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学习辅导范例6篇

高三数学学习辅导

高三数学学习辅导范文1

一、数学教育过程中的学生辅导观

数学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辅导,就是为学生在数学学习、作业、考试,应付挫折等方面遇到的问题与困扰提供全面综合的帮助与引导,以促使学生在数学教育过程中克服各种障碍,全面发展。一般情况下,数学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辅导可分为心理辅导与学习辅导两种形式,这是数学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学生的辅导不同于对学生的行政管理与数学教学,虽然学生辅导渗透在行政管理与数学教学等活动过程中,但学生辅导侧重于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和学习方法的改进,是保证行政管理有效和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方面。可见学生辅导在数学教育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应引起数学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辅导观,从“学生辅导就是帮助学生解答疑难,改正错误”等狭隘的观念中解脱出来,更注重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辅导与学习方法的辅导。

在数学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学习辅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在当前市场经济新形势下,拜金主义、个人利己主义盛行,新的读书无用论有泛滥的趋势,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如何抵制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防止“差生”的出现,以及更好地治理“差生”是数学教育界值得研究的问题,正确地进行学生辅导,也是“防差”“治差”的一条有效措施。

二、数学教育过程中的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就是在数学教育过程中,排除学生心理上的各种困扰,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一般情况下,学生心理上的困扰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社会、家庭等因素的影响使学生心理上出现困扰;二是学校教育因素,特别是数学教育系统自身等因素的影响使学生心理上产生困扰。从心理辅导的作用看,一般具有三项功能:①发展性功能;②预防性功能;③补救性功能。其中心理辅导的形式可以是个别辅导、小组辅导或集体辅导。发展性功能是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潜力,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干扰能力。预防性功能就是使学生在心理上对困难、挫折有准备,力图通过实施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来提高学生对自我成长的认识,以避免由于愚昧无知而造成的失落感与不必要的焦虑,并懂得主动寻求帮助,不惧怕困难,充满信心地迎接数学教育过程中的各种挑战,有信心克服遇到的困难。补救性功能就是对出现的问题或者失误进行更正、弥补,达到正确认识和解决问题的目的。现阶段我国数学教育过程中的心理辅导仅停留在弥补性辅导方面,忽视发展性与预防性辅导。这种弥补性辅导体现在对考试、作业、回答问题等环节出现错误的更正上,只是教师想方设法使学生认识错误出现在何处,如何改正,而较少从深层次上追索出现错误的原因,因此,补救性辅导有它的片面性。而发展性与预防性辅导就可以更好地解决学生学习数学深层次的问题,强调在数学教育过程中从多方面激发学生战胜困难的决心。从学生内心深入挖掘学习数学的潜力,细心观察分析学生学习数学出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积极主动地帮助学生认识问题的“症结”之所在,从错误中悟出如何更好的学习数学的方法。要鼓励学生不断尝试,大胆创新,不断修正错误,那么经验就不断积累,也就能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补救的目的是预防再犯,而预防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发展就是提高学生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素质。可见,在数学教育过程中要以补救性辅导为辅,以发展性、预防性辅导为主,三者要密切配合,从根本上根治学生学习心理上的不健康因素,培养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

三、数学教育过程中的学习辅导

学习辅导,就是对学生学习方法、技巧等方面的辅导。我国数学教育界对这方面比较重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一点是把学习辅导仅仅局限在辅导学生解决问题的界面上,忽视对学习方法特别是自学能力与独立思考问题能力方面的辅导,造成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软骨症”,离开了书本教师就无能为力,这种状况亟待解决。

高三数学学习辅导范文2

关键词: 方法指导类 讲练结合类 纯习题类 高考母题类 工具类

数学作为文理学生必考科目,高考分值150分,数学考试成绩直接影响高考总成绩,进而影响被录取的高校层次,因此数学高考成绩对每位考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数学内容众多,体系庞杂,有些学校甚至在高二结束时,数学课程还没有上完,因此进入高三后,学生复习时间紧迫,而且精力也有限;高考数学难度较大,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这无疑更增加了学生备考的难度。市场上关于高考数学的教辅资料十分丰富,品牌众多,琳琅满目,风格多样,浩如烟海,而质量、层次也是参差不齐,倘若使用不当,则易导致学生身心疲惫,学习效果极差,高考中难以取得优异成绩。因此,高三教师和学生一定要巧用、善用教辅资料,合理备考高考数学。

一、方法指导类

方法指导类教辅最重要的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因为“考试说明”是高考数学复习的“指挥棒”,“考试说明”对命题指导思想、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考核目标与要求、考试内容与要求都有规定。凡是“考试说明”中没有列入的内容绝对不考,列入的内容都有可能考,并且对所列考点都做了详细要求,只有认真研读考试大纲,理解考试要求,备考才有针对性,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少走弯路。刚进入高三的学生可以暂时用本年2月出版的“考试说明”,仔细阅读“考试说明”,弄清“考试说明”中每一个考点的考试要求,对知识点的要求依次是知道、理解、掌握三个层次,根据不同要求进行不同程度的备考。第一轮复习时,对照考点内容进行查缺补漏,做到了然于胸。为了节省时间,高三学生可以阅读数学高考专家组织编写的“考试说明”的导读。根据考试说明,抓主干知识,突出重点内容,比如函数、数列、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不等式、圆锥曲线、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概率与统计、导数九大章节知识是中学数学的主干知识,在高考数学试题中保持较高比例,而且考试极有深度,应作为重中之重。

方法指导类教辅,还包括一些名校名师的三轮复习指导法,打破模块、章节顺序的数学知识网络图,应试答题技巧,考前心理辅导等。阅读这些图书或文章,可缓解心理压力,备考有章法,目标明确,针对性强,提高复习效率,迅速提高成绩及应试能力。

二、讲练结合类

讲练结合类教辅比较适合第一轮复习,大致是按照中学数学章节顺序进行编写的,注重“双基”训练,所选习题多以中档题、容易题为主,每一节开始都是知识总结、常用解题方法或技巧简介,有较少例题演示,主要是大量习题。每章结束后,会有本章知识网络图和本章常用解题方法技巧总结,也有单元测试。此类图书品牌众多,比如志鸿优化、世纪金榜、步步高、天骄之路,河北衡水中学、湖北黄冈中学、江苏启东中学编写的高三一轮复习用书等,太多了,这就要看考生自己就读的学校所选图书了。善用这种图书对学生的备考非常关键,不论学生过去基础如何,只要在这一轮复习中能够充分利用该种图书,知识结构就会得到优化,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也会得到显著提高。在这一阶段的复习中,要按照学科内的知识体系,把分散在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同一知识体系的知识点、知识单元进行整合,建立条理化的知识结构,实现基础知识体系化,通用解题方法类型化,学科内容综合化,解题步骤规范化。通常不少学生会觉得学校选的图书例题太少,自己到书店购买自己喜欢的图书,所购图书往往只重形式,不是太难就是太厚,利用率极低。学生应当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难度适中、内容精炼的图书。这里,笔者为高三学生推荐一本由曲一线科学备考系列的《高中习题化知识清单(理数)》(或文数),该书最大特点是基础知识和基本解题方法技巧非常详尽,同时配有难度适宜的高考试题供训练。解题前认真阅读或闲暇时阅读,对学生数学知识结构的构建和解题能力的提高是十分有益的。

三、纯习题类

纯习题类教辅是高三学生必不可少的图书,也应适当训练。纯习题类教辅也是多如牛毛,比如2015年全国各省市名校高考试题汇编详解、2014年全国各省市高考试题汇编全解、最新五年高考真题汇编详解、五年高考真题分类训练、全国新课标卷高考24题等。笔者认为高三备考时间紧张,一定要精选习题,保证质量,高考真题是众多专家心血的结晶,题目规范,无疑是题海之精华。笔者认为完全没有必要训练模拟题,近3年高考真题分类训练就够了,而且应当以容易题、中档题为主,不要过多训练难题。天利38套系列中的《高考必做真题课时练》是一本不错的纯习题类教辅书,题量、难度适中,答案详尽、规范。学生通过高考真题训练,可以熟悉高考题型,明确高考数学热点、重点、主干知识所在,提高解题能力、技巧、速度,提高答题的规范性,避免因答题不规范而丢分。而在第三轮复习或冲刺阶段,应当以本省市近5年或3年整套高考数学试题来训练,体验高考氛围,找趋势、找方向、找规律,感悟数学思想,熟悉解题方法。

四、高考母题类――数学教材

数学教材是与“考试说明”同等重要的教辅资源,数学教材是高考的母题来源,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整套试卷中约有80%的试题原型来自于数学教材的例题或习题,有的是巧妙改编,有的是多题整合。其实高考数学试题中容易题和中等难度题占80%,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能做好容易和中等难度基础题就已经是成功了,教材例题、习题难度比高考数学试题的基础题难度还要低。因此,对于高三学生来说,一定要结合三轮复习,认真研究教材,加强对概念、公式、定理、推论、重要结论和重要方法的理解记忆,细心研究例题、课后习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加强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不变应万变。

五、工具类和奥赛辅导类

高三数学学习辅导范文3

高校辅导员(以下简称“辅导员”)作为高等院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广大在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管理及德育教育工作,为在校大学生的课业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证。通过辅导员的工作,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在学会做事的同时,学会做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对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意义重大。也正是由于这一点,我国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十分重视对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工作,教育部于2006年出台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第24号令),并于2015年进行了修订;2014年又专门颁布了《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以下简称“标准”),为各高等院校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了依据。但经过近几年来的具体工作实践,我们发现目前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既影响了辅导员作用的充分发挥,也影响了高校相关工作的成效。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部分高校的专职辅导员队伍配备不到位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

高等学校总体上要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但大部分高校都没有配备到位,原因是高校事业单位编制人数是2010年以前核定的(以安徽省为例),随着近几年高校的发展,学生数几乎番了一翻,但?制数却受到了严格的控制,没有增长,高校编制数严重不足,造成专任教师数和一线专职辅导员数都受到严重影响,因此不少高校的做法是配备一部分有事业编制的、再选聘一些人事聘用人员作为一线专职辅导员,除此之外还聘任相当一部分专业教师和行政人员作为兼职辅导员,其结果是大部分高校都没有达到教育部文件规定的专职辅导员人数比例。

(二)辅导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大部分专职辅导员选聘的一般为本科或研究生学历,专业背景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也还有其他专业,还有一部分高校在专职辅导员招聘时专业不限;而兼职辅导员选聘主要是专业教师和少量的行政人员。由于辅导员专业背景不同,专兼职辅导员的教育教学管理任务不同,在辅导员岗位履职的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普遍存在辅导员专业化和职业化程度较低,与专业化、职业化的辅导员要求相差甚远。

(三)辅导员工作职责不清

众所周知,辅导员的主要职责是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日常管理和服务等工作。但由于目前不少专职辅导员上的是行政班,所以还要承担一部分二级学院或系部的行政事务工作;而兼职辅导员则要忙于自身的课业教学或日常行政管理等工作,最终造成辅导员整天忙碌各项事务,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学习辅导员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思考和研究如何对学生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影响了辅导员工作成效的发挥。[1]

(四)专职辅导员队伍稳定性较差

一方面由于专职辅导员未来的发展前景不如专业教师明晰,导致一些专职辅导员不安心于辅导员工作[2],而是将辅导员工作作为过渡性工作,抱着先入职后转岗到专业教师的想法开展工作[3];另一方面由于专业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从事教科研工作,在职称评审中教师教科研成果相对较多,而专职辅导员在教科研方面则相对较弱、机会较少,造成专职辅导员在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方面处于不利地位,从而千方百计地想转行政岗或教师岗,最终影响了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

(五)辅导员培训不系统

虽然目前各高校针对辅导员队伍存在的职业素质参差不齐、专业性不强的问题采取了加强培训等措施,但由于这种培训学习和实践不仅时间短,而且并没有按照《标准》中规定的内容进行系统学习培训,而是把《标准》束之高阁,专业训练不到位,所以更多的是靠辅导员自身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摸索和不断积累经验,遇到问题时也难以得到及时指导和帮助,与其他辅导员同行的交流也缺少专业性的平台,从而使得辅导员专业水平和能力提升较慢。

(六)辅导员缺少相应的考核激励机制

目前高校由于未按《标准》建立专职辅导员初、中、高岗位职责,再加上辅导员工作成果周期长,见效比较慢,很多工作难以用量化指标来衡量,定量考核难以实施,考核内容没有很好地体现辅导员岗位职责完成情况。有不少学校将辅导员归类到行政管理人员,按行政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存在辅导员评价体系不健全、缺乏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激励机制也不完善、难以实现有效的绩效考核等问题,结果导致辅导员干的好与坏都一样,严重影响了辅导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二、新形势下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

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高校辅导员所从事的正是意识形态领域内的工作。因此,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对进一步做好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意义重大,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形势下,这一点显得更为突出。以下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的实践,提出几点对策和建议。

(一)尽可能按照标准比例选配一线专职辅导员,确保工作有效开展

首先各高校要按文件要求的比例设置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尽可能多地争取专职辅导员的人数,在编制数没有增长的情况下,可以继续采用人事聘用方式同岗同酬地选聘一线专职辅导员,保证每个院(系)的各个年级都配备有一线专职辅导员。一时难以按照规定的比例配备一线专职辅导员的院校,也要尽可能缩小两者数量之间的差距,以确保专职辅导员有足够的精力来更有效地开展工作。其次是在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及学历背景方面。一线专职辅导员要尽量选配一些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专业以及一定数量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学历的人员充实辅导员队伍。第三是将政治素质高、思想品德好、政治面貌为中共党员,同时又具有一定管理工作经验的人员,如当过学生干部等,选聘到辅导员队伍中来,以提高辅导员队伍整体的人员素质。[4]

(二)进一步厘清辅导员岗位职责,方便辅导员工作开展

进一步规范辅导员的工作范畴,逐步明晰辅导员的岗位职责。高校要依据《标准》,将辅导员级别分为初级、中级、高级辅导员,并结合《标准》中的工作内容,分别制定初级、中级、高级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不同级别的辅导员根据相应的工作职责来完成工作任务,这样可以解决辅导员份外事干了不少、份内事又没做好,整日忙碌又没忙到点子上的问题,解决辅导员工作职责不清的问题,使辅导员工作起来有的放矢,学习、工作也有明确的方向。

(三)畅通专职辅导员晋升通道,促进辅导员队伍的稳定

高校专职辅导员由于岗位特性的原因,在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方面,与一般专业教师相比存在一定的弱势(这也是造成辅导员队伍稳定性较差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提高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建议进一步畅通专职辅导员晋升通道。一方面结合专职辅导员是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将其中管理能力强的人员选聘到行政管理岗位,解决行政管理人员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各省级教育主管部门也要将专职辅导员职称评审条件与《标准》结合起来;各校在进行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时将辅导员系列单列出来,考虑专职辅导员系列专业技术人员结构,确定专职辅导员初级、中级、高级人数,这样可以保证专职辅导员从专业技术职务渠道晋升,与专业教师享有同等的待遇,让广大专职辅导员能够看到职业发展前景,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自信心和职业归属感,这不仅有利于辅导员队伍向专业化职业化的方向发展,而且还有利于保持辅导员队伍的稳定。

(四)强化辅导员培训的系统性,提高辅导员队伍的素质

由于完全按照《标准》规定来选聘专职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必须要进行系统的、持续的培训才能满足日益变化的形势需要。建议进一步强化辅导员培训的系统性,一是制定专职辅导员专业学习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加以实施,如可以通过1-2年的初级学习培训,使其掌握《标准》中所规定的初级辅导员所须掌握的相关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考试通过后,进入下一轮培训;中级学习培训需要2-3年,高级学习培训需要6-8年;二是要依据《标准》中辅导员所需要具备的职业知识(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法律法规知识)和职业能力要求,选编相应的辅导员培训教材,供辅导员学习参考。三是采取校外培训、校内培训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来开展培训工作。其中校外培训可以借助国家和省级辅导员培训基地进行培训,或请某一方面有专长的专家来校讲座。高校根据本校的培训计划开展专门培训、或借助人社部门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培训等,对辅导员进行培训;校内培训可以请一些在辅导员工作方面的专家来校为辅导员进行培训,同时还可以通过开展校内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职业生涯规划课大赛、创业课大赛等方式促进辅导员学习和进行专业训练。四是为每一个辅导员建立学习培训档案,对他们的学习培训按照项目化管理方式进行记录和监管,以及时掌握和了解每个专职辅导员的培训计划完成情况和所达到的职业标准,确保辅导员培训成效的提高。

(五)搭建辅导员专业平台,便于辅导员学习交流

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搭建辅导员专业学习和交流平台,建立辅导员工作知识库,按照《标准》把有关辅导员需要掌握的知识、学习内容、经典案例和一些工作经验等到学习交流平台上供广大辅导员自已学习。平台一方面可以让辅导员进行相互交流,使辅导员在学习、工作中遇到问题时,可以互相探讨解决办法,并能及时得到专家的指导。另一方面辅导员也可以将自己的学习体会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上传到平台上让大家共享,以此来提高辅导员工作智能化水平,帮助辅导员通过平台进行学习交流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

(六)建立健全考核激?罨?制,提高辅导员工作积极性

高三数学学习辅导范文4

【关键词】辅导课 作业布置 成就感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特别是东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学生智力的差异已经不是造成大量学困生的主要原因,我所带班级的数学学困生,往往是学习自主性差,意志薄弱,没有强烈学习动机的学生,而他们中的大多数家庭经济条件十分优越,但家庭教育相对缺失,这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常态。对于我们单个教育工作者,无力改变社会因素对这些学困生的影响,但却可以力所能及去影响帮助所带班级的每一位学困生。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关注课堂上后进生的表现,这对实现后进生的转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课堂以外的学困生辅导也是非常必要的,给他们“开小灶”,这个水磨工夫怎样练成,下面我就重点谈谈自己这几年对数学学困生的课外辅导的思考与探索。

一、一般留堂补课存在的缺陷

(一)学生思想上错误理解,老师粗心的“将错就错”

我曾经对自己所在年级的班级参加留堂辅导的学生(自己带的和没带的班级都有)进行了不记名抽样调查,不想留堂辅导的学生100%认为这是老师的惩罚措施,想留堂辅导但希望换个自己愿意辅导的时间段(有学习心情)的学生64%认为这是老师的惩罚措施,对参加留堂辅导持无所谓(留下也行,不留下更好)态度的学生41%认为这是老师的惩罚措施,觉得自己真的有必要留堂辅导,希望老师随时多点指导的学生0%认为这是老师的惩罚措施。从数据我们看到留堂补课普遍得不到学生积极认识,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因为数学学习差而被老师留堂辅导,是老师在惩罚他们。同时,部分粗心的老师“将错就错”:你要是不好好学数学,那就留下补课,有心无心的对这种意识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这批90后的学生是相当有个性的一代,思想理不顺,只会更加叛逆。老师牺牲休息时间,不计丝毫报酬帮学生辅导,却得不到大部分学生的支持理解,所以说留堂辅导的第一课——“辅心”,老师真诚的和学困生坐到一起聊一聊,目的是讲清楚留堂辅导绝对不是惩罚学习差的同学,而是老师想帮助他们缩小与其他同学的差距,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针对可能出现的一些顽固的不愿参加辅导的学生,老师也要耐心的做工作:辅导一定要参加,但有困难可以和老师商量解决。采用一些迂回的策略让这部分学生也参与到辅导中来。只有做通学生思想工作,让学困生对留堂辅导有个正面积极的认识,我们的数学课外辅导才会有理想的起步。

(二)辅导课的低效

学困生愿意参加辅导的思想做通了,并不代表在辅导课上他就能专心听讲,基础差、意志薄弱、没有强烈学习动机几乎是每个数学学困生的共同特征,如果老师还是按部就班的采用全班上课那种模式辅导,我想辅导的效果几乎出不来。有例子为证:“已知一等腰三角形的两边为4,6,求第三边”此题前后讲了不下10遍,辅导的学困生依然不能保证全员做对。再有我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每次周测(老师很早就能拿到班级周测试卷)前的辅导,都有意把一模一样的题目给学困生辅导,结果考试结果很是不理想,原因是辅导课学生根本无心听。所以学困生的辅导课绝对不是讲解一些最基础的题,它有更高的要求:我们辅导老师因材施教,精心备课,将数学知识化难为简、化抽象为具体,语言更准确,更生动,一定要比正常课堂准备得更充足,才能吸引带动我们的学困生,因为他们是学习上特殊的群体。

二、学困生的作业布置

几年以来,我的教学过程中在帮扶学困生这一方面,除了课外辅导外,我更加重视学困生作业方面的探索:晚自习分小组坐,4人一个小组(一个成绩好,2个中等,1个学困生)一起作业,但学困生要么不吭声,自己做,要么每题必问,拿来主义。这种方法学困生讨论不起来,还助长了抄作业的行为。接着我又换成自由搭配分组(让学困生找一个愿意帮扶自己的同学),这种方法学困生能大胆寻求帮助,但是还是有抄袭作业现象,我为了防止抄袭作业现象想到了分层布置作业和分组相结合。它绝对不是给学困生布置简单题目,以免让学生认为有歧视的误解,给学生形成压力,再说让学困生一直做简单题目,成绩是不能提高的,我注意到我们的新课内容讲授的过程中,优等的学生上完课就能把新知识完全掌握了,中等的大部分掌握,还有一些地方需巩固。学困生由于基础薄弱,(课外辅导主要是补基础,那新课也不能落下)新课内容上课大致听得懂,但作业却不会做,而课本的编排是承前启后的,也就是后面几节新课还会用到今天新课的内容,所以我给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布置的作业是提前预习,鼓励尽量不空题,做错不用更改在纠错本上。学习中等的学生布置与当天新课相配套的作业,加强巩固练习,做错的要更改在纠错本上;学困生则滞后一天,布置前一节课内容的作业,做错的要更改在纠错本上。这样全班学生需要全部做该做的作业,只是做的先后顺序不同,而学困生在同一个内容上前后有两节课的时间理解运用。然后分组,同一个小组的作业不相同,大大减少了抄作业的现象(学生的作业点评完要回收保管,一个阶段再发还学生,也是避免学生抄作业)。为了提高学困生的进取心,也避免学习好的同学骄傲自满,分层用A,B,C,每隔一段时间根据学习状态调整下层次。在历来的学生作业布置方面,我一直遵循一个原则:量要少,准确率要高。前者针对老师,提醒老师不要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后者针对学生,要认真答题,B,C层次的作业做不对的要及时更改在纠错本上,班干部会检查,对学生的作业态度也起了一个督促作用。

高三数学学习辅导范文5

一、调查研究过程

第一,着手解决调查方法问题。目前国内权威性的《学习适应性测验》(简称“AAT”)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周步成教授修订完成的。此量表虽然对中小学生有普遍适用性,但对我校初高中衔接期学生关键学习要素调查的针对性、适用性不强。此外,由于该测验题目数量较多,在操作上也不够经济省时。为了真实客观地反映学生的适应状况与操作上的简便快捷,我们于2007年自编了“新华中学高一学生学习适应状况调查问卷”。该问卷由28个客观题目组成,分为学习计划、学习目标、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过程、考试准备、考试技巧等7个与学习适应密切相关的分项目。2007年首次在高一年级学生中实施调查,通过统计分析,对该问卷作了进一步校正,并添加了学生对自身学习适应性的项目归因调查,以便主客观结合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

第二,规范调查过程。统一调查时间:调查时间均为高一学段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后两周内;统一指导语:采用班级施测方式,调查前培训班主任,班主任以统一指导语指导学生填答问卷,为了便于日后对学生的个性化辅导,本调查采用实名形式,学生按规定时间当场填写完成;统一管理问卷:班主任收回问卷,交由学校心理辅导中心专职心理教师进行统计分析并建档留存。

第三,进行专业的数据统计分析。用社会科学统计分析软件包SPSS16.0在电脑上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总体态势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等方法来检验不同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第四,及时反馈调查结果。由专职心理教师向班主任反馈学生学习适应的总体态势,再逐班反馈班级总体适应情况,使班主任及时了解自己班学生的情况及其与总体的差异性,便于制定班级学习适应辅导计划。与此同时,由专职心理教师将在调查中反映出的学习适应问题及时反馈给家长,引导家长关注成绩背后的内在品质,提供促进学生积极适应的指导意见,推动家校配合,有效促进学生的成长。

二、调查研究结果

我们在调查研究中发现,虽然每一年初升高的录取成绩有所差异,但学生在学习适应性上却存在着普遍性的规律和一般性的特点。为了找准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学习适应辅导的切入点,科学制定辅导计划,帮助学生缩短“过渡期”,预防和矫正少数学生偏离的学习情况和状态,也为班主任及学科教师提供教育教学指导性意见,我们对本校自2010年至2012年连续三年的高一学生学习适应状况的调查进行了综合分析。综合分析研究结论如下。

1.2010年至2012年连续三年的高一学生学习适应性总体状况一般,总分平均数达中等水平,在学习计划、学习目标、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过程、考试准备、考试技巧等各分项目上,均呈现出不均衡现象。

2.连续三年的高一学生均在“学习计划”“考试准备”两个分项目上得分偏低,均在“学习目标”“学习习惯”两个分项目上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

3.在高一学生学习适应总体态势上,除2012级显著高于2010级外,其他级别间并无显著差异。在学习适应部分分项目上不同级别间存在显著差异。

三、调查研究带给我们的思考

1.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精神。2012年12月,教育部颁发了新修订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规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是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内容,指出学习辅导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之一。为此,应当引起教学管理者的高度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将学习适应辅导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

2.加强专职心理教师与班主任、各学科任课教师间的密切合作。根据初高中衔接期学生学习适应的一般特点,整合我校专职心理教师与各学科教师的优势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展班级学习适应辅导、学科学习适应辅导,促进全体学生进行有效的自我学习管理,提高学习效能。

高三数学学习辅导范文6

一、做好学习辅导员的遴选。市委要求参加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各单位根据各自党员人数、党员分布情况,确定若干名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工作热情高的同志为单位的学习辅导员,设有分党委的党组织,每个分党委至少选派一名学习辅导员。各单位结合自己的情况,按照市委的要求,全部确定了学习辅导员人选。全市共遴选出学习辅导员212名。

二、明确学习辅导员的职责。学习辅导员在先进性教育活动活动中除了作好表率、带头学习外,主要是要当好宣传员、辅导员,负责承担所在单位的集中学习辅导工作;并积极参与所在单位的有关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工作。

三、严格学习辅导员的培训。7月7日至8日,市委对来自全市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各单位的212名学习辅导员进行了为期两天的集中培训。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夏文星同志主持了培训会,市委副书记廖铁生作动员报告,对学习辅导员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市委讲师团、市委党校、市委组织部和市委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等单位的领导和教授,分别作了《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义、背景、基本精神》、《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保持党员先进性与学习贯彻〈党章〉》、《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分类指导、分层施教、分片督查、分块实施的具体要求》、《怎样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大讨论》、《新形势下如何增强基层党员的“六种意识”》、《如何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等7个方面的专题辅导。通过岗位培训,既提高了学习辅导员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认识、武装了他们的思想,又提高了他们的业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