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义哲学范例6篇

唯物主义哲学

唯物主义哲学范文1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唯物主义;实践观点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05-0049-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05-025

[本刊网址]http://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再到《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三部著作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式确立,是哲学史上重大的革命性变革。与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全新的概念和视觉来阐述的,其中区别于其他哲学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实践唯物主义的提出,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观点。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唯物主义的建立和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唯物主义不是一下子完成的,而是逐渐发展建立起来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把这时候的哲学称作“实践人道主义”,他这样写道:“共产主义作为私有财产的扬弃就是对真正人的生活这种人的不可剥夺财产的要求,就是实践的人道主义的生成”。这里所说的“实践人道主义”是“实践唯物主义”理论的前身,但也有着很大的差别,虽然其肯定了实践在哲学中的重要地位,也说明了要完成对理论的验证只有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

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写到“对真正的人道主义说来,没有比唯灵论即思辨唯心主义更危险的敌人了”。文中深刻的批判了黑格尔的思辨唯心主义理论,揭露了唯心主义的历史根源与错误理解,并明确地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化为了对立面而存在,“唯物主义的对立面一绝对的、即至高无上、无拘无束的唯心主义”。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意义上的建立是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部被恩格斯誉为“包含着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中提出的。在该著作中,马克思系统的、深刻的批判了唯心主义和旧的唯物主义,马克思指出,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旧唯物主义认为人是直观的,没有考虑到人的主观能动性,更没有看到人的实践活动对社会和自然产生的影响,因此是片面的,即“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而对唯心主义的批判,则认为唯心主义过分的、忽略实际情况的夸大了人的主观意愿,认为人的精神和意愿是万能的,这显然是荒谬的,是脱离了现实的。“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而作为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马克思提出了自己的哲学体系,新的唯物主义,亦即实践唯物主义。

二、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概述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来,马克思所提出的实践是“一种主体人的‘感性活动’、‘客观活动’、‘现实活动’,实践活动是可以凭着人的感官可以真实感觉到的客观过程”。此外,马克思还认为这种实践是具有革命性和批判性的,是主体人主观的、能动的改造自然、客观世界的一种活动,非感性的,这是主体人特有的能动性的体现。这是明显区别于唯心主义并且和旧唯物主义有着本质不同的全新理解,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的展现。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理论是将唯物论和实践论的有机结合,即马克思认为对于现实世界的理解,决不能单从主观意愿去理解,而是应该将要从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中、从实践和物质的辩证统一中去理解,这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贯穿始终的主题就是实践,在人类历史的发展和进步过程中,实践活动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也第一次明确地指出超越费尔巴哈哲学建立新唯物主义的过程,而从这个角度出发,马克思也得出了对人的本质的探讨,即“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并不是“抽象的”、“孤独的”,是在社会实践中所建立的复杂的关系网,是基于现实生活的。在后来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著作中,马克思批判了整个德国的旧哲学,并总结了其所建立的新世界观的论述,也建立了与之对立面的新的唯物主义,对于“实践唯物主义”,《德意志意识形态》也做出了详细解释“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事物。”

此外,对于实践唯物主义,还要弄明白其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关系,可以说,这三者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不同角度的观照。历史唯物主义是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另一种概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有队历史观的说明,“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之上”。而唯物主义和历史观的概念在费尔巴哈哲学中是完全分离的,可以说这是与唯心主义的历史观相对立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恩格斯更是将马克思所创立的哲学称之为历史唯物主义,他在《反杜林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提出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或“现代唯物主义”,并在《反杜林论》和《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对“历史唯物主义作了就我所知是目前最为详尽的阐述”。而对于辩证唯物主义,则是德国马克思主义工人哲学家狄慈根在1886年写的《一个社会主义者在认识论中的漫游》中提到的,普列汉诺也在1891年写的《黑格尔逝世60周年》一文用“辩证唯物主义”概括马克思主义哲学。

三、实践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

实践唯物论(实践的唯物主义)指马克思哲学世界观,是以实践思维方式为根本特征的新唯物主义,实践唯物论不是强调实践作为实践活动对理论、认识的基础地位和决定作用的唯物论,也不是以实践为对象的唯物论,而是指以实践思维方式为根本特征的唯物论。

对于实践唯物主义特点,首先是实践性。马克思认为生产劳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前提,也是历史发展的推动力量,为了生存,衣食住行各方面都要通过劳动去创造,而这就是社会实践,包括对自然的改造。其次,历史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社会革命的推动,而“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是科学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对现存的秩序进行根本性改造的、诉诸社会革命的、实践性的体系”。

实践唯物主义第二个特点就是历史性。它是马克思通过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劳动这一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发现并得出的结论,而不是像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一样,凭靠意愿思维去想象得到的,旧唯物主义是超越历史条件的讨论物质、意识、人等概念的,而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则是将抽象的转化为具像的,类似商品生产、流通、消费这样的过程的。

四、实践唯物主义的哲学精神及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坚持反对脱离实际的哲学研究,只是依靠臆想去创造所谓的联系,而忽略了现实生活。相反,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得到的哲学精神才经得起现实的考验,也才是有意义的,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这样的哲学体系,他强调用“实践”的观点和思维方式去看待事物,解决问题,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要敢于发现和揭露生活中的矛盾,用辩证的观点去看待,从而为人类改造世界奠定基础,这是“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点,面对现实,应该用一种批判的、革命的、发展的眼光和态度去看待和解决,这就是真正哲学精神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体现。

在今天的现实社会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唯物主义也是具有实际意义的。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从计划经济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而市场经济则是强调人的主观选择和能动作用,不再只是依靠政府的宏观调控,更加注重发挥人的价值。而实践唯物主义正是强调世界是变化的、客观的、有规律的,人面对这样的客观世界时不是听天由命,无能为力的,而是可以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探索、发现、改造这个世界的,拥有着自主选择、主动创造的能力,这也是适应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的。

另一方面,当今中国随着传统文化和国学精神的丧失,人的精神和信仰缺失等问题的凸显。对于当代的国人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包治百病的仙丹,但我们如果学着马克思,学会运用实践的观点态度去观照世界、去思考自我,未尝不能有一些精神收获。还需强调的是,“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思考相关哲学问题,理解、把握存在,言说、评价存在,阐释、诠释存在的全部秘密;规定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和精神实质,表征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意蕴、诉求和价值取向的根本变化。所以,只有学会了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才可能学会像马克思那样思考,而不是学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话语。”

唯物主义哲学范文2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念”中“对实践的理解”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物质性的实践活动”,其内涵包括:(1)对“物质性实践”的含义,它的“主体”、“客体”,以及该项实践活动与“人的世界”、“人的社会”和“人的社会历史”关系的理解;(2)对“物质性实践”的“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以及“真善美的统一”规律性的理解;(3)对“物质性实践”与“人的本质”、“人类主体”和“共产主义”关系的理解。另一方面是指“精神性的实践活动”,其内涵包括:(1)对“精神性实践”含义的理解。“精神性的实践活动”是相对于“物质性的实践活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它指称人类实践活动中的一种基本类型。(2)对“精神性实践”类型的理解。精神性实践的类型,除“实践性的观念活动”外,还包括在现代实践中发展起来的虚拟实践,以及知识、道德、信仰的教化活动等。(3)对“精神性实践”与“物质性实践”关系的理解。“精神性实践和物质性实践”作为人类实践的两种基本类型,这二者不存在谁重要、谁不重要的问题。倪教授还强调了“实践性的观念活动”这一往往被我们忽视的“精神性实践”的内涵。

倪教授认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念中,“对实践的理解”这一维度,尽管是非常重要的,但它只表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个别性的问题――即“对实践的理解问题”的变革和创新,不能从整体上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性质的变革和创新,而要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性质的变革和创新,就必须跃升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念”中“从实践理解”这一根本性的维度。关于“从实践理解”的合法性,倪教授结合“文本”进行了说明:他认为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谈论的实践,其首要意义是强调对相关哲学问题,诸如对“对象、现实、感性、真理、宗教、人的本质、社会生活的本质、环境的改变与人的活动或自我的改变的一致性”等问题,应“从实践理解”或把它们“当作实践去理解”。这样,马克思在《提纲》中实际上确立了他所创立的新唯物主义――即实践唯物主义的“从实践理解相关哲学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简称: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所谓“从实践理解”,就是从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去理解相关哲学问题,它决定着马克思所创立的新哲学――“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论性质。这要求我们在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对于传统教科书和学界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念”的把握,应从“对实践的理解”跃升到“从实践理解”这个更为根本性的维度,才能够在其“思想观点和理论体系”上做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创新。二、关于对象性世界与非对象性世界的辨析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何跃教授在专题发言中,首先回应了倪教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念”的新探讨,认同倪教授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念”有两重维度的见解,尤其是“从实践理解”的这一重要维度。何跃教授在题为《对象性世界与非对象性世界的辨析》中,依据马克思“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的相关论述,认为可以将与人类有关的存在,划分为打上了人类实践活动烙印的对象性世界和没有打上人类实践活动烙印的非对象性世界。前者是被人类赋予了意义或可以被人类指称和描述言说的现实世界,即人类的世界;后者是人类不能赋予其意义或不能指称和描述言说的非现实世界,即非人类的世界。何教授认为,首先,马克思的“人化的自然界”是人可以指称和描述言说的形下学世界,是对人有意义的现实世界。它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意识人类在特定历史时期如此这般显现、设定、建构、生产和创造出来的现实世界,是依赖于意识人类或人类意识而存在、发展的对象性世界。而这种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兼具精神和物质双重属性的典型的对象性活动。马克思的哲学本质上是一种实践哲学,如果强调实践客观性、物质性的一面,可以将马克思哲学界定为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如果强调实践的主观性、精神性的一面,也可以将其定义为实践人本主义或实践唯心主义。因此,无论是关于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实践唯物主义解读,还是实践人本主义或实践唯心主义的解读,都是基于对象性世界立场所作出的判断。

其次,非对象性世界是指不可能被感知、被直觉或证悟、被指称和正面描述言说的非现实世界。只有在非对象性世界,即“无”的意义上解读马克思的“人化的自然界”思想,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思想,才能确立马克思强调对象性实践活动、强调“改造世界”,强调“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以及强调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等思想的存在论根据。马克思坚定地主张在“人化的自然界”之先或后面尚存在一个“与人分离的”,在任何意识活动都使不上劲、用不上力的非对象性世界――“无”。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认为关于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最准确表述,既不是实践唯物主义,也不是实践人本主义或实践唯心主义,更不是流行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是强调“无”的先在性、非对象性的实践唯无主义。而如果一定要在对象性世界意义上定义马克思自己的哲学,其恰当的称谓是“以强调实践至上性为其基本特征的唯实践主义”,或反对执著于人类中心主义的人类中心主义。三、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创新问题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崔平教授在专题发言中,从自己近期思考中国学术创新为什么软弱无力的问题这一角度,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创新问题。

首先,学术创新一般被理解为单个学者的思想行为,而根据社会学关于宗教传播仪式的界定,创新是一种互动仪式。据此,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与创新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不可能没有创新,其“化”的过程必然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因为语境的变迁造成解释性适应,从而导致意义的变化。但是,不同的创新自觉程度会造成不同的创新效率,同时也会有不同的创新方向和创新功能。这种创新:其一从达伽默尔解释学的角度,可以界定为是自发的创新,即作为中国人自发的创新,是让马克思迎合中国人情感的创新。其二是自觉的创新。我们要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展中,意识到危机的存在,作出民族的自我批判,反思得失。

其次,在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移植到中国语境的过程中,有三个因素影响创新前途。根据柯林斯的学术变迁理论,思想创新的关键是形成创新性学术仪式,而学术仪式的普遍构成要素为知识基础(文化资本)、情感能量与关注空间。所谓文化资本,就是个体所获得的被仪式赋予一定情感能量的特殊符号;所谓情感能量,就是被互动仪式强度所决定的个体的行动热情和对仪式所创造的符号目标的热情;所谓关注空间,就是参与者一致的问题兴趣和对这种一致的体验,由此获得成员身份意识。据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创新就包含三个元素:一个是社会化的问题意识,一个是社会的创新情感能量,一个是普遍的认识规范。要期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创新活动健康地发展,就必须在此三者的基础上,形成具有社会力量的学术仪式,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逃离个体的孤独灵魂,成为一种社会对话,形成一种社会思想运动。

最后,崔教授还提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相关措施:第一,从否定到肯定。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学理上的否定―肯定的工作,同时这也是中国社会现实情况的发展需求。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兴趣要扩展,尤其是文化的角度。第三,创新方向上要一致,要有共同的问题意识。第四,要注重话语权仪式结构的变化。第五,注重学术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学术化。第六,建立起一套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对话机制。四、其他发言人对相关问题的观点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鲍刚毅教授在发言中认为,应当从马克思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去凸显出“实践”概念所蕴含的历史性、现实性和价值取向性。首先,从“实践”概念的历史性说,在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语境中,它对作为人的实践存在的展现方式的历史把握,是一种反省性的内在“体认”,给出了对现实批判的合法性,使“改变世界”的要求获得一个理论上的解决。其次,从“实践”概念的现实性说,理论自信来源于伟大实践中的理论自觉。我们所探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都须在实践中不断地创新、发展、完善。最后,从“实践”概念的价值取向性说,现阶段无论政府官员、还是民众,都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发展的困境,表明中国现代化之路任重而道远,必须在现实中经历“不断由理论自信到理论自觉”的过程。

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潘宇鹏副教授在发言中,讨论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关系。首先,从马克思学说性质的理解,他认为马克思是在超越哲学领域的“哲学批判”中构建了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同时在超越政治经济学领域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丰富和发展了哲学革命的成果,并在这两种“互动”的批判中――实现了经济学与哲学双重视域的内在统一。其次,对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政治经济学的理解,他认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具有双重视野:一是以适用于所有社会的物质生产为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二是以历史性为理论规定的历史唯物主义深层视野。最后,他认为,在马克思的思想中,历史唯物主义的这双重视野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柳海涛副教授在发言中,研讨了“从实践的观点看:何谓集体意向”的问题。首先,他以近来发展心理学中常被讨论的“假扮游戏”为例,从不同侧面对“何谓集体意向”进行了一个全景式的讨论。其次,他从非意向主义、现象学、发展心理学、神经科学的角度出发,描述了“集体意向”。最后,他引入实践的观点,从个体意向、集体意向和社会实践的蕴含关系,从生成论的视角,认为集体意向是个体在社会实践互动过程中生成的实在性现象,其在根本上是一个实践理性的问题。

唯物主义哲学范文3

关键词:目标探索;内容体现;方法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101-01

高中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阶段,这一阶段,学生的思想水平将“华丽转身”,即选择谁,信任谁,判断正确与否,学生的思想境界都有一个质的飞跃。生物学作为高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其学科的科研型决定了严肃性和唯物性。严肃对待生物,用唯物主义的教学观点教学生物,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应该成为高中生物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唯物主义哲学观点在高中生物学中随处可见,但要确实做好这一教学贯彻工作,很有必要进行一番探索。

一、唯物主义哲学观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目标探索

新大纲的教学目标明确规定:通过生物教学,要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认识生物体和生物界。了解生物体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的统一;生物体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了解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初步形成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新大纲同时指出,高中生物教学内容含有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因素。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认识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通过关于生物与环境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生态学观点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通过关于生物界的发展的科学事实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生物进化观点的教育。

二、唯物主义哲学观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内容体现

高中生物学是结合生物学基础知识的教学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如世界的物质性的观点、普遍联系的观点、永恒变化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等,每一个观点可以反映在不同的生物知识内容中。例如,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贯穿在整个教学内容中,几乎每一部分知识内容都包含着这个观点。同一部分知识内容,又可以同时反映几个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再如“生物的新陈代谢”,既可以反映世界是运动着的物质,各种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又可以反映事物是永恒变化的,还可以反映同一事物的内部是对立统一的。那么,应该通过哪些知识内容、进行哪方面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呢?怎样才能既体现辩证唯物主义规律的普遍性而又使教学具有重点,既能体现各个观点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而又不面面俱到呢?这就成为我们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高中生物教学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要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几个基本观点、高中生物教材的内容特点和高中学生的接受能力,确定高中生物教材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方面的重点,即重点进行哪几个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在选择和组织知识内容时,每个观点都要选择1~2个能够明显体现这个观点的典型内容,作为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的重点。“生命的物质基幢、“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的新陈代谢”等是体现世界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典型内容;“生命的物质基幢、“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与环境”等是体现物质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的典型内容;“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进化”等是体现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典型内容;“同化和异化”、“遗传和变异”则是体现对立统一观点的典型内容。通过这些典型内容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对相应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有初步的理解,然后再引导他们在同类型内容的教学中,举一反三地逐步加深对这个观点的认识。

三、唯物主义哲学观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表达方法探索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不是空洞地说教式进行的,而是要密切结合知识教育进行的,结合得越紧密,教学效果越好。怎样才能使知识教育与观点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在章节的教学目标方面做到知识与观点具有内在的联系。也就是说,知识要能明显地、充分地说明观点,而观点则可以贴切地、深入地解释知识。例如,“生物的新陈代谢”与“对立统一”的观点,“生物的进化”与“永恒变化”的观点,就具有内在联系,可以在教学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很重要,如果教学目标的知识与观点没有内在的联系,就很难使教材的知识与观点有机结合。

2、在教材结构方面做到知识与观点相互协调、有机结合。也就是说,在安排教材的知识内容时,要把知识和与它有内在联系的、相互对应的观点组合在一起,这样编写教材,就可以使知识教育与观点教育进程一致、有机结合、相辅相成。

唯物主义哲学范文4

关键词:世界观;物质世界观;实践世界观

中图分类号:B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68(2012)04000704

一、问题的提出: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世界观

对于世界观,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是这样来理解的:“所谓世界观(亦称宇宙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整个宇宙,包括自然界、社会历史和人的思想统统在内的根本观点。”[1]按照传统教科书对世界观的定义,世界观就有两个层次的内容:第一:传统教科书世界观中的世界包含自然、社会历史和人的思维三个部分,在这里,世界与自然、社会、思维等构成要素之间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但作为部分的自然、社会和思维之间是彼此并列的关系呢?还是相互之间具有内在的关系呢?第二:传统教科书把世界观规定为人们关于世界即自然、社会历史和人的思维的本质和规律的根本认识。但作为关于世界观中的世界所包含的自然、社会历史和人的思维的根本规律是什么呢?是自然、社会历史和人的思维共同遵循的根本规律呢?还是关于三者各自领域内的根本规律呢?

传统教科书针对世界观中的世界所包含的自然、社会历史和人的思维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关于三者之间的根本规律,这两个层次的问题是这样来解决的。首先来看第一个层次的问题:作为世界观中的世界所包含的自然、社会和人的思维三者都应该统一于物质这个根源,都应该从物质性的原则理解和解释三者的关系和来源。第二个层次的问题:作为世界观中的世界所包含的自然、社会和人的思维三者之间的本质关系和规律联系,都应该从物质世界固有的发展规律来进行解释和理解。按照传统教科书所认为的物质世界所固有的规律即为自在否定之否定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对立统一的矛盾规律。所以,自然、社会历史和人的思维共同遵守和依据的就应该是这三个规律。

但传统教科书对世界观的这种理解存在着内在的理论困境。首先,在第一个层次上:如果自然、社会历史和人的思维都被统一于物质,试问还有作为人类思维所特有的超越性和反思性的理性思维存在吗?其次,在第二个层次上:如果世界观是关于世界所包含的自然、社会历史和人的思维根本规律的观点,那么,作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其所要达到的是对“整个世界”或“整个宇宙”的根本认识。这种理解实质上是企图把“世界观”变成某种“知识的总汇”,如果世界观完全能够回答“整个世界”的根本的本质和规律,试问现实人的实践活动和科学还有存在的必要性吗?

显然,传统教科书所理解的世界观是物质世界观,用物质的方式阐明自然、社会历史和人的思维的根源,论证世界万物统一于物质,从而建构统一的物质世界观。不仅如此,传统教科书更强调自在物质及其不同表现形态物质的自然必然性,让人按自在的客观规律办事,从而建构统一的辩证世界观。把世界万物统一于物质与按物质世界所固有发展规律的辩证相结合和相统一,从而就构成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理论。

传统教科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实际上就是按以上方式建构出来的。它们把世界万物统一于物质与物质世界所固有的发展规律相结合和相统一,说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超越旧哲学的地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把世界万物统一于物质与物质世界所固有的自在辩证发展规律相结合和相统一,从而建立起既唯物又辩证的,作为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的科学世界观,即辩证唯物主义。由此,他们认为这种辩证唯物主义,应用和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任何一个原理、任何一个论断;就是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组成部分的历史唯物主义,也只不过是这种辩证唯物主义物质世界观在历史领域的推广和应用。

然而,导致传统教科书这样理解世界观的原因是什么呢?这就需要从对世界观的内涵来理解。众所周知,在同一个时代,人们所面对的世界是共同的,但基于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不同,他们所理解和观察的共同世界的视角就不同,即世界观就不同。这就意味着在世界观中存在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即基于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来理解和观察世界,就会形成什么样的世界观问题。而传统教科书的弊端,就在于其立足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和形式逻辑,“从客体或直观的形式”[2]178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而这种立足于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和形式逻辑的传统教科书,不仅会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中的世界所包含的自然、社会历史和人的思维之间的关系割裂化、凝固化,使其相互之间不可能形成内在的有机联系,而且会把人类所特有的社会历史和人的自主性、创造性统一于物质和物质世界的规律中,形成只见物不见人的世界观。

二、问题的解决: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真的实践世界观对传统教科书世界观的超越

由于传统教科书“从客体或直观的形式”[3]16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所以,要从根本上超越传统教科书所扭曲的本真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缺陷,就必须重新立足和回归本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对世界观进行重新的审视[4]。

(一)以历史性实践活动为思维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本体

针对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把“世界”看成是由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三个部分构成,并以自在的物质说明世界统一于物质,而作为属人的社会只不过是自然物质运动的一种高级表现形态,它的运动规律服从于自在的物质世界的规律。虽然它也指出作为社会历史性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但在其实际的理解中,往往撇开作为主体的人而孤立地“从客观实际出发”,而不知道“实际”本来就应该包括“主观实际”在内。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在实质上已经将现实人的世界归结、还原为单纯的自在自然世界。面对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撇开人类的社会历史性实践活动,仅仅对世界的物质性作简单化、抽象化理解的弊端,本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应该从历史性展开的实践理解属人世界的本体,并以历史性实践本体论为基础,去理解世界。实践世界观既包含着人对世界的事实性的理解,也包含着人类从自身出发对世界的变革要求。这样,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是以历史展开的实践的人的眼光,从人自身的生存、发展需要出发对世界的历史性实践的理解和变革,其目的是为人的生存、发展提供一个解释和改造世界的最高原则[5]。所以,我们应以历史性的实践去理解世界观问题,以突出人的历史性实践本体论,克服传统哲学教科书物质本体论敌视人的缺陷。

(二)以历史性实践活动的内在规律理解世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属人性

针对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世界观不仅把万物和人简单地还原为先在的物质的“还原主义”的缺陷,而且将外部世界和人分裂和对立起来的形而上学,进而使人遮蔽起来的世界观的弊端,本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从历史性实践活动的内在规律去理解、建构属人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所关注的不是自在物质世界,而是和自在物质世界相对的、和人处于对象活动关系中的属人世界[6]。属人世界是由自在世界所产生的,但它与自在世界却有本质的不同。它是在历史性实践活动中,即在历史性的生产过程中生成的世界,是通过历史性的实践活动而创生的人的世界。它体现了人的价值、目的、需求和本质力量,是通过历史性实践活动变革而来的属人世界。所以对于现实的人来说,他“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3]16。因此,只有从历史性实践活动的内在规律去理解、建构世界观,世界观的“世界”才是真正现实的世界、属人的世界。

(三)以历史性实践活动的逻辑,从历史性实践的对立统一律、质量互变律和否定之否定律,把世界理解为历史性实践的对立统一的世界

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以自在世界规律为前提,让人按自在物质世界自在发展规律办事,阐明世界万物遵循物质世界所固有的自在发展规律即自在的否定之否定规律、自在的质量互变规律、自在的矛盾律。然而,如果作为能动性的人和社会历史只能服从自在物质世界的发展规律,人和社会历史的一切均受自然规律的支配和决定。那么,人和社会历史就会被当成并统一于抽象的物,作为能动性的人和作为社会自身活动的规律就会丧失掉。针对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用自在物质规律理解自然界、社会历史和人的规律的弊端,本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主张,现实的人和社会历史的对立统一和生成发展,无一不是由历史性实践活动所生成和发展的。相应地,要寻求现实世界中的对立面的统一和生成发展规律,就只能以历史性实践活动的逻辑,把世界理解为历史性实践活动所生成的对立面统一的世界[7]。不仅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而且在人与人自身的关系上,都应该把自然、社会和人自身之间的对立统一,理解为由历史性实践活动所生成、发展的动态过程。而这所显现的就不是自然界的自在性与必然性,而是人的实践活动的自主性、自为性。显然,这种以历史性实践活动的逻辑,把世界理解为历史性实践活动的对立面统一的属人世界,才能克服传统教科书把作为主体的人和社会历史只能服从于自在物质世界规律的世界观弊端。

三、问题解决的启示:立足于实践世界观所理解的世界即自然界、社会历史和人

实践世界观的“世界”是由历史性实践活动所生成的、发展的自然界、社会历史和人的思维具有内在统一的整体性世界。它是以历史性实践活动为中介的,从历史性实践活动的内在规律理解自然界、社会历史和人的思维的根本观点。这种基于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为根本特征的关于属人世界的世界观所理解的自然界、社会历史和人的思维,与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所理解的就有了根本性的区别。

(一)实践世界观的自然界是历史社会的自然界

实践世界观视域中的“自然界”,不是人的历史性实践活动尚未触及的自在世界在内的无限的“整个宇宙”,而是为历史性实践活动所生成发展来的“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历史性实践活动,自然便被赋予了社会历史的性质。自然对人来说在任何具体的社会历史发展形态,无论是自然的内在结构,还是其外在形态,都是受到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制约,都具有属人的本质。因此,在马克思看来,“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来说才是自己的人的存在,并且自然界对他来说才成为人。”[8]尽管承认自在自然的规律性是哲学作为唯物主义的前提,但是,要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的唯物主义”区别开来,就不应该把对自然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直观”层面上,而是要从历史性实践的高度来理解。自然只有被理解为历史性实践所规定的自然,即历史社会的自然,才是与人密切相关的属人自然。由此可见,实践世界观中的自然是“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9]301。这个“人的现实的自然界”本质上为历史性实践活动所创生的自然界,它是人的历史性实践活动所生成的、发展的属人的自然,是“历史的产物”。

(二)实践世界观的社会历史是自然的社会历史

实践世界观视域中的“社会历史”,不是与历史性实践活动无关的,更不是以往哲学的“市民社会”,而是由历史性实践活动所生成、发展而来的社会[10]。由于历史性实践活动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社会必然是离不开自然界的,是自然的社会,不管人类社会表现得如何非自然化,但自然总是以其自身自在的规律性渗透到人类社会之中。虽然社会发展不是纯自然的过程,但也不是脱离自然的自在过程,而是表现为自然运动“相似”的过程;把人对自然的历史性实践活动关系从社会历史中排除掉,也即是把社会历史建立在无制约性的纯粹抽象上。显然,实践世界观中的社会历史“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2]128所生成发展而来的。这种建构过程是在一定条件和一定生产方式下由历史性实践活动改造自然所生成的、发展的完整的人类社会,其中变革自然的劳动实践是最基础的实践形态,但不是唯一的实践形态。在物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又生成发展各种社会关系,这些关系结构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社会历史,而这些结构形式之所以能生成发展出社会历史,都离不开作为客观性的自然这个前提。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世界观中的社会历史,不仅是依赖于自在自然,而且和自然界一样,是一个自然的、规律的过程[11]。

(三)实践世界观的人是社会历史化的自然人

实践世界观视域中的“人”,不是离开历史性实践活动去考察的,不是“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12]的人,而是人和其他自然物一样,都得依存于自在的自然。自然不仅是人类“无机的身体”,而且是人的精神的载体,“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无机的身体’”[13]。因此,人不是脱离自然界而独立存在的,自然界,无论是作为人的精神的载体,还是作为人类的“无机身体”,都是人赖以存在、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前提。 其次,人不仅仅是作为自然界的存在,而且是作为社会历史中人的存在。但这种人“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9]272,而是“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3]31的社会历史所中介的自然人。由此可见,实践世界观中的人,不是作为自然物的自在的存在,而是在社会历史中通过历史性实践活动所生成发展而来的自然人。这种由历史性实践活动所生成发展自然人,是具有社会历史性的。因此,实践世界观的人,就科学地解决了人的发展、人的自由等一系列问题。这就破除了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敌视人、抽象地重视人的弊端,从而建立起了“现实的历史科学”的人论。

参考文献:

[1]肖前.辩证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李崇富.正确认识“两次飞跃”,自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8.

[5]任志燕.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性[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316.

[6]倪志安.如何把握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性质――“重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性质研讨会”主要观点综述[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8689.

[7]赵华飞,白芳.关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研究述评[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419.

[8]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0.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0]李中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历史与反思[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621.

[11]曾庆玲.意识形态:马克思的立场与诠释[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4650.

[1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01202.

[13]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85.

Marxist Philosophy View of the World: Materialistic or Practical

SHANG Daheng

(College of Politics and Public Management, South 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唯物主义哲学范文5

关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的研究,学界有观点认为其中的思想是马克思早期本质主义逻辑的具体体现,与马克思之后确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存在着“认识上的断裂”。笔者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出发,认为《手稿》中马克思的思想是成熟期马克思思想的初步表达,前后具有一致性。

一、《手稿》中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分析

在《手稿》中,马克思指出,“人是类存在物,不仅因为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他自身的类以及其他物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而且因为——这只是同一种事物的另一种说法——人把自身当作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因为人把自身当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而这个“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即人的类特性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而马克思从“当前的经济事实出发”,进一步指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因此,他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即异化劳动。这种异化劳动造成的结果就是人的异化存在,“动物的东西成为人的东西,而人的东西成为动物的东西。”

不难看出,马克思在《手稿》中像费尔巴哈一样也规范了人有着固定的本质,并试图由此出发用人的类本质的对象化和异化去说明社会历史,把社会历史理解为人的本质的异化和复归的过程。正如阿尔都塞所说:“既然人的异化产生历史和人,那么这一异化就意味着有一种先于人而存在的确定本质。”

二、《手稿》中马克思本质主义逻辑的实质

在马克思看来,这个“确定本质”就是劳动。这似乎是个正确的出发点,然而《手稿》中的“劳动”是自然范畴,而不是社会范畴;是价值范畴,而不是历史范畴;是规范范畴,而不是描述范畴。马克思反对把“类”理解为某种人和动物的固有的全部特点的抽象总和,而是把“类”解释成生命活动的一定形式,理解为“生产生活”。马克思把劳动看作人的生命以及人自身价值得以实现的活动,是价值实现、生命实现的过程。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那么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答案是共产主义。因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很显然,这种劳动不是一个逐渐获得的过程,却是一个异化、丧失而后复得的过程,“劳动——劳动的异化——劳动的异化的扬弃——人的发展”构成了《手稿》的逻辑脉络。

虽然马克思视作历史本真基础的东西,已经不同于费尔巴哈的“生理—伦理”活动和“自然—情感”关系,但他仍然以“应该”存在的人的本真“自由自觉的劳动”和“真正的社会关系”为逻辑批判尺度,对现实存在的异化劳动的非人状况进行哲学—伦理学批判,这是单纯的价值尺度批判。正如张一兵先生所言,马克思在《手稿》中关于人的本质的异化与复归的批判逻辑“直接成为此时支配青年马克思思想的隐性权力话语”,“从本质上看劳动异化理论还是一种深层的隐性唯心主义历史观,因为异化理论并没有跳出传统的历史人学目的论。”

三、《手稿》中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彰显

卢卡奇说过:“历史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些实例:在某些时候,正确的行动却是在错误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马克思的异化复归理论其批判逻辑虽然是价值尺度,但是其批判方法却是历史尺度的,这也为《形态》中对人的抽象本质的消解奠定了深刻的理论基础。

第一,其批判起点的现实性。马克思在《手稿》中强调,他的批判出发点是“当前的经济事实”,而不是抽象的人的本质。就连张一兵先生评价马克思第一笔记第一部分的时候也这样说:“第一部分站在‘国民经济学立场上’的观点,如果从研究方法上看恰恰是社会唯物主义的……”马克思在《手稿》中经常使用这样的总起句或过渡句:“我的结论是通过完全经验的、以对国民经济学进行认真的批判研究为基础的分析得出的”,“我们是从国民经济学的各个前提出发的”,“我们且从当前的经济事实出发”,这是一种明显的客观和经验

转贴于

的态度。在这一点上,马克思超越了黑格尔的“自我意识”出发点和费尔巴哈的“感性活动”出发点,为历史地考察人的本质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第二,其批判逻辑的过程性。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人把自身当作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因为人把自身当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现有的”、“有生命的”、“普遍的”和“自由的”均不能当作人的类本质,而只能当作人的特点。而人的特点决定了人的类本质具有变动不居的历史性,人的历史也只能被看成是一种运动、一种生成,人可以在他的历史中表现自己,证明自己。马克思指出,“历史的全部运动,既是它的现实的产生活动——它的经验存在的诞生活动,——同时,对它的思维着的意识来说,又是它的被理解和被认识到的生成运动。”这一点清楚地表明了马克思把人的劳动本质的复归看作是一个历史的、不断生成的过程。

唯物主义哲学范文6

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同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完整命名 

唯物主义的研究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朴素唯物主义,第二个阶段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第三个阶段即为马克思所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哲学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阶段,具有历史性,同时也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经历了历史的变革,这个变革并不局限于历史性的变革,更多的是社会领域影响下而形成的哲学思维的变革,使得哲学理论中关于本体论的认识发生了改变,相应地,自然哲学理论和思维哲学理论也有所改变。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创立起来的,并形成系统化的学说。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而言,唯物主义经历了历史发展的过程,而辩证唯物主义是基于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而建立起来的崭新的哲学。从这个意义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定位,辩证唯物主义从社会历史性的角度进行研究,即为历史唯物主义,两者的本质具有同一性。采用不同的术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定位,从不同的层面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研究,共同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存在着同一化关系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中,将其界定为三大领域的一般规律研究,即自然领域、社会领域和思维领域。但是,辩证唯物主义并无法从认识论的角度将三大领域贯穿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特别是思维领域的研究,无法向自然领域和社会领域渗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解建立在唯物辩证法的基础上,以其为本质从方法论的角度进行理解,就可以唯物地解释三个规律以及相关理论。 

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划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部分,是逻辑上的划分,存在着历史的先后顺序。从这个意义上讲,并无法将两者之间真正意义地统一起来。如果从新的视角对历史唯物主义以认识,将历史唯物主义看作是哲学自身变革的实现,是对黑格尔哲学的扬弃,是对费尔巴哈哲学的超越。这就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哲学研究的一个层面,包括恩格斯对古典哲学进行改造后关于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可以被看作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补充,由此而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关于马克思所理解的辩证法,并不是现行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其是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对辩证法进行研究,所以,归根到底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直观上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其中所涉及的内容中关于自然领域和思维领域涉及并不多,而更多的是从社会历史的角度研究哲学问题。但事实并非如此,对自然领域、社会领域和思维领域的理解,如果仅仅是机械地理解是不符合哲学的思维方式的。马克思所确立的辩证法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针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进行研究,针对主体和客体的统一关系问题研究,对本体以及存在的真正含义以理解。因此,对唯物辩证法的研究,要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才能够对辩证唯物主义以本质上的理解。 

三、结论 

综上所述,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可以将这两个术语并列起来研究,而是要将其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研究层面,研究两者之间的关联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虽然是两种指称,却都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完整命名。 

参考文献: 

[1]陈颖.试论马克思恩格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对当代的价值与启示[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30(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