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工作总结范例6篇

双碳工作总结

双碳工作总结范文1

关键词:

IFDI;OFDI;低碳经济;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1001404

1引言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如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低碳经济模式得到广泛的认可。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具活力地区,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3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同时,中国的碳排放与其世界经济地位却是不相符的。2011年,中国的碳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四分之一强,2005-2011年,全球新增二氧化碳排放量中,中国所占比重突破60%。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是一种主要靠高投入和高消耗推动的高碳经济。作为世界第一排碳大国,中国面临严峻的碳减排压力。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世界气象大会上,中国向世界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进入21世纪,中国成为国际直接投资(FDI)的热点,是FDI主要的东道国和投资母国。双向FDI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据联合国统计,2014年中国利用外资额(IFDI)1195.6亿美元,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吸引外资大国。同时,2014年中国对外投资(OFDI)突破千亿元,达到1029亿美元,居世界第三。如何利用双向FDI促进中国经济低碳化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文献梳理发现,国内外学者较少研究FDI与母国低碳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较多研究FDI对东道国环境的影响,但结论存在分歧。Copeland and Taylor(1994)证明了污染避难假说,认为随FDI流动带来的是污染转移,即高污染的产业从发达国家逐渐转移到发展中国家,Cole(2004)、李国柱(2007)、温怀德(2012)也用实证研究支持了这一观点。而Walter and Ugelow(1979)则提出了污染光环假说,认为FDI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为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有利于该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Frankel(2003)、Wayne and Shadbegian(2002)及Liang(2006)支持这一假说。许士春、何正霞(2007)和邓柏盛、宋德勇(2008)也同意FDI改善了我国环境的观点。Simon Kuznets(1955)提出“倒U”假说,即当收入水平较低时,环境污染水平随着收入的上升而增加,但当收入达到一定水平以后,收入的上升反而会引起环境污染水平下降。这一观点得到Shafik and Bandyopadhyay(1992)、Grossman and Krueger(1995)、Dinda(2000)、肖彦、王金叶等(2006)、包群、陈媛媛、宋立刚(2010)等学者的支持。

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双向FDI与一国经济之间的关系。Dunning(1988)、Tolentino(1993)证明双向FDI与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密切关系,而刘红忠、张卫东(2001)、梁军、谢康等(2008)、姜巍(2014)用中国的数据证明了这一关系。

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一国双向FDI发展程度,而伴随双向FDI流动的资本、人力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过程对一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本文试图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探讨如何利用中国双向FDI的影响力,促进中国经济的低碳化发展。

2双向FDI影响低碳经济的内在途径

FDI一般通过规模效应、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三方面来影响一国经济的碳排放。不同类型的FDI对一国低碳经济的影响是不同的,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表中“+”表示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表示对低碳经济的影响为负。

规模效应指资本变化所带来的经济规模变化从而引起碳排放变化。规模效应可分为经济影响和收入影响两个方面。与经济影响密切相关的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IFDI属于资本流入,一般情况会增加东道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其他条件不变时,经济规模越大,碳排放越多。而OFDI属于资本流出,增加的是国民收入,短期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为负,长期影响为正,但经济规模对碳排放的影响主要是短期效应,所以OFDI的经济影响是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

资本的流动也带来了收入影响。资本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会提高人们的收入,同时改变人们对环境的要求。因此,人们会越来越重视环境、健康等问题,也会对环境和生活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迫使政府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因此,当FDI规模增长到一定的程度时,会推动经济增长,提高收入水平,人们对环境质量更为关注,导致污染程度会有一定的下降。虽然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改变有利于改善环境污染,但客观来说,IFDI的扩大会造成污染的堆积,对环境产生的正面作用就要小于其产生的负面影响,其规模效应为负。而OFDI则在规模效应中则呈正面影响。

不同投资动机的FDI带来的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有所不同。作为市场寻求型的IFDI,其目的是扩展产品市场,为了提高在东道国的竞争力,往往引入先进技术,通过技术溢出效应提高东道国的技术水平,促进东道国的低碳经济发展。而该投资动机的IFDI如果所处的产业属于低碳产业,则会提高东道国低碳产业的比重,促进东道国低碳产业结构升级。而效率寻求型的IFDI,多为低端加工制造业,一般伴随而来的是非高端技术,对东道国技术溢出效应作用有限,同时这些产业一般属于高碳产业,会增加东道国的碳排放压力,不利于东道国的产业结构调整。资源型IFDI集中于资源密集型产业,短期可能带来先进技术,改善生产环境,但长期的结果会导致东道国资源危机,成为东道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拦路石。

作为市场寻求型的OFDI,由于海外市场的开拓,为母国公司带来了规模经济效应,提高母国公司的经济实力,对母国公司提高技术水平有一定的推动力。战略型OFDI则是投资发达地区的先进产业,通过技术反溢出效应提高母国技术水平。资源型OFDI将母国的高碳产业和低端技术外移,从而缓减了母国的碳排放压力。

3中国双向FDI带来的规模效应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碳排放规模也在持续增加,1992年中国碳排放约25亿吨,增速超过14%,快速增加的碳排放使中国经济发展饱受争议,2013年中国碳排放突破100亿吨,超过欧美总和。大量的外资涌入中国,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也带来了碳排放问题,而随着中国OFDI规模不断地增加,IFDI与OFDI的规模差距不断缩小,FDI通过规模效应带来的碳排放的影响也在逐渐减弱。

如图1所示,近20年来,中国的双向FDI基本呈增长趋势,净FDI流入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态势。1995年,中国IFDI为375亿美元,OFDI处于起步阶段,只有20亿美元,二者差距为355亿,从1995至2004年十年期间,双方差距越来越大,到2004年达到顶点―550亿美元。随着中国政府“走出去”战略的实施,OFDI发展迅速,2005至2013年期间不断缩小与IFDI之间的差距,到2014年突破1000亿大关,与IFDI的规模差距缩小为160亿美元,中国即将进入资本净输出国俱乐部,因此双向FDI的规模效应带来的碳排放压力有逐步减弱的趋势。

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收入也不断提高,1990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仅350美元,2011年突破1000美元,2014年人均国民收入约7500美元,步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更加开放的视野,高速增长带来的新的生活理念、不断增强的环保意识以及日益增加的碳减排投入,使中国的碳排放增速不断减弱,到2014年增速首次为零增长,2030年中国碳排放达到峰值的目标有望实现。人们环保意识增加可以用能源结构变化体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煤消耗的比重在能源结构中不断下降,清洁能源的利用大幅提升。200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14.7亿吨标准煤,煤炭消费量占总能源的69%,水电、风电、核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8%,经过多年对新能源技术的投入,到2014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42.6亿吨标准煤,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6.0%,水电、风电、核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69%。清洁能源比重不断上升、煤炭消费量比重不断下降正是人们环保意识加强的结果体现。

4中国双向FDI带来的技术效应

FDI技术溢出效应主要通过引进先进技术,转移低端技术,从而促进整个社会技术水平提升。引进外资30余年来,IFDI是否为我国带来技术溢出效应及其大小却成为学者争议的焦点。理论上,IFDI带来了比国内更先进的技术水平,应该成为国内技术水平提升的推动力。但许多学者通过数据分析却得到了相反的结论。IFDI究竟带来了多大的技术溢出效应其实受到多个因素的约束:IFDI投资的动机、东道国环境规制、东道国市场竞争程度及东道国国内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等等。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整体经济水平落后,人们收入偏低,人均收入低于200美元,属于低收入国家,人们购买力差。当时中国最缺乏的是资金,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各级政府大力“招商诱资”,注重的是资金的规模而不是质量。在资金为王的发展背景下,我国的环保法规和环保管理部门形同虚设,资本流入基本不存在环境门槛,大量效率寻求型IFDI涌入中国,他们的主要目的是规避母国的环境规制或寻求中国低廉的劳动力。由于国内企业技术水平低下,市场缺乏竞争,伴随IFDI进来的是低端技术,这期间,IFDI主要贡献是弥补资金缺口,促进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也带来了高消耗、高排放的环境问题,不容置疑,此时的IFDI的技术效应对低碳经济是负面的。经济规模扩大越快,环境恶化愈严重。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收入大幅提高,到2011年,中国已成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2014年人均收入突破7000美元。随着国内市场购买力的提升,中国市场成为跨国公司争夺的热点地区,市场寻求型IFDI成为主流。同时,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为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各级政府制定并更加严格执行相应的产业政策,提高排污标准,限制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流入,鼓励高新、低碳产业的发展。随着国内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跨国公司为了保持竞争优势,保证市场份额,不得不引进更为先进的技术。而国内企业的经济实力也得到提升,技术吸收力增强,此时IFDI的技术溢出效应是明显的。

但中国的IFDI大部分来源于亚洲地区,如表2所示,1997年,中国450亿美元的IFDI超过75%来自亚洲,虽然从1997到2006年,来自亚洲的资金比例下降到55%,但随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势头,2013年进一步扩大到80%。来自欧美发达国家的资本虽然有所扩大,从1997年的80亿美元增至为2013年的100亿美元,但其发展速度明显低于中国的整体引资水平,2000年来自欧美的外资占总量的23%,2006年下降到15%,2010-2013年期间占总量的比例也在10%以下徘徊。这意味着中国依靠IFDI引进的技术与世界先进技术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而O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则通过技术反溢出效应引进高端技术,同时通过产业转移将国内的低端技术剔出国内市场,从而达到提升国内技术水平的目的。表3的数据显示,中国在OFDI发展初期,市场寻求型OFDI占主导地位,主要集中在传统服务业,2008年集中在批发零售业、租赁商务服务业及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的OFDI占总量的53%,直到2013年才跌破50%,占比为47%。市场寻求型OFDI的技术反溢出效应是间接性的,短期内并不明显,长期内则通过增加母国公司经济实力达到技术水平提升的目的,所以发展初期的OFDI对中国的低碳经济技术效应并不明显。随着国内生产能源缺口的增加,资源寻求型OFDI得到迅速发展,从2008年的12%增加到2013年的16%,缓解了中国能源紧缺的矛盾,也为中国改变能源结构提供了物质基础,为中国的低碳经济做出了一定的贡献。随着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环境门槛提高,劳动成本增加,战略寻求型OFDI和效率寻求型OFDI也得到发展,信息产业及制造业的对外投资规模得到扩大,从2008年的3亿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14亿,占总量的比例也略有上升。战略寻求型OFDI对国内技术水平的直接影响力更多的体现在长期,但直接面对世界先进技术水平无疑给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施加巨大的压力,中国国内市场的技术与世界先进技术的差距日渐缩小,甚至达到与世界同步。而效率寻求型OFDI则从2008年的20亿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70亿美元,比重也上升了一个百分点,效率寻求型OFDI通过高碳、高消耗产业的转移,提高了国内生产技术的整体水平,也缓解了国内生产过渡的压力,为国内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生产方式调整的阵痛期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

5中国双向FDI带来的结构效应

大量研究表明,碳排放最大的影响因素是规模,其次是产业结构。但以牺牲经济增长达到碳减排的目的是不现实的,也是难以被人们接受的,而提升低碳产业比重才是最有效的途径。国内学者在研究FDI对低碳经济的影响时,关注的焦点在技术效应,往往对结构效应有所忽略。据研究,作为高碳产业集中的第二产业对低碳经济呈负面影响,而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则对低碳经济呈正面影响。降低第二产业的比重是保证经济增长前提下碳减排的重要有效途径。

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要实现低碳经济必须改变现有的经济发展方式。由单纯依靠粗放式投入发展转向集约型效率生产方式。而产业结构的提升是这一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的根本途径。为此,我国积极实行“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将高新技术产业、低碳产业引进来,引导国内企业将国内的高碳产业、夕阳产业转移到国外,提升国内产业结构,从而实现产业转型、经济低碳化目标。

但令人遗憾的是为中国经济增长做出重要贡献的IFDI在结构效应中起到的却是阻碍作用。一直以来,IFDI都集中在碳排放较高水平的制造业,即便带来了较高的技术水平和清洁生产技术,也不可避免地给中国带来了高碳经济。IFDI在制造业的比重一直以来远远高于国内经济结构水平。如图2所示,制造业利用外资的规模一直高居不下,占IFDI总量的比例一直处于上升阶段,直至2006年这种高速增长的态势才得到缓减。1997年,中国工业增加值占GDP的40%左右,而IFDI 63%集中在制造业。进入21世纪初,中国工业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一直保持在40%左右,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在工业的比重保持在30-40%之间,而这一期间的IFDI却更为集中,制造业所占比重大幅提高,到2005年投资规模达到420亿美元,比重超过70%,直到近10年,IFDI流向制造业的趋势才逐渐缓减,2013年投资规模为450亿美元,比重首次跌破40%,与国内投资比例接近,但长期以来在制造业的资本存量带来的资本溢出效应,使IFDI在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进程中起到了阻碍作用。

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以及环境标准的提升,成本优势和环境规避优势逐渐丧失,IFDI流入制造业的增速减弱,而第三产业

的比重在逐渐提高。IFDI对中国低碳经济的结构阻碍效应有逐渐减弱的趋势。

OFDI低碳经济的结构效应体现在将高碳产业转移出去,从而降低国内第二产业的比重,虽然中国的OFDI虽然规模发展迅速,但结构却并不如人意,OFDI促进低碳经济的结构效应并没有达到理论效果。在“走出去”的初期OFDI主要集中在租赁、商业等服务业,在增加国民收入的同时却间接增加了第二产业的比重,不利于低碳经济的发展。随着中国国资企业实力的剧增以及国内能源短缺的矛盾,资源寻求型OFDI得到了发展,在一定情况下降低属于高碳产业的国内能源业的比例,但大量的资源供给也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所以资源寻求型OFDI发展对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作用不明显。近年来得到良好发展势头的战略寻求型OFDI和效率寻求型OFDI,为中国转移高碳行业创造了可能,随着这类投资的增加,OFDI推动产业结构提升的作用会逐渐得到显现。

综合来看,双向FDI对低碳经济带来的结构效应是负面的,提高了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比例,降低了第三产业的比例,使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变得更加艰难。正如表4的数据显示,第三产业的FDI属于资本净流出,传统服务业的净资本流出量规模较大,如租赁商务服务业和批发零售业2000年的资本净流出量为55亿美元,2013年有所下降,也保持47亿美元的规模。新型服务业则属于净资本流入,规模较小,但处于增长模式。而采矿业属于高碳产业,处于不断递增的净资本流出状态,2007年资本净流出35亿美元,2013年高速增长到244亿美元。制造业属于较大规模的净资本流入,2007年为387亿美元,2010年增加至450亿美元,随着制造业对外投资规模的增加,制造业资本净流出量规模从2011年开始逐渐下降,到2013年其规模与2007年基本持平。

6结论与政策建议

6.1结论

第一,双向FDI通过规模效应对低碳经济的影响是负面的,具体来讲,IFDI的规模效应所带来的经济影响的负面性要大于OFDI的正面效应,但随着OFDI和IFDI规模差距缩小,这种负面影响力在不断削弱。

第二,随着国内市场竞争加剧,以及战略寻求型OFDI所带来的技术反溢出效应的出现,IFDI的技术溢出效应会越来越明显,而随着效率寻求型OFDI的发展,低端高碳技术的转移,双向FDI对低碳经济的技术溢出效应作用会更加突出。

第三,OFDI和IFDI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是负面的。二者增加了第二产业比重,降低第三产业比重,但随着市场寻求型IFDI的增加,战略寻求型OFDI、效率寻求型OFDI、资源寻求型OFDI的发展,这种负面影响力在逐渐削弱,并朝着正面影响的方向靠近。

6.2政策建议

第一,对IFDI实行更严格的限制性引入。针对IFDI的不合理产业布局,我国各级政府在引资工作中要改变观念,引资的重点由资金转向技术,对于高碳产业、产能过剩产业要限资,对于第三产业和新型农业要

提供更好的配套设施建设,以引导IFDI向有利于产业升级、技术升级的低碳化结构发展。

第二,做好相应的配套措施,鼓励企业走出去。政府应为企业提供更有效的信息平台,为企业创造更稳定的政治环境,以市场为导向,促进企业将传统低端高碳产业转移到周边国家和地区,减少国内高碳产业的比重,鼓励企业向发达地区投资技术密集型产业,以获得先进的技术,引导OFDI更有效地促进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第三,进一步提高环境标准,加强环境规制。提高环境标准,加强法制建设,制定详细合理的环境管理制度,提高执法力度,增加违法成本,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增加社会各阶层环保意识。促进企业引进更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并通过增加企业减排成本促进高碳低端技术的产业转移,缓解中国产能过剩矛盾,达到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目的。

第四,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民众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监督意识,积极参与到国际知识保护组织的相关议程,提高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影响力。知识产权制度的健全、意识的提高,不仅可以激发国内相关企业、组织和个人的创新积极性,同时规范了市场秩序,可激励外资企业引进更为先进的技术,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Brian R.Copeland and M. Scott Taylor.NorthSouth Trade and the Environment[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4,(8):755787.

[2]许士春,何正霞.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07,(4):2226.

[3]Grossman,G.M. and Krueger,A.B,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5,(10):353377.

[4]包群,陈媛媛,宋立刚.外商投资与东道国环境污染存在倒U关系吗?[J].世界经济,2010,(1):317.

双碳工作总结范文2

(一)公共财政投融资力度不足

低碳经济的投融资模式是一种双体系,涉及投资与融资两方面问题。纵观发达国家的低碳投融资模式,其融资渠道通畅完善,方式灵活多样,拥有着高度发达的金融市场。作为低碳经济立法先行者的英国,其主要的资金来源于政府普遍开征的气候变化税(CCL)。在2004~2010年间,英国GDP从22208亿美元上涨3.36%至22955亿美元,而人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7年间的下降幅度高达12.22%。碳税作为一种刺激性经济政策,已在丹麦、荷兰、挪威、德国等全球范围内推广实施,实现了低碳经济工作的规范化和系统化。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诸如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对发展低碳经济的财政投入力度大,其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占GDP的比重大都超2%,而我国直接用于发展低碳经济投融资的资金却远远不足,虽然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在逐年增加,从2008年的4937.03亿元到2012年投资总额的8253.46亿元,同比增长16.02%,是2004年的4倍之多,但是其所占GDP的比重低,仅为1.59%,只能够达到控制环境恶化的目的。同时,我国政府的重视程度不足,法律力度不够强化,缺乏碳减排的激励机制,目前尚未形成成熟稳定的投融资体制和强制性的减排约束。据统计,我国每年在节能环保市场上的投资不到1000亿元,低碳经济存在严重的投融资缺口,大约在2000亿元左右。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所2009年的《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报告》预测,照目前的投资增长速度,到2020年,节能、新能源行业和其他环保行业至少有2万亿资金缺口需要弥补。

(二)商业银行参与度不高

技术与资金是发展低碳经济投融资的最关键的两个要素,而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就要求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低碳经济投融资体系的资金投入不仅要在量上得到改善,更要追求质的提高。以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为目的的绿色信贷,利用金融杠杆,推动了世界经济由“高碳”向“低碳”的成功转型。在支持绿色信贷投融资方面,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纷纷实践了赤道原则。赤道银行提供了环境保护和风险评估框架,第一次确立了项目融资的环境与社会的最低金融行业标准,目前采用赤道银行的机构以扩大至27个国家的67家机构,其业务总量占全球项目融资的85%以上份额,业务覆盖100多个国家。而中国的第一家本土赤道银行———兴业银行,虽逐步与国际标准相接轨,为企业节能减排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但其绿色信贷总额与总资产的比例仅有3.46%。《中国低碳金融发展2014年度报告》称绝大多数银行这一比例低于2%,资金缺口高达现有融资的20倍之多,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目前,中国工商银行、国家开发机构等金融机构都已研制出符合自身需求的投融资方案。但不能否认的是我国商业银行对低碳项目的服务与信贷刚刚起步,融资渠道单一,融资工具创新不足,实施绿色信贷的内在动力不足,执行效果并不明显。

(三)资本市场融资支撑不够

资本市场是调整产业结构、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平台。低碳经济周期长、技术新、投入大的特点使得碳基金、碳保险、碳证券等融资工具应运而生。目前,国际上已设立约50家的碳基金用于节能减排和清洁能源发展,不仅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而且为低碳发展筹措了大量的资金。以英国为代表的碳信托基金,自成立以来已实现了1700万吨二氧化碳的减排任务,节省了超过10亿英镑的能源支出。我国的碳基金始于2005年,刚起步不久,规模较小。具有低碳环保性质的上市公司数量少,低碳企业在主板和创业板上市困难,比例仅为10%左右。技术转化资金不足,缺乏相关扶持政策,资本市场参与低碳经济的融资程度不高。

(四)金融衍生工具缺乏

199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大会在日本京都通过《京都议定书》,由此推动了全球碳交易市场的迅速增长。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2005年全球的碳交易额为108.6亿美元,2008年迅速上升到1263.5亿美元,增长了126.6%,2011年更是创下了1760亿美元的新高。与此同时,碳交易量从2004年的0.94亿吨爆炸式地增长到2012年的105.266亿吨,涨幅高达110.99%,2020年的碳交易量有望达到440亿吨。《全球碳预算》显示,中国是碳排放量总量最大的国家,约占27%;其次是美国,占14%;欧盟占10%以及印度占6%。目前,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碳排放资源,是世界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目前正在积极探索有关碳交易的衍生工具市场,欧盟气候交易所(ECX)的排放贸易制度体系占到全球碳交易市场的68%,美国芝加哥交易所(CME)已成为全球自愿碳减排市场的典范。各种金融衍生品如碳期货、碳期权等层出不穷,对资金的扩张起到了强烈的刺激作用,碳交易市场俨然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具潜力的商品交易市场。目前,上海、北京环境交易所和天津排污权交易所已启动交易,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碳市场机制尚未成熟,碳金融衍生工具缺乏创新力度,买卖碳商品的定价权无法掌控,我国仍处于全球碳交易市场价值链的低端位置,尚未形成信息透明、统一标准化的碳交易市场。

二、低碳经济投融资发展的作用方式

(一)作用机制

影响低碳经济投融资发展的制约因素众多,主要包括能源效益、供应安全、风险预警、运营机制和实施力度这5个方面。通过研究制约因素的作用机制,有利于趋利避害,通过采取合适的方案,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的低碳经济投融资体系。该研究问题分为3个相互联系的层次,同一层次的因素既受上一层次因素的制约,同时又对下一层次因素起着制约作用。其中,最上层为最终目标层,即促进低碳经济投融资发展;中间层为制约因素层,包含能源效益、供应安全、风险预警、运营机制和实施力度5个制约因素;最下层为作用对象层,即分别从社会、经济、生态3方面探讨对制约因素的影响。3个层次之间交互制约,形成如图1的促进低碳经济投融资发展的递阶层次结构。低碳能源、供应安全、风险规避、运营机制和实施力度是是维持社会健康运转、促进经济快速增长以及生态可持续化发展的“血脉”。能源结构的合理优化以及利用效率的提高有利于探索挖掘节能环保的新能源,减少传统化石能源的耗用,增加对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无碳能源的选择与预测;近年来能源战争的爆发以及“煤荒、油荒、气荒”的出现使得传统化石能源不可再生的弊端日益显现,人们更多地倾向于寻找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此确保有充足稳定的可再生能源的供给;信用风险、金融风险、市场风险的合理规避,能够最小化对社会生活、经济增长和生态优化的威胁,权衡好风险和收益的关系,保证低碳经济投融资发展的“三性”平衡;节能减排政策、税收优惠等保障机制与激励机制的运用,如政府强制性对高碳产业采取减排措施,对低碳产业实施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保障法律权利和福利权利等进一步地刺激了产业的低碳化和投融资的发展;创新与重视力度的加大,能够活跃我国的低碳经济市场,为我国低碳投融资的发展注入新生的活力与迸发力。可以看出,这三个层次构成了一种交互相织的网状关系。人们对社会的要求、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以及对环境预期等因素的影响,都会使能源效益、供应安全、风险预警、运营机制和实施力度发生相应的变化,进而影响低碳经济的投融资发展。研究层次结构的作用机制,可以得到制约因素对低碳经济投融资发展的影响强弱,更加明确其在社会、经济和生态在发展低碳经济投融资过程中的重要性,并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不断构建和完善我国的低碳经济的投融资体系。

(二)促进作用

随着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亟待解决,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低碳经济的规模化发展。虽然我国的低碳经济起步较晚,而且面临着多种问题,但不能否认的是,发展低碳经济投融资促进了我国的社会稳定、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低碳经济投融资发展也双向地对公共财政、绿色信贷、资本市场和碳交易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如图模型所示,发展低碳经济投融资体系的影响是相互的。投资低碳经济能反向地加大公共财政的投入,构建和完善绿色税收体制;实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与国际社会的双赢局面;促进多种融资工具的创新,增强资本市场的活力与竞争力;逐步提高我国在全球碳交易市场中的话语权,提升我国的碳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国际化水平。与此同时,公共财政投入力度的加大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绿色信贷和赤道银行的规范促进了我国经济结构逐步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步伐,资本市场规模的扩大拓宽了低碳产业的融资渠道,日益活跃的碳交易和推层出新的碳金融衍生工具也共同推动了和谐共生的低碳经济投融资机制的发展与创新。

三、主要结论与建议

构建低碳时代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我国低碳投融资模式的转型已经到了关键时刻。针对我国低碳经济投融资的发展现状,分别从公共财政、绿色信贷、资本市场和碳交易四个方面提出了如下政策建议:

(一)政府不仅应制定好低碳制度

更应加大监督与管理力度,运用宏观手段激励金融机构的融资和直接的资金供给,微观上配套风险补偿和税收优惠等财政政策,积极发挥税收杠杆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低碳领域。宏观与微观层面双管齐下,投融互动,适时选择不同的碳税政策,适地实施差别税率,实现低碳经济增长方式在量与质上的双向提高,统筹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投融资发展体系。

(二)商业银行应继续完善绿色信贷体系

主动接纳并演变为赤道银行,有效发挥资金优化配置的功能,为低碳耗能企业上市建立绿色通道,加快同国际市场相接轨的步伐,为我国在“十二五”期间在低碳经济的投融资方面提供至少80000亿元的资金准备,力求实现金融机构的自身效益和我国低碳经济持续繁荣的共赢局面。

(三)我国应继续发展和完善顺符合中国机制的碳基金

在资本市场上促进碳金融与碳市场的发育,在制度层面上运营政策工具促进国际协调,增加低碳上市公司在主板市场的数量,鼓励和扶持高科技中小企业进入创业板市场,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低碳经济结构转型与升级,使我国的碳基金项目更好地融入到国际的资本市场中去。

(四)中国碳交易平台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双碳工作总结范文3

一、2017年度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及碳排放强度目标完成情况满分25分自评得分25分

2017年川汇区政府各级各部门以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区委、区政府深入实施振兴川汇方略为统领,按照国家、省节能降碳工作部署,坚持把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以及碳排放强度作为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惠民生的重要抓手,着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着力控制能源消费过快增长,着力推进重点领域能效提升,坚持源头控制与存量挖潜、突出重点与全面推进、依法管理与政策激励、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主要通过推进全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立长效机制保障,强化降低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以及碳排放强度能力提升和监督检查,努力营造崇尚节约节能、绿色消费与低碳环保的体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节能降碳工作成效明显。

2017年度,我区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目标为 3 %,实际完成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为 9.87 %,超额完成了年度节能目标任务,完成“十三五”能耗强度降低目标进度的31.5%。2017年我区能源消费总量为661万吨标准煤,较2016年增加19万吨,未超出2016年度662.6万吨的能耗总量控制目标。

“十三五”期间我区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目标为18%,年均下降3.89%,2017年度我区碳排放量为1292.76万吨,碳排放强度为0.652,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率为5.41%,超额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完成“十三五”碳排放强度降低目标进度的30%。

1.年度能耗强度降低目标满分10分,自评得分10分。依据区统计局反馈信息,已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值;

2. “十三五”能耗强度降低目标进度满分5分自评得分5分。依据区统计局反馈信息,已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值;

3.年度能耗总量控制目标,满分5分,自评得分5分,依据区统计局反馈信息,已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值;

4. “十三五”能耗总量控制目标进度满分5分自评得分5分依据区统计局反馈信息,已完成。

二、碳排放强度控制目标15分自评得分15分

1、年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目标满分10分自评得分10分;依据环保川汇分局反馈信息,已完成。

2、“十三五”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目标满分5分自评得分5分;依据环保川汇分局反馈信息,已完成。

三、煤炭消费总量控制

年度煤炭削减任务满分10分自评得分10分;我区已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年度煤炭削减任务。我区根据《河南省“十三五”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工作方案》编制了《川汇区“十三五”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工作方案》,将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和重点用能单位,并实施煤炭消费替代管理,将新建燃煤项目煤炭消费等量或减量替代,纳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2017年,我区积极推动光伏发电、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发展,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

四、措施落实情况

(一)节能目标责任满分4分自评得分4分

1.加强节能统筹规划,我区制定了《川汇区“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并下发到各相关单位严格执行。

2.我区分解了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指标任务。

3.开展了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责任评价考核。

4. 实施了问责和表彰奖励制度。

5. 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发挥有效作用。

(二)产业结构调整满分4分,自评得分4分

1.根据统计局数据显示,规模以上工业六大高耗能行业能耗占区规模以上工业能耗比重下降。

2. 我区严格实施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制度。

3.大力发展非石化能源。

我区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和太阳能光伏扶贫政策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

(三)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满分12分自评得分12分

工业领域满分3分自评得分3分

1.根据统计局等相关数据,我区完成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进度目标。

2.建立完善工业节能管理制度。

3.推进工业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建筑领域

1.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得0.5分;积极实践低能耗、超低能耗建筑,引导农村地区实施建筑节能,提升建筑能效。

我区执行了《周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通知》、《周口市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周口市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周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试行)》等建筑政策,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积极引导农村地区实施建设节能,提升建筑能效。新建保障性住房、各类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以及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机场、车站等大型公共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虽然市里没有对我区下达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任务,但是我区积极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在中心城区以特许经营方式推广空气源热泵,实施了周口平原宾馆、周口迎宾馆、周口怡馨养老院等空气源热泵示范项目13个,总输入功率1012 千瓦,供热供冷面积4.1万平方米。制定了《川汇区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实施细则》和《川汇区公共机构能源审计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加强公共建筑能耗统计、能耗动态监测等工作,充分利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积极推进公共机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积极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 大力推广绿色建材和新型墙材,明确了目标任务,明确了装配式建筑发展重点,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和园区,积极建设装配式建筑示范工程等,河南省金华夏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产800万平方米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已申报建设部装配工产业基地。

2.我区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已超额达到要求(2016年达到32%,2017年达到40%)。

3.积极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改造计划目标明确,创新模式推进改造,推进公共建筑能耗统计、能耗动态监测。

我区执行了《周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通知》、《周口市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周口市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周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试行)》等建筑政策,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积极引导农村地区实施建设节能,提升建筑能效。新建保障性住房、各类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以及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机场、车站等大型公共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虽然市里没有对我市下达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任务,但是我区积极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在中心城区以特许经营方式推广空气源热泵,实施了周口平原宾馆、周口迎宾馆、周口怡馨养老院等空气源热泵示范项目13个,总输入功率1012 千瓦,供热供冷面积4.1万平方米。制定了《川汇区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实施细则》和《川汇区公共机构能源审计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加强公共建筑能耗统计、能耗动态监测等工作,充分利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积极推进公共机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积极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 大力推广绿色建材和新型墙材,明确了目标任务,明确了装配式建筑发展重点,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和园区,积极建设装配式建筑示范工程等,河南省金华夏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产800万平方米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已申报建设部装配工产业基地。 

4.积极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目标明确,措施完善。

周口市兴源建材有限公司年处理200万吨建筑垃圾项目。

5.发展装配式建筑目标明确,方案可行,政策完善,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逐年提高

河南省金华夏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产800万平方米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已申报建设部装配工产业基地。交通领域满分2分,

交通领域满分2分自评得分2分

2017年,我区继续推广节能汽车和新能源车辆。转发了《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实施绿色公路建设的指导意见》和《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交通运输节能环保“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制定并落实绿色交通发展政策措施,积极推进绿色公路建设。

公共机构领域满分2分,自评得分2分

我区印发了《关于2017年度全区公共机构节约资源工作安排的通知》,认真落实公共机构节能措施,积极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完成了2017年度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目标。积极开展部级、省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开展了2017年度周口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情况考核,对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区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公共机构节能改造工作进行了支持。

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满分1分,自评得分1分

重点用能设备节能管理满分1分,自评得分1分

(四)碳市场建设与区域低碳发展满分15分自评得分15分

1.监测计划制定与数据核查报送,5分。

2.碳市场能力建设培训,2分。

3.低碳试点建设,6分。

4.市级温室气体清单,2分。

5.其他市场机制(加分项),1分。

(五)重点工程及技术推广满分2分自评得分2分

1.组织实施节能低碳重点工程,1分

2.实施节能低碳技术产业化工程,0.5分。

3.开展节能低碳技术推广应用工作,0.5分。

(六)支持政策

1.价格、税收政策落实情况,2分。

2.节能专项资金增长情况,2分。

(七)市场化机制

1.探索开展用能权交易,加1分。

2.推进绿色金融服务,加1分。

3.推行合同能源管理,1分。

4.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1分。

5.创新市场化机制,1分。

(八)监督检查

1.健全节能法律法规,1分。

2.开展节能执法监督检查等,2分。

(九)管理与服务

1.加强能源统计能力建设, 1分。

2.健全能源计量体系,1分。

3.加强节能培训,0.5分。

4.加强节能低碳宣传,0.5分。

我区转发了《关于2017年全省节能宣传月和全国低碳日活动的通知》,川汇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了2017年全市公共机构节能宣传月活动,通过开设专题专栏、刊发评论言论、加强网上宣传等形式加强节能低碳宣传活动,从而增强了全社会参与节能减排的积极性。

 

川汇区政府2017年度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工作完成情况

 

一、 目标完成情况,满分25自评得分25分

依据统计局数据我区已完成目标任务。

二、 方案制定情况,满分20分自评得分20分

我区已编制了《川汇区“十三五”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工作方案》

三、体制建设情况,满分,8分自评得分8分

四调整产业结构情况满分10分自评得分10分

1、积极化解过剩产能,淘汰非电行业落后产能,4分自评得分。

2、“双替代”工作实施情况,4分自评得分4分

2017年我区“双替代”工作任务5000户,实际完成6936户超额完成1936户。

3、实施重点节能工程,2分自评得分2分

我区实施了四方药业药业锅炉改造项目。

(五)优化能源结构情况8分自评得分8分

1、大力发展风电项目建设,1分自评得分1分。

2017年,我区积极推动光伏发电、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发展,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

2、优先保障水电和能源发展相关规划内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项目发电上网,满分1分自评得分 1分。

(六)燃煤设施治理情况

1、推进热电联产和产业集聚区集中供热4分自评得4分。

2、全面整治燃煤锅炉8分自评得8分。

我区所有使用燃煤锅炉的企业单位已全部实行了天然气改造。

3、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4分自评得4分

4、加强推进散煤治理5分自评得5分

2017年我区关停了所有燃煤使用和售卖点

(七)强化准入管理情况

双碳工作总结范文4

关键词:生态文明;十三五规划;对策建议

“十”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经济社会发展“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1太仓市生态文明发展现状

“十二五”期间,太仓市各级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和苏州市生态文明发展战略,根据《太仓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要求,转方式、调结构、重保护、强监管,生态文明发展取得良好的成效。

1.1经济社会稳步发展

2015年,太仓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00.08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9.8%;实现人均GDP15.5万元,比“十一五”期末增长48.4%;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50134元、25643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分别增长10.4%和11.8%,基本与苏州市持平。

1.2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2015年,太仓市能源消费总量(按煤炭、石油、天然气及非化石能源进行统计)约为1000万t标煤,煤炭消费总量为1246.55万t,均达到能源消费总量、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单位GDP能耗为0.91t/万元,“十二五”期间年均下降10%,累计下降41.1%;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项主要污染物削减率分别为2.5%、2.0%、12.5%、13.3%,完成江苏省和苏州市下达的总量减排任务。

1.3生态建设稳步推进

2015年底,太仓市森林覆盖面积106.84百公顷,森林覆盖率13.59%,受自然条件因素影响,低于苏州市水平(29.56%);全市林地绿地面积16.77万亩,林木覆盖率达17.38%;绿化覆盖面积3436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2072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97%,与苏州市基本持平。

1.4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加快

太仓市是国家商务部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试点城市,“十二五”期间在编制出台《太仓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办法》的基础上,由市再生资源办公室牵头,协同发改、商务、财政、城管等部门构建完善了管理机制,实现了长效管理。目前,已建立再生资源集中交易中心以及再生资源三级回收网络,运作情况良好。

2存在问题

2.1能源消费以煤为主,能源结构相对偏重

从全市能源消费结构来看,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89%,高于全省、苏州市接近20个百分点;全市范围内无风力发电,光伏发电2015年才开始起步,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仅为0.34%;生物质利用企业为协鑫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新太酒精厂,利用量不大;“十二五”期间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利用量未有显著提高,全市能源消费呈现出显著的高碳化和高排放的特征。

2.2产业结构依然偏重,转型升级存在难度

全市制造业中,电力和热力的生产供应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在全市产业中仍占据主导地位,而上述三个行业的能源消耗位居全市工业耗能前三位,占全市工业能耗总量的86.45%,直接为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带来较大的挑战。2.3污染排放强度较高,环境质量亟待改善对照生态文明建设指标的目标要求,生态环境仍是太仓市的突出“短板”。2015年,太仓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高于苏州市平均水平。传统的烟煤型污染、汽车尾气污染与二次污染叠加,大气复合型污染愈加明显。

3太仓市“十三五”生态文明发展重点

3.1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一是促进制造业提档升级。促进电力、造纸、化工等传统制造业提档升级,提升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积极对接“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做好产业链关键环节补链,构建低碳生产体系。二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依托太仓港口资源,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利用临近上海、苏州区位优势,发展金融、软件和服务外包、现代商贸等产业,建设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三是发展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推进废旧产品回收拆解、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绿色制造咨询与服务等产业发展;以太仓市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进一步健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形成以集散中心为核心、以基层回收站为基础、以流动收购车为环节的具有太仓市特点的再生资源三级回收网络;加快太仓市再生资源集中交易中心建设,培育以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为主的一批再制造企业。

3.2加快推进节能减排

一是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按照市政府确定年度能耗增量要求,认真抓好落实,完成控制任务。组织实施一批节能工程。重点抓好火电、造纸、化工等重点行业和年耗能3000t标煤以上重点用能单位节能减排工作。二是优化能源结构。加快发展热电联产,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多途径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建设太阳能光热利用、光伏发电示范工程以及生物质能应用项目。在交通领域,逐步开展“油改气”、“油改电”工程,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三是推进节能减排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应用。以PM2.5减排为目标,重点推进发电机组脱硫脱硝改造,确保全市电力行业脱硫、脱硝率分别达到90%和80%以上。以造纸企业为重点,通过改进工艺、清洁生产、污染治理设施改造等手段,提高工业中水回用率。四是深化“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开展“能效之星”创建、能效直通车活动,提高企业节能降耗水平。

3.3全面推进清洁生产

全面推进园区、企业的清洁生产,重点开展部级、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工作,推进港区创建部级生态园区,积极开展工业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创建活动。加强再生水循环利用,提高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再生利用率,推动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对污染物排放超标或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企业,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等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抓好港区化工园区“一企一管”工程的运行监管,确保企业污水接管率达100%。

3.4加快生态工程建设

加快构建沿长江防护林体系,加大沿河、沿道路、公园绿地绿化力度,在产业集中区周围建设绿化隔离带。加强水源地森林保护、生态湿地保护,建设双凤生态湿地、独溇小海湿地公园,实施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全面推进森林抚育工作,实现省级以上重点公益林稳步增长。

4对策建议

4.1加强能源消费总量与碳强度“双控”考核评价

能耗总量大、强度高是太仓市实际情况,节能减排降碳是太仓市“十三五”期间工作重点,江苏省、苏州市也均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碳排放达峰作为重要工作。在此情况下,重点研究建立能源消费总量与碳排放强度年度目标责任分解、评价、考核机制,将能源总量与强度双控目标分解到园区、行业、企业层面,将双控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加快编制全市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做好控排企业进入全国性碳排放交易市场的服务工作,掌握全市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细节,并从中挖掘出节能减排的着力点。

4.2推进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机制改革

根据国家确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重点推进降成本工作,降低企业用电、用地、物流成本。一是以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为试点园区,推进区域售电侧改革工作,加快编制售电侧改革专项试点方案,向上争取尽快开展电力直接交易试点,实施港区电力用户和发电企业直接交易,降低企业用电成本;二是进一步完善煤炭与蒸汽价格联动机制,降低企业用热成本;三是研究制定工业用地出让政策,鼓励采取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弹性出让等方式供应土地;四是建设太仓港综合保税区信息平台,推出“沪太通”物流新模式,简化企业通关流程、节省通关时间和成本。

4.3推进绿色低碳试点示范建设

双碳工作总结范文5

2013年9月26日至28日,朱小丹省长访问英国,与有关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跨国公司等进行深入交流,就重点推进广东省与英国在绿色低碳发展领域的全面合作取得广泛共识。

2014年5月15日,时任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会见了英国能源与气候变化部部长雷戈里・巴克一行,双方一致同意加强在低碳经济领域合作,积极在东莞搭建低碳产业园。

2014年6月5日,时任东莞市长袁宝成会见英国国会下议院能源及气候变化特别委员会主席蒂姆-叶奥,双方就推进东莞与英国在绿色低碳领域的进一步合作取得共识,将继续推进东莞与英国爱丁堡大学在绿色低碳发展领域的合作。

2014年8月20日,时任东莞市长袁宝成会见英国驻广州总领事摩根,双方就发展低碳经济、推动节能减排等领域合作进行深入交流,东莞市政府和英国驻广州总领事馆签订《东莞市政府英国驻广州总领事馆交流合作备忘录》,明确在东莞建立中英低碳产业园。

2015年6月1日,市水投集团与英国奥雅纳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意向书,明确双方将围绕着中英低碳环保产业园建设,就低碳环保类项目开展合作。

2015年7月10日,东莞中英低碳环保产业示范区揭牌成立。

项目概况

广东省政府和东莞市政府分别就中英低碳环保产业园建设事项与英方签订了相关协议和备忘录,具体由东莞市政府负责项目落实,由东莞水投负责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项目以“一园多区”,即主园区+若干专业园区的模式建设,主旨搭建中英双方合作沟通桥梁,引导引进国际低碳、环保、节能等领域的教育、科研、服务等研发机构和企业,以加快实现东莞产业的转型升级,形成绿色产业体系。该项目的整体推进肩负着东莞产业发展的历史性任务和责任,项目现阶段进展情况如下:

一、主园区。位于东莞市东城区西北部,属东莞市中心区范围,占地面积约1234亩,规划包括总部办公、教育培训、会议展示、技术研发、中试基地、企业孵化等功能区,并兼顾综合服务、生活配套、生态公园等配套板块。

二、示范区。于2015年7月10日正式挂牌成立,位于松山湖高新科技产业园,占地约15000平方米,区内拥有独立式办公楼12栋,总建筑面积约14000平方米。

项目运营

为加快示范园区运营管理团队建设,并为主园区运营提供高效、优质的管理服务,市水投集团与中信环境、广东中天集团共同出资组建东莞华澈低碳环保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产业园运营管理公司,全面负责园区运营管理、企业服务和投资孵化等工作。

企业引进

目前,示范园区已与多家企业及机构达成入园意向,主要包括三类:一是行业龙头类,如中心环境、五角场集团、纳川股份、万润新能源等;二是服务及科研类,如中环联合认证、水谷一号基金、启迪之星、国家律师联盟(ILF)、东莞市应对气候变化中心、绿色包装研究院等;三是国际交流合作类,如中英(广东)CCUS中心、美国环保协会(EDF)、加拿大东莞(美洲)总商会、中国民营经济国际合作商会等。

运营思路

对于中英产业园的近期发展,我们主要着重于服务能力的建设和提升,核心在于打造“基金+基地+产业互联网”的综合性产业服务平台,以产业的资本支持、产业的实体承载、产业的协同互动等措施,实现产业园品牌服务的社会输出,最终形成低碳环保产业的生态圈层。

在基金服务方面。产业园将针对社会企业特别是入园企业的发展需求,以及企业各阶段的发展需要,联合具有资源优势和服务能力的基金公司,作为产业园的战略合作伙伴,为低碳环保企业提供投资融资、企业指导、上市服务等配套支持,着力帮助企业突破资金瓶颈和资源局限。目前,中英产业园已成功引进水谷1号并购基金、松创成长基金和中信产业基金,投资方向涵盖天使、VC/PE、并购等阶段,其服务能力也将纳入园区整体服务体系。

双碳工作总结范文6

【关键词】 碳税; 博弈; 可行性

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二氧化碳排放国,采取相关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我国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同时环境与资源的约束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我国正面临着巨大的节能减排压力。在国际和国内的双重压力下,研究制定相应的减排措施非常必要,开征碳税作为一种减排途径倍受青睐,下文将从博弈论的视角出发,探讨开征碳税的可行性。

一、可行性分析

(一)理论基础

1.外部不经济性问题与庇古税

经济力量的相互作用产生了外部性,外部性使资源不能有效配置。英国经济学家庇古提出:国家可以通过税收或补贴的办法使得外部性内部化,这就是著名的庇古税。按照碳排放量或化石燃料中的碳含量征收的碳税就是一种庇古税。合理的碳税设计是将温室气体排放外部费用内部化的有效手段。

2.污染者付费原则

“污染者付费原则”是指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体经营者缴纳一定的费用,以使其污染行为造成的外部费用内部化。碳税就可通过价格作用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3.双重红利

用环境税来替代现行的扭曲性税收,从而实现改善环境质量和降低超额税负、增加就业等非环境目标的双重功效,这就是所谓的环境税的“双重红利”效应。

4.收入中性理论

要开征一种新税就要保持税收收入的中性。例如:基于双重红利理论,政府在增加与环境相关的税收收入的同时,同比例降低从工资所得、财产或者利润等方面的税收收入。因此开征碳税应注重多个税种和税制结构的调整。

基于以上分析开征碳税在理论上是可行性。

(二)政策支持

2006年3月,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

2007年6月,国家制定《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提出了实现节能减排的主要目标。2007年6月政府颁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来减缓温室气体排放。

2007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加快污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技术产业化示范。

2008年“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节能减排重大技术和示范工程建设。

开征碳税可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实现节能减排,我国已经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为其运行提供支持。

(三)技术保证

碳税以碳的排放量作为税基,直接按照各种能源的含碳量确定,计量比较简单,同时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碳税实践的丰富经验。

总之征收碳税在理论、政策、技术上都有其可行性,征收碳税可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二、碳税的相关博弈模型

(一)企业进入博弈

1.相关分析

与其他减排方式相比征收碳税主要有以下优点:

其一,征收碳税有利于企业间公平竟争。一些企业向外界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将成本转嫁给了社会,相对于无排放或者低排放的企业不公平。通过征收碳税可以将企业的外部成本内部化,达到企业间公平竞争的目标。

其二,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社会生产效率。征收碳税,将企业的外部成本内部化,使得排污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将不得不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从而改善资源配置,提高污染的治理能力。

其三,碳税的行政成本低于管制和许可,相对于制定标准、实施罚则来比成本较低。

2.模型构建

笔者假设企业是否进入高碳税的行业与政府是否征收碳税密切相关。设两个局中人为政府G和企业E,政府追求的是社会效益最大化,而企业追求的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他们全都是完全的理性人。下面构建一个企业是否进入的动态博弈模型。首先是企业选择是否进入,其次是政府对于进入的企业选择是否征税,如图1,如果局中人企业E选择不进入那么博弈结束,它可以投资其他行业并得益g3;如果企业E选择进入高碳税的行业,政府G选择不征收碳税则双方得益为(g2,0),选择征收碳税则双方得益为(g1,T)。利用逆推法,对于政府G选择征税则得益T,不征税则得益为0,因此政府G选择征税。企业E进入得益g1,不进入得益g3,因此当g1大于g3时企业选择进入,反之选择不进入。

可以看到,存在一个均衡使得政府征收碳税的同时,企业也进入了高碳行业,双方实现各自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开征碳税达到了外部成本内部化,在企业进入的博弈中是可行的。

开征碳税将导致生产成本的提高,并促使部分产生CO2多的企业失去行业竞争力,最终退出该行业。未退出的企业将引进先进技术,降低CO2的排放,减少化石燃料使用,更多地使用非化石燃料,如氢能和电能,也会利用更清洁的能源,如水电、核电和风电。这就促使企业不断地探索与利用非化石燃料和清洁能源,研究和使用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改善产业的不良结构,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与此同时,在降低能源消耗和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还能催生一批专门致力于减排的新企业,促进新行业的发展。同时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社会生产效率,加强了污染的防治。

例如,我国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苏明等组成的“中国开征碳税:障碍及对策措施研究”课题组提出碳税实施初期根据国家的经济政策等实际需要,在一定时期内对需要实施优惠的行业可以适度的减免税,对积极实施CO2减排并取得成效的企业,给予减免税优惠。

国外一些国家已经征收了碳税,表1是1999年丹麦对不同企业征收碳税的政策情况,对于不同的企业实行不同的政策,最终实现节能减排,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了产业的优化升级。

(二)政府税率与企业产量的博弈

1.相关分析

碳税税率的设定将对我国的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下面将分析是否存在最优碳税税率,使得企业获得利润最大化。

2.模型构建

下面是政府和企业的博弈模型。模型假定税率完全由政府决定,碳税在生产环节缴纳,企业(这里的企业主要指化石能源的生产、精炼、加工企业)根据产量缴纳碳税,并依据政府的税率要求决定产量。政府不仅追求较高的税率,还希望达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政府效用应该是税率和产量两者的函数,即u=u(t,Q),其中t,Q分别表示税率和企业的产量。同时假设企业只关心利润最大化目标,这里假设收益是产量的函数R(Q),且企业的成本有税负成本,等于产量乘以税率再乘上一定的换算比率a,即t·Q·a;企业的其他成本假设为C且是固定的。企业的利润函数?仔=?仔(t,Q)=R(Q)-t·Q·a-C。

假设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博弈过程是这样的:首先由政府来决定碳税税率,然后企业根据碳税税率决定生产产量。为了简便,假设生产产量和碳税税率都是连续且可分的,因此政府和企业都有无限种选择。这是一个完美信息动态博弈,用逆推归纳法来分析这个博弈。

第一步:先求出第二阶段企业对碳税的反应函数Q(t)。企业选择产量最大化的利润函数即:

实现最大利润需要满足条件?仔对Q的导数。?仔'(t,Q)=R'(Q)-t·a=0。R'(Q)-t·a=0的经济意义是生产最后一个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等于增加税收的边际成本(税率t),在收益函数R(Q)的图形上反应出来就是使企业取得最大利润的产量,Q*(t)对应的总收益线R(Q)上的点处的切线斜率一定等于碳税税率,如图2所示。如果做出成本线t·Q·a-C与上述切线平行,这就意味着在切点处R(Q)与t·Q·a-C之间的距离就是企业的利润达到的最大值。

第二步:回到第一步政府的选择,由于政府了解企业的决策方案,因此他完全清楚自己选择的每种税率,企业的产量是由上述的Q*(t)决定的,因而政府需解决的决策问题是t*使其达到最大值。最大值函数为:

根据政府的效用函数u=u(t,Q)做出Q和t之间的无差异曲线,如图3所示,位置越高的无差异曲线代表政府的效用越高,将企业的反应函数Q*(t)画上去,那么企业的反应函数相切的无差异曲线就是政府能实现的最大效用。切点的纵坐标t*是政府要实现最大效用所必须选择的碳税税率,横坐标是企业对政府的t*的最佳反应Q*(t*)。博弈的均衡解就是[t*,Q*(t*)]。

从这个博弈过程可以看出,政府通过与企业的博弈可以制定出一个合适的税率,既避免因税率过低而造成的碳排放量过大引起环境污染,又可避免因税率过高而抑制社会生产。政府在征收碳税后,含碳量高且产量大的企业所缴纳的碳税就多,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就会增加,利润就会降低。因此在利润的驱使下,征收碳税可促使企业选择最合适的产量。这样就可以达到CO2减排的目的。因此从博弈的视角出发,税收政策可以通过制定合适的税率等方式引导和激励纳税人实现二氧化碳减排。

例如,我国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苏明等组成的“中国开征碳税:障碍及对策措施研究”课题组提出我国可以实行定额税率,从量征收。在开始征收碳税时以低税率起步,可选择10元/吨。CO2碳税税率换算关系为:1元/吨CO2=3.03元/吨原油=1.94元/吨煤炭=2.2元/千立方米天然气=3.13元/吨柴油=2.95元/吨汽油。

表2是国外其他国家征收碳税的税率,仅以煤炭和焦炭为例。丹麦、挪威和瑞典三个国家征收碳税较早,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国可以借鉴其经验,制定出一个合适的税率,达到CO2减排并保护环境的目标。

当然,我国开征碳税还面临着具体税率的制定,开征时机的选择,税收优惠的制定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解决;同时开征碳税也可能会带来收入低的居民难以承担,企业的竞争力下降等问题,这些问题也需要协调,因此开征碳税虽然可行,但仍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在此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 王玲玲,李新春,马骁.环境污染税的博弈论分析[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5-17.

[2] 吴晓燕,有楠楠.低碳经济背景下开征碳税的相关问题探讨[J].财政监督,2010(21):67-68.

[3] 邢丽.碳税国际协调的理论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10(44):40-49.

[4] 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