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优质护理工作计划范例6篇

急诊优质护理工作计划

急诊优质护理工作计划范文1

一、推进预约诊疗服务,有效分流就诊患者。

1、扩大预约比例。我院通过电话预约、现场提前预约为患者提供预约诊疗服务。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实行预约诊疗率及复诊预约率均为100%。

2、实现分时预约。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实行分时段预约率为100%。

二、合理调配诊疗资源,畅通急诊绿色通道。

1、合理调配资源。一是合理安排值班,能够根据就诊患者就诊病种排序(内科)安排出诊医师数量,保证医师有足够的诊查时间;二是在检验科专门开展针对急诊检查项目及时出具结果的检验小组。

2、加强急诊力量,及时救治重患。我院制定了《急诊科院前急救制度》,要求做好院前、院内的衔接工作,并做好电话记录、出诊记录。严格落实医院《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将急诊诊治区域分为三大区域,实行急诊患者按病情轻重分级分类处置原则,对急性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创伤、急危重孕产妇及急危重症患者,均能及时开通绿色通道,先救治、后缴费,需住院患者及时收住。

3、将院外术前检查、术后康复费用纳入医保报销,大大降低了患者的负担。

三、落实医疗核心制度,持续改善医疗质量。

今年,我院组织医疗核心制度专项检查,病历质量,处方质量、医疗临床应用技术、医院感染检查各10次,通过开展医疗核心制度考试、“三基”培训及考核、全院疑难病例讨论、处方点评等活动,使手术前诊断符合率、处方合格率、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率、治疗好转率、出院病人临床路径比例、基础护理合格率、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CT及MRI大型设备检查准确率大大提高,急诊平均留观时间、平均住院日、医院感染现患率稳步降低,并早已开展检验结果同级医院互认平台。要求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严格遵守医疗核心制度,不断加强医疗核心制度的培训学习,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质量安全意识,切实为病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四、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落实优质护理要求。

加强护理力量,落实优质护理。贯彻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布的“优质护理服务评价细则”和《关于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改善护理服务的通知》精神,我院所有病区落实责任包干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使责任护士回归病人床边,有效增进了护患交流和沟通,护士的责任感明显提升,病人综合满意度达到90%以上。实施护士岗位管理,重新修订层级护士管理制度,完善层级护士考核进阶机制,根据层级护士的工作经验、技术能力和专业技术职称,安排在相应技术难度和专业要求的护理岗位工作,体现能级对应,并与绩效挂钩,使医院优质护理落到实处。

五、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强化药事服务。

医院现有专职药师人数14人,每月均开展处方点评工作,对每名医师进行处方点评:有合理用药指导,严格控制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等,同时医院还开展了抗菌药物培训考核和处方、病例质量点评工作,使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稳步走上新台阶。

六、妥善化解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1、推进三调解一保险机制建设。我院制订了《医疗纠纷案件管理制度》、《医疗纠纷处理程序》及《医疗事故处理及责任追究制度》,设立医院投诉管理办公室,公开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流程及投诉电话,以实事求是态度通过调解、诉讼等途径妥善解决纠纷。积极推进医疗责任保险和第三方参与调解机制工作,积极参与医疗责任保险。

2、规范院内投诉管理。医院在门诊大厅公示医院投诉管理办公室联系方式(xxxx),在门诊大厅、住院病区设置投诉举报箱,并开放多种渠道,如现场投诉、总值班电话xxxx投诉等,收集患者意见,确保投诉举报途径畅通。

七、存在的问题

1、医院信息化建设不完善,目前无自助查询服务。

2、门诊缴费渠道单一,门诊一站式服务尚待完善。

3、与多家医院建立医联体,却未实现远程会诊和信息共享功能。

4、未开展日间手术。

八、下一步工作安排

1、尽快完善医院信息化建设,添置自助查询、挂号、缴费设备,为患者提高优质的服务。

2、加强与医联体医院的沟通合作,提升服务质量。

3、立即召开相关科室会议,讨论研究日间手术的病种及流程,严格控制平均住院日。

对照《2018年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工作信息表》(医疗机构),我们有许多地方有欠缺,做的不足,也有许多地方可以做的更好,我们将按照计划要求持续改进,扎实做好本职工作,给人民群众提供满意的优质服务。

急诊优质护理工作计划范文2

一、指导思想

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城市居民医保工作为目标,以维护健康,关爱生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科室宗旨,为把我科建设成为民众信赖、医院放心、医德高尚、医术高超的科室迈出坚实的步伐。

二、主要措施

1.医疗质量

要在巩固前两年急诊管理年活动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等级医院复审整改工作,围绕“质量、安全、服务、价格”,狠抓内涵建设。要进一步加强急诊急救专业队伍的设置,进行急诊医学知识的学习,了解急诊急救在当前社会的重要性,稳进急诊急救队伍。完善急诊、入院、手术“绿色通道”使急诊服务及时、安全、便捷、有效。完善24小时急诊服务目录、急诊工作流程、管理文件资料、对各支持系统服务的规范。协调临床各科对急诊工作的配合。对大批量病员有分类管理的程序。立足使急诊留观病人于24小时内诊断明确、病情稳定后安全入院。加强上级医师急救指导,加强三级会诊,加强与其他专科的协作配合,使急诊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提高到98%以上。

2.质量管理。

很抓“三基三严”,加强病史询问及规范查体、大病历规范书写、抗生素合理使用等专项培训力度。认真执行首诊负责制、交接班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各级各类人员职责、依据病情优先获得诊疗程序。加强运行病历的考评,重点检查与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相关的内容,完善定期检查、考评、反馈、总结的质控制度,坚持一周一小查,一月一大查,对环节管理、凝难病历讨论、三级医师查房对病情变化的处理意见要重点监控,促进基础质量持续改进和提高。

3.设备管理

要强化对急诊设备的定期维护、监测并专人管理,及时发现问题排除故障,使抢救设备的完好率达到100%。加强训练规范使用,使医护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正确使用,确保安全运行,以满足患者急救需求。严格院内感染。加强心肺复苏技能的训练,使心肺复苏技能达到高级水平。

4.服务态度

要抓优质服务工作。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深入开展创建“优质服务示范岗”活动,规范服务行为,创新服务内容,注重服务技巧,落实医患沟通、知情告知制度,及时妥善处理各类纠纷,定期进行分析、总结,强化安全措施,防范医疗事故发生。延伸服务范围,保证服务质量,全面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高患者满意率,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5.培训计划

要制定各级各类人员培训考核计划,加大在岗培训力度,有计划的开展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加大对各级医师培训效果的考核。采取多种形式,分层次、有重点地对全体职工进行职业素质、业务素质、管理素质的培训,强化全员职业责任意识。2008年在院部的支持下希望能派出医生护士去上级医院进修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ICU或CCU等相关专业,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业务。同时,树立一批医、德双馨的先进典型,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

6.中医特色建设

要贯彻以“中医为体,西医为用”的方针,突出优势目标,加强中医特色建设。制定中医、中西医结合人员中医药理论、技术培训计划,加大中医基础知识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按照二甲中医院急诊科建设要求,要有本科常见病、特色病种的诊疗规范与特色技术的操作规程,使本科规范性文件不少三种。提高中医药在急症救治中的使用率,急诊专业医护人员熟练掌握中西医急救知识和技能,提高急危重症的中医药使用率,使中医药参与率在30%以上。

7.推进医疗保险改革

要搞好医疗保险改革顺利推进,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各个环节更加明细化。同时针对特殊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努力开创人民群众得实惠、医疗事业得发展的双赢局面。

8.重点研究课题

今年要着重学习和研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急诊、感染及合理应用抗生素、无创和有创性正压通气治疗、严重创伤与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课题的研究,使我院急诊科急救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9.院前急救

急诊优质护理工作计划范文3

关于急诊护士工作总结优秀范文   20xx年医院提出“优质服务,发展专科”的工作思路,我科护理人员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精神风貌,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努力整改,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创优质服务、培养专科人才的宗旨,逐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在院领导、科主任指导下和全科护理人员的努力之下顺利完成全年的护理。

  一、全年各项护理工作量及工作达标情况

  1、工作量:急诊人次。参加抢救人次。配合急诊手术例。护理留观病人人次。出车车次。处理突发事件次。

  2、工作达标情况:急救物品完好率达。无菌物品合格率。病历书写合格率。护理综合满意度。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合格率。

  二、加强护理人员服务意识,提供优质服务

  1、强化服务理念全科护士参加医院组织的优质服务培训班活动,不断进行礼仪行为培训、规范常用礼貌用语及操作过程中的交流用语,并使用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就沟通技巧方面问题进行学习和讨论,培养护理人员对纠纷苗头的预见性,有效处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分歧,共同构建护患之间互相信任感,全年实现0投诉,综合满意度达99。1%。

  2、以人为本,充分满足病人的就诊需求不断改善输液大厅的环境,安装电视等设施,提供纸巾、水杯、无陪人患者床头一杯水等便民服务。不断优化就诊流程,及时进行分诊,对急危重患者采取使用急诊优先服务卡优先缴费取药等措施,减少候诊取药的时间。并通过环境的卫生督促、护理巡视及健康宣教等工作来提高服务质量。重视三无人员的病情处理、基础护理和三餐饮食、及时了解其情况、帮忙联系家属或救助站,今年救助此类病人达人,通过身份证联系省外家属人。此举措受到了患者家属及其他病人的赞许。对患者的意见及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整改,不断提高服务形象。

  三、科学化、制度化的护理管理,重点监督制度落实情况

  1、通过分组区域管理,进行分组连续性排班,减少交接班次数,有效利用人力资源,通过高年资护士的动态质控,减轻年轻护士的工作压力和减少护理隐患,保证各班的护理质量。

  2、对质控员进行明确分工,专人负责各区域的物品、工作流程等管理,发现存在问题,及时反馈并讨论修订,保证各区域的护理质量。切实履行绩效考评制度,如实反馈人员层级能力,使护理质控落实到位。

  3、通过一年时间调整,护理队伍结构趋于合理,根据急诊区域划分,基本上按个人工作能力定岗,基本实现护士层级管理,达到人员的合理分配使用。

  4、畅通急诊绿色通道,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对于各种急、危、重症病人就诊时,合理利用绿色通道的措施,为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

  5、不断完善护理工作应急预案包括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6、制定各区域详细工作指引及各区域工作告知事项,新入科人员工作注意要点等,系统引导新入人员和年轻护士更好地完成护理工作。

  四、急诊专业护士岗位培训及继续教育

  1、第二季度组织全科人员按要求完成了急诊岗位技能培训,操作考核人人过关,全科护士业务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2、全院考核毕业三年内护士急救药品知识,全部合格,达标率为。新毕业生考核岗位技能操作,全部达标。成绩良好。

  3、基本完成全年护士进修培训计划,安排了护士到ICU进修学习危重病人护理,安排年轻护士到儿科注射室进行小儿头皮针穿刺技术,提高小儿头皮穿刺技术水平。外派多名护士外出短期学习,并将新的护理理念带回科室。全年完成了名轮科护士的急诊培训工作。

  4、每季度进行三人、两人配合抢救演练,通过演练不断加强护士的应急应变能力,反复加强急救技能的训练。

  5、根据护理部要求进行微型培训,培训年轻护士的技术操作熟练度及急救仪器的使用能力,要求每组人员利用班上空闲时段进行小组病例讨论及护理查房。效果良好。

  6、制定急诊岗位培训小本子,组织人员对科室人员层级能力评定,指定辅导老师,实施一对一辅导教育。要求每人每季度完成护理病例个案分析一例,通过案例分析培养护士评判性思维,提高护理人员素质,保证护理质量。

  五、护理实习生带教

  学生带教工作进一步规范,小讲课、操作示范、教学查房、抢救配合演练等教学工作的实施,取得了较好效果,尤其是抢救配合演练的教学方法收到全体实习生的一致好评。今年顺利完成人次的实习带教任务。

  六、配合医疗开展专科发展

  调整原办公室建简易监护病房留观病人逐渐增多,护理方面加强落实留观病人的病历书写、基础护理和健康教育等,同时安排人员到ICU进修危重病人护理,腰穿配合、胸腔闭式引流等管道护理。

  20xx年护理工作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足之处,未能顺利完成护理研究课题,个别人员在培训中存在消极、被动的态度。在为患者服务过程中,个别人员语气较冷淡、生硬容易引起患者的不满情绪等。新的一年我们将面临更大的困难和挑战,医疗市场的激烈竞争,流动人口减少等,我们将不断努力,进一步加强队伍的建设,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养,培养专业护士,提高服务质量,完成新一年的工作计划。

  关于急诊护士工作总结优秀范文

  急诊科围绕护理部提出的工作中心,把握重点,突出特色,全体医务人员团结协作,出色地完成各项抢救工作。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病人的利益需求为出发点。如要求护士听到救护车的鸣声后要迅速推车到急诊室大门接诊病人。为病人提供面巾纸,纸杯和开水。为无陪人的老弱病人代挂号、取药。每个急诊住院病人均有护士或护工护送入院。为了解决夏天夜间输液病人多,实行弹性排班,加派夜间上班人数。这些措施得到病人的好评。特别是在有医患纠纷时,甚至打骂我们医务人员时,我们的护理人员做到尽力合理解释,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受到医院的表扬。

  二、加强学习,培养高素质队伍

  急诊科制定学习制度和计划,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知识学习。开展急救专业培训,选送护士到麻醉科、手术室学习气管插管,要求急诊八大件操作人人过关。与医生一同学习心肺复苏新进展、急性冠脉综合症的急诊处置、创伤急救。提高了急诊急救水平和抢救反应速度。全科人员自觉学习尉然成风,目前有8名护士参加全国高等教育护理大专班和本科自学考试。两位工作一年的护士参加护士执业考试均通过。指派高年资的护士外出学习部级《急救护理新概念与急诊模拟急救培训》。

  三、做好新入科护士及实习生的带教工作

  根据急诊科的工作特性,制定了新入科护士三个月的培训计划,要求其三个月内掌握急诊的流程,院前急救,如何接急救电话、掌握急诊科所有的仪器使用,同时加强理论方面的学习与考核。在实施培训第一年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于实习生做到放手不放眼,每周实行小讲课。

  四、关爱生命,争分夺秒

  是急诊科努力的方向,也是做好“急”字文章的承诺。如xx年11月7日送到急诊科的高处坠落伤的患者,既无陪人而且神志不清,躁动不安,呼之不应,口腔内血性液体溢出,双下肢开放性骨折。当班护士见状即给氧、静脉注射,并果断采用气管插管,气管内吸痰,吸氧等处理,同时开通绿色通道,为抢救患者赢得宝贵时间。

  五、做好急救药品及急救仪器的管理

  急救药品准备及各种急救设备的调试是急诊工作的基础,现已施行每项工作专人负责,责任到人,做到班班清点、定期检查,这一年里未出现因急救药品和急救仪器的原因而影响抢救工作。

  关于急诊护士工作总结优秀范文

  急诊科心肺复苏模拟人围绕护理部提出的工作中心,把握重点,突出特色,全体医务人员团结协作,出色地完成各项抢救工作。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病人的利益需求为出发点。如要求护士听到救护车的鸣声后要迅速推车到急诊室大门接诊病人。为病人提供面巾纸,纸杯和开水。4ssiogf为无陪人的老弱病人代挂号、取药。每个急诊住院病人均有护士或护工护送入院。为了解决夏天夜间输液病人多,实行弹性排班,加派夜间上班人数。这些措施得到病人的好评。特别是在有医患纠纷时,甚至打骂我们医务人员时,我们的护理人员做到尽力合理解释,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受到医院的表扬。

  二、加强学习,培养高素质队伍

  急诊科制定学习制度和计划,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知识学习。开展心肺复苏模拟人急救专业培训,选送护士到麻醉科、手术室学习气管插管,要求急诊八大件操作人人过关。与医生一同学习心肺复苏模拟人新进展、急性冠脉综合症的急诊处置、创伤急救。提高了急诊急救水平和抢救反应速度。全科人员自觉学习尉然成风,目前有8名护士参加全国高等教育护理大专班和本科自学考试。两位工作一年的护士参加护士执业考试均通过。指派高年资的护士外出学习部级《急救护理新概念与急诊模拟急救培训》。

  三、做好新入科护士及实习生的带教工作

  根据急诊科的工作特性,制定了新入科护士三个月的培训计划,要求其三个月内掌握急诊的流程,院前急救,如何接急救电话、掌握急诊科所有的仪器使用,同时加强理论方面的学习与考核。在实施培训第一年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于实习生做到放手不放眼,每周实行小讲课。

  四、关爱生命,争分夺秒

  是急诊科努力的方向,也是做好“急”字文章的承诺。如20xx年11月7日送到急诊科的高处坠落伤的患者,既无陪人而且神志不清,躁动不安,呼之不应,口腔内血性液体溢出,双下肢开放性骨折。当班护士见状即给氧、静脉注射,并果断采用气管插管,气管内吸痰,吸氧等处理,同时开通绿色通道,为抢救患者赢得宝贵时间。

  五、做好急救药品及急救仪器的管理

  心肺复苏模拟人急救药品准备及各种急救设备的调试是急诊工作的基础,现已施行每项工作专人负责,责任到人,做到班班清点、定期检查,这一年里未出现因急救药品和急救仪器的原因而影响抢救工作。从而保证了抢救患者的及时、准确、快速。

  急诊科是医院最重要的窗口之一,有着急、忙、杂的特性。面对危重急症病人的首诊和抢救,急诊病人又往往诊断不明、病情不清、变化迅速,若处理不当,就容易发生医疗纠纷。而病人及家属容易产生急躁、忧虑、恐惧的情绪,急诊不同于病房,医护人员有充足的时间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急诊,患者及家属在与医护人员较短的接触时间内,还未建立良好的信任感,对医护人员的每一个细微环节都十分敏感,医护人员的言谈举止对病人心理都会产生很大影响。造成医护人员的救治行为不被理解,患者及家属留下“不被重视”、“急诊不急”的错觉。所以我越发觉得沟通在急诊是最容易忽略而最重要的东西。

急诊优质护理工作计划范文4

2011年,在院部领导的持续关注和正确指导下,适时、适度地抓住市场外部环境“骤变”的历史机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急诊专科特色的诊疗服务作为发展的“第一要务”;创新新观念、新举措,强化急诊医疗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强调优化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急诊医疗服务工作的生命力;巩固、发展“急诊医疗体系”的优化建设,着力发展、建立“完善的”急诊医疗体系。

2011年,全科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优化医疗服务质量,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两手抓”的科学发展观,凝聚人心、团结协作,全科业务收入同比2011年度实现年增长70%。实现经济效益的大丰收同时,维护畅通的绿色生命通道,有效地保障全市人民的生命安全,实现社会效益的大丰收。

展望2011年度,为稳固推进急诊业务的健康发展,现制定新的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思想,紧随医院适应市场新形势的发展观念,认真执行院部制定的发展规划纲要,以完善急诊医疗特色的专科服务为目标,大力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城市居民医保工作的顺利推行,树立“维护健康、关爱生命”服务宗旨,为把急诊科建设成“民众信赖、医院放心、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科室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石。

二、主要措施

1、医疗质量:

巩固历年来不断提高的急诊医疗及服务质量管理活动成果,结合医院“创二甲”等级评审及整改工作,围绕 “质量、安全、服务、效益”四个工作核心目标,狠抓内涵建设。进一步加强急诊急救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稳步推进急救专业队伍的合理化配置,加大急诊医学知识的专业学习及培训力度,强调“急诊及急救医疗”对于保障市民生命安全的社会意义。

完善急诊“绿色生命通道”服务的及时、顺捷、有效、安全。完善“24小时”急诊医疗服务的目录与内容、急诊工作流程、文件资料管理、规范生命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与管理,协调各个临床科室对急诊科工作的配合。建立对“大批量病员及灾害性应急工作”进行分类管理的程序。完善“急诊留观病人24小时内明确诊断、病情稳定到安全入院”的急诊分流工作。加强上级医师急救指导及三级会诊制度的执行力度,加强与其他专科的协作配合,努力提高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力争达到98%以上。

2、质量管理:

狠抓“三基三严”,加强病史询问技巧学习,规范体格检查流程,规范门急诊及留观病历书写,强调抗生素合理使用等培训力度。认真执行首诊负责制、交接班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各级各类人员职责制度、依据病情优先获得诊疗程序。加强留观病历的考评工作,重点检查与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相关的内容,完善“定期检查、考评、反馈、总结”的质控制度。重点监控“环节管理、疑难病历讨论、三级医师查房处理意见”,促使急诊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改进和提高。

3、设备管理:

强化对急诊医疗设备的定期维护、监测及专人管理,及时发现问题、排除故障,保证抢救设备完好率达到100%。加强专业训练、规范操作,要求医护人员熟练掌握、正确使用,确保满足急救需求。严格控制院内感染,强调制度化管理。

4、服务质量管理: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核心思想,狠抓优质服务工作,深入开展创建“优质服务示范岗”活动:规范服务行为、创新服务内容、注重服务技巧;落实医患沟通、知情告知制度,及时、妥善处理各类纠纷;定期进行分析、总结,强化安全措施,防范医疗事故发生;延伸服务范围,保证服务质量,全面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高患者满意率,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5、培训计划:

制定各级各类人员培训及考核计划,加大在岗培训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分层次、有重点地对全体职工进行职业素质、业务素质和协调管理素质的培训,强化全员职业责任意识。为适应新形势下的业务发展需求,适时制定骨干技术力量的专业化“进研修”计划,重点研修“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icu、ccu”等危重症急救的相关专业,有效地保障急救业务的成熟推广,树立一批先进典型,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

6、院前急救:

完善“院前急救体系”的建设:合理配置车载急救设备,如心电监护除颤仪,简易呼吸机等;加强院前急救知识及专业技能的培训力度,提高急救专业队伍的院前急救水平。完善“急诊医疗体系”的建设,深入挖潜,实现“急诊及急救业务”的新增长点。

三、存在不足与整改措施

1、急诊科的功能房间布局不合理:不利于对病人的输液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不利于及时发现“危急隐患”,并进行应急处理。目前采取加强巡视力度的方法进行监控,但面临人员配置不足的问题,长远来看,也不利于医院整体形象的建设,建议进行一定程度的重新布局。

2、“120”急救出诊管理不到位:多重管理及人员配置“短缺”等原因,多次发生急诊科当值医师“缺位”、“120”急救出诊不到位现象。建议采取强化对司机的管理,实行惩罚制度;补充一名急诊科医师,完善轮班制度及日常业务监管工作。

3、医师对门诊疾病治疗用药不规范:个别存在大处方、用药不合理现象。必须加强对常见病的规范治疗,确保医疗安全,避免医患纠纷。

4、急诊科医护人员的专业急救经验不足,不能承担高强度的紧急救护任务,限制了急诊科的业务发展空间。建议医院提供一定条件,科室进行初级专业化的理论及技能培训,并选派骨干技术力量进行重点科研课题的“进研修”学习,带动科室整体业务水平的提升。

急诊优质护理工作计划范文5

【摘要】目的 为了更好地达到急诊科实习教育目标,提高护生的实习质量。方法 将PDCA循环理论用于指导急诊科护生临床实习,加强对实习生职业道德、安全意识、急救专科知识等方面的教育和管理。结果 PDCA循环在急诊科护生带教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 运用 PDCA循环理论使急诊科临床护生带教工作更具有科学性、系统性、计划性,增强护生自信心和教师责任感。

【关键词】PDCA 急诊科护生 带教

急诊科是一个综合性临床科室,具有应对突发事件多、工作强度大、与各学科之间协作强,专科技术要求高等的特点,为了提高护理带教质量,提高护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老师的带教能力,出色地完成带教任务,我科从2009年12月起采用PDCA循环法进行急诊科护生实习带教,经临床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计划阶段(P)

1.1制定教学计划 通常护生在我科实习时间为1个月,根据学校的教学大纲,结合急诊科专科特色,制定出详细的带教计划。把护生须在急诊科学习的制度、理论、操作按掌握、熟悉、了解等不同要求分类,具体到周目标。培养并提高护生对各种急、危重病人的预检分诊能力,应急配合能力,病情观察及评估能力。

1.2选择带教老师 带教教师在临床教学中起着教育者、研究者、管理者和护理者四种作用[1]。因此我科选择热爱护理专业,热心教学事业,工作责任心强,具备扎实的理论水平,熟练掌握急诊科各类疾病护理及急救操作技术,有良好的交流、沟通技巧,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取得主管护师职称,在急诊工作满3年,有一定的教学经验者担任带教老师。低年资护士可协助配合,以积累教学经验。

2 实施阶段(D)

2.1做好入科培训 护生一到科室,由于对环境、制度和老师的不熟悉,会产生紧张和不安的情绪。护士长和带教老师热情接待:(1)详细介绍科室环境、重点介绍抢救仪器设备、抢救药品、物品的放置及要求。(2)介绍科室规章制度,如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急诊绿色通道制度、首诊负责制、抢救制度等;(3)工作性质特点及人员编制,各班职责;(4)介绍本科常见的疾病及护理常规,应急处理预案;(5)人文关怀,给予生活中的关心或学习上的帮助;(6)急诊科实习要求及出科考试,使她们尽快熟悉工作环境,增加自信心,为实习工作打好基础。

2.2加强安全教育,培养法律及自我保护意识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旧的管理模式及服务理念已不再适应临床的需要,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加强与护理人员法律意识的淡薄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从护生实习起应加强安全及法律意识教育,带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及管理规定》,熟知《护理应急预案》,让学生感受到自身与法律的关联,体会到在法律中自己应尽的义务和享有的权利[2]。让他们牢记护理宗旨:“以患者为中心”、“以安全为核心”、护理质量零缺陷、护理技术零投诉。

2.3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发展 对不同层次的护生应注意因材施教,加强个别辅导,尊重她们的兴趣爱好,发挥她们的特长,发展她们的个性。比如对中专生侧重点在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帮助护生将已学过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激励她们主动获取知识的热情,尽可能拓宽其知识面。对大专生则侧重鼓励她们多深入病房,多接触患者,重视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克服重治疗、轻护理的观念和现象,利用她们较扎实的理论收集本学科护理的新知识、新技能,更好地为护理工作服务。 转贴于 工作中做到腿勤、眼勤、嘴勤、手勤,要求每个实习生下班后结合所接触的病种,各项操作要复习一遍,看笔记,总结收获,这样可有利于提高自己,不断找出差距。

2.4提高实习护生抢救意识,加强急诊基础技能训练,护生在临床各学科的教学中,虽然经过了学习理论、实验、技能操作等多个环节,但仅仅是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初步过渡。为促使护生尽快进入角色,适应急诊工作,要求护生根据带教计划先熟练掌握操作流程,带教老师再将急诊科专科操作技术如:洗胃、徒手心肺复苏、简易呼吸器的使用、电除颤及呼吸机使用,进行演示讲解和示范教学、模拟操作。老师示范操作时,加入与患者沟通内容,学生在一边观摩,并且还要回答老师提出的每一个理论问题;其次是学生操作,也加入与患者沟通内容,可在老师基础上发挥,最后老师点评,指出优缺点,并且与学生讨论与疾病有关的问题[3]。

2.5重视观察力的培养 训练护生对危重患者的病情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带教教师须让护生明白迅速、准确、有效的抢救措施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因素,让护生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理念。有些急诊病例临床症状不典型,加之护生的观察能力较低,常忽视疾病的潜在危险。带教老师要着重培养护生对病情的观察力,由浅入深,结合本科室常见病的临床表现布置观察内容。帮助护生选择典型病例,了解临床表现及产生的原因,进而了解同一病种的基本知识。比如模拟消化道出血的病例,让护生单独完成观察、判断病情,大家讨论,互相补充,结合实习大纲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 检查阶段(C)

3.1提问检查 护士长随机抽查周目标完成情况,采用提问的形式检查教学质量,了解学生学习动态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2出科考核 为了全面地了解学生在急诊实习的情况,出科前带教老师和护士长进行考核。考核的内容包括:(1)理论:急诊科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急救技能、应急预案、制度、抢救药品的作用。(2)操作:心肺复苏、洗胃、心电图机的操作、简易呼吸机的使用。(3)完成一份抢救记录的书写,要求护生认真书写病历、病程记录,病程记录是指患者在整个住院期间,病情发展变化和诊治过程的全面记录[4]。

3.3出科小结鉴定 带教老师客观公正地对护生在本科实习中的优缺点,书写出科鉴定。

3.4师生互评促进教学相长 护士长和带教老师共同对护生的实习考核进行评价,提出护生的共性问题,护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同时征求护生对带教老师和教学方法的意见和建议,以促进带教质量的提高。

4 总结评价阶段(A)

(1)护士长经常定期、不定期对护生的理论知识和急救技能进行抽考,及时发现并纠正带教老师在工作中的优缺点。

(2)护生出科前,护士长及带教老师组织召开护生座谈会,由护生谈实习体会,听取她们对带教老师的意见和要求及本科室在实习生管理方面有待改进的地方,根据护生反馈意见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参 考 文 献

[1]代秀红,李敏.带教教师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常见问题与作用.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2):337.

[2]陈梅,赵丽秋.做好手术室带教工作的几点体会.吉林医学杂志,2010,12(31):26.

急诊优质护理工作计划范文6

【关键词】急诊护理;临床效果;分层级管理模式

急诊科室是医院机构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门,是一项抢救危急患者和危重患者的重要场所,对患者的抢救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分层级管理模式是一项新型的管理模式,在不同的管理方面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我院在急诊护理工作中,应用分层级管理模式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急诊科护理工作内容包括很多,不仅包括急诊和急救工作,还需要负责换药和门诊注射等治疗工作。本院急诊科室护理人员共40名,其中,女38名,男2名,排除5名休假者,实际在班人数35名。护理人员年龄为20―42岁,平均年龄为28.13±6.51岁。护理人员的职称包括副5名主任护师、8名主管护师、7名护师、15名护士和5名助理护士,患者工龄:12名超过8年、10名为5―8年、8名为2―4年和10名为小于2年。

1.2 方法

1.2.1 护士层级的划分

急诊科室管理部门可根据护理人员综合能力、工龄、综合能力和入科时间等为依据,可将护士划分为5个层级。I―1级:护士工龄不超过3年,入科时间不超过1年;I―2级:护士工龄为3―5年,入科时间不超过1年,或者护士工龄不超过3年,入科时间为2―3年;II―1级:护士工龄超过3年,入科时间为1―2年;II―2级:护士工龄超过5年,入科时间3―4年;III级:护士工龄超过8年,入科时间超过5年。

1.2.2 分层级选拔任用

根据岗位的不同,可将急诊护理人员分为不同层次的行政管理架构,主要为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急诊科选择的责任组长,应该具备一定的条件,包括:护士以上职称、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工龄超过5年和超过3年的民主时间,对其进行理论技术考核和民主推荐,择优录取。本组资料中,共筛选出6名责任组长,2名后备组长,任期为1年。

1.2.3 工作职责

选取的责任组长具有一定的行政管理权限,负责与护理人员和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另外,责任组长可根据实际的工作需要,对本组人员进行合理的调配,为本组护理质量负责,组织和指导相关护理人员实现对危重患者的抢救,并主持各项护理工作,如护理查房等。在护理管理过程中,针对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解决,按照制定的工作计划,全面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并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责任护士是护理小组中的关键因素,是具体执行各项治疗护理的工作人员,必须服从上级领导人员的指导和命令。可再次进行2次选拔,选择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责任护士,对抢救区进行专门护理,如护理人员综合能力较弱,可负责留观区工作。责任组长应该对人力进行合理调配,如工作比较繁忙,可增加人力,并制定分层级奖金激励机制,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2.4 分层级培训

医院可制订不同层级的核心能力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应包括基础知识、基础技能、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育与培训、协调组织应急能力和临床思维判断能力等。首先,可对护理人员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基础技能、专业技能进行培训,逐步晋升到对护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和协调组织应急能力的培训。这种逐层培训的方式,可让患者迅速适应各项培训内容,并掌握相关的规章制度。最后,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考核,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进行测试,作为工作分配的依据。

1.3 观察指标

调查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对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的认可度进行调查,对比实施护理干预前后的临床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选取100例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分层级管理,护理前患者满意度为72%(72/100),护理后患者满意度为96%(96/100),对比护理前后的患者满意度,明显护理后高于护理前(p<0.05),具有较好效果。

3 讨论

分层级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还可以提高护士对自身工作的认可度,有效提高了医院的护理质量。医院分层级管理模式,传统以护士长为主,具有一定的弊端。应用逐层分级管理模式,可有效解决集中培训所造成的弊端,真正贯彻落实各项管理内容和管理计划。[2]分层级管理有效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基础知识和技能等,有利于组建具有较高综合能力的护理队伍,提高急诊护理水平。在急诊护理管理的过程中,应用分层管理模式,可在急诊繁忙时段,增加护理人数,满足临床需要。各级层次和职责比较明确,有利于提高急诊护理水平和急诊护理质量。[3]

综上所述,在临床急诊护理工作中,应用分层级管理模式,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魏芳,杨丽娟,李振香,等.连续性排班模式优化全院护士分层级管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9):1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