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式作文指导范例6篇

片段式作文指导

片段式作文指导范文1

从作文教学的角度看,片断训练是一种分格训练,所谓的“格”是指单一的写作基本训练单位,主要是写作中的常用片断,如开头、结尾、总分段式,借物喻人的方法等。着力于“格”的理解和运用,并努力使之序列化。

从阅读教学角度看,片断训练是读写结合的基本形式。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相得益彰。主要是阅读材料中的典型片断,如《三味书屋》中介绍书屋一段,方位清楚,有模仿价值。注重阅读与写作间对应要素的理解和迁移。

片断训练需要学生观察、想象、思维等智力的综合参与;同时又是学生说话、听话和阅读写作能力的综合体现。是一种学生内部智力技能和语言文字的外部操作技能的综合训练;是一种学生作文知识技能和心理活动辩证统一的训练形式。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特别是写作能力的阶梯和桥梁。

片断训练根据训练内容和训练目的,可以分成:观察素描型片断训练、课文素材型片断训练、形式仿效型片断训练和语言积累型片断训练四类。

(一)观察素描型片断训练

小学作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教会学生虚构,而是教会他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因此,观察素描型片断训练成为学生作文训练的最佳形式。所谓观察素描型片断训练就是以片断或简短的篇章为形式,将描写与叙述结合起来,反映周围生活的记叙文训练。通过观察素描类片断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形成典型表象的技能。

在具体训练中要做到:

1.让学生获得丰富而鲜明的感性表象。观察是获得感性表象的唯一途径。观察的对象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图画或录像,它们生动具体,能在学生头脑中留下鲜明而牢固的表象。使语言训练具备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帮助学生从五光十色的感性表象中,“筛驯出典型表象。首先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使学生对丰富而完整的观察对象或过程获得感性表象;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有重点的观察,帮助他们把握事物本质特性,筛选典型表象;再次,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准确、鲜明、生动的文字去强化典型表象。

3.让学生通过想象,生动地表现典型表象,使中心的表现更为有力、深刻。

(二)课文素材型片断训练

课文素材型片断训练,就是指导学生以课文为素材练习写作的片断训练。它不是简单地重复课文内容,而是对课文有所创造,或改变课文容量,或转换表现角度,或别出新意,或驰骋想象,既依据课文又超越课文。课文素材型片断训练是读写结合的一种形式,将阅读和写作在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上融合起来,使读和写既互为手段又互为目的,促进学生读写的同步发展。在实施训练时,教师要做到:

1.帮助学生发现可创作的课文素材。一般教师在这几方面引导学生着力寻找:

(1)课文留给读者回味思索的空白点。教师可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进行片断训练。如:《忆铁人》中铁人的语言“哦?……咳!”可引导学生把铁人此时丰富的内心世界写出来。

(2)改变课文原来的表现角度,进行片断训练。如《再见了亲人》写志愿军叔叔向朝鲜亲人依依惜别的话语,可让学生以小金花的口气写她向志愿军叔叔道别的话语。

(3)改变课文的容量,缩写或扩写其中的某个部分,进行片断训练。

(4)改变课文的文体进行片断的训练,如把古诗改写成写景或记事的记叙文。

2.向学生提供准确进行语言表达的帮助;或向学生介绍某些背景情况;或向学生提供关键的词汇、句式;或告诉学生基本的写作常识和技巧,如诗歌改成记叙文应注意的问题;或帮助学生理清表达的思路。使学生能顺利地把内心所感外化为文字。

(三)形式仿效型片断训练

形式仿效型片断训练是模仿范文的写作思路、写作方法和观察方法进行片断练写的写作训练形式。是将在阅读范文时感知、理解的表达方式及时进行迁移运用。根据学生形成语言表达能力的需要,模仿某些片断章句,如:开关、结尾、对话、炼字、修辞方法、句群段式结构等。使学生在借鉴范文的过程中加深对作者的各种表达方式的理解和记忆,在实际的操作中初步形成写作的思维组块,以形成一定的写作能力。针对形式仿效型片断训练的特点和目标,在指导时要注意:

1.加强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展示理解、积累、鉴赏的过程,以帮助学生真正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方法。特别要讲清范文片断的特点。如:《火烧云》中写火烧云变化的部分写作方法是:①按出现—变化—消失顺序写;②描写变化的动词各不相同。

2.向学生提供与范文情况相关的写作素材。两者间的相关度可以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认知水平,以及写作方法的难易程度做恰当的调节,也可分层提供或分步提供。还可以设法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由学生自己寻找写作素材,如:在仿效《火烧云》中描写火烧云形状变化部分的写作方法进行训练时,让学生想象火烧云还可能会有什么变化?可以想象成动物,也可以想象成其他事物。

3.重视片断讲评,并把讲评的重点放在要求仿效的写作方法上,而对学生的练写片断中其他的优缺点,暂时不讲。同时,要引导学生互相讲评,自我批评,在讲评中巩固写作方法。

(四)语言积累型片断训练

语言积累型片断训练就是运作用学习到的部分语言文字进行片断写作的一种训练形式。促进学生对书面语言的内化,加速将消极语言转化成积极语言,丰富学生头脑的语汇储备,使学生的写作不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而且能“言之有文”、“妙语连珠”。能够进行语言文字包括词语(成语)、句式、警句、格言,甚至部分自然段的有意识地积累。在指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型片断训练时,教师要注意:

1.恰当选择需要积累、运用的语言文字。这些语言文字一般应具有连缀能力强,使用范围广,富有表现力等特点;或者是微言大义,或者是意境深远……衡量的标准是在学生的语言交往中能经常运用或对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有切实帮助的。

片段式作文指导范文2

【关键词】名片;文字设计;原则

名片的文字设计是名片设计的核心点,文字蕴含着设计对象的风格、特征和文化内涵;除了传递信息的基本功能外也包含了审美的因素。名片的文字设计也是图形化的过程。文字设计的技巧以小见大,通过文字语言的展现、文字的排列、段落文字的架构、信息层的分割等构建起大大的文字设计世界。名片的文字构成由公司名(包括公司中英文全名与营业项目、营业范畴等)、标语或广告语(表现企业风格的完整短句)、人名(中英文职称、姓名)、联络资料(中英文地址、电话、移动电话、邮箱、传真号码、网址、微博、微信等)四大类型组成。名片文字设计应该在创意性的前提下进行设计,服从整体的安排与布局,将内容与形式的和谐放在首位,形式感和内涵的有机结合。面对不同的设计需求、对象和载体选择合适的文字设计方法来提高视觉传达的效率。

1 围绕名片核心信息的呈现来凸显创意性

创意性是名片文字设计的核心与灵魂。不仅指字体本身设计的创意、更指整体名片文字创意设计与布局。设计者必须根据名片的内涵、定位和想表达的信息来确定创意,再深入探究创意表现形式以及整体布局安排,来谋求视觉的流向和步骤设计。很多名片设计者都忽视了这一点往往也是最重要的点,为了追求新奇的形式和奇异的视觉感受而忽略名片核心信息的呈现;为了展示艺术性而牺牲方便阅读性;或者在信息表达上主次不分。为了形式而形式就违背了设计的本意。即使设计形式再漂亮的名片,没有展现客户信息和内涵也是空有灵魂的躯壳。所以我们应该基于呈现名片核心信息的前提下通过运用电脑、手绘和综合处理对名片文字进行设计创造文字不同形态;从字形、结构、笔画、肌理等方面入手找到新的创意方向来改变或丰富文字形态。通过夸张单个文字笔画或强调某个局部来表达创意。例如设计个性名片,将名片设计对象的名字通过艺术化处理,将一个个名字变形组合成设计对象的头像,看到头像的同时又能识别设计对象的名字。艺术性和识别性并存,个性十足的名片很快吸引眼球。再例如设计奶茶店名片,将奶茶店外卖电话设计成一杯奶茶的造型,直接明了的突显主题又方便受众拨打外卖电话;集艺术性与商业性于一体的名片无疑是成功的。

2 以受众熟悉和辨析度为要素强化识别性

名片文字的识别性体现在受众能方便快捷识别名片的文字信息。用受众熟悉和辨析度高的字体来强调识别性,根据设计受众来选择合适的字体。例如面向内地受众尽量少用或不用繁体字,而面向台湾、香港地区受众则应以繁体字和英文为主。某些识别性不强的字体例如金文、篆书等面对大众尽量少用,除非是行业内人士的小范围传播才可以有选择性的使用。名片文字应该做到可辨识性与区别性于一体,也就是共性与个性的共存。设计师设计名片字体时在遵循名片共性的同时将个性呈现。例如同一个企业的不同职务的员工名片的文字设计,在名字字体的选择和细节的处理可以根据使用对象的性格特征在服从企业整体气质的前提下进行个别化设计。

3 建立合理的视觉流程优化视觉导向性

名片的视觉导向应建立符合人们认知过程的心理顺序和思维发展逻辑的视觉流程。视觉流程的是指人们在阅读某种信息时视觉自然流动形成的秩序和方向。我们的视线通常是扫过名片的整体,然后停留在某一点感兴趣的点上,也就是视觉重心点;再由这个点延伸到其它的点,而点与点之间的流动过程决定了视觉的方向感。名片文字视觉流程的建立应着眼于视觉的中心及附近区域。也就是常规的“最佳视域”。运用方向性诱导和强弱对比;遵循由上到下、由左至右的流程秩序,设计自然又合理的流向。通过对字体、字型、大小比例、横竖位置、字距间的认真推敲;对字行的长短、段落的分配、段间段首的留空、标题的强调、段落的安排、版面的划定等妥善计划营造符合受众视觉流程规律的视觉导向环境。文字在视觉上形成的线形可传达一定的方向性。例如设计横构图名片时,文字的排列应引导视线从左上到右下移动;设计竖构图时引导视线左上到右下移动;通过对视觉导向的引导,将信息按层次依次展现。

4 通过清晰的信息层级的传递实现快速展现性

名片的快速阅读建立在文字简要概括、信息层级清晰、主次分明上。通过有意识的控制文字的间隔疏密、行距远近、段落层次等达到控制视觉节奏变化,使受众能快速清楚的找到视觉关注点读取信息。名片的信息层次的重要性决定名片的层级。名片层级的相互关系控制着信息传递的速度。不同层级的文字在名片视觉上整体风格统一,通过齐头、齐尾或相同的行距、间距使层级间保持视觉呼应。以地址电话信息等说明文层次为例,在它们字号、字体一致的前提下,中文和数字的粗细笔画区别也会形成较为明显视觉层次;地址信息段落因中文字较多,相比邮箱、电话等段落的数字、英文在视觉上较重,所以把它放到最后起到视觉上的收尾和停顿作用。再例如职位和姓名两种字体并列时,也不要使用同样的字体,稍微突出名字弱化职位;名字字体稍重或字体间隔距离稍远都能使阅读的层次分明。也可根据用户想突出的信息关注点进行分级。常见的分级有将公司标志、中英文组合等设为一组,广告语单独一组,地址电话邮箱等具体信息设为一组,个人名字和头衔为一组。也有单独突出公司或企业标志,将标志重点展现,人名头衔等次之,其余的地址电话等具体信息形成最后的一组。还有个人类名片常突出人名或头衔或广告语,地址电话等信息弱化形成一组等处理方式。要注意的是当名片联络资料文字过多也要考虑分级或分层,不要将过多信息在一行内展示,即使受名片空间限制,过多信息之间也要相互保持距离,让受众群有视觉空隙更好的去浏览信息。

5 视觉感官的瞬间性决定追求简洁性

视线一扫而过的名片性质决定了名片文字信息传达的瞬间性。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使受众视觉感官进行瞬间捕捉、接受视觉点形成信息并留存印象。在瞬间要将名片核心信息一一展现,简洁的名片有助于更好展现信息。简洁不等于简单,文字的简洁体现在名片字体的选择与控制上,对于字体简练的把握。将多样化的文字形式组织在一个统一的结构之中,用简洁的结构特征如网格化、块面化、几何体将复杂的文字组织成有序的整体,例如名片比较复杂的地址、电话、邮箱等信息常通过齐头或齐尾或头尾并齐形成块面化;或将公司标志、中英文组合并置形成几何化块面等选择,将复杂的信息和文字通过有秩序的归纳和总结实现名片的简明和整洁。

6 依据设计对象和受众的职业特点和个性增强针对性

名片文字设计要有针对性。针对性一是指针对名(下转第287页)(上接第257页)片设计对象的风格和期望展现的信息去设计名片展现其职业特征和个性。例如中规中矩的企事业单位名片,用稳重端庄的黑体、宋体等突出公司的严谨与规范性;舞蹈工作者名片可以用文字变形或排列成妙曼的舞姿表达情感;诗人名片文字可以将作者代表诗作抽象化、艺术化形成散落的雨或自由的曲线展现个性;书法工作者的名片可以用篆刻字体、书法字体或艺术字体来表达自我等。名片文字的排列构图也可以打破常见的横竖构图,可以文字出血、倾斜、旋转或居中等排列方式来展现个性。二是指要根据受众的特征和喜好、习惯等去设计名片。例如根据受众的年龄和层次以及文化背景的前提设计名片文字字体和字号,面向老年人的名片文字字号要稍微大点。千人千面。不同职业的名片在体现行业共性的同时突出个人特色会使名片的针对性、目的性增强,更有效传递信息。

7 通过形式美法则的追求体现艺术性

文字通过单个或多个组合在视觉上形成的点、线、面的构成,结合文字笔画粗细形成的视觉色彩构筑出文字的艺术形式美。名片文字设计的艺术形式美法则注重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层次与韵律、留白等基本的形式美法则。对称与均衡不是指名片的文字以中轴线展开绝对对称的排列,而是指以不同文字的组合方式形成稳定而平衡的状态。在某个特定范围内的文字上与下、左与右取得大小、重量等视觉的平衡。例如视觉上较重的公司名文字集中在名片的左边时,要有意识的将人名头衔往右靠;公司名、地址等信息文字集中在名片的下方时,要有意识的将人名头衔往中心偏上靠,在视觉上文字重心才不会挤到一块。比例与尺度是指名片文字整体与各部分之间的大小、对比等关系。例如公司名、地址、联系方式等字体、字号的选择要考虑相互之间的关系,用理性、具体的字体、字号、字距、间距等表达名片的感性和抽象。层次与韵律是指名片的不同类型文字在画面上呈现出丰富的层次。通过字体、粗细、字号等凸显段落文字层次;通过单个文字的笔画粗细、结构、骨架、细节形成字体形态的节奏变化;通过不同段落文字的排列,以及对段落文字的数量、视觉轻重、距离、间隔等的编排营造出有规律地重复或富有变化地重复的韵律。例如公司名、地址、联系方式等段落文字齐头排列时,长短不一的文字尾形成独特的节奏和韵律。名片文字的留白是指单个字体本身或整体的段落文字形成的“正”与名片空白之间形成的“负”对比与衬托关系。这种“正”“负”对比使画面构图感更明确,主题更突出。例如名片的空白一般在画面的四周或文字段落体块穿插之间,密集的文字段落块面与另一块文字段落块面一定要适当的留白避免形成视域粘连。例如名字和头衔区域也要适当进行字距与行距的留白,方便引起重视。

名片的文字感觉虽小,却构建起整个名片世界。文字的设计规律虽然不多但是应用范围比较广,而许多平面设计的规律都是相通的,设计原理也是相似的。文字设计的创意性、识别性、导向性等原则在名片设计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掌握好这些原则才能更好的设计名片,并将在名片设计中学到的设计感和设计意识运用到其它平面设计领域。

【参考文献】

[1]李砚祖.装饰之道[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片段式作文指导范文3

【关键词】看图写话 片段练写 真情实感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A-0083-02

我国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分为4个学段:1~2年级为第一学段,3~4年级为第二学段,5~6年级为第三学段,7~9年级为第四学段(高学段)。其中1~6年级低中学段语文教学通常分为“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五类侧重点各异的课型。这五种课型相辅相成,彼此互为基础,但也有外延、拓展、提高,有助于学生形成扎实的语文功底。从教多年,笔者发现习作教学的难度较大,但如果教师在实践中总结学段训练策略,对学生尽早进行专项习作能力培养,对学生习作能力早开发,将能达到“我手写我心,我心F真情”的目的。

分析低中学段的语文习作教学目标,我们不难看出:第一学段重点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能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第二、三学段的训练重点都是习作,也就是强调写作技能技巧的培养,但是彼此间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如第二学段强调训练学生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而第三学段强调写出学生的真情实感。简而言之,就是指导学生从写直接感觉进而表达内心情感。厘清阶段性目标后,我们不妨在不同的学段教学中实践,寻找有效的训练策略。以下笔者将介绍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阶段训练方法,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一、第一学段以看图写话为主要练习方式

全国特级教师于永正说:“对学生的习作训练,要适度把握好量变,适时进行质变指导。”第一学段中学生的识字量少,但图像思维能力见长,在学完拼音后就可以开始写话训练。教师从熟悉的、简单的事物图像入手,指导学生围绕事物谈自己对图像的认识或直接感受,打开学生的思维向度,逐渐掌握方法侃侃而谈并写话。如在第一次练笔时,笔者选择了“太阳”这个主题。由于学生们幼小的心灵中早已熟悉太阳公公的和善形象,常常能围绕“太阳公公”这个虚拟的人物滔滔不绝地说上许久,笔者相机指导学生看着黑板上的简笔画“”进行思考:“想想太阳公公照在身上是什么感觉?”“你看见的太阳公公长什么样的?”“你什么时候会看到太阳公公?”……学生围绕多向度问题尽情说,再围绕“太阳公公”造两个不同的句子,每个句子不少于6个字。学生造好句子后,笔者接着画“月亮姐姐”“西瓜小子”等学生熟知的事物形象,要求他们从“写两句话,每句不少于6个字”开始,慢慢提高到“围绕事物写5句话,每句话不少于10个字”。渐渐地,学生们似乎找到了表达的窍门,想象出来的故事也能说、能写,对写话乐此不疲。在学生熟练围绕事物写不同的句子后,教师随即进行“量变”调控――要求学生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好词,比如“红红的”“甜甜的”“热乎乎”等,这些能把事物写得更形象、具体的词语就是好词。每次完成写话后,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给好词做上标记,方便组长检查。这样的操作充分利用学生资源监督、交流、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练好写话后循序渐进,教师再让学生根据情境图画编故事,从编一幅图的故事,慢慢过渡到观察几幅图画编故事,其间仍然遵循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以表扬、鼓励为主,学生兴趣盎然,写话内容逐步从量变过渡到质变。

二、第二学段重点进行片段练写

第二学段习作要求把印象深刻的部分写具体。教师要指导学生遣词造句、细节描写,并通过关联词处理好句段关系,而印象深刻的部分往往是生活、经历、记忆中一些零碎的、不完整的内容,即“片段”。教师应丰富学生描绘片段内容的技巧,提高片段质量。低中学段习作内容主要包括写事、写人、写景和想象作文四大类。写事的文章强调介绍清楚事情的六要素;写人的文章侧重人物的细节描写;想象作文是多种表达的灵活运用;写景的文章对第二学段学生而言难度最大,不仅头脑中要有场景,而且需要累积丰富的美词佳句,掌握基本写作技巧,方能顺利表达。综合分析,本学段的片段训练重点应放在关于人物的细节描写和场景描述两项训练。在细节描写训练中,笔者选择学生熟悉的场景,指导学生用合适的关联词概述人物活动,然后通过细节描写突显人物形象。例如,在指导学生进行劳动场景片段练写时,笔者先让学生用关联词“有的……有的……有的……”把自己选择描绘的几组劳动场景串联起来说,然后抓住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充实人物形象。我班学生在描写擦玻璃的同学是这样写的:“瞧!小红先拿起干抹布,在窗户上擦了擦,把表面的灰尘给擦了下来。接着往桶里湿了湿水,扭干抹布,再擦第二遍。她擦得多认真啊!遇到有污渍的地方,先哈口气,再使劲擦,大有不擦干净不罢休的势头……擦着、擦着,额头上渗出了汗珠,但她没有一句怨言,好像下定决心:今天,我一定要把这窗子擦得锃亮锃亮。”通过多次类似指导,学生掌握了技巧,在写事的过程中主动把人物描写具体,为表达立意服务,达到把重点内容写清楚、写具体的学段要求。

对于场景描述难度大的,笔者先出示一些好词佳句,让学生尝试描写指定场景。例如在一次练笔中,笔者出示词句“万物苏醒、春姑娘、绿油油、翩翩起舞”,和古诗《草》中的词句素材,让学生描写学校足球场的草。有的学生是这样写的:春天,是个万物苏醒的季节。不知不觉中,春姑娘已经迈着轻快的步伐来到了学校的足球场。足球场上的小草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变得绿油油的了。蝴蝶在鲜嫩的小草上翩翩起舞,好像在说:“伙伴们,春天来了!快出来玩啊!”草下,蚂蚁们在土壤中跑来跑去,好像在忙着进行足球比赛……看着这片草,我不由得想起了一首诗――《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啊!小草虽小,但顽强的生命力真的让人叹服啊!这篇习作中,学生注意遣词造句并增添个人想象,让片段妙趣横生。可见,教师适时放手让学生自主积累词句,为习作服务,提高了写作质量。

三、第三学段重点写出内心的真情实感

学生对待事件有想法、有解决策略,善于思考,才能在习作中流露真情实感。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笔者充分利用课前准备时间,让学生轮流上台演讲,谈个人对身边的人与事的看法,引导其提出建设性意见或建议。在布置书面作业中,笔者让学生进行读后感练习,指导学生通过举例子、对比、列数字、打比方等方法,增强个人见解的说服力。同时,在阅读教学中提炼谋篇布局技巧,如开门见山、歌曲引入式、回忆式、承上启下、首尾呼应、总结全文……再引导学生运用写作技巧巧布局、妙谋篇,学以致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片段式作文指导范文4

“自能习作”模式的基本流程

“课改高处是文化”,笔者所在学校在实践中努力打造“自能学习”卓越课堂。“自能学习”既是一种教学思想,又可以具体化为教学的策略方法。它着力于学生愿意学、能够学,其关键词是“先学后导,顺学而导”。“自能习作”体现在:会审题、会选材、会学法、敢表达、会欣赏、能评改,学生逐步提高写作的技巧和能力。特别是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积累,独立构思,尝试作文,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这样留给学生创新的空间,确立了学生在习作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不拘形式地自由表达”的习作特点。

教师应先确立学生在习作中的主体地位,遵循一定的模式,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提升习作的技巧和能力。“自能习作”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①提供信息,体验积累;②回顾课文,明确要求;③尝试写作,自由表达;④展示片段,点评指导;⑤认真修改,完善习作。

“自能习作”模式的操作要点

第一步:提供信息,体验积累 教师一般要在习作指导前,教给学生积累的方法,提供观察的线索和资料,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收集素材,边观察边思考,置身其中,增强主体意识,获得新奇的感受和独到的见解,使学生作文有活水源头。如写动物,让学生有条件的养小动物,或观察小动物,积累素材,做好摘记,教师截取一些精彩的活动镜头、影像等相关资料。

第二步:回顾课文,明确要求 从读到写,读写结合,回顾阅读课本中优秀文章的精彩片段,好的写法,让学生能够借鉴。比如四年级第四单元作文,让学生畅谈单元文章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意在引导学生回顾好的写法、精彩句段;同时引导学生审题,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互相启发、交流,打开思路。教师引导学生选材时要有独创意识,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

第三步:尝试写作,自由表达 学生独立构思,尝试作文,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这样留给学生创新的空间。学生以口说我心、以笔写我心,心有所感,一吐为快,进而确立了学生在习作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不拘形式地自由表达”的习作特点。在课堂上,可以先写主要片段;如果时间允许,也可以写全文。

第四步:展示片段,指导点评 杭州师范大学叶黎明教授认为:“相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习作是需要教而且可教的。”学生在写作时需要什么,老师就教什么。教师根据学生习作反映的情况,进行欣赏、点评,捕捉习作中的难点,抓住带有共性的问题,点拨指导,请学生谈心得,开拓学生思路,点拨技巧,体现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展示学生习作,从别人的习作中获取信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

第五步:认真修改,完善习作 在习作教学中给学生提出评改建议:可以改正错别字、不恰当的词语、不通顺的句子;可以补充,使习作变得具体;觉得自己写得不尽如人意,可以重新写……让学生自改,在课堂或课后进行互评互改,学生各抒己见,大胆质疑而又合作学习。优生发展思维,完善思路;学困生学习、模仿他人,开启思路。同时,学生学会反思自己的得失,学会评价自己,养成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享受习作修改中获得的成功愉悦,逐步达到自能作文。

课例展示

下面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我喜欢的一种动物》一文教学为例。

一是回顾课文,明确要求。首先,回顾课文。想一想,在本单元这几篇课文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后明确习作要求。

二是静心思考,自由习作。第一步:打开思路,激发兴趣。提问:“同学们,此时你最想写哪种动物?”抽选学生交流,将题目快速地写在本子上。第二步:现在,自己先尝试着写一写。可以选择外形来写,也可以选择生活习性来写,这节课先只写出一段话。第三步:自由写作,老师巡视。

三是展示片段,即席点评。过渡:相信同学们的笔下已经展现出了一个个鲜活的动物形象,先和你的同桌分享。第一步:启发引导,描写外形。请一位同学来读读你的习作,其他同学仔细听,边听边想,他写的这段话中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接着,学生交流,老师随机引导,得出结论。提醒学生关注有创意的语言,发现错误用法或不具体让学生先做记号,后修改。然后鼓励学生读一读自己的习作。第二步:展示交流,描写习性。“除了动物的外形,还有同学描写了动物的生活习性。谁又愿意来展示?”抽生交流,老师随机引导,得出结论。观看录像,引导具体。

四是认真修改,完善习作。启发谈话:“听了前面同学的交流,通过刚才的观察小练习,你一定受到不少启示,你一定想改一改自己的习作。”学生修改,老师巡视。

片段式作文指导范文5

关键词:套层结构 电影语言 声画蒙太奇 副语言

一、引言

语言是一种工具,可以用来表达、诉说和阐述;语言是一种权利象征,拥有话语权的主体可以向人们倾诉他的内心世界,并且掌握镜头之外的主动权;此外,语言具有治愈作用,通过语言的宣泄以及无声语言的渲染,可以迎合观众内心需求,在共鸣中得到疗愈效果。电影语言的研究是在电影元素的基础上借助语言结构来对电影叙事结构进行理论层面的分析与探讨,这有助于“通过电影认识电影”。

二、电影语言研究

电影作为一种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语言系统,在西方电影史上已经历百年的发展。西方电影语言研究大体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指上世纪60年代前期,处在传统的“电影语言”研究阶段,当时的电影语言泛指实现各种电影表现效果的技术性手段(如剪辑方法、摄影方法、照明、音响处理等)。不少批评家试图做出电影与语言之间的类比研究,诸如镜头与词汇、场面与句子、段落与文章分段之间的比较。这些研究大多带有联想的随意性。法国电影理论家马尔丹在《电影语言》中力图使“电影语言”的研究明确化。该书从电影画面是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这一概念出发,论述了电影语言与文学、绘画、音乐的联系,以及它在蒙太奇、景深、对话、空间、时间等方面的表现。作者指出:“电影拥有它自己的书法――它以风格的形式体现在每个导演身上――它便变成了语言,甚至也从而变成了一种交流手段,一种情报和宣传手段。……该书灵活而有效地采用了大量足以同口头语言相比的表现手段去证实电影是一种语言。”[1]“电影语言由最初作为一种电影演出或者现实的简单再现,逐渐变成了一种语言,即叙述故事和传达思想的手段。”[2]

第二阶段是指上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以法国为代表的电影语言学研究,即现代电影理论研究。这种“电影语言”与传统的“电影语言”内涵完全不同。[3]1964年,法国著名电影理论家克里斯汀・麦茨发表了《电影:语言系统还是语言?》一文,该文借助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研究方法,把电影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影像语言,即具有某种约定性的表意符号来研究,标志着西方电影语言学研究的正式开始,也标志着作者电影第一符号学研究阶段的开始。麦茨明确指出:电影语言学的存在是完全正当的,它完全可以借助语言学,即以索绪尔提出的更广泛的基础――符号学为依据研究电影语言。但他同时指出:电影是一种“没有语言系统的语言”。“电影符号学家可以从语言学那里获得启发,但是,关于语言学的技术性概念却不能直接照搬到电影研究中。”[4]70年代后期,克里斯汀・麦茨在《想象的能指:精神分析与电影》(1977)一书中将弗洛伊德、雅克・拉康的精神分析学思想与电影符号学理论相结合,在对电影机制、主体观看过程和主体创作过程的研究中将精神分析与语言学方法相结合。书名借用了精神分析术语中的“想象”和结构主义语言学中的“能指”共同组成了“想象的能指”一词。这种组合表明作者试图把电影当成梦和一种语言来进行研究。这部著作标志着电影第二符号学研究阶段的开启。麦茨的第一符号学是基于文本进行单纯的语言形式化研究,第二符号学则在语言学研究模式基础上融入精神分析学,特别加入了观众学的研究,使得对电影的本体研究进入了文化研究层次。[5]尤其是作者关注到观众观影背后的深层心理结构、产生和接受影片的社会结构,以及电影这个造梦机器是如何运用想象手法和技巧,制造出特有的观看情境,刺激、“缝合”观众产生认同的幻觉和欲望的心理与技术结合,以此说明电影实质上是一种迎合了观影主体的内在欲望和需求的相像性的构建。[6]

第三阶段是指电影成为一种语言的阶段,即电影语言的成熟阶段。[7]上世纪80年代,随着法国结构主义思潮衰退,电影结构主义符号学理论亦日渐衰退,电影理论研究中心也由欧洲转阵美国。美国主流电影理论开始趋向实用性,重视影片风格研究、电影技术研究和认知心理学研究,主要体现在20世纪末数字技术在电影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数字技术的发展给电影语言带来重大革新。与传统电影不同的是,数字电影通过计算机将数字进行组合形成视觉魔幻化,从而进一步丰富了电影语言的影像“词汇”,为影像的产生、表现领域和造型手段的拓展提供更多选择。但是,尚未促进电影语言“语法”的创新。

母庸置疑,电影拥有一种极其复杂且丰富多彩的语言,它不仅能够灵活而准确地重现事件,还能够灵活和准确地重现感情和思想。电影从一种市集演出节目、类似文明戏的杂剧或记录时代风物的工具,逐渐变成一种语言――能让艺术家像用今天的论文和小说那样用来精确无误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愿望的一种语言。[8]为此,我们可以通过对电影语言的研究拓展对电影叙事结构的认识和电影背后意义的探寻。

三、以电影语言的方式认识电影

关锦鹏导演的电影《阮玲玉》是一部大胆的自我指涉戏,电影不论是在艺术手法上还是在设计理念上,都匠心独运。开场就伴随着阮玲玉生前拍摄留下的默片剧照进行导演与演员的对话,这样的设置巧妙地起到了以电影开头吸引观众注意力的作用,也给观众留下一定的期待。观众无论是期待当代导演如何展现历史,还是期待当代明星如何演绎历史明星,在史料与艺术创作的空间里,电影通过视听语言的巧妙运用做到了以“还原历史”的严肃态度呈现影片。电影中的视听语言是指导演运用声音和画面作为创造要素来塑造视觉形象的创作方法。在视觉文化时代,影像是进行电影信息传递的首要工具。镜头的运用是决定影像风格的首要因素,导演通过对镜头的运用来进行电影叙事的创作,以适当的镜头语言将电影声音与画面巧妙结合来展现女性视角的人文情怀,正是关锦鹏影片特征鲜明的体现。

本文以电影语言的形式特征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以影片中的镜头选取、影像色彩、光线、声音特征来解读关锦鹏女性电影的特征。

(一)镜头语言

传统语言结构的分析注重对句子结构的分析。若将一个电影镜头类比成一个句子,做出一个陈述表达,并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电影镜头是否可以把自己分成如此易于控制的单位?我们可把一段胶片从技术上定为“镜头”,倘若一个镜头内部有分句,又该如何判断?摄影机在移动中将一个场面以摇摄或移动镜头的方式使它完全改观,又如何界定这是一个还是两个镜头?为此电影语言的分析并不能照搬语言学研究结构。时间和空间是电影叙事的两个基本维度,电影镜头通过深度与广度变换,加强镜头语言的叙事张力,呈现出一种穿插在历史、现实、虚实想象之间的跨越的时空观。影片《阮玲玉》横跨上世纪30年代和90年代两个时空。上世纪30年代主要聚焦在阮玲玉1929年进入上海联华公司到1935年2月8日自杀这段时间,其中包含两条线索:一是阮玲玉的个人情感生活,主要是与张达民、唐季珊、蔡楚生三个男人的纠缠,该部分主要通过张曼玉扮演的阮玲玉呈现;另一条为阮玲玉的演艺生涯,先后展现了她1929年到1935年拍摄的9部影片,分别为《故都》《野草闲花》《桃花泣血记》《三个摩登女郎》《城市之夜》《小玩意》《香雪海》《恋爱与义务》《神女》。这9部戏中已经失传的影片由张曼玉代替阮玲玉演出其中片段,配合现存的剧照,并以字幕辅助;现存影片则直接展现原作,穿插张曼玉扮演阮玲玉进行生活彩排的场景,并有张模仿阮表演的片段。90年代,即为关锦鹏导演拍摄时间,主要有两大线索:一是导演与演员关于人物以及事件的讨论构成的对话场景;一是穿插在影片中的导演和主演对30年代的老影人、编剧以及传记作者等有关人物的访谈实录。画面的零散、随便会破坏故事的完整性和戏剧的冲突性,但导演通过画面的剪辑将这些生活化的拍片场景和采访实录与整个故事叙述融合,并且让其在影片的新旧时空中不断交替出现,承担对故事的解释、历史的还原以及引发观众思考影片与主人公自身境况的联系的责任,以此达到心理学移情的观影体验。

电影镜头语言的把握主要通过推、拉、移、跟等手段进行电影故事的叙述。镜头的切换风格直接决定了影片的画面风格:全景镜头体现出对于整体大环境的把控;特写镜头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长镜头再现电影情节;空镜头渲染故事氛围。影片中最动人的一段是摄制组人员离开后,阮玲玉蜷缩在被单里哭泣,蔡楚生走近病床,俯身看着她,此时镜头后拉,出现蔡楚生剧组的摄影机,再拉,出现关锦鹏剧组的摄影机,关锦鹏的声音响起:“家辉,你忘了掀开被单看看Maggie Cheung了!”关锦鹏通过这一段长镜头的应用,使不同的时空水融,达到戏中戏、画中画的视觉效果,观者不知是在电影的时空中穿梭还是在两个女子的感情世界中徘徊,不知道是在看阮玲玉的故事,还是在看张曼玉的故事,抑或是电影的故事,抑或是影片背后导演关锦鹏的故事。也许正是这样的设置引导读者去理解阮玲玉拍摄影片时的心情。“她很长时间没有说话,想起自己悲苦的命运,与剧中女主角何其相似。”那时,阮玲玉的感情也正处于危机之中,张达民的无赖与唐季珊的无情,让她没有退路,她不知该如何面对以后的生活。也让张曼玉想到自己的情书曝光事件,在扮演阮玲玉的同时也在体验自己作为明星,个人生活公布于众的无奈。

(二)视觉色彩

在影片《阮玲玉》中,彩色镜头和黑白镜头的蒙太奇切换[10],使得影片线索在历史的不同叙事中跳跃,整个叙事风格既丰缛绵密又简洁明快。黑白影像出现的场景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与阮玲玉有关的影像、照片等一手材料的真实展现;另一类则为张曼玉扮演阮玲玉演戏状态下还原历史的黑白布景。此外有一个细节,当导演问及张曼玉“你会不会自杀”这个问题时,色彩使用是黑白色,这是在虚实之间的一个巧妙结合,这个问题的回答不仅代表张曼玉、代表新女性,也是引起观众思考的设问。

(三)光线

灯光之父阿尔道夫・阿庇亚曾说:“灯光绝不是静止的,它随剧情的进展和人物的活动一直变化着。”[9]光线的运用对不论是营造典型环境、烘托气氛还是渲染情调、暗示人物内心情感都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多次将阮玲玉代表的默片时代与张曼玉扮演的相同戏份进行穿插变换时,这样的对比尤为强烈。在电影资料《神女》中,画面出现阮玲玉扮演的神女受到恶人威胁后的抵抗,这是愿意接受事实却要用无力的行动表现出内心反抗精神的一段戏。由于全片只有黑白景色,并无声音,只能看到她要了一支烟,坐在桌子上,像男人一样吸了一口,仰头将烟雾吐向空中。这时,画面切换,扮演阮玲玉的张曼玉同样身着旗袍坐在桌上,嘴里轻轻吐着烟雾,而当张曼玉低下头时,光只打到她的脸上,周围一片漆黑,当张曼玉慢慢低下头,此时脸上出现大面积的阴影效果,远处的脚步声让她自然抬起头,唐季珊从阴影中走出来,画面再次转向张曼玉。通过这样的光源效果的制造,将人物的内心世界、矛盾心理都一一展现。导演通过戏中戏的切换在无声的语言中带领观众去领会《神女》拍摄背后阮玲玉个人生活与情感的压抑状态。[11]

(四)声画蒙太奇

台词、音乐和对白都是电影听觉语言的具体表现,也是人物内心情感需求表达、故事矛盾冲突以及角色关系展现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与手法。个性化的台词、情意流转的独白、富于情感的主题音乐,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听觉语言符号。

人们在说话时表现出来的语音特征就是所谓的副语言。副语言涵盖很广,它包括音量、音质、速度、节奏、口音和发音习惯等,还包括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它不是纯物理意义上的语音特征,更多指由此体现出来的社会文化内涵。方言就是副语言的一种表现。导演基于阮玲玉的人物身份,祖籍广东但长在上海,使影片创作时在独白、对白以及演员与导演的讨论中穿插粤语、上海话以及普通话,看似自然而然的语码、语速、语音的变换,却让观众在时空与电影情境中获得游离的空间。在第一场戏中,张曼玉扮演阮玲玉演戏,在撕桌布的时候,张曼玉突然停下来,用上海话对导演说了一句“我再来一遍哈”,瞬时间的吴侬软语与刚才扮演角色的愤怒泼辣的普通话形成鲜明对比,观众通过语码的转换可以自觉将演员角色与演员自身性格加以区分,为整部戏以戏中戏的形式进行叙述埋下伏笔。

此外,人物对白中的语码、语音、语调的处理也会给予人物关系的暗示。在蔡楚生邀请阮玲玉扮演女主角色时,两个人对话使用的是广东话,而站在身旁的唐季珊则无趣走开,语码造成的无形场域,也为两个人后面的关系增进埋下伏笔。

主题曲更是电影视听语言的灵魂。在影片中,主题曲《葬心》时而以小提琴的音色出现,时而以钢琴的音色配合画面,就像游离在外的丝线,将每一个细微的情感变化有机穿插在一起,真正做到形散而神聚。当电影接近尾声,阮玲玉香消玉殒之时,主题曲响起时并未像片尾曲那样使用复古唱盘的音效,但画面定格在阮玲玉真实遗容的时候,具有复古音效的主题曲正式响起,搭配中国早期女歌手的小调唱腔,配合黑白基调的画面,片尾字幕也处理成老电影的风格,整个视听画面的复古之风油然而生。而关锦鹏也做到了用自己一贯的故事讲述风格,通过视听语言表现出女性视角下的看者身份以及独立意识,营造出新旧时代背景冲击下古典怀旧主义的感伤基调,成为华语界女性视角下不可多得的一道风景。

参考文献:

[1][2][8][法]克里斯蒂安・麦茨(Christian Metz).电影语言

[M].何振淦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4,5,215.

[3][法]克里斯蒂安・麦茨(Christian Metz).电影与方法:符号

学文选[A].李幼蒸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

[4][法]克利斯蒂安・麦茨.电影语言的符号学研究:我们离真正格

式化的可能性有多远?[J].世界电影,1988,(1):25.

[5][7]王志敏.电影语言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79,15.

[6]胡星亮.西方电影理论史纲[M].北京:中华书局,2005:336.

[9]梁明,李力.镜头在说话:电影造型语言分析(插图版)[M].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

[10]梁明,李力.电影色彩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1]张妙珠.女性主义电影理论下关锦鹏电影创作解读[J].电影文

片段式作文指导范文6

 

题目《XXXXXX》动画的创意说明

学院(部)美术学院

专业动画(本)

学生姓名

学号年级

指导教师职称

年月日

目录

中文摘要、关键词........................................................1

英文摘要、关键词........................................................2

引言...................................................................3

第一部分《xxxxx》动画作品陈述.........................................4

一、动画的故事情节......................................................

二、动画的剧情分析......................................................

三、动画创作流程说明....................................................

四、动画的风格与特点....................................................

第二部分《xxxxx》动画创作的艺术分析....................................

一、动画作品《......》中的×××........................................

二、动画作品《......》×××的创意流程..................................

三、动画作品《......》×××的艺术创新点................................

第三部分《xxxxx》动画制作的技术分析....................................

一、动画作品《......》中×××的制作技术................................

二、动画作品《......》中×××的技术流程................................

三、动画作品《......》中×××的技术创新点.............................

第四部分创作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声明...................................................................

目录写作要求:

1、目录黑体小二号,居中,目录之间应该空两个字距;目录下的内容用仿宋小四加粗,间距-固定值-24

2、目录页码不需要用页码表示;

3、分级目录要准确,其中,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为一级目录,二级目录为:一、二、。。。

三级目录为:(一)(二)。。。。.四级目录为:1、2、..五级目录为:(1)(2)。。。。注意:一二级目录内容为规定格式,不能变动。三四五级目录内容不用在此页显示

本页单面打印

【摘要】:

【关键词】:

中文摘要及关键词写作要求:

1、摘要和关键词为黑体五号

2、其它为仿宋五号

3、行与行之间的间距为:段落—固定值—24

4、摘要前需提行

5、关键词之间需用“;”间隔

6、摘要内容不少于100-300字之间;关键词不少于3个,不超过6个

7、从本页开始,页码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并在目录里体现出

8、本页单面打印

Abstract:

Keywords:

英文摘要及关键词写作要求:

1、英文翻译为摘要和关键词的翻译

2、所有英文采用TimesNewRoman字体:五号

3、Abstract和Keywords单词需加粗

4、行与行之间的间距为:段落—固定值—24

5、Abstract前需提行

6、Keywords内容之间需用“;”间隔,第一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需大写。

7、摘要内容与关键词的英文翻译必须与中文保持一致,

8、本页单面打印

引言

引言写作要求:

1、引言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引言前应该提一行,字体:居中黑体小二

间距:段落—>固定值?24

2、内容:不少于500字,字体:仿宋五号

3、正文段前应空两个字距

4、从引言起到第四部分理论总结为双面打印

5、从引言到第四部分,要求字数达到4000字以上,学生创作过程分析图五张以上。正文必须结合于自己的创作来写创作说明!

6、论文撰写规范要求:

年月必须用阿拉伯数字表达,完整写入,如:99年4月---?1999年4月

世纪必须用中文表达,如:20世纪90年代--?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7、从此页起双面面打印

正文(包括结论)写作要求:

1、设计说明正文章节顺序,

一级目录:第一部分作品陈述第二部分延展性课题分析第三部分理论总结

二级目录:一、二、。。。。

其中,一二级目录内容为规定格式,不能随意变动目录的内容

三级目录:(一)(二)(三)。。。四级目录:1、2、3、。。。。五级目录:(1)(2)(3)。。。。。

除二级目录字体因加粗外,其它均为仿宋五号

2、正文中图片表示方法:

正文中必须有五张以上的创作过程分析图,每一幅图片必须附有文字说明,在文字中必须标注出(如图X-X)所示,凡是在第1章里的图,图号按序编为“图1-X”

图与正文排列方式如:

1:单幅图排列

正文XXXXXXXXXXXXXXXX(如图1-1所示):

图1-1实验室(该字体为五号,黑体,放置在图中间)

正文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2:多幅图排列

文字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如图1-2所示):

图1-2作品图片(该字体为五号,黑体,放置在图中间)

文字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注意:图1-1图1-2不能放在一起,中间必须有文字说明来间隔

3、部分数字写法:

正文字体:

除一、二、三级目录有特殊要求外,其它内容均用:仿宋五号

段与段之间的间距为:段落?固定值?24

第一部分《XXXXX》动画作品的陈述

一、动画的故事情节

二、动画的剧情分析

三、动画创作流程说明

四、动画的风格与特点

第一部分写作内容要求:

(1)完整而具体的陈述本组创作的动画短片的故事情节,并对主要的角色关系、剧情结构进行扼要说明,写明动画的风格类型(比如:写实、写意,或借鉴的艺术手法:剪纸风格、线描风格、木刻风格等)和创作类型(比如:二维、三维、实物定格等),以及该动画短片的创作流程和艺术特点。

第二部分《XXXXX》动画创作的艺术分析

一、动画作品《......》中的×××

写作内容要求:

(1)×××指的是本人在动画创作团队中担当的创作任务和工作(比如:剧情主题、动画导演、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分镜头设计、音乐音效、后期剪辑等,当然还可以进一步深入细化,比如:角色设计中的动作表情与性格、服饰与性格;场景设计中的空间与主题表达、色彩与主题表达......等。)

(2)本段落要对本组创作的动画短片中×××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地阐述。

二、动画作品《......》中×××的创意流程

写作内容要求:

(1)详细地写出×××的创意流程,以此展现创意思维和设计思维的连续性,并附上创意各阶段的设计草图,其中包括成熟的或不成熟的各类草图,并做出具体分析。

(2)本段落要对本组创作的动画短片中的×××的创意进行总体评价。

三、动画作品《......》中×××的艺术创新点

写作内容要求:

(1)详细地写出动画短片×××的艺术创新点,比如:在本次动画创作中,是否能针对×××提出具有创新性的艺术观点和艺术表现手法,这些艺术观点和艺术表现手法是否有艺术理论的依据支撑,国内外动画创作是否有类似的艺术观点和艺术表现手法,研究状况与应用情况怎样,如果是艺术观点和艺术表现手法是原创的,就根据本组的动画短片创作来进行具体阐述;如果艺术观点和艺术表现手法是借鉴的,就写出观点和手法出处,并列举出具体的创作案例(商业动画片、实验动画片等),并写明这些观点和手法在本组动画短片的应用情况。

(2)以上内容只是陈述要点或提示,并不代表只写这点内容,根据具体的阐述需要,可自由发挥。

第三部分《XXXXX》动画制作的技术分析

一、动画作品《......》中×××的制作技术

写作内容要求:

(1)×××指的是本人在动画创作团队中担当的制作任务和工作(比如:二维动画中的原画绘制、场景绘制、音乐音效、二维动画的后期合成与剪辑等;三维动画中的角色模型、场景模型、灯光材质、动作绑定、音乐音效、三维动画的后期合成与剪辑等。)

(2)本段落要对本组创作的动画短片中×××的相关技术进行详细地阐述。

二、动画作品《......》中×××的技术流程

写作内容要求:

(1)详细地写明×××制作的技术流程,以此展现动画制作的连续性,陈述×××制作中所用到的相关软件,并详细地写出具体的应用技巧,并附上×××制作的精选截图。

(2)本段落要对本组创作的动画短片中的×××的制作的技术进行总体评价。

三、动画作品《......》中×××的技术创新点

写作内容要求:

(1)详细地写出×××制作中技术的应用情况,以及这些技术在国内外动画创作中的具体状况和发展趋势,在本次动画制作中,有无技术创新点,比如:是否能针对各个环节提出新的技术手段,是否能创新性的应用现有的制作技术,如果有技术创新点,就根据本组的动画短片创作来进行技术应用阐述(附上精选制作图例)。

(2)以上内容只是陈述要点或提示,并不代表只写这点内容,根据具体的阐述需要,可自由发挥。

第四部分创作总结

该部分写作要求:

(1)详细地写出动画短片的创作总结,列举在动画创作过程中对技术应用与艺术创新的整体收获,结合动画短片的创作,阐明自己的艺术观点和具体的技术应用技巧,并对自己在动画制作团队中的表现作一个总体评价。

(2)以上内容只是陈述要点或提示,并不代表只写这点内容,根据具体的阐述需要,充分表述

致谢

致谢写作要求:

1、致谢顶格居中排放,字体:黑体小二

2、致谢与正文之间应空一行

3、字体:仿宋五号;段落?固定值?24

4、本页单面打印

5、致谢字数不低于200字

参考文献

[1]孙立军.影视动画造型设计[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1):2—5

[2]诺曼?唐纳德(美).情感化设计[M].付秋芳(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12-16

[3]

[4]

[5]

 

参考文献写作要求:

1、“参考文献”黑体,小二,顶格居中排放,与下面的文献中应空一行;

2、必须有五个以上的参考文献,网页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必须是著作、教材、期刊杂志或硕士论文

3、【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

4、参考文献书写标准:

书籍格式为——作者.书名[M].出版社城市:出版社,年份:参考页码

期刊格式为——作者.论文名[J].期刊名:年份(期):参考页码

论文格式为——作者.论文名[D].学校地点:校名,论文撰写于何年:页码

(1)作者:如果是国外的作者后面需有该作者所属国际。如:(英)

(2)书名:书名不加书名号,但书名后面应该标注【M】或【J】或【D】

(3)出版社前必须加上该出版社所在的城市,并用“:”间隔,出版社与年份之间用“,”间隔

(4)年份与页码:年份与页码之间用“:”间隔,必须有页码

4、参考文献内容字体为:仿宋五号段落?固定值24

5、此页单面打印

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设计作品及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成都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本设计及论文成果是本人在成都大学读书期间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取得的,设计及论文成果归成都大学所有,特此声明。

学生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声明写作要求:

1、签名处必须手签,并且该页内容不能随意变动

2、本页里,除“声明”外,其他字体均为仿宋,五号,间距:段落—固定值--24

3、本页单面打印

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设计作品及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成都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本设计及论文成果是本人在成都大学读书期间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取得的,设计及论文成果归成都大学所有,特此声明。

学生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声明写作要求:

1、签名处必须手签,并且该页内容不能随意变动

2、本页里,除“声明”外,其他字体均为仿宋,五号,间距:段落—固定值--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