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知识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岩土工程知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岩土工程知识

岩土工程知识范文1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管理;数据系统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开展要求逐渐提升,在此过程中,如果在当今时代下依旧采用传统技术管理方式,则会大大降低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应用效果、因此相关人员需要对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应用以及技术管理质量展开全面系统的完善,本文将重点研究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应用以及管理方法,最终达到提升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质量的目的。

1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应用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工程地质测绘技术的应用,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实施的过程中,地质测绘是一项较为基础的工作,在实际开展时,需要对工程地质展开深入分析,将地质知识与工程地质知识相互结合,确定工程项目地质中地下水的分析情况以及地质变化规律等。最后通过数据的形式展现出来,保证最终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二,勘探技术以及取样技术,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的勘探技术主要包括物探技术、钻探技术以及坑探技术等,在此过程中需要收集地下土以及岩体,对其展开测试以及检测,进而确定出地质的具体情况。物探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为了保证最终勘探准确性,需要采用多次勘探的方式。钻探技术以及坑探技术的应用范围较广,能够直接确定地下地质情况,尤其是对地下隧道以及地下大坝等,可以采用坑探技术。主要采用挖掘洞穴的方式进行,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洞穴的挖掘深度需要在地下水水位以下,同时与岩土工程相互结合,对平洞的深度以及长度展开勘探[1]。第三,原位测试技术,原位测试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对样本展开直接测试,保证岩体结构以及含水量的天然性,避免破坏其内在结构,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以及准确性。但是该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无法准确控制岩体应力,由于岩体的结构较为复杂,因此会对最终测量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降低最终结果的准确性。加上该技术应用需要较高的成本,因此不能在大范围内进行应用,对应用范围具有一定的限制性。

2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管理措施

2.1岩土工程勘察设备的管理

岩土工程勘察设备是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条件,同时也是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对设备展开有效管理。例如,对设备运行质量展开定期检测,实时记录设备的运行状态,如果出现设备安全隐患系数较高,或者运行标准不达标的现象,需要在第一时间更换设备,保证岩土工程勘察设备实际运行的安全性和有效应。设备管理需要贯彻到设备使用的各个流程,从设备的生产直到设备的使用,都需要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保证岩土工程勘察设备最终的实际运行质量,为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提供良好的运行条件。

2.2建立岩土工程勘察数据系统

目前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已经应用在各个领域中,并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效果,因此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可以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其中,这种方式能够大大提升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开展效率,降低岩土工程勘察成本。例如,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应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办公网络化,同时建立一个岩土工程勘察系统,其中包括地理系统等,将各个区域中的地理信息收录在其中。勘探人员在工作中,可以通过对系统数据进行分析的方式,确定该区域中大致的地理情况。另外,利用ACCESS建立岩土工程勘察数据库,收录岩土工程勘察各个阶段和环节的数据信息,实现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信息化以及系统化。根据实际情况对数据库中的信息展开实时调整,在此过程中主要包括信息收集、信息录入、信息修改以及信息查询等,对图像信息、影像信息以及声音信息展开有效管理,为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提供准确全面的数据信息。

2.3全面落实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相关规定

目前我国针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但是部分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单位,为了降低成本,并没有严格执行相应规定,造成最终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应用效果无法提升。因此,在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提升管理人员的执行意识,认识到执行规定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最终的应用效果。例如,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开展之前,与行业管理协会共同展开培训,使员工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提升其在实际工作中的自觉性,进而保证最终相关规定的执行质量。

2.4使用全过程的技术管理方式

由于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技术性较强,因此在技术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各个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应用流程展开管理,这种方式能够大大提升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实际应用质量。例如,在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先对项目区域地质展开观察和检测,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保证技术应用的可行性。同时对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相关的知识以及工作特点等进行培训,进而对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整个过程实施有效控制,最终达到提升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管理质量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对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展开管理,能够大大提升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应用效率,保证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应用的可靠性。

3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对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关注程度逐渐提升,如何保证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应用质量,成为有关人员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应用以及技术管理措施发现,对其进行研究,能够大大提升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应用效果,同时还能够保证我国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开展质量。由此可以看出,研究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应用以及技术管理,能够为今后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岩土工程知识范文2

关键词:岩土工程;信息技术;工程应用

近几年,建筑行业逐渐发展起来,岩土工程信息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主要应用在城市道路桥梁施工与交通建设中,下文就对岩土工程信息技术进行分析,并指出岩土工程信息技术在工程中应用。

1岩土工程信息技术的应用必要性

岩土工程信息技术在管理应用中是比较复杂的,并非知识对数据进行的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设计发展理念应用不同方式,进行信息管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以及研究,对信息资料获取的方式进行不断拓宽,继而在本质上问题研究的来说,能在信息分层管理与分类,以此来满足不同客户的实际需求,实现更加优质的服务。信息管理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其应用范围逐渐变大,只局限在建筑工程的数据分析与管理,建筑工程各个行业的信息管理技术发展都得到广泛应用。在岩土工程设计中,对岩土工程中的细节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实现对全方位的管理监测,且要促使信息的统一化的分析,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岩土工程在实际创新施工中的难度系数,便于提升岩土工程整体施工效率。岩土工程信息管理技术的实际应用能有效保证岩土工程的质量,信息管理技术主要是按照信息控制研究渠道,对岩土工程中的相关数据实现统一化的检测,与规划化的处理。

2岩土工程信息技术工程应用

2.1岩土工程信息技术的一体化应用

在岩土工程信息技术中的应用,能相对固定环节中的构成,在初期立项与招标环节中,采用标准化、级别化恰当的管理机制,现实情况是应用的计算方式比较繁琐,且不统一,这就需要岩土工程的有关单位采用标准化的核算建筑成本,对相关内容的进灵活应用。在岩土工程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中,其相关设计与施工都包含着各个方面,像承建单位的具体内容包含了许多方面,在资金的核算、调度的规划、质量的管控、职工的管理、物资的准备以及下级分包等工作上,相关程序有构成了岩土工程实际管理内容。在研发岩土工程信息技术的应用中,需要建立出完善的信息化体系,将相关步骤进行充分考量,找出不同环节中存在着的问题,及时更改其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完善的数据库资料,对工作流程进行重新设计,整个岩土工程管理系统进行正确与科学的运转,开展高效的监管工作,将岩土工程相关的内外单位进行有机结合,确保良好工作环境的积极营造。

2.2岩土工程信息技术的多层次应用

岩土工程在实际应用中涉及到的利益单位比较多,有岩土工程的承建方与设计方、第三方监管单位、工程的上级主管部门以及地方各级政府等单位。还有,岩土工程的具体实施环节比较繁杂,需要进行前期工程预算、合同的拟定、准备相关设备材料、财务监管等方面。因此岩土信息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要充分保证其多层次性,建立出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涉及到利益相关的各个方面与环节,使得利益监控中心、施工工地以及各合作商的信息、各利益相关单位都能得到有效的合作,促使网络化管理系统的完好建立,这样岩土工程信息技术的价值业绩能发挥出来。

2.3增强岩土工程信息技术适应性

在岩土工程运作中,会受到自然环境、土层结构、气候因素等外界条件的不同程度影响,岩土工程的进展也就受到了一定制约,特别是气候因素的要求变得更高。在岩土工程使用资源中,也会受到一定因素的影响,使得岩土信息工程预算变得十分不稳定,很难得到的比较精确化的分析与计算。这样说来,岩土工程信息化系统需要设定出一定参数功能,而岩土工程的具体施工也能结合具体情况,灵活制定出有关参数,保证岩土工程的方方面面都能与实际要求相符合。在岩土工程的实际管理中,岩土工程质量与安全都会影响到岩土工程的成本控制工作,以及对岩土工程的进展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实际管理中,将根据工程预计周期,实现成本的预算,准确把握成本控制与预测工作。这样岩土工程信息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也能充分保证其应用效果,增强其适应性,为岩土工程管理工作提供有力保证。

2.4增强岩土工程信息技术的数据化流程

在岩土工程的管理工作中,信息技术的更能发挥出其重要价值。其实,岩土工程的管理工作涉及到的信息比较多,包括了岩土工程实施中涉及到的相关利益单位,为了确保岩土工程信息各相关利益单位之间能实现信息共享与高效传输,就不能再使用传统的信息数据传输方式,也就是说要对传统信息传输方式中传真形式、书面形式、电话形式等进行改革,要改变其较低工作效率的现状,增强各利益单位之间的相互依赖性,确保各合作单位能在共同协作之下完成信息的全面共享。若是有的利益单位在经济负担的影响下不能进行信息的及时共享,就要采用岩土工程信息技术,及时控制这一情况产生的不利影响,进一步确保信息传输效率的提升,也能保证信息的时效性,这样一来岩土工程的成本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有效控制,确保管理的数据化应用。因此建立出完善的信息化系统是十分必要的,在管理数据的基础上,明确各岩土工程参与者能更加明确自身责任,岩土工程的各个利益单位与工作个人都能有更高的责任心,保证其高效的工作效率,这样岩土工程得业务流动也能变得更加高效,相关业务就能直接在系统性的工作得到有效解决。

3总结

岩土工程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其施工和设计上,能充分保证岩土工程的施工质量与进度,确保信息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现实意义。在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已然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重要趋势,相关工作人员要积极投身于岩土工程信息技术的研究中,促使信息技术在工程的良好应用。

参考文献

[1]张芳,郑山霖,张秀莲,陈杨,张凌志.岩土工程信息技术及其工程应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6,12(05):1336~1343.

岩土工程知识范文3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重难点

0引言

在高层建筑建设过程中,岩土工程勘察属于关键内容,也是要在施工之前便完成的内容。只有做好了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才能够保障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施工效率以及后续的使用安全性。最近几年,因为高层建筑需求量增加,许多结构形式变得复杂起来,这也为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展开加大了难度。而岩土工程勘察属于保障高层建筑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的重要环节,勘察的结果是否精准,也关乎到高层建筑最终的质量。对此,在实际的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要根据现场实际状况,制定出相应的勘察方案,并了解和掌握岩土工程的勘察重点与难点。

1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的意义

对于岩土工程勘察而言,高层建筑地基施工想要顺利展开,必须要依靠缜密、全面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由此可见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性。岩土工程勘察的根本目的是获取真实的现场地质条件,为后续的施工提供数据支持,使建设单位在规划与设计时有据可依,根据所获得的地质参数,合理选用施工技术以及处理方案,最终控制好高层建筑的地基沉降情况,使地基沉降处于合理范围当中[1]。

2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中的重点内容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如图1所示。

2.1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的前期准备工作十分关键,前期准备是否充分,一定程度上关乎到岩土工程勘察的最终效果,也决定着后续施工质量。对此,在岩土工程勘察之前,需深入研究勘察计划及有关任务书,及时整合、归纳各种资料,使得岩土勘察工作规范、全面。勘察人员需注重对设计图纸的深入探究,和设计单位展开高效、及时的交流,以此正确认知高层建筑实际状况,为工作的实施提供保障。另外,需要对施工现场展开全方位的勘察,尽量降低其他因素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2.2合理设置钻孔间距

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钻孔间距的设置尤为关键,其距离是否合理,也决定着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对此,在具体的施工当中,钻孔间距的设置一定要满足相应的建设标准,并根据实际的测量结果对其进行调整,进而确保钻孔之间的距离符合相关要求。尤其是一些地质比较特殊的高层建筑,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中可将钻孔间距缩短,以此保障整体的工程质量。

2.3确保孔深的稳定性

在对高层建筑展开岩土工程勘察时,孔深稳定性也成为了勘察的重点。例如,位于芜湖市某小区里,一栋盖好3年多的住宅楼因为地基出现了不均匀沉降,造成整栋楼向一侧倾斜,且这栋楼居民也发现家中的墙壁开裂。而在后期的勘察工作中得出,导致沉降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孔深持力层过浅。其实,此种现象能够避免,在高层建筑施工前,便要根据岩土工程勘察的实际结果,对探孔深度可满足的承载力提出要求。通常情况下,孔深应达到持力层以下的5~8m,进而防止桩端所处于的持力层不会遭受地质的影响[2]。

3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难点

3.1限制因素比较多

岩土工程勘察其工作性质比较严谨,应全面考量勘察工作的经济性、安全性以及精准性。对此,若想满足工程的各种要求,勘察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要综合考察各种因素,这也直接为勘察人员增添了工作上的难度。

3.2勘察程序较为繁琐

在高层建筑施工当中,现场要展开试验的岩土数量也相对较多,这时很容易关注不到细节之处,不仅增添了岩土工程勘察的难度,也直接提升了岩土工程勘察的时间。

3.3勘察精度需要提升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的关键作用,便是精准全面的获取到现场的地层分布状况。但是,在实际的勘察之中,此项工作的实施尤为复杂,采取传统的勘察手段无法获取岩土工程的真实情况,进而无法分析出岩土的实际性质。此外,岩土成分十分复杂,这也对测量的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能够得出,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将勘察的精度提升也是难点之一[3]。

3.4试样采集等级低

试样采集环节属于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关键,也是其中的一大难点。在岩土工程勘察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岩土运输时密封性差、原状样精度不够等问题,从而导致试验的结果与岩土性质本身存在偏差,影响数据精度。此外,一些勘察人员开展试验的频次比较少,有时甚至会根据以往经验对参数展开分析统计,这样得到的结果并无保障,也会影响到后期的勘察结果。

4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的提升策略

4.1合理设置岩土勘察方案

岩土工程勘察其主要目的便是了解到高层建筑所选建设地区的地质环境状况,防止因为地质原因而对高层建筑的稳定性、安全性造成影响。对此,在实际的勘察工作当中,应根据岩土的性质,完成勘察方案的制定,合理选用勘察方法。为了达成这一目标,需根据工程建设的要求与标准,对勘察所在地的情况进行分析,明确勘察的重点。下面介绍常用的两种勘察方法。第一是原位测试与室内测试法。此种方法是分析岩土的各项参数,得到后续要使用的施工技术,让岩土工程分析更为精准、合理。室内测试与原位测试都存在优点与缺点,在具体选用时要根据岩土工程特性合理选择。第二是工程图纸测绘。这种方法通常会用到岩土工程勘察的初期,推断地下的地质情况,从而为接下来的勘察工作提供相应的参照依据[4]。

4.2搭建岩土工程数据信息库

现如今,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各个行业领域之中,且应用的范围也随之扩大。对于岩土工程勘察而言,在这其中也会利用到现代化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技术,健全岩土工程数据信息库的内容,搭建出岩土工程数据信息库,将海量的岩土工程勘察信息存储其中,并实施有效的分类管理。

4.3规范岩土工程勘察流程

第一,注重检测与分析。在岩土工程勘察的过程中,致使岩土性质发生改变的因素众多,比如外部环境的温度与湿度,为了防止岩土性质被影响,所以应强化检测分析的力度,力求通过多次的检测获取到最为精准的数据,以免在后续施工中出现问题。第二,提前做好勘察前的准备。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开展之前,要对施工所处位置的水文地质展开调查,之后根据工程建设基本要求,设计出全面、详细、可行的勘察方案。第三,科学选用勘察手段。勘察手段较为丰富,且有着多样化的特点,所以在实际应用时,要结合岩土实际情况选择最为合适的方法。

4.4注重资料整合与运用

对于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这一工作而言,勘察人员不仅要了解大量的地质信息以及工程数据信息,同时也要深入实地展开勘察,整体的工作内容复杂且繁琐。对此,勘察人员的能力与素质尤为重要,不仅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培养,同时也要让其具备扎实的实践技能,拥有应急处理的能力。一方面,勘察人员需要完成对地质资料的整合,并按照数据结果统一评价。另一方面,勘察单位需定期展开培训工作,通过真实的勘察案例,让勘察人员了解当面对相同情况时应如何解决,使其掌握更多的岩土工程勘察技巧,为岩土工程的勘察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4.5加强试验检测力度

为了提升岩土工程勘察质量,应加强试验检测的力度,在保障试验规范性、可靠性的基础上,获得精准的试验结果,以此为勘察工作带来相应的数据支撑,将数据用于实际的工作当中。与此同时,岩土工程的勘察工作人员也应完成试件管理工作,提升试件保管以及收集的质量,以免由于试件不完善或者试验混乱,导致试验检测受到不良影响。对不同土层也需展开对试件的差异管理,以免因为试件混乱,而导致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准确性的缺失。在实际展开试验检测时,应加强对试验方法及仪器设备的管控,根据具体的勘察内容,合理选用方法及设备,以此保障试验结果的准确性,避免试验结果存在偏差。

4.6注重岩土工程评价

实施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其根本目的便是为了后续的建筑施工打下良好基础,提前确定好岩土性质,使得后续施工技术、施工材料、施工方案的选用更加合理。对此,应重视起岩土工程评价,通过评价工作的展开,精准完成基础结构的评估,提前知晓后续高层建筑施工时容易出现的隐患问题,从而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施工处理方案。岩土工程评价工作的积极开展,可为后续的施工建设带来必要帮助,确保各项方案执行的有效性。

5结语

岩土工程知识范文4

关键词:岩土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

岩土工程作为土木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是围绕工程施工过程中各类岩石、土等工程技术问题而开展的施工作业活动,作业内容包括岩土工程检测与监测、治理、设计、勘查、实验、施工等各方面,几乎涉及到了整个建筑工程作业施工的全过程。在国防、矿山、水利、航运、道路、市政、房屋等领域的建筑中均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基于岩土工程施工作业的特殊性,近年来在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岩土工程施工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如基坑支护坍塌、钻机倾倒等都对施工作业者的人身安全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为此,我们必须对岩土工程施工作业提起高度的重视,深入贯彻安全施工理念,在秉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倡导下,强化施工管理,严守施工纪律和要求,最大程度上减少岩土工程施工安全风险事故的发生。

1岩土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特点

通过对近年来发生的各类岩土工程施工安全事故事件的分析和调查,在结合岩土工程施工自身特点的基础上,我们得出了岩土公衡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一般特征。具体如下:1)岩土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引发的原因众多,不仅有人为因素,更与施工技术、环境以及管理等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因此,岩土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具备必然性和偶发性的特点。2)通过大数据分析,我们可知岩土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在事故类型、发生时间、发生部位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如,塌方、大变形、涌水涌沙等事故多发生在浅层土质的地下施工;矿山地下工程事故多发部位主要集中于进洞口、掌子面、拱顶。3)与其他工程安全事故一样,岩土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在发生之前都会表现出一定的预兆。如,地面沉降、坡顶开裂、地面倾斜、钢支撑扭曲、掌子面掉块。对于岩土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特点的分析,将有助于我们及早发现危险信号,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安全事故的发生处置于微处。

2岩土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对岩土工程施工管理问题的探究,将有助于我们在寻根探源的基础上,找到问题所在,以更好的实现对岩土工程施工的安全风险管理。在对岩土工程施工各类安全事故进行集中总结和分析之后,我们发现当前岩土工程施工管理普遍存在以下问题:首先,重视程度不足。没有将岩土工程施工之于整个施工项目的意义摆在重要的位置,由此也就导致施工监管人员在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造成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够严格按照相关施工管理规定进行施工作业;其次,施工人员素质有待提升。岩土工程施工作业相对复杂,且涉及到了地质学、力学、岩体力学、工程地质学等知识内容,从业人员在只具备施工经验、技术不懂理论内涵的情况下,难以达到施工作业规范要求;最后,粗放型管理机制的实施,不利于安全施工责任制的建立,导致各项施工安全管理要求形同虚设,达不到实际的管理、约束效用。

3岩土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策略

3.1贯彻落实安全施工责任制。安全施工责任制的贯彻实施,将有助于岩土工程施工中安全控制力度的强化,是其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施工单位需在国家相关部门的领导下,积极构建体系完善的安全施工责任机制,并结合各项施工作业工种特点,来对安全施工责任制予以细化,以此来将具体的安全施工责任落实到个人、小组。在赏罚分明、落实到位的情况下,调动全体施工人员安全施工的积极性,自上而下的做好安全施工管理控制工作,最大程度上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工程的顺利实施。

3.2提升施工人员素质水平。施工人员的素质水平对于其施工作业质量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加大施工人员素质水平提升力度。不仅要强化各岗位施工作业人员关于持证上岗的重要要求指示。更要针对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类技术、理论原理等组织一线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分批培训,使其不仅能够开动机器,更具备丰富的施工理论知识能看懂图纸要求,根据施工设计人员的要求进行具体化的施工作业。

3.3加强安全设施投入。安全设施对于施工人员的施工作业而言具有着很好的防护作用,能够在安全事故发生时将事故对人员的危害降到最低。具体来讲,对于设备裸露在外易伤人的部位要安装必要的防护网;天车部位应对过卷扬防护装置进行安装;在进行机台作业时必须穿戴特殊的工作服并佩戴安全帽。安全防护设施的投入无论是对于岩土工程施工还是对于其他工程的作业而言都是极为必要的,是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熊自明,卢浩,王明洋,等.我国大型岩土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进展[J].岩土力学,2018(10):1-14.

[2]陈祖煜.建立在相对安全率准则基础上的岩土工程可靠度分析与安全判据[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8(3):521-544.

岩土工程知识范文5

我国勘察大师林宗元曾经从广义上对岩土工程监理进行了阐述,从总体上说,可以总结为按照法律法规上规定的技术与标准,利用组织技术、经济等措施,对岩土工程整体参与者进行协调约束,保证岩土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达到节省投资、缩短工期的目的。岩土工程主要涉及地面以下的部分,工作中主要包括勘察、设计、监测以及各种岩土工程施工如边坡、滑坡治理、地基基础处理,并且需要以为地面以上建筑组织服务为目的。岩土工程监理的主要工作目的是保证岩土工程的正确性可靠性以及经济型。并且岩土工程与地面以上的工程之间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为具有一定隐蔽性、较高的复杂性、风险性、实效性、独立性以及高度综合性。

2岩土工程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岩土工程监理工作在运行中存在许多问题,从相关记录中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已经独立注册的岩土工程监理行业单位十分稀少,大部分从事相关工作的单位都使用建设监理单位的名称掩盖了自身特性,这点在我省的岩土工程监理工作更明显,大多数的岩土工程监理并不介入,或者只是在岩土工程施工阶段介入。土建行业近年来发展过快,土建市场工作人员素质水平有较大差异,并且真正从事岩土工程专业的工程师十分稀少,大多并不具备岩土工程方面的相关知识。对于贵州省来说,岩土工程从业人员中注册岩土工程师的比例非常低,而岩土监理工作相关人员,拥有岩土工程师资格的基本没有,目前从事岩土监理的工程师,大部分都是土木工程出身。业内对于岩土工程监理工程师师的要求没有一个明确的规范,随意性比较强,行业整体缺乏专业性以及针对性。部分企业为了节省资金,会聘请一些从事过相关工作的非职业人员对工程进行监理,在工程完工后,将其抽调到其他部分。但是岩土工程监理本身是一门涵盖知识面十分广阔的学科,想要出色的完成相关任务必须熟练掌握土力学、岩体学、经济学等多项知识,但是现在所谓的“岩土工程监理人员”均不具备上述资格。

3岩土工程监理技术方法及其探讨

笔者根据岩土工程自身监理特点,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以及当前我省岩土工程工作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对岩土工程监理在岩土工程的各个阶段进行初步讨论。

3.1岩土工程监理方法讨论及实施

对于岩土施工而言,应当按照相关监理规范上的规定,对施工质量、施工进度以及资金投资进行控制,与此同时,必须对信息管理、开发合同管理、以及组织管理进行协调。对于岩土工程全过程中,要针对岩土工程自身特性、从勘察、设计、施工各阶段,结合组织、经济、合同等诸多方面,制定出妥善的监理方案。

3.2加强责任权限

勘察工作在工程建设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工程建设的基础工作,所以监理部门必须对其高度重视,确保勘察准确性与可靠性。监理项目一经开展,必须第一时间组织监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踏勘,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收集到该区域中最完善的地质资料,并且要对相关报告进行审核与分析。

3.3岩土工程设计阶段监理工作

对于岩土工程来说,设计阶段的监理工作是一个特殊监理阶段,并且,由于岩土工程的最大特点,即信息化施工特点,监理部门应在设计方案阶段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在施工阶段结合实际施工情况提出相关改进措施,经过实际工作确认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3.4施工监理质量控制

施工监理质量控制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与常规建筑施工监理无太大区别,施工过程中的建设工程监理程序大致为;质量控制检查程序、质量缺陷程序、是个处理程序、监理试验相关程序等一些细小程序,均为质量控制工作的主要工作流程。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岩土工程信息化施工特点,其控制内容、对于控制点的设置、以及控制措施采用等方面都需要通过岩土工程监理特点以及工程勘察情况来定夺。

4结束语

岩土工程知识范文6

关键词:岩土工程;风险分析;应用

1岩土工程风险分析问题

1.1岩土工程风险分析存在不确定性

通过对我国岩土工程的研究调查发现还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样就导致对岩土工程风险进行分析时,存在不确定的因素,从而给岩土工程的研究带来风险。由此,只有对岩土工程中的不确定因素进行分析,才能更好对岩土工程风险进行探究。就岩土工程中的不确定性来说客观性的不确定性包括岩土荷载环境的初始应力场以及施工环境等,其次,主观性的不确定性主要是因为岩土出现变形导致机理被破坏,不能将岩土的机理识别清楚,从而在对岩土力学进行分析时缺少准确性。恰恰因为这些因素的影响,导致岩土工程风险分析工作存在不准确性。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务必要重视岩土工程风险分析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并针对存在的风险策划出有效的规避措施。

1.2导致岩土工程风险分析不确定性的因素

对于岩土工程风险分析中不确定性因素来说,通常都是地质因素的变化对其风险造成的影响,简单来说,在岩土层中其空间分布较为复杂,想要对其风险进行分析就必须要将岩土层的空间分布进行简化。岩土层中,地质结构经常因为地表渗透压等因素使其发生变化,这样就会使地质结构的模型与实际地质结构出现误差,从而给岩土工程风险分析产生影响,所以,在开展工作时要将该因素进行充分考虑,同时在对其进行计算以及设计时也要选择合适的地形及地质条件,这样才能减少地质结构变化给岩土工程风险分析所带来的不确定性。目前,很多从事岩土工程风险分析的技术人员会将不确定因素进行量化,例如地下特征较为复杂并且难以辨认的岩土工程,像这样无法确定的因素在被量化后就会导致不确定性,针对这样的情况技术人员应该对地质结构中不确定的因素通过合理的统计准则对其进行判定。

1.3控制岩土工程风险分析不确定性因素的对策

想要有效控制岩土工程风险分析中不确定因素的出现,首先技术人员应该端正工作态度,在岩土工程风险分析工作中认真严谨的对其进行分析,特别是由于环境因素给岩土工程风险所带来的影响;其次,技术人员可以对功能模型进行修正,这样就可以获得岩土工程风险更新的功能概率,降低风险不确定性因素的发生;再次,可以对参数的不确定性进行修改,对于有附加信息的参数来说,可以通过似然函数表将勘探信息进行表达;另外,一定要加强对风险评估的重视。

2岩土工程风险特点及风险分析方法

2.1岩土工程风险的特点

在岩土工程学科中,地质学和力学尤为重要,两者有着互补相融的关系。对于力学来说,要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情况相结合,并对所构建的模型进行求解,简单来说,力学是将一般思维延伸至特殊思维的过程,而地质学则恰恰相反,这也将两者互补明显的展示出来。在岩石工程中,本身各项参数就具有不确定性,这样会使与其相关的其他参数也都出现不确定性,无法将其他相关参数的具体信息展示出来,这样就造成不完整性的特质,如果只依靠计算对其进行勘测,所得出的结果缺少精确性、可靠性。要有效规避岩土工程风险的发生,技术人员可以选择综合判断的方法,将过硬的理论知识与丰富的实践经验进行结合,两者缺一不可,如果缺少理论知识,在计算等过程中就会出现错误,同时理论知识作为依据,可以保证规避风险的可靠性;如果缺少了实践经验,只用理论知识来规避风险,无法对岩土工程中复杂的问题进行解决。由此可以看出,岩土工程涉及范围较广,并且存在一定的复杂性,而岩土工程学科又属于发展中的学科,所以在岩土工程中经常会出现风险。针对这样的情况,技术人员应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效控制岩土工程中风险出现。

2.2岩土工程风险分析的方法

近年来,我国经济呈飞速发展趋势,这也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尤其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是对建筑的需求量大大提升。但是,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中,大多建筑商都只重视自己的经济利益,忽视了岩土给建筑工程带来的影响,使建筑工程存在危险性。岩土工程严重阻碍了建筑工程的发展,因此,相关技术人员加大对岩土工程造成风险的重视,并选择合适的风险分析方法使工程的数值分析结果更加准确,从而减少岩土工程风险给建筑施工带来的影响,极大程度保障了工程的施工质量及安全性。在对岩土工程风险进行分析时,一般从施工的设计以及施工的规范认可入手,岩土工程中的风险并不是在工程施工中马上显示出来,而是在时间推移的过程中逐渐显示出来,因此,如果技术人员不能将风险进行提前考虑或者当风险发生时不能马上对其解决,就会严重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对于岩土工程风险分析的方法来说,我国对其也提高重视程度,同时了一些相关的施工规范,这就需要施工人员务必要样遵守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另外,技术人员要根据施工中岩土的具体情况进行风险评定工作,而不是将以往的风险评定结果直接应用到工程中。首先,技术人员应该将相关的准确信息进行收集,然后模拟出岩土相关的图形,根据岩土的具体情况分析出风险的参数,最后在对施工方案进行设计。这样的做法可以有效减少风险所带来的损失,大大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

2.3岩土工程风险建议

首先,岩土工程中的风险如果危害到公众利益或者国家利益时,一定要由国家相关部门制定技术法规,并进行严格的监管;其次,岩土工程风险中一些涉及到术语、符号等内容时,应制定统一的标准,这样可以使岩土工程师更好的对风险进行规避;另外,根据岩土工程的不彤情况,应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风险措施,岩土工程技术人员应该将自身所掌握的知识以及以往的施工经验进行充分应用,并对工程的风险进行综合判断。

3岩土工程风险分析的实际应用

贵溪某镇一滑坡项目,滑坡体主要为第四系人工堆积土,厚约9.1m,结构松散,工程性质极差。滑坡体坡脚为一河道,宽7~15m,平时水量一般,汛期连续强降雨的情况下水位上升明显,洪水位可达河床4m以上。滑坡体主要为填土,自身岩土性质较差,外界条件水的因素影响较大,现场施工场地条件不好,施工工期为1-6月,刚好跨过汛期。根据现场这些情况,通过对现场的风险分析,采取有效的施工对策,加强技术措施和防范措施,首先针对填土进行了临时加固和防护,并对河床进行了疏通和清理,对河床的疏通,不仅可以隔开河水对滑坡坡脚的影响,也加宽了作业面的临时便道。做好措施后,加紧对挡土墙的施工,有效地避免了施工中填土继续垮塌和河水对开挖基槽及滑坡坡脚的影响,使挡土墙的施工顺利完工。

4结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及探讨,我们可以清楚了解到岩土工程具有不确定性的特质,所以在实际施工前应该对岩土工程的风险进行评估,这样才能大大降低风险对工程造成的影响。对岩土工程风险进行评估时,务必要根据施工中岩土的具体情况进行,将岩土工程中的复杂性等进行充分考虑,选择合适的风险评估方法,具有针对性的对风险进行规避。总而言之,只有选择合适的方法将岩土工程风险进行规避,才能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汐,薄景山,唐彦东.重大岩土工程可接受风险标准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18,27(03):56-67.

[2]解仲明,姚瑞平.岩土工程风险分析及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17,44(24):139-140.

[3]郭健,殷俊,李婷,等.智能分析方法及其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J].武汉轻工大学学报,2017,36(01):1-8+33+10.

岩土工程知识范文7

[关键词]岩土工程;一体化全过程;管理模式

我国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引入岩土工程体制后,各类高校相继开设了岩土工程专业或相近专业,增设了岩土工程相关课程,经过近四十年的实践,工程勘察已从钻探、取样、试验、出报告转变为岩土工程勘察模式,而且还建立并完善了注册岩土工程师制度。作为土木工程一个重要分支的岩土工程虽然在我国取得了具大的进步,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全过程有机联系的岩土工程各个环节被人为地割裂了开来,委托方把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检测监测等岩土工程全过程工作中的单一环节或部分环节活动分别发包给了具有相应资质的岩土工程承包方,即使较为成熟的的EPC模式中岩土工程全过程的有机联系仍未见有较好的改善,甚至有的地方规定了有能力的岩土工程承包方不能同时参与岩土工程设计和监测(基坑监测)。建设工程全过程项目管理模式作为一种体制正在全国推广,作为建设工程全过程项目管理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岩土工程项目管理也应顺势而为。

1现行岩土工程分割式管理模式的敝端

现行的岩土工程模式为各环节脱节的割裂式的岩土工程管理模式。从上图可看出,岩土工程勘察几乎只服务于岩土工程设计,而设计又只服务于施工,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检测、监测之间都存在相互脱节。这种模式下,各环节承包商间信息交流不畅,容易造成承包商之间的衔接问题,影响项目建设进度,同时由于各环节承包商间缺少统一的管理,各行其事,以致各环节承包商间存在壁垒,从而导致勘察、设计成果文件不可避免的存在缺陷及施工、检测监测方案的欠优化甚至不合理,最终导致建设成本不合理增加及建设工期的延长。另外,该模式下注册岩土工程师们只在一两个传统环节中执业,容易墨守成规,没有全局性,阻碍了整个岩土工程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2岩土工程一体化全过程管理模式及其优势

2.1岩土工程一体化全过程管理模式的构建

所谓的岩土工程一体化全过程管理模式,除了一个具备勘察、设计、施工、监检测与监测等综合能力的岩土工程承包商的企业管理模式外,还得加上具备同样能力的第三方岩土工程企业的咨询监理,更少不了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管,还得有全员参与沟通与协调的岩土工程一体化全过程信息流系统。将具有高度专业化并具有经营管理能力的复合型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融入到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和检测监测等岩土工程全环节中,形成一体化的岩土工程全过程的承包模式或咨询监理服务模式,从而更好地完成工程建设项目。根据上述岩土工程一体化全过程管理模式定义和内涵,可用图2表示其基本构架。

2.2岩土工程一体化全过程管理模式的优势

2.2.1提高运行效率、加快项目建设进度、降低建设项目的成本

由于高度专业化并具有经营管理能力的复合型的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受岩土工程企业的授权委托,作为岩土工程全过程管理者、践行者及工程质量终生责任人,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定会组建强大的岩土工程技术团队(岩土工程项目部),统筹安排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检监测等各个环节并将其有机联系,加上全员参与的岩土工程一体化全过程管理信息流系统,使得岩土工程各环节得以及时沟通和协调,从而提高运行效率,加快项目建设进度、降低建设工程项目的成本。另外,一体化全过程岩土工程模式下,岩土工程项目部中的勘察设计作为一体,能较好地选用岩土工程技术参数,并优化岩土工程利用、整治与改造方案。

2.2.2确保和提高岩土工程质量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作为建设项目岩土工程的第一责任人,带领其技术团队并在独立第三方岩土工程企业咨询监理项目部监督和协助下,能较好地发现和处理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岩土工程技术、质量问题,从而确保工程质量。勘察设计对检测监测的指导和沟通,检测监测成果能真实及时地检验勘察设计的预想,为岩土工程设计优化提供技术保障,从而提高工程质量。勘察设计对施工的指导和沟通,使得施工机械和施工工艺更能适应项目所在的岩土工程条件,从而提高工程质量。

2.2.3提升行业从业环境,促进社会和谐

在岩土工程一体化全过程项目管理模式的趋势下,从事单一环节的岩土工程企业的逐渐淘汰,从事全环节综合性的岩土工程企业的稳步发展,行业壁垒被打破,各环节间在质量、安全上的推诿、扯皮现象将不复存在,有助于提高行业从业环境、促进社会的和谐。

2.2.4力促从事单一环节业务的岩土工程企业向综合型企业转型

传统的岩土工程企业从业范围狭窄、模式比较单一,已不能满足委托方的更高需求。仅涉及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检测监测中的一项或两项的岩土工程企业如不将从业范围向上、下游延伸,必将被岩土工程市场所淘汰,只有切实向综合型岩土工程企业转型,并进行一体化全过程管理,才能立足市场。

2.2.5鼓励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促进技术创新

在一体化全过程管理模式下,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综合型岩土工程企业除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外,还将积极创新、发明新技术、新工艺,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从而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承接项目多、项目利润高,从而提高岩土工程承包商的经济效益。岩土工程全过程参与的综合型的岩土工程企业具有体制优势、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这种优势可以较大地降低技术创新成本,不仅可以减少知识产权使用费的支出,自身的创新技术许可还可以收取知识产权使用费,从而进一步提高岩土工程承包商的经济效益。

2.2.6减少职能部门管理难度,促进政府职能提升

一体化全过程管理模式下,没有了工程质量问题在各环节间的推诿、扯皮现象,从而降低了职能部门的管理难度。同时,该模式要求职能部门相关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专业知识,从而提升政府的管理职能。

3一体化全过程岩土工程的实践探索

南通某商业综合体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桩基工程、基坑工程)分别发包给不同的单位,同时委托方还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勘察、设计、施工全过程咨询,咨询方式为信息交流、沟通协商及组织专门的专家论证会。初步勘察成果揭示项目场地地下水位高、土层分布及工程性质变化大、还存在轻微液化,勘察单位和设计单位就岩土设计参数、地基基础方案、持力层选择等技术问题产生分歧。设计单位认为中部中密为主的粉砂夹粉土层作桩基持力层既能解决浅部轻微液化浅部稍密粉土层的不利,又能满足上部结构荷载对桩基(采用预应力管桩)承力的要求,采用深部密实粉砂层作桩基持力层会增加工程造价;勘察单位则认为中部粉砂夹粉土层中的夹层为稍密状态且该夹层以分布无规律可循,若采用该层土作桩基持力层承载力离散性大、加上上部结构荷载差异较大,偏于不安全,倾向于采用以浅部中密为主的粉砂夹粉土层作持力层的素混凝土芯水泥土桩纵向增强体的复合地基方案,或以深部密实粉砂层作桩基持力层的预应力管桩方案,且二者均能消除浅部稍密粉土层轻微液化。后经咨询单位参与双方沟通协商,并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最终确定采用以深部密实粉砂层作桩基持力层的预应力管桩方案。详细勘察成果揭示场地多处分布有形成时间不一、成分强度不一的填土层,基坑设计过程中,在咨询单位参与下,勘察设计单位充分沟通协商,圆满地完成了该项目的基坑设计。以上虽然是由建设单位主导的,勘察单位、设计单位、咨询单位共同参与的岩土工程全过程管理的尚不全面的一次探索,但仍对岩土工程一体化全过程管理模式制度的形成有所借鉴。

4岩土工程一体化全过程管理模式的实现难点

4.1法律法规不健全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但建筑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只适合过去传统的管理模式,无专门针对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及检测监测等综合性一体化全过程的相关法律、法规,即使是总承包模式下,岩土工程大多也是采用分环节割裂式的岩土工程模式,这些都影响了岩土工程一体化全过程管理模式建立和推广。

4.2思维固定,缺乏创新

由于建设工程行业长期的运作模式,使得思维僵化、不敢创新。前人所形成的知识、经验、习惯和工作方法形成了固定的模式,使得勘察、设计、施工及检测监测工作一直保持相对独立的运作,缺乏合作、协作的动力。这样就给一体化模式的推广和应用带来严重阻碍。4.3企业能力限制,难以建立一体化模式传统的建设工程将勘查、设计、施工及检测监测交付给不同的企业进行,已经形成一个长期的固定模式。具有经验的优秀岩土工程一体化能力和强大经济技术实力的大型勘察设计和施工等综合企业较少。即便有,也没能做到真正的一体化模式,没能构建相应的组织机构,同一单位不同专业之间还是独立运作,企业的项目管理组织结构、岗位职责、程序文件等也不健全。

5小结

综上所述,虽然岩土工程全过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成型还有一定难度,但随着社会的进步,行业的发展,这是岩土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推广这一模式宜先易后难,可先从推行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一体化入手,进而推行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检测监测一体化,最终形成全过程一体化。推广岩土工程一体化全过程管理模式有助于加快项目建设进度、降低项目建设成本,有助于提高工程质量,有助于提高技术创新和应用的积极性,有助于岩土工程企业转型升级提高的生存能力及经济效益,有助于促进政府职能提升,最终提升行业从业环境和技能、促进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吴能发.探究岩土工程设计与施工的一体化模式实施途径[J].世界有色金属,2019(3):252-253.

[2]赵昀,欧阳峰.对岩土工程勘查设计与施工一体化模式的探讨[J].中华建设,2019(10):146-147.

岩土工程知识范文8

摘要:

结合江西理工大学地质工程专业“岩土工程勘察”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分析了本课程实践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针对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指出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阐述了本课程实践教学的核心内容。提出以岩土工程勘察基本理论体系为基础,加强校内实习基地建设,加强课程实习过程管理,改革课程实践教学考核方式,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地质工程;岩土工程勘察;实习教学;教学改革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由单一的专业型向复合型、创新型转变[1],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和战略举措。”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需要大批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人才培养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尤其是高等学校更要走在时代的前列。各类工业民用建筑、铁路工程、公路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码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都离不开岩土工程勘察[2],岩土工程勘察是岩土工程最前列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岩土工程勘察”是我校地质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为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和实现人才培养达成度,以往传统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教学内容都需进行改革,特别是要加大实践教学改革的力度[3],我们在“岩土工程勘察”理论课程教学结束后,增设了“岩土工程勘察”课程实习,目前,本科院校地质工程专业、岩土工程专业、勘察与技术等专业中开设专门的“岩土工程勘察”实习的院校还很少。通过增设“岩土工程勘察”实习可增加学生对岩土工程勘察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理解,可将繁杂的知识体系由点串成线,理清思路,将抽象的知识通过实习而形象化,学以致用,改变理论和实践脱节的现象,激发地质工程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4][5],可有力促进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1目前“岩土工程勘察”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1课程群结构体系设置不清晰

“岩土工程勘察”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涉及学科多,要求学生在学习数学、力学、地质等基础课程后,掌握工程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岩体力学、土力学等专业基础知识,学会运用工程地质测绘、工程钻探、物探、岩土测试等技术手段对岩土工程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所以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岩土工程勘察也是地质工程专业本科生一个重要的就业方向,但在人才培养方案设置时,由于专业方向、学分、教学条件等所限,大多数学校的地质工程专业都没有将“岩土工程勘察”这门课程设置合理的课程群,例如,未充分考虑各门课程的先行后序关系,这样造成一部分理论内容在教学时由于没有准备知识使学生感到抽象、难以理解;有的课程在同一学期同时开设,而任课老师没有集体备课,很多教学内容在不同的课程中存在重叠现象。

1.2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实践教学是本科教学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岩土工程勘察”的实践教学主要有室内实验、课程设计、实习等方面,目前各校对“岩土工程勘察”实践教学设置的环节并不一致,有的开有课程设计,有的将实习放在生产实习或毕业实习中,单独开设“岩土工程勘察”课程实习且有稳定的实习基地或实习场地的学校较少,总体上实践教学环节较为薄弱。“岩土工程勘察”实验室内实验大多做土工实验,这样就变成了土力学课程实验,勘察的物探、原位测试实验若在室内开设,只能做下演示性实验,学生只是看看设备,对勘察设备的相关原理有所了解。若室外实验又需要大型设备和场地,在几个实验课时内很难达到预定的效果。课程设计以往在理论课程结束后进行,由于学生没有岩土工程勘察现场的实习经历,存在理论和实践脱节的现象。有的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感到无从下手,对于老师提供的原始资料不知如何进行分析、运用,有的难以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工作。“岩土工程勘察”课程的实习以往放在生产实习或毕业实习中,从实习反馈情况来看,部分学生动手能力差不能理论联系实际,缺乏工程思维习惯和创新精神,在工程现场有的同学只会按老师或现场技术人员要求做的去做,对待问题不能举一反三去分析解决。若生产实习完全依靠生产单位的岩土工程勘察项目,还会存在学生动手机会少、生产单位的勘察现场接待能力有限、有时勘察项目工期和教学计划时间安排的不一致性的问题。以上反映了学生在运用方面和实践的要求有一定差距,说明部分学生对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概念的掌握和认识不够全面深刻,在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上有所欠缺;没有学校自己的实习基地,实习效果难以完全保证,因此,加大“岩土工程勘察”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和创新,加强自主实习基地的建设,对提高地质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意义。

2改革实践教学方式和内容

2.1设置合理的“岩土工程勘察”课程群体系

对“岩土工程勘察”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首先要解决课程设置的问题,我们将该课程的理论教学安排在第6学期,课程理论教学共48个学时。由于“岩土工程勘察”是专业性很强的综合性课程,理清课程群对提高教学质量非常重要。把和“岩土工程勘察”直接相关的专业课程分成前导课程、辅助课程和后置课程,前导课程有“普通地质学”“工程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基础”“土力学”“岩体力学”“基础工程学”,这些课程安排在第4学期和第5学期。辅助课程有“工程钻探”“工程物探”“岩土工程测试技术”,这些课程和“岩土工程勘察”安排在第6学期上,后置课程设有“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地质灾害防治”“岩土锚固与支挡”“工程概算与预算”等。在课程群中“工程钻探”“工程物探”“岩土工程测试技术”和“岩土工程勘察”存在部分重叠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各课程任课老师实行集体备课制度,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精简和优化,突出重点、相互兼顾,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2.2改革“岩土工程勘察”实践教学方式

将“岩土工程勘察”实习从生产实习中提出来,单独设置了2周的“岩土工程勘察”课程实习,在校内建设“岩土工程勘察”课程实习基地,设置了2周的课程设计。理论课程教学结束后在学期未进行“岩土工程勘察”课程实习,然后是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根据课程实习的成果写一份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将“岩土工程勘察”实习单独设置后,有了校内实习基地,可以改变受生产实习岩土工程勘察项目条件、时间等的制约,提高实习效率,学生在连续2周内模拟岩土工程勘察的全过程进行实习并写出实习报告,强化了“岩土工程勘察”课程实习效果。2周的“岩土工程勘察”课程实习后,紧接着进入2周的课程设计阶段,课程设计要求以“岩土工程勘察”课程实习的内容为依据,编制一份完整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这样能使学生充分理论联系实际。课程实习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课程设计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岩土工程勘察”实习基地建设

“岩土工程勘察”课程实习基地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在校内一块紧邻章江的空地作为实习场地,将此地划为6个地块,每个地块长16米、宽8米。在场地东侧建有一办公用房,用于教师现场临时办公和存放实习仪器设备。为满足“岩土工程勘察”课程实习教学要求,购置了手持式钻机、静力触探仪、动力触探仪、十字板剪切仪、平板载荷试验仪、波速测试等设备。根据场地土层钻探取样情况和勘察实习特点,自主研制了一些实验设备如多功能地质锤、降雨诱发滑坡模拟实验系统、钻探取土样双壁钻具、洛阳铲、液面限位报警器等。

2.4改革“岩土工程勘察”实习教学内容

“岩土工程勘察”课程实习要尽量模拟工程勘察的全过程,又要在2周的时间内取得较好的效果,对实习内容需精心安排和组织。岩土工程勘察课程内容可分为三个模块:第一模块为岩土工程勘察的技术方法,第二模块为建筑场地评价与勘察,第三模块为各类建筑岩土工程勘察。第一个模块“岩土工程勘察的技术方法”是本课程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只有将岩土工程勘察的技术方法的基本原理、方法、基本技术掌握好,才能做好建筑场地的评价与勘察及各类建筑岩土工程的勘察工作,因此,实习内容重点放在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学习上。

3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管理

通过“岩土工程勘察”课程实习,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岩土工程勘察和工程建设之间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并学以致用,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1加强实习过程管理

在实习过程中,加强实习过程管理,老师起指导、监督作用,提高学生实习的兴趣和学习的自主性,在实习前一周,老师将实习指导书发给学生,学生根据实习指导书的要求做好技术准备和设备准备,技术准备即找好相关的资料、规范等,设备准备是提前准备好实习所用的仪器设备,这些准备工作都由学生自主完成,指导老师最后把关,确保实习质量。

3.2改革实习考核体系

以往对实习成绩的评定主要以实习报告为主,但考评的成绩区分度并不大,不能完全评估每位同学实习的效果。因此,建立合理的实习考核体系和考核标准,能客观反映学生实习过程的态度和能力水平[6]。在“岩土工程勘察”课程实习的考查中,提高平时成绩的权重,实习报告占50%分值,综合能力考核占30%,平时表现占20%。实习报告重点考查报告内容是否详实、逻辑是否清晰、论据是否合理、图表是否规范等。综合能力考核主要看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是否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等。平时表现成绩看学生考勤、遵守纪律情况、实习态度是否端正等方面。

4结语

“岩土工程勘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强调勘察理论与工程实践的结合,该课程应用性强、涉及学科多、知识量大。通过优化课程群设置,设置单独的“岩土工程勘察”课程实习,建设校内实习基地,改革实习教学内容和实习考核方式,通过近两年的“岩土工程勘察”课程实习改革,提高了实习效率,使学生对岩土工程勘察课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增强了专业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专业素质,提升了学生运用勘察理论分析工程问题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为地质工程专业高水平岩土工程勘察人才的培养取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陈飞 邓衍义 何书 刘强 单位: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陈亮亮,李建华,陈国新.综合性实验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4):84-86.

[2]张帆,王孔伟.地质工程专业中专业基础课设置与教学方法[J].中国地质教育,2016(4):14-19.

[3]贺道中,陈艺锋.“分层递进”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制环境研究[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6(4):78-82.

[4]陈剑文,王亮清.“地质工程勘察”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47-49.

[5]赵丽,陈曦.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5):114-118.

[6]杨蓉,郑平卫,叶勇军.基于全过程管理的课程设计考核体系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16(1):59-61

第二篇:岩土工程勘察基础地质应用

摘要:

随着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用于岩土工程勘察的技术也得到了大力发展与变革,推动了工程勘察的良好发展。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基础内容是基础地质技术,该项技术是提高工程勘察与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文章对岩土工程勘察中基础地质的应用展开探讨,以提高基础地质技术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效率。

关键词:

岩土工程勘察;基础地质;野外勘察;室内测试

工程施工前需要进行岩土工程勘察,以勘测施工场地的地质情况,保证工程的顺利开展。建筑工程质量得以有效提高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基坑深度的加深,而要想使基坑深度加深环节取得较好的效果就需要应用到基础地质的勘察技术。基础地质勘察技术是解决施工难度不断提高的一个有效途径,因此需要不断提高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以能够更好的应用基础地质技术。

1岩土工程勘察与基础地质

我国地域广阔岩土地质复杂多样,不同的工程对岩土有着不同要求。为了使建筑工程的岩土勘察效率得到提高,产生了以实际情况为根据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勘察技术根据不同需求做出具体技术划分。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应用能够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岩土种类做出具体了解,而且以勘察结果为依据,结合工程实际的设计和施工进程等方面,对工程的具体施工要求做出准确的探讨与分析。同时也对岩土存在的施工问题及相关解决措施做出回应,提高施工质量,促进工程正常开展。岩土工程勘察是以地质勘察技术为依据,勘察工程场地各个地质情况,使选择的场地拥有较好的强度和稳定性,为工程的质量提供保障。选址、初级勘察与深度勘察共同构成了岩土工程勘察。施工场地要选择与工程施工选址要求相符合的地方。初级勘察要根据初级的设计要求选择出合适的场地;深度勘察就是对选择的场地做出深入勘察,以确保产地的岩土条件满足工程的施工要求。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一项基础内容就是基础地质技术,该项技术能够在岩土勘察时给出详细的地质勘察信息,有效节约工程后期的勘察费用,避免后期勘察的资金浪费。工程后期的整体勘察成本的效果会受到基础勘察的很大影响。工程以基础地质勘察技术提供的场地岩土结构、地貌情况等基础性信息,做出进一步的分析与探究,对岩土工程勘察做出客观、科学的评价。

2岩土工程勘察中基础地质的应用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快速发展,为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技术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但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带来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能够与建筑工程行业实现同步发展。因此基础地质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基础地质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起着基础性作用,强化基础地质技术的应用就是对岩土勘察技术的加强。基础地质技术主要应用在野外勘察和室内测试这两个方面,下面对这两种情况做出具体的说明。

2.1基础地质技术在野外勘察中的应用

岩土工程勘察主要就是针对户外岩土勘察进行的,那么野外勘察就是必不可少的一项环节。野外勘察主要是为岩土工程勘察的整体提供勘察信息与资料,技术人员根据野外勘察提供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出工程现场的整体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岩层分布、地下水流经等。野外勘察的提供的信息还能够为岩土工程勘察提供准确的信息,保证勘察报告的科学性。如果野外勘察效率比较高,能够为岩土工程勘察节约大笔费用,降低勘察成本,从而将更多的资金用于技术的提高上,加大勘察退队伍的实力和竞争力。因此在野外勘察过程中,要不断强化技术水平,勘察要带有带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以提高勘察效率与效果。在进行野外勘察时,需要控制好勘察的时间,并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的保持勘测信息的有效性与准确性,将失误降到最低。因此野外勘察在实际的进行过程中需要满足以下方面:①分层工作要做到完善,需要分层记录勘察到的岩层情况,并且要保证做出的记录是完整的;②勘察过程中某个钻孔会需要使用到钻机进行集中勘探,须统一编录勘察的结果;③复位测试严格按照标准要求,保证操作规范。静力触探试验必须要定深调零,为了降低零漂现象还需要对温差进行观察,减少触探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严格根据标准规范进行标准贯入试验,首先校正杆长、孔深等相关事项,掌控好测试位置,然后对标准贯入下降情况是否存在与所勘测的软层中,保证勘察数据的准确与完整。连续贯入的方法适用于软层勘察,这种方法能够使夹层得到及时发现。地下水的勘察需要钻孔完成后的24小时之后再展开观测,以使外界不稳定因素影响到勘察的结果。

2.2基础地质技术在室内测试中的应用

室内测试是将采集到的样本在最短的时间内展开测试,减少样本受到的外界因素影响。室内测试和野外勘察同样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进行。当前环境下的室内测试还存在一些急需改进的内容,比如压力值不满足要求;测试的数据存在重复性、冲突性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室内测试结果有效性的提高,也延长了勘测期限,加大了勘测的成本。为了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和有效,测试过程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展开。根据岩土的不同使用不同的采样设备进行收集。例如使用单动或者双动二重管取土器收集硬质岩土,使用薄壁取土器收集软土,收集过程要保证样本的完整性。不同的岩土所表现出来的性质是不同的,例如软土中的含水量比较高,但是能够承受的压力确实比较低的;黏土的定性需要对其黏粒含量进行考虑。剪切也有严格的操作标准,即《土石实验方法标准》,渗透系数在6~10cm/s以下才可以选择快剪实验,而其他土质则不适合;如果是粉土,且表现出来的性质较差,那就剪切试验就不能作为主要资料,取而代之的是三轴剪切试验,以使样土受力均匀,只需要控制好排水的情况。

3结束语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对基础地质技术的应用虽然比较广泛,但是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以提高岩土工程勘察效果和质量。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经过发展和变革也获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依然与建筑行业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要不断加大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研究,提高基础地质技术的应用效果,为建筑工程提供更加全面、合理、准确的地质勘察信息与资料,促进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的有效提高。

作者:刘春晓 单位:河北冶金建设集团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韦振兴.论水文地质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J].山东化工,2015,(18):90-91+94.

[2]李超.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6,(5):142-143.

[3]罗?,朱成子.解析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J].南方农机,2016,(12):45+107

第三篇:市政岩土工程勘察改进措施

摘要:

介绍了市政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目的和作用,针对当前市政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强化区域性地质研究、完善管理体系、提升工作人员素质等方面,阐述了具体的改进措施,确保了岩土工程勘察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岩土工程勘察,水文地质条件,勘察点,信息系统

0引言

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对市政工程建设质量的要求在不断提高,新时期的岩土勘察工程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当前市政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做好市政工程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市政工程使用效能的关键基础工作。

1市政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目的和作用

开展市政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利用地质原理和科学的地质勘察手段,应用先进的勘察仪器和设备对市政工程拟建地区的岩土地质环境进行勘察,做好市政工程建设施工分析、地质条件情况掌握和市政工程施工建设效果分析等相关工作,为市政工程的设计、施工建设和使用等提供可靠的岩土资料支持。科学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能够有效的明确市政工程拟建区域的自然地理条件、地质地貌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等等,明确市政工程建设对自然地理环境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影响,为市政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岩土工程勘察结果,从而为市政工程的基础设计相关工作提供科学的支持,为市政工程施工提供相关的资料和技术指导。

2当前市政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市政岩土工程勘察体系的综合运用效果并不明显

市政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内容和因素,主要包括自然条件、交通条件、气候条件、水文条件以及周围的地形地貌条件等等,这些内容中有很多是不可确定的客观要素,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这就导致市政岩土工程勘察体系的综合运用效果并不明显。另外,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完善市政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系统和工作体系,岩土工程勘察信息和数据的采集、分析以及处理等环节都比较分散,市政岩土工程勘察的整体效果并不理想。

2.2市政岩土工程勘察的技术体系不够健全

市政岩土工程勘察的技术体系不够健全主要体现在市政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不强,相关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开发并不完善。信息时代的发展已经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样的,在市政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化勘察手段的应用也在不断的强化,但是从实际应用效果来看,信息技术在市政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相关软件的开发也不够全面、系统,信息技术利用效果不好,得到的勘察结果不够科学、完善和精确,无法在市政工程规划建设工作中发挥应用的效用。

2.3市政岩土工程勘察野外勘察点布设工作存在问题

野外勘察是市政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关系到市政岩土工程勘察结果科学性和准确性的重要工作。野外勘察点的布设是野外勘察工作的重点和核心,会对野外勘察的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果野外勘察点在布设过程中存在不合理、不科学的地方,就会对市政岩土工程勘察的结果产生不利影响。但是当前市政岩土工程勘察野外勘察点布设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勘察点的选取没有相关的指导标准和技术规范,勘察点取样存在着不规范、不科学的问题,这些都会对岩土的鉴定和分类产生影响,并且对市政岩土工程勘察原始数据的准确度产生不利影响。

3市政岩土工程勘察问题的改进措施和策略

3.1强化市政工程区域性地质研究

要强化对市政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认识,将岩土勘察工作看作是地质考察工程,对市政岩土工程勘察的相关结果进行科学的总结和归纳,从而促使新的研究成果出现。目前,在实际的市政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大都采用的是国家统一制定的勘察规范,这种统一性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市政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管理和监督管理带来便利,但是同时也会存在着较大的弊端,由于各个地区在地质地形条件、地质水文条件等方面是不同的,这就要求在实际的市政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要在确定大方向的规范性要求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做好岩土工程勘察现状的地质研究,制定符合市政工程实际的岩土工程勘察标准和规范,为市政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提供实用性强的指导。

3.2完善市政岩土工程勘察管理工作体系

为了确保市政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和勘察结果的科学性,必须对市政岩土工程勘察市场进行监管,避免岩土工程勘察公司出现不合理的勘察问题。要结合市政岩土工程勘察的实际情况,对岩土工程勘察的管理体系进行健全和完善,并且要定期对市政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进行检查,严格杜绝勘察结果造假问题的出现,强化市政岩土工程勘察市场的规范化。另外,要强化信息技术手段在市政岩土工程勘察管理过程中的应用,做到岩土工程勘察信息化管理。

3.3制定科学的市政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方案

在开展市政岩土工程勘察之前,要按照市政工程的基本建设程序对岩土工程勘察进行布置和安排,做好技术方案的制定。首先,要充分了解和掌握市政工程的基本情况,包括市政工程的规模、特征、用途以及市政工程所在地区的基本经济社会基础、市政工程设计以及拟建地区根基的复杂性等等,在掌握市政工程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岩土工程勘察依据,提高岩土工程勘察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其次,要做好岩土工程勘察实地勘察工作,根据市政工程设计图纸和实际情况,做好野外勘察点的布设工作,要进行多次的取样、试验,确保野外勘察点选择的科学性,根据布设的野外勘察点做好市政岩土工程勘察的实际勘察工作,确保勘察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3.4强化各个相关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

市政岩土工程勘察项目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在实际的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需要各个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和支持,才能确保市政岩土工程勘察顺利开展。具体的说,市政工程建设单位要做好相关的配合工作,在勘察单位选择的时候,要对勘察单位的资质进行严格的审核,确定资质优良、技术实力强以及企业信誉好的勘察单位。在岩土工程勘察的过程中,要在岩土工程勘察资料、成果等方面做好相关的配合工作,并且在后续的市政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利用好岩土工程勘察结果,确保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效能的充分发挥。其次,市政工程的设计单位也要结合市政工程的设计实际,给岩土工程勘察详细的技术要求,为岩土工程勘察指导方向和重点,确保岩土工程勘察结果的可用性。最后,勘察企业是市政岩土工程勘察开展的重点,在岩土勘察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市政岩土工程勘察方案,做好市政岩土工程勘察的准备工作,在保质、健康、科学的要求下开展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3.5强化市政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队伍培训

勘察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直接关系到市政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因此必须强化对勘察队伍的培训工作,建设技术精湛、素质过硬的勘察队伍。首先,要对勘察人员的理论知识基础进行培训,强化勘察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为勘察工作开展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其次,要对勘察人员的新型勘察技术进行培训,尤其是要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培训,提高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人员的现代化勘察工作水平。另外,还要提高岩土工程勘察人员对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分析能力,提升岩土工程勘察人员的环保意识,为市政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

4结语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直接关系到市政工程的建设质量和使用性能,当前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结合地区市政工程开展的实际情况,在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地质研究、勘察过程、部门配合以及人员培训等多个方面采取措施,不断提高市政岩土工程勘察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作者:孟娇娇 侯庆雷 韩建辉 单位:核工业第五研究设计院

参考文献:

[1]陈玉龙,葛冬敏.岩土工程勘察中应注意的问题研究[J].城市建筑,2016(2):16-17.

[2]孙博,韩冬雨.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措施[J].城市建筑,2015(3):69-70.

[3]韩冰.当前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J].建筑知识,2014(23):19-20.

[4]肖文凯.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29):137-138.

[5]程保国.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存在问题及新技术应用分析[A].2015年7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5:2.

[6]张聪聪.市政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居业,2016(2):24-25.

第四篇:城市地铁岩土工程勘察研究

摘要:

城市地铁的迅速发展给居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也对地铁工程建设的质量提出了新的挑战。城市地铁岩土工程勘察是保证地铁工程质量的前提。不同的地铁工程项目,其地质和水文条件不同,这就要求岩土工程勘察人员根据项目场地的不同特点对重难点进行判断,以保证城市地铁的施工质量和进度。文章对城市地铁岩土工程的内容进行了详细论述,结合项目中的实际经验,对此项工作中需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在实际项目中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

地铁;岩土工程勘察;地下水;地质构造

城市地铁岩土工程勘察是城市地铁工程开展所有工作的前提。在工作中,如没有对项目场地进行准确的岩土勘察,使获得的勘察成果与场地实际情况有所偏差,在后期可能发生变更施工方案,增加预算成本等问题。因此在地铁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查明工程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出地铁工程地质条件会对整个工程带来什么样的问题,并提供满足设计、施工方案所需的基础资料和相关成果至关重要,是保证地铁工程质量的坚实基础。

1城市地铁岩土工程勘察的任务

城市地铁岩土工程是指对城市地铁工程项目场地及周边地区进行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进行勘察,为后期地铁方案设计、及施工设计提供完整的勘察成果。在城市地铁岩土工程工作中,由于地铁沿线长,一般多由多家设计单位共同完成,各个不同设计单位可能由于管理模式不同、勘察员经验不一等复杂因素造成工作成果侧重点有所不一。但结合城市地铁工程项目特点来说,该项工作主要内容应当包括外业勘察作业和内业资料整理两个阶段。

1.1外业勘察作业内容

城市地铁岩土工程的外业勘察是保证地铁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高质量的基础。对地铁岩土工程外业勘察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①应先对地铁工程项目的周边环境进行了解,包括对地铁沿线周边的建筑物及相关基础设施资料进行收集,为深入了解项目底层情况做铺垫;②在对项目进行初步勘察后,应重点了解城市地铁工程沿线的地质情况和水文条件,对项目场地中较差的地质进行详细勘察。人工填土、软土及膨胀土等不良地质结构则应格外注意,如有必要,需进行详细勘察;③对水文条件进行了解也必不可少。其了解内容主要包括对沿线地下水类型、流速、流向、历年最高水位等方面相关资料。

1.2内业资料整理内容

城市地铁工程进行外业勘察之后,就需对外业工作所获得的成果进行有序的整理分析,最终形成高质量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内业整理一般包含岩土参数的分析与选定、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工程地质图件的编制和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写三个方面的内容。(1)地铁工程区域岩土参数的分析与选取。对岩土参数进行确定环节必须要对工程区域单个岩土进行测试,数量较多的必须通过数理统计才能给出场地中岩土参数代表性数值。指标的代表性数值必须是基于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和实用性的基础获得的。统计指标应包括粘性土的天然密度、天然含水量、塑性指数、岩石的吸水率等各项力学指标。(2)地铁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岩土工程分析评价是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重要内容,其内容应当包括:①项目区域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②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岩土工程问题进行预测,并且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及施工方法;③对工程建设后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及环境对工程建设的影响进行判断,并预测泥浆工程对地铁工程建设的影响。(3)编制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内业整理的最后一项工作就是勘察报告,它是后期地铁工程设计、施工的重要参考。报告能否真实准确的反应地铁工程区域的地质、水文条件和岩土工程特点关系到整个工程设计和施工时候能够安全可靠的进行。因此在编制岩土工程报告时,应对原始资料进行认真处理后,明确报告数据准确性才可提交。此外报告中应根据工程的要求,编制相应的工程地质图,以使报告的反应内容更清晰、简洁。

2工程勘察应该注意的问题

2.1工程区域地下水问题

水文条件的勘察是地铁岩土工程勘察过程的重中之重。大量的数据表明地下水会对我国很多建筑工程造成不良的影响。在对地下水文进行勘察时,应对水的温度、流速、渗透压等各项具体指标进行测试,同时还应对地铁路线附近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力联系进行查明,进而分析出地下水对地铁岩土工程的影响。并就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如市政道路下沉、塌陷、地下管线及各种设施的变形等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2.2工程区域地质构造问题

对地铁岩土工程区域地质构造进行有效的是地铁方案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在地质构造勘查中,应对沿线通过的地质问题进行有效的了解,如破碎带宽度、充填物及富水情况,以保证对地铁沿线的地质情况提供最有效的评价,并给出相应的处理措施。此外,区域中如果有断裂带及采空区,应重点进行勘察。如有必要,应进行其进行专题勘察。

2.3不良地质及特殊性岩土问题

不良地质及特殊性岩土问题一直是岩土勘察设计中的重点项目,对此类问题应进行详细的考察,做好充分的准备,避免后期给地铁工程带来不利的影响,造成巨大的损失。通常来说,不良地质及特殊性岩土一般包括软土、膨胀土、残积土、人工填土、地震可液化层。此外在勘察过程中如遇人工填土问题,更要慎重,如有必要,应进行专题勘察。

3结束语

城市地铁交通工程是城市经济发展的象征,地铁线路工程建设复杂,其地质结构组成种类众多,为确保地铁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地铁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必不可少。为了岩土工程勘察数据、勘察资料高效的利用,在后期工作中应建立地铁岩土工程勘察成果数据库系统,以方便对勘察成果有效利用,促进地铁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发展。

作者:李龙 孟雄飞 杜小川 单位: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分公司

参考文献:

[1]张毅.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的岩土工程分析——以成都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东段为例[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3,(4):55-61.

[2]李宏亮.沈阳地铁2号线师大—工程学院段降水设计方案[D].吉林大学,2015.

[3]王卫.成都地铁深基坑工程变形控制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

第五篇:岩土工程勘察野外判别红黏土方法

摘要:

红黏土是岩土工程勘察中经常遇到的几种特殊土类之一,野外如何区别红黏土与一般黏性土是工程勘察编录技术人员需要掌握的一项技能。本文根据工作经验,提供了一些野外分析判别红黏土的方法。

关键词:

红黏土;野外判别;工程勘察

1概述

红黏土是岩土工程勘察中经常遇到的几种特殊土类之一,主要分布在北纬30°与南纬30°之间的热带与亚热带地区,我国的广西、广东、贵州、云南、湖南等省份均有分布,大量的工程都涉及到红黏土。而在实际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也会碰到一些外观与红黏土相似的粘性土,如何区别红黏土与一般黏性土对岩土工程技术人员来说也是一个重要技能。现结合岩土工程勘察野外编录工作经验,提出一些野外判别红黏土的方法。

2红黏土的定义及成因

红黏土是我国红土的一个亚类,是指出露在地表的碳酸盐岩系(包括间夹其间的非碳酸盐岩类岩石)在湿热环境中,经过红土化作用形成的高塑性黏土。在原地形成并覆盖在碳酸盐岩系之上,其液限大于或等于50%的是原生红黏土;经搬运、沉积后仍保留其基本特征,且其液限大于45%的是次生红黏土。作为特殊性土有别于其他土类的主要特征是:上硬下软、表面收缩、裂隙发育。

3红黏土的分布及组成成分

红黏土主要分布在北纬30°与南纬30°之间的热带与亚热带地区,在我国主要集中分布于西南和中南地区,尤以广西、贵州、云南分布最广。红黏土的组成成分与母岩、气候环境及风化强度有着密切关系,除了高岭石、绿泥石、伊利石、蛭石、蒙脱石等黏土矿物外,还包括水铝英石、氧化铁、氧化铝、氧化硅及其水化物,其中又以游离铁为主,这也是与其他黏土的重要区别之一。其中氧化铁的赋存状态及其含量决定了红黏土的颜色,晶态的赤铁矿含量越高,红黏土的颜色越红,其工程性质就越好。

4红黏土的野外分析判别

4.1结合其成因进行判别

4.1.1红黏土是经过红土化作用形成,受氧化铁的赋存状态及其含量影响,其颜色体现为以棕红色、黄褐色为主,局部受锰质渲染呈灰褐色、黑褐色,其他颜色非常少有。

4.1.2未经过搬运;次生红黏土虽然经过短时间、近距离搬运,但仍保留其基本特征。而红土化作用是通过矿物分解、淋滤、氧化、固结等四个阶段,对母岩成分、结构进行破坏、改变的,最后矿物颗粒在原地部分或完全水合胶结,氧化铁、氧化铝脱水固结才形成了红黏土,基本没有经过物理搬运作用,因此红黏土天然状态下呈致密状、无层理,不具有一般冲积黏性土的层理、韵律特征,且下伏基岩或周边高地有碳酸盐岩类岩石分布。

4.1.3红黏土经过红土化作用,由岩石演变为土,其外观、成分、土体结构都发生了明显不同于母岩的质的变化,与下伏基岩呈不整合接触,基岩与红黏土之间呈突变特征,不具备原岩的残余结构,不具有一般残积土与母岩呈过渡状态的垂直分带特征。

4.2结合其分布特征进行判别

红黏土是由碳酸盐岩类岩石经过红土化作用形成,分布于碳酸盐岩区或碳酸盐岩夹碎屑岩区,其下伏基岩主要为碳酸盐岩,受岩溶发育影响,基岩表面起伏变化较大,常有石芽(笋)、溶沟(槽)分布,而受下伏基岩影响上覆红黏土水平方向厚度变化大,且短距离内会出现大幅度的变化,相隔一米距离厚度变化可以达到十多米,土层厚度具有突变的特点。

4.3结合其工程特性进行判别

一般黏土受沉积韵律影响,垂直方向的状态变化多体现出层理性和过渡性,其状态由硬到软一般是逐渐变化,具有过渡性,在成分组成出现韵律变化时才会发生较大的状态变化。而红黏土工程特性上具有上硬下软,垂直方向状态变化大的特性,其上部坚硬、硬塑层厚度所占比例很大,一般可达到土层厚度的80%~90%,只有接近基岩面的位置即使其成分未发生较大变化也会受地下水影响突然改变状态变成可塑~软塑状,而受下伏基岩岩溶发育影响,可塑~软塑层主要分布在基岩凹陷地段,在水平方向上红黏土软硬变化无明显可分的层理可言,红黏土在垂直方向上的状态变化呈现的则是一种突变性特征。

4.4结合其土体结构特征进行判别

红黏土的颗粒细小而均匀,黏粒含量很高,尤以小于0.002mm细粒为主,颗粒之间由较牢固的铁质或铝质胶结,矿物成分以黏土矿物为主,氧化物也较高,碎屑矿物较少,外观表现为土质均匀、细腻、致密、强度高,勘察过程中体现为冲击钻进难度较大,岩芯韧性高、干强度高,现场原位测试标准贯入实测锤击数较高。

4.5结合其膨胀性特征进行判别

红黏土的胀缩性仅次于膨胀土,比一般黏性土显著,且主要表现为收缩的特性。其上部易受大气影响,多呈坚硬、硬塑状态,当表层失水超过土的塑限时,就会出现开裂,且多呈竖向开口状。受此影响,勘察时注意观察,若遇红黏土,可发现土层上部网状裂隙,若裂隙呈闭合状,因胀缩变形裂隙反复张合,沿裂隙的矿物成分也会有所变化颜色较深,即使闭合,岩芯上也会体现出网纹状。而结合地面调查,受红黏土膨胀性影响,还可常见地裂或现有建筑开裂。

5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