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护士工作计划范例6篇

神经外科护士工作计划

神经外科护士工作计划范文1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4年1月~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精神科工作的48名护士。这48名护士均为女性。她们中有护师18名,护士30名,有本科学历者3名,大专学历者23名,中专学历者22名。她们工作的时间在1~25年之间,平均工作时间为8.5年。

1.2管理方法

我院精神科从2014年3月开始在护理工作中应用品管圈管理法。进行品管圈管理的方法是:

1.2.1成立品管圈小组

本次研究中成立的品管圈小组由精神科主任、护士长和这48名护士组成。由精神科主任任圈长,由精神科护士长任指导员。同时,我院将品管圈中的48名护士平均分成6个组,每组有8名护士,每个小组由一名工作经验在10年以上的护师任小组长。

1.2.2制定护理计划

在成立品管圈小组后,由品管圈的圈长和指导员先制定日常的护理计划,并将护理计划公开供所有圈员讨论。在讨论结束后,由各小组的组长负责统计圈员讨论的结果,并将讨论的结果上报给圈长和指导员,再由圈长和指导员修改并确定最终的护理计划。

1.2.3实施护理计划

在圈长和指导员确定护理计划后,由指导员负责安排每个品管圈小组的具体护理工作,尤其要重点安排对病情危重患者的护理工作。一般来说,品管圈的指导员会安排组员工作经验丰富、护师数量多的小组专门负责病情危重患者的护理。此外,在护理工作实施期间,由圈长和指导员负责监督护理工作的质量,并对护理工作质量好的小组和圈员提出表扬,对护理工作质量差的小组和圈员进行批评和指导。

1.2.4定期对品管圈组员进行业务培训

在实施品管圈管理法期间,品管圈的指导员可根据每个品管圈小组的工作情况,对其组员进行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进行业务培训的项目主要包括:对病情危重患者的急救方法、对病房进行管理的方法和护士与患者进行沟通的技巧等。

1.3观察指标在实施品管圈管理法

3个月后,观察并记录我院精神科这48名护士在实施品管圈管理法前后基础护理工作的评分、专科护理工作的评分、对危重患者护理工作的评分、书写护理记录的评分、对病房环境维护情况的评分、对急救药品和器材使用情况的评分和护理服务质量的总评分。其中,护士基础护理工作评分、专科护理工作评分、对危重患者护理工作评分、书写护理记录评分、对病房环境维护情况评分和对急救药品和器材使用情况评分的满分均为20分。护士一项护理工作的评分越高,说明其该项护理工作的质量越好。护士护理服务质量的总评分为上述护理工作评分的总和。

1.4统计学处理我们使用

SPSS17.0软件包对本次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采用χ2检验,用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实施品管圈管理法3个月后,我院精神科这48例护士基础护理工作的评分、专科护理工作的评分、对危重患者护理工作的评分、书写护理记录的评分、对病房环境维护情况的评分、对急救药品和器材使用情况的评分和护理服务质量的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品管圈管理法前,组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神经外科护士工作计划范文2

1对象

2009年7月~2011年6月在神经外科工作的护理人员20人,年龄22~50岁,平均36.3±13.3岁,均为女性。学历:中专10人,大专8人,本科2人。职称:助理护士3人,护士7人,护师5人,主管护师及以上5人。

2方法

2.1护理人员的层级培训

2.1.1层级培训组织的确立

护士分层级管理提出层级培训模式是针对不同岗位学历和能力水平的护理人员—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和助理护士[3]。制定和实施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培训模式,科室护士长对病区高级责任护士进行统一培训,病区高级责任护士又要对其下级的初级责任护士进行具体专科知识和技能指导,初级责任护士则负责助理护士的基础理论和护理技能指导,从而形成层级式的培训过程,使不同层级的护理人员能够获取与其岗位和能力相适应的知识和技能。

2.1.2制定各层级培训内容

根据各层级护士的培训需求,结合神经外科护理工作的特点制定具有专科特色的培训内容。其中,对高级责任护士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

(1)整体护理能力:风险评估、制定护理计划、评价护理效果等;

(2)病情观察能力:包括意识和瞳孔的判断,生命体征的监测,引流管的观察和护理,卧位的选择等,能根据病情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护理计划和措施;

(3)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控制;

(4)组织对危重病人的抢救及护理,包括气管插管配合、徒手心肺复苏、亚低温治疗、吸痰、人工呼吸等。急救医疗器械的使用,如除颤仪、呼吸机、心电监护仪、输液泵等。急救护理流程培训;

(5)对初级护士的培训能力;

(6)沟通能力。

对初级责任护士的培训内容包括:

(1)专科知识及专科护理技术操作的培训:专科知识内容包括神经系统解剖理论,神经外科专科理论、专科用药特点、肌力的判断,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及其异常变化的临床意义。专科护理技术操作的培训包括:口腔护理、静脉留置针术、氧气吸入法、鼻饲法、导尿术、昏迷病人咽喉镜协助吸痰法、气管切开吸痰法;

(2)护理文件书写;

(3)协助危重病人抢救及护理的能力;

(4)对助理护士的业务指导能力;

(5)沟通能力:新入院病人的接待与健康教育,针对某一疾病如何与病人进行沟通等。对助理护士的培训内容包括:护理核心制度,法律法规与护士条例,护士素质、服务质量,如何为病人提供悉心的生活护理、沟通技巧以及对病人的自理和生活能力方面的指导行为等。不同层级的培训内容存在部分交叉,但侧重点不同。

2.1.3培训方式

(1)一对一的导师制:培训贯穿于日常的护理工作中,每个班次都有各自高级责任护士(当值的组长),当值组长是业务的指导力量。下级护士即是受培训者,在组长指导下的工作过程中,及时学习层级培训计划中的课程内容。上级护士通过示范与指导让下级护士得到了培训及实践,同时组长也通过临床实际性的工作考核监督受培训者;(2)根据助理护士、护士、护师(初级责任护士)的培训计划,共同的课程,如护士的职业礼仪要求、护理安全、护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本科室内的常用药知识、职业防护知识等可通过业务小课的形式,定期组织全体护理人员集中学习;(3)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工作过程中的培训:护士长与组长每天对各组病人进行临床护理业务查房,对疑难、危重病人进行前瞻性的管理,解决疑难的护理问题。组长与护士长对病人进行业务查房指导时,可对一个护理问题或一个常见的症状观察与护理要点进行10min内的小讲课;

(4)针对助理护士与初级责任护士的业务学习进行护理教学个案查房。可由护士长主持,高级责任护士担任记录并进行护理查房的总述,通过个案查房的学习,让低年资的护理人员领悟对病人的病情如何作出整体性的评估;

(5)定期评估和总结:护士长及上级护士每个月对其下级护理人员进行一次评估,并根据其评估结果重新拟定培训计划,以切实制定适合个人的有效培训方案。每2周进行1次培训效果的总结,及时获取反馈信息,并将工作过程中下级护士的良好表现给予肯定,不良情况则要共同探讨改进措施,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护士的优劣表现记录材料以不记名的方式作为正反面培训教材。

2.2评价方法

培训前后对科室护理人员的专科理论及护理技能进行考核,将培训前后情况进行调查,统计考试成绩及护理工作胜任力评价情况。护理工作胜任力从护理操作、应急能力、文书书写、护理安全、护患沟通5个方面进行评价。护理安全主要考核护士对病情的观察是否与实际病情相符合,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是否能够进行相应的风险评估与防范措施,由护士长在病房随机进行评价;护患沟通评价由两方面进行,一方面询问病人与护士进行交流时的满意度,一方面考核护士针对某一疾病如何与病人进行沟通。考核时制订统一标准进行评价。

2.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表1)

4讨论

4.1有目的、有目标、有措施、有针对性的层级培训,能显著提高护士的专业技能和护理工作质量神经外科是个高风险的科室,危重症病人多、病情变化快,随时有危及生命的可能,病人的生命需要在几秒、几分钟内通过瞬间的诊断和处理被抢救,护士的专业能力在神经外科护理中显得至关重要。HickeyMT[4]指出,护生从学生到新护士的过度对于他们是个巨大的挑战。国外调查研究表明新护士的欠缺主要表现为:时间管理不够科学、在医护团队中的沟通技能薄弱、缺乏临床技能、护理工作量的加大对其构成应激源[5]。对于刚刚走出校门进入临床工作的护士来说,如何尽快地适应新的环境,实现从学生到专业护理人员的角色转变,胜任神经外科护理工作,是护士同时也是护理管理者关注的问题,它关系到护理队伍的建设和护理服务质量,开展护士的层级培训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法。本研究结果显示,经层级培训后护士的专业技能得到了显著提高(P<0.001),表明层级培训模式要求在个性化的培训过程中,护士长及上级护士均需要根据下级护士的个性特点,对专业知识及技能的掌握程度等,以及在不同的培训阶段为之制定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培训方案。在培训过程中,特别强调“评估病人”的重要性,注重对病人评估能力的培养,使护士在临床工作当中,善于从评估病人出发,以满足病人的真实需求为工作重点,将人性化的服务理念贯穿始终,突出强调人性化服务的特色,增强了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增强了病人对护士的信任感。

4.2层级教学模式实现教与学双向培训层级理论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分解,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有助于对教学进行任务分析。层级教学模式体现出一种个性化的培训方式,在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的同时,授课老师也是一次知识更新、复习提高的过程。我科选择工作16~20年,护士核心能力最强[6]的主管护师担任总教学老师,制订培训计划并控制培训质量。在整个过程中,护士长及总教学老师根据每一层级教师的特点,对专业知识及技能的掌握程度,安排不同的教学任务,使每名教师明确自己的层次和自己的水平,自觉、主动参与培训,以保证培训的成效。低年资护士在接受培训时能够最大限度的吸取到每一名教师的优点。每一次授课后,我们以提问互动的方式进行双向考核,检验培训效果的同时实现双向培训。

神经外科护士工作计划范文3

【关键词】 分层次分阶段带教模式;护理教育;护生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695-02

护理毕业实习是护生向护士角色转化的必经途径,临床带教质量直接影响护生以后的工作能力[1]。神经科昏迷、老年病人多,沟通难且常伴有吞咽困难、肢体偏瘫、大小便失禁等情况,相应专科护理中的、搬运、吸痰、鼻饲、气管切开等护理工作复杂,且操作要求高,易导致护生对神经科实习产生畏惧,甚至抗拒,故需要新的带教模式[2],我科自2010年6月开始实行分层次分阶段实习的教学模式,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期间实习护生72人实行分层次分阶段实习的教学模式(A组),其中男12人,女60人,平均年龄21.5岁,大专学历56人,本科学历16人。选取外科二区同期实习护生80人作为对照,采用传统的一带一教学模式(B组),其中男10人,女70人,平均年龄21岁,大专学历64人,本科学历16人。两组护生每轮回实习时间均为8周。两组护生在年龄、性别和学历方面没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分层次分阶段带教方法

1.2.1 带教老师岗前培训 在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前1周,对所有的带教老师进行的岗前培训,内容包括医院护理工作及护生管理制度、职业防护、护理文件书写规范、医疗安全教育、护士基本礼仪及行为规范训练、护患沟通技巧、医院护理核心制度学习等,同时进行基础护理理论和操作的摸底考试。

1.2.2 带教计划制定 依据学校的教学大纲及护理部已制定的带教计划,结合本科室工作实际制定具体的科室带教计划,同时让每位带教老师熟悉带教计划,以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

1.2.3 助理护士阶段 第1-2周为助理护士阶段,熟悉病区环境和各班职责,熟悉病人的基本情况,负责4-8个病人的助理护士阶段的护理工作,以生活护理、基础护理为主;考核项目为口腔护理、卧床更单,由助理护士或低年资护士任带教老师负责带教。

1.2.4 初级责任护士阶段 第3-4周为初级责任护士阶段,加强基础理论、基础操作的训练,以基础护理以及各项护理操作技术为主,负责4-8张病床病人助理护士阶段+初级责任护士阶段的护理工作;考核项目为皮下注射、静脉穿刺、肌肉注射,由初级责任护士任带教老师负责带教。

1.2.5 高级责任护士阶段 第5-8周为高级责任护士阶段,加强病情观察、护理文件书写、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按护理程序完成4-8张病床病人的助理护士阶段+初级责任护士阶段+高级责任护士阶段的护理工作;考核项目为护理程序的应用、腰椎穿刺术的配合及术后护理、脑梗塞急性期的翻身方法,由高级责任护士任带教老师负责带教。

1.2.6 操作示范 实习第1-2周,每周二下午进行基础操作示范;实习第3-4周,每周二下午进行专科操作示范,由操作示范员统一示教,让每位护生掌握操作流程,在助理护士阶段老师或初级责任护士阶段老师及主要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有的放矢地加以练习巩固。

1.2.7 小课和教学查房 实习第2-6周,周一下午进行小讲课,内容主要涉及专科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方面,如脑梗塞、脑出血、肝豆状核变性等的护理。第3-6周,周二上午组织教学查房,结合本科室典型病例学习,由护生主持查房,带教老师做总结。

1.2.8 考核和评价 总带教、主要带教老师对护生不定期提问理论知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动手能力。第7周进行出科理论考核及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护理程序考核,并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完成2份完整的整体护理病历。实习轮回结束前进行总结,师生共同参与,征询意见。出科1周内由主要带教老师再次收集各阶段带教老师建议及意见,对护生进行客观、具体、公平的评价。

1.3 评价方法 于实习最后1周对护生进行出科操作及理论考核,同时不记名调查护生对临床教学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采用SPSS15.0软件包进行t检验和秩和检验处理。P

2 结 果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接受分层次分阶段的带教模式的护生在理论、操作成绩,见表1。及满意度调查,见表2。上都优于传统组(p

3 讨 论

神经科疾病复杂,对护理教学要求高,既往仅由高年资的护士承担带教任务,导致低年资护士不重视教学、教学意识及能力弱。分层次分阶段带教模式中各层次护士带教相对应阶段的护生,创造了全员参与带教的条件和氛围,激发了带教热情,挖掘了护士潜能。

在带教过程中能及时对教学计划做出适当更改,符合动态评估原则。能根据护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带教工作,小课、操作示范能及时进行。老师的责任是帮助护生摆脱对带教老师的依赖,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承担责任,使其成为自主的、负责的、有创造性、能持续发展的个体[3-4]。分层次分阶段的带教模式,具体的带教计划有助于老师有目的的带教,护生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实习,在实习过程中掌握护理程序的应用,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步从单项护理操作向以病人为中心的综合护理操作过渡。

培养护生的各种能力是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也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必然。分层次分阶段的带教模式,使护生克服了对神经病护理学的畏惧甚或抗拒心理,增强了护生的专科学习能力,培养了护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工作的计划性及条理性。通过实习,提高了护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自学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同他人交流合作能力、健康教育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总之,分层次分阶段带教模式,有利于提高神经病学护理的实习教学水平,提高护生专科学习能力,增加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WANG Ji-yan,LIANG Hong,ZHENG Li-zhong;Practice and Experience of Clinical Experimental Teaching Models in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J].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2010:19.

[2] 潘绍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212-215.

[3] 徐支南.改进临床护理带教模式的研究[J].护理杂志,2006,23(10):87-89.

神经外科护士工作计划范文4

【关键词】 精神科;不安全因素;安全管理;法律意识

安全护理是精神科护理工作重点之一,是指护士在进行护理工作中要严格遵守护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准确无误地执行医嘱,认真实施护理计划,确保精神病患者在治疗和康复中获得心身安全[1]。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是引发医疗护理纠纷的隐患。精神科患者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缺失,在幻觉、妄想支配下,易出现冲动伤人、自伤、他伤,这些临床特点决定了其为高风险专业之一,极易引起医疗护理纠纷。因此,增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减少医疗护理纠纷,提高护理人员防范风险的能力,是精神科护理人员的重要任务。

1 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主要不安全因素

1.1 护理方面因素

1.1.1 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不及时 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经常有突发性事件,如冲动、自伤、自杀发生,护理人员只顾及抢救而未能及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结果与医疗记录不一致,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就无法说明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失。护理记录应真实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由于患者住院时间长短差别大,有些护士从自身利益出发,为了提高病历的表面质量或应付检查而把没有实施的护理计划、没有观察到的护理内容与没有及时评价的治疗,护理效果做了想象性的记录。这样与医师的医疗文书记录就可能产生不一致。

1.1.2 护理操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不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有些只注意对抗精神病药物的名称与剂量,而对辅助治疗的催眠药不能严格把关。如有些患者在用奋乃静治疗时因为多了1 mg艾司唑仑而造成患者头晕、血压下降,给患者造成恐惧心理而不能配合治疗。精神科病房规定15 min巡视1次病房,有自杀自伤行为的患者必须时刻在护理人员视线之内,如果因为护理人员未尽到监护责任而造成患者自伤、自杀,就要承担法律责任。

1.1.3 缺乏工作责任心 患者出现异常先兆不能及时发现,缺乏警惕性与预见性。有些护理人员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参加工作以来,从未出现过任何医疗差错,凭经验办事,对精神病患者这个特殊群体随时可能发生意外事件认识不足。

1.1.4 护理人员少,不能满足工作基本要求 少数护理人员在人员少、工作量增加时,只忙于具体的技术操作而放松了对重点患者的看护,这给患者造成的不安全影响或隐患是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发生医疗差错与事故中重要因素之一[2]。

1.1.5 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偏低,对各种仪器使用方法不熟练或不能正确操作,经验不足或协作能力不高,造成损伤或延误抢救时机。

1.1.6 自我保护意识缺乏 在患者家属法律意识普遍增强的情况下,部分护理人员却没有正视这种现实,自我保护意识缺乏。在护理工作中对患者的治疗、护理措施没有及时履行告知义务,忽视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同时,护理人员言语、行为不当或过失给患者造成不安全感或不安全结果。

1.2 患者方面因素

精神病患者受精神症状支配,特别是受幻觉、妄想支配,认为有人要害他,感觉极度恐惧,没有安全感。有强迫症或主观失眠的患者,感到十分痛苦而焦虑、坐立不安而发生意外。对精神病缺乏正确认识,认为自己有病,学习、事业和经济遭到重大损失,生活上缺乏目标,感觉生活单调,无法正确面对和处理这些问题。家属对精神疾病知识缺乏,认为家里有一个精神病患者是一个包袱,患者住院期间,家属从不探视,或忽冷忽热,容易造成患者心理压抑,产生被遗弃感,而出现意外。社会上仍有歧视精神病患者现象,瞧不起患者,看见精神病患者避而远之,更谈不上关心和关怀,患者患病后时刻有调岗或下岗的危险,患者感觉被社会抛弃,难以在社会上立足而采取自杀以解脱自己。

2 加强精神科护理安全性管理措施

2.1 健全护理安全质量管理

针对精神病院护理安全质量方面存在的环节,结合我院实际工作,制定了《医院奖罚细则》、《护理安全措施》、《护理质量控制标准》,护理部还根据卫生厅医政处编写的《护理管理与基本技术规范》,规范我院护理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成立医院二级质量控制网络,由护理部牵头组织全院护士长进行每月全院质量和安全检查的一级网络;二级网络里由科室护士长及质控护士组成,进行每周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寻找发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

2.2 加强教育,提高护理安全认识

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是做好护理安全工作的前提[3]。因此,我们坚持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平时利用各种会议、查房、讲座、培训班、质量分析会进行安全教育。坚持每月一次安全总结会,加强对潜在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防范措施。对每一起护理缺陷和差错一查到底,明确责任,使当事者和护理人员受到教育,并在护士长例会上通报,并警示大家,使全体护理人员明确规章制度是护理安全的保证,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从而自觉地履行职责。

2.3 重视专业理论和技术操作培训

我院护理部对护理人员专业培训比较重视,尤其精神科护理方面知识进行专题讲座。对新毕业的护士进行岗前培训,理论和操作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以后每月进行1~2项护理操作考试,每季度进行“三基”理论考试。每年由护理部和科室制度定学习计划和操作计划,选送护理班骨干参加各类专业学习讲座、学习班、进修班,不断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水平。

2.4 加强精神科患者组织管理

患者的组织管理是精神科病房管理的基础,是顺利开展医疗护理工作的关键。精神病患者由于认识、情感、意向、行为等精神活动过程常有障碍,故其行为可危害自身,又可影响他人,以致无法自理日常生活,若没有良好的组织管理工作,就会形成混乱,影响患者的治疗和护理。精神科病房的患者组织管理以护理人员为主,在患者中挑选病情稳定、作风正派、关心集体、在患者中有威信、有组织能力、热心为病员服务的人员组成休养员委员会,并根据委员的特长爱好和兴趣分工,有计划进行学习、娱乐和劳动。

3 结语

精神科护理风险和护理安全管理是一个永恒而艰巨的任务,要想确保患者住院安全和精神科护士的自身安全,在从事精神科护理工作中要充分认识精神科病房潜在的护理风险,采取有效的防范对策,最大限度地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和事故的发生,确保住院患者和护士自身的安全。

参 考 文 献

[1] 李淳.实行风险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5, 2 (10):953.

神经外科护士工作计划范文5

  1  查房形式和方法:

  安排每天查房一次,交接新入院患者及手术患者,时间为15-30min,安排每月查房一次,时间为30-60min。

  1.1 术前查房:时间为手术前一天的下午,本科护士及医生参加学习,护士长提前2-3天选择病例,责任护士收集资料,制定护理计划,同时要求其他护士了解病例,翻阅与该疾病及手术有关的书籍,做好充分的准备。查房由护士长主持,首先由责任护士介绍病史和护理计划,然后由其他护士一起讨论,对责任护士的护理计划加以修改,对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预防措施。护士长对术前准备进行认真强调,包括患者的心理、精神准备。

  1.2 术后查房:是主要的查房形式,对已完成的手术除按上面的形式外,还要把患者可能在术后出现的护理并发症和预防措施进行认真讨论,责任护士收集资料,制定术后护理计划,做主要发言,对其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逐个进行分析总结,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或预防措施,给予患者心理安慰,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及早康复。

  1.3 合作性查房:与手术室和相关科室合作,进行全面的护理查房,查房从疾病的病因到发病机制,从生理、生化至临床症状、体征,从治疗方案、术式、并发症及护理到健康教育都进行认真讨论,制定出相应的护理计划,预防措施。

  2  查房内容

  2.1 根据骨科病种采取灵活多样的查房形式,骨科手术病人同时具有内科疾病,护理查房除了学习与骨科手术相关知识外,还请内科医生给我们讲课,针对该病人出现的内科疾病的护理,提出护理要求和护理措施,使参加查房的护士在掌握本专科护理知识的同时,也熟悉了其他专科知识。

  2.2 配合新业务、新技术开展选择病例,为使全科护士整体业务水平提高,通过护理查房,特别要请技术全面的护士讲解各种导管及骨牵引、石膏托、外固定架的使用的护理经验,静脉高营养给药,中心静脉压的测定以及套管针的应用,同时对心电监护仪的使用,保养进行示范讲解和表演,使全科护士通过查房,掌握各种共性的护理新技术。

  2.3 针对护理工作中的不足或失误组织查房,例如1例截瘫患者,因大小便失禁,需要留置导尿,护士在操作时,因操作不当及自身病理变化,反复下尿管,或气囊导管未到位置就注入生理盐水,造成尿道出血后重新处理才解决。针对这个问题组织查房,强调气囊导尿的注意事项,牢记教训,杜绝此类欠缺。

  2.4 选择急诊典型病例组织护理查房。如1例因施工不慎从高空坠落,造成脾破裂、失血性休克并伴有股骨开放性骨折的患者,在术中出现心跳呼吸骤停,经过全力抢救,获得成功。术后回到病房,在总结抢救成功经验的同时,对该患者抢救从急诊护士建立静脉通路,到术中心肺复苏技术,以及病房三方面配合的成功经验,在护理查房时,当事护士都做了示范讲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神经外科护士工作计划范文6

 

关键词:  诺顿评分 压疮

压疮危险因素量化评估(诺顿评分)应用于压疮危险度的评估,其评估项目简单,易于护理人员掌握。比其他压疮危险评分更具有特异性。用于压疮的评估可以对高危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从而减少压疮的发生。我科自2000~2008年在对100名高危患者有针对性的护理中,采用诺顿评分,使护理人员做到心中有数,工作有侧重点,减少了盲目的工作,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从而有效的减少了压疮的发生,现将诺顿评分用临床护理的体会介绍如下。

1  诺顿评分简介

压疮危险性评估表是用来预测压疮高危人群的一种工具[1]。卧床患者压疮发生危险因素量化评估-诺顿评分,是沽国优格公司提供的。诺顿评分是目前评估压疮发生危险因素最为普遍的工具之一,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诺顿评分法也是有效和可靠的压疮危险性评估的方法。

    诺顿评分的内容包括5项内容:一般情况、精神状态、活动力、移动力、失禁。每项评分是1~4分,随分值的降低发生压疮的危险性相应增加,总分<14为高危状态,总分<12分为高度危险。总分为20分,见表1。表1  Norton Scale 评分表(略)

2  诺顿评分在护理中的应用

2.1  诺顿评分在特级护理中的应用

为了预防压疮的发生,从理论、制度及临床实践中要求护士在对卧床患者的护理中做到:勤翻身、勤擦洗、勤整理、勤更换、勤交班。并按医嘱行特级护理,每2h翻身一次,保持床单的平整、干燥、无残渣,移动病人时防止拖、拉、拽等动作的发生。诺顿评分用于特级护理患者当中,能够使护理人员更加明确地了解哪些患者更需要这样的护理措施,使得护理工作有的放矢,有针对性。早期将诺顿评分应用于患者的护理,计划中对患者大有好处,并且增强了护理干预的效果[2]。

2.2 诺顿评分法在神经科中的应用

神经科中特别是神经外科中危重患者多,患者卧床时间长,是压疮的高发病区。应用诺顿评分法对神经科住院患者进行压疮危险状况的评估,对高危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使护理人员做到心中有数,工作有侧重点,减少了盲目的工作,避免了对所有卧床病人都进行2~4h翻身、拍背。由于护理工作量大,护士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导致预防压疮工作落实不到位的状况。应用诺顿评分法,护士能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

2.3 诺顿评分在压疮中的应用

三级甲等医院及医院管理护理质量标准中规定,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为零。患者入院时,护士首先对其进行压疮危险评估,仔细进行护理体检,对于诺顿评分<14的患者,主管护士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列出护理计划。对于压疮发生危险性高或存在院前压疮的患者,要及时填写压疮评估单,制定皮肤护理计划,实施有效护理措施,并在护理记录单中详细记录。对于压疮的预防和护理措施,不提倡按摩,不提倡用烤灯,否则加重局部缺血、缺氧症状,正确使用气垫床,不提倡使用凡士林纱布,因其透气性差。另外,经研究发现,患者大小便失禁及肢体活动障碍是发生压疮最危险的因素,发生皮肤潮红最多,而神经科患者经常出现大小便失禁及肢体活动障碍[3]。因此,对大小便失禁的患者,便后要及时清洁肛周,保持局部干爽。对全身营养状况差的患者,给予高蛋白,昏迷患者饮食,  患者或进食困难者要进行鼻饲或静脉营养,增加机体抵抗力。

3 小 结

       

护理工作中最大的难题是卧床患者的护理,预防护理并发症,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是全面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预防压疮的发生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正确的对压疮产生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是预防压疮的必要条件[4]。更为重要的是  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评估,制定合理的护理措施,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护理。诺顿评分要求护士了解压疮高危因素,能熟练应用诺顿评分表,对各种干预方法能熟练操作,因而需要进行培训。预防压疮包括改善全身状况,增进机体的营养和抵抗力,降低局部组织的压力,促进血液循环,保持局部清洁,消除刺激因素。将诺顿评分实际应用于预防压疮的护理中,大大提高了对高危患者的预见性,更为重要的是可以知道护理工作有重点地进行,降低了压疮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薛小玲,刘慧. 3种评估表预测压疮效果的比较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2004,39(4):241~243.

[2]李星,庞军.循证护理在压疮护理中的实践[J].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3,12(1):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