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的急救技术范例6篇

创伤的急救技术

创伤的急救技术范文1

[关键词]急诊外科;创伤急救;措施

急诊外科是一个特殊的科室,一方面由于社会飞速发展,交通运输业日趋发达,工业逐步机械化,而自然灾害的发生则随着环境的破坏逐步增加,导致了各种各样的引起严重创伤的潜在危险因素,因此急诊外科创伤急救工作量相对较大[1]。而另一方面,创伤一直以来便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急诊外科收治的患者大多数受伤较为严重,而伤害种类各不相同,稍有不慎,则会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在高工作强度下保持认真仔细的工作态度是急诊外科医护人员所必须具有的职业素养。而医护人员创伤急救水平的提升可有效提高患者救治率,减少治疗失误,将死亡率维持在较低水平。本文对现阶段急诊外科创伤抢救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提高急诊外科创伤急救水平的相关措施,现报道如下。

1急诊外科创伤急救现状分析

1.1急诊外科现有模式带来的问题

我国无论是基础医院还是综合性医院均采用患者分流模式,而急诊外科并未设立固定的专业医师团队进行会诊,急诊外科的存在通常仅起到患者分流作用,而医师通常由各科室轮流值班[2],仅能应对一般情况,而类似于多发伤,专业创伤等复杂情况往往束手无策,无法保证第一时间的救治质量,而转科往往会耽误一定的时间,虽然并不长,但很可能严重创伤患者就因此失去了最佳救治机会,造成严重后果。

1.2急诊外科目前存在诸多硬件限制

对于复杂情况的处理目前太过依赖于各专科,急诊外科通常仅有进行止血、包扎、补血补液、固定、术前准备的能力[3],并未拥有实际治疗能力,仅可起到简单处理,然后分流的作用,但急诊外科每日会面临许多需要立即处理的危重创伤患者,急诊外科时常会陷入只能诊断无法治疗的困境,例如患者伤情涉及2个及其以上专科,并均病情严重时,急诊外科进行分流,某一专科接诊进行手术面临其他专科伤情时会存在很大的技术困难,因此需要随时转科,通常患者会面临反复会诊的情形,过程中耗时较多,容易错过抢救时机。若急诊科拥有一批对各常见多发伤,复合伤情有熟练处理能力的各专科医疗团队,并拥有完善的配套医疗设施,则该类患者可在急诊科室内进行手术,节省抢救时间。

1.3急诊外科科室工作能力问题

急诊外科学科发展方向不明显,因此人员配置有着相当大的不稳定性,随着现代医院科室划分越来越详细的趋势,急诊外科与其它科室相比,缺乏了专业指向性[4]。因此人员素质良莠不齐,而仅处理简单的包扎、止血、补血补液、手术准备等操作专业性也并不强,造成了科室内成员学习热情低下,急救水平止步不前,而急诊外科工作繁重,待遇欠佳,工作积极性缺失也是一个相当大的难题。由此,导致的漏诊、误诊的发生率大大提升,而有过硬专业技术的医生均被指派往相应专科,造成了急诊外科发展以及人才培养陷入泥潭。

2急诊外科创伤抢救水平提升策略

2.1对急诊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

目前创伤患者在逐渐增多,尤其是严重创伤患者,对此应加强急诊医护人员的警觉性,提高自身对创伤理论及操作的技术水平,多进行学习及培训,对其进行规模化的考核,使其了解创伤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应对那些并发症进行第一时间救治,对重症血气胸、失血、重型颅脑损伤、窒息和脑疝等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并发症需进行第一时间救治,提高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可以有效提高抢救患者生命的成功率。

2.2创伤专业人员的数量以及水平加强

目前我国创伤的患者越多,创伤患者中多数为能量损伤导致的多发伤,已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应及时对患者进行正确、及时的救治,才能更好的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医院应对急诊科的创伤专业人员的数量进行增加,且保证创伤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能及时对创伤患者进行正确的诊断及治疗,避免病情恶化。定期对创伤专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评定创伤专业人员的急救技能和专业知识。同时应增加专业人员的数量,以应对各种情况。

2.3提高协调和管理,改变救治方式

创伤多数为多发伤,对创伤患者的救治方式及整体意识,要求医院其他相关的临床科室做好正确且及时的配合工作,将传统的各科医生轮班制、多学科会诊的救治方式进行改变,要将各科医生同时上班,这样才可更好的解决严重疾病的共诊和共救,但本方式对整体意识要求较高,对重症创伤的患者需先进行诊断和治疗,可有效缩短抢救时间和救治成功率。或者提高协调和管理,将急诊科与其他科室的联系加强,可将多发伤情患者迅速送至相应科室,强调团队意识,科间协同作战,使救治效率得到提升。

2.4将检查及诊断放在第一位

急诊创伤患者多数因为病情严重、病情发展迅速,所以争分夺秒的抢救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大多数医院无法实现急诊创伤独立诊断、独立检验设备、独立仪器,所以应在医护人员技术水平和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才能更好的优先完成检查和诊断工作,提高抢救成功率。同时医院整体规划应进行改进,将更多的医疗资源输出向急诊科室,使患者第一时间得到准确的诊断。

3小结

综上所述,按照目前创伤患者越来越多的趋势变化,对创伤患者的生命安全有严重威胁,应跟上时代的脚步,提高创伤急救水平,改变救治方式、管理方法,并根据医院不同情况对检查和诊断设备配置进行调整,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才能更好的对其进行救治,提高创伤专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及抢救技能水平,对急诊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创伤专业人员的数量的水平加强,提高协调和管理,改变救治方式,将检查及诊断放在第一位,努力与医院相关科室进行配合,才能更好的提高急诊外科创伤急救水平的救治效果。

参考文献

[1] 白祥军,高伟,李占飞等.推进创伤中心建设与分级救治提升创伤救治水平[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3,22(6):567-569.

[2] 刘中民.急诊创伤外科建设与创伤救治组织系统[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0,19(5):559-560.

创伤的急救技术范文2

1 现代创伤的特点

(1)创伤动能增大、重症多发伤发生率增加:在我国随着快速行驶的汽车数量增加、高楼大厦逐年增多及地震等地质灾害频发,创伤的动能增大了,严重创伤如挤压伤、坠落伤、砸伤等重症多发伤发生率明显增加。

(2)严重的创伤伤情复杂,大部分为重症多发伤,休克发生率高,病死率高。

(3)由于严重休克、昏迷加之呼吸窘迫等情况致患者不易搬动,使辅助检查受限,故诊断上易漏诊。

(4)重症创伤的患者来院后通常生理耗竭严重,一些患者来院后已出现代谢性酸中毒,甚至低体温,凝血机制紊乱。

2 国内对重症创伤患者传统救治模式

目前,国内对重症创伤患者救治模式存在多样性,比较普遍的是以“院前急救急诊科急救多个专科会诊转科至相应的专科治疗或手术ICU病房” 的模式。这种模式是将重症创伤患者分转到各个专科救治,重症创伤患者一般多是多发伤,涉及多个学科、多个专业,而各专科医师的专业化会导致诊治上的片面性,只注重本专业方面的创伤,易忽视其他专科的创伤,很容易出现漏诊;其次各专科医师在急诊科会诊遇到危重患者如高空坠落伤、多发伤、重度休克等患者时,常出现互相推诿,导致患者失去最佳抢救时机、或丧失手术时机;另外这种救治模式各专科之间治疗的衔接上也易出现问题,延误救治时间。

3 重症创伤患者救治模式转变

21世纪现代急诊医学科已发展为集急诊、急救与重症监护三位一体的大型的急救医疗技术中心,可以对急、危、重患者实行一站式无中转急救医疗服务,具有系统、完整、连续的诊治,提高对重症创伤患者救治的综合实力,被喻为现代医学的标志。其治疗模式是“院前急救急诊大厅急救急诊手术室行损伤控制性手术急诊ICU治疗确定性手术”,体现了快捷、合理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一体化救治模式。

3.1 建立无线通讯网络系统急救模式120急救中心应用无线集群通信系统,120急救中心接到患者呼救后,立即对患者发病地点定位,救护车接到患者后立刻将患者病情信息上报给医院,在医院的无线联网终端显示屏上显示出患者的信息及病情程度,并且进行语音播报,医院根据患者病情做好一定的救治准备,等患者到达医院后立即给予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这样就缩短了救治患者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3.2 急诊抢救室抢救室必须由业务精干专职急诊外科三级医师24 h值班,随时负责抢救工作,急诊抢救室就近配置手术室和SICU。

3.3 急诊手术室适应急诊应急抢救的各种手术。

3.4 设备的完善急诊外科抢救室应配备完善的检查设备,如腹彩、心彩、移动式X线检查仪、血气分析仪等,临近有CT室、MRI室、DR室、急诊化验室。

3.5 医疗队伍的建设培养训练具备外科危重病实践经验的多名高级创伤专家,有业务精干、具有多学科的知识与技术的医生队伍,有了这支队伍才能首先在重症多发伤、复合伤患者来院时即刻对整个病情做出快速的判断,分清轻重缓急,开放绿色通道,在急诊室抢救的同时快速行术前准备,使患者在较短时间内进入手术室。培养技术全面、高超的医生队伍是一站式无中转急救医疗服务顺利完成的关键,是EMSS一体化救治模式顺利运行的关键。

3.6 创伤控制手术(DCO)应用DCO理论起源于对酸中毒、低体温状态和凝血紊乱“致死三联征”的认识,随着对创伤患者伤情病理生理特点的认识增加,DCO理论逐渐在严重创伤救治中被普遍采用。贯彻于其中的理念是在严重创伤或疾病面前,外科首先是挽救生命、保存功能,不求完全确定性修复,即非做一个完整的手术。主张在处理紧急、复杂外科问题时应主动地采取分阶段的治疗措施,当患者处于生理极限状态时即已存在体温低、凝血功能障碍、代谢性酸中毒“致死性三联征”时,先进行简单、有效地治疗或手术,待患者度过急性反应期以后再实施有效地确定性手术。目的是为了减轻因手术和麻醉而引起的额外创伤,提高患者的存活率,降低病死率。

重症创伤患者的预后是由其生理极限和内环境紊乱能否及时纠正来决定,而不是由早期的确定性手术和解剖关系的恢复来决定。如果对病情的严重性缺乏认识,继续按常规进行外科Ⅰ期复杂手术,那么最终患者的全身代谢必将转向不可逆损伤,可能导致患者的死亡。DCO理论的核心思想要求达到的不是“手术成功”,而是“救治成功”,体现出严重创伤救治中的紧急救命、分期手术的内涵, 成功DCO的实施是整体化治疗的关键。

3.7 术后推入急诊ICU病房,复温,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及凝血功能障碍,改善通气及血流动力学,维持重要器官的功能,纠正内稳态失衡。

3.8 进一步手术生命体征已平稳,一般状态恢复后,进行确定性手术及具体的外科修复术。

尽管因条件、人员各方面限制对重症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在不同医院,其运行模式不同,其组织结构和反应机制也存在差别,但其最终目标是相同的,即提高重症创伤患者的救治率、降低病死率。

创伤的急救技术范文3

【关键词】现代创伤 特点 应急对策

随着我国的现代化工业、交通运输以及高层建筑业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因工伤、交通事故等导致的具有现代特征的创伤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社会通过研究现代化创伤而引发的死亡人数、生存质量、受伤人群等,引发了人群的高度重视。本文就根据现代创伤的一些主要特点及应急对策提出一些观点和看法。现报告如下。

1现代创伤的特点

现代创伤特点是突发、迅速、群体性受伤、多发伤等等。现代创伤多数是以高能量损伤为主的,严重多发伤是在创伤中所占比例也变得越来越多,导致创伤死亡的人数不断增加。虽然在全部死因当中,创伤只是占第4、5位,但在青壮年中创伤却是在首位。这些年来,人们对创伤的逐步深入了解,治疗方法也在不断进步,那些传统的观念和方法已被放置,一些新方法、新理念同时正在接受实践的检验。

2应急方法

2.1基础创伤生命支持

对于危险严重的创伤者救治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增强院前的急救水平,普及BTLS知识,是挽救生命非常重要的部分,所以必须增强第一目击者或急救人员的反映和急救水平。

2.2正确有效的液体复苏

2.2.1低血压性的复苏是确定治疗前创伤的患者液体复苏的最新办法,目的就是为了控制液体的输入量并且维持收缩压低于正常并且被认为安全的情况。这种输液复苏的方法采取少量、多次输注晶体液,从25ml开始增加至500ml,这与历来液体复苏的方法不同。

2.2.2院前复苏液体类型(1) 晶体液:理想的静脉复苏液的种类到目前为止仍有争议。晶体液的强势是既可补充组织间隙,还可以补充皿管内液体的流失,但不会引发过敏反应,不影响凝血功能,价格也更为便宜。 (2) 胶体液:胶体液的优势在胶体扩容作用的时间相对更长、可以改善器官血液灌流、引发组织水肿的作用较弱等。缺点就是明胶引发的过敏反应加大,影响交叉配血和凝血功能,造成肾脏的损害。

3加强创伤生命支持

3.1适时输血是救治危险重症患者主要的手段之一。

现代创伤多数情况都是伤情比较严重,失血量大,特别是失血性休克,需要尽快输血,改善组织微循环, 可以取得理想的救治效果。在我国工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创伤患者不断增加,输血也在创伤救治中显得尤为重要。

3.2 全面、反复进行评估,及早发现存在的问题。

严重创伤的漏诊几率相当高,通过建立规范的创伤评估程序,并借助现代影像技术全面、反复地进行评估,可以及时作出诊断和减少漏诊。笔者单位对严重多发伤患者实施简易呼吸机支持下快速选择性的全身螺旋CT和超声检查,能够快速、全面地发现患者存在的问题,给确定性治疗提供科学根据,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代医学很多例子说明,及时有效地输血可以挽救创伤患者的生命。但是,在什么情况下输血,输血指征的问题还没有完全统一。根绝调查因为宗教原因拒绝输血的125例手术患者在术前贫血多少和死亡率的关系,发现术前血红蛋白(Hb)在80~100g/L的死亡率为0, Hb > 100g/L 的死亡率为7. 1% 但,Hb < 60g/L的死亡率高达61% ,所以适度的血液稀释对手术患者是有益的。

3. 3增强脏器功能监测

尽早进行脏器功能衰竭的救治,首先将严重的创伤患者及时收住ICU,针对其受伤的严重程度,加强相应脏器功能的监测和保护。比如身体严重挤压患者比较容易发生肾衰现象,这是应该注意尿量、尿性状、肾功能等监测,同时补充血容量,使用利尿、碱化尿液以及肾功能保护措施。

3.4 基层医院的应急对策

在条件有限的基层医院中,进行了基础性创伤生命支持和有效的复苏方法后,在缺少CT 、血库等大型高科技医疗

设备的情况下,应当立即将患者送往医疗条件的大型医院救治,以降低患者的生命危险,减少无故的医疗纠纷。

4 讨论

通过以上的陈述,手术技术在现代创伤中的救治中仍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喉管切开直到伤口清创以及胸腹部等急症手术,都应做到有备无患,一旦明确了手术指征就必须应当机立断,手术必须简捷快速,有条件的话可以用微创技术治疗,以便减少患者的损伤及失血。严重情况下的创伤经常会利用多科一体化来救治,一个完美的创伤救治过程当中患者能够在现场迅速得到正确的救助并且立即开始复苏,然后被及时的护送到医院,立刻实行高级生命救治,比如输血、急救手术以及确定性的治疗等。

参考文献

[1]张素芬.大量输血并发症及其处理[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8,(7)

[2]王正国.刘文军.微创外科刍议[J].医学杂志,2006,(2)

创伤的急救技术范文4

关键词:绿色通道;急诊腹部创伤;护理干预

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社会上各式各样的潜在的危险不断向我们袭来,造成急危重症种类及数量逐年增加[1]。而腹部创伤就是急危重症的其中一种,它严重危险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急诊手术绿色通道是维护和抢救腹部创伤病人生命的重要途径,护理干预在急诊手术绿色通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0月外科急诊收治的危重腹部创伤手术病人100例采用护理干预的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将2008年1月-2012年10月外科急诊收治的危重腹部创伤手术病人100例,其中,对照组男38例,女12例,平均年龄(30.2±12.8)岁;实验组男36例,女14例,平均年龄(28.5±12.6)岁。术前诊断:两组闭合性腹部外伤并脏器破裂分别为32例、34例,开放性腹部外伤并脏器破裂分别为18例、16例;入院处休克状态分别为18例、19例;合并胸部外伤分别为8例、6例,合并骨折分别为12例、14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及主要疾病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在急诊手术绿色通道中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急诊手术绿色通道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全部实施干预性护理。护理干预措施根据目前有关急诊腹部创伤手术,急诊手术绿色通道的护理管理、护理体会和护理干预的相关文献[2.3.4]来制定,具体护理干预方法入下。

1.2.1知识和技能的培训:⑴手术室全体护士在科室主任和护士长的组织下定期进行知识培训,如腹部的解剖,易损伤的部位,损伤后出现的病理生理特点,出现异常情况下的应急措施,各种急救药品的作用、使用方法、剂量以及不良反应。熟悉腹部手术全过程、以便准确传递手术器械及物品,配合医生手术和急救。根据以往的手术和抢救经验,制定急诊腹部创伤手术抢救配合程序。⑵对腹部损伤手术使用的特殊器械定期护理、保养,妥善保管,处于备用状态。了解各种抢救仪器的性能和原理,熟悉使用方法,熟练配合要点。⑶针对重症急腹症急诊手术术前准备不充分、容易出现手术风险的特点[5],根据病情及时评估病人的风险,制定相关风险的控制措施,学会跟病人及家属沟通技巧,争取病人和家属对手术的理解、支持。

1.2.2 人员准备: 接急诊科或病房电话通知后, 问清病人病情、年龄、性别,立即通知麻醉师,启动手术绿色通道。值班的两名护士立即做好分工,高年资的护士马上安排手术间,开启空气净化设备和空调,准备好手术及抢救所需用物。夜间立即呼加班人员10 m in内到位; 另一名低年资护士在手术室门口负责与急诊科护士交接手术患者,将手术准备时间缩短到最少。

1.2.3建立静脉通道: 以娴熟的操作迅速建立最少两路的静脉通道, 保证抢救药物进入体内的有效途径,协助麻醉医生快速完成气管插管, 立即打开急救所用的物品。

1.2.4分工明确、密切配合: 新老护士搭配,老护士临床经验丰富、判断准确、动作敏捷,各项抢救措施落实到位,老护士带着新护士在抢救患者过程中会忙而不乱, 能做到急、快、稳、准。

1.3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由spss13.0软件包统计完成,计量数据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 检验。

3结果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后,手术准备时间和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休克发生率降低,2h内手术率和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具体比较见表1。

表1

注: 与对照组比较, P< 0. 05。

4讨论

腹部内是人体重要器官所在,无论是交通伤还是暴力创伤,如抢救不及时或不力都会给病人造成生命危险、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致残率较高。因此,急诊绿色通道畅就是为了确保急诊危重病人的快速诊治而开通的通道,在急诊绿色通道畅中,特别是在急诊腹部创伤病人手术的绿色通道中,护士采取何种护理干预措施才能更好地配合医生,争分夺秒、有效地抢救病人生命是一个深远的课题和实践。

在急诊绿色通道腹部创伤病人手术中,在护理干预过程中,在实施护理措施中,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护士能掌握更多的基础理论知识,熟悉疾病的病理生理。通过技能训练使护士了解抢救仪器的性能、原理,每个护士都能娴熟操作各种抢救仪器,积极配合抢救。器械的定期保养和维护,以备随时抢救使用。在抢救过程中要全面评估病人的风险,做到随时、及时跟病人家属沟通,使病人家属了解手术风险,积极配合抢救。在抢救过程中做到新老护士搭配,即能有质量地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又能促进新护士的快速成长。合理的人员准备和分工使抢救病人过程忙而不乱, 做到了急、快、稳、准。从本组结果资料看出,急诊绿色通道腹部创伤病人手术的护理干预,能最佳配合医生抢救,明显缩短术前准备时间,提高2h内手术的比例,降低休克的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显示了时间对救治生命的重要性。我还真心期望在今后的急诊“绿色通道”中,手术室与各科室能联动起来,使患者的救治按照一套完整全面的医疗护理计划进行,减少挂号、等待检查、交费等所造成的时间浪费,使检查和术前准备所需要时间减少到最少,从而进一步确保绿色通道的畅通无阻[6]。

参考文献:

[1]王会,王玉梅,舒阳.畅通急诊绿色通道重要环节探讨.吉林医学杂志[J],2011,32(8):1585.

[2]刘小芳,刘昌俊.加强手术室绿色通道护理管理对提高重症急腹症抢救的意义.临床急诊杂志[J],2011,12(2):132-133.

[3]易芳,吴珊,王燕等.绿色通道手术病人治疗与护理体会.护士进修杂志[J],2005,20(5):464-465.

[4]袁世明.确保手术室急诊绿色通道畅通的探讨.华夏医学杂志[J],2012,25(2):283-284.

创伤的急救技术范文5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创伤发生率逐年增高,已成为我国人群最常见死亡原因之一,在45岁以下人群死因中居首位。当前,道路交通伤和高处坠落伤等高能量致伤因素是创伤主要致伤原因,导致多发伤和创伤危重症发生率高,增加了创伤救治难度,以致多发伤和创伤危重症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一直居高不下[1-2]。

创伤不仅严重影响我国居民身心健康,而且社会负担极其严重,成为我国重要的卫生和社会问题,每年造成的直接医疗费就达650亿人民币,而随之的康复及早死、残疾或功能丧失更是消耗着巨额的费用,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2 我国创伤医疗救治特点、现状

(1)严重创伤患者有三个死亡高峰 第一个死亡高峰于伤后数分钟,约占死亡人数的50%,这部分患者在现有医疗技术条件下难以救治;第二个死亡高峰出现在伤后1~3 h,约占死亡人数的30%,大多数死于创伤失血性休克,如抢救及时,可免于死亡;第三个死亡高峰出现在伤后数天或数周,约占死亡人数的20%,死亡原因主要是创伤后脓毒症和感染,其发生原因主要是低氧血症和脓毒症等严重病理生理紊乱未得到及时纠正。

大量临床实践表明,创伤发生后1 h内患者若能得到及时、有效地救治,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创伤患者的早期死亡,也能明显降低创伤后脓毒症和感染发生率,将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反之,病死率将大大提高。因而创伤发生后第1小时又被称为“黄金1小时”[3-4]。

(2)严重创伤的临床特点要求创伤救治的及时性 目前国内大多数地区城市,尤其是边远及农村、山区、矿区等的创伤医疗急救时间长,难度大,以致严重影响救治的质量。有些地区不同程度存在急救网络划分不够合理,急救到达时间长,院前和院内急救的衔接环节断链等问题。另外,不同系统的各种救治体系和网络之间不能衔接,造成救治脱节和资源浪费。

(3)创伤救治的整体性 需要多学科的合作与整合:即综合权衡各系统损伤的救治,提升效率和减少误诊和漏诊。创伤救治涉及院前急救与生命支持、急诊医学、危重症监护和外科各亚专科(创伤外科、普通外科、骨科、神经外科、整形外科等)等多学科和部门。由于创伤救治对于时效性和整体性的要求远远超过其他非急诊患者,尤其需要在短时间内高效整合院前急救体系、急诊室、重症监护室、手术室和外科各亚专科医师协同工作,需要迅速调动大量资源。因此,一个良好的急救体系是由快速的院前急救(含现场急救)和统一的院内急救两部分组成。尤其是在重大灾难面前,现场急救显得格外重要。因此,严重创伤的临床特点要求创伤救治的整体性与时效性,即综合权衡各系统损伤的救治,缩短院前和院内确定性治疗的时间,提高救治效率。而现阶段,院前与院内常常没有关联,各自为政;120独立设点而不在医院设点设站(而医院也不是按人口分布来布局);大多数院前急救资料缺失;严重创伤,尤其是多发伤在院内也因多学科会诊、转科或伤病救治的矛盾而丧失了最佳时机。

3 建立区域性分级创伤中心,提升创伤救治水平

传统的创伤救治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整合创伤救治所需的各种资源,建立综合性创伤中心,打造创伤专业化救治团队,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室复苏与救治、急诊手术、术后复苏和监护治疗、二期确定性手术治疗以及后期康复治疗有机结合在一起,开展创伤一体化综合救治,有利于提高效率,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国内外大量临床研究[5-9]也都证明了这一点。

创伤医学在国内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相比其他传统外科学科,存在发展时间短(以笔者所在医院为例,作为国内最早开展创伤一体化综合救治的医院之一,成立创伤外科专科也仅仅22年);专业定位不清;专业人才培养不规范;专业队伍不稳定;创伤ICU建设滞后等等问题。

目前国内许多医院成立了创伤中心,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重庆市急救中心等等,具备有固定的专业创伤外科医师,能开展常规的创伤急救手术和创伤后危重症的治疗,显著提高和改善了严重创伤患者的预后。而这样的中心建设对医生、对医院的要求较高,很难在全国大范围展开普及。

当前,随着创伤发病率的逐年增加,创伤救治在各地市县乡镇医院外科日常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日常工作多由骨科医生或神经外科医生承担,缺乏统一、规范的学科建设标准和医生培训制度,对创伤患者的治疗沿袭会诊制,分科治疗,其弊病在上文已述及;同时,未建立创伤患者分级救治制度,不同级别医院创伤诊治范围不明确,不同级别医院就创伤患者的转诊未形成制度,往往建立在医生个人之间联系的基础上或由家属自行决择,致使常常丧失最佳抢救时机,影响了创伤救治效果的提高。

目前,在我国区域性创伤中心分级救治尚未建立,专业化创伤救治中心未普及和完善,不能根据患者伤情进行及时的急救和合理的分流。而上述两者间的矛盾给我们提出了问题,如何在目前有限的医疗资源下,合理安排,提高创伤救治率。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7,10-11],区域性创伤中心分级建设不失为一个较好的解决办法。

借鉴美国创伤中心分级制度,并结合我国人口分布和医疗资源的具体情况,可以建立三级创伤中心,并对各级创伤中心的职责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作出制度性的规定。

(1)以创伤救治工作开展较好的三甲医院为依托,建立一级创伤中心。一级创伤中心应为创伤患者提供最高水平的救治,开展创伤基本和高级生命支持,急诊复苏(包括心肺复苏、抗休克、气道管理),能在短时间内为患者提供所需的外科学各专科诊疗(包括神经外科、矫形外科、普通外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等),拥有设备完善的重症监护室;接受下级医院转诊患者;为下级创伤中心提供咨询、会诊、人员培训和技术指导;开展创伤救治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能承担创伤外科专科医师培训,在所在地区开展卫生宣教。能对下级创伤中心进行评估和准入许可。

(2)以创伤救治工作开展较好的地市级医院为依托,建立二级创伤中心。二级创伤中心应能开展创伤基本和高级生命支持,急诊复苏(包括心肺复苏、抗休克、气道管理),能在短时间内为患者提供所需的外科学各专科诊疗(包括神经外科、矫形外科、普通外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等),拥有重症监护室;为三级创伤中心提供咨询、会诊和技术指导。二级创伤中心应与一级创伤中心建立制度化联系,就人员培训、转诊患者等达成协议。

(3)以县级医院和部分技术力量较强、创伤救治工作开展较好的乡镇医院为依托,建立三级创伤中心。三级创伤中心至少应能提供抢救生命所需的必要救治,如生命支持、心肺复苏、气道管理、急救复苏、普通外科治疗和基本重症监护治疗等。与一级或二级创伤中心建立制度化的固定联系,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将患者转诊至一级或二级创伤中心。希望在不远的将来,能在每个乡镇建立三级创伤中心,目标是使创伤患者能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必要的基本救治和生命支持治疗。

同时,为了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并不是每一个医院都必须要建立创伤中心,通常100万至200万人口可以建立一个一级创伤中心,100万以下人口可以建立一个二级创伤中心,各个医院应该具备三级创伤中心的救治能力。

120等院前急救与创伤中心同为创伤救治体系的组成部分,应在创伤中心设置站点,其职责不应仅仅是转运患者,应在人员培训、患者病情评估等方面与各创伤中心建立制度化工作联系,定期就院前急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提出改进措施,使院前急救与院内创伤救治衔接得更加紧密。

国内外大量临床实践经验都表明,完善的创伤救治体系能显著提高救治效率,改善患者预后。在德国,自1969年开始建立完善的创伤急救体系以来,交通事故病死数从1970年的20 000例以上降至2011年的4000例,而且随着一个现代急救系统的建立,公民的生活质量也有所提高。由于创伤造成的人员生命损失和社会经济损失已居各种疾病之首,在我国创伤救治还是一个年轻的新兴学科,创伤急救体系还不完善,各地发展模式和水平有很大差异,也并不是每一个医院都需要去建立创伤中心;因此,在政府医疗体系建设和学会工作中,需统筹规划和推动建立区域性创伤中心,避免走弯路,节约医疗资源,以提高创伤救治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正国.多发伤的救治[J].中华创伤杂志,2004,20(1):1-3.

[2]王正国.创伤研究[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0,5(3):185.

[3]白祥军.重视多发伤的临床研究[J].中华创伤杂志,2008,24(2):86-87.

[4]杨帆,白祥军,唐朝晖,等.4519例多发性创伤院内救治分析[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7,29(4):471-477.

[5]DuBose JJ,Browder T, Inaba K,et al. Effect of trauma center designation on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J]. Arch Surg,2008,143(12): 1213-1217.

[6]Scarborough K, Slone DS, Uribe P,et al. Reduced mortality at a community hospital trauma center: the impact of changing trauma level designation From Ⅱ to Ⅰ[J]. Arch Surg,2008, 143(1):22-27.

[7]Trunkey DD.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trauma care in the United States[J]. Clin Orthop Ralat Res, 2000, 374(1):36-46.

[8],白祥军. 严重多发伤分级与分科救治模式的预后分析[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0,5(9):801-804.

[9]白祥军,裘法祖. 建立创伤外科专科,提高多发伤救治水平[J]. 中华创伤杂志,2004,20(12):709-710.

[10] Leppaniemi A. Trauma system in Europe [J]. Curr Opin Crit Care, 2005, 11(6): 576-579.

创伤的急救技术范文6

【摘要】 目的 分析汶川地震中伤员的伤情特点、救治过程和效果,探讨灾难救援中信息侦察、军事化救援、损害控制原则的应用和作用。方法 收集了四川省德阳市某医院在2008年5月12日~5月31日收治的1420地震伤员资料,分析各部位伤发生率和各年龄组受伤情况,回顾早期救治分类、救治方法和内容。结果 1420例伤员中,共有1821处损伤,单个部位伤1089例,占76.69%;多部位伤331例,占23.31%;四肢损伤、体表和软组织损伤多于其他部位损伤;单个部位伤明显多于多部位伤(P

【关键词】 地震;灾害救援;信息;军事救援;损害控制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ounded and the effect of remedy in the Wenchuan earthquake,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and role of the detection for information,military rescue and the principle of damage control.Methods The data of 1420 wounded suffered in earthquake from a hospital in Deyang during May 12 to May 31 were collected to analyze the incidence of separate parts in the body,the injury state at different age stages, and review the classification,methods and contents of the remedy in the early rescuing stage.Results Of the 1420 patients,there were 1089 cases with single injury(76.69%) and 331 cases with multiple injuries(23.31%).The incidence of extremities and body surface trauma and soft tissue injury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s;The incidence of single injury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multiple trauma(P

Key words:earthquake;disaster rescue;information;military remedy;damage control

“5.12”汶川大地震,是我国建国以来损失最为惨重、涉及范围最广的一次灾难。截至2008年7月6日12时止,地震已造成69196人遇难,失踪18379人,374176人受伤,因伤住院人数96419人,仍有6456人住院(人民网消息)。在这场史无前例的灾难救援中,作者参加了第三军医大学首批抗震救灾医疗队,亲临了大批量伤员救治的场面,在29天的救治工作中,感受颇深。本文通过对震区某医院收治的1420例伤员伤情特点、伤员流、救治过程分析,探讨大型灾难早期救治中信息侦察、平时创伤救治原则、军事化救援的作用和地位,以期为今后的灾难救援提供参考依据。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008年5月12日~2008年5月30日,德阳市某医院共收治地震伤员1420例,占德阳地区地震伤员(55255例)的2.57%,住院收治伤员(27800例)的5.11%。1420例伤员中,男性652例,占45.92%,女性768例,占54.08%;年龄0.2~102岁,平均年龄43.70岁。受伤机制:房屋垮塌后砸伤为主,占95.07%,地震逃生时摔伤占3.87%,其他占1.06%。职业分布:农民539例(37.96%),居民525例(36.97%),学生183例(12.89%),工人79例(5.56%),儿童42例(2.96%),干部39例(2.75%),教师7人(0.49%),医务人员5人(0.35%),军人1例(0.07%)。伤员的地理分布:德阳市区94例,占6.62%;绵竹市1182例,占83.24%;什邡市103例,占7.25%;其他地区41例,占2.89%。

2 年龄分组方法

将年龄分为学龄前儿童组(65岁),分析比较各年龄组的受伤人数。

3 受伤部位记录

按AIS2005版将人体分为9个解剖区域,即头颅、面颈部、胸部、腹部、脊柱、骨盆、四肢(上肢、下肢)、体表。分析比较各部位伤的发生率。

4 伤情特点

按受伤种类分为多发伤、挤压伤、刃伤、钝器伤、烧伤、复合伤;按受伤类型分为皮肤软组织伤(挫伤、擦伤、撕裂伤)、四肢骨折、多部位伤和混合性损伤。

5 军事化救援方法

5.1 救治分区与分类方法 将某医院门急诊片区划分为分类分检、检查登记、急救与手术、观察与住院4个区域。伤员一入院即在接诊区进行分类、分检,快速判定伤员的伤势状况及诊断,制定救治措施及优先处置顺序。根据伤员需救治的先后顺序,在伤员胸部或手臂贴上黑色(死亡伤员)、红色(开放性损伤伴大出血、休克、严重颅脑外伤、胸腹部外伤、生命体征不稳定,需紧急手术及ICU监护的危重伤员)、黄色(严重的闭合性骨折、暂时不需手术、软组织开放性损伤需清创,生命体征平稳的重伤员)、绿色(暂时不需手术的轻伤员)、蓝色(外伤合并感染的伤员)等颜色的5种伤员信息卡。卡上标有伤员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受伤时间、受伤部位、受伤机制、初步诊断、伤后处理、检查及处理意见、去向等。分类分检完成后对伤员进行快速分流。

5.2 救治方法 按伤员受伤至入院的时间进行划分 (1)现场急救:伤后10分钟内进行的救治,包括通气、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2)紧急救治:伤后3小时内进行的救治,除了使用救治5项技术外,进行胸腔闭式引流、内脏脱出的包扎等方法;(3)早期救治:伤后6小时内进行的救治,如清创术、毁损肢体截肢术、气管切开、胸腔闭式引流、开胸开腹手术、抗休克及抗感染措施等;(4)专科救治:伤后12小时内实施的救治措施,如确定性截肢、眼球摘除、血管修复、颅脑清创、胸腔及腹腔脏器修复手术、对挤压综合征伤员进行透析、抗休克和全身性抗感染、闭合性骨折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等;(5)后期救治:伤后12小时以上的救治措施,包括现场救治、紧急救治、早期救治和专科救治的内容。

6 统计分析

率的比较用χ2检验,多个率采用t检验。P

1 伤员的地理分布特征

1420例伤员中,伤员地理分布差异明显,绵竹市伤员最多,占83.24%,明显多于其他地区(P

2 伤员流

震后前2天收治的伤员最多,共977例,占收治总人数的68.80%,明显多于其他时间(P

图1 某医院5.12~5.31伤员流

3 各年龄段受伤情况

将伤员分为5个不同的年龄段,19~45岁年龄段伤员最多,46~65岁年龄段次之,7岁以下学龄儿童年龄段最少,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4 损伤部位

四肢损伤、体表和软组织损伤多于其它部位损伤,面颈部损伤最少,各损伤部位发生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

5 伤情特点

开放性加闭合性损伤伤型最多,占61.55%;单纯开放性损伤占21.90%,闭合性损伤占16.55%,各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6 伤势特点

轻伤(AIS值≤2)892例,占62.82%;重伤(AIS值3~4)465例,占32.75%;危重伤(AIS值>4)63例,占4.43%,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7 救治内容

某医院对伤员的救治涵盖了紧急救治、早期救治和专科救治的内容和任务。1420例伤员中,共完成对968例伤员的分类、分检和伤员信息的登记;院前进行过救治(包括现场救治)、住院后转入的伤员362例,占伤员总数的25.49%;直接由现场转入的伤员1058例,占74.51%。伤后12小时以上才得到救治的伤员最多,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8 预后

1420例伤员中,生存1372例,占收治伤员数的96.62%。死亡48例,占收治数的3.38%,其中入院就已死亡和经急救死亡42例,主要集中在伤后最初24小时内(死亡原因记录不详),院内死亡6例(严重颅脑伤3例,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发生并发症以挤压综合征多见,震后前3天121例,占8.52%;截瘫、气胸、窒息、休克等发生87例,占6.13%。后期(地震3天后)以心理问题和感染最多,分别为246例(17.32%)和329例(23.17%)。表1 各年龄段受伤入院人数表2 1420例伤员受伤解剖部位

讨 论

1 灾难救治的时效性与救治重点

平时创伤救治强调创伤急救的时效性和整体性,救治速度是成功的关键,“白金10分钟” 和“黄金1小时”的救治理念已被人们所广泛接受[1]。此次汶川地震灾害所涉及的范围广,影响面大,城镇的伤员可在伤后3~6小时内得到救治,而大部分伤员分布在广大的农村,在信息、道路、医疗资源三要素都遭到破坏的情况下,不能保证创伤急救的时效性,大多数伤员伤后得到立即救治的机会少,许多严重创伤伤员因此失去了救治的机会。因此,平时创伤急救理念受到了严重挑战,这也是我们看到震后第2~3天内危重伤员少而非致命伤伤员较多的原因所在。从某医院近20天的伤员流显示,伤员以地震后前2天为最多,但受伤1小时后就诊伤员却在95%以上,在伤后3~12小时内聚集了近500例伤员,大部分需进行手术和急诊处置。因此,我们认为此次灾难救治有别于平时创伤伤员的救治,救治的黄金时间和救治重点应在震后的前2天。此时,大量的医疗资源应在震后24小时内到达灾区,快速施救,才能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在2004年泰国海啸医疗救援总结中,也强调在灾后24小时内重建灾区卫生系统及加强现场医疗协助的重要性[2]。

2 信息侦察与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

此次灾难救援的最大问题是救治的反应速度不快,医疗救援单位出动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掌握地震后早期伤员分布的信息,说明国家对突发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还不够完善,这与发达国家在灾害早期的信息侦察能力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1988年苏联亚美尼亚发生地震和1999年苏联Bashki共和国首都的瓦斯爆炸医疗救援中,均采用了太空联网电视医学及卫星传递视听传真的先进工具,很好地解决了医疗协助问题[3]。因此,我们认为震后早期信息侦察是保证早期救治的前提,在灾难救援中,要保证更多伤员得到救治的机会,保证医疗救援的时效性和工作效率,掌握伤员分布的地域信息是至关重要的,应充分运用现有的高科技手段如卫星技术、红外线遥感技术、飞行侦察等,对灾情进行侦察,了解灾害范围,以最快速度向灾区派驻医疗队,形成陆、海、空一体的救治网络,特别是早期应以空中救援为主,救治重伤员,后期以陆路或水路为主。本组资料显示,距震中50~100km范围内的德阳某医院在地震后前2天内接受了大量来自灾区的伤员。在大力加强诸如绵竹、什邡等重灾地区的医疗救援外,对德阳市级医院的医疗支援或协助也是必要的。

3 大型灾难的现场救治

从本组各年龄段资料显示,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老年人伤员较少,分析其原因并非是受伤少,而是这些年龄段人群伤后自救能力差,逃生者少,掩埋后多数已死亡;而中青年及中老年年龄段人员受伤入院占60%以上,相对年老、体弱及儿童,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较强。我们认为:(1)应加强自救互救的知识普及,增强应对突发灾害的处置能力,首先在医务人员中进行培训,然后向国民推广,建议在小学、中学、大学的课程中安排一定的课时进行了解、训练,有备无患;作为救援军队的每个战士都要掌握,做到有效、准确、正确地进行施救和自我保护。(2)现场急救5项技术仍是此次救治中的法宝,针对开放损伤多、四肢骨折多、软组织损伤多的伤情特点,用得最多的现场救治和紧急救治技术是包扎、固定、搬运等,但施救人员对这些技术的掌握程度不同,仍有许多不规范之处,有必要对基层医务人员进行创伤急救知识的学习和训练,平时提高严重创伤急救水平,建立一支创伤急救队伍,对应对突发的卫生事件将起到更好的效果。

4 平时创伤急救原则在灾难救援中的作用

损害控制也是灾难救治中应遵循的原则。面对大批量伤员及数十伤员急待手术的压力,在医院医疗资源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达不到平时救治要求(无菌手术要求、择期手术要求等)时,对伤员适时地进行损害控制手术,将可能挽救更多伤员的生命。相反,如进行常规、耗时的修复手术,如复杂的血管、神经修复,联合脏器切除手术等,则可能使更多的伤员失去得到救治的机会。此损害控制不同于平时的理念,并非是为防止因低体温、凝血功能障碍、代谢性酸中毒引发的“危险三角”,而是给那些急待手术处理的伤员以更多的机会。此时,采用简单而有效的止血、结扎,果断截肢,快速关胸、关腹等措施进行初步处理,先救命或后送,待24~48小时后,根据伤员流的情况再进行确定性治疗。

5 军事化救援在灾难救治中的作用

世界近几年发生的几次重大灾害事故,军事化救援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2006年5月27日,印尼中爪哇省日惹市附近发生里氏6.2级地震,当地军队、警察也在第一时间内参与了救援行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4]。1999年土耳其Duzce地震中,以色列以多学科、多专业化组成的国防野战医院替代了地震灾区受损的医疗机构,救治了2230例地震伤员,此类野战医院在地震后最初几周内,是一支震区伤员的重要救治力量[5]。我国地方医院平时对灾难的发生思想准备不足,忧患意识不够,多数医院没有针对灾难的组织训练,忙于和满足日常的医疗工作。短时间内大批量伤员的涌入,对一个从未进行过灾难救援训练的地方医院来讲同样是一场灾难。一旦灾难发生,具体职能部门的反应、组织、措施均可能跟不上,这无疑对医院的应急反应能力、医务人员的救治技术都是前所未有的考验。我们的救援实践表明,军队医务人员长期担负应急作战任务,平时进行过野战外科培训和军事卫勤训练,我们在军事卫勤体系要求和野战外科处理原则指导灾害救援中,除了参与伤员的救治外,建立伤员的分类场,对大批量伤员进行现场分类、分检,制定伤员信息卡(不同于战时的伤标、伤票),划分紧急救治、早期救治、专科救治、期待治疗的顺序,规范了救治秩序,保证了救治工作有序、有效地进行。因此,平时大型灾难中的大批量伤员救治,军队卫生力量应发挥更重要的主导作用,包括医学救援的军事化救援必然是今后灾害救援的新趋势。

参考文献

1]姚元章,张连阳.急救绿色通道在严重创伤救治早期救治中的作用[J].中华创伤杂志,2008,24(4):268-270.

[2]Schwartz D,Goldberg A,Ashkenasi I,et al.Prehospital care of tsunami victims in Thailand: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J].Prehosp Disaster Med,2006,21(3):204-210.

[3]张鸿棋.关于突发灾难中伤员的救治问题[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4,16(8):449-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