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常见病虫害防治范例6篇

小麦常见病虫害防治

小麦常见病虫害防治范文1

关键词:小麦病虫害;防治误区;综合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5.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133027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但是受到自然天庠趾Α⒉〕嬖趾Φ纫蛩氐挠跋欤小麦的产量和质量目前尚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小麦病虫灾害防治是相关种植者和研究人员重点研究的问题,但是从目前的防治效果来看仍旧存在着诸多问题。

1 目前小麦病虫灾害防治常见的误区

在小麦的生长期间,需要种植者加强管理,为小麦施加充足的营养,对于病虫灾害的防治需要种植者在特定的时间内做好预防措施。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关于小麦病虫灾害的防治时间存在2方面误区:很多种植者并未意识到前期预防措施的重要性,并往往因此而错过最佳的病虫灾害预防时机。通常情况下,小麦的病虫灾害预防工作应该在3月份左右完成,如果没能做好预防,就有可能出现小麦纹枯病,到4月份左右这种病害就会加重。很多种植者通常都是在病害显现时才着手展开防治工作,但是此时不仅加大了病虫害治疗的成本和人力,取得的效果也并不理想;有些种植者了解病虫灾害防治的意义,但是防治时间不准确。例如,小麦蚜虫的防治需要将益害比例控制在1:150,只要比例合理则无需展开多余的防治工作。但是部分种植者在这个范围内依然进行杀虫害工作,对小麦的自然生长环境和小麦质量均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小麦病虫灾害的类型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于不同的病虫灾害,需要使用对应的药物,才能够彻底杀死病虫灾害,反之如果使用的药物和措施不得当,不仅无法杀死病虫害,还会对小麦的生长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种植者缺乏专业的知识,对于不同种类的病虫灾害和使用的药剂认识缺乏,难以合理的区分,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够使用一些基本的化肥或是农药来进行防治,导致病虫灾害防治无效或是防治不彻底,致使小麦产量和质量下降。

在小麦种植的过程中,麦田需要充足的水分生长,水分的缺失也是引起病虫灾害的重要因素。很多种植者在进行麦田灌水的过程中存在着用水量不足的问题。导致麦田的干湿度失去了平衡,无法补充小麦生长期间所需要的营养和水分,加大了病虫灾害入侵的风险。当小麦病虫灾害发生后,水量过少也会导致大幅度削弱病虫灾害的防治能力。因此,如何在适当的生长阶段内予以小麦充足的水分,也是相关种植人员所面临的病虫灾害防治难题之一。

2 小麦病虫灾害综合防治技术分析

小麦播种期的防治工作。这一阶段的防治措施对生长期间小麦的生长质量和病虫灾害抵抗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这一阶段内,种植人员需要将小麦的生长土地精细的划分并完成耕地,保证土质适宜小麦生长。耕地时需要清理好麦田中的杂草,这样可以降低病虫细菌在麦田中残留的几率。播种期病虫灾害的防治可以使用辛硫磷颗粒展开,将适当的辛硫磷颗粒在土地中拌匀,可以提高小麦种子对于病虫细菌的消灭能力。或者也可以使用甲基柳磷乳油和水来进行播种期病虫灾害的防治工作。

在小麦返青拔节期间的病虫灾害防治工作。在小麦返青拔节期更有可能患枯萎病、吸浆虫、红蜘蛛等较为严重的病虫灾害,这也是导致小麦产量和质量难以提升的主要原因。在这一阶段内,种植人员可以使用杀虫剂结合杀菌剂进行病虫灾害防治,将混合后的药物均匀的喷洒到小麦幼苗上。与此同时,需要对小麦生长田适当的进行翻土,使土地能够充分的与药物结合,进一步提高对各种病虫灾害的抵抗、预防、治疗的能力。

在小麦抽穗期的病虫灾害防治,这也是最关键的时期,其防治效果将会直接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小麦抽穗期比较常见的病虫灾害包括白粉病、叶锈病、赤霉病、蚜虫等类型。为了实现有效防治,种植人员可以使用杀虫剂或是杀菌剂进行病虫灾害的防治。比如说可以将80mL20%菊马乳油融合进45kg左右的水中,进行这一期间的病虫灾害防治,用药时间最好为每天上午10:00左右,或者是在每天下午的16:00之后,为保证效果需要注意保证药物喷洒的均匀性。从经验来看,通常用药20d之后,病虫灾害就会全部转移到小麦的顶端,此时需要对这部分进行喷雾处理,保证病虫灾害防治的彻底性。

小麦灌浆期的病虫灾害防治。在这一阶段内,小麦逐渐开支成熟,此时可能会出现白粉病或是锈病。种植人员可以使用25%快杀乳油加水进行病虫害治疗,用药方式为田间喷雾。

3 结语

病虫灾害是导致小麦的生产质量和产量难以提升的主要原因,当前很多种植者对于病虫灾害防治的认知不足,导致防治措施中仍存在较多的误区。文中对不同阶段内小麦的病虫灾害防治方法进行了说明,希望为相关小麦种植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小麦常见病虫害防治范文2

关键词:小麦;病虫害;防治

如何能够实现小麦生产更为健康有效的展开,是当前整个农业工作环境中关注的重点之一,而这其中,小麦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又成为首当其冲的重要任务。

1 小麦作物病虫害特征分析

在小麦的生产过程中,病虫害是直接危及到小麦生产状况的重要因素。虽然当前农业科技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上,但是在小麦实际的生长过程中,仍然需要面临诸多无法有效控制的自然因素,从气温雨水一直到生物系统,都会给小麦的生长带来多层面的影响,而在诸多的影响之中,病虫害是当前小麦健康工作的中心所在。

想要有效展开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对常见和多见的病虫害进行必要的了解,唯有如此才能有的放矢针对现存问题着手进行改善。

小麦作物生长过程中的生物危害,重点包括病害和虫害两类。其中病害范畴内较为常见的重点有白粉病、纹枯病以及赤霉病三种。白粉病常见于小麦苗期或者刚刚成株的时候,表现为小麦叶片上的病斑,以正面病斑表现更为主要,并且更多见于下部叶片上,最终导致叶片发黄枯死,严重的情况也会危及到茎秆。病斑在初期多表现为黄色斑点,之后扩大为圆形或者椭圆形斑块,并且在叶片表面形成一层白粉状霉层,并且随着病情加重逐渐转变为灰白色,最终变为浅褐色,同时夹杂有黑色小点。纹枯病则更可能会发生于小麦声明周期的任何阶段,对于苗期小麦,发病初期的典型表现为在近地表的叶鞘上产生淡黄色小斑点,后发展成典型的黄褐色梭形或眼点状病斑,之后会向内发展扩散,最终导致茎节腐烂。对于小麦生长的中后期阶段而言,纹枯病表现为叶鞘上的云纹状病斑,中间呈淡黄褐色,周围有明显的棕褐色环线,严重的时候会造成烂茎和倒伏,已经成为造成小麦减产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对于赤霉病而言,则成为危害麦类的幼苗、茎杆和麦穗的重要病症,但是对于麦穗的危害状况尤其严重。

另一个方面,小麦虫害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小麦蚜虫是最为常见和多发的虫害,麦长管蚜多发育在适宜的温度之下,不耐高温低温,对于40-80%湿度最为亲近;而黍缢蚜则偏爱30℃左右的高温,但是不耐低温难以越冬,同时喜欢较高湿度。除此以外,诸如蝼蛄、金针虫以及蛴螬等,也是对小麦成长带来严重危害的重要方面。

2 小麦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展开

小麦的生产本身在农业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其健康状况必然广受关注。对于小麦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一直以来都得到了农业生产工作者的重视,并且经过多年防治工作展开,也积累了广泛经验,这对于切实提升小麦产量和生长过程中的健康水平,无疑有着积极意义。

对于小麦病虫害的防治而言,需要从小麦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分别入手,每个环节都予以充分重视,才能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提升到新的水平。从播种之前开始,就应当对小麦品种布局等展开规划,鉴于农业生产在当前农业技术水平之下的非劳动密集特征,应当在播种之前就对相关工作人员展开足够的培训并且做好药械储备工作。对于播种阶段,应当做好种子的选用和药品拌种工作,诸如对于条锈病的防治,应当有意识地选取具有不同抗条锈病基因的小麦良种,并且采用三唑酮药剂进行拌种,尽最大可能压低菌源数量。在对于种植土地的选取方面,对于存在病史或者处于核心菌源区的土地,应当尽量避开小麦的种植,可考虑选取地膜玉米或地膜马铃薯等作物展开种植。在播种的过程中,还应当进一步加强伏秋深耕和轮作倒茬的工作方式,对于白粉菌、蚜虫以及全蚀病、根腐病的减轻都有显著作用。

对于秋苗阶段,则应当依据不同地区的历史小麦健康状况重点开展病虫越冬基数的普查和监测,这样做的价值首先在于能够对来年的病虫害特征有所了解,提前做好准备,确保病虫害发生的时候能够及时应对,将危害降至最低;另一个方面则在于针对常年发病区域展开病虫害的直接防治工作,可以考虑清除田间杂草等寄主植物来帮助实现整个麦田环境的健康。对于返青拔节阶段,应当系统检测各类病虫害的发生状况以及发育进度,结合当地当年气象状况以及小麦品种布局展开病虫害的趋势预测,借以提供准确的病虫情报,方便防治工作的展开,这个阶段通常采取的指标为条锈病普遍率5-10、白粉病病茎率20、条沙叶蝉10头/30单网、传毒麦蚜株率10%、麦蜘蛛百株螨量600头,对于药剂种类参照各地区各类病虫害的防治用药展开工作。

在孕穗至灌浆阶段中,应当进一步依据之前所产生的相关数据,加强对于小麦生长以及病虫害状况的跟踪和监测,确保防治指标的达到。这个阶段应当关注不同小麦品种对于病虫害的抵制作用,以及其彼此之间的布局作用都应当考虑在内。在发生诸如麦蚜或红蜘蛛等病虫害的时候,仍然提倡采用15%三唑酮50g/667O与杀虫剂如50%抗蚜威10g/667O进行混合喷雾;而对于赤霉病和吸浆虫等病虫害的爆发,则应当重点考虑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喷雾。最后,对于乳熟至成熟阶段,则应当重点关注小麦品种抗病虫能力的综合评估以及相关档案的记录和整理工作,并且在麦收之后,应当及时浅耕暴晒,杀灭吸浆虫等其他病虫害幼虫以及菌类。

3 结论

对于小麦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一方面应当积极发展科技,另一个方面还必须加强管理,唯有深入发现问题,才能有的放矢的提出改进措施。

小麦常见病虫害防治范文3

关键词:小麦;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632095

1 目前小麦病虫草害发生危害特点

1.1 病虫害的特征发生分析

在小麦的生长过程中,因生长阶段的差异性,使得其在不同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病虫害破坏性有所不同。并且,受小麦生长环境与生长地区的影响,不同品种的小麦针对于不同类型的病虫灾害本身的抵抗能力存在差异化。

1.2 主要的病虫害种类与情况分析

就目前而言,小麦的生产会面临的病虫害影响类型主要包括了:纹枯病、蚜虫灾害以及白粉病等。再者,不同地区的小麦生长还会受条锈病、地下害虫以及叶枯病等影响。这些病虫害所带来的生产破坏受多样化的因素存在而显得各不相同。

1.2.1 小麦从播种到入冬前主要是受害虫、纹枯病以及腐蚀病的影响

具体来说,害虫指的是以蛴螬类为主要代表的病虫害,在小麦的播种阶段对小麦的生根带来破坏,进而导致了小麦的断垄;纹枯病与腐蚀病,指的是小麦在生长阶段,因土壤的湿度较高,所导致的枝叶破损、枯黄,更为严重地将会导致小麦因营养不良而直接死亡。

1.2.2 在小麦的返青阶段,小麦主要因病虫害的影响而带来生长不良的表现

其中,以红蜘蛛为代表的病虫害对小麦的破坏性最大,而这个时候小麦本身对灾害的抵抗能力将会大幅削弱,锈病、蚜虫等问题也会随之而来。

2 锈病的发病情况及防治

防治一般可用45%戊唑.咪鲜胺35~40g/667m2,或12.5%特谱唑250~450g/hm2,加水均匀喷雾即可。

3 白粉病的发病情况及防治

当农业生产活动的生产力不到发展的今天,需要就传统的种植结构进行设计与调整,同时,针对于小麦的生长实际环境,可以借助于对栽培制度的转变来有效地减少小麦病。在目前,随着气候的不断恶化,小麦的虫草病也在不断的爆发,并且其发展的特征也出现了一些新的不同点。

防治各地农技人员及农民群众应抓住时机,认真检查发现发病情况,及时防治。一般可用45%戊唑.咪鲜胺35~40g/667m2,加水喷雾防治。

白粉病作为小麦的常见病,需要在小麦的栽培过程中进行格外关注,在一般情况下,所有小麦品种都会发生这样的病情。特别是在生长环境较为紧密、施肥存在问题,且阳光不足的环境下更易产生此类病情。白粉病往往在小麦的拔节、抽穗时期最易产生。

4 赤霉病的发病情况及防治

在防治时期,齐穗阶段应当选择多菌灵兑水,均匀地挥洒在小麦的穗部,含量为600~750g/hm2。

在一般情况下,小麦的赤霉病主要集中于黄淮河以及长江中下游的小麦种植区,而在以东北地区为代表的北方地带发生的较少。因这类病虫害的发生于天气情况之间的联系较为密切,使得小麦往往会在抽穗期开始产生病变反应,其自身带有的病原体会在适度的空气环境中快速地蔓延,如若再处于阴雨天气,病虫害的蔓延速度将会更加迅猛。就小麦个体的发病特征来看,当小麦的主穗开始产生病变的时候,这样的病变灾害将会扩展到整株小麦,导致小麦的枯黄、减产、衰败以及死亡。

5 结语

我们要注意:针对于病虫害的解决措施,按照相关指标来完成药剂配置,并将其规范地投入到病虫害治理中去,选择合适的施药方式来减轻病虫害可能对小麦造成的消极影响,确保小麦可以提高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进而增强防治成效。在对小麦进行施药作业的时候,需要注意到选择性与多样化,以此来避免病虫害对单一药物的抵抗性生成而带来的病虫害肆虐。同时,应当在小麦到达收获期的前两周停止施药;在灌浆期需要在其叶面喷洒富含氮与钾的肥料,进而避免叶面的枯黄、衰老,更好地实现光合作用,提高小麦的产量与质量。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各类除草剂进行使用,根据实际的需求来对除草药剂的品种、剂量与搭配方式进行选择,为小麦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促使农业生产能够实现预期的丰收。

小麦常见病虫害防治范文4

关键词:小麦种植;管理方法;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5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432056

1 小麦各个生长阶段种植管理要点介绍

1.1 播种技术

精细化的种植与管理不仅能够将小麦的抗病性与抗倒伏性能提高,还能促进小麦再熟,结出更大麦穗,将肥料的利用率提高。与此同时,因为播种数量较少,使小麦种植的成本大大节约了。小麦精细少量播种先要具备肥沃的土壤以及平坦的地势,山东位于华北平原,地势平坦、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非常适合小麦的生长与成熟,并且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达1.2%~1.6%以上,其中,氮、磷元素含量较高。在小麦播种时需要先对土地进行平整,确保田地能够规整,土壤更加细碎;精少量播种小麦种子时,能保证穗大、饱满、颗粒多,与当地的自然条件与环境非常适应。此外,在播种的同时,还要保证积温,对积温进行有效控制,能够使小麦达到初次分蘖高峰,使播种数量大大减少,数量能够控制在5.8~9kg左右[1]。

1.2 生长期田间管理

小麦的生长过程中,田间管理是必不可少的过程,遵循孕穗增粒和返青拨节的原则,还要在冬季来临前促生长,入冬以后要将增蘖育苗的数量增加,并做好相应的准备,入冬前需巩固分蘖。同时,配合拔节,施肥重促等,这样才能确保小麦更加健康的生长,抽穗成熟期间能够防止造成早衰情况。要调节好土壤水分状态以及营养供给,为小麦进行光合作用提供良好的条件,能够起到增产作用。小麦叶施肥问题也是重点,做好麦叶养护确保其始终保持生长活力。此外,在孕穗期间,在喷洒碳酸二氢钾溶液时可分2次进行,浓度控制在0.2%,促进有机物的合成,防范早衰与青杆。

2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探析

2.1 病虫害防治原则

在小麦病虫害防治上需结合生物防治与农业防治的结合,此外,随着人们绿色无公害认知的强化,小麦、蔬菜等化学农药残留备受人们关注,需减少化学农药的喷洒,防止出现农药残留对人体与环境造成危害,确保小麦成为绿色无公害、质量有保障的粮食作物。

2.2 农业防治技术

小麦病虫害防治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内容。适合在夏季使用防治技术,配合做好田间管理,定期除草,将上一季度麦苗铲除,到了秋季需要播种时,就可以采取人工方法将田间、沟边的小麦全部清除,防治病虫害源的传播。能够使小麦白粉病与锈病祛除,为小麦更加健康的生长创造条件。此外,要想在恰当的时候播种,就要避开旱季播种,这是病虫害的高发期,具体来说应该避开九月中旬,这样能够使小麦患纹枯病以及锈病的几率大大降低[2]。

2.3 物理法防治病虫害

在应用物理病虫害防治技术过程中,需配合使用人工锄草与划锄相结合的方法,这样能够将田间杂草清除,还能帮助土壤内部空气更加自然流通,保墒增温,这也是小麦种植用户经常采取的措施。针对田间的杂草,每年会以2~4m的速度生长到麦田中,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方法清除杂草将阻碍小麦正常生长,将使小麦单产量降低。

2.4 生物工程防治技术的应用

生物工程药剂防治方法的优势是能更加高效的灭杀病虫,此过程不会产生抗药性,因为生物药剂中的活性成分存在于天然生态系统中,这样将不会出现交叉性抗药性。此外,可以使用昆虫技术与农药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病虫害进行防治,主要方法就是利用昆虫性激素药剂阻止昆虫正常,防止繁殖出过多的虫卵。这种方法也不会产生抗药性,并且无公害、无残留,是生物工程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也是果蔬种植病虫害防治的一种手段。化学防治则是针对锈病、纹枯病以及白粉病提出的一种防治方法,每566m2田间使用40g、20%浓度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将其兑水稀释以后均匀喷洒到田间[3]。

3 结束语

本文主要对小麦种植管理要点以及病虫害防治方法进行了分析,可见,要想将小麦质量与单产提高就要采取科学、合理手段管理与防治病虫害,实践证明,充分发挥综合性病虫害防治方法配合田间管理能减少病害,更好的促进小麦生长。

参考文献

[1] 栗健,岳耀杰,潘红梅等.中国主要小麦种植区雨养条件下水分胁迫发生规律模拟[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5(1):105-112.

小麦常见病虫害防治范文5

一、认清当前形势,切实增强抓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由于去冬今春气温偏高,有效降雨偏少,我市遭受了建国以来的特大旱情,全市360余万亩麦田受旱,80余万亩麦田严重受旱。这次发生的旱灾覆盖范围之大、时间之长、程度之重,是建国以来少有的。虽然2月7日至8日我市出现了一次降雨过程,但是由于降水量偏少,仍然不能从根本上缓解全市旱情,抗旱保苗夺丰收形势依然严峻。此外,今年是我省被国家确定为粮食战略工程核心区后的第一年,在金融危机和旱情严重的双重影响下,实现今年夏粮生产目标任务重、困难大。而抓好以病虫害防治为重点的麦田管理工作,对于今年夏粮丰产丰收意义重大、作用明显。因此,各县(区)农业部门要充分认清当前严峻的形势,站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高度,站在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核心区建设的高度,站在确保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平稳较快发展的高度,进一步增强抓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病虫害防治工作抓紧抓实抓好,抓出实效。

二、当前病虫害发生情况及防治技术要点

(一)病虫害发生情况

据市植保部门调查,当前麦田主要病虫草害有:麦蚜、麦蜘蛛、小麦纹枯病、草害等,其中麦蚜平均密度12.06头/百株,麦蜘蛛平均密度8.12头/市尺单行,均明显高于去年及常年;小麦纹枯病发生早、发生普遍,但由于长期干旱抑制了该病的进一步的扩展蔓延,平均病田率49.22%,病株率5.04%,均低于去年及常年,截至目前,全市已发生纹枯病面积30.05万亩,防治2万亩;田间杂草平均密度为30株/平方米,远低于去年及常年。随着气温的不断回升,小麦纹枯病、蚜虫、红蜘蛛等局部将偏重发生,加上近段时间全市大面积的浇水,田间湿度加大,对小麦纹枯病、杂草的发生蔓延将非常有利。

(二)防治指标及技术要点

1、小麦纹枯病。当发病麦田病株率达到15%时,每亩用12.5%烯唑醇(禾果利)可湿性粉剂20~30克,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克,或25%丙环唑乳油30-35克,兑水50公斤喷雾,隔7-10天施一次药,连喷2-3次。注意将药液喷洒在麦株茎基部。

2、小麦锈病、白粉病。防治小麦条锈病要按照“准确监测、带药侦察、发现一点、控制一片”的防治策略,及时控制零星病叶和发病中心。叶锈病防治指标为病叶率10%,白粉病防治指标为病叶率5%。每亩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克,或12.5%烯唑醇(禾果利)可湿性粉剂40~60克,或25%丙环唑乳油30-35克,或30%戊唑醇(得惠)悬浮剂10-15毫升、志信星25-32克,兑水50公斤喷洒,7-10天喷药一次。

3、小麦红蜘蛛。麦田红蜘蛛市尺单行达到200头时,每亩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8-10毫升,兑水40公斤喷雾防治

4、小麦蚜虫。当苗蚜百株达200头时,每亩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15克,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或40%毒死蜱乳油50-75毫升,或3%啶虫咪20毫升,兑水50公斤喷雾。为提高防效,可用机动弥雾机低容量(15公斤水/亩)喷防。

5、麦田草害。由于今年苗情较弱,建议以中耕划锄为主,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促进小麦根系下扎,破除板结,压低病虫基数,促进小麦生长。正常生长麦田可根据麦田草害的优势种群,选择合理的除草剂进行科学化除,同时对套种麦田,喷洒除草剂要在安全间隔期前进行,以免对后茬作物造成危害。

三、重点抓好的几项工作

(一)准确监测,当好参谋。要采取得力措施,切实加强测报队伍建设,充实测报人员,增设监测网点,加强系统调查和大田普查相结合,及时掌握发生发展动态,准确趋势预报,及时向当地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汇报病虫信息,提出防治建议,指导防治工作的开展。

(二)及早制定预案,备足备好物资。要根据今年小麦病虫害发生趋势和近期发生特点,及早研究制定针对性、操作性强的防治预案。要认真搞好调查,摸清农药、药械等物资需求情况,并主动与有关部门配合,备足备好各项物资。同时,要根据农业部《关于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工作意见》要求,积极扶持发展专业化防治组织,加强对专业化防治机手进行技术培训,强化对专业化防治组织的技术指导与服务,大力推进小麦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工作。

(三)广泛宣传,普及技术。要通过病虫电视预报、广播、手机短信、发放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及时将发生信息和防治技术传递到千家万户,提高农民群众对病虫害防治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搞好防治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小麦常见病虫害防治范文6

1.小麦锈病:小麦锈病分为条锈、叶锈、秆锈三种。小麦锈病是典型的高空、气传病害。多雨、多雾或结露条件下,病害发生重。

2.小麦纹枯病:小麦发病后,叶鞘、茎秆组织坏死,轻病株穗小粒秕,重病株不能抽穗或形成枯株白穗。冬春气温偏高,雨水偏多,利于纹枯病的发生流行。

3.小麦白粉病:以叶片受害为主。病斑多出现于叶片正面,严重时病斑汇合成片,使叶片提早干枯,导致穗小秕粒。

4.小麦全蚀病:幼苗发病,根和根茎呈黑色,病苗矮化,底叶发黄;拔节期,根部变黑加重,茎基部的第一、二节叶鞘内侧和茎秆表面产生黑色菌丝层;灌浆期重病株早枯,形成“白穗”。

5.小麦赤霉病:小麦受害后不仅产量下降,而且品质变劣,病粒内含有多种毒素,可引起人、畜出现吐呕、腹泻、发热等中毒症状。

6.小麦黑穗病:小麦黑穗病主要危害小麦的穗部。病穗初抽出时有一层银灰色薄膜包被,薄膜破裂后散出大量黑粉,仅残留弯曲穗轴。

7.蝼蛄:常见的有东方蝼蛄、华北蝼蛄两种。蝼蛄食性很杂,以成虫和若虫危害多种植物种子、幼根、幼苗、茎、块根,块茎,被害处呈乱麻状。

8.蛴螬:取食萌发的种子,咬断幼苗的根、茎。

9.金针虫:金针虫长期生活于土壤中,咬食播下的种子,伤害胚乳使之不能发芽;咬食幼苗须根、主根或地下茎,使之不能生长甚至枯萎死亡。

10.麦蚜:麦蚜一年发生10~20代,冬季以无翅蚜在小麦根茎或地下根部潜伏,小麦返青后,开始大量繁殖危害。

11.小麦红蜘蛛:危害小麦的红蜘蛛主要有麦圆红蜘蛛和麦长腿红蜘蛛。受害叶表面呈现黄白色小斑点,后期斑点合并成斑块,使麦苗逐渐枯黄,重者可使麦苗整片枯死。

12.小麦吸浆虫:主要有麦红吸浆虫和麦黄吸浆虫两种。其中以麦红吸浆虫发生普遍,危害严重。以幼虫为害小麦花器和吸食正在灌浆的小麦子粒的浆液,造成瘪粒、空壳而减产。

13.黏虫:属杂食性害虫。幼虫咬食叶片,五、六令达暴食期,严重时将叶片吃光成为光秆,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

二、播种时期的综防措施

1.土壤处理

在蛴螬、蝼蛄、金针虫混合发生区或单独严重发生区要采取土壤处理进行防治。方法是:每667平方米用5%甲基异柳磷颗粒剂1.5~2千克,或用3%辛硫磷颗粒剂2~2.5千克于犁地前均匀撒施地面,随犁翻入土中。也可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每667平方米用量250毫升,兑水1~2千克,拌细土20~25千克配成毒土使用。

2.药剂拌种

对地下害虫一般发生区,可采用药剂拌种的方法进行防治。药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常用农药与水、麦种的比例为40%甲基异柳磷乳油按1∶100∶1000(农药∶水∶麦种)拌种。

拌种时先将农药按要求比例兑水稀释成药液,再与种子混合拌匀,堆闷5~6小时(内吸性药剂要堆闷12小时以上),摊晾后即可播种。

3.冬小麦综合拌种技术

对小麦黑穗病、地下害虫及苗期多种病虫混合发生区,可采用杀虫剂、杀菌剂、增产菌或小麦专用微肥三种混合拌种,具有防病、治虫、增产的综合效应。小麦“三拌”的用量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一般先拌杀虫剂,再拌杀菌剂,然后拌增产菌或小麦专用微肥。

4.使用包衣种子

包衣剂是由杀虫剂、杀菌剂、微肥、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成膜剂等配制成的药肥复合型种子包衣新产品。小麦良种包衣,可有效的综合防治小麦多种病虫害,并具有促进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等功效,应大力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