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范例6篇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范文1

关键词:小学语文 创新方法 发散思维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c)-0016-01

当今时代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更要有创新精神。当人们谈起曹冲称象的故事,就会对这个孩子的聪明机智叹服不已,佩服他在解决难题时表现出来的宝贵品质―― 勇于创新。所以素质教育的要求已经不再是填鸭式教给学生固有的知识,而是教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工作,学会如何思考,以及学会如何生存,培养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传统的教学法已日益暴露出自身的弱点,几乎成了扼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顽疾。那么,如何使受教育者具有较强的创造力呢?这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迫切需要解决的新课题,也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教育改革战略工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仅凭多年教学的一点经验,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谈点粗浅的看法,抛砖引玉。

1 注重创设情境

在语文课堂上,应根据语文特点,采用灵活新颖的教学方法,巧妙设疑,强烈刺激学生的情绪,使之振奋起来,产生积极探索新知识的欲望,把学生带入富有情趣的情境之中,把学习活动组织得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使学生对学习过程产生兴趣,主动地参与进去,愿意动脑思考,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例如,当老师拿出一个乒乓球作道具,写下“取乒乓球”四个字,让孩子画乒乓球,喜欢乒乓球的孩子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乒乓球怎么了?谁取乒乓球?怎么样取?当他们疑惑不解的时候,老师随手画下了一条水沟。哦,孩子们恍然大悟,乒乓球掉进水沟里去了!是怎么掉进去的?怎么取出来呢?当老师及时板书一个“巧”字时,孩子们的胃口又被调了起来,是谁巧妙地取出了乒乓球呢?带着一个个的问号,孩子快速有效地读完了课文,并兴奋的讲述了巧取乒乓球的经过。文章很自然的读懂了。老师依旧抓住一个字“巧”字,将问题抛给学生:谁能有更巧妙的办法取出乒乓球?孩子们思维的闸门一下子打开了,奇思妙想,畅所欲言,提出了灌气等十几种取乒乓球的办法。学生这样积极地参与学习之中,体会到了创造性学习的乐趣。

2 优化设计思考题

从设题的目标性、科学性、典型性入手,围绕“检测学生知识预习、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将思考题的优化设计贯彻始终,要在发展思维能力的同时,使学生进一步扎实基础,在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均得到发展,针对较典型的语言现象或能力点,体现“精”和“准”,即找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热点,精心设计和选择典型性训练题,以活化思维,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真正培养和发展创新思维。

杜威说过:“科学的每一项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的。”大胆的想象是创新的起点,是一种立足现实而又跨越时空的思维,它能结合以往的知识和经验,在头脑中形成创造性的新形象,把概念的东西形象化,把形象的东西丰富化,从而使创造思维顺利展开。在教学中,只有教师引导学生把观察思维及各种实际活动联系起来,才能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教学中让学生凭借教材想象,有助于入情入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 鼓励学生发散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要用参考书中的现成答案来束缚学生的思维,而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材为中心”的观点,根据新课程标准,重视更大范围的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立足教材内容,让学生合理想象,大胆创新,开拓思路,积极的独立思考,要求他们不人云亦云,不惟书本、不惟老师是从,用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只有这样,学生的发散思维才能得到训练,创新能力逐步提高。

在语文教学中,除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外,还要引导学生用发散的眼光,多方位地审视文章的立意、题材、结构和语言,尽量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感受体味,说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如教“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老师可以问学生:看到课文的题材目你知道了什么?有的说这次课题和以往的课题有些不一样,有的问为什么要加上引号和感叹号呢?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呢?这是一条什么鱼?为什么要把这条鱼放掉?结果把鱼放了吗?这些回答,无不闪烁着发散思维的火花。

4 鼓励学生提出质疑

巴甫洛夫说:“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谁能更多的发现问题,谁就有可能实现更多的创想。正如爱因斯坦说过的那样:“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真正的进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发现问题能力,教师设计教学时,必须要有吸引学生思考的亮点,特别是要削减那些肤浅性的活动,改变教学中的刻板呆滞状态,促进思维流畅。精简课堂提问,适当延长提问解答的距离,而且允许学生随时提出问题,允许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出现错误,允许学生改正错误或保留自己的意见,给学生质疑提供较为充足的思维空间。

教育是一门艺术,永远没有明确的答案。新的课程改革给我们课堂带来勃勃生机,也给我们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我想,只要我们努力,大胆实践,不断总结,在总结中追求更大的创新,就可以让我们语文课充满活力,把它变成学生乐学、好学场所,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王菁.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09(3):166.

[2] 吴湘云.浅析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J].才智,2010(18):6,55.

[3] 靳印英.浅谈小学语文阅读[J].学周刊,2012(2):90.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范文2

境;科技活动;一题多解;实验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02―0115―01

新《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化学的课程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新课标指导下,以高中化学课改为契机,化学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发掘和培养。

一、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入手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化学课堂上,发现和发掘学生的自由想象潜能,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积极引导其异想天开的想象力是特别重要的。发挥想象力可以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对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有其消极作用。在化学教学中,要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势,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讲“氯气的漂白作用”时,在老师的提示下,学生根据掌握的知识可能会联想到各种各样的情况,如漂白剂是否可以漂白染料?除了能够漂白纸张以外,能否漂白金属呢?在讲到“硬水的软化”时,想到家中的水壶为什么易起水垢,工厂的锅炉为什么会发生爆炸等。由此及彼,通过联想,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从创设问题情境入手

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对于催化剂,教材这样下定义:催化剂是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笔者设定如下的情境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催化剂是否参与了化学反应?“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加快反应速率还是减慢反应速率?本身的质量不变是指始终不变还是指反应过程中也可以改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总结,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从开展科技活动入手

创新活动的基础是科技活动。因此,在教学中化学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开展科技活动,没有条件必须创造条件。通过教师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比如,开展化学知识画报的编辑活动,教师要和同学们一起设计画报的版块内容,如“班级化学新天地”、“每月一星”等栏目,可以请同学们对班级里有趣的实验进行记录,对在化学探究活动中作出创新的同学进行表扬。还可以定时地组织一些化学实验竞赛活动,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创新能力的舞台,通过科技活动让学生明确创新意识是受到教师、学校的认可与尊重的,有创新意识的实验成果是可以得到肯定的。

四、从“一题多解”入手

心理学认为,“一题多解”是培养和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之一。“一题多解”所使用的化学知识是多维的,“一题多解”的训练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使思维灵活、认知深刻。例如,鉴别Na2CO3,NaCl,NaBr,KI要求学生根据四种物质的特性设计不同方案。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理清各知识点的关联,精选质量好的习题来进行发散思维的培养,从而拓宽学生思路,克服思维的单向性和平面性,促进思维的迁移。比如实验室制Cl2时,提出以下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反应中浓盐酸体现了什么性质?可否用浓盐酸与实验室制O2的残渣制取Cl2?如何得到纯净、干燥的Cl2?以H2、O2及Cl2的制备为例总结出气体的发生装置有哪些?如何鉴别盐酸和氯水?“一题多变”可以拓宽学生思路,便于深刻理解知识的本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思维和智力得到升华。

五、从开展实验教学入手

通过实验,引导学生由直观现象上升到抽象思维。例如,在钠的化学性质教学中,先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学生观察到钠浮在水面上,四处游动,并发出响声,火焰呈黄色的,由此启发学生思考反应本质。设问:钠可否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得到的并非是铜,而是Cu(OH)2沉淀。新旧知识的尖锐矛盾摆在学生面前,诱发学生去思考探索,学生的发散思维也由此展开,分析推理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通过判断推理获得真知:Na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NaOH再与CuSO4反应生成Cu(OH)2而不是置换出铜。

六、运用多媒体技术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范文3

关键词:体育教学创新思维实践

一、创新思维的内涵

创新思维也称为创造性思维,但是二者又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弄清两者的区别,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创新思维相对常规思维而言,创新思维是指在人的创新活动中,灵活运用各种思维方法,产生新的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成果并获得效益的思维活动。而创造性思维是指创造活动中的思维,是人们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改组和重建,以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并且获得新颖的、独创的、有价值的思维活动。创新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都强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突破旧的思维模式,以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并产生具有价值的思维成果。创造性思维获得的思维成果都是观念成果,而创新思维更加侧重与观念成果的成功实施和再造成果的获得。

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

1、发现法。它用于体育教学,其突出的特点是,不把现存的答案告诉学生,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较快地掌握所学技术动作和有关知识、方法与原理,如:短跑教学中让学生互相数出同伴50米跑的步数,思考每人多少步数合理;讨论步频、步幅与跑速的关系;验证在不减速的情况下,哪种步长比较适合自己,探索改进技术。

2、问题教学法。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中,会遇到种种困难和问题。如体育锻炼的方法、提高成绩途径、各种体育项目的技术、战术、规则、练习方法等。老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并解释性地回答问题,让学生逐步养成善思、勤问好学的良好习惯,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情景教学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经常有意识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和形象生动的具体场面,以引起学生一定的体验。通过各科教学手段,以生动展现情景,以实物演示情景,以图画、录像、多媒体再现情景,以表演体会情景。如单项运动会、球类比赛、军训,激励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

4、讨论法。讨论法就是不拘泥于教师“满堂灌”,学生“盲目练”,而是创造条件,有目的、有计划地激发学生的兴趣,着眼于不同结论的选择讨论。例如进行篮球三攻二、二防三简单战术配合教学,学生在场上都有自己的位置分工,从而形成比赛阵型。通过讨论、实践、理解、再讨论、再实践,逐步总结和提高,在练习中掌握规律。这是一种团体训练、集思广益的方式,使学生在小组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创新能力。

三、体育教学中实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应注意的问题

1、体育教师要改变其教学理念。体育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在时间空间上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练,边练边思,相互指导,共同提高;并下放学习的评价权,指导学生进行个体纵向评价、横向类比评价,使学生学会反思总结,在练习中发现问题,然后知不足而更加努力地学习。譬如,在立定跳远的教学中,教师课前提出教学目标“看谁提出的问题多”,并让学生组成两人、三人或者更多人的自学小组,通过互相观察,比较练习动作,学生就会自然产生一种想法“他为什么比我跳得远,跳得轻松”,这时,教师抓住时机进行引导:观察一下他(她)的动作之间有什么区别。学生经过细致观察和体验后找到在跳前屈膝,摆臂和跳时蹬地等动作上的细小差异,从而改进动作,更好地掌握了学习内容。

2、教师的示范作用和平等的师生关系构建。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教师必须首先成为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教师只有自身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就教师的创新精神而言,它包括对教学内容和练习项目的讲解要有新意,要打破常规有创新,要甘冒风险有首创精神。同时要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起一种彼此信任、团结、融洽的同学关系,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萌发创新激情。只要我们给学生敢于想象、敢于发挥的空间,学生就会展现出惊人的创造力和练习的兴趣。

3、教师要精心安排和组织教学过程。教学中,根据教学场地、器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应对教材内容进行二次创编。教师对教材的创编不是全盘否定教材,而是在原来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改编或填加一些有生活性、社会性、趣味性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一种愉快、向上、进取的氛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我们通常在课堂上做游戏,单一的做一个游戏学生就会感到乏味、无趣。因此,我和学生共同研究,充分发挥创新思维,把两个或三个游戏穿在一起进行。这样,使原先枯燥、乏味的游戏变得生动、活泼,富有朝气。

4、处理好知识与身体活动的关系。体育教学是以身体活动为主,因此活动量和生理负荷是显而易见的因素,但身体活动不止限于给人以生理上的文化学习负担,使学生的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身心得到平衡的发展。适度的体育家庭作业有助于学生合理安排休息时间,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从而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区体育活动。学校可主动与社区挂钩。这种做法既有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参与体育活动,又增加了学生与社会联系的机会。

四、结束语

如何切实有效地来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质健康不是通过某一途径可以解决的。克服各种制约因素,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将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范文4

【关键词】 音乐教学;途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2-0-02

新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方向。音乐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儿童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并让学生从音乐中得到美的熏陶、美的享受。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怎样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培养就变得尤为重要。如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一直是我所思考的问题。为此,我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方面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探索:

一、在发声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发声训练即练声。音乐课上,有意识地选择一些有利于进行创造思维训练的练声曲,让学生大胆地发挥想象力,利用所掌握的知识,去创造不同情绪的新的曲子,常常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如:老师向学生出示一条简单短小的曲子:3/4 1 3 5│5 3 1 ,学生通过识谱后很快学会了。教师便进而再问:“如何将这条小发声曲唱得像小河一样流畅、连贯呢?你们可以试着添加我们以前学过的音乐符号。”学生通过联想和试唱,有的学生想到用连音线(⌒),把它添加到音符的上方,这样一唱,情绪果然流畅、连贯了。教师继续再问:“我们如何才能使曲子变得像小兔子一样活泼、跳跃呢?”学生试着唱出跳跃的感觉,马上就有同学上来把曲谱上的连音线擦去,换上了跳跃的顿音记号(),通过这一次小小的创造性尝试,学生们个个兴致勃勃。因为他们创造出了两条不同情绪,不同唱法的新练习曲,产生了成功的喜悦。与此同时,他们也从中真正理解了这些音乐符号的作用和唱法,进一步掌握了有关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二、在节奏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节奏是音乐的基础。奥尔夫更是提出了“节奏第一”的口号。在节奏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在以下方面采取以下方法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节奏训练,从而达到能力的培养。

1、即兴创编2-4小节的节奏短句

这种创作活动特别适合于学生刚学会某种节奏型。例如学习附点四分音符节奏时,请学生创编的节奏短句必须含有这个刚学的节奏,这样可以使学生有兴趣地感受和巩固。

2、即兴创编为歌曲伴奏的固定节奏型

在教学中,一首歌曲或欣赏曲熟悉后,可以选择几种简单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如:X X | X - (师拍击并板书出来),学生马上可以拍击出多种节奏:X X X | X X X 或 X X | X 或 X - | X - 等等。可以单独选用其中一种节奏型,也可把几种简单的节奏型组合起来,再把歌词加进去由简到难为歌曲伴奏,成为学生很喜欢的教学形式。

3、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直接以一个节奏命题。

让学生围绕主题把自己的见闻感受拍着节奏说一句话,如“上课”:教师拍“上课 铃声已敲 响”,学生就边拍节奏说:“全体 起立问声 好;各位 同学都坐 好;音乐 老师 微微 笑;大家 一起把歌 唱……”。

4、可以先给学生定几个节奏,然后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发展变化,进行节奏问答、节奏接龙、节奏重组等游戏。

如:教师拍“”节奏,让学生进行节奏接龙游戏,有的学生就即兴拍出了“的节奏,这里的“”是学生根据所定的节奏即兴拍出的。此外,学生们还争着拍出许多不同的节奏,如:、 | - 、| - 等。在此基础上,我可以还鼓励学生为创作的节奏配上语言,进行边拍边说:如:“我 们很快乐”,学生们的大脑被积极运转起来,课堂上一个接一个地边拍边说: “ 我读 书 |我写 字, 下课 了快做 课间操 -,春天 到小鸟 小鸟喳 喳叫-,……”。将这些简单的1-2-3-4小节的创作连起来,发展成一个乐句、一个乐段的创作。

三、在编创旋律、歌词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的创作不一定是一个完整的乐曲(或歌曲)而是设计富有创新求异的、留有余地的一些乐句来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1、创编旋律

1)为节奏编写歌谱

教师出示节奏卡片×× ××│×××│××│×─要求学生编写曲谱。学生六人一组,分成六组,通过讨论,会编出不同的曲谱。

如:11 55│66 5│4 2│1 ―

34 54│34 5│2 3│1 ─

56 54│34 3│5 3│2 ─

6 76│54 3│2 3│1 ─

2)从“旋律接龙游戏”创编曲调

曲调创编活动在儿童自发的音乐活动中是非常自然而平常的。可以尝试从“旋律接龙游戏”创编曲调,请几名同学,每人依次接在前一人后面即兴唱出一个旋律短句,接不上者算失败,自动退下,最后剩下的为优胜者。这样不仅能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还能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用自由探索、即兴创作,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得到培养。

3)为歌词谱曲

教师给出一句歌词,让学生根据歌词的内容、意境及情感进行编创旋律。如:歌词“我们多幸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会创编出各种各样的乐句。拍子有2/4拍,3/4拍,4/4拍;旋律走向有上行的、下行的;节奏有密集的、舒缓的;乐曲的情绪有活泼跳跃的、抒情优美的。

2、编创歌词

在教学中,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给熟悉的歌曲创编新的歌词或改编部分歌词,既能提高学生演唱新歌的兴趣,又能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孩子们的创新能力。为此教师须因势利导,鼓励、启发学生创编歌词,学生唱着自己改编的歌曲,创造力顿时被激发出来。一个同学唱完自编歌词的歌曲后,其他同学都争先恐后地要把自己创编的歌词唱给老师和同学们听。

四、在配器和表现形式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为歌曲配上打击乐器,为歌曲创编动作,为歌曲画幅画,不但可以烘托课堂气氛更能表达歌曲气氛及孩子们内心的喜悦。这样做也符合孩子们好奇好动的心理,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1、在配器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对于一些情绪优美抒情的歌曲首先要求学生选择适合歌曲伴奏的打击乐器,如:三角铁、碰钟、等等,而活泼欢快的歌曲则选择双响筒、响板、铃鼓等等,然后再请同学们为歌曲设计伴奏型,并请学生考虑为什么这样设计?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等等。

2、表现形式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1)创编舞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音乐艺术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具有音乐形象的不确定性,它是摸不着,看不见的。怎样让孩子去实实在在地感受音乐,不妨寻求一种良好的载体。于是,让孩子们将学过的歌曲,通过小组的合作自编成舞蹈。这样既缴发了他们自我表现的欲望,也使他们进一步感受音乐的深刻内涵的魅力。

2)创作画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范文5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 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氛围 教学情境 教学方法

一、引言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目标,初中英语教学也不例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文章结合初中英语教学的实际工作,探讨分析了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意义,并提出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关注,从而对教学工作发挥指导作用。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意义

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态,它建立在一个人一定的知识储备、实践经验、智力活动的基础上,为了解决遇到的某个问题,运用逻辑思维能力和非逻辑思维能力,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大胆地进行创新,以全新的思维方式,产生新的设想,并获得成功的思维系统。创新思维对推动人的思维发展,提高个人的思维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能够使学生摆脱传统思维的束缚,更好地进行思考和学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工作的重要目标。初中英语教学大纲有相应的规定: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更好地贯彻教学大纲的要求,实现教学目标并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以此为指导,重视采取相关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2.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体现在成绩、品德等方面,还应该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等。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如果不重视采取相应的策略,不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必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也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在教学中,任课老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创设相关的情境,营造有利于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氛围,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

3.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的呼唤,更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创新人才的培养可以有多种形式和方式,但不管采用何种形式和方式,都离不开教育教学工作。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采取相应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与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性人才,为整个社会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

三、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

正因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根据教学实际工作,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首先必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解除学生心理上的压力,平等友好地对待每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鼓励师生进行交流,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良好的环境。例如,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材料,适当地设计思考题。让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并敢于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材料的能力,还能够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提问和回答的过程中,让学生从同一信息当中探索不同的答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发现新问题,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都有学习英语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2.巧妙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良好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一、在讲解课文内容之前,可以利用与本章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或者情节,创设短小的生活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第二、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组织学生进行积极的讨论。通过课堂讨论,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课堂讨论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内容也要丰富,这样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第三、重视图画、卡片的运用,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和课堂讨论,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可以将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辅助工具,运用到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由于多媒体技术集视频、音频、图像、动画于一体,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进行学习,给人以视觉和听觉上的刺激,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联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此外,运用多媒体技术,学生的主体意识往往会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动性会得到强化,主动学习的意识会增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4.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为了让学生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第一、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例如,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中心思想、熟悉故事发展情节的基础上,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大胆和合理的想象,进行合理的加工和改编,并在师生之间进行讨论,这样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第二、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对于阅读中遇到的生词,尽量不要查字典,培养学生的推断能力和思维能力。第三、重视学习过程中的合作,重视思考和讨论,这样能够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5.认真组织课外活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除了在教学、评价方面采取相应的策略之外,课外活动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作用也不容忽视。因此,教师要重视课外活动的组织,将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将课外活动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平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巩固学习内容,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技能。具体措施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培养学生写周记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对生活进行更为仔细的观察,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中的细节,促使学生运用创新思维去分析和认识周围的人物和现象,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第二、组织学生表演短剧来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讲完有些课文内容之后,可以组织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编、自演话剧。这样既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6.重视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教学实践表明,学习方法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原则与方式。因为,在教学中,如果教师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不仅传授了知识给学习,更重要的是教会了学生获取知识和掌握知识的本领与方法。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式方法有多种多样,例如:推荐课外阅读、开办英语角、组织英语演讲或辩论、举办英语晚会,等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学习与交流形式,能够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使学生从中得到锻炼,受到启发,并产生联想,激发创造的兴趣,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7.做好教学评价工作,鼓励进行创新思维。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过程中,做好教学评价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策略。教学实践表明,在教学中,如果缺乏对学生进行恰当的评价和指导,往往会导致学生缺乏信心,对学习逐渐失去兴趣,进而影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学生需要表扬和肯定,尤其是在创新思维的培养过程中,对于学生一些稀奇的想法,教师不应该指责和批评,而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思考,鼓励标新立异。每个学生都有创新能力,而要发挥创新能力,首先就得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应该善于把握每个学生的个性,对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要善于肯定学生的成绩和进步,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为每个学生的成功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然而,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它需要长期的积累,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今后在教学工作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策略,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屈秀云.浅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大江周刊,2012(3).

[2]张金华.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课外阅读,2010(12).

[3]李庆娥.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大观周刊,2011(15).

[4]叶萍.试论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中学英语之友,2011(1).

[5]张金华.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课外阅读,2010(12).

[6]沙晶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考试周刊,2011(6).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范文6

【关键词】高中教育 创造性思维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202-02

一、目前高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缺乏的主要原因

1.传统观念下高中教育体制束缚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扩大,高中教育资源还比较匮乏,大部分高中教育还保持一种相对保守的教育观念,且办学体制较为单一,导致高中教育处于比较封闭的状态。现代开放性办学理念和高中教育体制没有建立起来。高中招生制度、培养体系和办学管理体制依旧墨守成规,没有取得创新与进步。比如,现在大部分高中依旧是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录取的唯一标准,这样的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育的公平性,却极大地扼杀了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学生的发展机会。同时,也使得学生放弃那些不利于升学的兴趣爱好。在培养和教学管理阶段,也往往以学习成绩为导向,束缚了高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应试教育阻碍高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在2009年的一项调查指出,中国儿童的数学计算能力领先大部分国家,但创造力只排在参与调查的国家的第五位。在国内,许多专家一致认为,应试教育是阻碍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罪魁祸首。应试教育的特征是考试测评、答案统一。高中学生在升学压力下,不得不循规蹈矩,反复训练考试题目,最终成为缺乏独立见解和创造性思维的“考试机器”。同时,学校为了升学率,反复强调重点抓高考;家长为了孩子能上好的大学,不断劝阻孩子放弃所有不利于考试成绩的兴趣爱好。诸如此类的种种行为都源自于应试教育,所以说应试教育是阻碍高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罪魁祸首。

3.创造性教育环境的缺失

高中学校理应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然而几乎所有的高中都不得不面对高考制度带来的巨大压力。重视考试、重视成绩和重视升学率一直是绝大部分高中的工作中心。对学生和老师的评价也是以高考成绩为依据,其评价机制极为简单,完全没有涉及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方面。而且,高中培养课程里鲜有涉及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科目,这样来说,高中教育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根本无从谈起。

4.缺少创新型教师资源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须需要创新型的教师。在我国许多高中,教师的创新素质亟待提高。在传统高中教育中,教师常常是一味地进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将知识和方法灌输给学生,并不注重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大胆创新。此外,一些高中教师在教学上保持高度的权威,这不利于学生的积极猜测和大胆求异。所以说,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将极大地帮助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提高高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措施建议

1.树立培养创造性的高中教育观念

在现在教育中,高中教学必须要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树立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育观念。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对于高中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研究至关重要,同时创新性思维也是现在社会各领域人才都必须具备的素质能力。从教育管理部门到高中校长、教师乃至学生都必须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到培养创造性思维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育观念,首先高中学校管理层要积极改革办学制度,将高中教育的目标由原来的重视高考转变为高考与创造性思维培养并重;其次,教师在提升自身创新素质的同时,加强教学方法的改进,使其教学方式方法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最后,学生应该拓展兴趣,主动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训练,并且运用创造性思维改善学科学习方法,最终达到课程学习与创造性思维培养相互促进。

2.建立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教学制度

科学合理的教学制度能有效保证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所以现代高中应当建立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教学制度,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点实施:

第一,成立创造性思维教育领导小组,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供保障。以学校领导牵头,成员包括创新型专业人员,同时吸收自然、人文、艺术、体育等各类领域专业人才,积极领导学校推行高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教育。

第二,制定创造性思维培养细则,将创造性思维培养具体化、程序化。在创造性思维教学培养过程中能有章可循,使培养计划能有条不紊地进行。

第三,建立合理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创造性思维培养。

3.营造良好的创造性思维培养环境

培养高中学生创造性思维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领域相互协作,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环境。首先要完善选拔评价体系,改变单一的考试成绩评价标准,引入创造性思维评价制度,为各类创造型学生提供发展的平台,鼓励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如合理积极推行自主招生,不论是高中招生、还是大学招生,对于具备创造性思维的学生,各学校应该加强重视,适当降低学习成绩考核的门槛,吸纳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同时,社会企业也应当承担部分培养责任,因为创造性思维素质是现在企业所追求的,企业应当与学校合作,提供实践教学机会,积极开展创造性思维培养活动,如创新比赛,鼓励和促进高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4.培养创新型教师队伍

创新性教师对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至关重要,在科学的方法引导下,学生更容易提升其创造性思维能力。所以,高中学校应当加强培养创新型教师队伍。没有创新型教师就很难培养出具备创造性思维的学生,学生将来也就很难成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教师队伍,就要加强教师队伍自身创新素质的提升,同时发展科学的创新型教育方法,保证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