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方法范例6篇

简述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方法

简述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方法范文1

一、“基本理念”与“设计思路”的变化

1?郾重新阐述了数学的意义与性质,进一步明确了数学教育的作用与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特征。《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特别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就阐明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的抽象性、严谨性和应用广泛性,决定了数学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独特作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是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重要基础。数学课程有助于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

2?郾“基本理念”的阐述更加简练。《标准(实验稿)》提出的基本理念总体上反映了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因此,这次修订基本保持了《标准(实验稿)》的结构,仅对某些表述进行了修订。“实验稿”的“三句话”: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修订稿变为了“两句话”: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标准(2011年版)》将“实验稿”的“数学学习”和“数学教学”两条合并成一条“教学活动”,从整体上阐述了数学教学活动的特征,并就数学教学、学生学习等作了进一步阐述:“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这就更加明确了教与学的关系。

3?郾“设计思路”更加清晰。《标准(实验稿)》的“设计思路”表述不够清晰,《标准(2011年版)》对“设计思路”作了较大的修改,主要体现在课程内容方面。将“空间与图形”改为“图形与几何”;“实践与综合应用”改为“综合与实践”。明确了“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模型思想”、“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数据分析观念”等八个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关键词。

二、“课程目标”的变化

《标准(2011年版)》进一步完善了“课程目标”,在具体表述上更加凸显了课程改革倡导的使学生经历数学学习过程、学会数学思考等内容。

1?郾将“双基”改为“四基”。《标准(2011年版)》将《标准(实验稿)》提出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拓展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增加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对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数学教师必须为儿童的学习和个人发展提供最基本的数学基础、数学准备与发展方向,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使人人获得良好的数学素养,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郾提出了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标准(2011年版)》提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改革方向和目标价值取向。

3?郾完善了一些具体目标的描述。《标准(2011版)》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阐述具体目标。如,关于学习习惯,明确指出使学生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关于分段目标的表述,尽量使用《标准(2011版)》规定使用的课程目标术语。

三、“内容标准”的变化

在小学两个学段中,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和“综合与实践”四个方面的内容及要求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各个学习领域知识点的数量有增有减,但整体数量没有明显变化。

(一)数与代数

第一学段(1~3年级)

1?郾增加的内容。

①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

②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数。

③能结合具体情境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能比较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④能口算一位数乘除两位数。

⑤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

2?郾一些目标的表述更加准确和完整。

①将“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改为“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

②将“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过程”改为“能结合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的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

③将“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改为“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做出解释”。

④将“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改为“探索简单情境下的变化规律”。

第二学段(4~6年级)

1?郾增加的内容。

①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②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③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④结合简单的实际情境,了解等量关系,并能用字母表示。

⑤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⑥在了解运算定律后增加“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⑦认识中括号。

⑧了解自然数。

2?郾删除的内容。

①会口算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

②比较百分数的大小。

③“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中删去“较复杂的”。

④在“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这句话中删去“有坐标系的”。

3?郾一些目标的表述更加准确和完整。

①将“理解等式的性质”改为“了解等式的性质”。

②将“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如3x+2=5,2x-x=3)”改为“能解简单的方程(如3x+2=5,2x-x=3)”。

③将“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改为“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了解方程的作用”。

(二)图形与几何

第一学段(1~3年级)

1?郾删除的内容。

①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将相关要求放在第二学段)。

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将相关要求放在第二学段)。

③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将相关要求放在第二学段)。

④体会并认识千米、公顷(将相关要求放在第二学段)。

2?郾降低要求。

对于“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不要求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方向,降低要求为“知道这些方向”。

3?郾一些目标的表述更加准确和完整。

①将“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中的“立体图形”改为“几何体”。

②将“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改为“能根据具体事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③将“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改为“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④将“体会千米、米、厘米的含义”改为“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米、厘米”。

⑤将“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改为“结合实例认识周长,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

⑥将“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改为“能估计给定简单图形的面积”。

⑦将“结合实例,感知对称现象”改为“结合实例,感知轴对称现象”。

第二学段(4~6年级)

1?郾增加的内容。

①会绘制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②知道扇形。

③认识面积单位:千米■、公顷。

④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郾删除的内容。

①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点。

②体会图形的相似。

3?郾一些目标的表述更加准确和完整。

①将“能区分直线、线段和射线”改为“结合实例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

②将“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改为“能辨认从不同方向(前面、侧面、上面)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图”。

③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公式”改为“通过操作,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为定值,掌握圆的周长公式”。

④将“用折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改为“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⑤将“通过观察实例,认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90°”改为“通过观察实例,在方格纸上认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按水平或垂直方向将简单图形平移,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⑥将“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改为“能从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角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运用它们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的图案”。

⑦将“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改为“能根据物体相对于参照点的方向和距离确定其他位置”。

⑧将“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来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改为“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知道数对(限于正整数)与方格纸上点的对应;在具体情境中,体验利用方格纸确定数对的位置的过程”。

(三)统计与概率

《标准(2011年版)》对统计与概率内容结构做了较大调整,使每个学段内容学习的层次性更加清晰。强调培养数据分析观念,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更加紧密。

第一学段(1~3年级)

1?郾删除的内容。

①通过实例,认识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并完成相应的图表。

②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相关要求放在第二学段。

③知道可以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获取数据信息。

④不确定现象的所有具体目标的相关要求放在了第二学段。

2?郾一些目标的表述更加准确和完整。

①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者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或数据进行分类,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

②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了解调查、测量等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并运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

③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蕴涵的信息。

第二学段(4~6年级)

1?郾增加的内容。

①能选择适当的方法(如调查试验、测量)收集数据。

②能体会平均数的意义,能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

2?郾降低要求。

“可能性”部分只要求学生体会随机现象,并能对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做定性描述,定量描述放入第三学段。

3?郾删除的内容。

①与中位数、众数有关的内容(相关要求放在第三学段)。

②能设计统计活动,检验某些预测。

③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的误导。

④在可能性部分提出“能设计一个方案,符合指定的要求”。

统计内容的主要变化:加强体会数据的随机性。《标准(实验稿)》主要是让学生依靠概率来体会随机思想的,《标准(2011年版)》希望通过数据分析使学生体会随机思想。

第一学段最大的变化是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包括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不要求学生学习“正规”的统计图(一格代表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以及平均数(这些内容放在第二学段)。

第二学段在统计量方面只要求学生体会平均数的意义,不要求学生学习中位数、众数(这些内容放在第三学段)。

概率内容的主要变化:第一学段、第二学段的要求降低。在第一学段,去掉了《标准(实验稿)》对此内容的要求。第二学段,只要求学生体会随机现象,并能对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做定性描述。明确指出所涉及的随机现象都基于简单随机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是有限的、每个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相同的。

(四)综合与实践

根据课程改革实验积累的经验和进一步的研究,这部分内容做了较大修改。

1?郾明确了“综合与实践”的内涵和要求。《标准(2011年版)》指出,“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综合与实践”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教学中应强调问题情境与学生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结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悟数学与生活实际、数学与其他学科、数学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加深对所学数学内容的理解。“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一次,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课内外结合完成。

2?郾进一步明确了第一、二两个学段的目标要求。一方面明确了综合与实践的内涵和特征,另一方面在具体要求中突出了不同学段的特点。例如,第一学段,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第二学段,学生将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历有目的、有设计、有步骤、有合作的综合与实践活动。

简述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方法范文2

关键词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

小学数学应用题在小学阶段占有重要地位,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小学阶段的应用题,其综合性、逻辑性、应用性之强,形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大难点,也在学生心中产生了一种“望题色变”的恐惧心理,很多学生对如何解应用题常感到很茫然,无从入手。应用题教学已成为许多教师研究的重点对象。但现实中许多教师为此付出了劳动却收不到好的效果。因此,研究应用题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1.重视对简单应用题的教学

小学应用题的知识结构是多方位的。总体上按简繁来分有两种,一种是简单应用题,一种是复合应用题。而简单应用题是复合应用题的组成部分,也是复合应用题的教学基础。任何一道复合应用题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应用题构成的,只是它们隐蔽了题中的问题,没有形成独立的简单应用题。因此,必须抓好简单应用题这个教学基础。抓好简单应用题可以进行以下几方面的训练:

1.1从最简单的应用题入手

简单应用题按实际数量关系情况来划分大体有11种,主要集合为“加、减、乘、除”四类。加强对这四类基本应用题的训练,有利于学生掌握小学应用题最基本的数量关系,培养基本的解题思维形式,为复合应用题奠定基础。

1.2补充条件或问题训练

这种训练可以增强学生了解条件和问题之间的联系,懂得什么条件可以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需要哪些条件来解答。如:“树上有30只黑鸟,飞来的灰鸟有多少只?” 这 种训练模式形而有效地增强学生对应用题结构的认识,加强对应用题条件和问题搭配的合理性。

1.3题意不变,改变叙述方式的训练

如:在教学简单分数加减法应用题时,我选用了这样一道题:“有一堆黄土,上午运走了2/5吨,下午比上午多运走了1/5吨,下午运走了多少吨?”然后改述为:“上午比下午少运了1/5吨。”这样比多、比少就清楚地表示出两个量之间的联系,加深了学生对应用题中名词、术语、概念的理解,提高理解应用题的能力。

1.4线段图的训练

用线段图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直观、形象、具体,它是学生解答应用题的好帮手。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确定计算方法。在简单应用题中应加强这部分的训练,为今后学习用线段图分析复杂应用题打下基础。

1.5自编应用题的训练

可分为看图编题目、看式子编题、交换条件问题编题等。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熟练掌握简单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突出解决问题的过程经历

应用题教学不应仅仅满足于学生对例题的解答,而应以此为载体,让学生领悟到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完整的思维过程。唯此,我们才能实现应用题教学以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为核心的功能与价值。根据波利亚关于数学解题过程的论述,解题过程大致分为理解――转换――拟定――实施――反思(解题过程的回顾与解题方法的提炼)五步,这也正是教师在应用题教学中需要通过思考、交流与梳理,让学生领悟到的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以连除应用题为例,教师应该让学生经历以下的数学思考过程:

①通过观察与交流获取有效的数学信息,抽象成完整的数学问题――班级图书角一共有224本书,现在把这些书放在两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有1层,平均每层放多少本?

②分析信息之间的关系,并用数学语言表述数量关系――

其一,总本数÷书架的总层数=每层的本数;其二,每个书架放的本数÷每个书架的层数=每层的本数。这实际上揭示了两种解决问题的思路。

③选择解决问题的思路,并思考:根据所选择的解题思路,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④列式解答并反思答案的合理性和问题的解决过程。教学中,让学生不断地经历完整的思考过程,进而内化成一种思维习惯,不仅能促进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思维更加有条理,而且有助于学生面对较复杂的问题时能拥有正确的思维方向。

3.加强复合应用题的归类训练

小学复合应用题是在简单应用题中增添条件或转变问题演变而来的,因此,应当在简单应用题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对复合应用题进行归类训练。

3.1做好由简单应用题向复合应用题的过渡训练

也就是教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为了能使整个过渡的教学过程容易些,在教学一步计算应用题的适当机会,可以出现多一个问题的应用训练。例如:“百货商场原有电视机有270台,又运来150台,一共有电视机多少台?卖出180台后,还剩多少台?”这种连续两个问题的应用题,去掉一个问题就变成两步计算应用题。这样可以为两步应用题做孕伏,使学生懂得两步计算应用题应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从而为以后学习三步、四步应用题打下扎实的基础。

3.2加强一般复合应用题的解答训练

一般复合应用题的训练方法可以根据简单应用题的方法进行训练,只是所设计的题目要有所加深,同时加强对分析法和综合法的联合训练,促使学生灵活地选用解答方法,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3.3加强对典型复合应用题的教学

小学的典型应用题必须在一般复合应用题的教学基础上进行,但典型应用题又是某些一般复合应用题的组成部分,所以,加强典型应用题训练,又可以扩大和加深学生对一般复合应用题的理解和应用。小学典型应用题主要有:求平均数应用题、归一应用题、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按比例分配问题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于分类和归纳每种典型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进而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它们的解答方法。

4.注重数量关系的理解与提炼

解决实际问题的核心是分析数量关系,对数量关系的理解掌握程度直接制约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常见的数量关系是学生分析信息之间关系的基础,新教材没有单独编排单元教学常见的数量关系,而是融入数的运算教学内容中,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数的运算的意义来理解基本的数量关系。

简述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方法范文3

一、简约教学素材

简约美是数学的基本特征之一。因此,在数学课堂中就得精选教学素材,使简约的教学素材成为有效学习的基础,成为有效教学的着力点。一节课40分钟,它不可能容纳无尽的讲解和无尽的训练,这就要求教师要合理挑选教学素材,使它们既能满足课堂中学习的需要,又能预留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研讨,自由畅想。

如,在“圆的认识”教学中,我就采用最简单的方式导入:“你知道圆吗?你在哪里看到过圆?”提问式导入,让学习的知识点在第一时间就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既能引起学生关注,又能促进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接着引导学生说说关于圆的认识有哪些,学生会把自己的感知、经验和思考和盘托出,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也为学生积累和补充一些感知,为深入探究提供基础。再次,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圆形物品创造出一个圆,让学生在具体的拓圆中感受圆的存在,以及圆与学过的平面图形的不同。最后,通过折纸等活动理清对圆的各部分的认识。这个教学预设一改那种繁花似锦的铺陈,没有课件,没有过多的渲染,简洁中又不失知识的韵味。

案例中那简单的导入,简洁的学具,简要的引领,不仅能满足学生的感知需求,还能适应学生的心理特征,更能适应学生的认知、经验等需求,学生会在一种平实的情境中学到知识,学好知识。

二、简约教学语言

精炼教学语言,是有效教学的根本措施之一。通过言简意赅的描述能让学生领悟知识的真谛,通过绘声绘色的表述能为学习营造诗意般的氛围,同时,通过聆听教师的课堂语言,能促使学生有效地探知教师的教学思维,学习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表述方式,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

一是精炼语言。敲鼓要击中鼓芯才能发出最洪亮的声音,同样的道理,教师的课堂语言不仅要扣住学生的心弦,更要切中知识的要害,让学生一听就懂,一听就能悟出更多的内容。如,“三角形的认识”一课,师生共同给三角形拟写定义时,教师的总结语言不能含混,更不能模棱两可。有些教师的“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是三角形”这个说法,会让学生在判断、选择以及后来研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中吃尽苦头。

二是准确规范。数学是理性的,也是严密的,所以数学教师的语言必须是准确的、精炼的、规范的。教学中要表述清楚教学知识点,阐明数学概念、性质、法则等基本内涵,且不让学生产生疑惑和歧义。如,在“圆锥的体积公式推导”教学中,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果时,如果教师说“圆柱的体积大约是圆锥的3倍,圆锥的体积基本上是圆柱的1 / 3”,可想而知,在后来的相关学习和研究中学生会出现什么样的困惑。精炼教学语言,是有效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促进有效学习的灵魂所在。

三是形象生动。形象生动的数学语言,不仅能调节课堂气氛,改善学生情绪,促进学习沟通,促进学习深入,还能开启学生的智慧,提升思维的质量,更提高课堂评价的艺术,让教学更加富有活力,充满灵性。如,在“小数的基本性质”教学中,利用回顾超市购物经历为切入口,引导学生举出实例:钢笔9.8元,文具盒6元7角,橡皮9角,直尺0.8元,等等。教师紧接着学生的回答说:“都是人民币,怎么一会儿这样说,一会儿又那样说呢?它们之间有联系吗?”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使数学学习更加主动。

三、简约教学情境

适宜的教学情境能改善数学课堂的状态,但过于繁杂的情境有时会适得其反,更有画蛇添足之嫌。因此,简约教学情境,才能还原数学教学的清新本色,使情境能真正为教学服务,促进学生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的思考。

一是创设简洁的情境,使之直指新知。如“乘法的意义”教学中,应减少那些如蓝天、白云、小桥流水等设置,简要地给出:“小兔子要做操了,看看它们是几个一起走出来的?”画面呈现小兔子手挽手地走向广场,1个2,2个2,3个2……简约化的情境不仅能营造了一个合适的氛围,也直接点明了观察与思考的重点,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情境中的信息,使数学学习充满一定的趣味性。

二是善创整体性的情境,使之贯穿全部学习过程。如,在“找规律―搭配”教学中,就可以设计为一个导游搭配衣服的情境,并一直以导游的行走路线为主线索,使有关新知学习、新知巩固训练等构成一个有机的大整体,给学生的感觉如同不断升级的游戏,环环相扣。这样设计不仅能吸引眼球,更能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简述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方法范文4

1、在旧的知识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

新知识只有建立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新知识的难度才能下降。学生学习才不会感到困难。而旧知识只有不断增加其内函和外延才能使之更加丰富。如:新授"比多比少"应用题时要注意复习旧知识并同新知识相结合。在学习这类应用题前必须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同样多”“甲比乙多”“乙比甲少”等概念。在前期看图说话渗透的基础上,在上新课前对这些知识进行复习。学生在已经能够找出谁是“较大数”,谁是“较小数”,谁是“相差数”的基础上再学“比多比少”的应用题就没有什么困难了,只要根据关键句、条件和问题就可以准确地分析出数量关系。"比多比少"又是学习倍数应用题基础,他们之间关键是确定标准量。

2、从感性认识到系统认知应用题本质。

一、二年级学生感性思维比较发达,理性思维还刚开始发展,所以在简单应用题教学中就更离不开感性知识。如我在教学“3朵红花,2朵黄花,一共有几朵花?”先以学生摆学具,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学习,动手动脑。开始3朵红花,2朵黄花(3+2),再改为3朵黄花,2朵红花(3+2),再改为3朵黄花,2朵花(3+2),再摆3根小棒,2根小棒(3+2)。通过一步步的操作学生能初步了解“把两个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进行计算,同黄花、红花等无关,从而上升为认知。出现线段图:红花5朵黄花3朵────────|──────一共?朵通过多种感官搜集材料,概括总结中可开发学生智力。

3、教学时要注意不能单一的顺向思维,而且必须重视逆向思维的培养。

学生在学习了很多顺向叙述后,往往会形成许多“形而上学”的观点。如:“比...多”用加法计算,“比...少”用减法计算的错误思维。要排除这种情况的出现必须注意穿插逆向叙述题让学生分析。如:“苹果比梨多30千克”这一条件可以在不改变题意的情况下改变比较标准:“梨比苹果少30千克”。让学生进行这种变式练习,培养他们的逆向思维能力。

4、教学时应从文字题入手。

文字题的结构相对较简单,应用题较为复杂。解应用题从文字题开始可以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如:教学“份数关系”应用题前已经学习了对应的文字题。几个几是多少?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其中的一份是多少?教学“求总数”应用题如:“二(1)班同学做游戏平均分成8组,每组6有人,一共有多少人?”就可以从“8个6是多少?”这个文字题扩冲而得,不用分析学生也能得出俩者结构相同,计算方法也完全相同。总之,在教学时要尽量化难为易,让学生清晰的认知其结构。

二、在教学初级局部知识时注意渗透后续教学内容因素,为知识之间的渗透和正迁移提供条件。

1、在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时,渗透“部分”与“总数”之间的数量关系。为学习“求总数”“求部分数”(求剩余)应用题打下基础。如:3认学生在说“3可以分成2和1”的基础上说“3可以分成两

12部分,一部分是1,另一部分是2,把1和2这两部分合并起来就是3”。在数的组成教学中就渗透了"部分"、"总数"的数量关系。同时渗透线段图的画法,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总数、部分的关系。

12?21?

①──────②──────③──────

?33

通过对以上三个线段图的分析可以渗透"求总数"、"求部分"的线段图。

2、在看图说话中渗透“同样多”、“相差”的概念,为学习“相差关系”应用题做好早期的孕伏。如:

......说话:①苹果对香蕉,一个对一个结同果样多。让学生用手......指,熟悉“同样多”这一概念。......②杯子对杯盖,一个对一个,杯子没有了,杯盖还有1个,杯盖比杯子多1个,杯盖比较多。......③杯子对杯盖,一个对一个,杯盖还有1个,杯子......没有了,杯子比杯盖少1个,杯子比较少。通过......这组看图说话可以让学生很早就认识“较大数”“较小数”并能很好的找出它们。

3、增加感性认识,让学生积累更多的感性知识。一、二年级学生生活经验很少,应用题往往不知其所云,这就更加谈不上理解题意了。所以在教前要给学生足够多的感性认识。有了教前以上三个方面的铺垫,教时就简单多了。

三、练习时注意充分运用变式。

教材中出现的例题一般比较典型,叙述时往往带有明显的特征词。这样教学后学生往往只认识基本题而不认识变式题。简单化的把题中某一词语与某种运算方法建立起联系,出现错误。如前面所述的把“比...多”同加法“比...少”同减法建立起错误的联系,在解逆向思维的变式题就会出错。所以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让各种形式的变式题在练习中交插出现。只有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才能正确的找到各类应用题的本质特征,排除非本质特征。变式的主要手法有:改变叙述顺序、改变呈现方式、改变词语或思维方式等。变式的基本方法有以下几种:

1、倒叙法。就是改变应用题的叙述顺序。在“份数关系”应用题教学中,采用这种方法效果特别好。如:“二(1)班每组8人,6组有多少人?”这样的顺叙练习过多后,学生很容易形成“前一数x后一数”这种错误的观点。练习中变为“二(1)班有6组,每组8人,一共有多少人?”,让学生比较练习,找出相同的结构。

2、隐蔽法。就是把其中的一个条件藏起来。如:“小红、小明、小青每人手中各有4本书,他们共有几本书?”这样设计学生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其数量关系及结构。

简述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方法范文5

一、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应用题的难易不仅取决于数据的多少、大小,往往是由应用题的情节部分和数量关系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程度所决定。同时题目中的叙述是书面语言,低年级学生理解会有一定困难,所以解题的主要环节和前提就是理解题意,要正确地理解题意,就必须认真审题。通过读题来理解题意,掌握题中讲的是一件什么事,经过怎样,结果如何。通过读题弄清题中给了哪些条件,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弄清题意,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半。

二、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与训练

数量关系是指应用题中已知数量和未知数量之间的关系。只有搞清楚数量关系才能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准确地选择计算方法。因此,低年级数学从应用题教学的一开始就要着重抓好分析数量关系这一环。

1.要重视教学中的分析与说理

这是因为不仅要通过数量关系的分析找出解答的计算过程,同时计算过程本身也反映了解题的算理。所以要重视教给学生联系运算意义,把应用题中叙述的情节语言转换成数学运算,在理解的基础上用学生自己的语言叙述。对每一道题的算法地,教师都要认真说理,也要让学生说理,使学生能够将数量关系从应用题的情节中抽象出来纳入到已有的概念中去。例如,在教学求两数相差多少,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的应用题时,通过学生操作和教师直观演示,使学生明确:甲数比乙数多,那么甲数就包括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和乙数同样多,另一部分是比乙数多的部分,从甲数里去掉和乙数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比乙数多的部分,所以用减法计算。这样教学使学生对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比较清楚,既培养了学生解题的能力,又初步发展了学生的分析、推理判断能力,为今后解更复杂的应用题打下了基础。

2.要重视简单应用题基本结构的教学

使学生明确简单应用题是由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组成的,缺少条件要补充条件,缺少问题要补充问题才能构成一道完整的应用题,同时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要有一定的联系。教学时可以进行提问题,补充条件的练习。通过训练,使学生看到相关联的两个条件能提出问题,看到一个问题一个条件就能意识到还要补充什么条件。这一训练还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认识,也为今后教学复合应用题提出中间问题做准备。例如:有这样两个题:(1)40个同学去检查身体,每5个同学一组,_________?(2)小丽做了20朵花,________,每个同学分得几朵?使学生明白:根据总数、份数可以求出每份数。根据总数、每份数可求出份数,清楚地意识到每份数必须和份数对就应。通过独立思考、分组讨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要注意使学生切实掌握解题思路

解题思路是指解答应用题的思考线索。只有切实掌握解题思路才能做到思维有方向、解题有依据,使小学生的思维逐步能够借助表象和概念进行。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一些复杂的判断。

例如:在学生掌握了“大数=小数+相差数”,“小数=大数-相差数”这两个关系式后进行对比练习:(1)小明有28本书,小明比小华多6本,小华有多少本?(2)小明有28本书,小明比小华少6本,小华有多少本?(3)小明有28本书,小华比小明多6本,小华有多少本?(4)小明有28本书,小华比小明少6本,小华有多少本?(5)小华有28本书,小华比小明少6本,小明有多少本?(6)小华有28本书,小华比小明多6本,小明有多少本?(7)小华有28本书,小明比小华多6本,小明有多少本?(8)小华有28本书,小明比小华少6本,小明有多少本?这八道题看似很简单,如果要想全对,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要鼓励学生讲出自己的想法,掌握思考分析方法,让他们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加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信心。通过这个练习使学生知道,分析数量关系是正确解答应用题的关键,并且学会如何把条件和问题,按叙述的情节转变为数学运算。

同时还要重视解题基本方法的训练。一道应用题呈现在学生面前如何根据已知条件确定解法,这需要运用各种思维方法进行探索。由因导果的综合法和执果索因的分析法是最基本的两种逻辑方法,采用这两种方法探索的关键在于确定正确的方向。教学中要抓好这两种基本方法的训练,明确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引导学生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和步骤。课本中不同数量关系的对比的出现也有利于这两种基本方法的掌握。

例如:第四册开始接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避免包办代替,注意指导学生复述思考过程。在练习时试着让学生自己去模仿思考,比较完整地叙述解题思路。遇到应用题尽量让学生自己去思考,然后集体分析讨论。使出错的学生明白错在何处,别人是怎样分析的。

总之,分析能力的培养是一点一滴进行的,切忌操之过急,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去归纳、总结,久而久之,学生的分析能力必然会得到提高。

三、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步骤

在小学虽然概括解题步骤是在学习了复合应用题时才进行的,但是低年级开始应用题教学时就要注意引导学生按正确的解题步骤解答应用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特别是检查验算和写好答案的习惯。

简述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方法范文6

【关键词】:学会审题 分析与训练 解题步骤

        从应用题教学的发展过程看,低年级应用题是整个应用题教学的基础,其中最主要的是简单应用题教学。由于小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差,即使“朗朗上口”也不一定能掌握它的解法。有些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学过的就不假思索的做出来,如果稍加改动就不知如何下手,要改变这种情况,就要求教师在平时加强“双基”教学的同时,抓好三方面的工作:

        一、教学生学会审题,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应用题的难易不仅取决于数据的多少,往往是由应用题的情节部分和数量关系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程度所决定。同时题目中的叙述是书面语言,对低年级学生的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解题的首要环节和前提就是理解题意,即审题。

        读题必须认真,仔细。通过读题来理解题意,掌握题中讲的是一件什么事?经过怎样?结果如何?通过读题弄清题中给了哪些条件?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实践证明学生不会做,往往缘于不理解题意。一旦了解题意,其数量关系也将明了。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理解了题意就等于题目做出了一半。当然还要让学生学会边读边思考。

        二、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与训练

        数量关系是指应用题中已知数量与已知数量,已知数量与未知数量之间的关系。只有搞清楚数量关系才能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恰当的选择算法,把数学问题转化成数学式子,通过计算进行解答。因此,低年级教学中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实际上是四则运算的算理与结构。所以从应用题教学的一开始就要着重抓好分析数量关系这一环。

        为此,首先要重视教学中的分析与说理。这是因为不仅要通过数量关系的分析找出解答的计算过程,同时计算过程本身也反映了解题的算理。所以要重视教给学生联系运算意义,把应用题中叙述的情节语言转换成数学运算,在理解的基础上用学生自己的语言叙述。对每一道题的算法,教师都要认真说理,也要让学生去说理,使学生能够将数量关系从应用题的情节中抽象出来纳入到已有的概念中去。

        其次要重视简单应用题基本结构的教学。使学生明确简单应用题由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组成,缺少条件要补条件,缺少问题要补问题才能构成一道完整的应用题,同时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要有一定的联系。教学时可以进行提问题,填条件的练习。通过训练,使学生看到相关联的两个条件能提出问题,看到一个问题一个条件就能意识到还要补充什么条件。这一训练还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认识,也为今后教学复合应用题提出中间问题做准备。

       例如:在学生掌握了“大数=小数+相差数”,“小数=大数-相差数”这两个关系式后进行对比练习:

        1.小明有28本书,小明比小华多6本,小华有多少本?

        2.小明有28本书,小明比小华少6本,小华有多少本?

        3.小明有28本书,小华比小明多6本,小华有多少本?

        4.小明有28本书,小华比小明少6本,小华有多少本?

        5.小华有28本书,小华比小明少6本,小明有多少本?

        6.小华有28本书,小华比小明多6本,小明有多少本?

        7.小华有28本书,小明比小华多6本,小明有多少本?

        8.小华有28本书,小明比小华少6本,小明有多少本?

        这八道题看似很简单,如果要想全对,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要鼓励学生讲出自己的想法,掌握思考分析方法,让他们能尝试到胜利的喜悦,从而增加他们分析问题的信心。通过这个练习使学生知道,分析数量关系是正确解答应用题的关键,并且学会如何把条件和问题,按叙述的情节转变为数学运算。

        同时还要重视解题基本方法的训练。一道应用题呈现在学生面前如何根据已知条件确定解法,这需要运用各种思维方法进行探索。由因导果的综合法和执果索因的分析法是最基本的两种逻辑方法,采用这两种方法探索的关键在于确定正确的方向。教学中要抓好这两种基本方法的训练,明确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和步骤。课本中不数量关系的对比的出现也有利于这两种基本方法的掌握。

        三、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步骤

        在小学虽然概括解题步骤是在学习了复合应用题时才进行的,但低年级开始应用题教学时就要注意引导学生按正确的解题步骤解答应用题,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特别是检查验算和写好答案的习惯。

        一道题做的对不对,学生要能自我评价,对的强化,不对的反馈纠正,这实际上是一个推理论证的过程。完成列式计算只解决了“怎样解答”的问题,而推理论证是解决“为什么这样解答”的问题。然而低年级学生不善于从已知量向未知量转化,有时又受生活经验的制约无法检验明显的错误,因此,一要教给学生验算的方法,如:联系实际法、问题条件转换法和另解法等;还可以先由师生共同完成,然后过渡到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最后发展成学生独立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