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心理素质措施范例6篇

身体心理素质措施

身体心理素质措施范文1

实验开始之前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各项指标实行检验与测试,结果表明这两项指标学生没有明显的差异见表1,P﹤0.05,说明这些学生健康状态处于同一水平上,对体育干预措施的实施创造了基础。

二、体育干预措施对学生体质影响

根据实验班在一学年实验前后的结果显示,实验班实行了体育干预措施之后,在身高和体重方面没有出现显著的变化,T检验结果P﹥0.05,没有显示出明显变化。表明体育干预措施对学生的身高和体重没有产生明显影响,主要原因是学生生长发育比较稳定,体育锻炼对增长产生影响的可能性比较小,但是对保持体重却发挥了积极作用。除此之外,在立定跳远、肺活量、握力和台阶试验等方面全部出现了十分明显的变化。表明经过体育锻炼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身体机能,明显增强的是心肌收缩能力,肺活量、循环耐力水平也有所提升。在握力和立定跳远指标上也出现了十分明显的变化,说明体育锻炼促进了学生的力量与腿部爆发力。

三、结论与建议

经过以上的实验比较,学生的身高与体重并没有出现很大的变化,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目前生长情况已经基本稳定,所以体育干预措施对学生的身高和体重造成的影响十分小。经过实验获得的结果说明,体育干预措施能够较好的改善学生的体质情况。从实验班学生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分析,体育干预措施对学生体制发挥的改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提升了学生健康水平,需要采用适合的体育锻炼方法,实行既科学又合理的干预措施,这样才能获得很好的锻炼效果。

(一)完善学生体育管理制度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改变,需要及时更新体育教育理念。利用学校体育工作实施的管理机制、各种方法和措施组织宣传教育,不断加强学生的审美意识,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构建体育和健康课程系统体育健康课程始终坚持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重心,加强健康与体育课程管理和学生体育活动的改革,选择适合学生身体素质的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体育知识的理解,并且能够深刻体验其中的快乐,全面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三)积极培养体育自主锻炼意识体育课程应当贯彻实施健康第一的思想理念,经过体育教学环境的优化,开发各种形式的体育课程,实现个性化的教学,满足学生对体育学习需求,进而不断加强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行为,及体育自主锻炼的意识。

(四)积极开展体育课外锻炼体育课外锻炼能够有效的补充和延续课堂教学,在体育健康课程中加入社团组织活动。在校园中创造体育文化气氛,全面抓好体育文化活动,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教学。

身体心理素质措施范文2

【关键词】供应室;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449-02

供应室属于医院内核心重要部门,因为供应室是医院无菌物品供应的首要科室,肩负着各个临床科室再生医疗器械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储存以及发放。供应室工作人员每天都需要接触各类锐利器械、污染物品以及化学物品等有害物质,已然成为职业危害的高危群体之一[1]。本次研究针对供应室工作人员数据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初步了解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旨在为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危害防护措施提供有利依据,现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供应室工作人员,年龄范围25~50岁,平均年龄(36.1±4.6)岁;工作时间3~15年,平均工作时间(6.4±3.2)年。研究对象不受性别、年龄以及区域等一般资料影响。

1.2方法

针对我院供应室工作人员数据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职业危害的因素,开展加大宣传,改善操作,提供全面防护设备,设立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

1.3统计学分析

研究中所得到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 12.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和x2检验,以P

2.结果

通过对我院供应室工作人员开展防护措施,供应室工作人员自我防护意识以及防护技能显著改善,且无职业危害、职业感染情况发生。

3讨论

3.1职业危害因素

针对我院供应室工作人员数据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包括:①化学因素,供应室应用的一些化学消毒剂具有刺激性、腐蚀性等特征,受供应室工作特异性影响,化学消毒剂需要应用到处理污染医疗器械、物品等工作中,工作人员接触后极易造成身体不适[2]。②生物因素,供应室日常工作包括处理大量被病原菌污染的再生医疗器械,对医疗器械进行回收分类清洗时操作不当便会划伤皮肤;清洗回收管道时,稍有不慎就会吸入空气中的气溶胶微生物,从而对身体造成伤害。③物理因素,供应室工作人员最普遍的物理危害以锐器伤最为常见,在日常工作对医疗器械进行回收、分类时,受回收工作任务繁重、时间紧迫等因素影响,工作人员极易产生处理偏差,从而导致回收人员被锐器所伤。④生理心理因素,供应室工作性质要求及工作环境特异性,工作任务量大、繁琐,持续站立,注意力高度集中、精神紧绷等因素,导致工作人员身心疲惫,出现颈椎疾病、下肢静脉曲张等,并且出现焦虑、精神紧张等负面心理情绪。⑤自我防护意识不足,供应室工作人员对科学、有效防护措施缺乏学习与认识,日常工作凭借经验行事,职业安全防护意识淡薄,同时院内不注重对供应室工作人员安全意识进行指导教育,使得工作人员对传染病的发生、变化缺乏认识,从而造成不良后果[3]。

3.2防护措施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对我院供应室工作人员开展防护措施,供应室工作人员自我防护意识以及防护技能显著改善,且无职业危害、职业感染情况发生。认为我院通过构建健全管理、培训制度,严格开展各项规章制度、工作程序,有效落实标准预防措施,固定学习时间,协助、监督防护措施施行情况,明确执行对应文件、指标;加大对供应室工作人员自我防护知识教育,在实践工作过程中,要求供应室工作人员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回收、分类医械器械时必须佩戴帽子、护目镜、帽子以及手套等防护设备,接触锐器时,切忌直接传递,应用持物器拿放尖锐物品,有效降低刺伤皮肤情况[4]。一旦发生锐器伤情况,应及时挤压受伤部分,采用流动水冲洗伤口,严格对创面进行清创操作,必要时采取疫苗注射处理,防止反射医源性感染。了解并熟悉各类化学消毒剂的功效、浓度、适用范围以及副作用等,使用消毒剂时做好自身防护,供应室安装通风换气设备,确保空气清新,降低对人体的危害。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够改善生理心理疲劳,营造互助、互敬的团队合作氛围,缓解工作人员生理心理疲劳,定期开展体育锻炼,业余活动,消除身心疲劳,强化体质。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体检,开展相应的免疫接种,构建健康档案[5]。

总而言之,提升供应室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改善操作程序、开展科学管理及有效的防护措施能够有效降低职业危害,积极促进工作人员身心健康,确保供应室获得良好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段振兰,胡范彬,池淑红,等.医院消毒供应室职业危害因素及对策分析[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0,27(2):226-227.

[2]石毅,弓艳霞,王希芹,等.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职业暴露现状与安全防护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3):3753-3754.

[3]孙艳华,赵庆兰,王秀琴,等.供应室工作人员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安全防护[J].中华医院 感 染 学 杂 志,2010,20(13):1910-1911.

身体心理素质措施范文3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学生损伤 成因分析

1.前言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对象,也是学校体育的主体。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教学的目的、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和体育基本知识。然而据笔者所阅各类资料以及日常所见所闻,体育课损伤率有上升趋势,尤其是慢性损伤在学生中出现的次数亦不少。

2.解析损伤原因

造成体育课损伤率升高的原因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

2.1教师方面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起指导传授作用。课的组织是否合理,教材选编是否合适,教学手段是否正确,安全措施是否准备充分都会直接影响课能否顺利进行。课中出现损伤事故对于教师方面而言,有三方面原因:其一,专业思想方面:对于一位专业思想牢固的体育教师而言,备课、组织上课、课中安全方面都应有充分的准备。专业思想不牢固,上课责任心不强,随便应付一节课了事,不充分备学生、备场地、备器材、备教材,更不在课中做好安全措施,那么课中就容易出现运动损伤。其二,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方面:专业技术和实践经验是体育教师上好课的另一重要因素。如果专业技术不过关,教授的动作出现技术性错误,就容易出现伤害事故;另外没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仅有满腹理论和只会自己做动作,而不会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手段,也是出现运动损伤的原因之一。其三,课后放松方面:很多体育教师上完一节课后,放松活动随随便便,每节课的放松内容相同,而不是根据本课的教材有针对性地达到放松的目的,这也是造成慢性损伤的重要原因。

2.2学生方面

学生是体育教学的主体,教学是教与学相互配合的过程,课中出现运动损伤对于学生方面而言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分析:其一,安全意识:很多学生上课前无心听教师讲安全措施,练习时往往由于技术较复杂或难度较大而造成损伤。其二,身体素质差:目前在校学生普遍身体素质较差,由于现行升学制度的影响,繁重的功课占去了学生的课余锻炼时间,仅靠每周2节的体育课根本无法使正在生长发育高峰期的青少年具备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各种身体素质。由于身体素质差,学生在完成强度较大或难度较大的练习时容易造成损伤。其三,恶性循环:学生身体素质差,因而怕大强度、大运动量的练习,对练习产生畏惧和厌恶,不肯主动练习,久而久之素质更差,易在练习中损伤;损伤后影响上课,导致素质更差,如此下去,形成恶性循环,即身体素质差―少练习(厌练)―身体素质更差―易损伤―少练―身体素质更差―更易在练习中损伤。

2.3场地器材方面

场地不好,练习环境差,器材损坏、器材不足都有可能使学生在练习时受伤。

3.降低损伤措施

根据体育课的任务、目的以及造成体育课损伤率上升的几方面原因,可采取有效的降低体育课损伤率的措施。

3.1教师方面

3.1.1教师须加强专业思想,热爱本专业,热爱学生,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备好每节课,除备教材外,还须备学生、备场地、备器材,对于每节课需有何种安全措施均须做到胸有成竹。这样,上课时的组织方法、练习手段、形式、运动量和强度、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都尽可能与学生实际相符合,从而减少运动损伤现象的发生。

3.1.2加强专业理论和技术的学习。教师必须加强专业理论和技术的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高专业理论水平,才能与先进的技术同步。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针对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利用各种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在课中做到游刃有余,这也是减少课中出现运动损伤的措施之一。

3.1.3注意理论和实践互相结合、互相促进。地区不同,教学对象不同,场地、器材、学生水平不同,同一教材,它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也应有差别。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是用单纯的理论知识去套一些纲要,那么课的顺利进行就会受到影响,当素质差的学生完成难度较大的或强度大的动作时,就容易出现损伤。

3.1.4课前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中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差,练习过程也容易分散精力。故教师课前须加强安全意识教育,而且每节课都应针对教材说明注意什么事项。长期给学生灌输安全意识,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形成练习时集中精力、注意安全的意识,并容易得以强化,从而避免不必要的运动损伤。

3.2学生方面

3.2.1加强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学生应学会在练习中遇到意外事故时做自我保护,同学之间也应学会在练习中给其他同学做保护帮助。

3.2.2加强身体锻炼,提高各项身体素质。学生应养成每天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并持之以恒,从而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并学会有针对性地锻炼,弥补自己的不足。身体素质提高了,完成课的练习自然也较容易,从而避免因体质差而引起运动损伤现象的发生。

3.2.3注意课前准备活动和课后的放松练习。教师在课中起指导作用,而主体是学生,因而学生应在课中配合教师,课前不应忽视准备活动。准备活动不充分,特别是低温季节,很容易在运动中拉伤韧带、肌肉或扭伤关节。课后的放松练习也不应忽视,有些学生以为上完课了,放松练习也就不在乎了。然而,长此下去,疲劳长期积累,特别是局部负荷后没能及时放松、消除疲劳,尽快恢复该部位机能,积劳成疾,就容易形成劳损,这也是运动损伤现象之一,而且比急性损伤更难以痊愈,所以不要轻视课后的放松练习。

3.3在练习的场地和器材方面,教师和学生都应引起注意,练习时场地应平整,周围的环境应安全,练习前应检查器材有无损坏。

尽管体育课常有损伤现象发生,但针对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相信会有效降低体育课教学中的学生损伤率。

4.结论与建议

4.1要正确地认识和对待体育损伤,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损伤是在所难免的,我们决不能“因噎废食”,以牺牲教学质量为代价来消极地预防体育损伤的发生,而应以积极的态度和认真负责的精神对待体育损伤,强化“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意识与措施,使体育损伤发生率降至最低。

4.2加强立法工作,规范和保护学生、家长、教师和学校的合法权益,尽早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学校体育损伤处理的原则的法律法规,在出现体育损伤时,有理、有据依法解决,有利于更好地规范和保护学生、家长、教师和学校的合法权益,对学校体育工作予以法律保障,提高依法治教和依法管理的水平。同时,加强法制宣传,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

4.3建立社会保险是体育损伤赔偿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白莉,曹士云等.关于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处理的若干法律问题的研究.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95.

[2]全国人大法工委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释义.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49.

身体心理素质措施范文4

【关键词】手术室 工作环境 常见危害 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R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344-01

引言

随着医疗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在医院就诊的患者越来越多,作为医院重要的救治患者的科室,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在手术室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增多,使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工作压力随之增加。在医院的手术室工作环境中,存在着很多损害护理人员的常见因素,这些因素给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都造成了伤害。为了保障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必须要对损害护理人员的因素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1 手术室工作环境存在的损害护理人员的常见因素

1.1 各种化学消毒药剂对护理人员的损害

在手术室中,需要进行手术室的消毒、手术器械的浸泡以及手术标本的保存,这些工作都需要用到各种化学消毒药剂,而目前使用的药剂往往都带有刺激性,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呼吸道产生不利影响。长时间接触到这些消毒药剂,会使手术室护理人员产生头晕、头痛等。有的消毒药剂还会给手术室护理人员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威胁到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

1.2 麻醉废气给护理人员造成的损害

在手术室给患者实施的全麻手术过程中,会有少量的麻醉废气在麻醉机中排出,这些麻醉废气的会对手术室的环境造成污染,而护理人员长期在这种环境下护理手术患者,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中,不同程度的会受到这种废气的污染。护理人员长期在这些废气的污染下,会给护理人员的身体带来损害,极其容易引起护理人员的疲劳和记忆力的减退。

1.3 放射线给护理人员造成的损害

各种新的医疗器械被应用到手术室的手术治疗中,有的医疗器械在使用时会与放射线。手术室的护理人员长期接触这些放射线,会给身体机能或者器官功能带来损伤,严重的会给护理人员的神经、造血等系统造成损害,所以手术室护理人员不能长期接触这些放射线。现代医院的手术室管理,也开始使用电脑、打印机等设施,这些设施会产生电脑辐射,给护理人员带来损害。

1.4 长期手术室护理工作给护理人员带来的身心压力

由于手术室护理属于医院的高危护理岗位,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承担着较大的压力,长期从事护理工作的手术室护理人员不同程度的会产生心理焦虑等问题;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是没有固定时间的,有的时候会让护理人员连续从事几个小时的护理工作,这就给护理人员的身体带来损害;手术室的护理人员长期处于饮食不规律、精神压力大、护理工作繁重的工作环境中,会严重影响护理人员的工作状态,给护理带来不利影响。

1.5 各种割伤、刺伤给护理人员带来被感染的损害

在手术室护理中,各种患者都有,也就会使手术室存在很多不同的病菌,还有的患者的血液、体液等也含有病菌。而在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中,要接触到多种手术刀具,在给患者进行注射和输液时,还会用到注射器和输液器,这些物品都容易给护理人员造成割伤、刺伤等。一旦护理人员在护理中出现割伤、刺伤等情况,极其容易被手术室中存在的各种病菌所感染,如果消毒不及时,就会给护理人员带来严重的伤害。

2 针对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采取的防护措施

2.1 针对化学消毒药剂采取的防护措施

一是医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使用刺激性相对较弱的消毒剂等继续拧手术室的消毒、手术器械的浸泡和手术标本的保存等工作;二是护理人员要佩戴好口罩等防护用品,使受到的影响降低最低;三是尽量采取物理消毒的方式,把化学消毒剂的用量降低最低;四是在手术室使用前,要保证手术室通风达到两个小时以上;五是做好手术室的日常监测,采取必要的空气净化措施,保持手术室的空气清洁。

2.2 针对麻醉废气采取的防护措施

一是必须在病人使用麻醉机时,做好麻醉机的密闭处理,避免麻醉机产生麻醉废气,最大限度的降低手术室空气中所含的液浓度,有效减轻麻醉废气对手术室的污染;二是在患者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戴好口罩等防护用品,减轻空气中的麻醉废气对身体的损害;三是做好手术室的通风等,避免护理人员长期处于被污染的空气下。

2.3 针对放射线采取的防护措施

在需要使用含有放射线的医疗器械进行手术前,手术室护理人员要穿戴好具有防护作用的铅衣和铅帽等,并设置好铅屏,把使用含放射线医疗器械的护理人员与其他护理人员分隔开;做好使用这种医疗器械护理人员的排班工作,减少护理人员的接触时间;使用电脑和打印机等设备,要做到用完就离开,并且不要长时间进行使用。

2.4 针对护理人员身心压力采取的防护措施

一是医院要增加手术室的护理人员人数和班次,尽量让护理人员得到及时的休息,避免护理人员长期处于疲惫的状态;二是医院要开展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培训,舒缓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三是通过在手术时设置消毒室、预备消毒药品等方式,减轻护理人员被感染的几率;四是完善医院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后勤保障措施,使护理人员在饮食上、休息上都能得到及时的帮助。

2.5针对割伤、刺伤等采取的防护措施

一是手术室护理人员要佩戴好各种防护用品,尽量避免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割伤、刺伤等情况,尽量避免被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感染;二是一旦出现割伤或刺伤,要第一时间到消毒室进行消毒处理,避免被感染;三是一旦有护理人员被割伤或刺伤,要立即有其他护理人员顶替受伤的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护理;四是要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日常体检,以防止护理人员被感染后不知情这种状况的出现。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手术室的工作环境中,存在着多种损害护理人员的常见因素,这些因素的存在对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都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在对医院的手术室工作环境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中,要本着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最大限度的保障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要重视手术室工作环境中常见不安全因素的防措施管理,这不仅可以保障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对提高医院的整体护理质量也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明海宁.手术室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行为的调查分析[J]科技视界,2013,(26)

身体心理素质措施范文5

【关键词】颅脑损伤患者 护理风险管理 持续质量改进

为降低颅脑损伤患者护理风险的发生率,为病人提供安全的、有序的优质护理,我科就颅脑损伤患者病情特点、容易出现的护理风险做出了回顾与分析,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方法

1.1 明确护理风险相关概念及特点 护理风险是医疗领域中因护理行为引起的遭受损失的一种可能性。护理风险是一种职业风险,即从事医疗护理服务职业,具有一定的发生频率并由该职业者承受的风险,包括经济风险、技术风险、法律风险、人身安全风险等。护理风险四项具有代表性的特点:难以预测性、难以防范性、与护理行为的伴随性、后果的严重性。

1.2 制定颅脑损伤患者护理风险管理计划 识别评估——制定措施——控制落实——评价总结。

1.3 颅脑损伤患者护理风险管理计划在临床中的应用

1.3.1 识别评估 护理人员在对临床工作中对颅脑损伤患者可能存在的风险要有充分认识,明确风险可能发生的因素、可能发生的环节,有预见性的建立护理风险评估表,将“怕出错”的意识,积极转变为“哪里可能出错”,现将颅脑损伤患者易发生的护理风险分为以下四类:控诉事件、意外事件、护理人员因素所致的风险、护理差错事故。

1.3.2 制定措施

1.3.2.1 投诉事件及控制措施 (1)控诉事件:颅脑损伤患者大多意外发病,且病情危、重、急、险,入院初期患者及家属对医院环境陌生,极度紧张,对医护人员既充分依赖又持怀疑态度,此时他们大多希望得到全体医护人员语言及行动上的重视,此时接诊护士稍不注意就会引发护患纠纷,招致患者投诉态度不好、病情观察不到位、护士操作技术欠缺等。(2)控制措施:建立健全护患沟通制度,要求护士态度和蔼,礼貌待人,服务热情,换位思考,体验式服务。

在抢救过程中,规定开放静脉通道、准备供氧吸痰装置、准备床单位、剃光头(备皮)、备血、陪送急查头颅CT等需由哪个班次完成以缩短抢救时间,做到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加强与辅检科室的沟通与联系,及时得到患者辅检结果的反馈并及时告知患者及家属。

1.3.2.2 意外事件及控制措施 (1)意外事件:颅脑损伤患者有的神志不清,有的神志恍惚,有的躁动不安,陪护人员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患者坠床、跌倒、烫伤或走失,偶尔停水停电也会导致抢救设备如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使用中断,使用中的中心吸痰器、中心供氧装置出现故障等。(2)控制措施:建立健全健康教育制度,加强陪护人员的知识培训,要有预见性护理措施,对颅脑损伤导致精神障碍患者家属给予高危风险预见性告知,做到班班交接,当班人员熟知备用医疗器械备用现状,保证特殊情况下及时到位。

1.3.2.3 护理人员因素所致的风险及控制措施 (1)护理人员因素所致风险: 护理人员自身法律意识淡薄、人文科学和社会知识缺乏、专业技术水平低下、专科技术护理操作不当、护理记录不完整、服务观念和态度滞后,医护耦合不当是风险发生的潜在危机。(2)控制措施:建立健全业务学习制度,加强医护与耦合,要求护理人员掌握风险管理4要素:同情、交流、能力、表格化,要求年资高的护士、神经外科学科主任准备有关颅脑损伤患者观察与护理的课件,并在学习中进行讨论,以提高护理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修养,提高护士基本素质和识别护理风险的能力,提高医护沟通效果,增强患者及家属对护士的信任取得其配合并参与到治疗疾病中。

1.3.2.4 护理差错事故及控制措施 (1)护理差错事故:执行医嘱给药不当、执行医嘱错误、护理操作不当等给患者造成伤害。(2)控制措施:建立健全护理差错事故管理制度,护理关键环节建立标识牌,将护理差错扼杀在萌芽状态。安排有关颅脑损伤患者基础与专科护理知识讲座,以加强年轻护士业务能力及应变能力。

1.3.3 控制落实 在临床工作中,我科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成为以护士长为核心的风险管理组织成员,其中护理组长负责护理风险的控制与风险管理措施的落实,护士长肩负弹性排班,合理安排人员,及时行为引导等总监督责任,对风险防患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风险措施的有效性,并适时予以纠正。

另外,互患换位思考,相互理解。

1.3.4 评价总结 完善最初建立的颅脑损伤患者护理风险评估,提出整改措施,持续质量改进。

2 体会

医疗护理行为在实施过程中一直都存在各种风险和不测,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冒险行为,我们在进行这项勇敢者的职业的同时,要加强各项知识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提高预见性工作能力,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医务工作者。

参 考 文 献

身体心理素质措施范文6

关键字:建筑施工;现场监理;问题

一项建筑工程要经过提出决策、设计施工图、现场施工以及竣工验收等阶段才能完成,各个阶段、各个环节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衔接,对建筑工程的质量都会有一定的影响。其中的现场施工阶段是影响最终工程质量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涉及面比较广,影响因素比较多,进行劳动投入也很大。所以做好现场施工的监督和管理工作是建筑工程的重中之重。

一、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理中存在的问题

因为建筑业的特殊性,在建筑现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很高,由此也会给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和国民经济造成很大的损失,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应该是施工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在对现场的安全监理工作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有的监理人员未明确自己的安全监理责任,缺乏安全意识,审批方案时不严密,致使一部分不合标准或计算有误的方案进入生产过程之中;第二,监理人员缺乏责任意识,总监理不经常到岗,对现场安全生产事故未能及时向安全监督部门反映。

分析其原因,一方面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低,法律意识差。有的监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总体素质偏低,工作不踏实,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缺少应有的安全技术知识,导致其不能发现某些施工方案存在的安全问题。另一方面,施工企业的内部管理体制不完善,缺少有效安全防护的措施,企业的监管机制也不完善,对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选拔不够严谨,工作人员都缺少必要培训,各自的责任也不够明确等等。

(二)建筑施工现场的质量监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建筑施工现场的质量监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质量监理立法层次比较低,立法不完善不健全,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要求不明确,使得质量责任人监理操控性较弱;我国处在市场经济初期,建筑业市场机制不健全,质量监理随意性比较大,人情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某些职能部门不正常干涉,都导致质量监理缺少原则性;质量监理的信息系统不完善,信息渠道也不畅通,质量责任人在主体形态和工作流程上不一致,不利于监理工作顺利进行。

(三)建筑施工现场的环境卫生监理中存在的问题

施工现场的周边环境卫生状况体现着企业的现代化施工水平,也反映出施工企业管理工作水平,是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创建优质工程质量的关键。当前,我国的建筑施工现场的环境卫生建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废弃物的处理不妥当,大气污染较严重;污水排放不合理,排水系统不畅通;某些临时设施不齐全,材料与规定要求不符,影响工人生活;施工噪音太大影响周围居民正常生活;保洁工作不到位,卫生清扫不及时,防疫措施也不完善。做好建筑施工的环境卫生监理工作,有利于保证人们身心健康。

二、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监理的措施

(一)监理人员要树立安全意识,加强对施工安全的监理

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监理,首先要加强安全监理。这要求监理人员应该树立安全意识,严格按照安全制度、法规进行监理,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安全纪律的行为要及时上报,对其进行严肃处理。同时监理人员在审批方案时,应该严密认真,防止出现漏洞和疏忽。对于一些具体的细节问题还监理人员也应该进行严格监督和管理,比如关于防火、戴安全帽、禁止乱搭电线、安全带的使用、脚手架的搭设等施工安全问题,应该进行监督管理,还应该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防患于未然。

除此之外,监理人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强化责任意识,学习安全技术方面的知识,以满足工作的要求。施工项目的安全监理是一项比较重要又比较繁杂的工作,施工企业必须重视该工作,监理人员也应该提高认识,意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并采取具体严谨的措施进行监理,这样才能保证施工安全,保证人们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二)完善建筑施工现场的监理体制

体制不完善是造成施工现场监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建筑企业应该提高认识,不断健全和完善建筑施工现场的监理体制。首先,要制定并完善工地的评审制度,具体包括评审的申报范围、评审的原则、评审的流程等要求,要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监控,评审过程应该公开透明,严格遵守各项质量标准,以保证质量。其次,要建立健全安全监理制度、质量监理制度以及卫生环境监理制度等,在检查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以提高现场管理水平。第三,对不合规定的行为,进行一票否决,坚决向上级部门汇报。

(三)对监理工作方式和规律进行细化

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改观,文明施工,向施工人员普及安全知识,坚持以人为本,采取具体的赏罚措施,促进施工现场监理工作的顺利展开,坚持对施工现场的验收,以控制工程的质量。还应该明确具体相关责任人职责,进行任务分解,对工作准则进行细化,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严格按照企业规章制度推进施工流程,把指标量化,对施工现场定期进行考评,及时地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措施,推动建筑施工现场的监理工作有效规范地开展。

(四)对环境卫生进行严格监理

施工现场的环境卫生工作,对周围的居民施工企业本身的知名度有重要影响。所以,施工企业应该充分重视对环境卫生的监理工作,健全环境卫生建立体制。对污染比较严重的废弃物进行妥善处理,减少其对环境的危害;完善建筑工地的排水系统,对污水进行处理,防止其影响到周围居民的生活用水;备齐临时设备,使用的材料应该符合要求,满足建筑工人的正常生活;采取措施减少噪音对居民生活影响;做好保洁工作和卫生清扫工作,完善防疫措施,保证人们的身心健康。

(五)加强监理人员的队伍建设

监理人员在建筑施工现场的监理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水平至关重要。建筑企业在招聘监理人员之时,应该严格谨慎,选拔有较强责任心和较高技能水平、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的人担任监理人员,以满足企业施工的要求。监理人员应该能够熟练掌握相关安全知识与急救措施,有比较强的执行能力和决策能力。还应该规范监理人员工作的流程,监理人员应该及时汇报施工现场状况。企业还应该对监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加强现场监督,提高监理人员综合素质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