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范例6篇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范文1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中图分类号:A811;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3-0082-02

一直以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都争议不断。有的哲学家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注重的是实践性,不涵盖辩证性与历史性特点,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唯物主义为主。还有部分哲学家则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在于辩证性和历史性,所以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定义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认可实践唯物主义这一说。对于以上定义,笔者比较认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唯物主义,并且其实践性本质特点中还包含了辩证性与历史性的特征,故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特征也说得通。

一、旧唯物主义的缺点

旧唯物主义又称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其不懂得社会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只限于对世界的解释和说明;注重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反映论。由于马克思主义是针对旧唯物主义的不足而形成的,因此在掌握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前,应先分析旧唯物主义的缺点。

(一)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必然会导致机械性的缺点

旧唯物主义对事物的理解以直观形式为主,而这样一来就使得事物的本质得不到体现,难以获取事物内部的能动性及事物能动性的变化和发展情况,只掌握了事物的外部现象。在事物运动过程中,只能获悉直观感受下的机械运动情况,认为运动是在外力的作用下而形成起来的,使得原本多样化的运动形式变得机械化,而且围绕机械运动来揭露各种不同的现象。尤其将人的所有生理现象纳入到机械运动范畴。比如18世纪法国的唯物主义学者拉美特利将人的身体比作机器,指出人的一切活动都属于机械运动,且通过实例证明自己的说法正确性:当人站在深不见底的悬崖边,身体会机械性的往后退;寒冷的天气人的身体毛孔会机械性的闭起来,防止寒流涌入体内。可见,唯物主义的机械性缺点并非偶然形成的,而是因其直观性缺点最终所致。

(二)旧唯物主义未结合实践来直观世界,必将导致唯心史观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类历史存在的根本在于存在有生命的个人,个人自觉和动物分开的第一个历史行动并非凭自己思维而进行,而是个人清楚的知道开发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的重要性。个人最初的劳动实践,是人类社未来发展的引领,在此基础上逐渐扩大各种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领域,这样一来,就强调了人类社会发展史和物质生产发展史间的一致性,人类口中津津乐道的世界历史体现的就是人通过自身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由此可以证明,在历史唯物主义整个领域中,实践占据重要位置,若不结合实际情况来考察历史,忽略历史发展中人类和自然界之间的实践关系,忽略自然科学和工业,那么就会产生一种与自然、人,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相脱离的以抽象为特征的唯心主义历史观。旧唯物主义之所以难以涉及社会历史方方面面,是因为旧唯物主义忽视了实践对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和意义,只是通过感性的形式直观客观世界。所以其在认识和把握社会历史过程中,仅仅将人和社会作为直观的对象来认识。这样直观到的人就非常的抽象,是感情领域中承认现实的、单独的、肉体的人。由主观感受到的社会历史仅仅是各类偶然事件的积累过程,不能突出实际存在的必然联系。由于旧唯物主义未结合实践来直观人类社会,因此无法清晰的明确人类社会就是实际的物质过程,最终朝着唯心主义方向发展。所以我们应以不同的层次角度了解旧唯物主义的缺点,而直观性忽视了实践的作用与意义是旧唯物主义最突出的缺点,该缺点必然会导致机械性、唯心史观等缺点的产生。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由于旧唯物主义存在机械性、唯心史观等缺点,因此落实科学实践观,从实践角度出发理解事物现实、感性,扬弃旧唯物主义缺点,实现具有实践本质、辩证本质及历史性的唯物主义已刻不容缓。实践性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最突出的一种本质,其内部蕴含了辩证性特征、历史性特征等。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本质特征决定了辩证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注重从实践的角度看待真实存在的世界,实现了能动性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明确指出,人类实际开展的活动就是能动的改造现实存在的世界。在此基础上理解真实的世界,那么就将真实的世界作为了人类能动的改造领域及结果的过程。马克思认为,自然社会中的人存在自然力和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而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紧密联系实践来看待客观世界,通过全方位的分析研究人的实践活动及其意义,有效促进了唯物主义和人的主体能动性间的统一,并基于此产生了实践的辩证法。其次以实践的角度为出发点理解世界,可以清楚的获悉世界并非是长期不变的事物的全面综合,而体现的是全过程。人类实际活动过程中,在对外部世界施加作用的同时,外部世界也会通过自身存在的能动力量对人施加作用,对实际存在的人的活动方式进行制约,决定了实践活动的成与败,让人们充分的了解客观世界原本就存在的能动发展的规律。同时,实践活动还使人们得到了了解客观世界本质特征与客观必然性的渠道。由此可见,人类要想理解真实世界,就必须注重实践这一“平台”,人们通过该平台全方位的认识客观世界辩证发展的规律,并积极主动的体现真实世界中潜在的辩证法。通过统一实践辩证法和真实世界中潜在的辩证法后,赋予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具体内容,全方位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集唯物论和辩证法为一体的目标,使得唯物论与辩证法达到了统一性,而一切的统一性都离不开实践观。因此辩证唯物主义是在实践性特征下了解世界的必然结果。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本质特征决定了历史的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规律,而要想切实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规律,首先就要从实践理解历史的角度获悉社会生活的本质。只有结合实践理解人类社会,才能清楚的获悉社会生活实况和历史发展中所遵循的规律。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本质特征强调以实践为出发点来理解事物、实际、感性,因此就获得了了解历史的途径,进而正确认识唯物史观。除此之外,应树立正确的实践观意识,清晰了解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人类实际活动间的联系性,突出人类的本质特征,从而对不断变化的历史观中的重大课题予以有效处理。从揭露历史唯物主义形成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可以看出,马克思依旧强调以物质实践角度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现象,通过深入分析物质实际情况及其内部矛盾,可及时准确的获悉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具体规律,从而促进了历史唯物主义。由此不难看出,实践性本质特征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起到决定性作用。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本质特征突出阶级性

在传统哲学中,总是将人类的理论思维活动看的比较重,而对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却关注的较少,将看待与认识世界作为了核心任务,无法主动地站在哲学的角度来改造客观世界。和传统的哲学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本质特征直接强调了其不仅要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来解释世界,还要以实践的角度来改变客观世界。以哲学的方式改造客观世界最根本之处在于建立符合于世界的哲学思想,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面获悉具有符合世界的哲学思想的实践主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强调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改造,通过共产主义社会带领人类走向解放。毫无疑问,无产阶级就是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实践主体。所以马克思非常清晰明确的提出了将无产阶级作为新唯物主义不可或缺的物质武器,无产阶级则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了主要的精神武器。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性本质特征和阶级性之间存在的内在关系淋漓尽致展现。

(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解放思想主要强调了以马克思主义为重要指导,消除一切不符合客观实际的陈旧思想观,加强对各类新情况和新问题的研究力度,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对革命批判的本质;实事求是强调的是始终站在客观实际的角度,从中找寻其本质规律,作为行动的向导,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关键一环。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概括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观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与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

其次,与时俱进强调的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紧密联系现代社会,注重规律性,强调创新性和创造性,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理论品质,而且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强大的功能。解放思维与实事求是都必须符合与时俱进。

此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彼此间存在渗透、促进的关系,将这三者紧密联系可全面体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据重要位置。构建一套涵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内的机制,从而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容、本质特征、社会功能。

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的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使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得到了统一,唯物辩证中自然观及其历史观得到了统一,客观科学性与革命性得到了统一,体现了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马克思主义哲学注重实践性,始终以实践的角度为出发点对事物、现实、感性科学合理的理解,因此形成了实践唯物主义,消除了将直观性、机械性、唯心史观作为本质特征的旧唯物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综合特征得到了全面体现,因此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之间存在互通性,有效促进了无产阶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沐.实践时空观[D].吉林大学,2009.

〔2〕李冲.马克思理论对近代人道主义的超越[D].吉林大学,2009.

〔3〕相秀丽.从理论到实践[D].吉林大学,2008.

〔4〕卢继富.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D].安徽师范大学,2007.

〔5〕周春妹.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原理[J].才智,2009,(12).

〔6〕王伟光.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N].人民日报,2010-9-28.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范文2

【关键词】质量、进度、安全、成本

1、复杂性,这是我们对项目的认识基础。

了解和掌握了项目过程及各个阶段的特殊性,抓住主要与特殊环节,对于有效地加强对项目现场施工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2、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与动态管理的辩证关系

2.1项目动态管理的对象式施工项目

它的内在逻辑规律是项目的一次性(单件性)的特征,即每个分部分项乃至工序、施工工艺及方法、投入要素等均会有所不同,施工高峰也会错落起伏。因此,随着时间、空间变化的施工分布、分项工序,对生产要素的要求平衡式相对的,不平衡才是绝对的。因此,对于某一阶段式最优的要素组合,并不适用于其他的施工阶段,如基础阶段的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就不能适用于主体施工阶段的要求等等。故此,不断地调整生产要素配置与组合,对其实行具体的、动态的协调控制与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限定的人力、物力去完成最大可能完成的任务,安排好项目在空间上的分布和项目对各生产要素的在时间上的衔接,同时规划施工力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布局,从而始终保持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就成为动态管理的目的和前提。

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与动态管理式相辅相成、辩证的统一。说到底,是由项目的一次性本质特征决定的。这就是说,项目的单件性特征决定了对项目管理必须实行单件性的方法,这种方法本身就体现了项目管理的动态性。对生产要素实行优化配置是动态管理的本质要求,即用优化配置来体现动态管理。

2.2 项目成果性目标与约束性目标的辩证关系

如前所述,项目目标是由成果性目标与约束性目标组成的。项目成果性目标即项目的最终目标,归根结蒂就是满足物的有用性――即使用功能的目的,这在前面项目目标的确定性里,已经说清楚了,也容易理解,这里毋庸赘述。

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如同优化配置与动态管理一样,也是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说相互依存,是相辅相成的二个方面;说对立统一,是指失去后者,为前者便不能实现。后者是前者的本质要求和外化表现形式。两者构成约束性目标的本质要素,为项目的最终目标服务。

2.3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管理主线

由以上二种辩证关系可知,要使项目最终目标得以实现,就要在现场施工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以及各个阶段上用“四项控制”来保障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这就是施工管理的主线。

这是因为,由于单位工程各阶段的分部分项工程随时空变化的不同,因而管理控制的重点和内容也会随之有所不同。这是项目的一次性的本质规律的具体表现。

所以,我们施工项目的管理者,尤其是项目经理、施工员等管理人员,必须运用辩证的观点,辩证分析的方法,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什么是具体?列宁说,具体之所以具体,表现为过程,表现为综合,表现为质的多样性。”(李瑞环《学哲学用哲学》第107页)我们要对施工的全过程、过程中的各阶段、阶段上的各分部分项的施工部位、施工顺序和施工方法,以及质量、安全、进度与生产要素耗费的工程成本、措施等特殊性的矛盾,进行具体的分析。采用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组织、协调、调度生产要素,在“四项控制”中体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以保证项目目标的实现。

这就是项目管理主线和主要管理方法。

由此看来,项目管理的过程就是抓项目管理主线和根本矛盾的过程。抓住了这条主线,就抓住了根本矛盾,就会取得项目管理的主动权。否则,就会犹如螃蟹吃豆腐,吃的不多,抓的很乱。这是我们在进行项目管理时应特别注意的。

3 用唯物辩证法指导项目施工实践

马克思主意唯物辩证法是软科学的理论基础。按照辩证唯物论的观点,现场施工项目是一个“各种实物的总和”,即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共性不等于某一具体的事物,正象水果不等于樱桃、梨、苹果,哺乳动物不等于猫、狗、羊等等一样。工程项目亦然。工程项目是由若干分部分项组成的建筑整体,分部分项各自之间彼此不能代替任何一个分部分项工程也不等于单位工程;项目的任何一个特征都不等于其全部特征;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管理实施规划)之所以是复杂与多方面的,正是因为它的任何一个方面不能代替它的其他方面甚至全部内容。所谓“运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运动这一范畴,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就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就它被理解为存在的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来说,它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97页)。

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是,物质是运动的担当者,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实在基础;运动是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存在形式。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都是不存在也是不可设想的。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一切事物、现象的共同本原和统一基础。由此看来,工程项目的生产要素的事物的总和构成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和项目的物质基础,项目施工过程就是物质运动过程。

这就是世界上诸种事物所以有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或者叫做根据。”只有认识了这些基础性的东西,才能懂得“三个限定”与“四个控制”的项目约束性目标;才能懂得项目最终成果性目标;以及为了实现项目目标,就必须坚持项目管理的指导原则和管理主线;就必须用“三个限定”、“四个控制”来保证。具体的实施方式和方法就是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而施工组织设计则是对这整个过程以及各个阶段进行的全面管理规划,是深刻而完整的、具体的项目管理科学。但也无疑地是属于硬科学的范畴。

4 结论

项目现场施工过程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物质运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项目施工活动的全过程实行“四项控制”,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是这个物质运动过程中的根本矛盾和主要矛盾;又由于在这个过程中,物质的、技术的、维修的、自然的环境的、人文思想的、等等矛盾交织在一起,而要解决好这些矛盾,顺利地实现项目目标,就要运用硬科学与软科学相结合即“软硬兼施”的管理方法。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辩证分析的方法,对施工过程的一切事物都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能有效地对成产要素实行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运用项目管理理论指导项目施工实践,进而实现项目目标。这就是本文的一些粗浅的、简单的结论。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标,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50326-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彭尚银,王继才主编。工程项目管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李瑞环:学哲学用哲学(上、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范文3

【关键词】总体观/总体方法/全然性/时代性

【正文】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951(2003)06-0060-(04)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总体观回顾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是同总体、全体、整体、系统等范畴的改造发展密不可分的。恩格斯明确指出:“我们所面对着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1](P492)从客观内容看,总体包括自然界、社会和思维(作为客体,社会和思维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无限的发展。马克思把总体、系统范畴运用于分析和解剖人类社会,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就是一个“有机系统”,“系统在其发展进程中向总体的转化”[2]。他对最复杂的资本主义商品社会进行经济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规律,并由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普遍原理出发,发现了古往今来贯穿人类整个社会的发展总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

恩格斯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与自然观的创新同样与总体、整体、系统范畴的应用和深化发展分不开。他以康德的宇宙总体自组织双向演化学说为依据,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总体的物质自组织原理。尽管当时对宇宙核能源的生成问题还完全不清楚,但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论的能动的物质观,站在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基点上,从哲学上超前预测到物质总体的双向演化的功能,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总体自组织原理,使发展原理和物质原理在辩证唯物主义的总体范畴中达到真正的统一。他接着从总体方法论的新视角研究唯物辩证法对当代自然科学的整体方法论的指导作用,并运用总体(整体)范畴科学地剖析自然界演化的总体系统结构,全面概括19世纪下半叶整个自然科学最新发现,构建了自然辩证法这门关于自然科学的总体辩证发展的哲学新学科。他指出:“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宇宙是个体系,是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3](P409)

以实践为基础的辩证唯物论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运动的总规律,使总体范畴上升为统摄唯物论与辩证思维运动的总的方法论。马克思在1845年春撰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运用总体方法,在人的思维与客观真理、环境的改变与人的活动当中把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实践纳入新世界观;在人的本质与社会形式上引入“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科学观点,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认识和变革世界的新世界观,使辩证唯物主义总体观升华为以变革世界的实践为特点的总体观。

列宁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和捍卫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主义总体观的同时,还从两个方面深化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总体性原理。其一,把现代唯物主义看成是在时代科学中从系统到总体的不断发展的前进运动,提出了唯物主义在核时代总体发展的新原理;其二,从这一新原理出发,吸取黑格尔的总体方法论有价值的东西,深化了辩证唯物主义总体范畴的方法论功能和辩证法的总体结构的功能研究。

列宁重点论述以实践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完整的统一性,使唯物主义世界观推进到核时代的历史新水平。他继续和发展恩格斯的彻底唯物主义路线,不但把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提高到核时代的“客观实在性”,而且从核时代原子核微观粒子的新发现出发,继续深化辩证物质观,提出“发展原则”、“统一原则”,“此外还必须把发展的普遍原则和世界、自然界、运动、物质等等的统一的普遍原则联结、联系、结合起来”。[4](P282)他并以这一发展唯物论的总体指导思想为依托,从“原子、电子”等微观粒子层次上提出“物质深邃无限性”的新原理,这一新原理和列宁对物质“客观实在性”的核时代物质观相结合构成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从系统到总体的时代深化的重大发展。他提出的“发展原则”必须同“统一原则”相“联结”、相“联系”、相“结合”的指导性原理,为历史新时期深化和发展唯物辩证法科学提供了完整的现代唯物主义基础和方法论指南。

二、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总体观和方法论的深化

其一,列宁从哲学是“大圆圈”的新视角展开对唯物主义总体观方法论探索。黑格尔提出思辩的总体方法是“真理不外是通过直接性的否定性而回到自身”,“由于上述方法的性质,科学表现为一个自身环绕的圆圈,这个圆圈的末端通过中介同这个圆圈的开端,即简单的根据连接着;同时这个圆圈是许多圆圈的一个圆圈……这一链条的各个环节便是各门科学”,“方法是仅仅和自身相关的纯概念,因此,它是对自身的简单关系,这个关系就是存在。但是现在这也是充实的存在,是把握自身的概念,是作为具体的并且全然集约的总体的存在”。[4](P263)这是黑格尔关于辩证法的重要的规定之一,他以观念的“全然集约的总体”系统性地表述了自然界的“全然集约的总体”,只要打破黑格尔封闭的思辩系统,仍会显露这一方法的总体整合的辩证方法论的现代功能。

马克思主义现代科学哲学就是这一科学技术系统在经过“圆圈的圆圈”的科学技术总体进行“全然集约的”整合产生了“大圆圈”——即各门科学的新的哲学“总体”整合的结果。列宁把哲学的辩证思维的总体“大圆圈”看成是在实践中沿螺旋线上升的一次比一次更深刻的辩证的思维圆运动,由感性具体的简单的(抽象的)规定性经过实践的检验上升到新一轮实践的更高的辩证思维中的“理性具体”,进而在更高的实践过程中经过检验达到辩证理性的整体的高度的综合。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即唯物主义整体综合方法论意义上,列宁对黑格尔关于辩证思维通过整体双重化运动、达到更高的辩证法综合有序化的发展目标给予了高度的评价。黑格尔给当代辩证法设定的目标就是通过否定性(矛盾性)的双重化的整体的思维运动,“更大的扩展同时是更高度的集约”,“最丰富的是最具体的和最主观的”;“从简单的规定性开始,继之而来的规定性就愈加丰富,就愈加具体……在继续规定的每一个阶段上,普遍的东西都在提高它以前的全部内容,它不仅没有因其辩证的前进运动而丧失什么,丢下什么,而且还带着一切收获,使自己内部不断丰富和充实起来”,列宁称这是“对辩证法这个问题,非常不坏地做了某种总结”。[4](P261)列宁吸纳了黑格尔从总体功能上对辩证法这一最重要的科学界定,在今天信息高科技时代对于发展唯物辩证法的总体功能仍有现实的价值。

其二,列宁对总体、现象、规律关系的唯物主义新研究。这对于“左”的思潮将辩证法规律的绝对化、简单化、庸俗化和严重扭曲化的批判方面,更加显示其方法论的指导价值。黑格尔认为:“规律是本质的现象”,“规律的王国是现存世界或现象世界的静止的反应”。列宁指出:“这是非常唯物主义的、非常确切的(从‘静止的’这个词来看)规定。规律把握住静止的东西——因此,规律、任何规律都是狭隘的、不完全的、近似的。”并在概括黑格尔对总体、现象整体与规律关系的合理论述时指出,“规律”比起“总体、现象”仅仅等于“部分”,虽然“似乎承认,规律能弥补这个缺陷,既能把握否定的方面,又能把握现象的总体”。[4](P166-167)因为黑格尔已从物理学发展史的深刻教训中看到,把任何物理学重要规律绝对化,抬高到代替其他规律的位置,都会阻碍科学的前进和发展。物理学本身的发展也推倒了这种窒息科学、阻碍认识前进的错误行径。正如达尔文的宏观生物进化论已在上世纪逐渐在分子生物学、基因遗传学和信息遗传学中不断深化并向新达尔文主义方向发展一样,把发展的某一规律绝对化、偶像化为唯一发展规律甚至代替了其他规律和辩证法的全部范畴体系,它所带来的窒息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恶果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其三,对总体范畴内涵的新研究。古代哲学就已从宇宙学的视角直观地看到宇宙整体的分与合的功能。但在两千余年的人类文明史上,囿于经验观察的局限性,有的把“分”绝对化了,有人把“合”绝对化了,如古代希腊的芝诺把运动空间的可分性绝对化,最后走上了否定运动的歧途。庄子则把“一尺之椎”的可分性绝对化为“日取其半,永世不竭”的无限可分性,从而走上了否定庄周主体存在的荒唐唯我论。

“分”和“合”的现代哲学的表述即连续性表征宇宙总体的“不可分割性”,如各种呈连续性存在的物质场(引力场、核场、电磁场等);非连续性表征具体物质的“可分割性”,如各种呈非连续性存在的宏观物体,微观分子、原子、核粒子等。连续性与非连续性能够更准确地表征场与粒子、“分”与“合”的物质总体的统一,说明当时牛顿无法解释的万有引力定律在巨大宇宙空间通过引力与引力场在宇宙总体中的“超距”作用,因此既不存在离开物质场和宇宙总体的绝对可分的粒子,同样不存在绝对不可分的原子。每个物质层次可分性与不可分性、时间的非间断性与间断性、认识的非区分性与区分性、活动的非间歇性与间歇性、空间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事物的联系性与非联系性[5]都是同时存在着的。2500多年以前的老子就认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6]列宁讲在物质总体中二者的连接才是“真正的辩证法”。

其四,对辩证法的总体结构的发展。“辩证法的要素”俗称“十六要素”[4](P249-251)是列宁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辩证法遗产的重大贡献,不但在辩证法的内容上总体性思想较明确,而且对辩证法的总体结构建构上总体性思想也是较明确的。如在辩证法的内容上,列宁多次较直接地表述了总体性思想:“一切现象中的矛盾的力量和倾向”、“关系的全部总和”、“对立面的总和与统一”、“各个部分的分解和所有这些部分的总和、总计”等。在辩证法的总体结构上,起初列宁在全盘改造黑格尔哲学遗产时把唯物辩证法概括为“三条”,认为“大概这些就是辩证法的要素”,紧接着又把三要素扩展为“七要素”、“十六要素”,囊括了三个发展规律和系列范畴,这是对辩证法的总体扩展和深化。北京大学的王东教授在其博士论文中对此已有精彩的阐述,[7](P106)故不再赘述。当然,列宁深知宇宙自身不断发展,随着人类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还会揭示新的要素和方面,来扩大辩证法科学的内涵。列宁的这一重要方法论遗产对今天信息高科技时代克服“左”的错误,推动辩证法的信息化新发展仍有特殊的现实价值。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总体观是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哲学世界观基础

二战后,在全球生态日益恶化的情况下西方的学者和科学家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作了大量的工作,中国政府在领导经济发展中吸取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合理内容,并把它作为我国未来发展经济的重要战略指导思想。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哲学世界观是什么?西方思想家还不能从科学的哲学世界观来正确回答这一问题。如美国著作家、社会活动家杰里米·里夫金与特德·霍华德(JeremyRifkinwithTedHoward)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出版了《熵:一种新世界观》[8]一书,试图回答可持续发展的哲学世界观问题,该书出版后曾轰动西方世界,我国很快就有中文译本问世。但通观全书,作者站在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立场上,把热力学的熵的单向发展搬到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对全球的生态现状作出悲观的描述,把“热熵”当作自然界最高的科学定律,所谓《熵:一种新世界观》实质上是世界“热寂说”的新翻版,按照这种新世界观可持续发展最终只能导向发展的“零的增长”,最后走向全球的生态灾难和人类的灭亡。这种以“新”为标榜的世界观没有汲取核时代宇宙的双向演化的熵功能,没有看到生态系统的熵的双向演化功能,客观上起着只让富国发展,不让不发达国家发展经济的作用。

有学者认为:“宇宙间实际上只存在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一类是以光子作为物质基础的能量——物质热辐射能,另一类是以暗物质粒子作为物质基础的能量——物质冷辐射能。”[9]并认为,后一类是“负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17世纪30年代英国渥塞斯特(Worcester)侯爵制造的非常著名的“永动机”实验,现在看来实际上就是想利用负能运转的机器。关于“永动机”,可将其简单地理解为:非人力、畜力和常规能源为动力的一经开动就永远不停地运转的机器。古今中外有很多有识之士尝试制造“永动机”,目的都是为了“省力”而“作用大”。13世纪就有了企图制造“永动机”的记载。实际上“亚永动机”早已出现:如,水车、风车;风力、水利、太阳能发电机等。当今,达到第一宇宙速度(7.9km/s)的人造地球卫星和航天器实属真正意义上的“永动机”,它的诞生意义深远,已经给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带来了巨大变化。人造飞行器的宇宙速度会不断提高,研制“永动机”的脚步不会停止,“负能”的利用将会诞生更多更好的“永动机”。

我们不是否定包括能源危机在内的生态灾难发生的现实可能性,但不能把可能发生的东西当作唯一的现实根据。只要充分利用现已达到的防止生态恶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只要和平与发展仍占时代主流,在各国政府协商和通力合作的基础上,推行全球化的保护生态环境的得力政策,通过加大生态环境防治的人、财、物的投入,就有可能逐步扭转全球生态恶化的现实,恢复全球的生态向良性方向即有序化的减熵方向转化。我们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总体物质自组织原理为指导对核时代揭示的物质总体熵的双向转化进行新的哲学概括,提出了总体性的哲学熵原理。[10]哲学熵范畴是以宇宙熵原体为客观依据的,但它是以信息高技术为依托的现代人的智能对宇宙熵的能动的社会反映,其现代技术前提是智能化的全球环保高技术,而形成哲学熵的最重要的智能要素,是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不断提高环境意识的能动的人类主体。[11]技术客体是硬件,掌握环保技术的人是软件,但软件——人有无限的环保技术的创造力,两者的结合构成现代哲学熵的空前巨大的保护、恢复生态环境的能动力,可更快地恢复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在自然科学的理论方面,哲学熵原理是以耗散结构的非平衡态热力学、协同学等最新科学理论为自然科学依据的,着重点是解决自然界由无序向新的有序化的生态环境的恢复,这一哲学熵唯物主义总体自组织原理既是恩格斯物质自组织原理的运用,同时又为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当代生态经济学提供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现论依据。应该承认,二战后半个多世纪,全球工业化空前扩展,由于忽略了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导致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草原大规模沙化,森林大面积毁灭,江河污染不断扩大,大气污染日趋严重,工业污染排放物仍未受到控制,气候条件变化异常,最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日趋减少等等。但是,只要自觉贯彻哲学熵物质自组织原理,在各国政府积极的环保政策的指导下,特别是工业大国主动地减少排污量,竭力改善和保护全球环境,就一定能够尽快实现环境由增熵向负熵的发展方向转化,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

二战后,西方涌现了两次信息科学革命,创立了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等信息通讯理论,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始于西方的数字化电子网络化信息革命引发的智能化机器人的后工业化的革命方兴未艾。高科技不断取得重大的突破,但整个西方科学哲学仍未脱离旧实证论的窠臼,多囿于某一科学成就来替代哲学世界观。如,阿尔文·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提出的“整体主义”,就是把维纳的控制论的正、负熵观点和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直接提升为“现代整体主义”哲学方法的主流,而贝塔朗菲(LudwigVonBertalanffy,1901~1972,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则试图以生物系统论为基点建立一种“系统哲学”,其创造哲学总体论的尝试在“时兴”一阵之后就在世界哲坛上如昙花一现,销声匿迹了。因为这种急功近利的哲学创新,在哲学上既缺少正确的方法,又离开厚实的唯物主义基础,不是建立在现代科学与技术的全面的科学哲学的认识之上。

总之,在我们看来,马克思主义总体观是以理性具体表明事物及其相互联系的全然性的哲学思想;马克思主义总体方法是运用总体观,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式。新中国的三代领导人、邓小平、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实事求是、开拓性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总体方法,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人,在新世纪、新挑战、新机遇面前,将会以新思路、新作风、新面貌率领中国各族人民走向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马克思主义总体观是开放的思想体系,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她的智慧源泉,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期待着创新、腾飞的马克思主义总体观。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版第46卷,第1分册[M].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4]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

[5]朝克.论非联系方法[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1).

[6]老子(也称《道德经》)第一章、第二章.

[7]王东.辩证法科学体系的“列宁构想”[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8]杰里米·里夫金与特德·霍华德(JeremyRifkinwithTedHoward).熵:一种新世界观[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9]董长军.宇宙能源新概念——负能[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8.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范文4

[关键词]:系统辩证论/发展/唯物辩证法

二十世纪中叶以来,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系统科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现代系统科学是有跨学科性质的横向学科。系统科学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世界的科学图景和当代科学家的思维方式”[1]。 积极开展对系统辩证规律的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发展唯物辩证法。

1 系统是物质世界存在的方式

系统是物质世界的存在方式,决不是抽象的哲学思辨的结果,而是现代自然科学发展成果的最高概括。19世纪以前的近代自然科学主要研究既成的客观事物,19世纪的近代自然科学进入到对事物过程以及自然过程的相互联系的研究。19世纪中期的三大发现分别揭示了细胞向生物体的转化、不同形式的能量转化和新旧物种的转化的科学事实,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各种不同事物及其过程通过相互转化而普遍联系起来,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转化联系的宇宙图景。

20世纪的现代自然科学已从研究自然界的既成客观事物、过程及其相互转化进步到研究自然界事物的内部结构、层次和信息,把自然界的事物当作系统加以考察。由于现代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使现代科学整体化的趋势加强。宏观、微观和宇观相互交叉、渗透,科学和技术相互交叉、渗透,各门自然学科相互交叉、渗透,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交叉、渗透等,正改变着人们关于物质世界的图景。现代科学认识正向着微观的各层次和宏观的各层次两个方面延伸,从信息、层次、结构和功能的诸多方面揭示自然界的规律,人类获得了对物质世界越来越完整的认识。而任何成熟的科学理论知识本身就转化为进一步科学研究的方法论。20世纪,随着相对论、量子力学的产生,大大开拓了人类的视野,开始了科学研究模式的变革。人类开始了对科学认识论的发展,推动了生物工程、微电子技术和新材料工艺等工程技术科学的兴起。各门学科正由分化走向新的综合,为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等方法论学科的兴起创造了条件。普利高津研究热力学远离平衡态的耗散结构理论,哈肯在光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协同论,进一步向传统的科学思维模式挑战。这不仅影响了整个人类生活的方式,也改变了人类的整个思维方式、整个观念体系。结构功能论、层次论、信息论等正在转化为当代的普遍的科学认识方法。这些科学方法在现代系统论中得到了综合,这一切使科学思维方式逐步走上了恩格斯在百年前就预见到的“辩证的综合”[2] 道路。现在,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已不仅仅是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等各个领域的事物作为系统而存在,而是整个物质世界作为系统而存在的科学图景。总而言之,在现代科学所揭示的范围和层次上,都提供了充分的证据,展示了从无机界、有机界、人类社会到人们的精神领域,从宇观、宏观到微观客体,系统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系统是物质世界存在的方式,系统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同样,系统是物质世界的存在方式,也是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人类认识史的高度概括。从系统观的发展史可以看出,系统是物质世界的存在方式,这是一个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系统是物质世界固有的根本属性。不论自觉程度高低,人类总要用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或深或浅地在自己的头脑中反映它、认识它。

总之,系统是物质世界的存在方式有其深刻的自然科学基础和哲学理论根据,这已被现代科学技术、人类社会实践及其认识史的发展所证实。

2 系统的实质是多元的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

系统是物质世界的存在方式,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不论是物质对象,还是知识对象和思维对象,都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系统。一切物质都构成系统,一切观念也能构成系统。客观世界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系统,而且它们往往是综合性很强的复杂系统。

系统作为一个标志事物整体的哲学范畴,它揭示任何事物都是由其内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按一定的方式所组成,并同其周围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构成的整体。尽管由于观察的角度、研究的方法等存在差异,关于系统的定义也有各种不同的表述,但总起来看,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的要素构成、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这是对系统的基本共识。

从更深的层次看,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联系和关系,实质上就是种种矛盾、种种辩证的统一关系。因此,可以说系统实质上就是矛盾的集合体、多元辩证的统一体。恩格斯把系统看作一种客观世界的“辩证的综合”[2]。他在概括19 世纪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时明确指出:“我们现在不仅能够指出自然界中各个领域内的过程之间的联系,而且总的说也能指出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了,这样,我们就能够依靠经验自然科学本身所提供的事实,以近乎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自然联系的清晰图画”[3]。

从宇宙观的角度说,系统是由物质、能量和信息构成的。有人把它们称为系统的三大基元[1]。 正是这三者的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的关系,才构成了系统整体。从系统自身的角度看,系统包含有要素、层次、结构、功能等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要素、结构、功能三大因素[1],同样,是由于这些因素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才构成系统整体。

从系统的基本特征看,可以把系统的基本特征概括为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系统的首要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整体性的关键是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关系。系统的性质由结构决定,系统的结构性同样存在要素与结构、结构质与量、结构与功能等各种辩证统一的关系。系统的层次性深化了我们对事物矛盾关系的认识,层次性告诉我们既有高层次与低层次间的辩证统一,又有同层次中要素间的辩证统一,更有层次与整体的辩证统一关系。系统的开放性告诉我们,任何系统都同其周围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进行着物质、能量或信息的交换和转换,任何系统都是开放的系统,这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系统与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

从系统的发生和发展来看,系统的发展都是遵循辩证统一规律的,量变和质变的转换形式,否定之否定的发展形式,都会在系统的整体发展中表现出来。

3 系统辩证论是对唯物辩证法的进一步发展与深化, 是唯物辩证法发展的新阶段

19世纪中期的三大发现使我们认识到自然界各种不同事物及其过程通过相互转化而普遍联系起来,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转化联系的宇宙图景。“转化过程是一个伟大的基本过程,对自然的全部认识都综合于对这个过程的认识中。”[4]三大发现是马克思、 恩格斯创立唯物辩证法的自然科学基础。其中起核心作用的对立统一规律主要讲的是对立面的转化,它集中体现和反映了三大发现的哲学成果,是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

20世纪自然科学把自然界的事物作为系统加以考察,深入研究自然界事物的内部结构、层次和信息,揭示了结构观、层次观和信息观,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科学的系统观。系统的结构关系和层次关系原理告诉我们,自然界按物质结构的不同分成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无限发展的物质层次。今天的自然界是宇宙物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长期进化和发展的产物。因此,无限多样的物质层次之间一定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转化联系;高级层次一定包含低级层次,复杂层次一定包含简单层次,因而转化联系必然导致包含联系;又由于物质层次具有质的相对稳定性,它们一旦通过转化形成之后,就同时并存于自然界之中,所以它们之间必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彼此发生着交叉联系。也就是说,自然界物质层次的普遍联系,包括不同层次之间的转化联系、包含联系和交叉联系,而不仅仅只有转化联系。

信息的发现使我们认识到,客观世界是由物质、能量和信息三要素所组成,信息就是物质和能量在时空中分布不均匀的程序,是对物质和能量的组织和控制,它提示了物质结构的实质及其变化的根源。现代系统观是现代自然科学高度综合发展的产物,它把结构观、层次观和信息观集中于自身之中。“在现代科学和生活的整个领域里都需要新的概念思考方式、新的观念和范畴,而从某方面说它们都是以‘系统’概念为中心的。”[5]系统观展现了宇宙的系统联系的图景, 它比转化联系的图景在细节上更精细,在总画面上更全面具体。

系统科学揭示了系统、结构、层次等新的物质基本属性,以及这些基本属性同物质、时间、空间、运动等物质基本属性之间普遍存在的内在联系和统一性。现代自然科学已经证实,物质运动、时空、结构、层次、系统等物质诸基本属性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具有内在联系和统一性,形成物质世界各种基本属性的辩证体系,它为建立以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为逻辑起点,以物质的变动性、广延性、持续性、结构性、层次性和系统性为基本内容的系统物质论体系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系统本身就是物质性与辩证性的有机统一,是物质世界的表现形式,是物质世界的本质属性,这是对唯物辩证法宇宙观的新发展。

系统辩证方法是在整体综合基础上的分析,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综合是分析的前提、指导和归宿,分析始终不能脱离综合,在系统的整体联系中认识它的各个部分以及它的各个部分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然后再把系统中各个部分的相互联系、系统与环境的相互联系综合为一个整体,正确地揭示系统的整体性质,在这个意义上,分析和综合真正实现了辩证的统一。这不象传统方法那样,先把整体分割为孤立的部分,然后用孤立部分去说明整体,最后在分析孤立的部分的基础上再把它们还原为整体,但是,这个整体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整体了。整体——分析——系统整体的系统方法原则是对唯物辩证法方法原则的重大发展。

现代系统科学的哲学成果集中体现和反映在系统辩证论当中。系统辩证论所揭示的系统辩证规律主要在系统、结构、层次和信息诸方面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规律,特别是对对立统一规律的发展,克服了对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的片面理解,在唯物辩证法原有范畴和规律的基础上,使辩证法对事物的复杂性认识更精确、更全面、更彻底,是对唯物辩证法的进一步发展与深化,弥补了唯物辩证法原有规律和范畴的不足,是唯物辩证法的新阶段,是反映现代科学和人类实践的哲学新成果。

4 系统辩证规律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

系统辩证论在唯物辩证法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的新成果,进一步探究了物质世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普遍本质,揭示了物质世界和人类思维的最一般规律。系统辩证规律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

4.1 系统辩证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具体化

哲学是对客观世界及其具体事物的最一般最普遍的本质的抽象和反映,高度的抽象化是哲学的重要特点。但这一特点并不妨碍哲学对客观世界及其具体事物的认识从抽象再上升到具体。哲学的发生发展呈现着两种趋势:一方面它在不停地分化,从而呈现出多样性和具体性。另一方面它又不断整合,从而显现出丰富性和系统性。唯物辩证法原有的范畴和规律并没有穷尽对客观世界及其具体事物的最一般最普遍的规律性认识。随着哲学体系的不断完善,各种新范畴、新规律的发现,唯物辩证法会不断地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系统辩证规律不仅从这个意义上使唯物辩证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更重要的是系统辩证规律所反映的是物质世界及其具体事物的整体的、系统的本质关系,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物质世界及其具体事物的总关系本身,反映了客观世界及其具体事物普遍本质的全面具体性和完整系统性,即从事物的内部有机联系、从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来辩证地系统地看待客观世界。这就进入了整体——分析——系统整体的系统辩证思维阶段。因此,系统辩证规律本身是抽象和具体的直接同一,是唯物辩证法的具体化。

4.2 系统辩证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精确化

唯物辩证法指出了事物不但有质的规定性,而且还有量的规定性。但它本身却未对事物量的规定性作出具体精确的哲学概括。系统辩证规律认为系统的结构决定事物的性质,它给出了系统结构具体的量的规定性,如物质量、运动量、几何量、信息量等。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上作出了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的概括,等等。使数学成为“辩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形式”。[6] 系统辩证规律是对现代自然科学和现代社会实践成果的直接概括,它所作出的量的规定性是与客观事物相吻合的,可以被证实的,它有助于我们对客观事物展开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系统辩证规律的某些内容借助数学工具,用数学的形式加以表述,这就使唯物辩证法更加精确化,使我们能对复杂事物系统的整体及其发展规律进行定量分析,从而达到全面而具体的精确认识。

4.3 系统辩证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深刻化

系统辩证规律揭示了客观事物的整体本质关系,在一定水平和程度上反映了客观事物内在的总关系本身;而唯物辩证法的原有范畴和规律所反映的只是客观事物总关系中某种最一般的关系,而不是总关系本身。事物的整体本质关系必然内在地包含事物的各个不同方面的本质关系,因此,系统辩证规律必然内在地包含唯物辩证法的原有范畴和规律。这种内在的包含、发展并深化了唯物辩证法。发展和深化绝不是替代,因为系统辩证规律和唯物辩证法的原有规律以及范畴都各有其具体内容、使用范围和作用。整体优化律深化发展了否定之否定规律,结构质变律与层次转化律发展深化了质量互变规律,差异协同律发展深化了对立统一规律。作为唯物辩证法核心的对立统一规律把矛盾看成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根源,而差异协同律进一步把事物的差异和协同作用看作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根源。事物的差异和协同作用既是矛盾斗争的积极成果,又是对矛盾同一的发展和丰富,因为矛盾的同一仅指对立两极的同一,而系统的差异协同作用是指在对立两极同一的基础上实现所有子系统在客观整体上的联合和协调,即多元的辩证统一。事物运动发展的全部意义就在于事物的差异和协同作用。事物的差异协同既包含了对立面的斗争和同一,又进一步使之深刻化和具体化。比如,对立统一规律认为,事物由多种矛盾组成,但事物内部的多种矛盾是通过什么整体关系和形式构成事物?这个问题在对立统一规律那里并没有得到明确的答案。而系统辩证规律却可以精确地告诉我们,事物内部诸要素所构成的诸矛盾是通过结构关系和形式构成事物自身的。结构把事物中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联接为一个有机整体,确定了它们在整体中各自的地位和作用,把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辩证地统一于一体。因此,结构决定事物性质的提法比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性质的提法更精确、更严密、更深刻,使唯物辩证法对事物的复杂性认识更精确、更全面、更彻底。系统辩证规律内在包含唯物辩证法的原有规律和范畴,把唯物辩证法的新旧范畴和规律联接为辩证法的新体系,是唯物辩证法的深刻化。总而言之,系统辩证规律为唯物辩证法的发展增添了全新的内容,提供了崭新的形式,把唯物辩证法推向了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范文5

《列宁专题文集》分五个专题,编为五卷:《论马克思主义》、《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论资本主义》、《论社会主义》、《论无产阶级政党》。文集精选了列宁各个时期的重要著作、文章、报告、笔记和书信,既注重反映列宁毕生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成果以及对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又着眼于适应干部群众学习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际需要。

《列宁专题文集》采用文献选编与重要论述摘编相结合的形式。各卷精选了列宁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或全文收录,或部分节选,同时从本卷未选收的著作中摘选与本专题有关的重要论述,编成《重要论述摘编》,作为本专题所收文献的补充。这种新的编辑形式既能反映列宁相关思想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又能体现收文少而精的原则。

《列宁专题文集》各卷著作的编排按各卷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方式。《论资本主义》、《论社会主义》、《论无产阶级政党》采用编年原则,《论马克思主义》、《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采用以理论逻辑为主和以重点著作为主的编排方式。

《列宁专题文集》采用《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的译文,其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引文选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一版,本文集未作变动。

《列宁专题文集》各卷均附有注释和人名索引。为了帮助读者把握各篇著作的理论精髓,每篇著作都附有导读性的题注,力求言简意赅地介绍每篇文章的核心内容和理论要点。

《论马克思主义》卷收入列宁著作18篇,相关重要论述27条。列宁著作分两部分编排。第一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概述,收入6篇文献,按内容的逻辑顺序编排。这些文献简要介绍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一生和他们的学说,高度评价了他们共同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斗争的不朽功绩;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出马克思主义学说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大道而产生的一种故步自封、僵死不变的学说,它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成果。列宁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完备而严密的科学世界观,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科学性同革命性结合起来。列宁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伟大功绩,就在于他们用科学的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崩溃、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发展规律,指明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和争取自身解放的道路。列宁还强调指出,自马克思主义出现以来,世界历史所经历的每一个时期都使马克思主义获得了新的证明和新的胜利,未来的历史时期一定会使马克思主义这个无产阶级的学说获得更大的胜利。

第二部分收入12篇文献,按发表的时间顺序编排。在这些文献中,列宁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与无产阶级政党的关系,指出无产阶级政党完全以马克思的理论为依据,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列宁全面阐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强调指出:要坚决反对和彻底批驳所谓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的论调,要准确掌握和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学说是行动的指南,而不是僵死的教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是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我们决不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看做一成不变的东西,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研究和解决本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问题,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

《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卷收入列宁著作14篇,相关重要论述23条。列宁著作分两部分编排。第一部分是两本哲学专著:《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节选)和《哲学笔记》(节选)。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批判了经验批判主义及其变种俄国马赫主义,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并在总结革命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新成就的基础上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特别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指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在本卷节选的章节中,列宁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揭露了马赫主义在认识论上的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实质,阐发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科学内涵;指明了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性;同时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批驳了唯心主义的“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同一论”和“社会唯能论”,论证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哲学笔记》是列宁在1895―1916年期间研读哲学著作、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时所写的摘要、短文、札记和批语。本卷摘选了列宁在1914―1915年期间为研究唯物辩证法所写的批语,其内容涉及: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内在逻辑结构,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规律、范畴和实践意义,认识的辩证过程和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的相互关系等。《谈谈辩证法问题》是列宁对他在这一时期的辩证法研究的简要总结,阐明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辩证发展观和形而上学发展观的根本区别,揭示了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和阶级根源。

第二部分选收了列宁论述哲学或涉及哲学内容的一些论著,按发表的时间顺序编排,其内容既有关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论述,也有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论述。列宁在这些著作中高度评价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创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所作的贡献;批判了资产阶级学者对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歪曲;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精髓;强调要善于用唯物辩证法来认识和分析现实问题,并通过对现实问题的分析与研究阐发了唯物辩证法的精神实质;批判了机会主义者用折中主义和诡辩术来偷换辩证法;要求共产党人必须始终不渝地捍卫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各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思潮作不调和的斗争。

《论资本主义》卷收入列宁著作19篇,相关重要论述26条。在这些著作和论述中,列宁运用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批判了俄国民粹派经济学家的错误观点;总结了资本主义在俄国的发展历程;阐释了关于社会分工、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及其实现剩余价值的条件、资本主义国内市场建立的过程和条件等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有关的重大理论问题。列宁科学地评述了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及其历史作用,同时揭示了资本主义走向灭亡的历史必然性;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后果,指出资本主义制度必然引起工人阶级的日益贫困化,同时也造就了自身的掘墓人;阐述了资产阶级民主的实质和历史局限性,揭示了资产阶级民主与无产阶级民主的本质区别。列宁深刻地总结了《资本论》问世以来世界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创立了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他考察了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的历史性转变,指出垄断是帝国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帝国主义的实质;分析了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指出帝国主义是发展到垄断组织和金融资本的统治已经确立、资本输出具有突出意义、国际托拉斯开始瓜分世界、一些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把世界全部领土瓜分完毕这一阶段的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是寄生的、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在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的腐朽趋势和迅速发展的趋势同时存在,腐朽趋势并不排除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实际上资本主义的发展在这一阶段比从前要快得多,但发展更加不平衡。列宁根据对帝国主义经济特征和历史地位的分析,揭示了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指出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列宁密切关注帝国主义时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民主运动,揭露帝国主义国家对被压迫民族的野蛮统治,高度评价包括中国在内的一切被压迫民族的人民群众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并阐述了解决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基本原则;指出考察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指导思想是区分压迫民族和被压迫民族,帝国主义时代的特点是全世界分成了为数众多的被压迫民族和少数几个拥有巨额财富和强大军事实力的压迫民族;强调无产阶级政党应当积极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民主运动,特别要援助落后国家中反对封建主义的农民运动,西欧无产阶级同东方各殖民地以至一切落后国家的农民运动结成紧密联盟,通过坚持不懈的斗争,逐步实现一切剥削制度、建立共产主义新社会的伟大目标。

《论社会主义》卷收入列宁著作35篇,相关重要论述51条。列宁在这些著作和论述中阐述了马克思根据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得出的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为社会主义社会所取代的科学结论;揭示了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提出了社会主义将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国家内获得胜利的科学论断;论述了马克思关于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时期的理论和无产阶级学说;阐发了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学说。列宁回答了俄国从民主革命阶段向社会主义革命阶段过渡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论述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目的和意义;阐明了合作社原则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总结了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经验和教训。这些文章体现了列宁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思考和艰辛探索,内容涉及社会主义事业的各个方面。他紧密联系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深刻地指出:取得执政地位的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地位的历史性变化,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履行好执政职能;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要把主要力量转向经济建设,努力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无产阶级政党必须不断巩固无产阶级,加强工农联盟,积极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努力激发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首创精神;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机关、领导干部要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努力学会做经济工作;必须加强法制建设,严惩经济犯罪,保证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健康发展;要适当借鉴和吸收资本主义在劳动组织方面的一切有价值的科学技术成果,加快发展社会生产力;要重视文化建设,尊重知识,尊重各种专门人才,发展科学和教育事业,同时加强舆论引导,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要积极进行国家机关改革,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大胆使用优秀人才,努力提高领导水平和工作效率;在国际舞台和外交领域,要始终如一地执行和平政策,同时必须加强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确保在国内集中全部力量专心从事经济建设,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生机勃勃地不断发展。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范文6

[关键词]复杂性科学;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辩证性

[中图分类号]B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9)06-0003-06

一、从简述复杂性科学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说起

现代科学的发展,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呈现了高度综合的大趋势,其中蕴含着从简单性科学向复杂性科学的飞跃。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系统科学的发展,在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数学、经济等学科领域开展了许多有关复杂性或复杂系统的跨学科交叉研究。一个用系统方法,以复杂性探索为中心内容的复杂性科学应运而生了,世界上先后出现了:欧洲的以普里高津、哈肯、艾根为代表的自组织理论,即所谓欧洲学派;美国的圣菲研究所,以霍兰为代表的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即所谓美国学派;我国以钱学森院士为代表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理论,即中国学派。

随着复杂性探索、复杂性科学的产生、发展,人们的学术视野向宇宙的广度、深度大大地拓展了,人们逐步领悟到:在世界上,虽然存在着大量可以用还原论方法认识、解决的简单性问题,但同时存在着无数不能用还原论方法认识、解决的复杂性问题。人们面对着世界在演化过程中不断涌现出的日益增多的复杂系统与复杂性问题,即所谓规模巨大的、组成要素异质性显著的、按照等级层次组织起来的、具有各种非线性相互作用的、对环境开放的动态系统。总之,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比比皆是。诸如,人体系统、人脑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地理系统、天体系统、天地人系统等等。所以从根本上说,世界是复杂多变的,绝不是恒定简单的。因此,我们对宇宙的奥秘,越是进行广泛、深入地探索,越是走向科学发展的深处,就会越来越多地发现复杂性问题。对待复杂性问题,用简单的方法、还原论的方法是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的。必须把复杂性当作复杂性来处理。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最主要特点是:科学是研究复杂性的科学,技术是调控复杂系统的技术。复杂性探索、复杂性科学集中体现着现代科学发展的辩证综合的总体特征与发展大趋势。探索复杂性的价值取向与思维方式已日益渗透进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方方面面。

无限的世界,不仅是不依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实在,具有物质性;而且是普遍联系,永恒运动,在运动中传输信息,由矛盾构成,具有辩证性;是物质性与辩证性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作为对整个世界的宏观把握,就是对世界的物质性、辩证性及其辩证统一的正确反映,是科学的世界观。它旨在引导人们:按照世界的本来面貌,实事求是地认识事物、解决问题,实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从根本上说,这种科学的世界观是符合人类思维本性的,因为人的思维不过是外部世界的主观映象,即马克思所说的“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它所坚持的是人类正确认识世界的思想路线,代表着人类哲学思考的主流,

哲学来自非哲学,科学是哲学的基础;科学发展需要方法论,哲学是科学的向导。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只有随着科学前进,才能指导科学前进。当今,世界范围的复杂性探索的兴起与高涨,必然从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复杂的关系上,触及到哲学的世界观、本体论、发展观、认识论等基本的问题。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运用与发展提供了大好的机遇。

二、复杂性研究、复杂性科学对辩证唯物主义的推进

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复杂性研究、复杂性科学对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推进是多方面的,着重讲两点:

(一)复杂性探索进一步论证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哲学是对整个世界的宏观把握,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形态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这似乎是个无可非议不证自明的问题。为什么提出进一步论证呢?原因有二,一是同应挑战;二是使研究深化。

近些年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有些论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形态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持怀疑态度,特别对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竭力否定。其主要论据有二:一是在文本上作文章,说马克思没有辩证唯物主义方面的专门著作,所以辩证唯物主义不是马克思的哲学。而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第一创始人,因此不能说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二是在科学前提上作文章,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从19世纪中叶产生以来至今已150多年了,现代科学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辩证唯物主义已经过时了,需要改变理论形态了。

事实如何呢?虽然这里要着重回答的是第二方面的问题,由于第一方面的问题是属于正本清源的问题,与第二方面问题密不可分。所以有必要先从这里谈起。

从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体系的形成过程来看,众所周知,与辩证唯物主义有内在联系的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845-1846年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同创立的,这是举世公认的。

但是,在19世纪50年代以后,马克思把主要精力转移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上去了。恩格斯主要承担了哲学的研究与建设,其主要成果是1876年9-月1878年6月撰写的《反杜林论》和1873年-1883年完成的《自然辩证法》。《反杜林论》既是论战性著作又是学科建设性著作。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的理论框架就是在这部著作中建立起来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也主要是在《反杜林论》与《自然辩证法》中阐明的。

比如,在《反杜林论》哲学篇中,恩格斯在批判杜林的唯心主义先验论和形而上学的过程中,系统地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问题、物质与意识、物质与运动、时间与空间、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自由与必然等基本原理;论证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又如,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科学地总结了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发展的重要成果,批判了自然科学研究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观点,揭示了自然界的客观辩证性,论证了辩证唯物主义是关系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阐述了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范畴,比较详细地论述了物质的基本运动形式以及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还阐明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决定作用,提出了人类起源于劳动的学说。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时期来说,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与理论体系(原生态的)主要来自《反杜林论》、《自然辩

证法》两本书,这两部书是马克思、恩格斯相互支持、相互交流密切协作的产物。比如,马克思在1873年5月30日读了恩格斯谈自然辩证法纲要的信的第二天就回信说“非常高兴”。又如对《反杜林论》马克思逐章阅读过,其中有一章是他写的,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三个版的序言中明确地讲了这一点。他说:“本书所阐述的世界观,绝大部分是由马克思所确立和阐发的,只有极小部分是属于我的,所以,我的这部著作不可能在他不了解的情况下完成,这在我们相互之间是不言而喻的。在复印之前,我曾把全部原稿念给他听,而且经济学那一编的第十章《(批判史)论述》就是由马克思写的”。这绝不是偶然的。而是与他们在长期共同斗争中形成的立场、世界观是一致的,相互吻合的。具体说,马克思在讲到自己的辩证法与黑格尔的辩证法的根本区别时指出,他的辩证法不是头脚倒立的,而是有现实基础的,现实基础就是唯物主义,强调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结合统一。恩格斯也是如此,不止一次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结合统一,他明确讲过“现代唯物主义本质上都是辩证的。”可见在《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中主要由恩格斯运作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体系、基本观点,是反映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的世界观。怎么能说辩证唯物主义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呢?文本问题回应完了,再讨论一下科学前提问题。恩格斯曾经指出:“唯物主义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阶段。甚至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众所周知,科学的发展从古代的直观思辨,经过近代的经验分析,到了19世纪中叶,开始进入了以“整理材料”(恩格斯语)为标志的辩证综合阶段,一些以研究发展过程为特点的自然科学已相继出现并发展起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这些新的科学成果就其哲学意义来说,主要在宏观层次上,从不同侧面揭示了自然界的辩证联系与物质统一性。这意味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已经跨入了辩证综合阶段,所以唯物主义的进程才能从近代机械唯物论开始转向了辩证唯物论。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辩证唯物主义产生的科学前提。

辩证唯物主义产生以后,20世纪以来现代科学有了很大很大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特别是当今世界范围的复杂性探索、复杂性科学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现代科学的发展不断涌现的巨大的新成果,是否定着辩证唯物主义、证伪了辩证唯物主义呢?还是逐步深入地论证着辩证唯物主义?为它的充实丰富深化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呢?这是我们必须进行的同应和反思。

具体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后,20世纪以来,在科学发展历程中,又出现了相对论、量子论、遗传基因(DNA)的双螺旋结构“三大发现”,开辟了认识自然的新天地,即向微观(分子尺度以内的)和宇观(大尺度天体系统)领域进军。一方面,进一步揭示了微观领域的辩证联系:如20世纪初首先发现,光在光电效应等现象中显示出粒子性,在干射、衍射等现象中显示出波动性,因此得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结论。其后,到了20年代,又发现原来认为只有粒子性的实物粒子,如电子等也能发生衍射现象,说明它们也具有波动性。从此,认为一切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都是粒子性与波动性的对立统一。

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揭示了宇观领域(大尺度天体系统)的辩证联系:如爱因斯坦1905年提出的狭义相对论和1916年提出的广义相对论,直接否定了牛顿把空间、时间与物质割裂开来的绝对时空观。新的三大发现进一步揭示了微观、宇观领域的辩证联系,奠定了分子生物学、核物理、凝聚态物理、天体物理、电子学、光子学的理论基础,并形成了宇宙大爆炸模型、地球板块模型、基本粒子夸克模型等。科学发展沿着辩证综合的路径,大大前进了一步,是进一步证实了而不是证伪了辩证唯物主义。但辩证综合的特征尚未全面展现。

20世纪中叶以来,现代科学沿着辩证综合的途径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以电子学和计算机技术为主要标志的新的科技革命,形成了一系列高新科技部门。新科技革命的一个突出的特征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显现了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而以高度综合为主的一体化趋势。科学知识的综合性、整体化,比较全面地从总体上展现了现代科学进入辩证综合阶段以后的整体特征,使辩证唯物主义得到了有力论证,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为它的充实、丰富、深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前边已经提到,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系统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在物理、化学、天文、地学、生物、数学、经济等学科领域开展了大量有关复杂性或复杂系统的跨学科研究,以交叉结合为直接研究领域,以复杂性探索为中心内容的复杂性科学应运而生。

复杂性探索、复杂性科学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以系统的形式存在的,任何系统都包含着矛盾。而且不止一种矛盾,复杂系统更是大量矛盾形成的矛盾网络。由于矛盾的作用系统是运动的,而运动的机制是复杂的,所以,世界上的联系、关系,从根本上讲是非线性的,线性只是非线性的特例。整体性是由系统的结构来规定的,系统的复杂性主要是由非线性产生的,非线性是现实世界无限多样性、丰富性、奇异性和复杂性的来源。所以,越是走向科学发展的深处,我们就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复杂性问题。

对待复杂性问题,用简单的方法,还原论的方法是解决不了的,必须超越还原论发展整体论,用还原论、整体论辩证统一的方法,把复杂性当作复杂性来处理。这样做,重视非线性、随机性、不确定性、整体涌现性,从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复杂的关系上,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才能更精确、更深刻、更完整地反映客观规律,认识必然,引导实践,获得自由。

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最主要特点是:科学是研究复杂性的科学,技术是调控复杂系统的技术。复杂性探索、复杂性科学集中体现着现代科学发展的辩证综合的总体特征和发展大趋势。

事实胜于雄辩。它非但没有否定辩证唯物主义,证伪辩证唯物主义,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辩证唯物主义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以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成果,进一步夯实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科学基础。

(二)复杂性探索充实了辩证唯物主义发展观

辩证唯物主义发展观,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作为发展观的总体特征:联系的观点与发展的观点;作为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的: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作为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的:现象与本质、个别与一般、形式与内容、整体与部分、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可能与现实、相对与绝对等基本范畴。

复杂性探索对辩证唯物主义发展

观的基本观点、基本规律、基本范畴的充实、丰富和深化是多方面的。限于笔者对复杂性科学的理解是十分初步的,对辩证法基本观点、基本规律和基本范畴的认识又急需随着现代科学的前进加以深化,现只能谈些粗浅认识。

1、复杂性科学对辩证法的运动、变化、发展观点的充实问题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认为,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抗拒的规律,世界运动的总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螺旋式上升进程,是前进,是进化。

生命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所揭示的大量的科学事实无可争辩的表明,生命运动与社会运动的确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过程。

至于无生命的物理运动、化学运动其演化趋势是进化还是退化,则是现代科学史上曾出现的一个激烈争论和难于解决的问题。这就是19世纪著名的达尔文(生物进化)和开尔文(物理退化)的论战。具体说,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1850年提出了热力学第二定律。这个定律是关于在有限空间和时间内一切和热运动有关的物理、化学过程的发展具有不可逆性这样一个事实的经验总结。其表述方式有:(1)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不能作相反的传递而不带有其他的变化。(2)功可以全部转化为热,但任何热机不能全部地、连续不断地把所受的热量转变为功(即无法制造第二类永动机)。(3)在孤立系统内实际发生的过程,即使整个系统的熵数值增大,这个定律也称为熵的增加原理。自从克劳修斯提出热力学第二定律以来,物理学界普遍认为,无生命系统总是自发地从有序变为无序,从不平衡到平衡朝着均匀简单、消除差别的退化方向演变。如果把这一定律无条件地外推到整个宇宙,就会逻辑地必然地认为,随着宇宙的熵趋于极大,宇宙万物便会达到热平衡,一切宏观运动就会停止了,宇宙的末日就会来临了。克劳修斯就是由于把热力学第二定律不恰当地引用到整个宇宙范围,提出了“热寂说”,把对于有限孤立系统所获得的经验推广到全宇宙,把相对平衡绝对化,因而是形而上学的错误的,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批判了热寂论。他指出:“克劳修斯的第二原理等等,无论以什么形式提出来,都不外乎是说:能消失了,如果不是在量上,那也是在质上消失了。”并深刻指出:“放射到太空中去的热一定有可能通过某种途径(指明这一途径,将是以后自然科学的课题)转变为另一种运动形式,在这种运动形式中,它能够重新集结和活动起来。因此,阻碍已死的太阳重新转化为炽热的星云的主要困难便消失了。”

20世纪70年代,比利时物理学家普利高津从热力学第二定律出发提出了耗散结构论。这一理论认为非平衡是有序之源,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克服混乱,维持稳定,当外界条件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系统就会通过涨落而发生突变,由原来的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空间或功能上有序的结构。普利高津把这种靠能量流和物质流来维持的,通过自组织形成的新的、稳定的、充满活力的结构称为耗散结构。并认为自组织形成有序结构是发展演化的基本形式。科学地回答了无生命的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如何从无序走向有序的问题,也是对恩格斯所预言的“通过某种途径”能够使能量“重新集结和活动起来”的一种科学说明。肯定了包括无生命的物理运动、化学运动在内的一切运动变化过程,其总趋势都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演化过程,使“生物进化与非生物退化”的论争画上了句号。这就进一步充实了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

第二,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认为,在物质运动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演化过程中,有生命的物质是从无生命的物质进化而来的。这是物质运动形态演化中的一个重大的飞跃,也是历来为科学与哲学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在当时科学技术的背景下,恩格斯在《反杜林沦》中曾经作过这样的论断:“关于丧命的起源,自然科学到目前为止能明确地断定的只是:生命的起源,必然是通过化学途径实现的”。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具有一定边界的独立多分子体系。它含有蛋白质、核酸(DNA、RNA)、糖类、脂类等有机物质以及水、无机盐及微量元素。那么,在没有细胞存在时,原始地球上积聚的前生物有机分子(类蛋白、类核酸、类脂、糖类)是如何进化成生命的?

德国生物物理学家艾根研究了生命系统的自组织问题,于1971年提出了超循环理论。他认为,在化学演化与生物演化之间存在着一个分子自我组织阶段,通过生物大分子的自我组织,建立起循环组织并过渡到原始的有细胞结构的生命。

“何谓超循环呢?化学反应循环有不同的等级或组织水平,各个简单的、低级的、相互关联的反应循环可以组成复杂的、高级的大循环系统。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着高级的、复杂的反应循环,如各种催化循环(反应循环的中间产物可以催化另一个反应循环)。艾根认为,类似单链RNA的复制机制(正链与负链互为模板)的自催化或自我复制循环在分子演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艾根的超循环组织就是指由自催化或自我复制的单元组织起来的超级循环系统。这个超级循环系统由于能够(以一定的准确性)自我复制而保持和积累遗传信息,又由于复制中可能出现错误而产生变异,因此,这个超循环系统能够纳入达尔文的演化模式中,即依靠遗传、变异和选择而实现最优化。所以超循环系统可以称之为分子达尔文系统。团聚体和微球体虽然具有某种代谢的功能,但不能自我复制,从而不能保持、积累遗传信息;而超循环组织具备原始生命的最基本特征:代谢、遗传和变异,从而能借助选择达到生物演化水平。”最终导致了生命的起源,表明了生命复杂性是怎样从物理简单性中产生出来的。这有助于揭示生命起源的奥秘,也是复杂性研究对唯物辩证运动观的一个充实。

第三,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研究十分强调事物的生成演化,强调瞬态变化,强调路径依赖,强调对始初条件和环境的极端敏感性。这种演化观所讲的运动变化,主要指的是有曲折、弯路、反复、振荡、间断、跳跃、分岔的非线性过程,而不是均匀展开、单向直进、一往无前的线性过程。这是复杂性研究对唯物辩证运动观的又一充实。

2、复杂性研究对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对立统一规律的运用实证

耗散结构论主要研究了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条件;协同学则主要研究了系统组织化过程的动力;超循环理论研究了演化的超循环组织方式。对立统一规律讲的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因此,应主要以协同学为例来说明复杂性研究是如何运用和实证对立统一规律的。

协同学是德国物理学家哈肯创立的,其主要思想源于哈肯对激光理论的研究。他发现诸多相互独立发光的原子及其所产生的光电场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能产生出相位和方向都协调一致

的单色光――激光。进而,他把在激光研究中得到的一般原理,运用于解释其他自组织现象。通过与其他的物理学、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中的典型现象的类比分析,发现了完全不同的系统之间的惊人的类似性,认识到自组织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不论它们属于什么系统,都是大量子系统之间协同作用的结果,都可以用类似的理论方案和某几种数学模型进行处理,从而在1970年提出建立协同学的问题。1977年出版了《协同学导论》,标志着协同学的正式建立。协同学是关于多组分系统如何通过子系统的协同行动而导致结构有序演化的一门自组织理论。

哈肯1983年出版的《高等协同学》,使协同学理论达到完善的程度。在该书中“哈肯把协同学的基本原理概括为三个,即不稳定性原理、序参量原理和支配原理,认为这些原理构成了协同学的硬核。不稳定性是对相对稳定性而言的。以往的许多科学,如控制论,都是侧重于对稳定性问题的研究,而协同学以探寻系统结构有序演化为出发点,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考察不稳定性问题。它认为任何一种新结构的形成都意味着原先状态不再能够维持,即变成不稳定的。这样,不稳定性在结构有序演化中具有积极的建设性作用。协同学还认为,在临界点系统内部的各个子系统或诸参量中,存在两种变量,即快变量和慢变量。所谓支配原理,就是慢变量支配快变量而决定着系统的演化过程。慢变量和快变量各自都不能独立存在,慢变量使系统脱离旧结构,趋向新结构;而快变量又使系统在新结构上稳定下来。伴随着系统结构的有序演化,两类变量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表现出一种协同运动。这种协同运动在宏观上则表现为系统的自组织运动。序参量是处理自组织问题的一般判据,是系统相变前后所发生的质的变化的突出标志。它表示着系统有序结构的类型,是所有子系统介入协同运动程度的集中体现。序参量是一种宏观参量,是描述系统宏观有序度或宏观模式的参量。序参量是子系统之间协同合作的产物、表征和度量。同时序参量又支配子系统的行为,主宰系统整体演化过程。”哈肯曾指出:“量变质变规律和对立统一规律是他的协同学的哲学基础。”在协同学中哈肯是怎样运用并实证对立统一规律的呢?

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协同学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它具体指出:“生活中充满矛盾。举几个例子就足以说明了。一个青年想要上大学,他在两个完全不同的专业之间犹豫不决。两个专业各有利弊。另一个例子说的是一个青年女郎,好像天缘巧合,她一连碰上了两个很好的男子。两个人都想娶她。她觉得两人对她都有魅力,都舍不得回绝。她在两者之间左右为难。最后,一名竞争者说的一句话打翻了天平。青年女郎终于自愿委身于他。用协同学的话来讲,一个‘涨落’――一句话分出了高低”。

第二,它坚持用矛盾观点、一分为二方法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比如,在协同学中具体分析了“在社会生活中矛盾的转移”。它指出,“特别在社会领域中,存在着一些具有两个等价的答案。或更确切些说,两条出路的矛盾,在那里共同的行动使个人摆脱矛盾,并非消除它们。这里是几个本身似乎无足轻重的例子,但它们可以与引起剧烈冲突的问题相比拟。一个孩子生下了,他自然得有个姓,在许多国家中,习惯乃至法律上规定孩子应从父姓。但孩子同样可以从母姓。如果没有法律的规定,每对夫妻就将面临如下矛盾:‘孩子该从父姓还是该从母性?’毫无疑问,对所有夫妻来说,这是一种潜在的矛盾,没有法律规定时需由夫妻双方协商决定。在婚姻中也有同样情况,夫妻俩该用夫姓还是该用妻姓?有些夫妇选择双姓:米勒一迈埃尔。不难明白,如此再过十代,他们的姓得由一千多个姓组成。简直胡闹。这将使原来的折中办法成为毫无意义的荒唐事。……所有这些例子(还可随便举出许多)表明,在政治生活中。矛盾经常由个人转移到集体,或由集体转移到个人。这种个人与集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个人的结果是,通过集体的影响,例如法律,可使个人避免作出可能产生矛盾的决定。反过来,若个人具有较大作出决定的自由,那么对个人意味着可能产生更多的矛盾。”

第三,它认为一切系统所包含的不同要素、不同子系统之间都存在着既竞争又协同的关系。而既竞争又协同的关系实质上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关系,形形的各种系统实际上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都是由系统中要素的相互作用、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引起的矛盾运动过程。

第四,协同学认为在由要素的相互作用、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引起的矛盾运动过程中,存在两种变量,即快变量和慢变量。慢变量使系统脱离旧结构,趋向新结构,即矛盾运动中质变、飞跃;快变量又使系统在新结构上稳定下来,即在新质的基础上产生的新的量变。

第五,系统在白组织过程中,是怎样通过要素、子系统的既竞争又协同的相互作用,产生整体的秩序呢?协同学提出的序参量原理和支配原理就是回答这一问题的。它认为序参量是一种宏观参量,是描述系统宏观有序度或宏观模式的参量。序参量是子系统之间协同合作的产物、表征和度量。同时序参量又支配子系统的行为,主宰系统整体演化过程。“比如BZ反应(贝洛索夫――萨波金斯基振荡化学反应:丙二酸被溴酸钾氧化,铈离子为显示剂,保持反应物、生成物浓度达到临界值,出现红-兰-红周期振荡)中的组分浓度,铁磁相变中的磁化强度,贝钠德花样中的对流运动,激光系统中的光场强度,生态系统中种群的个数等,都可以看成是系统的序参量。自组织的过程也就是序参量产生的过程。在自组织前,系统的序参量为零,系统大量的微观组分处于无序均匀状态,或各行其是,杂乱无章,不可能产生整体的序。自组织开始后情况就不同了。一方面子系统的合作产生了序参量,这在哲学上叫做从微观对宏观的上向因果关系;另一方面,序参量又支配子系统的行为,这叫做支配原理或役使原理,在哲学上叫做从宏观到微观的下向因果关系。两者互为条件,从而使系统的宏观性质发生了改变。更重要的是,这种序参量的产生并不是外部约束或加于系统的,而是自发的。哈肯曾通俗地解释到:我们设想一个游泳者在游泳池内来回游,夏天池内拥挤,人来人往,彼此受阻。……游泳者会想到旋游这念头上来。开始也许只是少数人这样游,但不断有人加入,因为旋游对大家都更方便。这种没有外来指示的共同行为是自组织的,自然界以同样的方式行事。以液体为例,它‘发现’,如果它们能一起进行有规律运动,向上传输热的部分更容易得多……液体发现热的部分上升特别有利,于是这种方式不断增长……一种运动方式逐渐占支配地位,把其他方式压了下去,液体出现一种完全特定的卷筒运动,这种卷筒运动起着序参量的作用,引导各部分液体的运动方式。一旦这种方式在液体的部分领域形成,其他部分也将被吸引过来,也就是

说,它们被序参量所支配。”由此不难看出,在系统的要素间的既竞争又协同的矛盾运动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序参量是矛盾群体中的主要矛盾,序参量支配子系统的支配原理,就是主要矛盾对次要矛盾的支配作用。序参量原理与支配原理,具体体现了矛盾学说关于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及其在矛盾运动中的地位与作用理论。

三、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对复杂性研究、复杂性科学的指导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对复杂性研究、复杂性科学的指导作用的实现形式与途径是多样的。这里着重讲直接的与间接的两种方式、自发的和自觉的两条道路。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一般有两种方式:直接的与间接的。从间接的说起。所谓间接的,是指哲学往往要通过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来实现对科学的指导作用。科学研究方法往往是联结哲学和科学的纽带(中介)。由于科学研究方法有哲学基础,其中蕴含着哲学思想,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来存在,所以在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科学研究时,就同时实现着蕴含在方法之中的哲学思想对科学研究、科学发展的指导作用。这种以科学研究方法为中介的间接指导作用,在科学研究中是大量存在的普遍的。

辩证唯物主义对复杂性研究、复杂性科学的间接指导作用就是如此,我们知道复杂性研究是以还原论与整体论的辩证统一的系统论为方法论的。这一方法论是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整体与局部、形式与内容这两对范畴以及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为直接理论依据的。它蕴含着“整体与局部”和“内容与形式”的相互贯通与内在统一,也蕴含着物质统一性的层次性以及不同层次的逻辑相容性。由于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来存在,所以,在用还原论与整体论统一的方法,既系统的方法探索复杂性时,就同时实现着蕴含在系统方法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对复杂性研究、复杂性科学的间接指导作用。

再说,直接指导作用。这种作用是指科学工作者、科学家在从事具体科学研究时,直接以哲学的概念范畴、原理原则为指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由于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原则正确地反映了自然社会思维的普遍规律;又由于这些规律的作用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反映这些规律的概念范畴具有极大的普遍性概括性,而范畴概念的普遍性概括性越大,就越能频繁地进入人们的思维之中规范人们思维活动。所以,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在同外界事物打交道的过程中,随着经验知识的积累能够形成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但不能不经自觉的学习锻炼,就会成为天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者。所以,实现这种指导作用的形式也往往有两条道路:自发的道路与自觉的道路。

自发的道路就是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通过科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自发地体现了辩证法的指导作用。比如,俄国的著名化学家门捷列夫用比较的方法研究化学元素,发现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量的递增而发生周期性的变化,从而提出了化学元素周期律,在这里,他自发地运用了量转化为质的辩证法。正如恩格斯所说:“门捷列大不自觉地应用黑格尔的量转化为质的规律,完成了科学上的一个勋业”。自发的道路由于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往往在走过很多弯路之后,才在辩证法的指导下,找到正确的方向。

自觉的道路,就是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不仅注意系统的学习辩证唯物主义,而且有意识的把辩证唯物主义普遍原理与具体的科学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在科研中加以运用。比如,我国杰出的生物学家、实验胚胎学家童弟周教授,在细胞遗传学研究中,自觉地以辩证法的矛盾学说为指导进行核质杂交试验,取得了辉煌的成果。

上边举的是化学、地质学、生物学的例子。现在着重说,辩证唯物主义对复杂性研究、复杂性科学的直接指导作用问题。实现这种指导作用的形式,也有两条道路:自发的道路和自觉的道路。

自发的道路:电是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通过科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自发地体现了辩证法的指导作用。比如,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复杂性科学的先驱贝塔朗菲就是如此。他作为一位理论生物学家,针对当时生物学理论和研究中存在的还原论方法,认为只有把生命当作有机整体(系统)来考察,才能正确地解释生命现象。他说:“我们被迫在一切知识领域运用‘整体’或‘系统’概念来处理复杂性问题”。于是他把辩证法中早已有之的整体性思想作为中心思想突出起来,有意识地把系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类比同构的方法,对于各种现实系统进行全面考察和比较研究,找出了适合综合系统或子系统的模式、原则和规律,并借助数学和逻辑工具,把它们定量化、精确化、模型化,从而创立了称之为一般系统论的新学科。在这个过程中就自发地体现了辩证法的指导作用。在1972年贝塔朗菲临终那年发表的《一般系统论的历史和现状》中,就提到了这点。其中说:亚理士多德的“整体大于它的各部分总和”的论点,至今仍然是基本的系统问题的一种表述。这就是在辩证法思想指导下取得的理论成果。

又如,耗散结构论的创立者,复杂性研究欧洲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普利高津不仅提出过“探索复杂性”的响亮口号,而且在探索复杂性的实践中深有体会地说:“我们需要一个更加辩证的自然观”这反映了他在探索复杂性的指导思想上,开始出现了从自发到自觉的转向。

自觉的道路,就是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不仅认真学习辩证唯物主义,而且有意识的把辩证唯物主义普遍原理与具体的科学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举世闻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就是杰出的代表。他在几十年的科学研究历程中,在力学、工程控制论、航天科学、系统工程、思维科学、管理科学、系统科学、地理科学、建筑科学、人体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美学和哲学等领域都进行了开创性的工作,对推进现代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创造性地构筑了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开拓并创立了许多交叉学科。在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构想图中,有11大门类,分六个层次:哲学(辩证唯物主义)、桥梁(部门哲学)、基础理论、技术科学、应用技术、前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处于最高层,下边以部门哲学为桥梁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理论、技术科学、应用技术分层次地联系起来。这具体体现了:哲学来自非哲学,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向导,对具体科学有方法论的指导功能。形象地表达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相互依赖与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钱学森通过对系统科学及其应用的探索和研究,特别是在建立系统学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复杂性研究的重要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他说:复杂性问题,现在要特别的重视。因为我们讲国家的建设、社会的建设,都是复杂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科学技术就会有一个很大很大的发展。我们要跳出几个世纪以来开始的一些科学方法的局限进行复杂性探索。

他自觉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探索复杂性,在持续地深入地研究了范围广泛的横跨诸多大科学门类的问题基础上,于1990年初提炼出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范畴,以及处理这类系统的超越还原论的方法。钱学森认为所谓复杂性是开放复杂巨系统的动力学特性,解决这类复杂系统问题用还原论方法不行,必须用“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综合集成的实质是专家经验、统计数据和信息资料、计算机技术三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一个以人为主的高度智能化的人――机结合系统,发挥这一系统的整体优势去解决问题。我们知道:所有事物都有一定的质(即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一定的量(即事物的存在规模、发展程度),都是质和量的统一,都有决定事物性质的数量界限(度)。人们认识事物首先认识它的质,进而认识它的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把质与最统一起来掌握它的度。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就是质量对立统一的客观辩证法,在认识过程中有条理的复写,或叫程序性的展现。

电脑作为人脑的延伸,它能够帮助人脑完成一部分意识活动而且在某些功能上还优于人脑,如敏捷的运算速度,精确的逻辑判断力,永久的记忆力,可以突破人类自然器官的许多限制。综合集成探索复杂性必须依靠电脑帮助,但电脑毕竟是思维的工具,它本身不能思维,必须接受人脑的指令,按预定程序进行工作,不能自主地提出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人工智能与人脑功能的关系是局部上超过整体上不如。实行人机结合,使人脑智能与人工智能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就会使人类认识不断向微观和宏观两极扩展,使人能通过间接方式达到对事物更深层次的本质的认识,破解复杂性。在人机结合上,即在人机的对立统一关系上,一般来说人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在矛盾中居主导地位,起支配作用。人机结合以人为主。这具体体现了唯物辩证的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的思想。综上可见,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中国学派创立了处理开放复杂巨系统的理论与方法,不仅是在辩证唯物主义的直接指导下进行的,而且其中具体贯穿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如前面提到的质、量对立统一的思想,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的思想,等等。

上一篇劳动法

下一篇同在一片蓝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