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美业教育范例6篇

时代美业教育

时代美业教育范文1

一、新时期高校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其一,学生主体地位未体现。近年来,我国高校美术教育有所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一些美术教师仍以固有教学模式为主,未能重视学生在美术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往往忽略了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情感,未能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开发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设满足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学生需求的美术教学环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凸显时代特性,是当前美术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其二,美术课程设置不科学。当前,高校美术教育由于受到以往教学模式和理念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片面追求技法而忽视理论的情况,课程设置不科学。此问题直接造成现代高校学生美术理论知识不充分,综合素养不高,有效掌控事物的能力较弱,同时不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操,以致高校学生毕业后出现“学无所用”的境况。其三,人文精神培养较缺乏。当代高校学生大多数是“90后”,很重视个性的展现,因此高校应实行个性化美术教育,多给予学生鼓励,以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情和信心。但是,当前一些高校在美术教育中未能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思想。

二、当代高校教育的特点

要实现高校美术教育的时代性发展,就需要充分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教育特点。具体而言,当代大学生的教育特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性化教育。当代大学生是极具个性的一代,如果高校未能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性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则难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现代高校美术教育应改变以往的教学思路和方式,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感态度,采取针对性、个体化的教学方法,进而提升高校美术教育实效性,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二是人性化教育。在当代高校美术教育教学中,教师应研究和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人性化教育,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积极转变立场,从学生角度传授美术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采取学生喜欢、感兴趣的教学方法,挖掘学生的优势潜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推进高校美术教育时代性建设的对策

其一,积极转变美术教学理念。首先,应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高校美术课程的分类、课时设计不完善,所教授的知识和技能无法满足学生进入社会工作和美术创作的实际需要。新时期,在高校美术教育中,教师应培养学生通过学习美术掌握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培养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使他们能准确、客观地判断自身优势和不足,提升审美力。其次,在实际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在美术技能的日常练习中,教师不能采取单一教学模式和风格,应有效引导学生进行美术技法的研究,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促进他们审美水平的提升。而这就要求当代美术教师与时俱进地提升美术教育的理论知识,密切关注艺术发展方向,引领学生发挥其艺术潜质和创作热情。最后,应改进和完善考试与评价机制。新时期的美术考试不能以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为主,应以考查学生综合理论知识应用和美术技能创新能力为主。且社会不能仅仅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其二,科学合理地设置美术课程。新时期的高校美术课程在结构设计上,应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针对不同层次人才需求设置相应的学科。美术专业课程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应深入分析和有效判断学生的美术知识、专业技能,引导学生主动了解社会,进行实践,准确掌握未来就业新变化,再根据行业实际需求和特点科学设置专业课程和设计课时,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为当代大学生审美发展服务,遵循积极有效、多样化和开放式发展的原则进行设计,如此不但能实现人性化教学,还能针对时代和社会实际需求,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美术人才。

时代美业教育范文2

关键词:现代主义 平面设计 美国平面设计教育

20世纪中期以来,美国平面设计教育发展迅速,逐渐形成了庞大的教育规模和稳定的教育模式,影响着亚非拉美平面设计教育的发展。近年来,许多学者对世界 平面设计史和平面设计在美国的发展史做了系统调研,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审视和阐述。本文重点研究美国平面设计教育的发展历程,阐述美国平面设计教育所经历 的变革,最后归纳平面设计教育模式的阶段性特征。笔者以美国现代主义设计为线索,将美国平面设计教育发展历程分为五个主要阶段:一、1850-1929 年:现代艺术的影响与美国早期的设计教育;二、1930-1949年:美国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与平面设计教育的萌芽;三、1950-1959年:美国现代 主义平面设计的繁荣与平面设计教育的确立;四、1960-1980年:现代主义平面设计的泛滥与美国平面设计教育的成熟;五、1980年以后:后现代主义 运动与美国平面设计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一、1850-1929年:现代艺术的影响与美国早期的设计教育

19世纪的美国,尚未形成自己的民族文化形态,美国艺术可以看作是欧洲发展的一面镜子,经历着从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艺术风格、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到法国新艺术的装饰主义风格的变迁。20世纪初,受欧洲现代主义运动的影响,美国设计家尝试进行一些试验和探索,但由于缺乏思想的高度和意识形态力量,美国并未出现真正的现代主义;而受经济发展的影响,美国平面艺术在发展之初就表现出实用主义的商业气息。

19世纪80年代,美国一些成功的商人预见性地认为艺术教育将成为商业成功的关键,他们要求传统的绘画教育应当增加工业和机械制图训练,为工业生产提供便利。为满足工业发展的需求,美国早期的一些艺术院校开始采取折衷主义的方法,以传统自由绘画为主导,辅以少量的应用艺 术课程,如插图艺术、构成课程等。20世纪初,一些欧洲设计形式传播到美国,促进了美国平面设计行业和教育事业的变革。一些激进的艺术院校以构成教学为课 程核心,同时进一步增设应用艺术相关课程,包括插图设计、字体设计、基础装饰设计等,并邀请许多杰出的设计家担任主讲教师。20世纪20年代,许多美国教 育家相信学习艺术的抽象法则不仅可以促进艺术生产,还能提高青年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因此在艺术学校中,构成课程开始成为美国初期艺术教育的基础和 共同课程。在课程改革基础上,一些艺术学院尝试通过设立夜校或学院的方法来整合改良后的课程内容,建设综合的课程体系,其中以芝加哥艺术学院的改革最为激 进,影响深远。

二、1930-1949年:美国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与平面设计教育的萌芽

20世纪30年代,受 欧洲移民潮的影响,许多杰出的欧洲设计家直接将现代主义平面设计带入美国,从而影响了美国平面设计的发展。到40年代,美国迎来了现代设计的重要转折阶 段,一方面,美国设计界开始全面接受欧洲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另一方面,他们开始对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进行改良,以适应美国大众的需求,通过努力逐渐形成了 美国自己的现代主义设计方法,促进了平面设计教育的变革和创新。

三、1950-1959年:美国现代主义平面设计的繁荣与平面设计教育的确立

从50年代初开始,由于现代主义之间现出清晰的、有创造力的前景,国际主义平面设计在美国普遍流行,并与纽约的现代平面设计流派相互影响、融合发展,美 国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意识也更为明显。至50年代末,在平面设计先驱者的教育下,美国新一代平面设计家开始出现,推动美国现代主义平面设计终于形成自己的 成熟风格。

50年代,受到美国战后激烈市场竞争和欧洲国际主义平面设计运动的双重影响,许多高等院校逐渐认可平面设计专业教育的独立性和重 要性。美国平面设计教育家在继承包豪斯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将构建理性的、科学的设计体系作为设计教育发展的理念和宗旨。由于这一时期大部分现代主义设计家 都集中在纽约,纽约成为美国现代设计的一个重要发源地,促进了纽约周边高校内平面设计教育的发展,如耶鲁大学、罗德岛设计学院、雪城大学等,其中以耶鲁大 学平面设计教育最具代表性。受到欧洲现代主义教育理念的影响,耶鲁大学成为最早授予平面设计专业学位的大学,并提出将各种不同的专业整合于设计之中的教育 目标,通过积极聘请杰出的美国平面设计家讲课,加强与欧洲艺术设计高等院校合作,促进美国设计教育与欧洲现代主义设计成果的交流。在课程构架方面,受到美 国新一代平面设计家的影响,耶鲁大学平面设计专业以摄影、印刷和字体排版为核心课程,鼓励学生在这三个设计领域中充分竞争。这种将设计学习作为整体强化内 部各专业之间的关系、促进教师形成合作团队的教学模式,使耶鲁平面设计教育与当时任何一所高校都不同,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继而耶鲁平面设计课程结构和教育 模式,成为当时大多数教育机构改革平面设计专业的范本。

四、1960-1980年:现代主义平面设计的泛滥与美国平面设计教育的成熟

60年代是一个现代主义泛滥的时期。受到国际主义设计风格和美国第一代平面设计师的影响,第二代设计师在他们的作品中处处表现出现代主义理念。进入70年代,受到社会动荡因素的影响,平面设计领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并逐渐分为两大阵营:一是纯粹的现代主义者;一是更加生动的、个人的设计方式。尽管这一时期充斥着不同声音,但在现代主义平面设计领袖的号召下,许多现代主义设计传统得以延续并保留下来。

自50年代起,随着平面设计教育的职业化, 平面设计师开始成为美国全国公认的新职业,同时促进了平面设计教育由纽约、芝加哥、洛杉矶等大都市向许多中小城市发展,高等院校内的平面设计教育进入更为 系统和活跃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平面设计本科教育的课程结构较为稳定,其核心课程的构建包括一系列分析的、形式的和感性的设计体验范围。其中一年级为综 合课程,二年级重点探索图形、字体、色彩等视觉原则;三年级注重理论学习,开设传达理论、视觉系统、信息设计等课程,在课程中有序地增加与课程形式和结 构、信息和内容相关的理论。部分设计院校或机构的平面设计专业开始探索和发展具有特色的教学方式,通过与企业或机构合作和参与城市经济发展,为商业活动提 供支持。一些设计院校还对教育管理系统做出了相应调整,如在70年代,雪城大学视觉传达系教授John Seller不满于广告设计和插图设计的研究生教育状态而提出改革,并设计出独特的设计专业研究生教育课程,专门为在职设计师提供独立的学习计划和研究生学位。

五、1980年以后:后现代主义运动与美国平面设计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80年代是后现代主义设计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受到设计理念转变的影响,美国平面设计教育也就自然全面转向后现代主义。美国平面设计教育呈现专业细分 化、学术化以及数字化的多元发展态势,各设计学院注重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育模式等方面的变革,逐渐形成相应的独特的教育体系。在学位设置方面,许多院 校逐渐提供平面设计专业的MFA学位,哈佛、卡耐基、梅隆等五所大学还为研究人员提供设计专业博士学位。在培养模式方面,为了突破耶鲁大学在高水平教育方 面的培养模式,克兰布鲁克设计学院、加州艺术学院、卡萨斯城市艺术学院和罗得岛设计学校等多所高等院校开始彻底改造他们的教学模式和课程结构,开设更为高 级的实验性设计课程,并鼓励学生将平面设计放到更加广阔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进行思考。受到数字革命的影响,许多设计院校开始改变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从形 式的视觉教育转变为培训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课程,以数码技术、多媒体、计算机交互技术为基础形成了一些新的方向和交叉学科,教育课程结构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方向。总体来说,如何融合现代主义的设计过程和方法与后现代主义对历史的和理论的探索二者的关系,成为这一时期设计教育的内在矛盾和张力。

纵观历史,受欧洲现代主义的洗礼和对理性主义设计传统的继承,美国现代平面设计逐渐发展出成熟的设计风格,促进美国平面设计高等教育形成了稳定的课程结 构、系统的学位管理体系、独特的教育理念和个性化的教学模式。美国平面设计教育家普遍认为,设计师是连接消费市场和信息传达之间的关键角色,职业教育的目 标是将设计师培养为合作解决问题团队中的重要成员。正如杰出平面设计家和教育家Massimo Vignelli所指出的,未来设计师不仅是市场战略的重要参与人,同时也是社会教育家,通过产品向社会和企业输出而展露出属于个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模式。

参考文献:

[1]R.Roger Remington.American Modernism Graphic Design.Yale University Press,1920 to 1960.

[2]Barbara Jaffee,Before the New Bauhaus: From Industrial Drawing to Art and Design Education in Chicago.Design Issues.Volume 21.2005.

时代美业教育范文3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优化 美术教学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集声、光、电等于一体的多媒体技术,以其高效、快捷、全面传授知识和在保存收集资料、便于交流等方面的优势,极大地促进了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在形象直观的美术教学领域产生了深刻变革。

1.促进职校美术教学模式的变革

传统教学形成了教师集体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固定模式。这种模式注重教师、教材和课程内容,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与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背道而驰的。而将现代教育技术引入教学,必将使美术类专业的教学模式发生前所未有的新变化。教学要呈现出多媒体式、交互式新面貌。例如:网络时代课前资料搜集变得更为方便和丰富;运用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的讲解更加生动、形象和直观;课后的总结、评价、反馈、指导更加迅速和有效。

2.优化职校美术专业教学的课程结构和内容

职校美术类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接近现代社会行业发展的需求。以设计类课程为例,影视动画、平面广告设计、室内设计、网页设计等课程的发展都要依赖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完成。而现代教育技术更是为美术类专业提供了现代化教学装备。如: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设计史等史论课程,引入视频、音效、动画、影像等多种现代教育技术后,就成了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

现代教育技术与职校美术专业的交叉影响,促使更多美术类应用型新专业和新课程的产生。

二、在拥有现代教育技术的前提下如何使美术教学更具有效性

1.认清教师在教学中的位置

一些教师只顾投其所好专心自己的创作,以技法代替教法,认为画得好就教得好,认为经验就是真理。一些教师则只会不着边际地泛泛而谈,从不肯动手示范,或者故弄玄虚、令人费解。譬如,作画中提到“形式感”的问题,其实这是一个含量很大的概念。教师就不能含糊其辞地加以个人渲染或作主观臆断,而应从作者的内心情感入手,就表现组织语言、气氛烘托、构图立意、技法流露等方面所做的艺术处理进行系统讲解,同时可借助范画、视频资料或现场演示等有效手段,使原本抽象的东西立即变得生动鲜活起来。它既提高了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审美修养,又有效促进了学生感知能力和思维的开发,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真正“亲其师,信其道”。

2.改变教学方法

第一,激发学习兴趣,诱导学习动机。随着课堂教学中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产生了质的飞跃,生动形象、多元化、丰富新颖的内容,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兴趣,从内部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第二,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发展。现代社会就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职校美术教学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为将来走出校门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授之以渔”。在课题和作业中,根据对象做些有趣的提示,诱发学生思考,从而增强其观察和处理画面的能力。应当充分发挥“双边活动”的优势,促使学生对问题主动思考,同时也让教师了解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惑。

3.现代教育技术应与传统美术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现代教育技术为职校美术类专业的教育教学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美术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但必须指出的是,现代教育技术在美术类专业教学中的作用并不是万能的,要注意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第一,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时课堂容量大,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但要防止“多多益善”的偏向。例如:有时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会刻意增加图片的数量,其抢眼的形象、生动有趣的动画效果,常常使学生在热闹的情景下忘记了课程的内容实质。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强调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强化学生的认知。

第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美术类专业教学虽然有不可取代的优势,但导致教师在课堂上的活动少、与学生的情感互动交流不够。多媒体授课是在教师事先准备好课件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传统的美术教学多是教师对课程内容亲自动手示范,其直观性和可操作性强,学生能立刻心领神会。这也是美术类专业教学的特色与重点,而多媒体教学却替代了重要环节。因此,教师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时,一定要克服其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只有结合必要的互动环节教学才能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时代美业教育范文4

【关键词】美术教育 设计专业 新模式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浪潮中,在国际教育改革的新趋势下,我国的教育正面临新的形势,实现实用化教育模式成为高校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我国高校设计专业教育由于地域环境、专业承办基础、专业特色呈现角度不同,美术教育在其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是不一样的,美术教育教学模式急需解决的问题也不完全一样。从全国专业院校范围内研究美术教育,应该从不同地区出发,研究区域之间推进美术教育模式规范化的进程。深刻研究教育模式的内涵,对于正确把握创建工作的方向有重大意义。

高校设计专业大体由设计与实践两个平台共同组成,美术教育的完善与否决定了设计专业学生基础奠定的牢固性,更决定了设计专业的学生对今后课程的理解吸收程度。在美术教育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应以教育现代化为着眼点,提升管理水平,提升教师素质,改善教育教学手段,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进步,体现个性,彰显特色,为设计专业课程的连贯支撑性,为高校设计专业学生设计思维更准确有利的表现奠定基础。

对于美术教育现代化的个性化、特色化和实用性的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包括相互联系的四个方面:第一,美术教育教学模式体系的内涵、特征与美术教学研究的相关理论;第二,美术教育模式个性化的含义,设计专业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如何体现个性化;第三,美术教育模式特色化的含义,设计专业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形成特色;第四,美术教育模式实用性的含义,设计专业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如何体现实用性与实效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美术教育获得了飞速发展,美术教育模式的现代化在新世纪自然就成了教育发展所追求的新目标。笔者通过研究,得出了设计专业中美术教育新模式的内涵与特征。

美术教育的内涵体现于,美术教育模式的现代化、新型化是一个国家高校教育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所达到的一种新型教育形态,是过去传统教育向当今现代教育的现实转化,囊括了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在内教育整体的转换和全面进步的过程。美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促进人素质的全面提升。所以,美术教育模式新型化、现代化也可以界定为教育制度体系(教师的组成、教育的组织方式,授课形式、运行机制及结构系统)、教育生产力(教育的精神需求、物质基础与发展水平)、教育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变化与教学模式进步的过程。

美术教育模式新的特征从八个方面逐渐显现与渗透出来:第一,美术教育的广泛性与深入性,或者说美术教育在相关专业中的受重视程度。具体来讲,就是要高度重视美术在设计当中的基础性学科作用,同时要走分步骤快速发展的道路。教育要有广泛性,充分满足广大非艺术类学生的教育需求,加固完善现有教育的成果;第二,美术教育这种艺术形式的终身性。美术教育不能只局限于课堂,应包括课堂以外的学习环境。我们要建立终身的美术教育模式。对于美术教育的终身制最重要的诠释是,在校园内要给学生打牢基础,在校外,学生才有继续延长学习时间的能力;第三,美术教育的实践性。如果说以前的传统美术教育与生产劳动是连接不紧密的,学校在某种程度上是象牙塔,是孤立于社会而存在的,那么今天,我们的现代教育必须与社会劳动紧密结合,与社会实践广泛联系。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是现代教育的需求,更是最基本的特征,最普遍的规律。因此,实现和推进美术教育的新型化、现代化,更要加强教育教学和实践的结合,即美术教育要与国民经济发展更紧密结合,为经济的发展而服务;第四,美术教育要多样化。多样化指教育手段的多样化,这种多样化并不仅仅指一个概念性的数据,而是高等院校根据专业特色采取的有针对性的、多样化的方法与手段。社会越是高速的发展,就越是渴求全面性的人才;第五,美术教育所面对个体的个性化。美术教育所面对的人是要有创造力的,创造性的核心就是个性化。现今的艺术领域有一种误区,大众把个性片面地理解为“特长”,认为这是教育的个性体现。实际上特长大多指向技能,如果缺少了创造性,那么这种特长是无法展现出更高水平的。艺术所要具备的创造性应该表现在能够善于思考并提出不同的见解。创造性其实是人的本性,并不只是少数人所拥有的,每个人都会具有不同程度的创造潜力;第六,美术教育也具备信息化,要学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优化教学过程。教育的信息化,并不是单指把课堂教学用电脑的形式呈现,而是要通过技术的手段,对整体的教育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和优化,使教育效果提升;第七,教育都应具备科学性。科学依据是教育开展的标准。现代专业设计领域中,美术教育实践是理性的行为,科学的行为;第八,当今基础美术教育的全球视野。艺术设计本身就是国际化的,美术教育就更需要国内外学习。优质的教育改革是能够快速传播的,是能够具有国际认同性的。

中国是历史积淀深厚的文明古国,有需要我们继承和值得我们骄傲的教育史、文化史。儒家学派、道家学派、佛家学派等共同构成了我国的古代文化。我们应在此基础之上,有效地学习和吸收西方教育的精华。我们的任务就是在高校里使每一个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稳抓专业、提高兴趣、拓展思维、适应社会,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注:本文为黑龙江省艺术科技规划项目,项目名称:城乡公共空间建设的文化生态策略,项目编号:2014B127)

参考文献:

[1]杨晓伟.全球化进程中的学校变革[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邬志辉.教育全球化――中国的视点与问题[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顾明远.关于教育现代化的几个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1997(3).

[4]褚宏启.教育现代化的路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5]王利珉,朱佳生.对教育现代化及其标准的探讨[J].上海高教研究,1998(8).

时代美业教育范文5

一喜中有忧的“热门”

我国现代美术教育起步晚底子薄。随着美育在整个教育中的价值、地位进一步肯定与提高,以及经济与文化建设的发展,每年仅靠几所艺术院校和师大美术专业培养为数有限的美术生,显然是不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学科专业点的增设,不同类型的学校办美术专业,扩大招生规模,这是时代的必然。于是,我们看到:那种长期以来全国几所美术院校“分割天下”的局面已不复存在,众多考生“同挤独桥”的现象已成为历史。时下,老牌艺术院校竟相致力于自身原有学科的重新分化与整合,以求新的扩充与发展机遇。高师院校更是在力求办学效益的提高,抢占市场的竞争中,对美术专业特别青睐,以致大量的美术专业点如雨后春笋般地生长出来。不少长期将美术视为“游艺”或“准学科”而对之不屑一顾的综合性大学,也将建构美术专业作为他们扩大规模,完善学科结构的新思路、新创举,“准学科”的艺术一跃便成为“锦上之花”。据有关资料统计,(注:见《中国美术教育》1995年6期杨瑞敏同志文章。)1987年我国高等美术教育专业点(还不含专业院校和成人教育性质的办学点)为104个,到1990年初,发展到140个,近六年来,已增至300多个。如今的美术专业可以说扔掉了“短线”专业的帽子,而如同计算机、经贸、市场营销等专业一样,成为实实在在的“热门”。

然而,在一哄而上的办学热中,我们不无忧心地看到不少学校增办美术专业的热情是基于纯经济效益之上的,钟情于不薄的经费收入,而不是或没有将重点放在培养以实施美育为己任的美术人才上。在经济效益这个巨大的磁力诱惑下,一些学校不管是否具备必要的师资、教学设备、资料等条件,便扯起大旗,开始“招兵买马”。这种先招生,再四处招聘教师的现象,绝不乏实例。教学中的“因人设课”、随机应便,更是屡见不鲜。至于作为学科教育中心有的合理的课程结构,完善的教学内容,就更是无暇顾及了。蜂拥而上的专业设置,必然带来招生规模激剧增扩,以至出现不少地方招生人数与报考人数持平的状况。择优选才的原则面对这种状况苍白无力,因而不仅多少年来美术专业的文化录取分数在低水平上徘徊,而且生源的专业素质呈下降趋势。在成千上万的升学大军中,一部分文化素质低,也并没有什么艺术天赋的学生及他们的家长,把希望寄托在艺术专业的大门上。“报考普通大学无望,只好学美术,考艺术专业”,这已成为不少考生加盟美术考生队伍的“动因”。美术专业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部分低素质学生获得一种求饭碗的技术培训场所,这不能不说是美术教育的悲哀。我们能指望在这种情境中培养出大批合格的美术家或美术教育家么,更不用说造就有所作为的美术大师了。

在市场经济中有一条规模效益原则,即大规模带来高效益。但对于艺术教育来说,这一原则不一定完全适用。盲目地扩充规模既是一种巨大的浪费,也是对教育效益的诋毁。我们不能不看到,我国原有的有实力的美术院系,规模都不大,招生人数有限,其雄厚的师资力量及长期积累起来的教学设备、图书资料等因办学经费困扰,而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们的宏观决策者们为何不把有限的教育经费更多地到这些院系的机体中,使其更有力地转换内在的生命机制,从而施放出巨大的潜能,而热心于“天女散花”、“重复投入”,以求虚假的兴盛呢?当不少“滥竽充数”式的专业输送出大批“滥竽充数”的美术生时,能说扩大规模带来了大效益吗?一旦美术专业向社会提供了过多的“伪劣产品”,不仅带来美术教育自身价值的贬值,接踵而来的是“恶性循环”的后果,评价美术教育效益最根本的原则,就是看其是否培养造就出适应时代需要的高素质、高水准的美术生。由此,对方兴未艾的高等美术教育热,我们应保持几分冷静与谨慎。

二走出“技术至上”的误区

“什么是美术教育”、“美术教育的功能和目的是什么”,对于这类问题,长期以来不乏理论上的探讨者。其实早在本世纪初,我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倡导者和理论奠基者蔡元培先生,对此就作过精辟的阐述。他从康德哲学的基本观点出发,认为美的根本特性是普遍性和超脱,“既有普遍性,以打破人我的成见,又有超脱性以透出利害关系;所以,当着重要关头,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甚至有‘杀身以成仁’而不‘求生以害仁’的勇敢;这是完全不由于知识的计较,而由于感情的陶养,就是不由于知育,而源于美育”(注:《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蔡元培选集》1959年,中华书局。)基于这种认识,他大力提倡美育,并把美术教育看作是美育最重要的途径和方式,他说“文化进步的国民,既然实施科学教育,尤要普及美术教育”。从广义上讲,美术家和美术教育家都是美育的具体实施者,美术教育就是审美文化教育。审美教育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是审美形态教育,主要培养人们对自然中的和人造物的(包括艺术作品的形态、形式、风格)美的形态和结构的鉴赏、识别和把握表现能力;其二是美感教育,主要培养人们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包括感觉,知觉、情感、想象、理解等心理能力的提高和相互协调。最终落实为某种敏锐的审美知觉和对美的欣赏与创造能力;其三是情操教育,即通过艺术的创造或鉴赏,陶养人们的性情,培养高尚情操,完善人格,并使“发展的个性与其所属的社会团体有机统一协调”(注:赫伯特·里德语,见《通过艺术的教育》P14,吕延和译,1996年湖南美术出版社。),从而使社会和谐发展。如果说这三个层面呈现出一种由低至高的递进关系,并概括出整个美育功效的话,那么高等美术教育就更应该将三个层面通过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方法整合起来,建构系统和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

而事实上,长期以来专业美术教育在实践上并没有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停留或侧重于第一个层面,即侧重于对对象之客观形态的描述与认识。在教学中的直接表现就是“技术主义”至上,专业教学仍是基于感性经验上的侧重于具体技法、技巧的传授,即某种“操作”方式的传承。这种传承与传统的“作坊式”的师徒间的传、帮、带并无二致,只不过现代教学的组织形式把师生之间个体的技术传承变为多项传承而已。所以,我们的高等美术教育往往难以落实其具有审美文化教育特征的效能,而更具职业技术教育的性质。

艺术家是什么?艺术家首先是一个文化人,并且是一个“以能传达的形式来表现感觉、表现心理经验的样式,以规定的形式来表现思想”(注:赫伯特·里德语,见《通过艺术的教育》P14,吕廷和译,1996年湖南美术出版社。)的文化人,专业美术教育,离不开“操作”技术的训练,没有“操作”的美术教育,只算是“玄想”式的人文教育。而仅有“操作”,培养不出具有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具有完整人格、并能以有异于他人的方式表达其独特的思想情感的美术人才。

优化课程结构,增强美术学知识和相关人文知识教育,将技术训练与审美文化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在“操作”性课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利用某种视觉媒介有效地传达艺术感觉和思想,从而提高他们艺术修养的知觉能力;这是专业美术教育课程结构改革和教学方式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没有合理的课程结构和自觉以教学心理科学为指导的教学,是缺乏现代性的教学,没有文化感的教学仅仅是“匠人”的劳作。笔者认为:是重审美文化素质教育、创造能力的培养,还是着眼于技术的传承,这是现代美术教育与传统美术教育的分水岭。

美术教育改革中调整课程结构,似乎并不困难,然而,要增加“操作”性课程的文化含量和科学性;却非易事。因为,相当一部分“传道者”在文化和专业素养上的浅薄,实在令人担忧,当“传道者”尚处在“匠人”的水准上,我们能指望出自其门下的求知者成为有文化的美术人么。

三“先天不足”与“后天失调”

时下,美术专业办学与改革热点中的热点,就是调整和新设工艺设计专业。这反映了社会的需求和美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值得肯定和欣慰的。长久以来,我国高等美术教育都以西画、国画、工艺三大学科为基本结构,其中工艺学科的发展最不稳定,最为薄弱,培养纯粹美术家成为专业美术院校的主要目标,而比较忽视社会需求的应用性美术人才。为何出现这种状况?笔者曾撰文分析其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我国第一代出国的美术留学生,绝大多数在西方接受的是学院主义绘画教育,以古典写实绘画为追求目标,少有学习实用美术的。本世纪初,实用美术在西方也相当薄弱,包豪斯教学体系对当时的西方人来说也是一件新事物,这样,我国专业美术院校起步就是以造就纯粹美术家为主要目标的。二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国都处于战乱、动荡、经济落后的状态中,再加上将美术看成是纯意识形态范畴,因此,实用美术教育也就没有发展的基本条件,“先天不足”是历史带给工艺美术教育的遗憾。

在大力发展经济,人们企求提高生活质量的今天,在中等职业美术教育日益兴盛的情况下,以纯美术为主的高等专业美术教育结构显然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了。时代需要高水平的美术家,也呼唤着更多实用美术人才的出现。当然,发展设计教育,不仅是经济建设,“改良制造品”的需要,而且还与当代艺术潮流和文化发展的态势相吻合。现代艺术美学已消解了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的森严壁垒,艺术创作活动已不局限在画架上,现实生活空间为人们提供了创造美、感受美、欣赏美的广阔领域。工艺设计的更为广泛应用,工艺设计教育的加强是实施美育的有效手段之一。更重要的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媒技术的发展和阅读方式的变革,设计大有成为未来主流文化的可能。早在六十年代,加拿大传媒研究的资深学者麦克鲁安在对当代文化趋势作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就预言:现代社会正从文字文化转为图形文化,进入了视觉传达时代。前不久,彭德先生也断言:作为手工图像的绘画——油画、水墨画、水彩、水粉、版画等,将陆续退出图像舞台的中心,取而代之的将是借助于新媒体而产生图像文本。这样的断言或许有点言过其实,但是,设计在这个时代,在我们的生活空间中无处不在。我们已经或将更深地浸润在设计文化的氛围中,这确是勿庸质疑的事实。在专业美术教育中忽视设计教育是一种麻木,将设计看作是不能与“纯艺术”相提并论的“准艺术”是一种偏见。这种麻木与偏见,当下正被如火烈烈的办学热溶解。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目前设计专业教学中理论探讨落后,设计观念陈旧、教学方法与手段滞后,课程结构缺乏有序性和科学性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工艺设计是为人造物的活动,它的功利性、实效性、广泛性特征,决定了设计教育是一门涵盖现代科学文化、技术多方面知识的综合性学科,它包括设计学、美术学、技术美学、人体工学、材料学、环境学,还涉及心理学、信息传播学、市场学等学科。工艺设计的创造性以及审美(设计)观念传达的隐喻性特征,又决定了设计教育必须将审美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并把设计思维训练,发展人的创造性思维,唤起人的创造力和创造才能,进而树立起人文关怀精神作为教学的核心和终极目标。时下,相当多的设计专业设置单一且相互分割,把实用性简单理解为一种操作实践,根本开设不出设计学、设计美学等基础理论课程,对材料学、传播学、环境学等相关课程也相当漠视,设计观念与人文精神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就是有限单一的课程,也多半局限于“纸上谈兵”。于是,相当多的设计专业毕业生走向社会,面对设计课题,不知所措,发现一切都得从头学起。可以说,应该更具现代文化特征和文化感的设计教育,在不少的设计专业中比纯美术教育更缺乏文化教育的特征,更具技术培训的性质。

现代设计思想和人文精神教育、设计观念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现代设计手段的应用、对现代材料的认识与掌握,已成为现代设计艺术教育的核心内容。调整、完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转变教学观念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最紧迫最重要的课题。

四“尴尬”本不属美术学

在高等美术教育的变革热中,最被冷落,仍未摆脱尴尬境地的可能要算美术学(美术理论、美学、美术史及美术批评)(注:此概念是否正确尚需探讨,在此仅因“约定俗成”而用之。)的教学了。长久以来,美术学的研究与教学总是处于陪衬或附庸的地位。据统计,在专业教学中,美术学总的课时比重一般不足8%,不少新设专业甚至根本没有开设这类课。即使在开课的学校里,不少学生对这类课程缺乏起码的兴趣与热情,他们关注的仅仅是考试是否过关的问题。现实也是一种教育,不是吗?不少技术的操作者,没有最起码的美术学知识和修养,不照样画画,卖画,甚至成“家”吗。更有意味的是,有的技术操作者将美术史论学者看成是其作品的寄生物。没有操作者的存在,就没有作品的存在,没有作品的存在,论家自然就无所依附,这似乎是一种必然的逻辑关系。另一方面也确有“摆弄文字”的人将自己廉价地托附于操作者。这种现象的产生基于一种误解与无知。不过在“技术至上”,对现代美术教育根本特性与终极目标缺乏认识的教学体系中,这种误解与无知的出现也是在所难免的。自尊的美术学者们为了不再被冷落和不再尴尬,极力扬起独立的旗帜,于是,有一定实力的几所院校相继创办了美术学或美术史专业。的确,美术学是人文学科领域里一个重要方面,有其自己的研究对象、范畴、目的与功用,有其独立的品格与存在的价值。在欧美,不仅在美术院校开设美术史论专业,不少没有美术专业的综合性大学也开设有美术史论系。而在我国开设美术史论专业是要一定勇气和眼光的。偌大的中国,应该说仅靠两三所院系美术史论专业的毕业生是远远满足不了现实和将来需要的。特别是在高中和普通大学开设美术欣赏课已成为教育的法规之后,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审美文化的传播者,更是成了美术学专业责无旁贷的责任。因为,按目前的教学模式,不管是美术学院还是师大的美术专业的毕业生是难以承担这类课程的。现今一些综合性大学增设艺术专业,其实不必去与专业院校比高低,注意点首先应该在美术学专业上,因为其自身的人文资源,将给这个专业带来专业院校没有的优势。

时代美业教育范文6

【关键词】社区学院;职能变迁;高职教育

0.引言

从19世纪中后期起,德国高等教育的许多思想在美国传播和发展,尤其是"纯粹大学"的理念。"纯粹大学"呼吁建立一种介于中学和大学之间的学院,以便使大学解脱出来,不再教育一些准备过于不足,难以接受高深学术性、专业性教育的一二年级学生,把大学重组为研究中心和知识精英的培养中心。

1892年,时任芝加哥大学的校长哈珀综合了前人的思想,将大学分为一、二年级和三、四年级两个部分,前者称为"基础学院",后者称为"大学学院",1986年这两部分又分别被改名为"初级学院"(Junior College)和"高级学院"(Senior College)。1947年美国总统的高等教育委员会在其报告中使用"社区学院"取代"初级学院"。至此,一种新的学院形式开始出现在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并对美国的高等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由于社区学院的建立,美国创建了由四年制大学、学院和两年制学院构成的三级高等教育结构,形成了由副学士、学士、硕士和博士构成的完整的四级学位制度,其意义是深远的。

1.美国社区学院的职能变迁

1.1初级学院建立初期(19世纪末—20世纪40年代)的主要职能—转学教育

转学教育是指为那些在学术能力、经济能力等方面仍为做好准备的高中毕业生提供两年中学后课程,并采取与四年制大学和学院通用的学分制度来规范学生的学习,从而选拔优秀的学习者在完成社区学院提供的大学一、二年级的教育后,以协士学位(副学士学位)的文凭继续进入更高层次的四年制大学或学院完成后两年的学业从而最终取得学士学位。初级学院从诞生之初起,是联通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的桥梁。因此,转学教育就自然而然的成了社区学院的最初职能。

初级学院建立之初的另一个职能是为那些没有机会进入四年制大学或学院继续学习的人提一种供终结教育,既职业教育,训练熟练工人、半专业性工人和技术工人。然而由于受当时初级学院本身的条件限制,如规模、资金、教师等,所以在此阶段初级学院基本没有开展职业教育。如1930年坎贝尔曾广泛地分析了343所初级学院的课程、系统设置和教学计划,并查阅了349篇有关文献,得出平均每所初级学院的各种职能所占比例为:准备性转学课程占58.7%,终结性、职业教育占15.5%,提供培养良好公民的民主教育占13.6%,普及高等教育的职能占11.8%[3]。

1.2社区学院成熟时期(20世纪40年代—70年代)的主要职能—职业教育

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转学教育依旧是社区学院的主要职能,但是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是二战结束后美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年代,深受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职业教育逐渐成为社区学院的主要职能。据美国社区学院和初级学院协会20世纪70年代初在各州社区学院学生中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社区学院的学生中读转学课程的人数为60%-70%,到60年代末则猛降至43%[4]。新一代的两年制社区学院在此期间发展起来。职业教育由此成为社区学院两大主要职能之一,并至今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职业教育是美国社区学院发展至今的主要职能之一,学院提供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课程,学生就读一、二年级的副学士学位课程但并不一定升入三、四年级继续学习学士学位后两年的课程,终结性教育直接指向社会需求,为自己未来的职业而接受教育。

1.3综合性社区学院时期(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主要职能—社区教育

相对于转学教育、职业教育、发展教育而言,社区教育是社区学院最后产生的一种职责,也是发展最为强劲的一项功能。美国社区学院社区教育主要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经济大萧条时期。这一时期,许多初级学院根据所在社区和当地政府的要求,为失业工人举办各种形式的短期实用技术培训班,开设了汽车维修、装潢、饮食服务等大批实用课程[5]。

一般来说,社区学院的社区教育包括成人教育、继续教育以及各种形式的社区服务。参加社区教育的人通常年龄较大,超过18-21岁的传统年龄。他们的学历基础多种多样,许多人已经大学毕业,甚至有研究生学位;更多的是没有高中文凭的人。他们所追求的通常只是短期目标而不是学分或学位。与此相应,有的课程给学分,有的课程不给学分。学习期限可长可短,多则几年,少则几天,甚至只有一小时[6]。

2.对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借鉴和启示

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是近年来国家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更是指出,发展高职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高等职业教育重在培养“半专业”人才,为各种职业岗位输送一线中高级技术人员。但是由于其发展时间不长,经验不足,因此还存在各类问题。譬如教育投入不足、企业参与不够、教学建设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双师型师资力量不足、实习实训条件差、部分学校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职能定位混乱等。

分析这些众多的问题,其中多数问题的症结就在于职能定位。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主要实施的是一种“专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其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三年制的大专层次毕业生。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的职能及主要问题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2.1职业教育

这是我国多数高职院校的最重要职能。我国高职院校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美国有所不同,因为问题的核心不在于如何处理职业教育与转学教育的关系问题,而是如何使自己提供的教育区不带有一般本科院校的学术化倾向。具体体现在专业设置不符合当地实际情况,脱离社会发展需求,因而无法吸收众多优秀的高中毕业生。另一方面,由于还不存在一种规范化的与中等职业教育衔接体制,因而进一步降低了其生源质量。

2.2专升本教育

这项职能类似于美国社区学院的转学教育职能,区别在于我国高职院校的专升本教育依赖于正规的选拔性考试,其10%-15%比例也受到严格规定,这就使学校和学生又走进了应试教育的迷宫。而美国社区学院就读转学教育课程的学生其转学率在1984年仍高达20.2%。

2.3地方服务

这项职能类似于美国社区学院社区教育中的社区服务职能。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地方服务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服务宣传力度弱、服务意识淡薄、服务种类单一、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缺乏与地方机构及企业的合作等。 [科]

【参考文献】

[1]B.R.Clark,Guy Neave:The Encyclopedia of Higher Education [M].Oxford,UK,Pergamm Press,1992.

[2]王英杰.美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百年回眸[J].高等教育研究,2000,(1).

[3]王廷芳.美国高等教育史[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219.

[4]续润华.美国社区学院发展研究[M].中国档案出版社,2000,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