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公共建筑定义范例6篇

高层公共建筑定义

高层公共建筑定义范文1

关键词:民用建筑;消防设计

Abstract: both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drawing review personnel and personnel for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departments are to fire the national fire control standard as design, review the basis. But because of the standard terms have not part of the detail of the specific provisions and even conflicting, cause the differences in the course of execution. Now just a few of the common problems often arguing discussed below.

Keywords: civil building construction; Fire fighting design

中图分类号: TU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住宅小区内的综合楼

近几年,民用建筑的开发建设势头方兴未艾,住宅小区的建设规模不断增大,且均以高层建筑为主。按照规划部门的要求,每个住宅小区均要设有物业管理、社区服务等配套设施。在不将上述配套设施单独设置在一栋独立建筑物内的情况下,往往会被放到高层住宅的1~2层。此时对建筑物的定性往往会产生争论和分歧。笔者曾遇到过这样一个项目:1栋建筑高度不超100米的30层落地住宅,每层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左右。一层设有4间共计90平方米左右的物业管理办公室、2间共计120平方米左右的社区图书馆、1间30平方米左右的公共卫生间。上述单体按照高层一类住宅楼进行的施工图设计,但在施工图审查时,审查人员认为该单体应该定义为高层一类综合楼。理由是本单体是由住宅、办公、公共用房三种功能组成的,按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以下简称《高规》)中的规定:“由二种及二种以上用途的楼层组成的公共建筑为综合楼”。对上述论断,笔者不敢认同。《高规》对“综合楼”的条文说明中有如下论述“……综合楼组合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形式为:若干层作商场,若干层作写字楼(办公用),若干层作高级公寓;若干层作办公室,若干层作旅馆,若干层作车间、仓库;若干层作银行,经营金融业务,若干层作旅馆,若干层作办公室等等”。仅从字面上理解可得到如下信息:例举了3种情况的综合楼组合形式,且每种功能均以若干层作为使用面积表述。仔细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规范定义的综合楼中每种使用功能均要占有相当的面积比例,最小也要占用一个楼层的面积,否则,该使用功能不能作为定义综合楼的依据之一。前面的举例中,办公和公用用房面积只占本层面积的1/3左右,定义为综合楼是在过于牵强。

笔者还曾遇到过另一个工程:1栋建筑高度不超100米、1~2层为每户面积不大于300平方米商服的30层住宅,每层建筑面积1680平方米。本建筑坐北朝南,在高层建筑南侧邻建(与高层主体分设墙体,中间为变形缝)建筑高度12.5米的3层地上停车库,每层面积3650平方米。停车场的长度与高层主体的长度一致。在停车库的上面有局部4层、总面积为350平方米的戊类库房(实为物业办公室)。在方案评审时,建筑专业给出的建筑性质为高层一类住宅楼。理由为:1~2层虽为商业用房,但每户的建筑面积均小于300平方米,可按商业服务网点视为住宅的一部分考虑;地上停车库与高层主体有独立的外墙,中间设变形缝,可视为是2栋独立的建筑物;局部4层虽最终的使用功能为办公室,但出图时按戊类库房标注,可视为是停车库的一部分。对上述论断,笔者持反对态度。首先,高层主体与地上车库虽各有外墙,但两栋建筑贴邻,车库上方15米高度范围内为高层住宅,不可能设置防火窗,从而地上车库应为高层主体的裙房,即这两栋建筑不是相邻建筑,应按一栋建筑确定建筑性质。其次,《高规》对商业服务网点的定义为:“居住建筑的首层及二层设置的百货店、副食店、粮店、邮政所、储蓄所、理发店等小型营业性用房。该用房层数不超过二层、建筑面积不超过300平方米……”笔者对该条文的理解为:规范允许高层住宅的1~2层作为小型营业性用房使用,目的是满足本单体或小区的居民生活方便。虽然规范对商服网点的总面积比例没有作出规定,但规范条文中突出一个“小”字,同时隐喻一个“少”字,商服网点的概念不能无限延伸。当某建筑或某住宅小区周边临街建筑的1~2层全部用作营业性用房且总面积很大时,即使每户的面积均小于300平方米,但此时商服网点的概念将不再适用。上例中1~2层总建筑面积达到了3360米,完全具备了一般商场所需营业条件,虽可按规范字面定义为商服网点,但其最终的使用状况将大大超出“商服网点”的内涵,加大了火灾的概率和危险性。再者,规范中对戊类库房的定义为:“储存不燃物的仓库”,上例中车库局部4层的戊类库房近10间总面积达到了350平方米,一定说全部储存不燃物实在有些掩耳盗铃。并且,“戊类库房”仅是图面标注,而真实功能是物业办公用房。综上,该建筑实际上的使用功能为:住宅、车库、商业、办公,即使勉强将1~2层商业用房定义为商服网点,那么也会有三种使用功能,且每种使用功能均大于等于1层(车库局部4层物业办公室为独立的一层),应该定义为高层一类综合楼。经过长时间的争论,本工程最终按综合楼进行了各项设计。

高层居住建筑消防电梯前室消火栓是否可计入消火栓总数

这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即使是在同一座城市,不同区域的消防审批部门的意见也不相同。起因源自规范对此项内容的规定不一致。《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以下简称《建规》)8.4.3.2的条文说明如下:“……为方便消防人员向火场发起进攻或开辟通路,在消防电梯前室应设置消火栓。消防电梯前室的消火栓与室内其他的消火栓一样,无特殊要求,但不计入消火栓总数内。”《高规》对是否将消防电梯前室消火栓计入总数未加说明。而2009年版《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中是这样规定的:“消防电梯前室应设室内消火栓,且该消火栓可作为普通室内消火栓使用并计算在布置数量范围内。”对同一个问题,三种不同的规定造成了从业人员的迷茫和争议。笔者现仅对居住建筑电梯前室消火栓(以下简称前室消火栓)是否可计入消火栓总数一事阐述自己的观点。

《建规》针对住宅的适用范围是“9层及9层以下的居住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居住建筑)”,此种类型的多层居住建筑规范不要求设置消防电梯,换言之,《建规》中对前室消火栓的规定仅适用于多层公共建筑,对不需要设置消防电梯的多层居住建筑无任何约束作用。《高规》要求消防电梯前室需设消火栓,但对是否将其计入总数未加说明。正常来讲,国家针对多层建筑和高层建筑分别颁布了具有法律意义的设计规范,从业人员就应该根据不同类别的建筑分别寻求法律依据,不应该互相索引,否则,颁布两套规范将失去意义。若上述认知成立,且有《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对工程设计实际操作的支持,笔者认为高层居住建筑中前室消火栓可以计入有效消火栓总数。

持前室消火栓不计入总数观点的另一个理由是:利用前室消火栓扑救起火房间时,需穿越电梯前室与走廊联通的防火门,造成烟气侵入,妨碍人员疏散。对此,我们可以从模拟实战加以分析:消防队员乘消防电梯到达起火楼层,第一时间在电梯前室拿到消火栓,开阀喷水、降温,在队友协助下打开通向起火点的联通防火门,边行进边喷水,打灭走廊内可能的零星火点,保证队友可以顺利地拿到设置在走廊内的消火栓。此时,前室消火栓打开通道的任务已经完成。但为了关闭联通防火门,消防队员需将正在喷水的前室消火栓移回前室、关闭联通门、关闭消火栓栓口阀门。这种操作是否会在实战中出现,笔者无法证实。但扑灭火灾的时效性是所有人都会认同的,在火灾蔓延前控制住火情是消防队员的首要任务。大多数的高层居住建筑,消防电梯前室与住宅入户门的距离都很短,前室消火栓完全可以到达火场附近,虽然其他消火栓的启动仅会滞后几分钟的时间,但对初期火灾的扑救,这几分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经常还会遇到这样一种户型:消防电梯前室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防火门与左右两侧的走廊联通,此时为满足《高规》、《建规》对消火栓设置的要求,可在电梯前室、左右走廊分别各布置一支消火栓。但值得注意的是,不论左右两侧那边的住宅起火,不利用前室消火栓的情况下,另一侧走廊内设置的消火栓必须穿越2道防火门才能到达火场,防火门同样不能完全关闭。当然,在每侧走廊均布置2个消火栓是可以避免上述情况发生的,但首先,消火栓布局过于密集,提高了建造成本,更主要的是在高层居住建筑中,电梯前室和走廊的面积均比较狭小,绝大部分仅可保证规范对疏散的下限规定,可以布置消火栓的位置极为有限,一个单元(不包括通廊式住宅)每层布置5个消火栓的情况基本不可能实现。另外,除个别情况外,高层居住建筑消防电梯前室均设有正压送风系统,适当的加大送风量,可以有效的减少联通防火门开启缝隙造成的烟气侵入。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高层居住建筑中,消防电梯前室消火栓可作为有效消火栓并计算在总数内。

小结

在民用建筑设计中,消防设计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经济合理的进行消防设计,是每一名从业人员的头等大事。我们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不能盲目放大火灾危险性从而增加建造成本,也不能一味迎合开发商降低造价的要求而偷换概念。当然,更希望规范组在今后的规范修订中对此类问题给予更完善的说明和解释。

参考文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高层公共建筑定义范文2

关键词:高层建筑;城市;外部空间;形态;构成

城市建筑环境层次上的外部空间的形态构成主要是由建筑实体来完成。所以,我们不能简朴地把外部空间看成是由地面和墙面二要素所构成的,而应从其深层来重新熟悉外部空间形态的构成。高层建筑外部空间是指高层建筑与附近建筑和城市街道之间存在的空间,这是一个描述性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它是建筑与建筑、建筑与街道或城市之间的中间领域,也是一个有秩序的人造环境,它是城市建筑形体环境的一部门。城市建筑形体环境是环境物质存在及其物-物关系在城市建筑环境层次上的表现。建筑实体、基地表面及它们围合限定出的城市外部空间,三者之间相互的关系是城市建筑环境主要的物-物关系的承担者和表现者。所以,高层建筑自身以及地表面是高层建筑外部空间的主要物质构成要素,即物质要素。在城市中,空间的获取是人为的,也是为人的,是人为了一定的目的,使用某些手段,在原空间(大天然、宇宙空间)进行领域的设置(包括行为、心理、视觉等方面的限定)。这里,一定的目的等于人的糊口(生存流动)的目的。人是空间的主角,人是空间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人的存在及流动为空间赋予了意义。

1 高层建筑外部空间的类型高层建筑外部空间的类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型式:1)周边式体型。建筑占满基地,没有外部空间,这种类型主要见于高层建筑发展的早期。2)广场与城市环境结合。高层建筑沿街道撤退退却,在其前部留出广场,作为高层建筑与城市空间的中介。3)利用裙房丰硕外部空间。高层建筑裙房的泛起是由内部功能题目所带来的。在空间上却可以拓展外部空间。裙房形式比主楼自由,如裙房与庭院和广场相结合,可以丰硕高层建筑外部空间,如加拿大温哥华的纳尔逊大厦,主楼高25层,在一侧设计了“L”型的裙房。从裙房到广场地面运用不同的几何图形和色彩,精心设计了层层跌落的水池、台阶、花台与铺地。外部空间为公家服务,层次丰硕。4)主楼底层排击,与城市空间结合。高层建筑在用地紧张的情况下,采取底层排击的手法,将底层变成城市空间的一部门(中介空间)。如香港圣约翰大厦,位于港岛花园道与红棉路之间一条狭窄的弹丸之地,22层高的大楼,尺度层面积只有约13 m×32 m,地层排击,成为城市公用空间。5)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相结合,成为一种中介空间。高层建筑的室内中庭与外部空间相结合,向公家开放,成为一种有屋顶的城市公共空间。6)高层建筑群形成城市空间。高层建筑群之间围合成城市广场。

2 高层建筑外部空间的标准感高层建筑外部空间作为一种高层建筑与城市的中介空间,由高层建筑本身与相邻建筑、街道等共同限定而成。因此它的标准感不仅取决于高层建筑本身,而且还取决于其所处的城市形体环境;同时,还受到基地前提、天然前提如日照等因素的制约人对高层建筑外部空间的感慨感染是至关重要的,它的标准感经常依据人的感慨感染而定。人眼睛的视野和人对空间围合程度的心理感慨感染均是决定高层建筑外部空间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以高层建筑的高度(h)与相邻建筑之间的间隔(b)的关系来探讨其外部空间的标准感。这对于作为一种特殊建筑形式的高层建筑长短常重要的。当高层建筑外部空间为矩形或不规则形时,短方向的建筑间的间隔常给人以主要的感慨感染。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城市规划以及制定和修订建筑法规时,这是一个非常枢纽的依据。

高层建筑外部空间的围合与限定是多层次的,所以在详细研究其外部空间时,应当留意到第二层次限定存在的意义。外部空间中的广场、绿化、小品、雕塑等等,对其规模与标准均起着限定和影响的作用,这一点也长短常重要的。然而,在城市中,高层建筑一般老是泛起在建筑密度比较高的街区,其外部空间的b与h之间很难达到1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就要通过广场的布置处理及高层建筑本身的处理,来减弱或消除高层建筑给人的压迫感。这种b/h值只是合用于高层建筑外部空间的城市广场,实际上,很多高层建筑在用地很紧张的情况下,并没有余地设置广场或庭院,而是用其他手法来处理外部空间,其详细的设计手法不在此胪陈。b/h值并不是独一的衡量尺度,其空间气氛还受到天然前提如日照、绿化等前提的影响。

高层公共建筑定义范文3

关键词:院落高层建筑空间

中图分类号:[TU208.3]文献标识码:A

在世界范围内,高层建筑正在逐渐取代传统建筑,院落作为一种传统建筑空间,日趋减少,面积缩小,其传统的形式也不再适应现代建筑。而现代高层建筑中的各种“院落”空间,由于其多元化、复合性、生态性等特征,成为现代城市建筑中综合服务、共享交往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空间形态。研究现代高层建筑中“院落”空间的新特征,对于今后如何在不断发展的建筑内部空间中以适合的手法构建“院落”,是必要和紧迫的,其为创造良好的邻里交往环境,促进人、自然环境、建筑空间之间的相互交流,无论对于现在还是将来,都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其新特征在以下三个方面体现的尤为突出,即复合性与模糊性、立体化与渗透性以及多义性与多元化。

1.复合性与模糊性

“院落”空间作为一种中介空间,具有“内”、“外”复合性,也即亦内亦外的半模糊与不确定性。这种复合性的“院落”作为一种中介空间,将室外与室内、建筑与自然、封闭与开放的空间达成和谐统一的整体,使“院落”空间成为建筑与自然、人类交流的场所。诺曼·福斯特曾表示:“建筑是属于人类的,它创造了一个不可侵犯的私有内部空间,另一方面又营造了外部的公共场所,在私有和公共两者之间,所有的边界又可以自觉或不自觉地被打破。”的确如此,“院落”作为室外空间来说,它通过各个界面的围合或者半围合使原本应该无限开敞的空间具有一定的封闭性,成为比露天的外部空间更具有安全性的场所;同时,“院落”作为室内空间来讲,因为围合界面的通透或者半围合,室内空间向“院落”开敞,为原来较为封闭的空间创造了空间延续的可能性,这种室内空间外化、室外空间内化的空间形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复合空间,从其功能上来说,迎合了现代人们生活多样化的需要。

“院落”的这种特性,在现代建筑中的需求体现的尤为突出。密斯在1929年设计的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将内外空间的分隔打破,现代建筑空间不再是单一的封闭空间,仿佛从闭塞中解放出来。建筑中各种空间不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具有关联性、连续性(图1)。自此之后,在高层建筑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院落”形式,如底层架空、屋顶花园、空中花园等。在高层建筑中这些“院落”在空间分隔以及功能上具有模糊性,它使室内外空间成为一个连续的整体成为可能,而在其中工作、生活的人们既可以享受到室内空间的避雨纳凉功能,又将室外空间的景观绿化自然的引入到室内,优化室内的物理环境。这种内外界限模糊的空间,属于室内空间,又不乏室外自然环境的魅力,具有一种公私共存、内外交融的调和功能。

建筑大师黑川纪章常常强调并在建筑中运用灰空间,他认为“城市已失去了它曾有过的最完美的过渡空间”,为使城市恢复这种优秀性质的空间,他曾经多次设计过包含“底层架空”、“屋顶花园”等具有过渡性质的“院落”空间,这些“院落”空间介于室内与室外、公共与私有之间。

2.立体化与渗透性

在20世纪20年代,建筑大师柯布西耶在其提倡的“现代城市”理念中指出:大城市应该建立高层建筑,并且采用架空和多层次立体化的交通体系,当作城市竖向空间发展的主要方式和途径。

在城市立体化发展的推动下,现代高层建筑的发展也不断趋向竖向立体化。在新形式层出不穷的现代高层建筑中,传统的水平“院落”形式已不再适合其空间的发展,高层建筑中的“院落”逐步趋于立体化。“院落”在建筑立体层面上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从空间使用的有效度来说,立体化的“院落”允许多种功能在同一空间中发生,功能之间的联系加强,弥合人们之间的隔阂,促进使用者之间的交流;从环境发展的角度来说,高层建筑中以“院落”为主体形成的垂直景观,把绿色植物以及其它一些鲜活的生活元素引入高层建筑设计中,这样不仅能减少耗能,而且能够更好的促进人与自然的亲近与交流。

上海世贸国际广场总高度为333米,地上与地下一共有63层。地面一层到十是集大型购物商场、会议以及餐饮服务、娱乐功能于一体的裙房空间;建筑的中间一段作客房使用,而三十七层设计为空中花园,这样空中花园式的“院落”既联系了建筑中间一段的各层,而且将建筑底部以及建筑顶部贯通联系。由此,上下都方便快捷,方便交流,同时还使人与自然环境在空中花园中有更好的交流(图2)。

纽约的花旗银行,是休斯塔宾设计的。该建筑为了保留了一个古老的教堂,将主楼高高架起四根巨柱,形成底部架空层式的“院落”,适应了现实的需要。同时形成一个共享的覆盖空间,在喧闹的城市中心创造了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人们可以在这里交流,娱乐和休息,因此很受欢迎(图3)。

渗透性从本质上说就是要打破室内外空间的界限和隔阂,加强室内外空间的沟通和交流,融合室内外空间的资源和特性,这种意图自古就有,日本建筑师黑川提出的“灰空间”就是对这方面的尝试。

高层建筑内部“院落”空间渗透性的特征,一方面体现在丰富建筑的层次感:通过利用隔断、绿化等对建筑内部空间进行分隔与联系,使若干空间相互渗透,丰富内部公共空间的层次变化。利用高差变化形成丰富层次的空间,高差变化的空间改变了人的视线范围与视觉心理,加大了空间的曲折感与神秘感;另一方面,“院落”空间的渗透性还体现在其可以柔化建筑空间的界面,创造高层建筑内部公共空间需要的一种弹性和亲和力,使人易于接近和停留的柔性边界。

3.多义性与多元化

不论是“院落”空间,亦或者其他所有类型的建筑空间,其本身功能早已不只是房屋初现时的庇护场所。由于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对空间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空间也由原来的稳定的、规则的、静止的形态,日趋表现为一种多元化、多义性、多变化的动态有机体。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人类与建筑审美对象的关系中,由于人类感知的能动作用和主观原因,从来没有完全“固定”,“不变”与“统一”的审美关系存在于人和建筑审美之间,不可能存在对“建筑”相同的审美观。现代人类活动的多样性呼唤具有生命、灵动、变化的活的空间,这促使建筑师创造出具有生态性、人性化、可变性、自由开放的动态空间。

美国建筑理论家文丘里在其1966年出版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中认为,建筑具有其自身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而并不仅仅是柯布西耶所说的建筑是“居住的机器”,它是受到众多方面的制约,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化的,足以见得他对建筑多元性的重视和深刻思考。正如文丘里所表述的:“赞成二元论,喜欢兼顾彼此;不赞成非此即彼,喜欢有白有黑,有时呈灰色的东西;不喜欢全黑或全白,反对‘少即是多’,提出‘少不是多’、‘少即枯燥’。” 1972年由其所著的另一本书《向拉斯维加斯学习》,更强烈地表达了他对于理性和传统美学的反叛,嘲笑现代建筑的荒诞和无意义,讽刺人类理性的虚伪,主张以模糊性、偶然性和暂时性来消解确定性、必然性和永恒性。

高层建筑空间具有同一空间中多种功能并存和交错的复杂性,经常会因不同的需求出现各种功能空间之间的互换或者适应性改变。“院落”空间在其中兼顾了内外交通,兼容了人们的生活工作、休闲、娱乐等不同功能的并存,亦然使动静空间共存。例如高层建筑内部空间中庭式的“院落”,可以作为交通疏散和人流聚集的空间;空中花园式的“院落”既可以作为休息场所,也可以作为文化主题展示的场所;底部开敞式的“院落”空间更具多元性,作为城市与建筑最先接触的空间,具有对城市的广泛容纳度,加强建筑与城市空间的互动交流。因此,“院落”功能的多样化、综合化、动态性是高层建筑内部空间活力的重要来源,它提供了商业、休憩、娱乐等丰富城市活动的场所,满足人们对建筑空间的多样化需求,从而使高层建筑更具活力和适应性。

阿联酋迪拜Pentominium大楼位于迪拜Marina港,高516米,是世界最高、也最具有特殊性的住宅楼之一(图4)。建筑主体两侧形态各异,围绕共同的核心区域构筑出众的外形与功能,朝向南侧采用凸出结构,与楼体等高。其包含一系列阳台和垂直分层的玻璃,用以将吸收的太阳光热量保持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与此相反,建筑物朝北的一面呈块状结构,公寓和空中花园式的“院落”错落交替,使具有吸引力且功能丰富的公共与半私密空间得以共存,建筑也能在拥挤的环境中“自由呼吸”。而其多样化的布局和结构不仅表现在技术面上,同时营造的内在豪华设施也体现出多变性和复合性。整个建筑曼妙的外形,不仅与周围的环境浑然一体,而且以独特的标志性气势震撼人心。

4.结语

现代以来出现的各种空中花园、中庭、边庭等具有与传统院落相似功能的现代“院落”,正逐步成为各国都不约而同认识到的对建筑空间的生态化、人性化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种空间形式。这不仅是人们生活的需要,也是人们审美水平不断提高、对建筑空间提出高要求的必然结果,反映了高层建筑发展的新方向。本文从现代高层建筑中各种“院落”空间的表征出发,深入剖析现代高层建筑“院落”空间的新特征,从其人性化、立体化、多元化、生态化的角度进行解析,为今后在高层建筑中如何以适合的手法构建“院落”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高层公共建筑定义范文4

关键词:智能建筑;建筑设计;分析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definition and composition of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s design, and puts forward its development trend in China.

Key words: intelligent building; architecture design;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智能建筑是人、信息和工作环境的智慧结合,是建立在建筑设计、行为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社会工程学、系统工程学、人类工程学等各类理论学科之上的交叉应用。智能建筑已经成为世界建筑发展的主要趋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智能建筑一定能发展兴盛起来,成为未来时代建筑的标志。

1 智能建筑的定义

智能建筑的概念,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而变化,它还只是—个相对的概念。国际上至今并尤统一的定义。在我国,GBT/50314—2000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中给出了智能建筑的定义。所谓智能建筑,“它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他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

2 智能建筑的构成

2.1通信网络系统(Communication Networks System)

该系统是通过交换设备来转接声音、数据和图像,借助公共通信网与建筑物内部PDS的接口来进行多媒体通信的系统。目前,公共通信网在我国有城市电话网、长途电话网、数据通信网CHINAPAC和CHINADDN。若需要用卫星通信建立VSAT网,可租用卫星转发器以实现C波段到CU波段的卫星通信。多媒体通信的业务则有语音信箱、电视电话会议系统、传真、移动通信等。随着全国通信基础设施装备水平的提高,光纤进大楼(FT—TB)、光纤进小区(FTTZ)已大量的使用在新建工程中,于是各种宽带接入的驻地网为拓展新的通信业务提供了发展基础。该系统是大楼和外界信息共享的窗口。

2.2办公自动化系统(Office Automation System)

该系统是一个计算机网络与数据库技术相结合的系统,利用计算机的多媒体技术,提供集文字、声音、图像为一体的图文式办公手段,为各种行政、经营的管理与决策提供统计、规划、预测支持,实现信息库资源共享与高效的业务处理。一般OA系统分为两个部分:物业公司提供的信息服务和内部事务处理的OA系统,大楼使用机构与租用单位的业务专用OA系统。该系统是建筑物的重要应用系统,其安全运行是大楼用户有效工作的保障。

2.3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

该系统是通过中央计算机系统的网络将分布在各监控现场的区域智能分站连接起来,以分层分布式控制结构来完成集中操作管理和分散控制的综合监控系统。BA系统的目标是对建筑物内所有建筑设备进行全面有效的监控和管理,以保证建筑物中的所有设备处于高效、节能和最佳运行状态,确保建筑的机电设备安全运行。

2.4安全防范系统(Security Automation System)

该系统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消防系统,另一类为安保系统。消防系统具有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功能,是一个专用计算机系统。安防系统常设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门禁系统)、防盗报警系统、巡更系统等。SA系统24 h连续监控建筑物的重要区域与公共场所,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立即报警并采取相应对策,以确保建筑物内的人员和财物的安全。

2.5 综合布线系统(Generic Cabling System)

该系统是智能建筑中构筑信息通道的设施。它采用光纤通信电缆、铜芯通信电缆及同轴电缆,布置在建筑物的垂直管井与水平线槽内,一直通到每一层面的每个用户终端。PDS可以以各种速率传送话音、图像、数据信息。OA,CNS,BA及SA的信号从理论上都可以由PDS传输。因而,也称其为智能建筑的神经系统。

2.6建筑物管理系统(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

该系统是为对建筑设备实现管理自动化而设计的计算机系统,它把相对独立的BA系统、SA系统和OA系统采用网络通信的方式实现信息共享与互相联动,以保证高效的管理和快速的应急响应。

3 智能建筑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智能建筑的设计,实际上是一个以建筑设计为平台,结构、给排水、空调暖通、强弱电各专业共同参与进来的过程,其中,建筑设计又起到龙头和协调的作用。建筑设计人员设计的方案除了要有自身特点外,还应注意智能建筑的特殊性。

3.1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建筑的神经系统,起着联系各种终端和数据传输的任务。在设计中如何安排好这些盘根错节的线路,使之经济高效,是每一个设计人员都应该好好研究的问题。首先是线路如何走的问题,线路的走向分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水平方向的走线通常是利用地面和天花板,这一点我将在后面的地面和天花设计中作详细论述。垂直方向的走线通常都布置在每层的设备小间中,相当于以往的弱电坚井,但智能建筑的设备小间由于要布置综合布线跳线架和相关网络设备,面积应比以往的竖小间面积大些,而且在设计时还应在每个层面上留一定的剩余空间,以备未来之需。综合这些因素,我认为每层设备小间面积在8m2左右为宜。

设备小间的线缆都是由主机房引出的,作为智能建筑神经中枢的主机房,除了布置程控交换设备外,还要布置主配线架、光纤配线架等设备。因此该空间的面积应比普通建筑中的电话机房大些,综合考虑这些设备的尺寸,我认为主机房面积100—120m2为宜。对于网络的拓扑结构,我建议采用星型连接,这种拓朴结构使得网络的扩展以及节点的移动都非常容易。同时可采用HVB智能诊断技术,这种技术的特点是当某个节点出现问题时,能自动显示有故障的节点并切断它与网络的联系。这样就可以避免系统由于一个节点出问题或由于检修而终止运行,整个网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就得到了提高。

高层公共建筑定义范文5

关键词:公共建筑;设计;功能创新

Abstract: the function is the most fundamental and reasonable construction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ntent.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public building space function, environmental functions, cultural function, comfortable function four discussed and analyzed, and has strong innovation and value,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public buildings; Design; Function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功能的合理是建筑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内容。建筑功能创新是指人们在设计和使用建筑的过程中,为了使建筑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而应用新途径和新方法的活动及其结果。现代主义建筑师沙利文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形式永远随从功能,这是规律”(Form ever follows function and this is the law)。

虽然现代主义建筑的功能至上不是建筑的全部,但只有漂亮和新颖的外壳的建筑并不能代表建筑创新的全部,这样的建筑不能完全解决人们的需求。所以,功能上的创新永远都是公共建筑最重要的创新方向之一。

公共建筑的种类多种多样,包含多种不同类型的建筑,如展览建筑、交通建筑、办公建筑、影剧院建筑等。然而,无论是什么样的公共建筑,其本质上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具体来说,建筑物总是为某一类人的特定需求服务的,这种需求也就是对建筑的功能要求,包括物理上的需求、精神上的需求、环境上的需求等。

建筑设计的功能创新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从虚与实的角度,可以分为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从内与外的角度,可以分为内部功能与外部功能;从类型的角度,可以分为观演功能、医疗功能、教学功能等。本章将以上分类方法与公共建筑的特征结合考虑,将公共建筑设计的功能创新分为内部空间功能和外部环境功能。

1内部空间功能

空间是人们从具体建筑事物中分解和抽象出来的认识对象,是公共建筑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空间的组织方式、秩序关系等都对建筑的功能具有重大的影响。建筑空间的组成又有内外之分,由于外部空间对于建筑形体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本节只就内部空间的功能创新进行阐述,并结合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基本属性,将其具体表现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1引导精神的意境空间

“意境”是指文艺作品在艺术美的创造上所达到的境界和审美效果,它指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建筑意境是建筑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运用一定的建筑手法进行建筑创作,所达到的建筑美学效果。公共建筑中的意境是空间的灵魂,是建筑的精神所在,所以,公共建筑空间的意境功能是空间功能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日本建筑师安藤宗雄设计的系列教堂,都是由空间意向入手,设计出个性鲜明的建筑令人耳目一新。其中,光之教堂的设计魅力就不在于外部,而是来自于内部空间。建筑外部使用坚实厚重的清水混凝土围合,没有任何窗户,在室内创造出一片黑暗的空间,让刚刚走进的人感到一丝凉意与宁静,在内部的最深处,阳光透过墙体上十字形的开口渗透到室内,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光之教堂”正是通过对光和影的强化,使建筑呈现出明与暗的强烈对比,营造出宗教仪式场所独特的肃穆、神秘和感动人心的效果,表现出神圣空间的纪念性氛围。而安腾的另一座教堂建筑水之教堂的设计则采用了空间的开放式设计,把流动的水引入固态的建筑空间中,从而打破了建筑“实”的概念,使空间呈现出一种安宁、祥和、高尚的感觉。

1.2吸引人流的行为空间

公共建筑的空间功能创新的另一个出手,通过研究使用者对空间的使用方式进影响人的行为,不同的空间可以产生不同生的行为时,这种行为就会进行的顺利,建筑心理学和环境心里学的研究都可以看从而在建筑设计中做出创新。

人类很早就认识到了空间对人的行为产生的作用,欧洲中世纪的哥特教堂就是利用一条条竖直向上的壁柱、高空中交错的尖拱券组成常常的走道,形成一种神秘压迫的气氛,起到引领信徒思想的功能。现代的很多大型商业中心的设计很喜欢在中心空间设置采光中庭,这种中庭一方面是为了室内采光,另一方面中庭中郁郁葱葱的植物,不断喷出的泉水,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周围琳琅满目的商品更起到了活跃整个商场气氛的作用,不断的吸引着附近的人们前来购物。

1.3转换自如的复合空间

复合空间最早出现在住宅建筑的设计中,是为同一空间赋予多种不同的功能,以便在小套型的住宅中提供全功能的使用空间。随着现代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使人们对公共建筑的功能种类需求越来越多,同时,社会的高度信息化和个性化使多元的综合空间更受到人们的欢迎。现代主义建筑初期强调的固定的空间流线和理性的功能布局不再当代社会的选择。种种因素促成了公共建筑功能的适应性和复合性,公共建筑的功能从原有的封闭状态转变为一种多层次的动态开放系统。

体育建筑和展演建筑由于功能转换的频繁和快速,对复合空间的使用更是青睐有加。相同的空间功能由于其性质的不同,使用时间往往也有所差别。如展览建筑的空间在白天提供展览和会议功能,夜晚可能提供娱乐和休闲的功能。在体育建筑中,同一空间经常在赛时能够容纳大量的观众,在赛后又能去掉部分观众席位,扩大中心空间。如,国家游泳中心的空间设计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其内部可承担游泳、跳水、花样游泳等比赛,容纳观众坐席17000座,其中永久观众坐席为6000座,奥运会期间增设临时性座位11000个,这些临时坐席在赛后都将拆除,能够改造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集游泳、运动、健身、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运动中心。

1.4指引方向的流线空间

在公共建筑中,流线是人们使用建筑所经过的路线,是公共建筑设计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要素。通过空间流线的设计,能够把建筑内部分割为不同功能部分,再通过流线的设计,以一定的方式把这些空间连接起来。在某些公共建筑中,空间流线设计的好坏直接决定整个建筑的好坏。因此,由公共建筑的流线空间入手进行公共建筑的设计创新也就顺理成章。

2010年上海世博会C区北环路北侧的荷兰馆,在材料上使用了钢结构体系,主体结构为步行桥,并以此为轴线在桥面两侧挑出的钢平台上整体吊装了许多小型建筑物,这些小型建筑物采用轻钢框架制作,表面覆盖轻钢龙骨水泥板这些构件使荷兰馆在世博会的建筑群中似乎并没有任何创新点。其实,荷兰馆使用了与众不同的创新点流线创新。整个建筑由一个螺旋上升的步行通道和26个独立的小型建筑物组成,这些小型建筑物都是由建筑师精选的荷兰建筑的复制品,展示了荷兰建筑的不同风格。通过这些小房子,游客可以看到荷兰的美景和美好的未来。这座建筑打破了传统展览建筑的设计,以中央步行道为主体,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建筑,游客通过步行通道可以感受到来自荷兰的缤纷美景和荷兰人们的热情好客,就像荷兰馆的名字“Happy Street”(快乐街)一样,融入快乐之中。

2外部环境功能

任何建筑都必然要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所谓环境,既包括空气、水、土、动植物等物质因素,也包括制度、文化、经济等非物质因素。环境不同情况对于建筑设计创新的影响很大,同样,建筑设计创新的结果也作用于环境。就公共建筑设计创新而言,由于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风险性和标志性,其对于环境的主要功能体现在经济环境、城市环境和文化环境中。所以,本文重点从公共建筑的经济功能、城市功能、地标功能和文化功能方面对环境功能创新进行论述。

2.1创造效益的经济功能

建筑设计是一门综合的艺术,不仅包含了工程和艺术的成分,也包括了经济学的内容。可以说建筑设计离不开经济的支持,但好的建筑设计也不应当完全受到经济因素的制约。中国有句古语“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可见,有时候完全没有限制的建筑设计不一定能够设计出好的建筑,而好的建筑设计往往就诞生在受限的环境之中。

公共建筑创造经济效益的的功能不但体现在节流,而且也可以开源。西班牙的毕尔巴鄂市早在19世纪就成为以矿产和钢铁为主导的工业中心,随着财富的积累,毕尔巴鄂曾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达到其巅峰,成为西班牙北部重要的钢铁与航运城市。然而伴随着制造业危机,这座城市进入衰落期,不仅带来了高失业率,环境也日益恶化。

2.2综合创新的城市功能

作为城市的组成部分,公共建筑不仅需要满足内部的功能需求,更要承担起城市功能的义务。公共建筑的内部设计和外部形态设计都是城市公共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筑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与人、人与城市的相互感受。公共建筑提供给人的场地小,空间形态差,人们逗留的实践就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冷漠,人对城市是一种相互排斥的关系。相反,公共建筑设计的合理,给人以亲和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和谐,人与城市的关系就协调。正如《马丘比丘》中所提出的“新的城市化概念追求的是建成环境的连续性”。因此,在公共建筑设计创新中,以城市环境为出发点是公共建筑创新的重要方向。

(1)联系交通环境交通环境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交通环境不畅会使城市空间的联系缺失,使城市空间变得枯燥无味。随着城市化的加快,传统的城市交通转换系统已经无法完全满足需求,迫切需要大量的公共建筑参与其中,同时,公共建筑空间的复合化的内力也推动了城市公共建筑的交通化。在城市中,公共建筑与城市交通的融合成为建筑创新的重要组成。一方面,城市的交通被引入建筑空间中,成为公共建筑空间的有机组成,公共建筑的空间同时也是城市交通的枢纽和集散中心;另一方面,城市道路被设计成建筑之间的纽带,使被道路分割的建筑能够联系起来,立体化交通的趋势逐渐加强。

(2)整合区域空间公共建筑设计不仅是建筑的艺术,一个好的建筑不能脱离周围的环境而独立存在,无论公共建筑包含何种功能,创造空间都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影响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环境可以是城市环境也可以是自然环境,公共建筑无论在任何环境中,都应充分考虑周边环境的特点,从中寻找创新的通道。

2.3展示形象的地标功能

文化在广义,上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在狭义上,则特指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在公共建筑设计创新中,尤其是对于具有城市影响力的公共建筑,一般具有其他建筑所不具备的精神和物质影响力,这些公共建筑常常以其超大的体量或重要的标识作用影响到整个城市的整体精神面貌,成为了能够展现城市形象的物质载体,也是历史和地域文化的有机组成。

如今,很多城市都兴起建设高层办公建筑来最大化的利用城市中稀缺的土地资源,这些高层建筑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空间和全新的生活体验,并构成城

市有机组成的一部分。高层公共建筑因其体量巨大,是城市的重要节点,其设计往往体现出城市的文化特色。从高层公共建筑对城市整体影响的角度来看,高层建筑对城市最重要的影响既是对城市轮廓的影响,由城市中各种建筑物外延边线所构成的实体外轮廓和由城市建筑的最高点连接而成的虚体外轮廓共同构成了城市整体的外轮廓形象。这种城市的轮廓从一个离城市很远的地方即可清晰的感受到,所以也是城市带个人的第一印象。高层建筑通过这种城市轮廓,间接的反应出了城市的整体文化特征,因此,现代的很多建筑师试图通过对高层建筑的设计创新,展示出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整体形象。

由中国建筑师何镜堂设计的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在展馆的展示流线上,以“寻觅”为主线,使游客参观到“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三个展区。在整个参观的过程中,带领游人回顾中国三十多年来的城市化进程,展示中国城市化的规模的成就,让游客了解到中国今年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智慧。最后,一条悠长的“智慧之旅”引导参观者走向未来,让人们感悟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和发展未来城市的智慧。在外观设计中,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为创新主体,使用了独具魅力的中国红元素,并将中国传统的斗拱体系进行现代化的简化和变形处理,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2.4延续历史的文化功能

文化特色是每个国家和地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能够代表一定地区的文化元素,环境是文化的载体,建筑是环境的组成部分,继承文化特色、活跃文化氛围是建筑在地区环境中的重要功能之一。公共建筑除了对城市和国家的整体形象有重大影响外,更是一国一族历史文化形式延续的重要媒介,是城市文脉的有机组成,其位置,尺度和细部都能对城市的历史文化造成重大影响。

公共建筑设计的创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新材料、新技术等,这些新的因素往往会成为传统建筑向抵触,与原有的文脉向矛盾。如何在创新的过程中,保留原有文化,甚至发展历史文化,是公共建筑设计创新中建筑师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以延续历史文脉为主导的公共建筑设计创新,就是从建筑周边的历史文化和文脉入手,使建筑能够成为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并由此引起人们的内心共鸣。梁思成先生曾说过:“建筑之始,本无所谓一定形式、更无所谓一定派别,其先盖完全由于当时彼地的人情风俗、气候物产。”传统建筑因为在它形成演化过程中受到这一区域的自然环境、社会状况、风俗习惯及审美趣味诸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使得建筑在布局、材料、外观、构件造型、色彩装饰等等方面上呈现出多样的形式特征。

结语

公共建筑的功能创新是建筑设计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筑师利用博学的知识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的手法,设计出新颖、有效的建筑功能。

参考文献:

高层公共建筑定义范文6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 规划指引城市设计 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品质的重要方面,是城市价值与吸引力的表现,是城市形态可持续发展的基石。随着在中国现代城市的社会结构中出现类似于西方社会学中的公共领域,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完善,公共空间就逐渐成为市民社会这种新构成展开、发展的容器,从而成为现代城市生活实现的物质基础。

中国的大城市在经过了前期的高速发展后,正处于城市品质发展的上升时期,逐渐转向更为理性化、精细化和人性化的发展趋势。从注重量的发展,转变为注重质的提升。随着城市的功能趋向复合化和多元化,将会越来越重视通过高质量的空间环境来激发公共生活的多样化。

一、城市公共空间含义特征

1、城市公共空间的界定

公共空间,顾名思义,“公”对应的概念是“私”,这是一对社会学概念。其主体对应的也是公众和私人这样一对社会学概念。在城市中,凡是涉及到公众的场合都可以被称为城市公共空间,这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外在表现上,这类空间是对公众开放的;第二,在内在含义上,这类空间是与公众的生活和利益相关的。

城市公共空间,将这一定义延伸到城市的层面, 既包括对城市所用人都可以使用的广场、公园、绿地、各类步行道,也包括建筑实体的开放空间,它是市民进行公共交往活动的场所,同时,它又是城市生态和城市生活的重要载体,包含与生态、文化、美学及其他与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元素。

2、城市公共空间的人工塑造性

城市公共空间是人工因素占主导的城市开放空间,具有景观、宗教、商业、社区、交通、休憩性活动等功能。[1]是人工改造的环境,它有别于城市开敞空间,虽然他们两个均属于城市开放空间的两大系统,但是,城市开敞空间是城市中以天、地、山、河为界,视线开阔深远的区域,这些开敞空间,有些可以供人活动,有些只能作视线远眺。其主要功能在于调节城市的生态平衡、提供自然休憩环境。

3、城市公共空间的多样性

它几乎涉及到了各种城市空间类型,既包括室内空间也包括室外空间。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决定了它们中的许多空间供公众使用,这一特点导致许多公共空间并非室外空间,而这些室外的公共空间容易给人造成一个错觉,使人们往往倾向于认为公共空间指的就是街道、广场一类城市开放空间。

二、城市公共空间的问题与根源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必不可少的空间类型,是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是社会动物,与其他人的交流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理需要。公共空间正是城市人这种生理需求得以实现的物质依托。

1、城市公共空间正逐步沦为失落的空间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经历着城市化的过程。这一过程,给城市生活带来了一系列变化,也产生了城市功能紊乱,交通效率降低,生态环境恶化,城市肌理破坏,城市特色和识别性消失等等问题。

许多城市的建设往往会出现避“虚”就“实”的情况,因此而产生了诸如城市中建筑紧逼道路,缺乏滞留场所和市民活动空间等忽视城市公共空间的情况。城市公共空间被交通与各类建筑侵蚀,无序的发展可能为城市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带来障碍。城市公共空间通常不具有直接的经济效益,所以,成为最易失落的空间。

2、问题产生的根源

(1)市场与计划的博弈

在计划经济时代,城市的建设完全由政府部门组织制定计划、控制建设进度,城市就是政府意愿的终极蓝图的完全落实。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市场对经济的发展和资源配置的作用日趋明显,在城市建设方面甚至起到了主导的作用。正是因为市场的力量及其特性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与城市公共空间不具有直接的经济效益相矛盾,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和市场存在博弈,从现状我国的城市建设中来看,在这场较量中,市场占据了优势。,

目前,依据《城乡规划法》及《土地管理法》,我国土地使用权的两种形式:划拨和出让。当前及未来城市发展过程中,出让开发,以市场为主导的土地开发占城市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的比例越来越重。

(2)法律法规的管理制约体系缺失

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城市没有系统的公共空间的目标层面到实施层面的行动计划。房地产开发在利益的驱使下,更多注重投入产出效益,往往会使建筑单体建设一定程度上脱离城市外部环境的约束而自行其是,如不恰当地增加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缩小建筑日照间距及减少必要的配套设施等。政府部门没有明确的条文对开发商提出的诸如将公共空间私有化等要求的合理性进行判定,并通过规定的程序对开发商的诉求进行审批。同时,现有的政策条款中也缺乏对于违规侵占公共空间者的惩罚规定。

(3)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认识片面

由于受土地权属及建设用地功能分区的思想影响及制度制约,建设投资渠道的单一化和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认识局限于“发展经济”和“提升城市形象”,忽略了城市公共空间是否能真正促进公共生活的丰富多样;另一方面,由来已久的考核制度,过度追求城市公共空间的形象而缺少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布局、规模与体系的分析与研究,不重视空间的功能运用,导致公共空间开发的不合理。

三、城市公共空间的层次性与存在特征

城市公共空间是一个整体且具体的存在,在不同尺度下,形成了不同层次的城市公共空间。按照建设规模和服务范围等因素,大体可以包括大型公共空间、中型公共空间和小型公共空间。[2]

大型公共空间是城市中重要的广场、交通枢纽、生态景观公园等举行大型活动、市民集会及演出的场所,它在城市空间结构布局中具有聚焦、借对、轴心、提示、标志等意义。中型公共空间包括居住区级公共绿地及其公共活动场地、城市综合体的活动场地,重要的商业步行街、滨水绿带等,在城市空间结构中它具有串联、聚拢、制导、接续、延伸和包容各分散点的作用。小型公共空间包括半私有的街坊绿地、以及私有公共空间如建筑物附属广场、建筑中庭空间等。

大型公共空间是作为城市形象和地方特色代表的公共空间,成功的大型公共空间往往能够成为一座城市的名片和外来游客的吸引点,对于提升城市竞争力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中小型的公共空间服务半径较小,具有数量多、使用率高、可以极大提高日常生活品质,服务对象主要是本地居民,对于切实改善城市环境和生活质量,提高城市的人性化和宜居性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从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角度来看,这三个层次是有其结构。三个层次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形成一定的衔接互动的关系,忽略或轻视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影响到城市的总体空间形象。

四、基于层次性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指引

城市公共空间,其包含的内容,涉及的利益主体等都是非常复杂的。城市公共空间体系的建立,应该是系统性,战略性,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落实。“规划指引”是指以城市现实(问题)为规划目标导向的、具有实用性和操作性的具体路径、过程要求、技术和方法。[3]形成规划对城市公共空间管控的最佳政策组合: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法定规划+规划导引+公众参与+其他。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指引,应该建立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的层层引导与控制,并且结合相应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形成奖惩分明的制度,规范化设计、建设与管理。

1、建立多层次的城市公共空间控制引导体系

城市公共空间的“质”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后,质变成为必然的结果。对于城市公共空间而言,局部的空间质量再高,整体的结构不明确甚而无序, 仍然不足以称道。因此,塑造高品质的城市公共空间,首先要明确城市总体的公共空间结构,如城市中高层建筑的分布、城市轴线的走向、节点、城市天际轮廓线的控制等;在此基础上城市公共空间的框架结构才可能不会因地块的分期开发而失落。

从公共空间系统与其他城市系统的关系来看,建立彼此间良好的耦合关系也是确保公共空间充分发挥其职能的基础。[4] 各个层级的城市公共空间与不同层次的城市交通系统、防灾系统、绿地系统、公共服务系统衔接,可以形成功能完备、品质高端的公共服务系统;结合城市人口密度进行各个关键节点有效衔接,可以使公共空间的人流组织和疏散更有效,使公共空间的便利高效使用。在规划设计引导上,对应不同层次的法定规划,在相应层次上有所侧重的进行控制和引导。同时,对于公共空间的规划与建设,应该具有前瞻性,并进行用地的战略性控制和预留。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城市化进程对城市的不断冲击,守住城市的要害。

2、发挥城市设计在塑造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作用

基于功能安排的城市规划编制中,往往是先确定强度控制体系,再确定景观控制体系(或城市设计导则)。由于现行城市规划管理制度是以二维的土地使用为核心,通常只对强度控制体系中,包括土地用途、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绿地率等在内的几项指标以刚性的要求进行管理。为增强规划的现实适应性,这些强度控制要求往往以建设控制低限的要求出现,即这些指标往往只以不对城市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为标准进行确定,反映的是最基本的要求。[5] 这样的结果显然是与城市搞品质的生活空间塑造存在着冲突。

引入城市设计作为辅助手段,实现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互动融合,更重要的是对法定规划进行必要的补充,实现综合多方因素的科学决策。当前规划管理中,控规实行的是单元控制,对于短期内无法做到全面研究的城市,对于城市重要的节点区域,进行系统的城市设计,进行量化指标,有形的空间视觉效果可以有效指导城市建设,对于指导审批、指导建设,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城市设计是协调建筑空间和城市关系的关键。在城市设计的指导下,公共建筑的建设需要改善城市的物质环境,形成完整的步行街、交通和停车场体系,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具有连续性。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这对孪生学科须通力协作,才能共同促进城市机体正常高效地运转,创造高质量的空间环境。以良好的物质环境来促进公共活动,特别是商业、娱乐和文化活动,并通过建筑公共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的相互渗透,把建筑内外的各种社会活动联系起来,融为一体,形成连续的动态交流关系,实现公共建筑空间的城市意义。

3、完善城市公共空间的管理体系

城市公共空间不仅是一种公共资源,同时也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在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中,公共空间建设是公共开发的重要内容,是城市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运转、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到土地、经济、园林、市政、公交等多个政府部门。

政府作为城市空间开发的引导者,要在经济效益、社会公平、空间正义之间取得平衡。应该建立明确细致的引导机制,将现有原则性的法律条文,结合不同实际情况,将政策条文细化和体系化,比如针对私有公共空间的引导,南京、上海、哈哈尔滨等大城市都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出台了相应容积率奖励管理办法,其实在实际的规划落实层面,这部分还有深入研究的空间,比如拓宽容积率奖励政策的范围等。在综合考虑社会作用、建设和维护成本等因素的基础上,对私有公共空间的类型进行细分,根据不同类型设置不同的奖励额度。形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控制与协调机制。

4、鼓励公众参与与多元化投资建设渠道

提高城市公共空间的人性化水平,就需要全民互动,共同去解决问题。香港在公屋的公共空间建设中,充分调动居民参与其中设计,形成了很多充满活力的,体现出居民意愿的设计,促进居民形成了强烈的社区归属感。

要“活化”城市公共空间,还要拓宽公共空间的建设渠道,特别是需求众多的中小型城市公共空间,鼓励私人资本在私人产权的用地内进行公共空间的建设,并进行维护和管理。

五、结语

城市公共空间的塑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建立从设计、建设、运营、形成高标准的交往场所是一个不断在实践中摸索和完善的过程。只有不断的积淀,推敲,才能在设计上创造场所的记忆,在管理中,把握空间的尺度和方向,才能梳理不同要素的特征,将其归结,形成丰富而不混乱的空间;在公众参与的互动中,只有聆听了使用者的感受,掌握他们的所需及基本规律,才能创造出有记忆的空间,综合以上多种因素的达成,才能激发城市的活力,展现城市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赵蔚城市公共空间的分层规划控制[J].现代城市研究,2001(5),

[2] 张庭伟,于洋经济全球化时代下城市公共空间的开发与管理 [J]. 城市规划学刊,2010(5)

[3] 王宁 中国语境下“规划指引”的内涵思辨和制度解释――兼对中国式规划管控方式的反思[J].规划师,2013(8)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