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实训范例6篇

电气自动化实训

电气自动化实训范文1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教学 理论教学 实训教学

在现代化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将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工作的相关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不仅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还提高了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的质量。然而,从当前我国大多数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为此我们就必须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来对其进行优化处理,进而实现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的理实一体,满足现代化电气自动化人才培养的相关要求。

一、结合理论知识,开展校内实训活动

现代化综合型技术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除了要要求学生对其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熟练的掌握以外,还要对学生们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行严格的要求,而在电气自动化教学中,我国许多院校在对学生专业能力进行培养的时,人们并没有对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的实践进行合理的安排,这就十分容易导致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为此我们在电子自动化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将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的相关内容进行相关的研究分析,从而使得人们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自身的专业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而且我们在电气自动化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建设相关的实训基地,让学生的理念教学和社会实践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满足现代化电气自动化教学的相关要求。另外,我们在对学生们进性实训教学的过程中吗,还可以将相关的先进的电气自动化设备引入到其中,进而使得电气自动化实训教学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二、完善高职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学生综合考核体系

职技院校应该加强电气自动化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首先应该强调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在电气自动化实践教学中,更多地 采用参与式教学,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电气自动化实践教学活动中去,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锻炼学生的解决问题、创新意识的能力。其 次,应该建设一套系统的电气自动化实践教学考评机制,使实践教学有一个有效的标准,设计一些可靠的评价指标。从而最终完善高职实践教学的质量。这一套综合 考核体系不但要涉及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学生基础理论知识进行考核,而且还必须涉及学生在校内实训、校外实习的表现,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考核。

三、创建理论、实践双师型教师队伍,提升电气自动化师资力量

目前我们在电气自动化教学质量优化的过程中,对教学队伍的创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不仅使其师资力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还满足了现代化创新教学的相关要求。近年来,我国大多数院校在对教师进行选择的过程中,不仅要对教师的专业技能进行严格的要求,还要重视其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人们在学生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很好的保障。而且我们在对学生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当中,也可以在学生们实践教学中起到一个良好的指导作用,这就使得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有效的增强。另外,我们在对专业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中,也可以将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的相关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们的素质、经验以及技能等方面都得到很好的增强。

大多数院校除了对校内电气自动化教师的培养之外,还应该加强校外兼职电气自动化教师队伍的建设,应该定向的向一些企业聘请那些一线技术人员来校做兼 职电气自动化教师,授予学生们实践技能和参与学生的实训实习指导。总之,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必须提升专任教师中拥有丰富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的比重。采 取“请进来,送出去”的途径,实现专业教师的“双师型”发展,优化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是学生实践教学的重要保障。同时,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也 要求对在校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定期的再培训,有计划的安排他们进入企业挂职培训,让他们不断更新企业实践新工艺、新知识、新技术,从而提升教师们的实 践教学更新能力。从而随着企业工作流程和工作技术、方法更新较快,职技院校电气自动化教师应该跟进实践工艺、技术的发展速度,及时进行实践经验课的补修。

四、理实一体化对教学过程的要求

把课堂搬到实习、实验基地,在实际应用中加深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印证理论,这应当作为教学过程中一体化教学的一种基本模式。

在学校内建立电气设备安装调试实训室,电气设备线路布置实训室等电气实验室,实验室应全方位模拟实际工作流程、工作环境和职能岗位;学校与工 厂企业联系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学生定期到校外实验基地去参观实习,比较现实工作环境和实验场所,实际工作内容和实验内容,也可通过在施工企业现场实 习,去体会学校的教学是和现场工作,增强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兴趣。

在实际操作技能训练中,必须使学生树立安全操作的习惯,对于正确的安全操作习惯必须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反复训练,在做中学,在做中养成习惯,即在实践中养成习惯。

在际操作技能训练中,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是人人皆有的一种潜在的心理能力,但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训练来挖掘。教学过程中要 让学生多动手、多参与、多操作,在认识的基础上不断探索规律,鼓励学生敢于“异想天开”、 “寻求创新”。通过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来养成学生良好的创新意识。

在实际操作技能训练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团队精神。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协调人们在日常活动中的行为,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电气自动化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为此我们需要对电气自动化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来对其进行优化,从而使其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电气自动化实训范文2

【关键词】 综合实训 知识与技能 实训设备 实训项目

一、引言

实训教学是职业院校实践教学环节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理论教学所不能替代。实训教学对学生素质及能力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学生高质量的重要保证。

电气自动化技术综合实训作为综合性实训,所要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是比较全面和系统的,然而所涉及的可编程控制器(PLC)、变频器、步进电机、传感器、触摸屏、气动、液压控制等重要技术几乎没有实训设备与之相匹配,实训课题单一受限。由于综合实训教学设备的短缺,实训教学很难落实到实处,直接影响了人才的培养质量。为解决综合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详细分析电气自动化技术综合实训所涵盖的的知识与技能,介绍了满足综合实训、可操作性强的实训装置与实训项目,以调高综合实训教学质量。

二、目前电气自动化技术综合实训常用的实训设备

目前,电气自动化技术综合实训常用的训练设备是以PLC为核心的编程训练台和仿真生产线简易实训平台。但是,这些设备在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2.1仿真设备设计简单、可操作性差

很多仿真设备中,所有输入器件都用按钮代替,所有的输出器件都用指示灯代替,而且设计简单,操作单一,与真实生产设备差距过大。由于这些仿真实训设备的可视性和可操作性差,所以培养的学生缺乏实际生产技能,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2.2实训项目单一、涉及领域狭窄

目前使用的实训教学设备,通常是根据某一自动控制系统,在满足基本教学要求下而仿制的。由于设备的针对性强,使得所涉及的技术领域狭窄,存在着配套实训项目单一的局限。比如一只机械手,它的基本功能就是抓紧、松开和旋转。因此,决定了所用电器类型有限,执行机构单一,控制方式固定,没有涉及更宽泛的技术如触摸屏技术、变频调速技术、气动控制技术以及组态监控技术等,不能帮助学生从更广泛的意义了解和认识工业自动化。

2.3实际操作范围有限

目前使用的实训教学设备,一般结构固定,选用的电器类型固定、接线固定,不允许学生随意拆卸或组合,否则设备将无法正常工作。这样,学生在实训时不能真正动手操作,影响技能的提高。

因此,现有实训设备满足不了综合实训的需要,制约了学生的专业发展,影响了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电气自动化技术综合实训包含的知识与技能

电气自动化技术综合实训几乎涵盖了前期所学的所有电气自动化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比如,PLC、变频器、触摸屏以及三者在步进电机、伺服系统、气动系统和液压系统中的应用。本文将按照应用模块来详细阐述每个模块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以便合理设置实训课题。

3.1 PLC应用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

PLC的基本逻辑指令和功能指令;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及一般步骤;接触器-继电器电气控制线路的PLC改造;PLC控制系统线路的安装、调试。

3.2变频器应用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

变频器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变频器各参数的意义及设置方法;变频器操作面板的基本操作;变频器的各种工作模式操作使用方法;变频器调速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安装调试。

3.3液压与气动应用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

液压与气动控制元件的选型、使用、安装及调试;液压与气动控制的原理及系统设计方法;气动系统图的绘制及设备气路的安装;液压与气动控制系统的调试及维护。

3.4人机界面应用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

触摸屏组态软件的安装与使用;组态画面的设计及动画设置;触摸屏与PLC的通讯设置和变量的连接;控制系统的人机界面设计与调试。

3.5步进、伺服系统应用的知识与技能

步进电机工作原理;步进电机驱动器工作原理;使用步进驱动器驱动步进电机实操;伺服电机分类及原理;伺服控制器控制原理;使用伺服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实操。

四、建议实训设备及典型实训项目

由以上分析可见,电气自动化技术综合实训集继电-接触器控制技术、PLC技术、变频器技术、传感器技术、电机控制技术、气动控制技术、触摸屏技术及计算机组态软件监控技术于一身。 电气自动化技术综合实训要达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学效果,合理配置实训设备是非常关键的。本文倡导实训设备模块化,可实现任意组合,可操作性强,同时开发了典型实训项目,基本涵盖了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

4.1建议实训设备

1、控制柜。金属基板国标控制柜(类似于YL-158GA),用于PLC、变频器、继电控制线路等的安装。控制柜可以分成多个模块,每个模块要求相对独立,可根据实训需要或工作任务的不同进行不同的组合、安装和调试,达到模拟生产和整合学习功能的目标。

图1 YL-158GA控制柜外观

2、工作台。一个铝合金导轨工作台(类似于YL-235A)上,集成若干种能够涵盖一般工业控制所必需的电气设备。将它们按照类型或工程上常用的组合方式构成不同的模块,在考虑控制要求、电磁干扰,操作方便以及一些布线的特殊要求下,将模块合理地固定在平台上。平台通过安全连接插件直接与三相电源相接,并设置必要的保护电路,以保障操作者和设备的安全。

3、控制套件。上述工作台上所配置的控制套件,主要包括以下模块:PLC模块、变频器模块、传感器检测模块、继电-接触器控制模块、电机(伺服电机、步进电机)及控制模块、触摸屏、传送带模块、气动单元模块、电源模块等。

4、执行器。上述工作台上所配置的执行器,主要包括:基于传送带的分拣系统(电气、气动各一套)、机械手搬运站(电气、气动和液压各一套)、工业机器人搬运站、加工站1(伺服或步进驱动十字滑台、Z向主轴高速变频器驱动)、加工站2(液压滑台,主轴变频驱动)、下料站(盘式旋转,直线型各一套)、立体仓库系统。

4.2建议实训项目

(1)PLC控制系统

① 多种液体自动混合装置的PLC控制系统设计;② 交通灯的PLC控制系统设计;③ 电镀生产线的PLC控制系统设计;④ 基于PLC的多层电梯控制系统设计;⑤ 普通机床控制线路的PLC改造。

(2)PLC、变频器控制系统

① 基于PLC、变频器的电动机正反向多段速运行控制设计;② 基于PLC、变频器的工业洗衣机程序控制系统设计;③ 基于PLC的变频恒压供水系统设计。

(3)PLC、气动控制系统(含组态软件和人机界面)

① 基于PLC的气动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② 基于PLC的物料分拣控制系统设计。

(4)PLC、液压控制系统(含组态软件和人机界面)

① 液压控制机床滑台运动的PLC控制;② 基于PLC的挖掘机液压控制系统设计。

(5)PLC、伺服控制系统(含组态软件和人机界面)

① 基于PLC的伺服电机-位置模式控制;② 基于PLC的伺服电机-转矩模式控制。

(6)PLC、步进控制系统(含组态软件和人机界面)

① 基于PLC与步进电机的小车自动往返控制(开环);② 基于PLC与步进电机的位置闭环控制。

五、结论

电气自动化技术综合实训集继电-接触器控制技术、PLC技术、变频器技术、传感器技术、电机控制技术、气动控制技术、触摸屏技术及计算机组态软件监控技术于一身,所涵盖的知识与技能是比较全面和系统的。本文在明确综合实训所涵盖的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阐述了如何合理选购实训设备和设置实训课题。本文倡导实训设备模块化,可实现任意组合,可操作性强,同时开发了典型的实训项目,对提高实训教学质量,培养高技能人才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李军, 徐志良, 彭富明. 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4(1).

[2] 李树雄, 吕玉明. 自动控制模块化实训装置的研制与应用[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 (15).

[3] 胡丹, 赵政先, 赵应泽.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模块化实训教学体系研究[J]. 教学与科技. 2013(2).

电气自动化实训范文3

关键词:交流电机电气控制 实训

中图分类号:TM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2)09-0231-02

1、概述

高职院校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术型和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高等教育,为了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就应使学生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和科学文化基础,熟练掌握主干技术,侧重实际应用,侧重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了培养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及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结合所学的课程,学校需要对每个学生进行职业技能上的学习及职业技能鉴定。由于在学习过程中难以见到各种错误接线方式及产生的现象、后果,因此,必须利用电气实训系统对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训练。

2、制作简单的电气实训台

机电一体化及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在电气实训时,需要根据电路进行接线、检查故障等实际操作,为了在实训工作台上能够完成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点动和自锁控制、正反转控制、顺序控制、变极调速控制、两地控制、能耗制动、反接制动控制等常规实验,首先要配备相应的开关、低压断路器、交流接触器、继电器、时间继电器、速度继电器、按钮、熔断器、热过载继电器、三相感应电动机、三相双速电动机、二极管、电阻等电气元件,然后进行固定安装,并按照电气控制电路原理图进行安装接线,由于某些电气元件较重较大,学生难以做到轻拿轻放,加之需要考虑用电的安全等因素,因此需要将一些常用的电气元件先固定安装在实训台的面板上。如果学生实训时,每次都在电气元件上直接进行拆装,那么很容易损坏有关的电气元件,影响学生的实训,为了避免一些电气元件因频繁拆装而损坏,我们将电气元件固定在面板上,然后将所有的电气元件接线端子全部用导线连接到电气元件周围的接线端子上,这样就可提高电气实训台的可靠性,延长其使用寿命。学生实训时,只在接线端子排上接线,即使端子排损坏了,也容易更换,费用也低廉。

根据一般常规的电气实验项目制作,在实训台的上部分安装了电气元件和端子排、走线槽,在实训台下部的平台上安装了电机。

接线端子排靠近电气元件的一侧与电气元件相关电接点连接后固定不动,学生实训或技能鉴定考核时,只需要根据电气控制原理图,从接线端子排的另一侧连接相应的电气元件,即可完成进行相应的实验,例如,电机启动-保持-停止控制电路如图1所示,图中QF为小型断路器,KM2为交流接触器,FR1为热继电器,M1为三相交流电机,FU1,FU2为熔断器,SB1为停止按钮,SB2为启动按钮。加电后,按下启动按钮SB2,接触器KM2吸合,电机M1得电工作,同时KM2的常开触点闭合实现了工作状态自锁保持,直到按下SB1时,KM2才失电,电机停止。

3、电气实训台的功能扩展

在常规电气控制的基础上,加入智能控制,可构成智能化电气实训系统,如图2所示。这样,通过计算机根据不同的实验方案设置不同的故障及代码,由控制器实施,便于学生分析和排查故障训练,并且可以作为技能鉴定考核装置,同时还能够对接线的正确性进行快速的判断和通过计算机监视电气线路中有关的电压电流值。

其工作原理是:电源为控制器及相关电路提供直流电源,控制器是实训装置智能化控制的核心,主要器件是微控制器(也可用PLC),在程序的控制下运行。三相交流电输入通过接触器的触点连接到接线端子排的三相电源端子上,实训部组件单元中的所有部组件、元器件的电气端子均通过通断控制单元连接到接线端子排上,在接线端子排上的所有端子均有标识,与实训用的电气部组件、元器件的标识相对应,这样,学生在实训时接线只需在接线端子排上找到相应的端子用实训电路连线完成接线即可,避免了实训时直接在电气元件上频繁拆装,延长了实训装置的寿命。通断控制单元由驱动单元所控制的继电器、接触器及其电气触点组成,各触点的开合状态取决于所设置的故障部位代码,是由控制器输出并经驱动单元实施的,仅在设置故障用于学生分析和排查故障训练或作为技能鉴定考核时使用,当不需要人为设置故障时,串联在实训部组件单元与接线端子排对应线路间的各触点均为闭合状态。

在计算机中运行有与控制器配套的监控软件,通过计算机监控软件可以方便地改变实训方案及设置故障部位及代码,通过通信接口下载到控制器中,由控制器通过驱动单元控制有关的继电器或接触器。将学生分析故障的部位与设置的故障部位及代码对比,可确定学生在实训中分析判断故障的正确性。

采样单元中有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及相应的隔离、信号调理电路,作用有三点:一是用于采样通断控制单元中各触点的状态,便于与驱动单元形成闭环控制,以便确定通断控制单元自身是否存在故障;二是通过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采样有关的电压和电流,将相关的数据通过通信接口发送给计算机,以便在计算机上监测相关的电压电流数据;三是在学生按设定的实训方案接好线路后自动检测接线的正确性,判断接线正确后,才输出信号允许接触器吸合,当判断接线有错误时给出指示,并禁止接触器吸合,从而可避免一些严重的后果发生。

4、结语

本文所述的电气实训系统,只需在接线端子排上完成接线即可,避免了直接在电气元件上频繁拆装,延长了实训装置的寿命。经扩充后的智能化电气实训系统,可通过计算机设置故障及代码,便于学生分析和排查故障训练。该系统在2012年的学生电工电气技能鉴定考核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汪建,杨风开,曹江.一种新型单片机/ARM/DSP实验装置的研制[M].江苏: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2):65-67

[2]李广第.单片机基础[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10

电气自动化实训范文4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1C-

0027-02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一个鲜明特点是实践性非常强,其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实现其培养目标的关键是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动手实践,参与实际的教学活动,并获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构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新的实践教学模式是当前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当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新形势下,职业技能大赛的作用、影响力和人们的关注度逐年提高和攀升,这更加促使职业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发挥大赛的引领作用。例如教学内容的选取、实训方式的改革、课程体系的更新、实践基地的建设和育人理念的确立等。

近年来,我院非常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竞赛,自2009年以来在自治区级以上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良好成绩。与此同时,我院组织教学团队同步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引领教学改革的相关课题研究,在技能竞赛的训练方法、课程整合优化等方面取得初步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以我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对象,改革实践课程体系、实验教学、实践基地、毕业设计等四个重要环节,逐渐探索以技能竞赛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

一、以技能竞赛为导向的实践教学理念

技能竞赛是一个完整的项目式或任务式实践活动。其核心就是将实践教学内容任务化,以竞赛项目形式完成实践任务,将竞赛项目细分为各个有机相连的子任务,以竞赛活动为载体,使学习者逐个突破子任务,达到完成整个项目的明确目标。它打破了传统实践教学中教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收”的教学方式,变被动实践为主动参与,教师不断地激励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实践兴趣。它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实用为主,以学生发展为主,改变知识的单向传播,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强调竞争与合作。在实践教学中既有“教”的设计又有“学”的设计,既有自主学习、实践又有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实践证明,以技能竞赛为导向的实践教学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主动实践能力。

二、实践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改革主要围绕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技能竞赛、维修电工技能竞赛和电子设计竞赛等项目来开展研究。这些竞赛项目涵盖机械、电子、电气、气动、传感器、PLC编程应用、单片机编程应用、触摸屏组态、工业网络等多学科交叉技术,基本覆盖本专业的核心技术。这些技术的掌握和应用对本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职业素养、岗位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基于上述核心技术,研究开发一种全新的实践课程体系至关重要。

基于技能竞赛为导向的理念,吸收国内外著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经验,分析我院办学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三级递进式实践课程体系结构。

专业基础级实践课程。主要包括电路认知、电子电路设计、电子产品组装与调试、电工考证实训、C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

专业技能级实践课程。主要包括电力电子技术实训、传感器技术实训、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实训、变频调速技术实训、单片机应用技术实训、电机与拖动技术实训等课程。

专业应用级实践课程。主要包括维修电工技能实训、自动线安装与调试实训、电子产品设计与开发实训等课程。

该课程体系具有两个特色。一是课程体系按照先学基础、再学技能、最后综合应用,充分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宽泛到专业的认知规律,形成三级递进式课程体系。教学计划的安排也与之相适应,大一开设专业基础课,大二开设专业技能课,大二下学期、大三上学期开设专业应用级课程。二是课程体系建立在以技能竞赛为导向的教学理念上,开设的课程不是简单的级别罗列和划分,课程内容也不是传统的教学内容的照搬,而是基于三个竞赛项目的内容和要求进行综合考虑。所有课程均采用项目式教学,任务驱动,大大提高学生的主动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三、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

以实验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为切入点,构筑先进的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于一体、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协调的专业实验平台。整合不同课程的相同实验课和实验内容,重新修编实验大纲和实验指导书,并充实、更新相关实验内容,调整基础性实验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要求;对实验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既有必做实验也有选做实验,既有课内实验也有多门课程的综合实验。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充分利用电气自动化协会,开展丰富的课外科技实验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促进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实践基地建设和改革

近年来,我院大力投入实训基地建设,大大改善了实践教学条件。学院电工电子与自动化实训基地整合了部分教学实验室资源,成立校企合作中心、信号实训中心、电工电子基础技能训练中心、自动化技术中心、电子技术中心和创新基地。

根据三级递进式实践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构建基础技能、专业技能、应用技能三大实训基地平台。

(一)专业基础实训平台

基本技能实训平台是训练学生专业基本技能,帮助他们形成良好专业素养的基础平台。平台设置了电子基本技能、电气基本技能、检测与转换3个实训模块,包括电工、电子技术基本实验,电路认知与焊接实训,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实训,各种电子电路的安装与调试实训,电工考证实训,电气设备安装与调试实训,机床控制电路安装与故障处理实训,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训,电力电子技术实训等项目。

(二)专业技能实训平台

专业技能实训平台包括单片机控制、PLC控制、变频调速等实训模块,共7个实训项目。该实训平台对于学生提高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力求体现真实的职业环境,强调实训项目的应用性和操作的规范性,鼓励大胆创新实践,使学生保持与行业实际水平基本同步。

(三)专业应用实训平台

专业应用实训平台偏向于工程实践,由电子产品开发、电气工程项目设计、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3个实训项目组成。它们都是以项目的形式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完全按照技能竞赛项目的要求,将专业基础、专业技能和专业综合应用紧密结合的项目式教学。

电子产品开发项目:按照电子设计竞赛的要求,将电子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应用技术等专业课程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设计并制作出一款实用的电子产品。

电气工程项目设计:按照维修电工技能竞赛要求,将电工原理、电气控制技术、电机实训、电气设备故障处理实训、PLC实训等课程知识转化为实际的电气产品设计。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项目:按照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技能竞赛要求,开设自动线安装与调试综合实训课程,该课程将气动技术、传感技术、PLC技术、变频和伺服驱动技术、触摸屏组态技术、工业网络技术等融为一体,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基于YL-335B综合实训平台,通过系统设计、安装、编程、调试,达到使学生掌握电气自动化专业核心技术的目的。

五、毕业设计的改革与创新

毕业设计是实践教学的一个综合性应用环节,是学生灵活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能力的重要体现,对提高他们的专业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有积极推动作用。因此,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离不开毕业设计环节,其改革主要从选题和成果形式两方面考虑。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兴趣、就业方向,以技能竞赛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布置选题,并充分利用自动化实训基地的各种设备作为毕业设计载体或控制对象。论文成果以设计作品、设计装置等物化产品为主,可以是电子产品设计类、电气工程设计或自动化生产线设计等课题,从而打破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毕业设计要求,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专业综合能力起促进作用。

电气自动化实训范文5

关键词:校中厂 校企合作 电气设备装配线 实训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b)-0252-01

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实训已经运行,但实训设备都尚未达到生产一线的水平;实训生产线的运行主要以教学实训为主,尚未达到“产教结合、以产促教”高效运作的目的。因此,校企联合电气设备生产装配线的设计研究,是解决当前校中厂模式下的校企联合实训生产基地建设中,基础硬件设施的具体实现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校中厂模式下的校企联合电气设备生产装配线的设计研究是贯彻“校中厂模式”的具体实施措施,是校企合作真正意义上的结合点。企业在校内进行生产,生产真正的产品,学生在校内进行实训,实训场地是真实的企业产品生产现场。

通过研究帮助学校有计划的完成实训基地的建设,使实训基地满足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需要,同时,实训基地建设还要满足企业生产的需要,提高学校投入资金的利用效率,避免重复建设。

教师在参与实训生产线的设计研究过程中,不仅有机会参加一些针对性强的技能培训,还能熟悉企业文化,提高教学相关的专业素养和与企业生产方面的业务能力。

实训生产线作为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实施的有效载体,其建设是电气自动化专业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的制订和完善,课程改革力度的加大,自动化专业规模的扩大,自动化专业专门化方向拓展等,都需要有配套的实验实训实施。

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理念设置实验实训基地。有良好的实训场所,与企业相关的氛围,促进个性发展的专业文化,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职业素养。

1 设计目标

高职院校应深刻认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与关键性,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增强学生职业能力,社会发展能力的培养。校中厂模式下的校企联合电气设备生产装配线的设计研究的提出,正是全面贯彻落实文件精神的具体实施要求。

校中厂模式下的校企联合电气设备生产装配线是高职院校利用自身优势,与政府、行业、企业、社会相结合,积极推动学院对接产业,工学结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职业教育链深度融入产业链,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学生为主体的工学结合体系,实现学生顶岗实习,实现“教、学、做”合一,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训。

校企联合进行生产实训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能力和技能去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使企业完成生产,达到学生与企业双赢的目的。学生在真实的产品生产线上一方面学习知识,一方面完成具体的生产任务,同时具备了生产和学习的能力。

按照企业生产与实习教学规律、管理要求原则,装配与电气设备装配工序内容安排合理,便于学生全面系统掌握电气设备装配工艺流程;部件电气设备装配线型简单、布局合理、安全规范,便于管理,互不干扰;整机电气设备装配线型多机兼容、柔性电气设备装配,多个机型实现共线电气设备装配;有利于模拟企业生产环境,培养学生“6S”的岗位意识、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以楼宇电气控制屏柜、企业生产配电柜、配电间电气控制柜为基础,形成通过调整教学场地实现多机型流水线的共用,满足生产和实习教学要求。

2 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图如图1所示,以楼宇电气控制屏柜的电气设备装配工艺为主要教学内容,以企业生产现场管理模式,结合现代实习教学手段的设计思路,本方案达到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电气控制屏柜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和电气设备装配工艺流程。考虑到部件实习教学电气设备装配线既能进行企业生产,又要满足电气设备装配实习教学管理的需要,部件电气设备装配实习车间设为三条电气设备装配线,一个其它零部件常规电气设备装配练习区,每条线均设计成直线型双轨道,电气设备装配线的输送为推(拉)式步进输送工装车,拟采用轮式人力驱动。这种设计的其特点是:车间整体布局为矩阵式结构,物件转运流畅合理互不干涉,空间利用率高,还可预留一个备用区(即:其它零部件常规电气设备装配综合练习区或技能鉴定用区或考试考核专用区);电气设备装配线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便于管理。根据不同的部件特点,电气设备装配线设定不同的电气设备装配工艺内容,电气设备装配线分三类部件电气设备装配,分别为,一号线:柜外支架装配线;二号线:柜内设备安装线;三号线:柜内电气设备总装线;四号区:其它部件常规电气设备装配练习区(也可作为综合训练区或考试鉴定用区),各线应配有电气设备装配工艺工装器具、电气设备装配工艺技术文件(含电气设备装配作业指导书、工位标志牌等)和必要的电气设备装配吊装设备及辅助设施。

电气自动化实训范文6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教材建设;高职教育

引言

电气自动化专业教材是高职高专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目前电气自动化领域的发展相比,高职院校在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中的教材建设方面显然远远落后与该领域应用方面的发展。编写有利于促进地方高职学生岗位能力、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教材,特别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教材,是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个根本性问题。

一、高职高专电气自动化专业教材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符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色的“教学做”一体化特色教材。大多数教材仍然强调“如何教”?“如何学”?而没有突出“如何做”的问题。不能很好地体现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缺乏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色,不能实现培养“高职业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部分教材缺乏对电气自动化专业职业岗位(群)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项能力的科学分析,缺少科学课程理论的支持,编写的教材难免出现脱离企业生产实际,针对性不强等问题。

(二)实践性教材严重不足

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在教学中分量极重,其教材建设在高职教育中也应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现实中,电气自动化专业基础课与地方经济建设所需岗位合适的实训教材较少。

(三)教材建设滞后于地方教学和专业改革

我校承担着为四平地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任务,对人才的需求有地方特色,对人才的培养也有特色,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与非地方院校有所不同。我校电气自动化专业开设的特色课程在市场中没有或很少有合适教材,而这些课程的教学正是我专业的优势。例如:我专业开设的《换热器机组控制》课程,以其实用性强,最贴近企业实际(四平地区换热器行业特有技能),但目前,国内仍无适用的教材。

(四)教材内容与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不衔接

“双证制”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所在,它的实施要求学生不仅要获得学历证书,而且要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技能等级证书,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技术和技能。但目前的高等职业教材的编写与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鉴定标准不衔接。

二、高职高专电气自动化专业地方特色教材建设思路

通过分析高职高专电气自动化专业现阶段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我们总结了在新的形势下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教材建设应与地方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保持一致,把握教学改革方向,坚持地方特色教材建设的思路。

(一)理论知识要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教材,以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必需、够用”为度。“够用”指的是能完成目标要求即可。

(二)教材建设不仅要注重内容和体系的改革,还要注重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把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入为主的基于工作过程的思想渗透到自动化教材的内容中,在教材中体现出“教学做”一体化的编写原则。

(三)深入企业,对校企合作开发教材的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高等职业教育是直接为经济建设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教育,其生命力在于不断满足社会特别是行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紧密依托行业或企业,建立产学密切结合机制,合作开发校企合作教材是高职教材建设的必由之路。

(四)大力推进了“双证”制度,即学生毕业时不仅能够拿到高等教育毕业证书,同时还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证书。

(五)教材的编写要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电气自动化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一类专业,理论大多来源于实践,教材内容容易与生产实际相联系,在地方建设中容易找到一些典型案例,把它们编入教材,在教材内容中穿插相关的实训内容。

三、高职高专电气自动化专业地方特色教材具体落实措施及研究成果

(一)组建了电气自动化专业系列教材编写小组

我校组建了电气自动化专业系列教材编写小组,集中人力、有组织有步骤完成电气自动化系列教材的编写任务。电气自动化教材编审委员会先后出版了《电子CAD技术-PROTEL电路设计》、《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路原理》、《电工学》、《PROTEL例题精解与上机习题精选》等十几本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地方特色教材或校本教材。

(二)将高职高专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训教材的编写做为重点

在电气自动化专业教材中,加大了实习、实训教材的开发力度。一是开发专门的实训课程教材,比如《电力电子技术实训》教材是根据我校的电力电子实训室(渐大方圆DDSX-X电力电子实训系统)的设备及配套的理论教材进行编写的。做到“学到的理论都能通过实训来验证及强化,实训设备都能发挥作用”;二是在主干课程的教材建设中,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内容,比如《PROTEL例题精解与上机习题精选》就是将理论与上机实训有机结合的一门教材,并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做补充,教材内容中有许多工程案例彩四平市艾斯克机电开发有限公司的工程实例。

(三)将高职高专电气自动化专业教材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衔接

我校电气自动化教材内容不但做到了针对一定的岗位(群),还从学生整个职业生涯考虑,适应更换工种,扩大就业面,增强未来适应性的需要,体现了教材的科学性、职业性和实用性。比如:在《电气设计AUTOCAD》教材的配套习题中,增加了“AUTOCAD高级制图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统一考试内容;在《电工学》教材中着重强调“中、高级电工证”职业考核内容;在《PLC可编程控制技术》教材中融入了“CEAC智能工程师”职业考核内容;在《PROTEL电路设计》教材中融入了“PCB工程师”职业考核内容。使学生的课程学习与职业证书的获得紧密相连,相互融合,学习更具目的性。

(四)高职高专电气自动化专业教材建设体现了“地方性”

我们把握住职业教育具有地方性特点,在教材的编写中也体现了地方性特点。四平地区是全国换热器行业集中地,换热器产量占全国的75%以上,四平市现在每年为换热器行业配套制作的电气控制柜数量达近万台,而从事此类工作的专业人才缺口较大。尽管这个行业只是换热器行业的一个“副业”,可我们抓住这个机遇,把电气控制柜的岗位培训做“主业”来抓。于是我们将与之相关的《电气控制技术》、《可编程控制技术》、《触摸屏技术》、《组态监控技术》、《换热器机组》等教材做了相应的整合。使我专业的毕业生在校期间就能够掌握从事换热器电气控制柜及相关产品的制作、调试能力。目前,我专业毕业生占四平市电气控制柜从业人员50%以上。我专业的校企共建教材也体现出了地方特色,我专业已经和四平慧宇仪表厂、四平巨元换热器等十余家企业签定了合作开发教材及课程协议。在《检测与转换技术》课程教学中使用四平慧宇仪表厂的自编培训教材,在《组态监控》教学中使用红嘴钢铁有限公司自编的培训教材。同时将上述两门课程的实训安排在以上单位进行,把实训室建在企业,充分发挥企业的资源优势。

(五)将高职高专电气自动化专业教材建设与教学教革相结合

在教材建设中,我们强调了学生创造能力、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并不断把教学改革的新成果、新技术 、新工艺、新方法在教材中反映出来。在《工厂电气控制技术》教材内容上体现了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现了实践性,该课程在原有一周校内实训的基础上,增加了校外企业实训和校企合作制作电气控制柜的培训项目,实现了“教中学”、“学中做”、“做中学”。《PLC可编程控制》课程教学采用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方式,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采用课堂与现场交替,仿真与真实衔接。将典型的PLC可编程控制项目引入课堂,合理设置和序化教学内容;同时将课堂延伸到校外实习基地,延伸到工程现场,并通过《PLC可编程控制》教材中的综合项目学习,让学生在真实的编程控制岗位顶岗实习,使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四、结语

我校电气自动化专业坚持教材建设与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一致,教材建设把握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方向,体现了地方院校教学风格、教学水平、教学成果,走出了电气自动化专业地方特色教材建设之路。

参考文献:

[1]赵居礼 试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材建设的基本思路 职业技术教育2008-5-1.

[2]程荣福.高等职业教育教材改革与建设.职业技术教育2001.10.

[3]赵居礼,王艳芳.完善高职教材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J].职业技术教育,2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