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工的基础知识范例6篇

弱电工的基础知识

弱电工的基础知识范文1

关键词:建筑电气类;课程改革;教学模式

建筑电气类课程传统教学方法已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因此需要对建筑电气类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一、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作为第一所开办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本科专业的高校,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人才培养、教学团队、课程体系、精品课程的建设等教学研究。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是一个依托在土木工程学科下,以建筑物为载体,对电能的生产、传输、转换、控制、分配和对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利用的专业。而建筑电气类课程是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二、教与学关系分析

我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从工程教育角度出发,基于厚基础模式下的宽口径、应用型本科教育。同时还要避免只求实用,忽视学理的现象。本科教学需建立在实力深厚的基础上的宽口径理念,倡导通才教育理念和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毕业之后可从事研究、应用、教育等;使学生具有深厚的基础,以便后来转向各种实用学科也能适应任务需求。

三、建立“理论与工程应用并重”的教学模式

在分析人才培养目标及教与学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强、弱电结合的课程链和课程教学团队。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对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发展特色至关重要。我校课程组集中优势力量,整合教育资源,通过三年建设,使核心课程达到精品课程的建设目标。教学的出发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需要实现“四个转变”:①课堂教学的转变:从传统填鸭式灌输教学转变为探索性教学;②实验教学的转变:从验证演示性实验转变为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③考试环节的转变:从知识考核转变为能力考核;④毕业设计的转变:从模拟仿真训练转变为工程实践。教师采用项目教学法、探究法、案例法、研讨法等,以“实际工程项目”为教学内容的中心载体,遵循先基本知识、后高级应用、再综合设计的顺序,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深刻性、实践性。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让学生充分地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一)建立建筑电气核心课程群

我校属于建筑类院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今后将进入建筑设计行业,所以,建筑电气核心课程群的建设尤为重要。我院通过多年的品牌特色专业建设,构建了强电以供配电工程课程为核心、弱电以建筑弱电系统课程为核心的建筑电气核心课程群,以强电与弱电相互结合的两大类课程,联合进行课程群建设,最后由建筑电气系统设计课程构建建筑电气系统化的思想,构建“强弱结合”的建筑电气课程链,突出了课程特色,有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

(二)推进“实际工程”的项目化改革

以“实际工程项目”为核心的教学方式,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体现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如在建筑弱电系统课程的教学中,讲课重心从“授”转变为“导”,包括引导、指导、诱导、教导等,使学生由被动的思维方式向积极主动的思维方式转变。首先紧扣课程大纲重点内容,精心设计教学单元的项目主题。理论教学围绕着完成项目来组织知识内容,主题的设计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知识的应用能力。其次,将相应所需理论进行分解,逐一讲解,教师提供分析的思路及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学生依据课堂教学内容去选择类似项目,选择实际工程地作为学生实践教学地点,让学生观察设备的安装位置,结合实际完成设计大作业,自主完成对问题的分析和解答。最后,教师进行讲评和总结,纠正问题。课题组在视频监控系统设计、防盗探测系统设计和安防自动报警系统联动设计、有线电视系统设计等环节做了尝试。综上所述,“实际工程项目”使整个教学内容遵循着“基本知识—高级应用—综合设计”的教学线索,让学生亲身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郑也夫.吾国教育病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9.

[2]乔希•维茨金.学习的艺术[M].苏鸿雁,谢京秀,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1.

[3]蒋慧灵.消防工程专业电气防火课程群的设置与改革[J].武警学院学报,2012:9.

弱电工的基础知识范文2

以智能化、信息化为标志的智能电网、轨道交通等的迅速发展,对电气工程人才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实践手段、创新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基于“以学生为本的个性化”人才培养理念,以“强化辩证思维、促进研究探索、激发创新意识、提升实践能力”为目标,率先在2006年提出了五位一体的“爱迪生班电气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在成果第一完成人负责的6项国家质量工程等支撑下,实施“教学资源和培养方案开放式、学习计划和教学模式个性化、课程体系系统化、工程能力教学实践化、创新能力培养研究化”的五位一体改革思路,营造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教学内容体现前沿性与整体性,实践与研究体现多样性。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大类专业覆盖电力、电机、电子、IC、控制等多个方向,具有培养强弱电有机融合人才的优势。但是传统专业化培养方案单一,电类课程多且相互独立,内容繁、难、旧,强弱电知识体系相对分离,信息化渗透不足,创新性教学环节过于单调,导致人才综合创新能力偏弱。为解决电气工程大类学生共性与个性培养的融合问题,强电类专业的基础电类课程强弱电融合问题,贯穿大学四年一贯制的实践与研究教学融合问题,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通过:(1)制度创新。制定柔性化的电气工程本科生培养计划,依托重点学科,在低年级学生中建立导师制,多样化的创新研究平台与学生成效激励政策相结合,在学生中尽早建立创新学习意识。(2)课程创新。基于系统观整合关联课程,构建内核宽泛精炼、外延交叉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更新、实验项目开发、实验设备研制同步进行,并依托课程练习形成问题导向的启发式、研究探索型教学新模式。强化强弱电的融合,将电工、电子、信号等课程进行整合,构建集成电子电气的课程体系。(3)过程创新。贯穿四年一贯制的大学生创新学习理念,建立以探索性课程实验、开拓性工程实践、自主性学科竞赛、创新性项目研究为主体的一条龙的创新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突出创造力的培养。

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提出“爱迪生班”电气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在全过程教学中灌输创造、创新的教学理念,以“教学资源和培养方案开放式、学习计划和教学模式个性化、课程体系系统化、工程能力教学实践化、创新能力培养研究化”五位一体的多元化培养新方法,实施培养计划、课程内容、实践环节、科学训练等多方位的教学改革。

教学资源与培养方案开放式

提出“电气工程-爱迪生班创新人才培养”新方案,从培养计划源头进行调整,精炼电气大类的基础课程、提高学生自主选课比例(达到总学分的40%)、加强实验与实践环节的训练与考核。推进重点实验室、示范中心、特色实验平台的全开放,满足学生自主式、开放式培养的需求。

学习计划和教学模式的个性化

电气工程大类内制定电力、电机、电子、控制、IC设计等方向的贯穿4学年个性化、柔性化的培养计划。学生在导师指导下,瞄准专业方向制定各异的个性化培养计划,通过搭建校内科训、校外实践、国际交流等多种学习平台,满足学生的差异化学习,并通过多种自主学习的学分互换机制实现个性化培养目标。

电类课程体系的系统化

以提升拓展探索能力为目标,按照知识递进和认知规律进行电类系列课程内容的整合,率先建设“内核+外延”式电路与电子技术系列课程,以关联为中枢的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强弱电知识融合的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学等专业核心课程,构成了系统关联的课程体系。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内核”涉及电路、电子、信号系统、场与路的核心知识点的精炼与整合,“外延”则体现工程应用及专业课程衔接。课程体系既有“精、宽、新”的内容,又能使得强弱电核心知识按螺旋式递增。

电气工程能力教学的实践化

以50余个创新性课堂实验和自制6大类20余种先进教学设备为支撑,构建了“四阶段(电气认知、电气基础、电气融合、电气电子集成),三层次(基本技能、综合能力、研究能力)”实验教学平台;与27个国际著名企业建有校内联合实验室,与国网浙江电力、飞利浦电子等26家电气行业骨干企业建立校外学生长效实践基地。既能适应低年级学生开展探究性实验需求,又能满足高年级学生工程实践需求。

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化

除课程体系创新教学外,还依托电气工程国家重点学科的优势,构建开放式大学生智能汽车、智能电网、IC设计等大学生研究平台,完善多种激励与奖励措施,激发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开展高水平研究、发明专利提炼等能力提升,并通过大量的SRTP、导师科研项目、学科竞赛等环节得到充分体现。

成果的创新点

在培养方式上,提出了“开放式、个性化、系统化、实践化、研究化”五位一体的培养体系,形成了电气大类强弱电专业学生多样化创新能力培养的新途径。

率先创建了“爱迪生班”电气工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从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实验与实践环节、科技创新、教研互动等全方位改革原有的教学方式,体现微电子IC设计、功率器件设计、功率转换装置、复杂电子与电力系统等知识教学的全面性培养特色,有机地辐射到电气工程大类专业学生的交叉培养与个性化培养。以开放式与个性化转变知识的接受方式,以系统化转变知识的传授形式,以实践与研究型学习转变知识的迁移过程,最终达到“三个转变”的教学效果。该项教改得到10个部级质量工程项目支持,毕业生的培养质量明显提升。

在课程体系上,强化电气工程强弱电的紧密结合,建立了电类专业课程关联性集成化的新颖教学体系

面向新能源、智能电网、信息技术等现代科技的发展,强化强弱电融合、电气与信息的交互,率先以系统观整合优化了原有电路、电子、信号等基础课程内容与结构,重新建立电子电气课程教学体系。结合专业方向,构建了“层次化、模块化、探究式”的专用IC设计、电能转换、系统集成等整体化大类专业培养的课程体系,编写完成了电气新技术发展的立体化优秀教材73部,含“十二五”部级规划教材6部、“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29部。

在培养过程中,提出了实验―实践―科训一条龙的研究型学习方法

首先在低年级电类基础课程学习中实施探索性实验,建立了课程实验-工程应用-科学研究的四年一贯制大学生研究实践平台,提出多样化的学生科学训练以及导师制的个性化教研结合学习方法,达到学生在合作研究与探究中获取新知。从基础到专业建有“十一五”“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和首批“十二五”“机电类专业”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国际500强等企业建立了26个工程实践中心。学生的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学生培养质量

该成果以“爱迪生班”为试点、辐射到电气工程大类3个专业,受益学生数已达到2280名,已毕业人数1020名,其中继续深造的学生获得世界排名前100名高校研究生录取率达到20%,实施前少于5%,55%应届就业学生进入国际500强企业工作。本科生在国际顶级期刊IEEE Trans. On Power Electronics、Power System(导师第一、本科生第二)以及第一作者在《中国电机工程学报》《自动化学报》等国内顶级期刊上217篇,其中SCI、EI收录89篇。

学生获得国家专利233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32项,公开发明专利45项,实用新型授权专利129项,获得国际学科竞赛一等奖18人次、二等奖11人次,国内特等奖6人次、一等奖56人次、二等奖35人次。

课程体系与教材独具特色,有良好的示范效应

“电力电子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集成电子技术”等课程入选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出版了体现电类课程整合的教材73本,其中“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29本,“十二五”部级规划教材6本,教材与课件已经被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国内100多所高校参考使用,部分教材连续使用15年以上,同时也得到包括李衍达、马伟明、韩英铎、严陆光、臧克茂、唐任远6位院士,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指委主任胡敏强教授,电子电气基础课程教指委主任王志功教授,自动化教指委主任周东华教授等35位专家的推荐与好评。

自主开发研究型实验教学内容与设备广泛应用

强化电类课程基础实验的启发式与探究式,研制开发了模块化、关联性的实验设备与组件,并列入由全国实验示范中心电子组牵头编写的“电工电子创新实验”教材,得到推广。此外,相继开发6大类20余种实验教学设备,涵盖电气信息类所有基础课程,通过与教学仪器公司合作,辐射包括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350多所院校。

弱电工的基础知识范文3

关键词: 《电工电子学》 教学改革 创新能力

《电工电子学》课程是我校机械大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其课程内容涉及电路基础分析、三相异步电动机、继电接触器控制、可编程控制器、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极强的课程。电工电子学课程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对后续课程知识的学习和今后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对于机械大类专业学生如何通过《电工电子学》教学提高学科知识融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培养复合型人才,是《电工电子学》教学值得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一、《电工电子学》教学现状

《电工电子学》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打好电工技术的理论基础,并使他们受到基本技能训练。但电工学课程理论性强、内容抽象,课时数较少,涉及的知识面广,有电路分析、电子技术及与电机及其控制等内容。相对来说,机械大类学生电方面的知识较薄弱,且该课程是多门学科的压缩,内容多学时少,系统性较差,存在随意压缩学时行为,导致学生的学习难度较大。其次,该课程是一门公共专业基础课,涉及全校专业门类多,且无后续课程,与专业联系性不够紧密,在非电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地位较弱,没有相应的学习氛围和公共交流平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此外,该课程还具有涉及专业多、教学力量分散薄弱的特点,且各专业对课程的要求存在差异,课程建设与教学手段已经跟不上学校快速发展的需求。

二、《电工电子学》教学改革探究

由于机械大类专业电工电子学内容多学时少,教学内容的精选与整合非常重要,要做到教学要点少而精、点面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点突出,一些内容的要求不必如电类专业那样专业,一些内容要整合,与工程实践相结合,以适应专业应用需求为最终目的。为了让教育更快、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为了让学生顺利地适应社会,我们要不断更新观念、调整思路、改变教育理念。

1.教学内容改变,由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向以培养能力为主。

教学必须由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向以发展智能、培养能力为主。任课教师除了要注意学生牢固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具有熟练的分析应用能力和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这些教学要求外,还要在引导学生学会怎样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和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等方面下工夫。

2.实践教学改革,注重创新能力培养。

《电工电子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逐渐改变实践教学的“教辅”验证定位,强调实践环节,不仅通过实践消化理论,更要强调对动手实践能力、分析与应用能力的培养,改变与专业实际需求结合不够紧密的现状,与学校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定位相适应。在实验内容上,适量地压缩验证性实验,加强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上。

3.教学方法改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为增强教学效果,除教学内容外,还应注意教学方法的改进。所以好的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需要,从而促进学生自觉地学习。如果学生带着兴趣和问题听课,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自然大大提高。为此我们在教学时会在课前、课后布置一些任务式的内容,让学生完成,达到综合掌握知识的目的。

4.考核方式、方法的改革,实行科学、公平、规范的学生成绩评定方案。

本课程主要改革将打破传统的考核方式,增加课程论文或者专题调研、专题讨论、课程论文的环节,并将传统的平时考核成绩加以细化如课堂互动情况(主要包括主动提问、被动回答问题,注意力不集中等)、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如独立完成或者抄袭)、考勤等。重点加强对《电工电子学》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关注,通过实验课程解决先修课程中学生本应掌握,但尚未掌握的理论及构造知识问题,实验教学的考核采用对已做实验的故障分析进行,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本文针对机械大类专业电工电子学课程学习的困局,立足“电工电子学”的课程教学与考核方式的改革,旨在使学生在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对相关课程之间知识的融会贯通。但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持续改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使电工电子教学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使工科非电类专业更有效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贺利.应用实例提高“电工电子学”课程的教学效果[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34(5):106-108.

弱电工的基础知识范文4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学习情境;课程评价

作者简介:王彬(1985-),男,湖南湘乡人,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电力工程系,助理实验师。(湖南 长沙 41013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3-0058-02

新时代下,新生代高职学生具有他们所特有的学习特点:对于感兴趣的东西学习积极性较高,对于枯燥的理论知识则学习效率低,对于实践性环节的学习兴趣明显高于理论课程的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必须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而把项目教学更好地融入课程当中,能使理论与实际结合紧密。

一、定义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教师与学生一起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展开的教学活动。在高职教学中,项目一般指的是以生产完成一件具体的、在实际当中有用途的产品为目的的学习任务,它一般具有以下几个条件:学生能学习到一定的教学内容,并具有一定的教学意义;可以在某一个学习情境中将理论与实际技能相结合;项目的设定要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具有直接关联;学生具有独立完成项目的机会,能在一定框架范围内自行组织和安排学习行为;项目实行中以及项目最终需具有能具体展示的成果;项目实施者能克服并处理实际困难和问题;项目应具有适当的难度,其中包含已学知识、技能的应用,还必须包含新知识、能力、技能的拓展;项目完成后需教师与学生共同对项目成果进行评价。

二、课程特点

“电子电路分析与制作”课程是电力系统自动化、供用电、小型水电站及电子等专业的基础课程。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必须先学习电路基础、高等数学等课程,具备学习本课程所要求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文化基础知识。本课程为培养电力系统自动化、供用电技术、电子技术从业人员提供必备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企业或是实习单位要求这些专业的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知识目标,故必须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掌握电子电路的基础知识;各种基本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及主要参数;掌握常用电子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企业及实习单位还要求这些专业的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能力目标,所以在设计课程时必须把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具有使用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能力,具有查阅电子元器件手册并合理选用元器件的能力,阅读和应用常见电子电路的能力,测试常用电子电路功能,设计简单电路及制作的能力,排除简单故障的能力。

在“电子电路分析与制作”课程中实施项目教学法,既能很好地引导90后的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更好地让学生掌握电子电路中的基础知识,更能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相关岗位所需基本能力。

三、利用项目教学法设定学习情境及学习型工作任务

高职教育课程的本质属性上具备职业性,故利用项目教学法设定学习情境时需考虑行业、企业、岗位的职业需求以及学生的自身需求。根据各专业从业者的培养目标和从业岗位分析,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大致可分四个部分:以弱电部分的生产制造为基础,从业者必须掌握电子产品的装配、检测、调试、维修、生产工艺路线的制定、生产管理等能力;以电力弱电部分开发为基础,从业者应掌握电子线路的分析、仿真、印制电路板设计等能力;以电力弱电设备销售为引导,从业者应掌握电力设备的销售、安装、现场调试、售后维护等能力;以电力电子设备的运行维护为引导,从业者应具备常用及专用弱电设备的使用、维护及保养等方面的知识。所以根据培养目标与岗位的需求,必须打散并重组电子电路分析与制作的知识点,并构成不同的网络知识结构。而利用项目教学法使并构的知识网络包含在设定的学习情境中。笔者根据岗位需求以及课程知识点调整的网络知识结构,为这门课程设定了三个学习情境。情境设定如表1所示。

经过上述设定后,又对每个情境设定了学习型子情境即学习工作任务,以学习情境一:LED灯板的分析与制作为例,学习型工作任务如表2所示。

课程应用项目教学法设定了学习情境后,教学过程严格按照设定的学习情境进行教学,利用子情境—任务的形式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及技能。

四、课程评价

课程应用项目教学法进行学习情境及学习型工作任务的设定,而整个教学过程为了准确地评价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体现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必须对本课程的各个环节进行考核,以便对学生学习评价尽可能地做到公平公正和标准化,所以对以往的考核内容及考核形式进行了修改。整个课程评价以过程考核法进行考核,制定流程如下表3所示。

每个学习情境由个人评价(20%)、小组评价(20%)、指导老师评价(60%)三个部分组成。

指导老师评价,是指导老师对学生完成的每个学习型工作任务的阶段性成果进行评价。并针对学生完成每个产品的功能、技术指标、经济指标及产品工艺等内容进行评价。

小组评价,是各小组集体讨论后对本班各小组就相互合作与交流、完成产品的功能与工艺等内容进行评价。

个人评价,是学生对自己和组内其他同学在工作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每种考核形式应制定相应的评价单,如以指导老师评价单(见表4)为例。

五、实施后总结

第一,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项目教学法运用到课程教学中会产生比传统教学方法更多的工作量,过程中评价需制定好相应的考核标准及评价表。

第二,必须选择好合适的项目。要有目的去挑选项目,使它与岗位需求、课程知识点相结合。要保证项目的完整性,从设计、制板、安装到调试,使子任务中完成的各级产品最终能够安装成一个完整的产品。

第三,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项目教学法的核心对象是学生,所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尤为重要,整个教学过程必须有激励方法进行学生兴趣的激励。

第四,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学生素质设定任务难度,并做好评价。每个高职学生的素质有所不同,如果任务难度选择不好,或考核评价做得不好,反而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致使整个项目教学法不能更好地实施。故设定每个学生任务难度并做好评价尤为重要。

总而言之,在“电子电路分析与制作”课程中实施项目教学法,只要准备充分,应用得当,会在课程教学中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吴言.项目教学法[J].职业技术教育,2003,(7).

弱电工的基础知识范文5

一、《电路基础》课程内容的体系改革

随着社会需求和人才素质与结构的变化,我们对传统的课程体系提出了更合理的改革,所以现在出现了把《电路》与《电子技术》或其他课程以模块方式组合成一门课程,这是一种已经开始推行并被大家认可的课程体系改革。

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对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间的交叉和渗透越来越明显,利用传统的《电路基础》课程体系,甚至模块式课程体系实现教学目标存在一定的困难。将《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仪表》、《元器件及工艺》等融入《电路基础》课程,打破《电路基础》学科的单一性,将相关的学科知识和技能与电路分析基础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样就能很好地给《电路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提供相关的知识与技能。

二、《电路基础》教学大纲的改革

在教学大纲的修订上,应强调基本理论的学习,基本方法的掌握,基本概念的理解,以及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学重点应放在强调基础、弱化难度,强调基本概念、弱化解题难度,强化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掌握,以及准确运用定律和公式,弱化某些推导和公式记忆上。比如,在讲授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这一块内容时,对于通信、微电子专业应该重点讲授电路的等效变换(如电阻的串、并联,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戴维南定理,叠加定理等),网络方程法选择一两种讲授即可,且重点在“方法的运用”,而非“推导过程”。

三、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情境所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

1.示范型教学模型

范例教学模型属于“概念获得”教学模式,目的是通过实例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新概念、新知识。实例也可以是实验(如上述安排在相应理论教学内容之前的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测试实验、RC电路的充放电实验等)。比如,通过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测试实验,引出线性电阻和非线性电阻的概念,引出欧姆定律。应强调的是,在运用范例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呈现范例,而且要向学生示范在头脑中对信息进行加工的全过程,包括解决一个问题,或对复杂的信息进行归纳、重组时的心理活动,即着重于演示思维过程。教师呈现范例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还要让学生自己选择范例验证知识,最后能运用知识创造范例。

2.交互式教学模型

交互式教学模型在课堂教学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课堂教学模型,是以师生对话为背景构建的互动教学方式。

在互动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利用提问吸引学生参与对话。通过对话,可对范例进行分析、归纳,形成概念,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课堂提问可分为低层次――对新概念进行辨识和描述;高层次――引导学生用比较、应用、综合、评价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课堂提问根据需要,有些可设计成聚合性问题,有些可设计成发散性问题。

下面我以“电容器”这一章节内容为例,介绍在进行交互式教学时,如何通过设置问题来达到教学目的(详见下表)。

“电容器”的问题设置交互式教学模型的形式是对话和倾听。这就要求教师应在课堂上创设一个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平等的教学氛围。

3.团队合作学习模型

团队合作式主要体现在分工合作上。比如,在课程设计(或实训)中,有一个内容要求学生在某个时间段里完成查找元器件及电路图资料,进行元器件市场调查与模拟采购。因为时间有限,我根据学生的特长和意愿,安排一部分学生负责查元器件手册,一部分学生负责上网查资料,另一部分学生作市场调查与模拟采购。最后我让大家交流信息,探讨问题,分享成果。学生在这种多边互助互动与协作的集体活动中,增长了知识,发展了能力,培养了合作精神。

弱电工的基础知识范文6

关键词:课程;电工电子;实训

作者简介:李刚(1974-),男,北京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工程师;杨屏(1967-),女,北京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副教授。(北京 100176)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科研课题(课题编号:YYR201309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9-0090-02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是很多高职专业都开设的基础课程,大都安排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年进行。从近年来的教学实际情况来看,该课程的学习效果并不好,特别是一些对于电工电子技术要求较高的专业。在后续专业课教学进程中,笔者发现学生电工电子基础知识薄弱,不能熟练使用常规的仪器仪表,电路测量和故障判断能力弱。这些问题都造成了学生对专业课学习的滞后,影响其职业后续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给专业课教师带来了不少麻烦。本文试图通过对学生学习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综合分析,寻找一个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一、入学新生状况分析

1.学生物理成绩偏弱

调查显示,高职院校入校新生在高中阶段物理成绩偏弱,能达到优良的学生不足15%,相当多的学生物理成绩游走于及格线附近。对于物理课,喜欢的学生只有四分之一,其他学生都表示不喜欢这门课,这在很大程度上和其物理成绩相对应。

不过有趣的是,调查中有62%的学生表示自己在高中喜欢做物理实验,也认为物理课程很重要,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着较大实验方面的缺乏,大多数停留在理论教学,应对面临的书面考试,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条件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兴趣。

2.学生能力分析

近年来随着高职自主招生的变化,进入高职学习的学生状况也发生变化,通过近年来的实践调查,得到一些基本结论。

首先,学生对于理科内容相对薄弱,信心不足,也有一定抵触情绪,存在认知障碍。由于思维惯性作用,导致学生思维方法滞后,物理内容抽象思维很多,学生生活在感性认知的世界里,停留在形象思维的状态下,对于“深奥”的物理学习,容易产生负迁移,导致成绩下降,畏难情绪蔓延。

其次,物理课程内容涵盖广泛,高中阶段缺乏实验支撑,学生大多不喜欢独立思考问题,停留在模仿例题,抄袭作业,应付考试的模式下,缺乏“深入研究”的精神,智力水平没有得到充分发掘。

最后,高中的评价体系决定了同步教学模式,公式推导和反复的演算使得学生的个性受到压抑,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一些学生的特点被掩盖,甚至埋没。

3.新生入学分析

绝大多数工程类专业都将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开设在第一学期,新生入学短时间无法真正适应大学生活,其主要精力仍然是应对住校与居家的不同,舍友与同学的差距,理想和现实的分别等,对于学习投入较少,学习效率不高。

二、课程现状

学生对于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学习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学习方法和内容都与高中有很大的差距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大多数学生会联想起高中物理,甚至一些学生还会在笔记本和作业本的封面上留下“物理”字样。这说明他们把这门课程作为高中物理的延续。但是高中物理涵盖范围很广,比如力学、运动、光学、电学等,只起到入门作用。高中阶段为了应对高考,学生主要注重书面学习,对于电学概念的理解也很抽象,只是不断地做题,很少有实验的机会,而电工电子技术着重对于实验测量动手能力的培养,与高中学习方法相差很大,学生一时无法适应。

高中电学注重对电学原理的推论,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归纳演绎的思维能力;而高职阶段电工电子技术更注重对这些原理规律的应用,不注重公式推导和计算,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以此分析,电工电子技术教学要从高中“重结果(理论计算正确性)”向“重实践(解决问题过程)”的方向迈进。

2.实验效果不佳

电工电子课程实验所安排的内容,相对比较滞后,传统的验证性试验较多,学生只是测量记录数据,就可以完成实验任务。或者实验的步骤过于清晰,使学生没有思考的空间,没有积极探索的动力,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实训的意义。

3.缺少专业内涵

电工电子课程是诸多专业的基础课,由于各个专业要求不同,知识技能侧重点和实践能力的要求也不同。目前的教学过多地向“平台课”发展,各专业学生在一个平台授课,和专业脱节,不利于未来专业课教学。

还有,任课教师的因素也有一定影响。当前专业教师大都进行专业课教学,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师很多来自外聘,专业能力和教育能力参差不齐,对于学生的掌控较差,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学质量。

三、研究对策

对于以上调查分析结果,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特别是和学生直接面对面的交流,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1.抓好最初两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