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生态修复措施范例6篇

耕地生态修复措施

耕地生态修复措施范文1

关键词 水土流失;耕地退化;现状;原因;修复措施;东北黑土区

中图分类号 S15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21-0308-01

近年来,在黑土区西部,草原退化和植被破坏现象严重,主要是超载放牧和开垦土地而造成,从而削弱和丧失了植被对土壤的保护;黑土区东部原本稳定的草原、森林生态系统逐渐转变,天然林木植被基本绝迹,草原面积骤减,绝大部分土地已开垦为农田,形成目前脆弱的农田生态系统。东北的黑土地经过长期的垦荒而逐步剥蚀殆尽,这将逐步加剧土壤遭受降水的溅蚀和地表径流的冲刷,影响该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针对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和退化状况,在合理分析其形成原因的基础之上,提出了相应的、可操作性强的修复措施,为缓解东北黑土地恶化提供参考和依据。

1 水土流失与耕地退化现状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商品粮年产量达3 500万t,总土地面积为101.85万km2,主要分布于内蒙古、吉林、黑龙江、辽宁4个省(区),面积分别为25.41万、18.70万、45.25万、12.29万km2。但由于黑土多年受到自然侵蚀(风力、水力侵蚀等)和人为开垦,导致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土地肥力下降,粮食产量下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

东北黑土区耕地面积中59.4%属于坡耕地,多数分布在3~15°的坡面上,这样的地貌在耕作时极易发生水土流失。据统计,黑土区内可利用土地面积连年减少,侵蚀耕地超过39万hm2,现有侵蚀沟25万条,且多呈发展趋势。20世纪50年代黑土厚度平均60~70 cm,目前下降至平均20~30 cm,有些区域已露出成土母质,无法进行农业生产,且仍以每年0.3~1.0 cm的速度流失。区内现有水土流失总面积达到27.59万km2,占黑土区总面积的27%[1]。另外,从土壤性质分析退化现状可知,随黑土开垦年限的增加,土壤养分和有机质含量减少,养分比例失调、供给能力减弱,土壤板结(容重增加、孔隙度减小、通气性降低),保水保肥性能降低,土壤中有害物质(农药和重金属残留)增多,从而造成黑土生产力下降。有报道称,每生成1 cm黑土层大约需要300~500年时间[2],换言之,黑土基本不可再生,其“遍体鳞伤”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已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与工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2 成因分析

2.1 自然因素

一是水蚀、风蚀。黑土区东部水蚀区雨季降水量大且集中,降雨对土体的击溅力强,冲刷强烈,易造成水土流失。而在春季融雪过程中,由于积雪和表层土壤首先融化,融水难以下渗,致使融雪径流,同样可导致水土流失。西部风蚀区风速较大,降水较少,且干旱季节与沙尘暴在时间上同步,为风蚀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二是土质。黑土区土壤主要为黑土和黑钙土,前者主要分布在黑土区东部的水蚀区,后者大部分分布在黑土区西部的风蚀区。二者土层均较薄,腐殖质层有机质含量较高,孔隙度高,土质疏松,因此其抗蚀抗冲性能较差。三是地貌。东北黑土区是地壳运动的下沉地带,为盆式的冲积湖积平原,地势倾向西南,以嫩江与松花江交汇处为最低。区内地貌可分为高平原/漫岗和低平原/平地。漫岗分布于黑土区的四周,冲积平原分布于中间,地面坡度大部分为3~8°,小部分在3°以下,当降雨来袭时,易发生水土流失。

2.2 人为因素

当前在东北地区依旧盛行深耕、深翻、起垄等传统耕作方式,对土壤的侵蚀破坏力极强,作物收割后地表覆盖率通常≤6%[3]。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当,一方面增加了自然侵蚀营力如径流、降雨、风等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又降低了黑土区生态系统对自然侵蚀营力的抵抗力[4]。农业开垦活动产生了降低抵抗力、增强侵蚀力的双重效应,加速了对土壤的侵蚀,干扰黑土区生态系统,成为水土流失和耕地退化的决定性因素[1]。黑土区水土流失量以顺垄坡耕地最大,荒坡和横垄坡耕地次之,水平梯田、次生林地和草地基本没有水土流失现象,径流量与土壤流失量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1]。而农民为了追求粮食的高产,寻求利润的最大化,致使化肥的过量施用,同时忽略了对有机肥的投入,使土壤质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非农用地上,高强度的放牧和轮荒,自然生态系统也受到严重的损伤,形成恶性循环,恢复难度很大。另外,人们在采伐、开矿、取土、挖砂和修路等生产活动过程中缺乏环境意识,也进一步加剧了黑土区水土流失的发生与发展。

3 修复措施

3.1 推广保护性耕作措施

耕作强度愈大,土壤偏离自然状态愈远,自然本身的保护功能、营养恢复功能就丧失愈多,要维持这种状态的代价也就愈大。保护性耕作是以机械化作业为主要手段,采取少耕或免耕方法,将耕作减少至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用农作物秸秆及残茬覆盖地表(可大幅度减少土壤表面风蚀和水蚀),并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一种耕作技术。

3.2 坡耕地种植模式转型

坡耕地种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力极大。于帝平等[5]对辽东山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中的坡地种植模式进行了探讨,认为退耕还林坡地可发展林下药材和山野菜(刺龙牙)种植模式,为确保封禁和退耕后,粮食和经济缺口得到弥补,基本农田应实施高产高效的经营模式,即在基本农田推广中药材植物(玉米套种贝母、龙胆草、五味子和细辛种植)、食用菌(玉米套种香菇和棚栽蘑菇)和绿色水稻种植等,这样既解决了坡地的种植问题,又使坡地在迅速恢复植被的同时获得了预期的经济效益。

3.3 水土保持措施

一是农牧交错区。以综合防治为主,工程与生物治理相结合;以保护和促进生态自然修复为主,坚持生态保护与治理相结合;以畜牧业水草料基地建设配套为主,生态与经济效益相结合[6]。二是丘陵沟壑区。坡底的沟川地建设高标准的稳产高产良田,配套完善灌排水利设施;坡下部建设旱涝保收的稳产农田,进行改垄、梯田改造坡耕地、修筑地埂植物带等措施;坡中部发展特色经济林果,修筑果树台田或水平槽;坡上部营造水土保持涵养林,布设截流沟;山顶营造防护林。三是漫川漫岗区。侵蚀沟采取沟底建谷坊、沟头修跌水、育林封沟、沟坡削坡插柳;坡面采取修筑地梗植物带、改垄耕作、水平梯田、坡式梯田等水土保持措施;坡顶减少农田防护林。

4 参考文献

[1] 李发鹏,李景玉,徐宗学.东北黑土区土壤退化及水土流失研究现状[J].水土保持研究,2006,13(3):50-54.

[2] 张秀池.松嫩流域水土流失原因分析[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0(1):35-36.

[3] YANG X M,ZHANG X P,DENG W,et al.Black Soil Degradation by Rainfall Erosion in Jilin,China[J]. Land Degrade Develop,2003(14):409-420.

[4] 范昊明,蔡强国,王红闪.中国东北黑土区土壤侵蚀环境[J].水土保持学报,2004,18(2):66-70.

耕地生态修复措施范文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城乡建设、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加强宏观调控、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基础性作用的重要前提,是实行土地用途管制、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的基本手段。为了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全市规划修编工作,市政府决定,成立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则修编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区)人民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开展规划修编前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将规划修编前期工作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大力支持县(区)国土资源局认真做好规划实施评价、基础调查。资料搜集、课题研究以及土地利用重大项目和政策建议的论证等规划修编前期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及时解决规划修编中的重大问题,重视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农业区划等专业规划、“十一五”规划的衔接与协调,为规划修编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二、研究解决土地利用中的重大问题,完成规划修编前期工作报告

各县(区)政府和市、县(区)国土资源部门,要从节约和集约用地、严格保护耕地的根本指导方针出发,根据各县(区)实际和土地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土地利用中重大问题的政策研究工作。

(一)研究提出规划修编中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目标及政策建议。按照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控制非农建设占用农用地,落实耕地保护和占补平衡数量与质量并重的原则,围绕现有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的目标,从以下几方面提出建议和措施:分析规划期内耕地和基本农田变化情况和原因,提出分类、分区域处理意见;在各项非农业建设尽最少占或不占耕地的前提下,预测占用耕地的数量,研究提出控制占用耕地的措施;合理确定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的规划标准,提出生态退耕和耕地保有量的规划目标建议;围绕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出完善耕地占补平衡、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的措施。

(二)研究提出利用规划修编调控各业、各类用地的目标及政策建议。按照以内涵挖潜为主,提高和促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平的原则,围绕保障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和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标,从规模、结构和时序等方面提出建议和措施:分析各业、各类用地的集约用地潜力,从投资强度、建筑容积、环保措施等方面研究建立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规划指标体系,提出盘活存量用地的措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分析集约用地水平提高的长期变化趋势,预测各业、各类用地的合理需求,提出统筹安排存量和增量用地的措施。

(三)研究提出规划修编时调控城乡建设用地的目标及政策建议。按照统筹安排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的原则,从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和优化结构、布局的目标方面,提出建议和措施:按照居住向城镇化集中,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发展方向和进程,分析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和资源环境容量,预测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和不同类型、层次的城镇、村建设用地规模;研究提出优化城乡用地结构的措施:按照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要求,提出土地利用调整和推进建设用地整理的措施。

(四)研究提出区域土地利用中规划调控指标、目标及政策建议。以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为原则,促进区域合理分工协作和协调发展为目标,提出与区域经济、产业和人口发展战略相适应的调控措施和政策建议,重点是:提出落实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土地利用调控指标和措施;分析行政区域内不同区域的观有开发密度、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提出分区的土地利用调控指标及管制措施;分析区域基础设施合理的发展规模、布局和用地规模,提出防止重复建设的规划调控目标及措施。

(五)研究提出统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规划调控指标和政策建议.按照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原则,围绕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研究提出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调控措施。重点是:深入分析资源供给、环境容量等限制因素,研究土地利用方式,空间布局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环境友好型上地利用模式;研究提出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土地利用调控指标和空间管制措施。

(六)研究提出保障规划实施的政策、制度、机制和办法。按照加强土地用途管制的要求、研究土地使用规划、计划在用地规模、结构、布局和时序上进一步发挥调控和引导作用的保障措施。提出确保土地利用规划有效实施的制度和措施。重点是:研究提出促进规划法律法规配套衔接的建议,建立完善规划实施监督机制和考核体系;研究完善土地规划许可制度和规划实施激励机制,提出促进规划目标落实的法律、经济、行政等综合措施;结合规划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建立规划实施的动态监测、评价和管理的保障体系。

通过对规划修编中土地利用重大问题的研究,进一步完善规划修编的基本原则,制订落实基本原则的规划标准和规划修编目标,从政策、制度、技术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为指导市、县(区)级规划修编提供科学依据,坚决防止借规划修编名义随意扩大建设用地规模。

三、采取措施,确保规划修编工作依法有序推进

规划修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土地管理,充分发挥土地宏观调控作用的一项重要举措。做好规划修编前期工作是规划修编的重要保障,各县(区)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精心组织安排,依法有序地推进各项工作。

(一)做好现行规划实施评价工作。通过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系统计价,认真做到“四查清、四对照”,即查清规划期内新增建设用地总量,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对照检查;查清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数量,与规划确定的节约用地挖潜目标对照检查;查清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有量,与规划保护目标对照检查;查清违法用地数量的处理情况,与违法用地的处理要求对照检查。严格核定规划修编的各项基础数据、图件等资料。

(二)改进工作方式。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工作方针,科学系统地安排规划修编各项工作,切实提高规划工作水平。要广泛征求有关方面专家的咨询论证意见,增强规划修编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三)规范工作程序。要严格执行规划修编条件和程序,各县(区)规划修编前期工作报告报市国土资源局集中统一认定,市级规划实施评价和基础研究工作报告报省国土资源厅认定。认定工作结束后,方可开展规划修编工作。各级规划大纲通过规划审批机关的同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组织的专家评审后,才能进行规划成果编制。

耕地生态修复措施范文3

论文摘要:常德市是一个农业大市,长期的农业生产也带来了严重的农业生态问题。本文对常德市武陵区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进行了分析,从生态修复的原理出发,论述了农业生态修复在农业生态建设中的作用。根据目前现状,提出了农业环境的保护对策与措施。为促进常德市武陵区生态农业建设,开发绿色产业及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往往都经历了这样的历程。既先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然后又在受环境破坏的惩罚后逐渐认识和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历程。农业生态领域也不例外,土地长期耕作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农业生态问题,工业“三废”排放量不断增加,化肥、农药、农膜的大量使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搞好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危害

常德市武陵区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其中包括水资源、森林草地,耕地水土资源,农用塑料薄膜、化肥、农药、农业废弃物等方面的污染。综合而言,武陵区当前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表现在:

(一)水土大量流失。由于毁林、毁草、开荒、滥伐等原因,造成水土大量流失。全区耕地水土流失面积约9.64平方公里,占耕地总面积的34.4%。水土流失破坏了全区的农业生态系统,导致土壤中氮、磷、钾等养分大量损失,严重影响了本区的农业生产,同时,水土流失使沅江河床抬高,导致水患频繁。

(二)农村淡水生态问题突出。全区农村淡水生态问题突出,呈迅速恶化趋势。例如:地表水体富营养化,地下水质逐渐恶化等。据统计,全区有70%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我国农村50%的饮用水受到有机污染,而且由于农药等化学物质的广泛使用,致使许多地方的地下水不适于饮用,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加速。改革开放以来,常德市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耗能高、污染重的行业或企业有城市向农村转移,未经处理的工业与生活用水经污灌或任意排放进入土壤后,大量的重金属元素可在土壤中富集,从而进入食物链,直接影响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二、生态修复及理论基础

(一)生态修复的涵义

生态修复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它是应用生态系统自组织和自调节能力对生态本身进行修复。为了加速已被破坏生态系统的恢复,还可以辅以人工措施以加快生态系统恢复的步伐。生态修复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切实遵循自然生态经济规律,充分利用当地的水、土、光、热、生物等自然资源,依靠大自然的循环再生能力和人为干涉快速恢复植被,控制水土流失,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农业生态环境演变的规律是生态修复必须遵循的自然规律

生态修复的理论基础是农业生态环境发展的自然规律。自然生态环境是包括生物体与环境(气候,水,土等)自然因素组成的一个互相依存与制约、相对稳定的有自组织功能的大系统,该系统具有恢复到接近于原自然生态状况的自我修复功能。建设性的农业生态环境,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否则,往往事与愿违,不仅达不到目的,反而会带来新的问题。由于人们对自然规律认识的局限性与偏差,在我国农业生态建设中,就有很多这样的教训。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是搞好农业生态修复的保障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面对自然灾害深刻反思后产生的新认识。人是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违背生态规律的自然改造,不仅损害了自然生态系统还会造成自然灾害。因此,任何形式的自然改造都必须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上。要从人口、资源、资源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点出发,开展生态修复,加快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步伐,建立良好的水土保持生态系统。要在实践中不断拓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内涵,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丰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理论。

(四)农业生态修复的实践方法

农业生态修复是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实现水土保持目的的措施。其技术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是有“封”、“退”、“造”、“建”,“综合治理”、“结构调整、生态移民”、“突出小流域治理,以小促大”等。

“封”既是“封山禁牧,舍饲养蓄”。要真正做到“封得住、有效果、不反复”,还需要因地制宜、因时施策。“退”即是“退耕还林还草、以粮代赈”。大量事实表明,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主要产沙区,坡度在!)*以上的坡地必须退耕。如果措施得当,退耕后农民还可增加经济收入。“造”即是“造林”。坡度大于+)*的荒山荒坡、退耕地,以营造水土保持林、薪碳林和用材林为主,强加管护抚育,形成乔、灌、草多层次防护体系,有选择的发展经果林。通过推广节柴灶,沼气池等措施,彻底解决群众的燃料问题,可有效的保护植被。“建”即是“建设一亩高标准农田”。农民在退耕二亩坡地后,在山坡下或沟谷地建设一亩高标准基本农田。

搞好农业生态修复,必须注重水土保持的综合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是生态修复的根本措施,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系统的基础。调整结构、生态移民是生态修复的保障措施。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次深刻变革。要想使生态修复持续发展,就必须将生态修复与调整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和生态移民相结合,这样才能使广大农牧民增产增收,植被得到恢复和保护,地区经济得到发展30%。生态修复作为一项水土保持新举措,需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创新,总结新经验、新方法,丰富和发展其理论与实践。

三、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策

(一)增加农民的生态意识,提高人们对生态修复的认识水平。各地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上不断提高认识,积极探索生态修复的技术与方法。在政府的大力宣传和积极引导下,大多数农牧民逐渐接受了这一新的理念,认为生态自我修复是一项让土地休养生息的好办法,是人类实现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大量生产生态绿色环保产品,做好“环保”品牌,让农民从保护生态环境中获得实惠,使他们主动参与到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行动中来.

(二)加强立法,建立和完善农村生态保护、污染治理的筹资机制。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纳入国家法制化管理体系中,加大财政资金的专项转移支付力度,明确保护农村生态、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的财政资金的转移支付方式,确保专款专用。

(三)加强农药、化肥和农用地膜控制和替代,不断改善和提高农药使用技术,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确保农产品质量,确保施药人员安全,减轻环境的农药污染。

(四)加强畜禽粪便的综合治理,把粪便治理与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相结合,与发展绿色食品、安全食品相结合,与美化环境相结合,与发展环保产业相结合

(五)推动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视农村能源合理开发,加强对沼气资源、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做好秸秆气化、沼气发电等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引导农户从单一用沼气能源转向沼气综合利用的生态农业建设,积极推广多种能源生态模式,从而缓解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

(六)防治水污染,保护水环境,对地表水实行流域性综合治理,;重点治理污染严重的区域,进一步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

(七)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实施生态修复过程中,各地采取了一系列配套的对策和措施,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调整了农村经济结构,发展了乡村工业和旅游业,显著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生态修复使本区农业由广种薄收、粗放经营向精耕细作、集约经营转变。

(八)增加生态保护投入,完善环境经济政策,要遵循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同步发展的方针,切实增加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开发、建设项目必须制定生态保护和建设、恢复计划。

参考文献:

[1]雷鸣.中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9):132-134

[2]刘晓丹.岫岩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及综合防治对策[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5,(3):37-38

[3]左长清.实施生态修复几个问题的探讨[J]水土保持研究,2002.9

[4]蒲朝勇.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有关问题的探讨[J]中国水土保持2003.9

[5]焦居仁.生态修复的要点与思考[J]中国水土保持,2003.2

耕地生态修复措施范文4

关键词: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水土资源是人类存续的根本条件,制约着农业生产和农业持续发展,是社会的基础和国家经济建设的最重要资源。没有充足的水资源和土地,农业和人类就失去了存在的条件,因此,保持水土资源,维持水土平衡,是控制环境污染,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任务。而小流域综合治理是小范围内进行水利资源的综合治理,提高地方农、林、牧业发展,预防地方山洪自然灾害的有效措施。

1 小流域水土流失产生的危害

小流域中的水土流失主要是轻中度的水力侵蚀,并且主要为片蚀和细沟状侵蚀,由于长时间受到了地形、降水以及人为因素等多个因素的综合性作用,逐渐形成大量沟壑。水土流失会对流域内的自然生态景观造成严重的破坏,并且其长时间的侵蚀会严重侵蚀地貌、水土,从而导致农耕不畅,对于机耕作业产生了极大的限制,极大降低了土地的使用效率,制约着农业生产从粗放式向集约式的转变。加之,部分地区降雨比较集中,特别容易造成大暴雨,土壤母质黏重,蓄渗迟缓,大量的水流汇聚成径流顺势从山坡冲刷,出现了超渗产流,很容易出现跑水与跑肥现象。小流域本身的地势较为起伏,坡耕地的植被缺乏一定程度的保护,上游坡面江水径流未能及时实现蓄滞入渗。在遇到了大雨和暴雨的时候,坡水很容易下泄,泥沙混杂在一起,严重破坏了道路、桥梁的质量,而且会淤塞水利工程,这将对河流下游水域造成重大的负面影响。小流域水土流失汇总,将导致生态系统本身的自我平衡机制受到损害,引起生态调节功能失衡,容易出现旱涝灾害,对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

2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主要做法

2.1 明确思路,科学规划

项目区水土流失面积大、分布广、成因复杂,水土保持建设必须以科学的规划作指导。规划既要符合水土保持的普遍要求,又要考虑工程的特殊性;既要立足当前,又要放眼长远。根据总体要求深入调查并编制了实施规划。

2.1.1 积极贯彻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农民投资少,见效快,收入多的水土保持方针。

2.1.2 从实际出发,本着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科学的、合理地安排好各类土地。

2.1.3 先易后难,先支后干,沟坡兼治。

2.1.4 坚持多树种,多层次,多功能,低成本,高效益的防护体系;做到网、片相结合;乔、灌、草相结合;防护林、经济林相结合;以经济效益为核心,体现生态、社会效益并举的方针。

2.2 水土保持林草措施

林草措施使得在治理和开发小流域时,能融为一体,科学结合。将乔、灌木、林草等植物以相结合的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在小流域中,不仅可以快速提高地面植物覆盖率,有效地减少暴雨对水土的溅蚀和冲刷,同时也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待草木长成以后,也可为当地的人民提供林副产品,比如木料、燃料、肥料、饲料等。在治理过程中,要以减轻水蚀、增强植被覆盖、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根据流域状况、当地的水土、气候因素,采取适地适树的原则,采取工程整地造林和生态自然修复等方式,建造水流调节林和侵蚀沟防护林。

2.3 水土保持农业耕作措施

水土保持农业耕作有多种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有高耕作、带状耕作、沟垄耕作,其中抗旱保持耕作的方法比如保留作物残茬、秸杆覆盖、少耕、免耕。这些措施都能够减少土壤的水分蒸发,同时又能够增加自然降水的渗入地下,可以达到保水保土保肥的效果,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含水量,提高单位面积农作物的产量。

2.4 人工修复和自然修复的有机结合

自然修复方面的措施:植被好的可以采用封育或者是植被本身繁育的方式来加大植被的覆盖率,起到控制水土流失的作用。对山体上出现有些石质性山体和坡度较大,土层较为单薄的山体区域实行自然修复的措施。在该区域的四周设置禁壕,禁止在区域内实行多种生产和其它的生产活动,比如放牧、采伐等,要不断强化对该区域内的封禁和管理保护方面的工作,让该

域内处在自然修复状态,来不断减少活动所造成的水土流失。

人工修复方面的措施:对疏残林开展人工补植来提升区域内的植被的覆盖程度,从疏林地状况出发,设计补植。对封育荒坡实行草种的撒播,不断增加植被的覆盖率,并参照封育荒坡的情况,设计并种撒草籽。

2.5 严格财务管理,合理使用资金,投资效益明显

要切实的搞好工程项目的建设,必须实施县财政会计核算中心统一建账,在项目资金管理中,银行根据项目分别社里专门的财务账户,转款专人负责管理,不要对专账进行统一管理,设立专门的人员进行专账统计,再由项目部负责组织验收,制定用款计划。在项目进程中,要根据工程的进度填写支付凭证,由工程监理填写后,向财务部门提出申请,待批准后,按照计划进行支付。工程竣工以后提交竣工工程决算,以此作为财务部门所支付的工程建设资金和对资金运行过程监督的依据。特别是在资金运作方面,要坚持实物为主,每项工程费用都按照管理要求逐级验收,分别是工程技术负责人、施工监理、领导审批等过程。此外并虚心接受监察审计,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截留、挪用工程款等违纪行为。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国家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际,经济得到了飞速地发展,但是经济的发展需要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支持,综合治理小流域是保持水土资源优化生产的源头,只有将小流域的水土综合治理搞好,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小流域的综合生态环境和生产环境,形成一个体系的有机体,将资源充分的开发利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实现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赵兴虎.暖泉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实践与思考[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09,(01).

[2] 王再祥.馒头营子小流域综合治理及效益分析[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10,(03).

耕地生态修复措施范文5

我国粮食产量在去年实现“十连增”的基础上,今年夏粮再获丰收,可喜可贺。但在丰收面前,我们务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因为我国未来粮食生产发展的方向是:既要保证百姓吃饱,更要保证百姓吃好,要把中国的粮食主产区建成中国的生态粮仓。生态粮仓建设就是提高耕地的“健康”水平,不仅要保障耕地“体壮”,生产能力高,而且要保障耕地“没病”,土体无污染,同步实现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

我们看到,近年来有些地方在耕地的使用上缺乏长期战略意识,只知道向耕地要产量,却忽略了对耕地的保养和保护,致使耕地出现了一些“病态”,尤其是“低、费、污”等土壤质量问题开始凸现。“低”是指基础地力降低。有的农区存在的不合理耕作、过度种植、农用化学品的大量投入和沟渠设施老化,导致耕地土壤普遍性的耕层变薄,养分非均衡化严重,土壤板结,土壤生物性状退化,土壤酸化、潜育化、盐渍化增加,防旱排涝能力差, 耕地土壤基础地力下降。加之长期使用浅耕机械,同时不重视施用和科学使用有机肥料,农田活土层已明显变浅,作物根系难以下扎。“费”是由于耕地基础地力下降,保水保肥性能及耐水耐肥性能差,对干旱涝及养分不均衡更敏感,对耕地管理技术水平更苛求,要增加产量或维持高产,主要靠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和灌溉用水,除了费工、费时、费力外,资金投入也在不断加大。“污”即耕地土壤污染。土壤的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和城市排污,农田农药、农膜等化学品的超高量和不合理使用,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高环境激素含量畜禽粪便和废弃物的不合理使用,造成土壤重金属和抗生素、激素等有机污染物的污染。

在耕地存在种种隐患的情况下,必须要及时地对耕地进行“体检”,其主要任务就是要查清健康土地、亚健康土地和不健康土地。健康土地是指“体壮无病”的土地,既能保障高产稳产,又没受任何污染,符合生态粮仓建设的要求;不健康土地是指“体壮隐大病”的土地,即使高产稳产,但因其受到污染,生产的粮食不可食用。亚健康土地包括三种类型,一是“无病体不壮”的土地,即土地没受污染,但属于中低产田,生产的粮食可以放心食用;二是“体壮有小病”的土地,即土地能获得高产稳产,但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三是“体弱有小病”的土地,即受到了不同程度污染的中低产田。

耕地生态修复措施范文6

关键词:寻甸县;石漠化;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S7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332066

1 石漠化现状

1.1 寻甸县石漠化现状

寻甸县地处滇东高原,喀斯特地貌极为典型,岩溶土地面积大,石漠化程度高,生态治理形势严峻。2012年全国第2次石漠化监测调查结果表明,寻甸县国土面积36万hm2,岩溶土地7.98万hm2(其中石漠化2.1万hm2、潜在石漠化2.24万hm2、非石漠化3.66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22.2%。石漠化土地中,轻度石漠化0.98万hm2、中度石漠化0.7万hm2、重度石漠化667hm2、极重度石漠化1067hm2。

石漠化发展最直接的后果是土地资源的丧失,且伴随着严重人畜饮水困难。石漠化土地生态脆弱,环境恶劣,影响和制约着群众生产生活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1.2 石漠化形成的原因

1.2.1 自然原因

寻甸县大地貌为中山,岩溶地貌多为山高坡陡的岩溶山地,土壤多为红壤,土层浅薄,土质疏松,极易被雨水冲刷。寻甸县受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影响,全年降水量的90%集中在5~10月,大部分降水集中在7~8月,且以暴雨居多。山高坡陡,气候温暖、雨水丰沛而集中,为石漠化形成提供了侵蚀动力和溶蚀条件。

1.2.2 过度开垦

寻甸县山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70%以上,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8.2%,岩溶地区人口密度大,人均土地面积占有量少,土壤贫瘠,群众广种薄收,大面积陡坡地被开垦出来作为农地耕种,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和土地石漠化。

1.2.3 过度樵采

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生态意识的缺乏,寻甸县历史上经历了“公社化”及“”时期、“”时期、“两山到户”时期等3次大的乱砍滥伐,致使森林资源锐减,森林覆盖率从解放前的60%下降到1985年的23.69%,土地石漠化呈扩展之势。

1.2.4 过度放牧

寻甸县是畜牧业大县,群众有野外放养牲畜的习惯。牲畜的啃食和践踏,造成地表植被和表土的破坏,加快水土流失的强度和石漠化形成进程。

1.3 石漠化危害情况

土地石漠化,直接导致寻甸县植被种类减少,自然种群等级降低,生态环境恶化,洪涝、干旱、泥石泥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2011年统计数据表明,寻甸县水土流失面积16.99万hm2,占国土面积的47.2%;土壤平均侵蚀模数1524t/km2・a;土壤侵蚀量258.90万t/a。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土地耕作层土壤变薄,肥力降低,导致粮食作物产量低,耕地面积越来越少。

寻甸县石漠化土地植被稀少,基岩,岩层漏水性强,极易发生山洪、滑坡和泥石流,给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威胁,金源乡、甸沙乡的部分村寨不得不异地搬迁。石漠化地区水源涵养能力低,人畜饮水困难,河口、功山等乡镇的群众只能依靠兴修水窑解决人畜饮水问题,生产生活条件较差。

2 治理现状

寻甸县充分发挥生态治理的主导作用,采取生物治理与工程治理相结合的措施,封、造、管并举,积极恢复森林植被。1990年以来,寻甸县先后实施了长防工程、3893项目、德援项目、绿色扶贫等林业重点工程,特别是1999年~2015年实施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以来,石漠化土地治理成效明显,2015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0%,水土流失、泥石流、洪涝自然灾害明显减少,土地石漠化整体扩展的趋势得到遏制,生态状况呈良性发展态势。

3 石漠化生态治理的对策及建议

石漠化防治当前取得的成绩还是初步的、阶段性的,岩溶地区生态状况依然十分脆弱,石漠化防治形势依然严峻。要使岩溶地区的生态状况显著改善,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更需要合理的治理对策。针对寻甸县石漠化现状,石漠化治理应遵循水土保持的原则,因地制宜;要坚持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核心,以提高水土资源石漠化的永续利用率为目的,把石漠化治理与退耕还林、防护林种植、水土保持、人畜饮水、扶贫开发等生态工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综合防治。

3.1 治理对策

3.1.1 生物防治措施

3.1.1.1 封山管护

寻甸水土流失严重,是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重点区域。2011~2020年,寻甸县实施森林管护面积15.1万hm2,项目实施规模大,范围覆盖全县岩溶区,是加快石漠化治理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封山管护中,要严格执行森林保护和国务院关于严禁砍伐天然林的政策规定,落实管护责任制,保护好现有的石山森林。

3.1.1.2 封山育林

2012~2020年,寻甸县公益林建设将实施封山育林面积0.67万hm2,国家漠化综合治理将实施封山育林面积0.8万hm2。要注重将封山育林与石漠化治理结合起来进行,对岩溶地区重点倾斜,对条件具备的地方封山育林,积极进行植被恢复,提高森林覆盖率。

3.1.1.3 人工造林

植被是最好的水土保持屏障,人工造林是植被恢复的重要措施,其不利因素是受成本、水分及管理条件的限制。要因地制宜,在表层岩溶泉的补给区,要大力发展水源涵养林;在条件较好的地区,如山间洼地、平岗地、山脚坡地种植经济林木。要因地制宜地进行树种选择,尽量选取乡土树种,如云南松、华山松、圆柏、旱冬瓜、麻栎、柳杉、苦刺、马桑、车桑子;在整地过程中注重施工质量,对岩裸地实行见缝插针式的整地方式,对土层较薄的植穴进行客土造林,改善水分和土壤条件;尽量营造混交林或培植混交林。

3.1.1.4 退耕还林

2000年以来,寻甸县实施国家退耕还林0.49万hm2,市级退耕还林0.73万hm2,为石漠化治理作出了贡献。要借助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项目机遇,持续推进岩溶区石漠化治理。25°以上坡耕地要依法退耕还林,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解决石山地区农民的粮食和燃料问题,让农民退出所开垦的种粮地。要在退耕还林地里种植绿肥豆科等矮科作物,促进林木生长,农民增收。

3.1.2 工程防治措施

3.1.2.1 修建拦沙坝谷坊

对坡度较大的耕地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季节性沟谷,要以坡改梯和修筑拦沙坝、谷坊等方式拦截水土,减少水土流失。

3.1.2.2 修建蓄水设施

以建水库、水窖、水池、修筑坝塘等增加地表水储量和开发利用地下水的方式提高水的补给能力。具体做法是对有条件的水流和储水性好的谷地,以修筑堤坝的形式增加水储量,并附加水利设施进行利用;对严重缺水的地区以建水池、水窖的方法进行储水利用,对有地下水的地区进行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

3.2 其它措施及建议

防治石漠化须多管齐下,除封山管护、封山育林、人工造林、退耕还林、修建拦沙坝谷坊和蓄水设施等措施外,要实行生态移民、替代能源的开发利用、扶贫开发等措施,并建立石漠化治理的长效激励机制,加大石漠化治理的投入力度。

3.2.1 生态移民

为充分发挥大自然的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加快石漠化治理步伐,有必要对金源乡、甸沙乡、河口镇等偏远地区生态脆弱地区实行生态移民搬迁,以减少人为干扰,让自然修养生息,实现自然植被的尽快恢复。

3.2.2 替代能源的开发利用

寻甸县石漠化区大多偏远落后,群众生产生活中养成了过度依赖薪材的习惯。由于长期过度的樵采,造成森林植被的破坏,导致大面积的水土流失,形成土地贫瘠、岩石的恶果。所以,要改变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以煤、电、太阳能、沼气等作为替代能源,减少薪材消耗,加快森林植被恢复。

3.2.3 扶贫开发

扶贫开发措施可提高土地生产能力,降低土地资源的过度消耗,减轻人为活动对岩溶土地的干扰,促进岩溶土地石漠化的防治。

寻甸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项目投资力度较大。要将扶贫开发与石漠化治理结合起来,通过兴修公路,改善农村交通运输环境,促进商品、物资和劳动力的流通;通过实施沃土工程和节水灌溉工程,提高耕地产出能力;通过兴修水利,增加土地的灌溉率和解决人畜饮水困难的问题。

3.2.4 建立石漠化治理的长效激励机制

石漠化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地方政府应加强领导,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对石漠化治理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适当奖励,对在石漠化治理项目中弄虚作假、治理措施不力的单位给予处罚。

3.2.5 加大石漠化治理的投入力度

寻甸县石漠化面积分布广,治理难度大,需要较高的资金投入;寻甸县是一个山区农业县,贫困面大,地方财政困难,自筹资金有限。所以,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各级的项目资金投入,石漠化才能得到长期、有效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