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视力的有效方法范例6篇

保护视力的有效方法

保护视力的有效方法范文1

关键词:森林资源;保护;现状;对策

1 我国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现状分析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加大了森林绿化的力度,同时加强了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我国森林资源正在得到逐步的恢复和发展。进入到21世纪,我国实施了生态林业的建设政策,进一步改革了林业发展的体制、林业分类经营的机制。另外,从多方面对森林资源进行了保护和发展,我国森林资源增长迅速,森林资源覆盖率逐年提高。虽然,我国森林资源在保护与管理等方面已经有了很大改观,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森林资源增长缓慢,轻视管理和保护,存在一定的破坏现象;森林资源树木结构配置不科学,大量消耗原始林木,超限额采伐等现象时有发生;森林资源总体质量下降,没有充分考虑原始林木生长周期,致使许多林木不能再生等等。

2 我国在森林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①我国森林采伐制度存在弊端、缺乏有效的法律法规。我国森林采伐制度从总体上看是比较科学合理的,对保护森林资源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以下几点弊端:首先、审批程序过于复杂,对于大部分百姓来说审批程序不能充分理解。其次、在采伐指标的分配和审批过程中,暗箱操作、权钱交易等违法现象屡屡发生。最后、我国在森林保护和采伐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许多违法违规行为、林业案件不能得到有效治理。②我国相关部门对森林违法行为监管不力,打击力度不够。首先、我国林业资源涉及多部门的管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多部门往往不能形成协调管理、不能形成合力,致使许多违法行为得不到应有的惩处。其次、森林公安等机关经费不足,执法程度不能深入。我国大多林业案件发生在山区,远离经济中心,当地森公经费不足,侦办案件往往浅尝辄止、鉴定方法落后、法律文件不够标准。③我国在森林资源保护方面,过度重视经济利益、缺乏整体规划。首先、受GDP观念的影响,某些地方管理者考虑局部利益较多,而忽视国家林业整体利益。其次、在森林资源保护方面,整体规划不足,重造轻管的现象严重。大多数部门只注重造林数量的变化,忽视造林的整体质量。更加重要的是森林资源保护等方面管理不善,虽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但对于森林资源质量提高成效不大。

3 我国在森林资源保护方面的有效对策

①加快森林资源的培育,保障森林资源数量。我国森林资源保护的重点是要加快森林资源培育。通过加大营造林力度、强化森林资源品种的培育,来增加森林资源的总体数量。②通过森林资源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来实现林业的可持续经营,保障森林资源。我国林业要把森林可持续经营作为发展的核心举措,加快经营模式的转变。强化现代林业建设,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稳定、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③充分挖掘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通过合理经营、协调发展来保护森林资源。首先、继续实施林业的分类经营,调整树木结构,发挥森林的多功能效益,满足当今社会多样化的需求。其次、深挖森林产品的多样性、生态性,实现森林产品体系的协调发展。最后、我们还要健全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并充分调动广大林农、社会各界发展林业的积极性。④通过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的监管,来实现森林资源的持续发展。不断强化森林资源监测与管理是我国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举措。健全森林资源管理的相关制度,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逐步实现森林资源管理的法制化,为促进林业的发展提供法律方面的保障。⑤通过加强森林灾害的防控能力,建立林业重大灾害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机制,来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强化监控预报体系,逐步提高监测、预报、除治和检疫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⑥林业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提高全民护林意识。通过各种方式来宣传森林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的重要性。在宣传时使用报纸、媒体、网络等多种媒体方式;会议、宣传车、标语、视频资料等多种形式来进行宣传。⑦在森林资源保护方面,实施森林相关部门、相关人员的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和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对于保护森林资源不力的人员,实行相应的处分。相关部门要将保护森林资源,打击违法乱砍树木、树枝,违法猎捕鸟类工作,列入森林资源管护年度工作目标考核范围,切实加强责任追究。⑧在森林资源保护方面,建立森林资源保护举报的奖励机制。重奖举报乱侵滥占林地、乱砍滥伐林木、森林火灾等行为。对提供破案线索的举报人员,进行一定的人身保护。最大限度的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森林资源保护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保护视力的有效方法范文2

关键词: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特征;工作方法

1前言

广播电视属于文化产业的范畴,其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对于广播电视的技术维护至关重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的系统越来越复杂,数字化和网络化的程度逐渐提升,这就给广播电视的技术维护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基于以上,本文简要研究了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的工作特征和工作方法。

2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特征分析

2.1工作压力大

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使得当前广播电视出现了许多新的创新,如何适应信息网络技术的特点进行技术维护至关重要。此外,广播电视在播出时间、播出频率、频道数目等各个方面都呈现不断增加的发展趋势,一般广播电视节目每天播放时间为17个小时,有的甚至全天候二十四小时进行播放,这就增加了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的压力和成本,同时也给维护人员带来了较大的工作压力。

2.2系统日趋复杂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广播电视是科技化的产物,随着科技的发展,其播控系统、传输系统等越来越复杂,电视播放的频次、频道的数目都呈现出增加的趋势,而网络化的发展也加剧了广播电视行业的竞争,单频道的播出方式已经逐渐被淘汰,这就衍生出了综合性的播控系统,相较于单频道系统而言,综合性播控系统的调度更加灵活,视音频切换矩阵庞大,周边设备齐全,例如同步机、制式转换器等,因此相应的广播但是维护工作的范围也逐渐扩大,难度逐渐增加[1]。

2.3工作量大

广播电视的覆盖体系以及信息传输量与传输系统息息相关,当前传输系统越来越先进,相应的广播电视覆盖体系逐渐扩大,信息传输量逐渐提升,这就增加了技术维护人员的维护工作量。此外,我国卫星技术发展迅猛,卫星电视逐渐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广播电视的卫星同步传输已经成为其未来重要的发展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广播电视的信息传输量势必会迅猛增长,在一次传输的过程中可以包含上百个节目,这在无形之中也增加了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的工作量。

2.4维护难度大

我国广播电视完成覆盖主要依靠的是电视广播发射、中短波发射及调频等,这些发射系统的建设还不够完善,发射系统是广播电视系统的最后环节,对于发射系统的维护至关重要,相较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广播电视的发射技术还不够先进,使用的发射设备体积庞大且效率较低,这就增加了广播电视技术维护中发射系统维护的难度[2]。

3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方法研究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知,广播电视技术维护有着维护压力大、工作量大、维护困难、系统复杂等特点,这就对技术维护方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下面从维护原则、维护目标、故障发生等三个角度简要研究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的方法。

3.1以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原则为基础

技术维护原则是保证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合理性和科学性的基础,因此维护人员应当坚持维护原则:①细致性原则:广播电视有着系统复杂的特点,在运行的过程中很可能因一些细节产生故障,这就需要维护人员坚持细致性原则,在维护的过程中注重对广播电视细节的检查,以此来避免故障出现或故障扩大,实现维护效果,保证系统正常运行;②灵活性原则: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的数字化水平和自动化水平逐渐提升,在技术维护的过程中涉及到的方面较多,这就需要维护人员根据故障特点和故障方面灵活的选择维护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技术维护的可靠性和有效性[3];③养护原则:为了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在广播电视系统正常工作的过程中,维护人员应当加强对相关设备及系统的养护,防患于未然,以此来降低故障发生概率,保证广播电视系统的运行稳定。

3.2明确维护目标

只有确定了维护目标才能够保证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的有效性,当前许多技术维护人员在维护工作中有着一定的盲目性,维护目标确定不准确。因此,应当积极提升维护人员的素质,增加其维护实践经验,这样维护人员才能够在明确维护目标的过程中从多个层面和多个技术角度来考虑,以此来保证维护目标确定的准确性,从而降低故障发生率;此外,维护工作人员在维护目标确定的过程中要以避免大型事故出现为基础,对维护流程进行细致的划分,对维护目标进行细致划分,以此来保证维护目标确定的全面性,降低故障发生概率;最后,维护人员应当对设备使用环境进行优化,保证设备良好运行的条件,延长其使用寿命,从而有效避免故障的发生,从根源上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3.3控制广播电视的事故发生

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保证广播电视系统的运行稳定是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的根本任务,要控制广播电视事故的发生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信息检查:在广播电视系统运行的过程中通常会出现一些非技术性的故障和事故,非技术性故障也会影响广播电视系统的运行,影响电视用户的观看,相较于技术性故障而言,非技术新故障往往比较容易检查出来,这就要求维护人员要加强信息检查,有效避免非技术故障的发生;②采用新技术:当今时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对于广播电视技术维护技术而言也是如此,因此维护人员应当积极掌握新技术、采用新技术,以此来提升技术维护的效率和质量,应用先进的设备来对故障进行排查,来对系统进行维护,降低广播电视故障的发生概率[4];③运行状态检查:对于广播电视系统来说,其设备运行时的状态和故障时的状态往往是有差别的,例如声音上的差别、震动上的差别等等,这就需要维护人员要加强对系统及设备运行状态的检查,做好检查记录,以此来为故障判断提供依据,从而在故障发生之前及时进行维护,降低故障发生率。

4结语

综上所述,广播电视属于精神文化范畴,对广播电视的技术维护至关重要,当前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有着维护难度打、工作量大、维护压力大、系统复杂等特征,因此维护人员应当积极坚持维护原则、明确维护目标、降低故障发生概率,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技术维护工作的有效性,才能够保证广播电视系统的稳定运行。

作者:高晓燕 单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572台

参考文献:

[1]周兴.分析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特征与方法[J].科技传播,2014(05):16,7.

[2]赖文婷.论新时期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的特点[J].西部广播电视,2015(10):209.

保护视力的有效方法范文3

【关键词】可视化 继电保护 整定计算 新算法

电网的运行方式多种多样,继电保护定值不能完全的满足“四性”要求,并且在传统的计算当中也存在着直观性差的问题,导致难以反应出真实的情况及计算的准确度。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系统的出现,使操作人员可以直接利用可视化组件和流程控制方式进行计算机的设计和模拟,这不仅能更加直观的对数据进行管理,更加能提升计算中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更加可靠的系统操作平台。下面将对可视化电网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新算法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的讨论和分析。

1 可视化技术在现代电力系统当中的应用

可视化技术主要利用计算机方式进行图像的处理,从而以图像和图形的形式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并且实现交互式处理方法,这就是数据可视化技术。当中包含了很多不同方面的技术,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数据的可视化内涵也进行了进一步的补充,这不仅能促使数据可视化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更加能为此提供可靠的依据和保障。数据可视化技术有着以下几点特点:首先有着较强的交互性。用户通过交互能够快速的实现数据管理。其次有着多维度性。用户能够查看一个或者以上的变量和属性所代表的食物,这些数据能够在每一个维度上进行处理。此外还有这较强的可视性特点。当前阶段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很多的新的数据出现给人类的观察事物的能力提升带来了一定的帮助。

现阶段我国的电网已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电力交易的规模和范围也在逐步扩大,各中心的能源发电设备不断出现,可以说现代电力系统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当前的电网运行系统在日常进行紧急情况处理的过程中,缺少有效的可视化方式来进行各种数据的显示。因此积极的提供可视化的D形展示方式将对未来的电力发展和稳定十分有利的。

基于计算机基础上的软硬件技术在当前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但这些进步却并没有体现在可视化过程中。因此,在当前的电力系统可视化编程技术中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在进行可视化应用的过程中首先应当考虑的是寻找到合理的数据表现形式来反映出实际问题的特点,也就是要对电力系统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电力系统都是全局信息,并不是局部信息,因此在对可视化图形的表达上会有着较为宽裕的空间。其次是在接口和数据来源上的问题。这些问题将直接的关系到数据格式和数据库,所以需要对此加以重视。仿真程序系统有着较强的灵魂性,因此需要数字仿真对于电力系统所造成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建立起更加系统化的数据库。

可视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发展前景也十分的广阔,对此还需要紧密的与电力系统的特点进行结合,从而促使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2 可视化电网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新方法解析

2.1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特点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是继电保护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事该工作的工作人员一定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同时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从而为电力系统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由于整定计算工作不能独立于继电保护之外,整定计算需要满足“四性”要求――可靠性、选择性、快速性和灵敏性――这几点要求之间相辅相成,同时又相互制约。继电保护整定计算达到了“四性”要求以后,需要全面的进行统筹考虑,不能单纯的强调当中的一项而对另外几项有所忽视,从而导致发生顾此失彼的问题。

2.2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任务

首先要确定保护的方案,当前市场上定型的微机保护产品一般都是需要保护装置的生产厂家为了满足不同客户需求而设置的。整定计算人员需要根据电网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合理的变压器保护模块选择,从而促使每个模块能完成各自的工作。其次是确定各个保护功能之间的配合关系。当中主要包含了装置内部各功能单位之间的配合关系和装置之间的协调配合关系。此外,还要进行保护方案的准确表达。在这当中除了有编制整定计算方案和给出的继电保护定值以外,还有一项就是编制继电保护整定方案。编制继电保护整定方案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保护定值的执行,促使继电保护装置在发生系统故障的情况下能及时进行动作实施,从而保证电网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尽可能减少停电范围。

2.3 整定计算系统的通用型和实用性研究

线路保护整定计算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当中最为复杂的工作,当前阶段并没有完全的实现线路保护整定计算全过程的自动化,同时在零序电流保护和相间距离保护等方面也没有考虑到这些保护装置的配置情况[4]。为了进一步的改善这样的问题,当前一定要对此进行详细研究。需要从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整个过程中的全部工作能力入手,同时考虑到数据的一致性和安全性,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一个更加直观、方便的用户操作环境,从而促使整定计算系统能得到有效的应用。

3 结语

随着社会和电网的应用发展,传统的继电保护整定方式已经很难满足现代化的电网需求。当前阶段积极的开发一套功能良好、并且通用型强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系统是十分有必要的。它将能有效的减少运行中的麻烦,提升工作的效率,并为电网运行提供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谌炜,黄家栋.电厂继电保护整定计算软件的介绍[J].科技信息,2012(05):45-50.

[2]李耀,章健,晋彦斌.基于Visio图形化的继电保护整定计算软件的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11(04):62-66.

[3]李勇.基于的输电线路继电保护整定计算软件设计[J].电力科学与工程,2012(03):78-80.

[4]刘洋,吕飞鹏,胡美蓉,谢熹,雷云川,陈冬.基于.NET智能客户端的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与定值管理[J].四川电力技术,2012(07):56-59.

保护视力的有效方法范文4

结果:本研究中16例患者均安全度过手术期,所有患者眼底视网膜平伏,切口恢复良好,术后视力0.5以上者4例,视力在0.3-0.5之间者10例,视力在0.1-0.3之间者2例。

结论:对采用玻切联合硅油填充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优质护理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患者术后的并发症相对较低且视力恢复较为理想。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317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192-01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01月至2014年01月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临床资料,探讨采用玻切联合硅油填充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其要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中16例均为我院2011年01月至2014年01月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年龄在37至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6±3.8岁,其中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7例。病程在7d-4a之间,术前16例患者视力分别为,指数6例,手动5例,光感5例,视力均在0.3以下。术前血糖水平均得到较好的控制,择期手术。

1.2 围手术期护理。

1.2.1 术前准备。①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戒烟、避免咳嗽并且预防发生感冒;②协助完善患者全身和眼部检查,密切监测血糖;③患者术前采用眼科的内眼术前常规准备,术前3d常规给予地塞米松(成都第一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1022021)和妥布霉素(安徽联谊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4023782)滴眼;④护理人员术前需要指导患者掌握抑制打喷嚏以及咳嗽的方法,尽量以免手术时由于咳嗽或者打喷嚏引起的突然震动造成意外情况;⑤手术当天清晨对患者给予苯巴比妥片(广东台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1085),术前给予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北京双鹤现代医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11021793)保证瞳孔充分散大;⑥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讲解强迫体位卧床休息,从而保证预后良好手和术的成功,指导患者练习头低位。

1.2.2 术中护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玻璃体手术操作复杂、精细、时间较长及技术难度高。患者往往选择局麻下进行手术,此时患者一般处于清醒的状态,极易引发患者焦虑、恐惧等一系列紧张心理从而导致不良反应。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心电监护,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1.2.3 术后护理。

1.2.3.1 心理及饮食护理。术后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加强沟通,发现情绪变化较大的患者,需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做好心理疏导,尽量消除或降低患者的心理障碍程度。玻切联合硅油填充术后保证患者饮食保证机体拥有足够的营养从而促进患者手术切口的修复,同时又需要避免患者的血糖升高,故需要严格执行临床上对于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要求。

1.2.3.2 体位护理。术后患者正确的卧床体位将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同时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行玻切联合硅油填充治疗后可采用3种体位相互交替进行,同时需要保持低头位姿势10-16h左右。三种体位分别是:①低头坐位:患者坐于床边的小凳上,将额部放在床边小枕上,保持下颌贴在胸前;②俯卧位:患者俯卧位时,在下颌、额、胸、肩、腰部各处垫一个小软枕,从而避免过度受压,同时患者保持呼吸道的通畅;③健侧眼侧卧位:保持脸朝下进行向健侧眼侧卧位,从而改善患者采用俯卧位时存在夜间睡眠困难的问题,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

1.2.3.3 术后并发症预防性护理。①及时调整降糖药的使用量同步监测患者血糖变化;②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力低下,全身营养状况不良,术后感染的几率高于正常人群,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和询问全身和眼部情况;③术后需要加强病房的巡视,正确评估患者出现术眼疼痛时的疼痛程度,在查明原因后,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④监测并记录患者每日眼压的变化情况,对于出现眼压增高的患者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⑤应遵医嘱给予患者适量的止血剂;⑥临床上糖尿病患者常常伴有心血管系统疾病,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2]。

2 结果

本研究中患者视力恢复情况见表1。

表1 16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后视力恢复情况

保护视力的有效方法范文5

石油天然气生产是一种集化学、加工和制造为一体的产业,因此,与一般的传统工业相比,它对环境的污染也更加严重。具体来讲,石油天然气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废水对环境的污染。在石油天然气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废水,例如天然气在开采过程中,冬季为了防止管道、设备内形成络化物冻堵管线,需要向地层注入一定的甲醇,这些含醇污水随着天然气的采出被携带到地面。这些废水若未经无害化处理一旦排放到自然界中,不仅会给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严重时会进入到人体,引发各种疾病,威胁到人类的健康。第二,废气对环境的污染。石油天然气的生产还会产生大量的废气,比如,含硫天然气经过硫脱、脱碳净化处理后,产生大量含H2S有剧毒的酸性废气,这些废气若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将会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天然气净化厂最初一般采用酸气焚烧炉将H2S高温燃烧生成SO2后排放的处理方式,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日趋重视和严格,以前简单的灼烧方式已不能满足环境要求,现在多采用硫磺回收工艺,将硫化氢转化为工业硫磺颗粒。第三,废渣对环境的污染。废渣污染也是石油天然气生产中常见的一种污染,比如,石油天然气生产中会产生盐泥、酸渣以及碱渣等各种废渣。如果这些废渣长期在地面上进行堆积,会影响地面土壤中的酸碱性质,进而影响到各种植物的生长。由此可见,石油天然气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废渣,如果对这些废弃物处理不当,不仅会给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而且还会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石油天然气生产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2石油天然气生产中环境保护现状及措施

2.1石油天然气生产中环境保护现状

目前,我们已经逐渐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视石油天然气生产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环境保护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来讲,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环保意识淡薄。关于环境保护问题,我国出台了一些政策,并提出了“谁污染,谁治理”的方针。但是,在现实中,石油天然气行业中的管理人员、工作人员环保意识依旧比较薄弱,对环境保护不够重视。比如,有些化工企业就没有设置环保部门,有的企业虽然成立了环保部门,但是,并没有发挥实质性的作用,形同虚设。第二,处理技术落后。在石油天然气生产中,各种废气物需要采用一定的技术处理之后才能排放。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废弃物处理技术和工艺还比较落后,并且处理成本比较高。因此,很多废弃物不经过处理就排放到自然界中,从而引发各种环境问题。第三,法律法规不健全。在环境保护方面,我国虽然制定了一些法律法规,但是还远远不能满足现实发展需要,尤其是在化工企业废弃物处理方面,没有系统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监督,导致废弃物处理中存在很多漏洞。

2.2加强石油天然气生产中环境保护的措施

2.2.1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问题

在石油天然气化工产业生产中,很多企业领导对环境保护问题不够重视,只是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今后相关管理部门要加大宣传的力度,深化化工企业领导和员工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逐渐意识到石油天然气生产对环境造成的严重危害,这样才能在日常工作中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问题,逐渐改善目前环境保护现状,促进化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总之,化工企业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问题是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2.2.2加大环境保护投入

正如上文所述,石油天然气生产所制造的废弃物中含有很多的有害物质,对环境的危害很大,处理的难度也比较大。因此,化工企业在对这些废弃物进行处理的时候需要借助于一些复杂的工艺和技术,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但是,很多化工企业由于环境保护意识淡薄,不愿意在废气物处理中投入资金,从而导致环境保护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由此可见,资金和技术也是制约废弃物处理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这个问题,一方面化工企业要通过多种手段筹集废弃物处理资金,建立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加大环境保护经费投入;另一方面,化工企业要引进一些先进的废弃物处理工艺,使石油天然气生产中的废弃物达标排放。比如,在废弃物处理中,如果废弃物没有特殊危害,我们可以使用卫生填埋的方法进行处理;如果废物物中含有较多的有害物质,我们可以借助于生物分解技术对其进行分解处理等。

2.2.3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强化执行

在化工企业中,完善的法律法规可以保证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受限于原有的法律规定,长期以来,中国环保部门的处罚力度、执法手段都相当有限,相对于公安甚至税务和工商部门来说,环保部门一直都是一个“软衙门”,难以震慑日益猖獗的环境违法行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些法律法规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现实需要。2014年4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环保法修订案》,新法将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新法首次将“保护公众健康”写入总则,首次明确“保护优先”的原则;提出“环境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提出“按日连续处罚”加大排污惩处力度;进一步完善企业污染防治责任制度,重点排污单位应按照有关标准规范安装使用检测设备,保证检测设备正常运行,及时办理排污许可证并交纳排污费;新法还突出强调了政府责任和政府监督,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质量负责,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政府工作人员给予记过直至开除处分,其主要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新法堪称史上最严环保法,但是最为关键的是如何执法。环境的日益恶化,不能简单归咎于没有一部有力的法律,而是法律能否得到有效执行,违法官员能否得到问责。因此,国家相关部门还要不断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建立问责机制,强化执行。使环境保护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从而在法律法规层面上对化工企业废弃物的处理形成严厉的制约作用。

3结语

保护视力的有效方法范文6

【关键词】古建筑保护;发展;策略;研究

古建筑是一种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一旦受到破坏,就很难复原。在过去二十年的城市发展历程中,为实现城市化建设目标,有许多古建筑被破坏、拆除,造成巨大的损失。我国古建筑保护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许多方面都存在问题,没有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因此,需要加强对古建筑保护的认识,了解其发展历史,分析当前现状,提出有效策略,才能有效促进古建筑保护工作。

1 古建筑保护的发展

我国古建筑种类繁多,上到宫廷府邸、陵墓以及宗教寺庙、祭祀性建筑,下到商业、民用以及纪念性、生产性建筑,还包括水利、桥梁等建筑,各种不同的古建筑都有着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应加以保护。

在我国古建筑保护发展中,历代保护的目的主要是延长古建筑使用寿命,通常会通过大兴土木的方式,来对古建筑加以改造、重塑,导致古建筑的风格、形式等发生较大改变,缺乏正确的保护意识。

新中国成立后,文物保护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由文化部下属文物局专门负责,并制定了一系列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古建筑作为文物的一种,也被列入保护的范围之内。

由于特殊历史时期的影响,许多古建筑在此期间被摧毁,古建筑的保护在此期间基本没有进展,甚至是衰落。在动荡期结束之后,古建筑保护又再次得到重视,古建筑保护的范围也更为广泛,各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也开始对古建筑加以保护[1]。

但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受经济发展工作核心的影响,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导致城市土地资源、住房资源日益紧缺,各种新建、改造和翻新工程不断涌现,城市旧街区和古建筑的拆除再次兴起,大量古建筑惨遭破坏,古建筑保护工作陷入困境。

直至上世纪90年代,古建筑保护成为一项战略性国策,在立法、管理体制等方面逐渐完善,为古建筑保护工作创造了良好环境,对古建筑保护提供了条件。

2 古建筑保护问题与策略

2.1 古建筑保护问题

在古建筑保护的曲折发展过程中,古建筑保护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制约着古建筑保护的进展,具体问题有:

(1)城市规划缺乏科学观和历史观,唯长官意志,历史建筑得不到有效保护,拆除很多真古董,兴建很多假古董;受利益驱动,许多开发商出于经济效益的角度,无视古建筑保护,改造、摧毁古建筑事件屡见不鲜。

(2)古建筑保护与再利用水平较低。在古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中,有许多实行的是内部现代化,外部保持本色的方式,使古建筑失去了原有的韵味、意义,降低了古建筑再利用价值,违背了古建筑保护的原则与目标。

(3)古建筑保护缺乏整体性。许多地方古建筑保护只关注重点,单个古建筑的保护。没有从整体、全局的角度出发,对历史文化区进行保护。加上执行力度有限,也降低了古建筑保护的水平,许多古建筑周边的历史街区被破坏殆尽[2]。

(4)古建筑的消防保护存在不足。在我国古建筑中,材料多以木材为主,极容易发生火灾。虽然许多古建筑配备了灭火器、消防栓等消防设施,但消防设备数量不足,设计不合理以及管理不到位的情况较为普遍,并不能真正、有效地控制火灾。

2.2 古建筑保护策略

2.2.1 完善古建筑保护法律法规

完善的法律法规可以为古建筑保护创造良好条件,使古建筑保护工作有据可依,避免古建筑保护的无序、混乱,有效提高古建筑保护的效果。古建筑保护法律法规的完善,要从我国古建筑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其他国家文化保护的先进经验,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讨论,制定出一套符合我国古建筑实情,合理可行的古建筑保护法律,从法律层次上来加强对古建筑的保护,从而带动整个社会古建筑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2.2.2 加强宣传,提高公众意识

在古建筑保护中,公众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要充分重视公众的力量,鼓励公众参与到古建筑保护当中。为此,各级政府部门,需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以及网络等各种宣传渠道,加大古建筑保护宣传的力度,在社会中形成古建筑保护的舆论,介绍古建筑保护的相关知识,提高公众对古建筑重要性的认识,使其逐渐养成良好的古建筑保护意识。

同时,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公众参与机制,通过设置公众平台、意见箱等方式,让公众有发挥自己意见的途径,还要结合适当的奖励措施,充分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发挥自身的知情权、监督权等,监督社会上出现的古建筑破坏问题,及时反映不良现象,为古建筑保护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3]。

2.2.3 采取差异化、针对性保护方式

我国的古建筑类型较多,一刀切、统一的保护模式并不适用,所以,在古建筑保护中,需要根据古建筑的具体类型,采取针对性、差异化的保护。比如纪念性古建筑,基本不具备学术价值,主要是为了纪念历史人物或者事件,应当采用就地保存的方式,保证古建筑的继续使用,使其象征意义得到充分发挥;对于学术价值较高,具有科研意义的古建筑,其价值体现在古建筑本身上,与地址无关,在保护时,应当侧重于古建筑的完整性、详实性等方面;对于艺术价值较高,达不到文物保护标准的古建筑,可以将其作为城市历史文化传承的代表,将其融入到城市景观当中,起到丰富城市文化内涵的作用。

2.2.4 加强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

在现代古建筑保护中,为提高保护工作效率和准确性,还需要加强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力度,来辅助完成古建筑保护工作。以近些年来古建筑保护普遍应用的GIS技术为例,可以为古建筑建立详实、全面的数据库,包括地理位置、空间分布、建筑风格、平面图、实际测量图、三维扫描图以及历史维护记录等等,在这些信息基础上,可以为古建筑保护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确保古建筑保护方案制定的合理、科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2.5 做好古建筑保护人才的培养

古建筑的保护涉及到许多方面的知识,包括历史、民俗、建筑、技术等等,对人才素质要求相对较高,需要有专门的保护人才。因此,政府要与高校之间进行联合,针对古建筑保护的需求,开设相应的专业课,组织高水平教授进行授课,并与企业展开合作,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促进古建筑保护人才培养工作的进步,以成立高素质的古建筑保护队伍,做好古建筑的文化知识普及,促进古建筑保护工作的提高。

3 结语

综上所述,古建筑保护工作在近些年来发展迅猛,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应加强古建筑保护工作的重视,了解其存在的价值及其意义,探讨有效的策略并加以实施,从而实现古建筑保护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 凡.城市化进程中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古建筑的发展现状与保护策略[J].赤子(上中旬),2015,0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