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文化的方法范例6篇

宣传文化的方法

宣传文化的方法范文1

一、 创新载体,营造法制宣传新氛围

牢固树立“发挥区位优势、整合教育资源、面向各类人群、提高全民素质”的社区教育理念,通过丰富宣传内容、创新宣传载体,将营造浓郁宣传氛围作为深入社区法制宣传教育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带动形成好的宣传教育环境。

1.将文化统一到法制宣传活动中。法制宣传教育与文化建设同步并举,有机结合才能相互促进。比如,以国家各个法定节假日为契机,在举办文艺汇演、座谈等欢庆活动同时,结合社区法制教育需要,号召引导居民踊跃登台献艺,以唱歌、舞蹈、小品等形式丰富法制宣传文艺节目,在生动活泼的表演中宣传法制,达到记忆犹新的目的。此外,可以组织社区居民开展法制大赛,以法制宣传为主题,鼓励创作弘扬法制精神为主题的书画作品。所以,居委会如何主动而为,积极作为,为广大居民提供丰富的法治文化产品,争当法治宣传教育的引路人,创新载体,增强责任,让法治文化融入社区文化建设总体框架之中,提升居民的法治文化素养,实现法制宣传与文化建设的有机统一。

2.着力营造法制教育的浓郁氛围。良好的氛围攻可以引导人、熏陶人,让氛围的潜意默化增强社区居民的法制意识,从而实现法制宣传的根本目的。要从纯粹学习法律知识向感受法制氛围、享受法制文化环境的多层次需求转变,把握转变的根本原因及规律,充分考虑社区居民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思维倾向、价值观念更新变化的实际,分类指导、有的放矢,注重培养居民对法律认同感、忠诚度、和信任感,逐步形成法律权威的思想意识。逐步形成要我守法向我要守法用法的目标转变。

3.创新法制宣传教育的新渠道。讲求宣传形式的新颖性,因为网络具有信息量大、传递迅速、内容丰富、受众面广等特点,网络已经成为获取知识、交通沟通的重要途径,并深刻影响着居民的思维方式。因此,将网络作为普法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创新网络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将在突破传统法制宣传制约性上具有无法比拟的特殊优势,以更方便快捷的方式占领法制宣传教育的新阵地,体现辐射性和带动性。当前几乎社区家家有电脑,绝大部分家庭有宽带,所以,利用好资源,强化街道政务信息网站的法制宣传作用,针对社区居民需求,建立网络法律法规库开辟法制宣传专栏,保持互动,在网络探讨中提高法律常识;形成学以致用、有以致学、学用相长的宣教及受益形式。

二、 创新目标,实现法制宣传新转变

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是居民,要尊重居民的自主思维,尊重居民的个性需求,宣传教育第一,引导自觉紧随,不断创新宣教目标,实现法制宣教新转变。

1.增强学习自主性,实现“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让居民切实在法制宣传教育中受益,破除为宣传而宣传的形式主式和虚无主义,如何让群众感受到实用有效,实现法制宣传教育既要“授以鱼”,更要“授以渔”目标,即实现居民自主学习的态度转变。所以,要求社区及法制宣传教育部门要将切实为居民提供法制指导为根本,帮助他们在宣传学习中解决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尝到法制宣教的甜头。在宣教中以事说法、解题依法、维权靠法,树立法律的威信和力度。在方便群众、提供途径,解决实际法律问题中实现居民学习动机的转变,增强自主学习动力。

2.增强宣教的趣味性,实现机械学向灵活学的转变。由于当前社区居民多样性、文化差异性和需求的复杂性,导致法律诉求不同,加之近年来社区行政管理模式改革,改变以往填鸭式灌输方式,实现机械性学习向灵活多样性转变,是当前有效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的根本需要。要坚持功夫在功夫之外的理念,打破教育只在课堂的不正确观念,以知识知识竞赛、现场答疑、寓教于乐等形式,拓宽宣传教育渠道,以贴近居民生活、贴近实际需要的法律知识为主要内容,增强宣传教育的互动性,不唱“独角戏”,将法制宣传教育融入到生活、娱乐等各个环节,在转变学习途径中提高宣教效果。

宣传文化的方法范文2

关键词:环境宣传;工作法治;新起点

中图分类号: B82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以及环境保护事业自身的发展,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形势和任务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而环境宣传教育的理论研究、工作职责、机构队伍、能力建设和经费投入还远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制约了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发展。

一、开展环境宣传工作的意义

提倡如何形成一种良好的保护环境的风气。环境宣传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导向性作用,环境报道宣传针对目前环境保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环境保护法律宣传,不断让公众了解法律关于环境污染的具体规定内容,从而以法律为基本准则来调整个体与自然、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将环境保护纳入法律规范的范畴中,不断发挥出环境管理的有效性与高效性。二是监督性作用,环境宣传作为舆论监督的重要载体,一方面对那些保护环境有突出贡献的社会团体及个人进行表彰,另一方面对那些造成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团体与个人行为进行揭露,以促进环境保护工作顺利开展。三是教育性作用,环境宣传作为保护环境、传递环境文化的重要载体,主要是对有关环境保护的方式方法、法律政策以及如何有效动员公众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等内容进行宣传,将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等环保意识与环保行动渗透到公民的思想中,不断引导公众参与环保工作,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关于环境宣传教育工作规范化建设

1、推进环境文化建设,弘扬生态文明理念

环境文化宣传教育是开展面向社会环境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环境宣教部门应找准环保工作与文化建设的结合点与着力点,不断提高环境文化传播能力,提升社会宣传效果;加大环境文化创作力度,力争推出一批反映环保工作、倡导生态文明的优秀影视作品、图书,努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公众的环境素质;推动环境教育基地建设,开展互动性、体验式环境教育,为环境文化传播创造条件;加强设计、策划,编制、发放弘扬环境文化、普及环保知识、宣传生态文明的环境文化宣传资料(品),提升全民环境科学素养。

2、要规范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职责

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职责定位,决定着机构设置性质、人员管理模式、经费投入渠道、设备配置标准和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因此,环境宣传教育工作职责规范化是环境宣传教育工作规范化建设最根本、最核心的问题。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认真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新形势下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目标任务,组织有关专家认真研究国家和地方、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发展的情况,调整、完善和合理设置各级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职责,使之更科学、更准确、更合理,解决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究竟应当做什么的问题。为环境宣传教育工作规范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3、要规范环境宣传教育机构建设

环境宣传教育机构规范化建设是整个环境保护工作规范化建设的组成部分,对提高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效率和效益、促进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有重要意义。环境宣传教育机构规范化建设应当依照“因事设岗”的原则,根据环境宣传教育工作任务和职责的需要,确定各级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机构的性质、名称、布局、级别和规模,改变目前环境宣传教育机构设置上的混乱状况,解决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究竟应当由什么样的机构来做的问题。使环境宣传教育工作任务和机构相适应。

4、早策划,在环保重点工作宣传中提前介入

重视策划宣传是适应当前环保形势发展的需要,要探索改变旧的、缺乏活力的传统式环境新闻宣传模式,使环境新闻宣传工作更具特色与实效,在实际工作中,把生态创建、主要污染物减排、环保专项行动等专项工作纳入环境新闻宣传的工作重点,收集第一手资料,进一步加大环保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当前环保中心工作的宣传力度,在开展重大环保活动时,制定新闻宣传工作方案,及时报道环保工作的新情况、新举措、新经验,推动环保中心工作的开展。

5、建立健全公众参与环保机制,构建“ 大环保”

环境宣教部门应创新宣传活动方式和手段,广泛动员社会参与。 深入开展世界环境日、 “千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 “巾帼环境友好使者行动”等环保品牌宣传活动, 策划开展公众易于接受、乐于参加、“接地气”的宣教活动,推进环境宣教“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倡导文明、节约、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引导全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打造“清新”品牌。同时建立健全公众参与环保机制,努力改变环保部门孤军奋战的局面。协调我各级宣传、文明办、教育、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支持并参与环保,用好用足优质社会宣传资源;培育壮大环保社会组织和环保志愿者队伍,积极搭建政府与公众座谈、对话的平台,联合环保社会组织和各界人士共同开展环保公益行动;立体化构建环保公众参与平台,畅通公众参与渠道,保障公众的环保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努力形成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大环保”新格局。

6、推进环境教育立法工作,实现环境教育法制化

环境教育法制化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公众对环境质量的关注与公众的环境意识形成较大的落差,开展环境教育立法,由政府主导、强制性地对全民开展环境教育,正是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提供法律保障。同时环境教育法制化是当前环境宣教工作的实际需要。环境教育工作“难做”,几乎是所有环境宣教工作者的心声。依靠公关、协调和感情投入来开展环境教育工作是常态,工作的顺利开展取决于单位“一把手”的环保觉悟和对环境教育工作的正确认识,环境教育工作存在不规范、不协调、不系统、不持续的现象,因此迫切需要有一个刚性的法律制度来约束、来保障。作为环保部确定的环境教育立法试点份之一,当前,在积极配合环保部做好环境教育立法调研工作的同时,环保部门应加快环境教育法制化进程,争取将环境教育立法列入人大的立法计划, 尽快出台符合我情、具备地方特色的环境教育条例。

7、提高环境舆论引导工作水平,强化环保监督能力

互联网、手机微传播等新兴科技正带来信息传播方式的根本变革。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以其独特的开放性与匿名性,给社会公众提供话语权,已经成为集信息、观点、民意为一体的舆论平台,在不同利益群体的有意推动、运作下极易形成负面舆论潮,淹没正面宣传的声音。环保部门应充分利用新兴媒体平台,建立官方微博微信,及时准确官方权威信息,挤压谣言传播空间,同时为公众与环保部门的互动沟通提供平台;加强环境舆情监测预警,及时掌握舆情动态,建立相应的实时舆情监测机制和全环保部门舆情监测信息共享机制;提高驾驭新兴媒体的能力,增强互联网管理、运用和舆论引导能力,掌握在网络宣传中的主动权,积极发挥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优势,有效回应舆论热点,营造有利于推进环保事业发展。

三、环境宣传工作法制化得新起点

1、法制概况

站在新的起点,我们更需牢记对建设法治国家的执着追求。我国目前已经把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战略上来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也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目标。实行环境保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是党的主张与人民意愿的有机统一,来之不易。但现实中存在的置法律于不顾或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种种现象,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只是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铸造了坚固基石,距离实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我们都必须坚定不移、勇往直前,努力攻克法治国家建设的道道难关,使“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早日由目标变为现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伟大征程上的重要里程碑。以此为新的起点,迎接新挑战,追求新跨越,是我们的目标,更是我们的行动。

2、要建立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协调指导制度

在环境保护系统外部,建立由宣传、教育、科技、工、青、妇和新闻单位等部门组成的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协调指导机构;在环境保护系统内部,建立由环境保护各领域的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组成的协调指导机构。研究制定这两个机构的职责和工作制度,规定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协调指导的内容、形式、方法、途径、程序和经费。真正从组织上、制度上和经费上形成社会各界以及环境保护系统内部人人关心、支持和参与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局面,确保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继续在新形势下为促进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结束语

总之,加大环境宣传的投入,配齐必要的宣传工具,让文化水平高,政治素质高,事业心强的人来从事这项工作。环境宣传人员要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和思想水平,增强敏锐性和观察力,以适应环保形势的需要;要认真学习环保法律法规和环保科技知识要建设成为一支贯彻环保方针政策坚决、配合环保工作有力,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队伍,当好环保工作的排头兵。

参考文献

[1] 环境保护部. 关于加强面向社会环保宣传工作的意见[Z], 2014.

宣传文化的方法范文3

1、认真学习宣传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指示以及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广泛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信仰,持续提高全体公民的宪法意识、公民意识和法制观念,使宪法实施成为人们群众的自觉行动。

2、围绕街道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组织开展“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服务全面深化改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广泛宣传与促进经济发展、保障改善民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反腐倡廉等相关法律法规,推动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3、围绕优化保障民生,大力加强重点法律法规宣传普及。坚持群众法律需求导向,围绕与公民日常密切相关的就业、交通、出行、投资等方面新颁法律法规的实施,提供优质高效、具体实用的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

4、围绕强化公民自我保护意识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开展预防电子商务犯罪、网络信息保护、个人信息保护、食品药品、消防、卫生等涉及公共利益的法律法规宣传;广泛宣传权利和义务相一致意识,加强对违法占地、违规建房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围绕增强普法效果,广泛运用新媒体开展法制宣传

5、巩固报纸、法制宣传栏、法制文艺晚会等大众喜闻乐见的普法宣传方式,建立健全公益法制宣传的社会责任制度,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活动,促进法制宣传健康良性发展。

6、大力推进法制宣传进入公共场所、市场等人群聚集区,充分利用公共场所电子显示屏、楼宇电视、移动电视开展法制宣传。积极引导辖区企业、车站、医院、银行、保险、邮政、电讯、社区服务中心等公共区域固定法制宣传设施,进一步扩大法制宣传教育社会覆盖面和渗透力,实现普法对公共场所的有效覆盖。

7、充分利用“综治普法宣传月”、“12.4”全国法制宣传日以及各项法律法规颁布实施日,组织开展好法制宣传日、宣传周、宣传月活动,推动各项法律法规学习宣传扎实开展。

8、加大应用新媒体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力度,加强各级各类普法微博、微信、QQ群等平台建设,探索形成新媒体普法平台的集群优势和规模效应,扩大新媒体普法的覆盖面。

三、围绕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好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意识,持续深化重点对象学法和“法律六进”活动

9、持续深化“法律六进”活动。开展法律进社区、法律进企业,举办一场由全体社区干部和党员参加的大型法制讲座,开展一次大型法制宣传活动;以学校为单位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举办一次法制主题班会、法律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或征文活动;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举办一场法律知识竞赛;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在社区组织一场社区文艺演出。

10、健全不同重点对象学法用法考核考评指标体系,突出抓好社区干部和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深入推进重点对象学法用法工作。加强社区干部学法用法和考核考试等工作制度建设,组织一次以上党组中心组学法讲座,组织社区干部年度学法考试。大力开展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推进中小学法制教育课时、教材、师资、经费“四落实”,加强对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的培训,进一步优化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格局,不断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四、围绕弘扬法治精神,扎实推进法治文化建设

11、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有条件的社区建设体现地域特色文化特色、设置合理、功能多样、便捷民众的法治文化阵地。对已经投入使用的法治文化广场、法治公园、法治长廊等各类法治文化阵地(如永兴社区法治文化公园)要加强管理维护,充分释放法治文化阵地功能功效。

12、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创建活动。发挥社区普法小组、普法专业文化团体的作用,积极开展法制题材文学艺术作品创作。积极引导法治文化建设与地方特色文化、行业文化、廉政文化、群众文化的有机结合。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便于参与的法治文化活动,鼓励各类文化团体参加法治文化建设,形成全社会普遍关注法治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五、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稳步推进法治创建活动

13、按照全国普法办的总体部署,扎实开展“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根据活动要求上报相关创建活动材料,街道将组织对“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情况进行回访。

14、深化部门、行业依法治理工作。街道将出台相关的考评验收标准,并列入街道对社区、部门的年终绩效考评,扎实推进法律进学校、法律进部门、法律进企业创建活动。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经营、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15、围绕“法治”、“法治”、“法治”、“法治”建设,通过会议宣传、活动宣传、媒体宣传等活动形式积极开展法治建设宣传月活动,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开展法治建设的意义、目标、要求,营造人人关心、支持、参与法治建设的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16、全面启动法治建设。召开辖区各成员单位座谈会,征求《法治建设规划》的意见。提请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听取一次普法和依法治街工作汇报,出台《法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积极配合街道迎接“六五普法”和依法治区普法检查。

六、加强组织领导,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创新发展

18、调整充实社区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充分发挥组织协调、指导监督作用,完善工作制度,明确具体职责,广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各项工作深入开展。落实法制宣传教育责任状,街道将组织对辖区11各社区居委会落实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情况开展情况检查。

宣传文化的方法范文4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推进富民强区,建设幸福”总体目标,贯彻《关于在全区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的总体要求,有重点、多层面、全方位地开展法治文化建设活动,不断加强普法阵地建设,拓宽法制宣传教育渠道,教育、引导全区公民普遍确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自由平等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公平正义意识,养成崇尚法治权威、自觉依法办事的习惯。

通过全面实施法治文化建设“七个一”工程,加强普法宣传阵地建设,提高法治文化元素含量,建立普法人才队伍,推出系列文化产品,打造符合我区实际的特色普法品牌,切实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需求,为全区法治文化建设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为法治、平安建设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

二、活动时间和内容

从年4月至12月,各乡镇(街道)、区直各部门、单位要紧紧围绕法治文化建设“七个一工程”的各项内容,大力开展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活动,宣传法律知识,拓宽普法途径,为深化法治文化建设、打造特色品牌打下坚实基础。法治文化建设“七个一工程”活动内容具体如下:

1、建立一项法律服务参与普法宣传新机制。有效整合法律服务力量,组织律师、公证员、法律援助人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投身普法工作,通过参与法制栏目制作、开展普法活动、参与普法讲师团等形式,扩大普法宣传面,让更多的人民群众接受优质高效的法制教育和法律服务,切实提高普法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2、创建一个法治文化主题公园或法治文化长廊。结合城乡环境改造、区政建设、新农村建设等,结合当地实际,加大投入,建设法治文化主题公园或法治文化长廊,努力扩大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的覆盖面。主题公园或法治文化长廊要设立宣传栏、宣传图标,包含法制漫画、法制标语、普法信息等内容,既要便于群众观览,又要体现最新的普法形势,使之逐渐成为基层群众接受法制教育的中心地带。

3、开设一个普法宣传栏目。区普法办拟与区广播电视台协作,在办好《法治》节目的同时,积极组织法律服务人员,结合业务工作,以发生在群众身边的真实案例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素材,通过以案说法的形式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培养群众的法律意识。

4、建设一个普法网站。区普法网继续完善栏目,充实内容,乡镇(街道)和部门、单位要通过网络平台,提供宣传法律法规,普法工作动态,解决法律问题,为群众更及时、更全面地掌握法律知识、了解普法进程开辟新的通道。

5、组建一支“六五”普法讲师团。区普法办拟从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学校、法律服务单位中选取业务宣传骨干,组建“六五”普法讲师团,及时开展法律“六进”工作,为干部群众宣讲法律知识,接受法律咨询,提高法律素养。

6、运用一套电子宣传屏幕。设有电子屏幕的单位,要利用四月普法宣传月、“12.4”法制宣传日等重要宣传时期,在政府机关、重要街道、居委会等醒目位置,连续滚动播出普法宣传短片和普法标语,为普法工作造声造势。

7、建立一支法制文艺演出队。各乡镇(街道)普法办借助各单位、社区、村居的文艺演出队,组建法制文艺演出队,把法律知识编成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说唱、快板、相声、小品等文艺节目,为群众普法教育提供新载体,增强普法宣传的趣味性。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本次活动重点在基层,各乡镇(街道)、区直各部门、单位要充分认识本次活动的重要性,将其作为贯彻实施“六五”普法规划、深化法治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普法成员单位责任,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在此基础上,创新工作思路,狠抓贯彻落实,确保“七个一”工程取得实质性效果。

(二)认真部署,积极实施。各单位要根据本《方案》要求,结合《关于在全区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的部署和各自实际,精心策划并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层层发动,认真抓好组织落实。特别要结合四月份的全区法制宣传月活动,尽快启动规定的项目,争取尽早形成机制,发挥出显著效果。

宣传文化的方法范文5

本文由中国教育文稿编辑为您精心准备,请大家参考!

为了把税收宣传月集中宣传与日常宣传结合起来,建立税收宣传的长效机制,不断增强税收宣传的效果,我局税收宣传工作将紧紧围绕“税收·发展·民生”税收宣传主题,积极构建社会化税收宣传网络体系,将我县税收宣传工作不断引向深入,确保税收宣传工作取得实效,现结合我局实际,制定税收宣传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围绕税收中心工作,充分依托各种载体,突出重点,创新形式,宣传地税工作重点、解读经济税收热点、解析社会关注焦点,形成宣传整体覆盖,社会各界全面参与的局面,营造依法治税、诚信纳税的良好社会氛围,全力提高纳税遵从度,服务税收工作大局,推动平利地税事业与社会经济和谐健康发展。

二、宣传项目

按照全市地税系统税收宣传工作会议,全市确定了各县(区)局必须做好7个税收宣传创新项目和重点项目。同时,县局按要求结合实际,确定了我局自主创新项目一个。各单位必须围绕此8项宣传创新项目切实抓好落实。

㈠确保完成市局确定的7个税收宣传创新项目和重点项目

1、认真组织开展“诚信纳税大家谈”活动。市局协调再安康日报开辟“诚信纳税大家谈”专栏,要求县(区)局局长带头参与撰写专栏文章,并邀请县(区)政府领导、纳税大户代表撰写署名文章,不少于5篇。资金、时间、内容各县(区)局自己和安报联系。

2、向纳税人发送地税宣传资料。要求从4月份起,免费向纳税人发送市局统一印制的《纳税服务指南》,并指导纳税人将税务登记证副本、纳税服务指南、纳税申报表、完税证明和相关税务文书一并装入资料袋,此项工作完成后,要统计准确发放数字上报市局。

3、召开“诚信纳税户”座谈会(表彰会)。邀请本辖区的诚信纳税户代表参加座谈(表彰)会,积极宣扬和表彰奖励地税诚信纳税户诚信纳税事迹,同时,会同监察室与纳税人签订“诚信纳税公约”。4约15日前,评选3-4名诚信纳税户上报市局,在安康日报通报表彰。

4、建立“税收教育基地”。市局要求每个县(区)局要选择一所中(小)学建立“税收教育基地”,进行“税收教育基地”授牌活动,赠送税收宣传材料,开展税法走进课堂活动,普及青少年税收知识。

6、扎实开展“税收宣传月”活动。4月1日,全市统一启动“宣传月”活动,要求每个单位要组织干部职工统一着新式制服走上街头,在城区、集镇和人口较密集的场所设立地税部门的宣传咨询台,解答纳税人关于涉水问题咨询,发放实据统一印制的《纳税服务指南》和各局自己印制的其他税收宣传资料。要求当天集中宣传活动不得少于3小时。

7、借助“节庆”平台宣传税法。市局要求各单位要充分借助当地政府组织的大型民俗、民风旅游文化节和传统节庆活动,因地制宜的开展各具特色的税收宣传活动。通过设立税收公益广告、悬挂宣传标语、发放税收宣传资料、设立咨询台等多种形式开展税收宣传,营造宣传声势。

㈡积极做好我局一个税收宣传创新项目:构建社会化税收宣传网络

我局的这一个税收宣传创新项目,里面包含了十项工作内容,即通过建立一个体系,完善两项机制,开展三进活动,抓好四大培训,从而在全县建立社会化税收宣传网络。

建立“一个体系”:围绕平利县政府办公室制定下发的《社会化协税护税网络体系实施方案》,加大对检察院、公安局、财政局、国税局、工商局、国土局、城建局等协税护税单位负责人和财务人员税法知识的宣传,确保社会化协税护税网络体系高效运行的同时,通过协税护税单位对税收法律法规的广泛学习和宣传,在我县建立一个社会化税收宣传网络体系,形成全社会的宣传合力。

完善“两项机制”:一方面完善警税联系机制。采取地税稽查与县公安局经侦大队联合办案制度,提高打击涉税违法犯罪活动的力度,提高纳税人对税法的遵从度。另一方面完善检税联系机制。通过和县检察院建立工作联系制度,提高税务干部行政执法水平,有效预防和避免税务干部职务犯罪行为的发生。

开展“三进活动”:一是送税法进机关活动。将在全县开展一次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学习税法座谈会;二是送税法进校园活动。将在平利县中学高中部和初中部为在校学生举办两期税法宣讲活动,让社会主义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观念在中小学生幼小的心灵生根发芽;三是送税法进企业活动。抽调业务骨干进企业,分行业为企业董事长(经理)、财务人员进行专业化税收辅导活动。通过积极开展税法宣传“三进”活动,促进党政部门和社会各界进一步重视和支持税务工作,树立税务部门维护纳税人权益、维护国家税收权益、为社会各界服务的良好形象,为税收工作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抓好“四大培训”:抓好年纳税额5万元以上企业经理税收培训;抓好全县企业财务人员税收培训;抓好保险公司代收代缴车船税培训;抓好廉政监督员税收培训。通过多层次、分类型的培训,切实提高广大纳税人素质,避免纳税人因政策理解偏差而造成的纳税成本的增加,提高自觉履行纳税的意识,确保社会化税收宣传网络的正常运行,确保第17个全国税收宣传月活动在平利取得实效。

三、宣传重点

㈠强化政策宣传。重点宣传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个人所得税法、车船税、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和我省税额标准以及年所得12万元以上纳税人自行申报相关政策的宣传。

㈡强化诚信税收和优化纳税服务各项政策的宣传。重点加强税收工作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大局的宣传,加强优化纳税服务的宣传,加强与公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税收收入、税收政策、税收管理等有关内容的宣传。

㈢强化地税形象宣传。重点突出税收信息标准化建设、坚持依法治税、优化纳税服务、扶贫济困、“两个减负”、地税文化建设、干部作风建设和地税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内容,总结新经验、新做法、新举措,宣传和推广地税系统先进典型,树立地税部门良好的社会形象。

四、达到的目的

通过扎实抓好税收宣传活动,,在我县形成“人人学税法、人人懂税法、人人守税法、人人宣传税法”的良好氛围,切实提高全体公民的依法诚信纳税意识,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增强税务干部依法征税观念,为全面完成各项税收任务,构建和谐征纳关系,营造良好税收环境。确保第17个全国税收宣传月活动在平利取得实效。

五、几点要求

㈠加强领导,高度重视。税收宣传活动是一项整体工作,活动在县局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筹划、部署、安排,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税收宣传活动,积极参与,密切配合,精心组织,做到项目落实、经费落实、人员落实。各单位地税宣传工作将纳入每季度信息宣传考核内容,进行考核通报。

宣传文化的方法范文6

1、以贯彻十精神为主线,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优化宣传资源,拓展宣传教育平台,强化宣传力度,弘扬安全文化,提高全民安全意识,促进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大力宣传安全生产决策部署及法律法规

2、加强决策部署宣传。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精神,紧密结合安全生产工作实际,加深对党的十八提出来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重要指导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不断推动工作创新。大力宣传国家、省、市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决策部署,强化全社会安全发展理念。

3、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深入宣传《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尤其是要加大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宣传力度,通过举办培训班、讲座、大家谈、广场咨询和媒体宣传等形式大力普及安全法律知识,强化全社会的安全法制意识。

三、大力宣传安全生产各项活动

4、加强“安全生产月”集中宣传。以“强化安全基础、推动安全发展”为主题,认真筹划,精心组织。一是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规划好重点宣传活动;二是通过文艺演出、广场宣传、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多种宣传形式和手段,推动“安全生产月”活动,强化全民安全意识;三是通过创新形式、创新内容、创新手段,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安全生产月”效果。

5、加强“打非治违”工作宣传。充分利用新闻媒体、互联网、手机短信、户外宣传栏等各种载体,宣传“打非治违”工作的内容、要求,提高全社会对安全生产非法违法危害性的认识,实现“打非治违”工作常态化。

6、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和隐患排查工作宣传。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认真总结推广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做好隐患排查治理的宣传教育工作,促进全市安全生产隐患排查自查自报系统的有效运行。

7、加强典型推广宣传。积极宣传安全生产监管领域先进典型,开展市“最美安监员”评选活动,使社会更多地了解安全生产监管人员对社会作出的贡献和崇高精神;广泛宣传监管部门和从业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新成效,大力推广强化“双基”、创新监管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有效做法。

8、加强社会公益宣传。根据不同人群、不同对象特点,采取播放公益广告、发送短信和开展“安全生产志愿者在行动”等宣传方式,全面提高全民安全意识;按照通俗易懂、形象直观、群众乐于接受的原则,认真抓好外来务工人员、青少年、驾驶员等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

四、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阵地建设

9、加强市局网站建设。明确市局网站各栏目信息保障分工,对各处室完成信息保障情况实行“月通报、季考核”,并将各处室完成情况纳入到年终考核之中。

10、加强与主流媒体协作。加强与主流媒体的沟通与协调,利用电台、电视台、日报、中国门户网站等媒体播放安全生产公益广告,采取在主流媒体开辟安全生产专栏,走进直播间等形式,及时重要信息,传播安全文化,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浓厚安全生产氛围。

11、拓宽宣传教育渠道。利用互联网、手机短信、户外LED显示屏、楼宇终端等新兴媒体,加强安全知识宣传,不断提升群众安全生产知识水平。探索联合宣传工作机制,整合社会宣传资源,利用微博、网站等宣传平台,大力推进安全生产知识“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活动。

五、加强安全文化环境建设宣传

12、加强创建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宣传。充分运用各类宣传载体,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创建标准宣贯力度,提高企业对创建活动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及时宣传推广创建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头作用,着力推动企业安全文化创建工作。

13、加强安全社区建设宣传。通过在人员密集区域悬挂横幅、发放安全手册、编制易懂易记的安全知识小口诀等方式,传播安全文化知识,提高广大居民的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的良好舆论声势。

六、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宣传工作机制

14、加强宣传队伍建设。各辖市区要设立安全生产宣传机构,配备安全生产宣传员,各相关单位及镇(街道)、村(社区)要有职安全生产宣传员,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宣传网络。举办宣传骨干培训班,进一步提高信息员搜集、采编和报送安全生产信息的能力,提升安全生产信息队伍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