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项目管理范例

弱电项目管理

弱电项目管理范文1

关键词:弱电智能化系统;项目管理;策略

前言

在智能化建筑建设中弱电智能化系统是重要组成内容,在弱电智能化设计过程中,开始从传统广播电话设计转变为报警系统、空调控制系统、监视系统等设计。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推动下,我国建筑领域开始融入“4C”技术,即将弱电系统和计算机技术有效融合。在此类融合过程中,要对项目建设结构、建设服务、建设管理、建设系统等进行全面优化,提升系统应用融合度,建立更为高效、节能的环境,促使弱电智能化系统朝着更高层次全面发展。

1弱电智能化系统项目管理现状

在信息化时展背景下,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图像显示技术、通信技术、智能分析技术等全面发展,此类技术在现代化建筑领域中应用范围较广,能将计算机技术与弱电系统功能有效结合。通过二者相互结合,能对项目结构、服务、系统等进行合理配置,促使各个系统之间融合度得到全面调节,提升建筑物应用节能性、高效性、舒适性等,促使弱电智能化系统发展与应用空间有效扩大,增大其覆盖辐射范围[1]。从目前我国多个地区弱电智能化管理现状能得出,在管理层面中存有诸多不足之处。部分业主在各项活动开展中缺乏专业设备以及技术人员,未能全面掌握弱电智能化系统各项技术以及设备应用现状,对人工手动劳动要求较高,导致弱电智能化系统维护效率受限。相关设计人员大多是凭借自身主观感受进行系统设计,其设计成效受到诸多要素影响,致使图纸设计与弱电系统难以有效对应,会出现较多误差问题与安全问题。项目具体建设与施工存有明显差异性,施工质量难以提升。从施工角度来看,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设过程中复杂性较高,在诸多交叉施工环节中难以对项目现场进行统筹调控,系统应用与工程建设匹配度难以对应,存有较大的安全问题。

2弱电智能化系统项目管理实施要点

2.1弱电智能化施工管理

从现阶段弱电智能系统施工管理应用现状能得出,工程建设范围较广,系统界面较多,涉及诸多管理部门。在项目建设中,多个环节存有交叉施工、施工难度较大、施工复杂等限制性问题。比如在部分室内工程建设中,要求机电、水电、土建、装饰、装修、消防工程部门全面参与其中,其中一个环节产生失误对项目建设工期都会产生较大负面影响。所以目前承建部门要结合项目建设要求与建设内容对项目建设进度进行控制。合理组织开展各项施工活动,制定施工现场各项管理决策。承建部门在施工中要强化各个参建部门的协调配合,拟定完善的施工计划,对施工进程合理控制。发现施工问题之后,及时上报业主与监理部门,组织技术人员综合处理。结合施工内容对施工资源合理调配,促使项目建设能按期完成。在施工中明确质量、安全、进度要求,适度补充人员提升工程建设成效。在施工中管理人员强化组织协调,做好施工协调[2]。对施工中应用的各类技术设备提前准备,做好设备安装调试操作,对设备中常见的各类问题进行控制,避免对施工进度产生负面影响。施工中对各类安全问题合理控制,提升水力、电力资源应用价值。在提升施工质量基础上,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对各个施工专业的问题进行控制。对施工成果进行保护,对施工中的返工问题进行控制。同时,强化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2.2弱电智能化技术管理

进行弱电工程技术标准和规范的管理是进行工程技术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弱电系统工程中所涉及的国际、国家和地方标准和规范很多。因此需要在系统设计、设备提供和安装等环节上认真检查,在施工活动开展之前,要做好施工设计与施工技术审核工作。对照有关的标准和规范,使整个管理处于受控状态[3]。在弱电系统工程中各类技术文件是项目施工中重要参考依据,在各类技术文件中主要有施工图纸、项目施工说明、产品说明书、弱电集成系统验收标准等。针对此类资料要拟定规范化管理措施,做好文件批改、审查、存储等。弱电工程建设中对各项技术工艺综合要求较高,当前要优化弱电工程综合工艺管理。对各个施工阶段安装技术等进行整合分析,对项目现场施工技术人员综合素质进行培育,依照施工现状对施工现场各项内容进行控制。做好施工记录,建立应用技术档案,便于对后续建设工作开展奠定基础。建筑楼层弱电智能化系统服务范围主要是受到系统建设范围、设备信号传输距离影响。其中综合布线系统运行区域长度不能超出90m,要分析线路绕行现状,基本服务半径不能超出50m。不然要对弱电位置与数量进行控制,对原有的网络架构进行优化。各个智能化子系统确定之后,要对操作控制室进行面积,净高等要求统一整合,然后通过设计总包进行协调规划与设计布置,拟定机房建筑装修标准,提升施工整体成效。为了提升施工管理效率,在主控室建设中,根据标准化要求设定通风空调系统,合理铺设抗静电架空地板,对各个洞口合理防堵,避免各类管道随意穿插。机房中应用重点消防应用设备,比如固定式气体灭火应用装置,要做好优化设计。主机房与操控室用电量要最大程度满足,设定专用的电源配电箱,选取双回路供电末端切换方式,对UPS电源集中配置,在多个弱电子系统中设定专用接地端子排[4]。

2.3弱电智能化质量管理

弱电系统智能化管理操作开展中,相关管理部门要协调处理好项目设计、施工安装、调试应用等方面操作。在设计过程中,要对各个子系统进行应用检查,对设计内容、设备应用、功能内容等进行分析,能与施工合同内容有效对应,也能满足业主方各项建设需求。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技术工艺以及施工标准进行划分,提升施工质量。在应用调试之前,要对各类数据资料进行检查,依照合同内容与相关规定要求进行施工调试,对各项检测数据进行记录,发现问题之后及时进行处理,保障各项审查工作能全面依照规范化要求进行[5]。

2.4弱电智能化验收管理

针对智能化建筑弱电系统建设验收,要设定对应标准进行控制,为了保障施工质量能全面提升,通过规范化的验收标准开展施工验收活动。验收操作进行中要做好系统调试操作。完成智能化弱电系统测试活动后,对测试成果进行明确记录,做好基本评价分析工作。在评价过程中对各类问题进行整合,依照具体问题制定对应的控制对策,满足审核要求之后进行施工。在系统验收中,要根据先前拟定的大纲内容进行检查,提升弱电智能化系统施工质量,促使系统各类设备能稳定运行。

3结束语

综合上述,目前我国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设中仍旧存有较多问题,当前相关建设人员与设计人员要认识到弱电智能化系统建设重要价值。对项目各个环节进行管理,采取综合性管理措施,保障弱电智能化系统能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海凤.弱电智能化系统项目管理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1):5072-5073.

[2]田镇硕,马隽.试析弱电智能化系统项目管理[J].商品与质量,2019(2):199.

[3]杨志多.试析弱电智能化系统项目管理[J].环球市场,2019(9):111.

[4]任杰,周敬人.关于弱电智能化系统项目管理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28):133-134.

弱电项目管理范文2

[关键词]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项目管理

引言

随着社会形态的不断变化,社会的发展理念也在不断的做出革新,现阶段,节能、环保、安全已经成为人们对房屋建筑的基本要求。作为建筑工程项目的重要系统,弱电智能化系统的出现,有效的提升了人们的生活体验,给予了房屋建筑更多的智能化功能,满足了人们对房屋建筑的功能性需求。通过弱电智能化系统的运行,可以对电流的输出进行合理的调节,在节能的同时,还能降低系统运行风险。下文对此进行简要的阐述。

1弱电智能化系统项目管理现状

弱电智能化系统的实现,要归功于信息技术的普及。当前我国已经全面的进入到了信息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越发成熟,信息技术已经影响到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随处可见。弱电系统在这个过程中也在不断的与信息技术进行融合,随着两者之间的结合的不断深入,弱电智能化系统问世了。这种形式的弱电系统,实现了系统运行的智能化,可以有效的提升系统运行的效果,在房屋建筑中发挥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弱电智能化系统的创设者来说,他们在问题的思考上,思考的重点在于如何才能使弱电智能化系统更加的易于管理。就我国当前的形势看,在弱电智能化系统管理上,采用的管理模式通常都是自主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在开展中,需要系统的使用者亲自的对其进行管理,如果弱电智能化系统管理对技术的要求非常高,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就会引发严重的后果,这样的情况对于供应商来说也非常的不利。为了改善这种情况,供应商会根据弱电智能化系统使用者的反馈,对其进行修改,这样的方式,使得弱电智能化系统的管理更加的人性化,不同的系统具有不同的特点,在这个方面,我国的弱电智能化系统管理工作表现优异。但是,许多供应商在推销自己产品的时候,都会过分的对其进行夸大,人们在使用这些系统的时候,发现实际的使用情况与供应商描述的存在许多的差别,在功能和性能上都存在不相匹配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存在,造成了大量的使用者对弱电智能化系统的认知产生了偏差。

2弱电智能化系统项目管理建议

2.1加强施工规划

在系统施工之前,管理人员要站在一个全局的角度上,对系统进行规划,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项目开展之前,工程的各个参建方都要集中在一起,对项目的开展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和分析,由于建筑工程项目中涉及到的系统比较多,各个系统之间很容易发生冲突,所以,必须要做好协调工作,确定弱电智能化系统的具体施工方案,避免其他的工序对系统施工造成影响。在弱电智能化系统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设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可以达到设计标准,同时,设计人员要需要具备足够的工作经验,对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开展系统的设计工作。

2.2弱电智能化系统技术管理

弱电智能化系统比较复杂,这种复杂不仅仅体现在技术层面上,还体现在结构的层面上。它具有许多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的功能不一,而且每个子系统都有不同的部门来负责,所以必须要对设计方案进行深入的研读,确定各个子系统的功能以及位置,确定他们所处的界面,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弱电智能化系统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涉及到了多个专业方面的内容,所以,各个专业的技术人员都需要单独的对自己专业的子系统进行测试,加强技术上的审核工作,如果发现技术上的问题,要及时的提出并且进行合理的处理,保证弱电智能化系统可以正常的运行。

2.3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管理

弱电智能化系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与其他系统直接的配合,避免与其他的系统发生冲突,尤其是土建施工部分以及机电施工部分,通过各个班组之间的配合,来实现高效的弱电智能化系统项目建设,充分的发挥出系统的重要作用,使弱电智能化系统可以更好的为人们服务;另外,在弱电智能化系统项目建设中,要充分的遵循经济性的原则,对项目的成本进行严格的控制。管理人员要对各种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对人员、材料以及各种设备进行合理的安排,保证每一项资源都可以充分的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对于弱电智能化系统项目建设中的各种工作内容,管理人员要进行合理的分配,减少各种工序中存在的冲突,在保证项目建设合格程度的前提下,尽可能的缩短项目开展所需要的时间,减少各种设备的使用频率,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企业在弱电智能化系统项目中的资金投入,达到经济性的建设目的。弱电智能化系统中存在许多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中任何一个出现问题,都会对整个弱电智能化系统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在项目施工的时候,要加强对各个子系统的检查,保证每一个子系统都是严格的按照施工规范进行的。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出现给弱电系统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实现了弱电智能化系统。在我国当前的建筑工程领域,弱电智能化系统的应用和管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问题会得到有效的处理,弱电智能化系统也会完全的发挥出自己的重要作用,给人们带来更好的生活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邓斌.现代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在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四川水泥,2019(11):243.

[2]马孝勇.浅谈智慧社区的弱电智能化系统建设[J].科技风,2019(31):164.

[3]何海祖,鞠进.弱电智能化系统项目管理优化策略[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09):222-223.

弱电项目管理范文3

关键词:弱电智能化系统;项目管理;工程项目

0引言

弱电设备在现阶段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消防报警系统、通电线路系统、建筑监控系统以及空调暖通系统的利用程度明显上升,且节约能耗的效果突出。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进步,为弱电设计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相应的弱电设计工作也随着建筑使用者的需求持续创新,扩展其使用功能,促使弱电工程复杂程度有所增加。积极构建科学完善的弱电智能化系统,积极开展管理优化工作,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城市建筑建设活动。

1弱电智能化系统基本情况

智能化建筑行业对弱电智能化系统建设的关注度逐渐提升。建设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过程中,需要充分控制好各项环节的施工要点,开展全方位的质量评估和控制工作。智能建筑主要是充分有机融合自动化设备、建筑结构和设备通信系统,使其保持系统化的运行态势,积极开展网络化管理工作。强电设计主要是针对建筑工程内部电力能源进行处理,包含动力设备、配电设备以及防雷接地设备等方面,对供电要求、电能消耗量提出了较高要求。而弱电系统技术是相对应强电技术提出的,目的是有效降低建筑工程的能耗,促进其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转变以往电力能源作为主要动力的趋势,发挥信息技术的载体作用,使电能始终保持在低压高频运行状态中,持续降低弱电设备的实际功率。积极设计弱电智能化系统,是强化信息传输效果的重要前提。弱电技术本身拥有较强的综合性,将其引进智能化建筑设计和建设环节,充分发挥其功能性作用,能够切实保障现代建筑的总体建设效果,提升建筑工程的智能化和现代化水平。

2弱电智能化系统管理工作的不足

2.1没有统一技术标准作为支撑

弱电智能化系统建设和运行中,缺乏完善的体系架构和统一的技术标准,设计标准也不够完善,无法充分有效保障各项环节的建设效果,使得管理层次不够平衡一致,无法在全国范围内良好推行。

2.2施工设备材料管理不到位

构建弱电智能化系统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各项施工设备和材料进行综合控制。但是,现实工作中,管理工作不够到位。究其原因,主要是弱电设备类型较多,复杂度较高,技术人员在选择合适弱电设备、构建弱电系统的过程中易出现失误,从而无法给施工人员提供准确可靠的支持,影响工程建设进度和各项弱电设备的实际应用效果。

3弱电智能化系统项目管理优化策略

面对弱电智能化系统构建和相应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积极采用有针对性的应对处理措施,全面推进项目管理活动的顺利有效实施,强化工程总体管理效果,发挥弱电智能化系统的优势和作用,推动整个建筑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3.1强化弱电智能化系统技术管理工作

构建统一完善的技术管理标准,支持弱电智能化系统顺利建设。实施弱电智能化系统技术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做到以下内容。第一,施工单位需要结合合同和技术标准,准确定位各个弱电智能化系统和子系统之间的工程界面,主要针对装饰系统、土建系统、消防系统以及机器设备方面的内容进行综合控制。切实明确各个工种承包商、施工单位和设备供应商的具体管理范畴,便于各个部门良好落实职责[1]。在正式开通弱电智能化系统前,需要确定弱电工程的界面,这是工程项目系统构建中的重点和难点。执行该项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充分供应各项材料,结合系统技术手段和设计内容实施。第二,设计弱电智能化系统的过程中,涉及到较多关联专业面。施工管理人员需要在严格细致审核各项施工图纸资料的同时,针对技术环节进行综合控制,尤其是控制好合同监控点表、施工图以及设备清单方面的内容,确保这3个部分的内容保持良好的一致性。确保监控点表上各个监控点的信息都被体现在图纸中,使得设备数量和规格能够符合相应的建设标准,并和监测点接口保持较高的匹配度。第三,制定科学完善的应急策略,便于及时发现施工图纸和设计方案中的不足,并加以有效处理,推进工程设计活动顺利实施,避免工程拖延,保障工程项目建设质量,提升弱电智能化系统的完整性和科学性[2]。

3.2强化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

全面开展弱电智能化系统质量管理工作,确保各个环节的整体施工效果。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要充分熟悉和关注工程项目的施工细节,掌握弱电智能化系统的各项内容,严格把控施工重点,明确划分施工环节,提升工程维护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隐患。具体实施全过程质量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3.2.1完善系统管理和维护环节

全面细致审查工程施工图纸,确保设备检测、验收环节科学开展,避免设计过程出现质量问题。科学设置建筑工程线路,使其按照智能型线路进行设计,明确工程项目的独特结构要求,良好控制弱电智能化系统的有效性,从而充分发挥其联动性作用[3]。

3.2.2设计阶段

从用户需求入手,全面细致分析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设计结构,充分结合工程项目的具体设计标准和要求,确定工程项目的总体施工方案。根据弱电智能化系统构建过程中常见方案的情况,精心设计具体项目,尽可能提升工程项目系统的合理性和实用性。明确设计方案的过程中,需要确保其符合工程建设规范和要求,符合弱电智能化系统的平面设计需求,拥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具有良好的设计系统集成和综合布线情况。

3.2.3施工安全管理

首先,结合弱电智能化系统的建设需求,制定科学有效的安全组织管理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增加安全措施投资比例,推进其得到良好的贯彻和落实。其次,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度,明确各个人员的管理责任,确保各个管理人员严格按照要求落实自身的管理职责[4]。再次,建设专门的责任追究制度。面对没有及时履行相应职责的人员,需要采取一定的处罚措施,以起到良好的警醒作用。最后,需要切实开展安全培训教育工作。全面提升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在施工前需要做好充分的技术交底工作,增强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使其能够充分考量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方面的内容,能够把握各项注意事项,遵循技术要求开展施工作业,提升总体的安全施工水平。

4结论

弱电智能化系统对强化现代建筑总体建设和使用效果具有积极意义和作用。推进工程项目建设活动的稳定开展,需要注重积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和手段,强化弱电智能化系统的总体建设效果。持续优化弱电智能化系统项目的管理工作,不仅需要强化弱电智能化系统技术管理工作实施效果,提升关注度,还要开展工程材料合成设备的管理工作,并强化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赵红健.弱电智能化系统的项目管理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8):154-155.

[2]任杰,周敬人.关于弱电智能化系统项目管理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28):133-134.

[3]李金幸.弱电智能化项目管理浅析[J].建材发展导向,2017,(8):69-70.

弱电项目管理范文4

关键词:弱电工程;施工;项目管理

在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下,我国建筑行业无论是从施工水平上来看,还是从建设工程数量上来看,都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随着施工水平的不断提高,弱电施工在建设工程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极大地提高了工程供电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更好地保障。因此,加大弱电施工在建设工程中的推广力度十分必要。为了最大程度发挥出弱电施工在建设工程中的应用作用,本文将对该项技术的应用与管理展开详细分析。

1弱电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分析

1.1弱电工程概述

弱电工程是指,在进行工程供电系统建设时降低电压,确保直流电电压不超过24伏、交流电电压不超过36伏,从而有效降低电力故障对人体所造成的危害。就弱电工程的应用现状来看,它在网络通信、监控系统以及供电系统建设等领域中的应用都极为广泛。为了保证弱电工程在建筑施工中的高效应用,就必须要根据工程施工需要,科学的制定施工方案,合理的选择施工材料,加强对工程施工进度、建设质量的监管,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进行施工。

1.2项目管理中的不足之处

(1)管理人员专业水平较低。管理工作开展的高效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人员专业素养的高低。尤其是对建设工程来说,绝大多数工程的施工周期都比较长、施工项目比较多,而施工项目管理工作的开展又决定着整个建设工程的质量。就我国建设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在弱电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方面的人才比较稀缺,以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匮乏、各类知识融汇性差等问题较为突出。这样一来,在进行管理任务分配时,就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很容易出现管理人员分配不到位、管理盲区等问题。除此以外,一些施工企业为了提高自身所得利润,会聘用那些缺乏管理经验,甚至完全不具备弱电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能力的非专业人员,从而造成实际施工与工程设计方案不符、建设工程质量不达标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因此,建筑企业必须要加大对专业弱电施工项目管理人才的培养,为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基础。(2)管理工作效率低下。弱电工程在建设工程中的应用时间较短,由于受到管理水平较低、施工技术不高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大多数管理工作的开展都需要依靠人力才能得以实现。通常来说,弱电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工作,大都是在出现问题以后才去处理。这种管理模式的应用,不仅会增大维护人员的工作难度,而且会降低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不利于问题的及时解决,增大系统运行的风险性。加大对相关技术及设备的研究力度,树立对弱电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工作的正确认识,对于弱电施工在建设工程中的高效应用十分必要。(3)管理方式局限性大。由于受到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一部分建筑企业在进行弱电施工管理时,采用的都是“分割式”管理,即将整个供电系统中的弱电施工建设分割开来,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进行管理,从而造成整个系统同步性的降低。这种管理方式的应用,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系统出现故障的可能性,不利于系统维护工作的开展,并且会对新技术的应用产生不利影响。

2弱电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有效措施

2.1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随着我国科技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各个行业中科技的应用优势都逐渐凸显出来。为了更好地适应时展潮流,实现弱电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水平与施工技术水平的同步提高,就必须要重视对管理人员专业技能的提升。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弱电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方面,所使用的管理设备和管理技术都比较落后,再加上管理人员的整体水平较低,从而极大地限制了我国弱电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实施。为了改善这一发展现状,就必须要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首先,建筑企业应该加大对专业管理人才的招聘力度,为弱电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保障;其次,加强对现有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以便于他们能够及时了解到行业的发展动态,不断丰富自身理论知识,提高专业素质水平;最后,确保职责分配的合理化与科学化,根据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以及性格特点进行职责划分,避免管理盲区、重复监管等问题的出现,提高弱电工程施工管理的有效性。

2.2提高弱电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科学性

将先进的施工技术应用到工程建设中,能够在提高工程施工效率的基础上,为工程质量提供更好地保障。可以说,将科技应用到建设工程中已经是大势所趋。当前社会处在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高速发展的时期,无论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还是在工程施工、技术研发中,网络信息技术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就弱电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工作的开展而言,信息系统的建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管理工作的智能性与准确性,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为系统的稳定运行奠定基础。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所需的供电量也不断攀升。弱电施工在建设工程中的应用,对于建筑供电系统运行稳定性与安全性的提高十分有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弱电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工作进行改进:第一,加大对弱电工程施工的投资力度,定期进行市场调研,根据施工需要购进新设备;第二,提高管理系统的智能性,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数据库、监控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等进行管理平台建设;第三,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技术、优化系统算法,使管理系统建设能够与时俱进,为弱电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保障。通过对管理系统的优化,能够使弱电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更加系统化与高效化,降低信息筛选、查阅、编辑的难度。

2.3加强成本管理

建设工程具有施工周期长、建设项目多、管理难度大等特点,从而使得建设成本管理工作的难度也进一步加大。弱电施工是现代建设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工程的建设质量。为了提高建设工程所创造的利润,就必须要加大对建设成本的控制力度,使之在不影响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首先,加大对人工费用的管控力度,筛选有能力的管理人员负责弱电施工管理工作;其次,重视材料成本的管控。建筑材料是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会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而且直接决定着工程的经济价值。在进行材料采购之前,应组织专门人员进行市场调研,提高材料的性价比;在材料进入到施工场地之前,应对材料进行抽检,防止劣质材料的混入;在施工期间,应树立施工人员的节约意识,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浪费。除此以外,还应重视对相关设备的定期维护,减少弱电工程发生故障的频率,为工程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可能。

3总结

总的来说,弱电施工在建设工程中的应用已经是大势所趋。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树立对弱电施工管理工作的正确认识,加大对先进施工技术以及管理技术的引进力度,不断完善弱电工程的系统建设,重视对设备的定期维护。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降低弱电工程应用期间发生故障的可能性,为工程建设质量的提高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周春梅.新形势下的弱电工程施工和管理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8):4323-4324.

[2]纪峰.弱电工程施工和管理研究与探讨[J].数字通信世界,2016(6):201.

[3]陈朝晖.试论弱电系统工程施工管理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12):5187-5188.

弱电项目管理范文5

【关键词】网络通信技术;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应用实践

1智能建筑和弱电技术

1.1智能建筑

智能化建筑指的是以建筑为平台,将各种工程、建筑设备和服务整合并优化,实现建筑设备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和通信自动化,不但提高了建筑的利用率,而且提高了建筑本身的安全性能及舒适度,在人性化设计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1]。近年来,随着智能化建筑设计和施工的完善与发展,智能化建筑已逐步将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等与现代施工技术相结合,实现建筑的信息化、网络化和数字化,从而使建筑内的信息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整合利用,为建筑用户提供准确的信息收集和处理服务。此外,智能化建筑同样注重与艺术的结合,不仅完善了建筑的功能,还使建筑更具美观性。

1.2弱电技术

弱电技术是相对于电力、照明系统而言的一种信息传播和交换的技术,其主要处理对象是信息,主要工作是信息的传输和控制管理,主要考虑的问题是信息传输的速度、广度和可靠性等,具有电压低、电流小和频率高的特点。智能建筑弱电技术,指的是应用在智能建筑建设发展中的弱电技术,其中,最重要的是现代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一种常见的、应用广泛的智能弱电技术,主要是对图像和数据等信息进行收集、传输、检索、分配和处理,包括信息获取技术、信息传输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存储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等。智能建筑中应用该技术可以实现电子商务、视频电话、视频会议、远程教育、家庭办公、视频点播及自动化办公等,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使生活和工作环境更加舒适、高效和便捷。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中,计算机技术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它可以实现对语音、文字、音视频及图像等多种信息的综合化处理,还能通过计算机技术将建筑物和外部网络进行连接,从而满足用户的联网需求,通过计算机网络集成系统,将智能建筑中各项数字设备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建筑内部通信网络和外部的连接,从而实现高效的信息共享。

2弱电智能化建筑系统的特点和项目管理影响因素

2.1弱电智能化建筑系统的特点

首先,弱电智能化建筑系统和传统建筑技术不同的是,弱电智能化将新型的通信技术和安全建筑技术相结合,可以为建筑物提供安全保障系统,增加智能建筑的安全性,这既是弱电智能化建筑系统的特点和现代建筑的基本要求,也是弱电智能化的基本功能。其次,弱电智能建筑系统的应用,提高了智能建筑运行的效率,即弱电智能建筑系统具有高效性的特点。最后,弱电智能建筑的应用,使智能建筑不仅具有传统建筑物的基本功能,而且还满足了现代信息化背景下的用户需求,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具有明显的应用优越性。

2.2弱电智能化建筑的影响因素

一方面,弱电智能化建筑工程的建设范围较广,工程类型较多,对于各专项技术的要求也较高,因此,弱电智能化建筑受到工程管理技术的影响,只有对工程管理技术进行有效科学的控制,才能保证整个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在施工中必须要以项目各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优化工程管理方案,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提高弱电智能化建筑项目的建设水平。另一方面,在弱电智能化建筑系统中的智能控制环节,信息传输技术也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当前所采用的信息传输技术主要是现代多媒体通信技术、ATM通信技术和无线信号通信技术,随着信息传输技术的高效化和数字化发展,可以加快智能建筑系统内的信息共享,通过弱电技术信息平台的建立,实现各项信息的传输交流,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3基于网络通信技术的弱电智能建筑项目管理

3.1弱电智能化工程管理

在智能化建筑系统中,弱电智能化工程应与其他工程相互配合,这是因为弱电智能化工程是整个智能建筑工程的一部分,只有加强与其他工程之间的联系,才能提高弱电智能化工程管理水平,从而保证智能化建筑系统运行的高效性[2]。另外,在弱电智能化工程管理中,应合理配置服务人员,这样既可以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又能加强对施工进度的监管,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并有进行效处理。此外,在进行智能建筑系统内设备安装等作业时,应该加强对设备性能的测试,并做好施工记录,建立完整的技术档案,以便在竣工后进行相关查阅检查工作。

3.2弱电智能化技术管理

首先,建设单位应根据合同和技术规范的要求明确弱电智能化工程和各专业之间的界线,确定相应的设备和施工单位管理范围。其次,管理人员应加大对施工图纸和资料的审核力度,在施工管理和监测点设置等工作中,应完全按照施工图纸及相关规范进行,及时发现管理中的技术性问题,保证弱电智能化系统的完整高效性。

3.3弱电智能化质量管理

在智能化建筑系统施工的设计、施工和调试检查阶段,应加强质量管理:1)在施工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子系统设备类型和功能的设计,使其充分满足用户的需求;2)在施工阶段,应根据弱电智能化验收要求进行分级分阶段管理;3)在调试阶段,除了要对相应文档资料进行检查外,还应根据合同设计要求进行调试,保证各测试数据满足大纲测试的要求,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并加以妥善解决。

4弱电智能化应用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4.1应用现状

随着弱电智能化建筑功能的不断完善,弱电智能化在我国建筑工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各项社会工程中,如医院、酒店等,通过弱电智能化系统的应用及对弱电技术的高效利用,可以满足多元化的服务需求。

4.2未来发展趋势

智能建筑的核心技术是完善的网络通信技术,通信技术的质量决定智能建筑的发展水平。目前,智能通信网络和智能建筑物中的数字设备相连接,在未来发展中通过对智能建筑中通信技术的升级改造,通信技术在智能化建筑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并且可以进一步推动智能化建筑的发展,提高智能化建筑发展的水平,如远程监控和可视电话的应用等,管理人员可以借助越来越先进的通信技术实现对建筑项目的管理。

5结语

具体来说,随着弱电技术的进步,将推动建筑设备的自动化发展,满足多样化的用户需求,在信息技术时代,弱电智能化系统的集成度将越来越高,应用范围将越来越广,并且可以有效发挥各项系统功能。此外,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智能建筑系统中应用的日益深入,智能建筑化系统中的网络通信系统和信息网络系统的功能将不断完善,并逐步形成可以适应不同地区人们生活习惯的智能化楼宇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刘雯.基于网络通信技术下弱电智能建筑系统的探讨[J].电脑迷,2017(8):83.

弱电项目管理范文6

【关键词】网络通信技术;弱电智能化;建筑系统

在现阶段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融入弱电系统能够有效提升建筑整体服务质量,还能有效优化建筑与外界信息之间的交流,弱电智能化是现代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下主要对网络通信技术下的弱电智能化建筑系统进行探析,分析弱电智能化建筑系统基本特点以及管理影响要素等,旨在通过网络技术更好地推动弱电智能化建筑系统应用发展。

一、现阶段弱电智能化建筑系统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当前弱电智能化系统功能在日趋完善,在多项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使得传统民用建筑、电气自动化等项目建设实现创新发展。比如在目前将弱电智能化应用在现代化酒店建筑中,在酒店此类服务型产业发展过程中,各类大型酒店提高人性化、信息化服务质量需要应用弱电智能化系统,使得商务服务以及酒店服务能够全面优化,更好地促进现代化酒店建筑发展[1]。随着我国弱电技术的快速发展,有更多建筑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系统等都会得到广泛应用,满足社会更多群众基本需求。通过不同技术系统的应用,能够使得建筑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图像、视频、语音处理技术都会得到融合应用。从弱电智能化系统实际发展来看,在早期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技术等多项要素限制,系统功能以及集成度较差,各个系统单元之间存在较大分散性。在信息技术全面推动下,弱电智能化系统自身集成度有效提升,应用范围也在逐步扩大,各项系统功能更加完善。在未来发展过程中,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办公以及安全通信功能也会不断发展完善,通过智能化建筑系统功能的有效实现,能够提高建筑集成管理效率,建立更多适应现代化智能建筑管理系统,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2]。

二、弱电智能化建筑系统的基本特征以及系统管理影响要素

从目前弱电智能化发展应用现状来看,主要特征是安全性、优越性以及高效性。首先是安全性,是现代化建筑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弱电智能化重要功能。和传统房屋建筑技术相比,弱电智能化技术中融入了通信技术以及安全防备技术,能够为建筑安全提供有效保障。此外,与传统建筑相比,建筑自身功能得到有效优化,能够满足新时期社会群众对建筑的多项个性化要求。最后是高效性,弱电智能化高效性使得建筑在实际应用中各项运行功能以及效率有效提升。当前弱电智能化建筑工程实际覆盖范围较广,涉及的工种类型较多,对于诸多专业施工具有较高要求,所以目前需要对施工技术采取合理控制措施,确保弱电施工项目能够稳定开展。此外,弱电工程施工项目要在科学化理论知识基础上拟定完善的工程管理方案,确保弱电智能化工程建设质量能够全面提升。在弱电智能化建筑系统中,信息传输技术是重点环节,对建筑弱电多项技术信息的传导具有较大影响。目前常用的传输技术主要有无线通信技术、ATM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能够确保各项传输技术的稳定发展,数字化水平更高,有助于强化系统资源的传递共享[3]。

三、网络通信技术下弱电智能化建筑系统管理要点探析

3.1弱电智能化工程管理

对于弱电智能化建筑系统应用来说,首先需要做好各项管理工作,更好地保障相关工程能够与弱电智能化工程进行配合应用。弱电工程建筑系统自身更好地运行需要相关工种进行配合,确保多个专业能够协调配合,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更多设备稳定运行。此外,在确保经济性基础上需要对系统服务管理人员进行合理配置划分,掌握各个不同施工阶段具体情况,更好地发展弱电智能化建筑施工进度以及施工问题,拟定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最后,需要针对不同施工阶段做好各项记录工作,例如在对各类单体设备进行安装时需要对其设备性能展开有效测试,然后做好相关记录工作,完善记录资料的内容,便于后续各项管理活动的开展[4]。

3.2强化弱电智能化技术管理

弱电智能化技术应用实施要点需要满足施工单位提出的各项具体施工要求,明确划分各个子系统以及工程应用界面,对承包商提供的设备以及施工管理范围进行确定。此外,相关技术管理人员需要对施工图纸内容以及技术资料进行明确管理,确保各个监控点以及控制电能够与图纸规范化设计要求相匹配,发现技术性问题之后需要及时进行改正,这样能够更好地强化智能化系统应用的完整性[5]。

3.3提高弱电智能化质量管理效率

针对弱电智能化系统质量管理主要体现在施工、调试、设计等方面,在设计方面,需要确保各个子系统设备能够有效选型,各项功能能够满足广大用户基本应用要求。在施工各阶段,要在弱电智能化规范验收基础上对不同施工阶段展开质量管理。在基本调试工作中,要在调试工作全面开展之前对相关文档进行全面检查,要在施工合同设计规范基础上对施工大纲技术要求进行适度调整,确保各项数据能够满足技术要求,掌握质量问题之后需要采取处理措施。

四、结语

总而言之,现阶段我国弱电智能化建筑系统还处于发展阶段,在智能化项目管理中仍旧存在相应问题。随着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的快速发展,加上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在智能化建筑领域中弱电系统应用范围会不断扩大,能够更好地推动弱电工程设计活动的全面开展。

参考文献

[1]刘兴龙.网络通信技术下弱电智能化建筑系统的分析[J].数字化用户,2017(37):23.

[2]葛涵.探究当前网络通信技术下的弱电智能化建筑系统[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5):3105-3105.

[3]杨大勇.基于网络通信技术下弱电智能建筑系统的探讨[J].大科技,2018(1):262-263.

[4]刘雯.基于网络通信技术下弱电智能建筑系统的探讨[J].电脑迷,2017(8):83.

弱电项目管理范文7

中国电信智慧云项目室外管线配套工程,具体包括:电缆沟710m、通信管沟480m、弱电管沟460m、燃油沟220m、蓄冷管沟200m、地下油库及假负载基础、各类给水管、雨污水管、场区主干道及永久围墙、临时围墙部分。工程分布面广、管线量大,工期紧,室外工程与主体装饰工程同时进行,且室外各类管沟间互相交错,部分管线临近结构物基础,穿越现有场区道路,施工难度极大。

2管理重点与难点

2.1场地狭小

本工程东临城市主干道秦皇大道,西邻兴咸路、南邻开元路、北邻创业路,可供施工占用的土地面积极小,管沟开挖后,土方不能就近堆放,机械运转困难。

2.2管线复杂

室外工程需完成电缆沟、通信管沟、弱电管沟、燃油沟、蓄冷罐管沟、地下油库、各类给水管、雨污水管的开挖工作,这些管线均紧邻建筑物,上下交错,最近的电缆沟距离主楼只有1.5m,

2.3管沟施工工序多

(1)室外管沟施工前,进行现场总体规划布置,各分包材料堆放场地合理有序,提前定点放线,做好各分包临建规划工作,争取做到放线有规划、开挖有部署、搬迁有节奏;(2)光缆七孔梅花管十二根分三排布置,分三次浇注混凝土才能保证光缆管准确定位,给水、排水管等附属设施与弱电沟、光缆沟、电缆沟、燃油沟交叉极多,施工对其它工作会造成一定影响;(3)除室外管沟外,需修设人孔井、阀门井、水表井、溢流井、弃流井、手孔井、化粪池、隔油池、蓄水池等设施,工序繁琐;

2.4管线进场时间不一

室外工程管沟的开挖需考虑管线的进场时间,若开挖完成后管线不能及时安装,会对后续工作的开展造成阻碍,需统筹考虑。管线施工过程中,积极与业主沟通,及时了解各种精密进口设备的准确进场时间,防止因为沟通障碍导致的窝工或返工。

2.5安全管理工作重、压力大

室外工程的施工时间从六月开始,正值本地雨季期,管沟开挖深度不一、部分管线的开挖深度达6.2m(中砂层约4m),需做好边坡支护及临边防护工作,屋面工程及外墙保温、石材幕墙、玻璃幕墙等施工中不免有高空坠物,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2.6工期紧张

室外工程只有五个月,必须全部穿插施工,安装工程量巨大,工期压力非常大。

3项目管理策划

开工前,项目部编制室外工程管理规划、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相应责任,以此对施工全过程和各个关键环节进行严格控制与管理,具体如下:(1)组织形式。项目组织形式为职能型,强化项目管理,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组建素质高、能力强的管理队伍,项目经理为主管领导,总工提供技术支持,生产经理组织协调,商务经理提供合同保障;(2)工期策划。根据总体进度计划,结合技术部门提供的施工组织设计安排,编制室外工程月旬周及节点计划,通过认真落实来实现总进度计划;(3)成本策划。依据相关资料,对有关室外工程成本的各项目进行分析,对任务进行分解,制定对策和措施,编制责任成本降低计划,成立成本领导小组,做到事前预控,明确生产过程中各个项目的主要成本控制的内容和措施,使管理人员有强烈的成本意识;(4)安全策划。安全策划遵循系统性、动态性、可行性原则。以客观为依据、以规范为标准、以技术为手段,充分考虑局部和整体、全过程和阶段性,建立在对过程危险源识别、评价的基础上,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策划;(5)绿色施工策划。积极探索四节一环保措施,努力践行“四节一环保”的施工目标,所有的管沟模板全部采用主体施工后剩余模板、木方,养护采用集水池中的水,强化绿色施工理念。

4管理措施

(1)技术管理措施。根据地勘报告及各类管线开挖深度,合理确定开挖坡率及支护方案,对于某些较深的管沟,如燃油沟,开挖深度为6m左右,采用分层开挖,土钉墙支护的方式。管线交错的部位作为重点监控部位,合理留出变截面。(2)工期管理措施:①管沟开挖中,合理组织施工流水;②根据各个管线的到场时间,管线深度、管线交叉方式、机械操作简便性确定各个部位的开挖次序,严格按照方案施工;③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互不影响的地方组织多个作业面,平行施工,齐头并进。(3)安全管理措施:①基坑开挖前,对施工方案安全可靠性进行评价;②及时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土方开挖区域,设置警戒带,无关人员不得进出;③基坑支护以及放坡由施工员监控,确保与方案一致;④设置有效排水措施,防止雨水下渗造成基坑垮塌。(4)质量管理措施:①严格控制填、挖土标高及不同标高交界的位置尺寸;②级配砂石换填需专人监控,打夯机夯实;③混凝土浇筑前,模板内钢筋应清刷干净,不得有滞水、锯末、施工碎屑和其他附着物清理干净;④土方回填应严格按照方案进行,分层回填,控制回填厚度,夯压彻底。

5项目管理效果评价

弱电项目管理范文8

文章详细介绍了在医疗建筑设计领域所涉及的6种设计服务模式,通过对比,阐述了设计总承包模式在医疗设计中的特点及优势。

关键词:

全过程设计;设计总承包;医疗建筑设计;模式

医院是功能最为复杂的民用建筑,与其他民用建筑设计相比,医疗建筑设计具有专业性和复杂性。结合十余年的医疗建筑设计工作实践,对其设计服务模式及内容进行如下探讨。

一、全过程设计

全过程设计包括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机电设计和景观设计等一整套的流程设计。这种方式中所有的设计工作都由同一家设计单位来完成,虽然各专业设计介入的时间周期不同,但会出现内部协调问题。如建筑设计(俗称土建设计)完成后,甲方认为应该进行“装修”设计了,这时才委托设计单位进行内装设计,而此时基本上土建部分的结构排水、强弱电预埋、隔墙等基础工作已经完成或大规模开建,致使在室内设计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对照明及开关插座、喷淋、风口等部分进行更改,造成投资增加。另外,土建方同装饰方扯皮、推诿、工作交叉的地方也普遍存在。

二、内装设计施工一体化

在建筑设计完成、施工单位招标完成后进场开始施工或者土建已封顶的阶段,甲方对内装修设计进行招标或者直接委托内装设计单位进行设计,甚至将内装设计及装饰设计工程直接委托给同一家施工单位来完成,即设计施工一体化服务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成本控制以及项目管理同国际接轨,但由于管理及监管的缺失,在国内项目中采用这种方式存在一些弊端。如内装设计单位往往受人员及资质的限制,只对装饰部分进行设计,对其它的专业部分(如生活区域、气体、中心供应、洗衣房、检验检疫、厨房设备等)均要求甲方委托其它专业公司来进行设计,而机电部分(给排水、消防、空调、照明、强弱电等)设计的深化又只能由原土建设计方来完成,整个项目就会出现多个单独的委托单位各自为营的局面。这时甲方可能会要求由土建设计单位来牵头总体协调,但是在并未给予相应的总体协调费用的前提下,土建设计单位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其次,由于和其他配合设计单位间并未有合同关系,所以项目在推进的过程中常常矛盾重重、问题不断。再加上各个设计单位间各种版本、各种制图方式的海量图纸整理,甲方、监理方、项目管理方、设计单位疲惫不堪,导致项目工期大大延长、造价大增的情况成为常态。

三、内装及机电深化设计

甲方土建设计已经完成,设计单位进行内装设计及机电深化设计的方式一般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土建设计图纸完成且已完成报规报建的手续,也就是设定建筑的外部轮廓无法进行改变,所有的改变局限在平面以内进行的调整。如果土建设计方为专业设计机构或者医疗设计经验丰富,则完成难度相对较小,因为在前期设计中所有的工艺及流线考虑的比较清晰、完善,无需在此部分投入大量的精力进行修改,所有的工作仅仅围绕室内氛围营造、色彩配搭、材质选定等内容进行设计即可。机电设计部分前期预留负荷、回路容量考虑到位,在主系统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进行末端的深化设计,这样工作就会清晰、明确且不易出现相互扯皮的情况。第二种情况即土建设计单位并无医疗建筑设计经验或经验较少,虽然这种情况几率较小,一旦出现,却很棘手。如果前期设计中流线、工艺考虑不足,在对内装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进行的是大规模的功能调整,极端时整个平面只保留柱网,几乎所有的隔断甚至楼梯都需要重新设计,其设计难度超过重新进行二次建筑设计。更为糟糕的是,如果在土建设计完成且土建施工也进入到封底甚至完工阶段时才出现以上的情况,这时的处理方式就不会像前面那样仅仅在图纸上删除和移动墙体那样简单轻松了,此时必须把出现的问题以及问题的严重性、解决问题的方式及这种方式所需要的成本向甲方明确清晰的逐一告之,在取得甲方同意的情况下对已完成或接近完工的项目进行大规模的拆改。

四、改造设计

伴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和医疗领域的持续升温,以及区位、周期、投资的优势,将非医疗使用功能的已建成项目重新包装改造成医疗功能建筑成了一个热门的方式。但由于建筑先天条件的影响,设计难度反而是所有方式里最高的,难度甚至超过新建建筑。首先,几乎所有改造项目都面临着种种限制,如层高低、柱网布局不合理、电梯未按医疗电梯尺寸设置、疏散楼梯宽度和数量不满足要求、无医疗专用服务间的位置等等。改造设计涉及到几乎所有的工种,如建筑(外立面的改造、所有内部功能重新设计、消防疏散设计等)、结构(原有结构重新规划后的复核、整体结构安全评估和加固)、机电(包含强电、弱电、给排水、消防等各专业功能区域对应机电重新设计,厨房设备、洗衣房等)、装饰(区域装修设计、软装设计、专业空间照明设计、专业标识导向设计)、幕墙及钢结构专项设计和景观设计。综上可见改造设计的综合性之强、功能之复杂、配合工种之多,所以建筑师们常常说一个成功的改造设计的付出不亚于两个新建医院的设计。

五、工艺流程设计

项目的建筑设计以及室内设计都已经完成,但整体工艺设计不符合要求,ICU、病理科、手术区、透析等部分不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柱网、建筑进深、电梯楼梯位置、各医疗单元的面积与工艺设计要求存在较大的冲突。这种情况下,设计单位接受甲方的邀请为之进行工艺流程设计调整,在现有的设计框架里增减删补,使新建医院变成了一个改造医院。

六、设计总承包

设计总承包,即从设计的最开始,甲方将项目所有的设计内容全部委托给同一家设计单位来完成,包括规划、建筑、结构、室内、给排水、强电、弱电、暖通(含专业层流区域)、景观、幕墙深化、钢结构、标识系统等多个子项目。从建筑方案设计阶段开始内装设计就参与进来,站规划设计|PLAN&DESIGNPublishedon:15/02/2016在二次空间设计的角度,从更加人性的角度对公共空间规划、材料选择、照明方式、结构处理等提出建议,在进行施工图设计的同时就基本上做到了建筑设计和装修设计两图合一,机电设计一步到位,并做到建筑机电图和装修机电图也是两图合一,杜绝了由于装修设计调整再来修改建筑施工图的麻烦。由此可见,采用设计总承包模式节约了造价,节省了配合的各设计公司之间相互协调的精力与时间,并且责任清晰、明确。

七、结束语

以上是医疗设计中的6种典型的设计服务方式。通过对比可知,在医疗设计中推行设计总承包模式,从设计的角度可以更好地贯彻设计意图,从建设方以及使用方的角度可以节省大量的设计协调的精力,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设计方与业主方各有自己的视角和责任所在,也有各自的专业性及优势,合起来共同做“加法”,可以将合作真正变成一段愉快的经历。因此,建议在医疗设计中推广设计总承包模式。

作者:甘霖 单位:上海科图设计机构

参考文献

[1]贾敬龙.大型综合医疗中心总承包模式应用思考——记深圳大学学府医院设计总承包工作实践[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