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肌康复护理范例6篇

盆底肌康复护理

盆底肌康复护理范文1

关键词:康复护理;不同时间;产后盆底功能;影响

盆底功能障碍作为妇产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多发病于中老年女性,其发病率高达40%左右,严重影响女性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1]。目前治疗盆底功能障碍的主要手段有电刺激、盆底肌训练等,但临床表明不同时间段康复护理对产后盆底功能影响不同[2]。本研究就此探讨产后1.5个月、产后2个月、产后3个月康复护理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年龄在20~42岁,平均年龄(27.4±3.4)岁。其中,剖宫产56例,阴道引产64例;初产妇80例,经产妇40例;单胎102例,双胎18例。所有产妇产前基本情况正常,没有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按照入院顺序将所有产妇分为三组,各40例。三组产妇在年龄、产式等基本信息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将所有产妇分为三组,第一组为产后1.5个月康复护理组,第二组为产后2个月康复护理组,第三组为产后3个月康复护理组。三组康复护理内容基本一致,只是康复护理时间不一样。康复护理方法具体如下:在各自时间段由专业产士指导或帮助产妇进行盆底肌训练、生物反馈及电刺激(低频)。对于盆底肌训练来说,主要是对产妇进行缩紧训练,一次收缩在3 s以上,且收缩1次就放松1下,连续做30 min,2次/d,6 w为1疗程,共3个疗程。对于电刺激来说,利用低频神经肌肉盆底康复治疗仪对产妇盆底进行电刺激。先帮助产妇选取平卧位,将其腿张开且弯曲,要求产妇放轻松,按照操作标准把电击棒放入产妇阴道,测量盆底肌及腹肌收缩时的电活动,并打印出肌电图。2次/w,20 min/次,共12次。此外,加强产妇盆底健康知识教育及护理技巧指导,提高产妇健康意识和配合度。

1.3 疗效评定标准 采取压力张力器对所有产妇治疗后的盆底压力进行测量,并根据相关标准将盆底压力分为四个等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其中Ⅰ级为差,Ⅱ级为一般,Ⅲ级为好,Ⅳ级为非常好。同时对产妇盆底肌纤维肌电图(Ⅰ类、Ⅱ类)及肌纤维疲劳指数进行分析总结。此外,对产妇产后尿失禁发生情况进行评分,在≤6分为轻度,7~12分为中度,≥13分为重度。

1.4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三组产妇康复护理后盆底压力等级综合比较,见表1。与第二组、第三组相比,第一组产妇康复护理后盆底压力情况明显好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三组产妇康复治疗后盆底肌力情况比较,见表2。

2.3三组患者尿失禁情况比较 第一组轻度1例,中度1例,共2例(5%);第二组轻度3例,中度2例,共5例(12.5%);第三组轻度4例,中度2例,共6(15%)。

3结论

盆底功能障碍又称之为盆底缺陷,其临床表现主要有尿失禁、障碍等,主要是由产后盆底肌肉损伤引起。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不断增强,产后盆底功能障碍逐渐成为临床医学或女性关注的重点。当下产后盆底功能恢复方法主要有盆底肌训练及轻微电刺激等。其中,盆底肌训练具有无创、安全有效等特点,有利于产妇产后恢复[3]。但当下该方法在我国临床上尚处于发展时期,对于产后康复护理最佳时间研究还不是很多。

本研究将我院产妇根据康复护理时间不同分为三组,分别为产后1.5个月、产后2个月、产后3个月。对所有患者在不同时间段进行相同的盆底肌训练及低频电刺激、生物反馈训练,结果发现产后1.5个月组产妇盆底肌恢复情况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

总而言之,根据产妇情况越早实行康复护理越好,做好盆底肌训练、心理护理等工作,提高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恢复率,降低尿失禁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殷观梅,韩耀伟.不同干预方式对产后盆底功能恢复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3,(29):4919-4920.

盆底肌康复护理范文2

摘要目的:探讨盆底肌电刺激对产后尿失禁产妇盆底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选取我科2013年4月~2014年3月分娩后发生尿失禁产妇96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盆底肌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盆底肌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盆底肌肉张力指标及尿失禁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盆底静息压和收缩压高于对照组,盆底收缩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仍存在尿失禁产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电刺激促进了产后尿失禁产妇盆底功能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产后;尿失禁;肌电刺激;护理;盆底功能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8.038

尿失禁是指当腹压大于最大尿道压力时,逼尿肌收缩乏力而出现尿液不自主排出,根据诱因,尿失禁一般分为压力性、充溢性、急迫性、反射性、功能性、完全性和混合性,产后尿失禁多属于压力性,主要由于产妇分娩后盆底组织结构与功能发生改变而引发[1-2]。女性分娩过程中,盆底支撑组织包括筋膜、肌肉、韧带等,这些组织结构易因过度牵拉而发生结构和功能性损伤,进而造成不可逆的生理变化,影响产妇产后生活质量[3]。本研究中将盆底肌电刺激应用于产后尿失禁盆腔肌肉萎缩和损伤的治疗中,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妇产科2013年4月~2014年3月分娩后发生尿失禁产妇96例,年龄22~36岁,平均(28.3±5.2)岁。孕(38+3±41+2)周,平均(39.2±2.3)周。顺产78例,剖宫产18例。纳入标准:(1)均为初产。(2)产妇无泌尿系感染史或肾病史。(3)产前盆底肌力评估为3级以下。(4)产后经临床诊断为尿失禁。(5)产妇对治疗方案知情并签署同意书。随机将本组产妇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年龄、孕周、产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指导产妇行盆底肌训练,即产妇取平卧位,双膝弯曲略分开,臀部缩紧,吸气时将肛门收缩至关闭,呼气时放松,反复12~15下完成1次训练,完成训练前的3~5下采取快速收缩训练,每日训练3~5次。4周为1个疗程。

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训练基础上给予盆底肌电刺激治疗,仪器为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即指导尿失禁产妇取平卧位,电刺激仪电极消毒后置于阴道内,进行生物反馈电流的收集,指导产妇根据仪器指示信号行阴道放松及收缩训练,询问产妇感受,以有刺激感但无疼痛感的电流强度为宜。盆底肌电刺激治疗每次20 min,每周3次,4周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治疗3个月后,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监测产妇盆底静息压(盆底肌肉无主动收缩时压力)、盆底收缩压(盆底肌肉主动收缩时的压力差值)、盆底收缩持续时间[4]及产妇尿失禁情况。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的χ2c检验,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产妇治疗前后盆底肌肉张力指标检测结果比较(表1)

2.2两组产妇治疗后仍存在尿失禁情况比较(表2)

3讨论

盆底肌肉结构和功能性失常是产后尿失禁发生的主要原因,因而其治疗关键也在于对盆底肌肉的功能性修复,产后早期实施盆底康复性训练对于有效改善盆底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5]。盆底肌训练主要是指导产妇主动收缩或放松以肛提肌为主的盆底肌肉组织,以此来强化盆底肌肉的张力,延长其收缩时间,从而改善尿液排泄的控制力[6]。但是盆底康复性训练存在一定缺陷,主要是由于产妇产后身体较为虚弱,易疲劳,再加上人往往有“惰性”,易影响其治疗依从性,进而影响训练效果。

盆底肌肉电刺激疗法主要是应用物理刺激,提高盆底肌肉的舒缩能力,从而改善肌肉的萎缩与损伤,增强尿道的闭合能力,进而有效控制逼尿肌的作用,改善尿失禁[7]。操作中将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的电极置入产妇阴道,不仅可对膀胱和尿道产生双重刺激作用,还有利于保证盆底肌肉正确而有效地收缩[8-9]。结果显示,盆底肌肉电刺激疗法结合盆底康复性训练改善了产后尿失禁产妇的盆底功能,观察组治疗后盆底静息压和收缩压显著高于单纯应用盆底肌训练法的对照组,且观察组产妇治疗后仅1例仍存在尿失禁,其余产妇均有效恢复正常排尿(P<0.05),证实了产后实施早期电刺激的有效性。

分娩本身给女性带来巨大痛苦,产后发生尿失禁更给产妇带来心理与生理上的不适,护理人员要向产妇讲解产后尿失禁的发病原因、治疗及配合方法等,以减轻产妇自卑、焦虑、羞涩等不良心理。产妇尿失禁后下腹不适、腰酸、会阴红肿、破损、身上异味等问题,易产生紧张、抑郁、不愿与人交流等问题,护理人员应加强心理疏导,采取安慰、鼓励、关怀、尊重等态度对待产妇,使其感受到周围人群的关心,提高自信心。平时注意避免责怪产妇,日常多与其交流,帮助其打开心结,说出感受,鼓励病友间的相互交流与经验分享。为产妇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病房内定期通风换气,保持整洁,产妇床褥勤更换,做好消毒清理。注意保护产妇隐私,哺乳、排尿排便时拉上挂帘,遵医嘱定期外阴清洁,对发生溃烂者遵医嘱给予用药处理,给药时注意询问产妇感受,以语言交流的方式分散其注意力,减轻疼痛等不适感。对于产后尿失禁产妇的护理,应重视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心理疏导、环境整洁和保护隐私等,从而使产妇认识到疾病的根源并积极配合治疗,同时为产妇提供一个良好、舒适、安心的医疗环境,促进产妇以更加良好的心态面对尿失禁。

综上所述,对产后尿失禁产妇实施早期肌电刺激联合盆底康复性训练及精心细致护理,有助于更好地改善产妇盆底功能,促进盆底肌张力的恢复及逼尿肌对排尿的控制,从而改善尿失禁,提高产妇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明.不同时期盆底肌功能训练对预防产后尿失禁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0):33-35.

[2]刘湘晖,杜丹,黄淑妹.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对产妇盆底功能的近期影响[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2,39(6):613-614.

[3]王悦,乔玉环.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在盆底重建手术后的应用[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2,34(8):631-633.

[4]梁群,张倩平,黄敏,等.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8,8(5):34-36.

[5]陈玉芬,李环,丁小容,等.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改善产妇尿失禁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3,20(6):52-54.

[6]曲航菲,张田苗.循证护理在产后尿失禁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3,42(10):951-953.

[7]何玉兰,单青,李超平.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肉锻炼联合进行产后盆底肌肉康复训练的作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2):696-697.

[8]李瑞琴.护理干预对产后尿失禁患者的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12,8(8):270-272.

[9]杨素勉,马卫景,王秀粉,等.盆底肌锻炼联合电刺激促进产后盆底器官功能康复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2):1-3.

盆底肌康复护理范文3

【关键词】PDF;产后康复治疗;护理;疗效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2-0195-01

PDF是指盆底结构缺陷、损伤及功能障碍造成的疾患,表现为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慢性盆腔疼痛及障碍等[1]。妊娠与分娩是公认导致PDF的高危因素,极大地影响了女性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成为困扰妇女的重要问题之一。为预防及早期治疗产后PDF,我院于2013年6月引进了PHENIX治疗仪进行生物反馈和电刺激治疗,结合护理干预,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6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产科自然分娩,产后6周门诊复诊收治的产妇90例作为治疗组,其中盆腔脏器脱垂76例,尿失禁9例,障碍5例,年龄20~42岁之间,平均35岁。选择同一时间段我院产科自然分娩产后6周门诊复诊的产妇88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盆腔脏器脱垂76例,尿失禁8例,障碍4例,年龄21~41岁之间,平均33岁。两组均为产后42天以上,恶露干净,无泌尿系感染及阴道炎,盆底肌肉评估I、Ⅱ类肌纤维肌力均小于3级,并排除既往有神经及精神病史者,机体其它系统严重疾患者。两组在年龄,胎次,产程,分娩方式及胎儿体重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治疗组:

1.2.1.1采用法国国家卫生诊断认证局ANNAES 认证的测试标准。由首诊医师常规对产后42天的产妇进行盆底筛查,包括询问病史,盆底肌肉手法评估及盆底康复治疗仪检测(电诊断),对肛提肌慢纤维即一类纤维和肛提肌快纤维即二类纤维的功能进行评估,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将症状量化,以明确盆底功能障碍的类型,根据患者的症状,结合每个患者的情况,对需进行产后PDF防治的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治疗师依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不同的电刺激、生物反馈、A3反射、场景反射、松弛反射等治疗。原则为先进行一类肌纤维的训练,再进行二类肌纤维的训练,最后是综合训练。

1.2.1.2 用PHENIX治疗仪给予康复训练:①首先给予320-740μs脉宽,8-32Hz频率的电刺激及生物反馈,使患者学会一类肌肌纤维收缩及学会分开盆底肌与腹肌的收缩。②给予20-320μs脉宽、20-80Hz频率的电刺激及生物反馈,指导患者掌握二类肌纤维收缩方法,并对二类肌纤维肌力进行锻炼。③给予各种场景的生物反馈训练模块,如搬东西、抱小孩、上下楼梯等各种场景下训练盆底肌肉收缩,并在训练中加以强化。④给予A3反射的生物反馈训练模块,让患者跟着模块训练,而且需要模拟咳嗽时,患者收缩盆底肌肉。其作用为训练患者收缩盆底肌肉从而抑制膀胱逼尿肌收缩。⑤取会阴-腹部协调的模块应用,对会阴-腹部在直立位的协调收缩进行锻炼。⑥治疗过程中电刺激和生物反馈同时配合进行。⑦治疗时间:康复锻炼为15-30min/次,2次/7d,10-15次为一疗程,第二个疗程在三个月后开展,并完善随访工作,对效果进行了解。

1.2.1.3 护理干预:①心理护理: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治疗的成功,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特点,讲解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方案治疗优势,配合要点,预期目标,就成功案例向患者介绍,以取得配合,提高治愈信心及医护依从。②个体化干预:因患者机体耐受情况存有差异,故刺激间隔时间、时长、频率应个体化选择,指导患者掌握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克服紧张心理,增强自我调节能力及防护意识。③在治疗过程中向患者讲述生物反馈的概念、性质、目的和作用,争取得到患者最大程度的配合,从而让患者把注意力始终集中在反馈信号和发挥想象上,增强自我意识、自我调节能力。④环境护理:营造安静、整洁、温馨的环境,温湿度需适宜,空气流通,增加患者舒适感。

⑤安全防护:电极片避免粘贴在皮肤伤口、烧伤区域或污染区域,必需使用专用的盆底肌肉治疗头和康复器,避免交叉感染。使用专用的导电膏以保障治疗效果。⑥生活行为方式干预;指导患者养成定时排尿和排便的习惯,在咳嗽或打喷嚏前,能主动有力地收缩盆底肌肉.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重体力劳动与剧烈运动,增加富含纤维的食品。⑦康复训练的要点:在医生和治疗师的指导下,根据盆底损伤情况,应用综合技术进行训练,使其掌握正确的盆底肌肉收缩方法(避免腹肌收缩),训练过程要循序渐进,适时适量,且必须持之以恒。

1.2.2对照组:除常规给予产后健康教育外,并于产后六周在家庭开始进行盆底肌肉锻炼(PFME)称为Kegel运动。方法:缩进的动作,每次收紧不少于3 s,然后放松,连续做15~30 min,每日进行2~3次,持续5~6周。

1.3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2008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七版《妇产科学》标准。应用盆腔器官脱垂POP―Q分度评价盆腔器官脱垂情况,POP―Q评分。 采用盆底肌力检测标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判定[2]。 盆底功能检测正常值:深、浅 I类肌纤维的肌力为5级;深、浅II类肌纤维的肌力为5级;肌电位10-20uV;肌肉疲劳度:正常为0%,负值为异常。

1.3.1盆腔脏器脱垂 治愈:I、II类肌纤维的肌力5级,阴道口紧闭,神经反射正常,阴道粘膜红润,站力位阴道内无脱垂物;好转:I、II类肌纤维的肌力4级以上,站力位阴道内脱垂感明显减轻;无效:I、II类肌纤维的肌力3级以下,站力位阴道内仍有脱垂感。

1.3.2 尿失禁 治愈:症状消失,客观查体无尿失禁;有效:漏尿次数减少50%以上;无效:尿失禁症状无明显缓解,漏尿次数减少50%以下[3]。

1.3.3 障碍:①症状改善为治愈。②症状缓解为好转。③无变化为无效。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统计软件包14.5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X2检验,以P

2 结果

2.1 治疗组90例患者完成一个疗程的治疗后,盆底肌收缩持续时间较前延长、最大阴道内压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①脏器脱垂治愈73例,好转2例,无效1例;②尿失禁治愈6例,好转2例,无效1例;③障碍治愈4例,好转1例。总有效率97.78%。其中有1例为重II度子宫脱垂,经改为手术方式治疗,治愈出院。

2.2 对照组88例两个月后电话随访及回院复诊,其中①脏器脱垂治愈47例,好转15例,无效14例;②尿失禁治愈2例,好转3例,无效3例;③障碍治愈1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79.55%。见表1。

3讨论

PDF包括盆腔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和障碍三大类是妇产科的常见病,中国45%的已婚已育妇女患有不同程度的PDF,且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医学对PDF的认识越来越深入,治疗的技术也越来越成熟。PHENIX治疗仪利用高科技的生物工程技术、生物信息原理,精确客观地检测、评估盆底肌肉的肌力情况和纤维受损类型,制定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针对不同的病人采用不同频率、不同脉宽、不同强度的电刺激,不同效果的生物反馈模式,结合独有的A3反射、场景反射的训练,唤醒被损伤的盆底神经、肌肉,增加盆底肌肉的肌力和弹性,使盆底功能恢复正常,增强阴道紧缩度,提高性生活质量,并有利于预防和治疗尿失禁、子宫脱垂等PDF。电刺激主要是通过低频脉冲电刺激能够刺激盆底肌群及支配盆底肌肉的神经,唤醒盆底肌肉的本体感受器、从而使松弛、损伤的肌肉达到最大限度的拉直和修复。而生物反馈技术就是应用功能训练的方法,达到改善和协调局部肌肉和脏器功能状态的一种自然疗法,将反馈信息通过仪器转化为可识别的图像,患者可在直视下准确地收缩盆底肌群、从而达到预想的治疗效果。在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应用的同时,加强整体护理干预对改善预后作用显著,如实施心理护理,可帮助患者克服焦虑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实施必要的健康教育,加强对疾病基础知识的了解,可提高医护依从[4]。我院采用PHENIX治疗仪为产后PDF患者予以治疗,同时结合患者的实际身体健康状态及相关检查结果,为患者量身制定了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能有效提高盆底肌肉张力,降低尿失禁发生率,同时改善阴道前、后壁脱垂,起到了治疗和保健的双重作用,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受到了广泛的好评。结合本次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接受盆底康复训练及护理干预后的盆底肌张力明显优于对照组的相关观察指标,两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

参考文献

[1] 蒋红,吴艳.产后盆底肌电刺激对不同分娩方式盆底肌力近期疗效观察[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28(2):145-147.

[2] 贾瑞敏.盆底肌肉训练对女性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康复效果的影响[J].医药论坛杂志,2013,13(34):68-69.

盆底肌康复护理范文4

【关键词】普林格尔;康复治疗仪;盆底功能障碍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913-02

随着人们现代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女性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女性分娩过程是女性的特殊生理阶段,在分娩的过程中一些异常的情况比如:胎儿过大、难产等问题都会导致盆底功能受到损害,因此对孕妇分娩之后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1]。传统方案的主要是采用医院常规护理方法,随着普林格尔治疗仪的出现,采用普林格尔多系统康复治疗仪修复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2]。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20例产妇分娩之后分别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案和采用普林格尔治疗仪治疗方案,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具体如下: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的对象为2013年3月-2014年3月 于我院就诊的120例产妇,产妇年龄22-30岁,平均年龄(27.5±4.82)岁,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医院传统的常规护理(主要包括产褥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分娩后的6周之后开始采用普林格尔治疗仪治疗,观察两组产妇治疗之后的盆底恢复情况(性生活的满意度、盆底肌肉的恢复情况)。

1.3 指标标准 性生活满意度:治疗完毕后对产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产妇的性生活满意度;盆底肌肉收缩力评价:肌力评分分为六个等级,根据持续时间0、1、2、3、4、5s 评分为0、Ⅰ、Ⅱ、Ⅲ、Ⅳ、Ⅴ级。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两组产妇性生活满意度、肌力评分的比较 对照组性生活的满意度为20.0%,观察组为81.7%,观察组的性生活满意度远远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3 讨论

盆底由内、中、外三层组织构成,这些组织内的肌肉、韧带等共同维持着子宫、膀胱的功能以及阴道的紧缩程度。分娩期是绝大部分女性都会经历的一个生理期,在自然的分娩中,阴道内腔会大幅度增大[3],盆底内的一些肌纤维会遭到破坏,减弱盆底肌的弹[4]。如果产妇产后不能很好的护理,或者没有得到足够的休息时间就从事正常的工作,甚至体力劳动,产妇的盆底功能恢复就更难得到保障,严重影响女性以后的正常性生活甚至身体的健康,因此加强对产妇产后的护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产妇的常规护理主要包括产褥期护理,近年来普林格尔治疗仪在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方面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就诊的120例产妇,分别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案和采用普林格尔治疗仪治疗方案,观察产妇治疗后的盆底恢复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的性生活满意度以及盆肌恢复情况都远远高于对照组,说明普林格尔多系统康复治疗仪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有显著的疗效。综上所述,普林格尔多系统康复治疗仪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治疗有显著的效果,并且安全、方便值得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M?rkved S, B? K. Effect of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during pregnancy and after childbirth 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urinary incontinence: a systematic review[J].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2014, 48(4): 299-310.

[2] 王志琼.普林格尔-多系统治疗仪用于产后会阴软组织恢复的效果观察[J]. 四川医学,2007,28(12):1402.

盆底肌康复护理范文5

【关键词】子宫脱垂; 盆底重建;围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65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8-0360-01

盆底损伤和机能退化造成的盆腔脏器脱垂是中老年妇女尤其是绝经后妇女的常见病,严重影响女性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手术治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采用骨盆底修复系统进行女性全盆底重建是国内外开展较新的一种手术方式,治疗效果良好。我院于2009年1月~12月,采用全盆腔重建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11例, 疗效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11例患者系2009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年龄38~81岁,平均67.9岁。11例均有子宫脱垂,其中合并压力性尿失禁或混合性尿失禁4 例、膀胱膨出1例、阴道前后壁膨出9例、会阴陈旧性裂伤5例。5例合并有内科疾病,其中高血压4例、糖尿病2例、冠心病2例、甲状腺功能减低症1例。病程2个月~12年。

1.2 治疗及预后:11例患者均行全盆腔重建术,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做好肠道及阴道准备,术后在做好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加强盆底肌肉尤其是肛提肌锻炼,出院后定期进行随访。11例患者均手术成功,1例出现盆腔小血肿,无1例感染、吊带侵蚀、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住院时间8~14d,平均9.1d。11例患者随诊3~6个月,未见复发和吊带排异。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情绪,因此,恰当的心理护理十分重要。本组11例患者入院后均由经专业培训的责任护士进行心理疏导,让其说出内心的担忧和疑虑,减轻心理压力。并给患者讲解当今的有效治疗手段和最新进展,帮助病人树立康复的信心。使其正确对待手术,安心进入角色,以最佳的心态接受手术。

2.1.2 肛提肌锻炼:盆底肌肉是维持盆底支持结构的主要成分,在盆底肌肉中,肛提肌起着最为主要的支持作用,肛提肌锻炼是有意识地对以肛提肌为主的盆底肌肉进行自主性收缩以便加强控尿能力和盆底肌肉力量[1],可以改善盆底肌的功能,增强病人自信,同时为术后肛提肌训练打下基础。本组11例患者均在术前进行肛提肌锻炼,训练方式为:平卧,全身放松,还纳脱垂子宫或阴道壁后做缩肛运动,每收缩5s后放松,反复进行15min,每日3次。

2.1.3 合并症护理:盆底脏器脱垂以老年患者居多,常合并内科疾病,本组11例患者合并高血压4例、糖尿病2例、冠心病2例、甲状腺功能减低症1例。术前我们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帮助完善各项检查,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医生,以便调整药物及饮食,确保手术如期进行。

2.1.4 饮食及肠道准备:术前5d无渣饮食,术前2d半流质,术前1d流质。患者大多为老年妇女,电解质平衡维持功能降低,综合考虑由于饮食控制、服泻剂、灌肠等所造成的营养素、电解质的丢失,保持患者正氮平衡及电解质平衡,以利手术及恢复。

2.1.5 阴道准备:绝经患者术前5d用欧维亭涂擦宫颈、穹隆、阴道粘膜及脱垂部分溃疡面,每日1次,保持脱垂部位的回纳,指导患者避免使用腹压,穿宽松全棉内裤,保持会阴清洁干燥,溃疡愈合后方能手术;术前3d碘伏阴道擦洗,每日1-2次。

2.2 术后护理

2.2.1 一般护理:术后6小时内予心电监测仪持续监测生命体征,6小时后取舒适半卧位。注意观察患者有无会剧痛,警惕阴道内切口血肿。术后24~48h阴道内有纱条填塞,一般患者阴道可流淡血性液体,约20~30ml,高龄及网片修补患者多见,注意有无异味及颜色加深、流血量增多。强调及早、足量进食,术后6h后进流质,恢复排气后进半流质,术后3d进易消化普食。兼顾老年患者消化吸收能力特点,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方案。

2.2.2 导管护理:术中留置阴道内腹腔负压引流管者,注意妥善固定、保持通畅、无菌,观察引流液性状、记录引流量;留置尿管开放2~3d,q3h夹放,2~3d拔管。

2.2.3 会阴护理:保留尿管及会阴伤口拆线前,0.05%碘伏擦洗会阴,每日2次,注意彻底清洁大小皱褶间的分泌物、肛周及大腿根部污迹,保证会阴护理的质量,以防逆行感染,影响阴道内伤口的愈合。

2.2.4 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全盆腔重建术常见的并发症为膀胱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2]及网片相关的并发症如侵蚀和感染,术后密切观察尿液性状,阴道流血、流液情况及加强会阴护理;观察有无下肢感觉异常(酸胀感)、下肢活动障碍、下肢肿胀等症状;术后5d鼓励高纤维素饮食,防止便秘及使用腹压,使网片尽快与周围组织相容,如无特殊情况,按术后活动程序加强主动及被动活动。本组11例患者中,1例出现盆腔小血肿,无1例感染、吊带侵蚀、膀胱损伤、神经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等严重并发症。

2.2.5 肛提肌锻炼。

3 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术后1月、以后每3~6月随访1次,若有下腹部、会阴疼痛及阴道流血时应及时就诊;禁、盆浴3月;同时指导患者注意改变使腹压增高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如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长期站立、蹲位、负重, 长期慢性咳嗽、便秘等。注意适当锻炼增强体力。对于合并慢性咳嗽、便秘的患者,指导其及时治疗。指导患者保持会清洁和盆底肌肉锻炼,有意识地对以肛提肌为主的盆底肌肉进行自主性收缩,锻炼盆底肌肉张力。11例患者随诊3~6个月,未见复发和吊带排异。

4 讨论

盆底重建术是集妇产科、泌尿外科、肛肠科为一体的综合学科,它带来了新的概念、观念和外科技术,维护了中老年女性的身心、社会交往、健康。女性盆底重建术具有微创、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少、恢复快等优点,治疗成功率可达90%以上。女性盆底重建手术成功不仅仅取决于手术过程,围手术期护理也同样重要。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加强患者及家属对治疗过程的理解,促进患者创面的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确保围手术期的顺利度过,同时指导患者长期的自护方法,使患者有效地管理自己的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盆底肌康复护理范文6

【关键词】 产后;盆底肌肉训练;盆底肌功能重建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on postpartum women pelvic floor muscle function reconstruction research

Yu Hui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WISCO general hospital. Wuhan 430081, China

[Abstrac] Objectiv: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PFMT) on the tension and function of pelvic floor muscle.Methods In wisco general hospital the reviewed female outpatient with 42-60 days postpartum are selected, from June 2010 to December 2011. The women with pelvic floor muscle tension lower than III are included as samples, and are divided into training group (30cases) and control group (30 cases). In training group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twice a week for ten times) is performed. In control group just health education and postpartum exercises are adopted. Pelvic floor muscle tension evaluation was taken for both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elvic floor muscle tension of training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is significant(0.01

[Keywords]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pelvic floor muscle function reconstruction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育龄妇女和绝经期妇女多发及常见妇科疾病。严重影响妇女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产后盆底肌功能重建是指患者通过主动和被动收缩或刺激盆底肌,使逼尿肌的稳定性增加、以此来恢复盆底功能,从而来治疗产后尿失禁及盆底器官脱垂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产后选择最佳时机及正确方法,尽早进行盆底肌功能的康复训练,是预防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的关键。本次研究是针对产后盆底肌力较差者,进行盆底肌肉张力训练,以探讨该技术对产后康复的治疗作用。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1年4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复查的60例妇女(产后40~70天)作为研究对象。选择的标准:(1)婴儿:单胎足月存活;(2)年龄:21~47岁;(3)疾病史:无肝肾及泌尿感染等疾病;(4)手术史:无既往盆腔手术史。选取其中盆底肌力测定

1.2 治疗方法 门诊主治医生先询问患者的症状和病史等基本情况。再进行妇科的检查,并填写问卷调查表。根据患者的意愿进行分组。采用法国PHENIX型多功能神经电生理定量诊断仿生治疗仪进行治疗,进行盆底肌力测定和分级。盆底肌肉训练方法包括训练组行盆底肌电刺激,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phenix)。使用方法:阴道内置入消毒后的电极,采集生物电流的反馈,并根据医师的指导,进行收缩阴道及放松训练,控制电流强度在患者感觉有刺激但无疼痛感。每周治疗2次,每次持续20min,共进行10次,并进行指标参数的收集,同时与盆底训练相配合,阴道内置入康复器,让患者进行夹持和收缩训练,2~3次/周,20min/次。对照组由专人指导实施健康教育及盆底肌功能锻炼指导。具体方法为:吸气时收缩(尽力),要求持续5s左右,呼气时放松阴道,反复进行,同时避免腹肌(及臀部肌肉)与同时收缩和用力。吸气时收缩(15分钟/次),反复训练,每天3次,一个疗程为6~8周,任何均可进行。当患者熟练后,可逐渐延长每次收缩时间、另外也可延长锻炼时间,一个疗程后复查。

1.4 疗效评定 治疗后有效为肌力≥Ⅳ级;与治疗前相比有改善为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软件SPSS14.0统计病例资料,两组之间的差异分析选择t检验和χ2检验,其中以P

2 结果

在30例患者中,治疗前:肌力为0级者5例,Ⅰ级者8例,Ⅱ级者15例,Ⅲ级者2例。经过1个疗程的康复治疗:0级者0例,Ⅰ级者1例,Ⅱ级者7例,Ⅲ级者13例,Ⅳ级者8例,Ⅴ级员者1例。肌力有明显提高。对照组治疗后23%肌力达到Ⅳ以上,Ⅲ级56%。两组治疗前的肌力变化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分析意义。治疗完成后,训练组患者的肌力明显比对照组好,且差异明显(P

3 讨论

妇女的妊娠与分娩均会不同程度的损伤盆底的肌肉、神经及结缔组织等,是导致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妊娠后子宫逐渐增大,胎儿体重增加,腹腔的压力把子宫向下向阴道的方向推,造成盆底肌肉受牵拉、肌纤维受损、肌张力减退、肌肉松弛;妊娠期性激素水平变化影响胶原纤维代谢,使盆底肌肉逐渐松弛。而分娩使肌肉、筋膜。神经直接机械性损伤。这种损伤在产后仍然存在,一般通过产后锻炼如产后操、缩肛运动等运动,机体可有一定的恢复,但是很多妇女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正确的锻炼。但很多患者难以掌握锻炼的准确性,产妇锻炼的次数和时间较多,如缺少督促,产妇一般比较难以坚持。

盆底肌肉康复技术凭借高科技的生物反馈技术,精确客观的量化检测、评估盆底肌肉纤维的波幅,变异性、中值频率、恢复情况,制定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通过采用不同频率、不同能量、特定脉宽安全有效的电刺激及生物反馈训练,唤醒被损伤的盆底神经肌肉,增加盆底肌肉肌力和弹性,使盆底功能恢复正常。本研究采用盆底肌肉康复系统(phenix),根据个体化治疗方案,循序渐进的进行康复治疗,通过生物反馈及电刺激,在专业治疗师指导下,使产妇学会正确收缩盆底肌肉的方法,坚持训练,提高盆底肌肉收缩力,延长肌肉收缩持续时间,提高阴道紧缩度,预防治疗尿失禁。

参考文献

[1]JONE H W.The risk of stree incontinence 5years after fristdelivery[J]. Obste Gynecol Sury,2002,57(2):81-82.

[2]摇龙燕,边旭明,朱兰,等.分娩方式对产妇盆底支持组织功能的近期影响[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7,42(12):810-811.

[3]罗婷婷,何凤梅,陈秀莲,等.盆底肌功能训练预防和治疗产后尿失禁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4):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