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物业年度工作计划范例6篇

学院物业年度工作计划

学院物业年度工作计划范文1

一、加强农业科技管理,大力发展知识农业

1、适应知识农业发展需要,创新农业科研教育组织

为提升农业科技水平,策划农业科技发展方向与目标,加强科技计划的管理与考核,“农委会”于1986年成立任务编组的“农业研究发展小组”,于1993年改组,确定该小组的主要任务:(1)农业科技发展政策及法规的拟定;(2)计划的规划、评审及预算编列;(3)计划的推动、管理、成果检讨与绩效的考评;(4)人才培养及国际合作的规划、推动与管理;(5)科技会议的筹划及其结论与建议事项的推动;(6)与相关“部、会”、学术及研究机构有关农业科技计划的协调与联系。随后又改组为任务编组的“农委会”农业科技研究发展委员会。这一时期台湾农业科技集中在“农委会”农粮处主管,部分科技项目由“农委会”有关业务处室管理。此外,“国科会”生物处主管台湾地区农业生物科技的基础研究。

为了适应知识农业发展的需要,“农委会”着手研究调整农业试验研究机构,于2000年把拟成立“农业部”作为工作重点来抓,研究设置“农艺研究署”,从事全台湾农业科技研发工作。

为了迎接生物科技新纪元的到来,“中研院”设立生物农业科学所,台湾大学成立生物技术中心,中兴大学成立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民间企业于1998年投资12亿元新台币成立了花卉生物技术公司,投资六亿元新台币成立家畜疫苗公司。近几年还先后把屏东技术学院和嘉义技术学院扩大为屏东科技大学和嘉义科技大学。

各有关农业科技的研究机构的分工是,“中央”研究院主要从事学术及基础方面的研究工作;大专院校则以教学及训练人才为主,研究工作为其业务的一部分;公营事业机构研究所及财团法人或类似组织的研究所从事专业性特定项目的研究工作;而原省属的试验研究机构为从事台湾地区全面性的试验研究工作的主干。有关农业科技研究发展对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发展与商品化及应用,依上、中、下游各层次负责推动。

2、应对国际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加快高新技术创新步伐

1992年“农委会”农业研究发展小组依据《台湾科学技术发展12年长程计划及6年中程计划》、《农业综合调整方案》有关农业科技发展目标,以及历次“行政院”科技顾问会议农业组顾问建议事项,确定生物技术、生物防治、种苗繁殖、栽培渔业、动物用生物制剂等五个领域的研究发展重点,加以推动实施。其湾“农渔牧产业自动化”十年计划,约投入经费25亿元新台币。

从1997年7月至2000年6月,台湾“农委会”按照台湾地区“跨世纪农业建设方案”中的有关“发展政策导向的产业科技”要求,在重点产业科技、加强生物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整合农业科技研究群及区域推广体系、加速农业自动化与信息科技应用等方面研究取得一批成果。

2000年夏季,台湾“农委会”研究拟定“迈进二十一世纪农业新方案”,做为2001年至2004年农业政策蓝本。该方案提出了“发展农业知识经济,厚植农业竞争得基”策略,明确了新世纪初台湾地区农业知识经济的发展重点。2001年台湾农政机关用于扶持农业知识经济发展的经费预算为450.01亿元新台币,2002—2004年约需195.18亿元新台币用于支持农业知识经济发展。

2001年“农委会”制定台湾地区农业各领域科技发展中程纲要,包括11个研究领域,分别是作物科技领域、林业科技领域、渔业科技领域、畜牧业科技领域、农业环保科技领域、农产品加工科技领域、农业自动化科技领域、农业共通性科技领域、农业生物技术领域、林业防灾科技领域,“农委会”计划从2000—2004年度,共投入241.56224亿元新台币用于支持农业科技研究。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二十一世纪前十年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发展方向主要是:(1)在生产方面:建立高科技、高效率的农业生产体系,提高国产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突出加强生物技术的研发与运用,创造台湾地区农业的新绿色革命:加速农业自动化与信息科技应用,提升产业竞争力。(2)在生活方面:生产卫生、安全、高品质且多样化的农产品,提升国民生活品质质,重点发展高品质且多样化的农产品,满足消费大众需求;结合民间力量发展食品科技,带动产业发展。(3)在生态方面:减轻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冲击,强化农业支持生态环境维护的功能,重点改进动植物生产、检疫防疫技术与体系,保护国内农业生产环境;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利用,维护自然生态环境。

3、大力推动农业生物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鉴于农业生物技术将成为21世纪世界产业发展趋势,为了加快台湾生物技术的研究创新及其应用技术的发展,突破台湾农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瓶颈,提升传统农业的技术能力,近十几年台湾在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方面,不断增加研发经费、人力和设备投入。

1995年8月台湾“行政院”第2443次会议通过《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并于1997年修订方案内容,确定将农业与医药领域的生物技术,作为台湾全力发展的重点科技。“农委会”为落实“行政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1996年优先执行了花卉种苗、动物用疫苗及生物农药三个推动计划。

1997年3月,台湾“国科会”委员会选定农业生物技术为台湾四个“国家型”科技计划之一。同年10月,成立台湾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专案计划规划工作小组。1998年1月,聘任该计划个案咨询委员会委员。1998年2月,台湾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计划的目标、规划重点提交“国科会”委员会审定通过,推动执行,课题申请通过率为45.2%。1998年7月,公布1999年度第一期三年的课题补助金额,共有42项课题列入该“国家型”计划。其主要研究目标是:(1)整合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研发既有人力、物力与技术资源,落实产业应用,使农业生物技术在台湾得以生根并茁壮发展;(2)加强本土性的具有产业发展潜力的农业生物技术产品,以提升台湾生物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3)建立台湾研发与应用体系,确保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的永续发展,尽快提升台湾的农业生物技术水平;(4)整合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尖端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把台湾建成为亚太地区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研发与营运中心,促进台湾加入WTO后的农业发展。

该科技计划的重点研究领域是:(1)、花卉及观赏植物领域,(2)植物保护领域,(3)水产养殖领域,(4)动物用疫苗领域,(5)农产品保鲜利用领域,(6)农业环境保护领域,(7)保健及药用植物领域。

4、加快农业科技管理创新

“农委会”为加强农业技术发展规划及本会农业科技研究发展计划的执行、管制与运作,设立农业科技审议委员会,该委员会的任务是:农业科技研究发展方向规划的咨询,农业各产业技术发展政策、制度、法规、策略及重大方案审议之咨询,农业科研计划资源分配审议的咨询,农业科研计划成果检讨审议的咨询,其它农业科技发展事项的咨询。委员会下设农业、林业、渔业、畜牧及生物技术五个技术领域审议小组,各技审小组的任务是:对“农委会”个别产业技术发展规划及审议的咨询,“农委会”科研计划审查及管理考核咨询,“农委会”科研计划与业界合作事项协调及审议的咨询,“农委会”有关科研计划事项的咨询。

为加强农业科技研究发展计划执行绩效评估,促使农业科技研究经费有效运用,“农委会”2001年3月6日成立农业科技绩效评估委员会,该评委会的任务是:以农、林、渔、牧及生物技术等领域科技研究计划为对象,评估过去该领域的研究计划执行绩效;评估农、林、渔牧及生物技术等领域科技研究成果所建立的技术,对提升台湾地区农业产业竞争力的效益。评委会设委员23—25人,由“农委会”主任委员遴聘学养优异、经验丰富,对产业科技、经济充分了解的相关产、官、学、研界专家兼任。评委会在对各领域专业技术进行评估时,得视需要聘请该领域的相关专家若干位参与绩效评估。此外,还在台湾地区农业生物科技“国家型”计划中设立了咨询委员会,在台湾地区农业科技中程发展纲要各领域聘请评审委员会。

二、注重农业科技投入,扶持技术创新

从下表可以看出,台湾地区农业科研经费投入常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台湾地区农业科技经费投入

年度经费年度经费

199621.135200145.04193

199715.3857200249.51840

199816.6880200355.26226

200029.79313200461.94672

注:2000—2004年为中程科技纲要需求估计数

1996年度(1995年7月1日—1996年6月30日)台湾地区农业科研经费为21.135亿元新台币(下同),其中农业基础研究(含农艺学、园艺学、农业化学、畜牧兽医、森林及水土保持、渔业科学及农业工程)的经费投入为3.9450亿元新台币,其经费主要来源是“国科会”和“中研院”,共执行537个研究课题,参加研究人员1206人。同年度的农业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含农作物科技、林业科技、渔业科技、畜牧科技、食品科技等)的经费投入为17.19亿元,执行197项整合性研究发展计划,参与研究人员5142人。

在研究成果方面,共有952篇研究、72本专著、934项技术报告发表,完成55项技术创新和923项技术服务,实现技术转移18项,取得专利权6项、著作权3项。从1996年度的农业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的经费投入结构看,应用研究占70%(12.172亿元),应用基础研究占3%(0.439亿元),商品化开发研究和技术发展占18%(3.077亿元),其他研究占9%(1.504亿元)。

1997年度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经费投入为15.3857亿元。1998年度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经费投入为16.6880亿元。从1998年度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各领域经费投入结构看:重点产业及资源保育利用研究发展的经费为10.94648亿元,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经费2.12078亿元,食品加工科技经费投入为1.79738亿元,遥测技术及精准农业科技经费投入为0.44965亿元,农牧渔产业自动化科技经费投入为2.60亿元,其中重点产业领域内部经费投入结构为:作物育种及生产技术研究2.822亿元,农业生物遗传资源研究利用0.8亿元,动植物防检疫与病虫害防治研究1.25755亿元,渔业生产科技研究发展0.805亿元,畜牧生物科技研究发展1.46606亿元,农业废弃物利用及公害防治技术研究0.44431亿元,水土森林资源保育利用及水利科技研究0.95641亿元,农业经济、农产运销技术与农民辅导研究0.52亿元,农业科技人才培育、国际合作及计划管理0.6亿元,农业资导系统建立研究与利用1.07515亿元。

“农业生物科技国家型计划”经费,包括台湾地区“国科会”、“农委会”、“中研院”、“环保署”和财团法人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中心五部分的研发投入,预估1998至2001年度,总额达到8亿元新台币。各年度分别为0.2亿元、2.11亿元、2.6亿元和3.1亿元。

三、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促进技术成果转化

1、制定农业技术成果转化政策法规

主要包括《“行政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农委会”农业科技计划产学合作实施要点》、《“农委会”科技计划已有成果拟进行产学合作加速商品化的项目一览表》、《“农委会”科学技术研究发展成果归属及运用办法》、《“农委会”主管计划研究成果技术转移执行要点》等法规。

《“行政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提出台湾地区生物技术发展策略是加强研究发展与其成果移转、扩散及应用,整合产、官、学、研的研究发展体系,成立“国家型”计划,畅通研究、发展、生产三者之间的渠道,以加强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其中与农业相关的主要内容有:修订生物性农药开发相关法令规范;推动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计划以花卉种苗、水产养殖、动物用疫苗、生物性农药、保鲜技术等方向为重点,并落实于产业发展;加强花卉新品种智能财产权保护,并纳入植物种苗法新品种命名及权利登记范围的花卉种类,加强花卉新品种权利保护,以提高育种研发意愿,推动花卉种苗产业发展。

“农委会”为提高农业科技研发绩效,鼓励民间产业界积极参与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应用,以加速落实研发成果于产业发展,于2001年4月3日制定了《农业科技计划产学合作实施要点》。“农委会”的经费支持主要用于人事费、研究设备费、包括杂支、材料、仪器设备维护等其它研究有关费用、管理费和必要的技术移转费用。

《“农委会”主管计划研究成果技术转移执行要点》提出,移转研究成果的技术或智能财产权给予厂商时,应以该成果作价取得价款。技术成果移转作价原则以“农委会”资助研究总经费乘下列百分比收取之:(1)参与开发的合作厂商收取5%,未参与开发的厂商收取10—15%。(2)技术成果最终使用者若为供个别农家使用则收取5%,供农企业使用则收取10—15%。

2、推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的研究

台湾地区各年度的农业科研课题均包括与农业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方面有关的研究课题。从2001年度台湾地区“农委会”主管科技计划研究重点内容看,与推广相关的研究主要有,在农业政策方面,设有《农产运销制度、法规、批发、零售、渠道与市场的规划及评估研究》在健全组织及人力资源,提升农业经验管理效益方面,设有《农民组织功能研究》、《农业推广体系研究》、《农村建设规划研究》、《农业人力资源研究》、《农民福利制度研究》、《农业金融结构研究》;在农业生物技术产业方面,设有《推动花卉种苗、生物性农药、动物用疫苗及水产养殖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研究》;在农产运销电子化方面,设有《推

动产销与网络商城信息整合研究》、《农业自动化与电子化推动配合措施研究》、《农产运销自动化及电子化研究》等。

从1999年度台湾地区“农委会”主管农业科技计划实施结果看,安排与农业技术推广相关的研究课题主要有,《现有农业网站与农业推广网络系统评估》、《农业知识信息推广体系研究》、《农业推广远距离教学系统的规划》、《农业知识创新的传播研究》、《作物基因转移技术的开发应用研究》、《生物技术在植物病虫害诊断与防治上应用研究》、《生物性农药的生物技术应用开发研究》、《生物肥料的生物技术应用开发研究》、《应用生物技术加强花卉种苗产业发展研究》、《加强推动动物疫苗产业发展研究》、《农产品服务业自动化计划配合措施研究》、《加强食品工业技术及管理的辅导》、《灵芝和樟芝菌种发酵培养技术开发研究》。

【参考文献】

1996年、1997年、1998年“中华民国”科学技术年鉴,“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编印

“农委会”九十年度委外办理之科技计划研究重点、汇整单位及汇整人一览表

学院物业年度工作计划范文2

上海市科委于1991年推出“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重点资助35岁以下的优秀青年科技人员,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的青年科技人才开展科研工作。他们是“星”但还不够亮,所以称为“启明星”。

我体会这项计划有以下特点:第一,将成为年青人步入科研殿堂的第一项基金,使他们对科学问题的一些想法有机会实现,将终身难忘。第二,是培养科研后备力量的重要途径,从申请到启明星计划至三年后计划完成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一些热爱科学研究、决心致力于科学研究的好的科研人才,他们若干年后将成为科研领域的中坚力量。第三,完成基金的过程是事业留人的一种手段。上海是生活成本高的城市,要想留住人才,现在常提到的是“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我的体会是能留住真正有志于科学研究的人,主要举措应该是“事业留人”。比如说在我工作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一些年青的研究组长与公司里工作人员的待遇差很多,但是他们的事业在“科学院”,外面的工资再高他们也不为所动。第四,会产生一些研究结果。“启明星计划”对年青学者是一项重要的计划,对他们开始独立申请科研经费、步入科学殿堂将起到积极作用。

但是“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实行十几年来,经费总量没见增加,获得申请却越来越难。例如,十年前博士后就可以申请到,现在归国留学生和得到博士学位留在上海科研单位的青年人越来越多,尽管每项资助的金额不多,约30万/年,但申请者众多,竞争激烈,申请者很难得到“启明星计划”的资助。由于经费有限,市科委采取单位限项的办法先淘汰一部分申请者。例如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目前有8个各具特色和优势的研究所和3个支撑单元,近年引进的青年科研人员很多,但是项目申请数量2010和2011年分别仅可以申请6项,获得批准的分别仅为1和2项。就是这样35岁以下的研究员也不一定可以得到“启明星计划”资助,更不要说其他年青科研人员了。

学院物业年度工作计划范文3

关键词:生物类专业; 设计; 开发; 生物技术; 高职院校

Discussion on programming of the Biological Majors for vocational college in Guangdong province

Ye Qilan

( Guangdo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rade , Guangzhou 510430,China )

Abstract: The programming of the Biological Majors for vocational college in Guangdong province wa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Biological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Majors.

Keyword: biological majors ; design; development;biological technology;vocational college

一、问题的提出

有人说,二十一世纪是生物技术的世纪,这话并不过分。生物技术,方兴未艾。正因如此,全国不少地区成立了生物技术类高职院校或开设生物类专业。就我省而言,不仅原有的普通高校如中大、华南农大等开设了生物类专业,还有不少高职院校也开设了生物类专业,生物类专业出现了空前的竞争。

大家知道,生物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而生物技术是指人类对生物资源的利用、改造的科学与技术。生物技术又可分为几个大的方向,(1)生物方向,(2)医药方向,(3)农业方向,(4)食品方向,(5)环境能源方向等。与上述方向相关的专业都可视为生物类专业。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是本世纪的热门话题,相当部分的考生愿意报读生物类专业,但由于生物技术的产业化程度还不太高,所以,这些年,生物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并非太乐观。这样一来,作为高职院校,如何设计好生物类专业,实现生物类专业的可持续发展,非常必要。鉴于此,笔者根据生物类产业发展实际,结合生物类专业设计课题取得的成果,对我省高职院校生物类专业的设计与开发作出探析和论述。

二、指导思想

要设计好生物类专业必须把握全球/全国/全省生物类行业发展情况,了解全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动态,并以此作为提出指导思想的依据。因为是高职院校,所以,提出的指导思想应符合我国高职教育发展阶段及走向,应符合我国我省高职教育的政策导向。在未来的一段时期,指导思想应该是:

以《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作为生物类专业设计的宏观指南,以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作为依据,以《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1]为指导,从本院办学条件出发,从社会和市场需要出发,结合我省生物类产业发展格局和趋势,以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求设置和开发本院的生物类专业,设置的专业之间尽量具有关联性,达到共享师资、实验实训等教学条件的目的。紧紧围绕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中心设计教学,采用吻合时代,切实可行,灵活多样的形式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力求办出生物类专业的特色,实现生物类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基本原则

专业人才能否受社会和企业欢迎,在一定程度取决于专业设计理念和原则。因此,笔者认为,高职生物类专业的设计应把握好几个原则:

一是生物类专业发展方向应与我国、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走势一致,与我省生物类行业发展走势相一致;

二是生物类专业发展应与行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相一致;

三是生物类专业办学条件与行业要求相一致;

四是生物类专业人才所培养的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应与就业单位用人标准相一致;

五是把握好现有专业和拟新设专业的关系;

六是把握好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的关系。

四、专业设计之理论和实践依据

1.生物产业发展概况

近十多年,生物产业得到了各国的高度重视和支持,生物技术的产业化程度正在不断提升。生物技术几乎渗透到人类的各个领域。上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不约而同地把生物技术产业作为新的经济生长点来培育,纷纷采取各类措施,加速抢占“生物经济”制高点[2]。

近年来,我国的生物产业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已建立了20多个生物技术园区。到2010年,我国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水平将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若干重要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生物技术产品的销售额将达到3000亿元以上;到2020年,生物技术产品的销售额将达到1.5-2万亿元。

我省的生物产业在全国名列前茅。截至2004年,广东省生物技术产品产值已达340亿元,在中成药、生物制药、生物医学工程、海洋生物等领域优势明显;形成了广州、深圳、中山等生物技术与产业基地;生物技术在食品行业、环境保护、医药、农业等领域广泛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3]。

作为广东省会城市---广州,被正式纳入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布局,截至05年底,广州具有各类生物技术企业300多家,其中75%分布在医药行业,25%分布在农业、食品、环保等行业,08年,广州国际生物岛进入封岛建设阶段。按照“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广州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将基本建立有利于生物产业快速发展的宏观环境,形成1000亿元的产业规模。

综上所述,生物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我们设计和开发生物类专业提供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发展空间。

2.生物类人才的市场需求分析与预测

(1)人才总需求

广东生物技术产业涉及的领域主要包括生物医药\生物食品\生物农业\生物环保与能源等。按目前的发展情况以及相关部门统计的结果表明,未来几年广东生物技术及相关产业年产值约为3500-3800亿元,按每100万元需要1个技术人才计算,人才总需求为35万-38万,如果人才缺口为20%, 则约需7万人才/年。

若省内外人才供给各半,则我省应培养3.5万名生物类专业人才。根据近两年用人情况及发展趋势看,在这3.5万人才中,本科人才和高职人才需求大约各占一半。那么各种高职生物类人才需求约为16000人.从这个意义上说,我省对生物类人才需求量相当大(下表)。随着我省生物技术的产业化程度不断提升,对人才的需求还将逐年增加。

广东省生物类行业2008-2015年对生物类人才

[注] 生物类行业:包括生物产业、生物医药、生物农业、食品生物、生物化工等

生物类人才:包括生物人才/医药人才/食品人才/环保人才/生物质量与安全人才/农业生物人才等。

(2)人才总供给

以上是我省生物类人才总的需求情况。那么,我省高职院校生物类人才培养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据我省教育部门提供的数字表明,在我省67所高职院校(截止2007年)及多所录取大专考生的本科院校中,招收生物类专业的院校约占总数的30%。在招收生物类专业的院校中,生物类招生人数占总数的10-15%左右,简言之,生物类专业招生数不超过全部招生人数的5%。根据2008年省内高职(大专)招生20万人计算,那么,生物类招生实际人数约为1万人,按理论估计,生物类高职人才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因为需求量16000人(上表),供给量才10000人,缺口很大,但实际情况未必完全如此,总体上,生物类人才供需基本是平衡的。

原因之一,如果本地培养的生物人才供不应求的话,充裕的外省生物类毕业生就会源源不断地涌进来,弥补人才不足的缺口,形成动态平衡。

原因之二,生物类专业当中,有些岗位工作环境不理想,工作地点较为偏远,对本省很多毕业生,特别是城市生源,根本就没有吸引力,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

因此,在专业设置前,需要对本校在人才市场中的竞争力及所能占到的份额进行调研、分析加以预测,使得本校专业群、专业发展规模与人才市场实际需求相适应。

3.本校所具备的办学条件及其在同行中的竞争力

各个院校,尤其是高职院校,都希望设置最受社会和市场欢迎的专业,培养出最受欢迎的专业人才。正因为如此,在设置专业时,有些院校往往会忽略自身的办学条件和竞争力而匆忙上马,应引起充分注意。否则会影响自身的声誉,影响以后的招生和就业。

五、专业设计的方法及措施

1.生物类专业人才市场调研与预测

首先是对生物类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因为这是人才培养的大环境,不能忽视。

其次是重点调研生物及与生物相关产业对人才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第三就是调查了解分析并预测相关院校人才培养和供给情况,做到知已知彼,胸有成竹。

2.专业(方向)的定位及其方法

每个院校的办学历史和条件的不同,形成了各个院校的优势和特色。必须通过专业发展定位来凸显本校的优势和特色,必须通过课程体系、实训体系、师资队伍结构体现专业定位。

首先是明确学校的属性进行专业定位。高职高专培养的大学生是技能型的大学生。说通俗一点,就是培养懂理论,有技术,善技能的劳动者。所以,必须针对这一特点提出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构筑教学体系和实训体系,建设师资队伍。

其次是根据学校优势和特色进行专业发展方向定位。

第三是以市场需求和就业前景进行定位。必须以就业前景作为专业定位的重要依据。只有就业前景好的专业,才能促进专业的长远发展。而好的就业前景与当地生物经济发展情况密切相关。必须密切关注生物经济的发展动态,与时俱进地对专业发展定位进行优化和调整。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就是采用上述方法进行生物类专业发展定位的。我们根据学院自身具有农业与生物的优势和特点,把农业与生物作为特色发展,并设计出相关的专业,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专业得到稳步发展[4],在校生人数由2004年100多人,发展到2010年的1000多人,且生源充足,就业率高,达到98%以上。

3.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的设计与规划

专业发展定位明确了以后,专业能否办好,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设计是否科学合理。这两个体系的核心是专业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应与生物类专业就业市场相适应,这就要求以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为出发点、立足点,而职业能力又必须与就业岗位群要求的能力相吻合。因此,在教学计划制(修)订前,要对专业涉及的行业和领域的发展情况进行广泛深入的调研,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对高职生物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并据此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和要求,科学合理地设置安排各门课程和各个教学环节,设计和制订出符合就业要求的教学计划。

4.实验实训体系的规划与设计

5.师资队伍的建设(下述)

6.生物类专业中期发展规划的制订

要实现高职生物类专业的长远发展,应该有中长期发展规划。规划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基本情况。二、专业设计和规划的总体目标。三、专业设计和规划的指导思想及原则。四、未来几年专业群规划的目标。1.教育教学体系的规划与建设。2.师资队伍建设规划。3.专业规模与新专业申报。4.科研工作。五、困难与问题。六、主要政策和保障措施。

[结语] 研究生物类专业的设计与开发对于开设生物类专业的高职院校是必要的,应引起高度重视。笔者只是以本校生物类专业设计研究结果为依据进行有关方面的探讨,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祝愿我省的生物类产业更加发达,生物类专业取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广东省委省政府,中共广东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粤发[2006]21号

[2] 张俊祥等,全球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及态势[J].中国科技论坛,2005,(2):32-34

[3] 葛永林,广东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现状及战略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04,(1):5-7

学院物业年度工作计划范文4

关键词:高职;园林规划设计;教学改革;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21-03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是基于《园林设计初步》、《园林制图》、《园林工程》、《园林建筑设计》、《园林绿地规划原理》、《园林树木学》、《花卉学》等课程后,对所学的课内容进行综合运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不同立地条件下各类型绿地的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从功能、技术、形式、环境诸方面综合考虑园林设计,并能正确表达和表现设计内容,提高绘图技能、技巧。通过该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综合的设计素质、空间想象与空间组织能力。所以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是高职类园林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然而在实际教学环节中,对本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等方面都存在一些不足。

高职类学生区别于本科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农业职业院校由于本身性质在学生培养方面也有着自身特性,是以突出实践能力为主。随着各大院校的不断扩招,学生数的增加,有限的教师资源必然会使教学质量下降,“教”与“学”之间存在一系列问题。

一、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一)“教”方面

1.教学目标形式上明确,内容上不明确且认识不足。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主要涉及园林规划设计理论、课程设计及野外实习等,理论是整个课程的基础。其中课程设计为核心内容,一般包含街旁绿地、小游园、道路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小型附属绿地、居住区绿地、城市广场、小型公园、带状公园、专类园、城市公园等11个专项设计。由于师资和课时的限制,课程内容也相应的缩减,且各个教师在选择专项设计内容也不一致。现有教学体系的内容知识面过于狭窄,课程设计过于传统化,对社会问题、材料和方法上的技术进步缺乏关注,无法满足实际设计的需要。

2.教师教学与实践脱节。目前各大高校内的专业教师来源大多是从高校到高校,与社会实践接触的机会并不多,而一旦进入高校后,教师接触社会实践的机会就更少,更多的只是通过教科书或者网络来补充自身的知识库,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更新速度将会慢慢与行业发展的速度、动向不相匹配。而园林规划设计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设计的新理念、新方法、新工艺、新材料的涌现速度非常快,基本每3~5年就可以完成一个更新周期,专业教师在教学初期尚能利用研究生学习阶段或者企业一线工作阶段所接触的行业前沿知识,但随着行业发展周期的不断推进,也会慢慢与社会实践脱轨,直接导致了学生面向社会后专业知识滞后、适应能力欠缺、竞争力下降的现象。

3.教学团队组成相对较为单一。园林规划设计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同时也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与之息息相关的课程包括文学、色彩、园林过程制图、树木学、园林植物造景、园林测量、园林建筑设计、园林工程、园林美学等,而高职院校由于其师资力量有限,好多专任教师都是身兼数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很容易造成同一个教师教授的几门课程内容雷同的现象,不利于学生多元化的发展。

4.课程教学存在认识误区。高职类教育突出对技能型实践人才的培养,这也是高职院校区别于本科院校、毕业生得以在目前竞争激烈的从业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并逐渐被用人单位所青睐的主要原因。教师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也已着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同时教师中普遍存在着高职学生生源质量与本科院校有一定差距的想法,将来面向社会后真正能从事方案设计的并不多,所以在能力培养方面更多培养的是人云亦云的绘图员、抄图员,而不是具备创造性思维的设计师,这部分毕业生在就业初期的确能快速适应市场,但一旦缺乏创造性、思维相对禁锢的惯性思维出现与蔓延后,在中远期竞争中被赶超乃至被超越将不可避免,对学生从业后的长远发展将会相当不利。

5.过度依赖外聘教师。为弥补校内专职教师在专业实践方面的缺陷,高职院校内聘请行业、企业一线工程技术人员为部分专业课教师,为学生讲授目前行业、专业动向,将一线实践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从中学到了不少较为实用的专业知识,同时实践知识的传授也区别于理论知识,更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兴趣,能起到较好的效果,这也出现了学院过度依赖外聘教师的情况。聘请行业、企业一线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外聘教师是一把双刃剑,要协调好这之间的问题。

(二)“学”方面

1.学习缺乏主动性。学生学习方面还是按照填鸭式的学习模式,按部就班的按照教学进度完成作业,缺乏主观能动性,要深知园林规划设计涉及环境行为、建筑、城市规划、艺术、文学等方方面面。只有主动汲取各方面的知识,自己的设计才有内涵,而不是简单的元素堆砌、毫无逻辑的平面构成。随着社会的进步,有各种途径方便学习,如查阅网络、参观各类型展览馆和公园等。

2.接触新事物的机会较少。园林规划设计是一门与实践紧密联系的课程,需要时刻了解行业动向、专业发展趋势,结合在校学习的基础理论、实践,进而达到提升自身专业技能的目的。而由于资源有限,目前学生能接触专业、行业前沿、了解新事物的机会并不多,这将直接导致学生形成思维定式、创造力不够。

3.缺少创造性思维。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时,资料、信息来源的途径主要是课堂与专业老师,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学习是一个外界反复刺激反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失去了思维的主动性和提出质疑的批判性精神。在教学中,只需要教师告诉学生“你应该怎么做”,而不需要学生自己去思考“我应该怎么做”。在这种反复刺激下,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了盲目、机械的反应过程,并在无形中固化了学生的惯性思维,学生习惯性地因循以前的思路去思考问题,从而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1]。

4.轻实践,重理论。在进行园林规划设计的过程中,理论和实践必须很好地结合,在教学过程中的设计项目,不论是实际项目的真题还是虚拟设计的“假题”,其实质都是某一项具体的任务,要求学生在利用所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解决实质性问题。而解决问题的方案最终需要通过图纸的形式表达。

二、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对策

(一)制订详细的培养方案与完善的培养体系

我们招收的学生在接触本课程之前对园林行业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园林规划设计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园林规划设计的各项步骤、要求,将来能从事哪些行业,园林规划设计的社会形势等方面,属于切实的门外汉,所以在制订培养方案时可以将培养过程分为四个阶段:认识、了解、熟悉、掌握。

(二)启发式教学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突出“教”与“学”的互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知识基储认知结构等实际出发,采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发展智能。

(三)专业特色结合学生活动

高校与高中及其之前的教育培养方式与目的截然不同,高校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在校期间的时间安排也不再是单一文化知识的学习,丰富多彩的各项社团、文体活动占据了学生大部分课余时间。我系自2010年组织的大学生艺术节活动很好的将专业特色与学生活动结合到一起,其中的画展、插花展、小花园设计展等通过一系列的评比、展览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同时在学院层面也进一步展示了我系学生的风采。

(四)加强团队合作,形成团队协作意识

园林规划设计由于其专业涉及的综合性、工作量的庞大性,在实际项目中都是以团队的形式出现,所以在校学习期间必须提倡团队精神,创造团队学习的氛围。这里的团队包括教师团队和学生团队两方面,教师团队要尽量融合如规划设计、植物造景、园林工程、工程预决算等多专业的教师人才,在教学知识体系的传授方面力求全面;学生团队是将同一年级的学生以不以学生意志为转移的方式进行任意组合,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协调中学习对方的长处,增强凝聚力,考核各位同学在一个自己并不熟悉或者满意的团队内如何与他人协作并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专长,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提前准备与适应,缩短学生与社会适应的时间周期。

(五)工学结合,加强学校与企业间的深度合作

学生在校期间接触社会实践、实际项目的机会非常少,学院通过外聘教师“引进来”为学生带来了一股行业清风,使学生告别了单纯的理论学习,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学生在此过程中扮演的是被动接受的角色,这时就需要“走出去”,而且是有针对性的“走出去”。“走出去”既包括学生赴学院长期专业合作单位或由外聘教师所带来的便利资源单位学习实践,也包括学校教师经常赴企业接触目前行业一线的发展动向,让教师、学生带着平时教学、学习中发现而未能解决的问题到实践中去寻求答案。

(六)充分利用农业类特点

园林规划设计,着重的就是“园林”二字,而有“园”有“林”,势必就离不开植物,而农业类院校在植物这一门类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根据地方特性配置适应性较强的植物,并从植物生长习性、造型、色彩等各方面着重加强,好的植物造景设计可以直接决定一件设计作品的成功与否,而这方面恰恰又是艺术类、建筑类院校所欠缺的,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农业类这一优势,将这一特点发挥到极致,充分展示农业类高职院校在园林规划设计这一领域的专长。

三、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模式

(一)实训化工厂

我院在校内为学生实训创造条件,根据之前培养体系中认识、了解、熟悉、掌握四个步骤,分别建成不同的实训化工厂,包括园林场景微缩模型展台、园林材料展示平台、园林规划设计工作室、园林规划设计场景制作平台,让学生在各个学习阶段都可以通过理论结合实践,增长自身职业技能。

(二)创新考核模式

园林规划设计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依据课程特点,学生考试采用技能考核的方法,考前制定相应的技能考核方案,根据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实训项目的完成情况以及设计水平评定成绩,真实、有效地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该课程的考核采用“实验考核+实训项目操作”的方式进行。实验考核以教学纪律和实验教学作业等内容为主,占总成绩的40%;实训项目操作主要考核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占总成绩的60%。通过实训项目,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进入企业可直接上岗的目的[2]。

(三)系统化项目实践

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一学期对课程进行系统化拉练,通过给定学生一块2.5m×1.8m场地,让其进行设计,并付诸于实施,通过设计文本、施工图纸、材料预算、材料采购、实际施工、竣工验收、综合评比等七个步骤,同时作为学生学习这门课程最后的综合考评。

场地尺寸的选择针对性强:(1)景观设计讲究小空间、大景观;(2)高职高专学生将来面向社会从事的工作主要以场地的整合为主;(3)场地过大不利于学生的施工操作。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老师所起的仅仅是引导作用,并不会影响学生思路,学生以团队形式出现,可以锻炼学生专业理论、实践操作、团队协作等综合能力。这项系统化项目实践已经连续实施了三年,实践表明,通过锻炼,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各位同学已经基本上具备了与社会实践直接接轨的能力。

(四)积极参加各级专业技能比赛

中国有句俗语:“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学生在经过在学校几年的学习也比较迫切想知道自己目前的水平究竟达到何种水平,此时应鼓励学生多参加竞赛,让学生通过参加省、市等各级别的设计竞赛,与各兄弟院校、兄弟院系之间的学生进行专业比试,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竞赛与各院校之间的交流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取长补短,填补自身教学、学习中的盲区,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培养体系。

四、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成果

我院园林专业开办于2006年,虽然开办时间不长,但经过园林规划设计教研室各位老师不断的改革与实践,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已成为园林科技系核心课程。毕业生学生深受企业欢迎,近3年来,学生就业率都在98%以上,在与兄弟院校的竞争中逐渐确立自身的优势。我院学生在2010年江苏省首届枫彩·缤纷杯彩色植物景观艺术设计大赛上在与近300件本科生及以上学历学生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铜奖;在2012年江苏省高职院校园林景观设计比赛中获得三等奖等。学生毕业后能在企业直接上岗,完成项目设计与指导施工,受到企业的欢迎。

参考文献:

[1]张文英.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中国园林,2001,(2):1-5.

[2]林广思.关于规划设计主导的风景园林教学评述[J].中国园林,2009,(11):59-62.

[3]杨学成,林云,徐正春.园林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3,(3):67-70.

[4]郭列侠.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08,(4):54-56.

学院物业年度工作计划范文5

日本殖民时期曾在岛内设立“台湾总督府水产试验所”,开展渔捞、海洋、水产加工、养殖等研究;台湾光复后,更名为台湾省水产试验所,上世纪50年代,主要进行与渔业有关的海洋生物研究与近岸调查,先后到东海、南海、越南近海、泰国暹罗湾、马来西亚等海区开发新渔场。

1952年,台湾渔业主管部门在基隆设立海洋研究室,1954年与台湾大学合办渔业生物试验所。1959年,台湾大学成立海洋研究会。同年,为准备参加黑潮调查,由台湾中研院化学研究所和动物研究所、台湾大学地质系和动物系及渔业生物试验所、台湾海军总部情报机关和海洋测量机构、台湾水产试验所及台湾省立海洋学院等组成联合海洋研究团队。

1961年,台湾海军测量船首次开展海洋探测工作,实施近海调查。1965年到1969年之间,台当局又派出“阳明号”军舰,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国际黑潮合作调查的8个航次。

时岛内海洋研究人员与设备都极度缺乏,无法开展完整而有系统的研究工作。1966年,台美科学合作机构邀请美国专家来台,经过考察,建议台当局应设立专门的海洋研究机构。台当局随后责成台湾大学筹建海洋研究所。经两年筹备后,1968年8月该所正式成立,成为岛内首个综合性的海洋研究机构,由台湾科技主管部门重点资助其从事海洋研究与教学工作。此外,成功大学也在1967年成立了海洋工程与水利研究所。

1969年5月,由美国租借给台当局的一艘海军拖船抵达台湾,被改装为海洋研究船,命名为“九连号”,交由台大海洋所管理,开始台湾近海的调查工作。包括1972年,与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合作研究台湾东南部上升流现象;1975年,“九连号”到菲律宾海域捞取锰结核,并同美国一些大石油公司及美国联合地球物理探测公司在台湾海峡合作勘探油气资源。

1976年,台湾水产试验所利用改装的“海功号”调查船前往南大洋,从事远海拖网作业及渔场开发工作,试捕南极磷虾,同时调查分析邻近南极海域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

重视海洋科研

到上世纪70年代后期,岛内其他许多大专院校也先后设立了与海洋相关的系/所,从事海洋科学教学及基础与应用研究。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台湾省立海洋学院(原名基隆海事专科学校,即现在的海洋大学)海洋学系及研究所、海洋工程系及研究所、渔业学系及渔业研究所,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及海洋地质所、海洋资源学系及海洋生物研究所,中国文化大学(原名文化学院)海洋学系及研究所等;此外,淡江大学、中正理工学院、屏东技术学院、高雄海事专科学校、海事专科学校、嘉义农专等也设有与海洋科学有关的科系。

由于“九连号”过于老旧,设备过时,难以满足日益发展的海洋研究需要,台湾科技主管部门1980年开始筹建新船,1982年5月与挪威一家造船厂签订协议,委托其建造一艘新型海洋研究船,1985年交船,命名为“海研1号”。该船性能优越,设备先进,能够克服海上较大风浪,顺利执行了多项海洋科学研究探测计划,取得往年难以搜集到的冬季资料。也因此,台湾科技主管部门将其列为岛内唯一浮动的“贵重仪器使用中心”。

到80年代中期,台湾科学家已对周围海域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但因缺乏规划主导,人力分散,研究手段落后,经费不足,难以开展系统海洋调查任务,大多有为与海洋渔业和海水养殖有关的自由研究。鉴于此,台湾科技主管部门在1985年4月组成海洋研究项目访问小组,与岛内各海洋科学相关学术机构广泛交换意见,最终于同年12月完成海洋科学学科规划,分为海洋物理、海洋化学、海洋地质及地球物理、海洋生物及生态、海洋渔业、海洋工程等6个学科。

为提升海洋科学基础研究及近岸环境应用研究的水平,台湾科技主管部门还制定了多项重点计划,包括:推动台湾黑潮及其邻近海域整合计划,针对海洋研究人力有限与研究海域分散的现况,以大型合作计划整合岛内海洋物理、海洋化学、海洋地质及海洋生物的研究力量,首先对台湾东北海域做一完整的规划探测,了解水文变化与生物资源的相关性;参与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支持的世界洋流观测实验(WOCE)计划,藉此机会,可提高台湾海洋科技的研究水平;针对历年来各研究机构所刊行的海况资料,编制海洋图志,以完整编纂台湾海域数据,提供给政府部门及民间作为未来海洋开发的参考;增建研究船队,由于海洋研究工作日益增加,仅靠“海研1号”到处奔波远远不够,特别是一些中尺度的海象变化调查,必须由多船联合开展,而且该船吃水深达5米,无法进行近岸调查作业,“国科会”因此计划建造数艘以区域性简易调查为主的小型研究船(包括“海研2号”和“海研3号”),分散布置于全岛各处,以满足基本研究需求;成立技术研究人力小组,专门负责研发海洋物理、化学及地质探测的技术及仪器设备,使研究人员能全心致力于资料分析与学术研究。

学院物业年度工作计划范文6

指明方向协调行动,提高工作效率,使得部门全体人员从“等事做”转化为“找事做”.财务工作者怎么写工作计划呢?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2优秀财务部工作计划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2优秀财务部工作计划1展望20__年度我们将继续在处领导和关怀下做好财务收支核算工作和财务管理工作,具体如下:

一、加强政治、法律知识的学习要有针对性的学习一些有关经济法律知识的学习。如《会计法》《经济合同法》并参加区里组织的法律知识的培训和考试。

二、做好财务计划管理,加强财务计划执行情况的分析和控制,加强财务事先参与决策工作从源头上做好财务管理工作,为领导决策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

三、加强会计的核算和工作认真按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严格审核会计原始凭证及记账凭证,杜绝一切不合理的开支,继续加强对严重超过预算的各项支出进行严格控制。做到收入、支出科目细化控制到三级科目,并加以认真进行分析。

四、继续催交20__年度各部门未交纳社会保险工作。

五、继续与财政局、税务局协调20__年财政拨款事宜和社会保险“五险”,以及残疾人保证金交纳工作。

六、按时提取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和个人所得税工作,及时交纳职工医疗保险和税金。

七、在对各项目和专款的使用中,要严格按照“专款专用”的原则,对各个项目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和管理配合审计部门做好资金的审计工作。

八、认真完成领导和管理处和上级部门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

总之,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财务分析、沟通协调能力,距离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管理处领导以及职工对我们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工作缺乏创新精神,20__年度要进一步加以改进工作。

2022优秀财务部工作计划2一、情况幼儿园分析:

新一学期开始了,为了能更好地做好日常财务核算工作,加强财务管理、推动规范管理和加强财务知识学习,做到财务工作长计划,短安排。使财务工作能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二、指导思想:

本学期以《幼儿园管理规程》和《幼儿园收费管理》为指导,做好幼儿园财务工作。发挥财务在幼儿园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中的作用,继续贯彻“拓源、节流、增效”的经营管理要求,发挥资金运用的效益,巩固和发展幼儿园各项工作。

三、工作重点及措施:

(一)做好财产、财务管理工作:

1.严格执行机构各项财务制度和财产制度要求,做好财务账目,做到账物相符。

2.坚持勤俭办园的方针,合理利用有限资金,为幼儿园办实事,办好事。

3.按照财务制度,办理现金的收付业务,努力开源节流,使有限的经费发挥真正的作用

4.严格财务制度,分工明确,一切财经支出都必须在园长的统一安排下进行,每张发票都必须由园长签字

5.在规定的日期做好财务结算,发票整理,核算每月财务报表,做到账目清楚无误。

6.坚持每月上报结算报表,使园长能掌握资金情况,合理安排资金。

(二)事务工作方面:

1.做好本学期收费报名工作,规范收费,文明收费。

用耐心、细致、微笑的服务,来树立良好的窗口形象。确保收费账目清楚,无遗漏。

2.督导仓库管理员日常物品管理,核查每月仓库进出台账,做到仓库账务清晰,无误,

3.加强物品采购的计划性,防止库存积压。

4.加强资产的管理,建立明细台账,责任到人。

5.对符合条件的员工办理社会保险,了解相关劳务关系知识。

四、学期月工作重点:

二月:

1.参加机构财务培训。

(关于建立伙食台账)

2.申报学期初物资采购计划。

3.新生家长报名收费工作。

4.对班级网络,电脑以及投影设备进行维护。

5.统计员工7月份工资。

三月:

1.新学期报名收费工作。

2.办理员工社会保险。

3.办理幼儿学平险。

4.清点本学期各班资产。

5.完成财务各项表格。

6.统计2月份员工工资。

四月:

1.收取幼儿秋游费用,协助秋游活动的组织。

2.核查仓库各类账目。

3.完成财务各项表格。

4.统计9月份员工工资。

五月:

1.圣诞节物资申报采购。

2.清查各部门物品增减情况,更新资产表。

3.统计10月份员工工资。

六月:

1.参加机构管理干部财务知识培训。

2.规范整理账务表格,争做账务规范园所。

3.统计5月员工工资。

七月:

1.盘点整理幼儿园财产申报下学期物资计划。

2.收取幼儿学位费。

3.对幼儿缺勤需退费情况进行统计。

4.学期各类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2022优秀财务部工作计划3新年度,医院方面将财务工作要求十分严格,而财务部门也将从财务会计工作、价格管理方面、信息与统计方面和固定资产医疗设备方面入手。

一、医院财务工作计划与目标管理

1、在财务会计核算上

a、完善收入,费用支出及退费以及代金券发放回收核算的各项制度,加强监督。

b、完善利润预测,资金预算的准确性,形成预算体制下的财务运作及分析体系。

2、在管理会计核算上

a、加强物流周转次数,有效控制资金利用率,实行物资安全库存量管理,科室限量备用及领用制度,提倡节约使用减少损耗,利用电脑信息系统建立安全库存量预警提示。

b、加强进货成本的监督,完善进货(包括新产品、新物质)的报批程序及合同管理。

c、加强各项售价(包括产品、物质)的报批程序及信息系统管理,制定最低售价的信息预警提示。

d、加强广告费用的预算及执行的报批程序及合同管理,加强预决算的分析及有效广告投放如(版面的合理分布等)的统计分析体系,配合营销策划部提供有效的统计数据以供领导决策。

e、细化收入与成本的配比结构,建立收入与成本对接的电脑信息系统,实现毛利在信息上的及时反映,完善实现收入制及收款制两种不同核算体系共存的信息披露系统。

3、税收策划上

a、配合总部的管理要求,做好本院在税收工作上的合理性安排,加强完善各项帐证管理,做好各项税种的预算及核算工作。

b、实现柜员机,pos机、现金交款共存的局面为医院的收入管理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医院财务人员计划

在收入与成本的关系上进行理顺,做到配比的合理性。

成本上按收入的配比原则进行完善细化进行分类,区分好手术中材料领用,销售类的物资发出特别对科室领用,免费领用等加强监督。

三、价格管理

1、医院物资(包括假体材料)进货上加强合同管理体制,对新产品新物资严格把关,配合领导层对医院使用物资,销售产品结构合理开发等的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依据,对药品,零星的医用物资等实行不定期的价格询查制度。

2、营销策划部实现大小开支项目在统一预算报批的情况下执行,按项目开支明细核定价格进行报销核算。

3、对医院的各手术、治疗项目的收费价格按照部门提议,财务测算成本后报批的程序进行,并逐步完善电脑信息系统的最低限价录入,实现底价预警提示。

四、信息与统计

目前信息系统存在以下几大问题:

1、收入上只实现收入实现制的核算模式,不能同步以收款核算制的模式进行统计分析

2、收入与药品的发出已实现对接,但收入与所有的物资发出实现对接无法实现,同时制约了收入与成本配比进行毛利及时分析的功能无法实现

3、本套系统在多级别、多部门、多种统计核算的方式下没有开放足够的空间,造成核算上的很大局限性,而且在系统的安全性、连续性上的统一协调很难完成,留下很多隐患

4、本套系统在财务核算、档案管理、经营管理上三者难以形成有效的资源共享,造成无法进行信息统一披露及联查的体系。

要实现以上以收入实现制及收款核算制共存的模式进行统计信息披露,以及实现收款与物资发出相互联连、相互联动,实现毛利及时分析的功能,必须寻求新的系统软件或按本院的管理模式请求软件开发。

五、固定资产、医疗设备

加强配合医院领导的决策,对固定资产的结构进行有效的分类、整理出重复可退出的设备进行清理,建立新增新建购置资产的审批制度,建立日常维修保养及定期检修制度,建立报废及转移资产的交接手续,对资产建卡建档的管理体制,确保资产的合理配量,高效运作。

假体假体存货量已进行品种、规格、结构上的安全库存量设置,目前库存量已大部分超出安全库存数,只能继续消耗,少进多出的原则逐步加速存货周转,并进行换货处理,目前只余下麦格的假体在换货上存在很大难度。

医用物资及药品目前药品已实现科室备用,科室领用在发货上进行限量控制以促进节约及减少损耗,如实行定额定量或与实现收入挂钩的原则,尚难于操作,医用物资及药品目前已进行合理归类但未进行安全库存量的设置。

2022优秀财务部工作计划420__年财务科在院领导的直接领导和其他相关部门、相关人员的帮助、指导、协调下,在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报告、内外联系等多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的工作成绩,受到院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领导的肯定。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现结合20__年财务工作,拟定20__年财务科工作计划如下:

第一、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加会计人员1至2人,加强力量,增强院财务计划执行情况的控制分析力量,进一步加强院的财务、会计核算工作,将院的财务基础工作进一步做实。

第二、增强财务计划的管理,加强计划执行情况的分析与控制,加强财务事先参与决策工作,从源头做好财务管理工作,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的决策信息。

第三、进一步加强财务日常监督工作,从全院的每笔收支入手,进一步严格执行国家相关的财经政策,保证院财务工作的真实、完整,维护我院的整体利益。

第四、进一步加强与银行及其他相关单位的沟通、交往,在院领导的直接领导和关心、帮助下,力争开辟新的资金来源渠道,保证我院资金需要。

第五、进一步加强与财政、物价等相关主管部门的沟通、联系,为院争取的优惠政策,为院的发展争取的资金,力争我院利益化。

第六、坚持“财务收支两条线”,力争做到财务票据计算机管理,从源头加强收入的管理,进一步加强财务支出的审核工作并严格执行年度财务收支计划。按以收定支,先收后支,收支略有节余的原则控制、使用好有限的资金,使院的每一分资金都发挥的财务效益

第七、进一步加强院内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工作,严格按部门职责做好本部门的工作,发挥财务部门应有的作用,为领导分忧、解难。

第八、加强学习,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做好勤俭节约、增收节支的宣传,进一步加强各部门人员既当家又理财的财务意识,推动院整体财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九、做好日常的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报告和其他相关财务管理信息的核算工作,努力做到不出差错。做好与财政、物价等有关部门的联系、沟通工作。

第十、进一步处理好医院历史遗留的财务事项,完成好领导交办的其他相关工作。

2022优秀财务部工作计划5财务出纳工作计划对加强财务管理、推动规范管理和加强财务知识学习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做到财务工作长计划,短安排,使财务工作在规范化、制度化的良好环境中更好地发挥作用,特拟订20_年财务工作计划。

一、组织财务人员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培训。

组织财务人员参加财务人员培训,提高认识,不断加强自身的业务水平。了解新准则体系框架,掌握和领会新准则内容,要点、和精髓。全面按新准则的规范要求,熟练地运用新准则等,进行帐务处理和财务相关报表、表格的编制。

二、进一步做好预算工作探索基层学校预算管理规律

按照上级财政部门的要求,总结大口径预算工作的规律,提高预算工作的预见性、民主性和科学性,做好学校部门预算的编制和落实工作。编制好年度预算,并力求切合实际。

三、加强规范资金管理。

1、根据新的制度与准则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业务核算,做好财务工作。

2、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处理好同其他部门的协调关系.

3、做好正常出纳核算工作。

按照财务制度,办理现金的收付和银行结算业务,努力开源结流,使有限的经费发挥真正的作用,为学校提供财力上的保证。加强各种费用开支的核算。及时进行记帐。

4、财务人员必须按岗位责任制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做出表率。

5、完成领导临时交办的其他工作。

四、财务管理力求科学化,核算规范化,费用控制全理化,强化监督度,细化工作,切实体现财务管理的作用。使得财务运作趋于更合理化、健康化,更能符合公司发展的步伐。要严格学校的硬件管理,学校的课桌、凳及教学仪器设备要管好用好,及时修补,严禁外借。确有正常损坏要按照报损程序予以报损。各教室、仪器室、处室要严格管理人员,转换要有手续,损坏丢失要照价赔偿。管好固定资产帐。

五、继续做好收费工作

学校收费工作是高压线,上级部门三令五申,故今年学校仍要加大这方面的管理力度,不收学生的任何费用。

1、按照上级要求停收住宿学生住宿费。

虽然物价局允许收取,但为了农民利益,立停。

2、教育班主任、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收取学生的任何费用。

3、教育学生使用正版读物。

4、新华书店(基础训练)或保险公司(学生保险)上门服务,允许学校提供便利条件,但领导、教师严禁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