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面合同和电子合同的区别范例6篇

书面合同和电子合同的区别

书面合同和电子合同的区别范文1

关键词:电子资源 共享技术 集中式 分布式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1-0002-02

图书馆是公众获得信息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图书馆电子资源如论文、电子期刊、数字化文本、图片,是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建设的重要支撑[1]。在电子资源的共享方面,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具有较为广阔的空间。本文从现今我国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共享现状入手,分别论述了图书馆电子资源集中式和分布式的技术模式,旨在为图书馆电子资源共享技术的实践提供参考。

一、图书馆电子资源共享现状

我国国内研究者所发表的研究图书馆电子资源共享的研究文章较少。另外,现今我国图书馆电子资源共享已经向多元化、交叉学科发展,但这些图书馆电子资源共享的研究仅仅是停留在理论研究的层面上,离真正的实践过程还有一定的距离。在图书馆电子资源共享方面,我国信息资源共享观念较为落后。相对于欧洲发达国家,我国图书馆电子资源共享进程较为缓慢,文献分布不合理以至于馆藏结构不均衡,技术上不兼容造成了不同图书馆之间馆际之间互借和文献传递速率较低,降低电子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图书馆电子资源共享方面,我国现有的大多是图书馆行业内部的准则,如《中国图书馆馆员职业道德准则》、《普通高校图书馆规程》、《全国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倡议书》等制度,这些规则制度多是从道德层面上来促进图书馆电子资源共享,而不具有法律上信息共享的强制性要求[2]。体制上的不完善进一步造成了我国条块分割的图书馆电子资源共享方式,这种分布不均的图书馆电子资源共享方式具体表现在东部和西部、城市和乡村、沿海和内地之间图书馆电子资源资源共享割据形式加剧。

二、图书馆电子资源共享技术

图书馆电子资源属于信息资源的一种。随着信息和通讯产业的蓬勃发展,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微电子技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增加了公众信息获取的通道,信息资源呈现高度膨胀的状态。信息共享程度是国家或地区信息化、现代化、专业化、信息管理水平的标志。

1.集中式的图书馆电子资源共享技术

图书馆电子资源以其体积少、存储密度大、易于存储、保存周期长、容量大、使用方便等诸多优点,同时电子资源对于资源共享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成为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目标。电子资源浩如烟海,包罗万象。任何一个图书馆都不可能容纳所有的文献资源,因此图书馆的电子文献资源共享就显得尤为重要。电子文献数据库制作成本较高,尤其是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建设属于自身高校范围内使用的资源数据库经济压力较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采集量。再加上我国各自为政的行业结构和体制,电子文献的采集重复率较高。共享技术可以减少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存储冗余,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集中式的图书馆电子资源共享技术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高效共享,这可以通过建设地区电子文献资源中心来实现,图书馆之间权利和义务并存。各个图书馆在电子资源采集时要进行共同决策,可以通过联合采集、特色联合、分工收藏等途径实现电子资源的共享,通过资源共享多个图书馆之间可以实现大范围的资源集合体,保证各个学科有的放矢的收藏存储,满足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要求。此时政府部门对于集中式的图书馆电子资源共享模式要进行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建立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协作网络,增强地区图书馆电子资源信息中心的整体实力。

2.分布式的图书馆电子资源共享技术

现今我国图书分类不统一,分类标准也不尽相同,在实现图书馆电子资源共享之前,要对各个图书馆电子信息资源进行联合编目,建立图书馆电子资源共享的共建标准。标准定义的接口实现了建模环境和运行环境之间的有效分离,这样一来就使得图书馆电子资源数据库的运行环境中对于建模环境的依赖减弱,实现图书馆电子资源共享的相关组件的可移植性[3]。同时标准接口和数据格式的建立进一步扩大了图书馆电子资源共享工具所创建的模型在不同图书馆之间资源共享的适用性。这样一来,具有规范作用的标准接口和数据格式为图书馆电子资源共享的执行服务提供一个协作进行的实例运行环境,有效提高图书馆电子资源数据库之间共享系统的运作能力。

分布式的图书馆电子资源共享技术采用共同的编目系统。瑞士图书馆联盟RERO就是采用这种电子资源的分布式共享技术。此图书馆联盟是由瑞士法语区的大学会议主办,这个联盟是基于大学会议和签署方共同达成的协议所建立的,其建设中获得了包括政府机构在内的机构支持。RERO网络的中心级有三个联合目录作为共享编目,三个OPACs来存取联合目录和词库主题词表,一个数字图书馆。瑞士图书馆联盟要管理215个图书馆目录。地方级有六个同步的地方目录,这包含了各个图书馆的地方图书馆电子资源的项目、期刊、流通、收购、请求、地方OPACs等本地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共享信息。以上所述的所有图书馆电子资源联合目录和地方级的联合目录都可以在网络上获得。RERO联合目录提供对百万书籍电子资源存取,同时可以查找到100公里范围内的电子资源的收藏地点,也可以找到三千多种电子资源的所在。RERO兼顾地方图书馆的语言差异,联合目录涵盖了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等诸多语言,弥补不同地区由于语言而造成的图书馆电子资源的数字鸿沟。换句话说,瑞士图书馆联盟是一本真正的百科全书式的目录。馆际互借是改善图书馆之间电子资源存取的有效方式之一。联盟内的图书馆用户可以联合目录对联盟内的图书馆馆藏进行馆际互借申请,一般来说这种申请都可以在十日之内获得相应的回应。

分布式的图书馆电子资源模式可以实现最大范围内的全面性协作,实现图书情报机构文献资源共享。部级图书馆电子资源的网络为主导,地区间的图书馆电子资源为网络主干,辅以各个地区图书馆纵横交错的协作网络模式,逐步实现系统内的、地区内跨系统的图书馆电子资源共享模式[4]。在此基础上在逐步推行与国外信息资源建设共享。整体性、前瞻性、全面性的统筹规划和指导程序,辅以现代化的信息共享模式,再加上经济杠杆调节作用可以将彼此独立分散的各个类型的图书馆集合起来。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部级电子资源网络有中国教育科研网、中国计算机公用互联网、中国科学技术网、中国金桥网等,通过这些网络可以加强与国外图书馆之间的馆际合作,快速准确地为用户反馈全球范围内的文本、声像、图像等图书馆电子资源,形成跨地区、跨国家的图书馆利用网络。

三、结语

当代社会不同社会经济水平的个人、家庭、企业和地区在接触信息通讯技术和利用网络等各种技术活动的机会差距,信息和信息技术拥有、应用程度、创新能力差别而造成的“信息落差”与数字鸿沟。集中式的图书馆电子资源共享技术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高效共享,这可以通过建设地区电子文献资源中心来实现,图书馆之间权利和义务并存。分布式的图书馆电子资源模式可以实现最大范围内的全面性协作,实现图书情报机构文献资源共享。图书馆电子资源共享就是依照互惠互利、互补余缺的原则,最大程度上满足用户对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的最广泛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杨丽,高波. 西欧四国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模式[J].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8,26(5).

[2]张力,王维.近年来我国图书馆区域合作问题的思考[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30(4):502-505.

书面合同和电子合同的区别范文2

公共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又称多媒体阅览室或多媒体电子阅览室,是一种以电子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远程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依托,集电子文献、印刷型文献的检索利用与浏览复制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阅览室。它是图书馆在数字化、网络化日益发展的今天,探索服务途径、改变服务手段的一种新方法,它有别于社会网吧,这种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服务功能不同

电子阅览室,是当代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一个重要窗口。它不仅可以满足读者在社会网吧对互联网信息的浏览需求,更是图书馆馆藏各种光盘数据库、网络数据库、馆藏书目数据库等电子文献的查询与阅览服务。通过电子阅览室,读者可以检索、查询图书馆的书目信息,查阅图书馆购买的数字报刊、文献、数据库等数字化文献,也可以在因特网上查找自己所需要的资料、收发E-mail、进行学术交流等。而社会网吧主要为了满足社会大众欣赏音乐、看电影、网上聊天、电子游戏等休闲娱乐的需要。

2.服务手段不同

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与支持下,一直秉承公益、均等的原则,在服务方面大多采取无偿服务,这也是有别于社会网吧的一个重要标志。此外,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还承担着对读者信息查询能力的培训职能,利用自己的场地、设备和人员优势,通过开办一些读者培训班,不断地帮助读者提高个人计算机应用水平、网络知识和文献检索知识,了解和掌握馆藏电子文献资源和因特网网上资源,使电子阅览室真正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基地。由此可见,电子阅览室主要是免费为广大读者提供公益性、社会性、服务性和教育性的知识传播,开展与计算机检索、网络服务有关的各种培训活动。

3.服务对象不同

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服务对象多为图书馆的读者群。由于社会网吧的信息杂乱,不适宜向未成年人开放。而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在加上必要的措施后,可以有效地屏蔽不良信息,因此也可对未成年人开放,为青少年提供丰富、健康、知识性、趣味性强的文化信息资源。此外还有一大服务对象是专家学者以及各类科研人员,这部分读者主要利用图书馆丰富的数字信息资源为自己的研究课题找资料。再有就是广大的农村居民。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国家文化部提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通过图书馆设置公共电子阅览室,来为低收入群众网民、农民工提供免费上网场所。特别是基层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可以充分利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为广大的农村居民提供生产、生活、卫生保健、适用技术和农村居民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作品等,以丰富新农村文化建设内容,使电子资源成为服务农村建设和文化繁荣的重要途径。

二、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功能定位不明晰,数字型资源缺乏

许多人不太了解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功能,把它等同于社会网吧。多数读者在上网聊天或消遣娱乐或是浏览股市行情,真正利用电子阅览室学习、查资料、搞研究的读者寥寥无几。分析其原因:一是图书馆对本馆电子阅览室功能的宣传力度不够;二是本馆拥有的数字资源不够丰富,对读者信息能力的培训不到位,造成读者不知如何使用网上数字资源;三是公共图书馆的读者从目前看来还是以少儿和老年读者居多,这些读者信息意识淡薄,信息素质较低,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网络信息资源的重要性,没有把网络作为获取信息、促进学习和工作的有力工具。

2.设备陈旧落后,不能满足读者需求

受到图书馆本身经费的影响,大部分中小型公共图书馆的计算机设备都是政府一次性投资购买,后续的维护和再投入资金较少,不能及时更新换代,设备陈旧落后,不能适应高端读者的需求。

3.人员缺乏主动服务意识

由于电子阅览室是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一个窗口部门,工作人员大都是图书馆的正式员工,没有竞争压力,更没有就业压力,所以在面对读者的要求或咨询时,缺乏耐心和必要的专业知识水平,对读者不热情、不积极、不主动。

4.服务方式缺乏创新

受图书馆工作制度等条条框框的影响和制约,电子阅览室的服务不能灵活多变,服务死板,服务方式一成不变,缺乏服务措施的创新,普遍存在着坐等读者上门的情况。

三、中小型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建设方针

1.应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宗旨,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原则。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免费、便利、内容健康的公益性互联网和数字图书馆服务,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实施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和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坚持用先进文化占领网络文化阵地的先进方向。积极建设一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数字资源,用先进文化占领网络文化阵地。同时,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强化网上信息的内容监控,确保网络安全。

3.充分整合利用现有网络和资源。公共电子阅览室设施设备建设应依托各级公共图书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室,并与目前正在建设的文化共享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室等建设工程相结合,避免重复投入;公共电子阅览室资源主要依托文化共享工程国家中心、国家图书馆提供的数字资源及各省、各市文化共享工程自建资源。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建设的海量资源库群成果也将全部应用于公共电子阅览室服务和文化共享工程进村入户服务。

4.坚持科学化、规范化建设和管理。按照科学化建设原则,有计划、有重点的分步实施公共电子阅览室和数字图书馆建设;制定统一的公共电子阅览室和数字图书馆配置及建设标准,建立健全规范的管理制度和规章,使公共电子阅览室和数字图书馆建设步入科学化、规范化建设和管理轨道。

四、未来的发展方向

未来中小型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应朝着网络化、集群化、层级化、专业化与特色化方向发展,在形成一体化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读者的基本文化需求,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惠民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一)构建覆盖地区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图书馆服务网络

1.建设覆盖区域性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图书馆虚拟网。充分利用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已建成的标准规范、软硬件系统和资源建设成果,构建以市级数字图书馆为核心,以县区级数字图书馆为主要节点,覆盖全市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图书馆虚拟网,支持全市各数字图书馆间资源与服务的全面共建共享。

2.建设分级分布式资源库群,在地区范围内形成有效的数字资源保障体系。采取资源互换等方式,实现地区内各级公共图书馆自建数字资源为数字图书馆用户服务;通过集中采购、统一认证等方式,实现商业数据库资源的共享。本着分步实施的建设原则,依托地区内各级公共图书馆,建立若干数字资源建设中心、数字资源保存中心以及数字资源服务中心,实现数字资源建设、保存、服务的统一规划、分布式建设和保存,集中调度和管理,避免重复建设,改善数字资源建设发展不均衡的状况。

3.建设多层次、多样化、专业化、个性化的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以市图书馆为中心馆,对全市公共图书馆现有数字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组织、整合、知识挖掘,建立全市数字文献信息资源网上查询系统,实现“一站式”查询;依托互联网、移动通讯网、广电网,建立满足不同需求的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实现数字文献信息资源的统一检索、在线阅读和下载服务。各级数字图书馆从分布存储的资源库群中获取数字资源对象数据,用于本级数字图书馆的综合服务,形成覆盖全市的、分级分布的数字图书馆服务体系。

4.在全市数字图书馆虚拟网建成的基础上,以各县区图书馆为网络连接点,建立以市图书馆为中心,连接县区图书馆的总分馆制,通过市、县区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整合,实现地区公共图书馆图书通借通还“一卡通”服务。

(二)建设覆盖全社会的互联网服务体系

地区内市级公共图书馆在充分整合本馆现有电子阅览室设备资源基础上,参照国家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标准及要求,进行设备更新及升级,拓展服务功能,保证市图书馆有一个为老年人、未成年人和农民工包括其他社会公众提供公益的公共电子阅览室。并在各县区图书馆中建设公共电子阅览室。建成后的公共电子阅览室要同时具备数字图书馆县级平台及文化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的功能。同时在乡镇综合文化站中建设的公共电子阅览室要具备共享工程乡镇服务点的功能。

(三)建立技术支撑平台。要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安装信息浏览监控和屏蔽软件,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要建立和完善网络安全和资源管理技术平台,实现对全网的即时监控、资源利用情况的统计与反馈。

(四)建立健全公共电子阅览室和数字图书馆使用管理制度。制定出台《公共电子阅览室管理规范》,建立健全用户上网实名登记、巡查监督、限时上网、工作信息填报、资源利用统计与反馈等制度,确保公共电子阅览室安全运行。

总之,未来图书馆将通过小规模特色电子阅览室、无线局域网和公共区域安设的网络终端三种途径来满足读者的上网需求。小规模的电子阅览室,因更新换代成本低,既满足了用户对机器质量的要求,又方便了管理和维护。而特色是生存和发展的保障,电子阅览室必须充分利用自己丰富的学术资源、专业的文献检索辅导,优雅的上机环境,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上创造自己的特色。

参考文献

[1]王岗,刘劲.关于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思考[J].图书馆杂志,2009(3):50-51转55.

书面合同和电子合同的区别范文3

1国内高校图书馆电子图书采购的存在问题

电子图书采购在图书馆资源建设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在2009年全球图书市场约为750亿美元(电子书占3%,约为24亿美元),到2013年预计全球图书市场约为793亿美元(电子书占16%,约为127亿美元)。在学术图书方面,在2009年,全球图书约为127亿美元(电子书占10%,约为13亿美元),到2013年预计全球图书市场约为134亿美元(电子书占28%,约为37亿美元)[1]。国内图书馆电子书采购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以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组团采购外文电子书库为例:2009年通过CALIS组团的有E-brary、Netlibrary等7个电子图书数据库,占整个CALIS引进数据库的6%。2013年组团的电子书数据库增加到12个,占整个CALIS引进数据库的9%。目前国内高校在电子图书采购方面主要包括了国内的电子书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方正Apabi数字图书馆等,国外的电子书数据库:Ebrary、MyiLibrary、Netlibrary、Ebooklibrary、Safari电子图书、Springer在线电子图书、EEBO(早期英文图书在线)、Wiley在线电子图书等。订购模式是以数据库采购为主,单本选购为辅。针对目前采购电子书的方式,笔者认为还存在如下问题:

1.1电子图书采购过分依赖采访馆员的经验电子图书采购主要还是以采访馆员为主,读者为辅。现行主要采购流程还是数据商发纸质或电子订单选书,部分图书馆为了便于读者参与选书,通过软件或网络将书目放在网上,让读者来选择和推荐电子书,但现实情况是读者很少参与。由于提供备选的电子书清单量大且只能看到少量信息,很难判断电子书的内容是否是真正所需要的,同时采访馆员无法做到面面俱到,通常只能依据电子书的学科类别及经验来选购电子书,因此,很可能产生选购资源与读者真实需求脱节的现象。这种采购流程会产生2种不利结果:一是读者需要的电子书没有购进;二是购买回来的电子书大量闲置。浪费了有限的经费还占用了服务器空间。

1.2电子书挑选中的常见问题传统选书往往依据供应商的书单进行判断,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图书的主题与分类不统一,各家数据库商往往采取自己的分类和主题标引,同时中文书和外文书很难在分类与主题标引方面进行统一,采访馆员在选书时,会遇到无法通过学科准确挑选自己所需电子书的情况。(2)电子书识别的字段缺失或错误,各数据库提供商在ISBN方面不统一,特别是一些中文电子书还在ISBN中混有汉字或特征符号,例如:书名后增添“上、中、下”,或“1、2、3”来进行差异标识,另外还有书名、作者、出版社等信息的错误,国内许多高校虽然可通过SQL或Access等一些软件进行选书,但由于书目字段不完整或错误,所选图书结果依然重复率高,造成资源重复购买。

1.3电子书数据库存在学科资源不匹配的问题国内高校订购的电子书数据库有多种模式,例如:(1)购买综合学术电子图书数据库整库,这种模式适合综合类高校,但是对于学科重点突出的学校,大量的电子图书将不匹配读者需求;(2)选购电子书数据库的某个专集或学科,这样就匹配了对学科的要求,但是同样存在学术图书馆购买了大量商业图书和大众读物、无法匹配学术研究的需求;(3)直接购买单本电子书,然后通过自建平台或租用平台进行利用,该种购买模式给与了采访馆员更大的操作性,但需要采访馆员的经验以及充分考虑学者和学生的需求,方能实现资源的最大效益。

1.4电子书验收方面存在的问题高校图书馆尚未形成成熟的业务流程来规范数字资源的采购验收。无论是按照购进的电子书数量,或是按照购进电子书的数据容量,都无法反映出电子书的实际价值,如果基于这些标准来判断电子书资源,那么就容易产生盲目追求数量,而忽略了电子书的质量,其中包括电子书的学术型、专业匹配程度、平台检索便捷性、内容呈现的质量等等重要因素。

2借鉴PDA模式采购电子图书

PDA也称“需求驱动采购”[2],是一种新兴的图书采访模式,根据读者的实际需求与使用情况,以及图书馆所设定的标准和参数,来决定购买电子书的一种资源构建模式。基本流程是:(1)数据库商根据图书馆的采购要求,其中包括学校的专业、学科发展、馆藏建设、资源去重、电子书的学术限定、电子书的价格限定等因素,向图书馆提供符合条件的电子书的MARC记录;(2)图书馆导入自动化系统,方便读者使用;(3)读者通过OPAC查询到后,可以点击链接直接看原文,从而触发了采购计划。通常在采购的条件设定方面,是由图书馆与电子书供应商事前协商达成的,部分电子书供应商也允许图书馆依据使用和采购的实际情况,对采购条件进行重新设定。通常设定采购条件会考虑阅读全文的时间、阅读的次数,例如:如果读者阅读全文5分钟内,不计算费用;如果累计阅读时间在5分钟~24小时区间内,按照短期租借模式计费,比如收取书价的5%~10%的费用;通过短期租借模式,一旦实际产生费用达到一定限额,系统可提示采访馆员是否决定购买,当然也可以设定到达一定金额后自动购买,在触发购买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即某本电子书被访问的次数,例如某本电子书被访问了4次,那么就触发自动购买[3]。

3国外主要书商提供PDA模式的情况

十年前由NetLibrary将PDA电子书销售模式引入国内,近两年开始快速发展。现有ProQuest、EBSCO、IngramDigita和Ebooks等数据商向图书馆提供PDA方式采购。不同数据商有不同的PDA采购方式,主要区别在订购触发机制与订购类型,具体形式可由数据商与图书馆协商确定,与电子图书传统销售模式相比,PDA模式更加灵活。笔者对几家主要的数据库商进行了电话、邮件和座谈等方式的调查,另外查阅了相关研究文献中的数据,获得了国外几家主要的数据库商的相关信息(见表1)。

4PDA采购模式的优势

基于PDA模式进行选书减轻了采访馆员在比较和论证资源需求方面的工作量,也可以建设一个基于实际需求的电子书资源库等优势。

4.1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采用按电子书库订购的方式,往往会产生大量使用量为零的电子书,而PDA模式基于实际需求,可以很好地避免这种情况,同时也可以更好满足学校读者的真正需求,通过读者选购的电子书,也容易构建出一个适合学校学科发展的特色电子书资源,从而改变订购统一的电子书数据库所产生的馆藏趋同的现状。

4.2节省图书馆采购经费加州州立大学Fullerton’sPollak图书馆WilliamBreitbach与JoyE.Lambert开展的案例研究表明:通过PDA模式采购的电子图书平均价格是10.78美元(包括短期租借和购买),这个价格远低于订购电子书库与馆际互借的支出。最主要的区别是PDA的支出仅是花在了真实使用的资源上,而订购的支出还包括大量没有使用量的资源。如果单独评价购买的电子书(可实现永久访问),那么通过PDA模式采购的平均成本仅是73.93美元,与2008年学术图书采购的平均成本68.01美元也相差不大,考虑到仅是购进有用量的书,因此可大大地节省图书馆的采购经费[5]。

5PDA模式在我国的运行情况

PDA模式近年开始在全球的大学与专业图书馆得到采用,尤其是在美国获得了较快的发展。PDA这种模式在我国还是属于比较少见的采购模式,只有极少的高校使用,主要是由于目前高校资源评估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更看重纸本馆藏资源的数量,而对于电子图书算不算馆藏,还没有一个定论。目前主要的外文电子书数据库,如Ebrary、NetLibrary和My-iLibrary等都组团订购,团购价要比单独购买价便宜些,图书馆可通过参团以较低的支出获得庞大的电子图书数据库,因此较少利用PDA模式。而对于国内数据商如超星、书生等,他们为了谋取最大利润,不愿意提供这样的销售模式,另外也受制于技术的原因,不具备提供这种销售模式的成熟条件。

6高校图书馆实现PDA电子图书采购的注意事项

我国高校应根据国外经验,创新性的引进该种采购模式,笔者认为在采取这一采购模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6.1要求更多的数据商提供PDA采购模式备选对于各个高校来说,随着国家对教育政策的调整,图书馆购买到能够满足读者需要和教学所需的图书尤为重要。目前主流的外文电子图书数据库已经提供PDA销售模式,而对于中文类的电子图书,目前还很少采用这样的销售模式,国内图书馆应该通过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也可以通过省级、区域图书情报中心,以及CALIS这样的组织共同推动更多的电子图书供应商提供这样的销售模式。

6.2与数据商制定适于本馆的PDA采购机制由于图书馆使用PDA模式与之前的采购模式完全不同,订购或者购买通常是先付钱然后使用,而PDA则是先使用或因为使用而购买而产生的支付。因此馆员在安排PDA模式的时候,馆员需要重点考虑几个情况:(1)加强校内的PDA模式宣传和培训,由于该模式是基于读者决策的采购模式,是图书馆服务以读者为中心的重要转型,读者在使用这种模式前,需要充分了解,方能正确的利用这种模式,参与到图书馆的馆藏建设工作中来;(2)馆员在获得电子书商提供的备选MARC记录后,需要按照学校的学科发展特点、电子书的研究价值、电子书的售价等因素过滤出合适的MARC记录,然后上传到图书馆管理系统中,确保读者在符合要求的电子书清单中进行挑选。并需要依据馆藏的最新情况及时更新上传的备选电子书信息;(3)在短期租借和PDA触发购买方面,需要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安排,考虑到外文图书的价格通常比较高,如果一些用户随意进行点击、浏览、下载等操作,都可能会产生费用,因此需要安排适度的控制和提示机制;另外,针对学校的用户,如果按照PDA采购模式,那么就是将一个本科一年级学生和一个学术权威的信息需求放在了同一标准,这样的安排同样可能导致选购的电子书表1国外主要数据商提供PDA模式的相关信息数据库商EBSCOProQuestIngramDigitaEbooks资源量30万种电子书、8万种有声书(2012年5月数据)25.6万多本图书,其中大多数学术出版商(2012年5月数据)30万种电子书(2012年5月数据)9万种电子书(2011年数据)触发机制首次访问为无需付费的预览,包括所有电子书功能(如打印和复制、粘贴);第二次访问触发永久许可,费用因单用户或多用户访问而异向图书馆提供免费的MARC记录,阅读一本书超过10分钟(连续阅读)或5次拷贝、将启动购买行为,管理员可设定触发条件、权限和经费总额首次点击时只开放阅读功能,二次点击时,全部功能激活,该电子书计入购买帐户,管理员可设定权限和经费总额所有图书都可免费浏览5分钟或若干页(如10页)内免费,管理员可设定触发条件购买选项两种购买方式:1.永久访问模式;2.年度订购模式两种购买方式:1.短期租借;2.购买与永久访问两种购买方式:单用户模式和多用户模式。在预算范围内,读者使用过的一次以上的书目会计算在购买范围内。如超过预算,图书馆可随时终止此项目,已购买的电子书拥有永久使用权。三种购买方式:1.短期外借,即一次性的24小时外借(按次付费),费用大大低于购买价(如书价的5%);2.中介访问,读者浏览超过5分钟时需发邮件请求,由馆员审批决定购买或短期外借;3.自动购买模式,即基于设置的短期外借次数“触发”购买电子书数据库NetLibraryebraryMyiLibraryEbooklibrary并非真正需求,因此在触发的权限方面也应该进行区分,例如针对学校的重要学者、重点实验室等,应该给与高的触发购买权限;(4)需要进行支出费用的控制,例如,针对部分电子书在浏览5分钟~24小时之前,会产生短期租借费用,需要提醒用户,针对产生PDA触发购买的,需要用户向图书馆馆员发出请求,以保证采购电子图书是来自真实需求。

书面合同和电子合同的区别范文4

关键词:电子商务;合同法;法律问题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电子商务中合同法的适用

收录日期:2013年9月30日

一、电子商务合同成立中的法律问题

(一)书面形式问题。合同是否采用书面形式,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0条的规定,合同当事人可根据自己的意愿来确定,可以是书面形式也可是其他形式,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书面合同的好处是形式明确肯定,有据可查,对于防止争议和解决纠纷有积极意义。而以口头形式订立合同的特点是直接、简便、快捷以及数额较小。但口头合同没有凭证,发生争议后难以取证,不易分清责任。故在商业活动中,书面合同仍为合同当事人广泛采用的方式。

在电子商务活动中,由于网络中使用的数据电文与传统的书面文件差异很大,数据电文能否被视为书面文件,以数据电文的形式订立的合同是否可被视为书面合同,这不仅关系到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同时也是对传统观念的重大挑战。与传统的书面文件相比,数据电文有以下特征:(1)数据电文的实质是一组电子信息,其依赖的存在介质是电脑硬盘或软盘的磁性介质,而不是传统的纸张;(2)数据电文的表现形式不是有形的纸张文字而是调取储存在磁盘中的文件信息,利用电子枪显示在电脑显示屏上的文字来表现。

数据电文的上述特点与传统上法律对书面文件的界定是完全不同的,因此,要将传统的书面形式要求照搬到电子商务中是根本不可行的。针对此种情况,联合国贸易法会在起草《示范法》时,采用了一种称作“功能等同法”的立法技术。此种方法立足于分析传统的书面对合同的作用,以确定通过电子技术来达到这些目的或作用。例如,书面文件可以启到以下作用:提供的文件可以识读;文件可以复制使当事人均持有同一份文件的副本。以书面文件的基本作用为依据,联合国贸易法会在《示范法》第6条中规定:“如法律要求信息须采用书面形式,假若一项数据电文所含信息可以以备日后查用,即满足了该项要求”。该条规定在不要求各国取消其国内法关于书面形式要求的前提下,扩大了“书面形式”一词的解释,将数据电文纳入“书面形式”的范畴之内。

新加坡《交易法令》第7条也规定:“在法律要求信息采用文字、书面形式,或规定了未采用书面形式的一定后果的情形下,如一项电子记录所含信息可以调取已备日后查用,则其应被视为满足了该项要求”。我国《合同法》第11条规定:“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该条规定解决了数据电文的“书面形式”问题。

在电子商务活动中,中国合同当事人可以数据电文形式订立法律要求的“书面合同”。

(二)要约与要约邀请。我国的《合同法》第一次明确区分了要约与要约邀请。该法第14条规定: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规定:(1)内容具体确定;(2)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第15条规定: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在解释了要约邀请的定义之后,该条列举了要约邀请的几种常见的表现形式: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避免使人将商业广告都理解为要约邀请,该条随后特别指出,商业广告的内容符合要约规定的,视为要约。

在通过网络所进行的交易中,商家登载于互联网上的广告到底应视为要约,还是应视为要约邀请?这是一个十分重要但一直都存有争议的问题。有人主张应都视为要约邀请,因为这些信息都是向不特定的多数人发出;也有人主张应都按要约处理,因为这些广告所包含的信息比较完整,涵盖了合同的主要内容。另外,还有人倾向于根据不同情形分别解决,根据按照交易的性质,他们将网上交易分为三类:销售实物、销售软件、网上服务。这种观点主张:在第一种交易中,广告一般应视为要约邀请;而在后两种交易中,广告一般应视为要约。

我们认为,较之于前两种观点而言,第三种观点注意到电子商务具有不同于一般交易活动的特点,因而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是,必须指出,上述方法亦有其局限性:从交易的对象的种类出发,而不是根据意思表示的内容、目的来区分要约与要约邀请,其结果必然是不准确的。譬如,在网上以实物为对象的交易中,相当普遍(而不是个别)的情况是:商家的广告内容十分详尽,覆盖了标的物、价格、交货方法、时间及地点、付款方式、甚至售后服务、免责事由等诸事项;更为重要的是,商家自己实际上也已将其视为要约。在此情况下,按照上述观点,这种广告仍视为要约邀请,允许商家可自由拒绝消费者的承诺,或随时撤回其意思表示,则于消费者有何公平可言?

因此,我们主张,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区分标准,仍然应回到《合同法》中去寻找。根据前引第14条,这一标准应该是:(1)意思表示的内容是否具体确定;(2)其发出人是否有受该意思表示约束的意图。

(三)意思表示的撤回与撤销。意思表示的撤回是指在意思表示到达对方之前与之到达对方的同时,表意人又向其发出通知以否认前一意思表示效力的行为。在合同法中,意思表示的撤回包括要约的撤回和承诺的撤回。两大法系对要约及承诺的撤回均是认可的。我国《合同法》也是明确承认了这一制度的,该法第17条规定:要约可以撤回。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第27条规定:承诺可以撤回。撤回承诺的通知应当在承诺到达要约人之前或与承诺同时到达要约人。

意思表示的撤销,是指意思表示到达对方之后、对方作出答复之前,表意人又向其发出通知以否认前一意思表示效力的行为。在合同法中,它仅指要约的撤销;承诺没有撤销问题,因为承诺根本不存在要求对方给予答复的问题。对于要约的撤销,大多数国家原则上是允许的,但一般都规定有些要约是不可以撤销的。我国《合同法》第18条规定:要约可以撤销。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第19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不得撤销:(一)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二)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做了准备工作。

在电子商务环境中,意思表示的撤回与撤销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从已有的立法(譬如《示范法》以及新加坡《交易法令》)来看,似乎都对这一问题采取了回避态度。有人认为:数据电文的传输速度极快,从而使得对其的撤回与撤销在事实上变得不可能。但也有人主张,“法律贵在严密,即使要约能撤销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也不应完全否认这种已得到广泛承认的合理权利本身。只要要约人的要约尚未获得承诺,应允许其对要约作出重新安排”还有人认为:应视采用的电子通讯方式而定。

笔者认为,由于意思表示的撤回与撤销是不同的,因此在电子商务立法时应注意予以区别。因电子传输的速度很快,在通常情况下,意思表示的撤回在技术上不易达到,即要求撤回的通知在承诺到达要约人之前或与承诺同时到达要约人。但对于意思表示的撤销,在电子网络环境下,有些情况下是可以实现的。例如,要约人以电子邮件方式发出一份可撤销的要约,受要约人收到要约后,并没有马上答复作出承诺,此时,要约人可以撤销要约,只要要约人撤销其意思表示的通知在对方答复之前达到对方。但若受要约人使用了自动回应系统,对符合条件的要约自动进行回复,则要约人可能无法撤销要约。笔者以为制定电子商务立法时,应根据不同的电子传递方式作出较为灵活的规定,以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

(四)电子合同的成立时间与成立地点。在合同法中,确定合同成立的时间与成立地点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在一般情形下,合同的成立时间也就是合同的生效时间。比如,我国《合同法》第44条就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因此,确定了合同的成立时间也就相应地确定了合同当事人开始履行合同义务的时间。而合同的成立地点往往在管辖、准据法的确定等问题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合同成立的标准是双方意思表示一致的达成,即合意的达成。合意的达成又是以承诺的形成为标志。因此,合同的成立应以承诺来作为判别标准。对于这个问题,大陆法系是采取所谓“到达主义”,即以承诺到达要约人的时间和地点为合同成立的时间与地点。与之不同的是,英美法系采取所谓“发送主义”,即以承诺发出的时间与地点作为合同成立的时间与地点。

1、关于数据电文形式的承诺的生效时间。我国《合同法》第26条规定:“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承诺到达的时间适用本法第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第16条第2款规定:“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的时间,视为到达时间;未指定特定系统的,该数据电文进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统的首次时间,视为到达时间”。可以看出,我国《合同法》坚持了“到达主义”的传统。

联合国《示范法》无意在此问题上与大陆法系或英美法系的任何一方相冲突。该法回避了对承诺生效的时间作出直接规定,而仅仅是给数据电文的发出与到达时间设定了标准。如数据电文的发出时间,该法第15条第1款规定:“除非发端人与收件人另有协议,一项数据电文的发出时间以它进入发端人或代表发端人发送数据电文的人控制范围之外的某一信息系统的时间为准”。因此,联合国《示范法》对数据电文的发出时间采用的是“发送主义”。然而,在数据电文的收到时间上,该法则采用了“达到主义”。该法第15条第2款规定,除非发端人与收件人另有协议,数据电文的收到时间按下述办法确定:(A)如收件人为接收数据电文而指定了某一信息系统:(a)以数据电文进入该指定信息系统的时间为收到时间;或(b)如收件人发给了收件人的一个信息系统但不是指定的信息系统,则以收件人检索到该数据电文的时间为收到时间。(B)如收件人并未指定某一信息系统,则以数据电文进入收件人的任一信息系统为收到时间。上述做法也为新加坡1998年《电子交易法》所完全采纳。至于承诺生效到底是以数据电文的发出还是以其到达为准,《示范法》根本没有涉及。立法者显然是想把这个问题留给各国的国内法去规定。

2、关于数据电文的发出与收到地点。联合国《示范法》第15条第4款规定:“除非发端人与收件人另有协议,数据电文应以发端人设有营业地的地点视为其发出地点,而以收件人设有营业地的地点视为其受到地点。就本法的目的而言:(a)如发端人或收件人有一个以上的营业地,应以对基础交易具有最密切联系的营业地为准;如无任何基础交易,则以其主要的营业地为准;(b)如发端人或收件人没有营业地,则以其惯常居住地为准”。考虑我国的实践并参考《电子商业示范法》,我国《合同法》第34条规定:“承诺生效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收件人的主营业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没有主营业地的,其经常居住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

据解释,此条确定收到地点的规则,主要原因在于要处理电子商务有的情况,即收件人受到数据电文的信息系统或者检索到数据电文的信息系统常常与收件人不在同一管辖区内。由于信息系统地点的不确定性,为确保收件人与视作收件地点的所在地有着某种合理的联系,且发件人可以随时查到该地点,故《合同法》做了如上规定。

此规定是在法律事实上确定一件不易反驳的推定。若另一项法律(如有关合同订立或法律冲突的法律)要求确定一项根据电文的收到地点时,即可使用这种推定。应该说,我国《合同法》这一规定充分考虑到电子商务的不同于普通交易的特性,符合国际发展趋势,因此是值得肯定的。

二、电子合同中的格式条款问题

“格式条款的产生和发展是20世纪合同法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它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传统的订约方式,而且对合同自由原则形成重大的挑战”格式条款在电子商务中也有着极为广泛的适用余地。一些大型的电子商务网站都拟订了极为详尽的格式条款。应当承认:格式条款对于极大地降低交易成本、规范和完善合同内容、预防和减少合同纠纷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原则上应肯定其效力。但是,问题正如前引观点所指出的:它“对合同自由原则形成重大的挑战”。譬如,有的网站的格式条款规定:本公司有权在任何时候更改或修正本合同条款,修改后的合同条款一旦通知即生效。

有的网站的格式条款要求消费者事先接受其完整内容要到承诺做出以后方可知晓的协议。还有的网站对于格式条款中所包含的免责内容根本未以醒目之方式提请相对人注意……凡此种种,均有可能对相对人利益构成不同程度的损害。而且,可以预料的是,随着电子商务的突飞猛进,所谓的“格式之战”将会愈演愈烈;相应地,对商业网站的格式条款的规制和对相对人利益的保护将会是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不过,令人欣喜的是,我国《合同法》已对格式条款问题作出了比较完备的规定,这些规定尽管是针对普通商品交易而作出的,但其原则、精神应当认为,对于电子商务仍然是可以适用的。

主要参考文献:

[1]朱遂斌,陈源源.电子商务合同成立的法律问题.政法论坛,1999.4.

[2]全国人大法工委民法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实用问答.中国商业出版社.

书面合同和电子合同的区别范文5

关键词 电子书;全球化;本土化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3-0055-03

亚马逊、苹果、谷歌、巴诺、KOBO等全球主要电子书销售平台,其电子书业务在北美取得成功后,开始实施全球化战略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以亚马逊为例,2007年凭借kindle大举进入电子书市场,并迅速占领北美地区行业领导地位。此后,亚马逊开始实施全球战略,积极拓展海外电子书市场,截止2013年,亚马逊电子书业务已遍及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日本、法国、意大利、中国、西班牙等十几个国家。苹果以其全球海量的“果粉”为基础,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子书内容者。截止到2013年夏天,iBooks已经可以在全球的五十多个国家进行使用,每年销售超过2亿本电子书。此外,谷歌、巴诺、Kobo等也是全球电子书市场的有力竞争者。亚马逊、苹果等电子书业务的全球化扩张对其他国家的电子书产业带来巨大的冲击,引起一些国际的政府和企业的强烈反应。

1主要电子书销售平台国际市场开拓策略

全球电子书行业的兴盛离不开几大主要电子书销售平台的贡献,如:亚马逊、苹果、巴诺等。特别是亚马逊,已成为电子书产业的代名词。这些电子书销售平台在本土地区获得较大市场份额后,也在积极寻求开拓海外市场的途径和策略。以下笔者将以亚马逊、苹果、谷歌等五大电子书销售平台为对象,来分析其电子书发展概况及其国际市场开拓策略。

1.1 亚马逊

亚马逊2012年的财务报表显示,五年后,电子书会成长为一个数十亿美元销售额的图书类别,每年也将保持70%左右的增长率。Kindle和平板设备在2013年的销售额为45亿美元左右,相比2012年上升了26%,2014年,其数字内容的销售额超过了其设备销售的收入,kindle的销售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11%,营业利润的23%。

亚马逊的电子书产业在本土地区获得了巨大成功后,也采取了一系列的策略措施来拓张其国际市场。这些策略包括和本土的出版商合作、销售其电子阅读设备、聘用本土的出版人才等。2013年,亚马逊开始在中国大陆和印度等新兴电子书市场销售其kindle电子阅读设备,2012年在印度推出了Kindle商店,并推出了以卢比计价的100万册书籍供下载和阅读。在俄罗斯则专门开设了一个电子书网站,并且聘用俄罗斯最大的出版社之一Azbuka CAtticus的前任总经理Arkady Vitruk来协助电子书的推广和运营。2012年底,亚马逊在法国推出了Jet City,专门从事漫画小说,以此来促进电子书的销量。在日本,亚马逊同四十多家出版商签订了合作协议,包括Gakken和Kadokawa,促使亚马逊能够更好的了解本土市场,以此来增强其电子书的|销量。

1.2 苹果

2013年6月,苹果公司电子书部门主管Keith Moerer表示,苹果公司占全美电子书市场将近20%的份额,iBookstore的销量比2012年上升了100个百分点。根据 2013年上半年的统计,苹果已经成为了第二大电子书内容者。从2011年6月到2012年10月,iBookstore大约售出了2.7亿本电子书,苹果IBook的电子书交易额达到了13亿美元。

和亚马逊的电子书发展相比,苹果公司拥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因为全世界的“果粉”数量惊人,以IPhone和iPad为阅读载体的电子书拥有更大的拓展空间。2014年,苹果公司开始和中国的手机运营商中国移动合作,其iPhone的月销量破百万,这为其电子书的销售积累了一批潜在用户。2012年12月,iTunes商店已经遍布119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广阔的市场,包括印度、印尼、俄罗斯、沙特阿拉伯等都可以访问其在线的电子内容。除此之外,苹果还在不同的地区出台了不同的电子书定价策略,针对不同的市场来决定其售卖的内容。2013年夏天,iBooks已经可以在全球五十多个国家进行使用。为了更好的销售苹果公司的电子书,iBooks已经和iPhone和iPad进行了捆绑,允许读者从设备里的iBookstore下载数字化的图书。到目前为止,iBooks的应用程序已经有超过30个语言版本,包括英语、阿拉伯语、汉语等,多语言版本的设计良好的适应了国际市场,获得了更多读者的青眼。

同时,苹果还开发了教材出版领域,与国际上比较著名的教育出版商――皮尔森、霍顿-米夫林-哈考特、麦格劳-希尔等进行合作,读者可以直接在iBookstore上访问和购买相关的教育资料。

1.3 巴诺

巴诺2013年的财务报告显示,第三季度Nook部门(电子书)的销售额下降了50.4%,Nook部门的总体投资也被削减了74%。2014年第一季度,Nook部门销售收入为1.53亿美元,相比较2013年同时期的1.92亿美元,下降了20.2%。尽管如此,巴诺表示并不会放弃数字内容的经营,它和微软合作,使得Nook的电子书遍及了32个国家。巴诺还在英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推出了它的自主出版平台。在美国电子书市场中,巴诺大约占据了27%的市场份额。

总体而言,巴诺更加关注其本土市场,但是为了拓展其全球市场,它也采取了一些策略措施。2012年,巴诺通过一个新的nook.co.uk网站在英国开设了在线的电子书店,这也标志着巴诺开始拓展其国际业务。

巴诺还和英国本地的一些零售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如:John Lewis, Dixons,Sainsbury’s, Waitro-

se,来售卖其电子阅读设备。而且巴诺还在不断的更新其阅读设备,以此来吸引全球阅读者的眼光。

1.4 谷歌

2004年,谷歌推出了全文检索图书业务。为了维持这样业务的运营,谷歌从众多的大学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扫描了一大批纸质图书来制作电子图书资源,截止2012年3月,已经有超过2千万册书被扫描。

2010年12月,Google eBookstore和Google eBooks正式在美国上线。为了吸引全球更多的阅读者,谷歌和国际上大约4000家出版社签订了合作协议,包括CBS公司,兰登和企鹅出版社均表示愿意给谷歌提供最新出版图书的电子版本。而且,谷歌的电子书阅读的兼容性较好,除了不能再亚马逊的Kindle上阅读之外,它支持苹果系统和安卓系统。谷歌的电子图书种类众多,而且在多个国家和本土的出版社和出版商进行合作,提供更多适合本土阅读者阅读的书籍,而且还提供免费的阅读物,对于付费的电子书还有打折优惠。

1.5 Kobo

Kobo最初发迹于加拿大,也是加拿大最大的电子书零售商。2014年初,Kobo在全球190个国家中积累了1800万的用户,其电子书的库存达到400万。2014年3月,Kobo接手了索尼在北美数字阅读领域的业务。

2013年夏末,Kobo已经把350万本电子书籍和电子杂志销售到了190个国家和地区。2013年9月,Kobo开始拓展加拿大以外的市场(当时它在加拿大电子图书市场的份额为46%),Kobo通过在巴西、法国、德国、印尼、日本、南非、英国、美国、泰国等国家建立其本土化的销售平台来提高其电子书的销量。Kobo甚至成为了法国电子书市场的领导者。

2013年1月,Kobo声称拥有全球电子阅读设备20%的市场份额。为了推广电子书业务,Kobo也和一些本土化的公司达成了战略合作伙伴的关系,包括香港的长江实业,英国的W H Smith,新西兰的Whitcoulls,法国的FNAC,等,而且Kobo还和本土的一些零售商进行合作,如:荷兰的Libris BLZ,德国的Libreka,等,它进军日本的步伐甚至比亚马逊还要快。

2 亚马逊、苹果等电子书全球化的影响

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电子书的发展也不例外。电子书的国际化丰富了内容资源,使消费者能够更为便捷的获取信息和文化知识,增加了作者的收益和知名度。但另一方面,国际化程度过高也会造成作者和内容资源的流失。

2.1 降低读者成本,提高内容多样化

在大多数国家,目前电子书还不是出版业的主营业务,大众能获得的书籍形式依旧集中在纸质书籍上。在一些国家,由于政策因素,导致很多文化产品无法成为商品走向市场;还有一些国家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或在电子书格式标准的不统一,电子书终端市场混乱,使得大众获取电子书的代价比较高昂。亚马逊、苹果、谷歌等超过百万的电子书内容资源以低廉的价格,进入各国市场,无疑激发了各国电子书市场的活力。这些国际巨头成熟的商业模式,给本土化的电子书市场发展带来借鉴意义,同时丰富了本土国家的文化消费内容,大众获取文化知识的代价也变得更加低廉,阅读的内容也更加多样化。

2.2 增加作家收益,拓广作品传播面

对于作者来说,电子书的全球化也是他们提高其国际知名度的一次机会。以亚马逊为例,其在开拓其国际市场时,通常会采用“入乡随俗”的方式,即根据本土市场的特点,出版与本土市场相适应的内容。比如早在2009年,亚马逊就推出一款名叫安可(Encore)的应用程序,让作家在Kindle商店出版自己的新书或绝版书。2013年4月,亚马逊宣布收购Goodreads。这无论对作者还是读者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Goodreads是一个社交阅读网站,读者可以在平台上交流图书信息,也可以和作者直接交流。亚马逊Kindle内容副总裁Russ Grandinett表示:“亚马逊和Goodreads帮助数千名作者覆盖了更广泛的读者,更好地以作品谋生。”采用自助出版的方式使作者和读者之间省去了经纪人和出版社的环节,使作品的内容能直接在亚马逊出版。渠道的拓宽和收益的增加,对以文字为生的作家而言是支持其创作的不竭动力。而借助亚马逊这一国际平台,作者的知名度也会得到提高。

2.3 冲击出版企业,造成本土资源流失

电子书业务的全球化扩张不只是给各个国家和地区带来了积极正面的影响。其消极效应则随着电子书市场的扩展和深入而逐渐凸显。

亚马逊、苹果、谷歌等电子书销售巨头都掌握着先进的电子书技术并拥有庞大的国际市场,而很多国家的电子书市场发展并不成熟,某种程度上还要依赖于这些平台的力量。这必定造成“冲击者”在完全打开本土市场后,另辟蹊径独立开发本土国家的电子书业务。本土出版社由于技术和商业模式的不完善,并不具备和国际巨头相抗衡的力量。

再者,出版社和作者采用签约出版形式来掌握内容资源,随着签约到期,一批优秀的作家和作者必然面临着亚马逊、苹果、巴诺等平台的挖掘。亚马逊等凭借自身的优势以及新的商业模式的不断拓宽,自然会吸引大批的作者和作品的加入,对于本土出版社而言,则要面临内容和作家资源的流失。

2.4 本土电子书商:机遇与挑战并存

电子书全球化扩张对于他国本土的电子书商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内容资源上,亚马逊、苹果等进驻后与本土市场的出版社合作,获取电子书的内容资源和销售权限,与本土的电子书商形成了竞争。本土书商要获取内容资源,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例如在中国,独立的电子书商并没有独立的出版权,必须和传统出版社进行合作,而亚马逊自身的品牌优势和阅读器的支撑,在寻求合作中必然占据优势。这对本土电子书商来说无疑是个挑战。

但对于那些与国际出版巨头合作的电子书商而言,则是一次机遇。比如在我国,亚马逊选择与中文在线合作,极大的推动了中文在线的发展。亚马逊就像一条“鲶鱼”激活了本土电子书市场的活力,激烈的市场竞争必然使本土电子书商改变经营思路,寻找新的路径去解决问题,这在无形中也促进了本国电子书的发展。

3 本土国家的应对策略

在全球出版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电子书无疑会成为未来图书市场发展的一个方向。面对亚马逊、苹果、谷歌等数字出版巨头的大肆扩张,一些国家政府或电子出版商也在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尝试,来保卫本土的电子书产业。

3.1 联合抵制

“抱团取暖,强强联合”是优化资源、规避风险的有效手段。2013年7月,企鹅和兰登书屋完成合并,新建立的企鹅兰登集团控制英国图书市场的24.2%,以此来应对亚马逊、苹果等带来的冲击。在德国,亚马逊与苹果已共同占据其60%以上(亚马逊50%以上,苹果10%)电子书市场份额,其国内最大的连锁书店Tolinoalliance,仅占到30%左右。面对这样的市场冲击,90%的德国出版商考虑合并共同应对电子书对整个传统图书业务构成的风险。

3.2 降价策略

面对电子书市场的激烈竞争,德国和意大利都采取降低价格的方法来推动电子书的发展。在意大利,从2011年到2013年5月,每本电子书的零售价降低了6.6%,平均为10.44欧元。(数据来源于2013年意大利 Giornale della公司)。数据表明,在意大利,电子书降价幅度明显高于纸质书。在德国,电子书价格一般都比印刷书价格约低20%至30%。图书行业协会会长B?rsenvereinis仍然希望德国监管部门扩大纸质书与电子书之间的价格差距,以扩大电子书市场。在我国,一些领先的销售平台(如当当网)为了抢占电子书销售市场,曾采用免费提供全部数字目录的方式来和亚马逊进行竞争。

3.3 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

亚马逊、苹果等近年来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电子书市场份额迅速提升,已经引起了本土政府的注意,他们开始采用政策或法律手段来保护本土电子书产业的发展。在巴西,政府对印刷书籍采用免税政策,而电子书和电子书阅读器却没有免税的规定。另外,巴西根据功能的差别,对不同的电子阅读器征收进口税,有的阅读器税率甚至高达60%。这也是亚马逊、Kobo等公司都不断抱怨巴西税收制度的原因。此外,巴西政府的高额官方购买行为同样对电子书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2012年,政府公共部门购买的图书占全部图书市场的26.4%。所以,巴西政府购买数字化产品,将对电子书的发展起到巨大的牵引作用,而且速度会更快、发展更容易。

俄罗斯与美国在2012年12月签署“联合打击在线盗版”协议,俄罗斯希望在美国的帮助下,共同打击网络盗版行为。法律的保护将进一步保护俄罗斯本土电子书产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布拉德・斯通.一网打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254.

[2]小贝.亚马逊收购社交阅读网站Goodreads[EB/OL].[2013-03-29].http:///2013/0329/206840.shtml.

[3]乐学.亚马逊一年挤垮了英国百家出版商[EB/OL].[2013-11-05].http:///a/20131105/015996.htm

[4]Amazon’s E-Book Business Is Up 70 Percent,but It’s Still Not Disclosing Kindle Sales[R] .

[5]Global eBook:A report on market trends and developments[R].Update fall 2013:26-29.

[6]子云.解读美国电子书阅读发展历程[EB/OL].[2010-08-29].http:///article/8944/.

书面合同和电子合同的区别范文6

【关键词】RFID技术;条形码技术;高校图书馆;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

RFID技术正在以超乎想象的速度走进我们的生活,它以高效、便捷、先进的信息识别和数据采集优势,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物流管理、证照识别、电子支付,以及医药、食品安全、资产追踪管理等各个领域。近几年,RFID技术在图书馆智能化管理中的优势也越来越突出,并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引起了众多图书馆管理者的高度关注。

1 RFID技术概述

1.1 RFID技术的工作原理

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俗称电子标签,是一种非接触自动识别技术,利用射频信号空间耦合(电感或电磁耦合)传输特性,实现对被识别物体所携带信息的自动化提取和识别。

RFID系统由硬件、软件和基本数据格式与通信协议三部分组成。RFID系统硬件部分主要由标签、阅读器和天线组成。当标签进入磁场后,阅读器发出射频信号,标签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阅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将其送至后台系统进行相关数据处理。

1.2 RFID技术与条形码技术的比较

从技术类型的角度来说,条形码技术是一种光学识别技术,主要通过光反射的信号获取数据,而RFID技术是依据无线电波的发散性获取数据。相较于条形码,RFID有着更多的优越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数据资料可更新,标签可重复使用。条形码的信息是不可更改的,而RFID电子标签内储存的数据资料则可无限制地进行修改和增删。因此,RFID电子标签不像传统条形码一样用过就要扔掉,它是可以重复使用的。

(2)数据信息的接收、传递和穿透性强,电子标签可以进行批量处理,效率得到提高。普通条形码的读取器必须是在没有任何物体的阻挡下,近距离地将扫描光源对准条形码才可以读取到数据信息,且一次只能获取一个条形码的数据;而RFID电子标签内数据信息的读取、传递只要是在无线电波覆盖的范围内,就可以穿透纸张和塑料等非金属或非透明的材质进行。因此,RFID电子标签的阅读器可在同一时间对几个甚至是几十个电子标签进行批量识别处理,大大提高了识别效率。

(3)信息存储量大。条形码一般的容量是存储50个字符,最大的容量也只能达到200到3000个字符,而RFID电子标签的最大存储容量可达数MegaByteS。

(4)防盗安全性强。RFID电子标签在数据信息读取方面都有密码保护,这样的安全保护措施使得电子标签不容易被轻易更改和伪造。

(5)使用期限更长、防污染性强。传统条形码通常都是纸质的材质,很容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但是电子标签对类似水、油和其它化学药品却有着很强的抗污染力。

2 RFID技术在国内高校图书馆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2.1 RFID技术的应用

RFID技术在国内图书馆的应用自2006年开始有了较快发展。

2006年初,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图书馆开始使用RFID智能管理系统。系统包含员工服务子系统、芯片转换子系统、自助借书子系统、自助还书子系统、馆藏盘查子系统、通道侦测子系统等。通过与计算机连接的读取器,5秒钟完成图书借出、归还手续,还可快速处理新书入库、藏书确认等。

2006年,汕头大学图书馆开始超高频RFID试验。2007年至2009年分楼层实施RFID,结合测试结果和超高频在价格、性能、未来图书物流链、标签大小等方面的优势,2010年汕头大学图书馆全面实施超高频RIFD。

2006年,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从经济、安全、服务和管理四个方面进行考察和研究RFID。2010年在两个校区分别启用了RFID,做了读者调查,证明了RFID的快捷与简便。后续还引入24小时综合服务一体机、RFID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等,图书馆完全实现了馆藏、RFID和互联网三合一的目标。

2008年,香港大学图书馆开始使用高频RFID,自助借还书量占总量的60%左右,其带来的简便与高效得到了工作人员和读者的肯定与满意。

2008年,北京石油化工大学建成基于超高频频段的RFID图书智能管理系统。项目发现超高频RFID系统读取标签速度更快,多标签读取性能更佳,可调节读写距离等优势。

2009年9月,西安理工大学图书馆与国内上市公司远望谷合作采用RFID技术,实现了校园一卡通和纸质借书证的兼容并存,使图书馆工作中一些基本流程得以简化和省略,大大优化了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

基于上述RFID技术在国内高校图书馆的应用现状来看,RFID的应用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快,目前呈现出每年增加5家图书馆使用RFID的增长规模,发展趋势势不可挡。

2.2 存在的问题

采用RFID技术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图书馆工作效率,但是也有以下一些问题需要慎重考虑:

2.2.1 标准问题

全球已有10多个国家拥有自己的相关图书馆RFID应用标准,但是彼此之间不完全兼容,存在差距。同一个国家,各个生产厂家的RFID产品相关标准不一致,严重影响应用馆之间资源的共享和RFID产品设备的互通,对其在图书馆的应用造成了阻碍。

2.2.2 应用频率问题

目前市场上使用较多的两种频率是起步较早且应用较多的高频和起步较晚但目前应用发展较快的超高频。这二者至今没有明确的优劣评判标准,不同图书馆应用时选择不同的频率,频率的差异也导致了不同的频段划分、标准、协议等,直接影响应用性能和产品设备的互通。

2.2.3 成本问题

RFID相关设备及维护费价格昂贵,对于图书馆来说经费是一个难题。此外,许多图书馆在近几年更新了传统设备,引进门禁系统、复合磁条、监测仪等。如果短期内进行全面RFID设备更换,成本不符合经济效益。因此,成本问题制约了RFID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

2.2.4 安全问题

由RFID工作原理决定,其通过天线来接收和发射芯片中的信号,芯片在图书中,容易受到破坏,也容易受到金属干扰。与此同时,RFID标签具有存储和跟踪功能,携带相关附有标签图书的用户也就存在受追踪的威胁,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3 RFID技术在贵阳学院图书馆的解决方案及应用成效

3.1 解决方案

我馆经过系统的前期论证和实地应用考察之后,决定与国内上市公司远望谷合作采用RFID技术。由于图书馆原来采用条码识别技术的金盘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本着节约资金、降低成本的原则,图书馆应用RFID技术后,对以下部分进行了改造:

3.1.1 采用RFID标签代替现有的条形码

条码号作为RFID系统和金盘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连接的纽带,将RFID系统融入金盘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每个RFID标签均采用专门包装,同时将图书对应的条形码号存入RFID标签之中,为全馆的技术手段的管理打下的基础。

3.1.2 采用区域管理模式

为了满足读者阅读和图书定位的需要,同时体现工作人员对架位管理的可操作性,将馆藏资料分成了若干个对等的区域,进行区域管理。区域划分是以《中图法》的分类原则和各类图书的数量为依据,这些划分的区域之间的流通图书的数量大致相当。

3.1.3 安装RFID读写编程器和RFID阅读器

改造原有的采编流程,增加RFID读写编程器,在图书的验收处理过程中使用RFID读写编程器将相关信息写入RFID标签。

3.1.4 改造借阅流程

将工作人员的借还图书操作与读者自助借阅结合在一起,提高了借阅效率,同时还保护了读者的隐私权。工作人员工作台配备RFID读写器替代原有的条码阅读器,同时在处理的过程中实现同金盘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的信息交互。其操作最大的特点是对一个读者同时处理借还图书多本,极大的提高了流通业务的工作效率。

全馆配备了4台自助借阅机,方便读者最快速度的借到自己需要的图书。读者可以通过自助借阅工作站,在系统的提示和帮助下自行完成图书的借出操作,也可以到前台由工作人员通过流通工作站完成图书的借出操作。由此减少或杜绝了因为借阅不方便而没有办理正常手续将图书带出图书馆的不良行为发生,同时缓解了因图书馆的借阅量急剧增加而工作人员少的矛盾,扩大了为读者服务的能力。

3.1.5 增加智能自动还书系统

智能自动还书系统能保证读者一天24小时还书。要求在图书归还的同时与金盘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进行信息交互,使这些归还的图书的馆藏信息得到及时更新,对所还图书提供对RFID标签进行读操作,进而通过自动分拣系统对这些图书进行按分类分拣操作,以方便工作人员快速上架。

智能自动还书系统由对内和对外两部分组成。

对外部分包括:还书口,还书结果显示屏,监视器显示屏等。

对内部分包括:传送带,RFID阅读器,监视器及同步录像机。

3.1.6 安装RFID安检系统

无线电波式防盗侦测门具备EAS(电子防盗)功能,将RFID阅读器整合在内,让图书馆防盗系统更容易处理,未经许可的馆藏图书被带离图书馆引发警报。除了声、光警报器外,还触发摄影系统。其主要作用是:第一,可将馆藏的信息识别与安全防盗管理合而为一;第二,在读者携带未经许可的馆藏物品通过电子侦测门时警告图书馆理员;

3.2 应用成效

我馆采用RFID技术后的成效主要反映在以下五方面:

(1)较好的解决了读者排长队借、还书的问题。采用RFID标签,无需接触就能读取到图书的信息,提高了信息的读取速度,只要是在探测范围内,就可多方位、多角度的读取数据,简化了借还书的工序,省去了上磁和消磁的工作,大大削减了繁琐性事务。可同时对读者手中的多本甚至十几本书进行批处理。

(2)减清了书库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清点馆藏图书的速度。采用RFID清点馆藏图书,只需手持读取器在各书架上横移,就可以获取图书的信息,而不再需要按索书号对图书一本一本进行清点分类了,在减清工作人员清查图书的工作强度的同时也提高了清点速度,提高了图书馆盘点工作效率。

(3)方便了读者自由借还书,提高了馆藏资源的利用率。RFID配备自助借、还书的设备,这样一来,读者借还书不受时间的约束,可自己办理图书的借、还手续,自助借还设备的出现有效避免借还图书的高峰期,在方便读者的同时也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4)大大提高了图书的防盗性。RFID标签能够穿透纸张、塑料和木材等多种非金属或非透明的材质,在被覆盖的情况下能够进行穿透性的通信。通过电磁波来追踪和定位每本图书的活动情况,以达到防范图书易毁被盗的目的。

(5)减轻了馆员的工作压力,改善了馆员的工作环境。RFID系统降低了流通部门的劳动强度,减少重复性的劳动,提高了馆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各个岗位上的馆员有更加充足的时间和更饱满的精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以更全面的图书情报知识服务于更高层次的读者。

4 结束语

RFID技术在图书管理应用中有着传统的条形码和磁条无可比拟的优势,其智能化和更加人性化是图书馆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的发展方向,在技术飞速发展和市场激烈竞争的外部环境激励下,RFID在庞大的图书馆管理领域有着极其光明的应用和发展前景,它将促进图书馆业务的重大变革,推进图书馆事业的极大发展。同时,也应该看到,目前在图书馆中应用RFID,还仅停留在识别领域,即利用RFID标签的高速识别能力,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在今后的应用中,如何更好地提高RFID的识别速度,增加RFID标签的存储容量,以及利用其跟踪处理的能力都将成为RFID技术的研究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董丽华.RFID技术与应用[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5).

[2]周文豪.数字图书馆以及RFID在国内外世界图书馆中的应用状况[J].中国电子商情(RFID技术与应用),2008(3):6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