计算将显著改变我国软件行业的商业模式

随着云计算的不断发展,当前我国软件企业的商业模式将受到颠覆,比如近年来google推出的play,苹果公司的appstore,以及其他很多公司提供的各种云服务将使现在的软件转变为在线服务、按客户需求快速迭代的模式方向发展,这有利于计算资源和信息数据的有效利用,有利于降低企业信息化成本,使得企业能够有更多的精力用于业务开拓和产品创新,促进整个社会生产率的提高。

2.产业规模有不断增长的趋势

由于云计算深入到了国家经济的各个部分,因此,云计算行业已经形成一个非常大的产业,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发改委确定了北京、上海、无锡、杭州、深圳五个城市作为云计算先行试点城市,全国其他大中城市也加快了云计算的产业布局,一时云计算红遍全国,火遍全国,据统计到2015年中国的云计算产业将超万亿元,成为国家的重要长夜形态。

3.云计算对整个电子信息产业的推动作用不断显现

云计算对电子信息产业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包括对存储设备、网络设备、服务器、芯片等硬件设备,还包括应用软件、中间件、软件平台、IT服务业、外包服务等,客户范围则不仅包括企业、个人、还包括政府和一些工业用户。由于云计算正在逐步创建一个计算资源集约利用的社会,对新兴的商业模式起着重要的驱动力,随着云计算的不断推进,传统的ICT提供商将向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方向转变,进一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进一步拉近企业与市场之间的距离,增加企业的灵活性。

4.云安全不断受到重视,国家将逐步建立云经济立法体现

当前安全问题是阻碍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部门,应尽快立法保证云经济安全,并且并逐步细化,对不同的产业给予不同的安全保护水平,但也应适当给予灵活性,以保证云经济繁荣。同时,应在企业及普通民众之间普及云安全概念,以保证相关法律法规在国内的传播。对于技术上则要建立相应的服务标准而和服务水平协议,同时与客户签订sla协议,以保证客户安全。

(四)LED产业和平板显示产业发展仍然滞后

我国的LED产业和平板显示产业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首先是平板产业与日韩等相比整体规模仍比较弱下,缺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企业和政府应不断优化产业资源,加强国际合作,提高自身整体竞争力。其次是LED产业主要生产材料让然要依赖进口,产品让然停留在中低端水平,不能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针对以上情况,笔者以为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一定要加强顶层设计,加快产业机构调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品技术、标准、知识产权等的制度建设,推动产品的产业化和多样化应用,不断建立联盟性质的行业协会的联合会,解决产业发展的共性问题。

(五)物联网产业,谨防概念炒作

我国的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到,要在物联网企业培养十个产业集群和100个骨干企业,随后,全国的物联网产业铺天盖地的建设了起来,掀起了投资物联网投资的热潮,目前我国90%以上的城市把物联网作为本省的支柱产业,全国各地都忙着圈地,忙着投资。不考虑自身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容易造成重复建设,或者是形象工程。就当前来说,无锡市重在创新示范和成果转化,上海则要建设产业基地,创新产业模式;杭州打造产业体系,推广产业化应用,北京则是推进产业联盟,促进应用示范为主。

二、电子信息产业的科学发展规律

(一)电子信息产业的驱动变化规律

电子信息产业的驱动因素,在就是90年代以前是以技术驱动为主,90年代以后,逐步转变为以市场为驱动的发展变化模式。1904年第一只电子管诞生,标志着人类进入了电子时代,随后出现的晶体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使得电子信息产业不断壮大,在经过一个高速发展阶段之后,电子信息技术革命在全球范围内兴起,特别是80年代的快速成长,使得产业规模不断扩张。然而,进入90年代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开始有工业化向信息化转型,在这一时期,虽然技术仍然在进步,但缺乏重大原创性创新,同时许多国家为了迎接信息社会的到来,纷纷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从此以后,整个信息产业的进步,逐步由原来的技术驱动逐步向以市场驱动转变,欧美等国家纷纷转向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二)电子信息产业的产业成长规律

电子信息的成长本身呈现一些规律,首先是他的成长性非常的强,从20世纪70年代起,直到现在,电子信息产业一直保持着百分之十几的增长率,大大超过同期世界经济增长率,不过这些增长过程也有波折性,主要原因是他的增长受世界经济形势的影响较大,比如由于受到美国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1981年与1982年,世界电子信息产业的规模只有3.75%,而1984年和1987年,世界电子信息产业的增长率则分别达到了27.77%和20.26%,21世纪的网络泡沫更是让世界经济出现大规模的负增长。因此,电子信息产业尤其是电子信息制造产业与国家经济发展态势基本成正相关的关系,当前的电子信息产业已是高度国际化的产业形态。

三、结束语

推进信息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需要建立在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充分把握上,只有充分认识到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掌握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科学规律,才能真正制定出有利于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

参考文献

[1]智勇,徐云喜.美国信息产业发展战略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市场,2011(26).

[2]娄策群,王方.信息产业集群结构形态及其运行效率分析[J].情报科学,2010(5).

[3]蓝庆新.全球价值链下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升级研究[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0(1).

分子生物学发展趋势范文6

关键词:《老子》; 辩证法;局限性

《老子》不仅是道家哲学的重要思想来源,也是整个中国哲学的思想宝库和奠基性著作。但是相比唯物辩证法,《老子》中的辩证法思想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注意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但却忽视了矛盾的特殊性,减弱了老子思想的实际应用效果;认识到了事物的一分为二,但却过于强调贵柔、守雌,欠缺对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区分;认识到了事物是运动变化的,但在事物的发展趋势上又陷入循环论的模式。

首先,没有正确认识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变化规律。《老子》一书,过度强调了矛盾的普遍性,从大势上认识到了事物的对立转化规律,但缺少对事物特殊性的关注,忽视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天下万事万物皆循辩证法的矛盾规律运动,这是人们撬开万象本质的钥匙,抓不住这把钥匙,撬不开芸芸万物的本质。但掌握普遍性的总规律,并不是认识的最终目的,认识的最终指向是为了解决具体问题,正确的认识过程也是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老子认识到了事物是一分为二的,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又相互转化的,但这些都是对矛盾普遍性规律的把握。万事万物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矛盾及其各个方面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特点,对于这些《老子》中并未涉及。

其次,没有明确辨析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一个矛盾的两方面中,其地位和作用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是不同的,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老子认识到了矛盾的客观存在,提醒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但就《老子》一书所阐释的内容来看,老子有些不分条件地强调无为、柔弱和处下,忽视了对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辨析。荀子曾经站在儒家的立场批评老子,说:“老子有见于拙,无见于信(伸)。”我觉得这一批评是中肯的,所以初读老子,很容易给人消极无为的感受。老子强调无为、柔弱和处下,一方面与当时社会环境过于强调刚健有为有关,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当时主流思维倾向的矫枉过正;另一方面也是与老子对世界的本源性认识有关,他认为万物由道生化而来,而由于“反者,道之动”,最后又复归道本身,且道的特征是虚无,故在辩证法思维上,老子强调无为、柔弱和处下。但具体到每一个矛盾上,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并不一定是“阴柔”一方,要想正确认识事物的性质,还得具体分析,否则很容易走向消极,否定事物的发展。

最后,没有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趋势,表现出浓重的循环论色彩。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遵循否定之否定规律,呈现出螺旋式上升和曲折性前进的发展趋势。老子承认事物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世界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不停地运动着,但他对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则持循环论的观点,他指出,“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老子》第二十五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老子》第十六章),他不承认事物的矛盾运动是向前发展的运动,因此,他把最终的理想建立在复古的状态上,即希望回归原始部落状态:“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使人复结绳而用之。……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第八十章)。

这里需要指出,很多人从《老子》六十四章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认为老子认识到了质量互变规律,但仔细分析这一章的内容,会发现老子在这里其实强调是矛盾的相互转化规律,小可以转化为大,低可以转化为高,近可以转化为远,反向思维,这一逻辑同样成立,所以,他接着提出“为者败之,执着失之。”而非我们现在在固有观念指导下,对其字面意义的理解。结合老子“反者,道之动”的观念,我认为不会,老子是主张物极必反的,由弱会变强,但强极则又变弱,还是会复归本源,这在本质上还是一种循环论思想,与唯物主义的质量互变规律是不同的。

以上,我们探讨了老子辩证法思想的一些局限性,但这并不是对《老子》哲学地位的否定。作为一本仅有五千言的哲学著作,《老子》大多是从宏观上、从思维层面给人一些启示,不可能论证详实、面面俱到,况且《老子》本身就不是系统性的理论著作。再者,人们的认识水平总是经历一个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因此对老子哲学也不能求全责备,我们对其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只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它、利用它、发展它。

参考文献:

[1]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商务印书馆,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