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细胞生物主要特征范例6篇

单细胞生物主要特征

单细胞生物主要特征范文1

[关键词] 涎腺导管癌; 巨细胞瘤; 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组织起源

[中图分类号] R 739.87 [文献标志码] B [doi] 10.7518/hxkq.2013.03.024

以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GCT)为主要特征的原发性涎腺导管癌(salivary duct carcinoma,SDC)是极为罕见的相对新认识的尚未完全定义组织发生学的一种肿瘤。GCT通常与另一个唾液腺原发肿瘤(如SDC、癌肉瘤等)存在关联。无痛的、不断进展的肿块是最常见的症状。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腮腺的伴有GCT的SDC,并结合文献,探讨该肿瘤的临床特点、病理学改变及组织学起源等。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68岁,2011年5月以“发现左耳下肿物20多天”入院。大约20多天前,患者突然感觉左耳下不适,自己检查发现局部有一包块。无发热,否认牙痛,无外伤、手术史。专科检查:颜面部基本对称,左侧腮腺下极略膨隆,可扪及腮腺部一肿物,约2.0 cm×2.0 cm大小,肿块表面皮肤颜色正常,质地中等,无压痛,表面无明显分叶状,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活动度良好;无面瘫症状;双侧髁突活动良好,张口度约二指。咬合关系良好,上颌及腭部未见异常,舌运动良好,伸舌居中;口内牙龈和黏膜颜色正常,右腮腺、双颌下腺未扪及异常,导管开口无红肿,分泌液清亮;咽部未见异常;双侧颌下及颈部淋巴结无肿大。

超声检查(图1):左侧腮腺形态、大小如常,下极可见一个低回声肿块,大小约1.6 cm×1.0 cm,形状呈类圆形,实质回声不均匀,边界不规整,向周边组织呈浸润状,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诊断:

左侧腮腺实质性占位,恶性可能。其余影像学资料未见软组织及骨组织占位。

门诊以“左腮腺腺淋巴瘤”收入院。全身麻醉下行“左腮腺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位于腮腺下部,

结节状,大小1.8 cm×1.5 cm×1.2 cm,无包膜,界尚清,切面淡黄,实性,质中,未见明显出血、坏死(图2)。手术切除面神经总干下方腮腺组织和肿瘤,结扎腮腺残端。切除标本4%多聚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HE)染色,光镜下观察。免疫组织化学采用EnVision

两步法,所用一抗Pan-CK、HMWCK、CK8/18、CK5/6、CK19、CK7、EMA、AR、Her-2、GCDFP-15、P53、CD68、Vimentin、Lysozyme、PSA、ER、TTF-1、CEA、CDX2均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术后病理组织观察:在残存、萎缩的涎腺组织中,肿瘤呈现两种不同的组织结构浸润生长,以位于中心的GCT结构为主,约占肿块的80%,表现为成片单核细胞背景中均匀地散见的多核、破骨细胞样巨细胞。巨细胞特征性地有多个位于细胞中央的圆形-卵圆形泡状核(总数2~50个,平均15个),单一小核仁清晰,胞质嗜伊红。单核细胞有类似巨细胞的圆形-卵圆形泡状核,细胞大小相近,胞质弱嗜伊红(图3左)。在肿瘤周边,表现典型SDC的侵袭性、

恶性特征。GCT和SDC之间无界限,可看到移行过渡区(图3右)。无类骨质形成。

免疫组织化学:SDC细胞弥漫而强烈地表达Pan-CK(图4)、HMWCK、CK7、CK5/6、CK8/18、CK19、

EMA、AR、Her-2、GCDFP-15、P53,单核细胞以及破骨样巨细胞均表达CD68(图5)和波形蛋白,部分单核细胞还表达Pan-CK、CK5/6、EMA、P53及局灶表达溶菌酶;破骨样巨细胞不表达上皮标志物及AR、Her-2和GCDFP-15。散在的高度异型的与巨细胞相混合或被其吞噬的单核细胞也表达上皮标志物。所有的PSA、ER、TTF-1、CEA、CDX2均为阴性。

2 讨论

2.1 临床表现和诊断

涎腺原发性GCT是极为罕见的病理类型,组织形态类似骨巨细胞瘤。1984年Eusebi等[1]报道3例腮

腺GCT,其中1例伴腮腺癌在多形性腺瘤癌(carcinoma ex pleomorphic adenoma,CXPA)中。截止目前,仅有17例涎腺GCT的报道。结合本例报道并总结文献,涎腺GCT通常与另一个唾液腺原发肿瘤存在关联,半数病例伴有癌,通常是SDC、CXPA、癌肉瘤等[2-3]。

这些病例中,15例(83%)发生在腮腺,2例(11%)发生在颌下腺,1例(6%)发生在小唾液腺[4]。患者年龄28~92岁(平均61岁),多数为男性(男女比例4∶1)。

无痛的快速进展的肿块是最常见的症状,少数病例也会缓慢生长。切除术后9个月,8例患者没有任何症状,1例颈部淋巴结转移[5],1例死于癌播散(肺转

移)[6]。一般来说,由于SDC成分,伴有SDC的GCT相对于骨巨细胞瘤更具侵袭性。

切除标本多为涎腺内的结节状肿物,无包膜或菲薄不完整薄膜,界清,切面淡黄或灰白,质中偏软。出血、坏死多见。组织学特征:在残存、萎缩的涎腺组织中似乎有两个毗邻彼此不同的肿瘤浸润生长,两种肿瘤之间可以看到移行过渡区。一个肿瘤表现典型涎腺导管癌的侵袭性、恶性特征;另一个表现为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瘤。前者主要位于肿瘤周围,有典型的腺样、筛孔状、“Roman桥”样、粉刺样坏死及实片状特征。间质见纤维化和炎症细胞浸润,可见血管和神经浸润。导管癌细胞由高核浆比的非典型上皮细胞构成,细胞异型性大,泡状核,核仁显著,含丰富粉红色颗粒状细胞质,嗜酸细胞化生常见。后者GCT成分占肿块的60%~80%,表现为成片单核细胞背景中均匀地散见的多核、破骨细胞样巨细胞。巨细胞特征性的有多个位于细胞中央的圆形-卵圆形泡状核,核染色质均匀、细腻,单一小核仁清晰,胞质嗜伊红。单核细胞有类似巨细胞的圆形-卵圆形泡状核,细胞大小相近,胞质弱嗜伊红。在邻近涎腺导管癌的移行过渡区,高度异型的单核和多核瘤细胞与巨细胞瘤相混合,部分细胞甚至被破骨细胞样巨细胞所吞噬。在部分区域,涎腺导管癌和巨细胞瘤由纤维组织分隔,另外的区域可看到似乎已融合,二者间无清晰的边界。间质血管丰富、出血、多灶性坏死。无类骨质形成。免疫组织

化学染色:SDC细胞一般强表达上皮标志物(EMA,CK系列)和AR、Her-2、GCDFP-15、P53;单核间

质细胞及破骨样巨细胞表达CD68、波形蛋白、P53、溶菌酶,部分尤其邻近SDC的单核间质细胞还表达Pan-CK、EMA等上皮标志物;破骨样巨细胞不表达GCDFP-15、AR和Her-2。散在的、高度异型的与巨细胞相混合或被其吞噬的单核细胞也表达上皮标志物。所有成分的ER、TTF-1、CEA、CDX2均为阴性,PSA一般为阴性,少数SDC阳性,这有助于排除转移性癌。涎腺GCT中的一些单核细胞对组织细胞和上皮标志物均有反应[1-8]。由于涎腺GCT多伴有各种癌性成分,诊断涎腺GCT时,所有的标本必须仔细检查,多处取材非常必要,并辅以免疫组织化学验查。

2.2 起源

过去一度认为,涎腺原发性GCT与骨巨细胞瘤同源,但最近的一项研究[7]认为,其更像是癌。近来,基于具有和骨巨细胞瘤不同的p53基因位点的杂合性

缺失和微卫星不稳定性,Tse等[7]认为涎腺GCT是与

骨巨细胞瘤无关的肿瘤实体而不是反应性病变。然而,尚不清楚这种肿瘤是否是一个不寻常的化生癌或者起源于间质或干细胞。虽然涎腺原发性GCT与骨巨细胞瘤形态上相似,但还是有一些特征可以使之区别于骨巨细胞瘤和其他骨外的巨细胞瘤。例如,涎腺肿瘤更具生物学侵袭性,多有癌性成分,在近移行过渡区可见散在的、明显的恶性上皮细胞与单核细胞成分混合,外周不见与之相关的反应性骨形成,临床及影像学检查也容易将侵入腮腺的颌骨骨巨细胞瘤排除。一些对涎腺GCT的超微结构的研究也观察到:虽然巨细胞有类似于骨破骨细胞的特征,但单核细胞有很多微绒毛和一些细胞-细胞间接合部;单核细胞细胞质局灶性表达溶菌酶,而骨或癌组织的巨细胞不表达[6]。Nagao等[8]报道1例SDC伴肉瘤样区域及GCT样组织结构,认为涎腺GCT可能是癌肉瘤。原因如下:涎腺GCT共存癌性区域非常多见;涎腺GCT的单核细胞没有明显的恶性特点,但有一定程度的核异型性;如同SDC成分一样,涎腺GCT的单核细胞表达p53,都有肿瘤特征;单核细胞除表达组织细胞外,还表达上皮标志物如Pan-CK和EMA;许多所谓的组织细胞标志物没有特异性,在非组织细胞中也表达。Tse等[7]报道SDC成分和GCT成

分具有类似的基因表型。本文病例也显示了癌和单核细胞的混合和移行过渡,涎腺GCT可能从SDC转分化而来,因此涎腺GCT可能是SDC的肉瘤样变异。

2.3 鉴别诊断

对癌肉瘤或肉瘤化癌来说,上皮和间叶细胞均异型性明显,核分裂像多见,间叶成分多表现为梭形细胞,其组织结构及形态多样,免疫组织化学分别表达上皮及间叶标志物。病史、有无外伤、手术史、无局部炎性肿痛有助于除外涎腺巨细胞肉芽肿及反应性的异物巨细胞,虽然涎腺巨细胞肉芽肿也常与肿瘤相关,但其不表达上皮标志物和p53。本文病例表达p53、Pan-CK、EMA,是肿瘤而不是巨细胞肉芽肿[2]。原发于涎腺软组织的巨细胞瘤极为罕见,通常

不伴有癌性成分(如典型SDC),而且一般不表达上皮标志物(如Pan-CK、EMA等)。涎腺未分化癌巨细胞一般为瘤巨细胞,异型性明显,核仁显著,核分裂像多,可有明显的梭形细胞成分,免疫组织化学上巨细胞和梭形细胞都表达上皮标志物。病史、组织形态及辅助免疫组织化学检查一般可有效鉴别转移性癌。

2.4 治疗和预后

手术切除是涎腺GCT主要的治疗手段,广泛彻底地切除肿瘤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但对放、化疗方案及疗效尚无统一意见。研究[4-5,8]表明:以巨细

胞瘤为特征的涎腺癌仅有13%的病例直接死于肿瘤,死亡原因主要为远处转移。

[参考文献]

[1] Eusebi V, Martin SA, Govoni E, et al. Giant cell tumor of major

salivary glands: Report of three cases, one occurring in associa-

tion with a malignant mixed tumor[J]. Am J Clin Pathol, 1984, 81

(5):666-675.

[2] Donath K, Seifert G, R?ser K. The spectrum of giant cells in tu-

mours of the salivary glands: An analysis of 11 cases[J]. J Oral

Pathol Med, 1997, 26(9):431-436.

[3] Grenko RT, Tytor M, Boeryd B. Giant-cell tumour of the salivary

gland with associated carcinosarcoma[J]. Histopathology, 1993, 23

(6):594-595.

[4] Kusafuka K, Nakamura S, Asano R, et al. Osteoclast-type giant

cell tumor of minor salivary gland with mucin-rich salivary duct

carcinoma: A case report of unusual histology with immunohisto-

chemical analysis[J]. 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 Oral Radiol

Endod, 2010, 109(6):870-877.

[5] Kadivar M, Nilipour Y, Sadeghipour A. Osteoclast-like giant-cell

tumor of the parotid with salivary duct carcinoma: Case report and

cytologic, histologic,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findings[J]. Ear Nose

Throat J, 2007, 86(10):628-630.

[6] Balogh K, Wolbarsht RL, Federman M, et al. Carcinoma of the

parotid gland with osteoclastlike giant cells. Immunohistochemical

and ultrastructural observations[J]. Arch Pathol Lab Med, 1985, 109

(8):756-761.

[7] Tse LL, Finkelstein SD, Siegler RW, et al. Osteoclast-type giant

cell neoplasm of salivary gland. A microdissection-based compa-

rative genotyping assay and literature review: Extraskeletal “giant

cell tumor of bone” or osteoclast-type giant cell “carcinoma”[J].

Am J Surg Pathol, 2004, 28(7):953-961.

[8] Nagao T, Gaffey TA, Serizawa H, et al. Sarcomatoid variant of

salivary duct carcinoma: Clinicopathologic and immunohistoche-

单细胞生物主要特征范文2

【关键词】 阑尾杯状细胞类癌;鉴别诊断

阑尾杯状细胞类癌是混合性内分泌-外分泌肿瘤的亚型, 恶性程度高于一般类癌, 治疗方法也有争议, 本研究通过1例阑尾杯状细胞类癌结合文献探讨阑尾杯状细胞类癌的病理特征。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男, 74岁, 因无诱因右下腹疼痛入院。腹部检查:右下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 临床诊断为急性阑尾炎。

1. 2 方法 标本经4%甲醛液固定, 石蜡包埋切片, 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SP法, 单克隆抗体及试剂购于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2 结果

2. 1 病理检查

2. 1. 1 大体检查 阑尾5.5 cm×0.8 cm, 表面附脓苔, 质略脆。

2. 1. 2 镜下所见 阑尾壁及阑尾系膜急性化脓性炎症, 阑尾壁全层见小腺泡样、小团状或条索状排列的肿瘤细胞, 细胞呈杯状或指环状, 胞浆内见蓝染黏液, 细胞核小 , 位于细胞基底部, 部分细胞核染色深, 偶见核分裂像。

2. 2 免疫组化 Syn、CD56、NSE、CK8/18均为阳性, CgA阴性, Ki-67阳性约5%。病理诊断为阑尾杯状细胞类癌。

3 讨论

阑尾杯状类癌是阑尾原发性肿瘤中少见的肿瘤, 是原发于阑尾同时具有腺样和内分泌分化特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 既分泌黏液又具有杯状细胞的特征。阑尾杯状细胞类癌组织来源争议很多, 但是根据其双向分化的特征, 肿瘤细胞可能起源于肠隐窝底部的多能干细胞[1]。临床表现上仅有急慢性阑尾炎的表现, 无明显肿块, 一般无类癌综合征, 缺乏特异性, 影像学及内窥镜对于阑尾杯状细胞类癌的早期诊断意义不大, 查阅文献目前尚不能在术前得以诊断, 所以对于可疑阑尾标本要仔细、全面规范取材, 尤其是肿瘤细胞少, 炎症背景重并且伴有泡沫状组织细胞增生的标本, 必要时加做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本例阑尾标本在阑尾常规取材后, 镜检发现少数散在分布的印戒样细胞, 重新全面取材。本例阑尾杯状细胞类癌主要由排列成簇的杯状细胞或印戒样细胞组成, 细胞异型性小, 偶见核分裂像, 不形成明显腺腔结构。

鉴别诊断:①印戒细胞癌转移:典型的印戒细胞癌细胞呈指环状, 胞浆空泡状, 较少形成癌巢, 癌组织浸润广泛, 免疫组化染色神经内分泌标记阴性。②阑尾黏液腺癌:癌细胞异型性明显, 核分裂像多见, 癌细胞散在分布或小团状排列漂浮于黏液湖中, 免疫组化染色神经内分泌标记阴性。③混合性类癌-腺癌:包括典型阑尾杯状细胞类癌区域, 其他类型的腺癌占肿物的50%以上, 腺癌成分免疫组化染色神经内分泌标记阴性。

阑尾杯状细胞类癌由于其双向分化的特性, 生物学行为差别很大, 一般认为肿瘤大小、浸润范围和程度、有无转移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目前临床上没有统一的治疗方案, 手术切除范围争议颇多。有研究认为肿瘤局限于阑尾内的患者单纯切除阑尾即可。也有人主张Ⅰ期患者单纯切除阑尾, 而Ⅱ、Ⅲ、Ⅳ期切除阑尾的基础上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查阅国内外文献, 阑尾切除术结合右半结肠切除预后良好。本病例行阑尾单纯切除术, 由于患者年龄大, 健康状况较差, 目前不宜进行二次手术, 今后是否择期进行右半结肠切除及预后情况作者将继续随访。

参考文献

单细胞生物主要特征范文3

【关键词】木槿叶生药学

Abstract:ObjectiveToprovideascientificbasisforqualitystandardofHibiscussyriacusL..MethodsPharmacognosticidentificationwasused.ResultsWedescribedthemacroscopiccharacteristicsoftheleaves,powderandmicroscopiccharacteristicsofHibiscussyriacusL.ConclusionThemacroscopicandmicroscopiccharacteristicscanbeusedforitsidentification.

Keywords:HibiscussyriacusL.;Leaves;Pharmacognosy

木槿HibiscussyriacusL.原植物为锦葵科落叶灌木,木槿之名在《尔雅》中已有记载。《中国药典》(1977年版)将木槿花H.syriacusL.收载入药,并对其性状和功效进行了介绍。木槿全身是宝,木槿的花、果实、叶和皮均可入药。花、叶入药:清热凉血,解毒消肿;果实入药:清肺化痰,解毒止痛;茎皮、根皮入药:清热祛湿、杀虫止痒。

Lee等[1]从木槿中分离到皂草苷(saponarin)、紫杉叶素3-O-葡萄吡喃糖、芹菜素7-O-葡萄吡喃糖和3个结构已知的异黄酮6"-O-acetyldaidzein、6"-O-acetylgenistin和3-O-hydroxydaidzein。这3个异黄酮成分能显著抑制鼠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李朝阳等[2]对木槿叶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发现木槿叶中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C、糖、粗纤维的含量较高。

木槿叶有一定的去污能力,我国古代妇女每逢七巧节就有用木槿叶洗发的习惯,是一种很好的纯植物性且具保健作用的洗发剂[3]。木槿叶中含大量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与无机元素。李朝阳等[2]测定,木槿叶中蛋白质含量高达3.72%,脂肪含量达0.79%,粗纤维含量达9.83%,糖类含量达6.27%,还富含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如钙、镁、铁、锌等。木槿的嫩叶可做汤还可泡茶,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4]。

本实验将对木槿的叶片进行生药学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木槿这一丰富的植物资源提供依据。

1器材

1.1药材木槿叶采于长沙市森林公园,经湖南省药检所主任药师方石林鉴定为植物木槿HibiscussyriacusL.的叶。

1.2仪器XSZ-H型显微镜(COIC重庆光学仪器厂);FW-80型高速万能粉碎机(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

1.3试剂水合氯醛,甘油。

2方法

2.1表面撕离装片将木槿叶上、下表皮进行表面撕离装片。

2.2粉末制片法取叶的干燥药材粉碎成细粉(过4号筛),装瓶,贴上标签。制备粉末时,注意取样的代表性。干燥时,一般温度不得超过60℃,以免淀粉粒糊化。

2.3组织切片采用徒手切片法切片将木槿叶进行横切后装片。

3结果

3.1性状鉴别叶片为卵形或菱状卵形,互生,长4~7cm,宽2~4cm,不裂或中部以上3裂,基部楔形,边缘有钝齿,幼时两面均疏生星状毛。叶背除脉上有毛外,其余平滑无毛。

3.2显微特征

3.2.1上表皮表皮细胞为长方形或不规则形的扁平细胞,内含众多草酸钙簇晶,直径15~36μm,少数含有草酸钙方晶,直径8~25μm。单细胞非腺毛基部钝圆,顶部锐尖或稍钝,长480~650μm,直径15~33μm,壁厚3~8μm,表面光滑,有的胞腔内含黄棕色物。腺毛头部由多个细胞组成,直径12~23μm,柄单细胞而短。偶见气孔,平轴式,保卫细胞肾形,副卫细胞3~6个。见图1。

3.2.2下表皮表皮细胞长方形,排列紧密,壁明显比上表皮细胞壁厚。单细胞非腺毛狭长,长440~1100μm。腺毛头部由多个细胞组成,直径12~25μm,柄单细胞而短。有众多气孔,明显比上表皮多,大多为平轴式,少数为不定式,保卫细胞肾形,副卫细胞3~6个。表皮细胞及副卫细胞中含有众多草酸钙簇晶,直径15~38μm,少数细胞中含有草酸钙方晶,直径9~25μm。见图2。

3.2.3横切面上表皮细胞长方形,以内是厚角组织和薄壁组织。下表皮细胞较小,具气孔。下表皮细胞有多数凹陷,可见腺毛和单细胞非腺毛。叶肉栅栏组织1~2层细胞,排列紧密,海绵组织4~6层细胞,排列亦相对紧密,维管束外韧型,位于叶脉中央,其上方是具成串导管的木质部,下方是韧皮部,在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有不发达的形成层;维管束下方为发达的薄壁组织,薄壁细胞中含有簇晶状草酸钙结晶,紧贴下表皮分布有3~5层厚角细胞。见图3。

3.2.4粉末深绿色。单细胞非腺毛基部钝圆,顶部锐尖或稍钝,长480~1150μm,直径25~43μm,壁厚3~8μm,有的胞腔内含黄棕色物,大多数表面光滑,有的可见条状纹理或细小疣状突起。草酸钙簇晶众多,大多分布在叶肉或表皮细胞中,直径21~56μm,也可见草酸钙方晶,8~25μm。导管多数为螺纹导管,直径15~44μm,少数为网纹导管,直15~45μm。纤维多成束,有的与导管连结。见图4。

4小结

本研究对木槿叶的性状进行了观察;对其粉末及组织特征进行了显微研究。发现其叶片中含有大量的草酸钙簇晶;其导管主要为螺纹,少数网纹;此外,尚有单细胞非腺毛及腺毛。以上特征,可作为木槿药材的鉴别依据。

【参考文献】

[1]LeeSJ,YunYS,LeeIY,eta1.AnantioxidantlignanandotherconstituentsfromtherootbarkofHibiscussyriacus[J].PlantaMed,1999,65(7):658.

[2]李朝阳,杨朝霞.木槿叶营养成分测定[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3(4):95.

单细胞生物主要特征范文4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是系统论的核心思想。不论是细胞、个体、生态系统等都表现出各级水平的整体性特点。例如,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学成分和各种细胞结构只有统一在细胞这个整体中才能相互协调,发挥各自的功能,表现出细胞的整体性。构成生物个体的各种组织、器官,离开了生物这个整体,其作用也难以发挥。组成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一方面在系统内协调完成各自的功能,维持系统的整体性,另一方面若系统崩溃,则各种系统成分难以存在。反馈调节机制是维持系统整体性的必要条件,生命活动的调节、内环境的稳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知识中,都包含了这一思想。系统论观点可以使我们从整体上把握生物学知识,使生物学知识成为一个有明显结构层次、线条清晰而成网络的知识体系。在教学中注重体现系统论思想和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学科内综合能力具有良好的效果。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关于必修模块的要求是“所选内容能够帮助学生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认识生命系统的物质和结构基础、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生命系统中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灌输系统论的思想,用系统论的思想方法统领必修模块教学时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注意处理好章节内容与全书主线的关系。无论是系统论的思想方法,还是生命系统的基本特征,在教材中都是隐性的,渗透在教材内容的组织和呈现当中。教师宜细细体会,融会贯通,做到心中有数。备课时应通观全局,处理好章节内容与全书主线的关系。

2.系统论的思想方法重在领悟。以系统论的思想方法统帅全书,但是系统论的思想对于高中学生是抽象、难理解的。高中生物课程不要求学生全面掌握系统论,而是希望学生通过对生命系统的特征及运行规律的学习,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培养以系统的观点看待世界、分析事物的思想方法。

教学时如何渗透系统论的思想,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巧用教材资源,灌输系统论思想

高中生物教材有许多资源可以利用,笔者就教材中的实例进行简述。

1.利用封面目录,建立系统论思想。

如:必修1“分子与细胞”封面和目录。

笔者在进行必修1内容教学前,让学生观察教材的封面和目录。通过对封面、目录的粗略学习,学生对必修1“分子与细胞”有了大概的了解,初步建立了系统论的思想,初步感知了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为学好全书乃至整个必修、选修课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利用教材的练习题,培养思想。

如:必修3《种群的特征》P64,拓展题1。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要求:说出种群特征和个体特征的不同之处。教材设置了拓展题,以期引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学时,教师利用好教学资源,把“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含义讲授给学生,学生才能够从本质上把握种群的特征和个体特征的不同之处。笔者在进行教学时,首先让学生回顾种群的概念,用系统论的观点说明种群不是个体的简单累积,然后让学生思考群体和个体的差别,引出种群的特征。这样,学生对该部分知识很快就清晰掌握了。

3.利用教材的思考题,深化思想。

如:选修3《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P113,旁栏思考题。

教师在教授该知识内容时,把系统论的思想传授给学生,学生才能真正领悟生态工程系统整体性原理。笔者在教学时,要求学生说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涵义,回顾教材中其他相关内容,然后进行总结。这样,学生通过回顾、总结,强化了对系统论的认识。

二、挖掘教材内容,深化系统论思想

教材资源毕竟是有限的,教师要能够充分挖掘教材,积极灌输思想,让学生从思想上领会“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思想。生物学科中体现整体思想的科学实例很多。例如:一个细胞可以看做一个整体,细胞有细胞整体层次上的结构和功能,又有各组成部分及各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彼此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一个生物体还可看成是一个整体。一个种群、一个群落、一个生态系统都可以看成一个整体或一个系统。

如:《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要求:举例说明细胞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注重举例,以实例说明细胞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此时,我们不妨把“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思想灌输给学生。学生在理解细胞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的基础之上,学科思想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微观层面上了解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统一,生物体部分和整体的统一,从而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树立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细胞是一个系统,其内部各种组分既存在结构上的联系,又在功能上彼此分工协调,相互依存;成千上万的化学反应,在基因的调控下,有条不紊地进行;反应的产物又会反作用于基因的表达;细胞的外环境(如动物体的内环境)与细胞之间不断进行物质的交换、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等等,这样才使得细胞完成特定的生命活动,表现出作为生命基本单位的生命活力。

教师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系统论的思想,这样,学生才能够层层深入,把握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把知识与知识的内在联系融会贯通,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界纵横交错的生命之网,避免孤立地片面地看问题。

三、建构知识体系,夯实系统论思想

如进行必修1内容教学时,笔者把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来学习和研究,并以此为主线建构《分子与细胞》模块教材的知识体系,符合课程标准关于建立生命系统概念的要求,其中一以贯之的系统论思想方法,对于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提升科学素养大有裨益。同时,该主线有序地把本模块的具体内容标准“细胞的分子组成,细胞的结构,细胞的代谢,细胞的增殖,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组织起来,使本模块的知识结构化、条理化,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中学生物课程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在中学生物学的教学中,渗透和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这是我国当前中学生物学教学,以至于中学各学科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新课题。21世纪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蓬勃发展的新世纪。国际间的剧烈竞争、和平、战争和发展,国内社会的转型、改革、开放和四化建设,无疑对21世纪的人才素质、知识、能力和思想意识素养诸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尤其对人才的思想素质,特别是学生的现代意识方面,如竞争意识、适应意识、系统整体意识、创新意识、改革开放意识、自主意识、科技意识、人口意识和环境意识等,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学生未来发展的多元化提示我们,中学生物教学能够并且应当影响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物学思想观念。

参考文献

[1]赵占良.试论提升学生的生物学理解力.

[2]赵占良.生命科学的发展对中学生物课程的影响.

[3]马红梅.试谈“系统论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单细胞生物主要特征范文5

【摘要】 目的为鉴别和开发利用清酒缸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清酒缸进行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结果清酒缸的显微特征为:根韧皮部有纤维束成群散在;茎韧皮部可见维管束断续排列成环;叶的主脉有外韧型维管束,呈凹槽形。结论上述特征可作为清酒缸鉴定的依据。

【关键词】 清酒缸;药材性状;显微特征

清酒缸为豆科山蚂蝗属植物小槐花Desmodium caudatum (Thunb.) DC.的全草,又名草鞋板、味噌草、拿身草、羊带归、青酒缸,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等地。全株均可作药用,具有清热利湿,消积散淤,主治劳伤咳嗽,吐血,水肿,小儿疳积,痈疮溃疡,跌打损伤等症,为广西民间常用中草药[1,2]。鉴于有关清酒缸的生药鉴定尚未见报道,故作者从药材性状、显微特征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和制定其药材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仪器

1.1材料采自广西南宁市郊区老虎岭,经广西中医学院药用植物教研室朱意麟老师鉴定为豆科山蚂蝗属植物小槐花Desmodium caudatum (Thunb.) DC.的全草。

1.2仪器与试剂Microm HM355S型全自动石蜡切片机(德国Microm公司)、Motic成像显微系统(厦门麦克奥迪公司),实验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2方法

制片方法:石蜡切片:新鲜清酒缸全草,经FAA固定液固定,常规石蜡切片,番红-固绿染色制成永久片[3]。粉末制片:本品粉末经水合氯醛透化,甘油装片而成。

3结果

3.1药材性状本品根呈不规则圆柱形,常弯曲,表面棕褐色至黑褐色,微粗糙,断面黄棕色。茎圆柱形,直径0.1~0.4 cm,表面黄绿色至黑绿色,微粗糙,断面浅黄色。叶对生,多皱缩脱落、破碎,灰绿色至黄棕色,完整者展平后呈披针形,长1.4~6.2 cm,宽0.8~2.8 cm,先端渐狭呈急尖,基部圆形,全缘,疏被短柔毛。气微,味苦。

3.2显微特征

3.2.1根横切面类圆形。①木栓层为6~8列的扁平细胞,排列紧密,细胞类长方形。②皮层较窄,细胞排列疏松,类圆形或长方形,偶见方晶;少数纤维细胞成群散在。③韧皮部细胞类圆形或多角形,可见韧皮纤维成群散在。④形成层不明显。⑤木质部宽广,约占根横切面半径的;导管较大,单个或2~3个相聚;木纤维较多,断续成环分布与木薄壁细胞相间排列。⑥射线宽广,多由1~2列类长方形的细胞组成。见图1~2。

3.2.2茎横切面类圆形。①表皮细胞1列,类长方形,排列紧密。②皮层细胞类圆形或椭圆形,胞间隙稍宽,排列疏松,有方晶散在。③韧皮部较窄,外方有纤维断续排列成环。④形成层不明显。⑤木质部宽广,导管壁较薄,单个或2~3个相聚;木纤维排列紧密,成群散在。⑥射线细胞类圆形,多由1~2列细胞组成。⑦髓部较宽,细胞类圆形,可见方晶。见图3~4。1.木栓层2.皮层3.韧皮部4.纤维5.导管6.射线图1清酒缸根横切面详图(400×)1.木栓层2.皮层3.纤维4.韧皮部5.方晶6.木质部图2清酒缸根横切面简图(40×)1.表皮2.皮层3.纤维4韧皮部5.木纤维6.导管7.射线8.方晶9.髓部图3清酒缸茎横切面详图(400×)

3.2.3叶横切面①上、下表皮细胞各1列,上表皮细胞较大,类圆形或长方形,下表皮细胞较小,类圆形,细胞外壁不见增厚;偶见气孔和非腺毛。②栅栏组织1列,圆柱形,排列紧密,不通过主脉;海绵组织数列,排列疏松。③主脉维管束外韧型,外方纤维束呈凹槽形。见图5~6。1.表皮2.皮层3.韧皮部4.木质部5.方晶6.髓部图4清酒缸茎横切面简图(40×)1.上表皮细胞2.栅栏组织3.海绵组织4.纤维5.韧皮部6.木质部7.下表皮细胞图5清酒缸叶横切面详图(400×)1.上表皮细胞2.栅栏组织3.海绵组织4.纤维5.木质部6.韧皮部7.下表皮细胞图6清酒缸叶横切面简图(100×)

3.2.4叶表面制片叶上表面细胞不规则,波浪状突起,排列紧密,无气孔分布。叶下表面细胞呈不规则形,气孔密集,轴式多为平轴式,偶见不定式。见图7~8。

3.2.5粉末特征干燥粉末米黄色。①淀粉粒极多,单粒淀粉粒类球形或椭圆形,直径8.4~15 μm,脐点裂缝状或人字状,层纹不明显;复粒淀粉粒由2~4粒组成,脐点和层纹都不明显。②方晶较多,单个散在,呈棱形、方形或多面形。③晶鞘纤维较多,单个散在。④纤维少见,长1.1~1.5 mm,端尖长。⑤孔纹导管较多,可见螺纹、梯纹导管。⑥非腺毛较多,长2.6~3.4 mm,表面有疣状突起,壁厚。见图9。1.上表皮细胞2.非腺毛图7清酒缸上表皮(400×)1.气孔2.非腺毛3.下表皮 图8清酒缸下表皮(400×)1.晶鞘纤维2.淀粉粒3.方晶4.纤维5.腺毛6.非腺毛7.导管图9清酒缸粉末图(400×)

4讨论

通过上述研究表明,清酒缸的主要生药学特征有:①根韧皮部可见韧皮纤维成群散在,木纤维多,断续成环分布。②茎皮层有方晶,韧皮部有纤维断续排列成环,木纤维成群散在,髓部较宽,可见方晶。③叶主脉维管束外韧形,外方纤维束排列呈凹槽形,栅栏组织不通过主脉,海绵组织疏松。④粉末可见众多晶鞘纤维,方晶、淀粉粒众多。上述特征既可对进行清酒缸生药鉴别,又可为制定其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第4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44.

单细胞生物主要特征范文6

关键词:  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  诊断  处理

   一、诊断

    由于多种微生物共存的状态,BV的诊断十分复杂。对于单一一种微生物例如阴道加德纳杆菌的培养并不能对临床BV提供准确的诊断。其他实验室诊断技术也不断发展,旨在降低诊断的主观性和提高检查者之间的一致性,包括:从后穹隆取材的巴士涂片上鉴定线索细胞,测定阴道分泌物pH值,阴道分泌物的革兰染色,对主要微生物(例如阴道加德纳杆菌)的定量培养和DNA探针技术。

    (一)临床诊断  具备以下四项临床诊断标准中的三项就可准确地临床诊断BV:

    1.粘附于阴道壁的均质且稀薄的阴道分泌物。

    2.阴道分泌物pH>4.5(正常阴道pH≤4.5)。

    3.氨臭味试验阳性:取阴道分泌物少许放玻片上,加入10%氢氧化钾液1~2滴,产生一种烂鱼样腥臭气味即为阳性。

    4.存在因粘附小细菌,细胞边缘不清的阴道上皮细胞,即“线索”细胞占20%以上。

    特征性白带是最客观的诊断指标。虽然分泌物增多是患者最常见的主诉,但其分泌物量的程度可以从轻微的到溢出性的。因为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低,而且还可能与正常妊娠的特征性白带相混淆,应该与其他诊断标准联合应用。阴道分泌物pH值大于4.5能最好地区别BV和正常阴道分泌物,有很高的敏感性,但阴道内其他因素包括精液、宫颈粘液、月经、滴虫都可能导致pH值升高,所以并不特异。氨臭味是诊断标准中敏感性最低的,精液中的腐氨,其他厌氧感染都可能导致氨试验阳性,因此没有氨臭味并不代表不存在BV。以上四条临床诊断标准中,盐水玻片检查时发现线索细胞是惟一特异和敏感的指标,可以准确地诊断85%~90%的患病妇女。

    (二)革兰染色诊断  Dunkelberg最先进行了阴道分泌物的革兰染色,发现了线索细胞和邻近密集的细菌。此后所进行的阴道分泌物革兰染色检查并不是要检查线索细胞,而是要进一步定量分析阴道分泌物中的细菌类型。BV的特征是从以乳酸杆菌为主向以球杆菌和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的一种变化。正常分泌物以大的革兰阳性杆菌乳酸杆菌为主,BV的阴道菌群中没有或仅少量的乳酸杆菌(每高倍视野少于5个),出现加德纳杆菌,革兰阴性杆菌,纺锤形弯曲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

    (三)巴士涂片诊断  与临床诊断的金标准相比,还未针对巴士涂片结果的应用价值进行彻底的研究。比较在颈管内巴士涂片中确定的线索细胞和在阴道分泌物涂片中发现的线索细胞,发现二者相关性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