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动力技术分析范例6篇

航天动力技术分析

航天动力技术分析范文1

关键词:航天器控制;数理力学;工程实验;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0-0143-04

一、绪论

“航天器控制理论与方法”是我校“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本科专业的一个重要培养方向。该专业方向经过近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个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校大批毕业生进入航天科研院所工作,不少人已成为业务骨干,为我国航天事业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当前,我国航天科技重大工程诸如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北斗导航等均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正在酝酿和制定下一阶段主要发展目标和发展路线,我国航天事业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在科教体制方面,国家正在酝酿新一轮改革,以期进一步祛除发展中的体制性弊病和痼疾,促进科教兴国大业顺利发展。在社会对科技人才的需求方面,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开放度的提高,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的要求愈来愈呈现出多元化特点,过去那种靠掌握单一专业技能、在一个工作单位或岗位干一辈子的现象很难再出现了。包括人才在内的各种社会资源在社会化生产中的重新配置和流动将愈益频繁,也要求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必须具备更厚的基础、更广的知识和技能、更强的适应性和开创性。

为了主动适应我国航天科技事业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未来高科技、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作为重点大学航天主干专业的教师,我们必须进一步思考如何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航天主干专业师资队伍,如何进一步改革和改进教学内容和模式,如何更好地培养出我国未来航天科技事业的合格接班人,为早日圆中华名族强国梦做出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的贡献。

本文将从“航天器控制理论与方法”专业方向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阐述笔者近年来的实践与思考,以期引起国内同仁的关注和讨论,促进共同提高和进步。

二、“航天器控制理论与方法”专业方向培养目标的探讨

顾名思义,“航天器控制理论与方法”专业方向的学科特质是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理论的交叉融合。即以各类航天器为对象,运用控制理论的观点和方法,设计控制律,并分析其闭环或开环(取决于控制律)动态特性,用以指导工程设计和应用。具体到我们这样一所在业内享有盛誉的重点大学,该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该如何定位,才能既符合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又能体现我们的特色和优势,这是我们院系领导和一线教师长期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将从该专业方向在我校的发展历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思路等方面阐述。

(一)原来的定位――发展历史

我校是一所老牌航空航天高等院校,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在我校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尽管早先的专业名称未必这样),但传统优势方向是航空器和航空武器的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在航天器控制方向,尽管也积累了较好的基础,但是教学和科研力量比较分散,没有以院系建制形式集中统一在一起。2006年航天控制系成立,同年“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航天控制方向)开始招生,标志着“航天器控制”作为我校“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的一个重要专业方向以院系建制的形式被正式确立,也为我校“三航”(航空、航天、民航)特色办学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在培养目标的定位过程中,我们曾充分调研了国内兄弟院校,特别是传统航空航天类重点院校的培养方案,初步确定将航天器轨道动力学与控制作为我们的重点培育和发展方向,这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①深空探测是我国乃至世界未来航天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其中轨道动力学的分析和计算起着关键作用;②国内传统航空航天类重点院校在轨道动力学方向比起我校没有明显优势,我们选择此方向作为重点建设方向完全可能迎头赶上;③南京大学的天体力学(含天体轨道力学)在国内首屈一指,我校与南大毗邻,因此在人才培养和交流、科研合作等方面具备独特的地域优势,可以藉此推动我校在航天器轨道力学方面的快速发展;④我校在飞行器控制理论与技术方面具备传统优势,将这方面的积累(成果和师资)转移应用到航天器控制领域,有望实现航天器控制专业方向的跨越式发展。

由于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合理明确,师资培养和引进工作顺利,一线教师甘于奉献、勤奋工作,我校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之“航天器控制”方向在短短几年之内就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我们不仅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本科生,而且选拔了一批优秀的学生继续在航天器“导航、制导与控制”学科深造,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现在已有不少毕业生成为我国航天科研院所的专业技术骨干。这表明我们“航天器控制理论与方法”专业方向的办学实践是成功的。

(二)显露出来的问题

尽管我校在“航天器控制理论与方法”专业方向上的办学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也逐渐发现了一些不足和缺陷。特别是在国家科技、教育、经济、就业等形式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这些不足和缺陷更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积极思考,认真应对,进一步改进工作,更好地适应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下面逐一剖析我校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之“航天器控制理论与方法”方向在培养目标定位中显露出的问题。

1.培养目标单一化,缺乏细化分类。我们在确立“航天器控制理论与方法”这一培养方向之初,就将“熟练掌握近地航天器轨道计算、分析和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熟练掌握航天器轨道和姿态控制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作为我系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在肯定其科学合理性的同时,应该看到其局限性所在。航天器控制无论是作为专业方向,还是科技产业门类,其所包含的内容是丰富的,近地航天器轨道动力学与控制只是其中之一(尽管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要求该专业方向学生熟练掌握近地航天器轨道计算和控制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的同时,还应掌握航天器控制其他重要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比如再入大气航天器的轨道(弹道)力学和控制方法、航天器交会对接的相对动力学与控制等。过于单一和狭窄的专业培养目标,一方面容易导致学生知识和能力结构欠缺,影响到其发展后劲,另一方面直接导致学生择业时选择余地不足,影响其就业。

2.理工融合不够,培养目标在体现厚基础宽口径方面有待进一步优化。诚如上述,我们的“航天器控制理论与方法”专业方向的建设重点是航天器轨道动力学与控制。而航天器轨道动力学与控制是典型的同时具有理学和工学特色的专业方向。它的理学特色体现于“轨道力学”,最早可以上溯到18世纪以来拉普拉斯、庞加莱这些数学、力学家在天体轨道计算方面的开创性工作。因此,要想真正掌握航天器轨道力学,哪怕只是近地椭圆轨道力学,也须具备非常扎实的数理力学功底。它的工学特色又体现在“控制理论和方法”方面。航天器的控制不仅是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诸多工程实际限制因素的工程技术问题。通过该专业方向的培养,我们的重要目标是让学生牢固树立工程的思想和观念,有能力设计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控制规律和技术方案。但是反观我们现有的培养目标,在“理”和“工”两方面都欠火候,在“理工融合”方面就更是有问题了,具体表现在:①在“理”方面,我们没有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近代分析力学、近现代应用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学生的理论力学课程也是按照非力学专业的规格和学时去教学的,直接导致数理力学功底偏薄弱,发展后劲受限。②在“工”方面,航天器控制领域的必要的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和实验数据处理技能方面没有纳入培养目标。一方面导致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差,更重要的是难以树立工程的思想和观点,以及解决工程问题的思维方法和套路训练。③至于“理工融合”,就更是一个有挑战性的课题。粗浅地讲,“理工融合”的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工程师中的科学家”和“科学家中的工程师”,这实际上也是我国老一辈科学大师,如钱学森、钱伟长等哥廷根学派传承人极力倡导的高等工科教育的理念,可惜直到现在,我国的重点工科大学还没能普遍地实现这样的目标。

(三)解决的思路――培养目标重定位和优化

1.培养目标细化分类,实现个性化培养。诚如前述,“航天器控制理论与方法”本身所包含的内容是广泛的,我们在强调重点方向(航天器轨道动力学与控制)的同时,决不能忽略其他方向,以适应我国航天科技工业部门对人才的广泛需求。为此,我们考虑在新一轮培养方案的改革和调整中,将培养目标细化分类。除了“航天器控制理论与方法”方面的共同专业课程在一起教学外,在大三下学期或大四上学期就要根据不同的亚类分班教学。对于个别学术科研苗子,要早发现、早培育,“单独开小灶”,加大课程深度,及早进行科研方法的训练。如果符合推免研究生条件,则要吸收进相关老师的科研团队。

2.在培养目标中凸显对数理力学基本功底的要求。无论是近地航天器轨道动力学,还是再入航天器弹道学,要想真正学懂学透,融会贯通,举一反三,非具备扎实的数理力学功底不可。否则,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学近地轨道的设计不了深空探测轨道,学卫星控制的搞不了飞船再入控制,学再入弹道的不会计算绕地椭圆轨道。这样的学生发展后劲不足,工作适应性差,更不能期待做出创新性的成果来。因此,我们在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之“航天器控制理论与方法”的培养方案中,必须强调“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数理力学功底”。

3.培养目标中应强调对实验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的要求。我校是一所工科院校,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航天器控制方向)是工科专业,这样的本质属性要求我们须臾不能忘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中必须包含对实验技能的要求。而且这种实验技能不仅仅是普通的实验技能,比如《大学物理》、《模拟电路》、《数子电路》、《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等课程中所要求的基本技能,而是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工程实验技能,即是为解决一个比较综合的工程问题,进行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操作、事后的实验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只有具备这样的实验能力,才算达到了我校“航天器控制理论与方法”专业方向本科毕业生的要求。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是为培养目标服务的,有什么样的培养目标就应该制定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实行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围绕以上培养目标的调整,本专业方向的教学内容和模式也宜作以下调整或改革。

(一)大幅度增加近现代应用数学和近代分析力学的课程

现在我校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航天控制方向)专业教学计划中所涉及的数学课程,除了包括全校公共基础课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外,仅有《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数值计算方法》两门课,而且课时都较小。《理论力学》是按非力学类专业的培养规格教学的,内容只涉及古老的牛顿矢量力学部分,缺乏作为近代力学基础的拉格朗日分析力学。而且随着一轮又一轮的所谓教学改革,为学生“减负”,以上课程的课时被一缩再缩,学生的数理力学基本功训练得不到必要保证,一线教师普遍感觉到学生的基础越来越薄弱,前景堪忧。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培养基本功底扎实的航天控制类精英人才,我们拟在修订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中,大幅度增加近现代应用数学和近代分析力学的课程,初步计划增加如下课程:《数学物理方法》、《张量初步》、《摄动方法》、《量纲分析》、《分析力学》。这些课程所能提供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思考和解决广泛的数学、物理和工程问题的方法和技能,作为“航天器控制理论与方法”专业方向的学生,当然应该熟练掌握之。下面仅就《张量初步》、《摄动方法》、《量纲分析》等课程的必要性做简要说明。张量理论是数学的一个分支,其概念源自力学,最早用来表示弹性介质中各点的应力状态,后来人们发现许多物理量均具有张量的属性――对坐标变换的不变性。现在工科学生熟知的矢量和标量都是张量的特例,分别是一阶张量和零阶张量,它们均具有对坐标变换的不变性。但是世界上的物理量仅用标量和矢量来描述是不够的,比如航天器的转动惯量,既非矢量也非标量,而是一个二阶张量。如果我们用张量的概念来描述航天器的转动惯量,就比通常大部分教科书所用的转动惯量矩阵更能反映其本质。因为惯量矩阵对坐标变换是变化的,而张量是不变的,不变的量恰恰是事物的本质属性。下面再说《摄动方法》。摄动方法是近似求解非线性代数方程、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的强有力工具。该方法诞生于数子电子计算机还没有问世的近代,最早被科学家用来计算天体轨道。1946年数字电子计算机问世后,数值求解成为人们最热衷的方法,但是数值解很难给出带有规律性的结果。摄动法可以通过引入小参数摄动,给出复杂问题的近似解析解,不仅求解方便,而且能够发现解的结构中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更利于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所以《摄动方法》是一门具有方法论性质的重要课程。最后讲《量纲分析》。量纲分析是一门十分重要但几乎被我国高等工科学校严重忽视的课程。上世纪我国一大批数理力学家均能十分熟练地运用量纲分析的方法来对系统建模、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但是不知何故,现在这门课在高等工科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几乎绝迹。据传,牛顿最早就是用量纲分析的方法从开普勒第三定律导出万有引力定律的!我们呼吁高等工科学校尽快给《量纲分析》以应有地位。

(二)加大综合实验课的比重,提高学生工程实验技能

我校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航天控制方向)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课程实验的课时不少,但是综合实验课的课时严重不足,而综合实验课是培养学生工程实验技能,使其确立工程观念和思想,培养其用实验或试验的手段解决工程问题的最重要的机会。造成此种局面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涉及到师资队伍本身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也涉及到当前高校内部考核评价机制不够健全,影响广大教师从事实验教学的积极性等。因此,要根本解决此问题,必须从学校内部管理和评价机制等深层次入手,大刀阔斧改革,进一步健全实践教学评价机制,鼓励一部分优秀教师能专心从事综合实验课的教学工作。

(三)对学生实行“精英化”和“大众化”分离的分类教学模式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航天控制方向)专业的毕业生未必全部到航天科技工业部门就业,更未必全部从事该领域的学术科研工作。相当数量的毕业生会进入国民经济建设的其他各业,比如工业自动化、机电设计、企业管理等。对于那部分有志于从事航天科技,尤其是在学术科研方面有发展潜力的学生,我们在教学计划中应加大必修课的比重,降低选修课的比重,因为必修课是为今后从事学术科研打基础的非常重要的课程。对于其他学生,则可适度减小必修课的比重,根据其个人兴趣和未来择业方向,给其以自由选课的机会,只要修满规定学分,就是合格的毕业生。当然可以预见,这种改革方案在操作层面上将会遇到不少困难,比如怎么分类、何时分类、分类后能否再调整等问题。改革得好,大家满意;改革得不好,影响稳定。因此,需要我们上下一心,积极探索,谨慎实施。

四、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问题与解决思路

师资队伍建设始终是专业建设中的核心关键。上述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改革无一不牵扯到师资队伍本身的建设。因为教学内容要靠教师传授给学生,教学活动要靠教师来实施,教学改革也要靠教师来贯彻落实,师资队伍的水平决定了教学效果的“最大理论值”和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欲实施前述教学内容的改革,我们感觉到当前在师资队伍方面最突出的问题如下。

(一)任课教师学科专业结构过于单一

我校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航天控制方向)的一线任课教师基本均毕业于“导航、制导与控制”或“飞行器设计”二级学科,学科专业结构过于单一,难以完全适应“航天器控制理论与方法”专业方向厚基础宽口径人才培养的需要。前文提到,要在教学内容中大幅度增加近现代应用数学和近代分析力学的课程,比如《数学物理方法》、《张量初步》、《摄动方法》、《量纲分析》、《分析力学》等,对于这些课程我们就缺乏专业的授课教师。虽然部分课程比如《数学物理方法》在我校其他专业(比如流体力学或电磁场专业)有授,可以让我专业学生全部去他院修课,但是毕竟不同专业对该课的要求和课时均不同,在课程教学管理和课程考试协调上会遇到很大障碍。还有一些课程,即便在其他专业也未必有授,比如《摄动方法》和《量纲分析》等。

(二)一线任课教师中具备较强工程实验技能和教学经验的教师匮乏

近十年来,我们专业新引进的教师全部是国内重点名牌大学毕业的博士,整体上理论学术水平较高,科研创新能力也较强,但是工程实验技能相对薄弱。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各学校对博士生学术考核的要求偏重于理论水平,而工程实践能力受到一定淡化。这就造成了我们的一线教师中具备较强工程实验技能的比较匮乏。

解决以上问题的初步考虑如下。

1.在现有师资中发掘并动员一些数理力学功底厚实的教师,鼓励其早日为本科生开出上述近现代应用数学和分析力学的课程来,并在教学工作量计算、职称评聘等方面给予倾斜或适当照顾,以激励其为打牢学生基本功多多出力。

2.在新引进师资中,我们不必局限于接收“导航、制导与控制”、“飞行器设计”等学科专业的博士毕业生。对于“应用数学”、“力学”等学科专业的优秀博士毕业生,只要热爱航天及国防教育事业、有志于转型从事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方面的应用数学问题或力学问题研究,我们应该张开双臂欢迎。引进这些师资后就不愁我们专业的本科生数理力学功底打不扎实了。

3.尽快引进高水平的实验技师,为我专业的学生开设高水平的综合实验课。在引进师资的学历中,也应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能一刀切地“非博士不要”。古人早就说过“不拘一格降人才”,我们现在难道不应该比古人更开明、更有胸怀和眼界吗?

五、结论与展望

世界新一波科技革命浪潮已经掀起,祖国航天事业和科教兴国伟大战略已经向我们吹响了冲锋的号角,国家和社会对新一代高素质、复合型科技人才的需求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迫切。作为重点工科大学的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们责任重大,必须深刻认识到:越是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越是要夯实学生的基础;越是在知识翻新快的时候,越是要加强师资队伍自身的建设。只要我们着眼于夯实学生数理力学基本功和工程实践能力基本功,抓住师资队伍建设这条主线,就抓住了问题的要害,相信我们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工作会更上一层楼,为祖国航天事业、科教兴国和国民经济建设输送更好、更多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韩艳铧,徐波.正确处理教学科研关系,做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2):49-50.

[2]韩艳铧,徐波,陆宇平.重视和改善基础教学工作,培养创新型科研人才[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4):83-87.

[3]刘燕斌.航天控制专业精英化教育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46):203-204.

航天动力技术分析范文2

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曾经与其他国家的古代文明一起,共同孕育了现代航空航天技术的萌芽。虽然随后的中华大地经历了多年战火的洗礼,但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航空航天工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重新建起了如今完整的航空航天工业体系,现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技术密集、基础雄厚的支柱型产业,。

本世纪随着航空航天工业在世界范围内进入了爆发式发展时期,我国航空航天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专利布局显得愈发重要和急迫,而目前我国航空航天产业在知识产权战略国际化布局的道路上最直接面对的两大竞争对手也恰恰是我们强劲的老对手,美国、欧盟。

从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发明了人类第一架飞机开始,美国的航空航天工业已经经过了上百年的坚实的发展历程,其积淀之雄厚远非其他国家可比,而欧洲凭借雄厚的现代工业基础,紧随美国的步伐同样在世界航空航天技术专利布局中占据了半壁江山。

时间截至到2010年底,根据汤森路透科技信息集团(Thomson Reuters,下称汤森路透)知识产权解决方案事业部的第二份年度报告《2010年创新报告》。报告以航空航天、汽车、家用电器、医疗器械、石油化工、半导体、化妆品、计算机及设备等12个重要技术领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上述技术领域在2010年的全球专利活动。分析表明,航空航天领域专利活动量井喷,从2009年到2010年,航空航天领域的专利活动量增加了25%,是12个领域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其中,航空器和卫星技术子领域的专利活动量增加了108%。欧洲和北美地区是世界航空航天技术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受理专利申请量超过了总量的2/3。通过对世界航空航天技术领域专利的计量分析不难发现,在世界航空航天领域,欧盟和美国在专利总体数量、质量和核心技术方面布局方面一直都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日本企业由于其在电子领域的强势地位,在航空航天技术领域也占据一定份额。由于航空航天科学领域的开发进步涉及的领域多,需要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其研究开发比一般民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具有更高的风险性,因此相对于别的领域来说,航空航天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技术申请专利保护的比例要高得多,专利所有国对其所拥有专利的保密和垄断性更强。

让我们将时间回溯到2016年5月11日,专业信息服务提供商汤森路透了《2016全球创新报告》,对2015年全年全球创新活动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显示航空航天领域,仍然是增长最为显著的领域,实现了高达两位数的同比增长,可喜可贺的是,其中中国科研机构、高校及企业表现尤为突出,成功在世界航空航天领域打出了一片天地。

我国航空航天发展至今,通过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国外先进技术,从无到有,目前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航空航天工业体系,在世界航空航天领域已经占据了一席之地,尤其是“墨子号”的升空,标志着中国已拥有了量子卫星通信的核心技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技术跨越。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与美国、欧盟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目前我国已经具有了完整的航空航天领域科研、设计和生产制造体系,基本上具备了自主创新的物质技术条件,今后的发展应该全面掌握航空航天领域专利技术、追踪重大、核心技术的发展,突破欧美对我国在航空航天领域的专利技术封锁,加大自主创新能力,并且加强专利保护,提航空航天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如果从航空行业的井喷与其他行业的对比不难看出,中国确实在航空航天核心专利上申请数量不能够与早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但这和航空航天核心专利的特性有一定的关系,如飞机的流线型气动外形很难做出突破性的改变,同时常规发动机和电控系统的组合模式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并不容易在国际统一标准顺利执行的情况下进行很大的变革性创新,这也正是这一领域专利壁垒严重的现状之一。

笔者作为本领域一线审查员通过对大量专利的检索研究分析将航空航天类领域的申请归纳为以下4大类:

1、飞行器工作环境相关:地球的大气层从地面向上依次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逸层。大气层外为空间环境,指真空、电磁辐射、高能粒子辐射、等离子和微流星体等所形成的飞行环境。不同的飞行器对应不同的飞行空间,由于所处环境不同,因而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例如空间飞行器处于地球磁场之外,因此容易受到太阳风等因素的影响。

2、飞行器的动力系统相关:动力系统为飞行器提供动力,推动飞行器前进,由发动机、推进剂或燃料系统以及保证发动机正常有效工作所需的导管、仪表等装置组成。飞行器的发动机可分为活塞式、喷气式、火箭和组合发动机,以及非常规发动机五类。

3、飞行器结构相关:飞行器结构是飞行器各受力部件和支撑构件的总称。对飞行器结构的一般要求通常从空气动力学、重量、使用维护、工艺和经济性,材料等方面进行论述,即结构应满足飞行性能所要求的气动外形和表面质量,在满足强度、刚度和寿命的条件下重量尽量轻,结构便于检查、维护和修理,易于运输、储存和保管,在一定生产条件下要求工艺简单、制造方便、生产周期短、成本低,材料的比强度大、比刚度大等。

4、飞行器机载设备相关:机载设备是各种测量传感器、显示仪表和显示器、导航系统、雷达系统、通讯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电源电气系统等设备和系统的总称。用于帮助飞行员安全、及时、可靠、精确地操纵飞行器,保障各项飞行任务和技战术性能的实现。

其中以第3类飞行器结构相关的申请最多,其次为第4类飞行器机载设备相关和第2类动力系统。

此外,通过近百篇国内外最新对比文件技术成果的检索浏览,得出以下结果。

1、航空领域材料类申请呈现增多趋势,革命性的发明,如新的气动外形设计类专利极少,且新的申请呈现经验化、模块化。

2、航空领域重要的核心专利主要分成波音Boeing和空客Airbus两大阵营,这和两家公司的市场占有率成正比,他们各自旗下的零配件厂商专利互有交叉,但仍然主要围绕自身的机型进行改进,波音围绕最新的787型号的相关专利最多,其发展方向个人认为是轻量化、节能、高智能、高操控性。而空客围绕其最新的A380有较多的专利申请,其发展方向大致可以归纳为超大载客量、超大航程、节油、舒适性。两大阵营各有各自的优点,目前仅仅通过专利分析还难以判别高下。

3、航空领域与成熟的大型客机生产商相比,民间发明家的专利申请呈现跳跃式思维,并不具有高度的专业性,经常会出现实用性的局限,无法实现的异想天开类申请较多(如橡皮筋弹射战斗机等),造成公开不充分类案例较多,但整体处于向上发展的状态。

4、我国航空领域与国外同时期发展阶段(莱特兄弟之后的100年左右)的专利相比较,国内申请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体现在附图的专业性,意图描述的精确性,国外同时期专利数量呈现井喷式,有大量革命性的专利申请,国内目前仍处于摸索阶段,很多申请属于知识层级不够所造成的无用申请,即国外百年前已有相关申请,造成了一定的浪费。

5、航天领域与航空领域呈现截然相反的状态,航天领域由于中国起步较早,专利数量上并无落后,且由于保密性的原因,国外申请较少涉及。

6、航天领域目前围绕神舟系列飞船以及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申请较多,且以高校申请为主,研究所同样有大量高质量的申请。

总之,航空航天技术是一个国家科技先进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力学、材料科学、电子技术、控制理论、推进技术和制造工艺等技术的综合体现。进入21世纪,航空航天科学技术继续保持高科技的重要地位,在推动原始创新,促进学科交叉与学科融合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其相关的专利申请也重新呈现出了井喷式,且由于现在地面汽车类的科技创新已经接近顶峰,大量的小公司和民间发明家开始投身航空航天业,各种新奇的创意将会层出不穷,相信我国会在这一领域奋起直追,创造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航天动力技术分析范文3

全星历模型下拟Halo轨道设计

火星探测器进入段预测校正制导方法

小行星形貌特征的分析与描述

针对空间碎片捕获的绕飞轨道设计

基于光学图像的撞击坑识别研究综述

深空探测磁动力技术研究进展

载人小行星探测的总体方案设想

空间碎片偏振光谱成像探测技术研究

高精度VLBI技术在深空探测中的应用

月壤剖面冲击贯入式探测方案研究

火星进入段探测器自校准状态估计

载人小行星探测任务总体方案研究

基于栅格地图的火星车路径规划方法

用于小行星探测的离子推力器技术研究

“新视野号”探测冥王星及柯伊伯带综述

强不规则天体引力场中的动力学研究进展

火星任务中星上原时τ与TCG的相对论变换

月面广义资源探测及其原位利用技术构想

空间核能源应用的安全性设计、分析和评价

一种基于星载GPS的月球探测器导航算法

多层月球模型的自转动力学与着陆探测

火星软着陆能量最优制导律转移能力分析

一种基于陨石坑拟合椭圆的着陆器位姿估计算法

星间洛仑兹力编队飞行的平衡点及零速度曲面

一种小推力借力飞行转移轨道初始设计方法

资源约束突变的航天器观测快速重调度优化算法

异地天线组阵站间时延差修正技术研究与验证

利用VLBI技术进行深空航天器跟踪的仿真分析

基于非线性未知输入观测器的航天器故障诊断

航天器与空间碎片的混合编队重构控制与应用

月球软着陆动力下降制导控制技术综述与展望

面向“CE-3号”软着陆过程的深空网干涉测量技术

飞往日-地动平衡点轨道初始误差敏感度分析

宇航员手持式高频冲击采样装置的设计研究

火星尘埃对太阳电池阵的影响与电帘除尘研究

附着小天体的动态面鲁棒制导与控制方法

蠕动掘进潜入式行星探测装置方案设计研究

小天体自主附着多滑模面鲁棒制导方法研究

三小行星系统216Kleopatra引力场中的动力学

小天体软着陆中的地面特征区域提取与跟踪算法

主带小行星采样返回任务中的离子电推进应用方案

航天器任务规划中资源约束的可分配处理方法

基于燃料最优解的火星精确着陆制导策略研究

一种基于时标状态的启发式航天器任务规划算法

基于对数势函数的深空探测器姿态规划与控制方法

一种基于可钻性在线辨识的月面钻进控制方法研究

热载荷蜂窝夹层板作用下固有频率预测与分析

航天动力技术分析范文4

关键词:大数据;航天遥感;战略

中图分类号:P23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5-000-02

一、航天遥感和航天遥感系统

近些年来,大数据已经成为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 IT 领域最流行的词汇,并在各行各业中广泛出现,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也引起很多专家学者的深入研究。从2012年3月开始,美国开始投入对大数据的研究,与大数据相关的研究发展规划被列入科学信息领域的重要举措之一,相关部门基于大数据背景下获取、存储、处理等方面展开对遥感信息技术的研究。本文以航天遥感的现状为基础,分析航天遥感系统的技术现状,得出航天遥感系统如何面对大数据时代挑战的结论,以便于迅速采集遥感数据、对遥感数据进行分析和管理,满足人们对航天遥感的需求。

遥感是为了获取远距离物体的相关资讯,遥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现场勘测,适用于面积广阔的观测,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较强,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在勘测过程中不需要通过物理接触,而是通过电磁波的反射以及辐射,通过数据的采集和计算,实现对物体的远距离探测,获取包含物体的遥感数据信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数据不等同于信息,数据承载有效的信息,在目前的应用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任何事物都可以发射、反射、吸收电磁波信号,都属于遥感信息源。地物的空间信息的获取方式需要通过搭载在遥感平台上的遥感器来获取。

二、大数据的概念

大数据是适应时展需求所衍生出来的概念,顾名思义,大数据所指的数据数量十分庞大,通过传统的收集渠道不能帮助企业采集、管理有效的信息,也无法立足于时代背景,向企业提供与经营相关的策略。直到2009年,“大数据”才逐渐出现在公众视野,以难以预计的速度进行扩散。研究大数据的目的并不是采集数据,而是将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管理、处理、应用,增强数据应用的能力,进一步完善使用数据的功能,从而挖掘有应用价值的资讯,大数据技术具有可观的发展空间。大数据时代在信息通信、海量存储等方面有利于解决航天遥感系统迅速采集信息、处理数据,本文的重点放在数据存储方面,并分析新时代背景下航天遥感技术存在的机遇和挑战,进一步促进航天遥感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三、航天遥感技术迎来的机遇

1.航天遥感技术的重要意义

航天遥感可以对环境和资源进行有效的勘测,也可以对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掌控。可以说从一定意义上讲,航天遥感技术已经成为决定战争胜负和影响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 航天测绘已成为获取空间信息资源十分重要的技术手段。同时,遥感信息的获取、处理、加工和服务,与卫星定位技术和卫星通信技术的应用也密切相关,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的小卫星技术对于推动遥感、导航定位和通信技术的快速进步具有重要价值。

2.大数据时代航天遥感技术的机遇

(1)云存储

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航天遥感技术可以使用云储存的技术,对数据进行实时更新,包括对数据副本进行实时更新,占有极少的硬件资源,广泛应用于亚马逊等电子商务行业中。存储虚拟化技术是云存储系统的关键所在,包括主机、基于网络、基于存储阵列三种,为了将设备的物理属性屏蔽,完成对异构存储设备的统一映射。基于主机需要使用虚拟化软件,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会增大主机端的负载,无法拓展主机的空间。基于存储阵列需要安装虚拟控制程序,将逻辑存储单元与多个物理磁盘设备相对应,这种操作具有可以满足用户对存储性能的要求,同时也存在一些缺陷,比方说拓展性能较差,无法延伸设备的拓展性。存储虚拟技术采用基于网络的形式可以集中上述两种存储虚拟技术的优点,在满足用户对存储性能需求的同时,保持设备一定的拓展性,因此很多企业都使用基于网络的主流形式。

(2)数据库

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数据并非以文字的形出现,归属为非结构型的数据和文档,数据呈现半结构化的发展趋势。在云存储系统中,NOSQL数据库需要以数据增长需求为考虑因素,分析数据的实用性和可用性,尽可能满足人们对勘测各方面的需要。再进一步细化,数据库使用弱一性的特例,保证用户最后的运行个结构是类似的。一般情况下,NOSQL数据库分为四种,根据不同的情况,使用不同类型的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储存。

四、航天遥感技术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1.遥感大数据的自动分析

数据挖掘指的是,从海量的数据中通过算法搜索隐藏信息的过程,是目前大数据处理的重要方法,可以从遥感大数据中勘测出地表的变化规律,了解社会以及自然的变化过程。随着对地观测遥感的大数据不断出现,遥感信息语义的复杂性、数据维度语义的丰富性、传感器语义的多样性等特征使航天遥感技术对表达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同一地物的不同粒度、时相、层次、方位观测数据即该地物在不同观测空间的投影,在实际观测过程中,遥感大数据需要考虑多分辨率、多源影像那个特有的特征表达模型,以及模型如何进行相互间的转化,从纹理、光谱、结构等低层结构出发,抽取多元特色的本征表示,建立可以跨越差异的目标特性,达成遥感数据一体化的目的。遥感大数据的自动分析,指的是挖掘遥感大数据信息,实现遥感观察数据向知识转化的前提,主要目的在于建立统一、语义的遥感大数据表示,为后续的数据挖掘作铺垫。遥感大数据的自动分析包括数据的检索、表达、理解等方面。

2.大数据时代航天遥感安全问题

结合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航空遥感发展缺乏完善的监管制度,在具体运作的过程中缺乏协调和规划,相关的资讯和信息无法进行资源共享,无法对行业内的资源和技术进行整合利用,再上航天遥感技术的核心技术过于依赖国外,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导致遥感迈入产业化具有一定的难度,产业化的发展需要技术与资金的不断投入,不确定性遥感信息模型和与人工智能相关的系统开发也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五、航天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

1.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航天遥感技术的发展方向

通过航天遥感技术,可以由航天、地面观测台组成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综合观测系统,提供定量、定时的数据,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完整性和机密性是航天遥感技术的重要特点,航天遥感技术涉及国家政机密,因此如何保障完整性和机密性是航天遥感技术需要面对的问题。根据时代的要求,人们越来越重视数据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所以发展航天遥感技术的时候需要根据上述特点进行发展。面对当前的形势,高分辨率小型商业卫星发展迅速,雷达卫星遥感日益受到青睐,遥感技术的监测精密度将不断提升,呈现向上的发展趋势。

2.新时代要求航天遥感技术人才培养发展展望

在这个新时代背景下,航天遥感技术具有可观的发展前景,从事该领域的专业人才短缺,航天遥感技术是我国的战略新兴产业,可以为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的发展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学校应该增加与此相关的专业设立,规划相关的人才培养的计划,在培养航天遥感人才需要结合大数据的知识背景进行学习,让从事航天遥感的人才跟上时展的需要,重点掌握与遥感技术相关的知识。与此同时,学校方面应该重视对航天遥感技术的人才进行培养,定向向人才灌输有关大数据遥感的知识,让学生规划在航天遥感领域的发展,为学生毕业从事航天遥感方向的工作奠定想学术基础。

3.新时代下航天遥感技术发展趋势展望

新时代背景下,数据化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航天遥感技术的发展,加上我国政策对航天遥感技术的大力支持,包括数据库、云计算在内的数据库等新兴技术应用将推动航天遥感技术的变革。航天遥感技术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促进各行各业进行资源的调整和整合,新时代背景下的航天遥感技术从“定性”向“定量”转变,呈现多平台共存、综合应用不断深化的发展趋势,展现市场不断扩大的发展趋势,极大地提升了科研工作者的工作效率,使航天遥感技术行业呈现全新的面貌与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汤国安等编著.遥感数字图像处理[M].科学出版社,2004.

[2]李国杰.大数据研究:未来科技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领域:大数据的研究现状与科学思考[J].战略与决策研究,2012,6(1):647-657.

[3]乔朝飞.大数据及其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启示[J/DK].测绘通报,2013(1):107-109.

航天动力技术分析范文5

雷达主要是模仿蝙蝠超声波定位的方式,利用无线电磁波探测目标,实现对空间内物体的定位探测、测距、通信和导航的功能,多用于军事、气象、航空等领域。传统的雷达主要有相控阵雷达与激光雷达,尤其是相控阵雷达在军事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对保障国防安全至关重要。随着量子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量子雷达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为雷达通信与导航的保密性与精确性提供了可靠保障。雷达通信技术与雷达导航技术是雷达的两种主要应用技术,本文将主要从雷达通信的原理与应用、雷达导航的原理与应用、两者技术综合应用三方面进行论证分析,探究不同雷达的适应领域,为雷达相关科研人员提供参考,以开阔其研发视角。

2雷达通信技术的应用分析

2.1雷达通信的原理

雷达通信技术是雷达系统与通信系统结合的一体化技术,主要由雷达、发射机、接收机、通信处理模块、信号通道等组成。根据通信媒介的不同,雷达通信主要分为相控阵雷达通信、激光雷达通信和量子雷达通信等方式。相控阵雷达是由大量独立控制的小型天线阵面组成。在通信过程中,地面上的相控阵雷达通过天线阵面向空间中发射带有大量数据信息的特定频率电磁波信号,并被空间内的战机、气象卫星、航空飞行器等设备接收。然后,空间内的设备将需要反馈回地面的数据信息通过其自带的信号发射器发射空间中,并被相控阵雷达的天线阵面接收,然后经过通信处理模块处理后,以实现地面雷达与空间设备通信的功能。

2.2雷达通信技术的应用

在国防军事领域中,雷达通信技术被广泛应用在航母、战机、潜艇等重要军事设备上。航母雷达主要负责为舰载机提供气象保障监测信息、为航管中心提供数据信息、为异常敌机提供驱逐信息等。战机防空雷达主要负责为战机提供指挥引导的空间坐标与敌机坐标、为军事控制中心提供作战数据信息等。潜艇雷达主要负责为战斗群中其它潜艇提供坐标信息、为指挥中心提供数据信息等。目前,军事通信雷达多使用相控阵雷达,但随着量子雷达的快速发展,其高保密性将会使其被广泛运用于军事领域中,对提高国防力量至关重要。在气象探测领域中,气象雷达被广泛安装在各山峰、丘陵、盆地等地理位置处,主要由雷达天线、雷达接收机、控制面板、显示器和波导等组成,将探测到的空气温度信息、湿度信息、气流信息和地形信息等发送到气象局的终端控制室,以实现气象监测与远程通信的功能。

3雷达导航技术的应用分析

3.1雷达导航的原理

雷达导航技术又名多普勒雷达导航技术,是相对于传统GPS、北斗、伽利略等GNSS卫星导航技术的一种无线电导航技术。因为激光雷达具有导向性好、分辨率高、抗干扰性强等优点,所以导航雷达多使用激光雷达。雷达导航是运用多普勒效应对航空器进行精确导航的,首先通过航空器雷达向地面基站发射电磁波,并经过地面基站反射后被航空器雷达接收,因航空器与地面反射点间存在相对运动,航空器上的雷达接收到地面反射电磁波的频率与发射时的频率会相差一个多普勒频率,从而通过相关数学运算,可参考地面基站的坐标位置进行精确导航。

3.2雷达导航技术的应用

雷达导航技术主要应用于测距器与多普勒导航系统中,航空器可通过导航雷达进行远程测距与精确导航。导航雷达进行测距时,需要航空器机载测距机和地面基站的测距器配合工作,主要由天线、收发信机、控制器和显示器等组成,用于测量航空器与地面基站间的距离。

4雷达通信技术与雷达导航技术的综合应用分析

雷达通信技术与雷达导航技术是雷达的两种主要应用技术,往往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两种技术相互融合。尤其在国防军事领域中,军用雷达需要同时具有通信与导航的功能,以对战机、航母、潜艇等重要军事设备进行精确控制。雷达通信技术主要应考虑其保密性,而雷达导航技术主要应考虑其导航精确性。随着量子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其高保密性与导航精确性将使得雷达通信与导航技术也得到高速发展,对提高国防军事实力、航空管制能力、无人机探测能力等方面起着重大作用。

航天动力技术分析范文6

2.慢旋非合作目标接近轨迹规划刘智勇,何英姿,LIUZhiyong,HEYingzi

3.帆板驱动时的卫星姿态前馈补偿控制斯祝华,刘一武,SIZhuhua,LIUYiwu

4.未知参数高阶线性系统基于特征模型的卡尔曼滤波龚宇莲,吴宏鑫,GONGYulian,WUHongxin

5.航天器姿态指向跟踪的一种自适应滑模控制方法王冬霞,石恒,贾英宏,周付根,WANGDongxia,SHIHeng,JIAYinghong,ZHOUFugen

6.基于自适应观测器的飞轮故障诊断物理仿真田科丰,李明航,TIANKefeng,LIMinghang

7.空间机器人气浮式物理仿真系统有效性研究郑永洁,张笃周,谌颖,ZHENGYongjie,ZHANGDuzhou,CHENYing

8.一类平流层飞艇质量和惯量特性的计算方法与分析吴雷,李勇,李智斌,WULei,LIYong,LIZhibin

9.精密谐波齿轮径向刚度测试与分析曾海波,吕勇,黄铁球,弋青锐,王凯,ZENGHaibo,LVYong,HUANGTieqiu,YIQingrui,WANGKai

10.超声波流量计在航天器推进系统中的应用分析丁凤林,魏延明,DINGFenglin,WEIYanming

11.非合作目标追踪与相对状态保持控制技术研究苏晏,李克行,黎康,SUYan,LIKehang,LIKang

1.平台与附件同时机动及其复合控制初探苟兴宇,陈义庆,李铁寿,何英姿,汤亮,GOUXingyu,CHENYiqing,LITieshou,HEYingzi,TANGLiang

2.自由漂浮机械臂抓取翻滚目标的自适应控制策略王汉磊,解永春,WANGHanlei,XIEYongchun

3.高超声速飞行器离散模糊自适应控制高道祥,孙增圻,GAODaoxiang,SUNZengqi

4.利用GPS接收机的精确轨道确定技术孙宝祥,SUNBaoxiang

5.基于GTLS的零动量卫星惯量矩阵在轨辨识林佳伟,王平,LINJiawei,WANGPing

6.一种利用CES软件鉴别月球干扰的方法涂智军,梅志武,袁军,TUZhijun,MEIZhiwu,YUANJun

7.一种卫星故障诊断的定性/定量混合建模新方法张孝功,任章,ZHANGXiaogong,RENZhang

8.新型月地空间运输平台概念设计李惠峰,林振海,薛松柏,LIHuifeng,LINZhenhai,XUESongbai

9.月面模拟环境的SIFT特征提取与匹配方法刘佳璐,LIUJialu

10.基于C-W制导的瞄准点修正技术马艳红,胡军,MAYanhong,HUJun

11.地面站设备监控软件框架通用性研究柯玲,徐京,李颖,KELing,XUJing,LIYing

12.基于星敏感器的两种姿态确定算法比较分析史广青,卢欣,武延鹏,黄欣,王立,SHIGuangqing,LUXin,WUYanpeng,HUANGXin,WANGLi

1.飞向晕轨道的探测器轨道优化胡少春,孙承启,刘一武,HUShaochun,SUNChengqi,LIUYiwu

2.行星探测器GNC系统自主安全模式设计杨巍,黄江川,王晓磊,YANGWei,HUANGJiangchuan,WANGXiaolei

3.基于特征模型的再入飞行器制导律设计张钊,胡军,王勇,ZHANGZhao,HUJun,WANGYong

4.包含密集模态的空间结构的模糊主动振动控制刘潇翔,胡军,LIUXiaoxiang,HUJun

5.基于并联贮箱结构的卫星推进剂剩余量测量方法魏延明,宋涛,梁军强,WEIYanming,SONGTao,LIANGJunqiang

6.一类卫星推力器布局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林波,武云丽,LINBo,WUYunli

7.复杂推力器配置控制能力的性能指标及其应用王敏,解永春,WANGMin,XIEYongchun

8.接口电路中的抗干扰技术李秀莲,孙定浩,LIXiulian,SUNDinghao

9.一种高稳定度太阳帆板驱动机构控制方法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张猛,祝晓丽,陆娇娣,耿远迎,王友平,ZHANGMeng,ZHUXiaoli,LUJiaodi,GENGYuanying,WANGYouping

10."人在回路"的载人航天器控制系统地面验证平台设计任煜,李彬,李志宇,RENKun,LIBin,LIZhiyu

11.卫星编队飞行相对轨道动力学模型的比较及选用苏晏,黎康,SUYan,LIKang

12.基于神经网络动态逆的动力伞飞行控制方案钱克昌,陈自力,李建,QIANKechang,CHENZili,LIJian

1.一类禁飞区后方安全撤离轨迹的设计方法研究解永春,陈长青,XIEYongchun,CHENChangqing

2.深空探测自主导航与控制技术综述王大轶,黄翔宇,WANGDayi,HUANGXiangyu

3.基于微分方程法的近程交会滑移轨道设计方法刘鲁华,韩宏伟,LIULuhua,HANHongwei

4.嫦娥一号卫星双轴天线轨迹规划王淑一,宗红,李铁寿,WANGShuyi,ZONGHong,LITieshou

5.一种基于AUKF的航天器自主导航算法范炜,李勇,FANWei,LIYong

6.半球谐振子薄壁厚度不均匀性对陀螺精度的影响陈雪,任顺清,赵洪波,祁家毅,CHENXue,RENShunqing,ZHAOHongbo,QIJiayi

7.基于比例积分强跟踪滤波器的故障估计王浩,黄献龙,WANGHao,HUANGXianlong

8.面向星敏感器测试的数字星模系统设计史英海,王志峰,黄欣,陈朝晖,SHIYinghai,WANGZhifeng,HUANGXin,CHENZhaohui

9.环境压力对胶体推力器喷雾过程的影响秦超晋,汤海滨,訾振鹏,王海兴,QINChaojin,TANGHaibin,ZIZhenpeng,WANGHaixing

10.基于特征模型的挠性航天器姿态快速机动研究饶卫东,RAOWeidong

11.基于反馈摄动的航天器姿态正规矩阵控制朱宏玉,ZHUHongyu

12.基于资源一号02B卫星姿态敏感器的自主导航李明群,魏春岭,梅志武,姚宁,武延鹏,王哲,袁军,LIMingqun,WEIChunling,MEIZhiwu,YAONing,WUYanpeng,WANGZhe,YUANJun

13.一种存储器容错设计方法赵云富,华更新,ZHAOYunfu,HUAGengxin

14.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863计划"深空探测与空间实验技术"重大项目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

1.基于无源性的航天器姿态跟踪控制设计霍伟,HUOWei

2.挠性卫星轨控期间动力学与姿态控制刘莹莹,周军,LIUYingying,ZHOUJun

3.利用摆动地球敏感器两个探测器输出的姿态确定刘新彦,LIUXinyan

4.空间机动服务平台在轨补给技术研究魏延明,潘海林,WEIYanming,PANHailin

5.控制力矩陀螺框架控制方法及框架转速测量方法张激扬,周大宁,高亚楠,ZHANGJiyang,ZHOUDaning,GAOYanan

6.形式验证中ROBDD变量排序算法的研究王青,杨孟飞,WANGQing,YANGMengfei

7.考虑控制饱和的卫星姿态控制器设计吕建婷,马广富,高岱,LVJianting,MAGuangfu,GAODai

8.地球辐射波动对摆动扫描式红外地球敏感器测量误差的影响分析王韬,王平,刘旭力,WANGTao,WANGPing,LIUXuli

9.微光探测EMCCD在高灵敏度星敏感器中的应用研究龚德铸,王立,卢欣,GONGDezhu,WANGLi,LUXin

10.可配置的软件动态测试系统研究张欣,ZHANGXin

11.一种抑制反作用轮低速摩擦对卫星姿态扰动的方法丁建钊,DINGJianzhao

12.液化气体推进剂在微小卫星推进系统中的应用马彦峰,边炳秀,MAYanfeng,BIANBingxiu

1.基于Fliess泛函展开式的航天器姿态控制程代展,袁艳艳,乔宇鹏,CHENGDaizhan,YUANYanyan,QIAOYupeng

2.空间机器人退步控制器设计张军,胡海霞,邢琰,ZHANGJun,HUHaixia,XINGYan

3.多冲量近圆轨道交会的部分变量瞄准法龚胜平,李俊峰,宝音贺西,GONGShengping,LIJunfeng,BAOYINHexi

4.探月飞船预测-校正再入制导律设计李惠峰,张蕊,LIHuifeng,ZHANGRui

5.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基于定性模型的故障诊断方法高伟,邢琰,王南华,GAOWei,XINGYan,WANGNanhua

6.近似二阶扩展卡尔曼滤波方法研究范炜,李勇,FANWei,LIYong

7.组合体航天器姿态的智能自适应控制方法于欣欣,解永春,YUXinxin,XIEYongchun

8.自适应RLS算法及其在SINS/SAR组合导航中的应用王文辉,李邦清,纪志农,余凯,WANGWenhui,LIBangqing,JIZhinong,YUKai

9.自旋小卫星姿态动力学建模与控制研究田林,徐世杰,TIANLin,XUShijie

10.星用SRAM型FPGA的故障模式分析和容错方法研究郝志刚,杨孟飞,HAOZhigang,YANGMengfei

11.飞轮和控制力矩陀螺高速转子的涡动特性研究邓瑞清,虎刚,王全武,DENGRuiqing,HUGang,WANGQuanwu

12.压缩映射原理在平台惯导系统加速度计标定中的应用王黎斌,刘峰,尚克军,鲁建,WANGLibin,LIUFeng,SHANGKejun,LUJian

1.冗余飞轮姿控系统控制分配与重构研究赵阳,张大伟,田浩,ZHAOYang,ZHANGDawei,TIANHao

2.具有非线性输入的挠性充液航天器自适应模糊控制王佐伟,郭建新,董海鹰,WANGZuowei,GUOJianxin,DONGHaiying

3.脉冲星导航的整周模糊度解算方法研究黄震,李明,帅平,HUANGZhen,LIMing,SHUAIPing

4.挠性卫星PID受控系统特征频率李丽琼,苟兴宇,LILiqiong,GOUXingyu

5.转动惯量未知的非合作目标角速度估计方法研究刘智勇,何英姿,刘涛,LIUZhiyong,HEYingzi,LIUTao

6.卫星综合软件的体系结构研究王磊,袁利,WANGLei,YUANLihHTTp://

7.动态情况下星敏感器探测灵敏度研究李晓,赵宏,卢欣,LIXiao,ZHAOHong,LUXin

8.系统噪声对挠性卫星姿态控制稳定性能的影响谈树萍,雷拥军,汤亮,TANShuping,LEIYongjun,TANGLiang

9.一种空间交会绕飞段的小推力滑移制导方法刘鲁华,郑伟,汤国建,LIULuhua,ZHENGWei,TANGGuojian

10.基于VxWorks的小天体撞击任务的星载GNC软件设计高艾,崔平远,崔祜涛,GAOAi,CUIPingyuan,CUIHutao

11.基于混合编程技术的AOCC应用软件快速仿真平台张银,索旭华,郭明姝,ZHANGYin,SUOXuhua,GUOMingshu

12.基于准滑模控制的空间拦截末制导律设计王国梁,郑建华,WANGGuoliang,ZHENGJianhua

1.深空光学敏感器"拖尾图像"的处理方法研究毛晓艳,王大轶,辛优美,应磊

2.仅有相对视线角测量时的椭圆轨道交会相对导航分析刘涛,解永春

3.太阳帆板驱动装置建模及其驱动控制研究斯祝华,刘一武,黎康

4.自旋卫星测试转台精度分析陶景桥,孙小松,李明

5.一类带液体晃动航天器的姿态控制杜辉,张洪华

6.基于单目视觉的空间非合作目标相对运动参数估计张劲锋,蔡伟,孙承启

7.航天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综述汤生

8.一种基于2DOFH∞控制器的航天器姿态控制方法梁红义,张锦江

9.一种用于分析MCS-51目标码堆栈深度的方法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张西超,郭向英

10.总线容错机制及其验证方法高猛

11.三类自激变换器及其解析结果孙定浩

12.大磁矩磁力矩器驱动电路的一种设计方案范佳堃,王友平,崔赪旻

1.空间站组合体惯性系内角动量管理控制张军,马艳红,何英姿,ZHANGJun,MAYanhong,HEYingzi

2.慢旋非合作目标接近轨迹规划刘智勇,何英姿,LIUZhiyong,HEYingzi

3.帆板驱动时的卫星姿态前馈补偿控制斯祝华,刘一武,SIZhuhua,LIUYiwu

4.未知参数高阶线性系统基于特征模型的卡尔曼滤波龚宇莲,吴宏鑫,GONGYulian,WUHongxin

5.航天器姿态指向跟踪的一种自适应滑模控制方法王冬霞,石恒,贾英宏,周付根,WANGDongxia,SHIHeng,JIAYinghong,ZHOUFugen

6.基于自适应观测器的飞轮故障诊断物理仿真田科丰,李明航,TIANKefeng,LIMinghang

7.空间机器人气浮式物理仿真系统有效性研究郑永洁,张笃周,谌颖,ZHENGYongjie,ZHANGDuzhou,CHENYing

8.一类平流层飞艇质量和惯量特性的计算方法与分析吴雷,李勇,李智斌,WULei,LIYong,LIZhibin

9.精密谐波齿轮径向刚度测试与分析曾海波,吕勇,黄铁球,弋青锐,王凯,ZENGHaibo,LVYong,HUANGTieqiu,YIQingrui,WANGKai

10.超声波流量计在航天器推进系统中的应用分析丁凤林,魏延明,DINGFenglin,WEIYanming

11.非合作目标追踪与相对状态保持控制技术研究苏晏,李克行,黎康,SUYan,LIKehang,LIKang

1.中国航天器未来发展的GNC关键技术李果,LIGuo

2.空间机器人动力学建模与模型验证张军,胡海霞,ZHANGJun,HUHaixia

3.面向深空探测任务的飞控仿真与支持系统研究袁利,程铭,YUANLi,CHENGMing

4.一种提高星敏感器动态性能的方法龚德铸,武延鹏,卢欣,GONGDezhu,WUYanpeng,LUXin

5.一种基于LIDAR的精确月球软着陆目标点选定方法梁栋,王鹏基,刘良栋,LIANGDong,WANGPengji,LIULiangdong

6.基于H∞理论的交会对接模拟器横向平移控制系统设计李贵明,姚郁,LIGuiming,YAOYu

7.CCD温度对星敏感器星点定位精度的影响沈本剑,刘海波,贾辉,杨建坤,SHENBenjian,LIUHaibo,JIAHui,YANGJiankun

8.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基于太阳敏感器的静止轨道卫星轨道估计方法研究徐菁宇,高益军,XUJingyu,GAOYijun

9.基于二次方程组的邻近圆轨道四冲量最优交会陈长青,解永春,CHENChangqing,XIEYongch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