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疾病护理与管理范例6篇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与管理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与管理范文1

【关键词】呼吸系统;护理;医患和谐

呼吸系统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仅次于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胃肠疾病。人类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与发展,除生活环境不断恶化外,与抗生素、激素的滥用也有关,因为它们会降低人的免疫力,从而增加了肺气肿等肺部疾病的产生。与呼吸系统有关的疾病有,肺炎、咳嗽、咳痰、气喘等慢性病,这些呼吸疾病不易根除、易反复发作。笔者是在呼吸内科长期工作的一名护理人员,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介绍一下呼吸内科护理工作的要点。

1 呼吸疾病患者表现特点

任何疾病发生的因素都是多方面的,呼吸疾病也不理外,它的发病原因与患者的生理因素、年龄情况、心理情绪等有关,这些致病因素往往相互影响。

1.1 心理问题

呼吸疾病患者因系统免疫力低下,这些人群对环境比较敏感,易感程度强,受温度、气候变化影响大,病情易反复发作。它们的工作、生活等常会被疾病困扰,长期会造成病人抑郁、焦虑等,不好的情绪又会影响病人的康复,进而造成恶性循环。

此外,患者呼吸疾病严重时,如呼吸衰竭,辅助呼吸的人工呼吸机常会受到患者的排斥,一是其作为机器易给人冷冰冰的感觉,除了给患者不适外,长期使用还会使患者产生情绪低落、内心焦虑、抑郁、恐惧、怀疑等不良心理。

1.2 生理问题

呼吸内科患者有呼吸不畅、呼吸道有异物,胸闷、气喘等问题,他们的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呼吸节奏、脉搏、血压、痰量等指标会有异常。它们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呼吸疾病易反复发作,导致患者精神高度紧张,进而影响患者整体的健康情况。

1.3 人群组成特点

据调查,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多数是中老年群体,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大,人体机能如,呼吸系统、心机等功能变弱,排泄机能也变弱,加之长期粉尘,烟雾等有毒物在体内的积累,一旦有发病的诱导因素,呼吸疾病的症状便显现出来;也有一些因长期工作在粉尘环境的年轻人,如煤矿工人,他们短时间内接触含粉尘颗粒的频率十分大,即使身体健康,但有害物质已经远远超出身体的负荷,超出正常的自身净化能力,不能及时排除,最终导致严重的呼吸疾病。也有部分孩子因体质较弱而患者呼吸系统疾病,而有的人是先天性呼吸疾病。

2 护理工作应注意问题

患者接受住院治疗是对医院和医生的信任,护士作为医师治疗后,病人重要的关照人,与患者身体的恢复有密切关系,在对呼吸病患者护理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2.1 及时护理

护士工作繁忙、需要护理的病人很多,每天的工作量也很大,但我们要遵循选一行,爱一行的原则。不怕苦、不嫌累。把一些需要重要护理的患者分类,及时给他们必要的护理和照料。对其他患者也要给予及时医疗,关注其病情发展情况,并及时向主治医师反应,以采取恰当的治疗方法,治愈呼吸系统疾病。

2.2 工作态度和蔼

为人民服务是光荣的,真心实意为民众办事、解决他们在就医中遇到的困难,不仅是护士应尽的责任,而且有助于民众对医院产生感激心理,解决当今社会对医院只顾赚钱的质疑,提升医院、人民天使的形象。呼吸疾病易通过空气传染,清洁的住院环境对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也很重要。

3 护理方法要点

3.1 健康教育宣传

对患者来说,有健康意识很重要,这样他们就能学会保护自己。对呼吸系统患有疾病的人来说,有了健康意识,就会注意自己的饮食(少吃辛辣、咸、生冷等刺激性太强的食物)、注意天气变化给他们呼吸系统带来的影响,及时增减衣物、了解自己病情的发展,及时用药或就医、了解整体患者的心理情况,学会找家人或朋友及时疏导。

健康知识的宣传需要护理工作人员在护理时及时给与患者和家属,医院呼吸系统门诊可以有自己的健康宣传资料,及时发给患者。此外,医院也可以定期举行有关知识的教育讲座,让民众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3.2 医患沟通和谐

每天查房时与病人聊天,测量体温、肺部情况,痰量等情况,询问患者一天的身体情况,用药情况及对药物疗效的感应,及时了解病人的病情,给需要的病人及家属沟通,告诉他们患者病情,并结合身体动作、去和患者进行情感交流。给听话孩子以赞许和鼓励、给老人以希望,给中年人以叮嘱。让他们感觉到温暖、和真情,而不仅仅是医院里冰冷的机器、刺鼻的空气苦涩的药片。医患及时、有效的沟通对患者疾病的治疗有很大的帮助,护士可以在这以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3.3 药物、饮食、睡眠调理

药物治疗是对患者疾病初期治疗不可缺少的部分,及时给药能控制病情的进一步恶化,缓解患者的疼痛,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给患者心理安慰。护理人员在给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一定要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过敏反应等症状、病情康复情况等多方因素,适当调整药物和药物剂量,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护理人员要掌握药物的药性及不良反应的表现症状,进行药物注射时,全面了解患者的过敏史、用药史,注射易过敏的药物后要注意药物疗效、病人对药物的反应、药物副作用,掌握及时的抢救方法,提高药物的安全性、准确性、疗效性。同时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足够的睡眠、避免剧烈运动、注意饮食营养搭配、多食用高蛋白食品、适量食用水果、不挑食,不偏食,适当进粗纤维 素食物、保持大便通畅等,对呼吸内科疾病的治疗也有重要作用。

4 结语

呼吸系统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对环境比较敏感,易感程度强,受环境改变,心理情绪影响较大,因此,它们的工作、生活等常会被疾病困扰,长期会造成病人抑郁、焦虑等,不好的情绪又会影响病人的康复,进而造成恶性循环。护士对呼吸内科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要全面、客观分析问题,掌握病人病情动态,药物护理与心理护理相结合,在掌握呼吸系统的常规护理方法时,应注意与患者交流沟通,让患者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这样,既有利于医患工作的展开,又有利于病人身体的康复。结合患者自身生理、心理、文化、精神、环境需求,做到治病先治心,让患者放下思想包袱,确保护理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全星.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焦虑水平分析[J].医学产业资讯,2007,4(34):37- 38.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与管理范文2

关键词:老年人;呼吸系统疾病;范化护理

【中图分类号】R65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4-0232-01

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病变在气管、支气管、肺部及胸腔,病变轻者多咳嗽、胸痛、呼吸受影响,重者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呼吸衰竭而致死。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 人体各内脏器官必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在呼吸内科住院的老年患者中, 主要以慢性疾病为主。 患者表现为:体质虚弱、病情反复、 久治不愈等特点。 在老年呼吸疾病的护理中, 护理人员应结合老年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理特点、 病程长短等, 采取行之有效的规范化护理措施, 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本文对本院2009年10月-2010年4月120例60岁以上的老年呼吸疾病患者的规范化护理进行分析, 并作出总结。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09年10月-2010年4月120例60岁以上的老年呼吸疾病患者, 男性73例, 女性47例; 年龄61-86岁, 平均(69.5±1.7) 岁。 本组病例中,慢性支气管炎67例, 阻塞性肺气肿39例, 两者兼而有之14例。 病程: 慢性支气管炎15-34年, 平均(20.6±1.2) 年; 阻塞性肺气肿6-15年, 平均(8.3±1.6) 年。 同时, 本组病例中合并冠心病25例, 高血压18例, 糖尿病8例。

1.2 实验室检测结果:经过本院实验室检测, 本组病例中, 末梢血液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量明显增高29例。 在进行动脉血气检测的37例患者中, 均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 在进行血红蛋白检测的22例患者中, 血红蛋白数量均用不同程度下降。上述几个病例的患者在入院后, 均给予祛痰、 平喘、 抗感染、 解痉、镇咳、 消炎等治疗与护理措施, 患者均在11-23d内好转出院, 平均住院天数为18d。

2 规范化护理体会

2.1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有足够的爱心和细心,这是对一个护理人员最起码的要求,由于患者年龄较大,甚至多年面对疾病缠绕,可能会出现脾气无常、容易发火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要理解患者的心情,给予患者最大的宽容,始终以微笑来对待患者。要细心观察患者的生活起居,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并做好交流和沟通。由于部分老年患者有健忘和唠叨的心理特征, 护理人员应予以谅解, 并且以专业的护理知识和职业素养赢得老年患者的信任, 尽量消除患者的不良心态和情绪。 老年呼吸疾病患者在长期经受病痛折磨后, 会产生消极、易怒、 孤独等心理状态, 护理人员应嘱咐患者家属多陪伴老人, 使患者感受到亲人的温暖。 因此, 在老年呼吸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中,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心理问题,以调动老年患者最大限度的主观能动性,配合医护人员开展相关治疗与护理工作[1]。

2.2 呼吸道护理:当老年呼吸疾病患者在临床上表现出严重的呼吸道症状时, 护理人员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呼吸道护理措施。本组病例16例出现严重的呼吸障碍, 护理人员迅速使用吸痰器, 帮助患者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 以保持患者呼吸道的畅通。 在使用吸痰器时, 护理人员应注意吸痰管的及时更换, 吸痰动作应尽量轻柔。

2.3 饮食护理:在老年患者的规范化护理中, 饮食护理是不容忽视的关键环节之一。应提醒老人饮水每天应在一千五百毫升以上,供给充足的营养,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少量多餐,应保持足够营养物质的摄入。同时, 护理人员应注意调节患者的饮食习惯, 避免食用油腻、 辛辣等具有较强刺激性的食物[2]。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 患者还应保持每日的饮水量在1500ml以上, 以保证呼吸道黏膜的湿润, 以及病变黏膜的自行修复。

2.4 用药安全护理:在本组病例中, 患者普遍存在药物少服、 漏服、 用药过量等现象, 为了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性, 护理人员采取定时送药的护理服务措施, 并监督患者在规定时间将药物全部服下, 以免患者出现漏服的问题。 另外, 对于病情危重或吞咽困难的17例患者, 护理人员将药物研碎后溶入水中, 以便患者顺利服药。在患者用药后, 护理人员密切关注药物的实际疗效及相关不良反应。

2.5 健康指导:护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健康指导是十分必要的, 也是规范化护理的基本措施之一.在患者住院期间, 护理人员应教会患者进行体力训练、 缩唇呼吸法与耐寒锻炼等康复训练方式, 以利于患者增强肺泡的换气功能, 改善缺氧症状。护理人员在老年患者出院前应嘱咐他们或家属注意冬季保暖外套,严格预防感冒的发生,同时控制和减少空气中的过敏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应用动物皮毛制品和接触温血宠物,包括啮齿动物和鸟类,因其产生的皮屑、唾液、尿液和粪便均能引起过敏反应。需要注意的是, 患者一旦出现了呼吸道感染症状,以防止病情的恶化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3 总结

据国内相关医学研究部门统计: 老年人出现单一或多个内脏器官功能不全的几率约为85%以上, 由此引发的呼吸系统退行性变, 必然会导致患者出现肺活量减弱, 残气量明显增加等症状[3]。 由此可见, 在老年呼吸疾病的规范化护理中, 必须注重对于各种感染源的消除, 以保障患者的呼吸畅通和生活质量。 在呼吸内科老年患者的护理中, 护理人员必须掌握各类常见疾病的特点、 症状等, 及时制定行之有效的规范化护理方案。 同时, 护理人员应从老年患者的生理、 心理、精神、 文化与环境需求等方面出发, 加强护理干预措施的完善, 从而提高老年呼吸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吴志芳,张碧红.浅议老年病人的护理和护理道德[J].工企医疗, 2006,5(19):67-68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与管理范文3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8月~2010年10月45位矽肺合并呼吸系统疾病的男性患者,年龄60~84岁,平均68.7岁。

1.2 方法

其中1期矽肺合并肺气肿28例,2期矽肺14例,3期矽肺3例,采取心理疏导、饮食指导、病情观察、咳嗽、咳痰的对症护理、功能锻炼、电话随访。

1.3 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45例,除2例因年龄大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去世,43例通过护理干预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症状减轻,情绪稳定,能正确对待疾病,身心状态良好。

2 护理

2.1 病人评估 1期矽肺即使肺功能下降不影响正常生活,但当身体抵抗力下降,患呼吸系统疾病,可引起咳嗽、咳痰症状加重,反复急性发作和缓解交替发生,进行性加重。2期矽肺肺功能明显下降,胸闷、气短、缺氧等肺气肿症状。3期矽肺支气管痉挛或粘膜水肿,缺氧出现紫绀,合并肺心病时,颈静脉怒张,肝肿大、下肢水肿。

2.2 心理护理 矽肺合并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因为长期患病,影响日常生活,不同程度出现焦虑、紧张、恐惧、悲观失望等不良心理,我们针对病情及心理特征及时给予精神安慰,心理疏导。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护理环境和氛围,有计划地进行矽肺合并呼吸系统疾病病因、治疗和预后等知识宣教,取得患者的信任,并主动与患者接触,肯定他们为国家煤炭事业所做的贡献,耐心倾听工人师傅的诉说,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培养患者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与其家属配合,逐渐消除患者的焦虑、紧张、恐惧心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3 生活及饮食护理 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室内每日上午9:00~10:00,下午15:00~16:00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根据每一个患者的病情给予卧床休息,坐位或半卧位,衣服宽松,被服松软、暖和,以减轻对呼吸运动的限制。对心、肝、肾功能正常的病人,给予充足的水分和热量,每日饮水量1500ml以上,有利于保持呼吸道黏膜的湿润,降低痰液黏稠度,使痰容易咳出。适当增加蛋白质、热量、粗纤维饮食,低糖饮食,可避免血液中二氧化碳过高,可以在食物中加入不饱和脂肪酸如:黄豆油、花生油等。粗纤维食物可预防便秘,避免产气食物,可以预防腹胀。高蛋白食物提高能量,强壮肌肉和骨骼。

2.4 病情观察 病人急性期有明显的咳嗽、咳痰及痰量增多,缺氧发绀加重常为原发病加重的表现,注意观察神志、呼吸、心率、血压及心肺体征变化,使用心电监护仪,监测心率、心律、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节律及血压的变化,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2.5 咳嗽、咳痰对症护理 (1)深呼吸和有效咳嗽:鼓励和指导病人进行有效咳嗽,指导病人每日2~4小时定时进行数次随意的深呼吸,在吸气终了屏气片刻后爆发性咳嗽,排出呼吸道内分泌物。(2)胸部叩击:五指并拢,呈空心掌叩击胸部,叩击从肺底到肺尖,肺外侧到内侧,叩击时间15~20min,每日2~3次,注意观察病人面色、呼吸、咳嗽、排痰情况。

2.6 呼吸功能锻炼 (1)腹式呼吸锻炼方法:患者取立位、坐位和仰卧位,做深呼吸,一手放于腹部,一手放于胸前,用鼻子吸气时尽力挺腹,用口呼气时腹部内陷,尽量将气呼出。吸气2秒,呼气4~6秒,吸气与呼气时间之比1:2或1:3。(2)缩唇呼吸锻炼方法:通过缩唇形成的微弱阻力来延长呼气时间,增加气道压力,延缓气道塌陷。[2]用鼻吸气,缩唇做吹口哨样缓慢呼气,自动调节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和缩唇程度,每天3次,每次30分钟。以上两种锻炼方法达到提高潮气容积,减少无效腔,增加肺泡通气量,提高气道内压,防止小气道的过早闭合,增强肺泡换气,改善缺氧,缓解气促的症状。

2.7 电话回访 患者出院后护士每月一次电话回访,询问身体情况,告诉病人做到生活规律、预防感冒、避免受凉及与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接触,避免烟尘吸入,如天气良好多到户外活动,提高呼吸肌力量,改善呼吸。

3 小结

矽肺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威胁到生命健康。早期预防并采取有效地治疗和护理,可改善患者的预后,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是矽肺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好转的有效措施。护理人员应加强相关知识学习,更好地为临床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与管理范文4

【关键词】老年患者;呼吸内科感染;预防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040-0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患者选择呼吸内科收治的老年患者,女患者76人,男患者90人,共166人。所有的老年患者中,患病最长时间为20年,最短病患是2年。166例患者中都有不同的病症,其中12例不稳定性的发生心绞痛,45例Ⅱ型糖尿病,56例患者有哮喘,22例存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还有31人患有高血压。

1.2方法我们对在医院治疗的166位老年患者的全部资料进行分析,分析老年患者感染的原因,并针对感染的情况进行详细的分类,并对感染的原因采取预防措施。

2结果

2.1统计下面表格是166位老年患者感染情况分析表。从表1中不难发现,泌尿系统感染的情况最少,呼吸系统感染和消化系统感染的情况最多。

2.2病原菌的种类主要有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及真菌等。

2.3感染因素分析环境因素。首先机械通气等医源性的治疗使老年患者的气道保护免疫力降低,真菌感染几率增加。其次老年患者家属及其它人员的探视,病房内空气污染加重。医院中病原菌原本就多,护士护理时操作步骤不规范,等都是引发呼吸道感染的因素。

心理因素。多数呼吸内科老年患者感染后,会出现胸闷,胸痛,咳血,咳嗽及咳痰等症状,增加了其痛苦。此外长时间的病程使患者心理极易产生紧张,烦躁不安,抑郁,恐惧及焦虑等负性情绪。其中生活无法自理的部分患者抑郁心理更为严重。在上述诸类消极情绪影响下,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从而影响预后的效果,临床治愈率降低,感染几率增加。

生理因素。呼吸内科感染的老年患者,多为年龄大,且并存有多种糖尿病,高血压,哮喘等基础性疾病,病程长,发作频,致使真菌入侵下呼吸道,感染肺部。研究资料调查显示,呼吸内科患者的上呼吸道带真菌者高达20%。

3讨论

老年呼吸内科感染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不仅严重影响了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也对其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究其原因,与心理、生理、环境因素等密切相关。

老年患者由于生理性衰退,机体各组织、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均较青壮年下降,自身免疫力低下,呼吸系统对外界致病因素的防御能力减弱。大部分老年患者均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基础性疾病,进一步增加了老年患者对感染的易感性,为病原微生物的种植提供了机会。老年患者病情迁延、易复发,对于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受性与青壮年患者不同,大部分老年患者均有广谱抗生素应用史,抗生素的不合理用药使耐药菌株形成,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由于老年患者的生理和病理特点,在治疗过程中常需要进行侵入性操作以进一步明确诊断和治疗。侵入性操作增加了与致病微生物的接触,使感染的风险大大上升。

呼吸内科是感染性科室,患者多为肺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各种病原微生物相对较多,且种类复杂,同一病房内的患者可通过飞沫传播病原微生物,反复感染的发生率较高。

本组研究通过分析166例患者感染的因素,体会如下:①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对呼吸内科老年患者诊治时,应勤洗手,避免细菌传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制度,以防侵袭性操作引发的感染。多数老年患者病程长,发作频繁,心理承受能力极低。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多与其进行交流沟通,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②严禁滥用药物,严格管理抗菌素的应用。35%的感染发生率与抗菌素的过度使用有关。为此在为患者治疗过程中,应规范应用抗生素,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范围及使用量。尽可能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减少耐药菌的产生,增强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或防止感染发生率。③加强呼吸内科管理。对呼吸内科医护人员进行管理制度培训,加强、完善其管理工作。做好消毒、隔离工作,病房内经常通风,定期消毒。告知患者及家属严格遵守医院陪护制度,尽可能减少探视时间。

针对感染因素,在今后对呼吸内科老年患者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感染的预防,维持病房内适宜的温湿度,经常自然通风,定期采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地面、台面等采用消毒剂擦洗。将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患者隔离,对感染性患者的分泌物妥善处理。积极治疗基础性疾病,增强机体免疫力,加强全身支持。接触患者、实施侵入性操作前后严格执行手卫生,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抗感染治疗时注意每日观察患者痰液性状和量,结合临床检查结果正确判断感染类型、严重程度等情况。

综上所述,医院感染由诸多因素引起。对于呼吸系统感染的老年患者,应加强管理,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对症治疗,严格控制抗菌素用量,合理用药。对患者因疾病出现的不良情绪进行适当干预,使其以最佳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感染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张秀芳,李亚娜,王九红.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15):3606-3608.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与管理范文5

【关键词】肺炎;老年;临床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R8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033-02

老年肺炎是指60岁以上(或65岁)患者所患肺炎[1],这种肺炎无论在感染学、呼吸道感染学、老年学,还是在预后上,都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据我国卫生部近些年公布的十大死因呼吸系统感染在我国农村一直稳居首位,在城市占第四位老年肺炎在感染疾患分类中占46.3%,也占首位[1],足见其重要,也可见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性更大。 近年来老年人口比例逐渐增高,而老年人因形态、生理、生化改变都导致老年人患病机会增加。老年人一旦感染肺炎疾病进展快,治疗难度大,病死率高,因此对老年肺炎的治疗、观察和护理至关重要。

1 临床特点

老年肺炎有明显的几大特点:①基础疾病多,且严重,难于治愈,免疫功能下降。随着年龄增长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脑血管疾病增多,还有消化系统疾病、糖尿病、老年痴呆、恶性肿瘤等。老年肺炎中相当一部分是因误吸引起,本组有21例患者是由于误吸导致肺炎发生。②临床症状不典型,得到及时就诊的少。老年人体质虚弱,呼吸系统反射活动减弱,因此肺炎临床症状不典型[2],呼吸疾患特有症状不明显,而其他系统症状,如意识障碍、腹部症状反而明显,以致误诊。本组有9例患者仅表现为乏力、纳差、腹胀而无明显咳嗽咳痰,出现高热的1例,意识障碍1例,③病情进展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治疗的时效性差,机体恢复慢,本组1例病人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2治疗与护理

2.1治疗:老年肺炎的治疗需要争分夺秒,全面仔细地观察病情,防止从单纯肺炎转向呼吸衰竭、全身炎症综合症及多器官功能衰竭。

2.1.1抗生素 选择有效抗生素是关键,首先要分清患者是CAP还是HAP,结合本院今年使用的抗生素状况及病原菌培养结果来选用抗生素,对重病例使用广谱抗菌素。

2.1.2 皮质激素皮质激素的抗炎、抗毒素、抗渗出、抗氧化等作用对治疗肺炎是有利的,根据4条使用激素的标准[1]即①肺炎发病4日内;②PaO2<8.0Kpa;③广谱抗生素足量;④观察疗效如不满意则不必超过7日。此外,皮质激素具有排钾作用,老年人肾功能减退,易引起低钾血症,而补钾不慎又极易导致高钾血症[4],使用皮质激素期间予血钾监测,心电监护,严密观察血钾情况,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

2.1.3 保护重要脏器、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保护机体各脏器的功能在老年肺炎治疗中很重要,不仅肺脏,其他脏器随年龄增加也有各种各样的衰退,无论是疾病本身,还是医源性的都要时刻保护各脏器的功能。

2.2护理:

2.2.1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给予多功能监护仪监测心率、心律、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老年病人尤应注意观察神志、精神状况,观察电解质及血气分析,加强巡视,及时记录。注意并发症的观察,发现患者意识、神志呼吸节律改变是病情危重的表现,须立即救治,本组有2例出现意识障碍,血气分析报告:动脉血氧分压(PaO2)50~53mmHg,二氧化碳分压(PaCO2)80~100mmHg,PH10~7.30,提示是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Ⅱ型呼衰,及时的使用呼吸机(临床上不一定都选择这种模式。)辅助通气治疗后,病情改善。

2.2.2 保持呼吸道通畅老年病人尤其是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和老年痴呆的病人,咳嗽反射减弱,不能有效排痰,常有气道分泌物的潴留,给予翻身拍背,指导患者深呼吸及2步咳痰法训练,协助病人取坐位或半坐卧位,胸前抱一软枕,平静呼吸数次后深吸气末屏住呼吸10秒钟,接着用力咳嗽,将气道深部的痰咳出。鼓励患者自行咳痰,以减少负压吸痰引起的不适与并发症。给予雾化吸入时指导病人深吸气,使雾化药液可达气管黏膜。

2.2.3 及时采取痰液标本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留取标本前指导和协助病人漱口,拍背促进排痰,痰标本留取后及时送检,对不能有效配合留取痰标本的痴呆病人采用气道内吸痰的方式留取,将吸引器连吸引管,在吸引管与吸痰管之间连接一个“双耳”试管,由两人配合操作留取痰液。

2.2.4 呼吸衰竭的病人按医嘱尽早行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比如使用双水平正压通气可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减少气道插管的机率[5]。上机前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病人紧张心理,取得病人的配合,按医嘱合理调节呼吸机参数,吸气末(IPAP)10cmH2O,呼气末压(EPAP)5cmH2O,吸氧流量(FiO2)40~60%,注意观察呼吸机的运转情况及病人的病情变化,指导病人闭唇呼吸,监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血氧饱和度(SaO2),根据血气分析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注意观察使用呼吸机的并发症,观察有无胃肠胀气、排痰困难,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上机期间密切关察患者排痰情况,发现痰液多及时脱机排痰,脱机期间改鼻导管吸氧(5L/分),防止脱机低氧血症发生。

2.2.5 心理护理 对老年人的心理治疗和生活信心的鼓励是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老年病人患病后容易产生焦虑、悲观、恐惧、孤独等负面心理,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关心体谅病人,多与病人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各项操作前耐心做好解释,是病人有安全感。有研究表明,焦虑与家庭内支持、家庭外支持呈明显正相关[6]。鼓励亲友按时探望,允许家属陪护,给病人心理支持,减轻孤独感,使其保持乐观愉快的心情,积极配合治疗,促进早日康复。

2.2.6 营养支持 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鼓励病人进食,心肺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多饮水,有利于排痰。进食呛咳的病人,进食时取高半卧位或坐位,进食速度宜慢,以免呛咳引起误吸加重病情。对容易误吸的脑中风后及痴呆的患者留置鼻胃管,给予鼻饲高能流质,满足机体营养需求。使用呼吸机时合理安排上机与进食时间,保证营养供给。

2.2.7 健康教育 重点是预防,根据调查每年冬春季是老年肺炎的高发时期,外出时要注意保暖,加强体育锻炼,做些力所能及的运动,如深呼吸,太极拳。散步,慢跑等运动,增强体质,保持居室空气清新,不到人群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及时就诊,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3体会

老年肺炎有其疾病特点,典型肺炎症状不明显、就诊迟,疾病变化快,并发症多、预后差。治疗中除严密监护、及时治疗外,及时的采取痰液标本至关重要,根据病原菌使用抗生素是有效控制感染的关键,此外,营养支持和心理护理是促进疾病康复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张金铭.呼吸系统疑难病和罕少病.天京.天京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4,4:44-47

[2] 冯炜.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2):97

[3] 朱晓梅.浅谈老年人合理用药.中外医疗,2009,28(3):95

[4] 王怀良.老年人药物治疗应注意的问题.中国社区医师,2002,8(23):20-21

[5] 徐国建,彭丽萍,吕晓红等.双水平正气道压通气治疗老年肺炎并发肺水肿疗效观察.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33(2):347-349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与管理范文6

第十六届、十七届世界猪病大会有许多关于猪呼吸系统疾病的专题,目前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orcine respiratory disease complex,PRDC)已成为影响全球养猪业经济效益的头号疾病。类似这种由多种病原、多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混合感染,将是今后养猪业面临的主要难题。因此,猪的呼吸道疾病被认为是困扰猪场生产经营的主要问题之一。

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从病理学上,按其发病部位,可分为3种主要类型:鼻炎、肺炎、胸膜炎。不同病原侵袭不同生理部位,造成靶器官损伤或全身各系统病征。在生产中,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可分为以下几类:(1)细菌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有支原体肺炎(猪喘气病,MH),猪放线杆菌胸膜肺炎(APP),猪链球菌病(SS),进行性萎缩性鼻炎(AR),猪肺疫等;(2)病毒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有猪繁殖与呼吸系统障碍综合症(PRRS),猪伪狂犬(PR),猪流感(SI),猪瘟(HC)等;(3)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有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等;(4)寄生虫性呼吸系统疾病,如由蛔虫、后圆线虫、肺丝虫等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

二.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致病因素

猪呼吸道疾病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传染性、环境、管理以及遗传因素等。

1传染性。 呼吸道疾病在不同的猪群中,可通过接触传播,包括购猪、人员和物品等在猪场间的流动,也可通过空气在不同猪群中传播。引起PRRS的病毒可通过传播。有些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炎支原体和猪呼吸系统冠状病毒(PRCV)等经空气传播,其传染性可达数公里。许多气候因素,如风向,风速,可以促进猪群间疾病的传播扩散。

2环境及发病的季节性。 周边地区有屠宰厂及肉食品加工厂,存在呼吸道疾病疫情,对猪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威胁。猪舍小环境控制不良,如粉尘大,氨气浓度大于50 PPM、二氧化碳含量大于0.2%等,都会成为呼吸道疾病发生的诱因。有些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有着明显的季节性。Bille等(1975)发现冬季仔猪肺炎发病率远远高于夏季。丹麦屠宰场的资料证明,气候对呼吸系统疾病有影响,胸膜炎在夏季发生率最高,冬季最低,萎缩性鼻炎在秋季发病率最高,春季最低。但总体来说,在秋末、冬季、初春时,猪舍空气干燥,粉尘大,换气与保温的矛盾处理不当,常为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

3管理。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生与猪群的饲养管理水平有着密切关系。外引种猪有时会引起整个猪群感染呼吸道疾病;猪舍通风不良,温差大,湿度高,转群、混群应激,非全进全出(AIAO)的饲养方式等,都可能成为呼吸道疾病发生的诱因。消化道疾病可降低机体对肺炎的抵抗力,据屠宰发现,曾患有肠炎的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率较高(Aalund等,1976)。

除上述原因外,还有猪群免疫程序是否健全,保健是否科学,免疫水平,营养状况等因素都有可能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诱发猪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4.遗传。多数研究表明,呼吸障碍在某种程度上受遗传影响。有临床观察表明,纯种汉普夏猪(Hampshires)比约克夏猪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低(LundehEim和Tafvelin,1986)。约克夏猪比长白(Landrace)猪对萎鼻(AR)的易感性高(LundehEIm,1979;Smith,1983;Straw等,1983)。中国编辑。

有资料表明:去势公猪对肺炎和胸膜炎的发病率比母猪高10%,可能是去势造成的应激及其引起的激素变化导致了这种差异。

三.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确诊呼吸系统疾病应依据病史,临床观察,实验室检验和尸体剖检包括屠宰时检查等做综合判断,并进行鉴别诊断。

四.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综合防制

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控制,应在整个猪群中消除病原或降低猪群的感染压力,同时增强猪群的防御机能;在明确病原,并能有效地切断传播途径、能进行准确诊断的情况下,净化病原是目前控制许多呼吸道疾病最有效的措施。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根据各场实际情况,建立生物安全体系,制订相应的技术和管理规范。

1.建立生物安全体系。生物安全体系是指排除疫病威胁,保护动物健康的各种方法的集成,主要内容包括环境控制、卫生防疫、营养、兽医管理及猪群的保健等。

2.猪场内采取封闭式管理 。饲养人员应极大限度地减少流动。减少出入场频率,禁止串舍串栋。

3 .建立科学的免疫接种制度 。根据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疫情, 结合猪群母源抗体水平及抗体的消长规律和病原自身的特点,建立适合本场的科学免疫程序。健全免疫接种制度,注意疫苗的保存条件和使用方法,确保免疫剂量和有效浓度,一猪一针,安全接种。

4 .科学饲养管理是预防疾病的基础。加强和改善猪群饲养管理,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的产生,提高猪群对疫病的抗病力。

5.预防性用药,防患于未然

五 . 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猪群的治疗对策

(1)有些呼吸道疾病没有有效的疫苗预防, 可以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和对症治疗,来控制其它病原的继发感染。

(2 )实验室进行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进行对症治疗,防止继发感染,同时对发病猪只进行隔离饲养,精心护理,防止病原扩散。对于治疗无效或无治疗价值的病猪、僵猪,及时淘汰。

(3 )药物群控防止继发感染:可在母猪围产期饲料、仔猪料、育成猪料中定期添加敏感药物。对某些严重的呼吸道疾病,可采用脉冲式给药。常用的药物有支原净、加康、氟甲砜霉素、泰妙霉素、土霉素、金霉素、恩诺沙星、卡那霉素、阿莫西林等,根据病情选用单一或联合用药。注意:对于即将屠宰上市的猪只,考虑好药物的休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