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肌康复培训范例6篇

盆底肌康复培训

盆底肌康复培训范文1

【关键词】盆底肌功能训练 产后尿失禁 预防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5-192-01

本文分析2008年5月~2010年5月在我院自然分娩的初产妇178例进行盆底肌功能康复训练的临床资料,探讨产后尿失禁预防的临床应用与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住院进行自然分娩的初产妇178例,排除多胎分娩、既往泌尿生殖疾病史、剖宫产和阴道手术史的临床资料。将产妇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89例,年龄22~37岁,平均年龄28.7岁,平均孕周(38.72±1.21)周,新生儿体重(3482.76±264.05)g,Apgar评分为8~10分;观察组89例,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28.5岁,平均孕周(38.52±1.68)周,新生儿体重(3396.07±241.86)g,Apgar评分为8~10分。两组产妇资料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在年龄、孕周、新生儿体重与Apgar评分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训练与护理方法

对照组产妇进行一般性的健康教育,护理辅导由产科护士进行,进行常规会阴护理。观察组产妇由经验丰富的助产士进行一对一的产后健康教育和盆底肌功能训练知道,对盆底肌功能训练的目的和方法、训练实际、注意事项等进行知道。训练方法:产妇不限,尽力提起,收紧尿道与会阴,每持续5~10秒后放松10秒,持续进行15~30分钟。盆底肌功能训练在产后第1d开始,训练时间不限,每日训练3次,训练周期为10周以上。

1.3 评价方法

在产后6个月,由一对一陪护的助产士进行随访,以国际尿控协会(ICS)1小时尿垫实验评估尿失禁状况[1]。评估标准:基本干燥为<2g,轻度漏尿为2~10g,中度漏尿为10~50g,重度漏尿为>50g。

1.4 统计学方法

检验指标资料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单位以x2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产妇在住院期间盆底肌功能训练的掌握情况与坚持较好。产后6个月随访,11例产妇坚持训练未达到10周,排除统计。依从性比例为87.64%。产后6个月两组产妇尿失禁实验结果对比,见表1。观察组产妇无尿失禁71例(91.03%),轻度尿失禁6例(7.69%),中度尿失禁1例(1.28%),无重度尿失禁,尿失禁发生率为8.97%,相比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1 产后6个月两组产妇尿失禁实验结果对比[n(%)]

3 讨论

产后尿失禁是产妇在分娩中由于骨盆结构和盆底肌肉受到损伤,从而在产后腹压升高时,不存在膀胱张力增加和逼尿肌收缩的情况下,不自主溢出尿液的症状[2]。产后尿失禁多由于分娩时胎儿经过产道导致局部肌肉、韧带松弛、影响尿道扩约肌的收缩性。当咳嗽、打喷嚏、站立等情况下,小便不能控制而少量溢出。严重者常伴不同程度的子宫脱垂、膀胱嘭出等。产后注意骨盆底部肌肉的锻炼有助于防止及治疗尿失禁。本次临床研究证明,保持10周以上的盆底肌功能训练对于产妇的盆底肌肉功能恢复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不仅能够有效减少尿失禁的发生几率,还可以有效改善尿失禁严重程度。

与阴道自然分娩的产妇相比,剖宫产发生产后尿失禁的几率较低,是由于剖宫产能够降低分娩过程对盆底神经与肌肉的损害[3]。但处于母婴的风险来看,剖宫产本身的危害性还是很高,选择性剖宫产能够减少盆底损伤的风险,但还是不能完全避免产后尿失禁的出现,所以还是应慎用。而盆底功能训练能够有效重建产后盆底肌肉群和神经的功能,完成损伤的恢复,有效防止尿失禁的发生和严重程度,危险小、有效率高,是孕妇预防性护理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 罗婷婷,何凤梅,陈秀莲,等. 盆底肌功能训练预防和治疗产后尿失禁的效果观察[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6(14):40-41.

[2] 杨俊玲,谢丽,张培莲. 盆底肌功能训练预防产后尿失禁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华护理杂志, 2008,43(5):436-437.

[3] 黄家琴. 女性产后尿失禁原因及康复护理[J]. 实用护理学杂志, 2010,20(6):42-43.

盆底肌康复培训范文2

【关键词】护理干预;产后盆底;功能康复

Abstract: Objective Explore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studies in patients with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Methods Analysis from May 2012 to July 2013 120 cases of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impaired function of the female pelvic floor,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60 cases in each group nursing effect was observed in both groups. Results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001-02

随着时代瞬息万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身体健康情况,女性盆底功能障碍(Female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FPFD)指的是人体的盆底出现部分缺陷、损伤,由此造成患者的功能障碍,并发一系列的疾病[1]。我国政府和全社会对此也给予高度重视,严重影响妇女生活质量的慢性疾病防治已被提到重要的工作日程,FPFD防治就是其中之一[2-3]。为了加强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患者的康复效果,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本文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女性盆底功能障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取得了满意的康复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女性盆底功能障患者,本组全部患者符合卫生部门制定的关于女性盆底功能障的诊断标准,年龄为28~45岁,平均年龄为27.8岁,初产妇为82例,经产妇为38例。将本组120例女性盆底功能障患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平均年龄、产妇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具有均衡性。

1.2 护理方法[4]:

两组女性盆底功能障患者均给予产后盆底康复治疗。(1)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措施。(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者如下综合护理干预。

1.2.1 盆底保护的健康教育:

成立医院盆底保护的健康教育小组,加大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宣传,及时组织护理人员对来医院治疗的女性盆底功能障患者进行分类,根据患者的个人职业、年龄等因素,告诉患者盆底保护的一些常识,让患者熟练掌握盆底保护的一些技巧和方法,如产褥期避免感染,患者在一个月期间不可以参加剧烈的体力劳动,也不可以盆浴。

1.2.2 盆底功能检测:

要求护理人员跟踪产后达到42天的患者及时到医院进行常规盆底功能检测,根据患者的检测结果,做好对应的处理措施,护理人员还要让患者坚持妇盆底肌肉锻炼,并且教会产妇正确掌握控制盆底肌肉方法以及阴道哑铃的锻练方法。

1.2.3 产前孕妇盆底肌肉锻炼培训:

根据医院制定的孕妇操作手册,指导孕妇每天做2-3次产前体操,每次锻炼的时间不少于20分钟,提高患者的骨盆韧性,腹部和阴道的弹性,每天定时做好阴道收缩运动,锻炼盆底肌肉。

1.3 疗效评价[5]:

根据目前盆底功能恢复疗效标准,盆底肌肌力分为0-5级。(1)显效:女性盆底功能障患者经过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和护理后,患者的肌力为5级,疲劳度为0级,阴道压力肌张力完全正常,症状完全消失;(2)有效:女性盆底功能障患者经过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和护理后,患者的肌力为2级以上,症状基本消失;(3)无效:女性盆底功能障患者经过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和护理后,患者的肌力和症状无任何改善。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5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患者的计量数据采用х2±s来计算,组内及组间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女性盆底功能障患者的临床疗效相比较:

P

参考文献:

[1] 朱小玲,陈琳. 护理干预对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影响[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1): 1539.

[2] 王雯,王美玉,刘小妮. 盆底重建联合全子宫切除术治疗重度子宫脱垂患者围手术期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9): 1765-1766.

[3] Marian Wiegersma, Chantal M.C.R. Panman, Boudewijn J. Kollen, et al.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versus watchful waiting or pessary treatment for pelvic organ prolapse (POPPS): Design and participant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of two parallel pragmatic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in primary care[J]. Maturitas, 2014,77(2): 168-173.

[4] Dalia M. Kamel, Ali A. Thabet, Sayed A. Tantawy, et al. Effect of abdominal versus pelvic floor muscle exercises in obese Egyptian women with mild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J]. Hong Kong Physiotherapy Journal, 2013,31(1): 12-18.

[5] 李淑玲,廖惠璇. 心理干预对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护理研究[J]. 吉林医学,2013,34(18): 3726.

盆底肌康复培训范文3

【关键词】盆底脏器脱垂;压力性尿失禁;盆底重建手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2-0234-02

盆腔脏器脱垂严重影响着中老年女性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传统的手术方式复发率高,且可能使患者丧失生育或性生活能力。近几年来,随着对盆底解剖修复、重建的新概念新技术的提高和手术器械、修补器材的发明应用,以恢复解剖、功能及微创为主的手术方式疗效好。现将对我院52例盆底脏器脱垂进行盆底重建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共52例盆腔脏器脱垂的患者进行了盆底重建手术。年龄40岁~78岁,平均55岁,其中55岁以上的39例,子宫脱垂合并阴道前后壁膨出45例,合并子宫肌瘤的8例,压力性尿失禁(SUI)15例。依照国际化量化分期法(BUMP-POP-Q)〖1〗,对所有患者手术前后进行POP分度,并常规术前尿动力学等检测,明确有无SUI。

1.2 方法:52例患者行阴式子宫切除的47例,同时均行改良全盆底重建术,在阴道前壁或后壁置入不可吸收聚丙烯补片(强生公司Gynemesh),15例合并SUI者术中同时行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VT)。

2 结果

52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3-5天拔尿管,48例患者恢复排尿,无尿失禁。4例(7.6%)出现排尿困难,测残余尿>100ml,再次予以留置导尿,2d后拔除导尿管,拔管前膀胱内灌入含有地塞米松10mg、2%利多卡因5ml、庆大霉素8万U的冷生理盐水100ml,4例患者均恢复正常排尿,测残余尿正常。盆底血肿2例(3.8%)使用中药后恢复良好,臀部肌肉、会疼痛3例(5.7%)均在术后5天内缓解。术后随访6~8个月发生补片浸蚀2例(3.8%)主要出现在阴道顶端粘膜呈溃疡状,剪除补片边缘并用雌激素治疗后好转,无感染及不能耐受者。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盆腔脏器脱垂不仅给患者造成身体的痛苦和生活的不便,还会产生明显的心理问题,患者的心理问题与患者的年龄、病程和脏器脱垂的严重程度有关。52例病例中有22例(42.3%)患者年龄小于50岁,病程小于10年,脏器脱垂程度较轻,主要表现为紧张、焦虑及尴尬等不良情绪,渴望得到治疗,能及时就医,术前仅需进行一般的行为、心理的健康指导。30例(57.6%)患者年龄>50岁,病程>10年,脏器脱垂程度较重,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感到自己很脏,有异味会被他人歧视,有罪恶感,产生强烈的心理冲突,不敢参加社交活动,有孤独感,影响正常的生活。针对患者的这些特点,我们主动关心、体贴她们,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了解其心理状态,帮助患者克服自卑心理,保护患者的隐私和自尊,为其提供舒适、安静及整洁的住院环境,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耐心向患者解释改良的盆底重建术及TVT手术原理、方法及预后,强调该手术方式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好的特点,演示成功治愈的比例,以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和害怕心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3.2 术前准备

3.2.1 常规准备:协助患者做好术前常规检查。详细询问病史。全面查体,做好药物过敏试验,常规检查及化验:如血、尿、粪常规检查,心、肝、肾、凝血功能。尤其是及时准确留取尿培养标本。术前日备血、麻醉会诊。手术前晚对于情绪不稳定患者必要时可给予口服安定,促进睡眠,减少手术并发症。

3.2.2 尿动力学检查:全面的尿动力学检查是直观、量化反映尿路功能较为理想的方法。由于该项检查耗时较长,又需要暴露病人隐私部位,因此,为病人创造一个安静、安全、舒适的检查环境非常重要,检查者要取得病人合作,及时给予安抚,消除病人紧张心理。

3.2.3 饮食肠道准备:术前3d给予无渣饮食,术前2d半流质并冲服番泻叶30g,术前1d流质,手术前一天17:00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恒康正清)清肠剂2盒+2000ml温开水一小时内喝完,术晨灌肠1次。术前8h禁食,4h禁饮。

3.2.4 阴道准备:绝经患者术前5d 1%乳酸擦洗阴道,欧维婷涂擦宫颈、穹隆、阴道粘膜及脱垂部分溃疡面,隔日一次,保持脱垂部位的回纳,指导患者避免使用腹压,穿宽松纯棉的内裤,保持会的清洁干燥,待溃疡面愈合后手术;术前2d0.05%碘伏阴道擦洗每日1次。未绝经患者术前3d0.05%碘伏阴道擦洗qd。

3.2.5 皮肤准备:术前确保会清洁干燥,嘱患者勤洗外阴,每日更换内衣,内衣宜选用纯棉制品,术前1d外阴备皮,范围为上至脐孔以下,下至会阴,两侧至大腿上1/3处。

3.3 术后护理

3.3.1 术后监测:病人术后入术后恢复室,予以心电、血氧饱和度、血压监测,低流量持续吸氧;若生命体征平稳,2h后回病房。如心肺功能衰退的患者入ICU持续监测及治疗。

3.3.2 饮食与活动:术后患者取平卧位或平卧两腿屈曲,禁食6h,鼓励进食半流食饮食,强调及早、足量进食,制定术后活动程序:麻醉清醒后开始床上主动和被动活动(下肢屈伸运动),6h后床边站立,术后24h内下床行走。协助或指导家属按摩患者下肢,预防血栓形成。

3.3.3 疼痛观察:疼痛作为第五项生命体征观察日益受到重视,一般各类盆底重建术后疼痛不剧,仅自觉下腹隐痛、不适、尚能忍受,取舒适半卧位,给予适宜镇静镇痛治疗,使患者无痛舒适。注意有无会剧痛、患者骚动,警惕阴道内切口血肿。

3.3.4 观察阴道流血流液:术后24h~36h阴道内有纱条填塞一般可见淡血性液体流出,要注意有无异味及颜色加深量增多的现象;如阴道内放置负压引流管,要注意管道妥善固定、保持通畅、无菌、观察引流液性状、记录引流量。

3.3.5 排尿观察及护理:留置尿管期内,妥善固定尿管并随时保持通畅,鼓励患者多饮水,观察尿色及尿量。指导患者下床活动时保持尿袋在会阴水平下方,防止尿液返流引起逆行感染。尿管夹放后认真及时记录好排尿日志,锻炼膀胱功能,一般留置尿管开放2d,q3h夹放一次,3d后拔管。拔除尿管后,第1次有尿意时尽快排尿,以免膀胱过度充盈,导致膀胱麻痹,影响排尿功能,拔尿管后嘱患者多饮水,促进尿液的生成、刺激排尿反射,进一步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B超检查膀胱残余尿,了解膀胱恢复情况,如残余尿

3.3.6 骨盆肌训练:骨盆肌训练可以增强盆底及尿道周围肌肉的张力,所以,术后有意识地对以肛提肌为主的盆底肌肉进行自主性收缩,以提高盆底肌力。方法:有意识地做收缩盆底肌肉(会阴及部肌肉)5-10S,放松5S,重复10次,然后快速缩放10次,每日3次〖2〗,站、坐、卧均可进行锻炼。

3.4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护理

3.4.1 排尿困难、尿潴留患者的护理:TVT术后出现膀胱排空困难多系手术后早期尿道黏膜及尿道周围组织炎症水肿明显,排尿阻力增加,或因排尿时会酸痛明显,患者憋尿致膀胱过度充盈而出现排尿困难,出现膀胱排空困难患者多需再次留置导尿,本组有4例需再次留置导尿,1d后拔除导尿管,拔管前膀胱内灌入含有地塞米松10mg、2%利多卡因5ml、庆大霉素8万U的冷生理盐水100ml,4例患者均恢复正常排尿,测残余尿正常。

3.4.2 盆底血肿及会疼痛的护理:TVT术虽无髂血管的损伤,但穿刺不当,也可能造成出血和血肿。注意病人主诉、观察体温、血压、腹部症状体征。一般疼痛症状1周内自然缓解,对于疼痛比较显著者可适当使用镇痛药物,如有血肿者可用中药治疗效果较好。

3.4.3 网片暴露和侵蚀的护理:网片最常见的并发症为侵蚀和感染〖3〗,表现为出血、感染、阴道分泌物增多、性生活障碍、局部异物感、膀胱阴道瘘。注意病人有无里急后重感、疼痛、血便、会疼痛等症状体征、及时与手术医生联系;术后5d鼓励高纤维素饮食、防止便秘及使用腹压,使网片尽快与周围组织相容。

3.5 出院指导:出院后,休息2~3个月,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各回访1次;指导盆底肌肉锻炼。指导患者注意改变使腹压增高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可及时防治呼吸道疾病,避免咳嗽,保持大便通畅等,术后4周内避免重体力劳动和性生活,同时提醒患者将来如怀孕可能影响手术效果,导致尿失禁复发。

4 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盆腔器官脱垂的修复重建手术日益增多并受到重视。盆底支持结构的整体理论和吊床理论引入了关于盆底支持结构修补的新概念,从纵向将盆底支持结构分为3个层面,同时也提出了盆底手术的三R原则〖4〗。改良的盆底重建手术是应用补片进行盆底3个层面进行全盆重建,真正完成盆底解剖结构的复位从而达到功能的恢复,不增加手术并发症,患者耐受性好,52例患者无1例盆腔脏器再脱垂及SUI的复发。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充分的术前准备是手术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术后排尿情况的观察和护理以及盆底肌的功能锻炼是患者康复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43-344

[2] 杨俊玲,谢丽,张培莲,等.盆底肌功能训练预防产后尿失禁的临床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5):436-437

盆底肌康复培训范文4

1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原因

1.1机体疾病因素

患者机体原有的疾病,如尿道外伤史、泌尿道感染及术前已存在尿潴留的患者会加重排尿困难,易发生术后尿潴留。

1.2围手术期使用药物

围手术期使用某些药物会干扰膀胱功能,术前使用阿托品,致使膀胱逼尿肌松弛,括约肌收缩。

1.3麻醉与镇痛

全身通过影响自主神经系统造成膀胱收缩无力。腰麻、硬膜外麻醉后,脊髓排尿反射受到暂时性的阻断,致逼尿肌张力松弛。此外,自控镇痛采用的局麻和镇痛剂在麻醉的基础上加强了抑制中枢和降低神经反射作用,使腹肌、膈肌等收缩力减弱,干扰生理排尿功能,从而增加尿潴留的发生[5]。

1.4手术原因

妇产科手术为盆腔手术,与术后尿潴留的关系更为密切。妇科肿瘤因手术范围大,对患者损伤重、盆腔内操作累及膀胱,术后长期卧床,而影响膀胱的收缩力,反射性导致尿道括约肌痉挛,导致尿潴留的发生。

1.5心理因素、疼痛及术后排尿姿势改变

心理因素是导致术后尿潴留的重要因素。急诊手术患者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一部分择期手术的患者因生活能自理而轻视手术前的健康教育,另一部分患者对手术的恐惧、焦虑和对环境的不适应,术后精神紧张、害羞及疼痛的刺激,病人对自身疾病的过度关注,缺乏正确的认识,尤其手术后,对生理功能的影响不能客观面对,特别是出现疼痛刺激时,反射性地引起膀胱括约肌的痉挛,进一步加剧心理紧张,导致尿潴留[6]。因手术伤口疼痛,患者不敢排尿而长时间憋尿,造成尿潴留。排尿姿势、环境和条件改变,大脑皮层抑制排尿,也是造成术后尿潴留的一个原因[7]。不习惯卧床排尿的患者易发生尿潴留。

1.6其他因素

生产过程中,胎先露长时间压迫膀胱、尿道,使其充血、水肿,排尿困难;患者术后禁食期间输液量不足,尿量少,卧床期间自觉排尿不方便,故饮水少甚至不饮水。因体液输入少,尿量少,患者感觉不到尿意,使膀胱输入或输出的感觉减少,导致尿潴留,甚至泌尿道感染。

2预防及处理

2.1健康教育

术前向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在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病情,手术过程及手术注意事项时,让患者知道导尿及尿管的留置,是避免手术中伤及膀胱,为了预防尿潴留的发生,术前向病人讲解并训练其在床上排尿,告知其床上排尿的必要性,耐心指导患者在床上使用便盆大小便,解除患者的顾虑,克服术后因不习惯卧床排尿而致尿潴留。邱永梅[8]报道,术前经排尿训练者,术后排尿困难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未经排尿训练者。术后常巡视病房,鼓励患者进行不断的有意识的排尿,有尿时要及时排空尿液,避免因膀胱过度充盈失去收缩能力而致尿潴留。根据患者的活动耐力,协助患者在床上或下床在室内早期活动,以刺激膀胱的收缩功能,促进排尿。对于术后疼痛的患者,作好解释工作,不宜过早使用止痛剂。

2.2心理护理

对环境不适应及怕暴露等精神因素导致尿潴留的患者,针对不同心理状况,做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使患者尽快适应。尿潴留患者急于排尿,但又不能排出,心情烦躁,非常痛苦,应不断地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关心体贴患者,解除其在床上排尿的顾虑,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强其排尿的信心,主动配合治疗。

2.3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具有操作简便,患者无任何痛苦易被接受,见效快的优点,对于切口疼痛引起膀胱括约肌反射性痉挛,患者不习惯床上排尿以及心理紧张等原因引起的术后尿潴留,可作为解除术后尿潴留首选干预措施[9]。常用的方法有条件反射诱导排尿:指导患者放松,听流水声、听音乐进行暗示诱导排尿;热敷、按摩法:温水冲洗外阴,轻轻按摩下腹部,在耻骨上区施以热敷,刺激膀胱收缩可使其排尿。沈佩芳[10]对200例术后尿潴留患者进行热滚动按摩疗法,总有效率为98%,具体做法是:术后1~2h热毛巾或热水袋外加布套敷病人膀胱区,并轻轻转动10~30min,通过热敷与按摩结合,促进膀胱和尿道消肿,反射性刺激膀胱逼尿肌收缩,以便排尿,微波治疗仪照射排尿法:用微波探头在膀胱区照射20min,可增加膀胱区逼尿肌收缩力,松弛尿道括约肌痉挛而顺利排尿。

2.4排便诱导排尿法

叶伟军[11]应用开塞露是甘油制剂,注入后能软化大便,又是轻度的刺激性泻药。对尿潴留患者,注入开塞露后可刺激排尿。括约肌与膀胱括约肌具有内在的协同作用,即排便腹压增加括约肌松弛,膀胱括约肌也松弛,尿液即可随之排出体外。

2.5药物治疗

任小英[12]治疗27例手术后出现尿潴留的患者(其中妇科8例,产科19例,均为硬膜外麻醉术。)用2ml一次性注射器抽取新斯的明0.5mg分别于双侧三阴交穴位注射,进针后运针得气后,回抽无血即将药液缓慢推入,每穴注射0.25mg。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为96.67%。鲍培红[13]应用足三里穴位注射解决术后尿潴留104例。其方法是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50例,实验组54例,取足三里(双)穴,药物: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左右足三里穴各注入1ml,观察0.5~2h,总有效率80%,与对照组相比,P<0.01。在对症诱导方法不见效的情况下,少量短时间使用α受体剂,予以有效缓解排尿困难及尿潴留。酚妥拉明肌内注射法:酚妥拉明10mg肌内注射[14]。由于酚妥拉明有较强的抗肾上腺素的作用,能舒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减轻黏膜水肿,帮助膀胱肌恢复张力,解除尿道括约肌痉挛而引起排尿。

2.6盆底肌肉训练

自主有效的肛提肌训练可增强盆底肌的作用,提高尿道括约肌收缩,可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15]。术前3d教会患者盆底肌锻炼,指导患者先收缩再收缩阴道、尿道,产生盆底肌上提的感觉,吸气时收缩,呼气时放松,每次收缩持续6s,然后放松,连续10~15min,2~3次/d。术后3d开始锻炼。

盆底肌康复培训范文5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康复优化方案对中风后尿失禁患者膀胱功能、日常生活活动功能(BI)、残障或缺陷功能评分(NIHSS)及功能独立性评分(FIM)的影响。方法:将85例中风后确诊为尿失禁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西医基础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中医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膀胱功能及BI,NIHSS,FIM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膀胱容量、最大排尿量高于对照组(P<0.05),24 h排尿次数、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FI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中风后尿失禁患者应用综合康复优化方案能有效改善患者膀胱功能,提高患者神经运动及生活自理能力,有利于患者预后。

关键词 综合康复;中风;尿失禁;膀胱功能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4.086

尿失禁是指由于膀胱括约肌损伤或神经功能障碍而丧失排尿自控能力,使尿液不自主地流出的临床病症[1]。尿失禁除了增加患者感染率外还影响患者社交生活,给患者造成巨大心理压力,降低患者生活质量[2]。对于中风后尿失禁的康复治疗,目前包括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但由于临床诊断标准不统一,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不同,疗效评价标准各异,因此患者治疗效果也存在较大的差别[3]。综合康复优化方案是将中西医治疗进行有机结合的护理方案,能有效改善中风后尿失禁患者运动神经功能。我们对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43例中风后尿失禁患者应用综合康复优化护理方案,患者康复效果理想,现将方法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中风后尿失禁患者85例,男58例,女27例。年龄22~58岁,平均(36.8±4.9)岁。患者入院时间为5~48 d,平均(39.8±12.5)d。纳入标准:(1)患者均经CT或MRI证实为脑中风,经尿流动力学检查证实为尿失禁。(2)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患有心、肺、脑等器官疾病的患者。(2)生命体征不稳定,肌张力增高、意识模糊、语言障碍患者。(3)有严重肾结石、肾积水、肾功能损伤患者。(4)排尿过程中存在神经反射功能亢进的患者。(5)已经进行过尿道括约肌切开手术或膀胱造瘘手术的患者。(6)存在严重感染或具有膀胱肌肉损伤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采用盆底肌肉康复训练,指导患者家属

对其进行腹部及腰部按摩,每天1次,每次时间30 min。此外,患者进行运动康复训练,以提高关节活动性、随意性及协调性。患者取仰卧位,下肢屈曲,将双手放于膝部及髋关节位置,同时用力推向对侧,让患侧骨盆扭转,并让患肢倒向健侧,保持肩部位置平衡。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推拿、针灸治疗。(1)推拿治疗。在患者肩关节部位采用揉法,在肩关节、前臂、上臂、腕部采用滚法,搓肩部、揉指关节,同时在按摩过程配合肩部、腕部、肘部、膝部、踝部等各个关节进行推拿、运动,每天按摩1次,每次30 min,持续坚持1个月。(2)针灸。采用75%乙醇消毒的毫针进行针刺,膀胱俞、肾俞、八髎穴为直刺,中极、水道、关元等3个穴位为斜刺,采用平补平泻手法进行治疗,让针感到达会阴部及下腰部时,同时让患者下腰部出现收缩感或尿意感。每10 min捻针1次,留针时间为30 min。膀胱俞、肾俞、八髎穴等穴位采用全能脉冲电疗仪(型号为KWD-808I型)进行电针疗法治疗,膀胱俞与肾俞等穴位与正极进行交替治疗,负极与八髎穴连接,选取患者耐受的程度。每次治疗时间为30 min,每天进行1次,4周为1疗程,两疗程间休息1 d。

1.3评价指标(1)膀胱功能。采用尿流动力学测量患者膀胱容量、24 h排尿次数、最大排尿量、残余尿量。(2)由同一神经专科专家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功能(BI)、残障或缺陷功能(NIHSS)及功能独立性(FIM)情况进行评分。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重复测量资料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设计的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膀胱功能情况比较(表1)

3讨论

尿失禁是指由于膀胱括约肌损伤或神经功能障碍而丧失排尿自控能力,使尿液不自主地流出的临床病症。中风后尿失禁发病率较高,中风后1周内尿失禁的发病率为60%,中风后7~10 d尿失禁发病率为40%[4]。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发展,中风后尿失禁患者数量也随之增加。尿失禁容易引起尿路感染、会阴部湿疹感染等并发症。同时尿失禁还影响患者社交生活,给患者造成巨大心理压力,使患者缺乏自信,甚至消极悲观,降低患者生活质量[5]。

在以往的研究中,中西医康复治疗方案均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治疗效果也存在较大的差异[6]。本研究将对中风后尿失禁患者应用中西医综合康复治疗方案,盆底肌肉康复训练能有效恢复患者膀胱功能,增加膀胱容量和储尿量。中医治疗患者尿失禁主要以针灸治疗为主,对患者针刺膀胱俞、肾俞、八髎穴等穴位,会阴及肾俞穴均位于膀胱的经脉上,通常对这两个穴位进行针刺能起到固本培元、通利小便、扶正培元、调节膀胱的功效,同时配合电刺激神经能将纤维性反射兴奋传递至高级神经中枢中,引起尿中枢冲动,从而刺激括约肌及逼尿肌,促使二者完成整个排尿过程[7]。通过电针针刺俞募穴并采用接近人体的生物电流刺激穴位进行治疗,电流持续刺激尿道括约肌,能提高肌肉张力,有助于尿道收缩,从而增强排尿功能[8]。

本研究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膀胱容量、最大排尿量均高于对照组,残余尿量、24 h排尿次数低于对照组,说明综合康复疗法能有效改善患者膀胱功能及储尿尿量,减少患者排尿次数,有利于患者预后。此外,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IM,BI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综合康复疗法对膀胱功能的改善效果主要是通过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而达到改善膀胱功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月意,林长青,李米雪,等.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中风后尿失禁30例[J].河北中医,2011,33(3):409-410.

[2]潘穆之,易晓净,李园.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尿失禁120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1,43(2):65-66.

[3]曹香花,黄其方.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10):1376-1378.

[4]龚劲松,龚未池.饮水计划及排尿功能训练在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3,12(4):49-52.

[5]王元姣,林坚,娄玲娣.运动想象疗法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2,34(12):132-134.

[6]冯仕娜.综合护理对脑卒中尿失禁患者康复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1):663-668.

[7]张秀,张小庄,郑毅春,等.健康教育对尿失禁妇女的护理效果评价[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4):117-119.

[8]黄艾,许少英,冼志莲.行为训练对老年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1,8(8):363-364.

盆底肌康复培训范文6

关键词:运动生物力学;核心肌;核心稳定性;核心力量;述评

中图分类号:G8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9)11-0058-05

Review of researches on core stability and core strength

FENG Jian-jun,YUAN Jian-guo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Wenzhou University,Wenzhou 325035,China)

Abstract: The authors gave an overview of the definition of core stability and core strength, determin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core muscles, characteristics, functions, methods and means of core stability and core strength training,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f core strength, application of core strength in event specific training, and relations between core strength and traditional strength, and drew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major areas of the body core are composed of the waist, pelvis and hips joint; core stability training can stabilize the back bone and strength delivery; training should be carried out in a gradually intensified way; stability is relative and dynamic; core stability and core strength are mutually restricting and promoting. The keys to future researches are to blend core strength training, traditional strength training and event specific strength training together, and to develop a new way for even specific strength training.

Key words: sports biomechanics;core muscle;core stability;core strength;overview

目前国内外对核心稳定性与核心力量训练非常重视,但是关于核心稳定性与核心力量训练的研究还很少。尽管部分教练员认可并使用了一些训练方法,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很不成熟。因此有必要对前人相关研究进行归纳和分析,以期为同行研究提供参考。

1核心稳定性与核心力量的提出及应用

核心稳定性与核心力量训练是一种新兴的现代体能训练方法,最初用于医学康复领域,近年来又用到健身和运动训练中。核心稳定性的提出要早于核心力量,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Holdsworth 就研究过脊柱稳定性与脊柱结构之间的关系,创立了脊柱二柱理论(即前柱和后柱)。1972年Rood根据脊柱周围肌肉功能的不同,将附于脊柱的肌肉划分为稳定肌和运动肌两类。80年代早期,Denis [1]提出了三柱理论,即前柱、中柱和后柱。1985年Panjabi[2]提出脊柱稳定性,1992年他又提出核心稳定性和“三亚系模型”理论,认为脊柱的稳定系统由被动亚系、主动亚系和神经控制亚系三个部分构成[3]。2000年运动医学专家willson等[4]认为人体核心由腰、骨盆和髋关节的肌肉组织构成,其稳定性可以预防脊柱弯曲受伤,提高脊柱部位的平衡能力。以上所有研究成果都是应用到损伤的预防与康复领域的,而2006年kibler[5]把核心稳定性引用到了竞技运动训练中。1996年德国一些研究者提出了躯干支撑力量[6],这可能是关于核心力量的最早说法。2005年美国一些学者把提高稳定性的力量称作核心力量[7]。2008年黎涌明等[8]研究得出:在竞技体育中核心力量与传统力量存在解剖位置、生理功能和作用上的差异;并阐述了核心肌群的起止点和大小肌肉群的特征。这些研究为目前乃至今后的核心力量和核心稳定性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人体核心肌

2.1核心肌的分类

Coff[9]根据肌肉功能不同将核心肌肉分为稳定肌和运动肌。稳定肌多为单关节肌,位置较深,通过离心收缩控制身体的活动以及身体姿势。运动肌多为双关节肌或多关节肌,位置表浅,往往通过向心收缩产生力量和加速度运动。Bergmark[10]根据解剖位置关系将核心肌肉分为两类,第一类为整体肌肉,包括竖脊肌、臀大肌等,这些肌肉控制脊柱运动的方向;第二类为局部肌肉,包括多裂肌、椎旁肌等,这些肌肉可以控制脊柱的弯曲程度和维持腰椎的稳定性。

2.2核心肌群的确定

Stanfordme[11]认为核心小肌群包括:腹横肌、多裂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腰方肌、膈肌和骨盆下底肌。IanHasegawa[12]认为,核心肌群由腹直肌、腹横肌、背肌、腹斜肌、下背肌和竖脊肌组成,并且髋关节周围的肌肉――臀肌、旋髋肌、股后肌群也属于人体的核心肌群。J.Hpilates[13]认为核心是指人体肋骨以下至骨盆的部位,所包含肌群有背部、腹部和构成骨盆部的所有肌群,具体包含的肌群有腹肌群、背肌群、横膈肌、骨盆底肌、交错骨盆及下肢的肌肉群。

Frederick Sonm[14]认为:核心是腰、骨盆、髋关节形成的一个整体,是指人体的中间环节,具体是肩关节以下髋关节以上包括骨盆在内的区域,所包含肌群有背部、腹部和构成骨盆部的所有肌群,共有29块。于红妍等人[15]认为核心在人体膈肌以下至盆底肌之间的区域,而将肌肉的起止点或起点或止点位于这一区域间的肌群称为核心肌群,所以位于大腿上的有些肌肉如股直肌、股二头肌由于起点在核心区也因此被列为核心肌群,这样共33对加1块膈肌构成了人体核心肌群。出现以上认识差异的原因是:核心部位的界定不同导致核心肌肉的数目也不同,人体核心部位是由人体重心确定的,而重心又由确定,随着的变化,重心会上下左右移动,甚至会移出身体外[16]。

目前研究成果被广泛接受的是:人体核心最主要的区域是由腰、骨盆、髋关节3部分围构而成,根据分类目的和依据不同,核心肌的分类和数目也各不相同。值得关注的是,因为在运动中人体大部分姿势都是站立的,也有部分运动项目中身体姿势是俯卧、仰卧或倒立的,所以核心部位是由人体在两臂下垂的对称站立姿势中的身体重心确定,还是在某个姿势时的身体重心确定,还是因项群和项目不同而确定,都还值得商榷。

3核心稳定性

多数研究者认为:核心稳定性是指腰-骨盆-髋3个部位的联合稳定程度。而Kibler[5]认为:核心稳定性是运动中控制骨盆和躯干部位肌肉的稳定姿态,为上下肢运动创造支点,并协调上下肢的发力,使力量的产生、传递和控制达到最佳化。核心稳定性训练是指针对身体核心肌群进行的稳定、力量、平衡等能力的训练。通过核心稳定性训练可以建立一个强大的核心肌群,对身体的动态链功能有着巨大的影响[17]。

3.1核心稳定性训练的作用

核心稳定性训练能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核心肌群,这些肌群在运动过程中可加固稳定躯干,也可以把来自各个方向的力量有效传递到另一个方向;通过含有不稳定因素手段练习,核心稳定性训练可以充分调动神经肌肉控制系统,提高核心肌群的力量,改善神经肌肉控制的效率,顺利完成对运动的控制[17]。

3.2核心稳定性训练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1)核心稳定性训练分阶段进行。

King推荐核心稳定性训练分4个阶段进行(静力性收缩阶段、下核心的动态稳定性练习、上核心动态稳定性练习以及后核心动态稳定性练习)。Jefreys[18]建议核心稳定性训练分3个阶段:第1个阶段,核心肌肉的等长收缩;第2个阶段,在稳定的状态下进行缓慢运动;第3个阶段,在不稳定状态下静力性支撑、动态运动、动态抗阻运动和在稳定的状态下的动态运动。

2)核心稳定性训练的要求。

训练时要防止让姿势改变的肌肉长度缩短,从而导致有关部位长期劳损受伤。经常变换练习的内容与负荷,这将有助于提高练习者的兴趣和注意力[19]。刘继领[20]指出:每次练习前后,运动员要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练习动作由简到繁,系统地增加练习时间、强度和频率,身体各部位均衡练习,与其他常规训练结合,动作标准必须严格控制,在肌肉拉长阶段吸气,在收缩阶段呼气。

目前核心稳定性的概念还没有达成共识,但可以肯定的是:核心稳定性训练有稳定核心部位和传递力量的作用,训练时运动员都应维持节律性呼吸,动作必须规范,训练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先静力后动力,逐渐加大训练的难度。稳定性训练还应包括对核心部位各关节的协调性和灵活性的训练。而且核心稳定性还具有相对性,原因有二:其一,稳定和不稳定是相对稳定的程度来讲的,稳定是指稳定程度较高,不稳定并非一点都没有稳定性,只是稳定程度低而已;其二,运动中身体是不断地改变的,所以稳定是暂时的,且稳定和不稳定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所以必须根据训练目的和动作规范严格控制身体姿势,强调神经系统的参与。

4核心力量

研究者普遍认为:核心力量是指附着在人体核心部位的肌肉和韧带在神经支配下收缩产生的力量。而核心力量训练是指针对身体核心肌群及深层小肌肉进行的力量训练。

4.1核心力量训练特点

核心力量训练突出了提高力量的传递、协调组合和控制肌肉的能力,表现在全身多肌群整体性在多个维度内同时参与运动[15]。核心稳定力量的训练注重位于深层的小肌肉群的训练,强调两端固定的静力性收缩,重视2维和3维的运动,负重较轻,很多情况下是在不稳定条件下进行训练,以此使更多的小肌肉群,特别是关节周围的辅助肌参与运动,培养运动员在运动中稳定关节和控制重心的能力[21]。

4.2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

该训练可以通过近端固定提高末端肌肉的发力,例如鞭打动作。稳定脊柱和骨盆;改善控制力和平衡性;提高能量输出;提高肢体协调工作效率;降低能量消耗;预防运动损伤[22]。能够提高人体在非稳态下的控制能力,增强平衡能力,更好地训练人体深层的小肌肉群,协调大小肌群的力量输出,增强运动机能。

4.3核心力量训练的分类、方法和手段

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的分类有多种,比较全面的一种分类是把核心力量训练分为:稳定和不稳定、徒手和负重,一维、2维和三维,静力、动力和两者结合型[8]。核心力量训练的方法与手段有:1)不借助任何器械的单人练习;2)运用单一器械进行的练习;3)使用综合器械进行的练习;4)各种Pilates 练习形式(用意念控制动作)[23]。振动力量和悬吊训练是主要的两种训练方法,通常使用的器械还有平衡板、泡沫桶、气垫、滑板、瑞士球和震动杆等,还有在各种垫子上做徒手练习。

4.4核心力量的测量与评价方法

目前对核心力量的测量与评价方法不多,也不系统。据目前研究来看有:核心部位力量测量,即用等动力量测试装置对腰腹部肌肉进行测量和评价,可是这个方法还不能准确测试和评价一般运动员的核心力量;核心稳定型测量,包括重心平衡测试、星形偏移平衡测试和萨尔曼平衡测试3种;肌电测量,其准确性依旧不高,不能从整体上反映核心力量水平,也不能反映出核心肌之间的关系;腹内压测量,此法多用于康复领域[8]。

4.5核心力量在专项训练中的应用

我国许多教练在很多专项训练中采用了核心力量训练,效果都比较理想。杜震城[24]对上海击剑队男子重剑组10 名专业运动员进行了核心力量训练,并按照核心稳定性训练、核心力量训练和核心爆发力3个阶段进行,从研究对象的核心力量水平、运动伤病状况和运动专项能力3个方面分别进行测试和评价。结果发现,研究对象在核心耐力、核心力量和核心爆发力方面得到显著提高,腰部疼痛指数 (VAS)明显降低,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的专项速度耐力和专项速度能力均有提高。研究表明:加强竞走运动员躯干部位核心力量的训练,对促进机体协调发展,提高专项能力至关重要,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出现能量节省化现象,为最终的胜利奠定基础[25]。加强核心肌群中的屈髋肌群和伸髋肌群的训练,可增强对髋关节的灵活性和可控制性,在跑动中可使步幅达到最大,同时也能促进步频的加快,使步幅和步频的加快通过用髋跑达到有机的结合[26]。胡艳丹[27]研究认为核心力量训练一方面能迅速使核心环节的力量素质转移到跑的技术上来,或者说在跑的技术训练中充分体会核心环节作为动力源的发力感觉或动力节奏;另一方面,由于这些练习均可以在抗阻的状态下完成,故可以提高跑的专项肌群的速度性力量,改善各肌群之间用力的协调性,为提高运动员的绝对速度和速度能力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纪逊与许琦经过对北京市海淀区游泳体校15名游泳运动员进行5周的身体核心力量练习后,发现自由泳技术有较大改进。表现在游进过程中动作更加放松、伸展;身体有合理的滚动,在同等强度下5O m划水次数减少。罗端芬[28]经研究得出:通过身体核心力量的加强来提高末端肌肉的发力,对于提高游泳运动技术具有关键的支持作用。

4.6核心力量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

从力学角度讲,之所以核心力量发挥动力链传递的作用,主要是因为核心部位各关节做了支点,而核心部位强有力的肌群又可以帮助把传来的力量从支点传向他处,之所以核心部位传动力量效果好,是因为核心部位在身体中心,肌肉组织密集又立体交错,离各个动作的最后发力点较近,形成近端固定,故动力臂较长,主力比较短,最终形成的动力较大。在某种意义上讲,膝关节和肘关节等其他关节都可以传递力量,但其部位的肌肉力量相对较小,所以传递力量的效果要较核心力量的传递效果差一些。

目前人们在认识上有一个误区:常常错误地把核心稳定力量训练与传统的腰腹力量训练等同起来,其实不然,腰腹力量训练只是注重表层的大肌肉训练,而核心稳定力量的训练涉及整个躯干和骨盆部位的肌肉,特别是注重对那些位于深层的小肌肉群的训练和大小肌肉群的协调训练。核心力量训练区别于传统力量训练最为关键的是在力量训练中增加了一个“不稳定因素”,这是核心力量训练具有的最大特点,也是其最大优势,这样可以动员更多深层的小肌肉群参加运动,增加大小肌群协同用力的能力(核心力量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区别在于前者负重较轻、多维度、支撑不稳定、多深层肌肉、多大肌肉、注重神经肌肉的本体感觉;而后者负重较重、单维度、支撑稳定、多表层肌肉,多小肌肉、注重完成的负荷强度和量)。但是核心力量训练并没有替代或否定传统力量训练,传统力量训练与核心力量训练是互为补充的关系,都是现代体能训练的基本训练方法。

目前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还是一种基础性训练方法,在某些专项训练中已开始应用,但是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训练体系,还在进一步摸索之中。人体的核心肌群是纵向、横向和斜向排列的,所以需要引入斜向和旋转运动形式以及屈伸、旋转结合在一起的复合运动形式的练习内容,进行多维运动练习来全面均衡发展核心肌群力量。在核心力量训练中,大肌肉、小肌肉训练的时间和强度的比例,深层与浅层肌肉的训练量、强度及比例,各种专项身体核心部位的确定和核心力量训练应采取的手段与方法,都有待于不断实践和总结,核心力量的测量与评价体系的准确性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5核心稳定性和核心力量的关系

5.1相等观与从属观

一些学者持相等观,即把核心稳定性与核心力量等同起来,认为训练核心力量就是训练核心稳定性。还有些人持从属观:认为核心稳定性训练是核心力量训练的一个因素。如Bogduk[29]认为,多裂肌的首要功能是本体感受和运动感觉,高度不稳定支撑状态下的力量训练成为激活、募集核心稳定肌的有效方式,所以核心稳定性训练成为核心力量训练的一个重要因素。

5.2核心稳定性和核心力量关系

核心力量训练是对核心部位大小深浅肌肉群进行力量训练,而核心稳定性训练不单是对核心肌群力量的训练,而且还对核心部位的稳定性、平衡性、灵活性和协调性等进行训练,但它们训练的效果可以互相促进。核心稳定性的提高有助于核心部位的大肌肉群的力量产生,容易形成大肌肉群在某个方向上的合力,容易把一端的力量传送到另一段;可提高核心部位的大小肌肉群控制身体的平衡性。反之,核心部位的力量提高,可直接提高核心部位的稳定性,控制身体的平衡。所以核心力量与核心稳定性是互相渗透、互相制约和互相促进的。

6展望

随着核心力量和核心稳定性理论不断成熟,随着人们在各专项训练中的应用,而且很多应用已取得较好的效果,核心力量和核心稳定性在运动训练领域将占有重要的地位。如何把核心力量训练、传统力量训练与专项力量训练融合,把专项训练的方法手段具体化和系统化,开创专项力量训练的新途径有待于今后从理论和实践中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欧阳跃平. 颈椎椎间盘有关生物力学研究[D].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1997:4.

[2] Popmh Panjabmbim. Biomechanical definitions of spinal instability[J]. Spine,1985(10):255-256.

[3] Panjabi M M. The stabilizing system of the spine,Part I,Function,dysfunction,adaption,and enhancement[J]. Spinal disord,1992(5):383-389.

[4] Willson J D,Christopher P D,Mary L I,et al. Core stability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lower extremity function and injury[J]. J Am Academy Orth Surg,2005(13):316-325.

[5] Ben Kibler W,Press J,Sciascia A. The role of core stability in athletic function[J]. Sports Med,2006,36:189-198.

[6] Marees D E. Sportphysiolgie[M]. ko/n:Sport und Buch Strau,1996:85.

[7] Wendell P Liemhn Ted a Baumgartner,Laura H Gagnon. Measuring core stability[J]. Strength Cond Res,2005,19(3):584.

[8] 黎涌明. 论核心力量及其在竞技体育中的训练――起源、问题、发展[J]. 体育科学,2008,28(4):20-26.

[9] Gof B. The plieation of recent advances in neurophysiology to Miss R Rood concept of neuromuscular faeilitation[J]. Physiotherapy,1972,58(2):409-415.

[10] Bergmark A. Stability of the lumbar spine:a study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J]. Acta O~hop Scand Supp1,1989,230:1-54.

[11] Stanfordme. Effectiveness of specific lumbar stabilization exercises A single case study[J]. Man.Manipulative Ther,2002(10):40-46.

[12] Ian Hasegawa. NSCA ’S Performance[J]. Training Journal,2004,11:5.

[13] 谢菁珊. 普拉体塑身新风尚[M]. 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5:5.

[14] Frederick Sonm,Moore T. Core stabilization for middle and longdistance runners[J]. New Stud Athl,2005 (20):25-37.

[15] 于红妍,王虎,冯春辉,等. 核心力量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之间关系的理论思考――核心稳定性训练[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23(6):509-511.

[16] 赵焕彬,李建设. 运动生物力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43.

[17] 陈勇,陈晶. 核心稳定性训练的研究综述[J]. 宜春学院学报,2008,30(4):109-124.

[18] Jefreys.Developing a progressive core stability program[J]. Strength Cond,2002,24:65-66.

[19] 林华,王润生,丛培信. 核心力量训练原理初探[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2):

[20] 刘继领,王玉兵,傅企明. 瑞士球在增强人体核心力量中的应用[J]. 中国体育教练员,2006(3):40-41.

[21] 陈小平,黎涌明. 核心稳定力量的训练[J]. 体育科学,2007,27(9):16.

[22] 王卫星,廖小军. 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及方法[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8(2):12-15.

[23] 王卫星,李海肖. 竞技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8):1119-1121,1131.

[24] 杜震城. 击剑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J]. 体育科研,2007,28(6):72-74.

[25] 张清华,蒋秋艳. 竞走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方法[J]. 中国教练员,2008(4):44-45.

[26] 徐烽. 髋关节力量训练在短跑中的重要性[J]. 少年体育训练,2008(5):33.

[27] 胡艳丹. 青少年短跑运动员核心力量的训练[J].山西体育科技,2008,28(3):24-25.