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细胞生物特点范例6篇

单细胞生物特点

单细胞生物特点范文1

关键词:高中;生物;细胞器教学;知识点分类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0-0029-01

细胞器是真核生物细胞结构和功能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细胞独立进行生命活动的基础。高中生物教学中,细胞器相关知识和教学活动,就成为“细胞类型和结构”这一章教学活动的重点,对高中生物教材后续章节的学习也有较大的影响。细胞内的细胞器种类很多,比较常见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核糖体、液泡和中心体等。这些细胞器在不同的细胞内种类和数目也有所不同,同一种细胞器的功能也会发生变化。学生不仅仅要熟悉各种细胞器的结构特点、物质组成和功能,还要熟知这些细胞器在生物界的分布以及部分特殊的细胞器在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功能上的区别。针对上述困难,借鉴其他教师的先进经验,结合自身情况,采取分类教学,将细胞器分为双层膜细胞器、单层膜细胞器和无膜细胞器,再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类学习,总结不同细胞器的分布、结构特点、组成物质和功能特点。

一、双层膜细胞器

双层膜细胞器有两种:线粒体和叶绿体。二者虽然都是双层膜细胞器,但是形态、化学组成和功能有很大的区别。在讲新课之前,先将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的重点学习内容通过PPT呈现给他们: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共同点;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各自特点:从分布、形态、结构(扩大反应面积)、组成成分、功能等方面阐述。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自主学习,并且按照分组讨论完成导学案上的基础知识梳理;同时教师巡视各学习小组,更进一步地掌握各小组的学情,了解学生对线粒体和叶绿体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下一阶段的讲解作准备。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后,我习惯先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采取小组竞赛等形式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但是学生总结不能代替教师的讲解,教师还应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提取。

二、单层膜细胞器

在高中教材中,细胞里的单层膜细胞器有四种,分别是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和溶酶体。由于内容相对上部分较为简单,我直接在投影仪上投出表格,让学生按照表格的内容要求,自主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较难问题的总结。(1)内质网。很多学生对内质网的功能会产生混淆,认为粗面内质网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这时候,教师就应该明确指出,粗面内质网并不是单一的细胞器,而是由于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而形成的,实质是核糖体和内质网结合后形成的特殊结构。在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的任务就是蛋白质的加工和运输。高中生物考试中关于粗面内质网的考查较多,具体例题我们将会在后面的核糖体部分进行讨论。(2)高尔基体。高尔基体的形态和功能相对于内质网要简单,但是教师要指明高尔基体有其独特之处――在动植物细胞内的功能不一样。动物细胞中,高尔基体负责蛋白质的加工和分泌;植物细胞中,高尔基体只负责细胞壁的形成。(3)溶酶体。只需要在学生完成自习之后简单地向学生介绍:溶酶体是从高尔基体上脱落的部分,内部含有水解酶,和细胞的程序性死亡有关。(4)液泡。液泡是植物标志性的细胞器之一,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液泡可以作为判断是否是植物细胞的依据。教师也要让学生明白:只有在成熟的植物细胞内才有明显的中央液泡。液泡在植物细胞中是比较重要的细胞器,对维持细胞渗透势和促进植物细胞吸水有重要意义。此外,还有可能会结合中心体考查学生对细胞类型的判断,这部分实例将结合中心体部分进行探讨。

三、无膜细胞器

在高中生物中,涉及的无膜细胞器只有核糖体和中心体。(1)核糖体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细胞器,也是唯一一种存在于所有细胞内的细胞器。但是在真核生中,核糖体和内质网会组合成为粗面内质网,在这个时候学生就会对核糖体和内质网的功能产生混淆。例如,当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大量脱落,会造成什么影响?遇到这种复合式的问题,就需要学生较为全面细致地掌握游离核糖体、附着核糖体和粗面内质网的相关知识点。经过精确的讲解,学生很轻松就可以搞清楚,由于核糖体是蛋白质组装车间,所以粗面内质网的核糖体大量脱落会导致分泌蛋白的合成受到影响。(2)中心体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细胞器,分布于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内,这一点容易让学生在学习时出现知识点的混淆。线粒体的结构和形态比较特殊,易于识记,也便于在识图题中辨认出来。动物细胞内的中心体和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所以,对中心体的考查也就集中体现在其结构、分布细胞的考查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星射线形成等方面。相对于其他细胞器,中心体的考查点以记忆和应用为主。例如,在一张细胞显微结构图中,同时出现细胞壁、液泡和中心体,很多学生在判断该细胞属于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时会出现争议。我认为,学生对刚刚学习的知识点掌握不够深刻,因此才出现争论,这样的争论可以让师生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理解偏差,及时指出和纠正,让学生最终形成正确的知识体系。

四、结束语

细胞器这一部分的教学任务相对繁重,知识点较多,学生学习起来有很大的困难。因此,教师应该灵活多变地针对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在上课前反复钻研教材,和其他老师一起打磨课程,尽可能地采取适合学生的教材加工策略,从而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

参考文献:

单细胞生物特点范文2

高一生物必修一的学习,是大家进行高中生物学习的基础,所以同学们必须学好这部分知识,打好生物学习的坚实基础。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1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2、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高倍物镜观察: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

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为: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①原核细胞:无核膜,无染色体,如大肠杆菌等细菌、蓝藻

②真核细胞:有核膜,有染色体,如酵母菌,各种动物

注:病毒无细胞结构,但有DNA或RNA

4、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

5、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

6、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耐人寻味的曲折

7、组成细胞(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不同

8、组成细胞的元素

①大量无素:C、H、O、N、P、S、K、Ca、Mg

②微量无素:Fe、Mn、B、Zn、Mo、Cu

③主要元素:C、H、O、N、P、S

④基本元素:C

⑤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元素为C,鲜重中含最最多元素为O

9、生物(如沙漠中仙人掌)鲜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为水,干重中含量最多的

化合物为蛋白质。

10、(1)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苏丹III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IV染成红色);淀粉(多糖)遇碘变蓝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2)还原糖鉴定材料不能选用甘蔗

(3)斐林试剂必须现配现用(与双缩脲试剂不同,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再加B液)

1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结构通式为NH2—C—COOH,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

12、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肽键

13、脱水缩合中,脱去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

14、蛋白质多样性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多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千差万别

15、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因

16、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核酸,它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作用,核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一类是核糖核酸,简称RNA,核酸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

17、蛋白质功能:

①结构蛋白,如肌肉、羽毛、头发、蛛丝

②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

③运输载体,如血红蛋白

④传递信息,如胰岛素

⑤免疫功能,如抗体

18、氨基酸结合方式是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如图:

HOHHH

NH2—C—C—OH+H—N—C—COOHH2O+NH2—C—C—N—C—COOH

R1HR2R1OHR2

19、DNA与RNA的区别:

20、主要能源物质:糖类

细胞内良好储能物质:脂肪

人和动物细胞储能物:糖原

直接能源物质:ATP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2一、真核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一)细胞壁

植物细胞在细胞膜的外面有一层细胞壁,其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可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来除去。细胞壁作用为支持和保护。

(二)细胞膜

对细胞膜进行化学分析得知,细胞膜主要由脂质(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其中脂质最多,约占50%;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细胞膜的功能是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三)细胞质

在细胞膜以内,核膜以外的部分叫细胞质。活细胞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细胞质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1、细胞质基质

细胞质基质含有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多种酶,在细胞质中进行着多种化学反应。

2、细胞器

(1)线粒体

线粒体广泛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它是有氧呼吸主要场所,被喻为"动力车间"。

光镜下线粒体为椭球形,电镜下观察,它是由双层膜构成的。外膜使它与周围的细胞质基质分开,内膜的某些部位向内折叠形成嵴,这种结构使线粒体内的膜面积增加。在线粒体内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还含有少量的DNA。

(2)叶绿体

叶绿体是植物、叶肉、细胞特有的细胞器。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细胞中,进行的细胞器,被称为"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在电镜下可以看到叶绿体外面有双层膜,内部含有几个到几十个由囊状的结构堆叠成的基粒,其间充满了基质。这些囊状结构被称为类囊体,其上含有叶绿素。

(3)内质网

内质网是由单层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大大增加了细胞内的膜面积,内质网与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有关,也是脂质合成的"车间"。

(4)核糖体

细胞中的核糖体是颗粒状小体,它除了一部分附着在内质网上之外,还有一部分游离在细胞质中。核糖体是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场所,被称为"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5)高尔基体

高尔基体本身不能合成蛋白质,但可以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6)液泡

成熟的植物细胞都有液泡。液泡内有细胞液,其中含有糖类、无机盐、色素、蛋白质等物质,它对细胞内的环境起着调节作用,可以使细胞保持一定的形状,保持膨胀状态。

(7)中心体

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有中心体,每个中心体由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组成。动物细胞的中心体与有丝分裂有关。

(8)溶酶体

溶酶体是细胞内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它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多种物质。

(四)细胞核

每个真核细胞通常只有一个细胞核,而有的细胞有两个以上的细胞核,如人的肌肉细胞,有的细胞却没有细胞核,如哺乳动物的红细胞细胞。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3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知识网络

1、研究细胞膜的常用材料:人或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2、细胞膜主要成分:脂质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糖类

细胞膜成分特点:脂质中磷脂最丰富,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

3、细胞膜功能:

①将细胞与环境分隔开,保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②控制物质出入细胞

③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一、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

原理:渗透作用(将细胞放在清水中,水会进入细胞,细胞涨破,内容物流出,得到细胞膜)

选材:人或其它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原因:因为材料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

提纯方法:差速离心法

细节:取材用的是新鲜红细胞稀释液(血液加适量生理盐水)

二、与生活联系:

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膜成分改变,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

三、细胞壁成分

植物:纤维素和果胶

原核生物:肽聚糖

作用:支持和保护

四、细胞膜特性:

结构特性:流动性

举例:(变形虫变形运动、白细胞吞噬细菌)

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

举例:(腌制糖醋蒜,红墨水测定种子发芽率,判断种子胚、胚乳是否成活)

五、细胞膜其它功能: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分泌、吸收、识别、免疫

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一、细胞器之间分工

(1)双层膜

叶绿体:存在于绿色植物细胞,光合作用场所

线粒体:有氧呼吸主要场所

(2)单层膜

内质网: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脂质合成的场所

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

液泡:植物细胞特有,调节细胞内环境,维持细胞形态

溶酶体:分解衰老、损伤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3)无膜

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

中心体: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二、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合成肽链)(加工成蛋白质)(进一步加工)(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蛋白质释放)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4有机化合物:

蛋白质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大约有20种,在结构上都符合结构通式。氨基酸分子间以肽键的方式互相结合。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称为二肽,由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称为多肽,其通常呈链状结构,称为肽链。一个蛋白质分子可能含有一条或几条肽链,通过盘曲﹑折叠形成复杂(特定)的空间结构。蛋白质分子结构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其原因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数目成百上千、氨基酸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多肽链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由于结构的多样性,蛋白质在功能上也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其功能主要如下:(1)结构蛋白,如肌肉、载体蛋白、血红蛋白;(2)信息传递,如胰岛素(3)免疫功能,如抗体;(4)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如胃蛋白酶(5)细胞识别,如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总而言之,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水。

有关计算:

①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目-肽链数

②至少含有的羧基(-COOH)或氨基数(-NH2)=肽链数

核酸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对于生物体的遗传和变异、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其重要作用。核酸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两大类,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组成核酸的碱基有5种,五碳糖有2种,核苷酸有8种。

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也是它的载体。

核糖核酸简称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对于有细胞结构(同时含DNA和RNA)的生物,其遗传物质就是DNA;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有的遗传物质是DNA如:噬菌体等;有的遗传物质是RNA如:烟草花叶病毒、HIV等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糖类分子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糖类可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几类。单糖是不能再水解的糖,常见的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脱氧核糖,其中葡萄糖是细胞的重要能源物质,核糖和脱氧核糖一般不作为能源物质,它们是核酸的组成成分;二糖中蔗糖和麦芽糖是植物糖,乳糖、糖原是动物糖;多糖中糖原是动物糖,淀粉和纤维素是植物糖,糖原和淀粉是细胞中重要的储能物质。

脂质主要是由CHO3种化学元素组成,有些还含有P(如磷脂)。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是生物体内的储能物质。除此以外,脂肪还有保温、缓冲、减压的作用;磷脂是构成包括细胞膜在内的膜物质重要成分;固醇类物质主要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这些物质对于生物体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分别是单糖(葡萄糖)﹑氨基酸和核苷酸,这些基本单位称为单体,这些生物大分子就称为单体的多聚体,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5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7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

8群落: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不是所有的鱼)

9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它生存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10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与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

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

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视野越暗、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每个细胞越大

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视野越亮、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每个细胞越小

4、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х目镜的放大倍数

5、一行细胞的数目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计算方法:个数×放大倍数的比例倒数=最后看到的细胞数

如:在目镜10×物镜10×的视野中有一行细胞,数目是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能看见多少个细胞?20×1/4=5

6、圆行视野范围细胞的数量的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计算

如: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视野中看见布满的细胞数为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20×,那么在视野中我们还能看见多少个细胞?20×(1/2)2=5

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主要类群:

原核生物:蓝藻,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进行光合作用,属自养型生物。细菌:(球菌,杆菌,螺旋菌,乳酸菌);放线菌:(链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青霉菌,酵母菌,蘑菇)等、

四、细胞学说

1、创立者:(施莱登,施旺)

2、细胞的发现者及命名者: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

3、内容要点:P10,共三点

单细胞生物特点范文3

关键词: 比较法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比较法教学,是指按照食物对立统一规律和人的认识规律,将复杂多样的事物现象和本质进行分析鉴别和综合比较的教学方法。在中学生物教学中,许多知识点的区别与联系都能应用到比较教学法,如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与联系,等等。而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离的教学中比较法的运用更加广泛。

细胞增殖是细胞重要的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细胞是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的,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中学生物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让多数学生倍感头痛。在教学中,我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图像放在一起进行对比,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直观化,非常利于学生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下面我将自己在教学中所作的比较做一归纳总结成以下两个大的方面。

一、图像比较与表格比较相结合

1.将这种比较运用于区别细胞分裂的类型上,许多学生很难将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图像有效地区分开来。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难题,我将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或后期的图像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让学生根据染色体的特征列出图表区别这三个时期。以中期为例,如上图:

将A、B、C三图用多媒体一起展示,然后展示下列图表让学生完成,最后得出结论。

学生通过图像对比,列表总结,就很容易得出结论,从而有效区别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最后将下图呈现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

细胞分裂图像识别规律:

2.在区别细胞分裂方式的基础上,我运用图像通过染色体的特征区别细胞分裂过程中的体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以精原细胞的增殖方式为例,如下图。

第一步我通过多媒体呈现,让学生仔细观察图像中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特征。

第二步将图像转换成表格的形式,填写好表格。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图像A、B、C、D的特征,指出各图像代表的细胞类型。通过以上的比较很容易将图像和知识点联系起来,大大加深了学生对各类细胞特征的理解。

3.图像与表格结合比较法除了可以有效地区别细胞分裂的方式和细胞的特征外,还可以运用在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区别、精母细胞和卵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区别、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的区别。例如在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教学中我采用的是下面的方法步骤。

(1)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图像比较如下。

(2)将图像A与B、C与D分别放在一组,让学生观察图像,根据教材指出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点发生在细胞分裂的什么时期,并进一步说出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点。最后我将图像转换为表格比较如下。

通过以上步骤教学,学生既能从直观上区别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又能根据表格理解二者的区别,真是一举两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图像和列表比较,我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归纳综合能力。这种课堂教学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学生普遍反映很好。

二、表格比较和坐标图比较相结合

在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教学中,遗传物质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也是一个让学生头痛的难题,多数学生不能很好掌握它们的变化规律。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同样运用比较法,让学生根据书本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图解,首先填写出细胞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规律表,再根据数量变化表画出曲线图。

1.运用于有丝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

第一步:根据教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模式图和学生有知识,以二倍体生物为例,填写出遗传物质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规律表。

第二步:根据遗传物质DNA和染色体数量变化规律表要求学生在坐标图中画出它们的数量变化曲线。

最后得出结论:有染色单体存在时,DNA的数目=染色单体的数目;无染色单体存在时,DNA的数目=染色体的数目。通过比较学习法很容易让学生掌握遗传物质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规律。

2.运用于减数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

在减数分裂的教学总结中,我首先让学生观察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并判断有无染色单体,在根据已有的知识:“有染色单体存在时,DNA的数目=染色单体的数目;无染色单体存在时,DNA的数目=染色体的数目”,填写完成减数分裂中细胞核内主要成分的变化规律表。

紧接着根据上表完成精原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和DNA数目变化坐标图。

通过对遗传物质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的比较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它们的变化规律,还提高了学生的识图和作图的能力。

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教学中,我通过运用比较教学法加强了学生的直观性,并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使学生牢固地建立起知识的内部联系,把一些零碎的知识组织起来,使之系统化,并迅速而准确地由此及彼,去认识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等概念的区别联系和变化规律,获得了新的知识;扩大了知识范围,加深原有知识的程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分子与细胞》.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遗传与进化》.

[3]中等职业学校课本农林专业教材《生物》.

单细胞生物特点范文4

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生物芯片技术已成功应用到环境监测中的水质控制、病原细菌瞬时检测、细菌基因表达水平测量及菌种鉴定等方面,法国一家水管理企业开发的生物芯片可随时监测公共饮用水中微生物的变化;RhodeIsland大学开发的一种生物芯片技术可瞬时检测出水中的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利用DNA芯片建立的细菌检测及鉴定系统,可快速(<4h)监测细菌的种类和浓度,且该系统的精确性、检测范围和鉴定能力能通过在芯片上增加更多的寡核苷酸探针得到持续扩展[2]。

生物传感技术

工作原理生物传感器是一类特殊的化学传感器,是利用生物感应元件的专一性和一个能够产生与待测物浓度成比例的信号传导器结合起来的分析装置。其工作原理主要决定于生物敏感元件与待测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这种作用,电子组分能将待测对象检出并转化为可测量的电子信号。当待测物质经扩散作用,进入固定化生物敏感膜时,经分子识别,发生生物学反应,产生的信息被相应的化学或物理学转换器转变成可定量和可处理的电信号,再经仪表二次放大并输出,以电子计算机处理后,即完成对产生信号的检测程序。由此,可获得待测物质的种类及浓度的结果。特点与分类生物传感器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发生的生物学反应具有特异性和多样性,故在理论上能制成可以检测所有生物物质的传感器;其次,生物传感技术是在无试剂条件下操作,故比传统的生物学及化学法的操作更简便、快速、准确,且可反复使用;另外,生物传感器可连续分析、联机操作。根据生物传感器中分子识别元件即敏感元件可分为五类:酶传感器、微生物传感器、细胞传感器、组织传感器和免疫传感器等;根据生物传感器的换能器即信号转换器可分为生物电极传感器、半导体生物传感器、光生物传感器、热生物传感器、压电晶体生物传感器等。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生物传感技术可用来测定水体中的 BOD、酚、NO3--、有机磷。利用该技术研制的BOD测定仪可直接测量水中BOD 含量;用酶电极安培传感器可以检测溶液和有机介质中的酚类化合物;以不同的NO3--还原酶做生物催化剂,通过测量电流的生物传感装置可测定水中 NO3--含量[3]。另外,该技术还可以用来分析大气中的CO2、SO2、NOx的含量及浓度等。利用自养微生物和氧电极制成的电位传感器,可抗各种离子和挥发性酸的干扰,连续自动在线分析大气环境中 CO2的含量,灵敏度高;以硫杆菌属和氧电极制作安培型生物传感器,可用来检测酸雨酸雾样品中SO2的含量;用多孔气体渗透膜、固定化硝化细菌和氧电极组成微生物传感器,可通过测定样品中亚硝酸盐含量,从而推知空气中NOx的浓度[3]。除此之外,该技术还可监测水体中的赤潮、检测残留有毒有害物质、测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评价污染物毒性和测定细菌总数等。叶绿素a自动监测仪可以通过对水中叶绿素a的监测来监视赤潮和水华现象的发生,从而可对水质环境状况进行评价;免疫传感器利用抗体和抗原之间的免疫化学反应可以测定环境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利用生物传感技术研制的一种新型伏安型细菌总数生物传感器可用来测定细菌总数[3]。上述生物传感器具有快速、连续在线监测等优点,所以,在环境分析与监测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流式细胞测定技术

工作原理流式细胞测定技术是一种对液流中排成单列的细胞或其它生物微粒(如微球、细菌、小型模式生物等)逐个进行快速定量分析和分选的技术。其工作原理是将待测样品经荧光染料染色后制成样品悬液,在一定压力下通过壳液包围的进样管而进入流动室,排成单列的细胞,由流动室的喷嘴喷出而成为细胞液流,并与入射激光束相交。细胞被激发而产生荧光,由放在与入射的激光束和细胞液流成90°处的光学系统收集。光学系统中的阻断滤片用于阻挡激发光;二色分光镜及另一些阻断滤片则用于选择荧光波长。荧光检测器为光电倍增管。散射光检测器是光电二极管,用以收集前向散射光。小角度前向散射与细胞大小有关。整个仪器用多道脉冲高度分析器处理荧光脉冲信号和光散射信号。测定的结果用单参数直方图、双参数散点图、三维立体图和轮廓(等高)图来表示。特 点流式细胞测定技术具有测量速度快、可进行多参数测量等特点,同时也是一门综合性的高科技方法(综合了光学、电子学、流体力学、细胞化学、免疫学、激光和计算机等多门学科和技术),既是一种细胞分析技术,又是一种精确的分选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流式细胞测定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海洋生物的监测。该技术与同位素示踪技术相结合,可监测不同类别的浮游生物对浮游植物群落总生产力的贡献;与 DNA 分子探针相结合,可对海洋异养细菌及光合原核生物细胞循环进行监测与分析;另外,将该技术与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相结合,还可监测海洋含不同色素的浮游植物对海洋光学的作用与影响,从而可大大扩展水色遥感监测与应用的范围[4]。

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

工作原理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技术是一种快速检测单细胞DNA损伤的实验技术,适用于多种细胞,能够灵敏地检测DNA断裂,在检测诱变剂、射线等对DNA的损伤、监测环境污染物对机体的遗传损害、研究毒物致癌机制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因其细胞电泳形态颇似彗星,又称彗星实验(cometassay)。一般认为,在通常情况下,DNA双链以组蛋白为核心盘旋形成核小体,在核小体中 DNA呈负超螺旋结构,如果有去污剂进入细胞,白被浓盐提取,DNA 便形成残留的类核,如果类核中DNA断裂,就会在核外形成一个 DNA晕轮,DNA断裂将引起超螺旋松散,电泳时 DN段向阳性伸展,形成特征性彗星尾,这时彗星尾可能还与头部有秩序的结构以单链相连。在中性电泳液中,核DNA仍保持双螺旋结构,虽偶有单链断裂,但并不影响DNA双螺旋大分子的连续性。只有当DNA双链断裂时,其断片方进入凝胶中,电泳时断片向阳极迁移,形成荧光拖尾现象,形似彗星。而在碱性电泳液中,DNA双链解螺旋变性为单链,单链断裂的碎片分子量小可进入凝胶中,电泳时断裂的碎片离开核DNA向阳极迁移,形成拖尾。细胞DNA 受损愈重,产生断裂断片就愈多,其断链或断片也就愈小,在电场作用下迁移的DNA量多,迁移的距离长,表现为尾长增加和尾部荧光强度增强。因此,通过测定 DNA迁移部分的吸光度或迁移长度可定量的测定单个细胞DNA损伤的程度。特点与分类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是一种测定和研究单个细胞 DNA 链断裂的新电泳技术,与传统 DNA 损伤检测方法相比,具有简便、快速、灵敏、样品量少、无需放射性标记等特点。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主要包括 Olive等建立的测定 DNA 双链断裂中性微凝胶电泳技术和Singh等建立的测定 DNA 单链断裂的碱性微凝胶电泳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可把大气污染物、重金属、醛类污染物及辐射等对 DNA的损伤程度作为环境监测的一个重要指标,以此判断上述物质的污染程度。利用SCGE技术研究空气中重要污染物SO2对小鼠DNA的损伤效应发现,SO2可对小鼠脑细胞 DNA 造成损伤,应用该技术还发现NiCl2能诱导人 血淋巴 细 胞DNA 单链断裂,硒能诱发大鼠肝细胞 DNA的损伤,因此,该技术可通过检测机体的损伤情况来判断污染物和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另外,该方法还可用于 DNA交联物的检测,以此来判断醛类物质的污染程度[5]。同时,该技术还可用于环境生态监测以及环境流行病学研究等方面。通过SCGE技术检测水中铜绿微囊藻(MCE)的遗传毒性,结果发现MCE可使大鼠原代肝细胞DNA损伤增加,这对研究水中蓝藻细菌的污染同地方性肝癌高发率之间的联系提供了理论基础;利用SCGE检测鱼类红细胞的变化可监测水污染情况,还可用SCGE分析采集的不同土壤样本中蚯蚓的体腔细胞DNA 损伤情况,作为土壤污染的监测指标[5]。

微核技术

工作原理微核技术是利用环境污染因子引起生物细胞染色体畸变产生微核而建立的一种新生物学检测技术。所谓微核是指由于生物受到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染色体的结构发生异常变化,形成无着丝粒断片或染色体在后期时移动滞后现象。细胞分裂后期,无着丝粒断片或滞后染色体不能向细胞的两极运动,而是残留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附近,当子代细胞形成时,游离于细胞质中形成微核。特点与分类微核技术最大的优点是经济、简单、快速,而国内外大量的试验研究表明,该技术在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方面,与经典的染色体畸变分析方法基本相当。因而,特别适合作为大量化合物和现场人群初筛的实验方法。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渗透微核试验的检测和应用范围得到了广泛的拓展,已发展成为能同时检测染色体断裂、丢失、分裂延迟、分裂不平衡、基因扩增、不分离、DNA 损伤修复障碍、凋亡、细胞分裂不平衡等多种遗传学终点的检测,因而近年来国际上有人提出了新微核试验概念,从而大大拓展了微核试验的应用范围。微核技术的种类很多,包括常规微核试验、细胞分裂阻滞微核分析法、荧光原位杂交试验与 DNA 探针与抗着丝粒抗体染色等方法。在微核检测技术中可以利用的实验材料主要有:动物的骨髓红细胞系、外周血淋巴细胞、上皮脱落细胞以及植物中的蚕豆或紫露草的根尖或茎尖细胞等。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微核的形成体现了环境的污染状况,常常以微核出现的频率计算污染指数,测定环境的污染状况。利用水花生根尖微核技术对马鞍山市废水进行监测发现,水花生根尖微核可作为监测水体污染的新材料,其根尖细胞微核率 MCN(‰),不仅可用于监测不同废水的污染程度,而且由于该植物长期生活在污染水体中,还能反映不同废水的污染物富集程度及现状;根据蚕豆根尖微核试验结果,扬中市水体的遗传毒物污染可分为重污染状态的排污河道、中轻污染的沟塘及基本没有污染的河道和通江闸口等3种类型,且发现大河大港等流动水体的水质好于河沟及塘水的水质;另外,大蒜根尖和紫露草的微核也已成功用于水体污染的监测[6]。

PCR技术

工作原理PCR 技术又称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是一种在体外扩增核酸的技术。该技术模拟体内天然 DNA 的复制过程。其基本原理是在模板、引物、4种 dNTP和耐热 DNA聚合酶存在的条件下,特异扩增位与两段已知序列之间的 DNA 区段的酶促合成反应。每一循环包括高温变性、低温退火、中温延伸三步反应。每一循环的产物作为下一个循环的模板,如此循环30次,介于两个引物之间的新生 DNA 片段理论上达到230拷贝(约为109个分子)。特点与分类PCR 技 术 具 有 以 下 特 点:①操 作 简 便。目 前PCR技术采用耐高温 TaqDNA聚合酶,并且在有电脑控制的 DNA 扩增仪中进行,使操作大为简化,一次加入的酶即可满足反应全过程。②快速。一般常取用20~30个周期能使目的 DNA 达到数百万倍扩增的反应只要数小时即可完成。③灵敏度高。PCR方法可用单、双倍体细胞、一根头发、甚至单一进行 DNA 定型。④特异性强。TaqDNA聚合酶耐高温的性质使反应中引物与模板退火的步骤可以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结合的特异性大大增加,被扩增的目的片段也能保持很高的正确程度。⑤对原始材料质量要求低。由于PCR技术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故仅含微量(pg,ng)的目的 DNA 的粗制品就可以用做反应起始材料来获取目的产物。PCR技术种类很多,包括反向 PCR、锚地 PCR、不对称PCR、反转录PCR、修饰引物PCR、巢式PCR、等位基因特异性 PCR、单链构型多态性 PCR、复合PCR、重组PCR、定量PCR、竞争性PCR、原位PCR及免疫PCR技术等。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因PCR方法能快速、准确地检测外环境致病性细菌和有害生物,已逐渐取代了长期以来检测外环境(水样中的霍乱弧菌、空气中产气荚膜杆菌、海洋中已知病菌及有害生物如藻类等)所采用的传统的分离培养法,使得监测效率大大提高。用该技术检测水体中病原微生物比常用的细菌指标法更快速、灵敏,且水中绝大部分病原体都可以被扩增,所以,即使在浓度 很小 的情 况下 依然 可以 被检出[7];而 用 实时 PCR监测水体中嗜肺军团杆菌的结果与传统标准方法一致,但它 的 检 测 灵 敏 性 和 重 现 性 均 比 传统方法高,这种方 法 为 确 定 流 行 病 的 污 染 源 和 评价水体污染程度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8]。近年来,依据PCR 分析突变的相关技术在环境监测中也 得 到 了 广 泛 应 用。 如 变 性 梯 度 凝 胶 电 泳(PCR-DGGE)技术可用于分析土壤中分解蛋白酶的细菌群落,以 确 定 无 机 和 有 机 肥 对 植 物 根 系 附近及其周围土壤中蛋白酶活性的影响[9]。

酶联免疫吸附检测

工作原理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是把抗原抗体的免疫反应和酶的高效催化作用原理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检测技术。ELISA的基础是抗原或抗体的固相化及抗原或抗体的酶标记。结合在固相载体表面的抗原或抗体仍保持其免疫学活性,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既保留其免疫学活性,又保留酶的活性。在测定时,受检标本(测定其中的抗体或抗原)与固相载体表面的抗原或抗体起反应。用洗涤的方法使固相载体上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液体中的其他物质分开。再加入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也通过反应而结合在固相载体上。此时固相上的酶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呈一定的比例。加入酶反应的底物后,底物被酶催化成为有色产物,产物的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直接相关,故可根据呈色的深浅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特点与分类ELISA法具有灵敏、特异、简单、快速、稳定及易于自动化操作等特点,不仅适用于临床标本的检验,而且由于一天之内可以检查几百份甚至上千份样品,因此也适合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ELISA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双抗体夹心法、间接法、竞争法以及BAS-ELISA等。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ELISA因具有特异性高、敏感性强、结果易于检测,已 广 泛 应 用 于 环 境 监 测 等 领 域。 利 用 间 接ELISA 的灵敏性和特异性跟踪监测不同土壤中苏云金芽孢杆菌的Bt杀虫蛋白的含量,结果证实 ELISA可 用 于 生 防 菌 杀 虫 蛋 白 的 监 测;利 用 间 接 竞 争ELISA分析方法来检测稻田土壤中除草剂毒莠定残留,结果表明,毒莠定的检出下限可达5ng/mL,样品基质对检测结果没有干扰。近年来,ELISA 在农药残留检测方面的应用也得到迅速发展,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甲胺磷、甲基对硫磷、菊酯类农药、氟虫腈杀虫剂、除虫脲农药等的检测。

单细胞生物特点范文5

1.某二倍体动物的某细胞内含有10条染色体、10个DNA分子且细胞膜开始缢缩则该细胞

A.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正在发生基因自由组合

将形成配子 D.正在发生DNA复制

下面是人体一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中染色体和DNA在A、B、C、D四个阶段的统计数据那么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

在某植物根尖每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都有40条染色体。下表中能正确表示该植物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和后期每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染色单体数目的是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染色体/条 染色单体/条 染色体/条 染色单体/条 甲 10 20 20 10 乙 10 20 20 0 丙 20 40 20 10 丁 20 40 40 0 A.甲 B.乙丙 D.丁

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表述正确的是

二倍体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的每一极均不含有同源染色体

二倍体生物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在细胞分裂时随机地、不均等地分配

二倍体生物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含同源染色体

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

下图甲表示雄家兔细胞内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一个精原细胞进行细胞分裂时得到了图乙所示的情况另一个精原细胞进行细胞分裂时得到了图丙所示的情况。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图乙所示情况发生在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

B.图丙所示情况发生在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的过程中

乙、丙两图所示的变异一定能遗传给子代

乙、丙两图所示的变异类型分别属于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结构变异

6下图为某动物精原细胞(染色体数为2n核DNA数目为2a)分裂的示意图图中标明了部分染色体上的基因细胞处于染色体着丝点(粒)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核DNA数目为4a

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核DNA2a

C.正常情况下基因A与a、B与b分离发生在细胞①和②中

与图中精细胞同时产生的另外3个精细胞的基因型是aB、ab、AB

下图表示某细胞(含4条染色体)的分裂示意图~⑥代表细胞。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则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细胞①中有8条染色体细胞③有2个基因B

细胞③是次级卵母细胞细胞⑤的基因型为a

右图是某二倍体生物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等位基因M和m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可能是

该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位于⑦和⑧上

该细胞进行有丝分裂、m位于②和⑥上

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能只有M位于①和⑤上

该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位于①上、m位于②上

甲、乙两图为某二倍体高等生物某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在形成图甲细胞过程中发生过交叉互换

甲、乙两图说

C.图甲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条姐妹染色单体

若图乙表示卵细胞则图甲表示次级卵母细胞

一个正处于分裂后期的正常细胞全部染色体10个DNA分子。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该细胞中含两个染色体组且移向细胞两极的核基因相同

该细胞分裂完成后可能形成体积不相等的两个子细胞

该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5或10

此时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如图H的变化曲线代表细胞分裂刚好结束。回答有关问题:

(1)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cd段中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________对;ef段中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________对。

(2)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在________段既具有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又具有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

(3)该图若为减数分裂________段。

(4)cd段时的值为________。此时细胞内的值会比H值________(大/小/相等)。

下图中编号①~⑤的图像是显微镜下拍到的二倍体百合(2n=24)的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请回答问题:

(1)将捣碎的花药置于载玻片上滴加________染色1-2 min制成临时装片。在光学显微镜下可通过观察细胞中________的形态、数目和位置的变化来判断该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

(2)据图分析图②中细胞的特点是同源染色体________非同源染色体________。图③中细胞的特点是同源染色体________,并且____________________间发生交叉互换。请将上述观察到的细胞图像按减数分裂的时序进行排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②中的细胞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图⑤的每个细胞中含姐妹染色单体________条。

1.解析:选C。二倍体动物的细胞内有10条染色体和10个DNA分子且细胞膜开始缢缩。没有染色单体即着丝点已经分裂该细胞应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末期即将形成配子正确。

解析:选B。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图中A阶段表示细胞核中DNA数和染色体数相等(2n);B阶段表示核DNA数加倍染色体数不变符合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特征正确;C阶段表示细胞核中DNA和染色体数均减半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细胞的特征;D阶段表示细胞核中DNA数和染色体数较A阶段均减半是经减数分裂形成的生殖细胞的特征。

解析:选B。理解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数目变化是解题的关键。该植物根尖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40说明该植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为20条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造成染色体数目减半故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为10染色单体数目为20;减数第二次分裂20,染色单体数目为0。

解析:选B。二倍体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的每一极均含有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解析:选C。虽然图乙和图丙所示情况均是精原细胞进行分裂时形成的其分裂完成后会形成带有变异类型的精子但是这些精子若不能完成受精作用就不会将这些变异遗传给子代。图乙属于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精原细胞既可以通过有丝分裂进行自身细胞数量的增加又可以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精子

6.解析:选B。①是有丝分裂的后期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4n核DNA数目为4a。③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核DNA数目为2a。正常情况下基因A与a、B与b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细胞②中。与图中精细胞同时产生的另外3个精细胞的基因型应该是aB、aB、Ab。

解析:选A。据图可知细胞①应为初级卵母细胞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细胞③为次级卵母细胞而且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条染色单体具有相同的基因(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故有2个基因B;卵细胞的基因型是ABb因此可推知细胞②、③的染色体数分别为1条和3条而且细胞②的基因型为aa故细胞④、⑤为第二极体基因型都为a细胞⑥的基因型与其下面细胞的基因型相同为ABb。

解析:选C。由图可知该生物为二倍体且该细胞的每一极均无同源染色体可推出该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正确。

解析:选A。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根据甲细胞中染色体的颜色可知其在形成过程中发生交叉互换正确;甲、乙两图发生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不是染色体变异错误;图甲细胞中有一个染色体组条染色单体错误;若图乙表示卵细胞则图甲表示第一极体错误。

解析:选D。细胞分裂后期包括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每条染色体含2个DNA分子该细胞若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则10个DNA分于分布在5条染5条染色体若该细胞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则体细胞内含有10条染色体。解析:分裂间期DNA未复制前每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DNA分子复制后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分子直到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每条染色体上又恢复为1个DNA分子。(1)果蝇体细胞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若该图为有cd段细胞内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ef段为着丝点分裂后细胞内同源染色体有8对。(2)若该图为减数分裂段既具有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又具有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3)若该图为减数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发生基因的分离与自由组合处于cd段。(4)cd段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分子此时H=1/2。由于线粒体还含有DNA分子故cd段细胞内的值要小于1/2。

答案:(1)4 8 (2)cd (3)cd (4)1/2 小

单细胞生物特点范文6

一、主动积极参与“活动”,加深理解

《生物学》教科书中每章节都设置了较多“活动”内容。例如在“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一节中,设置的“活动”有:“观察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观察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如果你在学习时,主动积极参与活动,用显微镜观察有关的不同种类的细胞,并绘制一些细胞图,并经过“讨论”思考解决相关的问题,比较动植物细胞的异同。按上述方法再去学“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细胞是通过分裂而增殖”等内容,这样,你需要理解记忆的相关的基础知识:细胞是构成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的功能,细胞之间的联系,生物细胞的生长方式,细胞分裂的方式和生长现象等,就能熟练地运用它们去解决一些问题和加深对相关问题的理解,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二、细致观察,认真思考

青蛙是怎样捕食的?细菌的形态有多少种?玉米幼苗一天之内能够长多高?等等,这些都需要进行科学观察。观察时要细致,认真思考所发现的问题。在学习生物课过程中有很多观察的“活动”。如“观察一滴水中的生命”“观察变形虫”“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通过观察,就会在脑海中形成相关的印象和知识。但是有些基本概念、原理规律等就不能进行观察,而教科书上常用相关示意图表示。如“细胞分裂示意图”“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示意图”,对于这些示意图,应该细致观察“阅读”,认真想象思考,这样就可能较易理解掌握相关的知识。又如“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一章,重点、难点都是血液循环,如果把心脏、血管的结构特点与体循环、肺循环路线及血液变化简图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识记这个简图,就可完成以下知识点的记忆:心脏结构的特点;从图中箭头方向可解释什么叫动脉、什么叫静脉;根据血液颜色可解释什么是动脉血、什么是静脉血;根

据箭头可找出体循环路线、肺循环路线,图中可看出气体交换部位、气体扩散方向和血液变化。

三、运用“比较”法记忆,深化理解

《生物学》的许多概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像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动脉与静脉、血浆与血清、原尿与终尿、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等。将它们进行对比,可以使我们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有深刻的印象,同时有助于我们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和掌握。如在学完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后,可列出以下表格比较两者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