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园暴力的建议范例6篇

关于校园暴力的建议

关于校园暴力的建议范文1

关键词:校园暴力;防惩措施;中美比较

一、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

一是学生自身原因。施暴者多是青少年人群,独立意识强但分析、判断和辨别能力较弱,认识问题直观片面,其认知结构、情感结构和理智等方面均不够成熟。

二是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社会不良风气对校园暴力的产生和发展有着直接影响。特别是一些音像制品、网络游戏充斥着大量的凶杀械斗、色情,腐蚀着青少年的心灵,使得青少年不自觉地模仿,用以暴抗暴的方式来解决矛盾。

三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不到位。校园暴力是反映学校教育和管理水平的一面镜子,学校和青少年暴力事件的发生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因果关系。学校教育的失误表现在教育观念的偏颇、法制教育的滞后、惩戒功能的淡化以及安全管理的疏漏等多个方面。

二、中美校园暴力防惩体系的差异比较

(一)中国校园暴力的防惩体系

1.预防意识薄弱,难以形成有效的预防体系。学校过度重视教学质量和升学指标,在应试教育的观念下对学生的德育力度不够。学校安保系统落后,例如人员不足、技术落后、校园监控盲区等,不能及时制止校园暴力;在社会层面,我国欠缺专门针对未成年犯罪预防的组织,公检法等国家机关缺乏与学校的沟通交流,针对未成年人的法制宣传不足;在法律层面,我国针对校园暴力预防的法律呈现出不全面、不细致的特点。现有法律诸如《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规定较原则化,缺乏可实施性,无法发挥法律的指引功能。

2.责任追究不严,惩罚力度不够。在责任追究上,一方面,校园暴力难以入罪。实践中校园暴力的施暴者呈低龄化发展趋势,多数施暴者小于十四周岁,而我国《刑法》明文规定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对任何犯罪均不承担责任。尽管《刑法》规定对不满十六周岁不承担刑事责任的人,由家长或监护人严加管教,必要时由政府收容教养。但是这一制度并无具体性规定,实践中难以落实。另一方面,学校对施暴者的惩罚也只限于批评教育、纪律处分等,加上家长的干预,学校多抱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心态,在责任追究上明显不足。

(二)美国校园暴力的防惩体系

1.预防上多方参与、多维互动。在学校层面,学校高度重视道德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培养。校园内外常规巡逻大大减少校园暴力的发生,一旦发生暴力事件,通常情况下能够及时查处并联动警察协助管理。在法律层面,美国国会相继出台一系列有关学校安全的法案,这些法律法规为校园暴力的预防提供了坚实的法律支撑。

2.惩治必严、责任必究。在法律责任层面,一方面,美国立法降低校园暴力行为的认定标准,不仅包括殴打等传统暴力形式,还增加了言语谩骂和种族歧视等新规定。另一方面,对于后果严重或有前科的未成年施暴者完全可能按照成人刑事案件审理,并按成人标准定罪量刑。同时,美国建立父母连带责任制度,处涉案未成年学生外,其父母也一并进入司法程序,甚至面临被剥夺监护权的可能。在学校责任层面,建立了从通报、警告到开除一系列的处罚措施并予以细致化规定。

三、建设我国新型校园暴力防惩体系

一是建立完备的责任追究机制。美国对校园暴力的预防与处理对于建立我国校园暴力防惩体系的构建有诸多启示。我们应当合理借鉴、引进美国的应对经验,结合我国实践,建立完备的责任追究机制。具体来说,首先,将学校责任与法律责任相衔接,将学校责任落到实处,并降低校园暴力入罪门槛。其次,加强监护人、老师的法律责任,督促其尽职尽责,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对不尽监管义务的家长,要坚决追究法律责任。

二是建立多方参与的预防体系。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关注子女的身心健康,加强与子女沟通交流。学校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各级教育部门应考虑给中小学设置心理辅导课和法制课,建立一套完善的心理教育、法制教育体系。社会组织应切实担起责来,尤其是未成年人保护组织,不能只做事后维权,更要从根本和源头上保护未成年人,积极参与校园暴力的预防。

参考文献:

关于校园暴力的建议范文2

关键词:职业学校;校园暴力;成因;防治对策

前不久,“中国留美学生绑架凌虐同学案” 震惊中外,该案的判决结果更令不少国人讶异,凌虐和绑架同学的三名中国留学生3名嫌犯翟芸瑶、章鑫磊和杨玉菡的律师和检方达成认罪减刑协议,3人将分别被判刑13年、6年和10年,刑满后将被被驱逐出美国。这一案例也再次引发关于国内校园暴力处罚方式的热议。

近年来,国内“校园内聚众打架斗殴”等校园暴力事件不断被曝出,日益引起社会关注。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学生的积极配合和努力,在社会发展的今天,校园暴力事件的不断发生影响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然而校园暴力发生在学生的各个阶段,对个人、对家庭、对学校都造成严重的伤害。职业学校校园暴力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学生心智的不成熟、家长的疏忽、学校安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等造成的。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思想教育和个人修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和安全意识,减少校园暴力的形成。本文就职业学校校园暴力的成因及防治对策进行研究探讨。

一、职业学校校园暴力的成因

(一)学生个人因素

职业学校学生因为成绩较差而自身存在一种自卑感,他们不愿意与普通中学的学生交往,长期的自卑感会使学生产生内向的性格,造成敏感多疑的心理。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情绪波动较大。学生在学习期间丧失了学习的动力,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理想信念。学生的法律意识不够。

(二)学校因素

职业学校的学生没有升学的压力,却存在就业的压力。职业学校管理制度往往不够完善,学校只是注重学生的就业率,提前安排学生进入实习岗位,缺少对学生人格方面的教育和培养,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行为习惯疏于引导。学校教师对成绩的过分关注,打击了成绩较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尊,造成学生严重的厌学情绪,甚至是教师对学生的变相体罚造成学生心理的阴影。学生校园生活的单调,造成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结交社会不良青年。

(三)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暴力、冷战都对学生心理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家长对学生过度的溺爱也是校园暴力形成的主要因素。学生的自我意识太强,不能很好的处理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系。家长对学生学校生活的不关心,缺乏正常的家庭互动交流。单亲或离异家庭对学生的伤害最大,最容易形成学生的不良习惯的养成。

(四)社会因素

职业学校的学生受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很大。随着社会风气的日渐浮躁,价值观的差异,人们对金钱权利的重视以及道德观念的意识浅薄,造成学生的不良习惯和做事风格的养成。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网络对学生来说已经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学生缺少正确的指导和学习方式,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的现象比比皆是,造成学生情绪的极端化和暴力化。目前,我国对校园暴力的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性也是校园暴力的形成因素之一。

二、职业学校校园暴力的防治对策

(一)学生方面

首先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自信心。培养学生正确的交际方式,促进学生主动与同学教师的沟通意识,逐渐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正确处理老师学生之间的关系。其次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面对不合法的事情,要学会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坚持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最后加强学生对暴力行为的应对措施。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让学生知道安全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具备自我保护的能力。学校加强对学生应对暴力事件的方法,根据暴力事件的严重程度,学生可采取不予理睬、报告老师、报警等办法,不能进行相应的反抗或消极对待助长暴力行为。

(二)学校方面

首先加强学生安全思想教育。学校要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和安全教育,端正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还要注重学生的情感培养和健全的人格培养。其次加强校园制度的管理。校园安全关系着学生的生命安全,积极对校园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开展校园制度的学习活动,加强学生的校园安全意识。最后建设文明校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古往今来的人生哲学,强调了环境对人的影响之大。学习应该给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建立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

(三)家庭方面

和谐美满的家庭是每个人的希望。父母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父母要做好学生的榜样,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身修养。家长不管出于何种原因,都要以平和的心态去解决问题,避免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创伤。对于孩子的教育,家长应耐心的进行指导和教育,不应“一棒打死”,也不能“溺爱有加”。家长应着重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加强孩子的情商的培养意识,锻炼孩子的抗压能力和情绪的自控能力,提高孩子的人格素养。

(四)社会方面

国家对法律法规的完善,加强法律对校园暴力的威慑性,有效制止校园暴力的发生。加强对校园暴力的重视程度,提高社会对校园暴力的认识程度,特别是家长对校园暴力的认识。法律对校园暴力有一定的约束性和威慑性,可减少校园暴力的发生。对于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缺乏,是造成校园暴力的主要原因,加强对校园暴力的法律学习和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制止学校暴力事件的形成。

职业学校校园暴力关系着学生的生命安全,所以必须引起家长、学校以及社会的高度关注。本文主要分析了职业学校校园暴力的成因,针对职业学校校园暴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全面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加强学校方面的管理制度,提高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职业学校需要培养具有高素质的社会型人才,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关于校园暴力的建议范文3

校园本是教书育人之所,本应是学生汲取知识的乐园,但近年来的“校园霸凌”事件却给乐园蒙上了阴霾。 今天小编整理了关于校园霸凌的议论文作文5篇供大家参考,共同阅读吧!

关于校园霸凌的议论文1古人见一叶落而知秋凉,我看校园欺凌乃因正义缺失。种种校园欺凌因为施害者受害者均为校园学生而备受关注,让人甚为不安、愤怒,令人十分担心、忧虑。其实,校园的问题、孩子的问题都是社会的问题,都是正义缺失的结果和发酵。

正义第一缺:人不可犯。

中国人是在同自然同他人斗争中生存发展的,但中国文化一直强调“爱人”,强调尊重人,不爱人不尊重人向来受到批判:以万物为刍狗的天地都被认为是不仁的;不爱人的君王、当政者大多没有逃掉口诛笔伐,如夏桀、商纣、周幽。一些人心中没有“人不可犯”的认识和自律,有意无意伤害而不反省约束,在侮辱和伤害中时起时伏。我们的公益广告、家庭教育、社会风气,都应当将“人不可犯”作为一个律条,让孩子面对他人时有敬畏,有约束,这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杜绝校园欺凌的发生。

正义第二缺:权不可滥。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社会在艰难中曲折进步。中国文化对于权力有准确丰富的解释和限制。近几年党强调要把权力关进笼子,是继往,更是与世界接轨。权力是为正确做事而设的。但在一些人心里,权力成了限制他人,为自己谋利的私器。这种观念已经蔓延到了学生身上。执政者、教育者、裁判者心中有“权不可滥”的正义,风气中、行政中、司法中有滥用权力即被处罚的认识和行动,校园欺凌就会失去生长的臭水恶土。

正义第三缺:弱不可贱。

中国文化特别重视伦常:强调让弱者有尊严受保护,而不是弱肉强食;强调强者仁慈有德,而不是强者为王为霸。一些人在某些方面比他人强一些,便缺少对弱者的“同仁”之心、同类之谊,有意无意贱视弱者,损害、践踏弱者,有一种强者通吃的错误观念和残忍行为。我们应在观念上、宣传上、行动上对强者的责任和约束多做思考规划,多做实事,形成强者是社会绿色发可持续发展动力的风气和态势,让强者在自我实现自我突破奉献他人造福社会中获得真正的快乐和意义,而不是深陷欺凌中不可自拔。

诚然,“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不一定完全是加害者的过错,但是《剑来》中有这样一句话:“真正的强者,都应该以弱者的自由为边界,当出剑向更强处。”欺凌弱者决不是实力的体现,而是懦夫的行为。

用技术经济的手段来发展我们的社会,以“人不可犯”“权不可滥”“弱不可贱”的正义来和谐温馨我们的社会,我们才会获得真正的强大的快乐;才会有一个正义普照的社会。

关于校园霸凌的议论文2不久前,陕西省蓝田县一个初中女孩因被嫁祸“在其他宿舍偷钱”,留下字条后离家出走;16岁的福州永泰县东洋中学学生小黄遭同班同学围殴至脾脏严重出血……屡屡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暴露出学校、老师、家长、孩子等各方面的应对和处理能力依然严重不足。的确,

《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刚一个多月,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各方面认真消化落实。校园欺凌,决不只是一个“开过分了的玩笑”。目前可以说,事件的有效预防,事件发生时的及时、妥善处理,事件发生后的惩戒和科学教育,都还十分缺乏。学校及 整个社会对于校园欺凌的危害性和应对方法,亟待在深层认知上提高。

校园欺凌事件中,对受害者的界定,是一个需要审慎打量的命题。显见的自然是受欺凌者,如果长期生活在暴力的阴影下,受欺凌者会遭遇严重的心理创伤,而这种伤害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心理治疗和干预,往往会延续至成年后,影响当事者一生的性格发展和身心健康。

然而容易被忽视的是,受害者还包括那些施暴者以及看起来与事件不直接相关的学生。规则和秩序对于社会组织的构建,对于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至关重要。如果没有良好的规则与秩序,施暴者会变本加厉,本无意施暴的人也可能最终滑向另一端。换言之,校园欺凌事件 中,其实没有旁观者,在自觉和不自觉中,每个人都会成为秩序构建的一部分。

这就需要教育主体,尤其是学校努力做到将学生放在教育的中心环节,用心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品格养成。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校园欺凌预防、干预和处理机制,关注每个孩子的不寻常表现,做到事前早发现,尤其是纠正部分孩子“欺凌行为是可以容忍的”“未成年人不需要担责”等错误认知,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事件发生;事中及时处理,不让欺凌和暴力现象躲过各方视线;事后对施暴者进行必要的干预、惩戒和教育,促其行为转化。同时,要用心开展超越知识层面和技能层面的人文教育,开展有尊严、有温度、有质感的教 育。

校园欺凌事件之所以成为频发的“世界性”社会问题,有其复杂的成因,干预的尺度也不易把握。这就更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界以更为积极的态度承担起预防校园欺凌的责任。

一方面,从根本上认识到欺凌事件的深层次危害,及时干预任何欺凌和暴力行为,尤其不能纵容甚至包庇。另一方面,应该以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更好的人为出发点,坚持宽容而不纵容的教育方向,给施暴者以改正的机会,特别防止“贴标签”的行为。同时,当事方的反应、媒体的事后报道,也要格外注意尺度和方式,避免校园暴力扩散成网络欺凌,给受害 者带来二次伤害。

教育的实质,就是用心灵影响心灵。老师、家长与学生之间,从内心深处尊重彼此、珍 视彼此,校园才会真正成为被美好和希望浸润的地方。

关于校园霸凌的议论文3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言语羞辱及敲诈勒索甚至殴打的行为。主要表现形式有:一、索要钱物,不给就威逼利诱。二、以大欺小,以众欺寡。三、为了一点小事就大打出手,伤害他人身体,侮辱他人性格。四、同学们因“义气”之争,用暴力手段争短论强。在世界的各个国家,每天都会发生校园欺凌的事件,近年来我国性质恶劣的“校园欺凌”事件有:山东省兰陵县的8名中学女生对一位初一女生进行群殴,她们效仿网络中的打人视频,将打人过程拍摄下来并上传网络。南京一名初中生被高年级学生索要钱物,拒绝后遭到殴打,后被拉至厕所并被强迫吸食大便。还用手机拍下殴打和侮辱他的过程并发送给其他学生。这些同学的举动令人触目惊心。他们的心灵已被扭曲,良知已被埋没,完全跨过了道德的底线,人人闻之而唾骂。

任何形式的欺凌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因为“校园欺凌”不但对“受害者”造成伤害,而对“欺凌者”自身同样造成伤害。“欺凌者”由于长期欺负别人,内心得到极大满足,以自我为中心,对同学缺少同情心,如不及时反省及改正,难免会误入歧途。对“受害者”的伤害更不可小视,受欺凌的同学通常在身体上和心灵上受到双重创伤,并且容易留下阴影,长期难以平复。所以,受“欺凌”的同学应该坚强勇敢,当受到欺凌时报告学校,让学校来处理。告诉家长,让家长来处理。使“欺凌者”受到相应的惩罚而改掉自己的过错。

我们学校,有关心和关爱我们的老师,为我们的安全保驾护航,有乐于奉献爱心的同学,为有困难的同学送来温暖。不过“欺凌事件”也时有发生,多数已被学校的老师及时阻止和教育,事件的性质才没有被恶化。上周举行了“杜绝校园欺凌从我做起”的师生签名仪式,希望这个仪式能换来我们学校的平安祥和;同学之间互爱互助,团结一致;每个人都享受公平公正,实现人人平等,让我们在校园里快乐地成长。

我们都是祖国的花朵,自己这朵开得灿烂,也要让周围的花朵开得鲜艳,相互衬托,才能构成最美的风景。

关于校园霸凌的议论文4在和谐的学校中,同学互相帮助,相互学习、探讨问题。操场边,远远地便听见琅琅书声,在刹那间构成一曲美妙和谐的乐曲,一切似乎是那么美好,温柔的阳光“似乎”洒落在每个人身上,快乐“似乎”无处不在。

然而,在这美妙的乐曲中仍有一些烦人的噪音扰乱众人,影响众人的身心健康,使之畏惧,使之恐慌,在社会日益迅速发展的今天,校园欺凌却不再是偶尔划过天空的流星,它像一团可怕的火焰迅速燃烧着,悄悄地、可怕地蔓延着,愈来愈旺盛,难以制止。

那么,本该宁静和谐的校园,为何屡次发生这些悲剧,本应该用美好、纯真等词来形容的花季少年少女,却越来越多地与暴力、喋血、行凶等联系在一起?校园暴力话题异常沉重,面对校园暴力,学生不知所措,家长教育者束手无策。

诚然,校园暴力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对其遏制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归根结底,只有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往往在浓浓的关爱中成长。极端宠爱中成长的孩子,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别人必须听从于我的错觉,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正是这种过于极端的个人中心思想,造就孩子惟我独尊的畸形心态,使得孩子遇事只注重自身利益,漠视他人存在的偏狭性格。一旦他人不能满足自身利益,就立刻采取一些过分的行为进行报复,给予他人所谓的“惩罚”。其中就不乏通过伤害对方身体或者性命来发泄自身愤怒的残忍的“江湖仇杀行为”。

再者,学校教育惩戒功能逐渐丧失,在当前不尽合理的义务教育法规的限制之下,绝大多数学校很难处分一个学生。惩戒功能的丧失,助长了极端心理的自由萌发,暴力者变得无知,无所畏惧。其次,学校的弱势也导致老师处理纷争的权威地位下降,对一些性情暴戾的孩子纯粹讲道理感化是无用的,但老师们所能做的往往只能如此。他们很为难。导致许多学生认为老师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到头来还是要靠自己以及小团体的力量才能解除心头恨。

值的注意的是,当下愈来愈多的网络游戏出现在应用市场,这其中难免会有涉及暴力、道德等层面的问题。在虚拟世界特定形象当中,玩家感受到虚拟的暴力快感加以施用于现实,殊不知自身早已被影响甚至被左右,盲目跟从,最后酿成不可避免的惨剧。

因此,青春年少的学生应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秩序观,培养博大的胸襟,切勿因小事引发大祸端。学会将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学会换位思考,改变极端思想,以礼待人,以情相知。

校园需要阳光,让阳光为“苍白”的心灵注入生机、希望,谱写一首属于青春的和谐曲,让我们丢弃欺凌,在阳光下快乐前行。

关于校园霸凌的议论文5在世界各地的国家,不时有校园欺凌上演。残忍的手段,心灵的扭曲,内心的阴暗,无论是受害者,还是施暴者,甚至是协助施暴者的人,冷眼旁观的人,都给这个世界抹上一笔浓重的黑色,令人触目惊心。不同的人面对这样的事,有不一样的看法与思考,众说纷坛,莫衷一是,而我认为:应对校园欺凌零容忍,莫让校园欺凌成为青春的一道疤。

校园欺凌面前,是深不可测的黑暗,使伤痛灵魂的悲怆。

校外胡同,卫生间,甚至是学校内,这些看似再平常不过的角落,却在上演着一幕幕可怖的画面。辱骂鸥打,强迫脱衣,拍照侮辱……那些在老师面前装好学的人,背后才露出狰狞的面容。他们为了满足自己,去践踏别人尊严。在日本校园欺凌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有的人说,电影里主角受摧残成为杀人狂是特例,现实中太夸张,但是那个电影《白昼之雨>却深深刺痛了观众的心,曾经是个明媚少年的森田,却遇到霸凌,受尽欺侮,作为他昔日好友的冈田,却因为想求得自保而加入作恶的行列,好友的背叛比暴力更残酷,摇曳的火光快要熄灭,弱者逐渐被黑暗吞暴者,令校园欺凌延续,光芒还未到来,跪在地上的人还在苦苦衷嚎,旁观的人在帮不到受害者而感到的内疚和担心成为欺凌者另一个对象而感到惶恐的两难地办苦苦挣扎,尼采曾言:善恶的彼岸并不遥远,与恶兽搏斗的人亦可成为恶兽,“你还觉得这是件小事吗?校园欺凌,践踏的是肉体,摧残的是心灵,扭曲的更是他今生的人生道路。

米脂县砍人案并不陌生,但想起来依旧会毛骨悚然,7人死亡,19人受伤,创造这个让人不寒而的数字的赵泽伟。13年漫长的时光,不仅还没有抚平一个少年被欺负的创伤,还使他酝酿出一个惨绝人寰的悲剧。然而在他扭曲的心灵背后,校园欺凌的背后到底隐藏什么?

校园欺凌的背后,是父母的漠不关心,是给学校敲响的警钟。

欺凌不只有硬暴力,还有“软暴力”和“冷暴力”。从小到大,我们见过的欺凌并不少,难道这些和父母,学校就没有关联吗?从你对孩子不屑一顾,甚至恶语相向开始,从你对孩子拳脚相向,甚至扇耳光开始,当你的孩子在学校欺负别人时,你没有在他上面看到你丑恶的缩影吗?从你对孩子的反常视而不见,不坦诚交心的时时候,你有后悔吗?每每传出暴力视频,在网络发责难后,学校才被迫跟进和重视,这难道不该反思吗?学校在忙着封锁消息,怕损学校名誉时,有想过受害者家庭的痛楚吗?一所学校几百人,却没人注意某个角落吗,没有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却感受到人间炼狱的痛苦,这不正是学校教育的缺失吗?校园欺凌,折磨着家庭,反思的学校,却至今仍在亟待解决。

面对校园欺凌,依然有可解之策。

古人云:冲动是魔鬼莫要让孩子复仇的情绪成为犯罪的导火索。诚然,当今社会针对校园暴力有确切法律规定和教育,但我认为,应让他们从心底里存有温暧,对生命的遵重,对阳光的热爱,那么面对矛盾和冲突情绪失控时,便能以爱心去理解,去释怀,让冲动的魔鬼烟消云散,灰飞烟灭。

关于校园暴力的建议范文4

关键词: 校园暴力 独立学院 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伴随着校园伤害事件的不断发生,校园暴力正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校园暴力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不断呈上升趋势,这给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尤其是高等教育大发展背景下的新兴产物――独立学院,由于生源因素及其它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心理问题也相对突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压力则相对更大。因此,作为独立学院的学生工作者,研究独立学院的校园暴力问题迫在眉睫。

一、校园暴力与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

所谓暴力,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是蓄意运用躯体的力量或者权力,对自身、他人、群体或者社会进行威胁或者伤害,造成或极有可能造成损伤、死亡、精神伤害、发育障碍或权益的剥夺[1]。由此我们认为,校园暴力(学校暴力)包括在学校里发生的一切蓄意对身心、财产造成伤害或者威胁的行为。具体说来,校园暴力就是指行为人针对在校师生实施的身体上的和心理上的暴力行为,对学校财物或师生财物实施的暴力行为,以及师生对社会人士实施的暴力行为[2]。简言之,与在校师生直接有关的暴力行为,都可以界定为校园暴力。其中,暴力行为主要涉及到故意实施的对他人的身体伤害,以及对被害人的身体或财物直接施加其他影响、但尚未达到伤害的程度的一些故意行为。

据科学研究,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暴力行为具有相关性。从独立学院的生源状况和在校生的实际状况来看,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相对不平衡,心理健康问题总体上要高于其他公办普通高校。周逸萍曾对南通大学杏林学院(独立学院)2004级新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发现,独立学院“可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与普通本科生比较,除精神病性因子外,独立学院新生的大多数项目因子都高于普通本科新生,尤其是焦虑、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等因子更明显[3]。徐微对独立学院学生和普通高校学生比较研究中发现,自我控制和自我成熟因子显著(p<0.05;p<0.001),即独立学院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成熟能力低于普通高校学生。

与普通高校相比,独立学院学生在心理稳定性、面对压力和挫折的态度、适应社会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独立学院的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一个部分,如何预防和减少校园暴力的发生,保持校园稳定和谐,都是我们应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然而,目前国内对独立学院校园暴力的研究甚少,本文的目的就是针对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独立学院学生校园暴力问题产生的原因,旨在提出降低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率的解决途径。

二、独立学院学生校园暴力心理产生的原因分析

校园暴力行为看似是一种个别而简单的社会现象,其实不然,它具有复杂的社会背景。社会的变迁,道德观念的淡薄、行为准则涣散等都可能导致校园暴力的发生。青少年学生正处于叛逆和容易冲动的时期,他们往往属于校园暴力高发人群。笔者认为,校园暴力主要是由学生个人和不同层次的环境因素(家庭、学校、社会等)影响所致。

1.学生个人原因。

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独立学院的学生大多家庭条件优越,但心理成熟(认识和自控力)却相对滞后,有较强的自我表现欲和攻击性的性格特征,因而极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而导致校园暴力行为。

2.独立学院自身原因。

独立学院在办学定位、专业设置等方面往往受母体学校的影响较大,这就不太符合独立学院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同时,由于独立学院机构不够健全,个别教师责任心缺乏,对“问题”学生的处理方式简单粗暴,缺乏交流沟通,学生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排遣、解决,久而久之,学生心理压力过大,也容易出现暴力事件。

3.家庭原因。

研究表明,家庭破裂、缺乏父母的监督和关爱是导致青少年行为(暴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儿童从小便染上了不良习惯甚至于暴力恶习[4]。独立学院的学生家庭状况的特殊性(父母离异、家庭“战争”等比例较高),使得孩子容易形成一种“攻击性人格”。

4.社会原因。

社会不良文化对学生生活的冲击也对学生心理产生极大的影响。暴力影视作品、暴力玩具使学生受其影响,对暴力事件习以为常,刻意模仿实践。Donnerstein等人(1994)研究发现,即使控制了其他可能的相关因素,如IQ、家庭经济地位、学习成绩、家庭教养方式之后,电视暴力与人的攻击之间的相关仍然保持相同的水平[5]。例如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案中的凶手,就存在对韩国影片《老男孩》剧照的模仿行为。

三、预防和降低独立学院校园暴力的措施研究

1.加强学生心理健康(人格)教育。

独立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要更多一些。因此,有效地开展心理教育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楼锡锦曾对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学生进行研究,发现与大学生常模相比,独立学院学生人格上有很大差异,且不同的人格特点对心理健康的不同方面影响不同[6]。其中校园暴力多发人群中均有一个共同的人格特征即攻击性、伤害性、认识社会能力不足、控制力和自觉性较差,因而我们可以针对学生人格特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研究表明,有两类人格(抑郁质和多血质)是校园暴力多发人群。例如抑郁质人格的人往往表现出内向、孤独、敏感、怯懦,当生活中有一点挫折时,他们的体验要比一般人深刻和容易感到痛苦。一旦压力超过人的感情阈限,就会采取暴力等极端措施解决问题。多血质人格的人往往表现出敏感、情绪不稳、易激动,虽然对已发生过的事情忘记得快,但是情绪很容易受客观环境的影响,因而也是校园暴力多发人格的人群。

心理学认为,人的人格一经形成就比较稳定,但也会随环境和教育的变化而变化。一个人的人格表现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甚至是复杂的。教育和客观环境的变化会影响人格发生改变。因而,独立学院在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该抓住教育和环境两因素,着眼于学生心灵改造和品格建塑的教育,积极对学生进行情绪控制、自我认知、人际关系沟通技巧等心理教育和心理训练,使学生能够拥有良好的个性特征、心理健康,而减少校园暴力。

2.建立科学合理的心理预警机制。

针对新生入学时,学校可以进行新生心理健康普查(UPI、EPQ等),即可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早期的筛选。对于有暴力倾向和心理健康问题有隐患的学生及早关注。其他年级的学生,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掌握学生情况(班级学生参与或有暴力行为倾向的人数),通过给予学生相关的教育及其培训减少校园暴力。

独立学院可以借助心理咨询体系中的预警制度建立三级校园暴力预警体系,以保证校园暴力在萌芽中就“消灭”。第一级预警为学生工作部(处)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总体负责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把有暴力倾向的同学建立档案,并对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和校园安全知识培训;第二级预警是在各学院(或系部)的辅导员预警,及时发现学生有心理异常现象,并进行心理疏导,以达到快速有效解决问题校园暴力的目的;第三级预警为班级预警,主要任务是负责在学生中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宣传,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达到早期校园暴力预防效果。

3.加强家庭教育互动。

家庭教育的成败也是引发学生校园暴力的主要因素。许多心理学家强调早期的道德教育对人的毕生发展的影响,人的道德意识最初是由外部、由成人控制的,逐渐才变成自己内部的标准调节和控制,即家人不在跟前,也会按道德规范要求去做。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家认为,榜样作用对孩子的道德教育有重要作用。家长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直接榜样,以自己的为人处世方法、言传身教,为子女树立良好的榜样。例如在家庭生活中,父母通过向孩子提供道德行为的榜样,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观察和模仿,继承父母良好的品德。

还应该加强家长与独立学院的联系,使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基本情况。有条件的独立学院可以通过定期举办家长会议或亲子讲座等,以家长会议和座谈形式了解学生情况。这不仅具有较好的家庭与学校互动作用,也可以了解学生家庭的现状和学校状况。通过家庭与学校之间安全法制教育,以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法制课让学生、家长和学校都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和技能。

4.创建良好的校风,构建和谐校园。

营造文明健康的校风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对降低校园暴力的发生也有重要意义。校风是社会风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创建和谐校园的重要部分。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所以学校又是孕育社会风尚的摇篮。好的校风能激发学校成员的内在动力,对不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抵御作用,形成集体成员心理特性协调的心理相容状态。

优良的校风对大学生思想、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更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独立学院可以把社会主义特点、独立学院独有特征和校园文化结合起来,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大力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体育和娱乐活动,有效的根据学生自身潜能、兴趣、爱好、特长等因素培养出鲜活的个性,在知、情、意、行诸方面协调发展,学会抑制自我、关注社会、关爱他人、关心环境、承担责任,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健康成长成才。

四、小结

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办学机制的大胆探索,对扩大高等教育资源和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独立学院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校园暴力问题显得更为突出。本文对影响独立学院校园暴力发生的心理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降低校园暴力的对策。在校园暴力频频发生的今天,独立学院的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仍需要教育界更多的关注。

参考文献:

[1]颜小冬.当代大学生犯罪问题研究[M].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第1版.

[2]徐久生.校园暴力研究[M].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

[3]周逸萍,张毅.独立学院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健康教育对策[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年第3期.

[4]Kathryne M.Speaker & George J.Peterson.School Violence and Adolescent Suicide:Strategies for Effective Intervention,Educational Review,Vol.52,No.1,Feb,2000.

[5]周燕.大众传媒对儿童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J].教育导刊,2006年第1期.

关于校园暴力的建议范文5

搜狐新闻民调中心近日发起“校园暴力频发,谁会是下一个受害者?”的相关调查截止2016年5月25日14时,逾1万名网友参与。针对“校园暴力频发,难以有效遏制的原因”63.98%的网友认为“法律形同虚设,施暴犯罪成本低,校园变法外之地,学生成法外之人”;在“《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四条: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当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你认为是否应该修订?”的问题上,95.49%的网友认为“应该及时修订,对未成年施暴者的暴力行为进行惩戒”。据媒体不完全统计,仅2014年和2015年两年间,媒体曝光的校园欺凌、暴力事件就有43起。仅2015年,媒体报道的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校园暴力事件就有近百起,其中以发生在未成年学生之间的暴力行为居多;此外去年一项千人调查显示,73.3%的学生受访者身边曾经发生过校园暴力事件。

述评

近年来,“校园暴力”成为一个高频词,然而,它能长期以来霸居新闻榜单前列的原因竟然是暴力事件屡禁不改。网上流传的各种施暴视频,大多是施暴学生自己拍摄或是围观者拍摄,我们不难想见当暴力“流行”起来的时候,就会以更加可怖的形式――冷漠围观演变成更大规模的暴力。当然,未成年学生的自制力和辨别是非能力尚在形成中,因此很容易落入施暴或是受暴的处境中。这就给每一个教师、家长和社会有关部门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遏制校园暴力?如何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通过法律的形式给予适当有效的惩罚?如何形成正直纯良的校园风气?

其实,问题并不像网友所争论的那般简单。校园是一个人员密集的场所,是未成年人的聚集地,课堂内外、人与人之间都表现出了极大差异。学校不可能事无巨细地管理学生,也不可能随时制止一次校园暴力事件。关键在于,如何让学生从心底生出对校园暴力的抵制和排斥,形成明确的是非观,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志在必行。将校园暴力置于道德制高点上,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校园暴力的危害,并且提出相应的指导建议,校园暴力就不再会屡禁不止,而是从根本上得以制止。法律也应该增加实际的效力,将校园纳入法律惩罚管制的范围内,不再让校园成为“法外之地”,学生成为“法外之人”。

关于校园暴力的建议范文6

 5月23日,我市普降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导致多处发生洪灾。我市部分学校也因受强降雨影响,出现校园水浸、学生被困、财产受损等灾情。在抵御灾情的过程中,全市教育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上下动员,步调一致,措施得力,应急工作有序推进,有效保障了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也使学校财产损失减至最低。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抗洪救灾和灾后复产工作情况

(一)反应迅速,紧急部署,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暴雨预警信号生效后,我局高度重视,反应迅速,及时召集领导班子成员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召开紧急会议,研究部署应急处置工作。一是立即通知良口镇、温泉镇的中小学、幼儿园即时停课,启动应急预案,要求迅速有序把学生转移到安全的地方。二是要求全市各学校对学生回校情况进行统计,对未回校学生要及时通过电话同家长取得联系,做好登记工作。三是要求各学校、密切关注天气信息的变化,启动相应的应对措施。四是要求各学校对校园进行安全隐患排查,特别是围墙、挡土墙、校舍,做好统计,及时向我局汇报。五是立刻由局领导带队,组织6个抢险组奔赴各镇街学校了解灾情,指导学校开展抢险应急处置工作。

(二)全面停课,加强指导,注重应对重点区域。

23日上午10时后,全市暴雨红色预警信号相继生效,我局通过电话、信息和官方微博等及时停课通知,督促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停课。一是要求学校要将学生、幼儿留在校内并做好安全转移和安置工作;二是要求通过校讯通等形式通知家长将有条件离开的学生安全接送回家并做好监护工作;三是对于因家里或回家道路水浸没有条件离开的或学生需要留校的,学校要妥善安排好学生,并解决学生的食宿问题;四是对学校进行全面的安全隐患排查,做好应急预防措施,确保师生及学校财物安全;五是考虑到温泉、良口、城郊等镇街的雨势继续加大,我局重点加强了对这三个镇街学校、幼儿园受暴雨影响情况的应对,主动出击了解学校、幼儿园受影响情况,指导学校、幼儿园加强暴雨防御和抢险工作。

(三)深入一线,众志成城,全力开展抢险救灾。

23日上午,由局领导班子成员带队,组织由相关科室人员组成的6个抢险组深入到各镇街学校,了解受暴雨影响情况,指导学校开展抢险救灾工作:一是由局领导率领的抢险组迅速奔赴灾情严重的每一间学校指挥救援工作,并和学校一起并肩作战;二是各学校领导和教师团结协作,众志成城,有序开展抢险救灾工作;三是受灾严重的学校更是“急学生所急,急学校财物所急”,动员全体教师团结一致,分工协作,一方面有序将学生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并进行监护,另一方面将学校贵重物品和生活必须品迅速搬离,确保人员安全和尽量减轻财产损失;四是各学校严格落实24小时值守制度,对学校校舍、围墙、附近山体等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出现险情及时采取避险措施;五是各学校领导及值班人员确保通讯联络畅通,及时将受灾情况及险情,迅速报告当地镇街和市教育局,让救援工作能更及时更有效进行。

(四)团结协作,加强处置,全力服务救灾复学。

24日上午,我局又召开了暴雨后学校灾后应对工作会议,对学校灾后工作进行部署,并安排6个检查组在24日和25日两天,继续深入到各镇街学校检查学校受灾情况,指导灾后处理工作,及时组织人员协助受灾学校做好复课的筹备工作:一是抓紧恢复校园环境。组织人员及时做好校舍的安全检查和鉴定工作,尽最大努力维修并加固校舍、围墙,维修和添置课桌、图书及基本教学设备设施,清理淤泥杂物。二是搞好校园卫生。积极协助防疫部门重点做好水源、饮用水的卫生监测和传染病疫情的防控以及蚊蝇孳生地的消杀工作,确保食品卫生清洁,防止食物中毒及其他疫病发生。三是强化安全工作。及时封闭学校危房,设置安全警戒线,消除安全隐患,并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强化管理,确保师生安全。四是加强灾区学生的心理辅导。密切关注灾区学生的心理情绪变化,适时做好心理辅导,落实扶助措施,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确保校园和谐稳定。截至5月28日,全市受灾的40多所学校全部正常复课。

二、主要受灾情况

5•23特大暴雨造成我市共47所学校(含市教育局机关)受灾,直接经济损失2037.2万元,具体情况如下:1、倒塌校舍2间、建筑面积72平方米;2、形成危房20间、建筑面积3696平方米;3、毁坏围墙2085米;4、毁坏教学仪器设备544套;5、毁坏课桌凳185套;6、毁坏图书6915册。目前未收到师生死亡、失踪和受伤的报告。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由于本次洪灾受灾学校数量较多且灾情严重,灾后重建所需资金量较大、时间较长,我局将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有序开展灾后重建工作,确保受灾学校学校人员和财产的安全。一是迅速消除学校的安全隐患。主要是清理淤泥,重建倒塌或倾斜的围墙和挡土墙,修复损坏的学校供水系统、供电系统、排水系统、校门闸门等,对经水浸后有安全隐患的校内房屋进行安全鉴定并制定维修建设方案尽快实施。二是确保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尽快修复损坏的课室,更换损坏的课桌椅、电教设施设备、信息化设施设备、图书,更换饭堂损坏的烘炉、冰箱、桌椅等设施设备等,保障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三是逐步完成其它方面的重建工作。

四、存在的困难和建议

由于全市学校受灾严重,灾后重建所需资金量较大(约2037万元),学校无力承担相关的重建费用,建议市财政拨出灾后重建专项经费,确保重建工作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