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与治理专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岩土工程勘察与治理专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岩土工程勘察与治理专业

岩土工程勘察与治理专业范文1

关键词: 岩土工程;技术勘察;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引言

工程勘察是工程建设的前提,是工程建设的项目规划的前提。所有的大型工程建设项目建设必须先进性岩土工程的勘察工作,为项目建设提供数据,使项目建设进行合理的规划。工程勘察为了适应土木工程建设的发展趋势,工程勘察行业的工作内容、工作体制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的依据,从“工程勘察”向“岩土工”的转变。为了促进与国际接轨,国家建筑部门积极倡导并大力支持传统的工程勘察向岩土工程体制的转变,体现了包括岩土工程勘察、施工、设计、监测和监理的服务特色, 为我国的工程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岩土工程”的概念在行业中获得了普遍的认同。

2 岩土工程勘察发展目标

我国加入WTO后所有的建设项目标准重新确定,项目高标准化建设成为主要目标,在行业的发展中,未来10年的发展目标是工程地质勘察向岩土工程发展并趋于完善。工程项目建设所涉及的岩土工程勘察与其密切相关和相互影响的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气等环境物质为工程目标的工作领域。岩土工程领域的专业分工更加的精细,如工程咨询和工程顾问主要负责工程的规划、工程的实验分析计算和工程的检测。岩土工程勘察主要在野外钻探,钻探包括锚杆钻孔、探查孔、灌浆钻孔、钻井、海洋钻探以及水平钻孔等。岩土工程施工也可以进行各类桩基及地基改良工的施工。城市岩土工程的发展通过质地岩土的勘测可以为旧城市和新城市的开发建设提供研究和评价数据。

3岩土工程专业发展趋势展望

我国的岩土工程勘察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岩土工程勘察专业向科技型企业发展方向转型,在新的理论研究成果,新的研究方法和测试技术的推动下,岩土工程勘察行业向着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更深的技术方面发展,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动态的和系统的分析。

3.1工程勘察。

传统的岩土力学在先进生的技术发展下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主要体现在近年来, 经典的岩土力学面临着严重的挑战。这种挑战主要表现在:(1)规模化的城市建设使地基深度开挖保护问题,城市基础设施改造的问题;(2)海洋填海造田工程所带来的软土工程问题以及特殊土质带来的工程问题;(3)大规模的交通设施的建设,如跨江大桥、海底隧道、地下交通铁路等工程问题;(4)资源浪费和再利用工程问题,如废料的处理、空旷的填埋和污染的治理问题。作为岩土工程勘察研究机构,面对上面的问题应该使技术专家了解工程发展的动向,利用新成果在工程上的使用,探索本单位向这个方向发展的时机和可能性。原有的压剪模型和地基、基础与上层结构的协同作用程序体现了新的发展方向。

3.2水文地质工程.岩土工程与地下水密切相关。

地下水的开采使用、建筑地基的防渗抗浮、水工构筑物的防渗及施工过程中的地下水控制, 都是极其重要的问题,在该领域中的发展趋势主要有:借用计算机对对岩土工程勘察提取的数值进行分析,并对在复杂补给条件、渗流中的地下水控制进行分析和资源评价,对于非饱和渗流理论的研究, 包括方程的建立和参数的确定,对地下水位及动态规律测试技术的改善及自动化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

3.3地球物理物探方法。

面对复杂的地场和地基条件,地基的处理办法,随着现代建筑工程与市政工程结构的复杂,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传统的电法、浅层折射法为代表曾经在工程项目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作用,工程勘察在工程建设上的广发应用,新的进展包括:(1)P波和S波的测试得到广泛应用;(2)地质雷达技术,层析成象技术(CT)和表面波谱分析技术(SASW) 受到高度重视;(3)各类动力测桩方法不断改进。地基检测技术的发展对于探测隐蔽地下埋设物、地质病害及卵石等难于钻进的土层都具有很大意义。在检测人工地基方面也具有广泛的用途。

3.4计算机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计算机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被广泛应用。在计算机岩土工程勘察的应用前景主要有:(1)工程设计与分析计算, 从按照传统理论的分析到应用到各类计算软件的分析应用;(2) 室内与原位测试的试验控制、数据采集与处理;(3)数理统计分析和工程测试软件;计算机的工程勘察报告;(6)数据库与信息系统,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GIS) 的应用。

计算机系统软件在岩土工程方面的广泛应用应经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如北京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研究院在地质地理信息系统(BEGIS) 的基础上提出了“计算机辅助岩土工(CAGE) ”理念,将计算机技术进行开发利用到工程周围的空间和工程自始至终的全部时间,从而研制开发了“工程勘察与地基评价计算机专家系统”。

4 结语

岩土工程勘察作为工程项目建设设计与开发的技术,正在经历着一个重要阶段的转变,在以前的工程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建筑工程的建设的质量达标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对项目建设要求不断提高的今天,岩土工程勘察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机遇。随着地球物理学和土木工程学的发展,岩土工程体制的形成使岩土工程勘察在能源开发、交通道路建设、农田水利、城乡建设、国土整治及国防建设等领域发挥更重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3]顾宝和.未来岩土工程师的所在企业和技术责任.岩土工程界.2002(9):34-35.

[4]周德泉.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与应用[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年第89页.

[5]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GB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社,2009年.

岩土工程勘察与治理专业范文2

关键词:岩土工程;特点;勘查技术;勘探;问题;解决方式

当今岩土工程高速发展,高科技地质勘查技术不断在岩土工程中运用。勘查岩土工程以地下工程和地基基础关系为研究对象。严格依照工程设计意图和设计要求进行岩土工程活动,地下工程设计、施工易出的问题、工程基础是勘查工作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只有解决岩土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工程市场才能更加广阔。

1 岩土工程勘查中相关问题

经济技术的发展使得岩土工程勘查技术在不断运用过程中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步,也积累了较多的工程实践经验。但是随着更多工程项目的建设与开发,勘查工作也逐渐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岩土工程勘查的主要对象是岩土体,基于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区域地形较为复杂,各个地区的地质条件以及岩土特点也都大不相同,给岩土勘查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1.1 勘察技术人员专业素养和能力不足

勘查技术人员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缺乏,已经成为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的十分大的阻碍。第一、勘查技术人员缺乏专业素养和岩土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在岩土工程的勘察过程的不同环节中无法进行有效地沟通和技术交流,以至于在遇到工程中的重大问题或复杂的工程项目时会发生手足无措的情况;第二、在进行岩土勘察工作时,勘查技术人员应把勘察过程中各环节的室内、外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正确的分析整合及综合利用,但由于有些工作人员对于统计相关知识的缺乏,在分析岩土时不会处理异常值,这样会使分析结果出现很大误差,从而使勘察目的性不明确,盲目而浪费时间,所提供资料也无法正确指导岩土工程的实践操作。

1.2 市场混乱无序

M管国家对勘查市场的收费和承揽业务的规范法三令五申,但目前勘查市场依然混乱,竟相压价、转包、分包、高额回扣、挂靠或出卖图章甚至伪造图章的现象仍然存在。许多勘查单位外包、分包业务较多,勘查劳务人员没有接受任何行业培训,对相关勘查技术馈乏,必然导致勘查工作粗劣、记录质量低下。市场中充斥着低层次的无序竞争,互相压价现象严重,致使勘查工作的随意性较大,勘查手段和技术落后。目前,岩土工程勘查的地位和作用与国家和政府给予岩土工程的定位和期望仍有一定的差距。

2 优化勘察技术问题的措施

岩土工程勘查是岩土工程技术体制中的-个重要环节,是工程建设首先开展的基础性工作。它的基本任务,就是按照建筑物或构筑物不同勘查阶段的要求,为工程的设计、施工以及岩土体治理加固、开挖支护等工程提供地质资料和必要的技术参数,对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作出论证、评价。

2.1 强化勘察人员的职业素养

在我国现阶段来说,沿途工作的勘察人员仍旧相对较少,而且部分勘察人员的职业素养较低,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岩土工程勘查工作的正常展开,强化勘察人员的职业素养显得十分重要。归结主要原因,很多企业为了追求市场经济利益忽视了对于人才的培养问题,但实际上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有利位置,加强对于人才的培养显得十分重要。勘察单位可以开展培训拓展教育,使得专业人员更加精益求精,同时加强考核力度,真正实现现代社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通过专业的知识培训,不但加强了工作人员的职业能力同时强化了责任意识,为岩土工程的勘察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2 利用多工程物探手段和钻探联合使用的技术方法

随着电子、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十几年来,工程物探专业根据弹性波理论、电磁波理论和电学原理发展了许多新的工程物探方法并相应发展了一大批集适时采集处理,软、硬件功能于一体的工程物探探测设备,它具有采样密度大、速度快、成本低、信息量大等特点。可以利用工程物探可连续加密测点的办法来获得连续的地质界面。从而有效的解决传统钻探手段以点带面划分地质界面时常带来的漏判、划分不准确等缺点;并且可以利用综合工程物探方法有效地解决传统勘察手段难于解决的诸多岩土工程问题,物性条件的适用性越强,解决问题的可靠的性越大,因此,为了有效地解决某些复杂的岩土工程技术难题,必须采用多种工程物探手段和钻探联合使用的方法,起到互相补充、互相验证的作用。

2.3 数字岩土勘查数据库

岩土工程所涉及的原始数据是地理信息非空间与空间数据,其数据来源有基础地理数据与岩土工程的勘查数据,基础地理包含自然区划图与地形地貌图,勘查数据主要为各勘探点信息与地层信息,如环境、地理与液化等级等。数字化的岩土勘查数据库步骤为数据库概念模型的设计与数据库构建,数据库管理是工程勘查数字系统的基本工作,也是数据密集与数据库问题基础处理,对数据库中的实体、联系功能及行为进行剥离,可有效反映信息的概念数据,对现实世界当中的实体数据给予侧面建立。在数据库构建中,一体化系统数据包含用户的原始数据、系统的中间数据与最终数据,其中,原始数据是由测点数据所构成的,测点数据是由测点的几何属性与信息属性数据所构成。最终数据是由中间数据所生成的,主要包含文档资料与图形资料。而中间数据则是由原始数据系统所生成的三维表面、等值线与剖面等模型,运用这些模型能生成用户所需各类图件,并对各类信息进行查询操作。

2.4 加强后期样本测试工作

室内取样测试工作是地质勘察工作中重要的一环,也是保证勘察数据准确性和科学性的重要基础。在进行室取样内测试时,可能会存在测试工作不及时,操作不足够规范和标准的问题,这样会影响勘察测试的结果。在进行室内工作时,测试不规范会产生与现场数据不符合的情况。在进行基础的室内测试实验时,要对送达的取样进行及时的测试和处理,按照规范的标准流程进行操作,通过科学的测试手段减少误差,提高测试的准确度。在对待不同取样时,采用正确的操作方式,如选择合适的测试容器、测试手段。室内测试是勘察工作中重要的环节,也是提供科学准确的勘察结果的基础。

结束语

在各种工程进行施工设计之前,需要进行地质勘查工作以便于获得相应的地质资料从而进行工程施工与设计。岩土工程施工勘查作为岩土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工程整体的安全性有着一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叶国琳.初探岩土工程勘察基础技术问题[J].山西建筑,2009,35

(16):127-128.

[2]金承满.初探岩土工程勘察基础技术问题[J].岩土工程界,2008,11(10):25-26.

岩土工程勘察与治理专业范文3

【论文摘要】:岩土工程造价控制地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岩土工程质量的高与低,直接关系到岩土工程进度的快与慢,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成功与否。文章分析了目前岩土工程勘察造价受土建定额制约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从技术、制度、管理三个层面加强岩土工程勘察造价管理。

一、岩土工程勘察造价管理的特点及其必要性

1. 岩土工程勘察造价的特点

岩土工程造价管理属于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一部分,但是岩土工程的施工对象与整治对象是地层,研究的是地质方法,正是因为地层的隐蔽性、深藏性及岩土的不均匀性,造成工程造价的相对不确定性,而如果套用原有土建预算定额,势必误差较大,地层变化越大,总误差也越大,因此造成预算的不准确性,一般土建预算价远远低于岩土工程造价。

2. 岩土工程勘察造价管理的必要性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岩土工程施工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不断涌现。在推动了建筑业发展的同时,也给施工企业带来了许多造价确定上的问题与困难,稍有不慎便会因决策不当而亏损。目前岩土工程勘察尚没有一套单独完整的、具体的岩土工程造价体系,现有预算定额不符合实际情况,使施工单位蒙受较大损失,施工企业承担了风险还得忍气吞声,而施工企业自己编制的工程造价则往往没有依据而得不到认可。

我国目前建设规模虽大,但岩土工程勘察单位众多,相比来看勘察市场仍是供过于求,导致勘察市场竞争激烈,甚至到了无序竞争的状态,勘察招标投标中压价、让利现象比比皆是。过低的勘察价格迫使部分勘察单位削减勘察工作量以求赢利,其结果是使勘察质量大打折扣。目前人们对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研究得时间较长、较成熟,而对独具特点的岩土工程勘察造价的管理则认识不够,探讨、研究得也不多。因此,规范勘察市场迫在眉睫,需要加强对勘察造价的科学管理。

二、目前岩土工程勘察造价管理中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勘察队伍庞大,而勘察任务相对不足, 从岩土工程造价管理方面来看,不仅存在着现有项目划分不切实际,新技术项目短缺等技术问题,而且存在管理体制交叉重叠,相互矛盾等问题。由于受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建筑市场体系不健全、市场行为不规范.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导致勘察单位竟相压价,从而使勘察成果的价值大打折扣,结果是严重影响勘察质量。

1. 造价管理的技术问题

首先,缺少专门的岩土工程施工定额。目前土木建设项目中岩土工程施工定额非常粗略,尚没有一套单独完整、具体的岩土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就目前应用最广的灌注桩来讲,套用现行铁路钻孔灌注桩施工预(决)算定额,显然太粗,不符合实际情况,施工单位要蒙受很大的损失,甚至造成亏损。这就使得工程造价管理不能得到合理的管理和控制,也降低了工程造价管理的权威性。

其次,新技术、新工艺缺少对应项子目。目前的岩土工程施工定额中,新技术、新工艺项目奇缺,具体体现在(1)基础工程施工方面,缺少专项子目:预制桩沉桩新工艺振动沉桩法、射水沉桩法等;灌注桩成桩新工艺回转钻孔灌注桩、冲击钻孔灌注桩、旋挖灌注桩等。(2)软弱地基处理工程施工方面,缺少专项子目包括:固结排水(塑料)插板桩等。(3)基坑及边坡加固工程施工方面,缺少专项子目:抗滑桩、锚桩、护坡(挡土)桩、挡土墙、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等。(4)基础托换工程方面,缺少专项子目:树根桩、压入桩等。(5)地下水防治工程施工方面,缺少帷幕灌浆等子目。

最后,不注意对岩土工程勘察造价资料的积累、分析、整理与发布。勘察工程造价比较意识淡薄;或走向另一极端,过分强调勘察工程造价的类比,而不考虑岩土工程勘察的客观性差异,盲目追求所谓的“低造价”。

2. 造价管理体制上的问题

工程造价管理条块分割,协调配合乏力。中央、地方、各行业均有自己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各自开展相关专业的建筑、安装等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由此导致诸多弊端:①重复工作。工程造价管理的绝大部分工作本可以由一个专门的机构完成,却在不同行业内重复进行,无谓地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没有一个权威的协调机构。②政出多门,无所适从。

3. 造价管理方式上的问题

对于岩土工程勘察造价的控制,政府部门虽颁布了有关价格方面的法规,但目前尚没有对其进行直接有效地审查、监督的措施,即政府部门对勘察造价管理的广度与深度均欠缺,宏观调控欠佳,基本上只有建设方和勘察方在对岩土工程勘察造价进行管理。但建设单位(发包方)往往只注重降低造价而很少注意到勘察工作量应在一个科学、合理的范围内,很多情况下只重视招标投标阶段的工程勘察造价管理,而轻视工程勘察实施中及完工后的造价管理。很多勘察单位(承包方)则迫于市场竞争的现实情况,时常为多揽勘察任务而迎合发包方的要求过多让利,或不注意对勘察造价资料的积累、整理及利用而盲目让利,亦不重视勘察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建设工程中的其他各方(如监理方、设计方、施工方)对勘察造价基本是不管不问。

三、加强岩土工程勘察造价的控制对策

1. 创新技术层面的造价管理

首先,建立良好的造价管理系统。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是指能够对工程造价系统进行搜集、加工、整理、运算、分析、预测、辅助决策、传递、储存、维护和使用的计算机系统,目前所谓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大部分就是提供估算、概算、预(结)算或提供价格信息和政策文件等单项、几项信息服务,功能单一且分散,独立的处理系统较多,相互之间不能进行数据交换,没有数据交换接口和共享数据库,而且内部的数据库没有规范化。更重要的是没有建立信息标准化管理,使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建筑市场的需求还有相当人的差距。

其次,加强勘察技术人员的再教育和技术培训并形成定期制度,促进其知识的更新换代。提高工程勘察技术人员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的关键是:(1) 培养勘察技术人员的技术素质;(2) 拓宽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3) 积极参与工程实践。

2. 完善制度层面的造价管理

设立岩土工程造价管理分协会,负责制定岩土工程造价管理的法规和制度,制定统一的岩土工程施工基础定额。要充分考虑施工环境—地质情况、施工深度、施工方法及工艺等因素,不能笼统地按“打桩工程”套用。如大直径灌注桩孔,一定要考虑到地层卵石、漂石、滚石直径的大小;嵌岩深度、岩石可钻性、岩层有无溶洞或暗河;施工动力来源、孔径、孔深、钻头类型、护壁形式及排污等工艺情况。地层分类可借鉴工程勘察取费标准中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

建议组建岩土工程监理中心,由该部门管理合同,约束业主和承包单位的行为,处理工程中的索赔事宜,若发生分歧,协商不能达到意见一致时,可采用仲裁或诉讼的法律行为,使岩土工程实际造价与预算定额之间相辅相成,逐步实现两者之间的,统一化、规范化、动态化和科学化。

3. 改革管理层面的造价管理

首先,对岩土工程勘察造价的管理同样必须是全过程的。就是无论是选址勘察阶段,还是初步勘察阶段、详细勘察阶段,或者施工勘察阶段,从勘察招标投标,到勘察实施,再到提交勘察报告、勘察完工,建设单位、勘察单位都要从头到尾对其造价进行管理。其次,对岩土工程勘察造价的管理也应是是全方位的。即对岩土工程勘察造价进行管理的不仅仅是建设单位(发包方)和勘察单位(承包方),还应包括政府主管部门和设计单位,规模较大的工程还应包括监理(咨询)单位。再次,岩土工程勘察造价管理应是多层次的。岩土工程勘察的多层次性包含两层含义: 其一,管理主体的多层次。其二,勘察造价管理内容的多层次性。

岩土工程勘察造价管理得科学与否、有效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对建设项目决策的正确性、投资和工期估算的准确性,影响着建设项目社会效益的实现。因此,应加强对勘察造价的管理。

参考文献

[1] 杨有志. 论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改革[J]. 建筑经济,1999(10).

[2] 刘卫东. 对岩土工程造价管理有关问题的思考[J]. 西部探矿工程. 2001(1).

[3] 建设部.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

岩土工程勘察与治理专业范文4

关键词:监督、岩土工程

1 任何岩土工程设计和治理必定有多个“过程"

岩土工程设计和治理必须经历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运行等阶段。那么岩土工程的每个阶段的实施过程中,到底应该由谁来对岩土工程设计和治理负起“全过程”的监督工作呢?按照目前的建设管理体制,似乎都是托付给整个工程建设项目(或分部项目)的经理和总工来完成的,尤其是总工难辞其咎,担子实在很重。

因为,项目总工不一定对岩土工程十分精通。岩土工程的勘察是交给勘察单位进行的,但设计是由建筑设计部门完成,可设计部门又往往缺乏专业岩土工程师,这样岩土工程设计一般就只能由设计单位自己组织力量来完成。至于后续的岩土工程施工、监理、运行管理则更是没有固定的岩土专业人员贯到底来负全责。这种体制不可避免地带来许多弊病和不良后果。因为,岩土工程的每个实施阶段中,主管的总工程师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一个接着一个的“过程”的产生、发展和转化。大量的勘探、试验、现场测试、观察、理论探索、分析计算、设计、对施工跟踪监督,掌握动态和实践效果,工程检测、工后监测、运行管理中的反馈分析和总结等均是十分庞大、复杂、丰富的系统工程,设计总工和手下的设计人员不可能都身临其境,实际参与。因此,贯穿于整个工程各分阶段的过程中的岩土工程有关问题就可能缺失一个人或一个小组的始终监督了。

这一体制可能导致这样的一种状况:勘察单位的岩土工程师不能参加岩土工程设计真刀真枪的实践,仅仅在岩土工程勘察研究报告中提出某些参考性的意见和建议,而设计单位的主管总工要全责地负起整个工程中有关岩土部分的设计计算工作。当然,设计单位有少量的结构工程师特别爱好岩土工程专科的理论和实践,并且在实践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比较普遍的情况下,大都是由结构工程师兼搞岩土工程设计了,偶然咨询一下岩土专业人员,以满足设计文件的完善为限度,没有更多的精力去监督岩土工程各阶段的全过程。往往从施工阶段开始后,现场不出什么大问题,设计总工是不大会过问工程中的岩土工程问题的。现有的监理制度又没有要求对岩土工程专业内容专门设置岩土人员的岗位,大都是全专业兼职的。

所以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目前的体制对岩土工程设计和治理来说是有缺陷的。它导致对岩土工程的设计和治理的“全过程”缺失监督。

2 岩土工程实施过程中任何程序、任何步骤都不能忽视监督

人类对岩土材料的工程力学性质认识深度还很有限,存在着大量定性的问题,悬而未决。企图越过“定性”阶段而直接进行“定量计算”,其结果往往差强人意(即往往算不准,有的计算实际上是马后炮-一后注)。我认为,岩土工程的最大特点是各项工程的“个性”都太特殊,有的还太复杂、太易变。这三个“太”字就决定了岩土工程师职责的艰巨性。我们每当面临一项工程的咨询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检测、事故分析处理等任务时,既要谨慎小心,周密思考,又要果断决策,雷厉执行。这两者要结合得好,就一定要做到“三勤”,即在决策前要勤侦察、勤思考,该工程的三“太”表现何在,唯恐疏漏,诊断失误;在工程实施中要勤跟踪,注意事态发展,及时反馈信息,指导后续施工;在建成竣工后要勤总结反思,积累经验。现在普遍的毛病是:常常对具体工程的个性了解不深,用共性手段去解决个性的问题,这是十分危险的。再者,信息控制和总结反思也常常被忽视,这样就更增添了盲目性。”

这段话仍然坚持原来的观点,至今不悔。这段话的核心就在于:强调整个岩土工程实施全过程中都离不开一个“勤”字。任何一个程序、一个步骤都不能轻视忽略,即使是稍纵即逝的因循苟且、轻率臆断都必然会招致失误、甚至灾难。

3 不轻言“倾向性问题"。注意用“三勤"来防止倾向

希望针对岩土工程当时存在着的倾向性问题作一些评论,以便能合作发表一些带有全局性、前瞻性、引导性的文章,目的是为了整肃岩土工程学风,避免工程建设事业遭受更大的损失。我当时感到十分为难,因为我吃不准到底当时我国岩土工程事业中主要的倾向是什么?是保守主义还是冒险主义?是教条主义还是经验主义?是唯理论占上风还是唯象论占上风?是主观唯心论统治还是机械唯物论盛行?

我觉得,从事岩土工程多年的科学工作者,正是由于岩土工程中存在着大量不可知因素和难以预测的环境变数,心理上总认为偏安全一些为好。但是,这种心态不太可能发展成为“保守主义倾向”。在我国,现实的建设市场条件下,立法执法尚不够严谨严厉,漏洞尚多,施工质量控制制度化还有待加强,加之经济因素的干扰,工程事故的发生仍不绝于耳。其中尤多与岩土工程地基基础有关的事例。因此,不能认为岩土工程事业已出现“保守主义的倾向”。至于有的人为了擢取私利,故意层层加码,哄抬造价,桌面下操作则也绝非“保守主义倾向”问题,那是犯罪!

要论倾向,我仍然坚持认为:当前或轻或重地存在着“盲目主义倾向”,例如:岩土工程勘察力度不足(有的归咎于业主),质量不高,技术水平不高,数据资料不充足符实。对岩土性状的内在机理的研究不深不透。过份追求仿真模拟计算方法的现代化,而同时又臆断地择取参数、系数。为了急于解决岩土工程问题,又偏重于用唯象论的方法来判断决策,有着“跟着感觉走”之嫌。施工中又缺乏严格有效的监督,对于已付诸实践的工程之总结提升又往往片面强调缺乏人力、财力、时间等理由,抓之不力甚至不抓。例如,许多城市年年雨后春笋般地增建高楼,如今虽已林立入云,却没有统一规定:所有项目必须持续积累工后沉降观测若干年,致使宝贵资料失之交臂,实在痛心。所以形式上似乎宁可偏于保守安全些,而实质上心中无数,仍然是“盲目性”作怪。设计再保守,仍然难免不保险。

这方面经验教训实在太多了。有的地基加固措施,貌似为了增加安全度,实则反而破坏地基。如纠偏工程中,不少单位向重量很大的倾斜房屋地基内部的淤泥中灌注水泥系浆体,美其名日“灯泡效应”,结果愈纠愈偏;又如淤泥地基上填方施工修筑土石坝或尾矿坝,过严地控制所谓填方质量(低含水量、高干密度和提高夯击压实功能),结果上脆下软,致使填方体底部开裂,边坡滑移,甚至使坝体连带地基“开膛破肚”;又如,中密以上的砂基中打(压)人预制桩,强调压桩力和压入深度“双控”到位,结果是大量桩被打(压)破碎,折断了还不能到位;又如,在软土地基中打入刚性桩的同时对桩间土打插塑料排水板,企图同时加固软土和利用刚性桩承载力,结果导致软土沉降,桩负摩阻力增加,而桩顶附近出现大量孔洞,桩顶向上刺人上铺褥垫层,土工格栅拉断撕破,地基沉降加剧(应该懂得时空观理论,两种措施非跳开空间和跳开时间实施不可一后注)。等等事例不一而足,这些事例难道还不足以引起我们的警惕吗?

所以,一个倾向可能向另一个倾向转化,一个倾向也可能掩盖另一个倾向。还是少谈“倾向性”问题,少开口水战,大家还是多干一些实事为好!

我仍认为:前面所讲的“三勤”,即“勤侦察思考、勤跟踪反馈、勤总结反思”是解决防止不良倾向发生和发展的良药。

4 实例的启示

岩土工程实践中,既有过成功的喜悦,也有过失误与挫折的磨难。其中一些深刻的教训对我有着“振聋发聩”的刺激作用,有的是被人误导,也有因自己主观上的疏忽和错误所致。下面列举事例。

对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必须正确解读诠释,多提几个问号每一项岩土工程一般都规定了不同分级的岩土工程勘察阶段,设计单位还必须对不同功能的工程提出相应的勘察工作要求。但是业主与设计单位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量常会有不同的认识,常会因经济成本问题意见相左,甚至还影响到勘察单位的选择。因此往往出现勘察工作量不足,成果质量不高甚至作伪造假的现象。矛盾、误判、差错常有发生。工程设计者应该对成果精读细析,不轻受误导。

更重要的是,设计负责人必须对岩土工程理论及勘察业务加强“充电”使自己日臻精通,不能停留在对规范标准条文的熟读背记上,关键是应用得正确恰当。事实上,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和上部结构条件往往不是规范、标准所能全部囊括的。另一方面,规范的编制、修订、更新都必须与时俱进,正是依靠大量实践经验的总结提升和丰富积累,才能使规范、标准向前不断发展。

事实上,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还存在诸多矛盾仍未解决,聊举数例说明:例如,软土地基处理后,地面的荷载板试验(PLT)成果是否能真实代表大面积工程地基的承载力 ?又如三种不同的三轴试验(UU、CU、CD)成果能否真切代表不同工况下地基土的强度指标参数,更是复杂难判。尤其涉外工程中,多国规范条文不同,试验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致使多家鼎立各执其理、争执不断。又如对不同原位测试成果的互相印证,公式互推,深度影响校正等问题的认识更是奠衷一是等等。

岩土工程勘察与治理专业范文5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4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建设工程项目质量要求在不断提高,岩土工程勘察在工作开展中也面临着更多的问题和与挑战。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都是影响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在新的形势下,要全面的了解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就必须要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岩土工程勘察的质量。

二 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

野外勘察缺乏合理安排

在野外岩土勘察工作中,勘察工作经常会因时间、环境等客观条件的制约而临时改变更改方案,勘察设备的增加,致使工程负责者的监管力度不够,容易出现管理不到位,这样就会造成勘察结果的不准确。由于工期进度原因,责任人会忽略或者放松对编录人员的管理,原始资料的质量降低也会造成勘察结果的不真实。同时,测试的勘察数量也是影响勘察结果的重要因素。可见,在野外的勘察工作中,只有对勘察过程进行合理的安排,才能保证勘察工作的有效完成。

勘察前期缺乏详细资料,准备不充分

要想保证勘察工作的有效进行,勘察单位需要在勘察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很多勘察单位在勘察前为了节约成本,没有对勘察工作进行合理和充分的准备,这样不仅浪费了勘察工作的时间,同时也阻碍了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可见,勘察单位应在确保勘察质量的基础上,收集详细的勘察资料,并积极地开展安全及纲要的交底。同时,勘察人员也应在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基础上,并结合场地地层情况,适时采用先进的、多样的勘察技术手段,这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勘察工作的效率。

部分勘察工作人员专业性差,结果可信度低

岩土工程勘察不但需要在室外进行数据采集,还需要大量的实验室内检查和检验。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实验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手段也是对勘察最终结果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但是,很多人员的专业水准以及技术手段都没有达到实验室检查的规定与要求,这便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产生很强的负面影响。

技术手段落后

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和计算机不断普及,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对其应用也愈见增多。但是,在先进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上我们还需要努力,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计算机相关软件和技术在岩土勘察方面的运用还有待提高,相关软件的开发与运用还需要更加完善和更具针对性。目前,在国内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软件应用情况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功能比较单一、系统化程度低、适用范围相对狭窄、没有实现工程勘察与设计之间的良好沟通等问题,没有实现信息数据综合处理的科学与高效。

勘察报告在编写过程中的不足

在勘察工作结束后编写勘察报告的过程中,由于编写人员对勘察报告缺乏详细的认识,所以导致勘察报告编写中出现很多问题:第一,编写不规范。勘察依据的陈述中,对所执行的勘察规范,不结合场地地质条件、场地用途和所采用的基础形式,将能搬上去的规程、规范都写上去,采用的规范没有针对性;第二,参数矛盾多。各种测试手段提供的参数矛盾较大,没有进行核对,没有对各种测试所获得的岩土参数与现场目视与手工测试鉴定成果、钻进情况进行相互对比,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并提供合理的岩土参数;第三,参数不完整。提供的参数没有针对性,混淆岩土的物理参数与工程特性指标,且对各岩土参数具体含义不十分了解;第四,重结论轻建议。在众多勘察报告中往往比较重视结论性的东西,对工程建设可能诱发的其他不良地质作用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分析不够深入,基础或结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或应采取的结构措施不提供建议等。

三 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勘察技术落后,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相比于传统的勘察技术,先进的勘察技术在保证勘察结果准确性的同时也提高了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效率。然而,现阶段很多勘察单位仍采没有选用先进的勘察技术,这就给勘察工作质量的提升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加上部分勘察工作人员缺乏先进的理论学习经验,也阻碍了先进勘察技术的运用与更新。

勘察人员缺乏专业素质

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当中,勘察人员的专业素质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当前,很多勘察单位为了降低成本,雇佣的勘察工作人员大都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因此,就导致在勘察过程中出现数据出错的情况。

勘察环节缺乏规范性

岩土勘察过程中,由于勘察市场缺乏规范性,很多勘察单位都没有严格遵守的规章制度,这将导致勘察市场出现混乱的现象,不利于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更有甚者只是根据自身仅有的经验对勘察报告进行编写,这不仅影响了勘察工作质量的真实性,同时也助长了勘察人员错误观念的滋长。

行业主管部门管理不到位

目前,勘察行业准入门槛较低,挂靠等现象频频发生,对原始资料的检查、野外勘察、土样运输保存和室内试验都不是非常规范,主管部门缺乏有力的监管会使岩土勘察的成果可信度降低。

四 提高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的措施

岩土工程勘察对于工程项目建设的作用非常重要。岩土工程勘察是在工程施工之前进行的,是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依据。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益,也关系到工程施工的安全。因此,必须要认真对待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提高岩土工程勘察的质量。

加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性和地域性的结合

由于我国的地质环境有很大的差异性,统一性的勘察标准无法满足所有的地质环境。因此,地域性的地质勘察就显得尤为必要,但这种地域性必须建立在规范化的岩土工程勘察基础之上的。加强地域性和规范性结合会提高岩土勘察的工作效率和结果准确性。

强化勘察人员专业技能

勘察人员是岩土工程勘察中的重要因素,其专业素养是否达标直接关系到勘查结果是否准确可靠,想要运用高科技手段和先进技术来提高勘察的质量,就必须提高勘察信息和数据的可信度。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各方面的投入,保证相关人员能够不断的学习和培训,同时不断强化勘察人员的专业技能,这是从根本上提高岩土工程勘察水平,提高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效率的重要保证。此外,相关人员还要及时巩固理论知识,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原理和技术,及时学习和应用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

加强勘察市场的监管力度

混乱的勘察市场势必阻碍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有效开展,也不利于勘察事业的长期发展。因此,行业主管部门想要勘察市场的有序、良性发展就必须要加强监管力度,提高勘察行业的准入标准,规范勘察工作的流程,从勘察工作的起步做起,抓好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过程管理,以提高勘察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最终达到岩土工程勘察行业的良性发展目的。

五 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和国外同行业相比较,我们还处在一个低水平的发展阶段。因此,我们更应加强学习,努力提高专业技能,从思想上认识到与国外同行业之间的差距,加强培训和交流,及时引进新技术和新设备,规范市场,探索制约岩土勘察发展的深层次原因,提高岩土工程勘察质量和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黄治军.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与措施[J].科技传播,2012,(10).

岩土工程勘察与治理专业范文6

我国目前的技术人员和经营人员没有对设计产生准确的认识,影响项目的准确实施,在执行岩土工程勘测之前,应该对附有地形和坐标的建筑平面图进行搜集,了解建筑物性质、地基、埋置深度、基础形式、结构特征、荷载、规模和性质等资料,在勘查之前应该重视设计沟通的重要影响和意义,明确设计者作为直接实践对象的重要作用。在工程前期,勘查者应该明确设计意图,了解建筑物的工程特征,有助于提供有用的、直接的勘察结果。在我国目前岩土工程勘测的技术管理和应用中,技术人员的数量较少,很多人不具备专业素质,操作水平低,缺乏对数据的综合分析能力,会对岩土工程勘测的实际效果产生重要影响。我国目前只有很少的高等院校开设了相关专业,专业人才的数量无法满足社会工作的需求,导致我国的岩土工程勘测技术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具有很大差异。同时,技术人员的分析水平、对资料的整理水平较差,无法准确地、及时地为工程设计提供地质数据,最终导致施工工作和设计工作的延误。

按照相关的分级标准进行岩土工程勘测工作,例如,建筑物安全等级、地基复杂水平等级和勘察等级等等,对勘察工作的布置产生直接的影响,应该在对各个等级进行充分的掌握之后,才能够实现合理、经济和安全的局面,对监测和检验得到的资料进行检查,了解其反映的工程技术参数,并将上述参数作为依据,对设计进行及时的修正,优化经济和技术水平,在满足规范的前提之下,使用具有较强经济性的工作量和勘察手段,完成岩土工程勘测的任务和目标,从某种角度来讲,成本量会对技术水平的高低进行直接的反映,针对岩土工程勘测的实际情况,节约成本是十分重要的,例如,选择土工试验项目有助于实现经济勘察的途径。

规程和规范是工作的依据,应该针对岩土工程勘测工作的评价、任务和目的等,提出具有较强操作性的规范和要求,技术人员应该加强对规程和规范的学习,定期听取讲座,了解先进知识的前进方向,对社会的需求进行了解,以免产生工作量布置不足等现象,减少测试数据不足等问题,同时,技术人员应该不断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提高理论水平,加强对规程和规范的了解水平。室内试验和原位测试的目的主要是为岩土工程的评价和分析提供有效的技术参数,主要包含强度参数、渗透参数、特性参数、应变时间和物性指标,原位测试多通过勘探过程进行,在详细勘察阶段是十分重要的勘察方式。

岩土工程勘测的完善措施

在我国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岩土工程勘测能够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应该针对我国岩土工程勘测技术管理和应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和调整,促进岩土工程勘测水平的提升。应该了解勘察范围中场地的变化规律、范围、深度、类型、成因、地貌和地形等特征,对地基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形成明确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对影响工程施工的不利因素进行充分了解,例如:沟壑、河道、墓地、孤石等。研究对地场稳定性产生干扰的不良地质,并提出相关的防治措施。

重视地下水的补给、排放水平、类型、水位变化和规律等,对地下水的腐蚀性进行准确评价,明确渗透性质,对静水压力、浮托力和动水压力的影响、作用进行评估,对地下水的不良影响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了解设计水位,明确基坑的周围环境,提供有效的岩土参数,对开挖边坡的稳定性和可行性进行研究和分析,选择适宜的支护结构。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