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含义范例6篇

通货膨胀含义

通货膨胀含义范文1

通货膨胀现象,既是金融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中央银行宏观金融管理的一大现实问题。长期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在努力探究通货膨胀现象,但至今仍然没有一个公认的科学而统一的关于通货膨胀的定义。这一状况,不仅阻碍了关于通货膨胀理论的比较研究和交流,而且不利于及时准确地揭示通货膨胀现象的本质成因,从而给治理通货膨胀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效用性造成了负面影响。

关于通货膨胀概念,在经济学文献中大多定义为:

通货膨胀是指流通中货币量超过实际需要量所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其理由是,通货膨胀概念的定义必须体现因与果关系的有机统一,通货膨胀的起因在货币供给过多,结果则表现在物价上涨,没有物价上涨的货币供给过多不属于通货膨胀,没有货币供给过多的物价上涨也不属于通货膨胀。

我们认为,这一定义欠科学。这是因为:

第一,货币贬值是一个具有多种意义解释的概念,用于概念定义之中明显失当。在经济学文献中,货币贬值含有三种意义解释。其一,货币贬值是指单位货币的购买力下降。众所周知,单位货币的购买力下降与物价上涨属于同义语。若上述关于通货膨胀定义的“货币贬值”系指这一种意义解释,则与其后边的“物价上涨”相重复,在定义中语词重复使用显失规范性。其二,货币贬值是指本国货币对外汇价的下降。例如,原来100美元合375元人民币,今天100美元合823元人民币,这说明,人民币贬值了。如果上述关于通货膨胀定义中的“货币贬值”系指本国货币对外汇价的下降,那么,货币供给过多会否引起本国货币对外汇价的下降呢?从历史上看,在金本位货币制度时期一个国家货币供给过多(即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属货币量降低),由该国货币对外汇价必将下降。但是,自1973年实行浮动汇率以来,货币汇价如同商品价格一样,受供求关系的制约,汇价的升降,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影响货币供求关系的因素很多。显然,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本国货币供给过多对本国货币对外汇价下降的作用很微小。因此,通货膨胀定义中的“货币贬值”系指本国货币对外汇价的下降的意义解释,也是不适宜的。其三,货币贬值是指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若属此解,则适宜。但是,从概念的定义法则来讲,“货币贬值”这样一个在经济学上具有多种意义解释的语词用于其他概念(如通货膨胀)的定义之中,则失去了科学合理性,犯了定义用语歧义的逻辑错误。

第二,定义所反映的概念本体意义不正确。即使将上述关于通货膨胀概念定义中的货币贬值一语删去,即定义变为“流通中货币量超过实际需要量所引起的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据此定义去推论,则有通货膨胀是属于物价上涨的一种类型,其概念本体所反映的意义是商品价格,而非流通中的货币。然而,通货膨胀作为一种货币经济现象,其概念本体所反映的意义是流通中的货币增大(这里并非数量增多),至于流通货币增大有否引起物价上涨,那是流通货币增大的后果,而不是流通货币增大本身。可见,误将“物价上涨”作为通货膨胀的概念,导致了定义难以反映通货膨胀概念的本体意义。

第三,忽视了货币供给过多在导致物价上涨表现上的时滞性和模糊性。首先,引起物价上涨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如果物价没有引起上涨,无论货币供给量超过实际需要量的程度如何严重,也不是通货膨胀,那么,就有以下推论,货币供给严重过多但在价格管制下物价没有引起上涨,也就不是通货膨胀。这与国内外公认的隐蔽性通货膨胀岂不矛盾?所谓隐蔽性通货膨胀,并不是说不存在通货膨胀,而是承认存在通货膨胀,将其作为通货膨胀的一种存在形式,它只不过是货币供给过多在即期没有引起物价上涨而已。其次,如果将通货膨胀定义为“货币供给量超过实际需要量所引起的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那么,度量通货膨胀严重程度,就应该度量因货币供给过多所引起的物价上涨的程度。但是,在多种因素对物价上涨共同发生作用的条件下,每一因素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份额是较难划分的。再次,货币供给过多对物价上涨的作用具有显著的“时滞性”。如前所述,货币供给过多对物价上涨的作用部分在当期表现出来,部分在以后时期表现出来。根据有关资料表明,货币供给过多对物价上涨的“时滞”作用一般为1-2年。[1]然而,人们所考察的是否出现通货膨胀现象却都是以年为单位的。这样,如果将通货膨胀定义为货币供给量超过实际需要量所引起的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就会陷入两难选择之困境。从而,在具体实践运作中,使人们感到无所适从。

那么,应该如何对通货膨胀概念加以定义呢?笔者认为,通货膨胀概念应该定义为:在信用货币(包括纸币和电子货币)流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超过它象征地代表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而使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的货币经济现象。这一定义,包含以下5层意思:

其一,通货膨胀以流通中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为反映载体。这就是说,通货膨胀要通过流通中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程度来反映,只有流通中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才有可能(但不必定)产生通货膨胀;如果流通中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没有下降,则必定没有产生通货膨胀。

其二,通货膨胀是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超过它象征地代表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时所出现的一种货币经济现象。这就是说,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经济现象,并且是一种在信用货币流通中所特有的货币经济现象,在金币流通(即不存在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不会发生通货膨胀。同时,这一种货币经济现象,是在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超过它象征地代表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时才产生的。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市场上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是由商品价格总额(这里的商品价格=商品价值/货币价值)和同名货币的流通速度决定的,而同名货币的流通速度又是商品形态的变换速度的表现形式。信用货币是国家利用权力强制流通的货币名称或符号,其本身没有价值。单位信用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在其进入流通前就由国家强制规定。在信用货币进入流通领域后,单位信用货币实际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则随流通中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和同名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而发生变化。只有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超过它象征地代表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才有可能发生通货膨胀;若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没有超过它象征地代表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则没有发生通货膨胀。

其三,通货膨胀是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过多而使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的一种货币经济现象。在现实货币经济生活中,一方面,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和同名货币流通速度都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与它象征地代表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之间的量比关系也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流通中货币量既可能过多也可能偏少。另一方面,单位货币名义上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是由国家强制确定的,而单位货币实际上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既受国家强制调整比例(币制改革)影响,更受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与它所代表的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之间的量比关系影响。在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没有过多的情形下,因国家调整比例(币制改革)而使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不是通货膨胀;只有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过多而使单位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才是通货膨胀。

其四,通货膨胀是导致物价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其本身并非物价上涨,也不必定引起物价上涨。在“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超过它象征地代表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一语中,关键是“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正确把握其决定规律是深刻认识通货膨胀概念内涵的关键之关键。众所周知,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决定于待实现的商品和劳务价格总额、同名货币流通速度。在这里,“待实现”这三个字非常重要,它起到根本性的作用。以往人们将通货膨胀等同于物价上涨,其根本性原因则在于忽视了“待实现”。因此,“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超过它象征地代表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而使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中的“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是相对于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与由“待实现的商品和劳务价格总额、同名货币流通速度”所决定的金币需要量的量比关系而言的,它并非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过多,从而使单位货币实际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亦即货币价值下降)。因而,就会有力地推动着商品和劳务价格上涨(因为商品价格=商品价值/货币价值)。这一经济逻辑关系也可表述为:流通中货币量过多货币价值下降(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商品和劳务价格上涨。但是,引起商品和劳务价格变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单位货币实际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变化外,还有商品价值变化、经济周期变化、原材料供求关系变化、工资水平变化、商品和劳务供求关系变化、价格政策变化、资源稀缺程度变化,等等。物价上涨是诸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单位货币实际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必将会推动物价水平上涨,但并不必定引起物价上涨。

其五,通货膨胀是运动变化的。通货膨胀作为一种货币经济现象,具有产生、成长、衰退、消亡的运动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上,对物价上涨所起的作用力是不一样的。

笔者之所以将通货膨胀概念作出上述定义,是因为基于下面5条理由:

首先,它符合马克思的货币流通理论。马克思在提示纸币流通规律时指出:“纸币流通的特殊规律只能从纸币是金的代表这种关系中产生。这一规律简单说来就是: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数量。”这就是说,一个国家的纸币发行限度是能够流通的同名的金币量。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在这里所讲的纸币发行,并非现行经济学文献中所讲的“货币发行是发行银行向流通界投放的货币数量超过从流通界回笼到发行库的货币数量”,而是为象征地代表能够流通的同名的金币总价值量而进行的纸币发行,其发行量既包括流通中纸币的增量,也包括原有的流通纸币量。将通货膨胀定义为“在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超过它象征地代表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而使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的货币经济现象”,是与上述马克思关于纸币流通规律理论总体上相吻合的。

其次,可以正确反映通货膨胀概念的本体意义。从词义上解释,通货膨胀中的通货为市场上流通的货币,膨胀为物体增大。因此,通货膨胀可以直解为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增大。而同一个物体膨胀具有两大特征:一是同一物体的体积增大;二是同一物体的体积增大以后其内含物质的密度下降。只有同时具备这两大特征的物体增大才是物体膨胀。从这一意义上看,“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超过它象征地代表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反映了通货(即市场上流通的货币)的“体积”相对增大,而“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则反映了通货的“体积”相对增大后其内含“物质”的密度下降。显然,现在的定义,能够更正确地反映通货膨胀概念的本体意义。

第三,正确体现了通货膨胀本身与结果的逻辑关系。从现在的定义中可以看出,通货膨胀本身就是“市场上流通的货币经济现象”。那么,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会产生什么结果呢?不言而喻,它会推动物价上涨。马克思在阐述了纸币超过自己的限度会引起单位纸币实际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之后,紧接着指出;“其结果无异于金在它作为价格尺度的职能上发生了变化,同一价值,原来用1镑的价格来表现,现在要有2镑的价格来表现。”这就是说,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之间是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通货膨胀是物价上涨的原因,物价上涨是通货膨胀的结果。

通货膨胀含义范文2

货币;通货膨胀;福利本钱;述评

2007年我国居民CPI上涨4.8%,涨幅比上年进步了3.3个百分点;2008年1季度CPI上涨高达8%,涨幅比上年同期高5.3个百分点,创11年来的新高。通胀的袭来给全社会民众都带来了福利的损失,实际收进的降低和自有资产的缩水,尤其是对中低收进者带来了最直接的痛苦感受。面对通胀,政府不仅要控制物价的上涨,还要制定适当的政策缓解通货膨胀对社会公众造成的福利损失。对通货膨胀福利本钱的正确计量是政策制定的一个主要依据,是一项极具现实意义的重大课题。

一、通货膨胀福利本钱研究述评

关于通货膨胀福利本钱的研究是货币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它也是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通货膨胀的本钱较为隐蔽,经济学家将其回纳为鞋跟本钱、菜单本钱、相对价格变动的加剧、税收负担的分歧意变动、混乱,以及任意的财富再分配等,这些本钱在理解上虽比较直观,但是在总量上如何衡量却是一个难于回答的题目。那么,究竟什么意义上的本钱才可以被称为通货膨胀的福利本钱?Sidrauski(1967)以为由于持有货币能够产生直接效用,而物价上涨会导致实际货币余额的下降,故通货膨胀必然会对个体造成福利损失,这种个体的福利损失就称之为通货膨胀的福利本钱。Sidrauski对通货膨胀福利本钱的定义意味着,无论通货膨胀是预期还是未预期的,只要存在通货膨胀就一定存在福利本钱。当然,关键题目是公道地度量通货膨胀的福利损失,从而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正确的依据。对于通货膨胀福利本钱的度量自Bailey(1956)进行了开创性研究至今,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其展开了深进的理论探讨,回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基于消费者剩余理论估算通货膨胀的福利本钱;基于Sidrauski模型的补偿变量法(CompensationVariableApproach)以及基于McCallum-GoodfriendFrame-work的估计方法。

1.基于消费者剩余理论估算通货膨胀的福利本钱。弗里德曼的最优货币数目法则以为,在一个货币经济中,为保证完全竞争的均衡达到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名义利率必须即是零,此时通货膨胀所造成的扭曲最小。因此,最优通货膨胀率是使得名义利率即是零时的通胀水平。当经济中通胀率高于最优通胀水平,即名义利率大于零时,货币均衡配置不再是一个帕累托最优配置,此时社会福利下降从而产生福利本钱。Bailey(1956)以为通货膨胀就像是对货币征税,货币征税(通货膨胀)的福利损失就是位于货币需求曲线下方,生产货币的社会本钱上方之间的面积。当生产货币的社会本钱为零时,通货膨胀的福利本钱就是逆货币需求曲线下方的面积,即名义利率从i减少到0时所能获得的“消费者剩余”,这一推论与Friedman的最优货币数目法则相符。

随后,很多学者在Bailey的基础上进行了深进研究,如Marty(1967)得出了在有产出增长和考虑货币流通速度的通货膨胀福利本钱计量结果。Barro(1972)以为通货膨胀进步了人们的交易本钱,人们会加快支付的频率,也会减少使用货币来进行交易。因此,他重建了货币需求曲线,重估了通货膨胀的福利本钱。Craig和Rocheteau(2005)先利用Bailey(1956)的方法,通过log-log型货币需求函数和semi-log型货币需求函数计量了在传统方法下的通货膨胀福利本钱,指出Bailey(1956)的方法实际上是一个假设掉外部性、一般均衡效应(generalequilibriumeffects)和分配效应(distributionaleffects)的局部均衡模型,它一个重要的隐含假设是实物资产的报酬率与通货膨胀无关。

消费者剩余方法固然为通货膨胀的福利本钱提供了一种简单、便捷的计算方法,并开了通货膨胀福利本钱研究的先河,但这一方法由于缺乏必要的微观基础,因而无法对个体在约束条件下的最优行为进行研究和分析,也无法对形成宏观的加总的个体进行推测和判定。与此同时,这一方法也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如一些学者以为即使通胀率为零,名义利率仍可能为正,这样持有实际货币余额仍然可能有正的机会本钱,无效率仍然存在。因此,以通货膨胀率为纵轴计算货币需求曲线下方位于零通胀率和另一通胀率之间面积的计算方法有可能低估实际的福利本钱。如Foster(1972)计算了完全预期为4%的通胀率相对于零通胀率的福利本钱小于产出的0.05%。Garfinkel(1989)得到4%的通胀率相对于零通胀率的福利本钱为国民收进的0.3%。这些估值远小于其他经济学家的估计。Laidler(1990)以为消费者剩余方法的条件条件是当名义利率改变时,货币需求曲线的位置不变,只是沿着货币需求曲线移动。这就需要假定实际余额的边际效用独立于其他商品的需求,而这一假设条件事实上限定了这种计算方法是一种局部均衡的方法。Gillman(1995)指出了这种错误的根源在于Bailey以为在稳定价格时的福利本钱就是为零,但是,这种以为的零福利本钱和真正的零福利本钱却有很大的不同,其差额有时竟可以高达50%。基于这一方法存在的缺陷,一般在对题目进行分析时,这一方法主要用来进行补充性说明。

2.基于Sidrauski模型的补偿变量法(CompensationVari-ableApproach)。这一方法在Sidrauski模型(1967)的基础上应用了福利经济学的补偿原则思想。Sidrauski模型将货币直接进进效用函数,由于这种内含货币效用函数方法答应我们根据一个符合经济人最优行为的货币需求模型来计算通货膨胀的本钱,从而使通货膨胀升高所引起的实际货币持有额下降直接表现为个人效用和福利的变化。福利经济学的补偿原则思想以为,市场价格的变动肯定会影响人们的福利状况,很可能使一些人受损,另一些人受益,多数情况下很难实现帕累托最优,此时关键是如何对受损者补偿,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改进。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补偿变量法以为通货膨胀的福利本钱就是在某一通货膨胀水平下,应补偿给家庭多少额外的收进才能使家庭在给定利率的均衡状态所获得的效用水平与名义利率即是零时的效用水平相等。这一方法考察了通胀给社会中每个人所带来的获益或损失,从而增加了必要的微观基础,为我们从个体效用函数出发,分析在预算约束和资源约束下计算通货膨胀的稳态福利本钱提供了一个方便好用的框架。因此,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方法得到了普及。

Lucas(2000)用收进补偿的思想,以Sidrauski(1967)的一般均衡模型为框架,对通货膨胀的福利本钱给出了估计方程。Lucas定义在名义利率

i下的福利本钱w(i)是收进的百分比,即用使得家庭在名义利率为i和0时达到福利水平无差别的收进差额,估计通货膨胀的福利本钱。在实证方面,Lucas利用美国1900-1994年的数据,估计得到:对于美国经济,10%的通货膨胀率对于消费者的福利损失仅相当于消费者总消费水平的1.3%,即假如要保证在通货膨胀率10%和通货膨胀率为0时消费者的福利水平是一样的,那么必须增加消费者约1.3%的收进。

Jones、Asaftei和LianWang(2001)在Lucas(2000)研究的基础上,加进了货币总量理论(monetaryaggregationtheory),从而建立了一个包含现金和利息的一般均衡模型,弥补了前人研究中将M1层次货币全部视为无息资产的缺陷。他们发现,由于个体持有现金(无息的)的份额与持有生息储蓄的份额相比是非常小的,并且在稳态下持有生息储蓄的份额是不随通货膨胀率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从这个一般均衡模型中计量得出的通货膨胀福利本钱比前人的研究结论小得多。

固然补偿变量法并没有说明为什么货币、尤其是没有实物资产支持的纸币会产生效用,但这一方法将货币直接进进效用函数,而且该模型具有的货币超级中性性质表面、效用函数的另一个变量——实际消费不随通货膨胀率变动而变动,从而使福利本钱计算得以简化。不过利用这种方法研究通货膨胀的福利损失时,在选择适当函数以及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赋值时,经常需要主观事先判定和利用经验来为参数设定不同的值,这势必会导致因参数赋值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测算结果。

3.基于McCallum-GoodfriendFrame-work估计通货膨胀的福利本钱。这种方法通过引进交易技术方程将货币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间接化。McCallum-Goodfriend(1987)建立了一个购买——时间(shopping-time)模型,这一模型假设时间和货币共同为购买消费品提供交易服务,并且时间和金钱在实现交易方面可以互相替换。交易服务技术决定了在既定的消费和货币持有水平下所必须花费在购买上的时间。购买时间模型从时间的角度来理解和度量通胀的福利本钱:在家庭持有货币数目一定的条件下,更高的通货膨胀率导致货币贬值,降低了家庭的实际购买力,家庭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来获取同样数目的消费品,从而减少了劳动时间或休闲时间,因此,造成了福利损失。SimonsenandCysne(2001)研究了在购买-时间模型中包括有息资产的情形,并从理论上给出了福利本钱的上下界。Cysne(2004)研究了连续时间下的购物时间模型,并得到了福利本钱的解析表达式,他还从理论上讨论了引进家庭异质性的通货膨胀福利本钱。

除了上述三个比较代表性的方法外,经济学家还提出了其他一些计量方法。如Fischer(1981)将货币和其他资产同等看待,把货币看作是资源跨期转移的载体,建立了一个禀赋经济的OLG(overlap—generation)模型。LagosandWright(2005)首次利用货币寻介理论,估计了通货膨胀的福利本钱。Imrohoroglu(1992)刻画了在一个收进波动且没有保险经济环境里,经济个体为平滑自己的消费而持有货币的计量通货膨胀福利本钱模式。

二、对目前中国通货膨胀福利本钱研究的启迪

反观国内,当前对通货膨胀的研究仍主要集中在成因、对策等定性方面,而专门针对通货膨胀福利本钱的研究则很少,且大多是基于国外已有的研究,主要利用国外研究中已有的模型对中国的通货膨胀福利本钱进行估算。如欧俊和李花(2006)利用Bailey(1956)研究方法对中国通货膨胀福利本钱进行了估算;陈彦斌、马莉莉(2007)分别使用消费者剩余方法、MIU模型和CIA模型计算了中国通货膨胀的福利本钱;谢赤(2002)则在购买-时间模型下讨论了金融创新对通货膨胀福利本钱理论上的影响;陈利平(2003)在一个引进消费攀比的Shopping-Time模型中讨论了通货膨胀的福利本钱;龚六堂、邹恒甫和叶海云(2005)利用他们研究的框架,在Lucas模型基础上,应用Kruz(1968)和Zou的思想,把消费者的财富引进效用函数,给出了货币供给的改变对经济不确定影响的分析。

但题目是这种利用国外研究中已有的模型对中国通货膨胀福利本钱进行估算的方法存在较多的局限性,由于纵观通货膨胀福利本钱计量方法的发展,尽管不同经济学家的模型有所不同,但其基本思想是一致的,都是基于货币对于公众的有用性或者货币能提供给公众便利为出发点,进而考虑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如何影响公众的货币持有,并引起公众效用的变化,从而对通货膨胀的福利本钱进行计量。由于公众效用本身的抽象性和现实情况的复杂性,已有的关于通货膨胀福利本钱的计量方法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此外,国外既有的研究大多基于美国的经济背景,而中国的社会经济状况与美国有很多不同的特殊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中国通货膨胀福利本钱计量的正确性。

1.已有的研究所采用的模型大多是引进货币的效用函数模型框架,加上各种外部约束来推导货币需求,进而对通货膨胀的福利本钱进行计量。但从各种模型的计量结果来看,各种模型间不仅存在不小的差距,而且其结论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2.已有的研究大都只限于在稳态下得出的比较结果,而当通货膨胀率剧烈波动或迅速上升(下降)时,实际的通货膨胀福利本钱会与稳态下的计量结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差距。这使得已有模型的结果实在用性大打折扣。

3.很多模型都假设名义变量对真实变量不产生影响,即货币和通货膨胀是中性的。这与很多现存的研究结果相悖。尤其在中国,由于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仍然不高,货币冲击对经济实体的影响与货币主义的条件假设不符,货币中性依然是一个长期争论的题目。

4.国外既有的研究大多基于美国的经济背景,而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经济发展走出了一条相对独特的中国式发展之路。如中国至今还存在明显的二元经济特征,城市和农村在使用活期存款时的便利性方面有很大不同、活期存款普遍是付息的,这意味着货币层次的选择上M0和M1都不正确。

5.已有的研究大都将名义利率作为通货膨胀福利本钱函数的自变量,从名义利率的角度来计量通货膨胀的福利本钱,其隐含假设为名义利率的水平和变化,可以反映出通货膨胀的水平和变化。但在中国,由于资本市场还不够成熟,利率市场化的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利率水平的反应比发达国家相对更迟缓,也更具有粘性。因此,根据名义利率计算通货膨胀福利本钱有时无法反映中国的真实情况。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在对中国的通货膨胀福利本钱进行研究时必须在把握主流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的现实约束条件,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通货膨胀福利本钱研究的理论框架和实证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对我国采用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措施以来的各期通货膨胀福利本钱水平作出正确计量和评价,并对中国通货膨胀率的确定给出一个社会福利的考核标准。

参考文献:

Bailey,MartinJ.TheWelfareCostofInflationaryFi-

nance,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56,64(2),93-110

Sidrauski,M.RationalChoiceandPatternsofGrowthinaMonetaryEconomy,AmericanEconomicReview,1967,57(2),534.

通货膨胀含义范文3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目标制 本.伯南克

中图分类号: F83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1770(2009)010-017-04

众所周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主席不但对美国而且对世界经济都存在非常大的影响力,现任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教授曾任职于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伯南克教授本身是一位杰出的、多产的货币经济学家,而且他是“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坚定支持者。本文的目的在于围绕伯南克教授大力主张的“灵活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对伯南克的货币政策思想进行综述,这将有助于系统分析与理解美国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意图,同时对我国未来货币政策框架的选择也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最优的货币政策框架――灵活的通货膨胀目标制

(一)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实践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大多数国家选择盯住货币供应量或货币总量的增长率(Money Growth Targeting)作为货币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基本框架,但是伴随着“货币迷失”(Money Missing)现象的出现,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与地区采用一种全新的货币政策框架――通货膨胀目标制,也就是说中央银行放弃盯住货币供应量这一中介指标而改为盯住通货膨胀率这一传统意义上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最初是新西兰、加拿大、英国、芬兰、澳大利亚、瑞典和西班牙这些发达国家先后采取了通货膨胀目标制,然后是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比如巴西、智利、韩国、以色列、墨西哥、泰国、菲律宾)与部分转型经济国家(比如捷克、匈牙利与波兰)也开始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而德国与瑞士虽然对外声称是采用货币总量的增长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但这两个国家却从70年代中期以来就开始实施以通货膨胀为核心(inflation-focused)的货币政策,并且Ben S.Bernanke(1996)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德国中央银行与其说是盯住货币总量的增长还不如说是盯住通货膨胀率,因为当货币总量目标与通货膨胀目标之间存在冲突的时候德国中央银行给予了通货膨胀目标更大的权重。总之,转为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中央都获得了比较满意的货币政策效果,最为明显的证据就是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个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中央银行准备放弃这一新的货币政策框架(Ben S. Bernanke,2003)。

(二)通货膨胀目标制是一种混合的货币政策框架

Ben S.Bernanke & Mishkin. F(1997)从货币政策的“相机抉择”与“规则”之争的角度分析了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特征,并得出结论认为通货膨胀目标制并不是一个固定的货币政策规则而是兼有“相机抉择”与“规则”特征的一个混合的货币政策框架。但是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相机抉择”是一种“有约束的相机抉择”(constrained discretion)。这种有约束的相机抉择是试图在严格货币政策规则与无约束的相机抉择之间达成一种有机协调。从短期来看,为了应对不能预期的供给冲击和其他外部冲击,中央银行仍然可以采用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这表明通货膨胀目标制仍然为短期的稳定目标(比如说产出与就业目标以及汇率的相对稳定)留有一定的余地,因此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货币政策框架并不仅仅集中于控制通货膨胀。但是从长期来看,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相机抉择是有约束的,这一约束就在于中央银行应该坚决承诺并实现事先宣布的通货膨胀目标,由于货币政策实施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有一个滞后期,因此中央银行应该预测通货膨胀率的走势并提前实施货币政策手段,因此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货币政策框架天生具有前瞻性(Ben S.Bernanke, 2003)。

(三)灵活的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基本特征

后来Ben Bernanke & Mark Gertler(1999)提出最优的货币政策框架是灵活的通货膨胀目标制,这一货币政策框架具有以下三个最基本的特征:一是通货膨胀目标制承诺在长期内将达到一个特定的、事先宣布的通货膨胀目标,并且这一特定的通货膨胀目标既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因此维持价格的稳定将成为货币政策最重要的(overriding)目标;二是在长期内达到通货膨胀目标的约束条件下,中央银行可以在短期内具有一定的政策灵活性,比如说追求产出的稳定,因此命名为“灵活的通货膨胀目标制”;三是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具有很高的开放性与透明度,比如说定期通货膨胀状况报告,对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展开开放式的讨论。而且灵活的通货膨胀目标制既不同于美国目前所采用的含蓄的通货膨胀目标制,也不同于英国等国家所采用的非常明确与透明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因为美国目前采用的含蓄的通货膨胀目标制不符合第三个特征,而英国所采取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则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后来伯南克出版了著作“Inflation Targeting: Lesson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2001)对通货膨胀目标制进行了非常详尽的论述。

二、货币政策不应该直接盯住资产价格而应关注资产价格波动带来的通货紧缩或通货膨胀压力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世界大部分的中央银行已经比较成功的控制了通货膨胀,那么未来对货币政策的最大挑战将是金融的不稳定性以及资产价格波动性的不断提高,而金融的不稳定将给实体经济带来持续的甚至是毁灭性的影响,那么货币政策是否应该盯住或者关注资产价格的波动?Ben S.Bernanke& Mark Gertler(1983,1995,1999,2000,2001,2004)对这一问题给出了独特的解释。

(一)资产价格波动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信贷渠道”与“金融加速器效应”

伯南克从攻读博士学位开始就对发生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大萧条”非常感兴趣,从此以后他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发表了一系列的论文,后来这些论文都被收入到论文集“Essays on the Great Depression”(Ben S.Bernanke,2004)。在这一系列论文中伯南克就资产价格波动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机制进行非常独到的分析,伯南克认为资产价格波动通过“财富效应”影响消费支出的途径得不到实证分析支持的原因在于:股票与债券主要不是居民自己持有而是由养老金机构持有,那么资产价格的波动对居民可支配现金则很少有直接的影响。在这个基础上他开始从“信贷渠道”来分析资产价格波动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机制,由于信贷市场本身存在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并不是一个无摩擦的完全竞争市场,因此家庭、企业与金融中介机构的借贷能力受到其资产负债余额的影响,那么资产价格的波动通过影响微观经济主体的资产负债表余额进而影响其借贷能力,当资产价格大幅度下跌导致微观经济主体的资产负债状况恶化,在短期内将影响宏观经济的总需求,从长期来看将通过影响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形成并减少总供给。

在资产价格影响实体经济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个显著增大的相互反馈过程。在第一阶段,资产价格的急剧下降显著减弱了微观经济主体的借贷能力,而借贷能力的减弱将导致总需求的减少与失业率的升高,且总需求的下降将导致现金流入的减少并进一步导致资产负债状况的恶化;在第二阶段,总需求的下降与资产负债状况的恶化导致资产的被迫出售与资产价格的进一步下降,然后又回到第一阶段,这一显著增大的相互反馈过程被伯南克称之为“金融加速器效应”。这一效应类似于欧文.费雪(1933)年提出的“债务紧缩机制”,但是Ben S.Bernanke & Mark Gertler(1989)最早对这一机制用数理模型进行了系统的表述。其后Ben S.Bernanke & Mark Gertler(2000)还根据资产价格波动对实体经济影响的“信贷渠道”得出一个与一般常识相反的结论:货币的贬值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是紧缩性的。这是因为当本国货币贬值时,本国居民、企业与金融中介机构以本币来衡量的外币负债价值将上升,这将恶化微观经济主体的资产负债状况并最终导致总需求与总供给下降。

(二)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波动

伯南克对从大萧条以来的经济史的研究表明:如果货币政策不积极应对由资产价格大幅度下降带来的不断增强的通货紧缩压力,资产价格的下降就会给实体经济带来持续的破坏。但是Ben S.Bernanke & Mark Gertler(1999,2000)认为货币政策本身并不足以牵制资产价格大幅度波动,这可能给实体经济带来破坏性效应,并且他们的实证研究结论表明如果货币政策直接盯住资产价格波动本身,反而将导致资产价格更大幅度的波动。这是因为:其一,资产价格的波动可能是由实体经济因素造成的,也可能不是由实体经济因素造成的,这非常难以辨明;其二,试图“刺破”资产价格膨胀带来的“泡沫”将给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运行带来相当大的负面影响。但是即使是由非实体经济因素带来的资产价格波动也会给实体经济带来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压力,这将最终影响实体经济的运行,因此货币政策应该对资产价格波动可能带来的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压力进行反应。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货币政策框架则进一步要求货币政策主动并提前应对资产价格波动可能带来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压力。在预见到资产价格上升将刺激总需求的增加并给宏观经济带来通货膨胀压力时,自动升高利率不但可以稳定总需求并提供一个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而且可以稳定金融市场本身。那么当预见到资产价格大幅度下降将通过信贷渠道给宏观经济带来通货紧缩压力时,中央银行可以通过降低利率等手段有效缓解负向“金融加速器效应”给实体经济与金融市场带来的进一步冲击。最后,假设金融市场的投资者都预期到中央银行将采取“逆风向”的货币政策规则来对冲金融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压力时,他们将有效约束非理性的投资行为并最终抑制资产价格的过度反应。

三、美国的最优货币政策框架选择――灵活的通货膨胀目标制而非格林斯潘时期含蓄的通货膨胀目标制

Ben S. Bernanke & Frederic S. Mishkin, (1997)认为沃尔克与格林斯潘主政美联储时期所取得的成功应该归因于他们采用了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货币政策制定理念或框架,并认为这是一种含蓄的通货膨胀目标制。但是 Ben Bernanke & Mark Gertler(2000)明确提出美国当前最优的货币政策制度是灵活的通货膨胀目标制而非格林斯潘时期所采取的含蓄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因为采用这一货币政策框架有如下的优点:

(一)明确的通货膨胀目标将降低对未来通货膨胀预期的不确定性

目前含蓄而模糊的货币政策框架导致对未来通货膨胀预期的不确定性,而不稳定的通货膨胀预期将使得长期储蓄与投资决策变得更加复杂化,同时给名义的金融与工资合同带来更大的风险,这最终将导致商品市场价格与金融市场价格更大的波动性,给宏观经济运行与金融市场带来不确定性,比如说金融市场分析人士就需要不断地揣摩美联储主席话语背后的隐藏信息。而采用灵活的通货膨胀目标制以后美联储通过明确的通货膨胀目标(当然这里隐含的假定就是这一承诺是可信的),可以稳定公众对未来的通货膨胀预期,有利于减少私人部门经济决策的复杂性,减少金融市场由于对货币政策方向预期的不确定性带来的价格波动。同时稳定的通货膨胀预期(即使实际的通货膨胀短暂的偏离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也是如此)不但可以更容易地维持价格的稳定并达到通货膨胀目标(对上个世纪70年代与80年代石油价格波动对美国与其他工业化国家的价格与产出的影响程度进行比较就可以得出这一结论),而且美联储可以更加容易地达到稳定产出与就业的短期目标。

(二)灵活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可以增加美联储货币政策的透明度与可信度

灵活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可以允许公众参与货币政策制定与实施的讨论从而增加货币政策形成与实施过程的透明度,这样可以有效制约来自政府给予中央银行进行短期经济刺激的压力。比如,在面对即将来临的政治大选或者缓慢的经济复苏时,政府可能要求中央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但是这一货币政策的实施可能会导致中期或长期的通货膨胀。在这种情况下,中央银行将向公众解释短期的货币政策实施与长期的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然后政治家、新闻媒体、专业人士与公众可以参与讨论,这将有效制约来自政府要求实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的压力。而且透明度的提高将有效增强货币政策的可信度。因为未预期的冲击将使实际的通货膨胀率偏离事先宣布的通货膨胀目标,这时如果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决策与实施程序不具备透明性,公众将对货币政策的可信度表示怀疑。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透明度的作用在于:当未预期的冲击发生后, 使公众能够有效判断实际通货膨胀与事前宣布通货膨胀目标之间的偏离究竟是由政府或者中央银行的“短视行为”或“欺骗行为”造成的, 还是由于未预期到的冲击所造成的, 从而确保公众对货币政策实施的有效监督并增强货币政策的可信度。反之亦然。

Ben S. Bernanke & Frederic S. Mishkin(1997)还认为美国采取灵活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将形成一个制度性的承诺,可有效地避免由于美联储主席更替给货币政策制定与实施带来的不连贯性,并减少货币政策对单个领导者货币政策思想的依赖。该文另外得出美国由目前模糊的通货膨胀目标制转为更加明确的灵活的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前提是:美国的通货膨胀率较低以及公众与市场对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基本理念比较熟悉。因此Ben S. Bernanke(2003)认为在过去的20多年里面美联储在货币政策制定与实施方面获得了非常高的声誉,其货币政策理念已经比较接近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框架,而且目前实际的和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也比较低而且相当稳定,因此目前是美联储转为更为明确的灵活的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货币政策框架的有利时机。而为了实现货币政策框架的成功转型,美联储首先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进行改善:第一,量化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所称呼的“价格稳定目标”,并且明确这其中的价格是以哪一特定的价格指数为基础;第二,定期出版类似于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中央银行所出版的通货膨胀报告。

四、对我国货币政策选择的启示

本文从最优的货币政策框架、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以及美国的最优货币政策框架选择与走向这三个方面对美联储新任主席本.伯南克教授的货币政策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

(一)通货膨胀目标制是一个兼有“相机抉择”与“规则”特征的混合的货币政策框架,其“相机抉择”是一种“有约束的相机抉择”,即在长期内达到通货膨胀目标的约束条件下中央银行可以在短期内具有一定的政策灵活性,因此伯南克称之为“灵活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它是一种最优的货币政策框架。

(二)资产价格的波动将通过“信贷渠道”的“金融加速器效应”影响实体经济的运行,但是货币政策不可能也不应该盯住资产价格的波动,而是必须主动并提前应对资产价格波动可能带来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压力,这不但可以稳定宏观经济的运行,而且可以稳定金融市场本身。

(三)美国当前最优的货币政策制度是灵活的通货膨胀目标制而非格林斯潘时期所采取的含蓄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因为明确的通货膨胀目标将稳定通货膨胀预期,这不但可以更容易的维持价格稳定并达到通货膨胀目标,而且美联储可以更加容易的达到稳定产出与就业的短期目标。同时灵活的通货膨胀目标制还可以增加美联储货币政策的透明度与可信度。

那么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可以从伯南克的货币政策思想得到哪些启示呢?我国从1996年开始正式采用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但是将近十年来的实践表明我国实际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与预定的增长率目标之间存在较大幅度的偏离。1978年以来的数据表明我国两个层次(狭义货币与广义货币)的货币流通速度处于下降趋势并且呈现不规则波动,尽管对货币流通速度的预测在理论上可行,但实践中尚无一个模型能很好的拟合现实(谢平,2000)。同时易行健(2007)用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的年度、季度与月度的货币需求函数进行的实证研究也表明货币需求函数的参数并不稳定而且要准确预测货币的增长率是不现实的,因为市场化改革、城市化、货币化、股票市场的发展以及预期汇率变化都对货币需求产生显著的影响。因此,在这种现实背景之下,我国中央银行应该选择合适的时机循序渐进的由目前的货币政策框架转为采用“灵活的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货币政策框架。

参考文献:

1.谢平:《新世纪货币政策的挑战》,《金融研究》,2000年第1期。

2.易行健:《经济转型与开放条件下的货币需求函数: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3.Ben S. Bernanke. “Nonmonetary Effect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in the Propagation of the Great Depression”,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1983, vol, 73, No.3, 257-276.

4.Ben S. Bernanke and Alan S. Blinder. ”The Federal Funds Rate and the Channels of Monetary Transmission”,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2,Vol. 82, No. 4. pp. 901-921.

5.Ben Bernanke and Mark Gertler, “Inside the Black Box: The Credit Channel of Monetary Policy Transmission”,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1995, Vol. 9, No. 4. pp. 27-48.

6.Ben S. Bernanke. “The Macroeconomics of the Great Depression: A Comparative Approach”.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1995, vol, 27, No.1, 1-28.

7.Ben S. Bernanke and Ilian Mihov. ”What Does the Bundesbank Target ”, NBER Working Paper, 1996, W5764.

作者简介:

通货膨胀含义范文4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扩大我国居民消费需求长效机制的微观机理与实证研究” (11YJA79011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文化消费问题研究” (12AZD021);吉林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资助项目 “扩大吉林省居民文化消费对策研究” (2012B05)

作者简介:齐红倩(1962-),女,吉林长春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经济计量和消费经济等方面的研究。E-mail:

李民强(1985-),男,辽宁辽阳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数量经济学研究。

摘 要:继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爆发之后,我国政府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做出了及时调整,此举在产生积极效果的同时,也出现了流动性严重过剩和通货膨胀压力空前增大的负面效果。对此,本文综合不同指标对我国流动性过剩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数理模型证明CPI与流动性过剩的结构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流动性本质上是通过经济不同部门收益率影响CPI的改变,流动性过剩对经济总量的通货膨胀造成巨大压力。因此,货币主义对通货膨胀的度量弥补了CPI的片面性,是适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通货膨胀基本度量。

关键词:流动性过剩;CPI;通货膨胀

中图分类号:F8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3)02-0012-06

为了避免经济进入萧条,我国在2008年实施了多种扩张性经济政策,其结果是,虽然经济增长得到保障,但由于经济政策过度依赖投资,造成了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衡。同时,我国主要的刺激手段依然是向市场注入巨额的流动性,这对我国通货膨胀造成巨大压力,导致目前我国“保增长、控通胀”的任务异常艰巨,系列的相关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一、我国流动性过剩现状及度量方法

传统的流动性概念是指在没有损失的情况下,资产变成另一种资产的能力。由于货币是商品的价值尺度,所以在更广泛的意义下,也可以将货币即资产本身看成是流动性。由此,一些学者在研究流动性问题时倾向于仅用货币存量度量流动性[1-2],但Warsh[3]不赞同这个观点,认为货币存量已经无法完全涵盖流动性的整个内涵,至少还应该包括信用额度、基金的资金流和杠杆等指标。Ganley[4]、Gouteron和Daniel[5]也在其研究中,将高流动性资产加入货币存量指标用以度量流动性。本文认为,欧美发达国家具有高度发达且健全的金融市场,我国的金融市场还处在相对初级的阶段,所以,Warsh等的观点并不适用于我国,本文依然采用货币存量度量流动性。

流动性过剩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经济中货币供给超过货币需求,它包括多种表现形式:从宏观经济意义上,流动性过剩意味着货币增长率超过GDP增长率;从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的角度看,流动性过剩表现为存款增速快于贷款速度;从资产价格的意义看,由于过量的货币追逐有限的资产,将会导致资产价格如房价、股票价格等的增长,所以流动性过剩亦表现为资产泡沫。在本文中,我们基于宏观经济的视角考察流动性过剩问题。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以及独特的银行体制,本文选取以下两种度量方法来检验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情况:

1.货币供给增长率与实际GDP增长率和CPI之和的差额

令S1和S2表示货币存量M1、M2增长率与实际GDP增长率和CPI之和的差额,不难看出S1和S2表示经济中货币供给的超额增长,也即流动性过剩的指标。考虑到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逐渐步入正轨,我们选取1991—2011年作为研究的时间段范围。1991—2011年期间,除个别年份,M1和M2的增长率都大于实际GDP增长率与CPI之和,其中S2指标除了1994年以外,其余各年份都为正值,且平均值达到6.3%。以上数据显示,从S1和S2指标看,我国1991—2011年实际上一直存在着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其中S1和S2在1991—1993年、1997—2003年和2009—2010年都经历了较大幅度的增长,结合CPI,这三个时期的货币扩张之后都造成了高通货膨胀,尤其在1993—1995年通货膨胀率甚至高达两位数。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1年中国统计公报》。

注:S1=M1-实际GDP增长率-CPI

S2=M2-实际GDP增长率-CPI

S1和S2是通过M1、M2、实际GDP增长率和CPI计算而得。

2.货币供给对名义GDP的比值

马歇尔K值,即“广义货币存量M2/名义GDP”的值反映了一国经济的金融深度。可以看出,该指标实际衡量的是一国经济的货币化程度,因此,马歇尔K值经常作为学者和政策制定者衡量流动性过剩的经典指标。货币供给与GDP的比值反映了经济中不断增加的流动性,相关数据显示,M1/GDP与M2/GDP两个指标从1991年开始不断攀升,虽然在2003年达到顶峰后开始逐步回落,但是到2009年又迅速反弹,且反弹的幅度高于2003年。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1年中国统计公报》。

注:M1/GDP与M2/GDP是通过M1、M2和GDP数据计算而得。

为了更直观地认识我国面临的较为严峻的流动性过剩问题,我们采用M2/GDP指标对中国和美国流动性的情况进行比较(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的M2/GDP指标从1991年开始显示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虽然从2003年开始该指标走势相对趋缓,并在2008年有所下降,但是2009年便迅速扭转了之前的下降趋势;同时期美国的M2/GDP却始终在0.6以下,即使在金融危机发生后,也仅有轻微的上升,显示出了相当的稳定性。通过数据对比可以得出,中国的M2/GDP指标要远远高于美国,这表明,即使发行同样数量的货币,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要远小于美国,由此不难看出我国经济政策刺激经济的低效和乏力。

图1 中国、美国M2/GDP

2008年以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政府采用了大量增加货币供给的刺激政策,扭转了经济下滑的趋势,也改变了流动性过剩自2003年逐步缓解的趋势。随后爆发的欧债危机,使中国在内需不振的不利局面下又面临长时期世界经济的不景气,政府不得不延续金融危机以来的扩张性政策。受发展水平和体制不健全的影响,目前我国刺激经济的手段仍主要以增加信贷投放货币的粗放式手段为主。截止2012年5月,我国M2首次突破90万亿元;2012年8月,M2已经达到92.5万亿元,流动性过剩问题不容忽视。可以预计,如果世界经济在短期内得不到根本性的好转,我国将长时间面临流动性过剩的不利局面,虽然近年CPI没有呈现20世纪90年代初那样两位数的高速增长,但是巨额的流动性随时都会给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造成巨大压力,我国的经济形势还十分严峻。

二、流动性过剩与通货膨胀

1.相关研究评价

近年来,流动性过剩与通货膨胀的关系是中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Thorsten和Dieter[6]以货币主义为出发点,认为流动性过剩的度量依赖于货币需求的稳定,二者根据欧洲中央银行的具体政策实践,以交易方程为基础进行分析,揭示了单纯的产出缺口或者货币流通速度差异都不足以对整个经济的价格产生持续影响,原因是产出缺口会被流动性缺口中和,因此产生通货膨胀的唯一原因就是货币,欧盟区域的实证经验说明价格缺口在决定未来的通货膨胀中的重要作用。Neumann和Greiber[7]提出“核心货币”的概念,即为长期持续且低频的名义货币增长与实际货币需求的差额,其实证分析也支持了欧洲央行关于M3增长对通货膨胀有重要作用的观点,由于货币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十分明显而且稳定,因此M3增长率应该作为评价通货膨胀的重要指标。Gerlach[8]指出货币增长包含了未来通货膨胀的信息,但是却不包含现行的通货膨胀率和产出缺口。Altimari[9]发现货币与信贷总量包含的信息能有效地预测未来通货膨胀。Rüffer和Stracca[10]总结出全球流动性过剩的水平是衡量通货膨胀压力的有效指标。国内方面也有很多相关研究,傅强等[11]研究了1995—2010年我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显示流动性过剩是我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杨继生[12]基于新凯恩斯混合Phillips曲线的分析,认为准货币是导致通货膨胀趋势的主要根源,为了有效地抑制通胀应该明确公布并切实执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对流动性与通货膨胀关系大多数的研究都是从实证的角度进行,鲜有从数理分析入手考察流动性与CPI的结构性关系[13]。本文在建立数理模型基础上,探讨流动性与CPI关系的变化机制。

2.流动性与通货膨胀关系机制

通货膨胀表现为一国经济价格的普遍上涨,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因此,一般研究都倾向于用CPI来表示通货膨胀率,但CPI实际上只是刻画了经济中一部分商品与服务的价格,所以它只适合作为民生领域中价格水平变化的指标。虽然近些年有些国家使用“核心CPI”来代替CPI,但“核心CPI”只是将CPI中不影响长期趋势价格上涨的因素剔除,本质上并没有改变CPI表示通货膨胀率的片面性。而流动性过剩却能对整个经济系统的价格水平上涨构成压力,因此这种差异性导致了流动性与CPI关系的复杂性。

虽然流动性过剩会引发经济总体通货膨胀的上升,但是流动性的增加并不必然导致CPI的增加。如果将一国的经济分成不同的部门或者不同的市场,CPI指标中只包含经济中跟民生部门相关的因素,比如我国没有把房地产价格作为CPI的构成部分,所以当流动性增加使资金流向房地产部门时,房价的暴涨却对CPI没有直接影响,也即如果新增加的流动性被经济系统中的其他部门所吸收,那便不会直接引发CPI的增加。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近年我国发行了巨额的货币,却没有造成20世纪90年代初的恶性通货膨胀,根本原因在于经济总量的增大使非民生部门吸收流动性的能力大大增强,因此,如果经济中的其他部门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即使流动性过剩也不会必然导致CPI增加。

(1)资金流向模型的建立

不失一般性,我们假设整个经济中只含有两个部门,多个部门的情况相同,具体的模型设定如下:

假定一:令INF为经济中总的通货膨胀率,亦即总价格水平增长率,具体算法为将所有部门商品价格的增长率做加权平均,由于假定只有两个部门,所以INF的计算公式如下:

INF=λ1·dp1p1+λ2·dp2p2

其中,λi(i=1,2)分别为第一部门和第二部门的权重,易知其为外生值。该等式可以推广到多部门,比如假定这里面的第一部门为民生部门,也即CPI=dp1p1=∑λ1jdp1jp1j,其中j表示记入CPI的产品和服务,λ1j表示相应产品和服务的权重,此时INF=λ1·∑λ1jdp1jp1j+λ2·dp2p2,由此看出该等式实际上是CPI的一般形式。

假定二:令mi(i=1,2)为流入第一部门和第二部门的资金,M=m1+m2为总的资金量,假定商品价格的增长是资金流入的表现,且价格随着资金流入的增加而增加,由此dpipi是资金流入dmi(i=1,2)的递增函数,简便起见,令dpipi=ki·dmi(i=1,2)且ki为外生。

假定三:令ri(i=1,2)分别为第一部门和第二部门的利润率。部门利润率的提高会引致资金更快流入,由此可以得出两个结论:第一,mi是ri的增函数,也即mi=m(ri)(i=1,2)且m′(ri)>0(i=1,2);第二,考虑到规模差异,不同部门吸收流动性的绝对数额亦不相同,也即吸纳货币的能力不同,该假定意味着利润率高的部门吸纳货币的能力更强,即若r1>r2,则可以得出dm1m1>dm2m2,为了分析简便,令r1r2=dm1m1/dm2m2,由此不难推导出dmidM=mi·rim1·r1+m2·r2(i=1,2)。

根据对模型做的假定,我们对INF=λ1·dp1p1+λ2·dp2p2进行如下变形:

INF=λ1·dp1p1+λ2·dp2p2

=λ1·k1·dm1+λ2·k2·dm2

=λ1·k1·r1·m1r1·m1+r2·m2dM

+λ2·k2·r2·m2r1·m1+r2·m2dM

=dM[λ1·k1·r1·m1(r1)r1·m1(r1)+r2·m2(r2)

+λ2·k2·r2·m2(r2)r1·m1(r1)+r2·m2(r2)]

上式中,由于λi和ki为外生,因此,模型显示一国经济总的通货膨胀率由以下三个因素决定:dM,ri和mi(ri),考虑到mi(ri)是ri的增函数,所以实际只有dM和ri从根本上影响一国的通货膨胀率,其中dM代表着一国货币供应量的增长,ri代表经济系统中不同部门对货币吸收的能力,也暗含着投资渠道的多寡以及是否顺畅。

(2)流动性与CPI关系的数理分析

首先,考虑货币供应量M,经济总的价格水平INF是dM的增函数,如果货币供应量增加,也即dM>0,则一定会引发经济中总体通货膨胀的增加,模型显示的结果与货币主义对于通货膨胀的观点相一致,即货币是造成通货膨胀的根源。

其次,分析式:λ1·k1·r1·m1(r1)r1·m1(r1)+r2·m2(r2)+λ2·k2·r2·m2(r2)r1·m1(r1)+r2·m2(r2)。由于已知λi和ki是外生,所以只需考虑ri和mi(ri) 两个因素。假设最初经济中两个部门利润率相等,r1=r2(即使r1=r2,受到规模影响,m1(r1)也未必与m2(r2)相等),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出现r1>r2的情况,对此分两种情况考虑:

第一,货币供应量不变的情况。当dM=0时,资金相对越来越多的流向第一部门,又由于货币供应量不变,所以流向第二部门的资金会减少,也即m1(r1)增加、m2(r2)减少,由此可以推导出r1·m1(r1)r1·m1(r1)+r2·m2(r2)的增加和r2·m2(r2)r1·m1(r1)+r2·m2(r2)的下降。如果此时第一部门代表民生部门,则可以看出,即使在货币供应量不变的情况下,也可能由于ri的增加造成CPI指数的提高。类似的,如果r1

数理分析的结果显示,CPI与货币供应量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即使货币供应量保持不变,由于经济系统的内在属性,也会导致CPI自发的增加或减小,也即CPI有内在调整的特性,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国巨额的广义货币存量M2没有造成恶性通货膨胀。

第二,货币供应量增加的情况,也即dM>0。此时,r1>r2并不能推断出没有资金流向第二部门或流向第二部门的资金减少,也就是说由于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以及r2>0,也可能出现资金继续流向第二部门的可能,因此只能得出资金流向第一部门的速度要快于第二部门,也即r1·m1(r1)r1·m1(r1)+r2·m2(r2)的增加速度要快于r2·m2(r2)r1·m1(r1)+r2·m2(r2)的结论。以第一部门代表CPI的民生部门,r1>r2的情况说明社会投资渠道相对不畅且收益率较低,资金更快地进入民生部门,促发CPI的快速增加。类似的,如果r1

综上,流动性与CPI关系的核心在于经济中是否有能够吸纳流动性的部门,也即投资渠道。虽然我国的GDP总量连年大幅增加,但是从经济结构、发展水平和不完善的金融市场看,我国的投资渠道相当有限,长期以来主要是以股市和楼市为主。对于股市而言,在2007年暴跌之前,股市实际上是作为吸纳流动性的有效手段,但是由于股票特有的易变现属性,即投资者在股市获利之后很容易将股票变为现金,投资者会因为股市的财富效应而增加消费,反而会增加CPI的上行压力,所以,股市对于流动性的影响很不稳定,它在吸纳大量流动性的同时也可能向民生部门输入大量流动性。更为关键的是,从2008年到现在,由于股市的低迷,股市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吸纳货币的能力。对于房市而言,由于房地产属于不易变现性资产,也即人们对房地产的交易不具有随意性,所以房地产市场一直是吸收流动性的重要手段,从2004年开始我国房价出现加速上升的趋势,房地产部门锁定了相当多的货币。但是房价的过快上涨使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快速膨胀,泡沫一旦破裂,短期内又没有其他的投资渠道,市场上的流动性很有可能进入民生领域,对CPI造成巨大的上行压力。

三、 我国通货膨胀的基本度量

我国目前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一方面,由于内外需不振,我国只能通过发行货币增加投资以刺激经济;另一方面,投资渠道的有限性诸如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低迷,使我国没有足够的渠道以吸纳过剩的流动性,如果流动性流向民生领域,CPI便难以控制,2009年以来,大蒜、黄豆等食品价格的轮番暴涨便足以说明我国目前的通胀困境。

前文的分析指明了CPI与经济中总的通货膨胀率的差异,虽然国内外的学者和政策制定者都倾向于将CPI作为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但是从上面的分析可以清晰的看出,CPI实质上只能度量经济中涉及民生部分的价格水平变化。资金流向的不稳定性导致CPI与流动性之间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尤其当投资渠道出现不畅等问题,过剩资金可能进入民生领域造成恶性通货膨胀,也即过剩的流动性随时会对CPI构成压力,所以单纯用CPI指标并不能很好地度量经济整体的通货膨胀水平。

对于目前的中国,M2已经超过了90万亿元,并且一直在以两位数的增幅不断攀升,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都将处于流动性严重过剩的状态,CPI已经很难全面地揭示出目前我国的通货膨胀困境,因此,我们认为货币主义对于通货膨胀的定义更适合当前中国的经济状况。

货币主义对通货膨胀的定义源自费雪交换方程MV=PY,对等式两边取对数并求导可以得到+=+,由于一般情况下=0,所以Inf==-,也即经济中总的通货膨胀率等于货币供应量增加率减去实际GDP增长率。采用货币主义对通货膨胀的定义对目前我国的现状是较适合的,既体现了货币供应量是产生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也与我国国情相符。

图2显示了1991—2011年CPI与Inf的数据比较。考虑到价格上涨是货币流入的结果,所以在做数据比较时我们将Inf与滞后一期的CPI相比较,结果见图2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Inf与滞后一期的CPI具有相当的一致性,只有2008—2009年间显示出了相反的趋势。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我国经济受到严重影响,经理人采购指数PMI一度跌至40以下,随时都有进入萧条的危险。通过前文的模型可以认识到,虽然货币供应量仍然在增加,但是经济不景气使几乎所有部门都陷入停滞,资金并没有流入不同的部门,而是固化在银行系统内部,所以出现了一方面货币供应量增加,另一方面CPI下降的背离情况,但是从随后的走势可以看出货币增长对于CPI的压力逐步开始显现。Inf指标在绝大多数时候可以解释CPI,因此我们认为用Inf作为度量通货膨胀的总体指标,并结合CPI对于民生部门的度量,是我国当前较完整的通货膨胀度量方法。

图2 Inft-1与GPIt比较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不同指标度量了我国流动性过剩的现状,并建立数理模型。在此基础上探究了CPI与流动性过剩的关系,指出流动性过剩以及经济不同部门之间对流动性的吸纳能力是决定CPI的原因,其中不同部门吸收货币能力的差异是CPI变化的根源,由此揭示了CPI作为通货膨胀指标的不适应性。最后通过对货币主义通货膨胀率指标Inf与CPI进行的比较,我们认为货币主义对通货膨胀率的衡量指标,即广义货币存量M2增长率与实际GDP增长率的差额更适合作为我国通货膨胀基本度量。

基于数理模型的分析,我们认为,将CPI控制在可控范围,需要市场流动性更多地流向非民生部门。因此政府在制定政策方面应注意:第一,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经济总量的上升意味着经济中所有部门吸纳流动性的能力增强,所以保持经济快速增长是基本。第二,改变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的模式,具体而言,应该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尤其在非民生领域应该逐步取消对民营经济准入、贷款等限制,基于民营企业的效率普遍高于国有企业这个认识,我们认为民营经济的快速增长将会吸收大量过剩的流动性,在保增长的同时减小通胀压力。第三,扩大投资渠道,尤其应注意增加非民生领域的投资途径和提高相关领域的收益,将市场中更多的资金吸引到非民生领域进而减少CPI的上行压力。第四,进行土地市场化,从根本上提高土地供应量,如果土地要素可以进行市场化交易,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会保证大量的流动性流入土地市场,不仅可以推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亦可以锁定过剩的流动性,是保增长、控通胀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 Fels,J.Global Excess Liquidity Overview[R]. Morgan Stanlye Macroeconomics Report,2005.

[2] Chen,Y.Chinese Economy and Excess Liquidity[J]. China & World Economy,2008,16(5).

[3] Warsh,K.Market Liquidity: Definitions and Implications[R]. Washington DC:Th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Bankers Annual Washington Conference, 2007.

[4] Ganley,J.Surplus Liquidity: Implications for Central Banks[R].Bank of England Lecture Series No.3,2006.

[5] Gouteron,S.,Daniel,S. Excess Monetary Liquidity and Assets Prices[R]. Bank of France,Preliminary Version 3,2005.

[6] Thorsten,P.,Dieter,G.Measures of Exeess Liquidity[R]. ECB Working Paper,No.65,2005.

[7] Neumann,M.J.M.,Greiber,C. Inflation and Core Money Growth in the Euro Area[R].Deutsche Bundesbank Discussion Paper,No.36,2004.

[8] Gerlach,S. The Two Pillars of the European Central Bank[R]. CEPR Discussion Paper ,2004.

[9] Altimari,N. Does Money Lead Inflation in the EURO Area? [R].ECB 2001 Working Paper,No.63,2001.

[10] Rüffer,R.,Stracca,L.What Is Global Excess Liquidity, and does Is Matter?[R].ECB Working Paper,No.696,2006.

[11] 傅强,朱映凤,袁晨. 中国通货膨胀主要影响因素的判定与阐释[J]. 中国工业经济,2011,(5):5-15.

通货膨胀含义范文5

关键词:通货膨胀;成因分析;对经济的影响;战胜通胀

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由于国内货币供应量超过商品流通的客观需要量,从而引起纸币不断贬值和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这里包含两重含义,一是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实际需要量;二是由此引发了货币贬值。这两者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一、通货膨胀的成因分析

(一)货币的超量发行

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在于货币发行太多,包括国内和国际两方面的因素。中央银行发行货币应当根据货币流通规律和经济发展规模来加以确定,货币发行过多必定会导致通货膨胀。正如货币学派创始人弗里德曼所说:“通胀无论何时何地皆为货币现象”。2011年末我国GDP总量为47.1万亿元,广义货币供应量达到85.2万亿元,超出38.1万亿元,这超出的38.1万亿元就是超发货币,必然会成为我国通货膨胀的主推手。对此,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经济学家周其仁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国的“货币老虎越养越大”。货币超量发行引发通货膨胀,这一规律不仅适用于国内,也适用于全球。但是美元超发并不会在美国国内引发通货膨胀,只会把战火烧遍全球,这是美元在全球的货币霸主地位所决定的,美元的超量发行会推动全球的通货膨胀。

(二)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过渡增长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即“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货物”,按照凯恩斯的解释,如果总需求上升到大于总供给的地步,此时,由于劳动和设备已经充分利用,因而要使产量再增加已经不可能,过渡的需求是能引起物价水平的普遍上升。我国当前的需求过度情况,明显可以从投资过多表现出来,在中央积极的财政政策指导下,中央和地方政府聚集了大量资金,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大量投资,包括交通、能源、灾区重建等;与此同时,这些资金带动了大量民间投资,包括房地产在内的固定资产投资不断增加,投资方式呈现泡沫状,物价上涨压力巨大;资源的稀缺也是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从全球经济中长期发展看,随着全球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费需求也会日益扩张,所以,这些自然资源的价格总的趋势是向上不断提高,从而在全球范围内拉动资源价格上涨。

(三)成本提高引发通货膨胀

我国经济发展到目前这个阶段,特别是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以后,多种生产要素价格走势都出现了拐点,价格的提升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比如,土地价格大幅上升,能源、资源包括水资源价格也在大幅上升,最典型的还是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我国低价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格局已经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可以说是历史性的。当人均GDP提高后,也将意味着劳动力成本会有相应上升。其他要素成本也存在同样的趋势。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中国对原材料、能源等自然资源的需求也大幅度增长,国外资源的依存度也迅速提高,这必然导致资源价格的上涨,也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另外环境保护成本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政府对节能减排越来越重视,相应的要求和标准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这种要求,企业就得增加人力、物力,这就客观上进一步加大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二、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一)通货膨胀影响企业的技术进步,导致生产的倒退

通货膨胀一方面使企业的技术改造成本增加,另一方面企业由于产品热销而不重视技术改造,结果导致技术进步缓慢,降低了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升级换代。在通胀期间,由于原材料等初级产品的价格上涨往往快于产成品,从而会增加生产性投资的风险和经营成本,使投资不如投机,生产不如囤积的现象普遍出现。其结果,一方面使生产领域的资金大量流向流通领域,导致生产萎缩;另一方面造成原材料越短缺,越囤积,出现短缺和积压并存的恶果。

(二)通货膨胀扰乱分配结构

对于不同收入种类的人,在通货膨胀中,各自的利益所受的影响不同。以工资和租金、利息为收入者,在通胀中会遭受损害,而以利润为主要收入者,却可能获利。通胀不仅引起收入的再分配,而且也会引起财富的再分配。面值和收益稳定的金融资产,在通货膨胀期间其价值会降低,因此,持有这些资产的个人和阶层会受到损失,其债务人则会因通货膨胀而受益。各种实物资产在通货膨胀期间会因价格上涨而使持有者受益。

(三)通货膨胀会影响金融职能的正常发挥,破坏正常的信用活动

通货膨胀会降低借款成本,从而诱发过度的资金需求,迫使金融机构不得不加强信贷配额管理,进而削弱了金融机构的运营效率。通货膨胀影响了货币职能的正常发挥,使货币符号的价值贮藏职能丧失,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混乱,一旦人们的货币幻觉消亡,必将挤兑风盛行,有可能引起银行的破产和倒闭,甚至引发更大的政治经济危机。

三、如何战胜通货膨胀

(一)增强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控制货币发行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指法律赋予中央银行在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体系中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进行金融监管与调控的自,以及为确保自的有效行使而采取的相关法律措施。如果中央银行没有货币发行权,就不能实现对国家经济的有效宏观调控。只有保障中央银行独立地发行货币,才能保证币值稳定。市场经济在我国已经推行30多年,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但实事求是地说,我国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方面的独立性还显得远远不够,其中的原因复杂多样,既有中央银行自身调控技术有一个逐渐成熟过程的原因,也有政策调控不到位的问题,还与中央银行操作独立性不够有关,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央银行一直抱着用“积极”的货币政策来推动经济发展的惯有思维有关。只有中央银行真正掌握货币发行权,通货膨胀才有可能被降到最低程度。

(二)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即中央银行通过采取一定的政策措施压缩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减少货币供给量,来实现宏观紧缩。通过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出售有价证券,回笼货币资金,以相应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减少银行的超额准备金,抑制其信贷扩张能力,从而减少投资和货币供应量;提高再贴现率,以影响商业银行的借款成本和市场利率,控制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减少对信贷的需求,减少货币流通量。政府通过增收减支的办法来抑制总需求的增长,实现宏观紧缩。

(三)资本流出有助于抑制国内通胀,适当放宽资本流出标准

所谓资本流出,是指那些资产性权益包括货币、债券、股权等从国内流向国外,从而形成未来对国外的某种索取权。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它不仅要在国内兴风作浪,而且还一定会在国际上游窜。一个简单道理就是资本有流入就必定会有流出。适当放宽资本流出标准,有助于减轻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适当调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一个经济水平较低、人均GDP向发达国家追赶的国家中,本国货币必然会逐步升值,这是历史规律。如果中央银行强行禁止这种升值,就必须多发货币,从外来投资者和出口企业手中回收外汇。这种货币发行必然会推动国内通货膨胀。相反,如果中央银行允许货币升值,就不用发行这么多货币去购买流入国内的外汇,同时还会由于汇率升值,企业可以从国外进口到更多的商品。国内资源供给增加了,也会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由于我国投资自由度不高,很多企业从外贸出口中赚到外汇后,不得不投向房地产、股票市场,这是推动我国资产泡沫、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之一。人民币适当升值后,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启动内需。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只要能建立起一个覆盖全社会、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启动内需将变得十分容易。

(四)有效改善供给

有效改善供给是指以积极刺激生产的方法增加供给,同时压缩总需求来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改善供给的主要措施有:降低所得税税率,提高机器设备的折旧率,促进投资,增加供应,实行有松有紧、区别对待的融资政策,以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通过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从根本上改善货币流通状况。减少政府对企业的活动限制,让企业更好地扩大商品的供给。

四、结论

中国在积极应对通货膨胀的时候,除了加强宏观经济政策调控政策以外,还应该进一步完善和加大对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力度,使其能惠及全体中国人民。同时,要积极进行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使其更加合理、公平。只有这样,才能标本兼治,才能把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才能不断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才能维护和平稳定的社会局面,才能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和衷共济,迎难而上,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打下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余斌.中国式通货膨胀-我国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因素、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M].中国市场出版社,2011.

2.刘元春.中国通货膨胀的成因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通货膨胀含义范文6

[关键词]通货膨胀;货币流动性;计量模型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0037-04

1 选题背景与意义

通货膨胀就是货币贬值和价格水平全面、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近年来我国通货膨胀变化比较剧烈,而流动性过剩无疑是影响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的损害将是破坏性的,而监测、调控货币流动性和通货膨胀是中央银行的重要职责。因此,对货币流动性、通货膨胀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我国当前货币流动性和通货膨胀预期比较突出的实际,及时开展货币流动性与通货膨胀之间关系的研究,厘清二者之间的相互引导关系,探寻二者之间的传导机制和形成机理,测定二者之间的传导时滞,对中央银行有效调控流动性,有效预防、控制通货膨胀,进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指标选取与统计分析

货币学派认为,通货膨胀是因为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现象,即是由于纸币发行过多造成的;而物价学派则认为通货膨胀意指整体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其最终结果表现为物价的上升。而我们可以将通货膨胀定义为:通货膨胀是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导致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的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纸币、含金量低的铸币、信用货币的过度发行都会造成通货膨胀。

反映通货膨胀的主要指标主要有CPI、GDP平减指数和生产者物价指数PPI。GDP平减指数衡量的是某时期内所有商品和劳务价格的变动程度,覆盖面最广,然而这一指标计算十分烦琐,资料收集非常困难,我国也尚未公布GDP平减指数,很难得到可靠数据。而PPI是许多国家按月的另一个重要价格指数,用以说明投入不同生产阶段的资本品、中间产品、原材料等商品的价格变化情况。但其不能反映种类繁多的服务价格的变化情况。因此相比较而言,用CPI衡量通货膨胀更具有可观性,也能在一定情况上反映PPI的变化。

因此,在本文中,我们选取CPI作为我国通货膨胀的衡量指标。

为将计量指标统一,故需要将月度CPI转化为季度CPI,由于在一个季度中,第一个月和第三个月略微受前后季度的影响,故而采用加权方式计算季度CPI。在本文中,权数将采用0.3,0.4,0.3的比重。即有下列公式

季度CPI=0.3×x1+0.4×x2+0.3×x3

其中x1表示一个季度中第一个月的CPI数值,x2表示同一个季度中第二个月的CPI数值,x3表示同一个季度中第三个月的CPI数值。

“流动性”概念最先是由凯恩斯从“流动性偏好”中提出的,Makower和Marschak将流动性作为衡量资产转化为现金难易程度的指标。Lippman和McCall提供了流动性的量化方法,认为流动性是非货币资产以合理价格变现的最优预期时长。而在《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其认为流动性可以从三方面进行表述:一是从资产交割期的角度进行定义,在一定的时刻,越多资产接近交易期,转化为货币的可能性就越高,那么经济中的流动性就越多;二是从中介支付的难易程度的角度进行定义。其方法是将显示经济生活中的资产分为货币资产和非货币资产两大类,用货币资产与实际产出的比例来表示流动性状况;三是从流动性创造能力角度进行定义。认为企业可以通过金融市场改变其自身的资产组合,能够保持其需要的流动性,如持有的债权、期权、专利等资产变现。而通过上述表述,我们不难得出货币流动性的定义,货币流动性就是金融资产的变现能力和媒介能力。

对于货币流动性,我们采用两个指标用来代表货币流动性的两个能力。

(1)货币供给的流动性。其可用M1/M2来衡量,该指标是依据货币流动性的变现能力得出的。货币供给流动性越高,则说明金融资产变现能力越强。

(2)货币流通速度。其可用M2/GDP来衡量,该指标是依据货币流动性概念中的“媒介能力”而得出。货币流通速度越快,说明单位货币媒介的实体经济量越大,货币对实体经济的媒介能力越强。

3 货币流动性对我国通货膨胀影响的实证分析

3.1 M2/GDP趋势分析

对货币流通速度M2/GDP进行趋势分析。M2/GDP的走势图如图1所示:

从图2中可以看出,M2/GDP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动影响。序列M2/GDP_TC是经过Census X12季节调整消除季节变动和不规则要素所得到的趋势—循环序列,与原序列M2/GDP相比,其折线图比较光滑,其向上的趋势非常明显。序列M2/GDP_SF是M2/GDP的季节要素因子,其形状呈波形状。序列M2/GDP_IR是M2/GDP的不规则要素,其形状杂乱无章。从图2可以看出,在2000—2003年,我国经济货币化进行十分迅速。但在2003—2008年,我国的高额外汇储备导致外汇占款问题的产生,出现了对基础货币的超额需求,使得流动性过剩问题日渐严重,为了应对这个问题,我国实行了紧缩性的货币政策,限制了经济货币化的速度。而为了应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防止经济衰退,我国又实施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2008年中旬开始我国货币流动性开始增加,这说明近期的货币政策得到了有效传导。如果存在流动性过剩问题,货币供应量(M2)将大大超过货币需求量(名义GDP)。也就是说,如果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超过了经济发展的水平,或者居民持有储蓄的偏好减弱导致货币需求大幅下降,都会产生流动性过剩问题。而从图2中也可以看出,我国货币供应量的确大大超过货币需求量,我国存在非常明显的货币流动性过剩问题。而这一问题也需要官方当局给予高度重视,否则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

3.2 协整检验

3.2.1 平稳性检验

表1中,D代表一阶差分算子。从表1中的结果可以看出,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各序列的ADF检验值均大于临界值,为非平稳变量,但其一阶差分序列的ADF检验值均小于临界值,因而检验变量均为一阶单证序列,具备协整关系检验的必要条件。

根据表2可以得知,迹检验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没有协整关系的零假设,故可以认为变量间有且仅有一个协整关系,而这也表明我国货币流动性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一个长期的稳定的均衡的变动关系。从而可以让我们建立回归模型。

3.3 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

由于所采用的变量CPI、 M1/M2、 M2/GDP带有一定的季节趋势,所以理应考虑将第四阶滞后项作为变量,同时根据AIC准则和SC准则取值最小的原则确定模型的滞后阶数,经过反复测算,最终取定将模型第1阶和第4阶滞后项作为变量,此时AIC和SC取值最小。得到最终模型表达式为:

VAR模型的因果关系检验结果给出了每一个内生变量(即该内生变量对应的方程)对于模型中其他内生变量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统计量和检验统计量相对应的概率值。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对于内生变量CPI而言,其相对于内生变量M1/M2的χ2统计量=10.63456,相应的概率值P=0.0049,因而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内生变量CPI对应的方程中不能将变量M1/M2排除,即变量M1/M2是变量CPI的Granger原因。而CPI相对与内生变量M2/GDP的χ2统计量=0.432574,其相应的概率值P=0.8055,因而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内生变量CPI对应的方程中应当将变量M2/GDP排除,即变量M2/GDP不是变量CPI的Granger原因。同时也可以看出,对于变量CPI而言,变量M1/M2和M2/GDP联合显著检验的χ2统计量值=11.08616,相应的概率值P=0.0256,因而内生变量CPI相对于M1/M2和M2/GDP滞后项是联合显著的。

同理,我们也可以得知,变量CPI和M2/GDP都是内生变量M1/M2的Granger原因,M1/M2 相对于CPI和M2/GDP滞后项是联合显著的。而变量CPI是M2/GDP的Granger原因,但M1/M2不是M2/GDP的Granger原因,M2/GDP相对于CPI和M1/M2的滞后项是联合显著的。

由以上结果,我们似乎可以这样认为,是CPI的变化导致了M2/GDP的变化,而CPI的变化是由M1/M2引起的。同时CPI和M2/GDP的变化又同时反作用于M1/M2的变化。而其含义正是由于货币供给量的增多导致了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又导致了货币流通速度的增加,同时货币流通速度的增加和通货膨胀又会作用于货币的供给量,导致货币供给量不断增加。最终演变成恶性循环。

3.5 VAR模型的滞后排除检验

对被估计的VAR模型做滞后排除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4 结论与建议

(1)货币流动性有两种属性,即货币的变现能力和货币的媒介能力,分别用货币供应的流动性(M1/M2)和货币流通速度(M2/GDP)来表示。

(2)货币流动性与通货膨胀之间具有协整关系,即二者之间具有真实、长期、均衡的关系。

(3)货币流动性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因果关系表现出不同的引导关系。货币供应的流动性M1/M2引导CPI的变化,而CPI的变化又引导货币流通速度M2/GDP的变化。同时,CPI与M2/GDP共同反作用于M1/M2的变化。

(4)在第t期CPI的方程中,第t-1期CPI前的系数达到0.922205,第t-1期M1/M2的系数达到0.182990,第t-1期M2/GDP前的系数达到-0.000340,而第t-4期CPI、M1/M2、M2/GDP前系数分别达到-0.241404、-0.501770、-0.000523。其含义便是指标每变动一个单位,第t期CPI也会随之变动相应个单位。

参考文献:

[1]李占风,陈妤.我国货币流动性与通货膨胀的定量研究——基于时变参数模型的实证[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0(8):21-24.

[2]李谦,杨志柯.货币供应量变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分析[J].价格月刊, 2010(10):10-12.

[3]杨存亮.货币流动性与通货膨胀[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11):44-46.

[4]刘钻石,李丹.流动性过剩与中国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8,30(5):33-36.

[5]贺铿.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1):11-13.

[6]李艳清.浅议我国货币流动性过剩问题及相关政策选择[J].改革与开放,2012(2):11-14.

[7]胡书涛.探析我国经济通胀的现状及原因——基于货币需求理论的视角[N].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8(4):2-4.

[8]易行健,谢识予,刘宗华.我国的M1/M2(1978—2002):长期趋势、水平与周期波动[N].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11):2-3.

[9]易行健,谢识予.我国货币流动性的长期趋势与周期波动:1978—2002[J].上海经济研究,2003(11):34-36.

[10]樊欢欢,张凌云.Eviews统计分析与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