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范例6篇

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范文1

摘要:当今社会很多人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思维,如何改变和预防这种现象的发生,就要从小学校园开始。数学,作为开发思维的重要学科,担负着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高并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迫在眉睫。。

关键词:培养方法 数学思维 能力

数学思维就是把一些具体事物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用抽象的数字符号来表达出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数学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技能,其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现代小学数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接下来本人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一、 培养兴趣,激发思维

学习作为一个主动过程,对激发学生学习最好的方法是对所学材料感兴趣。而兴趣是数学学习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求知欲的动力所在。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创设情境导入,设置诱人的悬念,使每节课都形象、生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在动力,使学生乐于动脑、积极思考。同时鼓励学生独立思维,并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

由于小学生具有较差的独立性和归纳总结能力,因此他们并不善于开发自己的思维活动,通常是比较直接的看到什么则想到什么。通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问题,提出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为要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则需要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中。同时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重难点和学生的实际知识存储量,提出具有思考性的问题,从而激发每位学生的思维活动。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提问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切忌提问过于简单。传统的提问方式:“对吗?”“懂吗?”并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要善于提问,并逐步培养学生掌握问题分析、归纳总结等常用的逻辑思维形式。

二、 注重方法,启发思维 

大思想家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在数学教学中也是一样,只有恰当地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才能够收获良好的效果。因此要培养学生善于思维,而培养数学思维的前提必须是重视学习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技能,谈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则是一句空话[1]。而数学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定理是运算和推理论证的基础,能够准确理解,是学好数学的前提。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与学生共同探索,让学生学会分析的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而非填鸭式的教授、记忆教育。真正做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会全方位地思考,养成追根溯源的好习惯的能力。拿数学解题速度为例,有些学生只注重速度,做题质量不能得到提高;而有些学生准确度是高了,速度却慢了下来。如何培养学生既有速度又有质量,在数学教学中,一方面要考虑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另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本质,只有理解了,参透了问题的本质,才能在保证准确度的前提下,提高运算的速度。为了培养学生灵活性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增强教学的多维度性,为学生提供广泛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解题时能够从多种角度进行考虑,从而建立起自己的解题思路。当学生学会灵活学习课内外知识以后,自然而然也就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并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启发学生多思善问,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解题过程中运用了哪些方法和技巧,分析相同的题型并提出不同看法,为创造性思维开辟广阔的空间。 

三、探索规律,培养逻辑思维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意识到:数学活动要的并不只是结果,更加重要的是得到这一结果所“经历的过程”及过程的规律性。这就需要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和归纳总结,并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归纳是思维的基础。数学上的归纳经历了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初级到高级、有层次、逐步深入的发展历程。随着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的不断提高,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及时向学生布置更高一级的归纳总结任务,从而逐层次发展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题目与题目之间的内在规律,从而增强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融会贯通的能力。我们应当从数学学科特点出发,通过观察实物、图形等实体,结合使用数学语言和符号来表述数学原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通过自己的独立思维来学习数学知识,创设情境,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而进行创造性学习,利用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完成对数学原理的归纳总结过程[2]。我们要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学科的特点,探索数学规律,而不是通过死记硬背来记忆一个数学原理,数学学科的特点也要求我们把数学当成一门科学来探索其自然规律。

四、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身思维能力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逻辑系统学科。往往旧知识和以往学习方法是新知识、新方法的基础,同时新知识又是对旧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因此我们应当指导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遇到的实际问题。 而对于较难的问题和内容,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分解知识,分散难点,创造更有利于学生自身能力的条件让学生乐于思维。同时我们应当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归纳总结问题,从而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多肯定,从而促进学生广阔的思维发展。

总之,根据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应当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我们相信: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定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范文2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教育;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甚至有学者研究认为,数学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思维能力的训练过程。因此,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切实落实的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小学数学教育活动中,有意识地让学生在活动、探索中获得知识,得到思维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养成善于独立思考的习惯远比手把手教会他们“是什么”要重要。现在,笔者就来谈谈自己对小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一些看法。

一、 注重培养兴趣,激发学生思维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是一个自主、主动的过程,激发学生对其所学材料的兴趣,能够改善学生学习内因,让他们能够更努力学习。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仅应特别注意创设教学情境,还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加其内在动力,以及激励学生积极动脑、积极思考,从而达到学生想学、好学、乐学、自主学的目的。另外,教师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关键因素。但凡学生能够通过自己能力探索出来的问题,教师决不替代;但凡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知识,教师绝不给予暗示。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多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和活动空间。例如,笔者在讲乘法口诀前,就首先设计好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口算比赛环节,随机指定一名学生设计一道个位数的乘法题目,并要求回答者要在一分钟内完成。这时候,笔者抢答题目,利用乘法口诀很快地回答出学生所提出的许多问题。同样的,笔者也给他们提出一些浅显的乘法题,然而学生用连加的方法解答题目,效率很低,仅算出了两道题。

笔者高效率的解题速度自然会让学生感到惊奇和疑问:“为什么老师会算得这么快?”此时,学生渴求知识探究奥秘的浓厚兴趣已然被激发。于是,笔者顺势抓住时机,告诉学生:老师掌握了乘法口诀,所以才会算得这么快,同学们想像老师一样算得快吗?”当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后,就可以展开当天要学的内容。同时,在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下,这节课教学效率非常高,学生也学得主动,思维活动也处于亢奋状态。

二、解析应用题数量关系,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在教学中数学,想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通过分析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及探求解题途径来达成。由于在解题过程中,学生会调动其思维能力,大脑处于高速运转状态,不断思考解题的一些方法,寻找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从而找到解题途径。与此同时,教师若能启发学生通过联想,提出不同问题,还可以取得不断促进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的效果。因此,教师如果能在进行小学数学的应用题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规律,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学生就能做到举一反三,切实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运用一题多变的训练,促进和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运用一题多变的练习,有助于启发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其异同点,抓住问题的实质,加深对本质特征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区分事物的各种因素,形成正确的认识,进而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促进和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班的实际情况,多角度启发诱导学生,使其获得各种解题思路和方法,让学生发现各类题型的内在联系,从而训练了他们的思维灵活性。这样一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多角度,多方向去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既能克服其思维定势的不利因素,还能够帮助学生开拓视野,运用、迁移知识,正确、快速、灵活地解答层出不穷的应用题。能做到大纲要求的“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解答方法。”

三、注重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及思维品质

习惯是一个人长期养成的一种不变的行为倾向。独立思考分析,认真细心,井井有条……这些都是小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表现。教学中,笔者常常会引导学生初步学会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鼓励学生要克服盲目顺从的心理,敢于向老师和答案提出质疑。另外,教师还要培养学生把实践与思维结合起来的习惯。长期以来,实践操作活动一直备受学生欢迎,然而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在操作后仍不能正确解答数学问题。从根本上来讲,这是由于学生没有很好地把实践操作与学生思维结合起来。教师在指导操作实践时,必须要求学生把操作与思维结合起来,使学生动手必动脑,每操作一步都要与解决的数学问题相联系,养成良好的实践习惯。

四、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范文3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意识;培养;策略

一、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小学生由于其自身的学习认知、学习基础有限,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对于新知识比较难理解,所以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有效的创设教学情境,以便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理解与学习,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小学生的求知欲的形成要经历过好奇――求知――探索三个阶段。好奇是儿童的天性,世界上许多重大发明和新技术的发现往往从好奇开始。牛顿的万有引力的发现离不开对苹果自由落地的好奇。陈景润的歌德巴赫猜想离不开1+2等于3的好奇。好奇心使人富有追根求源的精神。乐于深索事物的奥妙,发现其中的奇异。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勇于提出好奇问题,同时也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通过矛盾情境创设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圆锥体体积公式时,学生在看完书后,往往对“等底等高”这个条件不太注意。这时我巧设陷阱设置悬念,让学生进行倒水实验:用圆锥体容器盛满水倒入圆柱体容器。过了一会,一个小组倒了水,还没灌满;而另一小组的同学却大叫:“水溢出来了!”这是什么缘故呢?学生们议论纷纷,教师在这个时候再引导学生注重课本内容,让学生认识到只有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才能够符合1:3的体积比例,这样的教学方式就能够让学生恍然大悟,提升他们的综合认识,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数学思维

数学是一项应用学科,也是一项对于学生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同时数学也是一项对于学生自身感知能力、探究能力有一定要求的学科。荷兰文学家费赖登塔尔认为通过自身活动得到的知识与能力比旁人硬塞的理解得透彻,掌握得快。同时善于应用,一般来说,保持较长久的记忆。他还认为:发现是一种乐趣。通过“再创造”活动是小学数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要途径和方法。例如在教圆柱体体积公式时,教师就要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去探究知识,引导学生拿出圆柱体按切、拼、旋转步骤操作,得出一般的体积公式V=πr2h后,我对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能不能将拼成的长方体换一个角度摆放下,你又发现了什么?这时学生们纷纷举手说出他们的发现,原来圆柱体的体积还可以用侧面积的一半乘底面半径而得,即v=1/2ch×r,学生在认知结构更新完善中创新思维得到了很好开拓。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也因为自身的探究学习得到了更好的巩固。

三、通过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与综合思维来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数学是一项规律性较强的教学科目,所以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举一反三”能力,即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简单的说就是有创见的思维如对已有知识经验进行不同方向不同程度组合进行再创造。从而获得新异独特的有价值的新经验、新知识、新方法等创造成果。在教学中在培养学生正向思维的同时鼓励学生从相反角度去看待和认识事物去思维。这样往往别开生面,独具一格常常导致新奇独特发现,取得突破性进展。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在掌握顺向思路的同时引导学生理解逆向思路。比如在引导六年级学生进行总复习的时候,教师就要加强学生逆向思维与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红花比黄花多4朵”让学生不改变题意说出黄花比红花少4朵、红花减少4朵和黄花一样多。让学生认识到数学语言的不同表达方式。又如六一班学生数是六二班生数的11/12、让学生说出六二班是六一班的12/11、六一班生数和六二班的比是11:12、六一班人数比六二班少1/12等。在平时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训练学生的集中思维同时还给学生创设较多的训练发展思维的机会,设置一些开放性习题,使学生不但善于单向思维而且习惯于多向思维发展学生求异思维。等学生各自说出了自己的思路,教师再引导学生一定的总结、归纳,同时对于学生的表现进行褒扬,就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久而久之,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就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通过引导学生体验成功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平时学习基础相对较好,经常受到老师表扬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的就越积极,而经常受到教师冷落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则会出现积极性不足、沉默寡言的现象。心理学研究表明:快乐兴奋的情绪与温和宽松的学习环境对知识创新思维活动具有扩展强化功能。在教学中我们要力求营造氛围,激励成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展示自己的闪光点。因此教师必须做到让学生发表意见、自主选择学习方式、自由的相互沟通,以便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度。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是继续学习的种动力。在课堂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置相对应的习题,让每个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的潜心启迪和培养,充分挖掘教材中和学生身上点点“发散性思维”的火花,利用各种思维训练的有机结合将创造性思维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一定得到充分的发展。比如在教学中教师就要适当的引导学生联系身边较为熟悉的知识,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以便能够更好的启迪他们的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总而言之,在毕业班教学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外,还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以便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与学习认知,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交流,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范文4

一、营造课堂氛围,培养思维意识

数学学习要求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数学世界里,主动进行分析、吸收,充分发挥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同时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扮演好引导的角色,创设学生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和情景,以及激发学生的思维要求,使他们建立思维的意识。

二、精心设计内容,培养求异思维

对于小学生来说,既要注意培养他们不盲从,喜欢质疑,发现问题,大胆发表自己意见的习惯,又要培养他们敢于求“异”,发展他们的求异思维。在数学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变换角度思考问题,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求异兴趣,让他们乐学、会学、善学,并在课堂学习中提高其数学思维能力。

如在义务教育十二册教材中的这样一道应用题:“一艘轮船所带的柴油最多可以用6小时。驶出时顺风,每小时行30千米。驶回时逆风,每小时行驶的路程是顺风时的5份之4。这艘轮船最多驶出多远就应往回驶了?”教师通过要求学生多角度思考,运用多种方法解答,并说出解题思路。

第一种解法:因为这艘轮船往返行驶,驶出路程等于驶回路程。若设驶出最远路程要用x小时,那么驶回时要用(6-x)小时。列方程为:30x=(30×4/5)×(6-x)解这个方程得x=8/3,那么,驶出最远路程就是:30×8/3=80(千米)。

第二种解法:先求出逆风时的速度:30×4/5=24(千米),然后设这艘轮船最多驶出x千米就应往回驶了。根据行驶往返所用的时间关系,可以列出方程:X/30+X/24=6,解这个方程得,这艘轮船最多驶出80千米就应往回驶了。

老师问:还有其它解法吗?这时,一个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举手了,他说:“我是这样想的,先求出这艘轮船逆风行驶时的速度:30 ×4/5=24(千米),然后把这艘轮船最多驶出的路程看作单位‘1’,根据往返所用的时间关系,可列算式:6÷(1/30+1/24),解这个算式得这艘轮船最多驶出80千米就应往回驶了。”这个同学利用的是类比思维方式,他是从要解决的问题出发,联想与它类似的一个熟悉的问题即工程问题。用熟悉的问题的解法来思考解答所要解决的问题,这种创造思维的火花感染着全班的每一位同学。

三、创造学习情境,促进主动思维

兴趣是创新的源泉,是思维的动力,是学生的内驱力。兴趣可以产生学习动力,有了兴趣,才能激发学生主动思维,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大多数小学生的思维依赖性强,较多处于被动思维状态。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设计出吸引学生的数学情境,把学生的情绪引到与学生内容有关的情境中,从而激发学生探求的迫切愿望,让他们主动动脑思考,动口表达,主动地获取知识。如我在教学“能被2、5整除的数”这课时,在导入新课时,先让学生任意说出一个整数,师马上就能判断是否能被2、5整除。这一现象使学生感到十分惊奇、羡慕,就急于知道这是为什么,于是在教师的诱导下,逐步发现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从而体验到了求知之乐。对于低年级儿童,还可以寓教学于游戏中,因为低年级儿童更喜爱游戏活动。因此,在教学中适当采用游戏的方式,学生十分欢迎,兴趣更浓,教学效果也更好。如用开火车、开房门、找朋友、夺红旗、放鞭炮等游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

四、强化语言训练,推动思维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做到言之有理、落笔有据;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因此,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学生进行数学语言训练和发展思维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要长期地对学生进行说的训练,强调学生对每个算理的正确表述,规范学生的语言,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叙述模式。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用“首先……然后……最后……”,“之所以……是因为……”等句式去说。学习应用题时,强调学生叙述思路,可按照“已知……和……,可以求出……”或“要求……必须先求出……”的句式去叙述。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学生既会说,又会想,通过培养学生表达能力,达到发展思维的目的。如教学“小数和复名数”这一章节时,由于小数与复名数相互改写,需要综合运用的知识较多,这些又恰恰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怎样突破难点,使学生掌握好这一部分知识呢?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加强说理训练。在学生学完例题后,启发总结出小数与复名数相互改写的方法,再让学生根据方法讲出做题的过程。通过这样反复的说理训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推动了思维能力的发展。又如在教学两三步计算的文字题时,在讲解完例题、巩固练习之后,笔者让学生根据算式说说用文字应该怎样表述,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更进一步解决了正确列出含有两级运算的文字题这一难点。

五、创造实践机会,拓展思维空间

一是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在现行的新教材中,适当设计了一些思维拓展的问题,使学生有了思维的空间和创新机会。对于这类题,教师不要急于去讲解,而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鼓励学生先想一想、议一议、试一试,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多项思维。例如,在学习“亿以内数的读、写”时,让学生用给出的6个数字组成六位数,比一比,看谁写的六位数最多,在让学生找出其中最大的和最小的六位数,尤其是在应用题中更要利用这类题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又如,补充问题或条件的应用题先让学生补充完整,,再解答出来,看谁补充得多;出示线段图、算式或其他条件,让学生根据所给条件编应用题,看谁编最多。

二是让数学知识贴近生活。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生活数学”。例如,在教学常用的数量关系是,让学生先完成社会调查——了解多种商品的价格,各种常见的车辆速度,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又如,在教学长方体表面积时,让学生计算教室里要粉刷墙壁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需要买多少涂料多少千克?通过这些问题,使学生深深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体现出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

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范文5

姜伯驹先生指出:“数学是科学的语言,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是最后的法宝。”数学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这需要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相联系,使学生获得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

数学思维的品质主要体现在独立性、逻辑性、批判性、灵活性。我们教者从这四个方面出发,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下面谈谈我的做法。

一、循序渐进,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

小学生善于模仿,在学习新知识前,要创设适当的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深层次参与,运用学过的知识、生活经验作适当的铺垫,以转化难点,发展思维的独立性,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我们提倡实施知识铺垫教学,以问题为向导,让学生思维品质得到提高,并以思维的独立性指导今后整个人的各种活动。

在讲授“汽车小时走了18千米,汽车1小时走多少千米?”前,先出示:“汽车2小时走了120千米,汽车一小时走多少千米?”引导学生找出解题思路:路程÷时间=速度(1小时走的路程),让学生用新授题和铺垫题作比较,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使新知识迎刃而解。

根据学生善于模仿的特点,遵照循序渐进的原理发展学生的联想类推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二、有理有据,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逻辑推理长期以来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着力点。因此,学生说话必须有条有理、解题必须有理有据已成为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

如在解析思考题:“甲、乙、丙三人进行一场田径比赛,比赛项目有:100米、400米、800米、跳高跳远五项。已知每项第一、第二、第三名各得5分、2分、1分;乙800米赛跑得第一名。比赛结束后,每人的总得分是:甲22分、乙丙各得9分。想一想:这三人在五项比赛中各得到什么名次?”时,就更显得逻辑推理的重要性。由题设知乙800米赛跑得第一名,5分在手;而甲总分得22分,甲只有当800米得第二名,其他四项都得第一名时,才会获得22分(5+5+5+5+2)。由于参加比赛的只有三人,每人每项至少能得第三名,拿一分,乙只有除800米外的四项都第三名才可能得9分(5+1+1+1+1);丙除800米得第三名外的四项都得第二名。演绎推理是一种必然性的推理,它的结论绝对可靠。但不能过份强调为儿童数学思维训练的唯一方式。

又如比较 的大小时,出现了三种不同的解法。

常规的解法是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再依次比较分数的大小,其弊端是计算量过大。

演绎推理能力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凭直觉“猜想”是创造思维的基础和源泉。在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观念,多为学生提供“猜想”的情景和材料,鼓励学生大胆得猜想,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师在教学中,从生活需要,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引入现实生活情境,让学生经历主动观察、实验、猜测、分析、归纳等数学化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的逻辑性、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三、鼓励质疑,训练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数学题解题思路的多种多样,教师应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的层面上去理解、思考,从批判、求异的思维出发找到不同的解题方法。

如在教学:“把等式 转化成比例形式”时,以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理解、思考。学生思维活跃,出现了:

八种答案。事实证明,学生的质疑能力越强思维就越活跃,越深刻,求异性思维越发展也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通过发散寻找到多种解题思路或无数种答案后,在批判吸收的基础上会体验到数学的奇妙,让学生爱学、乐学。

四、引导比较,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鼓励学生不能满足于会做题,重要的是会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并能对多种方法进行比较,从中寻找出最简洁明了的解法。

如在讲授:“一根铁丝正好要围成边长5分米的正方形,现在如果要改成8分米的长方形,宽是几分米?”时,学生纷纷作出如下解答:(5×4-8×2)÷2=2(分米);5×4÷2-8=2(分米);5×2-8=2(分米);5-(8-5)=2(分米)。

教师引导学生对上述解答作出比较,学生们为后两种解法很巧妙。若教师能经常引导学生追求解题的简洁,不但会发展学生思维,还能使学生欣赏到简洁美。从而可能会出现“5×2-8”或“5-(8-5)”这样类似的巧妙解法。

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范文6

【关键词】培养 数学 发散思维

数学是使人变聪明的一门科学,而数学思维则是传导数学精神,形成科学世界观不可缺少的条件。数学思维方法反映着数学概念、原理及规律的联系和本质,是学生形成良好知识结构的纽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桥梁。

发散思维是从问题的要求出发,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又称求异思维。当问题存在着多种答案时,才能发生发散思维。它不墨守成规,不拘泥于传统的做法,有更多的创造性。与发散思维相对应的是辐合思维,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

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具有下列特征:

(1)流畅性,是指能产生大量念头的能力特征。

(2)变通性,是指改变思维方向的能力特征。

(3)独特性,是指能够产生不同寻常的新念头的能力特征。

发散思维的流畅性反映了数量和速度;变通性反映的是灵活和跨越;独特性反映的是本质,在发散思维中起核心作用。

发散思维可以使人思路活跃,思维敏捷,办法多而新颖,能提出大量可供选择的方案、办法或建议,特别能提出一些别出心裁,完全出于意料的新鲜见解,使问题奇迹般地得到解决。

现在的小学数学教材都通过各种方式来进一步渗透数学学习的思维方法。教师要在全面掌握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切入点,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欲,在很多数学问题中,都可以向学生渗透一种在数学学习上、在研究问题上都很重要的思想——发散思维,现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数学发散思维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1.活跃课堂气氛,调动课堂积极性

1.1 要有一个好的课堂引入。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课堂引入能对课堂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的导入无非是复习旧知、直接导入,而新课程则讲述一个故事,创设一个情境。课堂引入要把学生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同时要注意引导的方法,激发出学生的兴趣,迅速把学生带进一个奥妙新奇、情感丰富的世界,使学生置身于一个其乐融融的忘我学习的情境之中。例如,讲到路程问题,老师可以列出几个词语让学生自由发挥,组织成一句话,“汽车、快慢、公里、小时” 这四个词组展现给学生的时候,学生的思维随即迸发,用这四个词组说说话,学生就会有很多精彩的、富有想象力的语言,教师根据这些学生的回答加以适当的引导,就能自然而然地引入到本堂课的内容上来“路程问题”。

1.2 创设一种民主平等的环境。教师要将爱心、信心、激情、微笑带进课堂,不要以权威者、监督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把学生视为朋友,使学生感觉到老师是可爱的,可以亲近的,真正体验到老师像亲人一样。让学生与教师平等相处, 一起讨论、交流、研究。让学生在无拘无束、轻松、愉快、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如对于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给这几个图形分类,你们会怎么分?”学生有的想到,长方体与正方体都有六个面、八个顶点、十二条棱,圆柱圆锥有曲面与平面,所以分成这两类,这是学生按照相似性分类;有的学生根据圆柱和圆锥、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分别有联系所以分为一类,这是学生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分类;还有的把以上所说掺杂在一起,也有同样的分类结果等。对于学生的这些问题和见解, 无论正确与否, 教师都必须加以鼓励,都应从正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活跃,尽情的发挥想象,独立思考,做到敢想、敢说、敢于发表与众不同的意见和建议,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时的“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从而有利于发散思维的培养。久而久之, 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与问题意识就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并逐步养成了善于运用发散思维思考问题的习惯,从而迸发出科学的火花。实践证明, 只要教师能够给每个学生一个空间,任何一个学生都能创造出奇迹。

2.重视实践环节,努力培养学生运用发散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校和教师要加强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发散思维。在教学中,组织学生通过实验、动手操作等活动,既可以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又可以使学生接触贴近其生活的事例, 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身边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 掌握观察、操作、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发现意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用发散思维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实践中锻炼发散思维。如:《中国教育报》中刊登的一则题为《小学生质疑数学题合法性》的消息: “一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驶165 千米,已经行驶了12小时,离乙地还有380千米。问:甲地到乙地共有多少千米?”日前,广州一小学4年级学生“阿仔”在做这道数学题时给出答案:此车超速并疲劳驾驶,违反交通法。广州交警官方微博回应:完全正确。网友殷国安回应:数学题并非只要把账算对就行了,素质教育是可以渗透到教学各方面的。网友“草船借箭”回应:孩子很有前途,但老师会不会因为不是标准答案判错呢?——引自《中国教育报》2012年10月31日第8431号第3版。再如:我在教四年级求平均数时出了这样一道题:有一列数2、3、4、5、6、7、8、9、10,你能求出这列数的平均数吗?你有简便的方法吗?批改学生的作业时,我发现在回答“你有简便的方法吗?”这个问题时,出现了两种答案:(2+3+4+5+6+7+8+9+10)÷9=6;(2+10)÷2=6.前一种方法毋庸置疑,但后一种方法是不是求平均数的简便方法呢?我对此方法进行了如下论证:(1)求数列1、2、3、4、5、6、7、8、9、10、11、12、13的平均数。方法一:(1+2+3+4+5+6+7+8+9+10+11+12+13)÷13=7,方法二:(1+13)÷2=7;(2)求数列3、4、5、6、7、8、9、10、11、12、13、14、15、16、17的平均数。方法一:(3+4+5+6+7+8+9+10+11+12+13+14+15+16+17)÷15=10,方法二:(3+17)÷2=10;(3)求数列3、5、7、9、11、13、15、17、19、21、23、25、27、29的平均数。方法一:(3+5+7+9+11+13+15+17+19+21+23+25+27+29)÷14=16,方法二:(3+29)÷2=16;……由此,得出结论:对于一列数列(等差)求平均数的最简便方法是:用首数加上尾数的和除以2得到这组数列的平均数,即:(首数+尾数)÷2=平均数。这样的练习使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小学数学领域无形中向中学数学领域渗透,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了延伸和发展。例如,在组织一次外出游玩,请同学们预算一下出行需要多少时间。先告诉学生现有几条道路可以到达目的地, 再告诉学生每条道路的行进速度以及各条道路之间的联系也就是道路网络。要求学生思考探究:到达目的地有几种方案?哪一种方案又快又舒服地到达目的地?让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合作探究,自由发挥。学生们将各自的探究结果汇报给教师,教师将较有代表性的方案选出让学生进行比较探究,选出最好的一种或几种方案加以表扬奖励。这样将课堂知识与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行探究,有效地将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与课外生活紧密结合,提高了学生运用发散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借助现代信息技术

借助信息技术对于小学生数学发散思维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在信息时代,充分利用互联网上丰富的教学资源,在信息技术强有力的支撑下,数学教学必将迎来网络时代。

3.1 方便教学,讲授问题形象化,培养学生浓厚兴趣。例如,在课堂上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给出很多种空间图形,让学生自己想象,相互交流,相互讨论。只要答案合理,教师应该加以鼓励,对于不合理的地方,教师要恰当地引导。

3.2 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流畅性。数学网上教学是以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为学习工具,以网络作为重要的信息来源,网络信息来源快而且多,学生可以接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教师鼓励和引导学生对网络信息的思考,可以使学生得到很多的想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的流畅性。

3.3 有利于提高学生发散思维的变通性。学生通过彼此交流、讨论,协作学习,高质量、高效率地获取新知识。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不仅是在得到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学习和研究的方法、过程和手段,形成新的思维方式和提高思维能力。在实践活动课教学中,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对课前、课中和课后教学进行整合,利用计算机这一强有力的工具, 发挥其特有的其他工具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同时把网上的一些方法用到数学计算实践活动课上,例如可以在课堂上引入虚拟购物、调查等实践活动引进课堂,使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通过模拟、仿真等方式使活动内容更加生动、直观。学生经历购物全过程的实践活动中,获得学问性知识和体验性的知识,培养学生更好更新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