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装备行业前景范例6篇

制药装备行业前景

制药装备行业前景范文1

1.1对科技化的需求

大体上可将医疗制药工业的生产分为两个方面,即原料药和制剂,前者又可细分为化学制药、生物制药以及中药等类型。对于不同的制药类型而言,其自动化的形式均不相同,目前,国内原料药的自动化方式主要以PA为主,而制剂药的自动化方式则是以FA为主。制剂生产是药品形成的最后阶段,其基本上采用的都是机电一体化的单机组或多机组流水线作业,虽然这些设备当中也应用了一些自动化技术,但从整体情况上看仍有所欠缺,如对药品成分及质量的实时检测分析、对异物的在线监测等技术并未获得广泛应用,大部分质量管理系统均为离线和非实时。鉴于此,对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以及对相关自动化系统的整合是现阶段国内医疗制药对科技化方面的迫切需求。

1.2对信息化的需求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国内一些医疗制药企业在管理方面都引入了信息化技术,然而,通过调查后发现,信息化技术在医疗制药企业中的应用多集中在财务管理、生产计划管理、供销管理等方面,其并未与药品和设备的优化设计、生产加工过程的控制融为一体。同时,医疗制药企业的自动化与信息化基本都是相分离的,没有真正意义上地实现科技与信息的深度融合,由此可见,科技与信息的融合将是未来一段时期国内医疗制药企业的必由之路。

2基于高新技术的医疗制药科技化及信息化研究

2.1医疗制药装备集成化与模块化

2.1.1装备集成化。

以中药生产为例,其整个制药过程包括制剂、前处理(药材清洗、干燥、粉碎、灭菌、提取等),这是其与化学制药最为显著的区别之一,由此也决定了中药制药装备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传统的中药制药装备之间的联系性较差,彼此相互脱节,严重影响了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可对制药设备进行集成化,即将制造过程中联系较为密切的几个单元工序集成到一起,并使其在一台设备上完成,这样一来,不但能够有效克服各道工序之间衔接带来的污染,而且还能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量,更加符合新版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对制药过程的要求。

2.1.2装备模块化。

制造装备的模块化具体是指为达到对系统整体控制的目标,并使设备满足客户的某些特定要求,利用模块的不同组合方式,将特定功能的管理、设备等装置连接到一起,使之形成一个整体。基于模块化设计出来的制药装备,其人机界面更加人性化,更易于操作和维护。

2.2医疗制药装备自动化及智能化

随着新版GMP的颁布实施,国家对药品质量的控制越来越严格,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制造装备进行改进和创新已成为必然趋势。将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应用到制造装备的研发上,不但能够提升装备的整体性能,而且还能简化操作,降低劳动强度,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减轻制药过程带来的污染,有助于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智能控制与远程监控是制药装备未来一段时期的主流发展方向,其中在线监控主要是指设备具有分析、处理系统,可以自行完成预先设定好的步骤或工序,这为设备的联动和控制提供了可能。为此,在对制药设备进行研发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随机控制、实时分析、数据显示、程序控制、自动报警等功能。

2.3医疗制药装备的环保化和高效化

近年来,我国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在这一背景下,国家对环保和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的问题愈发重视。虽然与工业企业相比,医疗制药行业造成的污染较轻,但在生产中也会排放出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为此,医疗制药装备的环保化及高效化将会成为未来一段时期装备研发的主流方向。采用快速、高效的制药前处理技术和装备是目前制药行业实现环保化和高效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具体可应用如下技术:多级逆流提取技术、超临界提取法、微波瞬时灭菌等。此外,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连续化,也可以有效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

3推进医疗制药科技化及信息化的两点建议

3.1加大投入力度

医疗制药装备行业的快速稳定发展需要以明确行业发展方向为前提,同时还需要在技术创新方面提供充足的资源和资金作为有力保障。医疗制药装备行业不仅要加快新产品的研发,而且还要重视对现有产品的不断改造,以此提升医疗制药的科技化水平。尤其在配套加工制造、生产工艺等领域,要持续加大改进投入,使资金投入满足新技术产品的开发需求。除此之外,建立一套严格的研发资金申请程序,有效控制研发资金支出,提高研发资金的使用效益,避免出现资金浪费现象。

3.2加快新产品的研发速度

医疗制药装备的研发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改造和提升现有医疗制药装备。如,组合现有清洗机和灭菌器,实现两者的功能整合,制造出清洗消毒灭菌器;又如,改造消毒灭菌设备,提高消毒灭菌设备的技术水平,使其既能够满足医疗制药行业对灭菌提出的高要求,又能够适应更为复杂的生产工艺。另一方面,加大全新产品的研发力度,开拓市场空间。如,研发西林瓶灌装机、冻干机、粉液多室袋生产系统等产品,不断提高我国医疗制药装备行业的科技水平。

4结语

制药装备行业前景范文2

研制始末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世界野战炮兵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口径适中、机动性能较好的152/155毫米自行火炮成了世界各国野战炮兵的宠儿。各国在评判自行火炮先进与否的标准方面形成了统一,射程是否够远、精度水平如何、射速如何、炮车自动化水平如何、是否配备了完善的野战炮兵自动化指挥系统,成为了衡量自行火炮先进程度的主要指标。

当时苏联判断,西方在研的先进155毫米自行火炮将普遍使用半自动或者自动装弹机,火炮射速超过4发/分。于是为2S19配套研制了自动装弹机。整套机构和弹药整合在炮塔之中,其射速达到6-8发/分,超过了当时所有的西方155毫米自行榴弹炮。这种装弹机把所有弹丸置于一个链条式的滚动弹仓中。当炮手选择某一弹药时,弹仓开始旋转,把这枚弹丸送到出弹口,并将之推出,然后转移到炮尾托弹盘上,由炮尾推弹机构将弹丸推入炮膛。与此同时,装填手从链条式旋转药舱内取出需要的药筒,也将其放入炮尾托弹盘,随弹丸之后推入炮膛,火炮关闩,完成一次装填。完成射击之后,退弹机构将药筒从身管下方的抛壳窗推出。

1987年2S19正式装备苏军部队,并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指标最优秀的自行火炮之一。但不久后问世的德国PZH-2000型52倍径155毫米自行火炮采用了先进的装弹机和模块发射药,火炮最大射速达到8-10发/分,使用底排弹最大射程达到了40千米。为了重新夺回优势,苏联开始了更新一轮自行火炮的研制计划,以“十字军战士”为对抗对象,要求火炮射程、弹药携带量、最大射速达到或者超过其水平。

1997年以后,俄罗斯军工业对前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国防工业成果进行梳理,制定了新的发展规划。在新的规划中,新一代自行火炮计划得以保留,但是被拆分成了若干个小的项目。例如在2S19M项目中验证了新的炮控系统和炮兵自动化指挥系统;在2S19M-155项目中验证了52倍的身管、多模块发射药和全新的自动装弹机技术等等,并为了解决炮尾闭气问题研制了螺楔式炮闩。2005年以后,随着经济的好转,新一代自行火炮计划的诸多成果被整合在了“联盟”上。这种采用两门52倍径152毫米炮的火炮,使用底排弹时最大射程40千米,最大射速15发/分。

但通过测试后,俄军方却放弃了“联盟”的装备计划。俄军认为,由于将两门火炮集成在一起,“联盟”战斗全重接近55吨,其机动性和通过能力不能满足新时期俄军的需要。况且其压制“十字军战士”的指标要求来源于冷战时期的核生化背景下,片面追求单炮战技指标的设定。在今天强调快速反应、快速机动的背景之下,如此笨重且造价高昂的自行火炮显然是没有必要的。

2010年后,俄军将新一代152毫米自行火炮定义为一种先进的模块化型号,最大射程40千米,射速8-10发/分。炮塔采用模块化设计,依然要求集成包括全部弹药在内的自动装填机构及相关控制设备。这种炮塔可以根据需要安装在坦克底盘或者是载重卡车上,用以分别满足重型旅和中型旅的火力压制需要。这便是2S35“联盟-SV”的由来。

设计简介及未来前景

“联盟-SV”采用了与“联盟”一样的2A88型152毫米炮。2A88型为52倍径身管,最大初速960米/秒。发射普通榴弹最大射程30千米,发射底排弹最大射程40千米。据悉,为了方便发射药自动装填,2A88可能使用了单模块或者双模块的发射药,其最大射速10发/分,并且具备4发同时弹着能力。

在弹药方面,“联盟-SV”采用了专门开发的全套弹药,包括普通杀爆弹、底排弹、底凹弹、反装甲子母弹、末敏弹、复合增程弹、激光制导炮弹等等。发射普通杀爆弹最大射程为30千米,发射底排/底凹弹的最大射程超过40千米、发射复合增程弹药时的最大射程达到70千米。为了改善火炮在大射程时炮弹的散布,配用的底排弹、底凹弹等可以选装具有弹道修正能力的引信。

“联盟-SV”的炮塔采用全无人设计,采用带自动补弹功能的自动装弹机。底盘中集中式的成员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乘员的安全性。火炮在装填时,位于火炮右侧的弹丸仓将待发弹丸转到指定位置并推出,与炮尾联动的装填机构再将弹丸转移到托弹盘中,并将其推入炮膛内。同时,火炮左侧的发射药舱将发射药模块从包装桶中推入与炮尾联动的装药桶中,然后装药桶转到指定位置,将发射药随弹丸推入炮膛。当需要补充弹药时,轮式补弹车与自行火炮背对背靠拢,前者的弹药输送装置与后者炮塔尾部的自动补弹装置对接。炮塔尾部右侧装置负责传送弹丸,左侧装置则负责传送模块发射药包装桶。

“联盟-SV”的炮塔在设计时强调模块化,炮塔模块可以方便地安装在经过改进的T-90坦克底盘、“阿尔玛塔”坦克底盘及“卡玛兹”卡车底盘之上。阅兵式中亮相的“联盟-SV”底盘,从外形判断,应该是基于T-90的改进型号。

在炮兵自动化指挥系统方面俄军起步较晚,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才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炮兵自动化指挥系统。从目前“联盟-SV”公布的信息来看,其炮兵自动化指挥系统分为指挥和侦察模块。指挥模块包括炮兵指挥车和通信保障车;侦察模块包括炮兵侦察雷达、战场监视雷达和直升机载战场监视雷达。与西方同类系统相比,缺少远程无人侦察机、炮兵前观车和气象侦察雷达等等。

“联盟-SV”虽然性能优越,但造价非常昂贵。据俄媒报道,为阅兵式而交付的首批10个炮塔单价接近1.5亿卢布。如果加上底盘的话,全车造价恐达到2亿卢布左右。按现在的汇率折合人民币2500多万元。因此,“联盟-SV”在短期内并不能完全取代2S19。在相当漫长的一个时期里,“联盟-SV”和2S19M会并存于俄罗斯陆军之中,俄军也不得不忍受同样口径下,却要使用药筒和模块两种发射药混用所带来的尴尬局面。

前景预测

制药装备行业前景范文3

行业景气度成为影响富人身家的重要因素。

医药健康、机械、装修装饰等高增长行业孕育出地位得到不断巩固的资深富人和财富

快速增值的新富,而零售业和新能源行业则因子行业景气度不一而出现明显的富人财富分化。从一年一度推出的“500富人榜”中撷取部分行业富人的起起落落,

折射的正是富人所在行业的景气走势。

医疗健康业:长执牛耳

医药行业的长期稳定增长基于两方面的支撑。其一是在中国现有的人口结构下,未来老龄化现象将进一步凸显。申银万国研究显示,中国将成为老龄化最快的国家,2000年,中国60岁以上老人人口占比尚处于世界平均水平,到2050年将达到31%,大大超出届时世界20%的平均水平;老龄化严重即意味着高基数人口将遭受多重疾病侵扰,卫生部的相关统计显示,75%的60岁以上老人患有一种慢性疾病,50%患有两种以上慢性疾病。出于对健康的追求,医药行业需求在未来较长时期内将保持强劲。其二是目前人均医疗开支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通过推行医疗改革、逐步实施全民医保等,无疑将有效提升医疗健康行业的市场容量,并刺激医药制造、医疗器械及相关服务行业拓宽发展深度。

作为增长最为确定,并兼具较强抗周期性的行业,医药逐渐从“防守型”转为“进攻型战略配置行业”,上市公司不断增多,医药行业的金矿魅力也映射至本年度的“500富人榜”,不仅当下大热的房地产、金融等行业富人总身家增速远不及医药生物行业富人,连投融资最为活跃的信息技术行业也自叹不如(表1)。2011年,医药生物行业为“500富人榜”榜单贡献了31位富人,其财富总值为2507.2亿元,较上年的上榜人数增加了29%,财富总值则同比上升了惊人的131.1%,远远超过了2011年500富人的总体财富增长幅度。

与医疗健康行业富人身家飙涨相呼应,其已连续多年源源不断为富人榜输送着“新鲜血液”。2010年新上榜富人为6位, 2011年该行业的孕育富人传奇再次延续,多达12位新贵成功上榜,涉及制药、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子行业。

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该行业内财富排名前三位的海普瑞(002399)的李锂家族、四环医药(00460.HK)的车冯升、科伦药业(002422)的刘革新家族均因旗下公司上市,财富方首次曝光于公众视野。以420亿元财富跻身“500富人榜”第4名的李锂是其中的典型代表。2010年5月6日,头顶“史上最贵新股”光环的海普瑞以148元的发行价正式登陆中小企业板,共募集资金59.35亿元,上市首日股价曾一度冲高至188元,当时动用超过10亿元资金参与申购的机构就多达47家,场面盛极一时。2007年9月进入海普瑞的高盛集团,账面回报率高达103.54倍。专业出身、白手起家的李锂夫妇则通过资本市场成功实现了知识财富的超额兑现。

按不同的行业属性分析,药品制造领域依然占据了上榜富人的绝大多数,器械、服务、渠道3个方向的上榜富人数量则仍未见起色,今年上榜的31位行业富人中,药品制造贡献了25人,医疗器械4人,服务、渠道各1人。

PE/VC同样偏爱投资药品及医疗器械,投中数据显示,2010年1-9月,两个领域融资金额在整个医疗健康行业中占比分别为45%和30%。中药制造商康采恩医药于2010年初获得摩根大通旗下One Equity Partners的6960万美元注资。医疗设备生产商普什医药同年4月获得银建国际1.8亿元投资,大基康明同年6月获胜达国际4000万美元注资。PE/VC的热捧,无疑吹响了下一轮财富号角,而从榜单上新生富人的数量增长、蝉联富人的财富增值规模来看,医疗健康行业正是培育新富人,壮大资深富人的沃土,并有望在“500富人榜”榜单上长执牛耳。

机械设备业:立于多重利好之上

机械设备行业处于多重行业利好的交叉点上,政策利好来自于十二五规划、《机械基础零部件产业振兴实施方案》等对高端装备业、零部件配套等领域的战略支持,新兴行业如海洋工程、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相关的设备领域将存在较大的开拓空间。从内需来看,城镇化趋势的长期存在,与机械行业需求量呈正相关的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稳定和劳工成本上涨都将导致更多资金配置于机械化生产模式。此外,随着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的提升,中国机械机电设备制造企业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优势也逐渐显现,三一重工(600031)、(000157)、柳工(000528)等龙头企业“走出去”的足音日益响亮,如已顺利并购意大利CIFA 公司,跃升为全球混凝土机械行业的首位。而新兴市场国家的旺盛需求将有利于机电企业的海外拓展,并构成新的利润增长点,如三一集团在巴西投资2亿美元建设工程机械生产基地,柳工在印度投资2亿元建立海外制造基地等。

机械行业的高景气度传递到榜单上,直接体现为机械与电气设备行业的富人总身家从2010年的2057亿元上涨到2011年的2683.4亿元,涨幅达30.45%。以三一重工为例,2011年其在“500富人榜”榜单上再次独领,创始人梁稳根更以500亿元身家摘取本年度首富桂冠,从104亿元到500亿元,梁稳根只用了短短两年时间。并且,三一继续保持了单一机构诞生富人最多的纪录,担任三一重工高级副总裁兼三一美国公司董事长的周福贵本届首次上榜,而另几位核心高管唐修国、毛中吾、向文波、袁金华则已是榜单常客(表2)。三一富人的财富增值幅度连续数年高过行业增速均值,更高过榜单总财富增速,在2010年取得平均约170%的财富同比增值后,2011年又同比上升了77.8%。个人财富大幅跃升的基础是三一集团强劲的业绩表现,据其2011年4月的最新公告,2011年一季度三一重工净利润预增135%以上。

在工程机械之外,符合经济发展趋势的相关子行业也诞生了一大批新富。在与清洁能源相关的设备领域中,2011年1月上市的华锐风电(601558)通过生产1.5兆瓦级的高端产品,成立两年即超越金风科技(002202),其创始人韩俊良身家也扶摇直上逼近百亿元。而以水电设备为主营业务的富春江水电集团,在国际化进程中再下一城,承接了全球在建的最大潮汐发电站韩国SHIWA电站的机组制造。同样的创富逻辑也体现在汉和集团的张思夏身上,其公司所属的输配电设备领域直接受益于智能电网和新农村建设。资料显示,1982年,时任村委书记的张思夏带领村民从生产裸电缆线起步,如今汉缆股份(002498)已是行业内高压、超高压领域的龙头,并正在积极布局超导领域。

装修装饰业:面临价值重估的黑马

本届“500富人榜”中的黑马行业非装修装饰行业莫属,当房地产行业在市场与政策的博弈中陷入某种僵局时,其巨大存量市场所催热的装修装饰行业成为了一个颇具想象空间的细分行业,其显而易见的广阔市场及逐渐向设计创意类转型的行业属性,令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行业将在未来为“500富人榜”贡献更多的新面孔。

根据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的统计数据,我国建筑装饰业产值从 2002年的 6600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1万亿元,8年间复合增长率达15.57%,高于同期国内居民消费年均11.46%的增长。在公装领域,伴随着城镇化趋势、居民消费升级及娱乐文化需求的上升,公共建筑如高级酒店、影院、剧院等装修装饰需求大增,洲际、雅高等知名国际酒店管理集团均已在中国提出较为激进的扩张计划,战线也从即将饱和的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蔓延。其次,越来越多基于“一站式消费”特色的shopping mall的出现,也有可能为装修装饰企业带来金额大、利润弹性高的订单。

住宅精装修领域带来的利润增长更是值得长期看好,中国目前的精装修平均比例仅占约10%,而发达国家则可达80-90%,发展空间巨大。近期,恒大地产(03333.HK)先后与亚厦股份(002375)、金螳螂(002081)、广田股份(002482)签订了资金额达30、30和35亿元的装饰合同就是有力的证明。未来将占房地产供给市场主要力量的政府保障房,也将注入大单装修需求。据中国建筑装饰协会预测,到2015 年我国建筑装饰行业的产值将达到3.8 万亿元,复合增长率可达12.6%。

除了高市场容量之外,不同于建筑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普通建筑平均每10年会有一次装修翻新,酒店则一般5-7年翻新一次。而在消费升级的时代背景中,消费者对装修水准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从仅要求简单粗放式装饰升级到注重艺术、环保及满足更高的审美情调,凭借设计环节所获取的高附加值将远超过装修施工本身,行业属性由建筑业向创意行业转型。

准确预判到这一行业广阔成长空间及行业特殊属性的创业者,通过在此领域精耕细作,已获得财富的大幅上扬,在资本市场赋予该类企业高市盈率的推波助澜下,他们在财富比拼中崭露头角。2011年,亚厦股份的丁欣欣、张秀娟夫妇,金螳螂的朱兴良家族,广田股份的叶远西均成功跻身新财富“500富人榜”,其中,金螳螂的朱兴良家族为第二次上榜,且名次由上年的392位跃升至2011年的98位。另外两位虽为首次亮相,亦表现不俗,分别位列72及123位。亚厦股份的发展速度为这一“黑马”行业提供了极佳诠释:2010年其实现营业总收入44.88亿元,净利润2.6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0.44%和98.22%。各项业务收入增速中,装饰同比增长100.43%、设计同比增长113.24%。

零售业:新模式倒逼传统业态

消费升级及转型内需驱动的背景下,零售业整体前景广阔。十二五规划中倚重内需战略指导下,个税减免、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健全正在逐步推行中。随着政府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一直在居民消费中占最大比例的房地产消费必将为居民其他类消费腾挪出更多空间,从而有利于零售业的长期表现。相关研究也显示,中国人均零售额仍处于1000美元的较低区间,与欧美发达国家5000-10000 美元的人均水平差距较大,零售业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与零售行业整体前景看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传统零售业在2010年已略显疲态。以家电连锁零售两大巨头苏宁电器(002024)、国美电器(00493.HK)的表现为例,其上榜富人中,仅有已从国美离职的陈晓一人2010年财富有所增长,主因还是其主导实施的股权激励计划提高了自身的持股比例。尽管在国美内斗公开化的2010年,苏宁趁势发力,一方面加快铺店速度,另一方面推出精品店等不同店态,试图提升整体盈利水平,但受京东商城等网购渠道兴起的分流影响,苏宁掌门人张近东此次仍痛别“500富人榜”前十名(2010年为第7名),财富缩水13亿元,名次下滑至第15位。尚在囹圄之中的黄光裕,也遭受同样的财富缩水命运,从2010年的19名滑落到今年的第31名。为了应对网络购物潮起,苏宁推出了苏宁易购,国美也在收购了库巴网之后推出了国美网上商城,但线下的运营经验能否成功复制到线上仍是未知数。

新兴消费趋势、新兴连锁领域、新兴渠道的出现则推动零售业富人在榜单上继续攻城略地。2009年,当全球经济尚未走出金融危机阴霾之时,中国车市却在购置税减免、新旧车置换、汽车下乡优惠政策等多重刺激下,走出了一波高涨行情,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09年,汽车销量达1360万辆,同比增长近50%,并一举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2010年,中国汽车销量再次井喷至1806万辆,稳居全球第一。汽车消费的红火带动了上下游的共同繁荣,汽车经销商的成长在今年的零售业榜单中得到了充分体现,2010年该细分领域仅有庞大汽贸集团的庞庆华一人上榜,而今年则为零售业榜单贡献了3位富人,其中,庞庆华的身家由2010年的25亿元上涨五倍至今年的126.9亿元,名次由2010年的389位跃升了326位至今年的63位。另两位新富分别是正通汽车(01728.HK)的王木清(总排名107位,财富为93.2亿元)和中升控股(00881.HK)的李国强(总排名159位,财富为71.6亿元)。在汽车经销商之外,其他行业的专业连锁经销商在我国也开始起步,如销售农用机械的吉峰农机(300022)、建材家居类连锁红星美凯龙等,未来有望涌现出更多的专业连锁零售类富人。

面对“美人迟暮”的超市业态,差异化经营成为新生代超市的法宝,主营业务同为超市连锁的永辉超市(601933)和人人乐(002336),其创始者的财富却一升一降,充分暗合了这一法则。人人乐的何金明家族财富减少了23.5亿元,而主打生鲜产品的永辉集团掌门人张轩松、张轩宁兄弟则以85.5亿元身家位列富人榜第113名,财富同比实现185%的增长,名次较上年大幅擢升了208位。基于生鲜品自营积累的经验,永辉超市明确“社区生鲜专营店”定位,并通过控制供应链打造低价竞争能力,在众多大超市中寻得生存空间。与其掌门人的财富变化相呼应,对比永辉超市与人人乐2009、2010两年的主要财务数据,永辉不仅毛利率远在人人乐之上,其收入增速、利润增速均超过人人乐(表3)。

网络购物渠道的全面引爆则步步紧逼传统零售业。京东商城的刘强东和当当网(DANG.NYSE)的李国庆、俞渝夫妇齐齐上榜,只不过是一个开始,京东卖书,当当卖电子,网络“大零售”平台呼之欲出。据艾瑞咨询预计,2010 年网络购物市场增速将不低于80%,交易规模超过零售行业上市公司收入规模。2013 年网络购物规模将达到1.27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将上升为6.5%。随着这一趋势不断强化,网络零售行业无疑将贡献更多新富,目前的零售业富人格局或将被彻底颠覆。

新能源行业:迷局待破

制药装备行业前景范文4

关键词:植保;无人机;需求分析

中图分类号:S2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131023

植保无人机由于轻巧便捷、运输方便、操控灵活,对于不同地域、不同作物等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在我国大部分农作物产区都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它一般有飞行平台、主要由GPS进行飞行控制、且具备喷洒机构,通过地面遥控或GPS飞控,来实现农林作物喷洒作业,可以喷洒农药化肥、种子、营养粉剂等。此外,植保无人机还用于森林维护、植物生长、病虫害监控等工作。在建设与发展现代化农业、科技型农业,加速手动药械和小型机动药械的更新换代,促进政策、法规和相关标准的研究、制定,提升机动施药装备的技术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1 无人机的功能定位

1.1 植保无人机在植物生长监控方面的应用

植保无人机航拍技术是运用航空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农业装备为支撑点的现代化农业技术系统集成,具有工作效率高,技术能力强,灵活机动性好,适应性广泛等优点。无人机的平台能通过搭载不同的指令与任务系统,对大农业的病虫害、自然灾害等情况进行实时动态的监控、农作物生长态势、病虫害的监测、农作物、森林树种等的授粉,满足现代化农业植物专业化防治对高效、精准的植物喷药技术与装备的迫切需求,同时,也适于消灭暴发性病虫害,达到农业植保“统防统治”目的,是实现我国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环境安全的重大科技选择,也是我国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标志。

1.2 植保无人机在病虫害防治方面的应用

目前,现代化农业技术转型已进入新的攻坚阶段,从原先千家万户的小农经济已经逐步向区域化集中化的种植作业集成转变,发展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专业化装备和技术人员队伍,如各地出现的“机防队”和“施药专业户”等。但施药专业户的施药设备多为人力携带的背负喷雾机具,单台施药设备一天防治面积在0.067~1.33hm2(视操作人员、地块和作物种类而定),机具品种单一、工作效率低,不能满足不同作物、不同规模的病虫草害防治快速防治的需求,与现代农业的需求不符。而植保无人机采用通过遥控或GPS飞控,地面智能操控,实现大面积人工无法完成的喷洒作业。同时,通过地面遥控器定位系统对无人机的控制,其旋翼产生的向下气流有助于增加雾流对作物的穿透性,防治效果好,同时远距离操控施药大大提高了农药喷洒的安全性。植保无人机正在取代人工,解决目前存在的劳动力紧缺、人工作业不完善的问题。

2 植保无人机的技术要求

2.1 机型选择

目前国内外植保无人机分多旋翼和单旋翼2种;单旋翼无人机旋翼大,飞行稳定,抗风条件好,风场稳定,雾化效果好,下旋风力大,穿透力强,农药可以打到农作物的根茎部位。多旋翼无人机,飞行稳定,操作简单,价格相对便宜,能垂直起降、空中悬停,功能更多。

2.2 载重量选择

作为功能性植保无人机,一般要求最大载重量在15~20kg左右;

2.3 续航能力及工作量

动力上一般分为电池、汽油2种,以锂电池作为主要动力,飞行速度在3~8m/s,续航时间在35min,连续喷洒时间能达到15min左右,每小时最多可喷洒6.67hm2左右。以汽油作为主要动力,飞行速度在3~6m/s,最长续航时间能够达到150min,喷洒宽度4~6m。

3 植保无人机的市场需求

3.1 国外现状

虽然与中国农业耕地状况相似,但是日本推进无人机喷洒农药工作比我国早近20a,据专业人士预测,2016年,日本大概有5000多架植保无人飞机在农田上空高密度作业,其中有70%的稻田采用无人机飞防来完成防治的,50%的农田植保防治是借助植保无人机来进行作业的。

种植业的规模化对农业技术的高效率的要求、农业自动化对植保无人机的需求,将会极大地推动农业种植规模化和自动化的进程。随着规模化种植的加快,统防统治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无人机的高效率和规模化操作为生产企业和种植业大户提供了较好的机会,只要有利润,有前景,这个行业才能延续、推进和发展,直至做大、做强。

3.2 国内现状

据统计,在欧美,每个农民可以养活95个人,而在我们中国,一个农民却只能养活17个人,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距,差距在哪里?目前,在中国,高端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使用植保无人机进行喷药播种的防治工作的局面并未得以大面积运行起来,因此植保无人机市场规模目前还难以估计。但是我国农田大田作物约1.07亿hm2,如果按照平均每667m2施药2~3次计算,共需3.2亿hm2次施药作业,由此推算,如果使用植保无人机进行喷药播种的防治工作全面铺开、全国推广,中国的植保无人机市场将可以达到较高的占有率。

4 我国植保无人机发展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4.1 目前无人机市场需求较大

市场准入门槛不高,市面上缺少成熟可靠的植保无人机。由于业内专业化细分程度不高,技术水平提升能力也有限,有不少厂商一味追求业务涵盖范围,销售业绩等,但却忽视了自身研发水平的提升,专业化道路的拓展。生产厂商应根据行业用途,细分无人机市场,主攻1~2种,加大技术创新力量,加强技术公关,将主打产品做强、做大。

4.2 无人机作为一种新生事物

对买家来说,不乏好奇尝鲜者,因此盲目购买者众多。而植保无人机,作为一种新技术运用于农业的创新产品,使我国农业走向现代化的脚步越来越近。但目前国内植保无人机的用户普遍存在农业专业知识缺乏,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如专用植物保护知识不足,光凭个人直觉盲目勾兑农药试剂,易出现药物残留过高(低)、防治病虫效果差等问题。如何将现代创新技术运用于现代农业,是农业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是想真正用于农林植保,买家应实地考察现场,多一些模拟测试,从技术层面多一些了解,而后入手。

4.3 在培训及售后服务不到位

买家无人飞、不敢飞,当成了摆设。生产厂家应加强对用户、农业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从技术流程、实际操控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培训和指导。

制药装备行业前景范文5

关键词: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环渤海地区;海洋科技

中图分类号:F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6-0085-04

近年来,我国海洋经济步入快速发展轨道,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国家“十二五”规划中首次部署了未来5-10年海洋事业发展的总体战略,将海洋产业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而海洋产业中的海水利用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工程装备业又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良好的发展机遇。我国有五大海洋经济区域,即环渤海经济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北部湾经济区。2012年,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产值为18078亿元,占当年全国海洋经济产值的36.1%,在五大海洋经济区中位居第一。环渤海地区的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起步较早,在产业规模、产业技术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研究环渤海地区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问题,对其他沿海地区发展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一、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内涵和特征

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指在海洋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和保护的背景下,依托海洋高新技术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较强带动能力的产业。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既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我国海洋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具备下列特征:一是全局性。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引领作用。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优化海洋产业結构、推动海洋经济发展,而且还能有助于解决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二是关联性。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性,不仅能通过前向关联、后向关联和旁侧关联等效应来带动其他海洋产业的发展,而且还能通过国家及地区的海陆统筹规划带动陆地产业的发展。三是环保性。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应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的原则,能缓解海洋资源开发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是综合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环保产业。四是技术密集性。海洋经济对科技的依赖度往往高于陆地经济。而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则是由于科学技术进步发现了新的海洋资源,或者拓展了海洋资源利用范围而不断成长的产业。所以,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技术含量较高,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密切关系。五是高成长性。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是由新技术开辟的海洋经济领域,因此具有发展潜力大、增长快的特点,能在较长一段时期内保持快速发展,并逐渐成为海洋主导产业。根据世界海洋科技发展趋势、我国的科技水平和海洋产业发展现状,我国应关注并加快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海水利用、海洋可再生能源和海洋工程装备等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

二、环渤海地区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一)海洋生物医药业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居民用于医疗保健的支出不断增长,这为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很多海洋生物体内具有特殊化学結构的活性物质,在药品开发上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环渤海地区海洋生物医药业发展较早,2005年环渤海地区海洋生物医药产值占全国的比重为57.8%。环渤海地区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主要集中在山东青岛、烟台及辽宁省部分地区。如,山东省在我国最早从事海洋药物研究与开发,在海洋生物医药基础研究领域取得很多成果,研究水平已经处于国际先进水平,2011年山东省海洋生物医药业实现产值81.1亿元。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山东省有百余家企业从事海洋药物、海洋功能食品和海洋生化制品生产,其中有20多家年营业收入过千万元,有3家过亿元,总资本近300亿元。山东省的烟台东诚生化、青岛明月海藻、海尔药业等知名生物医药企业纷纷涉足海洋生物医药领域,从事海洋生物医药技术开发。

(二)海水利用业

海水利用业包括利用海水进行淡水生产和将海水应用于工业冷却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消防用水等。我国北方地区淡水资源短缺,尤其是环渤海地区人均用水量只有269立方米,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地表水资源短缺,环渤海部分地区过度开发地下水,造成了地面下沉日益严重,而且出现大面积的海水倒灌现象。此外,随着我国海岛资源的开发,对海水淡化技术和设备的需求日益增加。所以,海水利用业的发展不仅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而且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环渤海地区在海水利用方面进行了各类探索。目前,大连、青岛、天津、烟台、秦皇岛、威海等沿海城市都已大量利用海水。如,大连市是全国海水源热泵供热供冷项目示范市,大连市已建水源热泵项目13项,涉及供热供冷面积1100多万平方米,实现供热供冷面积32.72万平方米。在海水淡化技术和规模方面,天津市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天津市拥有天津大学海水淡化与膜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等知名研究机构和膜天膜集团公司等大型企业。据统计,2010年我国已建和即将建成的工程累计海水淡化能力约为每日60万吨,其中天津约为每日20万吨,占全国总量的1/3。在环渤海其他地区,以反渗透和低温多效蒸馏为主的淡化技术日渐成熟。山东长岛和大连长海先后建成1000吨/日反渗透海水淡化示范工程。

(三)海洋可再生能源业

海洋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海洋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温差能、盐差能、海洋生物质能和海上风能。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据国际能源机构统计,仅潮汐能和波浪能的能量就是现阶段全世界发电量的4倍。我国能源短缺,人均能源占有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7。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不足的压力会不断增大,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势在必行。环渤海地区的海洋可再生能源业发展迅速,2010年比上年增长96.7%。但在产业规模上,环渤海地区与广东、浙江等发达地区有较大差距。2009年山东省海洋电力产值为19.7亿元,辽宁省海洋电力产值为0.21亿元,而早在2005年广东、浙江等省海洋电力产值就分别达到650亿元和347亿元。目前,环渤海地区的海上风能开发处于起步阶段,山东省是我国海上风电开发重点建设的两大基地之一,河北省也是我国海上风电场发展的重点区域。2007年,中国首座离岸型海上风力发电站在渤海辽东湾正式投入运营,标志着中国海上风电发展实现实质性突破。2009年,环渤海地区风能发电能力为191.9万千瓦,占当年沿海地区风能发电能力的40.8%,其中山东省的风能发电能力为121.83万千瓦,占当年环渤海地区风能发电能力的63.5%。环渤海地区的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温差能、盐差能等海洋能源开发利用仍处于技术研究阶段。2012年,中海油与中国海洋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单位共同参与的海洋能综合试验基地正式落户青岛斋堂岛。该项目以建设部级示范基地为目标,重点开展多能互补智能化独立能源系统、波浪能、潮流能发电装置和低成本海洋能输变电设备等海洋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开发。

(四)海洋工程装备业

海洋工程装备业指为海洋资源(特别是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采、加工、储运、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提供大型工程装备和辅助装备的产业,主要包括海洋油气钻采装备、水下运载和作业及通用技术装备、海洋探测与监测装备、船舶与大型海洋工程装备、海上风电装备等。随着深海资源开发的不断深入,以海洋开发为重点的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市场容量巨大。环渤海地区海洋工程装备业主要集中在大连、青岛、烟台、东营等地区。2010年,环渤海地区造船完工量为1385.96万综合吨,占当年全国海洋造船量的21.66%。其中,辽宁省在当年环渤海地区比重为68.0%,山东省占比为29.2%。中石油、中海油和中石化等企业先后在青岛、大连、曹妃甸等地投资兴建大型海洋工程装备项目。青岛与大连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海洋工程基地和重要的船舶修造基地。青岛海西湾聚集了北船重工、武船重工、中海油海洋工程、中石油海洋工程等船舶制造与海洋工程企业。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有能力提品研发、设计、建造、维修、改装、拆解等全生命周期服务的船舶企业集团。此外,东营市浅海油气装备研发制造基地发展迅速,产值已占全国石油装备产值的1/3左右。在产业技术方面,天津大学自主研制的深海压力舱可以下沉至4300米的深海,对石油构件进行试验测试,这使得中国深海石油构件屈伸实验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对中国深海石油战略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公司交付了中国首座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标志着我国已开始打破新加坡、韩国企业对高端海洋工程装备产品的垄断。

三、环渤海地区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海洋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足

海洋科技成果的转化对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虽然环渤海地区海洋科技力量雄厚,但海洋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足,目前转化率约为20%,大量的海洋科技成果处于闲置状态。环渤海地区的海洋科技成果主要是由海洋科研院所完成,而成果研发、中试、商品化(产业化)三个环节所需资金投入比例为1:10:100,中试、商品化所需资金远远超过研发资金。海洋科研院所资金有限,往往无力进行中试和商品化,从而使科技成果处于实验室状态,难以实现转化。

(二)产业发展存在市场风险

目前,海洋生物医药和海洋工程装备业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发展速度较快。而海洋可再生能源业和海水利用业则由于发展时间短、技术成熟度低,尚未形成一定产业规模,发展面临市场风险。如果任由市场调节,海洋可再生能源业等产业将难以充分发展,将长期停滞在产业形成期。

环渤海地区的海水利用业出现产能过剩现象。如,天津北疆电厂已经安装的四台先进海水淡化装置中,只有一台在运行,其余三台都处在停机备用状态。天津泰达新水源海水淡化厂已经停产。究其原因,是我国的海水淡化成本较高,约为5元/吨,高于自来水的市场价格,导致市场需求不足。而且由于开工不足,难以获得规模效用,再将资本折旧等因素考虑在内,平均每吨淡化海水的成本较高。

在海洋可再生能源方面,虽然海上风能、潮汐能、波浪能发展前景看好,但海洋可再生能源电站建设面临海水防腐等问题,建设成本较高。在形成一定规模前,其发电成本将高于其他能源的发电成本,因此也将面临市场风险。

(三)产业发展存在环境污染问题

渤海是我国的内海,自净能力弱,由于陆源污染和海上污染,使渤海海水质量较差。根据2010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显示,渤海海域夏季未达到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为32730平方公里,约有42.55%的海域没有达标。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虽然比传统产业环保,但也会产生环境污染问题。海洋工程装备业和海洋生物医药业的污染物排放会增加海上污染。海洋可再生能源业排放的废水温度较高,大量排放能会使局部海域水温升高,这会导致浮游生物急剧繁殖,从而产生“赤潮”或“绿潮”等海洋灾害。此外,海水淡化会排出大量的浓盐水,其含盐量高于海水1倍左右。渤海近海海滩地势平缓,且水深较浅,海水交换能力较差,不具备向深海排放条件,如果直接排放将提高海水盐度,产生区域性生态环境问题。

四、对策

(一)实行政府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結合的产业发展调节机制

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在产业形成期尚未形成规模,面临一定的市场风险。高风险、高投入使投资者望而却步。同时,部分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具有外部经济性。因此,在产业形成期需要政府对产业发展进行积极的调节。政府可以在人才、用地、税收、贷款、资金等方面对产业的发展给予支持。如,面对海水淡化设备闲置的问题,政府部门通过补贴、贴息、税收优惠等方式,加大对海水淡化企业的扶持。政府以各种补贴的形式对海洋开发企业予以支持,并不能促进海洋产业的长期发展,当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进入产业发展期后,应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政府的计划调控为辅。

(二)坚持资源循环利用理念,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对于海洋资源的循环利用,可以分为企业内部循环、企业间的循环。企业内部循环是企业内部通过使用先进生产工艺,对生产废物进行回收利用,以达到少排放直至零排放的环保目标和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的经济目标。如,在海水利用方面,企业通过改进工艺,将冷却用海水重复利用,降低成本。企业间的循环是企业与企业之间合理统筹,将上游企业的生产废物提供给下游企业作为原料和能源,实现海洋资源的有效利用。此外,企业还可以利用海洋资源开发过程中多余的能源为居民提供制冷或供热服务。

(三)建立海洋资源开发投入机制

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由于尚未形成规模,投资回报的前景无法估计,海洋资源开发投入的风险较大。所以应以政府的引导性投资为引导,同时鼓励民间资本和国际资本的参与。财政、科技、海洋与渔业、环保等部门可以通过政府补贴、贴息、税收优惠等方式,加大对海洋高技术企业的扶持,促进海洋高新技术的转化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技术攻关及重大海洋科研项目。在产业发展资金方面,要从市场经济角度出发,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我国海洋开发企业规模偏小,往往因为自身信誉不足,难以进行直接融资。而且海洋企业没有足够的固定资产作抵押,难以获得充足的银行贷款。政府可以为资信较好的海洋开发企业提供担保,或由政府出资设立企业债券担保投资公司,发行企业债券,进行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此外,通过设立科技风险投资基金、产业基金、创业基金等形式,支持海洋开发企业发行债券、股票,引入民间资金和国际资金。

制药装备行业前景范文6

目前我国设施园艺发展迅速,带来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是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的一朵奇葩。设施园艺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相关行业和领域的快速发展,现代化连栋温室也得到迅速普及。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配套管理和植保技术不匹配等诸多问题。同时,我国的相关植保机械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尤其是温室生产环节的植保缺乏相关规范的约束,因此该领域相对落后,加之重品种轻管理的传统思想,致使温室园艺相关智能植保装备比较空白。

目前,国内温室施药的相关技术和装备普遍落后,我国的小型温室生产基地大都使用人工背负喷雾器,采用手动加压方式喷药。有些超大规模,拥有优良品种、高档苗床,全自动通风降温设备的现代化连栋温室基地也存在“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不平衡问题,一方面采用先进设施,另一方面在温室生产中采用自制的简陋喷药装置(如汽油机驱动,活塞式柱塞泵加压方式喷洒农药等方式)。这些相对技术含量低、粗放的施药方式,在喷药时存在药液不均匀、雾滴粒径偏大、滴漏堵塞严重等问题,直接导致农药浪费的严重后果。即便是具备优良品种、优良种植条件、优良配套设施的“三好”优势,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的发展也受到严重制约。罗成定等(2007)认为,目前人们普遍对蔬菜有“精品、新鲜、时令、安全”的要求,“菜篮子”工程得到广泛关注,传统的温室大棚病虫害施药器具已经不能适应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生产的要求。因此,非常有必要针对温室施药的实际需要,深入研究精量施药关键技术,并依托基础研究理论成果,研制出一系列新型的、具备较高技术含量的温室精量施药智能技术装备。对提升我国温室施药装备总体水平,引导科学施药方向,具有重要意义。喷枪喷嘴防滴漏防堵塞装置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使用背负式手动加压的喷雾器(图1),也有汽油机带动的喷雾器。这些喷雾设备一般喷头质量不过关,喷嘴的孔径往往加工的非常大。更有甚者,存在为了避免喷嘴因杂物堵塞而频繁拆卸喷头清理的麻烦,人为地将喷孔直径加大的现象。这些做法直接导致喷雾时药液滴漏严重,很大一部分药液在没有喷雾时已经滴漏在地面土壤或者流淌到喷药者的皮肤上,容易引起喷雾操作人员中毒等问题,危害人身的安全。针对郊区农民在使用背负式喷药机工作时,手动加压存在压力不稳、滴漏严重的情况,笔者对传统喷雾机的喷枪进行了技术升级,先后设计出两款适合农田不同喷量情况下应用的喷嘴防漏装置,图2为两种防滴漏装置实物结构。这种喷嘴防滴漏装置能够明显地杜绝喷头喷药时和喷药间隙时的喷头堵塞和滴漏情况,同时可以有效地稳定喷雾的工作压力(在压力没有达到设计压力时处于关闭装置),避免压力不足或者压力波动时的滴漏现象,极大地节省了无效浪费的农药,提高了农药有效利用率。通过在示范区大面积示范应用发现,将该装置安装在传统喷雾器上,能够明显改善传统喷雾器的应用效果,基本杜绝喷雾作业时药液在喷头部位的滴漏浪费现象。该装置能比较简单可靠地将京郊农民手中的传统背负式喷雾器升级成省药高效喷雾器,有效避免喷雾过程中的农药滴漏损失。同时,该装置小巧,性能优良,成本较低,非常适合我国广大地区推广使用。

在推广使用中,可将该装置安装在传统喷雾器(图1]的喷头部位,使用配套的螺纹连接装置比较容易地安装上。由于采用嵌入式安装,一般有比较好的外部防护,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丢失和损坏,作业完成后,可方便地拆卸下来,并用清水冲洗干净后,用干净的棉布擦干以提高使用寿命。

温室专用调压精量喷药机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中对农药的使用量非常大。传统的喷药方式比较落后,每年造成大量的农药浪费,大量的农药使用又对周围环境、人畜和地下水造成污染。研究表明,压力的调节可以改变喷药雾滴直径的大小和喷嘴射程的远近,从而根据不同作物品种和同一作物不同的生理期灵活地调整实际的喷雾压力,从而达到精量高效施药、提高药效的目的。该精量喷药机能灵活控制喷药压力调节精度,从而达到提高农药的有效利用率的目的,具有良好的市场推广潜力,对促进我国喷雾植保机械的进步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该精量喷药机的控制模块采用旋钮式可调电位器调节来实现对压力单元的转速的控制,进而控制输出压力的大小。图3为温室专用调压精量喷药机实物图。喷药机采用蓄电池做动力,过程中可通过电子装置准确调节工作压力。高压药管在非工作期间可以缠绕在绕管架上。该设备配备有多种喷枪可供选择,可根据作物的不同生长期和病虫害情况及时选择合适的喷枪和喷嘴。设备在O.1Mp~0.6Mp范围内,能够稳定调整压力。该机已经申请国家专利,并通过农机检验。

该精量喷药机特别提升了离地间隙,最大离地间隙可达350mm,以方便在不平路面上灵活移动,基本上适应温室的上下台阶,以及温室之间的田地中移动使用。同时增大了地轮的直径,选用充气式轮胎,可以有效地减少行走过程中的颠簸。药液箱选用加厚的增强PVC材料,在低温和高湿的环境下不会发生椭圆变形以及开裂的问题,较适合温室环境下的生产作业。

超微粉尘精量喷施无人自走装置

由于冬季某些地区和某些作物品种,对棚内湿度比较敏感,水剂喷药时产生的湿度增加,会增加棚内密闭环境的湿度,增加病虫害发病的几率。为了减少喷药带来的温室湿度增加现象,可采用粉尘喷施自动控制技术实现自动化的农药喷粉作业。农药喷粉作业不需要用水,无须增加温室湿度,因此具有一定的优势。罗成定等(2007)指出:超细度农药粉末喷洒于温室大棚空间,可使其内部布满均匀的漂浮药尘,并均匀地沉积于植株的各个部分及温室的各个角落,实现全方位杀虫灭菌,具有有效期20天、覆盖面全、不受潮湿天气限制等优点。因此,将粉尘药剂精量喷施技术和无人自走装置结合起来,利用自动化技术实现温室中的自动巡迹,自动喷施作业,具有非常好的前景。

具体原理是

无人自走装置主要硬件构成包括ATmega 16L微控制器核心芯片、高速运放KF347电路、MAX232串口转接电路、光电隔离TLP521和放大驱动电路等。四个直流电机分别控制喷药机的四个轮子,单独一个直流电机控制喷粉风扇的转动方向,步进电机实现喷粉量的调整。该装置可以实现一边行走,一边喷粉,走到尽头后自动返回温室八口,操作人员不必进入温室内对喷粉机等装置进行操作,只需通过远程装置实现无线控制即可。同时可以使用单片机采集喷粉量、风速等作业参数,以便随时调整。

温室病虫害烟雾防治技术也是近几年来发展的一种针对温室密闭环境下的立体污染防治的新技术。该技术能够使雾滴细密、浓度高、用药量低、漂移穿透性强,因此,越来越受到用户的欢迎。使用该技术的同时,结合无人自走装置和风送技术,可以加快药剂烟雾的扩散能力,提高烟雾防治的效果。

结束语

精量施药关键技术及其装备涉及技术比较复杂,科技含量较高,在使用过程中若直接面向农户存在一定困难。笔者建议可以由政府出面,依托基层的农技推广部门,建立“新型智能装备专业服务合作组织”,统一购买、使用、养护一系列的智能装备,为广大用户提供有偿的施药植保专业服务。政府可提供一定的补贴,以降低价格,促进新技术的迅速推广应用。

同时,考虑到植保作业对人体的危害性,该作业应该纳入特种作业范围,相关植保作业人员应纳入持证上岗范围,对口、鼻、眼睛等的护理措施一定要进行岗前培训,并对该领域人员进行定期体检,以防止农药慢性中毒等疾病对施药人员造成危害。

马伟,王秀温室移动精准施肥高效喷药一体化系统

在温室园艺生产中的研究与应用农业工程技术,温室

园艺,2009、3(3):15~16【2】Ma Wel,Wang xiu,Lu Zhen,et“DesIgn for the

G reenhouse Variabfe Rate Sprayer Controlle r based

on ATmegal 6L Proceedlngs of the 4th Internat Jonal

Symposlum 0n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Techno Jogy l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