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认识范例6篇

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认识

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认识范文1

论文摘要: 针对学前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对儿童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游戏自身的特点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方法和要达到的目的有着相似性和统一性,使游戏成为开展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最有效方式。

学前期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不仅是人的认知、语言、动作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学前期儿童的身体和思维都还处于人发展的初级阶段,其认知思维和语言能力都还处于一种不完善的状态,以怎样的方式来开展学前儿童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呢?笔者认为游戏能有效开展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游戏既给学前儿童提供了一个自由、开放、宽松的心理环境,让他们学会表达和控制情绪,学会处理焦虑和内心冲突,又能让他们体验到自主快乐,激发其自信心、幸福感、成就感,潜移默化地形成了积极健康的心理。

1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赛里格曼引发的心理学研究的新视角、新领域,它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对心理问题作出新的解读,并以此来激发人自身所固有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并运用这些积极因素来增进人类的健康、幸福,促进社会的繁荣。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孟万金教授整合借鉴西方积极心理学及积极教育思想而提出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它认为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从消极、被动、补救向积极、主动、预防和发展的方向转型,应该重视全体学生,并全面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而不是象以往只注重个别学生及其心理问题。除了以积极视角、主动态度之外,还要用积极的途径、思想来培养受教育者的积极心灵,最终实现积极健康心理教育目标。

2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给学前儿童播下了积极心理的种子

学前期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不仅是人的思维、语言、动作、身体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我们在重视儿童智力和身体发展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儿童的心理发展,不能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事实上,如果我们仔细去观察,儿童其实也是有烦恼、有忧愁的,也存在一些心理健康问题的,而且童年期的心理问题也同样会影响到人一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提倡心理健康教育要积极、主动、预防,所以对学前儿童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也同样重要。知识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同样心理健康教育也应在学前期得到重视,如果在学前期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理念的指导下给学前儿童播下积极心理的种子、注入健康心理的疫苗,将会对个体的整个人生的心理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 在游戏中开展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3.1 学前儿童的心理特征

注意力方面,虽然幼儿神经系统在学前末期已经发展到接近成人水平,其大脑皮质机能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与发展到完全成熟相比,他们的皮质抑制机能还是较弱,因而是不宜对幼儿提出过高的抑制要求的。认知方面,学前儿童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性占主导地位,抽象逻辑性只是初步发展。儿童的具体形象性思维使得儿童在认识和把握事物时主要是以事物的具体形象即表象来进行的,很少凭借对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关系的理解,因此要幼儿凭借概念、判断或推理来认识、把握事物是很有难度的。学前儿童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地集中在枯燥抽象的事物上,而其认知思维是具体形象性占主导。这些心理方面的特征决定了对幼儿进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宜用积极心理健康知识去简单传授。能有效开展幼儿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就游戏,幼儿好奇、充满想象和想利用自己的能力以及周围环境去实现某种意愿的冲动等等都让幼儿对游戏特别青睐,而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体验又能帮助他们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从而形成积极、主动的健康人格。

3.2 学前儿童青睐的游戏

作为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游戏对于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可以促进他们的身体、智力、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许多教育家就曾肯定游戏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夸美纽斯指出游戏可以使儿童自寻其乐,并可锻炼身体的健康、精神的活泼和各种肢体的敏捷;罗素也曾经提出要使孩子幸福、健康,就必须为他提供玩耍和装扮的机会;陈鹤琴认为小孩子是好游戏的,幼儿是以游戏为第二生命的。

学前期幼儿的运动和言语能力发展迅速,他们已能够控制自己的身体,能做各种运动,还能说一些连贯的较准确的言语。但他们的发育还不够成熟和完善,虽然渴望参加一些成人活动,却又受到身心发展水平的束缚,而游戏恰好为幼儿的这种渴望创造出一个不受约束的可以供其体验的世界。体验成为他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成为他们对待世界最为普遍的一种方式,幼儿正是在游戏中用体验来认识、理解和把握外界事物的。在游戏中,幼儿体验着自由性、体验着愉悦性、体验着创造性,感受到兴奋、幸福、无拘无束。

3.3 游戏与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游戏有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弗洛伊德就认为游戏是幼儿发泄情感,避免损伤的出口。游戏能使幼儿摆脱现实环境及自身发展水平的限制,在需要得不到满足,愿望不能实现时,缓解他们的心理紧张,避免造成心理矛盾和冲突,并帮助他们在主观上实现欲望、避免抑郁。而埃里克森从新精神的角度分析游戏的作用,也认为游戏是幼儿情感发泄和思想表现的健康方式。在游戏中,儿童可以“复活”他们的快乐经验,也能修复他们的精神创伤。学前儿童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选用游戏的方式符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具体方法的选择要求,孟万金教授在《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就指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具体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更加强调情景性、参与性、互动性和体验性。”游戏正是一种有着情景性、参与性、互动性和体验性的活动,它不是教师的知识灌输,而是儿童的自我参与,是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间的互动,其中的喜、怒、哀、乐幼儿都是以一种愉快、乐意的心态去体验、去感受的。

幼儿在游戏中有着“主观层面的积极情绪体验,体验着主观幸福感、自尊自信、乐观希望,等等”。游戏是令幼儿体验到自由、愉悦、创造与自我力量的活动:在游戏的王国里,他们成为真正的主人,完全忘却了外在的强制与压力,融自己的全部身心于游戏之中,在游戏中自由表现,自如发挥;他们在游戏中无论是兴奋、激动还是严肃、愤怒,都毫无例外地感受到愉悦;摆弄游戏材料控制所处的环境,与伙伴的积极活动及相互的影响,都使幼儿体会到了自身的力量,获得了创造的体验。健康、积极的游戏不仅能发展儿童语言、动作、表达、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能力,还能培养幼儿积极、乐观、进取等优良品质,潜移默化地使幼儿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

参考文献

[1] 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认识范文2

关键词:儿童 保健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561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482-02

儿童保健工作作为当前公共卫生服务领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也是衡量国家、社会多维发展程度的指标。我国现有儿童、青少年2亿多,每年新生儿在1600万左右[1],促进儿童的健康保健工作的良性发展,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在卫生工作方面的具体要求。现在就当前基层儿童保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1 当前基层儿童保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儿童保健服务的严重缺位,预防保健工作的落后,直接导致当前“重治轻防,越治越忙”的局面。目前,国内部分镇级医院(卫生院)已经设有独立的儿科专科病房、门诊,各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具有相对充足的儿科中高级职称临床医生,儿科疾病的医疗救治水平基本达到要求。然而,当前儿科临床医生则基本上只是履行儿童躯体疾病的诊疗工作,对儿童保健的任务一直没承担,大都普遍缺乏预防医学、行为儿科学、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对于儿童疾病谱改变、儿童生长发育态势间的变化、影响儿童健康成长的复杂化因素都缺乏足够认识。

1.2 儿童保健服务水平过低。儿童保健基本上依然停留在免疫接种这一层面,保健医师的水平不高。由于人员以及工作条件有所限制,妇幼保健工作多数经过地段医院的医务人员来完成。这些地段儿童保健业务人员,往往学历低、刚毕业缺乏经验、或者由转岗而来,没有真正的受过系统培训、且有过相关经历的人员不多。即使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高学历儿保医师在知识的更新上也是缺乏的,他们多存在知识老化、观念陈旧,难以满足人们需求。儿童保健服务更多的局限在进行简单的身高、体重测量以及生长发育评价等基础内容上。难以规范的开展专科保健以及早期婴幼儿的智力开发、营养评价、心理咨询工作等。健康教育更是缺乏。由于服务质量难以满足群众需求,更难以吸引广大群众,因此对基层儿童保健工作顺利进行造成困难。

1.3 对儿童保健的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家长依然认为,孩子只要能吃上营养品,保健是多余的,孩子没病则不需要进行体检,医护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有的家长缺乏育儿知识,文化层次较低,也不愿意学习相关知识[2]。此外,各地卫生服务中心(站)中,配备了儿科高级职称临床医生。但是,传统的儿科临床医生基本上都只是履行儿童躯体疾病诊疗工作,大多不重视预防医学、行为儿科学、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在儿童疾病谱的改变、儿童生长发育态势变化、对影响儿童健康因素复杂化认识水平低下。

1.4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城乡儿童发展呈现不平衡性。与发达城市相比,中西部地区儿童生长发育水平,明显偏低,城乡差异逐年不断缩小,但却依然受到当地自然、社会条件、当地群众思想观念的束缚与阻碍,农村儿童生长发育水平远远低于城市儿童。近10年以来,儿童低体重、生长迟缓、营养不良发生率出现明显的下降,但中西部地区的部分农村,营养不良仍然是严重影响儿童生长健康的主要因素。

2 基层儿童保健工作新思路

2.1 加大国家政策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群众充分了解国家基本政策,为儿童保健工作提供保障。以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传,主要有:依靠乡村医生和母婴保健员进村入户进行宣传;集中群众开展通俗易懂的健康教育课,并给予相应的小奖励,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发放卡通宣传卡片;把儿童保健知识纳入孕妇课等。

加强儿童保健指导(或基层指导、群体保健指导等)部门建设。儿童保健部门就是儿童保健科的主要成分,工作人员需要通过高素质、具有丰富儿科临床经验的儿童保健专家组成,要求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及时的掌握当前儿童保健与儿科发展的动态,并能承担保健专科门诊,维持正常发展。据考察了解,现阶段医院中从事儿童保健服务的医师,文化水平普遍是大专、中专学历为主,受教育程度限制,对儿科专业以及相关边缘学科了解甚少,在解决儿童保健服务中产生的新问题,包括:促进心理健康、肥胖儿童干预、工业化食品选择、亚健康问题等,都不能够提供科学高效的方法。

2.2 坚持预防为主,加快儿童保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构建。古语有云:“上医治未病”。可见,加强预防保健,才能从源头上去控制疾病,最经济、有效的卫生投资。儿童保健途径主要为预防,良好的预防,能降低疾病入侵的几率。现代医学模式已逐渐从生物医学技术方向,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人们逐渐认识到儿童疾病预防是维持健康的有效手段。

2.3 重视儿童精神卫生以及心理行为对健康造成的影响。目前我国接近2亿的儿童,当务之急则是在观念的转变,陈旧陋习存在,使得家长、社会参与意识淡薄,只关心孩子生病,心理、行为、精神健康检查怀有无所谓态度。

总之,加强完善基层儿童保健工作,提高服务质量,稳定服务队伍,加强宣传,提高家长对儿童保健的认识,将儿童保健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及时发现儿童的健康问题并加以预防控制,促进儿童健康发育成长[3]。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年我国人口总量及结构变化情况.2012-01-18

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认识范文3

【关键词】健康;“知沟”;儿童

【中图分类号】G206.3【文献标识码】A

营养学、公共卫生学的研究表明,中国人口健康存在着社会转型期内由于经济发展、文化差异而导致的健康状况的差异,非传染性慢性疾病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慢性病的发生和整个生命过程中的营养状况有关,城市和农村人口均面临着慢性病的威胁。这些慢性病又称为生活方式病,不合理的膳食、吸烟和体力活动减少等不良生活方式是最主要因素[1]。儿童时期是人们膳食习惯养成并固化下来的重要阶段,儿童面临着因为肥胖或营养不良而导致的慢性病的危险。有关研究表明目前中国儿童的营养结构存在很多问题,儿童自身和儿童家长对儿童的生理健康判断也存在偏差[2]。根据教育部从2002年开始建立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儿童体质发展不容乐观[3]。

儿童健康受到了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的共同影响,儿童对健康信息的认知对其饮食偏好会产生影响,影响儿童健康信息认知的因素包括了家庭(父母)、大众媒介及老师[4]。

儿童接触的最主要媒介是电视,有研究者表示,儿童接触最多的大众媒介――电视中充斥着大量的广告,消费广告食品对儿童的日常饮食营养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引发了儿童肥胖、营养不良等问题。儿童的认知能力受到生理发育条件的限制,在大众媒介面前天生就是弱势群体,容易认为电视上的内容都是真实的。据DiClemente在1996年的研究表明,青少年健康的最大威胁是来自于他们自身的冒险行为[5],其中很重要的几个方面是吸烟、不规律饮食、暴力和。儿童喜欢观看的卡通、电视剧节目中有大量的广告,儿童广告不仅经常促销不安全的或者是营养价值很低的产品,而且对许多非处方药和酒品的广告诱惑使得孩子往往低估诸如酗酒、自我治疗和药物使用等冒险行为的后果[6]。人们健康或者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会在童年时期固化下来,尽管这些习惯在人的一生中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但是这些早年形成的饮食习惯会带来成年期的营养缺乏或肥胖。因此,研究关注儿童在电视的影响下如何获得有关饮食营养健康方面的知识。事实上,研究者已经发现了不良饮食习惯与电视观看之间的联系:儿童观看电视时间越长,他们会越多的选择不健康食品。同时,选择不健康食品的儿童更相信那些不健康食品事实上很健康[7]。

由于儿童认知能力发展受到自身的生理限制,不可能和成人一样对广告和其他内容的真实和虚构进行完全的分辨和理解,更容易被广告描述的典型化审美化图像所吸引。有关研究表明,儿童在6-8岁会认为广告是真实的,消费心理学研究中,8-12岁的儿童处于“分析阶段”,能够理解事物的条件性,区分节目与广告的不同目的。儿童在8-10岁时可以辨出广告的虚假性,但是除非受到成人督促,不然在行动中不能坚持[8]。小学阶段是儿童生理发育的重要时期,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尽管可以辨别节目和广告,但非常容易受到广告的影响。

在中国儿童消费社会化的过程中,学校以及学校老师扮演的角色并不重要。部分小学提供午餐,或者由学生从家里带中饭到校。课间和午休时学生不经允许不能离开学校,所以尽管在学校中儿童经常与同学一起用餐并分享食物,而且经常交换有关新零食的消费经验(Yuhua,2000),但是研究发现儿童很少和同伴和老师讨论有关广告真实性的问题[9]。

无论是在初期社会化还是在次级社会化中,家庭都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场所。人类生命中15%-25%的时间依赖于他们的父母,这个依赖期为学习社会文化、社会技能提供了机会和时间[10]。因此,在社会系统中家庭成为儿童社会化的第一场景,也是无可比拟第一社会环境。

儿童认知发展的社会文化观学派认为:成人是儿童“认知发展的推动器”,激起并指导儿童达到其能够达到的发展水平。儿童通过与成人的互动,观察成人的行为,运用成人的策略解决问题。这种指导可以通过学校教育,或者来自父母的指导,但是更多的是潜移默化的在家庭生活中完成的[11]。家庭中父母的素质影响了他们对教养方式的选择,家庭成员的素质影响来自以下几个因素:社会文化背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民族、城乡、年龄、工作差异);社会经济学平(职业、教育水平、经济收入)等等[12]。

《儿童生活里的电视》是施拉姆在60年代初进行的一项研究,在研究中施拉姆提出了社会经济地位和社会关系也影响着儿童的电视使用和收看行为,中等阶级、与家人关系不好的儿童倾向于更多的看电视,而与父母不合的工人阶级家庭儿童较其它工人阶级家庭儿童收看的多。他提出,如果家庭给予儿童更多的爱和关怀,则儿童受到电视的负面影响会减少[13],施拉姆在这里指出了家庭环境和家长教养方式对媒介影响儿童的制约作用。

研究表明,高学历的父母更请倾向于对儿童的电视观看进行限制(Fry&McCain, 1980,Valkenburg,1999)。高学历的双亲更倾向于对孩子观看电视采取“建设性”模式,即与孩子一起讨论节目内容;而母亲更倾向于对节目内容进行干预(van der Voort, Nikken, and van Lil,1992)[14]由于社会经济地位与教育程度直接相关,父母的教育程度决定了儿童对大众媒介中健康信息获取的差异。父母社会经济地位不同,对儿童教养方式也不同,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父母在面对儿童接触的大众媒介时,越倾向于与儿童主动沟通、交流健康信息,更注重儿童生理健康的发展[15]。因此我们推测,儿童对电视广告中健康信息的认知存在着因为父母教育程度不同导致的“知沟”。

本文在研究方法上参考传统的“知沟”研究方法,采用了测量儿童健康信息认知的控制实验方法。实验采取古典实验设计,实验参加人员被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组和控制组成员均参加前测。前测进行一周后,实验组成员观看实验节目内容,控制组成员不观看实验节目内容。实验结束一周后让实验组及控制组成员参加后测。

1、实验对象:

从复旦附小及打虎山小学第二分校中招募参加实验的儿童,采取自由报名形式,共选取3-5年级儿童24名,其中每个年级6人,男女各半。24名儿童按照配对原则分为两组,包括实验组、对照组。每组中分配有高SES[16]家庭儿童及低SES家庭儿童,年龄最小9岁,最大12岁,男女各半。

2、实验材料:

本次实验材料为含有广告的电视节目内容,为了让儿童在最自然的状态下观看广告,我们在将给儿童观看的广告放入卡通片前后,卡通片中没有出现任何与产品广告有关的健康信息。本次实验使用的卡通片来源于内容分析部分组合周内抽样采集的炫动卡通频道节目内容;广告来源于炫动卡通频道、央视综合频道、东方少儿频道节目中广告内容;实验组观看的卡通片和电视广告经过人为编辑完成。

电视节目中的产品广告为:

纳爱斯VC牙膏;阿华田牛奶伴伴;达能牛奶夹心饼干;大骨面;麦当劳;肯德基;蒙牛早餐/晚餐奶;康师傅绿茶;嗨秋水果软糖;满婷洗面奶;阿迪达斯运动鞋;“好记星”学习机

卡通片为:来源于炫动卡通频道的动画片《傻大猫和崔弟》

3、实验过程及实验情景:

(1)实验前测:

进行实验前对所有儿童进行问卷前测,在问卷回答过程中,如果出现儿童因理解能力及识字缘故无法独立回答问卷,由实验工作人员读给儿童,再由儿童自己作答。

(2)控制实验:

实验时在观看电视节目时对儿童观看状态进行记录,观看电视节目后请儿童回答问卷,控制组儿童不观看任何节目。

4、实验工作人员:实验工作人员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04级本科学生构成,2男4女,分属于广播电视专业及广告专业。

4、分析方法:

本次实验是小样本、配对实验设计,采用paired sample T检验方式,观察均值差异的显著性。因为样本量的限制,均值差的离散情况比较明显,根据实验心理学的经验,将p值标准定为0.05,在p值大于0.05但小于0.1的范围内我们认为是“近似显著”,即可以认为在排除了样本误差的范围内,可以推断出百分之多少的样本符合结论。例如“近似显著”值为0.073时,就可以认为在排除了样本误差的情况下,有93%的样本会达到显著的标准。

5、实验结论:

(1)实验组儿童观看电视后对自己健康与否的判断

整体而言,观看广告后儿童对自己健康与否的看法有了比较显著的变化。观看广告后,儿童更容易认为自己不够健康(近似显著p=0.053),说明儿童受到了广告中一些健康知识的影响,对照自己健康状况容易产生认知上的波动。

通过针对不同家庭儿童在观看广告后对自我健康的认知改变分析,观看广告后,低SES家庭儿童对自我的健康评价明显不够自信,但是没有显著结果。

(2)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比较

A、广告健康知识说服差异

我们发现,参加实验与否并不能让儿童对广告的态度产生显著的变化(p>0.05),但是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广告健康知识说服效果比较中发现,低SES家庭儿童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产生了近似显著的变化(t=-2.720,p=0.053),即低SES家庭儿童在观看广告后,有95%的儿童被广告说服了。

B、儿童对广告中健康信息认知的“知沟”验证

虽然两组之间儿童对广告的态度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儿童的营养知识评分发生了显著的改变。高SES家庭儿童的正确营养知识评分在观看广告之后显著增加(p

实验表明,不同家庭儿童之间对广告中健康营养知识得分的“知沟”存在,对广告中健康信息认知能力的“知沟”也存在。因此,假设不同阶层家庭儿童对广告中出现的健康信息认知存在着“知沟”被证实。

本文发现,儿童对电视广告中健康知识的认知存在着由于社会结构而产生的“知沟”。儿童的健康知识来源最主要的是父母及电视媒介,不同阶层的成人之间存在着自身寻求知识的媒介途径差异、社会交往的差异。高SES阶层人群能够从印刷媒介、网络媒介中获得更丰富而全面的健康信息;在新的健康知识面前更容易是第一批接受者。成人之间存在的健康“知沟”,导致了不同阶层的儿童之间对非广告类健康信息认知的差异。媒介中健康信息的复杂性使得低SES家庭儿童对健康知识的寻求过程充满了困难,因而在接触到广告中健康信息时他们越容易产生自我怀疑,也越容易受到影响。

不同SES家庭成人先前的儿童健康“知识存储”也可能促成不同家庭儿童健康“知识存储”的差异。高SES家庭的父母对儿童健康非常重视,更多地为他们购买营养品,更注重儿童的饮食营养,也更注重陪儿童锻炼身体。这些儿童的健康知识构成更丰富、正确率更高的同时,越对自己的知识产生自信,不易受到广告中健康信息的影响。在接触广告时,高SES家庭的儿童更容易选择接受和记忆正确健康营养信息。

当然,从认知到态度和行为改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行为到效果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我们并不能因为儿童对电视广告中健康信息认知的“知沟”而断定高SES家庭的儿童与低SES家庭的儿童在其它情况下获得健康信息时也存在“知沟”,也不能断定高SES家庭的儿童比低SES家庭的儿童更健康;儿童自身的个性特征、智商程度也会影响“知沟”的形成。

由于时间和研究条件的限制,本文采取了内容分析和控制实验方法。按照艾尔•巴比的说法,控制实验“更适合解释,而不适合于描述”[17]。由于研究方法本身的限制,实验结果内在效度很高,但是外在效度还需要进一步检验。

此外,本文的试验内容为卡通片及电视广告,即儿童在观看电视广告时,节目中没有出现与广告内容相悖的正确健康信息。当儿童收看到电视节目(非广告)中的正确健康信息时,不同家庭的媒介控制模式对儿童认知广告中的健康信息将会产生何种影响,儿童对广告的态度会发生何种变化,对广告中健康信息的认知是否存在“知沟”,与本文的结论会有什么样的差异,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现代医学研究出现了一个新趋势,治疗性医学开始逐渐向预防性医学转变,慢性疾病就是预防性医学一直关注的对象。中国处于经济转型期,大量人口面临着被称为“生活方式病”的威胁。不合理的膳食、不良生活方式是造成慢性病的最主要因素。营养学工作者们提出要“抓住时机、与慢性病临床、农业、食品企业、教育工作者密切合作,争取政府及媒体的支持,向全民普及健康营养知识”,针对性地解决目前中国人口膳食存在的问题,让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中国人更健康。因此,儿童时期的饮食营养健康知识教育,对儿童及成人的健康知识传播在今天的中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中国目前的媒介环境下,儿童健康知识的教育主要依靠其父母完成。为了更好地进行健康传播,首先要针对儿童父母进行正确儿童健康知识的普及,大众媒介需要为不同家庭的父母提供更多样化的儿童健康知识,社会需要为不同家庭的父母提供更多的儿童健康信息寻求途径。儿童在大众媒介环境中是最好学的“学生”,同时也是“弱势群体”,需要成人的关爱和保护;媒介也需要通过自我约束为儿童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为儿童提供更多“有效”的健康信息;多层面、多渠道的“有效”健康传播也会帮助儿童认知健康信息。

注释:

[1]周北凡.《经济转型期的膳食营养和慢性病预防》,《营养学报》2004(8):241-243

[2]胡雁等.《关于上海地区儿童健康观念的调查》,《中华护理杂志》1994(2):33

[3]沈楠.《孩子又胖又无力 危及国家竞争力》,新华社,2006-4-19:3

[4]根据本文预调查显示,儿童的健康观念、健康知识来源依次为:父母、大众媒介及老师

[5]Patricia Geist-Martin, Eileen Berlin Ray , Barbara F. Sharf .《健康传播――个人、文化与政治的视角》[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89

[6]David R. Shaffer .《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601

[7]Patricia Geist-Martin, Eileen Berlin Ray , Barbara F. Sharf .《健康传播――个人、文化与政治的视角》,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89

[8]Victor C. Strasburger /Barbara ,IN J. Wilson, CHILDREN, ADOLESCENTS, &the MEADI, Sage Publication, 2002:244

[9]陈家华/麦箴时.《中国儿童与广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33

[10]戴维•波普诺.《社会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42

[11]David R. Shaffer 著.《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566

[12]于晶.《儿童社会化发展中家庭要素的优化与提升》,《教育科学》,2003(8):62-65

[13]Shearon A.Lowery.《传播研究的里程碑》,远流出版社,1998:261-283

[14]Ron Warrant, Phil Gerke, and Mary Alice Kelly.Is There Enough Time on the Clock [J].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Electronic Media/March 2002, VOL1,46:34

[15]陈家华/麦箴时.《中国儿童与广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33

[16]传统的“知沟”研究中将人们的“社会经济地位”(SES)作为社会分层的标准,最主要用教育程度作为社会分层的标准,本文对家庭的社会分层界定主要依据父母的教育程度和家庭月收入。

[17]艾尔•巴比.《社会学研究方法》,华夏出版社,2000:295

参考文献:

[1]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塞弗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和应用》[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3]张国良.《传播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4]丁未.《社会结构与媒介效果》[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5]罗杰斯.《传播学史》[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2

[6]迈克尔•埃默里/埃德文•埃默里.《美国新闻史》[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7]艾尔•巴比.《社会学研究方法》[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8]邱皓政.《量化研究与统计分析》[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社, 2000

[9]Shearon A.lowery.《传播研究的里程碑》[M].台湾:远流出版社,1998

[10]李培林等.《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1]陆学艺主编.《转型中的中国社会》[M]. 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

[12]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M].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13]吉登斯.《社会学》第四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14]波普诺.《社会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5]卜卫.《大众媒介对儿童的影响》[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16]梅罗维茨, J. (Meyrowitz, Joshua), 肖志军译.《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认识范文4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综述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11)07-0007-04

一、问题的提出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农民工和农村留守儿童成为中国独特的社会群体。为了进一步加深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对1978年以来国内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文献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尽管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多学科研究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研究的方法也在逐渐规范化,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研究中的结论存在一些矛盾,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还很多。为提高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水平, 明确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及其内涵和外延,准确把握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总体状况,制定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指标体系,有必要对有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文献和资料进行分析和梳理。

二、已有的研究成果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基本状况,国内研究者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整体上令人担忧,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是他们在调查中发现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1]。另一种观点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喜忧参半,申继亮、武岳通过量化研究发现,虽然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压力事件水平上显著高于非农村留守儿童,但二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无显著差异。虽然父母外出打工对农村留守儿童来说是一个不利的因素,但并未发现留守本身给儿童的发展造成任何直接的不良影响,大量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发展的负面描述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夸大了不良环境的消极作用,而抹杀了个体发展的主动性[2]。总体上看,当代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还是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1.农村留守儿童表现出的基本的心理特征

陈广云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有远离父母少亲情、独立性差怕吃苦、自私心重难合群、过度自尊少谦虚、极端自负怕挫折等[3]。农村留守儿童消极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心理承受力弱、意志力不强、缺乏安全感和家庭归属感;自卑、寡言、悲观、孤僻;任性、脾气暴躁、情绪焦虑、态度冷漠、神经过敏,有的还有盲目反抗和逆反心理,对父母打工不理解而充满怨恨。这种心理上不正常的现象,陈广云将之称为“农村留守儿童综合症”[4]。很少有研究者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去认识某些心理现象(如任性、逆反心理)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正常表现,这会使研究有失偏颇。有的研究者发现,有少数孩子在父母外出打工后,变得更加坚强、自信,自理能力增强,而且能够理解父母的做法,把对父母的思念、感激变为学习的动力,自觉上进,表现良好。如王峰生的研究发现不少农村留守儿童面对挫折更加坚韧,形成了自主自强、勇敢负责的良好个性[5]。综上所述,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才能更好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不健康问题,以推动新农村建设。

2.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分析

王东宇对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进行研究,得出结论:与父母分离时间不同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存在显著差异。与父母分离时间越长,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各种心理健康问题更突出;代养人的文化程度、教育观念、教养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也存在很大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性别、年级、城乡差别以及是否与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也有较大影响[6]。周宗奎等指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实际上是与农村基础教育的一些问题相互影响的[7]。申继亮等的研究结论是:母亲是初中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要支持源;不同性别、年级和留守时间的初中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状况存在一定差异[8]。吴桂华等指出家庭教育缺失;教育资源短缺;制约农村留守儿童“学有所教”;未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格局[9]。以上研究者都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的负面效应,同时我们要看到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处境和经历能给他们更多的自由和独立,不少农村留守儿童面对挫折更加坚韧,形成了自主坚强、勇敢负责的良好个性。综上所述,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需要专家学者进行更深入的调查研究。

3.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王美玲认为,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学校作用,发展寄宿制教育,开展心理辅导课;组织自治教育,农村留守儿童较多的学校应在各年级设置“农村留守儿童自治班”;正确引导家长,改善家庭教育。家长要提高自身素质,帮助农村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10]。姚云提出,应以教育部门为中心,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作出全面、系统、客观的分析,以寻找事实基础,充分重视和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政府主动担负相应的责任,以实现社会关怀的构想[11]。郑哲认为,学校的教育影响是儿童入学后最重要的社会化因素,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应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和作用[12]。殷世东指出,“留守”学生失范行为的矫正需要社会、国家、社区、教育部门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和相互配合,共同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建构一个有效的支持系统[13]。叶曼等较全面地分析了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因素,并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多元互动模式,即加强社区、学校、父母、监护人与农村留守儿童的互动,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14]。陈香从家庭教育角度指出,父母应有完整的责任意识,要定期与子女沟通交流,更多关爱子女,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来表达对子女的爱,同时取得社会和学校的支持[15]。以上研究都是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实施途径和策略,却没有确立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这样不免造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空洞无物,运作困难,收效甚微。笔者认为,应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特点确立相应具体的心理健康内容: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道德品行教育、良好个性塑造等。在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活动课、专题讲座、个别咨询与辅导,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帮助他们解除心理困扰,提高心理素质。

4.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的研究方法

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方法上看,主要有两种:一是理论研究方法,主要从人口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视角审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相关因素及其教育策略等;二是实证研究法,主要研究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的状况、农村留守儿童人格、自我概念、心理健康等方面。具体有心理测量法、访谈法以及问卷调查法等。

5.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的心理学理论依据

通过对近三十年有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与心理健康显著相关的心理学依据主要有:(1)人格心理学:郑雪的研究中提出统合是健康人格的本质特征,人格良好的个体主要表现为客观的认知与正确的自我意识、乐观的生活态度与积极的情绪体验,和谐的人际关系与良好的社会适应,以及实践活动的积极主动性、创造性和自我效能感[16]。(2)发展心理学:蔡少娜的研究结果表明,积极或消极的自我概念、自尊高低、自我接纳的程度、自我效能感、是否形成良好的自我同一性、自我调适能力等一系列相关的心理学概念与心理健康显著相关[17]。(3)社会心理学:闻吾森研究发现,心理健康各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与积极应付方式负相关,与消极应付方式正相关;良好的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状况正相关,而消极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负相关[18]。(4)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中关于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个性特征尤其是主观幸福感、乐观、宽恕等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与健康心理之间有很高的一致性。何树华、杨巍峰、姚杜娟、王巍的研究都支持这一观点。(5)心理弹性理论:所谓心理弹性,是指在显著不利的背景中积极适应的动态过程。申继亮等人的研究指出,农村留守儿童的远环境只是一个缺乏解释力的标签。远环境是通过影响儿童的近环境,从而作用于个体,因而它对于个体的影响是因人而异的。以往的研究更多是单纯地研究远环境,例如留守、留守时间等对农村留守儿童发展的影响。我们应该更多地注重近环境的作用,例如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家庭教育观念和监护人的教育质量等,这样才有助于我们的研究能更有效地抓住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发展的关键因素,及时有效地采取干预措施。(6)经典分析理论:弗洛伊德在经典精神分析理论中非常强调儿童与父母的关系,认为早期的母爱剥夺有可能造成儿童情绪发展上的创伤性后果。研究还认为,亲子分离未必会引起不可挽回的后果,关键问题不在于分离本身,而在于替代父母对待儿童的关心程度能否补偿和代替亲生父母。此理论为我们成功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带来了曙光。上述心理理论中可从社会和个体的角度分为两类。从社会角度考虑的有社会心理学、心理弹性理论;从个体角度考虑的有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经典分析理论。不同研究者因自己的研究视角不同,所依据的心理理论也不同,笔者认为应该同时考虑这些心理理论,探索新的研究视角。

6.现有调查研究的主要特点

已有调查研究活动的主要特点:(1)大多数调查是针对一个或几个县、市的小范围。(2)调查区域主要集中在人口输出比较多的省。(3)被调查对象主要是学龄农村留守儿童,学前农村留守儿童还比较少,15至18周岁的农村留守儿童尚未受到研究者的关注。(4)在相关专家、学者对此课题进行研究后,对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举措落实的可行性及落实情况等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问题与展望

(一)研究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留守儿童概念的界定不统一

明确的概念界定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前提。但是,迄今,对于什么是农村留守儿童这样一个基本的问题,还缺乏明确、统一的界定,这将直接影响这一领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首先,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孩(子)、留守学生、留守少年、留守幼儿、空巢儿童等五花八门的概念在目前的研究报告中均有出现。其次,尽管越来越多的研究逐渐将概念统一到“农村留守儿童”上来,但是,不同的研究所指的农村留守儿童在内涵和外延上是很不统一的,特别是在“父母外出的时间长度”“孩子的年龄”等确定农村留守儿童概念的基本要素上还存在较大差异。

2.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原因剖析不全面

除留守以外,离婚、虐待都是儿童成长环境中的危险因素,所以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问题,应该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究竟哪些问题确实是留守状态造成的?哪些又是由于其他因素导致的?对这一系列问题的解答,需要以农村留守儿童所处的整个成长环境为背景,加以综合考察。很多研究者仅仅是以某一个方面的影响因素作假设,而以这种片面的假设为指导,设计出的往往只会是以某个或某些学校(或学校的某个年级)、某个或某些地区的农村家庭为研究单元的研究内容和调查方案,从而有可能忽略了其他的儿童成长环境或者其他种类的危险因素给其带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作出的研究分析和研究结论,其可信度有待考证。所以必须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实证研究。

3.文化客位影响

笔者认为,在研究农村留守儿童过程中,存在一个文化客位的问题,即研究者有可能已经过早地将其个人的观点强加给了被研究者,那么自然会得出不符合客观实际的研究结果。在调查研究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时,如果研究者已经想当然地认定农村留守儿童存在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视他们为心理不健康的异类,那么在调查过程中也就带有这种偏见,调查结果就“意料之中”了。而在研究非农村留守儿童其心理健康问题时则没有这种文化客位影响。因此,研究者在认同农村留守儿童中的部分人也许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同时,也不应该将此问题扩大化,刻意地认为心理不健康是农村留守儿童的普遍现状,把农村留守儿童都看作心理扭曲的异类和弱势群体,从而将其与非农村留守儿童明显地划清界限,这样也许会对农村留守儿童产生更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客观地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才能正确地认识问题所在。

4.研究者的个人因素对研究有干扰作用

尽管学术界认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不可能截然分开,但笔者通过对相关的文献进行分类以后认为,其中只有少数的文献偏重于定量的研究,有多数的文献偏向定性的研究。前者是基于对客观数据的收集和验证,排除了研究者本人对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影响,所以成文的过程比较概括、客观。后者是基于对“既有事实”的特征描述、原因分析、对策研究,其中,研究者的主观条件会情不自禁地介入研究过程,从而影响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在定性研究中,对同一问题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进行研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人类学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等都会因为各自不同的出发点而对这一问题作出不同的描述和解释。除了研究者的职业倾向以外,这些研究者个人的价值偏好、信念、性格特征、年龄、性别、经济地位、家庭背景、个人与贫穷有关的生活经历等都可能导致他们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采取不同的态度和不同的切入方式,从而影响研究结果。在以后的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应该不断地反思,尽量避免个人因素对研究的影响,从而保证研究的真实性。

5.忽视对农村留守儿童积极心理特征的关注

在描述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特征时,只有近三分之一的研究者谈到了农村留守儿童积极的心理特征,而几乎所有的文献都聚焦于对农村留守儿童消极的心理特征的研究。然而,农村留守儿童一般都是在艰苦环境的磨练中成长起来的,苦难造就了他们早熟的秉性,挫折磨练了他们不屈的性格,因此坚强是他们普遍具有的心理特征。而且,由于家庭的贫困,他们从小就较少得到父母的呵护与照料,逐渐培养了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他们遇事比较有主见,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显现出较强的独立性。学习和工作中普遍都勤奋好学,生活一般都艰苦朴素等。这些优秀的特点和潜质,更值得社会各界去关注和开发。如果只看到或强调农村留守儿童消极的心理特征,而忽视对积极心理特征的关注,无疑违背了研究的公平性原则,难免会影响到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也会给农村留守儿童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担,伤害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因此,在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即使是描述消极的心理特征,我们也应该持一种客观的、非批判的态度,更不能忽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中积极的特征。

(二)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展望

在农村留守儿童领域,当务之急是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以便准确地掌握情况、了解问题,为制定对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1.明确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农村留守儿童一词最早是由一张(1994)提出的,当时是指父母在国外而被留在国内的孩子。今天通常指的父母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家乡的孩子。严格地定义农村留守儿童,需要确定以下三个基本的要素:(1)外出父母的数量。是父母双方还是单方外出的孩子算留守儿童? (2)父母外出的时间长度。父母外出流动多长时间的孩子可以被视为“留守”儿童?(3)孩子的年龄界限。多大年龄的孩子算农村留守“儿童”?纵观现有研究文献,只有少数研究对上述三个要素作出了界定,但各项研究所作出的界定标准很不统一。

按照以上的要求可以组织小型研讨会,邀请曾经开展过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的部分研究者和统计、研究方法等方面的专家,共同确定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及其内涵、外延。概念明确后,要以适当方式公诸于世,以便共同遵守执行。

2.组织力量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的视角、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深入探讨

这点是能否成功开展下一步研究的先决条件,应该尽快组织实施。建议由权威机构组织儿童、教育、心理、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等领域的专家进行集体攻关。研究内容要尽量覆盖教育、卫生保健、权益保护、营养、行为、心理、亲子关系等内容。

3.整合分散的力量和资源,及早开展一次大型的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农村留守儿童专题调查

为更全面准确地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情况,还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调查研究活动。此前,由于没有全国性调查为支撑,各地在开展相关工作时不得不各自为政,导致调查研究的效率不高。由于技术力量的限制,各地的调查常常规范性不够,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及早组织一次有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专题性全国调查,并在专题调查基础上组织深入的科学研究,以便更好地指导各地的农村留守儿童工作。

4.农村留守儿童分布的地区差异极大,全国性调查要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这种分布特点进行

此前,一些科研机构选择的全国性农村留守儿童调查地点并不是农村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地区。而一些农村留守儿童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却又没有进入研究者的视野。这样得到的农村留守儿童情况,极有可能反映不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情况。

未来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范围扩大的同时,应注重研究方向、方式、方法,以及对农村留守儿童各方面问题作系统深入的研究,从而形成完整且成熟的研究成果,切实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

注释及参考文献:

[1][10]王美玲.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讨――以蚌埠市燕山乡为例[J].现代农业,2009,(1):74~76.

[2]申继亮,武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对环境作用的再思考[J].河南大学学报,2008,(1):14~18.

[3][4]陈广云.解析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J].华章,2009,(2):125.

[5]郭文姣,黄俊伟.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社会心理学,2011(1):81~85.

[6]王东宇,王丽芬.影响中学留守孩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05,(2):477~479.

[7]周宗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1~79.

[8]申继亮.初中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状况的调查[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2):183~185.

[9]吴桂华,邱中慧.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及对策思考――以贵阳市为例[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9,(1):121~ 124.

[11]姚云.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及教育应对[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5(4):41~43.

[12]郑哲.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探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6):56~57.

[13]殷世,张杰.农村“留守”学生行为:失范与矫正[J].教育导刊,2006(11):59~60.

[14]叶曼.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思考[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6):67~69.

[15]陈香.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家庭应对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7(4):48~49.

[16]郑雪.健康人格的理论探索[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141~147.

[17]蔡韶娜. 近十年来我国心理健康研究综述[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11):360~367.

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认识范文5

关键词:学期儿童;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1

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意义

《纲要》中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可以借助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幼儿掌握健康知识,树立科学的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和和谐发展。因此,对学前儿童实施健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学前期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实施健康教育非常必要

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说:“幼稚园第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健康”。由此可见,教育幼儿的首要目的就是如何增强幼儿的身心健康。这是由于学前儿童身体器官的发育、系统的发育以及功能的发育尚未完善,学前儿童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对疾病的预防能力和抵御能力较弱,再加上学前儿童对环境的变化比较敏感,适应能力较弱,易于受到伤害。所以,学前儿童需要成人的精心养育和帮助,更需要鼓励学前儿童积极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健康活动,通过开展适宜的健康教育活动,促使学前儿童掌握健康知识,形成正确的健康态度,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

(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为幼儿今后的生活和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17世纪英国伟大的哲学家和启蒙思想家约翰・洛克认为:“人生幸福有一个简短而充分的描述:健全的心智寓于健全的身体,凡身体和心智健全的人就不必再有什么别的奢望了;身体或心智如果有一方面不健全,那么即使得到了种种别的东西也是枉然。”[1]人处在生命历程的任何一个阶段都要关注健康问题,都要时时掌握健康信息和知识,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对健康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否则,健康就会远离我们。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人一生健康教育的奠基阶段,关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既能够提高学前期的生命质量,又能为人一生的健康赢取时间。因此,对学前儿童开展健康教育,帮助学前儿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对于提升人一生的生活品质和生命质量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三)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儿童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

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是儿童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基本前提,是儿童智力发展、品德发展和审美发展的物质基础。学前儿童健康既是儿童身心和谐发展的前提,也是儿童身心全面发展的结果。一个人只有拥有健康的身心才能在这个社会上生存和立足,才能更好地在这个社会上赢得一席之地,从而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多姿多彩的健康教育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幼儿拥有健康的身心,更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此外,新颖有趣的健康教育活动还可以充分满足学前儿童活泼爱动的心理需求,帮助幼儿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在与同伴和谐相处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和创造健康美。

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教育学原理告诉我们,教育者对任何年龄阶段的儿童实施教育,只有通过受教育者的内化才能发挥作用。幼儿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地位,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去感受、去体验周围的世界。教师在设计、组织和实施学前儿童健康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比如教师在选取活动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选取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充分让幼儿在参与的过程中去学习,让幼儿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

(二)科学性原则

教师设计、组织、实施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制定活动目标要科学,选取活动内容要科学,选择活动方法要科学。所谓遵循科学性原则就是要教师学会观察幼儿,研究幼儿,掌握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帮助幼儿树立科学的健康知识,帮助幼儿形成科学、健康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发展性原则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要为幼儿一生的健康发展负责,既要考虑到幼儿的现实发展,又要考虑到幼儿的终身发展。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告诉我们,教师在实施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中既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已有发展水平,又要考虑到幼儿将要达到的水平,要善于在两者之间形成最近发展区,让每一个幼儿都在已有水平上得到充分发展。教师绝不能只顾幼儿的眼前发展,而忽视了幼儿的终身发展,既要让幼儿充分自由发展,又不能让幼儿养成懒散的坏习惯,要为幼儿以后的生活和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差异性原则

教师在实施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中要遵循差异性原则,教师要从思想上高度认识到,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唯一的,每个幼儿都有着自身特有的兴趣爱好和需求,教师不能用同一标准去要求所有幼儿。教师要注重个别差异,在面向全体幼儿的同时,还要关注到个别幼儿的需求,在开展集体教学活动时,还要辅之于个别活动或区角活动,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主动性,满足每个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让每个幼儿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和发展。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关系着幼儿一生的健康发展,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前儿童健康发展既需要幼儿园的努力,还需要与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幼儿园、家庭和社会三者紧密联系、相互补充,共同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全方位地促使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麦少美.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指导[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5.

[2]庞建萍.学前儿童健康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李君.学前儿童健康教育[M].科学出版社,2012.

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认识范文6

关键词:学前艺术教育;儿童幸福感;幸福感

教育是人们获得幸福感的重要工具和途径,其发展的各个过程都是为提高人们幸福感服务的。儿童幸福感与成人没有较大的差别,但是出于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教育观念以及教育环境的影响,使学前艺术教育中儿童获得幸福感的问题更加敏感,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压力导致儿童在学前艺术教育中幸福感缺失。因此,在学前艺术教育中,应该重视儿童幸福感的提高,使儿童的性格和人格得到完善发展,不断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保障儿童的身心健康。

1 儿童幸福感

幸福反映的是人们心理的一种积极感受,这种心理感受是与人内在的生命力联结在一起的,简单的说就是一切利于个体生命健康成长和发展的积极感受就是幸福感。儿童的成长过程包括了机体成长和心理精神成长两个部分。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从周围的环境中吸收和利用有用的资源造就未来的人,这种成长中的创造性是儿童心理世界发展的动力所在。对于儿童来说,不受任何因素的限制和阻碍,积极的投入到自己创造成长的过程中就是幸福感的本质。儿童的幸福感通常是与儿童的心理精神世界联系到一起的,一切有助于儿童身心成长的活动、所有符合儿童身心发展需要的活动都能为儿童带来幸福感。不利于儿童成长、破坏儿童发展创造性的活动不能给儿童带来幸福感。

儿童幸福是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统一,因此,儿童获得幸福感就要同时满足物质和精神两种需要,使儿童自身发展的因素与外部环境因素的发展处于平衡状态。认为满足孩子在物质上的需求就会使儿童感到幸福、或者只是让儿童处于快乐中的想法都是不合理的,要在满足儿童物质需求的同时,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不断提高孩子的智力和能力,这样才能使儿童得到健康发展。

2 学前艺术教育中儿童幸福感中的问题

学前艺术教育的价值不应只重视儿童学习能力的教育,还要重视儿童精神世界的发展,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学前艺术教育的价值。但是在学前艺术教育中儿童的幸福感普遍缺失,首先是因为人们尤其是家长对幸福感的认识上存在偏差。片面的说,物质水平的提高可以使人的幸福感增加,但这仅仅是暂时的。对儿童来说也是一样的,物质条件是增加儿童幸福感的必备条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物质水平越高、物质条件越好,幸福感就越强。因此,家长在对儿童幸福感的认识上,不能只重视物质条件,忽视儿童精神和心理上的需求,而是要在了解儿童心理和成长需要的基础上,补充以物质条件,只有形成这样的认识,才能在学前艺术教育中不断提高儿童的幸福感。

其次,部分学前艺术教育的教师和家长对儿童的个体需要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个体是否能真正体会到幸福感,重点在于当前的活动和生活是否满足个体身心发展的需要。家长普遍认为学前艺术教育对儿童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让孩子上各种艺术班,例如舞蹈、声乐、绘画等,家长只是主观的认为这些对孩子有用,而不考虑儿童的兴趣所在。在学前艺术班中强调成绩和艺术技能,忽视对学生兴趣、潜能的发挥,给孩子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使儿童在学前成长中严重缺少幸福感,同时也不能发挥学前艺术教育的最大价值。

最后,学前艺术教育中采取的教育模式大体相同,这样培养出的学生缺少个体性和特殊性,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忽视儿童的主体性的学前艺术教育模式,不能有效的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起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阻碍了儿童幸福感的增加,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3 学前艺术教育应让儿童获得幸福感

学前艺术教育应该使儿童拥有积极的心理感受,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儿童对世界的了解主要是在情感上的认识,儿童的这种感性思维表现出了儿童对周围世界理解的直觉性、情感性和具象符号性的特点。儿童在玩耍过程中表现出的语言和行为,就是通过儿童特有的方式认识世界的过程。学前艺术教育应该给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在教育的过程中拓宽思维、发展智力,使儿童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对艺术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才能使儿童在学前教育中,学到艺术的同时,满足自身的心理需求,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学前艺术教育中要重视提高儿童艺术能力,但是也不能忽视同精神世界的需求。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与世界相互作用,以提高对世界的认识和提升自身的认知水平。学前艺术教育应在教育的过程中提供给儿童发挥想象力的空间,使学生能在发挥自身特创造性的同时,获得对周围环境和世界的认知,感受到世界和生活的美好,以此提高儿童在学前艺术教育中的幸福感。

在学前艺术教育中,重视培养儿童美的意识,使儿童发自内心去追求和创造美。通过学前艺术教育,使儿童在结束教育的过程中发现、感受、欣赏和创造美,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在学前艺术教育中,要强调儿童的个性发展。儿童所拥有的个性是创造幸福的源头,在教育过程中坚持儿童个性是特有的、不可替代的,将儿童视作真善美的创造者,在此条件下,积极教育和引导儿童发展自身的独特个性,满足儿童的个性需求。这样才能更好的起到完善儿童性格人格发展,提高儿童在学前艺术教育中的幸福感。

4 总结

学前艺术教育应该以提高儿童幸福感为目的,满足儿童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重视儿童的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强调儿童个体个性的发展,不断提高学生积极的心理感受,这样才能增强儿童在学前艺术教育中的幸福感,更好的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卫蔚,殷瑛.学前艺术教育应让儿童获得幸福感[J]青春岁月,2014,(1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