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区别范例6篇

初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区别

初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区别范文1

[论文摘要] 本文对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改革教师教育课程的意义、历史及现状、实践探索以及期望目标进行综合研究,提出构建高师院校教育课程理论教学与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整合化的新型教学模式理念。

1 课题研究的意义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中国面向新世纪的重大战略。西部大开发的关键是人才资源的开发和积聚。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和积聚的基础,基础教育是奠基工程,而其中西部农村特别是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范为本。建设高质量的中小学教师队伍是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保证。在新世纪初2001年5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要完善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的教师教育体系,加强师范院校的学科建设,支持西部地区师范院校的建设。“制定适应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需要的师资培训规格与课程计划,探索新的培养模式,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增强师范毕业生的教育教学与终生发展能力。”我国西部的高师院校,这里主要是指西部12个省(市、区)的地方师范学院(包括师范类为主的学院)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分,2003年我国西部的地方高师院校有53所,占西部高师院校数的81.53%,全国高师院校数的27.46%;2003年广西的地方高师院校有8所,占广西高师院校数的80%①。列举这些数字,说明西部的地方高师教育的重要地位。但西部高师教育更重要地是体现在新世纪它对西部大开发的作用上,即主要为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服务,以培养合格的中小学教师为主要目标。教育学、心理学等主干教育课程是我国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直接影响着数十万师范生的职前培养和数十万中小学校长、教师的在职培训、提高”②,对实现高师教育的培养目标,提高教师教育的教学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课题立足于广西山区农村特别是河池贫困山区基础教育的实际,进行高师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期望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所突破和建树。

2 课题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从中国农村教育研究的历史看,20世纪20、30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提出过多种农村教育的理论和模式,如陶行知的“乡村教育”理论,晏阳初的“平民教育”理论,梁漱溟的“乡村建设”,雷沛鸿的“民众教育”理论等。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如在我国一些地区开始探索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新路子,现在已构建起农村“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的农村教育新模式。一些专家、学者在农村教育理论研究方面做了有益的探讨,如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教育系编的《农村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郭道明教授主编的《农村教育经济学讲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余永德主编的《农村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李少元研究员的《新世纪农村教育走向何处》(《人民教育》2002年第5期);谈松华研究员的《农村教育:现状、困难与对策》(《教育学》中国人大复刊2003年第5期)等。在国外,当代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重视农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如菲律宾、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积极开展农村社区教育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并实施“亚太地区教育革新为农村服务计划”等。

然而,从总体上看,当前在我国对农村教育的研究,还未引起真正的重视。著名教育家顾明远深刻地指出:“要重视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我有一种感觉,今天谈教育改革,讲教育现代化,总是着眼于发达地区……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教育需要什么,如何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似乎还很少有人研究。中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现代化是不可想象的。农村地区、贫困地区的教育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③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地方高师的教育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着严重脱离农村基础教育实际的问题。例如,教材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教育学家睢文龙指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大头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我们师专培养的学生,今后主要去发展农村初中教育。可师专教育学教材对适应农村教育需要的问题,反映也很不够。”④这一突出的问题,至今在地方高师教育课程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如何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构建高师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改革教育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问题的研究与实践尤为匮乏。

3 课题研究的实践探索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们围绕师专的培养目标,注重联系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讲授教育学科理论;探索教育课程实践性教学模式,在经常性教育见习和教师角色模拟教学的教学改革过程中,试图结合山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进行,如组织师范生去乡村初中开展教育见习和教育调查活动,以培养学生热爱和献身山区教育事业的教师职业感情及品质。这方面在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中,我们做了相关的探讨,黄白等的“教育学科进行教师角色摸拟教学研究”⑤、“经常性教育见习研究”⑥,罗之勇的“少数民族地区师专教育改革研究”、“西部大开发与西部高师教育研究”⑦,唐毓首的“心理学教学改革研究”⑧,谢春艳的“山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⑨等。在这些研究中,我们注重结合山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总结教育课程教学的改革经验。在教育学教材改革方面,黄白等主编的《新编教育学教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在教材中增编了“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内容,反映了山区农村教育的实际。关注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如黄白的“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教育社会学研究”⑩。

本课题在2002年立项之后,为了使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更具针对性,首先,我们对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及教育课程教育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对象主要是河池地区各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及乡镇初中和小学校长、教师等。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二是当前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存在的问题;三是应采取什么措施提高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素质;四是师范院校如何加强和改进教育课程教学,进行教师教育,培养适应山区农村基础教育需要的教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设计并实施了面向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改革方案。

其次,参编出版课题教学改革所需的教材:一是《现代教育学》(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该书由宋书文教授主编,本课题负责人黄白为副主编之一,课题组成员谢春艳参编。该书凸现了现代的“大教育”观,其内容从宏观教育到微观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环境教育、教育管理等),探索和构建面向21世纪教育学教材体系。它既体现了教育学的基本原理,阐明了教育的基本规律,又凝聚了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如素质教育、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等,反映了教育改革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并突出教育实践训练的内容。二是《现代心理学》(专著性教材,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宋书文教授为主任委员,本课题负责人黄白为副主任委员之一,课题组成员谢春艳参著。该书在整体结构上打破了以往单纯以普通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为主线编写教材的惯例,整合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健康学等有关理论和内容,力求反映现代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我国著名心理学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部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彭聃龄为该书作了序言,他评价说:“本书是高等师范院校心理学教材建设的一项创新的研究成果。”这两部教材已在我校2001级师范生中使用,增强了教育课程教学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进行教师教育和培养师资的适应性。

4 课题研究的期望目标

本课题围绕新世纪地方高师院校的教师教育目标,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进行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以提高教育学科的教学质量和师范生的教育素质。教学改革的目标是:(1)适应培养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所需要的初中和小学教师,构建高师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体系;(2)根据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改革高师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3)探索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的高师教育课程教学模式,使其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前瞻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对同类师范院校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借鉴作用和推广价值。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解决地方高师院校教育课程理论教学脱离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的突出问题,打破封闭式的教育学科课堂教学,从而构建高师院校教育学科课堂理论教学与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整合化的新型教学模式。本课题完成的关键是处理好教育课程教学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问题。根据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在师范生学好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教育课程教学,进行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师范生适应基础教育特别是山区农村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教师教育素质。加强常规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优化教育课程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创新素质,适应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

注释:

①根据国家教育部公布的“2003年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名单”做的统计,《中国教育报》2003年5月8日.

②国家教委师范司教材处编:《教育学改革论文集》,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版,第2页.

③顾明远:《世纪的回顾与展望———中国教育的发展前景和任务》,《中国教育学刊》,2001年第1期,第2页.

④睢文龙:《师专教育学教材编写的反思》,《教育学改革论文集》(国家教委师范司教材处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版,第242页.

⑤黄白:《教育学科进行教师角色模拟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课程·教材·教法》(全国教育类核心期刊),1999年第9期,第55-57页;2001年11月在南京·国家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主办的“基础教育改革与教师教育国际研讨会”上作交流并在圆桌会议上作主题发言,收入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朱小蔓教授等主编的《新世纪教师教育的专业化走向》一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4-258页.

⑥黄白等:《经常性教育见习的尝试》,《高等教育》(中国人大复刊),1987年第10期,第47-50页;《谈师专经常性教育见习》,《河池师专学报》,1990年第4期,第93-96页.

⑦罗之勇:《对少数民族地区师专教育改革的思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年专辑,第128-129页;《西部大开发与高师教育》,《河池师专学报》,2001年第3期,第68-70页.

⑧唐毓首:《师专心理学教学改革探讨》,《河池师专学报》,2001年第4期,第57-59页.

初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区别范文2

论文摘要:调研表明,不同类型地区农村基础教育投入水平差异非常明显,并呈现出明显的结构特征。目前,不仅贫困地区教育经费紧张,中等发展水平地区教育经费投入华况实际上并不比贫困地区好;高中教育处于急速发展时期,但是投入力度明显不够;流动人口的教育投入体制尚未建立。由于投入不足且结构失衡,失学人数较多,师生比不合理,教育部门工资福利缺口大,教学条件较差,危房改造任务较重。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20世纪80年代初期,鉴于教育经费紧张,中央财政压力过大,中共中央1985年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对基础教育开始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地方各级政府成为筹措基础教育经费的直接责任者。这种办学体制的改革,确实调动了地方政府办教育的积极性,也使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全国小学、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分别由1985年的68.4%和41.7%提高到2002年的97.0%和583%。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我国基础教育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是与基层政府大幅度增加教育投人分不开的。从我们调研的情况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大多数年份,基层教育经费投人水平是在持续提高的。但是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实力的差异,各地投人水平差异很大,相当部分地区投人不足.地区差异明显。因此,这种体制是否可行,亚待深人研究。为研究农村基础教育财政保障制度问题,我们选取了福建石狮市、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湖南省醋陵市、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以及宁夏盐池县分别作为经济发展水平很高的县、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县、经济发展处于中等水平的县、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县、经济发展水平很低的县的典型进行调研。

一、农村墓础教育投入不足及其结构特征

调研表明,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的投人严重不足。不同类型地区农村基础教育投人水平差异非常明显,并呈现出明显的结构特征。

(一)我国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不足,农村基础教育投入更是陷入困境

鉴于教育经费不足,中共中央、国务院1993年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要求到20世纪末,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从实际的情况来看,这一要求并没有真正实现,而且差距较大。虽然1995年以后,这一比例在不断提高,但是到2000年仍然仅为2.90%,比国家预定目标少投人1.1个百分点。如果按照这一底线衡量财政性教育经费的缺口,1995-2000年,财政性教育经费缺口累计达35巧.4亿元。如果按照1995年以来农村普通中小学教育经费占全国教育经费30%左右这个比较低的比例,2000年以前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人缺口就在1000亿元以上。

目前,城市和发达地区的中小学都在广泛开展甚至已经普及英语、计算机教育。但是,农村地区的多数小学和初中却面临着运行经费严重短缺的局面,并且导致教学条件简陋、合格教师短缺、危房较多。在义务教育阶段,城市小学1999年生均经费为1492.2元.是农村的3.1倍,城市初中生均经费2671.2元,也是农村的3.1倍。

2003年,盐池县城镇小学的生均经费比农村小学高出17石1%,城镇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比农村小学高出78.5%。城镇初中生均经费比农村初中高出18万4%,城镇初中的生均公用经费比农村初中高出39.33%。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在一个贫困县内部城乡学校经费的差距。如果将农村中小学经费水平与发达地区的城镇水平相比,差距就更大了。

(二)从地区结构来看,投入不足主要表现为经济中等发展水平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投入不足

1.人均教育经费支出。调研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其生均经费明显高出许多,初中生均经费的差距尤其大。以2003年为例,石狮、和林格尔和盐池的小学生均教育经费分别为2082.59元、1756.18元和巧16.7元,石狮比和林格尔和盐池分别要高出506.41元和565.89。石狮、和林格尔和盐池的初中生均教育经费分别为2303.44元、1249.88元和908.7元,石狮比和林格尔和盐池分别要高出1053.56元和1394.74元。石狮初中生均经费比和林格尔和盐池要高出1倍多。

从人均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情况来看,不同地区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石狮2000年为198.75元,比其他地区一般要高出1倍。2000年,石狮和温江的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达到1170.09元和1024.35元。远远高于其他几个地区。其中,石狮比酸陵竟然高出1.71倍,比盐池高出1.06倍。在地区差距中还有一个问题,由于中央对经济中等发展水平的地区的支持较少,其财政实力又有限,中等发展水平的地区的人均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是最少的。2000年,醛陵只有67.68元,只有石狮的三分之一左右,其他地区的三分之二左右。

2.生均个人部分经费支出和生均公共经费支出。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在个人支出部分的差距还是比较小的,地区之间的差距更加明显地表现在公用经费方面。2仪洲)年,石狮普通初中生均公用经费支出200.83元,分别是温江、醒陵、和林格尔和同心的20.79倍、犯.55倍、2.58倍和8.85倍,远远高于其他类型地区。石狮普通初中生均公用经费支出104.科元,分别是温江、醋陵、和林格尔94.00倍、171.21倍、1.82倍。2003年,石狮、和林格尔和盐池的小学生均公用教育经费分别为585.84元、209.31元和66.2元,石狮是和林格尔、盐池的2.42倍和8.85倍。石狮、和林格尔和盐池的初中公用教育经费分另lj为651.57元、345.79元和82.8元,石狮是和林格尔、盐池的1.88倍和7.87倍。

(三)从人群结构来看,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体制没有充分考虑到流动人群的利益

根据第五次个国人口普杳的结果:目前在我国有超过1亿的流动人口。在流动人口中,外出打工农民又是主要组成部分。2002年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已达94(x)万。跨区域流动就业农民90%进人城镇(进人大、中城市和小城镇的各占1乃),成为城镇人口的一部分。但是,对流人地而言,基础教育投人考虑的是当地人口的基础教育问题,外来人口的基础教育服务并不在其考虑范围之内。由于发展基础教育需要投人大量的资金,对流人地政府而言,这是一种相当大的负担。虽然有关政策已经明确要求流人地政府解决外来人员的基础教育问题,但是由于投人体制没有解决。这种政策很难在实际工作中付诸实施。

二、财政体制不完普:农村甚础教育投入不足的主要原因

(一)以gdp增长为中心,基础教育未能在对政框架内占有应有的地位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确定的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到20世纪末达到4%。该目标是根据当时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发展水平,并参考国际上其他国家的情况而确定的,应该说是合理的和可行的。但是到20(刃年,这一比重仅为2.00%。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关键的原因在于在整个财政框架内没有将教育问题放到应有的位置上,没有根据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来安排公共财政支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我国各级政府最为关注的是gdp的增长,如何确保gdp的增加是各级政府的中心任务。这样,政府的可支配财力主要用于与短期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的项目上,用于教育等社会事业方面的资金就非常有限了。

(二)分税制大大弱化了中等发展水平以及中等偏下发展水

平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投入能力为提高财政收人水平并提高中央政府财政收人占财政总收人的比重,1994年我国对财政体制进行了分税制改革。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两个目标的确达到了。中央财政收人占全国财政收人的比重显著提高,现在已经超过55%,标志着中央宏观调控能力大大增强。但是,这一体制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层层集中财力。据国家统计局20(x)年的统计数据,我国现有2109个县级财政、4.6万多个乡镇财政,2以x》年全国财政收人1.34万亿元,其中中央占51%,省级10%,地市17%,县乡两级只有20%多一点。由于各级次之间是分别向下进行分享的,县乡财政便成为层层集中财力的对象。这在中部农村地区尤为明显。

(三)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没有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从国外的情况来看,中央和州级政府承担了较大的基础教育责任。一般中央政府支出比重较高的国家,其承担教育方面的责任也就较大。除了极少数的国家外,凡是中央政府支出占政府总支出一半以上的国家,中央政府教育支出占教育总支出的比重都是比较高的。匈牙利、罗马尼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我国相对接近一些,其中央政府支出占政府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为77.8%、77.0%、88.7%、923%.其中,中央政府教育支出占总教育支出的比重分别达到2a2%、28.0%、65.3%、94.8%。中央政府承担了相当一部分教育责任。

三、改革农村基础教育财政投入体制的政策建议

农村基础教育投人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财政体制不完善是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根据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地区发展的要求,建议:

(一)增加对政用于基础教育的投入份顺在任何国家的财政支出中,教育投人都是一项重要内容。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不仅低于发达国家水平(1998年4.8%),也大大低于发展中国家水平(1995年3.5%)。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要求,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应进一步加强财政的公共职能在农村基础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切实确立“优先保证义务教育”的基本国策,进一步提高教育“两个比重”,即进一步提高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大幅度提高义务教育经费在教育总经费中的比重。

(二)中央财政应当承担更多的农村基拙教育投入方面的责任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这一体制与财权与事权对称的原则不相符。如果不增加中央财政投人总量,现在面临的问题就不可能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来解决。因此,要改革农村财政体制,必须对整个财政体系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整,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和地市级政府应在农村教育承担起更大的责任。

(三)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现阶段,在政府财力相对不足,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意识不强的情况下,专项转移支付应当成为主要的形式。同时,要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除规定必须用于农村基础教育之外,一般性转移支付并不具体规定用于基建还是教师工资发放,也不要求地方配套。

(四)继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投入力度,将中等发达水平地区的农村基袖教育也纳入转移支付范围之内1995年~2(x刃年,教育部、财政部实施了‘·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其中中央拨专款39亿元,加上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共100亿元,这将对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实际上,中部地区的教育经费也非常紧张。因此,有必要将中部地区的教育经费纳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框架之内。

(五)将流入地流动人口的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的支持范围目前,我国对进城务工、跨区域流动就业农民工的管理,实行暂住证制度。实际上,大部分农民工主要是在就业地劳动、生活,相当一部分农民工已经在暂住地扎下根来,成为事实上的常住居民。在农民工流人比较集中的地区,当地政府要考虑外来人口子女的基础教育问题,将相应的支出纳人财政预算。要切实做到以流人地城镇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负责进城就业农民子女的义务教育工作,除学杂费外,严禁收取赞助费和借读费。

【参考文献】

[l]陈燕平,姚炜.对我国农村基拙教育财政投入问题的分析,财政研究2004年第5期.

[2j杜育红.论农村基础教育财政体制创新.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第11期.

[3]杜育红.中国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4]茜延风.调整政府间责任关系进一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内部调查研究报告.2004年73号.

[5]韩俊,屈霞.安徽省“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调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内部调查研究报告.2003年189号.

[6]马海涛,李剑.我国时政对义务教育支出的现状及原因分析.财政研究,2004年第4期.

[7]刀庞明川.农村基础教育的公共投入政策,经济学家,2004年第4期.

初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区别范文3

【关键词】西部贫困地区 基础教育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8-0132-03

发展基础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特别是西部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这些地区的脱贫进程,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目标能否实现。教育与经济密不可分,贫困地区的经济得不到发展,教育也不可能得到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单纯的资助学生或者资助学校都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善贫困地区的教育状况。另一方面,教育也是最好的扶贫。人口素质提高了,经济发展才有动力。教育对经济的影响是长期和深远的。由此看来,在贫困地区发展教育,必须结合当地的经济状况,才能有的放矢,治标治本。这里,笔者就从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的实际出发,谈谈西部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

[现状一]教育观念比较落后

由于经济总体比较落后,广大贫困山区的人们送孩子读书主要是想通过升学改变处境。在调查中发现,不少农民有这样的认识,而没有从根本上认识送子女入学的重要性。从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看,他们必须执行教育有关法规政策,完成上级下达的教育任务,并制定相应的地方政策和教育规划,满足群众的教育需求。也就是说,他们抓教育的观念往往来源于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愿望。这说明,从群众到有关部门领导的教育观念并非是内生的、自觉的,而是外在的、被压的。同时,轻视教育的观念也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如某乡镇去年非但不安排本级“一费制”补助,在年底时县政府还动用上级给该乡镇的“一费制”专项补助。

[对策]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力度,确保“普九”目标真正实现。

近年来,化隆县已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来保证“普九”投入的到位。如甘都镇加大财政统筹力度,切实加大财政对教育的统筹力度,认真落实“两个比例”、“三个增长”,确保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和全县教育工作的正常运转。2007年,该县经常性财政收入7150万元,其中用于教育2359.5万元,占33%;生均教育经费749元。2008年,该县经常性财政收入8201万元,其中用于教育3042.6万元,占36.1%;生均教育经费873元。2009年,该县经常性财政收入9002万元,其中用于教育3375.8万元,占37.5%;生均教育经费906元。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2008年,该县教育总投入比2007年增加683.1万元,增长22.5%,生均教育经费增加124元;2009年,该县教育总投入比2008年增加333.2万元,增长11%,生均教育经费增加33元。但是,化隆县教育投入缺口大,经济发展水平落后,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有限,难以支撑起教育大厦。

因此,解决化隆县基础教育投入问题,一要教育扶贫。上级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化隆县基础教育投入的力度,各级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应发挥教育扶贫解困主渠道的作用。此外,应增加专项补助的额度。如“国家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联合国少儿基金会援助贫困山区初等教育项目”等优先向这些地区倾斜。

二要广开门路,多渠道投入。当地政府真正把中央到地方出台的一系列教育筹资政策用好用足。政府财政投入是教育经费的主渠道,要确保教育经费的“两个比例、三个增长”。《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及中央和省州、县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有关法规、文件对教育集资的对象、范围、比例、原则、用途以及管理等都作了详细规定,应严格按这些法律、政策执行,用好用足,保证基础教育投入有多方面的来源渠道。

三要采取应急措施解决“普九”欠债问题。前几年,为迎接上级“普九”检查,化隆县采取“一年建设,三年还债”的办法,加大了“普九”达标建设,因此,欠下了6800万元的学校建设债务,至今尚未偿还。原计划用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来偿还,而实行税费改革后,取消了征收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这一政策,所以这笔债务失去了偿还来源,教育的压力很大。省、县市政府应将“普九”欠债纳入政府,实行“消赤减债”的整体计划,逐步将这笔债务消化,以减轻教育的沉重包袱。

[现状二]“普九”巩固提高工作任务艰巨

目前化隆县虽然实现基本“普九”目标,但这是低水平的“普九”,与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还有较大的差距。化隆县“普九”巩固提高工作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农村中小学仍有大量危房存在。目前,全县中小学尚有危房27.5万平方米(其中D级危房19万平方米),危房占总校舍面积比例14%,处于全省14个市(县)前列。二是初中学位严重不足。化隆县从2007年开始进入初中入学高峰期,每年以800人的速度增加,这种情况将延续到2011年。由于学位不足,导致班额过大,已出现同一年级学生在一个大会议室里上课的现象,而且像实验室、仪器室及实验仪器长期处于短缺状态。三是初中辍学率偏高。2011年全县初中在校生辍学率达5.8%,部分偏远山区的乡镇辍学率高达两位数,离国家规定的初中辍学率控制在3%以内的标准差距较大。

初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区别范文4

基础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教育工程。学术我国在把教育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性、先导性、基础性领域适度超前发展的同时.把基础教育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领域.部级期刊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f11.其霞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不过,面对新世纪、新任务的挑战.基础教育决不能沿着传统的道路盲目发展,而应当用改革的眼光、改革的方法推动其良性运行、健康发展。对此,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教育学术界的诸多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和实践,笔者对他们深表敬意。目前指导我国今后12年教育工作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正在制订12J,该《规划纲要》与中共十六大提出的2020年要“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体系中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目标之一)时间正好契合[31;而胡锦涛同志曾强调要围绕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目标.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和创新闻。在此情况下,若能把基础教育放在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战略目标中加以思考.对其概念进行深入辨析。对其功能和结构进行深入研究、合理设计,则对我国基础教育功能、结构的优化和完善.乃至对我国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

的深入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试对此进行探讨.以求教于各位方家。

一、基础教育概念辨析

f一)主要概念的歧异性及其所面临的矛盾

1.主要概念的歧异性。基础教育的主要概念以顾明远先生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为代表。凝聚了我国学者的长期认识和研究成果.具有开拓创建之功.有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和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但是毋庸讳言.它同样也有可以推敲和商榷的地方.而其中突出的一点就是歧异性。《教育大辞典》关于基础教育的定义和解释是:“对国民实施基本的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是培养公民基本素

质的教育。也为继续升学或就业培训打好基础的教育。一般指小学教育,有的包括初中教育”,“它经常与普及义务教育相联系。”151笔者认为,这里的概念含有两个方面的歧异性。一是范围上歧异性。

“一般指”、“有的包括”的表述不够确切。且均与我国的有关实际不相符合。我国的基础教育主管部门所管辖的范围.实际上不止小学阶段乃至初中

阶段的“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还包括普通高中教育(61。基础教育的实际学习阶段,也包括了普通高中阶段的3年(即高一、高二、高三或十年级、十一年级、十二年级)川。二是层次和类型的歧异性。教育既有层次之分.也有类型之别.而有关的概念必须在两者之间有一个确切的定位。基础教育究竟是一个层次概念.还是一个类型概念.二者必居

其一。而这里“基础教育”的概念中则既有层次的成分(中小学教育),也有类型的成分(普通教育)。这些歧异性使概念本身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些现

实的矛盾。’

2.主要概念所面I临的现实矛盾.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多样化、高等教育大众化、全体社会成员个体发展道路多向度化的迅猛推进.教育的类型结构日益丰富多样:而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树立.“终结性教育”的概念也逐渐边缘化。逐步失去社会认同感.从而使现有的基础教育概念面临诸多矛盾。

首先是人才类型多样化与基础教育单一性的矛盾。在现代社会中,除了传统的知识型人才之外,已经形成了包括知识——技能型人才、技能——知识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等其他各类人才

的基本人才类型结构18];在教育实践中.培养这些人才的学校教育也渐具雏形。而在我国基础教育

的概念中。“基础”一词显然具有一定的比喻性。在其本体学科——建筑学中.“基础”就具有明是的

区别性。不同类型、不同结构的建筑物(如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农业建筑物、水工建筑物、道路与桥

梁建筑物,或木结构建筑物、砖石结构建筑物、砖混结构建筑物、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物、钢结构建

筑物、索膜结构建筑物等等)各自需要适应自己建筑特性的不同形状、不同材料的基础(如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箱形基础、桩基础,或砖基础、毛石基础、混凝土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等等)。区别相当大。同样的道理。教育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全体社会成员自身发展的全面需要.适应人才需求的多样性,也必然要有类型之别。这一点,在教育的各个层次、各个阶段都应当有所体现。如果把高等教育比喻作建筑物、把基础教育(初等、中等教育)比喻作基础,那么,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也必然需要不同类型的基础教育与之相适应.需要通过不同类型的基础教育培养出自己适宜的生源。只提供传统普通教育一种教育基础的基础教育是教育不够发达、不够普及时代的产物.显然不能够满足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这一时代要求,必须加以补充和完善。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也是毋庸置疑的。

其次是终结性教育与入的可持续发展之间的

矛盾。由于1985年以来教育结构的大规模调整,我国中小学阶段的教育类型已经空前多样化了.除了

“以初中后为重点的教育分流”所形成的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之外.还有因早期职业导向的

需要而形成的小学后乃至更早阶段的教育分流。而

根据终身教育的理念.这些“非普通”类的中小学阶段的教育屁然不应成为终结性教育.从人的可持续

发展的角度来看,接受了这些教育的学生.也应该有一条适合自己的求学、深造之路。否则。“教育公平”、“机会均等”在这里就会成为空谈。再次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基础教育精英性之

间的矛盾。高等教育大众化最重要的是高等教育类型的多样化.即除了培养传统的知识型人才之

外.还要培养知识型之外的其他各类人才。而传统基础教育所提供的生源则具有明显的精英性倾

向。即着力培养能够通过普通小学、初中、高中的层层选拔.成功地挤过普通高考“独木桥”的准“知识型”学生。而从教育的适应性角度而言.这些学生只适宜成为培养知识型人才的普通高等院校的生源.并不适宜作为培养其他类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生源。

上述这些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对现有的基础教育概念提出了严峻挑战.要求我们重新审视基础教育的概念,科学地界定它的范畴。

(二)基础教育概念新探

笔者认为.基础教育不是一个类型概念。而是一个层次概念.它与高等教育相对而言.特指中小学阶段的教育。由于我国中小学阶段的教育结构已经日益多样化。“公民基本素质”、“继续升学或就业培-iJII”所需的教育基础也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所以基础教育的内容已经不能再局限于“对国民实施基本的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了.还应包含其他中小学阶段教育的丰富内容。关于这一点,20

世纪90年代初期张友渔先生主编的《政法辞书》中早就有所表述.书中提出了在我国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中.“独立设置的初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列为义务教育的一种学校形式”19J的权威观点。《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lO年发展规划》也提

出了“职业教育以初中后为重点,实行小学后、初中后和高中后三级分流”的目标。这些观点和方略对基础教育的观念更新和制度创新都具有深刻的

启示意义。吉林省几台市2005年形成的在初一、初二、初三分别实施“绿色证书教育”、“分流教育”、“职业预备教育”的初中教育改革模式.则是我国基础教育界按照这一观念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所取得的实践成果(IOl。

二、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基础教育的功能

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教育应当具有完善的功能体系.能够为我国社会各类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中小学阶段的相应教育。这个功能体系包括以下两个基本方面.

(一)中小学阶段的普通文化知识教育功能

基础教育中的普通文化知识教育功能是其传统的功能.也是其迄今为止基本的和主要的功能。这个功能由来已久.曾经发挥了伟大的历史

作用,并仍然在继续发挥重要的现实作用。在基础教育的所有功能中,它具有原生性、基础性和

前提性。不仅普通教育需要这种功能.而且职业教育也需要这种功能。只是由于教育类型和层次

的不同,其容镀、内容、结构有所不问罢了。在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这一功能是一种合理的、必然的存在,而且从总体上说,这一功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尤其是对于一些中小学阶段的职业教育(如体育、艺术、武术、戏曲、杂技等类学校所实施的职业教育)来说。普通文化知识教育过于弱

化、最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不能保证的情况必须得到有力的改变,不能放任自流。所以。基础教育的这一功能有其光明的发展前景.这是毋庸置

疑、无可厚非的。

(二)中小学阶段的职业教育功能

基础教育中的职业教育功能过去长期被人们

所忽视,至今人们一般仍然认为,基础教育中不应包括这一内容。但是教育实践的发展变化正在逐渐突破人们认识的局限.使人们不能忽视它的存在。如.人们在高中及其以下阶段所接受的职业教育。相对于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来说。明显地具有基础性、可持续性,而不具有终结性。又如,我国在中小学阶段教育(即基础阶段教育)开设有各种类型的职业教育(如高中阶段的中等专业教育、中

等技工教育、职业高中教育。小学、初中阶段的体育、艺术专业教育等等)。在国际上,一些发达国

家则在中小学阶段的各类学校中开设有职业教育的课程或内容(如澳大利亚在中学阶段所开设的

“新高级中学证书职业课程”【川.美国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从幼儿园到大学后的生计教育1121.等等)。足见这一功能的普遍存在。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种功能必然还会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2005年11月。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从教育体制上搭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互联互通的桥梁,搞好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合理分工和相互衔接.为各类学校毕业生就业成才和终身学习创造条件。”[13J贝U从国家意志层面传达出了重要的改

革导向。

三、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基础教育的结构

2003年.笔者曾提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结构包括“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两翼.初等、中等、高等

教育各个层次.成长教育和继续教育各个阶段”【14】的观点。其中初等、中等教育可合称为基础教育。2007年.中央教科所所长袁振围教授也提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说法旧.形成关于教育结构的一种基本共识。据此而青,基础教育作为一种层次,应该具有以下两种不同的类型。

(一)普通基础教育

普通基础教育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基本教育类型、一种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形态.在人类社会从古代走向现代的历史进程中.起到了启迪心智、凿破鸿蒙和普及文化知识、传承文明成果、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在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的今天.它仍将发挥巨大的作用。因而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价值f1日.其存在和发展都是无可非议

的。而作为这个教育类型的基础部分.普通基础教育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它不仅为以培养知识分

子为使命的普通高等教育提供生源.而且为多数类型(如培养知识——技能型、技能——知识型人才

的类型)、层次(如初中、高中、大学阶段)的职业教

育提供不同普通文化基础的生源。在初中及其以下阶段的基础教育中,它应当占居主体地位。这是因为,人生之始,童蒙初开。人类经过亿万年生物进化

和进入文明时代后数千年社会历史发展所获得的最基本的认知成果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学习

和掌握.因而最需要接受的就是知识和心智教育。教育的制度设计必须反映这一规律。所以,除非有特殊的职业需要。社会的大多数成员都应在小学、

初中教育年龄段接受普通教育。因而普通基础教育的存在和发展是历史和现实的必然要求。普通基础

教育应当在深化教育改革中不断提高质量.持续不断地向前发展。

(二)职业基础教育

如前所述。按照“基础”和“高等”的区别。在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高中及其以下阶段各类教育均应称为“基础教育”。从类型结构来说。它不仅包括

传统的普通基础教育.也应包括“职业基础教育”。

“职业基础教育”包括各类中小学阶段的职业教育(如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中学,体育学校、武术学校、文武学校、杂技学校、戏曲学校等所实施

的教育)。这些教育在传统教育体制下是一种“终结性”的教育(特别是针对以体育竞技、杂技表演人才

为典型“特殊技能人才”教育.至今仍是基础教育中一个盲点【t7】).而在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则应当是

一种成型性与发展性有机统一的学校教育.既为学

生阶段性成才创造条件,又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成为本类型、本专业具有更高层次学历的人才打下基

础【嘲。包容这一要素,发展和完善这一要素,应当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区别于传统国民教育体系的一

大特点.也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构建中的一项基本工程。《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也提

出。要“逐步建立有别于普通教育的,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选拔与评价的标准和制度”119].鲜明地彰显了这方面的国家意志。当然,这也是一项

难度大、阻力多、需要长期不懈地努力进行探索的工作。

教育是社会人才需求的晴雨表。在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探索和建构中.除了层次、类型这些教育的内部因素之外。还有经济与社会需求变化(特别

是产业结构变化引起的需求变化)方面的外部深广原因。教育职称论文投稿在高等教育中。面向第一、第二产业的“大理工类”人才和面向第三产业的“大文科类”人才的分

野已逐渐明朗阎,在初等、中等的基础教育中。这种

状况也必然要有所反映。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基础教育的构建应当在明确功能和结构的基础上.充分

考虑这些因素,进行整体优化,进而形成大文科类、大理工类布局均衡。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翼互动。知识型人才和其他各类人才的培养共同繁荣.

初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区别范文5

【关键词】 女性;受教育水平;发展现状;性别比

受教育水平是衡量教育地位的指标之一,而教育地位是现代社会妇女地位的核心内容。受教育程度也是影响妇女地位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妇女的经济、政治、社会参与能力和妇女的生活质量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一直以来,广西高度重视妇女受教育权,妇女受教育水平大幅度提升,与男性人口受教育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明显缩小。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必须加以重视和纠正。

一、女性受教育水平现状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10年广西6岁以上常住人口有4183.78万人,其中女性人口2019.63万人,占48.27%。女性人口中,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的人口为122.88万人,占6岁及以上女性人口6.1%。与2000年和1990年相比,2010年大学专科及以上女性人口分别是2000年和1990年的3.3倍、14.3倍。2010年高中学历女性人口为218.6万人,初中为798.99万人,小学为761.24万人,占6岁及以上女性人口比重分别为37.7%,39.6%,10.8%。与2000年和1990年相比,2010年高中、初中、小学的女性人口分别是2000年的80.7%、1.32倍、1.26倍,是1990年的84.4%、2.64倍、2.15倍。

每10万女性人口中具有初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人口增加。2010年,广西每10万女性人口中,具有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本科及专科、研究生受教育程度人口分别为 37692人、39561人、10824人、2060人、130人,与2000年相比,小学受教育程度的人口减少10553人,下降21.8%,初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人口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增长速度最快的是大学本科及专科、研究生受教育程度女性人口,两者分别增长2.15、6.68倍。

平均受教育年限增加。2010年,广西6岁及以上女性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09年,比2000年的7.05年提高1.04年,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初中文化水平。与男性比较来看,广西6岁及以上男性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76年,比2000年的8.01年提高0.75年,女性受教育年限提高幅度高于男性。此外,男女受教育年限的差距为0.67年,差距较2000年的0.96有缩小。

1、受教育水平的性别差异

广西受教育的性别状况明显改善。近20年来任何教育程度的性别比都出现明显的下降,说明男女平等享受相同教育机会的状况大为改善。并且学历越高,性别比下降的幅度越大。大学本科的性别比(女性=100)由1990年的328.12下降至2000年的237.93,2010年更降至129.72。大学专科性别比同样出现明显的降幅,1990年这一数字为268.26,2000年为171.01,到了2010年降到120.38。初中、高中男女差异现象也出现明显的缩小,近20年来,初中性别比由167.53减少至123.29,高中性别比由182.97降至132.33,从近10年来看,降幅分别为16.35个百分点和15.44个百分点。

2、女性受教育水平的城乡差异

(1)城乡女性受教育水平差距较大。分城乡看,城市女性人口中的初中和高中学历人口比重较大,分别占城市6岁及以上女性人口的35.3%、24.8%;乡村女性人口中的小学和初中学历人口比重较大,分别占乡村6岁及以上女性人口的46.6%、40.2%。从性别差异看,大学本科及以下的各受教育程度的男性人口均多于女性。在城市和镇,受教育程度越高,性别比越高;在乡村,高中的性别比最高,随后随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性别比下降。而研究生的男性人口在城市和镇均多于女性,在乡村则少于女性。

(2)城市女性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高于镇和乡村。2010年广西城市、镇、乡村的女性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为10.3年、8.75年、7.13年,城市分别比镇和乡村多1.55、3.17年,城市女性人口已经达到高中文化程度,镇和乡村女性人口达到初中文化程度。

3、女性受教育水平的地区差异

分地区看,高学历女性人口地区差异较大,经济发展水平高,教育基础好的地区女性人口文化程度较高。14个市中,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的女性人口较多的有南宁市(36.64万人)、柳州市(14.26万人)、桂林市(18.19万人),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女性人口占6岁及以上女性人口的比重较高的分别是南宁市(12.3%)、柳州市(8.55%)、桂林市(8.58%)。14个地级市中,女性平均受教育年限高于全广西女性平均水平(8.09年)的有南宁市(9.07年)、柳州市(8.5年)、桂林市(8.48年)、北海市(8.65年)、玉林市(8.15年),其中只有南宁市的女性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高中水平,其他九个市均低于全广西女性平均水平。

4、女性受教育水平的年龄差异

分年龄段看,除了初中以外,各受教育程度的比重最高的均在相应受教育年龄段内,6-9岁的小学女性人口比重为94.91%,15-19岁的高中女性人口比重为36.36%,20-24岁的大学专科和本科女性比重为11.32%和7.45%,25-29岁的研究生女性人口比重为0.51%。对于15-49岁各年龄段女性人口,初中的比重都高于其他教育程度,主要因为大部分女性人口在接受完初中教育后,不再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对于50岁及以上各年龄段女性人口,小学的比重高于其他教育程度,大部分老年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为小学。

5、女性文盲人口状况

文盲率的高低,是反映人口文化素质高低的重要基础指标。广西人口文盲率已由上世纪末处于较低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2010年,广西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124.90万人,文盲率(15岁及以上不识字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为3.5%。与2000年相比,文盲人口减少50.76万人,减少28.9%,文盲率下降1.8个百分点。从分性别文盲人口看,女性文盲人口仍远多于男性文盲人口。2010年广西男性文盲人口为25.95万人,占文盲人口的20.8%,文盲率为1.4%;女性文盲人口为98.82万人,占文盲人口的79.2%,文盲率为5.6%。与2000年相比,男性文盲率下降0.7个百分点,女性下降3.2个百分点。

分城乡看,广西城镇文盲人口为27.10万人,文盲率为1.8%,其中男性文盲率为0.7%,女性为3.0%;乡村文盲人口有97.67万人,文盲率为4.7%,其中男性文盲率为1.9%,女性为7.6%。与2010年相比,城镇和乡村文盲人口分别减少8.49万、42.28万,文盲率分别下降1.8、1.4个百分点。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女性人口十年来文盲率下降速度最快,城镇和乡村女性文盲率分别下降3.2和2.4个百分点。

二、广西的教育事业发展状况

广西妇女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广西教育事业的大发展。一直以来,广西高度重视发展教育事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要求。广西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各级各类教育蓬勃发展,教育事业迈上了建设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

1、学前教育规模持续扩大,幼儿园数量和在园幼儿数量逐年稳步增长

2010年,全区有幼儿园5349所,比2000年的3846所增加了1503所;在园幼儿数为118.5万人,比2000年的72.8万人增加45.7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54%,比2005年的44%提高了10个百分点。

2、义务教育实现“两基”目标后进一步巩固提高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消除城乡教育差距,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广西采取多种措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努力保证适龄儿童接受基础教育的权利。2007年,广西所有县(市、区)都通过了国家“普九”验收,“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100%,标志着广西全面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两基”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成为第一个通过国家“两基”验收的少数民族自治区。2010年,广西共有普通小学13942所,在校学生430.06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99.4%,比2000年提高0.7个百分点;2010年共有普通初中1974所,在校学生200.39万人,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为106.7%,比2000年提高15个百分点。

3、高中阶段教育快速发展

示范性普通高中快速扩大,普通高中优质资源明显增加。2010年全区有普通高中463所,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411所,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167.2万人,是2000年的2.9倍。其中,普通高中在校生从2000年的36.9万人增长到2010年的75.4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从2005年的45%提高到2010年的69%,提高了24个百分点。

“十一五”以来,广西的中等职业教育走上快速发展轨道,无论是学校数量、招生规模都有了大发展,教育结构也更趋合理。2010年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人数从2000年的15.87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80.95万人。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在校生结构也进一步优化,2000-2010年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人数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比重也连续提高,从2000年的23%提高到2010年的48.5%。

4、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高

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高,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从2000年到2010年,广西普通高等学校由30所发展到 70所,在校生人数从11.79万人增加到56.75万人。培养研究生单位在校生从0.21万人发展到2.08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9%。

5、教师队伍建设成绩显著

2010年,广西普通高等学校有专任教师3.17万人,是2000年的3.4倍;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专任教师2.05万人,是2000年的2.3倍;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6.1万人,普通小学专任教师22.02万人,幼儿园专任教师3.11万人,分别比2000年增长27%、10.7%和 35.6%。

三、提高女性受教育水平的对策建议

1、在教育法规中增加落实性别平等原则

在教育法规、政策和规划的制定、修订、执行和评估中增加性别视角落实性别平等原则。《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男女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这些法律规定,为消除由于历史、文化、经济和教育发展的差距和家庭经济状况差别而导致的男女受教育不平等现象,为女性获取和男性平等发展的机会提供法律保障。下一步,应不断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在制度上保障妇女平等受教育权。

2、增加农村教育投入

加大对农村女性受教育权的保护力度,增加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杜绝教育乱收费现象,合理有效地配置教育资源,消除因经济原因引起的地区和性别教育差异。加大对落后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资金转移支付力度,实现教育水平均等化,为农村女性接受教育提供合适的物质条件和外部环境。

3、提高妇女终身受教育水平

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为妇女提供多样化的终身教育机会和资源。鼓励妇女接受多形式的继续教育,支持用人单位为从业妇女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满足妇女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坚持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为妇女接受职业教育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扶持边远贫困地区妇女和残疾妇女接受职业教育。为失学大龄女童提供补偿教育,增加职业培训机会。组织失业妇女接受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提高失业妇女创业和再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女发展规划(2011-2020).

[2] 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普查办公室.广西壮族自治区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1-4册)[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3] 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普查办公室.广西壮族自治区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上中下)[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4]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普查办公室.世纪之交的中国人口-广西卷[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初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区别范文6

我国现在的民办教育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发展来的。它产生的原因固然有许多方面,如经济利益的驱使、公立教育制度和形式有些僵化、公立教育设施较差等,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当时的教育系统在教育供需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教育供给的举办者国家没有足够的财力,在数量上保证广大群众的子女接受基础教育,在质量上给人们提供优质的基础教育。正是存在着这样广阔的市场空间,一些民间资本就投向了教育系统。民办教育举办者通过建设高档的教学设施、高薪吸引优秀师资等方式,使民办教育迅速获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随着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政府也开始扶持民办教育的发展。

但作为一个民办教育的举办者,在看到国家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同时,还必须清醒的看到“市场”这个无形的手,正在影响着民办教育的发展。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基础教育的供需关系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从教育供给的角度来看,由过去无法满足义务教育的需求、学校危房大量存在和师资素质偏低的状况发展到已基本普及义务教育、教学各项设备达标明显提高、师资素质明显提高的形势。从教育需求的角度来看,在基础教育阶段,人们不再是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而是接受优质义务教育的问题。从经济发达地区在基础教育中的“择校热”、政府大力扩张优质教育资源、高标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等都可发现教育需求已从量的满足向质的渴求转化。因此,民办基础教育的生存基础(生源空间、高档教学设施、优秀师资)正在受到严峻的挑战,在经济发达地区这一点表现更加明显。本文将以浙江省绍兴市为例,来研究民办基础教育面临的发展危机问题。

个案分析:民办基础教育生存空间分析

浙江绍兴经济在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速,2004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031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112.4亿元,经济总量进入中国经济30强城市,位于第28位。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1453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343元。[1]绍兴自古以来,就有耕读传家之风,十分重视教育。公元前5世纪末,勾践有“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之举。特别是到了明清,王守仁、刘宗周等辟书院讲学,形成了有名的浙东学派。近代有学界泰斗蔡元培、文化巨匠鲁迅、一代伟人等名人。在这样的经济和教育环境里研究民办基础教育的发展,将会对全国民办基础教育发展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1.生源

我国民办教育得以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育需求的存在。因为我国的财力无法满足广大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尤其是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我国虽然年年增加教育投入,但教育投入水平仍然很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在2001年仍只有3.19%。[2]

然而,这种情况在浙江省绍兴市已不复存在,到2004年,绍兴市小学升初中的比例为100%,初中升高中的比例为89.84%。[3]绍兴的初中、高中招生,都成为校长工作的头等大事。初中校长们在城市广场搞展览,向市民介绍学校的情况;到小学去向学校、学生宣传本校的情况,欢迎他们到本校读书。高中的校长更是狠抓招生战,在3月份时,就利用报纸、电视台开展招生宣传;在学生填报志愿时,学校宣传队到初中学校去进行巡回演讲,有时出现2所学校或3所学校同时登台演讲,学校用大公交车把学生拉到学校参观。总之,在绍兴基础教育中,已经完全变成了“学生的买方市场”。

现在绍兴基础教育的学生不存在没学校可上的问题,而是选择到哪一所学校去的问题。绍兴的公办学校为招生如此煞费苦心,民办学校只能比这更甚。红星学校、求实学校把招生广告做到浙江教育电视台。求实教育集团有12名专兼职的招生工作人员,在省内各地设有12个招生点;环城学校还把招生点设到江苏常熟。[4]民办学校不得不离开绍兴到外地招生,2003年绍兴民办学校到外地招来约1.5万名学生。民办高校在生源上还有一定的生存空间。虽然高校连年扩招,但到2003年,参加高考人数527万,录取人数只有290万,民办高校在生源的空间上还比较大。因此,在经济发达地区,民办基础教育的生源问题将直接影响着民办教育的生存。中国轻纺城投资1个多亿办的轻纺城高级中学,在2003年招生时只招到2个班,南洋中锐学校虽然已在绍兴办了多年,仍然招不到多少学生。

总而言之,在经济发达地区,基础教育的市场在供需之间已基本平衡,民办教育兴起的第一个大的原因,也就是弥补公办教育无法满足的教育需求,已经消失。已经不可能有别校招剩的学生跑到你这儿,而是必须去争抢这块蛋糕,参与这场激烈的生源争夺战。

2.师资

实践证明,师资水平决定教育水平。民办教育在发展的初期,就是利用工资杠杆来与公办教育争夺师资,然后招揽学生。我们谁也无法否认金钱对人的重要激励作用,正如德斯勒指出的,“即使在我们所有比较现代化的激励手段(如工作丰富化)中,钱无疑是最重要的激励因素。”[5]然而,现在,绍兴市,民办教育在这方面的优势正在逐渐消失。绍兴民办学校一般教师的年收入在3~5万,个别教师在10万元左右。这对绍兴的公办教育的教师来说,没有太大的差距。绍兴教师平均年收入在3万元左右,优秀教师一年5万元的收入会有的。更重要的是,绍兴市区的学校正在进行教师结构工资制改革,教师收入向一线倾斜、向优秀教师倾斜,优秀教师收入会超过5万元,个别的还能到10万元。此外,公办教师还有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等。这样,民办教育通过高工资来吸引优秀教师的空间已不是很大,因为再往上提,民办教育的投资方将无法承受这样的办学成本。

总之,民办教育现在的师资水平与公办教育比,没有太大的优势;并且进一步吸引优秀教师的难度也是很大。

3.设施

民办教育在初期还以良好的学校设施作为优势,现在这一点也不是很明显。我们对求实高中部、环城高中部、红星高中部进行评估时,发现这三所学校的设施的确很好。这些学校的投资都是在1个多亿,建设面积很大,校园环境很好。在环城学校,每一个教室都配有多媒体,有宽敞明亮的阅览室和大量的图书。学生是4个人一间寝室,装有空调,有书柜,有内卫生间等。但绍兴的公办教育发展更是设施一流。嵊州一中、绍兴一中分校、绍兴市高级中学等都是投资一个多亿,占地200多亩。有400米的塑胶跑道,有很豪华的室内体育馆,学校有自己的网站,平均二十多名学生都有一台电脑。因此,到了绍兴的公办学校中走一走,就会发现民办学校在设施上没有任何优势可言。高中是这样,初中和小学的状况也是如此,现在绍兴市区,还是在绍兴所属的县(市、区),除了个别偏远的乡下,你都会发现现在的初中和小学盖得很漂亮,很有气派,内部设施也是很好。从全绍兴市来看(2004年资料),普通中学(含普通高中和初中)生均建筑面积3.9平方米,56名学生有一台计算机,生均图书9.2册,体、音、美器械配备达标校数比例分别是85%、95%、94%,建立校园网的比例为55%。总之,随着公办学校的壮大和走向市场,目前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服务功能已旗鼓相当,使得民办学校在招生时难以与公办学校竞争,而且出现大批在民办学校就读的学生回流到公办学校的情况。[4]

4.学校管理

对民办基础教育的学校来讲,他们在许多方面与公立学校是相同的,重视先进的教育理念,重视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但是在学校管理这一要素方面,民办学校主要有两点与公立学校不同,并且是很难克服的管理障碍,一是校长的职责权利问题,二是对教师的管理问题。民办学校的校长在进行学校管理时,要受到学校董事会的制约,他们两者有着“先天性”的矛盾,校长一般具有深厚的教育理论基础和娴熟的教育管理技巧,他考虑问题更多的是从“教育”的角度出发;学校董事会的人员,较多的是经济基础知识和灵活的经济管理能力,他们考虑问题更多的是从“获利”的角度出发。这一问题解决得好的民办教育就发展得好,如求实学校的举办者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他聘请原教育局副局长做校长,完全放权让校长来管理学校,再如环城学校举办者完全是一种报效桑榇的行为,把一个亿的钱无偿的给学校,校长可以全身心投入学校管理。而绍兴的有几所民办学校在这方面的关系处理不好,有的学校校长三年换了四个,因此学校就办得不是很好。再从对教师的管理来看,民办学校的教师工作量大,管理特别苛刻,注重金钱的奖励和惩罚,这些与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还有很大的距离,对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不很有利。我们在与民办学校的教师访谈时,他们对自己工作描述较多的字眼就是“忙”“累”“紧张”“疲惫”。

总之,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来比较,很难说,民办教育有什么优势。固然,民办教育有体制活的相对优势,但民办教育的举办者与校长之间的固有矛盾减弱了这个相对优势,何况,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公立学校的学校管理体制也是十分灵活,政府的管理体制也是在不断创新。

5.教育质量

在学校之间的竞争中,再也没有比教育质量更有号召力的东西。教育质量是一个难以确定的概念,在这里就采取复杂问题简单化处理,以考试成绩来评价学校的办学质量。当然,这个指标是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学校在宣传自己的教育质量时,常以升学率、进入名牌大学人数或产生了几个高考状元作为宣传的重点;家长在选择学校时,把升学率和进入名牌大学的比例作为重要的权衡标准。

从会考还是高考升学率来看,民办学校无法与一级重点中学相比,与二级重点中学持平,比三级重点中学有一定的优势。因此,民办学校教育质量与公办学校比,并没有优势。这是绍兴民办教育在本地难以招到学生的重要原因。

走向:民办基础教育发展策略研究

从上述的比较中,我们发现民办基础教育在生源的数量上没有剩余空间,在师资、设施、学校管理和教育质量上没有比较优势。因此,民办基础教育正面临生存危机。民办基础教育该如何发展,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避免竞争,寻找更适合的发展空间

民办基础教育与公办学校之间的竞争将会使办学成本越来越大,无论是争夺生源的广告费用,还是争夺优秀师资的开支,都会使民办学校的举办者感到民办基础教育在经济发达地区已进入“微利时代”,甚至亏损。处理这一问题比较好的方式之一,就是避免竞争,寻找更适合发展民办基础教育的地方。我国地域辽阔,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教育发展也是很不平衡的。在经济发达地区,公办教育发展得迅速,小学升初中和初中升高中的比例较高,教师的收入较高;而在我国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公办教育发展得缓慢,许多学生还没地方上学,教师工资还被拖欠。[6]所以,民办基础教育举办者应当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去办学校,降低自己的办学成本。

2.细分市场,创建自己的办学特色

在企业的发展中,有市场细分的说法。由于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消费者通常有不同的欲望和需要,因而不同的消费者有不同的购买习惯和购买行为。事实上,任何一个市场,只要有2个以上的购买者,都可以细分为若干子市场。市场细分有利于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现最好的市场机会,提高市场的占有率;还可以使企业用最少的经营费用取得最大的经营效益。[7]教育的发展也是如此,一定要对教育市场进行细分,通过创建自己的办学特色来满足这部分人的教育需求,以谋求在激励竞争中的生存。在评出的世界10所名校里,每一所学校从总体上看,并不是最强的,但就因为它在某些方面在世界上瞩目而成为名校的。在我国也不少这方面的例子,有许多学校就是因为有自己的特色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学校越办越好。顾明远先生就举过这方面的例子,一是成都的一所实验小学,注意抓学生秩序;一是杭州的一所民办小学,学校建筑设计上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再一个上海的南洋中学重视科技教育。他说,办学有理念,措施有思路,着力建设独特的校园文化,同时将其贯穿在学校的一切工作之中。这样的学校不失为特色学校。[8]

3.加强经营,争取学校有更好的管理效率

在办学条件(生源质量、学校设施、师资水平)相当时,决定一所学校能否在竞争中生存下来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看学校的管理。管理是一门科学,是目前全世界都很重视的一门科学。民办基础教育的举办者一定要重视管理科学,运用管理理论来经营学校,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率。目前许多民办学校,组建教育产业集团,以教育就是服务为理念,以民办高校为核心,实行连锁办学和从幼儿园到大学的“一条龙”式的办学,引入市场机制,实现教育集团效益、规模效益、质量效益与结构效益,以竞争方式获取教育市场中的份额。[9]此外,民办教育举办者要把生存放在第一位考虑,其次再考虑获利的问题,真正地给学校管理者职责权利,让他们按照教育规律办好学校。

参考文献:

[1]徐明光.绍兴市概况.绍兴市人民政府网站.

[2]上海市教科院发展研究中心.政府主导 多元筹资 制度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2002,(11).

[3]绍兴教育编辑部.2002年绍兴教育亮点[J].绍兴教育,2003,(1―2).

[4]赵兴旺.关于诸暨民办教育的调查[J].绍兴教育,2002,(11).

[5]德斯勒.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410.

[6]陈.对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3,(2).

[7]罗锐韧.哈佛管理全集[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9.1185-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